text
stringlengths 69
109k
| id
stringlengths 2
7
| metadata
dict |
---|---|---|
生物資訊學。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序列比對、序列組裝、基因識別、基因重組、蛋白質結構預測、基因表達、蛋白質反應的預測,以及建立進化模型。生物學技術往往生成大量的嘈雜資料。與資料探勘類似,生物資訊學利用數學工具從大量資料中提取有用的生物學資訊。生物資訊學所要處理的典型問題包括:重新組裝在霰彈槍定序法測序過程中被打散的DNA序列,從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結構,利用mRNA微陣列或質譜儀的資料檢驗基因調控的假說。某些人將計算生物學作為生物資訊學的同義詞處理;但是另外一些人認為計算生物學和生物資訊學應當被當作不同的條目處理,因為生物資訊學更側重於生物學領域中計算方法的使用和發展,而計算生物學強調應用資訊學技術對生物學領域中的假說進行檢驗,並嘗試發展新的理論。定義.生物資訊學可以定義為對分子生物學中兩類的研究:開拓者.邁克爾·沃特曼教授率先將數學和計算方法引入生物學研究,在生物資訊領域有許多開創性的貢獻,被譽為“生物資訊學之父”。他致力於將數學、統計、計算機科學應用於各種分子生物學問題中,開闢了多個重要研究方向。他與Temple Smith發展的Smith-Waterman演算法奠定了生物資訊學演算法的基礎,他與Eric Lander發展的生物序列對映數學模型成為人類基因組計劃的重要理論基石,同時,他的工作在數學界和計算機領域也有著廣泛和深遠的影響。2008年起,沃特曼教授受聘為北京清華大學講席教授,領導由多位海外傑出科學家組成的北京清華大學生物資訊學與系統生物學講席教授組,為中國清華大學乃至中國的生物資訊學學科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2013年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獎。主要研究方向.序列分析.1977年,噬菌體Φ-X174成為第一個被完整測定基因組序列的生物體。自此以後,越來越多生物體的DNA序列被人類測定。透過對這些序列的分析,人們希望獲知其中對應蛋白質編碼的基因和基因調控序列。不同物種間的基因比對既能夠解釋和預測他們蛋白質的功能的相似性,又能夠揭示不同物種間的聯絡。由於資料量巨大,依靠人工分析DNA序列早已變得不切實際,這使得人們不得不採用計算機分析數千種生物體的數十億個核苷酸組成的DNA序列。由於DNA序列中普遍存在變異現象,這些計算機程式需要識別大量相關但是不完全相同的序列。即便是在DNA測序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不確定的因素。在DNA測序的霰彈槍定序法。由於現今幾乎所有基因序列均由霰彈法測定,基因重組演算法是資訊生物學研究的重點課題。基因組中並不是所有的核苷酸都構成基因,所以序列分析的另一個研究課題是對基因組中的基因和基因調控序列進行自動識別。在較高等的生物體中,DNA序列的大部分並沒有明顯的作用。但是,這些所謂的“垃圾DNA”卻可能具有未被識別的功能。基因組註釋.在基因組學中,對基因和其他生物特徵的標註稱為基因組註釋。1995年,Owen White 設計出了第一套基因組註釋軟體系統。該系統能夠自動識別基因、轉錄基因和其他生物學特徵,並能夠初步的分析它們的功能。大多數現今的註釋系統的與之類似,但用以分析DNA序列的軟體在不斷進化之中。在尋找基因和致力於發現新蛋白的努力中,人們習慣於把新的序列同已知功能的蛋白序列作比對。由於這些比對通常都希望能夠推測新蛋白的功能,不管它們是雙重比對還是多序列比對,都可以回答大量的其它的生物學問題。舉例來說,面對一堆蒐集的比對序列,人們會研究隱含於蛋白之中的系統發生的關係,以便於更好地理解蛋白的進化。人們並不只是著眼於某一個蛋白,而是研究一個家族中的相關蛋白,看看進化壓力和生物秩序如何結合起來創造出新的具有雖然不同但是功能相關的蛋白。研究完多序列比對中的高度保守區域,我們可以對蛋白質的整個結構進行預測,並且猜測這些保守區域對於維持三維結構的重要性。顯然,分析一群相關蛋白質時,很有必要了解比對的正確構成。發展用於多序列比對的程式是一個很有活力的研究領域,絕大多數方法都是基於漸進比對,對於計算的挑戰就會很令人生畏。在實際操作中,演算法會在計算速度和獲得最佳比對之間尋求平衡,常常會接受足夠相近的比對。不管最終使用的是什麼方法,使用者都必須審視結果的比對,因為在此基礎上作一些手工修改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對保守的區域。計算進化生物學.進化生物學研究物種的起源和演化。引入資訊學到進化生物學中,使得研究者能夠:未來的研究工作包括重建業已相當複雜的進化樹。計算進化生物學常常與採用遺傳演算法的計算機科學相混淆。後者受到生物進化原理的啟發,發展出一套軟體用於改進配方、演算法、積體電路設計等等。生物多樣性的度量.對一個特定的生態系統,小到一層生物膜、一滴海水、一鏟泥土,大到整個地球,其中全體物種的基因組成分可被定義為這個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蒐集各物種的名稱、描述、分佈、遺傳資訊、地位、種群大小、棲息地,和各生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等資訊,可以建立一個數據庫。有專門的軟體用於搜尋、分析和視覺化這些資訊,更重要的是,它們還能夠幫助人們相互交流這些資訊。計算機能夠模擬相應的模型,以計算種群動態演變,遺傳健康狀態等等。該領域的一個重要前景是為瀕危物種建立基因銀行,即將各物種的基因組資訊儲存下來。這樣即便在將來這些物種滅絕了,人類也可能利用它們的基因組資訊重新創造出它們。蛋白質結構預測.蛋白質結構預測是生物資訊學的重要應用。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容易的由它的基因編碼序列獲得。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在蛋白質的原生環境中,其結構由它的氨基酸序列唯一的決定。蛋白質的結構對於理解蛋白質的功能十分重要。這些結構資訊通常被稱為二級、三級、四級結構。目前尚沒有普遍可行方案實現這些結構的準確預測;大多數方案為啟發式的。同源性是生物資訊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基因組的研究中,同源性被用以分析基因的功能:若兩基因同源,則它們的功能可能相近;在蛋白質結構的研究中,同源性被用於尋找在形成蛋白質結構和蛋白質反應中起關鍵作用的蛋白質片斷。在一種被稱為同源建模的技術中,這些資訊可與已知結構的蛋白質相比較,從而預測未知結構的蛋白質。目前為止,這是唯一可靠的預測蛋白質結構的方法。人類血色素和豆類血色素間的相似性是以上方法的一個例項。兩種血色素有相同的功能,均能夠在各自的生物體內運輸氧氣。儘管它們的氨基酸序列大不相同,它們的蛋白質結構幾乎一樣。蛋白質表達分析.透過蛋白質微陣列技術或高通量質譜分析對生物標本進行測量所獲得的資料中,包含有大量生物標本內蛋白質的資訊。生物資訊學被廣泛的應用於這些資料的分析。對於前者,生物資訊學所面臨的問題與DNA晶片資料分析中遇到的問題相似;對於後者,生物資訊學將所獲得的大量質譜資料與透過已知蛋白質資料庫預測的資料進行比較,並使用複雜的統計學方法進一步分析。網路和系統生物學.網路分析試圖瞭解生物網路中的關係,如代謝或蛋白質 - 蛋白質相互作用網路。儘管生物網路可以由單一型別的分子或實體。系統生物學涉及使用細胞子系統生命形式的計算機模擬來理解進化過程。比較基因組學.比較基因組學的核心課題是識別和建立不同生物體的基因或其他基因組特徵的聯絡。這些跨基因組的聯絡使得我們能夠跟蹤基因組的進化過程。基因組進化由多個不同層次的事件完成。在最低的層次,單個核苷酸上發生了點變異。在較高的層次,大的染色體片段經歷了複製、橫向遷移、逆轉、調換、刪除和插入等過程。在最高的層次上,整個基因組會經歷雜交、倍交、內共生等變異,並迅速產生新的物種。基因表達分析.多種生物學技術可以用於測量基因的表達,如DNA微陣列,表達序列標籤日益成為研究基因表達資訊的主要技術手段。相比傳統方法,轉錄組測序技術具有諸多優勢,例如更高的靈敏度,更準確的表達水平測定,更易於發現先前未註釋的基因或轉錄本等。在這些技術的應用過程中,生物資訊學致力於發展一套統計學工具以相應的大規模資料中提取有用的生物學資訊。調控分析.調控是指當細胞受到外訊號刺激之後其內發生的一系列反應過程的總和。生物資訊學技術被用於分析調控的各個步驟。例如,基因表達的資料可用於分析基因調控。對於一個單細胞生物體,我們可以用生物晶片技術觀察受到不同外界刺激、處於細胞週期不同狀態的細胞,並將採集到的資料利用聚類演算法分析,以尋找表達相似的基因或樣本。該結果可用於多種深入的分析。導致癌症的突變分析.二代測序在生物資訊學上的突破使得腫瘤基因組學的範疇得到很大的擴充套件,新方法與軟體的出現也讓生物資訊學家更快、更便宜地對癌症基因組進行測序。二代測序使得分類基因組裡導致癌症的突變的流程變得更靈活,也使得透過為不同時間的樣本測序,追蹤癌症病人的病況演進的檢測手段在未來成為可能。生物系統模擬.系統生物學透過對細胞子系統的計算機模擬,分析這些細胞過程間的複雜聯絡,並將分析結果視覺化。例如,人工生命就透過計算機模擬簡單的生物形式,以幫助人類瞭解進化過程。在藥物研發方面的應用.生物資訊學可用於藥物靶標基因的發現和驗證。有許多資料庫可用來獲得在不同組織在正常/疾病狀態下基因表達的差異,透過搜尋這些資料庫,可以得到候選基因作為藥物靶標,特異性地針對某一種疾病。另外,還可根據蛋白質功能區和三維結構的預測來對藥物靶標進行鑑定,以便早期瞭解所研究蛋白的屬性,預測它是否適用於藥物作用。軟體工具.BLAST和FASTA是目前使用得最為頻繁的兩套資料庫搜尋程式。它們的功能相近,都是把使用者提交的一個核酸序列或蛋白質序列拿去與指定的資料庫中的全部序列作比較。一般認為,BLAST執行速度快,對蛋白質序列的搜尋更為有效。FASTA執行較慢,對核酸序列更為敏感。也有基於網頁互動的軟體如STING,用於結構生物資訊學的分析。 | 540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生物資訊學",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07"
} |
獨立國家聯合體,是蘇聯解體前夕,由部分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協調成立的一個國家聯盟,後取代了蘇聯,其行政架構及執行模式與英聯邦類似,屬區域性政治組織,總部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工作語言為俄語。國家元首理事會是獨聯體的最高機構,通常每年召開兩次會議。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奧運會,獨聯體11個創始國聯合組隊首次以獨聯體名義參加;當年獨聯體各國參加的其他國際體育賽事,也是聯合組隊以獨聯體名義的形式參加的。但此後的國際體育賽事各成員國皆為各自參加。2011年獨聯體成員國在聖彼得堡簽署協議,成立獨聯體自貿區。歷史.1991年12月8日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三國領導人舒什克維奇、葉利欽和克拉夫丘克,在白俄羅斯佈列斯特北方五十公里的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會談,簽署別洛韋日協議,宣佈蘇聯解散,其國家繼承為獨立國家聯合體。同時他們宣佈獨立國家聯合體開放給所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加入,也包括有相同目標的其他國家。獨立國家聯合體宣佈所有成員國都是有主權的獨立國家,因此有效地結束蘇聯統治。獨聯體的總部設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而不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原因是俄羅斯政府不希望讓外界認為獨聯體存在的目的是成立新蘇聯,但俄羅斯聯邦被廣泛認為是該組織的實際領導者。1991年12月21日,另外八個共和國——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塔吉克、烏茲別克和土庫曼——簽署阿拉木圖宣言,加入獨立國家聯合體,成員國變為11國。1993年12月喬治亞加入。此時,除了波羅的海三國外的12個蘇聯加盟共和國都已加入獨立國家聯合體。2003年及2005年時,獨立國家聯合體中,有三個成員國發生顏色革命:喬治亞的愛德華·謝瓦爾德納澤被推翻,烏克蘭選出維克多·安德烈耶維奇·尤先科,吉爾吉斯的阿斯卡爾·阿卡耶夫下臺。在2006年喬治亞退出國防部長理事會,原因是喬治亞計劃加入北約,而不可能同時參與這二個軍事組織。,不過喬治亞仍是獨立國家聯合體的成員國,一直到2008年南奧塞梯戰爭後,才在2009年8月退出獨立國家聯合體。2007年3月時俄羅斯聯邦外交部長伊戈爾·伊萬諾夫表示對於獨立國家聯合體是否可以發揮功效的疑慮,強調歐亞經濟共同體會成為更有能力的組織。在喬治亞退出後,烏茲別克、塔吉克及土庫曼的領導人,因各自國家的議題及對俄羅斯的不同意,也沒有參加2009年10月的獨立國家聯合體會議。由於克里米亞危機和頓巴斯戰爭,烏克蘭政府在2014年4月宣佈該國將退出獨聯體,並於2018年5月正式退出。2009年5月,獨立國協成員國中的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白俄羅斯、喬治亞、摩爾多瓦及烏克蘭加入了歐盟的東部夥伴關係。2022年7月8日,哈薩克退出1995年簽署的獨聯體跨國貨幣委員會的協議。2022年6月14日,摩爾多瓦外交部長表態,儘管此前該國總統桑杜否認,但目前摩國正在考慮退出獨聯體。2021年8月的一次調查表明48.1%的參與者支援摩爾多瓦退出獨聯體。2022年11月30日,波佩斯庫宣佈自當日起摩爾多瓦暫停參與獨聯體會議。2023年5月15日,摩爾多瓦國會議長伊戈爾·格羅蘇宣佈,當地決定退出獨聯體,並啟動相關程式。成員.1991年蘇聯解體的同時,由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於12月8日簽署協議成立。至1991年12月22日為止,有11個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作為創始國加入獨聯體,分別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俄羅斯、塔吉克、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和土庫曼。土庫曼沒有批准過獨立國家聯合體憲章,即從來沒有成為獨立國家聯合體官方成員國,並且於2005年8月26日在喀山會議上宣佈改變其地位為準會員國,以保持其國際中立國地位。喬治亞則於1993年12月加入,2008年8月因喬俄戰爭,宣佈退出。烏克蘭沒有批准過獨立國家聯合體憲章,即從來沒有成為獨立國家聯合體官方成員國,到2014年3月,因克里米亞危機,烏克蘭已將一份有關退出獨聯體的決議草案提交至烏克蘭最高議會,並於2018年4月12日宣佈將正式退出。所有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只有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始終拒絕加入此組織。 | 541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獨立國家聯合體",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13"
} |
拜然共和國,通稱亞塞拜然,是一個位於東歐和西亞交界處以及外高加索東部的跨大陸國家,政府為總統制和憲法共和制,所處地區是連線東歐和西亞的十字路口 ,東臨裡海,南接伊朗,西邊和亞美尼亞、土耳其及喬治亞為鄰,北界俄羅斯。亞塞拜然的一塊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與土耳其東北部有小段接壤。國名來自於古波斯語,意為“火的土地”。該國以地理位置而言大部分屬於亞洲,少部分屬於歐洲,但對外一般自稱歐洲國家。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於1918年5月28日正式宣佈獨立,成為第一個以穆斯林佔絕大多數的世俗化民主共和國,也是第一個有歌劇和戲劇院和現代大學的穆斯林國家。亞塞拜然於1920年成為一個蘇維埃共和國,亞塞拜然在蘇聯解體前的1991年8月30日獨立。亞塞拜然的憲法中未指明國教,且國家的大多數政治力量都是世俗主義者,但大部分的國民以及國內一些反對派也都為什葉派人士。亞塞拜然的人類發展指數較高,與大多數東歐國家相當。亞塞拜然也有較高的識字率和較低的失業率。然而亞塞拜然的貪汙現象也很普遍,特別是在公共服務業上。在中,國民議會廢除了總統任期限制。現在的執政黨新亞塞拜然黨執政以來,就亞塞拜然人權和政黨的集權主義遭到指責。詞源.根據現代的詞源考證,亞塞拜然這個名稱來自伊朗北部區域,以大不里士為中心的阿特羅巴特斯,他是一位來自阿契美尼德王朝擔任總督的波斯人,他後來又效力於亞歷山大大帝,在米底王國擔任總督。在波斯古經中佛拉瓦奇提到"âterepâtahe ashaonô fravashîm ýazamaide",從阿維斯陀語翻譯過來即“我們尊崇神聖的阿特羅巴特斯的佛拉瓦奇。”後來阿特羅巴特斯自己為王建立了阿特羅帕特尼王國之庫”或者“火之國/火的土地””。“亞塞拜然”這個地名原指伊朗亞塞拜然,而現在的“亞塞拜然”國名是在1918年的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時期第一次使用,此後沿用至今。當時用此名稱命名還得到伊朗政府的反對和抗議。歷史.史前和古代歷史.在石器時代的晚期,亞塞拜然境內有了最早人類聚居的跡象。並與位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遺蹟有關。在亞塞拜然的塔及里爾洞穴墳場有著舊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時代晚期的文化遺蹟。包括斯基提亞人在內的較早定居者,於公元前9世紀定居於亞塞拜然。自斯基提亞人到來後,來自米底王國的伊朗人控制了阿拉斯河南部地區。米底王國在公元前900至700年間達到鼎盛,在公元前大約550年被新興的阿契美尼德帝國所兼併。在阿契美尼德帝國統治下,瑣羅亞斯德教開始在這個區域傳播。之後這個區域被亞歷山大大帝的馬其頓王國征服,以及成為塞琉古帝國的一部分。位於亞塞拜然東北部的原住民高加索阿爾巴尼亞人在公元前4世紀時開始統治這個區域,建立以一個受亞美尼亞文化影響的獨立王國。在這個時期,瑣羅亞斯德教傳播到高加索地區和阿特羅帕特尼地區。公元前4世紀至3世紀,亞美尼亞人在位於現在亞塞拜然的西南部地區建立了阿爾塔克夏王朝,在公元前189年至公元426年間,亞塞拜然的東南部區域先後統治。在期間,亞美尼亞王國國土先後遭到拜占庭帝國瓜分並導致國家滅亡。亞美尼亞王國有著種族混居的和於公元378年成為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王國的領土。封建時代.公元252年,高加索阿爾巴尼亞淪為波斯薩珊王朝的一個附庸國,在公元4世紀,高加索阿爾巴尼亞國王正式採用基督教為國教。儘管高加索阿爾巴尼亞受薩珊統治,但在公元9世紀前仍保持了半獨立的狀態。在並且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為完全受控於薩珊後也仍保留了君主制。隨著伊斯蘭的倭馬亞王朝的崛起和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逐漸控制了高加索地區。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的信奉基督教的王子與倭馬亞王朝哈里發摩栧因後期的衰落而導致了權力的真空,出現了馬木留克王朝、薩吉達王朝、薩拉里王朝、白益王朝等眾多的地方政權。11世紀初,亞塞拜然境內受到來自中亞的突厥人部落的侵佔。由這些突厥人建立的為第一個王朝為塞爾柱帝國,在1067年領土擴張到今天亞塞拜然所在的地區。在這些突厥人,因為突厥語和突厥人在波斯語中也被劃歸為“阿賽瑞”類別。然而,一些語言學家將伊朗亞塞拜然和亞塞拜然共和國內的那些高加索塔蒂人說的劃歸為阿賽瑞語的殘餘部分。自11世紀統治當地的塞爾柱帝國之後為阿德貝格,他們在亞塞拜然境內建立的王朝為埃爾迪古茲王朝,在技術上他們從屬塞爾柱蘇丹,但在有時那些阿德貝格是實際上的領導者。在塞爾柱王朝統治下,在今天亞塞拜然這個地域的尼扎米、等詩人的出現使伊朗文學變得興盛起來。之後短暫存在的札剌亦兒王朝遭到帖木兒的入侵而覆滅。統治亞塞拜然當地的希爾凡沙阿政權也成為了帖木兒帝國的附庸國,在帖木兒帝國與金帳汗國統治者脫脫迷失的戰爭中援助了帖木兒帝國。隨著帖木兒的逝世,出現了兩個獨立的敵對突厥政權: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希爾凡沙阿重新得權,成為一個高度自治政權的統治者。在1501年受薩非王朝的征服和迫害下,希爾凡沙阿的最後政權強制將什葉派的人數提高到了曾經遜尼派那樣多。近代.薩非之後統治這個地區的是伊朗的阿夫沙爾王朝和桑德王朝以及短暫統治這個地區的卡扎爾王朝,它所統治的北亞塞拜然這塊土地在19世紀初期戰敗後割讓給了俄羅斯帝國,然而,特別是在桑德王朝崩潰和卡扎爾王朝早期的時候,這塊地域出現了許多在實際上是自治的高加索汗國。公元3世紀,亞塞拜然處於波斯人的統治之下,公元642年被阿拉伯哈里發國征服。公元11至13世紀亞塞拜然民族形成,9-16世紀遭受突厥人、蒙古人和波斯人的入侵。18世紀歷經彼得大帝和凱薩琳大帝富國強兵後的俄羅斯帝國迅速強大,於18世紀下半開始威脅波斯北疆。在和波斯帝國進行長達30年的戰爭後,1828年亞塞拜然的北部歸併於俄羅斯,南部則作為波斯的一個省保留了下來,該年簽訂的土庫曼恰伊條約確立了沙俄與波斯的疆界。從19世紀中葉起,巴庫的石油開採很大地抬升了外高加索的經濟實力。到1900年,巴庫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石油中心,連帶使各國的無產階級匯集此地,形形色色的社會主義和馬克斯主義思潮將此地攪擾得動盪不安。1917年俄國革命之後,11月建立了從外高加索民主聯邦共和國獨立的亞塞拜然民主共和國,但此共和國先後被英國人給佔領。同時亞塞拜然還跟亞美尼亞民主共和國爭奪納卡地區的控制權而發生邊境戰爭。1920年蘇俄紅軍佔領亞塞拜然,4月28日成立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3月12日同喬治亞、亞美尼亞組成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同年12月30日該聯邦共和國加入蘇聯,1936年12月5日改為直屬的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亞塞拜然的精英在史達林的大清洗政策時大批死亡,共產黨對宗教人士的虐待也是頗為嚴酷,但在二戰時蘇聯的衛國戰爭中,亞塞拜然動員1/5的人口參戰:約68萬人上前線,這次鎮壓削弱了民族獨立運動,直到1991年蘇聯的八月政變爆發,才給亞塞拜然完成獨立的良機。1991年8月30日宣佈獨立,成立亞塞拜然共和國。1991年9月,亞塞拜然境內具有爭議、以亞美尼亞人為主體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區域,重申了它們自願想要脫離亞塞拜然的宣言。在法理上被國際廣泛認作是亞塞拜然的領土自1991年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爆發一直被阿爾察赫共和國佔據,1994年簽署停火協議後,由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推動談判解決納卡問題,於2020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戰爭結束之際,三分之二部分被亞塞拜然政府收回。地理.亞塞拜然共和國坐落於高加索山脈之南方,東臨裡海,北界俄羅斯,西與亞美尼亞、喬治亞為鄰,南接伊朗。亞塞拜然境內土地約半數為山地。境內最高峰為巴薩杜茲峰,位於高加索山脈,海拔4,740公尺。歐洲部分面積約1萬km²。亞塞拜然境內氣候多樣,中部與東部為乾燥型氣候,東南方降雨較為充沛。首都巴庫緊臨裡海,冬天溫暖,一月月均溫為4℃,七月月均溫為25℃。北方與西方的山區氣溫較低,夏天平均溫為12℃,冬天平均溫為-9℃。亞塞拜然境內大部分地區一年的降雨量只有200毫米,但少數地區例如高加索山脈的高海拔區以及東南方的蘭克朗平原降雨較多,一年降雨量可達1000毫米。基本上大部分亞塞拜然的國土皆是在春秋兩季較為潮溼,夏季則是乾季。政治.憲法上亞塞拜然是一個半總統制的多黨制民主國家,但事實上整個政府運作沒有實際上的民主,民主指數也屬於獨裁。亞塞拜然總統是國家元首,亞塞拜然副總統是國家副元首為二號領導人;亞塞拜然總理則是政府領導人。立法權由政府和國會所有。亞塞拜然在1991年12月透過了獨立公投,從蘇聯獨立。亞塞拜然現任總統是伊利哈姆·阿利耶夫,所屬政黨是右翼的新亞塞拜然黨。亞塞拜然的最高立法機構為國民議會。外交.亞塞拜然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洲委員會、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亞塞拜然現在與世界上的158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並加入了38個國際組織。與亞美尼亞因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主權問題交惡,雙方迄今未建交,也因歷史問題和宗教因素與俄羅斯關係緊張。亞塞拜然的整體外交立場偏向土耳其,屬突厥國家組織成員。亞塞拜然也與以色列國交流頗多,雙方特別在伊朗問題上有密切合作。行政區劃.亞塞拜然共分為:經濟.亞塞拜然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首都巴庫從蘇聯時代就是著名的石油城。石油天然氣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外出口中油氣產品佔比達90%以上,油氣行業平均人均工資高於全國平均工資水準達5倍。據亞塞拜然海關委員會統計,2020年上半年,阿對外貿易總額為126.76億美元,同比下降25.41%,其中阿對外出口76.86億美元,同比下降22.98%,阿自外進口49.90億美元,同比下降28.88%。主要出口商品及其佔比:原油。截至2021年1月1日,亞塞拜然外匯儲備達495.813億美元。其中,亞塞拜然國家石油基金為433.233億美元,佔87.4%;亞塞拜然央行為62.58億美元,佔12.6%。 亞塞拜然外債總額為99.1億美元。人口和族群.根據2009年亞塞拜然最近的人口統查,全國人口的成份如下:2022年估計,亞塞拜然總人口數為10,353,296人。宗教.亞塞拜然主要宗教為伊斯蘭教,人口普查顯示97%的人口自稱穆斯林,為世界上什葉派穆斯林人口第二高的國家。亞塞拜然不同種族社群信奉其他信仰,根據亞塞拜然憲法,亞塞拜然為世俗國家,宗教信仰自由。在2006年至2008年的蓋洛普調查中,只有21%的亞塞拜然受訪者表示宗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使得亞塞拜然成為世界上宗教氣氛最低的穆斯林多數國家,可稱為文化意義上的穆斯林而非信徒。其他宗教有基督宗教和猶太教。亞塞拜然是該地區猶太人數量最多的國家,高加索猶太人還擁有美國和以色列之外的唯一一個獨立猶太村落。文化.節日.亞塞拜然是一個民族傳統得到保持的國家。傳統和伊斯蘭教的節日如“古爾邦節”體育.體育在亞塞拜然有歷史根源,即使是現在傳統和現代體育專案仍然流行。自由式角力傳統上一直視為亞塞拜然的國技,此項運動為亞塞拜然奪得14面獎牌,其中包括自加入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4枚金牌。足球為亞塞拜然最流行的運動,亞塞拜然足球協會有9,122註冊球員,為國內最大的體育協會。在西洋棋方面,除了舉辦過多場國際賽事外,還贏得2009年和2011年歐洲團體西洋棋錦標賽冠軍。2012年12月8日,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取得2015年歐洲運動會的主辦權,為該賽事的首屆。也是該國自蘇聯獨立之後舉辦的第一屆綜合性體育運動會。此前,巴庫申辦過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最終在首輪即被淘汰出局。 | 542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亞塞拜然",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27"
} |
路德維希‧約瑟夫‧約翰‧維特根斯坦是一名奧地利哲學家。他生於奧地利,後入英國籍。維特根斯坦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其研究領域主要在邏輯學、語言哲學、心靈哲學和數學哲學等方面。1929年至1947年,維特根斯坦任教於劍橋大學。 他生前出版的著作不多,只有1921年的《邏輯哲學論》、一篇論文、一篇書評以及一本奧地利小學生的字典。 他的大量手稿於死後編輯出版,其中最著名的是出版於1953年的《哲學研究》,被認為是引導了語言哲學新的走向。一項調查顯示,此書被認為是20世紀哲學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為“20世紀哲學的跨領域傑作,吸引了不同專業和哲學方向的興趣”。維特根斯坦的哲學常被劃分為早期與晚期,早期的代表作為《邏輯哲學論》,而晚期代表作為《哲學研究》。 “早期維特根斯坦思想”關注世界與命題間的邏輯構造,此時的維特根斯坦相信,我們可透過這類構造解決所有哲學問題。但是“晚期維特根斯坦思想”否定了《邏輯哲學論》中的大部分設想,認為詞語的只在給定的中才可更好理解。維特根斯坦生於維也納鉅富家族,1913年從父親那裡繼承了鉅額遺產。一戰前,他“向《Der Brenner》雜誌編輯挑選的有需要的詩人和藝術家提供了慷慨資助,其中包括格奧爾格·特拉克爾、萊納·瑪利亞·里爾克和建築師阿道夫·路斯。”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維特根斯坦陷入抑鬱,他把剩餘的遺產送給了兄弟姐妹。 維特根斯坦有三個兄長死於自殺;他曾多次離開學術界:在一戰時擔任前線軍官時,多次因勇氣而受表彰;在奧地利偏遠鄉村擔任小學老師時,因使用體罰而受爭議;二戰時在倫敦一家醫院擔任搬運工,告訴病人不要服用醫生開的藥品;在泰恩河畔紐卡斯爾的擔任實驗員。他後來對這些事件表示悔恨,並在餘生致力於第二份手稿的發表,也即死後出版的《哲學研究》。維特根斯坦對現代性以及他的同事提出的科學主義持反對態度,他在《》中評論道:典型的西方科學家是否理解我的作品,這並不重要,因為他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我所寫的靈魂一詞。我們的文明被“進步”所定義。進步便是它的形式,作出進步卻不是它的特徵。它不斷構造,忙於構造一個越發複雜之物。明晰性已不再是它的目的,而只作為一種手段。但對我而言,明晰有內在的價值,我對構造理論大廈沒有興趣,但希望可以明晰的理解它們的地基。用他的朋友的話說,維特根斯坦認為——他的觀點已被廣泛誤解和扭曲,即使在學科專業人士那裡也不例外。他對未來自己能被更好理解表示懷疑。有次他說,他感到自己正為思想方式完全不同的人寫作,這些人呼吸著與現代人不同的空氣。背景.家世.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保存於耶路撒冷的族譜,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的高祖父摩西·邁爾是猶太裔土地經理商,與其妻子布倫德爾·西蒙居住在威斯特法倫的錫根-維特根施泰因縣。 1808年7月,拿破崙下令包括猶太人在內的所有居民都需要選擇一個家族姓氏,因此邁爾的兒子用了僱主的姓氏。 路德維希的祖父在名字中增加了“克里斯蒂安”,以掩飾自己的猶太身份。赫爾曼娶了同為猶太人的芳妮·菲格多爾為妻,她是小提琴家約瑟夫·約阿希姆的堂妹,在結婚前夕轉信新教。兩人在萊比錫創立了極為成功的羊毛生意。赫爾曼與其妻子有11個孩子,其中包括維特根斯坦的父親,後來成為歐洲鋼鐵巨頭的卡爾·維特根斯坦。到1880年代,憑藉對奧地利鋼鐵產業的壟斷,卡爾已躋身歐洲最富有的人之列。 得益於他的產業,維特根斯坦家族成為了奧地利僅次於羅斯柴爾德,排名第二富有的家族。 卡爾·維特根斯坦常被視為奧地利的安德魯·卡內基,事實上他們兩人也為好友。 1898年卡爾開始在海外投資,因此他的家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1922年奧地利惡性通貨膨脹的影響。 在1918年惡性通貨膨脹及隨之而來的大蕭條期間,維特根斯坦家族資產大幅縮水,不過直到1938年其單在維也納還擁有13處房產。早年.路德維希的母親名為利奧波爾蒂勒·瑪麗亞·約瑟夫·卡爾姆斯,朋友常叫她波爾蒂。她的父親是捷克猶太人,母親是奧地利-斯洛維尼亞天主教徒,是路德維希四位祖父母中唯一的非猶太人。 她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姨媽。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於1889年4月26日晚上8點30分出生於“維特根斯坦宮殿”,這座房子位於維也納附近教區新瓦爾德格大街38號。卡爾和波爾迪共有九個子女——四個女兒:赫爾米勒、、保羅——後來成為了著名的獨臂鋼琴家,以及最小的路德維希。 孩子們作為天主教徒接受洗禮,並接受正式的天主教教育,家庭環境十分嚴厲。維特根斯坦家族處於維也納藝術生活的中心,布魯諾·瓦爾特曾表示維特根斯坦家充滿了“人道和文化的空氣”。 卡爾是長期的藝術贊助人,他委託奧古斯特·羅丹創作藝術作品,並資助了維也納的分離派展覽館。古斯塔夫·克林姆為維特根斯坦的姐姐創作婚禮肖像,約翰內斯·勃拉姆斯、馬勒等音樂家也是這個家庭的常客。不過,路德維希偏好精確和紀律性,從未認同當代古典音樂。他在1930年的信中寫道:音樂在勃拉姆斯的陪伴下戛然而止,甚至在勃拉姆斯的音樂中,我也開始聽見機械的噪音。路德維希擁有絕對音高,音樂在他後續生涯中仍有重要影響。他常在作品中以音樂為示例或隱喻,並且擅長用口哨吹奏長而複雜的音樂片段。 他在三十多歲時學習了單簧管。 在其1931年的筆記中,人們還發現了他創作的三小節音樂片段。家庭氛圍.根據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傳記作者雷·蒙克的敘述,卡爾原本準備將他的孩子培養為行業領袖,因此沒有將其送入正規學校,而是讓他們在家中接受教育。 路德維希五兄弟中有三個先後自殺。 精神醫師認為,卡爾過於追求完美,缺乏同理心,而母親波爾蒂則過度焦慮,缺乏安全感,無法阻止他的丈夫。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如此評價這個家庭:他們彼此對立,像是身在法庭。這個家庭似乎有種遺傳的憂鬱氣息,曾說有次保羅在房間裡練習鋼琴,他突然向隔壁的路德維希喊叫:你在家裡的時候我根本沒法專注練琴,我可以感受到你從門縫裡滲進來的懷疑!這個家庭擁有七架鋼琴,每個孩子都“極其熱情,甚至近乎病態的”追求音樂。 最年長的孩子漢斯·維特根斯坦是音樂神童,四歲時可從駛過的警車笛聲中分辨出因多普勒效應造成的四分一音下降,五歲時在兩支銅管樂隊以不同曲調演奏同一曲目時喊叫“錯了!錯了!”然而,1902年漢斯離家出走前往美國,在切薩皮克灣的一艘船上神秘失蹤,很可能死於自殺。兩年後,就讀於普魯士科學院的魯迪·維特根斯坦在柏林一家酒吧自殺。死前他請求鋼琴師彈唱的《被遺棄,被遺棄,我被遺棄了》,隨後飲下了混有氰化鉀的牛奶。魯迪留下了幾封遺書,在給父母的信中,他表示自己對一個朋友的去世過於悲傷,在另一筆記中他表示自殺是因為抱有“對自己不正當傾向的疑問”。據說魯迪曾向反對德國刑法175條、支援同性戀運動的科學人道委員會尋求建議。在他死後,卡爾嚴禁家庭成員再提起他的名字。路德維希的另一兄長庫爾特曾是一名軍官,並擔任家族企業經理。1918年10月27日,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庫爾特帶領的奧地利軍隊譁變,他開槍自殺。 據記錄,姐姐赫敏曾表示庫爾特似乎“帶有厭惡生命的細菌”。 路德維希後來寫道:我本應成為……天空中的星星,但我卻被束縛在世間。1903-1906:林茨技術中學.林茨技術中學.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自幼跟隨兄姊在家裡接受教育。直到兄長漢斯和魯迪相繼自殺身亡,父親卡爾減少了對子女的嚴厲要求,維特根斯坦被送往學校學習。然而家庭教育無法使其達到文法學校的接納標準,直到1903年在透過入學考試後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術著稱的學習,這是一所小型學校,只有大概300名學生。 當時維特根斯坦14歲,在此他開始了3年的正式學校生活。他寄住在當地體育館教師約瑟夫·斯特里格爾博士家中,家人們暱稱他為路奇。為開始技術學校的學習,維特根斯坦跳級一年。他與學校中其他男孩有很大差別:不尋常的純正高地德語口音,有點口吃,穿著優雅,性格敏感怯弱。 其他男生時常取笑他,在他身後唱歌“維特根斯坦,真悲慘,一步一蹣跚,維也納,路真難,大風吹歪了小心肝”。信仰.維特根斯坦幼時作為天主教徒接受洗禮,這在當時是十分普遍的做法。 在一次採訪中,他的姐姐格蕾特說表示祖父“強烈、嚴厲、半禁慾主義的基督教”對孩子們造成了強烈影響。 在技術學校就讀期間,維特根斯坦發覺自己缺乏信仰,根據姐姐格蕾特的推薦,他開始閱讀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不過,維特根斯坦仍相信懺悔的重要性,他在日記中記錄在技術學校就讀時他曾向自己的大姐赫爾米勒有過一次懺悔;蒙克推測這次懺悔主題可能是他的信仰丟失。他也和姐姐格蕾特有過懺悔。 他在青少年時期接受了叔本華的先驗唯心論,但在學習數學哲學後拋棄了這一理論,轉向了弗雷格的。 晚年時的維特根斯坦對叔本華表示輕蔑,他稱其為“膚淺”的思想家:叔本華的頭腦粗糙……真正高深的部分從哪開始,他的思想也就從哪結束。正如他哲學觀點的持續轉向,維特根斯坦與基督教信仰的關係也隨時間不斷變化,但總體而言他都對宗教懷有一種真摯的共情。 1912年,在給羅素的信中,他表示莫扎特和貝多芬是真正的“上帝之子”。 維特根斯坦反對宗教實踐,他說自己無法為此“彎下膝蓋”,但其祖父的基督教信仰仍對他留下了深遠影響——如他所說“我無法脫離宗教視角看待任何問題。” 在《哲學研究》中,他引用了天主教聖人希波的奧古斯丁。從哲學而言,維特根斯坦的思想表現出與宗教話語的一致性。 例如,他是20世紀科學主義最強烈的批評者。 他的宗教信仰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在奧地利軍隊的服役生涯,同時他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爾斯泰的忠實讀者。 他將自己的戰爭經歷視為遵從上帝旨意而受的試煉,在1915年4月29日的日記中,維特根斯坦寫道:還有——也許——甚至生命。也許接近死亡將帶給我生命的光。願上帝照亮我。我是蟲豸,但經由上帝我成為人。上帝與我同在。阿門!大概就是在這時,他開始認為“基督教確實是通向快樂的唯一可靠的途徑”,但他拒絕了宗教信仰即是認定某一特定教義為真的觀點。 他視宗教信念為一種生活方式,並拒斥關於上帝存在的理性證明。隨年齡漸長,逐漸加深的個人精神特質促使他為此作出了更多的明晰說明,他為宗教中的語言問題作了分析,並攻擊了彼時將上帝存在問題視為科學證據多少的誘惑。 1947年,維特根斯坦發覺自己的工作難以取得進展,他寫道:我曾收到了一封奧地利老友來信,他是個牧師。在信中他祝願我的工作一切順利,如果上帝意旨如此。這就是我現在所期望的,我期望上帝意旨如此。維特根斯坦在《》評論說:我所做的真的值得這些努力嗎?是的,但前提是有一道自上而下的光照耀其上。他的密友寫道:維特根斯坦的成年生活浸潤在強烈的宗教思維與感覺裡。我相信他比許多自認為信徒的人更虔誠。晚年的維特根斯坦寫道:巴赫在《》的扉頁上寫“榮耀歸於至高上帝,而我的鄰人或可因此得益。”這就是關於我的作品,我想說的東西。魏寧格的影響.中學時期的維特根斯坦受到了奧地利哲學家奧托·魏寧格作品《性與性格》的強烈影響。魏寧格是猶太人,他認為男性與女性的概念只以柏拉圖的理型方式存在,而猶太人傾向表現出柏拉圖式的女性氣息。他認為通常而言,男性是基於理性行動,而女性則是受制於情緒與性器官。接著,魏寧格表示猶太人也如女性,沒有真假之分,也沒有靈魂。他認為男人必須在意識與無意識中,在雄性和雌性之間、在柏拉圖式愛情與性慾之間作出抉擇。愛與性的渴望相互對立,因此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愛情註定是非道德、悲慘的。唯一值得去過的只有精神生活——若只能作為女人或猶太人而活,那麼他就無權活著;男人的最高型別是天才,要麼成為天才,要麼選擇死亡。魏寧格選擇了死亡,此書出版後不久,他開槍自殺。 當時14歲的維特根斯坦參加了魏寧格的葬禮。 多年以後,已成為劍橋大學教授的維特根斯坦向同事分發了魏寧格作品的影印本,他表示魏寧格的理論是錯誤的,但它錯誤的方式是有趣的。 1931年8月23日,他在寄給G.E.摩爾的信中寫道:親愛的摩爾,感謝你的來信。我可以想象出你不喜歡魏寧格,或許是因為極差的翻譯以及陌生的緣故。但他真的是極好的,或者說偉大且極好的。你不必認同,事實上也不太可能認同他,但偉大之處就潛藏在你倆之間的不認同中。就是他眾多的錯誤才是極好的。就算你在整本作品全劃了波浪線,這也道出了一個重要的真理。1931年6月1日,維特根斯坦不尋常的從大學圖書館特別訂購書籍中取出了一本魏寧格的作品,或許在隔日與摩爾的會面中將這本書轉交給了他。猶太背景與希特勒.關於維特根斯坦在多大程度上視自己為猶太人還存在很大爭議。 在林茨中學就讀期間,維特根斯坦和阿道夫·希特勒是校友。勞倫斯·戈德斯坦認為兩人在學校中“有很大可能”見過面,並且希特勒很可能會表現出對這個“口吃、早熟、嬌弱、帶有貴族氣息的富人……”的厭惡。 也有評論認為,聲稱維特根斯坦富裕且不尋常的性格可能增進了希特勒的反猶情緒的說法是不負責任的,因為當時希特勒不可能得知他的猶太身份。兩人出生日期只差6天,但希特勒因數學不及格而留級,維特根斯坦則跳級一年,兩人相差兩級。 蒙克推測他們在該校的時間只有1904-1905年的一年重合,沒有證據表明兩人有任何交往。 一些評論指出,在希特勒於該校拍攝的一張照片中,維特根斯坦可能就在左下角落位置。根據維特根斯坦的敘述,他常稱自己為猶太人,顯然這是一種自我鞭策。例如,當責備自己是“生殖”而非“生產”的思想家時,他將其原因歸咎為自己的猶太人身份,他寫道:那個聖徒是猶太人中唯一的“天才”,而其他猶太人,即使是最偉大的思想者,也至多可被稱為“才華橫溢”罷了,但同時也是革新和天才的強烈驅動力。他所言的希伯來式也包含了基督教傳統,其觀點為善惡無法調和,對立於古希臘傳統。1906-1912:大學.柏林和曼徹斯特工程學.1906年10月23日,維特根斯坦進入柏林工業大學學習機械工程,並寄住在約勒斯博士家。他在這所學校上了三個學期的課,於1908年5月5日取得專業文憑。就是在這段時期,維特根斯坦產生了對航空學的興趣,因此他帶著航空計劃於1908年前往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攻讀博士,這些計劃包括設計和試驗自己的飛機。維特根斯坦的實驗地點位於格洛索普附近的氣象觀測站,他在此研究風箏在高層大氣的行為。 具體而言,這項工作由資助開展,旨在藉助氣球或風箏研究高層大氣的電離情況。他在物理學教授手下工作。他還設計了一種新型螺旋槳,並於1911年取得專利,這項發明幫助他獲得了該校1908年秋季獎學金。 當時的技術水平尚不足以將他的設計付諸實踐,支援該螺旋槳的槳葉在數年後才設計完成。維特根斯坦的設計要求將氣體推入各槳葉末端的,然後在那裡由旋臂施壓並點燃。然而當時的槳葉基本為木質,與如今由兩塊鋼片焊接的槳葉不同。現代槳葉可在螺旋槳內部保留中空空間,籍此為氣體提供理想通路。研究噴氣式動力螺旋槳的工作令維特根斯坦十分沮喪,因為他幾乎沒有機械相關工作經驗。 他的同學兼好友吉姆·班伯記錄道:當事情變得糟糕,他就會張開雙臂,跺著腳,用德語大聲咒罵。根據另一個朋友威廉·埃克爾斯的記錄,維特根斯坦開始鑽研理論,專注於螺旋槳的設計——而這方面研究需要用到複雜的數學理論。 從那時起,尤其是在閱讀羅素的《數學原理》和弗雷格的《》後,他開始對基礎數學有了興趣。 維特根斯坦的姐姐赫爾米勒說,他因此迷上了數學,失去了對航空學的興趣。 他開始轉向邏輯與數學基礎研究,聲稱自己正處於一種“持續、無法描述、幾乎病態的激情中”。 1911年夏,他帶著手稿到耶拿大學拜訪弗雷格,向其詢問這是否值得繼續寫下去。 維特根斯坦寫道:我被領進弗雷格的書房。他是個留著鬍鬚、穿戴整潔的小個子,講話的時候能把整個屋子震響。他輕鬆擺平了我的方案,我感覺十分難過;但臨走時他對我說“你一定要再來一趟”,於是我又高興了起來。從那之後我與他又有幾次討論,他談論的總是邏輯和數學,假如我引出其他話題,他會說些客氣話,然後又重新談起邏輯和數學。來到劍橋.維特根斯坦希望跟隨弗雷格學習,但弗雷格建議他師從羅素。於是,1911年10月18日,他無事先預告的出現在了羅素位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辦公室。 當時羅素正和C.K.奧格登喝茶,他記錄道:……一個陌生的德國人出現了,他幾乎不會說英語,但拒絕說德語。結果他是這麼個人:曾在夏洛騰堡學工程,但在那期間自己對數學哲學產生了興趣,現在來到劍橋是想聽聽我怎麼說。他不僅參加了羅素的課程,還成為其中激烈的討論者。羅素的課堂學生很少,常常只對著三個人講課:、和H.T.J.諾頓。 維特根斯坦有時纏著羅素到他屋裡討論問題,一直到晚餐時間才離去。羅素對此有些生氣,在寫給情人的信中,他表示“我的德國朋友有成為負擔的危險。” 但很快羅素就開始感覺到維特根斯坦是個天才,尤其在讀過他寫下的手稿後。 羅素在1911年11月的日記中表示維特根斯坦是個怪人,不過他又改變了主意,轉而決定稱其為天才:關於他的一些早期印象讓這個決定變得尤為困難。例如,他仍堅稱一切存在的命題都毫無意義。在課堂上,我請他考慮這個命題:這間屋子裡沒有一頭犀牛。他拒絕相信這個命題,我四處尋找,翻遍桌底也沒找到;但他仍沒有被說服。認識維特根斯坦三個月後,羅素告訴奧特琳:我愛他,覺得他將解決我因為太老而解決不了的問題——我的工作提出的、有待新鮮的頭腦和年輕的活力去解決的所有種類的問題。他正是你會期待的那種年輕人。維特根斯坦後來告訴大衛·品生特,羅素的鼓勵使他得救,讓他擺脫了持續九年的孤獨和折磨,在那九年裡他時常想到自殺。羅素鼓勵他放棄工程,從事哲學,這幾乎是在字面意義上救了維特根斯坦的命。 兩人之間的角色在1916年維特根斯坦批評羅素的作品後發生了互換:他的批評,或許你那時並沒有意識到,是我生命中最為重要的事件,它影響了我後續所作的一切。我將他視為真理,我覺得自己不再能繼續從事基礎哲學工作了。道德科學俱樂部.1912年,維特根斯坦加入了,這是一個哲學討論組織。他在該組織11月29日的討論中發表了4分鐘的演講,在演講中他定義哲學為:所有原始的、被假定為真,卻未經科學證實的命題。他一度在該組織佔據主導地位,直到1930年代因別人抱怨他不給他人發言機會而停止出席。 該組織因1946年10月25日在國王學院屋裡舉行的一次聚會而臭名昭著,在這次聚會中,同是來自維也納的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受邀作為演講嘉賓。波普爾以題為“有哲學問題嗎?”的演講反駁了維特根斯坦的觀點,他認為哲學問題是真實存在的,而不僅僅是維特根斯坦所稱的語言誤用。關於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眾說紛紜,但顯然維特根斯坦開始拿著撥火棍威脅這位來訪的演講者,要求他為其觀點提供例證。波普爾回答“不得用撥火棍威脅來訪的演講人”,在場的羅素也表示是維特根斯坦混淆了問題,因此憤怒的維特根斯坦離開了聚會。在維特根斯坦離開後,波普爾仍不停聲稱其已“暴走”。不過波普爾也提前離開了會場,因為他如上所述的主導了討論。這是唯一一次這三位當時著名的哲學家同處一室。劍橋使徒.劍橋使徒是一個創立於1820年的秘密精英社團,羅素和摩爾都在學生時期加入了這一社團。維特根斯坦受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邀請加入社團,但他不太喜歡社團氛圍,很少出席活動。羅素曾對他是否願意加入社團表示懷疑,認為他不會喜歡社團喧鬧的辯論風格,對幽默的珍視,以及其中成員習於相愛的事實。 維特根斯坦於1912年加入社團,但因無法容忍其討論方式而立即退出。不過,當維特根斯坦於1920年代返回劍橋時,劍橋使徒仍允許他參與他們的會議。據說維特根斯坦也不太能容忍劍橋道德科學俱樂部的討論方式。抑鬱與沮喪.在劍橋時,維特根斯坦曾直言不諱的與他人談到自己的抑鬱,他也常向羅素傾訴煩惱。他心靈所受折磨似乎來自兩方面:工作和私人生活。他多次向羅素抱怨,邏輯幾乎使他瘋狂,他說自己“感覺到加在每一個只具備一半天分的人身上的詛咒”。 後來他又多次表達類似憂慮,害怕因邏輯工作缺乏進展而變為平庸的靈魂。 蒙克描述,邏輯對維特根斯坦而言“不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是全部”,“當他發現自己一時喪失靈感時,他陷入了絕望”。 邏輯研究工作對他的心理狀態造成了巨大影響,但他也對羅素作了另一番表達,在1913年聖誕的信中他寫道:我怎麼能在是一個人之前是一個邏輯學家!最最重要的是跟自己清算!有次他在羅素屋裡談到對邏輯、對自己罪孽的擔憂。還有一晚,維特根斯坦剛抵達羅素房間即表示自己將在離開後自殺。 品生特也在其日記裡記錄了維特根斯坦令人不安的精神狀況:他這樣慍怒地發作時我必須十分地小心和寬容。我恐怕得說,他目前的神經質甚至比平常更敏感。性取向、與大衛·品生特的關係.維特根斯坦是雙性戀。他愛上過三個男人,並與後兩者有正式關係:1912年的大衛·品生特,1930年的,1940年代末的本·理查茲。後來他也記錄說,自己年輕時曾在維也納與一個女人發生性關係。此外,他在1920年代愛上了一個名叫瑪格麗特·雷斯賓格的瑞士女孩,還為她製作了半身胸像。 但維特根斯坦所想的是一種柏拉圖式的、不生孩子的婚姻,這不是雷斯賓格想要的,因此她結束了這段關係。1912年,羅素把當時就讀數學系的大衛·品生特引薦給維特根斯坦,兩人很快成為密友。 他們曾在心理學實驗室合作關於音樂節奏的認知實驗,維特根斯坦還因此在做了一次展示。 1912年9月,他們一同前往冰島旅行,維特根斯坦支付了旅行費用,包括租用私人火車、購買衣物和現金花費。除冰島之行外,他們還在1913年前往挪威旅行。為尋找合適去處,他們去到卑爾根的一家旅社,諮詢符合以下標準的目的:一家小旅館,在某個海灣裡,位於舒適的鄉間,沒有遊客,一個可供他們研究法律和邏輯的完美地點。 他們選擇了,並於1913年9月4日到達此處的一家旅店。他們在這裡居中了大約三個星期,在這期間維特根斯坦一直專注邏輯研究工作。旅程快結束時,維特根斯坦向品生特表達了離開劍橋,返回挪威研究邏輯的意願。 品生特的日記揭示出維特根斯坦許多個人特質:敏感、神經質,並能體察到品生特最細微的情緒變化。他也多次寫到維特根斯坦“絕對的慍怒和暴躁”。 還有一次兩人去商店購買傢俱,維特根斯坦認為其中大部分商品都不符合他的審美,他更偏愛極簡主義:我,但戰爭的爆發打破了這個設想。 品生特死於1918年5月的一場空難,得知死訊後,維特根斯坦在給品生特母親的信中表示大衛是“我第一個和唯一的朋友”,他把即將完成的《邏輯哲學論》提獻給品生特。1912-1920:一戰與《邏輯哲學論》.《邏輯學筆記》.維特根斯坦的父親於1913年1月20日去世,繼承大量遺產的維特根斯坦成為了歐洲最富有的人之一。 他最初以匿名捐獻了部分資產給奧地利的藝術家和作家,包括萊納·瑪利亞·里爾克和格奧爾格·特拉克爾。1914年,特拉克爾請求與這位捐贈者見面,但在會面前自殺身亡。 維特根斯坦開始感到身處學院環境無法專注做哲學研究,因此他於1913年開始隱居在挪威海邊一個叫做的村莊。 那年冬天他租住在一幢民房二樓,後來他視這段時期為其一生中最富成效的時光,在此他完成了《邏輯學筆記》,此書是後續作品《邏輯哲學論》的基礎。維特根斯坦學習了一些挪威語,以便和當地居民交流。 為閱讀丹麥哲學家索倫·克爾凱郭爾的作品,他還學習了丹麥語。 他喜愛當地“安靜肅穆”的風景,但對他而言,即便是這個小村莊也過於吵鬧了。不久他在村外松恩峽灣邊上設計建造了一座小屋。 當地人稱這座房子為“Østerrike”就在這段時期,維特根斯坦的文稿中開始出現他後來在《邏輯學筆記》敘述的中心論點:整個邏輯都可從單一的原始命題中匯出。 他寫道:所有邏輯命題都是重言式的一般式,所有重言式的一般式都是邏輯命題。沒有別的邏輯命題。基於這個論點,維特根斯坦認為邏輯命題的真假就在自身的符號表達中,而不必知道組成此命題各部分的真假。因此,判斷所有邏輯命題的單一規則便是簡單的確定某個命題是否為重言式,或兩者都不是。 正如他在1913年晚些時候給羅素的信中所說:現在主要的問題就是,在何種程度上符號系統可讓所有的重言式都“以同樣的方式展示出來”?這就是邏輯的根本問題!維特根斯坦認為這個根本問題是如此重要,以致於自信永遠也無法將其解決。他失去了生存的理由和權利。 儘管這個問題關乎他自認為的生命價值,但在《邏輯哲學論》寫作時他已放棄這一原始命題。《邏輯哲學論》沒有提供任何確定重言式命題的方法,而只是簡單的表示:每個重言式本身表明它是一個重言式。1914年,在他的要求下,摩爾不情願的從劍橋來到挪威協助其邏輯研究工作。從那時起,上述對於重言式的認知轉變才真正的顯現出來。 維特根斯坦後來聲稱可從摩爾身上看出“一個絕無才智的人能走多遠”。 在挪威時,摩爾幾乎完全充當了維特根斯坦的秘書,幫他記錄筆記,並因不經意的錯誤受到怪罪。 不久後摩爾返回劍橋,幫維特根斯坦詢問《邏輯學筆記》是否可充當學士論文。三一學院的輔導員表示這篇論文不符合規範:它缺少序言和註釋。 得知摩爾返回的結果後,維特根斯坦十分生氣,他在1914年的信件中譏諷道:如果我不值得你為我甚至在一些愚蠢的細節上破一次格,那我最好直接下地獄;如果我值得——憑著上帝之手——你最好去那裡!顯然摩爾對這封信感到十分震驚;他在日記中表示這封信令他感到身體不適,他無法將其從腦海中驅離。 隨後的幾年兩人沒有再聯絡,直到1929年這段破碎的關係才得以修復。入伍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本可免服兵役的維特根斯坦作為志願兵加入奧匈陸軍。 他先是在一艘船上服役,而後轉到靠近前線的炮兵工廠工作。 他在一場意外爆炸中受傷,轉到克拉科夫的醫院休養。 1916年3月,他被調往對俄前線的戰鬥部隊,隸屬於。他所在的部隊在布魯西洛夫攻勢中參與一些大型戰役。 維特根斯坦的工作是在觀察哨所值班,這是最危險的地方,敵人可能會向此射擊。 他“異常無畏的行為,他的鎮靜、沉著和英勇,”軍隊報告寫道,“徹底贏得了隊伍的欽佩”。 1917年1月,維特根斯坦作為炮兵軍官回到對俄前線,在此他獲得了一級勇氣銀勳。 1918年,他晉升為少尉,並被調往義大利前線的山炮團。 鑑於在1918年6月奧地利總攻時的角色,他被推薦授予勇氣金勳,這是奧地利部隊的最高榮譽——但他實際獲得的是劍條軍事勳章,因為軍方裁定,他的行為雖然勇敢,但戰果還配不上最高榮譽。戰爭期間,維特根斯坦一直保持寫日記的習慣。他的日記內容包含哲學思考和個人想法,包括對周圍士兵同僚的評價。 他的日記也展現出哲學和精神的反思,他在這段時期經歷了宗教覺醒。 維特根斯坦在1915年6月11日的日記中寫道:生活的意義,即世界的意義,我們可稱之為上帝。而於此聯絡的是,把上帝比作父親。祈禱就是思考生活的意義。然後他又在6月8日的日記中寫道:信仰上帝意味著理解生活的意義。信仰上帝意味著,看出“世界裡的事實不是問題的全部”。信仰上帝意味著看出生活有一個意義。……當我的良心擾亂我的寧靜,我就和某種東西不一致,但那是什麼?是世界嗎?這麼說一定是對的:良心是上帝的聲音。他在塔爾努夫的舊書攤上購買了托爾斯泰的《》,將其隨身攜帶,並推薦給身處煩惱中的友人。他因此被戰友稱為“帶著福音書的人”。《福音書摘要》也影響了《邏輯哲學論》的寫作風格,兩者都以數字序號標示段落。 1916年,維特根斯坦閱讀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他對一些段落倒背如流,尤其是佐西馬長老的演說。他認為佐西馬長老是個“能直接看透別人靈魂”的聖人,是基督徒的理想形象。認為維特根斯坦的寫作風格在1916年前後發生了顯著變化。 羅素認為維特根斯坦從戰場返回後像是變了一個人,變成了一個帶有強烈的神秘主義和苦行風格的人。完成《邏輯哲學論》.1918年夏天,維特根斯坦申請休假,前往位於維也納新瓦爾代格的度假小屋與家人相聚。8月,他在這裡完成了《邏輯哲學論》,最初他將這部作品命名為Der Satz,其德語意為:主張、段落、句子、集合,也有“跳躍”的意思。這段時期發生了一些令他不安的事件。首先是8月13日,他的叔叔保羅去世。然後在10月25日,先前聯絡的出版商通知他取消了《邏輯哲學論》的出版計劃。10月27日,他的哥哥庫爾特在戰場上自殺,這是他第三位死於自殺的兄弟。也是在這段時間,他從大衛·品生特母親的來信中得知了好友品生特已於當年5月死於空難。 維特根斯坦感到痛苦,甚至開始考慮自殺。他在休假結束後被調往義大利前線,隨後因奧地利軍隊戰敗在特倫託被俘。他在義大利戰俘營呆了九個月。1919年8月25日,身心疲倦的維特根斯坦返回維也納家中。他有關自殺的言語使家人憂慮。接著,他作了兩個決定:成為一名小學教師,拋棄所有財富。1914年時,他每年可獲得30萬克朗遺產,而到了1919年,得益於國外投資,這項遺產已經翻了好幾番。維特根斯坦決定遣散這些資產,將其分給家人。1920–1928:小學教師、《邏輯哲學論》和維特根斯坦住宅.維也納教師培訓.1919年9月,維特根斯坦進入維也納的教師培訓學校學習。他的姐姐赫爾米勒認為他作為小學教師是大材小用,但還是決定不作干預。 托馬斯·伯恩哈德後來表示“千萬富翁一定是瘋了才會決定去農村當一名教師。”奧地利教師.1920年夏天,維特根斯坦在一家修道院做園藝工。他先前用假名取得了賴謝瑙島的教職工作,但對方發現他的真實身份後,他決定放棄這份工作。他不願以維特根斯坦家族成員的名義成為一名教師。他的哥哥保羅在寄給他的信中寫道:揹負著維特根斯坦這個姓氏,遠遠就能注意到他的優雅溫和的教養,不被認出是我們家族的一員是絕無可能的……我可以告訴你,這些教養是沒法模仿和掩飾的。1920年,維特根斯坦來到特拉滕巴赫擔任小學教師,這是一個僅有幾百人的偏遠村莊。他最初的信件稱此處十分美麗,但在1921年10月寄給羅素的信中,他說:“我還在特拉滕巴赫,周圍都是些粗鄙可憎的人。雖然我知道,就平均而言我不能對人類抱有太大期望,但這裡的人比其它地方的人更無用,更不負責任。” 很快他就成了村民的閒談物件,人們都認為他是個怪人。他與其他教師的關係也不好;他覺得宿舍太吵鬧,於是在學校廚房安了張床。他對教學工作十分熱情,為一些學生補習至深夜。學生家長不太喜歡他,儘管有些人對他表示崇敬。他的姐姐赫爾米勒偶爾會前來看他教書,她表示課堂上的“學生爭先恐後,只為獲得回答問題或上前做演示的機會。”對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維特根斯坦像是個暴君。每天前兩小時是數學時間,部分學生後來回憶,這段時間簡直如同噩夢。 他們表示維特根斯坦有時會鞭打學生,擰男孩的耳朵,拉扯女孩的頭髮。 雖然當時對男孩的體罰還很常見,但即使對村民而言,體罰女孩也顯得過頭了;人們甚至不期望女孩學會算數,更不用說遭受體罰了。除暴力行為外,維特根斯坦還因校長彈奏鋼琴時高喊“涼拌捲心菜!”,在牧師回答孩子們問題時高喊“胡言亂語!”而成了村民的談資。出版《邏輯哲學論》.儘管《邏輯哲學論》出版時維特根斯坦仍身在偏遠鄉村,但這部作品的確引起了學界極大的興趣。它最先發表在威廉·奧斯特瓦爾德旗下的《自然哲學年檢》主題是探究命題——也即語言或思想——可表達的東西,以及它無法表達、只能顯現的東西;這就是我認為的,哲學最基本的問題。” 不過,維特根斯坦對羅素的幫助並不滿意。他失去了對羅素的崇敬,認為其言語膚淺、哲學死板,並感到《邏輯哲學論》完全受到了曲解。作品的英文翻譯由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查爾斯·凱·奧格登委託給該校數學系本科生弗蘭克·普倫普頓·拉姆齊。摩爾建議參照巴魯赫·斯賓諾莎的《神學政治論》為該書命名,因此此書英文標題被定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最初也很難找到對此書英文版本感興趣的出版商,維特根斯坦堅持撤掉羅素所寫的導言,劍橋大學出版社因為這個原因而拒絕出版此書。最終在1922年,出版商同意出版此書雙語版本,其中英文部分採用拉姆齊-奧格登譯本,並附帶羅素寫的導言。 雖然這是維特根斯坦認可的英文版本,但其在許多方面都存在問題。當時維特根斯坦的英文並不好,而拉姆齊也仍只是個初學德語的本科生。因此當今學者大多選用和1961年的譯本。《邏輯哲學論》的目標是揭示出語言與世界之間的關係:什麼是可說的,什麼是不可說而只能展現的。維特根斯坦認為語言的邏輯結構為其所能表達的意義設下了限制。並且對他而言,語言的限制也是哲學的限制。許多哲學都是對不可言說的事物的敘說嘗試,“凡是可以說的東西都可以說得清楚”。 而任何超出這個界限的東西——比如宗教、道德、美、神秘性——都是不可言說的。即使這些話題自身並非荒謬,但於此相關的陳述絕對是荒謬的。 他在前言寫道:“因此本書想要為思想劃一個界限,或者毋寧說,不是為思想而是為思想的表達劃一個界限:因為要為思想劃一個界限,我們就必須能夠想到這界限的兩邊。”作品長75頁,他向奧格登表示“關於此書的短小,我感到十分抱歉……但假如你像擠檸檬一樣擠壓我的思想,你就會發現我什麼都沒剩下了。”全書由幾條數字序號標示的命題組成:拉姆齊拜訪,施內山麓普赫貝格.1922年9月,維特根斯坦轉往附近瓦爾特的一所中學任教,他對當地人的印象仍不太好——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這些人根本不是人類,而是可惡的蟲豸”——僅一個月後他就離開了這裡。11月,他來到施內山麓普赫貝格的另一所小學,他發覺很難從周圍的人身上感受到一絲人性,他告訴羅素,周圍的人是“四分之一的動物和四分之三的人。”1923年9月17日,弗蘭克·普倫普頓·拉姆齊拜訪了維特根斯坦,與他討論《邏輯哲學論》,並同意在《心靈》雜誌上為此書寫一篇評論。 拉姆齊在信中記錄,維特根斯坦生活十分簡樸,他住在一間石灰粉刷的小房間,屋裡只夠放下一張床、小桌子和一把硬椅子。晚餐他們吃了黃油粗麵包和可可。 維特根斯坦的教學工作從早上八點開始,十二點或下午一點結束,整個下午都空閒。 拉姆齊返回劍橋後,維特根斯坦的朋友們開始勸他離開這個難以忍受的地方,回到劍橋。但他甚至不願接受家人的幫助。 拉姆齊在給凱恩斯的信中寫道:他們非常富有,極其渴望給他錢,或以任何方式為他做任何事,而他推掉了他們的一切親近;甚至聖誕禮物或他生病時送去的病號餐都送回,而他這麼做不是因為他們不和睦,而是他不願得到任何不是他自己掙的錢……這甚是可惜。繼續教學,奧特爾塔爾:海德鮑爾事件.1924年9月,維特根斯坦又進了另一所學校,這次是位於特拉滕巴赫附近奧特爾塔爾鎮的鄉村小學。他為那裡的學生編寫了一本《民校學生詞典》,詞典很快就由維也納的出版社出版,這是他生前除《邏輯哲學論》外出版的唯一一本書。 一本該詞典的初版在2005年被拍到了7.5萬英鎊。 2020年,詞典的英文翻譯版《Word Book》出版,譯者是藝術史學家貝蒂娜·芬克,其中有為其創作的插畫。1926年4月,一場後來被稱為海德鮑爾事件的意外迫使維特根斯坦離開奧特爾塔爾,徹底放棄教學工作。當時維特根斯坦課堂上有個名叫約瑟夫·海德鮑爾的11歲男孩,他的父親早逝,母親在當地農民那裡做女傭。一天維特根斯坦不耐煩的在海德鮑爾頭上揍了兩三下,結果身體瘦弱的海德鮑爾暈倒了。恐慌的維特根斯坦把他送到校長室,然後匆忙離校。出門時他遇上了另一位學生的家長皮裡鮑爾先生,這人平日就對維特根斯坦懷有忌恨,因為他的女兒常受維特根斯坦體罰。 因此,皮裡鮑爾在走廊上把維特根斯坦怒罵了一通,他後來回憶說:我對他把天底下最難聽的話都罵遍了。我告訴他,他不是個教師,他是個馴獸師!我馬上要叫警察來!皮裡鮑爾前往警察局要求逮捕維特根斯坦,但當時警察局沒有人,第二天他再去警察局時,被告知維特根斯坦已經離開了此地。1926年4月28日,維特根斯坦向地區學校檢察官辭職,儘管檢察官請求他留任,但他去意已決。 對維特根斯坦的訴訟於5月啟動,檢察官要求他做精神檢查並出具報告。維特根斯坦的朋友路德維希·漢塞爾在1926年8月的信件中提到了正在進行的訴訟,但再之後的過程已無從知曉。認為也許是維特根斯坦的家人幫他用錢擺平了這場事件。 被維特根斯坦體罰的男孩海德鮑爾14歲時死於白血病。 事件過去十年後的1936年,作為系列“懺悔”的一部分,維特根斯坦回到奧特爾塔爾,向當年傷害過的學生道歉。他至少拜訪了四位當時的學生,其中一些人反應大度,表示接受維特根斯坦的歉意。但在曾挑起針對維特根斯坦訴訟的皮裡鮑爾先生家裡,他的女兒赫爾米勒·皮裡鮑爾只輕蔑的回覆了一句“嗯,嗯”。 蒙克寫道:這些懺悔不是用懲罰傷害他的驕傲,而是拆毀他的驕傲——就像是移開一塊擋在誠實和得體的思考之路上的路障。維特根斯坦表示這次懺悔“把我帶入了更穩定的水域……和更高的嚴肅。”維也納學派.《邏輯哲學論》的出版取得了巨大反響,維特根斯坦的聲譽漸長。據說一些科學家、哲學家和數學家受此作品影響,成立了一個稱為“維也納學派”的討論團體。 儘管人們常把維特根斯坦歸為維也納學派成員,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德國哲學家曾直言不諱的表示:“維特根斯坦從來不是維也納學派的成員,儘管當時他確實居住在維也納。儘管如此,他的學說對該學派的影響超過其中任何成員。” 不過,哲學家安東尼·克利福德·格雷林認為,儘管從表面看維特根斯坦的思想與邏輯實證主義十分類似,但事實上其對維也納學派的影響有限。維也納學派的理論基礎早在維特根斯坦之前就已建立,它們源自英國的經驗主義傳統,恩斯特·馬赫的理論,以及羅素和弗雷格的邏輯思想。維特根斯坦主要和學派成員石裡克、有過交往,並且對他們的實證主義也未造成持久影響。格雷林表示:“……事實並不像早期評論家聲稱的那樣,《邏輯哲學論》並沒有引發哲學運動。” 維特根斯坦從1926年起參加了維也納學派的一些討論,但顯然在這些討論中,他持有與該學派不同的哲學觀點。例如,為了抗議學派成員對其作品的誤讀,他背過身大聲朗誦詩歌。 魯道夫·卡爾納普在自傳中表示維特根斯坦賦予了他許多靈感,不過他也表示:“維特根斯坦、石裡克和我,我們三人對哲學問題的觀點有明顯差異,這不比不同科學家面對科學問題的差異更小。”同時,他還評論維特根斯坦:他對他人、對理論問題的態度和觀點更像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藝術家,而非一個科學家;或者幾乎可以說,更像是宗教先知……然後,最終在經過艱難的努力後,他的結論呈現在我們面前,就如全新的藝術傑作或是一封神諭……他給我們的印象就是,彷彿洞見如神啟降臨在他身上,而任何對其清醒、理性的評價都將是一種褻瀆。維特根斯坦住宅.1926年,放棄小學教師工作的維特根斯坦來到一家修道院做園藝工,並探尋成為修士的可能性。他的姐姐瑪格麗特邀請他為其設計一座住宅,維特根斯坦同意了這個請求,他與朋友一同出任改專案的建築師。他的職責主要涉及窗戶、門、窗拴和暖氣裝置,他對這些部件的細節追求到了極致。維特根斯坦十分注重建築的優雅比例,在建築即將完工時,他把一個巨大房間的地板抬高了三釐米,以期絕對精確。蒙克表示“乍一看這工作有點邊緣,但並非如此;因為恰恰是這些細節成就了這棟房子的特殊之美,否則它將相當平凡,甚至是醜陋的。”維特根斯坦用了足足兩年時間設計門把和暖氣,每扇窗戶都覆蓋著重達150千克的金屬屏風,但可藉由他設計的滑動系統輕鬆操控。《維特根斯坦的建築》作者伯恩哈德·萊特納表示,“可以沉入地板的金屬窗簾,歷史上幾乎從未有如此的內部設計,它真的既巧妙又奢侈。”住宅於1928年12月完工,維特根斯坦一家在聖誕節在此聚會,慶祝建築落成。維特根斯坦的姐姐赫爾米勒寫道:“即便我非常讚賞這棟房子……它看上去更像是神的居所。” 維特根斯坦說,“我為格蕾特建造的房子是一種斷然敏感的聽覺和好作風的產物,表達了一種偉大理解。但缺少的是:力求爆發開來的原初生命和野性生命。” 他所要表達的是,這座住宅——以及他為當時的女友瑪格麗特·雷斯賓格製作的半身胸像——雖然富含技藝,但缺乏“原初生命”,仍算不上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而只有在哲學中,他的創造力才能被真正喚醒,正如羅素很久之前注意到的,那時他的身上才表現出“力求爆發開來的野性生命”。1929–1941:劍橋教職.博士與教職.據所說,1928年春在聽了數學家魯伊茲·布勞威爾在維也納有關“數學、科學和語言”的講演後,維特根斯坦重新萌發“回到哲學領域”的想法。在拉姆齊等人的催促下,他於1929年返回劍橋。凱恩斯在給他妻子的信中寫道:“唔,上帝到了。我在5點15分的火車上接到了他。” 儘管當時維特根斯坦的名聲已經十分顯赫,但為開始劍橋的教職工作,他仍需要先取得一個學位,因此他申請成為了攻讀博士學位的“高階學生”。羅素表示維特根斯坦的資質以滿足博士要求,並建議他將《邏輯哲學論》作為學位論文。 學位答辯由摩爾和羅素主持,會議結束時,維特根斯坦拍了兩位主考官的肩膀說,“別在意,我知道你們永遠也不會懂的。” 在答辯報告中,摩爾寫道:“我個人的看法是,維特根斯坦先生的論文是一項天才工作;但儘管如此,它也肯定很符合劍橋哲學博士學位所需的規範。” 不久,維特根斯坦獲得了講師資格以及三一學院的津貼。德奧合併.1936年至1937年,維特根斯坦再次回到挪威居住。 在那裡他專注於《哲學研究》的編寫。1936-37年冬天,他開始向密友進行一系列的“懺悔”,其中大多數都是較小的罪過,例如撒謊。他希望藉助這些懺悔淨化自己。1938年,維特根斯坦前往愛爾蘭拜訪了精神科醫師朋友,並考慮接受相關訓練,為放棄哲學、從事醫學做準備。這趟愛爾蘭之行也是為了回應時任愛爾蘭總理,同為數學家的埃蒙·德·瓦萊拉的邀請。德·瓦萊拉希望維特根斯坦的來訪可為即將落成的增添影響力。1938年,就在拜訪愛爾蘭的途中,德國與奧地利合併;因為四位祖父母中有三個猶太人,出身維也納的維特根斯坦成為了1935年《紐倫堡法案》下的猶太人。同年7月,他成為了大德意志的一員。《紐倫堡法案》規定,凡一個人祖父母中有超過三位猶太人,那麼他就被歸為完全猶太人。於是,這也規定了維特根斯坦家族成員可以與誰結婚或有婚外性行為,以及他們可以從事哪些工作。維特根斯坦的哥哥保羅在德奧合併後很快離開了奧地利。先前納粹發現他與一位啤酒商的女兒希爾德·沙尼亞未婚育有兩個孩子,因為沙尼亞並非猶太人,保羅收到了關於的指控。除跟隨自己逃跑的沙尼亞外,他沒有告訴任何人自己準備離開奧地利。他的離開安靜且迅速,以至於人們一開始以為他是維特根斯坦家族中第四位自殺的孩子。維特根斯坦開始尋求凱恩斯的幫助以獲取英國公民身份,並且不得不向自己的英國朋友們承認自己先前撒了謊——他之前告訴他們自己只有一個祖父母是猶太人。在入侵波蘭前,希特勒授予了維特根斯坦家族成員混血兒身份。1939年有2100份轉換身份申請,而希特勒只批准了其中12份。 維特根斯坦家族使用的理由是,其祖父赫爾曼·克里斯蒂安·維特根斯坦是某個德國王族的私生子,這允許德意志帝國銀行有權獲得家族信託存在瑞士的外匯、股票以及1700千克黃金。維特根斯坦的姐姐,已成為美國公民的格蕾特開始利用家族擁有的巨大財富與當局談判。保羅於1938年逃往瑞士,而後前往美國。他不認同家族成員與德國當局的談判,並因此與兄弟姐妹有了永久隔閡。戰後當保羅回到維也納表演時,他沒有拜訪赫爾米娜之墓,也再也未聯絡過路德維希和格蕾特。哲學教授.1939年摩爾離任劍橋哲學教授後,維特根斯坦接替了他的位置。不久後,他憑藉該身份順利獲得了英國國籍。 7月,他來到維也納協助姐姐處理財產事宜,並會面了一位德意志帝國銀行官員。隨後他又前往紐約嘗試說服哥哥保羅同意家族與德國當局達成的和解協議。協議於當年8月,戰爭開始前夕達成。維特根斯坦家族為此向納粹當局轉讓了未知數目的資產,以及1700千克黃金。 據稱同年維特根斯坦還從柏林出發到訪了莫斯科,前去拜訪哲學家。1938年,身為劍橋大學研究生的這樣描述首次見到維特根斯坦的情形:道德科學俱樂部晚會上,在論文宣讀完畢並開始討論後,有個人磕磕絆絆的開始發表演講。他似乎非常難以表達自己,並且在我看來他的言詞毫無智慧。我悄悄問同坐的友人,“那人是誰?”,他回答道,“維特根斯坦”。我非常驚訝,因為我原以為著名的《邏輯哲學論》的作者應當是個老者,但這人卻非常年輕——估摸只有35歲光景。他瘦削深色的臉有鷹鉤形輪廓,十分漂亮,頭上覆蓋著彎曲的棕發。我注意到房間裡的人都帶有敬意的望著他。在這次不成功的開頭後,他有段時間沒有發言,但可以明顯注意到他仍在艱難思索著什麼東西。他神色凝重,雙手比劃著,好像正在做一番演講……無論是演講還是私下交談,維特根斯坦的講話都有種奇特的腔調。他的英語極好,帶有教養良好的英國紳士口音,但偶爾會在字裡行間蹦出幾個德語詞。他的聲音響亮……表達雖不流暢,但強而有力。任何聽他講話的人都能意識到這是個特別的人。談話時,他的臉部神態表現力十足。深邃的眼睛常帶有激烈的神情。他的整個人格都是命令式的,甚至如君王一般。對於維特根斯坦的講座,馬爾科姆繼續寫道,很難將這些會議上的講話稱為“講座”,儘管維特根斯坦的確是這麼稱呼的。一方面,他在這些會議上帶來獨創研究……會議經常是對話的形式。但有時他努力嘗試從自己身上挖掘想法,他會用手勢禁止別人提出任何問題或評論。這經常伴隨長時間的沉默,只有維特根斯坦本人的喃喃自語,以及他人注視的目光。在這沉默之中,維特根斯坦顯得異常緊張活躍。他的眼神專注、面容生動、神情嚴肅,揮動著雙手。人們可以注意到他表現出的絕對嚴肅、專注和智慧……他在這種場合下是個可怕的人。工作以外,維特根斯坦也喜歡看西部片,他偏愛坐在電影院前排。他也喜歡閱讀偵探小說,尤其是的作品。 馬爾科姆記錄說維特根斯坦會在下課後匆匆趕往電影院。在這段時期,維特根斯坦關於數學基礎的觀點發生了變化。年輕時的維特根斯坦曾認為邏輯可以是堅實基礎,當時他甚至考慮重寫羅素和懷特海的《數學原理》。但他現在拒絕相信數學事實是可被發現的,並對此做了多次講座。艾倫·圖靈曾旁聽他的講座,並稱他為“一個十分奇特的人”。兩人探討了計算邏輯和日常真理之間的關係。他在這段時間的學生還包括後來成為哲學家和教育家的。蘭布里迪在其1950年代的作品中引述了維特根斯坦於1940-1941年的教學內容,並將之改編為一篇與維特根斯坦的對話。在這部作品中,蘭布里迪開始展現出她關於語言相似性、基礎概念以及基本心靈影象的觀點。最初只有部分文字發表在德國教育理論批評雜誌《Club Voltaire》上,完整的對話錄在蘭布里迪死後由雅典科學院出版。1941–1947:蓋伊醫院和皇家維多利亞診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維特根斯坦發覺在戰爭時期教授哲學是難以忍受的,他希望為抗戰作出貢獻。 假如有任何學生表示希望成為職業哲學家,他就會大發雷霆。1941年9月,他向哲學家吉爾伯特·賴爾的兄弟詢問是否可以到倫敦蓋伊醫院工作。約翰·賴爾時任劍橋大學醫學教授,在蓋伊醫院幫助應對納粹對倫敦的空襲。維特根斯坦告訴賴爾,他覺得留在劍橋自己會慢慢死掉,那不如尋找一個快速死去的機會。 不久後,他開始在蓋伊醫院擔任藥房勤務工,職責是把藥品從藥房分送至病房。根據賴爾妻子的說法,維特根斯坦在病房中建議病人們別吃那些藥。 1942年,賴爾邀請維特根斯坦來自己位於瑞士的家中,他的兒子在日記中記錄道:Wink極為生疏——他英語說的不太好,一直在說“我的意思是”,還一直在想說“不可容忍”時說成“它的‘可容忍’”。儘管蓋伊醫院的職員未被告知維特根斯坦的身份,但他還是被人認了出來。醫院裡有個曾出席過道德科學俱樂部的醫生,被認出後,維特根斯坦懇求他“千萬別告訴任何人我是誰!” 有些職員稱呼他“維特根斯坦教授”,他被允許與醫生們一起吃飯。蓋伊醫院的生活十分孤獨,1942年新年夜,維特根斯坦在給朋友赫特的信中寫道:“總體上,我感覺孤獨,害怕未來的歲月!……我希望你有一點快樂,希望你比我更珍惜自己的一切所有。” 在蓋伊醫院期間,維特根斯坦接受了膽石移除手術。在這期間,維特根斯坦透過結識了基思·柯克,一個出身勞工階層的青少年。柯克曾是斯金納手下的學徒,維特根斯坦向他教授物理和機械知識,幫他通過了行業協會考試。然而柯克並未意識到維特根斯坦的感情,而只視他為普通教師。 斯金納死後,柯克似乎也與維特根斯坦斷了聯絡。維特根斯坦在日記中寫道:“雖然一週前我向他要訊息,但十天都沒有再聽到K的事情了,我覺得他也許已經跟我斷交了。一個悲劇性的念頭!” 事實上柯克結婚去了,他們沒有再聯絡。維特根斯坦在蓋伊醫院結識了一個對哲學感興趣的醫生巴茲爾·裡弗,當時裡夫正跟隨R.T.格蘭特學習空襲傷亡導致的創傷性休克的診斷和治療。 倫敦大轟炸結束後,可供研究的傷者減少,因此在1942年11月,格蘭特和裡弗轉到了研究交通和工業傷亡。格蘭特為維特根斯坦提供了一份實驗室研究員的工作,工資每週4英鎊,住處在泰恩河畔紐卡斯爾的布蘭德林公園28號,這份工作從1943年4月29日開始,一直到1944年2月。 他與查爾斯·達爾文的曾孫一同工作。1946年夏季,維特根斯坦越來越經常考慮辭去自己的劍橋教職工作,並對學術哲學越發厭惡。這段時間他愛上了劍橋的醫學本科生本·理查茲,他在日記裡寫道:“我對B.的愛在我身上唯一之事就是這個:它把關係我的處境和工作的其它小事趕到了背景裡。” 9月30日,從斯旺西返回劍橋的那天,維特根斯坦寫道:“我反感這個地方的一切。人們的呆板、造作和自滿。大學的氣氛令我作嘔。” 曾經在藥房一同工作羅伊·弗拉克是維特根斯坦唯一保持聯絡的蓋伊醫院的同事,他於1943年加入軍隊,直到1947年才返回。維特根斯坦曾頻繁的寫信給身處軍隊的弗拉克,催促他回家。1947年5月,維特根斯坦被邀請至牛津大學喬伊特學會演講,主題是關於一篇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的論文研討。在演講中,他完全忽略了問題本身,而專注於把自己的哲學方法套用到提出的問題上。參會者對此表示不滿:維特根斯坦:如果有人看著天對我說,“我想快下雨了,因此我存在。”那麼我不理解他。普利查德:這都很好;但我們想知道的是:“我思故我在”是否有效?1947–1951:晚年.1947年,維特根斯坦辭去了劍橋教席,專注哲學寫作。1947-1948年,他前往愛爾蘭旅行,住在都柏林的羅斯酒店,後搬到威克洛郡的一處農舍,在此他完成了MS137,卷R。 為了尋求更加孤寂的生活,他搬到了愛爾蘭的東岸的一座度假小屋,在那裡可以俯瞰。1949年4月,應時任康奈爾大學教授的邀請,維特根斯坦動身前往美國紐約州伊薩卡,並在那裡呆了七個月。他告訴馬爾科姆,自己沒有心情研究哲學:“自三月份起我沒有做任何工作,並且我也沒有嘗試去做的力量。”都柏林的一位醫生診斷他為貧血,為他開了補鐵劑和保肝藥。馬爾科姆的《回憶維特根斯坦》記錄了維特根斯坦在美國的這段生活經歷。 這段時間維特根斯坦開始探討認識論,尤其是哲學懷疑主義,這些內容最終被收錄在了《》中。從美國返回倫敦後,維特根斯坦被診斷為前列腺癌,並已擴散至骨髓。後兩月他在維也納度過,他的姐姐赫爾敏娜也罹患癌症,她甚至已無法認出維特根斯坦,更不能與之交談。“這對我和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個巨大的損失,”他寫道,“比我預料的更加嚴重。”赫爾敏娜死後,他在一些朋友之間遊走:1950年4月來到劍橋,與呆在一起;然後到倫敦與同住;接著到牛津拜訪伊莉莎白·安斯康姆,當時他寫給馬爾科姆說,自己已無法再從事任何哲學。8月,他與本·理查德茲前往挪威,後又回到劍橋。11月27日,維特根斯坦搬進位於 Storey's 街的愛德華·貝文醫生的房子。他表示不希望死在醫院裡,因此貝文醫生與其夫人瓊安提出,維特根斯坦可在他們家裡度過最後時日。貝文夫人起初有些懼怕維特根斯坦,但不久兩人便成為了好友。1951年初,維特根斯坦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他於1月29日在牛津撰寫了遺囑,任命瑞伊斯為遺囑執行人,安斯康姆和馮·賴特為其作品保管者。在寫給馬爾科姆的信中,他表示“我的心靈已經完全死去。但這不是訴苦,因為我並未遭受折磨。我明白人生必然有終點,而心靈是最先消退的東西。” 2月,他回到貝文醫生的房子,繼續編寫手稿175和176。這些手稿構成了後續作品《》和《》。 4月16日,就在去世前13天,維特根斯坦在給馬爾科姆的信中寫道:一件美妙的事情發生了。大約一個月前,我突然感到自己處於做哲學的極佳狀態。我本來以為我再也沒有能力從事哲學了。這是兩年來首次,這種幕簾從我腦海消失。——當然,迄今為止我已經工作了五個星期,明天或許就能完成這一切;我現在振奮不已。逝世.1951年4月26日,維特根斯坦開始編寫最後一份手稿——MS 177,這天是他的62歲生日。第二天下午他外出散步,並寫下了生前最後一篇文章。當晚他感覺病得十分厲害,從貝文醫生那兒得知自己只有幾天可活時,他叫道“很好!”28日晚,貝文夫人陪伴在他床邊,失去意識前,維特根斯坦對她說:“告訴他們我過了極好的一生。” 馬爾科姆形容這句話是“出奇的感人的話語”。有四位學生陪伴在維特根斯坦臨終床邊——本·理查德茲、伊莉莎白·安斯康姆、和。其中安斯康姆和史密西斯是天主教徒,多米尼克修士應後者要求而出席。 最初他們不確定這是否符合維特根斯坦的遺願,但後來回憶起他曾希望天主教朋友們為他禱告,因此他們為他作了禱告,不久之後維特根斯坦被宣告死去。人們在劍橋為維特根斯坦舉行了一個天主教葬禮。 後來說他一直困擾於是否這樣安排葬禮是合適的。 2015年,墓碑由英國維特根斯坦協會翻新。維特根斯坦曾在其宗教相關論述中表現出對天主教的興趣和共情,但他從未考慮成為一位天主教徒。據馬爾科姆所言,維特根斯坦更多的是將天主教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一種信仰。維特根斯坦沒有接受或拒絕任何宗教;他只希望保持清晰的對話,無論其是否為宗教性質。有些評論家認為維特根斯坦在一定程度上持有不可知論。我不會說“明天見”,因為這像是對未來的預測,我可以肯定自己做不到這一點。1953:《哲學研究》出版.維特根斯坦在1933-1934年間在劍橋任教的講義被整理為了《》,這部文字標誌著他晚年對語言哲學的觀念轉向。《哲學研究》在1951年維特根斯坦去世時已接近完成,他的文字保管者優先考慮將其出版,因為這部作品內在的重要性,也因為維特根斯坦本人的出版意願。1953年,《哲學研究》分兩部分出版。第一部分原計劃在1946年出版,但當時維特根斯坦撤回了手稿。篇幅較短的第二部分由他的編輯者伊莉莎白·安斯康姆和新增至此作品。在這部作品中,維特根斯坦要求讀者將語言視為一種多元的,語言的各個組成部分在其中發揮作用。他表示,大多數哲學問題都源自對語言的誤用,例如脫離了語境、慣常用法和語法而思考字詞的意義——他說“哲學問題產生在語言休假的時候”。對維特根斯坦而言,當語言從其固有領域轉入形而上學的環境,哲學問題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因為在這種環境中,原本熟悉且必要的標誌、語境的線索都被移除。他將這形而上學環境比喻為光滑冰面:一種完美符合哲學與邏輯上精準的語言,不再有日常語境下的泥濘感,似乎所有哲學問題都可解決;但是,正因為缺乏摩擦力,語言事實上完全無法在此環境中運作,“我們無法前行”。維特根斯坦認為,哲學家們必須離開這光滑冰面,回到日常語言的“粗糙地面”。 《哲學研究》大部分內容都由避免這種最初錯誤的案例組成,從而哲學問題應當消失,而不是被解決:“我們所追求的清晰當然是一種完全的清晰。而這只是說:哲學問題應當完全消失。”其它遺作.維特根斯坦去世後留下了大量文稿,包括83份手稿,46份打字稿,以及11份口述稿,合計共約20,000頁。從其中篩選掉重複內容、更正文字、鬆散的筆記和編輯作品後,還剩餘有三分之一可出版內容。 一個由卑爾根大學運作的網站可檢視並檢索幾乎所有這些文稿。 2011年,有兩箱曾被認為在二戰期間遺失的維特根斯坦文稿被重新發現。除《哲學研究》外,至少還有三部作品已接近完成。其中兩部為“大量的打字稿”:《哲學評論》和《哲學語法》。維特根斯坦的文學保管人表示“它們都是幾近完成的作品,但維特根斯坦並未將其發表。” 另一部作品是《》,“關於顏色理論,他寫了相當多東西,該作品是這些觀點的濃縮。”影響.評價.羅素描述維特根斯坦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範例”:富有激情、深刻、熾熱並且有統治力。1999年在美國大學教師中的一項調查顯示,《哲學研究》被認為是20世紀哲學最重要的作品,作為“20世紀哲學的跨領域傑作,吸引了不同專業和哲學方向的興趣”。 明尼蘇達大學認知科學中心將此書排在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品第54位。網路哲學百科全書作者,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的鄧肯·裡希特稱維特根斯坦“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有些人甚至將他與伊曼努爾·康德比肩。” 認為,維特根斯坦對20世紀哲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他的早期思想對維也納學派的影響,以及晚期思想對牛津“日常語言哲學”及劍橋哲學家的影響。儘管他被認為是現代以來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但其作品也受到一些負面評價。例如阿根廷-加拿大哲學家表示“維特根斯坦因其無足輕重而受歡迎。” 邦吉認為,維特根斯坦的哲學是瑣碎的,因為它們只是在處理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並且忽略了科學。 據邦吉所言,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過於淺薄,因為它無視了有關語言學的科學研究。 他還表示,維特根斯坦的心靈哲學也僅僅是推測性的,因為它並非基於心理學的科學研究。學界闡釋.關於維特根斯坦的思想有許多完全不同的闡釋。據他的友人兼同事所言:他認為……他的觀點已被廣泛誤解和扭曲,即使在學科專業人士那裡也不例外。他對未來自己能被更好理解表示懷疑。有次他說,他感到自己正為思想方式完全不同的人寫作,這些人呼吸著與現代人不同的空氣。關於維特根斯坦“早期思想”和“晚期思想”的分界的分析斷定這是漸進的過程。新維特根斯坦學派.一個關於維特根斯坦學說的主要闡釋被歸為“”,成員包括、和。因為《邏輯哲學論》書尾的結論似乎與其內容相悖,新維特根斯坦學派主張以一種“”的方式理解維特根斯坦的作品——將他的作品視為靈感而不是為超越形而上學理論,它幫助我們走出哲學泥沼、擺脫困惑。 為達成這一點,學派提出應將《邏輯哲學論》作為“純粹的荒謬文字”來閱讀——認為它的目的不是為帶來實際的哲學觀點,而是為了促使讀者放棄哲學揣測。這類療愈手段觀點可追溯到哲學家的作品,以及對維特根斯坦《藍皮書》的評述。“療愈手段”觀點也受到了一些批評:認為,以“純粹的荒謬文字”的方式閱讀《邏輯哲學論》“與眾多的外部證據不相符,因為在寫作和訪談中,維特根斯坦曾表示《邏輯哲學論》是為表達不可言說的洞見。”和主張對維特根斯坦的作品採用“後療愈手段”和“解放的”闡釋方法。伯特蘭·羅素.1944年10月,維特根斯坦與在美國生活多年的羅素幾乎同時回到劍橋。當時羅素關於宗教和道德的作品在美國引發了巨大爭議。維特根斯坦在給朋友德魯利的信中表示:羅素的作品應該用兩種顏色裝訂……寫數學邏輯的書用紅色——每個哲學學生都應該讀;寫倫理和政治的書用藍色——任何人都不得讀。羅素對維特根斯坦的晚期作品也有類似看法:我沒有從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中發現任何有趣的東西,也不能理解為什麼整個學界都在其書頁中找到了智慧。就心理學而言這是令人驚訝的。早年的維特根斯坦是個帶著激情思考的人,他深切知曉那些我們認同的難題,並表現出真正的哲學天才。但晚期的維特根斯坦卻相反,他似乎厭倦了嚴肅的思考,並發展學說來使這類思考變得不再必要。我無法相信具備懶惰後果這種學說為真理。不過我也意識到,我對此學說存在偏見,因為假如它為真理,那麼哲學,即使是在最好的情況下,它也不過是有助於詞典編撰,而在最壞的情況下,只能作為飲茶時的閒談。索爾·克里普克.索爾·克里普克在其1982年作品《》中認為,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的中心論證是一個毀滅性的,它摧毀了我們在日常使用語言時始終遵循規則的可能性。克里普克表示,這個悖論是“哲學領域至今為止最徹底、最原始的懷疑論難題。”克里普克的論述引發了大量衍生作品,有人認為他提出的懷疑論難題是敏銳、有趣的,而另一些人則認為該難題更像是個偽問題,它來自對維特根斯坦作品的選擇性閱讀。劍橋哲學家為克里普克作了辯護。參考.註釋.* Wittgenstein News, University of Bergen. Retrieved 16 September 2010.* Wittgenstein Source , University of Bergen. Retrieved 16 September 2010. | 543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31"
} |
立陶宛共和國,位於歐洲東北部,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首都與最大城市為維爾紐斯,另外還有考那斯與克萊佩達等城市。立陶宛全國人口約280萬,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北接拉脫維亞、東南接白俄羅斯、南接波蘭、西南接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西濱波羅的海。波羅的海東南岸自古為許多支波羅的人部落居住地,1230年代明道加斯漸吞併其他公爵、王公的領土,統一了立陶宛全境並皈依天主教,於1253年接受教宗諾森四世加冕,建立立陶宛王國,1263年明道加斯被刺殺後立陶宛恢復成多神信仰的立陶宛大公國,14世紀時為歐洲最大的國家,領土範圍包括今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波蘭和俄羅斯的一部分。1569年立陶宛與波蘭確立盧布林聯合,共組波蘭-立陶宛聯邦,18世紀晚期波蘭被列強瓜分,聯邦瓦解,立陶宛土地大部分被俄羅斯帝國併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立陶宛共和國在1918年2月16日簽署立陶宛獨立法案宣佈獨立,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先後被蘇聯和納粹德國佔領,1944年德國敗退後再次,立陶宛公民以游擊隊對抗蘇聯,一直持續至1950年代。1989年立陶宛與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國公民以波羅的海之路人鏈示威,抗議蘇聯佔領波羅的海三國。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透過復國法案,成為第一個自蘇聯獨立的加盟共和國。立陶宛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聯盟、歐洲委員會、聯合國、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申根公約及歐元區等國際機構組織的成員國,立陶宛屬於高收入經濟體並為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名稱.已知「立陶宛」與"--"。節日.立陶宛有兩個國慶日,一為2月16日,紀念1918年立陶宛獨立法案簽署的日期,另一為7月6日是源於多神異教信仰慶祝夏至的節日。截至2018年,立陶宛全年共有13個國定假日:除國定假日外,立陶宛重要的慶典與活動還有維爾紐斯的聖加西彌祿市集、、、、、、、立陶宛音樂節、維爾紐斯爵士音樂節、、與等。運動.籃球是立陶宛最受歡迎的運動,2021年立陶宛國家男子籃球隊的國際籃球總會世界排名為第8名,作為一支歐洲勁旅,曾經三次獲得歐洲籃球錦標賽冠軍。立陶宛男籃秉承了傳統的歐洲實用派打法,以整體打法為特點。籃球賽在立陶宛國內很受關注,2014年全國有近76%人口收看世界盃籃球賽的電視轉播。立陶宛也出過多名NBA球星,包括已退役的阿維達斯·薩博尼斯、、、利納斯·克萊扎與達柳斯·桑蓋拉等,以及現役球員約納斯·瓦蘭丘納斯和多曼塔斯·薩博尼斯。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前主教練尤納斯·卡茲勞斯卡斯也是立陶宛人。立陶宛在歷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共獲得25面獎牌,包括6面金牌,其中鐵餅選手維爾吉利尤斯·阿萊克納曾於2000年雪梨奧運與2004年雅典奧運兩度獲得金牌,又於2008年北京奧運獲得銅牌;2012年倫敦奧運中年僅15歲的游泳選手魯塔·美露泰奪下女子100公尺蛙式的金牌。參加冬季運動的立陶宛運動員則較少,但國內逐漸建立了溜冰場、滑雪場等場館,如2011年建成的為波羅的海地區的第一座室內滑雪場。2018年在B組的六隊中獲第一名。2021年9月立陶宛主辦了2021年國際足總室內五人足球世界盃,為該國首次主辦國際足總競賽。是立陶宛的一種傳統球類運動,球員試圖將球扔到對手後方得分,並持棒阻擋對手擲球進攻。則是種立陶宛傳統的摔跤運動。 | 543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立陶宛",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33"
} |
拉脫維亞共和國,國土面積,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政治體制上,拉脫維亞是一個民主議會共和制國家,於1918年建國,以里加為首都;而作為單一制國家,拉脫維亞全國分為119個行政區域,包括109個自治市和9個直轄市。在語言上,拉脫維亞以僅存的兩個波羅的語族語言之一——拉脫維亞語為官方語言,是該國主要民族拉脫維亞人的母語;另一方面,俄語在該國也有廣泛使用。立窩尼亞人作為該國原住民族,則使用烏拉爾語系的立窩尼亞語,但該語言已逐漸步入死亡。拉脫維亞是北歐理事會、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委員會、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成員國。2014年時,拉脫維亞在人類發展指數中排名第49,是高收入經濟體之一。該國曾使用拉脫維亞拉特為其法定貨幣,直到2014年加入歐元區,以歐元作為新的法定貨幣。歷史.公元前3000年左右,拉脫維亞人的祖先定居在波羅的海的東岸。公元前900年,幾個不同的波羅的海部落定居在拉脫維亞:克羅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羅尼亞人以及說芬蘭語支語言的立窩尼亞人。波羅的海人建立了到古羅馬的商路,以當地產琥珀交換貴金屬。儘管上千年來當地人和外部世界一直保有聯絡,但完全融入歐洲社會已經是12世紀了。12世紀晚期,第一個傳教士由教宗派遣,來到了道加瓦河下游進行傳教。並且逐漸建立了由德意志商人和傳教士為主的定居點。但當地居民卻沒有接受基督教。於是日耳曼十字軍被派往拉脫維亞,用武力強迫當地居民改信基督教。這時,克羅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羅尼亞人都已建立自己的王國並與入侵者對抗。但在13世紀早期,德意志人控制了今日拉托維亞的大部以及愛沙尼亞的南部地區,並且在被征服地區建立了十字軍國家,即後來所知的瑪利亞地或立窩尼亞。里加成為了主要的貿易中心,並於1281年的加入了漢薩同盟。16世紀立窩尼亞戰爭結束後庫爾蘭公國成立,拉脫維亞地區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的諸侯國及屬國。17世紀庫爾蘭公國在非洲、美洲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世紀時,俄國從瑞典帝國和波蘭立陶宛聯邦獲取了現拉脫維亞的所有領土。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拉脫維亞被德國佔領,一戰結束後,拉脫維亞於1918年11月18日獲得獨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再次吞併拉脫維亞,並將其納為一個加盟共和國。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納粹德國北方集團軍迅速打敗蘇聯軍隊佔領了拉脫維亞全境,納粹德國為方便佔領波羅的海國家將拉脫維亞與立陶宛、愛沙尼亞及白俄羅斯部分地區合併為奧斯蘭總督轄區。1944年蘇聯反攻德國,佔領了拉脫維亞。二戰結束後拉脫維亞再次被蘇聯控制直到1980年代。蘇聯於1980年代時開始進行政治改革,這也促進了波羅的海獨立運動的發展。1991年8月21日,拉脫維亞再次宣佈獨立,蘇聯國務委員會也在同年9月6日承認拉脫維亞獨立。自獨立以來,拉脫維亞積極培養和西方各國的關係,並已於2004年加入歐盟和北約。駐紮在拉脫維亞的俄羅斯軍隊在1998年關閉最後一個軍事雷達站並在1999年撤出。現今拉脫維亞關心境內之少數民族,幫助俄羅斯人、猶太人、烏克蘭人、愛沙尼亞人及立陶宛人建立學校,且成立各民族之文化社團。拉脫維亞政府關於民族語言及經濟文化之政策,尤其在官方語言及國籍之認定,常引來國內俄裔人士之不滿。:135近年來,拉脫維亞面臨嚴重的人口問題。人口已從剛獨立時的270萬減少到了190萬。人口加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年輕人失業率高,收入水平低,導致他們移民前往歐盟其他國家定居。政治.拉脫維亞立法機構為一院制的拉脫維亞議會,有100個席位,每四年透過國民直接選舉選出。拉脫維亞總統則是透過議會選舉,每四年選出。總統任命拉脫維亞總理和內閣,並接受議會的信任投票。行政機構由總理和內閣組成。這套政治體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就已在拉脫維亞存在。2006年10月7日,議會選舉舉行。獲得100個席位中的23席,綠人與農民聯盟獲得18席,新時代黨得到18席,和諧中間黨佔據17個席位,拉脫維亞第一黨/拉脫維亞道路競選聯盟、祖國與自由聯盟、為了統一的拉脫維亞人權黨分別獲得10個、8個和6個席位。人民黨、綠黨和農民聯盟、拉脫維亞第一黨和拉脫維亞道路競選聯盟以及祖國與自由聯盟組建聯合政府,艾加爾斯·卡爾維蒂斯繼續擔任總理。2007年5月31日,議會舉行總統選舉,瓦爾季斯·扎特萊爾斯當選。在第十三屆議會。行政區劃.2009年7月1日起,拉脫維亞分為9個直轄市、109個市鎮(--2020年6月10日,拉脫維亞議會批准了市鎮改革方案。110個市鎮和9個共和國城市精簡為42個地方政府:35個市鎮和7個國家級城市。2021年6月1日,裁定把瓦拉克利亞尼市鎮合併至雷澤克內市鎮為違憲行為。因此拉脫維亞議會決定保留瓦拉克利亞尼市鎮為第43個地方政府。地理.拉脫維亞位於波羅的海東岸,處在東歐平原,屬於北歐,北與愛沙尼亞,南與立陶宛,東與俄羅斯,東南與白俄羅斯接壤。國界線總長1862公里。海岸線總531公里。長全境地勢低平,平均海拔87米,3/4地區海拔在120米以下,地貌為丘陵和平原。重要河流有道加瓦河、利耶盧佩河和戈雅河。經濟.貨幣.於1993年6月28日發行拉特作為自己國家的貨幣。2014年1月1日正式加入歐元區。自然資源.有泥炭以及白雲石、石英砂、石膏等建築材料。森林覆蓋率38%。經濟簡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拉脫維亞的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但是,由於原有的經濟基礎良好,因此戰後經濟能夠迅速恢復和發展。1980年工業產值比1940年增長44倍,農業產值比1940年增長40%。1988年工農業生產總值為133.25億盧布,國民收入為72.88億盧布。1989年工農業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收入較去年分別增長2.1%和4.1%,為136.04億盧布和76億盧布。1990年拉脫維亞的國民生產總值佔全蘇的1.2%,居全蘇第11位,是全蘇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拉脫維亞獨立後,摒棄了前蘇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舊模式,改而實行向市場經濟的基本經濟政策。關於經濟改革的主要構想和內容是:在所有制方面,徹底改革經濟結構,實現國營財產的非國有化和私有化,改變以國家全民所有制為主導的經濟體制;在經濟管理上,打破國家的壟斷,大力鼓勵和發展市場經營活動。歸結起來,拉脫維亞經濟改革主要是徹底改變前蘇聯那套僵化的經濟舊模式,最終建立起西歐式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為此,獨立以來,該國已頒佈了關於改革財產權、實現私有化、開放價格等許多有關的法律和法令,並採取了一系列旨在實現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轉營的實際措施。例如,獨立以來它已基本開放了物價,價格由市場進行調節。拉脫維亞自從獨立以來經濟形勢嚴峻。特別是1992年“經濟十分困難”,人民生活水平嚴重下降。1992年8月該國職工平均工資2000拉脫維亞盧布。經濟概況.工農業基礎較好。工業在波羅的海三國居首位,農業居第二位。在原蘇聯時期,工業以耗金屬少的機器製造業著稱。主要生產電器、無線電、電子裝置和醫療器械,並給原蘇聯其他共和國進行來料加工,成品返銷。畜牧業發達,其產值佔農業總產值的68%。獨立後,開始推行私有化和市場經濟,發行本國貨幣,實行新的稅收政策和獨立預算。由於同原蘇聯各國的傳統貿易關係被破壞,能源和其他進口商品的供應遇到嚴重困難,一度導致生產大幅度下降。直到1994年經濟才有所回升。從1991年起,拉脫維亞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服務性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31%上升到1994年的51%。由於在宏觀調控政策方面的失誤,1995年夏發生金融危機,全國最大的商業銀行-波羅的海銀行宣佈倒閉,使已出現的經濟回升勢頭受到一定影響。1995年12月新政府組成後,主張積極發展生產,併力主恢復與俄羅斯及其他獨聯體國家的傳統經濟貿易聯絡。1996年國民經濟略有回升,國內生產總值達5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5%。農業.1996年農業、畜牧業和林業產值佔國民生產總值的8.7%。全國近1/3的人口住在農村、有17%的人從事農業生產。種植業以生產穀物、亞麻、甜菜、飼料和馬鈴薯為主。畜牧業主要是奶、肉兩用的養畜業、飼養牛和豬。養蜂業發達。截至1995年初共建立了64264個家庭農業經濟單位,319個農業企業中已有79個完成了私有化。年人均生產387公斤奶,404公斤馬鈴薯,348公斤穀物。工業.1996年工業生產總值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7.8%。主要工業門類:電子產品、機器製造、食品、輕工、紡織、建材、化工、木材加工等。旅遊.米耶斯都拉公園、里加古城、尤爾馬拉海濱、希古達和採西斯風景區、露天民俗博物館、隆達列宮、阿爾達利斯啤酒廠。交通運輸.鐵路:總長2347千米,其中270千米電氣化鐵路。公路:國家級公路線總長20227千米。 水運:內河航線全長350千米。主要海港有文茨皮爾斯、里加和利耶帕亞。空運:有里加、文茨皮爾斯、利耶帕亞三個國際機場。拉有波羅的海航空公司、“拉特恰特”航空公司和“拉特帕斯”等三家航空公司。波羅的海航空公司創建於1995年,是拉唯一的國際航空公司,國家佔99.8%股份。拉脫維亞國內主要以鐵路和海運為主。當地交通:拉脫維亞公共交通系統包括公交車、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每日5:30—00:30運營,部分線路22:30停運。上車購票,票價0.2拉特。行車線路不易掌握,車站和車上只標明起點和終點站。計程車空車亮綠燈。軍事.1991年8月23日開始組建軍隊,11月成立國防部。國防力量由陸、海、空軍和國民衛隊組成。2006年前實行義務兵役,2007年1月開始實行軍隊職業化。根據本人意願,軍隊與士兵簽署3至15年的服役合約。人口和宗教.總人口206.7萬,拉脫維亞人佔62.1%,俄羅斯人佔26.9%,白俄羅斯人佔3.3%,其他民族有波蘭人,立陶宛人,烏克蘭人等。多數人信奉宗教,但是隻有7%經常性參加教會活動。信仰天主教的人口為50萬人,路德宗新教45萬人,東正教35萬人。而拉脫維亞也是性別比差異最大的國家,是少數女多男少的地區,差距約在18%。加入歐盟後大量青年人前往歐洲其他國家找工作,導致人口流失近2成,2018年初調查僅剩195萬人。語言.拉脫維亞語是拉脫維亞的官方語言,且為歐盟官方語言之一,與立陶宛語同屬印歐語系波羅的語族,但彼此無法互通。拉脫維亞東部拉特加爾地區的居民通用拉特加萊語。關於拉特加萊語是獨立語言還是拉脫維亞語的方言,現在仍然有爭議。立窩尼亞人作為拉脫維亞的原住民族,則使用烏拉爾語系的立窩尼亞語,現今,拉特加萊語以及立窩尼亞語均得到了拉脫維亞法律的保護,在語言復興者的努力下,使用立窩尼亞語的人口開始有小規模的增加。在冷戰期間因為蘇聯的教育政策以及俄裔人口遷入拉脫維亞,拉脫維亞部分人口也通曉俄語。但是在拉脫維亞脫離蘇聯獨立後,拉脫維亞語被確立為拉脫維亞唯一的官方語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拉脫維亞語的比例在該國的多個地區均有上升趨勢,而俄語則在非公民國籍政策下被視為外來移民所使用的語言而逐漸被邊緣化。非公民問題.1991年10月15日透過的拉脫維亞最高蘇維埃《關於拉脫維亞國民公民權恢復與歸化基本原則》的決定,產生了拉脫維亞的"“非公民”"問題。根據決議,只有1940年前在拉脫維亞出生的人及其後代,其拉脫維亞國籍才獲得承認。超過70萬人,接近總人口的30%,失去了拉脫維亞國籍。1994年制訂的國籍法規定了入籍程式,從1995年2月1日開始生效。此段時間內,只有少數非公民可以透過此程式重新取得國籍。在1998年的全民表決中,拉脫維亞國籍法重新修訂,使得大部分非公民,在透過語言、歷史和憲法知識考試後可以重新取得國籍。 但是對於大部分上了年紀的俄羅斯居民,由於在蘇聯時期拒絕學習拉脫維亞語,或錯過了學習的最佳時機,學習拉脫維亞語成了一大難題。 根據統計,超過60歲的人在非公民中佔據了絕大多數。 因此從2011年9月1日開始,降低了65歲以上非公民的語言考試難度。1995年,透過的法律定義了非公民的地位。2019年,拉脫維亞總統萊伊蒙茨·維尤尼斯簽署法令,同意自2020年1月1日以後,非公民在拉脫維亞生育的嬰兒,自出生起即獲得拉脫維亞公民身份,不得再給予非公民身份。文化.拉脫維亞在文化和歷史上分為五個文化區域:庫爾蘭、瑟米加利亞、維澤梅、塞羅尼亞和拉特加爾。每個文化區域的方言、風俗和特點都有所不同。自由紀念碑三星的符號並不代表拉脫維亞的文化區域,而是三個部分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立的拉脫維亞共和國。這些是拉脫維亞人和立窩尼亞人居住的土地,在俄羅斯帝國中被劃分為三個獨立的省:庫爾蘭省、維澤梅省和維捷布斯克省。其中庫爾蘭省管轄庫爾蘭,瑟米加利亞和塞羅尼亞;維澤梅省管轄維澤梅;維捷布斯克省管轄拉特加爾。維捷布斯克省的拉脫維亞部分與維茲梅省的拉脫維亞部分一起加入了庫爾茲梅省,成立了拉脫維亞共和國。首都里加傳統上屬於維澤梅地區,但是自二戰後快速城市化以來,里加及其附近區域已發展成為一個與維澤梅的其他地區不同的獨立地區。教育.拉脫維亞有34所高等教育機構,其中6所是古典大學型高等教育機構,其中2所是國立大學。拉脫維亞《高等教育機構法》第7條規定,只有拉脫維亞警察學院和拉脫維亞國防學院具有國家高等教育機構的地位,而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則是“派生的國立學校” (國家可能是其聯合創始人)。該國最大的大學是拉脫維亞大學。高等教育是有償的,但是國家按照計劃中規定的要求向學生收取學費,使一定數量的學生有機會在這些“預算地方”免費學習。由於高等教育機構在行政和財務方面完全自治,因此學費,獎學金,教師工資等完全由高等教育機構的董事會自行決定。飲食.拉脫維亞美食通常由農產品組成,大部分主要菜餚都以肉類為特色。由於拉脫維亞位於波羅的海沿岸,所以魚也經常被食用。拉脫維亞美食也受到鄰國的影響,如俄羅斯、立陶宛等國。拉脫維亞食譜中的常見的食材在當地可以找到,例如馬鈴薯、小麥、大麥、白菜、洋蔥、雞蛋和豬肉。拉脫維亞食物通常脂肪含量很高,並且很少使用香料。豌豆和火腿通常被視為拉脫維亞人的主食。拉脫維亞人也食用酸模湯。“Rupjmaize”一種是用黑麥製成的黑麵包,也是該國的主食之一。拉脫維亞人也有飲用啤酒的傳統,啤酒是拉脫維亞消耗最多的酒精飲料。首都里加自2011年起開始在五月末舉行一年一度的“拉脫維亞啤酒節”,啤酒節聚集了來自國內外的啤酒愛好者和拉脫維亞和世界各地的數十家啤酒廠,吸引了許多遊客。里加黑香脂是拉脫維亞的一種傳統酒類飲料,最晚出現於1752年。外交.中華民國於1936年曾與拉脫維亞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但1940年拉脫維亞被蘇聯吞併後,兩國外交關係中止。1991年拉脫維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而中華民國曾於1992-1994年與拉建立總領事關係,關係中止後,兩國仍然維持著良好的半官方往來,中華民國在里加市設有駐拉脫維亞臺北代表團。因蘇聯問題,拉脫維亞對俄國極其反感,拉脫維亞亦配合歐盟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並開始開拓諸如巴西、澳洲等貿易市場,目前已取得部份成效,但是軍事安全上仍依賴北約及美國。 | 543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拉脫維亞",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34"
} |
白俄羅斯共和國和一個具有獨立行政區地位的市—首都明斯克市。主要城市.主要城市有佈列斯特、戈梅利、格羅德諾、明斯克、莫吉廖夫和維捷布斯克等。經濟.2019年,白俄羅斯的名義GDP為625.72億美元,人均名義GDP為6,604美元,GDP增速為1.2%,是世界第84大經濟體。國有經濟在白俄羅斯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2015年有39.3%的白俄羅斯人受僱於國有企業。白俄羅斯自蘇聯時代就有良好的工業基礎,2017年第二產業佔GDP比重達40.8%。、機械製造業、冶金加工業、機床、電子及鐳射技術比較發達和先進,IT業也很發達;農業和畜牧業亦較發達,馬鈴薯、甜菜和亞麻等產量在獨聯體國家中居於前列。白俄羅斯與俄羅斯經濟聯絡緊密,2021年與俄羅斯的貿易往來分別佔白俄羅斯進出口份額的28.6%和35%;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白俄羅斯的經貿往來也快速發展,2019年為其第五大出口國和第三大進口國,並在明斯克建有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白俄羅斯的貨幣為白俄羅斯盧布。人口.白俄羅斯人口為934.96萬人,多年來呈下降趨勢。主體民族白俄羅斯族佔84.9%,俄羅斯族佔7.5%,波蘭族佔3.1%,烏克蘭族佔1.7%,其他民族佔2.8%。宗教.白俄羅斯居民大多信奉東正教,而西北部的一些地區則信奉天主教以及獨立教派。文化.白俄羅斯文化與周邊國家有很多的互動及影響,特別是在過去100年,人們生活的俄羅斯化使白俄羅斯許多傳統文化消失。白俄羅斯傳統服飾最初受基輔羅斯時期服飾風格的影響,之後主要受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俄羅斯等其他歐洲國家服裝形式的影響。除了受俄羅斯文化的影響,白俄羅斯的烹飪技術接近立陶宛,但給人的感覺是沒有鄰國豐富,也沒有鄰國那樣引人矚目。文化發展.白俄羅斯政府大力介入文化發展,盧卡申科總統要求電臺和電視臺廣播符合法令,訂有每日白俄羅斯語所佔的百分比。電臺和電視臺都屬於國有,報紙大部分為國家控制,如“白俄羅斯共和國報”等。白俄羅斯政府文化部資助推廣白俄羅斯藝術文化活動,贊助年度文化節日,例如維捷布斯克 (Vitebsk) 的 Slavianski 集市, 提供表演者、作家、音樂家和演員場所,展現白俄羅斯藝術工作者的才華。在國家假期時如獨立紀念日和勝利紀念日,明斯克不僅有煙火和閱兵表演,還有藝文活動展示,並授予各類獎項:「傑出民族英雄」、「白俄羅斯優秀音樂藝術」。白俄羅斯政府每年贊助的文化節包括:藝術和文學.白俄羅斯文學 始於 11 至 13 世紀的宗教經文,例如 12 世紀圖拉夫的西里爾的詩歌。至16 世紀, Francysk Skaryna 將聖經翻譯成白俄羅斯語,於 1517 年至 1525 年間在布拉格和維爾紐斯 Vilnius出版,成為白俄羅斯及東歐第一本印刷書籍。白俄羅斯併入蘇聯後,蘇聯政府接管文化事務。起初「白俄羅斯化」政策受到重視,但在 1930 年代大逆轉。白俄羅斯知識分子和民族主義倡導者在斯大林主義下被流放或殺害。 白俄羅斯的文學作家流亡至波蘭,但1939 年波蘭被蘇聯佔領。之後納粹德國佔領白俄羅斯後,詩人和作家繼續流亡,直到 1960 年代才返回祖國。白俄羅斯音樂來自豐富的民間和宗教音樂,其音樂傳統可追溯至立陶宛大公國時代。 19 世紀,波蘭作曲家斯坦尼斯拉夫·莫紐什科在明斯克創作了歌劇和室內樂作品,與白俄羅斯詩人Vintsent Dunin-Martsinkyevich合作,創作了歌劇《農婦》 (Sialanka)。 19 世紀末,白俄羅斯的主要城市已普遍有歌劇和芭蕾舞團。 M. Kroshner 的芭蕾舞劇《夜鶯》 (Nightingale) 創作於蘇聯時期,成為第一部白俄羅斯芭蕾舞劇。二戰後,白俄羅斯國家歌劇和芭蕾舞劇場於 1996 年被授予 Benois de la Dance 獎,成為世界頂級的芭蕾舞團。 近年來,儘管白俄羅斯政府支援傳統本土音樂,限制播放外國音樂,但搖滾音樂變得越來越流行。自 2004 年以來,白俄羅斯每年都派歌者參加歐洲歌唱大賽。服飾.傳統白俄羅斯服飾起源於基輔羅斯時期。由於氣候涼爽,衣服的設計目的是為了保持體溫,通常由亞麻或羊毛製成。衣物的裝飾有受鄰近文化影響的華麗圖案:波蘭人、立陶宛人、拉脫維亞人、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文化。在白俄羅斯的每個地區都有特定的圖案樣式。 在白俄羅斯國旗上可見到早期禮服的裝飾圖案,該國旗圖案是在 1995 年爭議性公投之後所採用。飲食.白俄羅斯美食主要包括蔬菜、肉類和麵包,食物通常採取慢煮或燉煮的方式。通常,白俄羅斯人習慣用一頓清淡的早餐,午晚餐則相對豐盛。白俄羅斯餐桌上常見到小麥麵包和黑麥麵包,但以黑麥麵包更為尋常,因為氣候條件過於惡劣,當地種植小麥不容易。傳統上白俄羅斯東道主在招待客人時或外出訪客時,會提供麵包和鹽以表示熱情與好客。文化遺產.白俄羅斯有四個世界遺產遺址:教育.白俄羅斯教育發達,普通學校實行十二年制免費義務教育。高等院校學制4-5年,分免費和繳費兩種形式。2005年教育預算支出佔國家總預算支出的2.08%。現有4,128所學前教育機構。據統計,目前普通中等教育機構的工作人員共15萬人,其中教師約14萬人;在高等院校工作的有2萬餘人。著名大學有: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成立於1921年,學生14,000人,教師1,610人;白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成立於1920年,學生21,000人,教師1,560人;白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成立於1914年,學生14,586人,教師1,038人;白俄羅斯國立經濟大學,成立於1933年,學生15,000人,教師700人;白俄羅斯國立農業大學,成立於1940年,學生9,106人,教師630人;明斯克國立語言大學,成立於1948年,學生4,500人,教師537人。外交.白俄羅斯奉行以俄羅斯為重點、多元化的外交政策,全面發展同獨聯體和周邊國家關係,積極參與獨聯體地區一體化程序。以俄白聯盟國為依託,積極參與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建設。重視和發展同獨聯體各國、亞非拉國家等的友好合作關係,努力擴大國際影響。截至2020年,白俄羅斯已與184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媒體.到2020年底,白俄羅斯全國共有1215家報刊,發行量和影響最大的報紙是總統辦公廳機關報《蘇維埃白俄羅斯報》,用俄、白兩種文字出版,日發行量約40.29萬份,創刊於1927年。此外發行量在1萬份以上10萬份以下的的報紙有:《共和國報》、《人民報》、《為了祖國的榮譽》、《青年旗幟報》、《白俄羅斯田野》、《白俄羅斯實業報》、《人民意志報》。電視和廣播機構主要為白俄羅斯國家電視廣播公司,該公司直屬總統管轄,公司主席、副主席由總統任免。公司下轄新聞部、電視臺、電臺、無線電技術中心和商業廣告部,在各州設有分部,其廣播電視服務覆蓋全國。共有約3000名專業人員。白俄羅斯國家廣播電視公司下屬的白俄羅斯廣播電臺創建於1925年11月,現有三套節目。第一套節目每天播出19小時。第二套節目每天播出16小時。“首都”廣播電臺每天播出12小時。三套節目都混用俄、白兩種語言廣播,烏克蘭、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與白相鄰地區及俄羅斯烏拉爾山脈以西地區可收聽到。白俄羅斯國際廣播電臺透過網際網路每天用白俄羅斯語、俄語、漢語、德語、英語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中華人民共和國及20多個歐洲和非洲國家廣播4小時。白俄羅斯國家電視臺創建於1956年,混用白語和俄語播出,日播出時間約20小時。死刑.白俄羅斯是目前歐洲地區唯一存在死刑的國家,這也是白俄羅斯被排除在歐洲委員會以外的原因之一。白俄羅斯最後一次行刑是在2019年處決2人。 | 543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白俄羅斯",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36"
} |
摩爾多瓦共和國,通稱摩爾多瓦,是位於東歐的內陸國家,首都是基希訥烏。摩爾多瓦西鄰羅馬尼亞,北面、東面、南面毗鄰烏克蘭。今天的摩爾多瓦,大部分領土屬於中世紀的摩爾達維亞公國。摩爾達維亞公國在14世紀立國後,自16世紀開始淪為鄂圖曼帝國的保護國。19世紀,摩爾達維亞所位於的比薩拉比亞地區被割讓給沙皇俄國,同時與摩爾多瓦具有同緣關係的羅馬尼亞人組建羅馬尼亞聯合公國。20世紀俄國發生革命後,比薩拉比亞地區先是獨立,後又併入羅馬尼亞王國。1940年,羅馬尼亞王國割了此地予蘇聯,蘇聯遂控制摩爾達維亞地區,組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為蘇聯的第15個加盟共和國。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作為軸心國一方的羅馬尼亞亦出兵蘇聯,10月攻佔敖德薩,並在納粹德國南方集團軍幫助下奪回比薩拉比亞地區,但1944年蘇聯大規模反攻德國,紅軍擊敗羅馬尼亞軍隊又再度佔領該地,恢復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制。東歐劇變後,1991年,摩爾多瓦宣佈獨立,成立今天的摩爾多瓦共和國。摩爾多瓦獨立後因政治動盪、能源短缺等原因,經濟陷入衰退。1992年5月至7月,摩爾多瓦政府軍在德涅斯特河沿岸戰爭戰敗,德左地區(聶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事實上獲得獨立至今。摩爾多瓦是一個農業國,以第一產業的農業為主導,第二產業的工業以及第三產業的商業基礎薄弱,國民經濟非常依賴農業、釀酒業等產業。摩爾多瓦至今仍是相當貧困的國家,以人均GDP論,2020年約4千餘美元,在歐洲僅勝過飽受俄羅斯入侵戰爭之苦的烏克蘭,更輸給曾為歐洲兩個最貧窮國家的阿爾巴尼亞和科索沃,在亞洲約相當於印尼水準。另外政治上,曾經存在對反對派進行政治迫害的情況,目前摩爾多瓦政府已積極推行民主化進一步改革,唯貪汙腐敗問題仍十分嚴重。此外社會上,摩爾多瓦國內亦面臨較嚴重的人口販賣問題。1991年獨立後,摩爾多瓦先後加入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獨聯體等國際組織。摩爾多瓦目前是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成員,與歐盟是東部夥伴關係。摩爾多瓦正尋求的機會,並於2022年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而與烏克蘭一樣特快被歐盟獲選為歐盟候選國,但由於內部政局仍較為分裂成親俄與親歐盟兩派;且面臨摩爾多瓦東部立場極度親俄羅斯兼有約5000名俄軍駐守的德涅斯特河沿岸的實質分裂問題;加上摩爾多瓦經濟為歐洲最落後之一(加入歐盟其中一個條件是經濟標準達到某水平),入盟前景不樂觀。國家名稱.摩爾多瓦上。蘇聯時代的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使用「摩爾達維亞」這個名字。蘇聯解體後,宣佈獨立的摩爾多瓦按照羅馬尼亞語的發音,定國名為「摩爾多瓦」。歷史.史前時代.2010年,考古學家於摩爾多瓦境內發現了奧都萬石器,這將今天摩爾多瓦境內人類最早的活動記錄前推到了距今80萬到120萬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中心就在今天的摩爾多瓦境內。這一文明從約公元前5500年一直持續到公元前約2700年,有進行農業活動、畜養家畜、打獵、製作較複雜陶器的記錄。中世紀以前.摩爾多瓦人的祖先是達契亞人,今天的摩爾多瓦最初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13世紀到14世紀間,因為蒙古和匈牙利的入侵,達契亞人開始分為摩爾多瓦人、瓦拉幾亞人、特蘭西瓦尼亞人三支。其中,摩爾多瓦人於1359年成立了摩爾達維亞公國。1538年,摩爾達維亞被鄂圖曼帝國征服,成為鄂圖曼帝國的附庸。不過,摩爾達維亞公國的君主仍然被允許繼續統治國家。近現代.1812年,沙皇俄國在對鄂圖曼帝國的戰爭中奪取了摩爾達維亞公國的大部分領土。沙皇俄國將這部分領土稱為「比薩拉比亞」。1859年,摩爾達維亞公國與瓦拉幾亞合併,宣佈建立羅馬尼亞聯合公國。1917年二月革命後,比薩拉比亞宣佈獨立,成立摩爾達維亞民主共和國。1918年,羅馬尼亞軍隊進入該國並與羅馬尼亞王國進行合併。1940年,羅馬尼亞王國割了此地予蘇聯,蘇聯逐控制摩爾達維亞地區,組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為蘇聯的第15個加盟共和國。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作為軸心國一方的羅馬尼亞亦出兵蘇聯,10月攻佔敖德薩,並在納粹德國南方集團軍幫助下奪回摩爾多瓦地區,但1944年蘇聯大規模反攻德國,紅軍擊敗羅馬尼亞軍隊又再度佔領該地,恢復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建制。摩爾多瓦地區重新劃歸蘇聯。其後,蘇聯重建了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家建制。東歐劇變後,1990年,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名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1年5月,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佈改名摩爾多瓦共和國。8月,該國宣佈從蘇聯獨立,建立今天的摩爾多瓦。獨立後的摩爾多瓦,因為能源短缺、經濟調控失當等原因,經濟經歷長時間的衰退。至今,摩爾多瓦仍然是歐洲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德涅斯特河沿岸問題.1990年,摩爾多瓦的工業集中區德涅斯特河沿岸。俄羅斯在德左地區的駐軍至今未撤離。2022年4月俄烏戰爭期間,德涅斯特河沿岸連日傳出數起爆炸起火案,未知施襲方, 烏克蘭總統府官員稱:“俄羅斯當局正在宣佈有必要時要佔領摩爾多瓦。”烏克蘭西南部地區可能也被納入進攻範圍。,俄羅斯軍方則表明在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新階段目標是要完全控制烏克蘭南部,以便開通前往摩爾多瓦西部親俄地區德涅斯特河沿岸的道路 ,此言論及爆炸事件引起外界憂慮2022年俄烏戰爭會蔓延至摩爾多瓦或德涅斯特河沿岸。2022年5月3日烏克蘭國家通訊社引述英國《泰晤士報》提到,俄羅斯高層擬定即將入侵摩爾多瓦的詳盡計畫,可能重演「頓巴斯」劇本,並從西側開啟攻烏新戰線。根據烏克蘭情報有一些跡象顯示俄軍很快就會攻擊摩爾多瓦,而這個前蘇聯成員國的軍隊只有3250人。政治.今天的摩爾多瓦是一個議會共和國。根據1994年頒佈的摩爾多瓦憲法,摩爾多瓦實行三權分立,行政權屬於摩爾多瓦總理、立法權屬於摩爾多瓦議會、司法權屬於摩爾多瓦憲法法院。摩爾多瓦議會實行一院制,有101個議席,由4年一度的全國普選以比例代表制方式選出。摩爾多瓦的國家元首是摩爾多瓦總統,政府首腦是摩爾多瓦總理,政府內閣由總理組建。摩爾多瓦曾一度規定總統由議會選出,但2016年開始又改為全民普選。1994年的摩爾多瓦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選票,象徵著摩爾多瓦政治狀況的轉折:13421996年,摩爾多瓦共產黨人黨贏得總統選舉,代表該黨的彼得·盧欽斯基成為摩爾多瓦第二任總統。2001年的議會選舉中,摩爾多瓦共產黨人黨再次大勝。摩爾多瓦第三任總統是同樣代表共產黨人黨的弗拉迪米爾·沃羅寧。摩爾多瓦共產黨人總體持親俄立場。該黨的衰落始於2009年該黨馬裡安·盧普轉投摩爾多瓦民主黨。她的轉投使不少共產黨人黨支持者轉而支援摩爾多瓦民主黨。2009年4月的議會選舉結果是摩爾多瓦共產黨人勝選,但這樣的結果不被社會大眾認可,由此引發了大規模抗議活動。7月,重新進行選舉。因無法就總統人選達成一致,2010年11月,摩爾多瓦議會再次進行議會選舉。2012年,獨立人士尼古拉·蒂莫夫蒂出任總統。2015-2016年,摩爾多瓦因經濟形勢惡化,國內出現。2016年開始,巴維爾·菲利普出任摩爾多瓦總理,領導摩爾多瓦政府。今天,摩爾多瓦國內政壇仍然就採取親歐盟還是親俄有著激烈分歧。行政區劃.摩爾多瓦一級行政區劃共37個,包含32個區,3個直轄市,1個自治區,以及德涅斯特河沿岸。地理.摩爾多瓦為內陸國家,與烏克蘭、羅馬尼亞兩個國家接壤,是歐洲唯一一個沒有與俄羅斯接壤的前蘇聯國家。摩爾多瓦大部分的國土都在德涅斯特河和普魯特河之間。普魯特河為摩爾多瓦西邊的邊界,於摩爾多瓦最西南處的茱茱列什蒂匯流入多瑙河。德涅斯特河則由北向南流經摩爾多瓦的東部。經濟.1991年蘇聯解體後,摩爾多瓦因能源短缺、政治動盪、缺乏貿易、調控不當等原因,經濟一度陷入危機。2009年後,摩爾多瓦經濟又因國際金融危機遭受打擊。摩爾多瓦目前是歐洲第二貧困的國家,根據2020年統計,摩爾多瓦的人均GDP僅有阿爾巴尼亞的六成,在歐洲僅稍高於烏克蘭。大致與菲律賓相等。在人類發展指數排名方面,摩爾多瓦在2018年的得分為0.7分,僅僅屬於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發展水準接近中人類發展指數國家的菲律賓和南非,也是歐洲國家當中得分最低。摩爾多瓦屬於農業國,經濟結構以農業和釀酒業等產業為主。摩爾多瓦出產的紅酒物美價廉,為外匯重要一。。社會.人權問題.根據安全與合作組織。2004年摩爾多瓦當局繼續長期打壓獨立反對派的聲音和行動。在各種情況下,人權捍衛者受到當局廣泛迫害和打壓,反對派政治家和帕薩特被判處十年徒刑。從歐洲聯盟美國和人權的捍衛者認為他是一個政治的囚犯,和一份官方宣告從俄外交部稱為“突出其殘忍”的判斷。據國際特赦組織2007年年度報告,在摩爾多瓦人權狀況很差。酷刑和虐待非常普遍,在審判前拘留條件也很差。雖然保護婦女權利的法例被批准,但男人、婦女和兒童繼續被強迫性剝削人身自由和其他非法販賣,大多數被販賣至巴爾幹地區、其他東歐國家以至亞洲的阿富汗等國。僅僅提供保護婦女免受家庭暴力的措施是不夠的。作了憲法的修改要廢除死刑。言論自由受到了限制且無故扣押反對派政治家情況嚴重,鄰近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人權和治安狀況就更差,人們幾乎不享有自由集會示威權利,基本投票權利受到剝削,同性戀者和少數民族受到歧視和侮辱;軍火走私有組織及系統地進行非法交易,在2006年蒂拉斯波爾就曾發生至少兩宗炸彈恐襲案,並造成多人死傷。截至2004年,警察拘留中的酷刑和其他虐待仍然普遍存在;國家未能進行迅速和公正的調查,警察有時逃避處罰。只有在歐洲人權法院的命令下,政治異見人士才被釋放,不再被關押在分裂出去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 2009年,摩爾多瓦經歷了十年來最嚴重的內亂,造成數名平民死亡,較多人受傷。根據2011年4月釋出的人權報告,“與前一年相比,沒有安全部隊殺人的報告。在這一年中,政府對媒體施加不當影響的報道大幅減少。但是德涅斯特河沿岸當局繼續騷擾獨立媒體和反對派議員;限制結社、行動和宗教自由;並歧視羅馬尼亞語使用者。” 2011年9月在聯合國宗教或信仰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海納·比勒費爾特認為摩爾多瓦“自蘇聯時代以來在宗教自由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它仍可以採取進一步措施促進多樣性,” 摩爾多瓦於2008年頒佈了《預防和打擊家庭暴力法》,完善了立法。人口.356萬佔65%,烏克蘭人佔13%,俄羅斯人佔13%。 | 543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摩爾多瓦",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37"
} |
國際組織是研究國際機關及其程式之一種學問;國際間為處理國際事務而設立機關,為便利處理事務而制定程式:1。具有國際性行為特徵的組織,可以解決國與國之間的各項事務,國際組織可分為兩種主要型態:從法律角度來講,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必須有一部公約作為基礎,並且有一個法人。成員及功能.國際組織在功能上,成員以及成員的標準上有區別。某些國際組織是允許所有國家加入的,這樣的組織有聯合國以及它的下屬機構,世界貿易組織等。還有一些國際組織是接受世界上,某一地區或大陸的成員加入的,像歐洲聯盟、非洲聯盟、東南亞國家聯盟、阿拉伯國家聯盟、伊斯蘭合作組織等。 | 543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國際組織",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39"
} |
盧森堡大公國,是一個位於歐洲的內陸國家,被鄰國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包圍,首都盧森堡市。盧森堡是歐盟成員國,因境內有歐洲法院、歐洲審計院、歐洲投資銀行等多個歐盟機構被稱為繼布魯塞爾和斯特拉斯堡之後的歐盟“第三首都”。歷史.盧森堡歷史由在中世紀時盧森堡城堡的修建開始。城堡建成之後,附近開始逐漸發展,成為城鎮。盧森堡位於一重要戰略地點,法國、德國和荷蘭都非常重視,盧森堡經常轉手不同國家。19世紀,盧森堡開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並由荷蘭聯合王國共主邦聯,直到比利時獨立,盧森堡才脫離荷蘭管治。雖然盧森堡宣告中立原則,但在20世紀,盧森堡被德國數次入侵。第一次世界大戰時1914年8月2日,德意志帝國執行施裡芬計劃迅速佔領了盧森堡並入侵比利時和法國,打開了西線戰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擁有數十個步騎兵的盧森堡遭到納粹德國因入侵比利時和法國而侵略,被迫作為同盟國參戰,並且在德國的進攻下瞬間投降,成為二戰中唯一一個零傷亡的參戰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盧森堡不再維持中立,成為北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政治.盧森堡實行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為盧森堡大公,也是目前歐洲唯一的一個大公國。而行政權則由內閣行使,立法權屬於眾議院。眾議院共有60個席位,議員任期為5年。行政區劃.盧森堡分為12個縣。盧森堡有12個市鎮具城市地位,而盧森堡城是最大的城市。區曾是盧森堡的第一級行政區劃,已於2015年10月3日廢除。地理.盧森堡位於西歐內陸,地勢北高南低,東鄰德國,南接法國,北部和西部同比利時接壤。北部為公尺。它比布格普拉茨山高1米,而布格普拉茨山通常被錯誤地認為是盧森堡的最高點。交通.盧森堡交通主要依靠公路、鐵路和航空,以及小部分航運,道路網發達,能通往各個鄰國,境內有唯一機場盧森堡機場。經濟.盧森堡是世界上第二富有的國家,按購買力平價 (PPP) 計算的人均 GDP 為 133,590 美元。自1999年以來,盧森堡一直是歐元區的一部分。盧森堡的經濟過去以工業為主,現在盧森堡則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盧森堡是歐元區內最重要的私人銀行中心及全球第二大的投資信託中心。社會.民族.盧森堡人約佔全國人口的50.9%。盧森堡人屬於歐羅巴人和大西洋-波羅的海型別。語言.盧森堡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德語、盧森堡語。“十字路口國家”的多語言現象都是由於不同民族雜居,而盧森堡卻不然,傳統上這個國家的主體民族只有一個———盧森堡族,這個民族長期是“神聖羅馬帝國”一部分,而歐洲宮廷上層又普遍有用法語交流的傳統習慣,這就造成德法兩種語言都成為書面語言的現象,而長期未曾書面化的盧森堡語,則作為口語長期沿用。盧森堡語是法蘭克語的一支,使用人口主要分佈在摩澤爾河地區以及接壤的德、法城市。盧森堡語雖屬於高地德語的中西語族,但有超過5000個法語語源詞彙。作為母語,盧語亦盧森堡人看做是“心之語言”,用於日常口語而非書面語。教育體制中盧、德、法三語循序漸進,並行不悖。小學低年級用盧森堡語授課,高年級開始用德語講習,中學開始再轉化成法語。熟練掌握這三門語言是當地中學畢業的必要條件,這就導致了半數的中學生都拿不到畢業文憑。在這種體制之下,移民子女尤其吃虧。盧森堡的外國僑民特別多,佔全國人口的三成以上,最大的移民團體是葡萄牙人和義大利人。他們也同時帶來了自己的語言。不過,葡萄牙語和義大利語基本只限於移民團體內部交流,在大範圍內運用並不廣泛。文化.盧森堡城的老城區及其防禦工事為世界文化遺產。飲食.盧森堡的許多菜餚都受到德國、法國、比利時和其他鄰近的國家的影響。其中kach keis是一種塗抹乳酪,Gromper keeschelche是一種油炸馬鈴薯餅。教育.教育制度.在盧森堡,國民義務教育是11年:由2年幼兒園、6年基礎教育和3年進階教育組成。盧森堡因此有一個三層的教育制度。自從1999年以後,在2年的幼兒園之前設有1年的學齡前兒童預備班;這使得學童在例如語言、社會、學校方面,有可能獲得一個較好較完整的社會化。在6年的基礎教育之後學生可以在兩種中級的教育路途之間選擇:高等教育.自從2003年以後盧森堡有一間獨立的大學,其從2001開始建造。在醫學領域、自然科學、科技、法律、經濟、社會學和教育學,學生在這分類成7個的學院裡接受教育。然而盧森堡並未具備完整的學年,在外國修業更多學期的課程是必要的。對此比利時、法國和德國的大學特別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盧森堡的學生目前大部分仍然是在外國獲得學術的畢業文憑,其在外國就讀的學生超過6000人。大約19.6%的學生在德國大學註冊,而22.6%的學生是在比利時和法國的大學就讀。建造了盧森堡大學之後,盧森堡應該加強學術研究地位,並且穩固盧森堡的經濟基礎。此外應該擴大招收外國學生來盧森堡就讀。然而同時盧森堡在承認外國學校的畢業文憑又有困難,特別是對於德國的專科大學畢業生,例如在德國EG建築準則要求4年的工作實習經驗,在盧森堡卻得不到證明。對此盧森堡有一間自己的專科大學Institut Supérieur de Technologie。職業教育.科技進階教育由三年額外的、特別的學年組成,下列是三種教育方式:軍事.盧森堡有盧森堡陸軍和盧森堡空軍,由於盧森堡是一個內陸國家,盧森堡不擁有海軍。 | 544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盧森堡",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40"
} |
梵蒂岡城國,為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其領土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因此梵蒂岡不僅是“國中之國”,也是「城中之國」。梵蒂岡是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教宗駐地、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其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起以《拉特朗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城內建築物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由於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以及教宗的主要居所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可能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地區」、聖座、或教宗居所,視其使用的場合而定。雖然梵蒂岡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歷史.「梵蒂岡」一詞來自拉丁語 Vaticinia,意為「占卜之地」。早在西元4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穌門徒聖伯多祿,後來就以此成立了政教合一的「教宗國」,範圍廣及義大利半島中部的大部分地區。19世紀,歐洲的民族主義興起,義大利的民族統一運動使聖座於義大利的領土愈來愈少,半島北方的薩丁尼亞王國成為義大利統一運動的領導者之後,更主導成立了義大利王國。身為教宗國首府的羅馬城面臨統一在即,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以身為「教會的保護者」的名義出兵保護羅馬城。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拿破崙三世把駐在羅馬的軍隊調回本國,使得義大利王國的軍隊得以順利開進羅馬城,義大利的統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之後歷代教宗自稱為「梵蒂岡之囚」,不但敵視義大利王國,甚至不準信徒參與義大利王國的公職。為解決義大利與聖座間的政治問題,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與教宗庇護十一世在1929年2月11日簽訂《拉特朗條約》,義大利承認聖座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宗,其領土位於梵蒂岡城,稱為梵蒂岡城國,為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此條約正式解決了聖座與義大利政府間多年的糾紛。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梵蒂岡仍按照《拉特朗條約》保持中立,當時的教宗為庇護十二世。2009年1月1日,羅馬教廷宣稱「義大利的法律過於繁雜,而且欠缺穩定、時常和天主教教義相違背」,正式宣佈以後不再自動採納義大利議會透過的法律。地理.地處義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部臺伯河西岸的高地上,以梵蒂岡城牆為國界標誌,城北為博物館和網球場,城東為老公園,東南有神學學院和火車站,南部為為聖彼得教堂及附屬廣場,聖座所在地位於市中心;氣候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平均氣溫1月7℃,7月24℃。名勝:聖伯多祿廣場、聖伯多祿大殿、梵蒂岡博物館。政府結構.行政制度.梵蒂岡是一個選舉君主制的神權國家,梵蒂岡的元首——教宗,由80歲以下的樞機在西斯汀小堂內舉行的教宗選舉秘密會議上選舉產生的,無任期限制,可以自由請辭。《天主教法典》第332條提到教宗辭職:「教宗如辭職,其辭職得自由為之,且應適當表明,始能生效,但不需要任何人接受。」教宗辭職教令是由雷定五世確立,天主教法典並不指定羅馬教宗必須向任何特定的人或機構遞交辭呈,但一些評論家認為至少必須告知樞機團或樞機團團長,因為樞機必須絕對肯定教宗已經放棄了他的職務,才可以有效地進行教宗選舉選出繼任者。行政中樞.聖座雖有國家形態,但其存在乃建立於全世界教民之信仰基礎上,故其政治制度不同於一般國家。其中樞組織羅馬教廷包括:外交關係.聖座是國際場合暨外交場閤中主權實體的名稱,也是教宗及顧問們在向下屬的全球各地的羅馬公教會發出指令時所使用的正式名稱。作為全球羅馬公教會的「中央」,聖座享有主權國家一樣的地位,可以以主權國家的身份簽訂國際性條約或加入國際組織。教宗授權主教委員會負責管理梵蒂岡的日常事務。梵蒂岡的法律體系是基於教會法和,當天主教法典不適用時,則使用羅馬市的法律。聖座可以以主權實體的身份向其他主權國家派出外交使節,也可以接受由其他國家派出的外交使節。但是由於國家面積太小,別國派往梵蒂岡的外交使節一般都在羅馬市設大使館。這樣造成的一個結果是:義大利駐聖座大使館是設在義大利自己國家境內。聖座與183個國家有正式外交關係並共派駐106位常駐專使,在聯合國及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設常駐觀察員。聖座使節同時為教宗派在當地之教會代表,負責增進聖座與當地羅馬公教會之聯絡,以及聖座與駐在國政府之關係;在部分國家或地區,則派有「宗座代表」,也負責與當地羅馬公教會之聯絡。在國際組織方面,聖座參與34個國際組織為7個國際組織會員。對外的基本政策,是宗教的、人道的,而非政治的,也無關經貿、軍事。聖座主張與世界各國廣建邦交,藉以提高本身的國際地位與影響力,以達到保障各國境內天主教徒的宗教自由權。司法.梵蒂岡的法律體系是基於教會法和,當天主教法典不適用時,則使用羅馬市的法律。軍事.由於梵蒂岡城是義大利境內的一塊飛地,因此它的軍事防禦主要由義大利軍隊負責。儘管瑞士近衛隊負責教宗的人身安全,但並不屬於梵蒂岡城的軍隊。瑞士近衛隊士兵有權持有梵蒂岡城國護照和國籍。瑞士近衛隊士兵必須是單身男性、瑞士公民、天主教徒、年齡必須介於19歲至30歲之間、身高至少174公分、而且必須完成瑞士軍隊的基本訓練,並能獲得良好行為證書。梵蒂岡的國防及民防部分,由梵蒂岡憲兵及梵蒂岡消防大隊負責。梵蒂岡憲兵必須是介於21至24歲之間的義大利籍未婚男天主教徒,並由義大利的警方培訓至少兩年,人員編制約為130人,負責梵蒂岡城及聖座房地產的社會秩序、邊境管制、交通管制、刑事調查及一般警務工作。梵蒂岡憲兵屬於梵蒂岡政府的機構。梵蒂岡消防大隊起源於十九世紀初,目前的形式成立於1941年,梵蒂岡消防大隊負責消防、自然災害,以及大規模人員傷亡的管理。經濟.梵蒂岡既無工農業,也無自然資源。財政收入主要靠旅遊、郵票、不動產出租、特別財產款項的銀行利息、梵蒂岡銀行盈利和向教宗贈送的貢款以及教徒的捐款等。梵蒂岡在北美、歐洲許多國家有數百億美元的投資,其資本滲透到義大利眾多的經濟部門,特別是銀行信貸和不動產系統,僅地產一項就達46萬餘公頃。黃金、外匯儲備達100多億美元。在2002年以前,梵蒂岡常以義大利里拉及梵蒂岡里拉作為其境內的通用貨幣。義大利加入歐元區後,梵蒂岡與歐盟簽訂特別協議,發行小量鑄造的屬於梵蒂岡的硬幣,作流通和收藏之用。1970年代中期以來,梵蒂岡在西方經濟危機的衝擊下也面臨嚴重的財政困難,特別是由於銀行投資失誤和增加工作人員工資之後,財政連年赤字。1994年梵蒂岡財政決算盈餘41.2萬美元,其中收入1.7428億美元,支出1.7387億美元,2010年,梵蒂岡財政轉虧為盈,收入為2億4千5百萬歐元,支出為2億3千5百萬歐元。人口.人口和語言.梵蒂岡城內大約有830名常住居民,大部分是神職人員,包括主教、神父、修女,以及著名的瑞士近衛隊。還有大約3,000名世俗工人,他們是梵蒂岡的主要勞動力,但都不住在梵蒂岡城內。梵蒂岡一直未頒布官方語言,但在羅馬教廷在正式的檔案中使用的是拉丁語。而在城國當中,立法及官方機構溝通來往大多都使用義大利語。至於一般大多數的交談、出版物和廣播中,主要使用義大利語以及其他一些語言。而在瑞士近衛隊,主要以德語為大宗。公民.根據《拉特蘭條約》規定,失去梵蒂岡國籍且未取得其他國籍之人士將自動取得義大利國籍。文化.梵蒂岡城本身就是一件文化瑰寶,城內的建築如聖伯多祿大殿、西斯廷禮拜堂等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建築作品,包含了波提切利、貝爾尼尼、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等人的作品。梵蒂岡也擁有一個館藏豐富的圖書館,以及一個博物館,專門收藏具有歷史、科學與文化價值的藝術品。梵蒂岡的日常生活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每當星期日,天主教徒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中午12點,隨著教堂鐘聲響起,教宗在聖伯多祿大教堂樓頂正中窗口出現,向教徒們發表演說,梵蒂岡的瑞士衛隊每年5月6日在聖達馬索庭院內舉行宣誓儀式,誦唸5個多世紀來一直不變的誓詞,祈求天主保佑自己圓滿完成任務,效忠教宗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媒體.梵蒂岡廣播電臺是梵蒂岡城國唯一的廣播電臺。目的是為了以自由和效力來宣講耶穌基督的訊息,並聯系天主教中心與世界各國的關係。交通.非梵蒂岡公民在梵蒂岡境內時,只有獲得特批才可在梵蒂岡駕車。梵蒂岡境內只有一個直升機場。距梵蒂岡最近的飛機場是義大利羅馬的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從羅馬火車站走約10分鐘可達梵蒂岡。 | 544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梵蒂岡",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41"
} |
元嘉之治指的是劉宋文帝劉義隆時期,因其政治較為清明,又致力推行繁榮經濟文化的政策,經濟有所恢復,人民生活較為安定的政治局面。歷史.宋文帝即位初期,勵精圖治,著手整頓吏治,派散騎常侍袁渝等十六人到各地視察地方行政,瞭解民間疾苦。元嘉三年五月,他親自到華林園的延賢堂審理案件,規定每年舉行三次,以表示重視刑獄。史載:“兵車勿動,民不外勞,役寬政簡,氓庶繁息,至餘糧棲畝,戶不夜扃”。元嘉中期,文帝多病,諸事悉委其弟劉義康,而義康獨斷獨行,權勢顯赫。義康聽信劉湛的讒言,在文帝面前攻擊殷景仁。是以元嘉十五年以後朝政日非。元嘉十三年,范曄等謀劃擁立劉義康,事露被殺,義康亦被廢為庶人。二十八年,義康被殺。元嘉時期分別於元嘉七年、二十七年、二十九年發動三次北伐,意在收復河南。元嘉七年,宋文帝好大嘉功,派出近十萬大軍揮師北伐,結果慘敗而歸。但彭城太守王玄謨投其所好,屢次建議北伐。文帝曾對殷景仁說:“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元嘉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凌晨,文帝為太子劉劭所殺。改元嘉三十年為太初元年。 | 545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元嘉之治",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50"
} |
侯景之亂為548年發生於蕭梁的一場內戰,將領侯景以武力劫持梁武帝並實際掌權長達四年。蕭梁都城建康。由於缺軍糧,城破後侯景「軍人屠馬於殿省間鬻之,雜以人肉,食者必病」;最終陳霸先和王僧辯於552年聯軍逼走侯景,但聯軍又搶劫建康百姓,百濟國使者見之流淚。侯景之亂充分暴露了宗室士族門閥的腐朽無能,最終其亦受到嚴重打擊、加速士族衰亡。內鬥導致宗室或割據、或投靠北方勢力,甚至為互鬥先後向西魏北齊借兵,引入北方勢力大幅幹預、丟失大片領土;同時亦坐大了陳霸先、王僧辯等軍閥,直接導致後來的陳霸先代梁,亦加劇了南北朝北強南弱的情況,埋下了南朝被北朝征服的原因。過程.導火線.侯景原為東魏大將,後投西魏但未能得到西魏的信任,又於梁武帝太清元年率部隊投降南梁,但隨即奪取南梁的壽陽。梁武帝為收復中原而招納侯景,默許他割據壽陽,封為河南王。武帝兄子貞陽侯蕭淵明被東魏俘獲,梁武帝打算用侯景與東魏進行交換。這件事激怒了侯景,於公元548年舉兵反叛。另外,南梁開國君主樑武帝蕭衍在位中後期篤信佛教不事朝政,廣建寺廟佛塔,還出家同泰寺,要群臣用鉅款為他贖身。武帝晚年,出任方鎮的諸王無不擁兵自重。吏治極端黑暗,士族日趨腐朽,形成了“人人厭苦,家家思亂”,給了侯景之亂可乘之機。侯景圍攻建康.548年八月,侯景反對南梁與東魏議和,以誅殺中領軍朱異、少府卿徐驎為名,在壽陽起兵反梁。暗中勾結臨賀王蕭正德,讓他在梁都建康,另派一軍攻打壽陽,使侯景前進受阻,退失基地。因朱異反對,羊侃的建議未被採納。梁武帝命蕭正德為平北將軍、都督京師諸軍事,屯守丹陽郡。梁武帝命宣城王蕭大器總督城內諸軍,赦免囚徒作為軍隊。侯景大軍抵達朱雀桁,築長圍以斷絕臺城內外聯絡。羊侃指揮臺城保衛戰。由於臺城被圍,無法聯絡,羊侃以風箏傳達音訊。十一月,羊侃積勞成疾卒,吳景頂替。侯景立蕭正德為帝,自為丞相,改元正平,又攻下東府城會師,合兵十餘萬,沿秦淮河立柵,侯景在秦淮河北岸立柵相拒。侯景兵不過八千,建康城外有援軍二三十萬人,共推司州刺史柳仲禮為大都督,協調諸軍行動。但援軍多持觀望態度,沒積極勤王。侯景派步騎萬人挑戰,柳仲禮因為諸軍新至,堅壁不出。後聽蕭繹已率三萬鋭卒自江陵東下,部署諸軍進擊侯景。549年正月,韋粲率軍進攻,遇大霧迷路,到達青塘,夜已過半,立柵未成,被侯景軍突襲,韋粲戰死。柳仲禮在青塘,稍稍挫敗侯景軍,但自己也幾乎被殺。雙方隔秦淮河對峙。蕭綸收殘軍與東路援軍蕭大連等同柳仲禮會合,江陵援軍蕭方等、王僧辯率軍抵達。正月二十七日,蕭綸所屬蕭嗣、李遷仕、樊文皎等部渡過秦淮河,攻破東府前柵,使侯景軍後撤。李遷仕、樊文皎率五千精銳深入敵軍營地攻打,開始獲勝,後被侯景部將宋子仙用伏兵擊敗,樊文皎戰死。柳仲禮凌侮援軍諸將,援軍內部猜忌,諸將均無戰心,各自思歸。建康飢荒、食人、瘟疫.太清三年三月十二日,臺城兵盡糧絕,瘟病流行,蕭綸子蕭堅不恤士卒,其書佐董勳、熊曇朗引侯景軍由西北角樓處攻入臺城,臺城終於城破,蕭堅被殺。侯景挾持梁武帝及太子蕭綱,矯詔解散援軍。各路援軍退還,柳仲禮等出降,侯景佔領了建康全城,控制了梁朝軍政大權。史書記載的人相食、瘟疫如下:侯景大權在握.城破後,侯景又矯武帝詔,復廢蕭正德為臨賀王、侍中、大司馬,蕭正德遂圖謀殺侯景,事敗被殺。侯景又剋扣梁武帝飲食,五月,梁武帝躺在淨居殿,多病口苦而死,侯景又立太子蕭綱為傀儡皇帝,自居相國、都督六合諸軍事,幽禁簡文帝蕭綱且防衛很嚴,只允許他和幾個文弱大臣接觸、講談。不久自稱漢王,以王克為太師,宋子仙為太保,元羅為太傅,郭元建為太尉,支化仁為司徒。娶蕭綱女溧陽公主。蕭堅弟蕭確引弓殺侯景,弦斷失敗,被殺。侯景又殺死其他謀害自己的人如南康王蕭會理兄弟、柳敬禮等。三月至十二月,侯景派軍奪下三吳。勤王戰爭.南梁宗室中,蕭繹軍隊較強,卻沒有積極勤王,而因與蕭譽、蕭詧生隙而互相攻擊。大寶元年的蕭綸雖寫信及出兵仍未能阻止此次叔侄相爭,準備討伐侯景時亦遭蕭繹猜忌攻擊。八月,王僧辯攻郢州,蕭綸投靠北齊。因蕭繹亦依附北齊,北齊雖封蕭綸為梁王,但不助之,蕭綸又被侯景將任約所敗,終被西魏所殺。益州刺史武陵王蕭紀也沒有出兵勤王,僅派次子西陽王蕭圓正在蕭繹手下聽候排程。侯景攻下江州,與徐文盛等隔江對峙,徐文整擊破侯景軍壘。四月,侯景聽說江夏空虛,命宋子仙、任約率四百騎兵從黃岡過江,襲郢州,擒殺蕭繹的兒子蕭方諸。侯景越過徐文盛軍壘入據江夏。徐文盛各軍潰敗,徐文盛逃往江陵,王珣、杜幼安等人投降侯景。蕭繹派王僧辯為大都督,統率諸軍,進至巴陵會師。五月二十九日,侯景派儀同三司來亮接收宛陵沒有成功,也撤兵。蕭繹督軍東下,命陸法和扼守巫峽口,以防蕭紀東出。六月十八日,王僧辯抵漢口,攻克魯山,擒俘支化仁。六月十九日,攻郢州,克外城。宋子仙退守內城。荀朗攻擊濡須,打擊侯景後勤部隊。六月二十二日,宋子仙退到白楊浦,被周鐵虎生擒。江州刺史陳霸先在南康守將範希榮棄城東走。蕭繹命王僧辯屯兵潯陽,以待上流援軍。八月,侯景迫使簡文帝禪位給昭明太子之孫豫章王蕭棟,給自己加九錫,廢梁簡文帝為晉安王。後殺死梁簡文帝。十一月自立為帝,國號漢。承聖元年至朱雀桁十餘里築壘。建康被勤王軍搶掠.陳霸先開始強渡秦淮河北岸,三月十四日,駐軍落星山,擇地築柵。王僧辯亦進軍招提寺北為其部下殺死。王僧辯攻克臺城時,亦大肆搶掠,時“僉以王師之酷,甚於侯景。”蕭棟兄弟三人雖逃出侯景控制,卻被蕭繹手下朱買臣所殺。十一月蕭繹稱帝於江陵,是為梁元帝。蕭紀更早稱帝,於是二帝並立直到蕭紀被元帝消滅為止。影響.南梁政治.最初侯景曾向蕭衍求婚於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兩家,蕭衍認為王謝門第太高而無法答應,說:“王謝門高非偶,可於朱張以下訪之。”侯景恨道:“會將吳兒女以配奴!”侯景深深記恨,一進入建康後,屠殺王謝兩家最慘,幾乎亡族。劉禹錫有〈烏衣巷〉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侯景之亂歷時長達三年零八個月,南朝士族遭到沉重打擊,南方社會造成極大破壞,六朝古都建康“千里煙絕,人跡罕見,白骨成聚,如丘隴焉”。據顏之推《》自註:「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故江東有《百譜》;至是,在都者覆滅略盡。」而在平亂行動中,蕭梁宗室亦進退失據,因互相猜疑而多次手足相殘,怠誤戰機坐大叛軍之餘,亦導致宗室被逼割據或投靠西魏、北齊自保,為互鬥亦先後爭相向北方強權借兵,由此引入北方勢力大幅幹預。最終宗室內鬥導致四川丟失予西魏,南朝歷代賴以為生的長江天險西段中門大開,宗室死難無數、連皇帝後來都被西魏入侵擒殺;最後亦坐大瞭如陳霸先、王僧辯等非宗室軍閥,是導致蕭梁滅亡的最直接因素,亦是導致北強南弱形勢加劇、最終南朝被北朝征服的遠因。 | 545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侯景之亂",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56"
} |
太平天國是清朝道光晚年、鹹豐至同治初年間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割據政權,創始人為洪秀全和馮雲山。洪秀全與少年時代的私塾同學馮雲山經過多年傳播拜上帝會,於道光三十年,翼王石達開餘餘部李文彩在貴州敗亡,是最後一支打著太平天國旗號作戰的太平軍部隊。太平天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之一,亦是世界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內戰之一。總計傷亡人數無定論,各種統計從1000萬至7000萬人失蹤、移民、死亡或受傷。太平天國穩固行政版圖在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為主的江南繁華地區,治下人口大致接近3000萬人口。太平軍的足跡先後到過廣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河南、山西、直隸、山東、福建、浙江、貴州、四川、雲南、陝西、甘肅諸省,攻克過600餘座城市,勢力範圍遍及十八省。因清朝推行薙髮令,太平天國蓄髮、披髮,故太平軍被稱作「長毛」,清廷稱其為「長毛賊」、「毛賊」、「髮賊」、「髮匪」、「髮逆」等。又因洪秀全籍貫為廣東省花縣,南京國民政府就《禁止誣衊太平天國案》,函請內政部、教育部參考酌辦,不久正式訂立規定,“嗣後如有記述太平史實者,禁止沿用『粵賊』諸稱,而代以太平軍或相應之名稱”,從此將“太平天國”、“太平軍”等稱謂寫入正史。國號.太平天國辛酉11年正月二十六日至二月十七日之間再度實行“改政”,把“上帝天國”改稱“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規定文書、印文都要在原來的“太平天國”四字之上加“天父天兄天王”六字。歷史.拜上帝會.廣東人洪秀全與馮雲山之所以選擇在廣西舉事,源遠流長,“廣西地方遼闊,群盜如毛,散則為民,聚則為寇,形跡既無可辨,黨類幾不勝窮”,特別是廣西紫荊山地區,“遊匪外滋,土匪內迫”。從宏觀上看,“中國在1840年。”道光二十四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廣州跟隨美國美南浸信會傳教士羅孝全學習《聖經》,曾要求受洗,但羅孝全不同意洪秀全對以前大病時所見「異象」的見解,並認為洪秀全對教義的認識不足夠,洪秀全又要求羅孝全按月付工資給他,被羅孝全拒絕,從而羅孝全拒絕為洪秀全洗禮。洪秀全失望之餘離開廣州,前往廣西桂平與馮雲山會合。洪秀全與馮雲山到達廣西后以私塾教師為職業傳教。洪秀全負責理論,“亂極則治,暗極則光,斬邪留正”,“邀小的前往同打江山,並說拜上帝好”;馮雲山負責傳教,“在紫荊山一帶,熱心傳教,成績頗大,至多人信教,甚至有全家全族來領受禮拜者,未幾,遠近馳名,而成為拜上帝會。拜上帝會將基督教聖經的《舊約》、《新約》分別修改為《舊遺詔聖書》、《新遺詔聖書》作為教條。拜上帝教會實行政教合一。拜上帝教的宗教規範還有《原道救世歌》、《原道覺世訓》、《原道醒世訓》、《天父詩》等,號召人們信仰「皇上帝」,為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而奮鬥。事實上部分清廷高層,如軍機大臣穆彰阿甚至道光帝本人等都清楚地知道拜上帝會的存在,但聽之任之。道光二十一年旨意是也。”金田起義.道光二十八年初,馮雲山被紫荊山蒙衝鄉石人村地方士紳王作新以「聚眾謀反」罪名逮捕,送往廣西桂平知縣衙門囚禁。時洪秀全因在貴縣龍山姪子家做客,躲過一劫,逃亡外地,宣稱將前往廣州找傳教士羅孝全幫忙,侈言要“找兩廣總督(耆英/徐廣縉)求情營救馮雲山”,結果洪在廣州一待,就是三個月,此時紫荊山拜上帝會群龍無首,楊秀清則趁機稱自己是天父附體,蕭朝貴則自稱天兄附體,從而領導拜上帝會信徒,楊並帶領信徒集資「科炭」(發動燒炭工們每賣出100斤炭就抽出一部分炭錢積攢),後賄賂官員,馮雲山得以從輕發落,改押解回廣州花縣原籍,途中在藤縣成功逃脫。道光三十年二月廿一日,金田、花洲、陸川、博白、白沙等處的拜上帝會眾同時舉旗,宣佈起義。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是農夫之家,寒苦之家”,還有在械鬥中失敗的客家人。4月3日爆發了三里圩之戰,馮雲山“視死如歸,赤身赴敵,立刻殺死黔兵二十四人,黔兵始大奔。”鹹豐元年。12月在永安城分封諸王,封原中軍主將楊秀清為「左輔正軍師」東王,稱九千歲,原前軍主將蕭朝貴為「右弼又正軍師」西王,稱八千歲,原後軍主將馮雲山為「前導副軍師」南王,稱七千歲,原右軍主將韋昌輝為「後護又副軍師」北王,稱六千歲,原左軍主將石達開為翼王,並詔令諸王皆受東王節制。太平天國在南王馮雲山的構想基礎上建立了初期的官制、禮制、軍制,推行自創的歷法——“太平天曆”。鹹豐二年4月5日,太平軍自永安突圍,北上圍攻省城桂林,不克,繼續北上,在全州蓑衣渡遭遇清軍楚勇江忠源部攔截,南王馮雲山被清軍炮火擊中,後傷重不治。5月19日離開廣西進入湖南省,克道州、郴州。6月楊秀清與蕭朝貴釋出《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救一切天生天養中國人民諭》。結果“湖南南部加入的洪門人數有五萬多人”。與此同時楊秀清制定了“專意金陵,據為根本,然後遣將四出,紛擾南北”的作戰方針。鹹豐二年七月,西王蕭朝貴聞長沙兵力空虛,率偏師進攻,9月12日“辰刻進兵,殺死清朝大小官員數十人,清兵死者兩千餘人,屍堆如山,不料清兵炮打著西王胸膛上,穿身”,陣亡。洪秀全、楊秀清聞訊後急率主力來到長沙城下,但此時清軍已重兵雲集,太平軍攻長沙近三個月仍未能成功,撤圍北上攻克嶽州。傳聞太平軍在當地獲得吳三桂秘密埋藏的大量兵器,所謂“祭起吳王炮藥”正說此事。鹹豐二年十月,石達開率領太平軍攻克武昌,湖北巡撫常大淳舉家自盡:302、300。太平軍在武漢嘗試建立「太平一統」的平等社會,吸引了一些貧苦大眾,血腥鎮壓清兵、士人和一切反對者,破壞衙門、寺廟、學校和藏書樓,沒收一切財產,存入設於武昌原絲綢貨棧的「聖庫」,並把居民編入25人為一組的軍營,男女分營,又拉伕強迫當地人作搬運工或其他勞動:302-303。有流氓假冒太平軍劫掠,許多當地人反對男女隔離分居,也反對大型的公開佈道。太平軍先後將漢陽和武昌立為首都,但只短暫停留,大部份太平軍沿江而下。清提督向榮於2月下旬奪回武漢三鎮:309、300。咸豐三年正月初八爆發了巢湖之戰,太平軍“偽為差弁,約期速進,陸建瀛信為實,急飭所部,溯流上,陸建瀛與翼長安徽壽春鎮總兵恩長遂越道士洑,恩長戰歿,屍順流下,全軍大駭,反棹急奔。”太平軍“革除了對鴉片煙的耽溺”,“恨賊者虛,資賊者實,尤為可慮,或謂鄉民處處助賊打仗。”定都天京.3月19日,兩江總督陸建瀛及副都統霍隆武陣亡。太平軍在江寧城破後宣佈懸賞旗人,能抓捕旗人者賞銀五兩,同時城內旗人婦女亦遭到屠殺。楊秀清稱:「洛邑天下之中」,建議洪秀全定都洛邑。被一位湖南的老船伕阻撓;老船伕堅持要定都於金陵。楊秀清後來居然聽老船伕的話,也贊同定都金陵,改名天京。太平軍將江寧改名「天京」並定都在此。英國人Brine Lindesay在1862年《中國太平叛黨志》中這樣評論建都南京:“南京的佔領在太平軍的戰術上引起了一個全面的變化,清軍藉助這個不進不退的變化而贏得了大好時機,他們不再無望地尾隨一支前進的和劫掠的大軍之後,如今已經能夠在一個或兩個據點上集結他們的軍隊,因此,太平軍也隨即發現他們自己在南京和鎮江被一支軍隊所水路圍攻,而他們要在戰場上擊敗這支軍隊希望也不大。”這就是清朝集結全國綠營精銳組建的江南大營與江北大營。英國人F. A. Lindley在1866年英文版《太平天國》第一卷中指出:“南京的佔領完全改變了天王的戰術,他不再繼續進行由前進的恐怖來制衡滿洲的、迅速和凱旋的進軍,卻把他的黨徒集合在南京及郊區周圍,在同一時期從事組織有朝廷和法院的正規政府。”北伐與西征.1853年3月太平軍攻克江寧,易名為天京。此後由東王楊秀清策劃,在5月派兵北伐及西征,北伐軍目標為北京,西征軍目標為長江中游地區。北伐.鹹豐三年3月底清欽差大臣向榮在金陵城外孝陵衛建江南大營;4月,太平軍攻克揚州,清欽差大臣琦善在揚州城外建江北大營。鹹豐三年四月一日,林鳳祥、李開芳等奉楊秀清命令率兩萬餘人從揚州出發北伐。清朝採取了正確的防禦措施,銷燬了全部黃河渡船,“黃河四十里之遙,並無船隻,有韃妖在對江把守,難以過江,離黃河二十里,亦無船隻,糧料甚難”,“二十八日尚未渡盡,未及渡河者尚有千餘”。鹹豐三年九月十一日太平軍進駐保定,咸豐帝集結華北清軍主力與太平軍決戰,包括嘉慶帝五子惠端親王“奉命大將軍”綿愉部、嘉慶帝嗣外孫科爾沁部僧格林沁部、八旗察哈爾部、欽差大臣勝保部,並徵召朝陽、阜新、赤峰、通遼四地大軍,賜努爾哈赤御用大刀。北伐軍雖然一度進至天津附近,但因孤軍深入,被清軍包圍。鹹豐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太平軍撤離揚州。江北大營南移進駐揚州。鹹豐六年三月一日河清營盡破,大小清營一百二十餘座,清營那時聞風而逃。”咸豐四年至五年 連鎮附近戰役清代宮廷畫十幅,標註清軍主要將領有慶大人(宗室慶祺)、桂大人,林鳳祥在直隸滄州東光縣連鎮受傷被俘,不久被押到北京處死。李開芳在山東聊城茌平縣馮官屯被俘,6月在北京被處死。西征.1854年4月24日,太平軍西征軍林紹璋分兵經寧鄉,攻據湘潭,擬南北夾擊長沙。4月25日起,湘軍由塔齊布帶隊率陸軍、彭玉麟帶隊率水師,一齊攻打湘潭的林紹璋,湘潭戰役正式打響。塔齊布和彭玉麟於4月27至30日在湘潭大敗林紹璋部,太平軍水陸皆挫,損失將士近萬名。湘潭戰役是太平天國西征中太平軍與湘軍的首次戰略決戰,既是湘軍成軍後出兵的首次大捷,也是太平軍西征以來首次嚴重潰敗;咸豐四年六月二日太平軍第二次攻下武昌,十八歲的陳玉成在武昌“舍死苦戰,攻城陷陣,趫捷先登,縋城而上,以致官兵潰散,遂陷鄂省。”咸豐四年七月一日曾天養率西征太平軍與曾國藩湘軍在湖南嶽陽城陵磯進行第一次決戰,太平軍虎頭軍統帥曾天養、清軍登州鎮總兵陳輝龍、湘軍水路各營總統褚汝航全部陣亡。1854年10月14在桂明、曾國藩的統帥下第二次收復武昌。1854年11月23日秦日綱率西征太平軍與桂明、羅澤南、李續賓、楊載福、彭玉麟湘軍在湖北十堰田家鎮進行第二次決戰失敗。鹹豐四年十二月十二日,石達開、羅大綱率西征太平軍與湘軍在江西九江湖口縣進行第三次決戰,大敗湘軍。鹹豐五年初,太平軍反攻漢陽和漢口,4月3日,擊破湖北巡撫陶恩培的軍隊,第三次攻下武昌。鹹豐六年五月謀等引軍到步助戰。清軍滿兵馬軍先敗,次即向、張[所]領漢軍亦敗也。”鹹豐六年十二月天京之變後湖北巡撫胡林翼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收復武漢三鎮,此役湘軍羅澤南陣亡,武漢三鎮都已成廢墟,遍地瓦礫:300、303天京之變.鹹豐三年三月十九日自恃功高,一切專擅,洪秀全徒存其名;秀清叵測奸心,實欲虛尊洪秀全為首,而自攬大權,獨得其實。”“因此也許有人以為洪秀全早已死了,但一經詢問,一致的證言鹹謂其仍然健在,現深居城內。”至於北王韋昌輝,洪秀全認為他“愛兄,他服便罷。”楊秀清曾去北王府,“杖昌輝數百,至不能興。”以至於兩人“相互猜忌,似不久必有併吞之事。”至於燕王秦日綱,鹹豐四年三月積怨於心,北翼二人,同心一怒於東。”“及破南省,,韋昌輝將楊秀清首級交給洪秀全。翼王石達開抵天京後,責備韋昌輝濫殺,二人不歡而散,韋昌輝又欲殺石達開,石達開見勢不妙,當夜逃出金陵城外。在韋昌輝進攻洪秀全天王府的最後關頭,天王府內的大量宮女參加了保衛洪秀全的戰鬥,“韋昌輝陳兵三千人於洪居前火攻,洪秀全乘墉與韋昌輝對壘,槍炮互施,逾時無勝負,洪居服役少女,悉使裹髮、效男裝,各持械啟門,大撥出衝陣,北賊不意其速出,大驚,眾遂潰,縛北奸送洪秀全,令肢解之。”石達開的「遠征」.鹹豐六年十月春天,李秀成與陳玉成擊敗清軍秦定三部,北上六安、霍丘,與捻軍會合,兵鋒直指湖北。天京之變後,太平天國合朝推薦石達開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卻忌憚石達開的聲望才能,不肯授予他“軍師”的地位,只封他為“聖神電通軍主將義王”,局勢稍見好轉後,又對他產生謀害之意。為免再次爆發內訌,石達開被迫率數千人逃出天京,前往安慶。鹹豐七年八月,洪秀全迫於形勢的惡化,遣使請石達開回京,石達開上奏表示不會回京,但會調陳玉成、李秀成、韋俊等將領回援,並以“通軍主將”身份繼續為太平天國作戰。洪秀全詔準了這一方案,天京官方遂承認石達開此後的作戰是太平天國的遠征活動。此後,石達開先後轉戰於天京外圍的閩、浙、贛等省,牽制大量清軍,緩解了天京、安徽兩地的軍事壓力。鹹豐八年,清軍乘太平天國內訌之後,重建江北、江南大營。4月,洪仁玕從香港輾轉抵達天京,被賜予軍師職位,封為幹王。鹹豐九年春,石達開入湖南,發動“寶慶會戰”,欲取上游之勢,再下趨湖北,配合安徽太平軍作戰,並伺機分兵入川。彼時湘勇正計劃分兵三路進攻安慶,聞石達開長驅直入湖南腹地,軍心全線動搖,只得將因勢利導,全力援湘。面對湘軍的重兵馳援,石達開孤軍作戰,未能攻克寶慶,被迫退入廣西休整。鹹豐十一年八月,石達開在四川成都被凌遲。安徽江北戰場.咸豐八年四月七日,九江被湘軍李續賓攻克。“林啟容踞九江六載,號堅忍能軍,塔齊布、羅澤南為名將,拼命力攻,亦卒不拔,食罄則嬰城種麥以自給,其守愈暇,凡圍城十有六月。” 日本人宮崎滔天曾說:“睢陽而後有斯人。”湘軍彭玉麟參與克復九江後曾作詩:“屍湧長江水不流”。鹹豐八年八月、曾國華。湘軍從安慶外圍撤走,安慶之圍遂解。第二次西征.咸豐十年冬,太平天國決策層部署第二次西征,計劃以陳玉成、李秀成兩支主力分別從長江南北西上進攻武昌,以解安慶之圍。陳玉成解圍心切,立即從安徽桐城出發,十一天內行軍六百里,連取霍山、英山、黃州,兵鋒直指武漢。此時,清軍主力盡在安慶,武漢城防空虛。關鍵時刻,英國艦隊司令何伯派參贊巴夏禮前往黃州覲見陳玉成,請求他不要攻打武漢,以維護大英帝國在武漢的商業利益。由於李秀成部進軍遲緩,太平軍並無把握在短期內攻下武昌,及湘勇加緊對安慶的圍攻,陳玉成決定命部下賴文光率部隊軍隊留在武昌附近,繼續等候李秀成部,本人率主力返回安慶。李秀成轉進至湖北東南部,在附近地方招兵30萬人,得知東線太平軍作戰不利,又聽說陳玉成已經返回安慶,遂放棄進攻武漢三鎮,改向東進軍,與李世賢部共同攻下浙江大片土地。陳玉成與李秀成兩人不和導致第二次西征無果而終,會攻武漢的計劃就此功虧一簣。“偽天王弟洪軍師到蘇,即調停忠英二酋之誤會也,賊中相互猜忌如此。”所謂“第二次西征”實際上是一個敗招,因為湘軍的補給基地是九江與南昌,曾國藩也說:“力求破安慶一門,此外皆不遽之爭得失。”安慶二次決戰.鹹豐十一年,陳玉成在安徽壽州被叛徒苗沛霖逮捕,押送清軍兵部侍郎勝保,同年6月陳玉成被處死。上海戰場.江南大營是清朝為鎮壓太平天國集結起的最後兩支直接聽命於咸豐帝的野戰軍之一軍大敗,死者萬人。”江南大營的被殲宣告在華東地區、中南地區再無直接聽命於清朝皇室的野戰大軍,清朝皇室不得不起用漢族地主私人武裝湘軍與淮軍而尾大不掉。咸豐十年四月十九日咸豐帝與曾國藩達成協議,咸豐帝授予曾國藩欽差大臣兵部尚書兩江總督督辦江南軍務,華東地區所有軍隊均歸節制,曾國藩經咸豐帝許可罷免咸豐帝此前任命的官員,包括皖南督辦軍務大臣張芾、閩浙總督慶端、浙江巡撫王有齡、江蘇巡撫薛煥、江南團練大臣龐鍾路、江北團練大臣晏瑞書,轉而把湘軍系統的軍官扶上位。其後李秀成太平軍佔領江蘇,“克兩帥官兵”。民殺此官兵者,因將丹陽之下到蘇〈州〉,水陸民財,概被其兵搶擄,故恨而殺也。”咸豐十年六月二十三日和上海買辦楊坊聯合組建的洋槍隊在上海決戰。在星期六,即8月18日,攻擊開始了。叛軍緊緊地逼近城下,他們已經預先驅逐了駐在城外的清軍。可是在這裡,他們卻遭遇到我們山炮的散彈和手榴彈的劇烈射擊;我們的水兵用他們的,錫克人用他們舊式的褐筒也使他們蒙受了重大損害。叛軍在發現他們的努力無望以後,便於夜間退卻到射程以外的地區去了。在星期一,叛軍又來攻城,全作單線行動,每人都拿著一面旗子,我們炮火的有效殺害使他們改變了進軍路線,他們在英國居留地的郊區附近繼續前進。就在這個地點,從我們海軍炮兵所發射的火箭和榴彈有效地保證了他們的退卻。夜間,快炮船‘先鋒號’溯江前進,向他們的營地發射了一些13英寸口徑大的炮彈。這個最後的軍事行動達到了完全阻止太平軍任何進一步攻擊上海的結果,於是他們譭棄了營地,並且在射程以外的地區逐漸退卻。及上海租界,這地區是由英國兵防守的;同法國兵昨天的炮火一樣,英國人的炮火很快地迫使太平軍後撤,並當場擊斃了數百太平軍。由於太平天國禁止鴉片貿易加上清政府與英、法、俄簽署《北京條約》後,太平天國威脅到各國條約利益,西方各國對太平天國運動轉向反對。1862年1月,清政府確立了「借師助剿」的方針,選擇與外國軍隊聯合對太平天國實施作戰:由該年1月-6月,李秀成太平軍與英法聯軍在上海決戰。譚紹光太平軍從吳淞包抄浦東,英法聯軍在高橋鎮與太平軍激戰,原石達開部將吉慶元陣亡,太平軍包抄計劃失敗。法國海軍駐華司令卜羅德少將被太平軍流彈擊斃後,法軍為了報復,佔領上海柘林鎮後,讓清軍殺傷村中數百名男女老幼和太平軍軍人。我跟一大群人去看清軍屠殺俘虜的太平軍,這批俘虜是英、法兩國軍事當局交給清朝方面處死的。英法聯軍既然幫助清朝俘虜太平軍,自然他們也贊同清方這樣殘暴地屠殺俘虜。這批俘虜,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從剛出世的嬰孩,到80歲蹣跚而行的老翁,從懷孕的婦人,到10至18歲的姑娘,無所不有。清軍把這些婦女和姑娘,交給一批流氓強姦,再拖回來把他們處死,有些少女,劊子手將她們翻轉來面朝天,撕去衣服,然後用刀直剖到胸口。這批劊子手做剖腹工作,能不傷五臟,並且伸手進胸膛,把一顆冒熱氣的心掏出來,被害的人,直瞪著眼,看他們幹這樣慘無人道的事。還有很多吃奶的嬰兒,也從母親懷裡奪去剖腹。很多少壯的男俘虜,不但被剖腹,而且還受凌遲非刑,劊子手們割下他們一塊一塊的肉,有時塞到他們的嘴裡,有時則拋向喧譁的觀眾之中。上帝縱使寬恕英國參加鎮壓太平天國的戰爭,但如何能饒恕它參預對無防禦力的婦女和柔弱無知的孩子們的瘋狂屠殺呢?我們從貧苦的英國人群壓榨來的金錢,拿來幫助兩手染著鮮血的惡徒們在中國作戰,這是為了什麼!難道是為從中國得到黃金的買賣嗎?陝西戰場.咸豐十一年八月,太平軍安慶失守,陳玉成為召集人馬、牽制清軍兵力,派陳得才、賴文光、藍成春等太平軍將領,率兩萬餘人遠征陝西,進奪西安。第三次西征.同治元年三月,陳得才率軍經河南內鄉進入陝西商洛地區。同治元年,陳玉成調陳得才等部回援東返解圍。陳得才奉調東返,放棄奪取西安的計劃,進駐藍田厚子鎮。四月二十四日張得才攻克渭南縣城,擊斃知縣曹士鶴等人。四月二十五日擊敗尾追而來的清軍,殺臨潼軍功安定邦。隨後陳得才率部一路沿渭河東進,攻克華州、華陰等地,擊斃團練首領陳茂經,擊潰潼關守將哈連升的阻擊。同治元年五月三日,太平軍陳得才部東出潼關,進入河南,東去解廬州之圍。江南戰場.同治元年五月,洪秀全命令各地太平軍回援天京,太平軍集結二十萬人兵力,10月起大戰湘軍四十多天,未能取勝。天京無糧,據李秀成說原因是“在京時,當與合朝文武在我府會集,聲言:眾位王兄王弟,凡有金銀,概行要買多米糧,切勿存留銀兩,買糧為首切等敘云云。合城文武遵我之言,果買米糧。那時洪姓出令,‘某欲買糧者非我洪之票不能。’要票出京者亦要銀買方得票行,無錢不能發票也,得票買糧回者重稅,是以各不肯買糧入京。固〈故〉積今日之患,國破實洪姓之自害此也。”12月,李秀成奉命北渡長江,由於無糧,太平軍損失很大,“此舉前後失去戰士數萬餘人,因我一人之失銳,而國之危也。”“攻克蘇州等縣,非算李鴻章本事,實得洋鬼之能。其將尚〈上〉海正稅招用其力,該鬼見銀亡命。”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蘇州守將譚紹光被部下郜永寬等八人殺死,蘇州被克復。淮軍奪回蘇州後,郜永寬等八人在常勝軍首領查爾斯·戈登的協調下,已經是清兵的臥底,李鴻章曾答應保住他們的性命,但而後李鴻章違反不殺降的諾言,命程學啟將郜永寬等八人斬首,還射殺千餘名投降的太平軍。不得不指出的是,蘇州屠殺事件直接當事人李鴻章與清朝政府、淮軍與清軍,不能互為代表,江南大營被太平軍殲滅後,華東地區已經沒有直接聽命於清朝皇室的大軍,淮軍為李鴻章個人的募兵,清朝政府也不得不起用,李鴻章也只能代表他自己而成為實力派,遊走於清朝政府與英國之間。清上諭:果能於城池未下之先誠心歸順者,無論其從賊之久暫,均一律準其投誠。將軍械、馬匹呈繳後,該大臣等酌留所部,令其隨同剿賊。倘有不願隨營,即飭地方官遞送回籍,或妥為安插,毋令失所。攜帶資財,不準兵勇搶奪;如兵勇利其資財、私行殺害,即按軍法從事。本管官不行查辦,一經發覺,即著該大臣等從嚴參辦同治二年十一月二日李鴻章淮軍克復無錫,無錫太平軍守將黃子隆是“廣西藤縣人,軀幹矮小,狡勇非常,目光炯炯若電,詐稱不識字,不多言,亦無供狀,臨刑時顏色自若。”同治三年三月二十二日,陳坤書太平軍與戈登常勝軍及劉銘傳淮軍在常州激戰。殘存的太平軍奮勇力戰,壯烈地犧牲了許多人,活著的仍死戰到底,他們雖被迫退下城牆,穿過街道,但始終作著頑強的抵抗,寸土必爭,最後只剩少數兵士,一直抵抗到統帥王府。護王在全部戰役中,身先士卒,激勵將士,奮勇力戰,直到此刻他尚未受傷,他率領著幾個軍官和三四十個兵士,在自己的王府前面作最後的死戰,護王這些部下雖無法戰勝,可是他們堅決面對著敵人,為效忠於自己的高貴事業而死,這些人一個接著一個地在護王周圍倒下去了。這時,他單獨一個人和大批敵人鏖戰,排山倒海的敵人把他擊倒在地,可是在他倒下去之前,許多敵人已死在他那柄大刀之下。我曾經與這位英勇堅強的首領相識,是我一生之中的光榮,我現在來哀悼他,雖然覺得無限悲傷,但同時也感到了驕傲。同治三年四月六日說道,要不是戈登及其軍隊協助你作戰,我定叫你毫無辦法從我手中奪取這城池。”1864年7月南京最後的戰鬥打響,事前李秀成違反洪秀全命令,將南京城內部分分不到糧食的人口遣散到城外,“闔城男女飢餓,日日哭求我救,不得已,即已強行密令,城中寒家男婦,準出城外逃生,各門分〈放〉出足有十三四萬之敷〈數〉。”而李秀成妻舅宋永祺勸降李秀成被補王莫仕暌當眾揭發。肉薄相逼,損傷精銳不可勝數。總兵陳萬勝、王紹羲、郭鵬程等素稱驍將,數日之內,次第陣亡,尤堪憫惻。而左路城頭之賊,以火藥傾盆,燒我士卒,死者甚眾,大隊因之稍卻。其偽宮殿少女縊於前苑內者不下數百人,死於城河者不下二千餘人。經過曾國荃親訊,李萬材供稱,城破後忠王之兄巨王、幼西王、幼南王、定王、崇王、璋王乘夜衝出,被官軍馬隊追至湖熟橋邊,將各頭目全行殺斃,更無餘孽。秦淮長河,屍首如麻。凡偽王、偽主將、天將及大小酋目約有三千餘名,死於亂軍之中者居其半,死於城河溝渠者居其半,三日夜火光不息。至十九日尚有賊踞高屋之巔,以洋槍狙擊官軍者…我朝武功之盛,超越前古,屢次削平大難,焜耀史編,然如嘉慶川楚教亂,蹂躪僅及四省,淪陷不過十餘城。三藩之亂,蹂躪尚止十二省,淪陷亦第三百餘城。今粵匪之變,蹂躪竟及十六省,淪陷至六百餘城之多。而其中兇酋悍黨如李開芳守馮官屯、林啟榮守九江、葉芸來守安慶,皆堅忍不屈。此次金陵城破,十餘萬賊無一降者,實為古今罕見之劇寇。然卒能次第蕩平,剗除元惡,臣等深維其故,蓋由我文宗顯皇帝盛德宏謨。後期鬥爭.同治元年五月三日天京被曾國荃包圍,後洪秀全命洪仁玕外出催救兵,“各守疆土,招兵固寵,不肯將國庫以固根本。於去歲十一月奉旨催兵解圍,身歷丹陽、常州、湖州。殊各路天兵憚於無糧,多不應命。”其時黃文金鎮守湖州,“因道路不通,不能頒兵往援”,洪仁政也“就在湖州住下”,所謂因“道路不能”而不能往援,如確是實情,則是對援救南京不負責任的表現了。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老者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於四方。』凡此均為曾國荃幕友趙烈文目睹所記,總計死者約二、三十萬人。洪仁玕、黃文金護送幼天王突圍。當幼天王、洪仁玕等被俘、失散的前一天,康王汪海洋的大軍從瑞金北上正進攻寧都州城,與幼天王一行相距只數十里。但事實是,近在咫尺,而幼天王一行竟孤立無援而敗亡被俘,原因不大可能是汪海洋不知道幼天王之所在——敗散的殘軍尚能得知與汪相距只六七十里,只要願意,汪豈能探聽不到數十里外蒙難的幼天王之所在?豈能做不到親身或派出精兵去主動迎護?其所以沒有,主要是對幼天王一行不重視,心目中沒有幼天王一行的地位。洪天貴福等與汪相距不遠,洪盡力想趕上汪,而汪則是“要往福建去”,其無意於幼天王可知李世賢是汪的主帥,其力量、威望遠高於汪海洋,而李世賢早已對洪秀全、對洪族不滿,對洪秀全的戰略及某些政策不滿。李世賢在幼天王一行進入江西之際卻到了廣東。英國駐廈門領事曾往訪長談,對李的才幹和在軍中的威信,極為推重。:李極不滿洪秀全,認為昏庸無道,只是因不願意造成分裂他才沒有公開反對,今則可以自行其志云云。處於這樣的思想狀態下,李世賢擺脫洪秀全還來不及,又怎會去迎接洪天貴福一行?李世賢、汪海洋對“迎駕”、“護駕”至少是不積極的。這應是當時洪仁玕、幼天王等總“趕不上”他們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治三年九月九日在南昌被凌遲處死。“偕王譚體元因埋銀二萬兩,後變了百姓,想挖銀子。”江北的太平軍賴文光部與捻軍合併,於1865年在山東菏澤高樓寨摧毀了中原最後一支直接聽命於清朝皇室的野戰軍科爾沁部僧格林沁野戰騎兵在陝北保安被左宗棠消滅。1983年在“太平天國建都天京一百三十週年學術討論會”上,貴州大學的周載章提出關於太平天國滅亡時間的新觀點。透過查考貴州地方誌,他發現了更晚近的一隻打著太平天國旗號的農民軍,即石達開餘部李文彩,這一發現將太平天國的覆滅時間推遲了四年。同治十一年三月,李文彩部在貴州鎮遠和岑鞏間覆滅。但羅友林認為李文彩雖然打著太平天國旗號,但義軍沒有按太平軍的組織編制,根據地也未實行太平天國的政治制度,此外李文彩還為詐降出賣了義軍,不適合作為太平天國的餘脈。傷亡.太平天國與清朝之間的戰爭對人口的影響,作為馬爾薩斯論述東方社會現實性預防人口特徵的重要內容,倍受歷史學家、人口學家的關注。而作為近代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破壞最嚴重的太平天國戰爭對人口的影響卻一直是爭論的重要內容。爭論的關鍵在於兩方面的不足:一是資料品質的侷限,即缺乏可靠的微觀人口資料;二是研究方法的不足,缺乏對戰爭與人口之間因果關係的識別。針對前者,曹樹基提供了較為系統化的清代府級人口資料,解決了缺乏翔實可信資料的問題。但對於後者,至今依然沒有合適的方法討論太平天國戰爭對人口的淨影響。因此,論文《太平天國戰爭對近代人口影響的再估計———基於歷史自然實驗的實證分析》利用微觀府級人口資料,透過構建倍差模型,考察太平天國戰爭對近代人口損失的淨影響。發現太平天國戰爭對近代人口變化有顯著的負向影響,戰爭爆發時戰爭區域與非戰爭區域具有明顯的差異,其中戰爭區域比非戰爭區域年均人口增長率減少35‰。而該結果在採用了戰爭持續時間和戰爭劇烈程度作為是否為戰爭發生區的代理變數之後,戰爭區域比非戰爭區域人口年均增長率減少18‰和14‰。根據以上計算的年均增長率,分別計算了太平天國主要活動地區的人口損失,研究結果發現,全國範圍太平天國造成的人口淨損失在4,693萬至9,511萬。雖然該估計依然在傳統歷史學家、人口史學家的估計範圍內,但對比發現現有關於太平天國戰爭對人口影響的研究存在較明顯的估計偏差。此外,透過分析,不僅揭示了太平天國戰爭所造成的巨大人口損失,同時人口的大量損失也為理解近代江南經濟快速發展以及為何近代江南存在普遍低生育率提供了間接的證據。疆域和行政區劃.太平天國在建國後,改清廷「省、府、道、縣」的行政區劃方式為「省、郡、縣」三級制,即取消“道”,改“府”為“郡”。太平天國後期領導人之一干王洪仁玕曾數次聲稱太平天國欲劃分天下為二十一個省,這二十一省當是指清朝所設的十八省和東三省,但太平天國各個時期的提到的省卻不止於此,另有蘇福省、天浦省、桂福省和伊犁省。洪仁玕還曾宣佈,太平天國將在江南省設十二郡,其他省每省設十一郡,但這一構想脫離實際,沒有、也不可能得到落實。太平天國提到過的省份分別是政治.意識形態.1856年以前太平天國全部圖書被命名為《旨準頒行詔書》包括24本:《天父上帝言題皇詔》、《天父下凡詔書》、《天命詔旨書》、《舊遺詔聖書》、《新遺詔聖書》、《天條書》、《太平詔書》、《太平禮制》、《太平軍目》、《太平條規》、《頒行詔書》、《頒行曆書》、《太平癸好三年新曆》、《三字經》、《幼學詩》、《太平救世誥》、《建天京於金陵論》、《貶妖穴為罪隸論》、《詔書蓋璽頒行論》、《天朝田畝制度》、《天理要論》、《天情道理書》、《御製千字詔》、《行軍總要》。太平天國科舉考試考綱為《旨準頒行詔書》,就是上述24本書。“但世間有書不奏旨、不蓋璽而傳讀者,定然問罪也。”特別是“凡一切孔孟諸子百家妖書邪說者盡行焚除,皆不準買賣藏讀也,否則問罪也,讀者斬,收者斬,買者賣者一同斬。”“梵宮寶剎,必毀拆殆盡。”1859年洪仁玕被洪秀全任命為總裁,總攬文衡,聿修試典,陳玉成為副總裁,蒙得恩為又副總裁,考綱改為《舊遺詔聖書》、《新遺詔聖書》、《天命詔旨書》、《天條書》、《三字經》、《真聖主御筆改正四書五經》,武舉加試《欽定武略》、《兵要四則》、射箭、刀法、大炮。太平天國治下,十二地支中的“醜”改為“好”、“卯”改為“榮”、“亥”改為“開”;將以前的皇帝都貶稱為侯,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被稱為秦始侯、漢武侯、唐太侯;子曰改為孔某曰。爵位.太平天國最高爵位為「王」,又設有義、安、福、燕、豫、侯六等爵位,位居王爵之下。軍事.太平天國的軍隊號稱太平軍,1850年7月為洪秀全建立。“太平軍行伍中以湖南湖北的人為最多,少數是來自廣西的。”太平軍按《太平軍目》規定,在正副軍師的統率下,有王、丞相、檢點、指揮、將軍;軍中官品級次序是總制、監軍、軍帥、師帥、旅帥、卒長、兩司馬。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其中伍長統轄4人、軍帥管13156人。太平軍表定紀律甚嚴,按《定營條例》及《行營規矩》規定,必須遵守命令、愛護武器、保護人民利益、禁止私自藏匿金銀物資等;作戰號令按《行軍總要》部署。前期執行甚嚴,後期日漸鬆弛,在有將軍管理的地方軍紀較好,外圍軍隊軍紀不佳。太平天國從廣西轉戰到南京後曾在軍中推行男女隔離的分館制度,並將這一制度在首都天京推行了兩年,其後全面廢止。但在南京以外的太平天國佔領區,僅於1852年初一克武昌期間在武漢短暫推行過,其他地區並未將此制度推行民間。經濟.土地制度.在1853年頒佈的《天朝田畝制度》中,洪秀全規定平均分配土地,全國土地按年產的高低,分為上中下3級9等,上上田畝產1200斤,以下各等以100斤遞減,第九等以下田畝產400斤。好田和次田搭配,按照每家人口、年齡分配,16歲以上男女每人分數量相同的土地,15歲以下者減半。土地所有權歸天國所有。“凡天下田,豐荒相通,此處荒則移彼豐處,以賑此荒處,彼處荒則移此豐處,以賑彼荒處。”社會理想為“務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聖庫.聖庫制度是太平天國創立的第一個經濟制度。這個制度是伴隨著太平軍金田團營而同時產生的,直到太平天國運動失敗,聖庫制度也隨之泯滅。太平軍第一次攻陷武漢後,沒收一切財產,存入設於武昌原絲綢貨棧的「聖庫」:303。太平軍中每軍都設有聖庫,定都南京後,在它的中央機構中設立“總聖庫”、“總聖糧”,俱各正副、又正副官四員,“職同檢點”。其下分裝置典官任其事。太平天國聖庫的物資約有以下五方面;一是造反初期持上帝全會眾交給聖庫的銀糧衣物;二是打敗清軍或攻克城鎮所獲的戰利品;三是各處城鄉的員獻及對富戶派大捐、打先鋒所得的財物;四是“科派”、田賦與工商稅的收入;五是百工衙的生產品等。天京城中設立的百式衙與諸匠營,是聖庫物資的重要一。英國傳教士麥都思於1853年採訪太平軍記載聖庫制度:關於全軍不發餉事,我復問:“各軍人自有私產者否?”則答:“一概全無,如果查出某人藏有多過五兩的款,即罪他不以此款歸公而把他鞭笞了。所有財物一得到手即須繳入公庫,而凡有私匿不報的都有背叛行為的嫌疑。”“那麼,公庫裡面一定有許多財物啦?”“啊,十分富足,無數量的銀子,都留為實行這大事業應用的。”又問:“如果人人不許有私財,他們自己想買點好東西吃時又怎辦呢?”他說:“那是無需的,每一個伍卒的卒長都預備全體所需,放在桌上的時候,大家平等分享,即使最高階的軍官的盤碗也跟最卑低階小兵一般。”文化.太平天國也舉辦科舉考試,但是試題不來自四書五經,而是來自洪秀全頒行的詔書。考試資格也相較於清朝寬鬆。民族.太平軍早期的主體是客家人。在兩廣地區和廣府人等民系長期為爭奪生存資源而爆發土客械鬥。太平軍中期經過湖南後大舉擴軍,兵員主體變成湖南人為主。到後期,太平軍以廣西人為核心,湖南人為中層,基層士兵則以所到之處招募為主。評價.中國國民黨.孫中山評價太平天國:蔣中正評價太平天國:白崇禧評價太平天國:蔡元培評價太平天國:中國共產黨.羅爾綱的《太平天國史》中對太平天國的評價,代表了二十世紀中國大陸學者對太平天國的主流評價,其基本觀點包括:革命黨.革命黨人將太平天國革命的性質認定為民族革命,宣傳太平天國的民族革命傳統,故清末革命黨人多利用太平天國來進行反滿宣傳,甚至偽造經過清末革命黨人的鼓吹,辛亥革命後人們對於太平天國的民族革命性質逐漸形成了共識。在後來很長一個時期裡,這種認識一直代表著國民黨人的主流觀點。在國民黨執政後的1928年,羅邕、沈祖基將其所輯《太平天國詩文鈔》送請國府要人作序題詞,蔣介石、于右任、白崇禧三序及於右任、李濟深題詩均對太平天國民族革命給予高度肯定和評價,蔣介石序說:“往者洪楊諸先民,崛起東南,以抗滿清,雖志業未究,遽爾敗亡,而其民族思想之發皇,轟轟烈烈,在歷史上足以留一重大之紀念焉。”于右任序謂此書可“擬之'鐵函井底《心史》'”,也旨在強調太平天國的民族革命性質。從這些作序題詩者的身份及其傾向,可以看出當時國民黨內對於太平天國的評價問題具有高度的共識。自三民主義提出起,太平天國革命就被認為是其民族主義的主要一。民國以後,這一觀點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如李大釗評價孫中山在中國民族革命史上的地位時,便稱他承接了「太平天國民族革命的系統」。1930年出版的杜冰坡《中華民族革命史》,上起1851年金田起義,下至1925年孫中山逝世,“前後約八十年,純以民族革命為主眼”,其基本結論是:“中國之種族革命,洪楊革命種其因,辛亥革命收其果。”將辛亥革命與太平天國視為一脈相承的關係。然而,就在清末革命黨人大肆鼓吹提倡太平天國民族革命說的同時,持異議者也不乏其人。1903年,維新派的梁啟超對當時盛行的太平天國民族革命論就頗有幾分不以為然:「吾見世之論者以革命熱之太盛,乃至神聖洪秀全而英雄張獻忠者有焉矣。吾亦知其為有為而發之言也,然此等孽因可多造乎?……即如洪秀全,或以其所標旗幟有合於民族主義也,而相與頌揚之,究竟洪秀全果為民族主義而動否,雖論者亦不敢為作保證人也。」革命派的蔡元培也發表過類似的見解:“洪楊之事,應和之者率出於子女玉帛之嗜好;其所殘害,無所謂滿漢之界;而出死力以抵抗破壞之者,乃實在大多數之漢族。是亦足以證其種族之見之薄弱也。”學者評價.梁啟超:「吾見世之論者以革命熱之太盛,乃至神聖洪秀全,而英雄張獻忠者,有焉矣。吾亦知其為有為而發之言也,然此等孽因可多造乎?……即如洪秀全,或以其所標旗幟有合於民族主義也,而相與頌揚之,究竟洪秀全果為民族主義而動否,雖論者亦不敢為作保證人也。」馬克思:1862年夏除了改朝換代以外,他們沒有給自己提出任何任務。他們沒有任何口號,他們給予民眾的驚惶比給予舊統治者們的驚惶還要厲害。他們的全部使命,好像僅僅是用醜惡萬狀的破壞來與停滯腐朽對立,這種破壞沒有一點建設工作的苗頭……太平軍就是中國人的幻想所描繪的那個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國才有這類魔鬼。這類魔鬼是停滯的社會生活的產物!”恩格斯:“有一點是毫無疑義的,那就是古老中國的末日正在迅速到來。國內戰爭已使帝國的南方與北方分立,而太平天國的天王在南京似乎不會受到清廷軍隊的危害(如果不受自己人陰謀危害的話),正如同清帝在北京不會受到起義者的危害一樣。……中國的南方人在反對外國人的鬥爭中所表現的那種狂熱態度本身,顯然表明他們已覺悟到古老的中國遇到極大的危險,過不了多少年,我們就會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作垂死的掙扎,同時我們也會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錢穆:「洪楊起事,尊耶穌為天兄,洪秀全自居為天弟,建立政府稱為太平天國,又所至焚毀孔子廟,此斷與民族革命不同。」學者周有光認為:「國民黨歌頌太平天國,因為他反對滿清;共產黨歌頌太平天國,因為他是農民革命。2000年的電視劇《太平天國》,暴露一些太平天國的倒行逆施。《辭海》原稱“太平天國革命”後來改為“太平天國運動”。全球化正在促使我們也重新認識歷史。」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劉浦江認為,「除去革命黨人偽造的太平天國及出自文學作品中的某些詩文之外,真正靠得住的其實只有起事之初以楊秀清、蕭朝貴二人名義發布的《奉天討胡檄》。後人往往將這篇檄文與朱元璋《諭中原檄》相提並論,視為太平天國民族革命的一個重要像徵。如蕭公權謂此文“以較朱元璋之諭中原,詞氣激揚,殆無遜色,吾人如謂朱檄為中華民族革命之第一聲,此足為其鏗谹之嗣響”。蕭一山亦稱此檄文“重在排滿,未多倡教,用語頗類明太祖之討元檄文,可見太平起義,仍以民族主義為號召,與天地會之反清革命如出一轍也”。但無論對此文有多麼高的估價,它畢竟只是“揭舉出種族革命的旗號”而已,其像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能夠說明的問題十分有限,單憑這篇檄文去斷定太平天國的民族革命性質,結論未免太過牽強。」劉浦江亦認為:「無論是太平天國革命還是元明革命,都沒有太多的民族革命內涵,它們濃厚的民族革命色彩主要是由後人塗抹上去的……至於太平天國的民族革命標籤,則可以說是清末革命黨人一手打造的。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揭櫫民族主義的大旗,並將其思想淵源追溯到太平天國及元明革命。但元明革命過於遙遠,且除了一篇朱元璋的《諭中原檄》之外,也實在沒有什麼文章好做,而剛剛過去的太平天國運動則耳目相接,並且所針對的革命物件又同是滿清政權,故太平天國便理所當然地成為可堪利用的最佳歷史資源。太平天國的“民族革命”想像由此而產生,一種新的太平天國史觀被成功地塑造出來,並伴隨著三民主義的廣泛傳播而逐漸融入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爭議.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學術界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例如北京中學教師袁騰飛指斥太平天國和義和團的性質類似,是披著宗教外衣的封建腐朽政權。#重定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初審透過的高中《歷史》必修一教材認為,太平天國運動歷史意義和侷限性並存,並鼓勵學生設身處地地思考太平天國興起的背景和覆滅的原因。同時,教材採用“絕對的平均主義思想”和“嚴重脫離實際,根本無法實現”來描述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對《資政新篇》卻給予很高評價,認為其“首次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近年來也有評論認為太平天國在各地推行拜上帝教,以及“凡一切孔孟諸子百家妖書邪說者盡行焚除,皆不準買賣藏讀也,否則問罪也,讀者斬,收者斬,買者賣者一同斬。”「洪秀全為首的太平軍,是頭領們利用迷信發動和發展起來的一支造反隊伍。他的一套教義、教規、戒律,不但從精神到物質嚴厲地控制著參加造反者,而且斷絕了一切可能的退路。它們的指歸,在於由洪秀全個人佔有天下,建立他個人的'地上天國'。這種洪氏宗教,披著基督教外衣,拿著天父上帝的幌子,以中國奴隸主和封建帝王的腐朽思想、條規,對他控制下的軍民實行極其殘酷的剝奪與統治,實際上是一種極端利己主義的政治性邪教。洪秀全造反獲得區域性成功,是以中國社會的大動亂、大破壞、大倒退為代價的,是以數以百萬計軍民的生命、鮮血為代價的,是以中國喪失近代的最後機遇而長期淪為帝國主義刀俎下的魚肉為代價的。尤其可怕的是,這一切還被作為一首英雄史詩,向人們指點通向人間天堂的金光大道。」是毀棄固有文化與「去中國化」運動的濫觴。遺址及紀念館.江蘇省現存太平天國遺蹟有太平天國天王府遺址等。1951年開始籌建並於1956年10月1日在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國某王府建立太平天國紀念館,1958年5月遷至瞻園路128號,1961年1月正式更名為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現館藏歷史文物2140件,一級藏品33件套與大量原始檔案資料、圖書。洪秀全在廣東以前居住的房屋在金田起事後被清軍焚燬。1961年,當時的廣州市文物考古隊在發掘房屋牆基後重建。建築結構為泥磚瓦木,屋內有一廳五房,六間相連。房屋坐北向南,東西寬16.5米、南北深5.5米,每間房約13平方米。靠西邊的第一間設定為洪秀全夫婦住房,室內僅有床、桌子和凳子。第二間房子正面掛有洪秀全太祖洪英綸夫婦畫像,畫像有洪秀全的親筆題詩。此建築1988年1月被中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11月對外開放的洪秀全紀念館,位於花都市新華鎮新華路52號。該紀念館佔地面積1.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15平方米。內有文物70餘件,圖片238張。另全國各地留存太平天國壁畫一百多幅,浙江金華侍王府八十餘幅,江蘇南京二十多幅,蘇州忠王府九幅,安徽安慶、績溪等有少數幾幅。隨著時間流逝,太平天國壁畫作品處於不斷減少直至消失,南京堂子街壁畫由發現時的二十多幅減至十八幅,羅廊巷由十幅減至兩幅,如意裡由五幅減至兩幅,黃泥崗三幅壁畫徹底消失。 | 545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太平天國",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59"
} |
社會主義是一種政治、社會、,包括各種以生產資料為特點的經濟與。其中,社會共有生產資料可以透過國家擁有、、工人自治、勞工合作甚至公民持股達成。雖然社會主義種類千千萬萬,沒有一種定義可以概括,但是每一種都認為應該由社會控制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按是否擁有市場可分為兩種。不帶市場的社會主義將要素市場和金錢剔除,資本主義下的價值規律也不復存在,它往往主張政府對經濟的計劃。這類社會主義追求避免、追求利潤造成的浪費、不公平和金融危機。#重定向 相反,所謂市場社會主義強調在社會擁有的企業和資本分配中保留金錢、要素市場甚至利潤動機的作用。這些企業的利潤可以選擇直接由僱員控制,或者選擇以社會紅利的形式發給全社會,以提升社會福利以及促進公共事業的發展。社會主義計算爭論討論了社會主義內的資源分配方法和可行性——例如有社會主義者認為,資源分配應該基於一個通用的體力勞動指標或者是直接基於勞動時間。作為一項政治運動,社會主義的政治哲學主張從改良主義到革命社會主義均有分佈。如國家社會主義主張推動生產、分配和交換全方位的國有化來實現社會主義;自由意志社會主義倡導工人傳統地控制生產方式,反對國家權力來進行管理;民主社會主義則透過民主化程序來謀求建立社會主義。現代社會主義理論始於19世紀知識分子與工人階級發起的批判工業化與私有財產的政治運動。早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比如羅伯特·歐文曾試圖建立一個自給自足並脫離資本主義社會的公社;而聖西門則創造了名詞--,提倡技術官僚與計劃工業的應用。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設計創造了一個除去導致不合格與週期性生產過剩的無政府狀態和資本主義生產的理想的社會制度。一個地區,誰擁有所有貨幣的百分之幾,就相當於能擁有所有物質的百分之幾。這也是通貨膨脹與緊縮的原因。誰惡意抬高物價多賺百分之幾,這就是資本主義剝削原理。馬克思等人的初衷就是要消滅這種不公平的剝削制度。以上所述的資本主義剝削方式讓資本家不勞而獲地積累大量不應得的財富,也導致資本主義國家富者越富,窮者越窮。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種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只對少數資本家有益,而對大部分民眾無益,但資本主義國家當局支援這種制度,這就形成了資產階級專政。其執政的政黨也就成為了資產階級政黨,這是其階級性質。詞源.“社會主義”一詞的詞根源自拉丁語sociare一詞有著兩種清楚分明的含義,這兩種含義都暗含了“社會主義”一詞較為晚近的用法。“社會”既可以指自由的公民之間的一種較為正式的法律上的契約關係,也可以指同伴和夥伴之間的一種情感關係。起源.關於社會主義的起源存在爭議,但是與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比較則簡單得多。關於社會主義的起源存在以下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包含著一定的背景,通常是從早期現代的各種觀念運動來探討社會主義論題;第二種說法主要認為社會主義思想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第一種說法中,有兩個人經常被提及,一個是托馬斯·莫爾爵士,因為他寫了一本書叫《烏托邦》;另一個是再浸理論者托馬斯·閔采爾。德國馬克思主義元老卡爾·考茨基的《託馬斯·莫爾和他的烏託邦》一書試圖證明這一說法。在此同一時期的另一個可追蹤的根據是英國內戰。在這樣的闡述中,像平等派和掘地派等團體常常獲得高度評價。例如,克里斯托弗·希爾對掘地派領袖溫斯坦萊的評價如下:溫斯坦萊創立了一種19世紀和20世紀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才會有的集體主義理論。溫斯坦萊抓住了現代政治思想中的主旨:國家權力和財產製度與支援這種制度的思想體系有關。他主張以對共同體的關注來取代競爭或革命。他也堅持認為,如果沒有經濟上的平等,將不可能會有政治的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說,他也算是一個現代人。不過這種分析似乎存在問題,部分是因為當時並不存在著與19世紀和20世紀的社會主義相等同的信念。在社會主義觀念是否比“社會主義”一詞出現更早這一觀點上,人們可能會產生一定的爭議。然而,掘地派論者中的神學與文化的內涵顯然被忽略了。第二種說法聚焦於法國大革命剛剛發生後的那段時期。一些學者對它與工業革命之間的相互作用也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利希海姆對18世紀90年代的評論是這樣的:“社會主義歷史一定起始於法國大革命,簡要地來說是因為法國是‘空想社會主義’和‘空想共產主義’的搖籃。而且這兩股思潮都產生於1789年到1799年的偉大革命期間。”大革命是一種嚴肅的考驗,“社會主義”一詞以及自覺堅定的支援這種意識形態的社會運動都經歷了大革命的考驗。所以這些現象在大革命時期和大革命之後都能找到它們的根源。企圖透過激進的社會和政治行動來擴充套件民主、權利、正義和平等的嘗試,儘管沒有帶來什麼善意的結果,但對全世界思想卻產生了很大的衝擊,這種衝擊一直延續到今天。法國大革命是自從1453年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滅亡後,歐洲各國發展各自經濟、政治、軍事時,社會主要矛盾的總爆發,古希臘式的民主政治揭示了,人、社會、國家、民主之間根本關係。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國家的主體,人類終究會戰勝社會關係的束縛,充分體現人是自我的主宰。流派.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最早見於16世紀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一書,盛行於19世紀初期的西歐。空想社會主義者認為社會主義的理想社會應該建築在人類的理性和正義的基礎上。這種社會至今還未出現,是由於人們不認識和承認的緣故。他們覺得只要有天才掌握了這種思想,並推廣開去,就能實現他們心中的理想社會。空想社會義者反對資本主義,並認為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是由於人類在道德和法律上犯了錯誤,背棄了人類的本性的緣故,他們的目的是要消滅這種錯誤。所有空想社會主義者都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並確信資本主義應當為社會主義所代替。莫爾揭露了資本原始積累,痛斥了剝奪農民土地的圈地運動,指出這是羊吃人。聖西門把無政府狀態稱作“一切災難中最嚴重的災難”,認為經濟自由必然導致這一狀態。傅立葉認為僱傭勞動制度是“恢復奴隸制度”,資本主義工廠是“溫和的監獄”。歐文抨擊了資本主義私有制,認為私有制是一切階級之間紛爭的根源。他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階級剝削關係,工人創造了巨量的社會財富,卻被工廠主、商人、銀行家、經紀人、收租者、食利者以及達官顯貴所瓜分。大多數空想社會主義者都主張實行“財產公有制”,但各有見解。莫爾等把財產公有制理解為生產資料和消費品都公共佔有。摩萊裡、歐文等則理解為除日常生活品以外的財產的公共佔有,即是生產資料的公共佔有。少數空想社會主義者如聖西門、傅立葉在自己的理想社會中儲存了生產資料私有制,這是資產階級傾向的明顯表現。一些空想社會主義者也提出了計劃經濟的思想。聖西門主張,在實業制度下要有計劃地組織生產,徹底根除無政府狀態。16至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都帶有不同的禁慾主義色彩,有的甚至公開鼓吹戒絕一切享受的、苦修苦煉的斯巴達式的生活。到了19世紀初期,禁慾主義已經失去得以存在的條件,這時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批判禁慾主義,對未來理想社會的高度物質和文化生活水準作了富有吸引力的宏偉想像。從託馬斯·莫爾開始,許多空想社會主義者都注意到解決城鄉對立、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對立的問題。羅伯特·歐文主張,把城市和鄉村結合起來,把工業和農業結合起來,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起來。空想社會主義的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16世紀至17世紀、18世紀和19世紀初,共經歷了300多年。3個階段的社會和歷史條件各不相同,無產階級的發展水準也不同。16世紀至17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提出了“實行公有制”、“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等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但對社會主義的設想還只是一個粗糙而簡單的輪廓。18世紀,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開始對社會主義進入理論探討和論證階段,並用“法典”形式作出明確規定;對資本主義私有制進行了批判,認為私有制引起經濟上的不平等、進而導致政治上的不平等 ;當具備初步的階級觀點後 ,主張實行絕對平均主義的、斯巴達式的共產主義;在設計未來理想社會時,以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廠為原型,主張在封建制度崩潰後,在農村公社和手工工廠的基礎上建立社會主義;贊同君主制、終身制、家長制等。19世紀30和40年代,空想社會主義發展的頂峰時期。由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在歐洲大陸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這時期空想社會主義者對資本主義的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和道德觀念進行了批判;理論上,提出政治制度的基礎是經濟狀況,指出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設計未來理想社會主義制度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禁慾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術觀點,它從科學的角度認為,社會演變成私有制的階級社會,並不是人類犯錯而背離本性,社會主義需要有發達的資本主義作基礎才能實現。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不單有對立關係,還有繼承關係。在繼承關係中,無產階級必須要把資本主義社會所創造的全部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繼承下來,如果不繼承這種高度社會化的生產關係,就不能從根本上消滅因為社會生產力不足而導致的貧富兩極化的私有制。馬克思與恩格斯認為「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於這個緣故,每一代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條件下繼續從事先輩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透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改變舊的條件。」根據馬克思對社會發展的預言,人類社會的發展,在資本主義社會極大發展、生產力空前提高之後,工人階級是馬克思的政治觀點,在君主獨裁時代透過暴力獲得政權,是當時人類社會在社會發展中唯一的施政途徑,隨著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原有的生產關係、分配結構所造成的政權內部瓦解,相對於從外部施加暴力迅速有效。從最後實現物質生產極大豐富、產品按需分配的角度,符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生產關係、分配結構的國家才能最終進入共產主義社會。而事實的歷史發展中,在蘇聯、中國等一些資本主義尚未獲得極大發展的發展中國家裡,自稱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共產黨採用了恩格斯的暴力革命的政治觀點,發動無產階級、農民階級武裝暴動取得了國家政權。同時這些國家的共產黨未繼承資本主義的極大生產力的社會生產關係、生產資料、分配結構。反而根據這些國家原有的中央集權主義思想和傳統,建立了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之上,衍生出了列寧主義、斯大林主義、托洛茨基主義、毛澤東思想、胡志明思想、鐵托主義、霍查主義、卡斯特羅主義、格瓦拉主義、歐洲共產主義等等。國家社會主義.有觀點認為國家社會主義主要在十九世紀下半葉起,由俾斯麥開始在德國境內推行的一套意識形態融合國家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社會福利體系,主張國家至上,也許並不認同民主體制。國家社會主義在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實現形式是由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推行的納粹主義。不過關於納粹主義是否就是國家社會主義,還只是國家社會主義的一個流派,學術界目前仍有爭議。納粹主義中的「社會主義 」,其實是一種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希特勒所代表的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勞工黨的一系列政治與經濟制度一體化的政策,將德國全國進行重整,社會各部納入各黨組織,如德意志勞工陣線與其他從屬於黨組織的全國與地方性社團,在某種程度上多少帶有社會主義的色彩。在融入了民族主義元素後也主張以民族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宣揚種族優越論,認為雅利安人為最優秀的、對人類進步唯一有貢獻的民族。認為“優等種族”有權奴役甚至消滅“劣等種族”,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在意識形態方面,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鼓吹社會達爾文主義,歧視與之不同的民族。宣稱雅利安—北歐日耳曼人是上蒼賦予了“主宰權力”的種族,主張世界是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叢林,各民族必須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中求勝,實行對外侵略擴張,力主以戰爭為手段奪取生存空間,建立民族世界霸權。民主社會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是指民主憲政之下的社會主義經濟,而社會民主主義則是對資本主義的社會化改良。社會黨國際是社會民主主義者和民主社會主義者共同的國際組織。按法蘭克福宣言所言:社會主義謀求用這樣一種制度來代替資本主義。在這種制度下,公共利益優先於私人利潤的利益。社會主義政策的當前經濟目標是充分就業,增加生產,提高生活水平,實行社會保障和推行收入與財產的合理分配。社會民主主義者提倡和平改良社會,反對暴力,又提倡混合經濟,不反對私有制。民主社會主義者要激進一些,他們通常主張更高的公有制經濟比重和更高的社會福利。兩者都把工會作為自身的群眾基礎,都不侵犯財產私有。兩者都認為,沒有自由就沒有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只有透過民主才能實行,政治上提倡不同思想的黨派共存。當今的世界上,社會民主主義和民主社會主義在歐洲、拉丁美洲和南亞比較盛行。修正主義.蘇聯在60年代實行的反個人崇拜整風,對斯大林的批判與增加豐富人民的生活引入部分資本主義的文化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為是修正主義並與蘇聯交惡。蘇聯的修正主義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對蘇聯模式的修改,要求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成為蘇聯的修正主義一部分,共同分攤其改革成本。同時武力干涉、禁止各國獨立發展符合本國的經濟、政治模式。如原義大利共產黨總書記陶里亞蒂意圖脫離蘇聯控制,他在共產國際“七大”上發言認為,各國共產黨人擁護共產國際的共同路線和“在一切行動中和一切問題上完全一致”是可以分開考慮。相同情況還有鐵托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在中蘇交惡時期就開始被社會主義陣營指責為“修正主義”;文革時期,中共提出標語“徹底批判赫魯曉夫式的修正主義建黨路線”,以此反對黨內的走資派;文革中後期,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也指責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為“修正主義”。尼泊爾毛主義領導人也曾經指責中國是“修正主義”。20世紀初期,社會主義開始傳入中國,有部分人受到無政府主義影響:3。在中國,馬列主義組織和國家主義組織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少年中國學會。少年中國學會由李大釗、王光祈、曾琦、李璜等人1918年發起在北京成立,1923年總部遷到南京。1917年俄國發生十月革命建立蘇聯給少年中國學會帶來影響,1921年少年中國學會在南京召開第二次年會,馬列派的鄧中夏、惲代英等人和國家派的左舜生、陳啟天等人因政治分歧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到1925年第六次年會後走向決裂。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中國人開始較嚴格引入科學社會主義:3。馬列派的李大釗和陳獨秀籌劃創立中國共產黨,主張馬克思主義,1921年正式成立,早期骨幹為少年中國學會成員。國家派的曾琦、李璜、左舜生、陳啟天等人則在1923年成立了中國青年黨,主張國家主義。以後中國共產黨勢力發展壯大,1949年奪得政權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初奉行馬列社會主義,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中國共產黨認識到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一切的事情皆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杆,所以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引入市場經濟,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為中國國家支柱行業都在國有資產絕對控制之下,也就形成了以公有制主體的市場經濟。生產資料所有制由1956年公有制經濟股份制,合資 的轉變。由政府計劃經濟固定價格到引進外資、市場價格自由浮動,政府強烈控制的市場經濟。由過去政府統一分配工作到1988年的自主選擇工作。市場職位需求主導。1978年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產權等觀點。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統建辦公室率先掛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開發總公司,拉開了房地產綜合開發的序幕。1982年國務院在四個城市進行售房試點。在國家的控制之下,也誕生了一批國企“環保釘子戶”。由此而導致的一些問題,仍然被持續關注。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揚階級調和、實行市場經濟、發展私有制的生產關係,因此部分社會主義學者認為其背離社會主義。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旨在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這種社會主義主張,要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需要採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例如最佳化產業結構,推廣節能減排和迴圈經濟,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續性。同時,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也強調社會的民主和法制建設,保障人民的權利和自由,加強社會的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能力,提高社會的文明素質和道德水平。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的實現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參與,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都需要積極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只有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社會才能更加和諧、穩定和繁榮。批評.對社會主義的批評有多種觀點,由於社會主義有多種模式,許多批評僅僅集中於社會主義的特定型別。經濟自由主義者和右翼自由意志主義者把生產資料的私有制和自然實體或者道德權利那樣的市場交易看作是他們的自由和解放理念的核心,而且把資本主義的經濟動態看作是不變和絕對的,所以,他們覺得生產資料中的公有制、合作社和計劃經濟是對自由的侵犯。據奧地利經濟學派人士路德維希·馮·米塞斯,一個經濟體系不利用金錢、經濟核算和市場定價將不能有效定價資本貨物和協調生產,因而社會主義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缺少必要的資訊以率先實行經濟核算。其他對社會主義體系的集中批評基於計劃經濟是建立在分散的知識的利用上。社會主義在這一觀點中不可能實現是因為資訊不能被中央機構集中到一起並有效用於對整體經濟制定一個計劃,因為這麼做會導致扭曲或缺乏價格訊號。許多對社會主義的經濟學上的批評集中於蘇維埃式的計劃經濟的實踐。他們指出計劃經濟下的企業運作缺少預算線降低了對企業的激勵有效的行動的資訊,進而降低社會的整體福利。其他人基於新古典經濟學的對社會主義模式的經濟學上的批評在於他們依賴於對經濟均衡和柏拉圖效率有問題且不切實際的設想。《從資本家手中拯救資本主義》一書在第二章開頭提到社會主義的問題:“以馬克思和恩格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者認為,要限制資本所有者的權力,辦法就是由國家掌握權力,並且剝奪作為生產資料的一切私有財產。但這個方法的結果更糟糕。在社會主義國家。財產所有者原有的權力轉移到國家手裡。在理論上,國家是公道的,是為工人的利益服務的,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國家卻是為當權者們的利益服務的。而且社會主義國家的政府官員對於普通工人的支配權力,即使同資本主義國家裡最貪婪的資本家比起來,都不知還要大多少倍,這是因為社會主義國家政府能夠直接控制競爭的程度,而資本家卻不容易做到。” | 548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社會主義",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83"
} |
民主社會主義是一種把現代民主憲政和社會主義經濟合為一體的政治意識形態,它的本意就是指民主的社會主義形態。但由於何為“民主”、何為“社會主義”存在很大爭議,民主社會主義也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民主”通常意味著普選、多黨制、司法獨立、政治自由,反對法西斯主義和斯大林主義的一黨專政。而社會主義經濟則需要生產資料公有制,經濟模式可以為計劃經濟、參與型經濟或者市場社會主義。在實際執政過程中,許多民主社會主義者允許了多樣型經濟發展,並沒有完全取締市場經濟,並著重於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和財富的再分配。民主社會主義者通常反對社會民主主義的第三條道路,而傾向於早期的社會民主主義,要求最終完全實現社會主義;大部分民主社會主義者在政治光譜上屬於中左翼到左翼,少部分則屬於極左翼。部分民主社會主義者也參加社會民主主義者佔據主流地位的社會民主黨。定義.許多自稱為社會主義者的人認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必然包含民主這一要件,也因此認為“民主社會主義”這一名稱是不必要的。事實上這一名稱並不一定意味著其他形式的社會主義都是缺乏民主的。無論如何,這一名稱被廣泛用於對比蘇式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的社會主義或其他被社會主義者認為具有獨裁成分的意識形態。許多民主社會主義者的真正特色在於,他們既堅決反對蘇聯、東歐和中國毛澤東時期的極權社會主義,也反對各種型別的資本主義。19世紀和20世紀初葉的“社會民主主義”,革命路線者指控改革路線者所主張的以立法方式改革並不能真正的廢除資本主義,而改革路線者則反擊革命路線者所追求的只是不可及的夢想。在今天,社會民主主義者內部的左翼也相當於民主社會主義者。同時也有的民主社會主義者,僅僅是認為斯大林時期的所謂社會主義,是缺乏民主且官僚化的,他們認為應該捍衛自下而上的民主,因此成為民主的社會主義者。並且反對在資本主義體制內進行改革,而是希望徹底的自下而上的革命以取代。抱有此想法的,例如實際上屬於托洛茨基主義組織的工人國際委員會。不像許多社會民主主義者受到第三條道路的影響,而願意以其他手段來解決貧窮問題,民主社會主義的革命路線和改革路線都堅持著福利國家的理想。革命路線者支援福利國家理想,不只因為這是一種達成社會主義目標的方式,也是作為一種在“革命尚未成功”之前救濟貧窮的過渡期政策,同時也能作為號召人民發動革命的動員手段。民主社會主義者仍然主張應該進行財富和權力的重新分派,並且將大多數的主要產業國有化,許多人也仍然支援計劃經濟,而這些都是社會民主主義者大多早已拋棄的概念。除此之外,許多民主社會主義者仍然保持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說,而社會民主主義則大多早已完全拋棄了馬克思的經濟學說。民主社會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便已出現。以現代對民主的定義而言,當時還沒有任何國家能稱得上民主國家,因為每個國家的選舉制度都還存在著基於性別、種族和經濟狀況的歧視。當時民主社會主義的特別之處便在於他們願意以議會制來解決政治問題。幾十年以後,由於最主要的漸進式改革派系—社會民主主義,不但未能廢止資本主義,連許多社會主義的目標也放棄了,因此一些民主社會主義者對漸進式改革的幻想逐漸破滅,革命路線的民主社會主義於是開始嶄露頭角。革命路線者主張現有的資本主義社會阻礙了真正的民主發展,因此只有利用革命的手段建立一個新的政治架構,根基於底部廣大群眾的組織,才能達成完全民主的目標。世界上自稱是民主社會主義者的組織有很多,它們之間的差異性也很大。除社會黨國際內部的一些政黨外,還包括進步聯盟、進步國際、聖保羅論壇和歐洲左翼黨中的一些政黨,甚至有部分主張民主的革命社會主義組織也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民主社會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民主社會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存在一定區別。前者主張建立一個實行社會主義經濟的社會;而後者則是將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進行了綜合。許多自稱為「社會民主主義」的政黨都與那些民主社會主義政黨劃清了界線,自然的兩者仍有一些重疊的特色,一些民主社會主義者所公開承認與社會民主主義仍有相同的部分,和那些為了使他們更符合社會主義而產生的差異。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社會民主主義的立場是處於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中間,而民主社會主義則擁護完全的社會主義,並且希望藉著民主手段廢止資本主義。一般而言,對於民主社會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的差異有兩種看法:第一種看法認為民主社會主義不過是更左翼的社會民主主義,而非另一種分支,因為許多社會民主主義者仍然承認他們繼承馬克思主義,而且社會民主主義者討論政治時的用詞也和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沒有差異。第二種看法則認為儘管民主社會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都有同樣的主張,但對於民主社會主義而言這些主張只是一個在邁向全然的社會主義社會之前所的經歷的過程而已,而社會民主主義則則已經拋棄了其建立全然社會主義社會的目標,同時偏向了中立派的立場,因而他們已經沒有理由再自稱為社會主義了。歷史.許多早期社會主義流派,尤其是那些源自法國大革命中無套褲漢的政治分支,認為民主的特色是全民普遍的投票權、以及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較為知名的如雅各賓派平等主義者巴貝夫,主張人道主義革命路線的路易·布朗和羅伯特·歐文,一起被稱為所謂的空想社會主義,以及共產主義的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現在回顧起來,這些早期的社會主義者,或許也包含了民主社會主義的成分。“民主社會主義”的詞源最早出自於德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威廉·李卜克內西於1869年5月31日發表的《論社會民主黨的政治立場,特別是對國會的政治立場》,其中提到“沒有民主的社會主義是臆想的社會主義,正如沒有社會主義的民主是虛假的民主一樣”,這裡的“民主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是同義詞。後來的愛德華·伯恩施坦則用“民主社會主義”作為改良主義的代名詞,而與伯恩施坦同一時代的奧地利社會民主黨和美國社會黨也自稱民主社會主義,但在理論上與伯恩施坦並不完全相同。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美國的工團主義者丹尼爾·德萊昂也可以看作是民主社會主義早期的分支,他主張政府應該根基於工會上,但也主張應以選舉的方式來達成此一目標,於是成了混合革命手段與議會改革的民主社會主義。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奧地利馬克思主義是民主社會主義的主要代表。1920年初期由G·D·H·科勒主張的也是一種尋求非蘇聯式獨裁的社會主義的嘗試。印度獨立以後,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仿照了歐美式的民主憲政,並在憲法中規定了印度是社會主義國家,長時間實行國有化和計劃經濟,被稱為“尼赫魯式社會主義”。在當時,許多左翼的印度國大黨成員另外組織了社會主義的黨派,他們的政策,便是堅持在進行社會改革的同時,不能和史達林獨裁統治的蘇聯一樣,淪為一黨專政的政府。直到1991年,印度才開始進行市場經濟改革。在愛爾蘭民族解放運動中,愛爾蘭新芬黨成為了抗擊英國殖民統治和主張收復北愛爾蘭的領頭羊。該黨在政治上支援現代民主憲政共和制,經濟上反對資本主義市場剝削,提倡建立“平等的愛爾蘭”。後來產生的團結-人民先於利潤、共和新芬黨等左翼政黨也與新芬黨的意識形態相近,都屬於民主社會主義。1960年代,歐洲和北美洲的新左派裡含有許多民主社會主義的色彩。舉例而言,由“學生爭取民主社會”組織所發表的休倫港宣言,便是結合了對共產主義的批評、主張以民主社會主義重建社會的流派。在西歐,學運領袖丹尼爾·孔-本迪、情境主義者和其他團體於1968年5月發動的遊行也持類似的立場。同時在東歐,有主張帶有人性面孔的社會主義的派系,意味著賦予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政治理念更確實的民主成分。1981年,波爾布特領導的紅色高棉勢力解散柬埔寨共產黨,轉而成立奉行民主社會主義的民主柬埔寨黨。冷戰結束以來,許多傳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逐漸轉變,形成類似民主社會主義的政治立場。目前歐洲聯合左派/北歐綠色左派的政黨通常包括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和民主社會主義者。因此,民主社會主義的定義界線必然時常變化。對右派人士而言,民主社會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幾乎沒有差異,而對左派而言,則意味著許許多多由馬克思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所衍生的意識形態分支之一。除此之外,民主社會主義也常被人與其他分支簡稱為一種“社會主義”。自從1990年代以來,許多活躍的民主左翼人士加入了由諾姆·喬姆斯基、塔裡克·阿里、託尼·本恩所領導的國際性反全球化運動,儘管立場與民主社會主義相符,這些人士和團體通常以反資本主義自稱,而沒有區分自己為何種社會主義。特色.民主社會主義通常支援政府部門所發揮的功能,尤其是那些他們認為最重要的專案,如醫療、教育、公用事業、大眾運輸,有時也包括銀行業務、採礦和燃料萃取。對改革路線的社會主義者而言,他們的主張通常包括了混合經濟,和強調勞工與消費者的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家庭農場和中小型企業。在印度,民主社會主義者還必須依照傳統以村莊為主的小耕農經濟為範本調整做法。革命路線的社會主義者的不同處在於對政府部門以及國有化的看法。他們追求在革命前的國有制度,不只是一種達成社會主義目標的手段,也是一種在過渡期改善資本主義下惡劣情況的手段,直到革命成功,生產工具直接由勞工和公眾組織控制為止。有關生產工具的部分,革命路線的社會主義者比較喜歡稱為“”而非“國有化”這一稱呼,因為後者通常用以稱呼社會民主主義中,由議會選出的官僚控制生產工具的情況。社會所有的概念即為在民主的前提下由工作場所直接控制生產工具,使得民主權力得以由勞工所分享。有關於手段上的不同,不同派別的民主社會主義通常傾向於使用不同的手段,或是堅持以非暴力抵抗反對資本主義,或是在必要情況下採取暴力抵抗,或是堅持以議會手段實行反資本主義改革。民主社會主義的直接行動有時會和無政府工團主義有類似立場,不過與之不同的是,民主社會主義不認為國家的存在是邪惡而必須被廢止的。民主社會主義政黨.現代民主社會主義政黨命名不固定,常以“左翼黨”、“社會黨”等作為黨名。使用這些名稱的政黨中,一部分是主張較為激進的社會變革的左翼社會主義政黨,另一部分則是主張漸進改良的民主社會主義政黨。目前,比較著名的民主社會主義政黨和組織有厄瓜多主權祖國聯盟運動、尼加拉瓜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薩爾瓦多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墨西哥民主革命黨、巴西勞工黨、格陵蘭因紐特人共同體、冰島左翼-綠色運動、挪威社會主義左翼黨、瑞典左翼黨、芬蘭左翼聯盟、丹麥社會主義人民黨、法羅群島共和、德國左翼黨、盧森堡左翼黨、法國左翼黨、愛爾蘭新芬黨、葡萄牙左翼集團、義大利左翼、希臘激進左翼聯盟、西班牙我們能和美國民主社會主義者等。著名的民主社會主義者. | 548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民主社會主義",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84"
} |
李奧納德·伯恩斯坦,猶太裔美國作曲家、指揮家、作家、音樂教育家、鋼琴家。生平.伯恩斯坦生於美國麻省勞倫斯,生名「路易斯」,後於16歲時更為現名李奧納德·伯恩斯坦。1935年,入讀哈佛大學,師從瓦爾特·闢斯頓、學習作曲,並於1939年畢業。隨後進入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學習指揮。1941年,擔任波士頓交響樂團助理指揮,並師從謝爾蓋·庫塞維茲基和弗里茲·萊納。1943年,臨時代替生病的布魯諾·瓦爾特上臺,指揮了施特勞斯《》、舒曼《曼弗雷德》序曲、瓦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序曲、米克羅斯變奏曲等而大獲成功,自此在樂壇上嶄露頭角。當時他就已經有不少作品面世,包括《》“耶利米”、芭蕾舞劇《》、音樂劇《》等等。自1943年起頻頻擔任紐約愛樂的客席指揮,後在1958年升任為該樂團音樂總監,成為土生土長美國人中,第一位獲得指揮國際級樂團殊榮的指揮家。他在任的12年間,開創了該團的黃金時代,後來成為終身榮譽指揮,從此一舉確立了第一流指揮家的名聲。這12年間號稱紐約愛樂的黃金歲月,對古典音樂在美國年輕族群中的推廣,有極大的作用。1969年,伯恩斯坦自紐約愛樂退休後,後半生轉往歐洲發展,原本是希望多花點時間作曲,不過顯然事與願違,多數時間都在從事教育後進,以及擔任歐洲知名樂團的客席巡迴演出指揮工作。他在歐洲最重要的功績,是與維也納愛樂保持長久而良好的關係,在DG留下許多經典錄音,因此維也納愛樂授予伯恩斯坦榮譽會員。1989年12月23日和12月25日是他永遠被值得紀念的兩天,伯恩斯坦在鋼琴家尤斯圖斯·弗朗茨的邀請下到柏林指揮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地點分別是柏林愛樂廳和柏林音樂廳,由攝影。當時正值柏林牆倒下,伯恩斯坦將交響曲中席勒的《歡樂頌》歌詞改為《自由頌》。伯恩斯坦對此說道:“我肯定,貝多芬會同意咱們這麼做的”。超過20個國家,一億人透過電視轉播收看了這場音樂會。此外,伯恩斯坦所指揮的曲目範圍逐步擴大,從巴洛克到現代各家均有涉獵,尤其是浪漫派作品。其中又以與他同是猶太人指揮兼作曲家的馬勒的作品為最。作品.商業錄音.早在1950年代開始,伯恩斯坦就於哥倫比亞唱片錄音室內參與唱片的錄音製作,並以美國為其活動之中心。1970年代之後,伯恩斯坦主要在歐洲與德意志留聲機合作;而這個時期的音樂錄製,絕大部分演奏現場的錄音或實況錄影。作曲.1935年,伯恩斯坦完成了第一部個人作品,為鋼琴與女高音所作的《詩篇第148篇》,音樂劇《西區故事》、《》,輕歌劇《天真漢》等等,當中不乏傑出之名作。評價.伯恩斯坦讓同為猶太裔的指揮兼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的音樂在20世紀後半葉忽然成為主流,為所有音樂廳所接受,並成為古典音樂界普羅大眾熟知的作曲家。在他之前,並非沒有指揮家演奏馬勒的交響樂作品,如舍爾興、萊因斯多夫、克倫佩勒、華爾特、富特文格勒等人,他們都在馬勒生前曾與他有或多或少的親身接觸,並在他死後也曾在音樂會或唱片錄音上演繹過他的音樂。但在伯恩斯坦大力推廣之前,馬勒始終不能算古典音樂圈內第一線的主流作曲家,莫札特、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人才是。馬勒的交響曲最多也只有他的《第一號交響曲》,或是《第五號交響曲》因被電影《魂斷威尼斯》配樂使用,才較有機會被演出。伯恩斯坦運用他的媒體魅力,以及他對馬勒的強烈熱愛,在任何可用得上馬勒作品的場合裡,大力推廣馬勒的音樂:例如在參議員羅伯特·甘迺迪的追悼彌撒上,他指揮紐約愛樂演出《第五號交響曲》中的慢板,以肅穆的手法讓所有聽眾產生深刻的共鳴,讓這首作品的旋律深印腦海、永生難忘。而在約翰·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開幕式上,他則指揮演奏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千人」》的第一樂章,並請來多位美國當時頂尖的歌劇演唱家擔綱,用光輝燦爛的手法,詮釋宛如天國開門般歡欣鼓舞的場面,讓所有現場與電視機前的觀眾都體會到馬勒巨力萬鈞的氣勢以及金碧輝煌的莊嚴感。在所有馬勒交響曲中,《千人交響曲》巨大而誇飾的性格,可以說是與伯恩斯坦最能貼近的。從此,馬勒變得不再是音樂會上的票房毒藥,相反的成為許多樂團藉以提高票房的保證,唱片公司也開始一而再地灌錄馬勒交響曲全集。如今馬勒的作品業已成為資深唱片收藏者家中必藏之基本曲目,有相當程度應歸功於伯恩斯坦。 | 548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倫納德·伯恩斯坦",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488"
} |
蒙古奶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德,漢語的意思就是“白色的食品”。是用馬、牛、羊和駱駝的天然純奶製成的,品種繁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曾被稱為“百食之長”,無論居家餐飲、宴賓待客,還是敬奉祖先神靈,都是不可缺少的。因地區不同,其品種和製作方法也不盡相同。主要有奶皮子、奶油、乳酪、奶豆腐等。 | 551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蒙古奶食品",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11"
} |
奶皮子,蒙古民族奶食品之一,屬於奶製品。奶皮子的製作方法是把鮮奶倒入鍋中用小火煮沸後,用勺子反復揚灑,並持續加入生奶,直到表面有凝結物時,便關火冷卻,數小時後可形成奶皮子。奶皮子含有較多的油脂,比一般奶類食品易於儲存。參看. | 551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奶皮子",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13"
} |
奶豆腐,蒙古民族奶食品之一,屬於奶製品。其作法先將酸奶子中的奶油提取出後,將其中水分煮乾使其凝固,再放入模子中成型或以布袋擠壓成型之後曬乾可食用且便有儲存。奶豆腐可分成加糖兩種口味。 | 551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奶豆腐",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17"
} |
蒙古族傳統醫學,簡稱蒙醫學,是流傳在蒙古地方的一種傳統醫學,是蒙古民族醫藥學理論和治療方法所形成的民族醫學。起源.真實的起源以不可考,但相信其針灸、草藥、推拿等方式是漢朝以前與匈奴之間所交流下來的產物,結合蒙古人生活在高寒地區,多戶外活動,多肉食的特點,發展了自己獨特的優勢,基本也是用草藥、針灸、推拿等方法治病,其間也受漢族中醫的影響很大,以前也摻雜著薩滿教的迷信,如跳大神之類。歷史.概要.蒙醫藥學認為人體是由三根、七營的相互關係,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現象。“蒙古大夫”.“蒙古大夫”有時也被指代庸醫。蒙醫擅用猛藥,而古代一些本身體質虛弱的達官貴人在接受蒙醫治療後往往效果不佳,“蒙古大夫”因此給人一種“惡治”的印象。一些蒙醫醫生對“蒙古大夫”一詞表達過不滿。因涉嫌冒犯少數民族,在中國大陸,用於形容庸醫的“蒙古大夫”一詞被禁止在正規媒體的新聞報道中使用。 | 552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蒙醫學",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20"
} |
成吉思汗陵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薩克鎮甘德爾敖包的伊金霍洛草原上,屬窟野河上游。成吉思汗祭祀之所「八白室」清朝初年遷至伊金霍洛,抗日戰爭期間遷至甘肅,後於1949年遷至青海塔爾寺。1954年又遷回,現有建築修建於1955年至1956年。陵內有成吉思汗生平功業繪畫及其坐像、遺物,並陳列有元代文物。1982年,成吉思汗陵正式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1227年,成吉思汗在滅西夏的戰爭中病逝於六盤山。元中統四年,博碩克圖濟農在鄂爾多斯部的駐牧地修建王愛召後,“八白室”便遷移至王愛召附近供奉。清初時,八白室被遷移至了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所在地也被改名為了“伊金霍洛”,蒙語意為“聖主的院落”。在乾隆年間,八白室當中除成吉思汗靈帳和商更斡爾閣白室之外的其他白室散落到鄂爾多斯各地,只有在每年大型祭祀的時候才會重新聚集到伊金霍洛。成吉思汗陵這一稱謂始於清朝《欽定理藩院則例》,《欽定理藩院則例》記“伊克昭盟境內有青吉思汗園寢,鄂爾多斯七旗,向設有看守園寢,承辦祭祀之達爾哈特五百戶。”根據清代蒙古文檔案和五世達賴喇嘛的記載,其內供奉著的是成吉思汗畫像。光緒年間,有部分傳教士來到伊金霍洛,把八白室當做“成吉思汗陵”對外宣傳,從此“成吉思汗陵”這一稱呼就流傳開來。1937年10月,日本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進佔歸綏、包頭,伊克昭盟的一些王公貴族勢力投靠日本與蒙疆當局。蒙疆聯合自治政府要求伊克昭盟將成吉思汗陵遷移至歸綏,但命令最終沒有得到執行。為了保護八白室免受戰火侵襲,1939年6月,以當時的伊克昭盟盟長沙克都爾扎布為代表的蒙古族人向國民政府提出向西遷陵的請求。在獲得許可後,1939年6月10日太陽未出之時,成吉思汗靈柩在達爾扈特守陵人和軍隊護送下啟程。成吉思汗的靈柩在榆林改以汽車運載,6月16日啟程南下,沿途均受到當地官員和蒙民的隆重迎送。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迎靈辦事處”,成員有邊區政府秘書長曹力如、八路軍留守處參謀處長曹裡懷以及其它有關部門的負責人,還邀請了國民黨膚施縣黨部書記長高仲謙、縣長馬豫章參加。迎靈辦事處設在延安城東約八里處的橋兒溝。邊區政府交際處接待科全部搬到了橋兒溝具體開展工作。6月21日,成吉思汗靈柩路過延安,中共中央組織黨內外群眾對成吉思汗進行了公開路祭,延安的抗大、女大、魯藝、工校、邊府機關、邊區各人民團體、抗日後援會等百餘單位萬餘人,高舉紅旗、標語旗,列隊前往橋兒溝,分列在公路兩旁,與自發前來的當地群眾,綿延達三里許。在橋兒溝的公路旁用布幔佈置一座靈堂,靈堂當中掛著寫有“世界巨人”四個大字的橫額,兩旁懸有寫著“蒙漢兩大民族更親密地團結起來”、“繼承成吉思汗精神,堅持抗戰到底”等巨幅標語。靈堂前,用翠草鮮花紮成高大牌樓一座,上面橫懸“恭迎成吉思汗靈柩”的匾額。中共中央代表謝覺哉、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柯慶施、八路軍代表滕代遠、總政聯絡部部長王若飛、八路軍後方政治部主任莫文驊、邊區政府代主席高自立、邊區政府秘書長曹力如、國民黨膚施縣黨部書記長高仲謙、縣長馬豫章、電報局長汪克毅等,在靈堂前等候著靈車隊的到來。沿途迎接的數萬人員向靈柩熱烈高呼“保衛伊金霍洛,保衛內蒙,保衛中國”、“蒙漢聯合起來,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等口號。靈柩安置於靈堂正中,供上祭品,陝甘寧邊區政府秘書陳行健司儀,一聲“肅立”,眾人垂手恭立,奏國樂,鳴炮。主祭謝覺哉、陪祭滕代遠、柯慶施、高自立、莫文弊、王若飛就位。謝覺哉領導全體向靈柩行禮如儀,黨中央、毛澤東、八路軍總部、八路軍總政治部、八路軍後方留守處、中央統戰部、邊區黨委、邊區政府、教育廳、膚施縣國民黨黨部、縣政府、抗大等單位與人員的代表上前敬獻花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代表謝覺哉、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代表滕代遠、陝甘寧邊區政府代表高自立率延安黨政軍民學各界謹以清酌庶饈之奠,致祭文於聖武皇帝元太祖成吉思汗之靈:日寇逞兵,為禍中國,不分蒙漢,如出一轍;器然反共,實則殘良,漢蒙各族,皆眼中釘;乃有奸人,蠢然附敵,漢有漢奸,蒙有蒙賊;驅除敗類,整我陣容,抗戰到底,大義是宏;頑固分子,準投降派,摩擦愈兇,敵愈稱快;鞏固團結,唯一方針,有破壞者,群起而攻;元朝太祖,世界英傑,今日郊迎,河山聚色;而今而後,兩族一家,真正團結,唯敵是撾;平等自由,共同目的,道路雖艱,在乎努力;艱苦奮鬥,共產黨人,煌煌納領,救國救民;祖武克繩,黨仁不讓,大旱盼霓,國人之望;清涼嶽嶽,延水湯湯,此物此志,寄在酒漿。靈柩離開延安後,途經甘泉、耀縣、洛川、黃陵,三原,6月24日到咸陽,6月25日到西安,全城20萬人郊迎, 沿街香案羅列,鞭炮齊鳴。國民政府代表、地方高階官員及各界知名人士在鼓樓禮堂舉辦了盛大的國祭。從西安開始由第二戰區、第八戰區、第十戰區司令長官代表及天水行營主任程潛全權負責,7月1日成吉思汗靈櫬西遷至甘肅省榆中縣興隆山,安放於興隆山東山大佛殿。1949年8月,馬步芳在敗退至青海時帶走了八白室,並最終將其遷移至青海塔爾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應蒙古族群眾的要求,向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遞交“將成吉思汗靈柩遷回伊金霍洛”的報告。這份報告後來得到周恩來批准,同時撥款80萬元專款在伊金霍洛旗重新修建陵園。1954年3月6日,綏遠省被併入內蒙古自治區,當年3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迎接成吉思汗靈柩代表團一行29人前往青海省,並於4月7日從塔爾寺接回了成吉思汗八白室,並將其重新安放在1939年西遷前的土地上。1955年,成吉思汗陵正式開始建造,並於當年建成。在建造過程中,除了修建成吉思汗陵墓外,鄂爾多斯其他各旗的相關祭祀神一同也被徵集入陵園,並分別安排祭祀地點。1956年,成吉思汗陵園建成,此時成吉思汗的靈柩曾被開啟,共有7層,其中最內層放置著由一幅畫作包裹著的一隻皮枕頭,皮枕頭內所包裹的究竟是什麼物品至今不得而知,學術界對此也有多種猜測。文化大革命期間,成吉思汗陵遭受了嚴重的破壞。此後,成吉思汗陵經過多次維修和翻新,在翻新的過程中新增了部分陳設和壁畫。1982年,成吉思汗陵正式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成吉思汗陵正式對外開放。爭議.由於蒙古族的宮廷葬俗中不會對外透露墓址,並且在埋葬完畢後會用馬把墓址踏平,以免被人發現,甚至在埋葬的過程中如有外人發現也會將其殺害,這導致了成吉思汗真正的埋葬地點的具體地點至今無人可以確認。明朝編撰的《元史》記載包括成吉思汗在內的元朝諸帝皆葬於起輦谷,但起輦谷究竟位於何處則不明。這引起多方猜測,至今已經有六盤山、阿勒泰山等多種說法,這些說法都傾向於認為成吉思汗陵是衣冠冢。但也有說法認為成吉思汗陵內確實沒有成吉思汗的遺體,不過在薩滿教的角度上並不算是衣冠冢,此外還有觀點認為成吉思汗陵內安放的是成吉思汗的骨灰,而成吉思汗陵所在地的伊金霍洛旗政府則表示成吉思汗就葬在成吉思汗陵內。結構.成吉思汗陵佔地55000平方米,造型為3座相連的蒙古包,白牆紅窗,保留了原有的蒙古包和八白室的形制。正殿高24.18米,東西兩殿均高達18米。陵寢的屋簷正中懸掛著烏蘭夫於1985年題寫的“成吉思汗陵”牌匾。整座建築可分為正殿、寢宮、西殿、東殿、東西展廳6個部分。具體規制如下:祭祀禮儀.成吉思汗陵內的祭祀儀式主要由成吉思汗宮帳祭祀儀式和“哈日蘇勒德”祭祀儀式兩個部分組成。這兩部分祭祀活動分別由右翼達爾扈特和左翼達爾扈特人完成。其中右翼達爾扈特負責祭祀成吉思汗宮帳,俗稱伊金·達爾扈特;左翼達爾扈特則負責祭祀蘇勒德,俗稱蘇勒德·達爾扈特。成吉思汗祭奠有一套完整的祭祀儀式,是在歷次完善中逐漸形成的,儀式分龍年大祭、虎年大祭、年祭、四時大祭、月祭、日祭;具體的祭奠程式有祭天、敬獻花束、敬獻哈達、敬獻鮮奶屯祭燈、祭酒、獻羊背子等,每段祭祀都有固定的祭詞,同時還要朗誦《出征歌》和《蘇力德歌》。在祭奠儀式後還舉辦那達慕大會。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也每年延續舉辦中樞致祭成陵大典。研究保護.1981年至1984年,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對成吉思汗陵進行整體維護,在這此維護期間,成吉思汗陵的琉璃瓦被翻新,陵內新增大量壁畫,通向陵宮的佈道也重新鋪設。1986年至1987年,陵宮內再次新增壁畫,地板被更換為大理石地板,並且在正殿當中安放了一尊成吉思汗的漢白玉雕像。1996年至1999年,成吉思汗陵的屋頂再次翻修。2004年11月底,伊金霍洛旗旅遊局啟動了成吉思汗陵保護、修繕、建設工程,該工程於2006年8月竣工。 | 552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成吉思汗陵",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25"
} |
卡爾·吉德·央斯基”,並且納入國際物理單位系統。生平.早期.卡爾·央斯基於1905年出生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他的父親西里爾·央斯基是奧克拉荷馬大學工程學院院長。西里爾·央斯基是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捷克移民,16歲開始擔任教師,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電氣工程教授的身分退休。他對物理學具有濃厚的興趣,這種特質也傳遞給他的兒子卡爾·央斯基。卡爾·央斯基的母親尼爾森·莫羅具有法國和英國的血統。卡爾的弟弟西里爾·央斯基小他10歲,幫助他建立了一些美國國內最早的無線電發射器,包括在威斯康辛州和明尼蘇達州。1927年,卡爾·央斯基進入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就讀,並順利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1928年,他加入了位於新澤西州蒙茅斯縣貝爾實驗室。央斯基擔任無線電工程師,工作是調查背景雜訊它可能會干擾無線電傳輸。無線電天文學.央斯基在貝爾實驗室設定天線,用來接收頻率為20.5兆赫茲的無線電波。它被安裝在轉盤上,可以讓它朝向任何方向旋轉,因此被稱為「央斯基的旋轉木馬」。它的直徑大約為100英尺,高20英尺。藉由旋轉放置於4組福特T型車上的天線,可以精確定位接收到的訊號方向。在記錄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訊號數個月後,央斯基最終將背景雜訊歸類成三種型別:附近的雷雨、遙遠的雷雨,來歷不明的淡淡嘶嘶聲。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來調查第三種型別的背景雜訊,發現其強度每天都會漲落一次。卡爾·央斯基初步推測該雜訊來自太陽輻射。然而幾個月後,該最強的雜訊號源開始遠離太陽的位置。卡爾·央斯基也確定訊號的重複週期為23小時56分鐘,剛好是地球相對於宇宙的自轉時間。央斯基認為它來自於銀河系中心,而人馬座方向的訊號源是最強的。他的發現受到廣泛宣傳,出現在1933年5月5日的《紐約時報》上。他於1933年也出版了經典論文《明顯的外太空電子幹擾源頭》。卡爾·央斯基想更詳細的進一步調查銀河系的無線電波。他隨後提交了一份建議書,想要貝爾實驗室建立一個直徑30米的碟形天線,它擁有更高的靈敏度,更能夠仔細的觀測該訊號源。然而貝爾實驗室拒絕了他的請求,因為檢測該輻射源不會對穿越大西洋的通訊系統產生明顯的影響。央斯基後來重新分配至另一項工作計劃,於是未能進一步研究。卡爾·央斯基一直居住在新澤西州,1950年由於心臟病去世。影響.曾經一些科學家對於央斯基的發現感到興趣,但是無線電天文學領域仍然處於停滯狀態好幾年,部分原因是由於央斯基缺乏正規的天文學家訓練。他的重大發現剛好遇到經濟大蕭條,故天文臺不願進行任何新的研究專案。央斯基的發現對於無線電天文學有很大的影響:無線電工程師格羅特·雷伯在伊利諾伊州建造一個無線電望遠鏡,並重做了卡爾·央斯基早期的工作。約翰·丹尼爾·克勞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俄亥俄州立大學開始進行無線電觀測。紀念.為了紀念卡爾·央斯基的貢獻,射電天文小組委員會在1973年8月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第十五次大會上,透過決議使用“央斯基也以他來命名。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博士後獎學金計劃被命名為卡爾·央斯基計畫 。此外,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每年頒發揚斯基獎 。2012年1月10日,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的甚大天線陣被重新命名為卡爾·央斯基甚大天線陣,以紀念他對於無線電天文學的貢獻。央斯基原先使用的天線裝置目前位於貝爾實驗室場區,並設定有紀念牌。央斯基雜訊以卡爾·央斯基來命名,指的是宇宙發射出的高頻雜訊幹擾。 | 553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卡爾·央斯基",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31"
} |
馬奶酒,是一種用傳統方法將馬乳發酵製成的奶酒飲品。馬奶酒廣受居住於中亞乾草原眾多民族的喜愛,在遊牧民族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包括:哈薩克人、巴什基爾人、卡爾梅克人、柯爾克孜人、蒙古人與雅庫特人皆擁有製作馬奶酒的漫長歷史。除此之外,馬奶酒在中國華北地區的漢人間,也是極為普遍的酒類飲料#重定向馬奶酒是一種與克非爾相似的乳製品,但相較於克非爾是採用固體酸奶酵母所製成,馬奶酒則使用液體的奶類做為發酵劑所提煉而成的飲品,由於馬奶酒的主要成分馬乳比起牛奶或羊乳含有更多的糖分,所以在發酵完成後,和克非爾相比馬奶酒的醇度含量更高,不過仍保有溫和的口感。即使在馬奶酒盛行的地區,馬乳依舊是一種生產數量有限的商品。為了達到工業化的大規模生產需求,現今市面上所販售的馬奶酒,大多使用牛奶為主要製造原料,牛奶雖然擁有更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但與馬的乳汁相比牛奶的乳糖成分較低。不過在發酵程式前,有幾種辦法可以增加牛奶中的乳糖含量。其中一種方法是可以加入蔗糖以幫助發酵,另一種技術則是新增乳清來改良牛乳,使其更加接近馬奶的成分。字源.馬奶酒的英文Kumis源自突厥語族的字彙kımız 。學者庫爾曼猜測馬奶酒的單字最早起源於突厥人之一的庫梅克人族群,東方學家克勞森則在他的研究中引用11世紀由突厥學者麻赫穆德·喀什噶裡所寫成的《突厥語大詞典》裡的記載,克勞森發現馬奶酒的字詞普遍出現於整個突厥語族的語言之中。在蒙古語中,馬奶酒被稱為айраг 。教士魯不魯乞在前往亞洲的旅程中,品嘗並稱讚了這種飲料,魯不魯乞所寫成的遊記內同時詳細描述了蒙古人是如何製作與準備馬奶酒的過程。生產馬乳.據1982年歷史紀錄,在蘇聯統治時期,蘇聯當局特地保留23萬匹馬,專門負責生產馬乳來製造馬奶酒。擠馬奶需要較繁雜的技巧:首先,擠奶員單膝跪下,先用繩子把桶子綁在手臂上固定好後,再將集乳桶放於直立的腿上,同時一隻手臂貼著馬匹的後腿,另一手則從馬腿的前方伸入並開始擠奶,整個過程中擠奶員皆緊貼著母馬的左側進行擠乳。在蒙古國,傳統上馬匹的擠奶季節從6月中旬到10月初左右。在這個時期裡,一匹母馬大約可生產1,000到1,200公升的乳汁,其中的一半留給小馬駒吸奶,另一半才用於製造馬奶酒或其他用途。特性.在發酵過程中,馬乳中的乳糖逐步轉化為乳酸、乙醇和二氧化碳,馬奶酒因此也成為乳糖不耐症患者可攝取奶類營養的重要在發酵前,馬乳的乳糖比一般牛奶多了將近40%。基本上未發酵的馬奶一般不會使人喝醉,反而被當成一種強效瀉藥來使用。早在公元前1世紀時,學者馬庫斯·特倫提烏斯·瓦羅的著作中便提到了這一點:「作為瀉藥,效果最好的是馬乳,效力次佳的是驢奶、牛奶,最後才是山羊奶。」每天只要喝6盎司的馬奶就足以讓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出現嚴重的腸道不適症狀。釀製.馬奶酒是經由長達數小時或數天不斷地攪拌、撞擊或晃動來發酵未經高溫消毒的母馬馬奶所製造而成的。在發酵過程中,乳桿菌與細菌開始逐步將馬乳變酸,酵母在化學作用下將乳汁轉化為溫和的酒精飲料。在遊牧民族的傳統中,馬奶酒的發酵過程通常是在馬背上進行的,裝有馬奶的皮革容器會被放置於蒙古包的頂端並偶爾進行翻動,或是將容器綁在馬鞍上隨同牧民整日的騎馬移動來搖晃馬乳。今日用於釀製馬奶酒的容器,則大多用木桶或是塑膠桶子來替代傳統所使用的皮革袋子。在現代化的生產過程中,馬奶酒在初期的發酵過程中,溫度需要控制在約27°C以下進行約2到5小時的發酵,之後可放於溫度較冷的冷卻器內來降溫。完成發酵後的成品通常含有0.7至2.5%左右的酒精濃度。馬奶酒本身的酒精含量非常低,可與淡啤酒的低濃度相媲美,淡啤酒在中世紀歐洲是極為常見的飲料,普通農民經常為了避免喝到可能受汙染的髒水而飲用淡啤酒做為水的代替品。不過使用蒸餾的技術可以大幅提升馬奶酒的酒精濃度,許多中亞遊牧民族使用這種方法將原本的馬奶酒提煉成一種名為araka或是arkhi的高濃度蒸餾酒 。歷史.根據從哈薩克的遺跡所挖掘出的考古證據顯示,博泰遺址所出土的碗中有奶類殘留物,表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有馴化動物成為家畜的技術。雖然尚未發現有將奶類進行發酵的近一步證據,不過考量到馬奶酒擁有高度的營養價值,以及博泰文化處於乾草原的地理位置,當時博泰的住民確實很有可能已懂得如何釀造馬奶酒。馬奶酒是一種極為古老的飲料。遠在公元前5世紀時的作家希羅多德便在他的著作《歷史》中描述了斯基泰人對馬乳的處理過程:斯基泰人在將他們的奴隸弄瞎後,再命令這些奴隸們負責幫母馬擠奶,擠奶過程中,有些人專門負責擠奶的工作,而其他人則使用一種與外型與笛子相似用骨頭所製成的管子,持續不停地對著母馬的陰部吹氣。斯基泰人說他們這樣做的理由是因為當母馬的血管內充滿空氣時,牠的乳房會被氣體擠壓而下垂。馬乳擠好後接著被倒入深木桶裡,再由他們的奴隸站在桶子的周圍搖晃桶內的馬乳,經過晃動後浮到桶子上層的液體,被認為是馬乳中最珍貴的部分,其餘中下層的液體則被認為品質較差。希羅多德的史書普遍被認為是古代第一個描述製作馬奶酒的過程,同時記錄下斯基泰人對母馬特殊的擠奶方式。除了希羅多德的載,13世紀時的旅行家魯不魯乞也詳細寫下馬奶酒的製造方法與它特殊的風味:馬奶酒的製造方法為……人們先將大量的馬乳收集在一塊,這些新鮮的馬奶跟牛奶一樣香甜,接下來釀製者們把馬奶倒入一個大皮囊或是大瓶子裡,隨後他們開始用棍子奮力的攪拌馬乳……當他們猛烈地擊打馬奶時,馬奶開始像新釀造的葡萄酒般,開始冒泡、散發出酸味以及進行發酵,人們繼續不停的攪拌,直到將黃油從液體中分離並提煉出來才停止。接著他們會先嘗嘗看馬奶酒的味道,假如酒味帶有些許的嗆辣,那就代表馬奶酒已經釀製完成可以飲用了。馬奶酒喝起來跟葡萄酒一樣有辛辣的口感,暢飲完馬奶酒後,酒精會在舌頭上留下與杏仁奶相似的味道。馬奶酒會使人內心感到歡愉,同時也讓腦袋變的遲鈍,並且極容易引發尿意。魯不魯乞還額外提到,蒙古人特別珍視一種特殊的黑馬奶,這種馬奶酒專門使用黑色母馬的乳汁所製成的。藥用.在19世紀末期,馬奶酒被認為是能治癒眾多疾病的萬靈丹,「馬奶酒療法」盛行於俄羅斯東南部的渡假勝地與療養院,身患重病的患者在他們接受治療的期間內,除了每日照射適量的陽光以及享受各種娛樂之外,同時也飲用大量的馬奶酒進行治療。馬奶酒被認為有助於改善許多慢性病,諸如結核病、支氣管炎與貧血等病症。在馬奶酒療法下治癒的病人大多認為是因為馬奶酒的療效,而非歸功於良好的飲食環境與溫暖氣候的功勞。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人物,如作家列夫·託爾斯泰和安東·帕夫洛維奇·契訶夫都曾接受過馬奶酒療法。長期患有肺結核病的契訶夫便於1901年進入施行馬奶酒療法的度假村內養病,長達兩週的時間,契訶夫每天飲用4瓶馬奶酒,雖然契訶夫的體重因此整整胖了12磅,但他的肺結核病依舊沒有被治癒。風味與儲存.馬奶酒是相當特殊的酒類飲品,因為它既不是用果實也非使用穀物所製成酒種。從釀造技術的觀點上來說,馬奶酒的特性較近似於葡萄酒,而與啤酒的差異較大,馬奶酒的發酵過程直接源於馬乳內乳糖成分的轉化,和葡萄酒使用果類所進行的發酵相似,而不是如啤酒般,是因為其穀物中的澱粉先經由糖化作用轉變為糖分才進行發酵。但就傳統消費方式與經驗上而論,馬奶酒與啤酒更具可比性,馬奶酒的酒精含量通常也比啤酒的酒精濃度較低。與大多數的乳製品飲料相比,馬奶酒的口感極為輕盈滑潤,它同時具有獨特的微酸味,並含有溫和的酒精含量。不同地區所生產的馬奶酒之間其風味、品質差異甚大。馬奶酒的儲存方式通常以冷凍或是冷藏的方法來長期保鮮。傳統上,馬奶酒的飲用方式,是先盛放於較大的容器裡,再用勺子分別舀入小型的碗或碟子內暢飲。在吉爾吉斯的遊牧文化中,當牧民於夏季驅趕牲畜到高地牧場移牧時,馬奶酒是接待賓客時不可或缺的重要飲品。文化影響.吉爾吉斯的首都比什凱克之名,在吉爾吉斯語中的意思是「攪拌馬乳的棒子」,彰顯出馬奶飲品在吉爾吉斯文化中的重要性。俄羅斯的名作家列夫·託爾斯泰在他的自傳《懺悔錄》中談到自己為了忘卻煩惱與困擾而痛飲馬奶酒來逃避現實生活。俄羅斯作曲家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斯克裡亞賓則因其為患有經神緊繃的症狀以及右手受傷的緣故,而被醫生推薦飲用馬奶酒與進行水療。在日本大受歡迎的乳酸菌飲料可爾必思,其源起便是因為創辦人三島海雲在一次造訪內蒙古途中,偶然品嚐了馬奶酒後,深受其特殊風味的魅力所吸引,因而開啟他日後研發乳酸菌飲料的契機。 | 553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馬奶酒",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32"
} |
無線電天文學,是天文學的一個分支,透過電磁波頻譜以無線電頻率研究天體。無線電天文學的技術與光學相似,但是無線電望遠鏡因為觀察的波長較長,所以更為巨大。這個領域的起源肇因於發現多數的天體不僅輻射出可見光,也發射出無線電波。從天體而來的無線電波的初步探測是在1930年代當卡爾·央斯基觀察到從銀河到來的輻射。隨後觀察已經確定了一些不同的無線電發射源。這些包括恆星和星系,以及全新的天體種類,如電波星系,類星體,脈衝星和微波激射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被視為透過射電天文學而被做出大爆炸理論的證據。歷史.在發現天體會發射無線電波之前,就已經有天體可能也會發射無線電波的想法。在1860年代,詹姆斯·克拉克·馬克士威的馬克士威方程組就已經顯示來自恆星的電磁波輻射可以有任何的波長,而不會僅僅是可見光。一些著名科學家和實驗者,如愛迪生、歐裡佛·洛茲和馬克斯·普朗克都預言太陽應該會發射出無線電波。洛奇曾嘗試觀察太陽的無線電訊號,但侷限於當時儀器技術的極限而未能成功。.最早辨識出的天文學無線電波源是偶然發現造成的意外收穫。在1930年代的早期,美國貝爾電話公司的一位工程師卡爾·央斯基在使用巨大的定向天線研究越洋無線電話的聲音在短波上受到的靜電幹擾時,他注意到以紙帶記錄器記下的類比訊號,持續的有著明但會一直重複的訊號。由於這個訊號每天有一個峰值,因此央斯基起初懷疑幹擾的太陽。持續的分析顯示,隨著太陽的出沒變化,而是以23小時56分的週期重覆著,這個特徵顯示一個固定在天球上的天體,才會與恆星時同步轉動。透過它的觀測和與光學天文的星圖比對,央斯基認為輻射是來自銀河,並且朝向中心星座的人馬座方向最強。他在1933年公佈了這項發現,央斯基本想再進一步的詳細研究來自銀河的無線電波,但貝爾實驗室重新分配了另一項工作給央斯基,使他不能繼續在天文學的領域內完成進一步的工作。1937年,格羅特·雷伯修建了一架9米直徑的拋物面碟形無線電望遠鏡,成為無線電天文學的先驅。他以儀器重做了央斯基早期的工作和一些簡單的工作,也進行了第一次的無線電頻率巡天。在1942年2月27日,英國陸軍的研究官員J.S. Hey發現太陽散發出無線電波,開始協助無線電天文學的推展。在1950年代初期,英國劍橋大學的馬丁·賴爾和安東尼·休伊什使用劍橋干涉儀描繪天空的無線電圖,製做了有名的2C和3C無線電源巡天星表。技術.射電天文學家使用不同的技術來觀察無線電頻譜中的物體。儀器可以簡單地指向高能無線電源以分析其發射。為了讓“成像”區域更加詳細,需要記錄多個重疊的影象並將其拼湊稱馬賽克影象。使用的儀器型別取決於訊號強度和所需的細節量。從地球表面進行的觀測僅限於可以穿過大氣層的波長。在低頻或長波長下,傳輸受到電離層的限制,電離層會反射頻率低於其特徵等離子體頻率的電波。水蒸氣會干擾較高頻率的射電天文學,因此需要在非常高非常乾燥的地方建造射電觀測站,以便以毫米波波長進行觀測,並使水蒸氣的影響最小。最後,地球上的傳輸裝置可能會導致射頻干擾。因此,許多無線電臺都建在偏遠的地方。射電望遠鏡.電波望遠鏡需要如此的大是因為需要接受訊號和獲得高的信噪比,也因為角分辨力是" 物鏡 "直徑的函式,與被觀測的電磁輻射波長的比例,相較之下電波望遠鏡就必需比光學望遠鏡大上許多。例如,一架1米口徑的光學望遠鏡是觀測的光波波長的200萬倍,解析力是數個弧秒;而一架盤面大上許多倍的電波望遠鏡,依據他所觀測的波長,也許只能分辨滿月大小的天體。射電干涉儀.光學天文觀測一般是利用光的粒子性,而射電天文觀測技術則是利用光的波動性。射電天文觀測往往能記錄下電磁波的相位資訊,這使得人們可以透過干涉原理,將多臺射電望遠鏡的觀測資料進行相干計算,得到更高的解析度。理論上,射電干涉儀在某一方向上能達到的最佳解析度取決於該方向上相距最遠的兩臺望遠鏡的距離。射電干涉儀的發明意義重大,它的使用,不僅可以使得射電天文觀測所能達到的解析度超過光學天文,也能透過建立射電望遠鏡陣列來增加觀測靈敏度,突破了射電望遠鏡單鏡的口徑限制。射電干涉儀的發明者,英國劍橋大學的馬丁·賴爾因此獲得了197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次授予天文學研究。甚長基線干涉測量.從1970年代開始,射電望遠鏡接收器的穩定性得到了提高,使得全世界的望遠鏡可以組合起來進行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LBI)。通常不從物理上連線天線,而是將每個天線處接收到的資料與通常來自本地原子鐘的定時資訊配對,然後儲存以供以後在磁帶或硬碟上進行分析。在那以後的時間,該資料與來自類似記錄的其他天線的資料相關,以產生結果影象。使用這種方法,可以合成實際上是地球尺度大小的天線。望遠鏡之間的大距離可以實現非常高的角解析度,實際上比任何其他天文學領域都大得多。在最高頻率下,小於1毫秒的合成波束是可能的。今天執行的最重要的VLBI陣列是超長基線陣列。天文電波源.射電天文學為天文知識帶來了相當的進展,特別是好幾種天體的新發現,包括脈衝星、類星體和活動星系。這幾種天體的表現可算得上宇宙中最激烈、能量最高的物理活動。射電天文學測量了星系的旋轉速度,發現星系中有大量物質是看不見的,但是它們的引力是可察覺的,這就是暗物質。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射電天文學上的一個重要發現,它為大爆炸理論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射電天文望遠鏡也用來研究離地球近得多的東西,包括太陽活動、太陽系行星的表面。 | 553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射電天文學",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33"
} |
馬頭琴,蒙古人稱為莫林胡爾或綽爾、潮兒:153,是蒙古族常用的一種弓弦樂器,祖先為馬尾胡琴,是中世紀北方弓弦胡琴的一種。命名.科爾沁草原的蒙古人稱其為“潮兒”,錫林郭勒、察哈爾的蒙古人稱它為奚琴。二者結構基本相同,但定弦法、琴絃位置和外形有差異。:1721907年,一名日本青年考古學家到內蒙古考察,在現在的昭烏達盟巴林右旗一個蒙古牧民家發現了馬頭琴。根據她的日記::172這是現存的最早的“馬頭琴”一詞的記錄。:172歷史.傳說從前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小馬的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作成二絃琴,由於通常在琴桿的頂部按小馬模樣雕有一個馬頭而得名馬頭琴。馬頭琴從唐、宋時期的胡琴發展而成,成吉思汗時已流傳民間。馬頭琴流行於蒙古國、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中。齊·寶力高改革.齊·寶力高在1973年開始對馬頭琴進行改革,擴大了馬頭琴的音量和音域。1983年,他又對馬頭琴進行第二次改革,1996年發明出白松木面的馬頭琴。此外,他還對馬頭琴的演奏技法做過改革,加入了小提琴、二胡、四胡、大提琴的演奏技巧以及新的跳弓、擊弓、碎弓、抖弓、連跳弓、砍弓、連砍弓等技術。1986年,齊·寶力高集合了許多內蒙古的優秀馬頭琴藝人,統一了他們的弓法、節奏、指法,組建了馬頭琴隊,開馬頭琴合奏的先河。1989年6月20日,中國馬頭琴學會在呼和浩特成立,齊·寶力高任會長。:1712001年,齊·寶力高在呼和浩特國際青少年馬頭琴藝術節上率領1000名馬頭琴手演奏《萬馬奔騰》,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2011年10月20日,齊·寶力高建立錫林郭勒職業學院齊·寶力高國際馬頭琴學院,這是中國唯一有馬頭琴專業的高等院校,齊·寶力高任院長,教授馬頭琴演奏和製作。2014年10月,齊·寶力高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馬頭琴學術研討會。構造.馬頭琴用硬木製作,音箱有倒梯形、長方形等多種。大者琴長120釐米,小者琴長70釐米。音箱兩面蒙繪有圖案的馬皮或羊皮。琴絃的特別之處是由多根馬尾分為兩束而成琴絃,按四度關係定弦,以馬尾弓納兩弦間拉奏;發音圓潤,低迴婉轉,音量較弱,可奏雙音和泛音;使得音色與其他弓弦樂器會有較大差異。弓在弦外。馬頭琴的傳統定弦有3種:在演奏時席地而坐,音箱左下角挾於兩膝間,右手持馬尾弓拉奏。可奏雙音。音量較小。用於獨奏、與四胡等樂器的合奏及民歌、說書的伴奏。為民歌伴奏時,多用三度、四度顫音模仿歌唱。常模擬馬的嘶鳴。指法.一般拉絃樂器,演奏時都是從正面壓弦,馬頭琴則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甲根從左向右頂弦,無名指和小指是用指尖從左向右頂弦,小指夠不著裡弦時,它從外弦底下伸過去頂裡弦。 | 553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馬頭琴",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37"
} |
上甘嶺戰役的一部份。1952年夏季,美第9軍計劃動用美國陸軍第7師,大韓民國陸軍第2師及第9師,奪取五聖山南麓的上甘嶺及其鄰近的狙擊嶺,進而威脅五聖山,這次行動稱之為“攤牌行動”。聯合國軍的直接目標是一個高2公里的森林山脊,位於江原道鐵原郡金化郡以北,即上甘嶺。這座山被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的精銳部隊106團佔領。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美軍和韓國國軍反復發動攻勢,試圖佔領上甘嶺和附近的狙擊嶺。儘管擁有明顯的火炮與空中優勢,但不斷增加的聯合國軍傷亡導致襲擊在經過42天的戰鬥後停止,聯合國軍僅攻佔狙擊嶺南峰,而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最終依舊佔領上甘嶺。背景及準備.1952年,朝鮮戰爭進入陣地相持階段,即靜態戰爭階段。5月,克拉克接替李奇微擔任總司令;6月,板門店談判因戰俘遣返問題陷入僵局,克拉克推翻了原來李奇威的立場,下令對朝鮮發電設施進行轟炸以便施加壓力,美國政府在國內也面臨重大挑戰,國內反戰情緒高漲,政府害怕公眾壓力會迫使美國在談判桌前處於不利地位,與此同時,兩黨候選人都同意儘早透過政治手段結束朝鮮戰爭,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艾森豪威爾更是把儘早結束朝鮮戰爭作為其未來新政府的第一項任務。在這種背景下,雙方都傾向於透過軍事冒險,即是以軍事上的主動或給對方以更多殺傷,爭取在談判桌前取得有利地位。10月8日,在聯軍談判條件遭到朝鮮和中方拒絕後,遠東司令部按計畫無限期退出談判,並按照參謀長聯席會議提交的作戰計畫,即「攤牌行動」。有意思的是,此戰幾乎在美國公佈總統競選結果的同時結束。該計畫由第9軍提出,10月5日,範佛里特向克拉克提交了「攤牌行動」作戰方案,根據該方案,第8軍團準備用2個營的兵力,1個營來自第9軍第7步兵師,1個營來自韓國第2師,在16個砲兵營280門火砲和200多架飛機的支援下,以5天傷亡200人的代價,佔領三角嶺及狙擊手嶺。同日,韓軍第2師一名作戰參謀被志願軍俘虜,審訊得知韓第2師已經進入備戰狀態,準備協助美軍在上甘嶺地區發動進攻,但志願軍對此情報未予重視。10日-13日,聯軍開始砲擊與空襲,並採取欺詐行動,隱蔽向出發陣地運送兵力彈藥。志願軍第15軍第45師仍舊按原計畫將上甘嶺地區砲兵調向注字洞南山方向,準備於10月18日發起進攻。13日晚,美第7步兵師第31步兵團團長摩斯上校的進攻兵力增加至2個營。第一階段.第一階段從1952年10月14日到20日。14日.晨4:00,美國第7師31團第1和第3營攻擊志願軍45師135團9連。志願軍因通訊中斷,整天炮兵無法支援。韓軍藉助美空軍燃燒彈的攻擊,於下午3:20佔領537.7高地稜線,志願軍1連轉入反斜面坑道防守。美軍則在戰鬥開始不久的手榴彈對攻戰中損失了幾乎全部軍士長,至黃昏仍無重大進展。14日晚7:00,志願軍45師4個連反擊,經過白刃格鬥,將韓軍擊退,奪回537.7高地。美軍據稱彈藥不足,受攻擊後,即退回出發陣地。第一天戰鬥,聯軍傷亡600人以上,參戰4個營中3個營被迫撤下休整。志願軍傷亡500人以上,表面陣地全部被摧毀,儲存彈藥基本用盡。這一天的戰鬥中,美軍首次為參戰部隊配發M-1951式防彈背心。15日.天亮以後,美軍第31團第2營和32團第1營投入戰鬥,因志願軍彈藥用盡主動退守坑道,攻佔597.9高地部分表面陣地。韓軍換上17團第2營接替32團第2營,佔領537.7高地表面陣地。入夜,志願軍45師在炮火支援下進行反擊,很快奪回全部陣地。16日 - 19日.聯合國軍臨陣換將,由32團團長羅斯中校取代31團莫斯中校,同時第7師投入32團全部,以及17團第1和第2營。至此,美7師基本全部參戰。志願軍方面初期誤判聯軍行動為佯攻,至17日方確認為聯軍秋季攻勢重點,並提出“敵人成團成營的向我陣地進攻,是用兵上的錯誤,要利用敵人的錯誤,造成美軍大量人員傷亡”,遂向上甘嶺方向增調重型炮兵。16-19日雙方反覆爭奪,白天聯軍利用優勢炮火奪取表面陣地後,志願軍在晚間利用坑道和後方兵力奪回。在19日凌晨的反擊中,中國人民志願軍135團2營通訊員黃繼光在爆破美軍火力點的過程中,“在多處負傷,爆破器材用盡後”,用身體擋住了美軍的射擊孔。黃繼光陣亡後,被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戰鬥英雄”的稱號,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英雄。20日.東線美軍第7師首次於19日晚成功地守住了包括主峰在內的大部份表面陣地,而韓軍第2師在白天發動反擊,將19日晚失去的537.7高地北山表面陣地奪回。至此,聯軍佔領全部表面陣地。志願軍雖仍在反斜面坑道中儲存一定不成建制兵力,但已經失去反擊力量。第二階段.21日起至10月30日,志願軍上甘嶺地區表面陣地全部丟失,剩餘人員進入坑道防禦作戰。雙方都在調整戰略和兵力部署,整個戰場相對平靜,卻醞釀著接下去的更大戰鬥。志願軍的坑道入口在反斜面,雖有後方火力掩護,但在聯軍地空火力封鎖下,人員物資補給嚴重困難。只能不惜代價,在夜間搶運少量兵力彈藥和給養。著名的20餘名軍人在斷水情況下,仍互相謙讓“一個蘋果”的故事就發生在某坑道駐守分隊中。志願軍後勤人員冒著敵炮火,付出巨大傷亡,基本保證了坑道駐守分隊進行堅守戰鬥。較大的戰鬥發生在23日和25日,都沒有獲得戰果。聯軍佔領表面陣地後,用大炮轟擊坑道口,用火焰噴射器射火焰進坑道,或用推土機推土封閉坑道口,並嚴密封鎖運送給養的通道。10月26日,韓軍炸塌志願軍2個坑道各一段,造成志願軍人員不斷傷亡。同時,聯軍重新建立了火力點戰壕等防禦體系。10月25日,志願軍第3兵團經過討論,決定加大力量奪回597.9高地和537.7高地,並儘可能地造成美軍人員傷亡。根據決定,志願軍命令15軍29師87團,第12軍31師91/92/93團,和34師106團共5個團增援上甘嶺,同時增援了140門大口徑火炮,24輛汽車多管火箭炮,和67門高射炮。詹姆斯·範佛里特決定在10月25日由韓國第2師接手整個防線,美7師撤出戰鬥。第三階段.10月30日至11月28日,志願軍展開反擊,收復了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10月30日-11月5日.10月30日,志願軍準備多日的反攻拉開序幕。晚10:30,100餘門大口徑火炮反覆覆蓋由韓軍第2師31團的防禦陣地。這是志願軍在朝鮮戰爭開戰以來進行的最大炮戰。炮火準備之後,志願軍31師91團7個連,經激戰奪取了597.9高地。其後5天,雙方再次陷入拉鋸戰,並在猛烈炮火下,均付出重大傷亡。從10月31日到11月5日,美軍第9軍出動韓9師30團來奪回597.9高地。這一次,志願軍91團成功地在白天守住了陣地。鑑於連日苦戰,傷亡不斷增大,當晚,美第9軍下令停止對597.9高地的爭奪。597.9高地爭奪戰以志願軍的獲勝告終。11月6日-11月25日.奪取597.9高地後,志願軍投入31師92團將重點轉向537.7高地北山。由於韓第2師32團已經據守約20天,形成穩固防禦體系,雙方爭奪十分激烈,戰鬥至11日誌願軍92團擊敗韓32團佔領537.7高地北山。12日,韓軍增援17團投入戰鬥,雙方在537.7高地北山重演597.9高地的殘酷拉鋸戰。戰至14日,志願軍92團傷亡嚴重由93團接替。93團投入作戰僅4天便難以支撐,18日由志願軍34師106團接替。但由於韓軍的抵抗,537.7高地南山未能被佔領。志願軍106團團長武效賢改變了以人海對火海以及反擊總是在傍晚炮火準備後進行的戰術,講求在用兵的數量和時間上靈活掌握,出敵不意,最大限度發揚火力,同時重新擴大了反斜面藏兵坑道。至11月25日,志願軍穩固佔領537.7高地北山後,韓9師接手在537.7高地南山的防禦,韓2師撤出,戰場趨於平靜。11月26日 - 12月15日.11月28日,美第8集團軍命令韓2師停止爭奪537.7高地北山,美軍結束“攤牌行動”。12月1日到1953年初,志願軍第34師向537.7高地,即韓軍稱之為A高地,發起40餘次進攻,遭駐守A高地的韓軍第9師28團頑強抵抗,第34師被迫放棄奪取A高地的企圖。12月15日,志願軍34師106團將537.7高地北山交接給志願軍第15軍45師。上甘嶺戰役結束。戰後,志願軍第15軍45師全體嘉獎為上甘嶺英雄師。結果及影響.上甘嶺戰役是1952年規模最大最血腥的對抗, 而且在中國戰史中成為極具重要性的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統計,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陣亡4,838人,傷6,691人。按照《抗美援朝戰史》記載,上甘嶺戰役於10月14日凌晨4時開始,參戰部隊為中國人民志願軍15軍第45師3個團,15軍29師87團,12軍31師91/92/93團,和12軍34師106團,使用67門高射炮掩護2個炮兵師共110門105毫米口徑以上火炮以及2個營共24輛卡秋莎多管火箭炮參戰,43天共發射炮彈40萬發。參戰部隊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五軍回國後和解放軍空軍空降師合編為空降兵軍,作為戰略快速機動部隊,駐紮在湖北孝感市。聯合國軍參戰部隊有:美第九軍步兵第七師2個團。 美軍官方的《Korean Battle Chronology》列出了美步7師在此戰役中陣亡329人,戰傷1,298人,戰俘遣返回2人,失蹤認定死亡63人,總計1,692人。美軍官方戰史《朝鮮戰爭中的美國陸軍》給出此戰役聯合國軍傷亡9,000人,其中美七師9個營有8個營參加此戰,死傷達2,000人;並給出了中國傷亡19,000名士兵。馬克·克拉克在回憶錄上指出,鑑於上甘嶺戰役中聯合國軍傷亡過重,聯軍遠東指揮部不得不停止了任何兵力多於一個營的戰鬥計劃,由此,這場戰役實際迫使聯軍停止了任何對志願軍的大規模進攻計劃。克拉克和美國總統杜魯門其後也承認此次戰役嚴重挫傷了聯合國軍計程車氣。儘管規模宏大、影響深遠,上甘嶺戰役卻是西方媒體中關於朝鮮戰爭中最鮮為人知的戰役之一。 | 555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上甘嶺戰役",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52"
}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載人航天工程,於1992年9月21日啟動,又名“921工程”,初步工程的目標可用“三步走” 來描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參與規模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技術難度最高、協調面最廣的國家重大工程,工程的成功實施使中國自2003年起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並逐步進化至艙外活動、空間交會對接和空間站建造與運營。自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至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完成27次重大飛行任務,全部取得成功,並保持著航天員零傷亡的記錄。目前,中國現役的所有第一、二批共16名航天員皆已全部進入過太空,作為“三步走”收官之作的天宮空間站已於2022年底完成三艙基本構型在軌組裝,按計劃將於2023年轉入常態化運營模式,國際合作專案載荷也將陸續進入空間站開展實驗。與此同時,處在訓練狀態中的第三批航天員計劃2023年開始執行空間站任務,第四批航天員也已經在包括港澳的全國範圍內啟動選拔。背景.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一號,加加林成為第一名進入太空的人類,訊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航天事業產生了刺激。1963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了星際航行委員會,正式對載人航天飛行開始理論研究。1964年7月19日,中國第一枚生物火箭T-7A從廣德火箭發射場成功發射,將八隻大白鼠送上80千米的高空。1966年7月15日,T-7A又將一隻名為“小豹”的小公狗作為首位大型動物乘客送入離地面近百千米的高空。此係列活動為中國首批進行的高空生物學和醫學的科學試驗,為航天醫學積累了寶貴的經驗。1967年,中央專門委員會委託中國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共同擬定了“載人宇宙航行規劃”中的醫學生物部分,目標是在1973至1975年間發射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這是中國第一次正式把載人航天列入航天發射的規劃之中。根據錢學森的建議,1968年4月1日,代號“507研究所”的宇宙醫學及工程研究院宣告成立,此機構負責航天員的生命保障、醫學監督保障及航天員的選拔訓練,是後來的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前身,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實質性起步。1970年7月14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圈閱了錢學森呈交的發展載人航天的報告,同意進行中國首艘載人飛船“曙光一號”的研發,該項工程即被命名為“714工程”。曙光一號的設計外觀類似美國雙子座飛船,為兩艙式,產出了設計草圖和全尺寸模型。與此同時,19名空軍飛行員被秘密選拔出來成為待訓航天員的候選人。但很快,由於九一三事件的發生以及國家綜合國力過於薄弱,714工程於1971年被下令暫停並最終取消。714工程的下馬證明了載人航天的複雜性與高難度,為了達成載人航天的目標,中國必須先從返回式衛星開始積累相關的技術經驗。1975年11月26日,長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國首顆返回式衛星,衛星在軌執行3天,繞地球47圈後,於11月29日按預定計劃成功回收。中國成為第一個首次發射返回式衛星就在本國國土上成功回收衛星的國家,也成為了繼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意味著中國已攻克了衛星變軌、再入大氣層、放熱和回收等關鍵技術。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星球大戰”等一系列高科技發展計劃的提出,世介面臨著新的高科技競爭。為了順應這一潮流,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楊嘉墀、陳芳允四位科學家向中央提出了全面追蹤世界高科技的發展和制定中國發展高科技計劃的建議和設想。經過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兼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批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根據提出的時間將其命名為863計劃。863計劃包含了七大領域,其中航天技術位列第二,獲國家撥款50億元,主題專案是:大型運載火箭及天地往返運輸系統、載人空間站系統及其應用。1987年2月,863計劃航天專家委員會成立,圍繞載人航天的發展方向展開了討論,爭論焦點在於應該發展載人飛船還是太空梭。由於當時中國經濟和技術實力不足以支援太空梭的研發,載人飛船方案得到了錢學森和王希季等專家的支援,並最終成為了未來載人航天運輸工具的獲選方案。1990年12月,航空航天部成立了載人航天工程領導小組,任新民擔任首席顧問。1991年3月15日,任新民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鵬彙報了中國載人航天為何要從載人飛船起步,並分析了中國研製飛船的技術基礎和現實條件。根據這次彙報,航空航天部隨即整理出了《航空航天重大情況(五)》報批件,上報中央領導。5天之後,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給航空航天部轉來了批示後的報批件,上面留下了劉華清、李鵬的先後批示以及江澤民的圈閱,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甚至批示的到:“當前財政實在困難,動用國庫存的金子,每年出點也得幹!”。中央批示之後,中國載人飛船工程的論證和立項進入了快車道。1991年4月初,航空航天部的聯合論證組完成了《載人飛船工程實施方案》。11月,形成了《關於我國載人飛船工程立項的建議》。1992年1月8日,李鵬主持召開了中央專門委員會第5次會議,專門研究中國載人航天問題。同時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開始正式組織對載人航天工程進行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1992年4月11日,國家科委在介紹《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綱要》時提到“8年以後,我國要把自己的宇航員送到太空”。第二天《解放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此訊息,主題是《8年後,我國宇航員遨遊太空》,副題是《2020年前建成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及空間站》,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個新聞報道。1992年8月,中央專委審議了航天專家王永志為載人航天專案支援起草的《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報告》,聽取了工程各大系統的基本研製方案和後續的發展規劃,並原則上同意了工程的實施。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討論同意了專委會《關於開展我國載人飛船工程研製的請示》,正式批准了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代號“921工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組織架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按照行政、技術兩條指揮線組織開展研製、建設工作,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總設計師聯席會議制度,兩者的職責分別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總設計師聯席會議研究決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重大決策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歷任“兩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行專項管理機制,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代表中國政府行使管理職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隸屬中央軍事委員會裝備發展部,是統一管理載人航天工程的專門機構和組織指揮部門,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總設計師和重大專項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系統組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時由工程總體和七大系統組成,各大系統分別設有總指揮和總設計師,如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劉竹生、航天員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宿雙寧、著陸場系統總設計師趙軍、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發射場系統的總設計師周建平、測控通訊系統總設計師於志堅、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總設計師顧逸東。隨著工程的進行,新的系統不斷加入,當前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共由14個大系統組成:發展歷程.1992年9月2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第195次會議正式批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根據規劃,工程將按“三步走”發展戰略實施:第一步.該階段為1992-2005年,中國透過先後發射無人和有人飛船實現了獨立載人航天。初期建設與研製.1992年9月,中國首枚載人火箭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開始方案論證。1994年4月,集中了九十年代科學技術精華的中國第二代遠洋航天測量船遠望三號下水。1994年5月,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進入研製階段。1994年7月3日,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奠基,這是中國首個採用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垂直轉運的“三垂”模式的現代化航天發射場。1994年12月,載人航天火箭發動機的第一次試車獲得成功。1995年6月,載人飛船從設計階段進入到工程實施的初樣研製階段。1995年12月,作為中國航天測控網核心的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掛牌成立,各分系統開始建設。1996年,有關部門從空軍飛行員中按照預備航天員的標準,挑選了兩人赴俄羅斯加加林航天中心進行培訓,兩人只用了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原本需要四年時間完成的全部課程。1997年4月,在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的直接領導下,來自全國各大醫院的著名專家們經過反覆研究和挑選,建議錄取20名候選者中的12人為預備航天員。1998年1月5日,由之前錄取的12人連同兩名從俄羅斯培訓歸來的飛行員共14名預備航天員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在北京航天城成立。1998年,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載人航天發射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竣工。1998年10月19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聯合進行了首次零高度逃逸救生飛行試驗,逃逸飛行器在逃逸指令發出後帶著返回艙從發射陣地起飛,隨後返回艙與逃逸飛行器分離並安全著陸,整個過程中各部件工作正常,試驗獲得成功,載人航天工程取得重要突破。1998年11月,中國首個現代化飛行控制中心——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開始試執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之時,工程指揮部的目標是爭取在1998年、確保在1999年進行中國第一艘無人飛船的首飛,即“爭八保九”。由於到了1998年神舟飛船的許多產品還處在初樣地面試驗階段,未能研製出可以上天的正樣產品,為了兌現“爭八保九”的承諾,工程總指揮部決定用地面試驗的電效能船完成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飛行試驗。北京時間1999年11月20日06時30分,搭載了神舟一號試驗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起飛。飛行約10分鐘後,飛船與運載火箭成功分離,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飛船按預定程式在軌執行14圈後,北京時間11月21日凌晨3時,地面指揮中心向飛船發出返回指令,隨後,飛船建立返回姿態,制動發動機點火,飛船開始執行返回程式。返回艙於11月21日凌晨03時41分順利降落在內蒙古蘇尼特右旗賽漢塔拉主著陸場,神舟一號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飛行在太空中共飛行21小時,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載人飛行.2001年1月10日1時0分,作為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的神舟二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10分鐘後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飛船在軌道環繞地球108圈,在太空飛行近7天后於1月16日19時22分在內蒙古中部返回,但返回過程並未取得完全成功。2002年3月25日22時15分,第二艘正樣無人飛船神舟三號發射成功,與第二次飛行試驗相比,主要是增加了逃逸和應急救生功能。神舟三號於4月1日16時51分在預定地點著陸,共飛行6天18小時,繞地球108圈。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狀態完全一致,全過程正常。作為第三艘正樣無人飛船以及載人飛行任務前的最後一次試驗,神舟四號於2002年12月30日00時40分成功發射,於2003年1月5日19時16分著陸,共飛行6天18小時,繞地球108圈。這是歷次無人飛行試驗中技術要求最高、參試系統最全、難度最大的一次,且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低溫發射的新紀錄,任務的成功為按計劃實施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奠定了基礎。。2003年10月10日,新華社宣佈中國將於10月15至17日間進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10月14日16時,工程指揮部在會議上決定楊利偉為首飛航天員,翟志剛、聶海勝為候補航天員。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09時00分,長征二號F遙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將搭載著航天員楊利偉的神舟五號發射升空。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發射前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親自為楊利偉送行並在現場觀看了飛船的發射。9時10分左右,飛船進入預定軌道,楊利偉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在飛船飛行過程中,楊利偉展示了中國國旗和聯合國旗並用中英文兩種語言說:“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除此之外,楊利偉還與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曹剛川以及妻兒先後進行了天地通話。16日5時35分,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成功向正在太空執行的神舟五號傳送返回指令,飛船開始返回。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五號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航天員楊利偉在飛行21小時23分、繞地球14圈後安全出艙,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 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於2003年10月15日和16日先後兩次發表宣告,祝賀神舟五號飛行成功。2003年11月7日,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時任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向楊利偉授予“航天英雄”稱號並頒發了“航天功勳獎章”。儘管神舟五號完成了“單人單天”的載人飛行,但神舟飛船的效能尚需進一步的驗證。2005年10月12日9時整,神舟六號搭載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發射升空,飛船在軌執行5天后於10月17日4時33分內蒙古蘇尼特右旗賽漢塔拉主著陸場安全著陸。此次任務是中國首次“多人多天”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誌著中國完全掌握載人天地往返技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勝利完成。第二步.2005-2017年間,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透過多次任務取得了多項重大技術突破,為中國空間站的建造奠定了基礎。出艙活動與空間交會對接.隨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順利完成,2005年2月,中央決策實施“第二步”的第一階段任務,以實現載人航天三大關鍵技術中除天地往返外的另外兩項:出艙活動和空間交會對接。2008年9月25日至28日間,神舟七號任務成功執行,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 和景海鵬進入太空並安全返回。其中在9月27日下午34分至17時00分間,翟志剛身著中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與身著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天服的劉伯明互相配合,成功實施了中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2008年11月7日,慶祝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授予翟志剛“航天英雄”,劉伯明、景海鵬“英雄航天員”稱號,並向三人頒發“航天功勳獎章”。繼第一批航天員之後,中國於2009年啟動了第二批航天員的選拔工作。第二批航天員於2010年5月7日正式產生,共7人,包括5名男性與2名女性。在完成首次出艙活動後,空間交會對接成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下一個待突破的目標關鍵技術。2011年9月29日,長征二號F/T1運載火箭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發射至預定軌道以驗證中國的空間交會對接技術。11月1日,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將神舟八號無人飛船送入預定軌道。11月3日凌晨,神舟八號與此前發射升空入軌的天宮一號以自動模式成功實現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飛船搭載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和劉洋發射升空,劉洋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中國女性航天員與首位執行任務的第二批航天員成員。6月18日,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在成功進行自動交會對接後進入天宮一號,中國航天員首次訪問在軌飛行器獲得圓滿成功。6月24日,航天員劉旺操控分離後的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實施中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自動和手控交會對接的先後完成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完全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並與天宮一號對接,三名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進入空間站。在15天的飛行任務中,三名航天員進行了首次太空授課、第二次手控交會對接和首次繞飛交會試驗。2013年6月26日,時任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在新聞釋出會上宣佈,隨著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任務的順利完成,預定任務目標全部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任務完美收官。空間實驗室.隨著上一階段的完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開始進入空間站工程實施。在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於2010年9月25日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所批准的《載人空間站工程實施方案》中,載人空間站工程的任務目標是在2016年前後,研製併發射8噸級空間實驗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員中期駐留、再生式生命保障以及貨運飛船補加等空間站關鍵技術,開展一定規模的空間應用;在2020年前後,研製併發射基本模組為20噸級艙段組合的空間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站組合體的建造和運營技術、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先進的空間技術平臺。2016年6月25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製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拉開第二步第二階段序幕。9月15日,長征二號F/T2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這是中國首個正式的空間實驗室平臺和麵向中期駐留的大型航天器,具備太空補加功能,可開展大規模科學實驗,配套裝置數量和安裝複雜度均創造了歷次載人航天器任務之最。10月17日至11月18日間,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執行神舟十一號任務並進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兩人從進駐到撤離共在軌駐留30天,進行了30多項在軌實驗操作,重新整理了中國載人航天的記錄。作為空間實驗室階段的收官之戰,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於2017年4月20日搭乘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升空並與天宮二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4月27日,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成功完成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標誌著中國突破和掌握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為空間站的組裝建造和長期運營掃清了能源供給上的障礙,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的完成。第三步.從2020年開始,中國實行了多次無人與載人飛行任務以完成天宮空間站的建造。空間站建造任務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於2022年底完成。兩個階段任務的主要目的分別為: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昇空並將載荷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突破了大推力直接入軌、20.5米整流罩分離、大直徑艙箭連線分離等關鍵技術,是當時中國唯一能將天宮空間站艙段發射入軌的運載工具。試驗發射任務的成功全面驗證了火箭設計方案的正確性,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隨之開啟。2021年4月29日11時23分,搭載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494秒後,天和核心艙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12時36分,太陽能帆板兩翼順利展開且工作正常,發射任務取得成功,中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全面展開。天和核心艙全長16.6米,最大直徑4.2米,重22.5噸,是當時中國所製造和發射的最大最重的航天器。核心艙是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負責空間站組合體的統一管理和控制,為空間站提供指導、導航和方向控制,還為空間站提供動力、推進和生命支援系統。生活方面,核心艙密封艙內部具有3倍於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航天員活動空間,配備3個獨立的臥室和1個衛生間,保證航天員日常生活起居,並配置了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可實現航天員在軌長期駐留。5月29日20時55分,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成功發射並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該任務是中國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的首次應用性飛行任務,其運送的物資包括160多件包裹,兩件分別重達100多公斤的航天員艙外服,還有3噸推進劑,為核心艙迎接首批航天員進駐提供了充分物資保障。6月17日9時22分,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後者於約6.5小時後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7月4日8時11分至14點57分之間,神舟十二號乘組中的劉伯明、湯洪波完成了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航天員的首次出艙活動,總時長6小時46分鐘,大幅重新整理了2008年神舟七號約20分鐘的出艙活動記錄。2021年9月16日,神舟十二號乘組撤離空間站天和核心艙進入載人飛船。飛船於當日8時56分與核心艙分離,隨後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繞飛及徑向交會試驗,成功驗證了徑向交會技術。9月17日13時34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全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東風著陸場首次執行載人飛船搜尋回收任務。2021年9月20日15時10分,中國成功發射天舟三號貨運飛船並與天和核心艙完成對接。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並順利將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送入預定軌道,開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最後一次任務。在飛船與核心艙進行徑向對接後,三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於同日9時58分進駐天和核心艙,開始中國的首次長期空間站駐留,時長約為六個月。11月7日18時51分至11月8日1時16分之間,神舟十三號乘組中的翟志剛和王亞平成功進行了該乘組的首次艙外活動,完成了機械臂懸掛裝置與轉接件安裝、艙外典型動作測試等任務,其中王亞平成為中國首位完成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2022年1月6日6時59分,天和核心艙機械臂捕獲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併成功完成空間站機械臂轉位貨運飛船試驗。1月8日7時55分,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手控遙操作天舟二號完成與空間站組合體交會對接試驗。3月27日15時59分,天舟二號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2022年3月31日18時40分,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受控再入大氣層。飛船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過程中被燒燬,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2022年4月16日09時56分,神舟十三號乘組安全返回地球,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神舟十三號總任務時長達到182天9小時,創造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間的最長紀錄,也標誌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順利結束。空間站建造階段.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佈的計劃,空間站建造階段規劃了6次任務,全部在2022年完成。其中5月發射天舟四號貨運飛船,6月發射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7月發射空間站問天實驗艙,10月發射夢天實驗艙,隨後發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2022年5月10日01時56分,長征七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天舟四號貨運飛船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飛船隨後與空間站完成自主交會對接,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正式開始。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搭乘神舟十四號經由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展開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根據計劃,神舟十四號任務持續時長約為六個月,乘組在任務期間將迎接並進駐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共計劃實施5次交會對接、3次分離撤離、2次轉位、2至3次出艙。2022年7月24日14時22分,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成功將中國空間站的首個科學實驗艙、重23噸的問天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次日3時13分,問天實驗艙在經歷了約13小時的交會對接過程後成功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前向埠,實現中國首次20噸級航天器的在軌交會對接。10時03分,神舟十四號乘組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艙門,順利進入問天實驗艙。9月2日,神舟十四號乘組成員陳冬、劉洋成功完成問天實驗艙氣閘艙的首次出艙活動。9月30日12時44分,經過約1小時的天地協同,問天實驗艙利用轉位機構成功完成轉位並移動至天和核心艙的第四象限方位,這是中國首次完成在軌大體量艙段轉位操作,也是世界首次以平面式轉位方案完成航天器的轉位動作。在問天實驗艙完成轉位的一個月後,中國空間站的第三個艙段及第二個科學實驗艙夢天實驗艙於2022年10月31日由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夢天實驗艙在發射的後約13小時與天和核心艙完成對接,之後於11月3日完成轉位並實現航天員進駐。至此,中國空間站三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2022年11月12日10時03分,天舟五號貨運飛船搭乘長征七號遙六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於12時10分完成與空間站組合體的對接。此次交會對接從發射到完成僅用時2小時07分,創造了航天器與在軌執行空間站交會對接的最短時間世界記錄。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後一次任務神舟十五號於2022年11月29日23時08分執行,由費俊龍擔任指令長,帶領僅剩的兩名之前尚未執行過任務的現役航天員鄧清明與張陸前往中國空間站,其中鄧清明此時距離加入航天員隊伍已有24年。11月30日7時33分,在完成了神舟十五號與中國空間站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後,神舟十五號乘組進入中國空間站,與等待的神舟十四號乘組完成了中國的首次“太空會師”,中國空間站首次達到最大承載人數6人。12月2日晚,神舟十四、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交接儀式,這是中國航天員完成首次在軌交接,隨後神舟十四號乘組於12月4日安全返回地球,神舟十五號乘組繼續在軌工作,中國空間站正式開啟長期有人駐留模式。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隨著2022年底的中國空間站的建成與“三步走”目標的完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面進入為期10年以上的應用與發展階段 。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隨著神舟十六號的成功發射順利開啟。在這次任務中首次出現了航天飛行工程師與載荷專家的全新航天員型別,其中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為首位非飛行員出身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員,而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載荷專家桂海潮則成為了中國首位非軍人出身的平民航天員。任務列表.未來發展.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2023年5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的新聞釋出會上宣佈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在近期啟動實施,總的目標是:為了完成上述目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在前期關鍵技術攻關及方案論證的基礎上,已全面啟動部署研製建設工作,包括研製長征十號、新一代載人飛船、中國載人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飛行產品,新建發射場相關測試發射設施裝置等。新一代載人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目標是成為同時滿足中國近地空間站運營、載人月球探測等任務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和神舟飛船相比,新一代載人飛船的主要提升有: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於2016年6月25日20時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於6月26日15時41分在東風著陸場西南戈壁區安全著陸,在軌飛行時間約20小時。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高約2.3米,最大外徑2.6米,總質量約2600千克,主要用於獲取返回艙飛行氣動力和氣動熱資料,驗證可拆卸防熱結構設計、新型輕量化金屬材料製造等關鍵技術,並開展黑障通訊技術試驗,表明新一代載人飛船前期研發工作已經啟動。。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於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於5月8日13時49分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長征十號.長征十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而全新研製的一型高可靠、高安全的載人運載火箭,其近地軌道運力達70噸,奔月軌道運力達25噸。長征十號載人運載火箭未來將取代現有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以將中國航天員送入近地軌道,其額外的設計運力將用於完成中國未來的載人登月任務。國際合作.聯合國.2016年3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簽訂了圍繞中國空間站應用開展合作的《框架協議》和《出資協議》,透過向外空司提供資金和中國空間站設施資源,為各成員國的專家團隊提供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的機會。2018年5月28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聯合國外空司向聯合國各成員國正式釋出了聯合起草的《邀請在中國空間站上開展空間科學實驗的第一輪合作機會公告》等合作檔案,廣泛徵集合作專案,以進一步培育和促進載人航天國際合作,為世界各國創造更多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應用實驗的機會並從中受益。2019年6月12日,第一批專案入選結果公佈,共有來自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專案成功入選。歐洲空間局.2014年12月10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歐洲空間局簽署了《關於載人航天飛行活動的合作協定》,合作範圍包括科學實驗與研究、航天員選拔、訓練、醫學保障、飛行以及空間基礎設施合作,中歐雙方在載人航天領域的合作進入實質階段。2015年5月,中歐雙方簽署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歐洲空間局關於在載人航天領域開展合作的長遠目標和實施步驟》,明確了2015年至2017年為技術交流階段,中歐雙方參與對方的航天員訓練活動。2016年7月,中國航天員葉光富與來自另外四個國家的五名航天員一起參加了歐洲空間局組織進行的長達六天六夜的洞穴訓練,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與他國航天員共同開展訓練。2017年4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歐洲空間局開始聯合徵集首批中歐載人航天空間科學與應用合作專案。2017年8月,中國航天員中心在山東省煙臺市附近海域組織實施了為期17天的中歐航天員海上救生訓練,共有16名中國航天員和2名歐洲航天員參加,是首次有外國航天員參與中國組織的大型訓練任務。義大利.2017年2月22日,在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與義大利總統塞爾焦·馬塔雷拉見證下,時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與義大利航天局局長羅伯特•巴蒂斯通簽署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義大利航天局圍繞中國空間站開展載人航天活動合作的協定》。根據協定內容,雙方後續將在空間科學實驗研究、空間在軌設施、空間站支援與運營、實驗載荷聯合研製等方面推動開展載人航天交流與合作。巴基斯坦.2019年4月27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巴基斯坦簽署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與巴基斯坦空間與上層大氣研究委員會關於載人航天飛行活動的合作協定》,作為中巴兩國在載人航天領域開展合作的頂層框架基礎。根據《合作協定》,雙方的潛在合作領域包括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航天員選拔訓練及飛行、載人航天科學應用與成果轉化等三個方面。 | 555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54"
} |
年號,漢字文化圈君主時代帝王紀年所立的名號,緣起於中國前140年西漢武帝時期,後來朝鮮新羅在536年法興王時期、日本在645年飛鳥時代孝德天皇時期、越南在970年丁朝丁部領時期,都因為中國的影響開始使用,蒙古地區的柔然汗國也曾使用。20世紀,漢字文化圈各國除日本外,均陸續變更國體為共和制,同時廢除君主年號紀年制度,現時全球僅日本一國仍實行君主年號紀年。中國大陸.中國自古代以來一直是採用干支紀年,或是以帝王在位時間紀年,稱「某某王X年」。到了前140年,漢朝武帝創制年號紀元制度,第一個年號是「建元」。隨後中國歷朝歷代帝王大都採一個或數個年號以紀其在位之年,一直沿襲到清末,歷時兩千多年。從漢武帝的「建元」到清遜帝的「宣統」,共計約八百多個年號。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了中華民國,廢除帝王制度和年號紀年,改用民國紀年。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改用公元紀年。年號的字數,大多是兩個字組成,如「太初」、「景平」、「開元」、「永樂」、「宣統」等等。也有三字年號,如王莽的「始建國」,梁武帝的「中大通」。四字年號也有,如漢光武帝的「建武中元」,唐武則天的「天冊萬歲」,宋太宗的「太平興國」等等。最長的是六字年號,如南詔的「貞明承智大同」1及西夏的「天授禮法延祚」、「天賜禮盛國慶」。年號的變換,根據辛德勇《建元與改元》的考證,最初較有規律,如漢武帝前期每隔6年改元一次,後期每隔4年改元一次,漢昭帝每隔6年改元一次,漢宣帝每隔4年改元一次,漢元帝每隔5年改元一次,漢成帝每隔4年改元一次。之後的變換便漸無規律,隨時可以更改。改換年號最多的武則天,包含臨朝稱制,在位21年共使用20個年號。到了明、清兩朝,年號的變換不大,一般是一個皇帝只使用一個年號,稱之為「一世一元」,因此年號的使用時間普遍較長,如明太祖的洪武年號使用了31年,明神宗的萬曆年號使用了48年,清聖祖的康熙年號使用了61年,清高宗的乾隆年號使用了60年。臺灣.1662年,臺灣由明鄭王朝延平王統治,雖然南明永曆帝已死,但仍繼續使用永曆帝年號“永曆”,是為臺灣首個年號。1683年,明鄭滅亡,清朝接管臺灣,改用清朝皇帝年號。而在一些民變事件中,部份起事領袖曾經自立年號。1895年,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日本接管臺灣,反對日本接管的臺灣原住民,一度成立臺灣民主國,雖為共和政體,但保留年號制,使用“永清”年號。但僅148天後,便隨著臺灣民主國滅亡而停用。之後臺灣改用日本年號。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改用民國紀年,一直至今。民間也常用公元紀年,但政府較少用之。蒙古.466年,柔然可汗鬱久閭予成設年號“永康”,為蒙古高原首個可考年號。至520年“建昌”年號後,蒙古高原年號不可考。1260年,蒙古帝國忽必烈即位後,建元“中統”,隨後建立了統治全中國的元朝。1388年,元朝殘存政權北元“天元”年號之後,蒙古年號不可考,僅知1453年至1457年,瓦剌也先稱汗後,改元“添元”。1911年,大蒙古國使用“共戴”年號,是為蒙古最後的年號。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廢除年號紀年。朝鮮.536年,朝鮮新羅君主法興王設年號“建元”,為朝鮮半島歷史上首個年號,與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年號一樣之間的一千二百餘年內,都是中國的藩屬國,除高麗太祖、光宗曾自立年號外,其餘時期,都是採用中國年號,奉中國為正朔。1908年,李坧即位大韓帝國皇帝朝鮮純宗,年號“隆熙”,是為朝鮮最後的自立年號。1910年日韓合併,改用日本年號,先後依序使用“明治”、“大正”、“昭和”。“昭和”亦成為朝鮮最後使用的年號。1945年,日本撤出朝鮮,後繼的政治實體大韓民國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皆不使用年號紀年。前者先後用大韓民國紀年。日本.孝德天皇接觸唐朝之後,開始效仿中國,於646年設年號“大化”,然而之後的天皇停用年號制。701年,文武天皇設年號“大寶”,開始正式使用年號,一直至今,亦成為現時全球唯一實行君主年號紀年的國家。二戰後,民間也常用公元紀年,但政府及較重要的場合較少用之。另外日本年號特色之一,是部分單一年號可跨越前後兩名在位天皇。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跟中國元朝及以前一樣,一位天皇可有多個年號,而在明治維新後就確立一世一元,跟中國明清一樣,一位天皇一個年號。日本的年號多為當年改元。現在,日本的年號是“令和”,於2019年5月1日啟用。越南.936年以前,越南長期為中國郡縣,使用中國年號。除541年十二月,李賁集合交州數州人士起兵,544年正月,李賁自稱「南越帝」,設年號“天德”,為越南史上首個年號。968年,丁部領建立丁朝,970年設年號“太平”,此後越南於國內使用自立年號。阮朝之前,跟中國元朝及以前一樣,一位君主可有多個年號,阮朝確立一世一元,跟中國明清一樣,一位皇帝一個年號,因此也可用年號來稱呼阮朝皇帝。1926年,阮永福瑞即位阮朝皇帝,年號“保大”,是為越南最後的年號。1945年,阮朝滅亡,改用公元紀年。 | 555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年號",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55"
} |
無產階級,這類階級的成員一般被稱作無產者。按照19世紀,德國思想家,哲學家卡爾·馬克思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定義,無產階級是受到資本主義的壓迫和剝削,被迫接受微薄的工資來經營生產資料,而生產資料屬於企業所有者階級,即資產階級。亦定義無產階級是與資本主義階級相對立的社會階級。少量佔有生產資料,但通常收入甚微,難以透過獨立勞動維持生活的社會階級通常被稱為半無產階級。拉丁字字源.拉丁文字--原是指古羅馬城邦中無土地、無財產、靠工資生活且不需要納稅和服兵役並不受奴役的公民的社會結構,可譯作普羅大眾、平民百姓,而論述馬克思主義時,譯作無產階級,字源由--一字所衍生,意味該階層的唯一貢獻是延續香火並供應勞動力,帶有輕蔑之意。無產階級的分類.無產階級.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無產階級一詞指在社會中不佔有生產資料,靠出賣勞動力來獲取生活資料。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屬於不可調和的對立關係。馬克思主義理論把無產階級劃分為普通無產階級和下層無產階級。在實際使用的含義中,近似的等同於近代以來出現的,主要受僱於資本家,依靠僱傭工資生活的工人群體。在馬克思的理論中,無產階級是被資產階級透過剝削其生產價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以獲得利潤的物件,因此,其大多在生存水平線上掙扎,教育相對低落,直到難以生存時,便容易鋌而走險,當人數夠多時,便可能會起來革命,嘗試推翻現有政府及資本家。半無產階級.半無產階級,指一種不完全依賴工資維持經濟生計的僱傭勞動力。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則是指處於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主體與生產工人之間的勞動階級,半無產階級只佔有少量的生產資料,經營很小規模的生產和其他營業。他們通常不能完全靠獨立勞動為全部生活經常出賣勞動力,收入甚微。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半無產階級包括貧農、絕大部分半自耕農、店員和小販等,是一個數量極大的階級。他們遭受帝國主義、地主、商人、高利貸者以及資本家的殘酷剝削,生活困苦,瀕臨破產的邊緣,革命性很強。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中,半無產階級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是無產階級革命隊伍的主力之一。流氓無產階級.流氓無產階級,是無產階級中的一個子集,特指那些在社會中沒法找到工作的人,如妓女、乞丐和無家可歸者。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流氓無產階級自身的特性通常使之難以產生階級意識,因此難以對無產階級革命做出貢獻,甚至可能會阻礙無階級社會的建立。無產階級的組成.工人階級.工人階級,在無產階級的組成中佔絕大部分。工人階級是靠出賣勞動力的社會階層。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工人階級因為在社會中通常不佔有生產資料,或所佔有的生產資料不足以滿足其生存需求,因此他們只得被迫出賣自身勞動力給社會中佔有生產資料的社會階級——資產階級以獲取生活所需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工人階級中既存在完全不佔有生產資料而出賣自身勞動力的無產階級,也存在自身佔有的生產資料無法滿足生活而被迫出賣勞動力的半無產階級。資產階級透過與無產階級建立僱傭關係,將自身所佔有的生產資料下放給為自己生產所效勞的工人階級。資產階級透過這種方式將自身所佔有的生產資料與工人階級的勞動力結合起來以完成商品的生產,並從中剝削工人階級所創造出的價值——即剩餘價值。工人階級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主要階級,但他們的大部分勞動成果被資產階級所剝削。依據列寧主義和斯大林主義的關於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觀點,在社會主義國家裡,工人階級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並經由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來領導國家。農民階級.農民階級,指以農業為職業的人,其中包括以種植業、畜牧業、林業等自然經濟產業為職業的人,又有稱牧民、漁民等。其中僱農和貧農等下層農民的一部分。下層農民下層農民,即佃農,僱農以及貧農等,他們通常不佔有或少量的佔有耕地。他們通常因為無法獨立勞動養活自己和家庭而要靠出賣勞動力來維持生活,因此他們屬於無產階級或半無產階級的一部分。中農中農通常都擁有自己的耕地,並且中農的立場通常會根據自身的實際經濟情況在上層農民與下層農民之間搖擺不定。某些比較富裕的中農可能會僱傭僱農或貧農來為自己勞動,而某些較為貧窮的中農則可能會因為收入不足而去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彌補家庭收入,所以部分中農通常屬於半無產者。上層農民上層農民是指農民階級中的偏上層中農,富農和地主,他們通常擁有自己的耕地,並且大多數並不勞動,而是透過僱傭下層農民以完成生產,因此他們在階級劃分上並不屬於無產階級而是屬於剝削階級,並不屬於無產階級的組成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經濟狀況,對全國農村人口進行劃分,其中劃分標準為:其他.現代無產階級是一個政治概念,是相對於資產階級的獨立的階級。無產階級是以反對資產階級的任何一個革命者組成的集體概念。據列寧主義理論,無產階級與工人階級不同的是:工人階級屬於經濟範疇劃分的階級。工人階級主要為被剝削階級中沒有生產資料,依靠工薪生存的被壓迫勞動者集體。而無產階級是為了反對資產階級誕生的資產階級的掘墓人。舊時代的無產階級包含了工人階級、農民中的貧僱農和中農、自食其力的小商人和知識分子、被壓迫的下級軍人和自覺反對資產階級的任何階層的革命者。公有制社會主義社會中的無產階級,指生產資料公有制之後的全體勞動者。工人和農民只是社會主義社會中不同的經濟階層,而不再是獨立的階級。社會主義社會獨立的經濟階層,因為沒有了壓迫和剝削的資產階級,也就不存在被壓迫階級,因此無產階級這個概念不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國家內部區分,而是根據國際形勢,作為反對資本主義的國際共產主義力量存在,所以,無產階級專政主要指意識形態領域中以無產階級革命思想為指導思想的統治意識。其中更多內容為反帝國主義、反封建、反壓迫、反剝削、反侵略的無產階級革命思想。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列寧主義對無產階級的概念內涵也在不斷豐富發展,其認為物質層面的標準應該讓位於精神思想層面的標準,即是否掌握政權、是否擁有生產資料都在其次,無產階級的首要標準應是有無共產主義信仰理想、是否自食其力併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是否反對剝削他人不勞而獲等。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專政,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是指由無產階級統治的政體,是從廢除資本主義邁向共產主義的過渡階段的統治;在此過渡階段,無產階級得壓制資產階級對社會主義革命的反抗力量,打破階級制度的社會關係,以建立一個新的無階級社會。無產階級專政的構想最早是由卡爾·馬克思提出,讓作為多數者的無產階級取得獨裁專政的體制;由於馬克思認為各國政府都是階級獨裁專政,所以他認為無產階級專政並不會比其他的政府形式來的更糟。馬克思認為:“(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絡;(2)階級鬥爭必然要導致無產階級專政;(3)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恩格斯在給《法蘭西階級鬥爭》寫的1891年序文中,認為“巴黎公社就是無產階級專政的例項”。列寧認為:“機會主義……不承認在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時期,在推翻資產階級並完全消滅資產階級的時期有階級鬥爭。實際上,這個時期必然是階級鬥爭空前殘酷、階級鬥爭形式空前尖銳的時期”,“……一個階級的專政,不僅對一般階級社會是必要的,不僅對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無產階級是必要的,而且,對於介於資本主義和‘無階級社會’即共產主義之間的整整一個歷史時期都是必要的,只有瞭解這一點的人,才算領會了馬克思國家學說的實質……從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當然不能不產生非常豐富和繁雜的政治形式,但本質必然是一個,就是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的其他定義.現代非馬克思主義的中文用法則時常被用來指代窮人。在這裡並不是以判斷其是否掌握生產資料的方式來進行階級劃分,與馬克思主義中對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劃分方式有區別。近代無產階級的出現.在十九世紀,由於工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原有的手工業和農村經濟破產,因而出現了大量的貧窮人口湧向城市,他們除了向工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換取收入以外,便無法生存下去。由於機器的改良,需要的勞動力越來越少,因而工人間為了工作機會出現了激烈的競爭。資本家透過壓低工資、使用女工和童工、延長勞動時間和減少勞動保護條件來降低在人力方面的成本。所以工人的生存狀況降低到人道的底線以下。很多工人失業時候被迫以乞討、賣淫為生;而有工作時,則被迫一天勞動十幾個小時才能勉強餬口。在二十世紀晚期起,這個無產階級的詞語,有人使用草根階層取代指更廣義的各業基層人員。 | 555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無產階級",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59"
} |
工人階級通常用於表示社會地位與社會等級,是社會比例最高的階層。該術語沒有一致的解釋,主要依賴個人的立場與觀點的不同來理解。工人階級一般指的是參與僱傭勞動的人,尤其是產業工人和體力勞動者。在較為廣義的社會主義語境下,工人階級包含一切那些靠出賣勞動力、不擁有生產資料的人,包括大部分體力和腦力勞動者。馬克思主義認為,這類人也叫無產階級,是被資產階級剝削的物件。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中,幾乎所有人都屬於這一階級。在美國,通俗語境下的“工人階級”則是靠體力勞動獲得收入之人,一般會包含小時工、藍領、沒有大學學位之人、一些白領和大部分粉領。工人階級根據職業一般被分為四類:非技術工人、工匠、外包工人和工廠工人。依據列寧主義和史達林主義的關於社會主義國家性質觀點,在社會主義國家裡,工人階級是社會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並經由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來領導國家。工賊.工賊,是工人階級內部中的一種人。工賊一般是指那些為了個人利益,而在階級鬥爭過程中收受資產階級的好處,在精神上或者行為上支援資產階級,從而背叛和出賣了無產工人階級利益的無產者。他們也通常被馬克思主義者稱呼為“資產階級的走狗”。 | 556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工人階級",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62"
} |
半島,是一種三面環海,一面連陸地的地形,相當小的半島稱為海岬,至於像歐洲、南美洲南部、非洲南部那樣極為巨大的半島稱為大陸延伸。阿拉伯半島被國際普遍認為是世界最大的半島,雖然印度半島面積較之更大,但由於印度半島的地形封閉性,印度半島往往被歸類為「次大陸」而非半島。世界主要或著名半島.亞洲.南極洲. | 556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半島",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63"
} |
流氓無產階級相對立。德國社會民主黨在千禧年前後常常使用該詞。流氓無產階級主要包括那些在合法的基礎上沒有找到生產工作的人定義上也屬於流氓無產階級。因此他們被趕入了流浪者的困境。馬克思認為,流氓無產階級的反動特性使之無法產生階級意識,因此對無產階級革命無法做出貢獻,甚至阻礙了無階級社會的建立。列寧和托洛茨基在馬克思論證的基礎上也駁斥了流氓無產階級的革命潛力,但是毛澤東認為在有效領導下,流氓無產階級也可為無產階級革命所用。弗朗茨·法農於20世紀60年代在西方普及了這一詞的使用,因此現代社會學著作中也常見該詞使用的例子。該詞的廣泛使用帶來了定義上的模糊性,所以過度使用該詞可能導致論證不嚴謹。一些極左翼政治組織如黑豹黨認為動員流氓無產階級是有效的。 | 556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流氓無產階級",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64"
} |
社會階級、階級,意義相近或相關的漢語詞彙還有“等級”、“階層”、“社會等級”,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劃分,即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經濟水準和社會身份的社會群體總稱。定義.在很多歷史或政治中引用的“階級”意指“具有不同身份,不同地位、財富、勞動形式、生活方式、或其他社會、經濟、或文化因素等,不同意識形態的多個社會性群體”,通常不同階級之間都存在壓迫與被壓迫的不平等關係。對於階級的大部分學說,都是建立在認為社會存在著分裂和對立的集團,並且集團之間的對立使社會處於持久的衝突之中。馬克思列寧主義認為:階級不是從來就有的,如最早的原始社會由於生產力的過度低下,不具備出現階級的根本因素。一般認為階級的出現是生產力達到一定程度後出現的,例如稍微大的社會開始存在分工現象,而它將必然消亡於另一個生產力極端發達的社會。最早的階級出現在奴隸制時期——奴隸主階級與奴隸階級。馬克思主義對階級最經典#重定向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大的集團,這些集團在歷史上一定的社會生產體系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對生產資料的佔有關係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領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會財富的方式和數量也不同。所謂階級,就是這樣一些集團,由於它們在一定社會經濟結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個集團能夠佔有另一個集團的勞動。劃分.不同時期,社會對階級或階層的劃分各不相同。現代社會,提到“階級”或“階層”時,通常所指個人或者集團對財富擁有量,而不是指對生產資料的佔有。馬克思·韋伯認為階級是由市場狀況決定的,因此他將階級劃分為買賣雙方,階級衝突就是市場控制權的爭奪。他同時還提出了“地位群體”的概念,認為除了透過經濟狀況劃分以外,還必須透過身份、榮譽、價值觀、生活方式的自我認同才能成為階級。社會學家拉爾夫·達仁道夫則從權力分配角度把階級劃分為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 556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社會階級",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65"
} |
印度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與南亞其他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體系。這種種姓制度以婆羅門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佈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因此,種姓制度涵蓋印度社會絕大多數的群體,並與印度的社會體系、宇宙觀、宗教與人際關係息息相關,可說是傳統印度最重要的社會制度與規範。一般認為,印度種姓制度是西元前1500年左右,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創立的社會制度,原始的古印度文明的繼承者反倒變成了低階的種姓、征服者變成了高階種姓的人。原本的種姓制度並非要劃分階級及人的高低貴賤,而是要確保本身雅利安人的執政權和保持各種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數;但是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很多支援種姓制度的專家學者在宗教、哲學、人類學上亦有提出大量種姓制度適合印度社會的理論,認為在印度種姓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且有些理論在印度非常深入人心。印度經歷過四次改革種姓制度的時期:最早為佛教與耆那教為首,這兩個宗教都宣稱眾生平等,一開始就是為了反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而創立的宗教,特別是佛教在日後還成為了普世宗教;第二個時期是隨著信仰伊斯蘭教的馬木留克、蒙兀爾等外來征服者統治印度,這些伊斯蘭教徒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種姓制度、大量低階種姓的人為了逃避次層次的生活改信伊斯蘭教;進入現代以後的第三個時期,在民主國家的英國統治的英屬印度時期,英國人帶來的西方平權思想很大程度上衝擊了種姓制度;最後第四個時期開始於1947年印度獨立後,種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廢除,各種種姓分類與歧視被視為非法,然而在實際印度社會運作與生活上,其仍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法律的約束力對實際生活的影響有限。語義.「種姓」一詞源自拉丁語的--,原為「純潔」之意,在西班牙語與葡萄牙語則作--,即「種族」的意思,同樣的用法則見於16世紀的英國,當時的英語將--當作相同的意思。15世紀葡萄牙人在印度建立貿易據點後,首先將此字用於該制度之上,「常常用來稱呼印度最低賤的各個階級,以與高階級的主人們有所區別」。隨著西方社會對該制度的興趣,該詞逐漸被普遍採用,意義上也出現改變。在英國與法國,種姓稱為--,其直到18世紀以後才被採用,並且於19世紀初演變成普遍性的辭彙。然而在19世紀前,英國人常將「種姓」與「部落」兩者混為一談,並且將制度與瓦爾那混淆,這項認知隨著英國殖民印度而廣佈流傳。在印度,與之相應的辭彙是闍提的意涵,這與--或--原來所指的「部落」或「種族」之意不大相同。上述內容顯示,「種姓」原為「五」之意,意即由少數專家與地方領袖召開的小型會議。該詞彙可泛各種地方社會的自治組織,這類定期的群眾大會是其組織內部的小型委員會主導一切,這其中主要包含指導大會的流程與出面解決爭端。即使如此,種姓潘恰雅特卻非少數人壟斷的體系,而是一種由多元權威構成的組織,其存在目的是維護種姓內的習慣與和諧,促使內部成員盡守職責,以及對外保護全體利益,因此實際上猶如種姓內的自治機構。一般而言,種姓潘恰雅特會出面調查各種有爭議的案件,這類案件大都涉及宗教與道德層面,比如共餐、婚姻問題、交易與殺牛等。換言之,種姓潘恰雅特大都裁決與官方法庭無關的紛爭。其審判或協調方式因種姓而異,有些審判前要求當事人發誓與接受試煉,有些採大會全體或內部委員會投票等方式。至於懲罰方面,種姓潘恰雅特以停止當事人享有的特定權利作為手段,這其中包含停止與他人共餐、停止享用某種服務等。最嚴厲的懲罰是禁止當事人與其他種姓成員來往,這又分暫時的禁止與永久的禁止。通常這類懲罰施行於與「不潔」的人或事物接觸者,而這種規範往往涉及一個地方種姓在社會上的地位。即使種姓潘恰雅特會懲罰部分成員,但大多數的狀況下,它謀求調解內部的爭議,而非懲罰其成員。對外事務上,種姓潘恰雅特主導對特定種姓的杯葛或抵制,以維繫自身的行業利益。有時這類事務還會牽涉與其他種姓的交涉,比如某位銀行家與糕餅師傅有爭執,導致糕餅業種姓找製瓦業種姓建立協議,要後者在該銀行家修房時拒絕提供其所需的瓦片。為了建立自身權威,種姓潘恰雅特在召開大會時,常引用「潘恰雅特的聲音即梵天的聲音」或「種姓的國王亦為種姓」等諸如此類的語句,以強調組織本身在種姓內的最高權威。然而實際上,種姓潘恰雅特往往缺乏執行效率與高階種姓的支援,這兩點正反應其缺乏正式權威的侷限。分工.種姓制度是一種以宗教為中介的分工制度,這種制度是世襲的,僱主與僱員的關係是世襲的。這種制度有趣的地方是:同一種工作,如果只是自己偶爾在家中做做的話,則不像專業那麼有汙染性;同一種工作,在不同地區,態度也不一樣。例如理髮師,在印度南部,因為要負責喪禮事情,所以極度不潔;但在印度北部,因為不用負責喪禮事情,地位較高。婚姻.除了婆羅門種姓不可離婚與寡婦不可再婚最認真,之後也可再婚但不太光釆,歷史上如果丈夫過世其寡婦會執行殉夫儀式薩蒂投火自盡。嫁娶必須門當戶對,相同種姓。低種姓嫁給高種姓,不但無法晉級高種姓,反而夫婦一同貶為賤民,後代亦不得翻身。印度教種姓不平等,兩性也不平等,尤其歧視女性,婚姻嫁娶,女方必須付出高昂的嫁妝,否則男方有權苦待妻子。這也導致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出現為了嫁妝謀殺妻子的現象——索奩焚妻。歷史.十九世紀後部份西方學者提出,在歷史上古老的印度人種衰亡之後,新起的高加索人種雅利安人的一部分入侵者們經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陸續湧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帶,征服了南部印度的住民達羅毗荼人;經過幾個世紀的武力擴張,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個北印度。在尼泊爾,婆羅門做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情:授予當地人較高種姓,大部分土邦國王也成了剎帝利。當地主體民族卡斯人沒固定信仰,所以婆羅門經常授予整個村落的人以高種姓。在尼泊爾種姓分類較少而且高種姓人口較多。南印度的種姓制度比北印度的更嚴格,因南印度沒受異族入侵,種姓傳統保留得更多。當代的種姓制度.印度獨立後,憲法第15條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視”;第17條明文規定廢除“不可接觸制”。為了保證低種姓人和賤民的教育和求職權力,印度還實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不僅在議會兩院為他們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席位,而且在所有政府機構和國營企業中為他們保留高達27%的名額。另外,還給低種姓出生的學生一定比例的升學名額。在今天,印度人的身份記錄裡不再有任何關於種姓的記載。儘管自印度獨立以後,廢除了種姓制度,印度憲法明文規定不準階級歧視,但是種姓制度對今天的印度社會特別是印度農村仍然保留著巨大的影響。種姓層級最高的婆羅門不及人口的4%,卻佔有七成的司法權及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就算在天災時,賤民亦飽受歧視,得不到最基本的援助。如在2008年8月,印度比哈爾邦的阿拉里亞發生水災,然而由於阿拉里亞為賤民的集中地,災民得不到地方政府的任何協助,令大量災民死於水災當中。另外,一份旨在展現印度長期受歧視種姓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研究資料表明:評價.批判.無論在印度境內或境外,皆有許多對種姓制度的批評。這些批評有些出自印度教教徒。很多印度知識分子意識到種姓制度中的不平等與近代西方興起的民主制度與人權思想大相逕庭,並被評為反現代化的落後制度和印度社會的毒瘤。早在公元前6世紀時期,受後人敬重的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就在佛教教義中公開反對任何形式的種姓結構;同一時期,耆那教的創始人大雄同樣反對任何形式的種姓結構。在公元8世紀時期開始的印度教中,許多時期的聖人如拿那克、卡比爾、、、、與拒絕接受所有以種姓為基礎的歧視並接受所有來自種姓的教派。許多印度教改革者如辨喜與實諦·賽·巴巴相信印度教無種姓制度容身之地。在公元15世紀,為聖人之一的也接受所有種姓成為他的信徒,這其中包括賤民。上述的聖人大都贊同中世紀時反對種姓精神的虔誠派運動。難陀那,一位低種姓的的印度教祭司,也拒絕接受種姓精神並接受賤民。一些其他的印度教運動同樣歡迎低種姓成為他們的信徒,這些最早是成為。 | 557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印度種姓制度",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77"
} |
剎帝利,瓦爾那之一,是古印度種姓制度中的軍事貴族,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除神權之外一切權力。剎帝利也有高下之分。可分成切特利與塔庫裡,前者人數多,地位低;後者人數少,地位高。現代考證.剎帝利階級據說源自雅利安人。19世紀開始,西方學者發現,現存婆羅門與剎帝利氏族的系譜有長久的偽造傳統。低階層婆羅門會為各地部落領導人偽造出身,讓他們可以成為剎帝利氏族。因此剎帝利階級的起源並不像傳統相信的,起源於單一雅利安人祖先,而是由印度各地原住部落民所形成。註釋. | 558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剎帝利",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80"
} |
吠舍瓦爾那的一種,是古印度種姓制度中的普通勞動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階層,與婆羅門、剎帝利同屬“再生族”。根據印度教教義,他們應擔任農民與畜牧者,交稅供養高種姓的婆羅門與剎帝利。也有一些吠舍家族透過不斷積累財富成為相對富裕的商人、地主,或者放貸主。根據歷史學家的說法,笈多王朝的王族也可能是吠舍出身。歷史上,受到印度教不害思想的影響,很多吠舍種姓的人都是素食者。 | 558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吠舍",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81"
} |
首陀羅。在《摩奴法論》及之後的建立了四個種姓的社會階級理論,在這個理論中,首陀羅是最低層級的種姓。根據《摩奴法典》,首陀羅女子與婆羅門男子生下的女性後代,再與婆羅門男子生下後代,如是七代,可以將首陀羅種姓提升至婆羅門。西方學術界認為,首陀羅是由被雅利安人打敗的達羅毗荼人構成。後來因為印度東部反婆羅門教的不同教派興起,首陀羅地位得以提升,原來從事的卑賤汙穢的工作,由各種賤民多從事屠夫和劊子手等職業。 | 558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首陀羅",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82"
} |
國共內戰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爆發的內戰,也是20世紀中國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內戰,可分為第一次國共內戰和第二次國共內戰兩個階段,是中國現代史的重大轉折點。內戰一方為1947年行憲之前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與行憲後的中華民國政府,另一方為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軍隊與政權。中國共產黨一方在內戰中取得決定性勝利,獲得中國大陸地區的統治權,並於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民黨則於內戰中戰敗,率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造成今日臺灣海峽兩岸政治分立與軍事對峙的局面,雙方自1979年1月1日起實現軍事停火,但是在法律以及政治上,因為雙方從未簽署停火或停戰協議,故內戰仍然在法理上延續至今。1925年,主張聯俄容共的國民黨領袖孫中山去世後,國民黨右派與中共以及支援國共合作的國民黨左派之間的矛盾迅速擴大,導致國共兩黨的合作關係出現裂痕。在國民黨建立國民政府並發動針對北洋政府的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兩黨矛盾激化。1927年4月12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在上海單方面宣佈清黨並建立南京國民政府,導致寧漢分裂;同年7月,汪精衛領導的武漢國民政府跟隨南京國民政府,宣佈分共,是為寧漢合流,國共兩黨正式決裂。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開始武裝奪權,並先後建立中國工農紅軍及數處革命根據地,與定都南京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分庭抗禮。1928年12月,東北易幟,北洋政府瓦解,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形式上統一南北後,自1930年起先後五次圍攻共產黨在南方之根據地。1934年,在第五次圍剿戰爭中,國軍攻佔當時中共中央所在的中央蘇區,中國工農紅軍主力被迫展開長征,於1935年抵達陝北。1936年12月發生西安事變後,國共雙方同意停止內戰,共同抗日,中國工農紅軍編入國民革命軍,中國共產黨統治的陝甘寧邊區則在名義上由國民政府直轄。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將大量地方軍閥武裝推上抗戰前線,而胡宗南等所率之中央軍精銳則包圍陝甘寧邊區;中國共產黨的抗戰則以游擊戰為主,建立大量抗日根據地。國共雙方皆指責對方抗戰不力,並於抗日戰爭期間發生多次軍事衝突。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共兩黨關係出現短期緩和,雙方召開重慶談判並簽訂雙十協定,隨後共同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以商討行憲與建國事宜,然國共之間的矛盾因裁軍、行憲與聯合政府等議題再度凸顯。1946年,國共雙方因搶佔東北受降區而發生軍事衝突,戰事遂蔓延至關內,而後中國國民黨違背雙十協定單方面召開制憲國民大會,中國共產黨拒絕承認,內戰重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逐漸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等三大會戰後,解放軍在東北與華北取得軍事上絕對優勢。另一方面,國民黨在1947年結束訓政、將以黨治國的國民政府改組為行憲之中華民國政府、將國民革命軍改組為中華民國國軍,頒布動員戡亂令,並以推行金圓券等金融改革措施提振當時尚處戰後疲弱的中國經濟,嘗試以改革換取知識分子與中產階級的支援,但改革失敗反使國民黨民心盡失。1949年4月,國共雙方在北平進行停火談判但終告失敗,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即發起渡江戰役,佔領首都南京、第一大城上海,並漸次奪取絕大部分的中國疆域。同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更名後的北京成立,而隨著國軍在戰爭中節節敗退,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輾轉於1949年12月撤退至臺灣臺北。自1955年大陳島撤退後,中華民國政府有效統治範圍限縮在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諸島,維持至今。雙方最後的地面戰役為1961年中緬邊境的江拉之戰,而遊擊戰則一直持續到1975年。1979年雙方海上衝突停止,並於1987年開放非官方機制的交流。內戰根源及背景.國共內戰的根本原因是國共兩黨在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在民主建設尚未成功的中國,任何一個政黨都無法透過吸引選票來使得自己之主張上升為國家政策。國民黨之政治主張經興中會到1920年代發展,在北伐戰爭時期形成,以孫中山所提出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為主的指導思想,力圖於民族、民權、民生等領域上,透過軍政、訓政、憲政三個階段,逐步達到中國之統一民主富強。其終極目標為建立一個以西方民主社會為範例的、軍隊國家化、政治實現民主的共和國。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從1921年建黨以來,經歷巨大變化。平均地權是兩黨根本分歧。最初主導思想是透過暴力革命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歷數次失敗後,參考列寧斯大林的蘇聯模式,逐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即毛澤東思想。在中國共產黨建立的一年後,1922年召開的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確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中國共產黨把國民黨視為“不具備廣泛群眾基礎的階級政黨”,而自視為“代表廣泛群眾基礎的無產階級政黨”。同時,中國共產黨也認為國民黨是資產階級政黨,是中國共產黨代表的無產階級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物件。中國共產黨的最終目標是透過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這與當時國民黨政治主張衝突,不可避免地使兩黨逐漸產生對立。另一方面,國共雙方都有發展自身武裝力量的傳統。辛亥革命後,中央政府被北洋軍閥把持。由於北洋政府軍力強大,孫中山意識到,國民黨沒有自己的軍隊,就沒有可能成功革命。所以國民黨自改組起,便從蘇聯引進黨指揮槍模式,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國民黨的武裝力量透過北伐戰爭徹底推翻北洋政府統治,於1928年在形式上統一南北。北伐戰爭過程中,國共關係逐漸惡化。1927年8月1日從南昌起義開始,共產黨也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試圖奪取政權。至此,兩黨都各自掌握自己的軍隊,內戰於焉展開。第一次國共內戰.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兩黨矛盾.1920年8月,孫中山在廣州宣佈重組護法軍政府,繼續護法運動。但其與曾為立憲派的陳炯明在政見上發生衝突,終於引發六一六事變。孫中山回到上海後勢單力薄,需要重新藉助外界力量的支援。這時越飛與北洋政府談判未果,與吳佩孚聯絡又遭到拒絕,到達上海與孫文會晤後一拍即合。雙方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開始了國民黨與蘇聯的合作。而當時尚在襁褓之中的中國共產黨,在未有自身的軍事力量的前提下對蘇聯方面言聽計從,在城市革命上更需要友黨的支援,也就跟隨蘇聯開展國共合作。陳炯明被多路軍閥擊敗後,孫中山被迎回廣州,建立起大元帥府,在蘇聯和共產國際的協助下重組國民黨架構,組建黃埔軍校,蘇聯在軍事上也多有支援。第一次國共合作此時達到高潮。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黃埔軍校的不少學生也加入中國共產黨。但孫中山去世之後,蘇聯利用中共將國民黨分裂為左右兩派,國民黨中的實力派勢力擔心靠蘇聯和共產國家支援並領導的中共靠掌控黨政要職逐漸坐大。中國共產黨與蘇聯顧問鮑羅廷以「黨的力量在前,革命的武力在後」為理由,在國民革命軍中發表北伐必敗論,並於廣州市區散發傳單,反對北伐統一。6月,中國共產黨中央會議討論北伐問題,並透過反對北伐統一的決議。1927年3月10日,由蘇聯全權領導掌握的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透過《統一黨的領導機關決議案》,透過了「統一革命勢力」、「統一黨的領導機關案」等反蔣中正方案。同時為防止蔣中正獨攬專權,會議缺席選舉汪兆銘出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中央黨部組織部長,並決議不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改為7人集體領導,免去原來由蔣擔任的上述職務,將蔣降為普通委員。國民黨右派與中共以及支援國共合作的國民黨左派產生矛盾,國共合作開始產生裂痕,國民黨加速分化為不同派系。西山會議乃是國民黨右派開始排斥共產主義的標誌。及至1926年5月11日中山艦事件,以及蔣中正在國民黨的地位上升,中共與國民黨其他派系的矛盾日益加劇。最終中共與國民黨各派決裂,並被請出國民黨。蘇聯及中共改組國民黨成布林什維克黨的計劃破滅。由於沒有本黨的軍隊就難以存續,中共幾年後便開始建立自己的武裝力量。國民黨武力清黨.中山艦事件後,由於和蔣中正產生政見上的分歧,汪精衛離開廣州,前往法國馬賽。12月,國民黨左右派正式分裂,鮑羅廷隨國民政府遷往武漢。1927年2月,汪精衛回國途經蘇聯,會見斯大林。回國後,汪精衛就任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反對蔣中正排共,堅持容共,4月5日和中共領袖陳獨秀發表《國共兩黨領袖汪兆銘、陳獨秀聯合宣言》。4月12日,蔣中正在上海發動「四一二事件」。汪精衛發表講話,痛斥蔣中正武力清黨,表示「反共即是反革命」。蔣中正遂成立南京國民政府,是為寧漢分裂。蔣中正下令「清黨」,清除國民黨內中共黨員,並在各地大規模捕殺中共分子。5月中,經李宗仁及朱培德斡旋,武漢及南京避免開戰,決定分頭繼續北伐。月底,共產國際決議改變中共方略,準備武裝工農成立新軍,進行土地改革;但仍留在國民黨內,使國民黨及武漢國民政府成為工農革命獨裁機構。與此同時,中共在湖南開展流血的土地改革,鬥爭地主,使國民黨不少軍官不滿,終與何鍵發生衝突;何鍵、朱培德等亦開始清共,是為「馬日事變」。事變中,中共及傾共民眾死亡達數百到一千餘人。7月13日,中共發表宣言,宣告因武漢廣東之複雜關係,中共黨員應退出國民黨。7月15日,汪精衛識破蘇聯與中共的奪權計劃,決定與南京方面主動進行和平分共,同時召開緊急會議,透過《統一本黨政策案》,要求在國民政府和軍隊中任職之中共黨員立即宣告脫離中共,否則停止其一切職務。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分共。南昌起義及衝突加劇.1927年8月1日,周恩來、劉伯承、葉挺、賀龍,是中共首次建立正式武裝部隊。8月4日,起義軍放棄南昌,南下廣東,國共首次武力衝突爆發。8月7日,中共召開八七會議,確定武力奪取政權,第一次國共內戰全面爆發。起義軍後來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又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8月14日,蔣中正下野,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寧漢合流。9月,桂系軍閥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南京國民政府大權,汪精衛下野。同月,毛澤東在湖南、江西發動秋收起義。10月,汪精衛到廣東否定南京政府,鮑羅廷經蒙古回蘇聯。11月,蔣中正回到上海,邀汪北上。12月11日,中共在葉挺、葉劍英領導下發動廣州起義。12月12日,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但廣東國軍將領張發奎調動軍隊反攻,12月13日,紅軍失敗,被迫撤離廣州。12月16日汪精衛辭職赴法國。自1927年建軍後到1937年抗戰爆發,中共展開土地改革,並多次與國軍戰鬥。這段時期,中國國民黨稱為“剿匪”、“剿共”,中國共產黨則稱為“土地革命戰爭”、“十年內戰”或“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30年起,國民黨先後對中共位於江西、湖南之控制區實行五次圍剿,前四次未能成功。紅軍透過運動戰,成功守衛南方根據地。但在第五次圍剿中,國民黨在德國顧問建議下步步為營,採取持久作戰和堡壘主義進攻紅軍;加上中共方面因為採用了共產國際派駐顧問李德的錯誤策略,損失慘重。紅軍主力被迫自江西瑞金轉進至陝西延安;中共稱為「二萬五千裡長徵北上抗日」,同時,一部分紅軍在南方堅持游擊戰。紅軍在突圍過程中損失慘重,但在接受了毛澤東的建議後,成功突破國軍重重封鎖。途中,中共召開遵義會議,毛澤東重獲軍事領導權。最終長征的紅軍在僅餘少量部隊的情況下到達延安。結束.1936年,周恩來與中華民國陸海軍副元帥張學良交往甚密,張學良甚至還提出申請加入共產黨,最後被共產國際拒絕。1936年12月12日,時任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的東北軍將領張學良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總指揮的西北軍將領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扣押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行政院院長蔣介石,要求蔣介石立即抗日,停止「剿共」,史稱西安事變。最終,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國民黨基本停止與共產黨作戰。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共兩黨於9月22日正式和解,第一次國共內戰結束。抗日戰爭時期的緩和期.西安事變後,國民政府與中國共產黨的衝突趨於緩和,這段緩和期中共稱之為“第二次國共合作”。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7月17日,蔣中正在廬山發表講話,表明了中國對日本退讓的底線以及準備全面抗戰的態度。8月22日至8月25日洛川會議中毛澤東稱中共之真正任務,關于軍事問題,抗日戰爭將是一場艱苦持久戰。紅軍之基本任務是:“創造根據地,牽制消滅敵人,配合友軍作戰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戰場;另約8000名在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南方八省的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抗戰期間,國民黨主要與日軍主力進行正面作戰,中共則在淪陷區開展遊擊作戰。中國與日本發生22次大型會戰和上萬次中小戰鬥。其中有國軍與少數八路軍將領擅自協同參與的平型關戰役。中共也有單獨的對日作戰如百團大戰。國共之間曾爆發多次衝突,影響最大者,當屬“黃橋戰役”和“皖南事變”。抗日戰爭結束時,紅軍發展到130餘萬人,民兵260餘萬人,解放區擁有約一億人口。第二次國共內戰.1945年8月起開始的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國國民黨稱為“動員戡亂”或“抗共衛國戡亂戰爭”,中國共產黨則稱為“解放戰爭”,也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戰後局勢.抗日戰爭結束後,因為國軍與共產黨部隊衝突加劇,1945年8月,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飛赴重慶與國民政府談判。談判內容主要是投降日軍接收,共產黨部隊與國軍的合併,共產黨戰後的參政議政等問題。雙方於10月10日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決定在年底召開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1月,國共兩黨與民盟、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社會黨等代表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透過和平建國綱領等五個決議案,一致同意在和平建國綱領下,共同實現民主憲政。但實際上雙方衝突未有結束。2月底,雖受反蘇運動等因素影響,國共雙方仍達成整軍方案,統一將國共軍隊整編為中國國防軍。協定劃定全國駐軍服務區,各軍隊集結在此統一整編;整編以12個月為一期,分期縮編部隊,直到完成全國60個師的目標。3月底,國共達成迄今最後一個正式協議——東北停戰協定,但對東北內戰無實際約束。二戰結束後,由於蘇聯控制了中國滿洲的部分地區,毛澤東欲接管滿洲,以便能更好地與蔣中正的國民黨繼續展開武裝鬥爭。而斯大林則為了避免和美國支援的蔣中正國民黨政府衝突的進一步加劇,拒絕了毛澤東的要求,決定在中國推行“聯合政府”政策。儘管如此,蘇軍於1946年在撤離滿洲回國之前,依然為中共搶佔滿洲的真空地帶提供了很多便利條件。例如蘇聯紅軍曾經把繳獲自日本關東軍的部分日本武器移交給林彪的東北野戰軍國軍全面進攻.1946年3月至1947年3月,國共雙方邊打邊談,在東北、中原、華北等處展開爭奪。1946年一月停戰令之後,軍事衝突暫息數月;同年3月,蘇聯自東北撤軍,中國共產黨隨即迅速佔領重要據點並阻止國軍北上,導致4月時東北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6月26日,山東和中原地區再度爆發衝突,中國共產黨將此視為全面內戰起始點。同年11月15日,在共產黨與民盟的抵制下,國民黨與青年黨、民社黨等召開制憲國民大會,並於該年12月25日透過《中華民國憲法》。與此同時,國民黨調集三路兵力,集結在陝甘寧邊區和延安周圍。國民黨為迎接制憲國大,下達了第四次停戰令,但對軍隊無實際約束力。11月19日,周恩來所率的中共代表團結束了與國民黨進行了一年多的和平談判,返回延安。1947年1月初,國民黨應美國特使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要求,先後三次呼籲中共舉行圓桌會談,解決兩黨爭端。中共認為國民黨沒有誠意,中共南京代表陸定一回應,“廢除偽憲法和恢復1946年1月31日軍事位置,是恢復和談的最低限度”。國共談判破裂。1月29日,美國政府決定終止對軍事調處執行總部的關係,放棄國共調處工作,退出三人會議,迅速撤退了美方派駐軍調部的人員。次日,中華民國政府宣佈解散三人小組及北平軍調部。2月3日,美國駐延安聯絡團人員撤離。6日,北平軍調處執行部美軍人員撤退。2月底,國民黨下令在南京、上海、重慶之中共留守處代表於3月5日前撤離首都衛戍司令部、淞滬警備司令部、重慶警備司令部,分別致電函京滬渝中共代表,所有中共人員限期全部撤退,並關停重慶《新華日報》社。3月7日,董必武率中共代表團返回延安。1947年3月15日,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南京開幕:8312。蔣中正主持,出席中央委員146人,候補中央委員46人,列席各地黨部及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長68人;蔣致開幕詞,稱“中共全面叛亂……政治解決的途徑已經絕望……政府為捍衛國家統一,保障人民安全,當然不能坐視變亂而不加制止……我敢斷定,決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止我們建國工作的完成。”:8312同時聲稱“實行民主,結束訓政,改組政府”:8312。3月17日,參謀總長陳誠向三中全會報告軍事,歷述一年來建軍、復員、整軍工作之情形及對中共之軍事情況,稱:“剿匪絕對自信,絕對有把握”,“剿匪應以軍事為中心”,“如果真正作戰,只需三個月即可擊破共軍主力……政府用兵之目的在於平定叛亂,非至共軍全部解除武裝不止。”:83143月24日,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閉幕,並發表宣言,宣稱中國國民黨之任務為:完成憲政準備,確立建國規模;消除統一障礙,鞏固國家基礎:8320。至此,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徹底破裂。1947年3月至9月,中共軍隊處於守勢,寧可喪失關內所有根據地,也要死守東北;國軍則向中共控制區進攻。由於採取運動戰打擊國軍,國軍屢受打擊,還要分兵把守佔領城市,機動兵力日益不足。1947年,中共軍隊拋棄國軍番號,陸續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簡稱「解放軍」,國民黨方面則稱為“共軍”。戰局逆轉.1947年9月至1948年9月,解放軍開始展開主動攻勢,在東北將國軍壓縮至幾個孤立城市,在中原地區則擁有優勢地位,對首都南京所在的華中地區形成壓迫,國共雙方的武力優勢逐漸反轉。1948年秋季,解放軍在東北、華東、華北三個方向發動戰略決戰,即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等三大戰役,並取得全部三場戰役的勝利。在三大戰役中,國軍總兵力損失150萬人以上,精銳兵團幾乎全軍覆沒,除西北外,長江以北的地區幾由解放軍所控制。與此同時,共產黨開始在北方動員十數萬名幹部南下,以此作為接管南方政權的主要力量。盡管戰局對共產黨有利,但是農村的南下幹部動員卻一度十分被動,甚至發生了幹部逃亡的現象,反而是城市的失業知識青年更積極地響應共產黨的南下動員。蘇多柏拉托夫在其1994年出版的個人回憶錄《》一書中說,蘇聯在194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這些戰略進攻行動期間特意引發“第一次柏林危機”,是斯大林和毛澤東共同協商而做出的一個重大戰略計劃,他們想以此轉移美國對中國國共內戰的戰略注意力,將美國的援助重心牽制在歐洲,減少美國對反共的蔣介石領導下的國軍的援助力度。另一方面,國民政府在1947年國民大會代表選舉與1948年立法委員選舉後行憲,由國民大會選出蔣中正、李宗仁為首任總統、副總統,將國民政府改組為一府五院的中華民國政府,並在該年9月實施金圓券等經濟改革措施,以企圖挽救民心。但金圓券在同年底即告失敗,造成國民政府統治區內急速地通貨膨脹,使經濟情勢更加混亂。1949年1月21日,面對軍事與經濟上的失利,蔣中正宣佈引退,副總統李宗仁出任代總統。李宗仁接任後有意停戰。4月,國共雙方在北平舉行和平談判,但中華民國政府無法接受共產黨所提出的,談判遂於4月20日宣告破裂,解放軍隨即發動渡江戰役,攻下南京、上海等中部大城,並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拿下華中與華南大部分地區,國軍則不斷向東南沿海與西南撤退。9月26日,新疆省國軍駐軍倒戈。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平成立;中華民國政府則相繼撤退至廣州、重慶、成都等城市,最終於該年12月7日撤退至臺灣。西藏地方當時處於半獨立狀態,並未受中華民國政府指揮。1950年4月西昌戰役,解放軍攻下西康省的西昌縣,10月發動昌都戰役,此後解放軍進入西藏。1950年8月,解放軍奪取萬山群島。海峽對峙.1949年3月15日,新華社發表題為《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的社論,首次提出「解放臺灣」的口號。1950年元旦,《人民日報》的社論把「解放臺灣」的任務放在當年的「四大任務之首」。隨後1950年後幾個月,解放軍一方面逐一攻下沿海島嶼,一方面在福建集中兵力,為渡海攻臺做準備。美國則坐視內戰結束,臺海戰事一觸即發。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宣佈「臺灣海峽中立化」,派遣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解放軍渡海攻臺難度倍增。中華人民共和國決定「抗美援朝」之後,原本預備攻臺的部隊調往朝鮮半島作戰,因此在東南沿海作戰暫緩。朝鮮戰爭期間,中華民國政府在聯軍統帥麥克阿瑟支援下積極備戰,試圖全面反攻大陸,多次嘗試突擊東南沿海島嶼,連連爆發如南日島戰役、東山島戰役等戰鬥,但歷年戰事皆以撤退和失敗告終。1953年朝鮮戰爭正式停火。1954年12月,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總統艾森豪宣佈「臺灣海峽中立化」解除,保證對臺灣軍事援助不再斷絕。1955年1月,解放軍攻佔一江山島。失去一江山島的屏障,中華民國國軍在戰略考量下,決定不再分散兵力駐守浙江沿海島嶼,轉而加強金門與馬祖之防備,遂於2月在美軍協助下主動撤離大陳島全數軍民。解放軍取得大陳島後,中華民國政府的有效統治範圍退縮至臺澎金馬並延續至今。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對駐守金門之國軍發動榴彈炮突擊,在四十四天內,向金門射擊砲彈幾近五十萬發。金門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官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等中彈陣亡。9月2日,中華民國海軍沱江號在金門料羅灣附近外海遭到解放軍魚雷艇包圍與猛烈的攻擊,幾乎沉沒。9月11日,駐守金門之國軍炮擊廈門火車站。9月22日,美國八吋大口徑巨炮由中華民國海軍運抵金門。海軍與空軍皆有交手。雙方皆稱勝利。其後十年,除1965年間偶發的東引海戰、東山海戰和烏坵海戰之外,兩岸海空軍不斷有零星交手,雙方各有戰損,但大體而言,雙方控制領域並無太大變化。另一方面,由於代表中國作為戰勝國接受了日本賠償艦艇如丹陽號,以及接受了美國援助,此時的中華民國的海空軍實力強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針對大陸民船的關閉政策得以長期執行。臺灣方面允許海軍、空軍搜捕、擊毀大陸籍船隻的法律至1992年才廢止。停火狀態.1979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宣告,停止從1958年開始對大金門、小金門、大膽、二膽等島嶼炮擊,國共內戰軍事衝突告一段落。1984年,駐紮在金門的中華民國國軍因追擊海上逃兵莊輝亮,金東師先使用輕兵器後改以105毫米榴彈炮射擊,擊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控制的草嶼,0.19平方公里的孤島上落彈150餘發,造成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名戰士身負重傷,但中國大陸對此事表示沉默,既未還擊,也未抗議。1987年3月7日,烈嶼師發生「東崗慘案」,6月破案法辦後,蔣經國總統於7月宣佈臺灣地區解嚴。1991年4月22日,中華民國國民大會透過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同年4月30日李登輝總統以總統令公佈。5月1日起動員戡亂時期正式結束,中華民國政府不再視中共為叛亂團體,承認中共政權統治中國大陸的事實,並宣佈結束兩岸敵對狀態。1994年11月14日上午,小金門國軍駐軍進行火炮試射,因射程計算出錯,誤擊廈門市郊黃厝村塔頭社,造成4名大陸民工受傷,其中重傷兩人。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對此事件表示嚴重關注,認為這是一起破壞海峽兩岸和平氣氛的惡性事件,並強烈譴責臺灣當局的罪惡行徑,堅決要求臺灣當局迅速查明情況,公佈事實真相,並嚴懲肇事者,但後無下文。1996年中華民國第一次總統直接民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以東南海域為目標,實施彈道飛彈試射,中華民國國軍均進入高度備戰狀態。這次危機由美國第七艦隊以「經過」之名進入臺灣海峽而緩和,但解放軍軍機「不出海」之默契從此被打破,解放軍軍機活動範圍延伸至臺灣海峽中線,壓縮了中華民國空軍預警時間。2007年中共十七大時,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再度提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主張,當時執政的民主進步黨不予理睬。但在二次政黨輪替後,國民黨籍的總統馬英九稱「不排除」與中國大陸簽署和平協議,不過並沒有時間表。2011年10月又再度提出,之後又表示會先經過公民投票同意再簽署。但此說仍引發臺灣以民進黨為首的泛綠陣營的批評,認為是片面為統一而鋪路的投降式協議,涉及改變現狀,但臺灣人民並未賦予他這項權力,且缺乏第三者的監督與保證,美國等盟邦亦質疑中共並不可靠,最後無疾而終。2014年春爆發太陽花學運,兩岸後續談判受阻。2015年在新加坡舉辦兩岸領導人會面,但雙方未發表共同宣告或簽署協議,和平協議仍僅止於討論層面。2022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訪問臺灣造成兩岸關係再度惡化,解放軍首度出現於臺灣本島東岸附近操訓,軍艦、軍機均跨越海峽中線。評價.中國國民黨.國民黨方面認為:自從1911年推翻清朝開始至1949年,中國政局從未穩定,經受著由軍閥割據、北洋復闢勢力、國共鬥爭、日本侵華而造成連年戰爭災害,可以說中華民國自1912年至1949年間治理時期,一直處於戰亂與動亂。面對清朝時期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國力衰弱的中國,難有和平穩定的治理時期來證明其統治能力。引發社會弊端叢生,人民生活艱苦,國家積弱,政府無暇顧及百姓民生。不過在此期間,中華民國大致統一中國版圖,並且領導中國在對日抗戰中取得勝利,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及常任理事國。為當時中國的復興,有相當貢獻。中國共產黨.中共方面認為:在民國時期,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透過革命的方式,重新奪回權利和土地,成為了人民尋求生存權的最直接,最簡單的途徑。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特別是大地主階級和大買辦階級,其生存和發展,是附屬於帝國主義的。他們代表中國最落後的和最反動的生產關係,阻礙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其政治代表是蔣介石的國民黨右派。而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於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份子界,被國共內戰時期的中國共產黨視為敵人。臺灣民間.此外,戰爭造成的結果為中華民國僅能有效控制檯澎金馬地區,與其法定的領土大相徑庭,造成臺灣社會對臺海兩岸現狀的定義、以及在國家或民族認同上逐漸分歧或對立,而出現「一臺一中」、「一國兩府」、「一國兩區」、「一中各表」、「兩個中國」、「一個中華民國」、「憲法一中」等各種論點,莫衷一是,至今仍是敏感話題。隨著時間的流逝,臺灣民調顯示臺灣民眾對中國的認同有逐漸降低或消失的趨勢,而更加強調與中國大陸無關的臺灣主體意識。 | 558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國共內戰",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83"
} |
內戰是指一個國家內部爆發的戰爭,或是由剛從同一個國家分裂的兩個政治實體之間的戰爭。內戰的目的可能是一方想要控制國家或是某一區域,一方想要獨立,或是想要改變國家政策。內戰是嚴重的衝突,一般會有大規模而有組織的正規軍參與。內戰一般會造成大規模的傷亡 ,並消耗大量的國家資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內戰平均會持續超過4年,比1900至1944年代的平均1年半上昇了許多。自19世紀中期,內戰發生的頻率相對固定,因此內戰時間的延長造成同一時間正在進行的內戰變多了。例如20世紀前半同時發生的內戰最多不會超過5個,但在冷戰末期,同時發生的內戰超過20個。自1945年起,內戰已造成超過2,500萬人的死亡,而也超過上百萬人。內戰也可能造成國內經濟的崩潰。索馬利亞、緬甸、烏幹達、安哥拉等國在發生內戰前,一般都認為這些國家會有良好的發展。大多數現代內戰都涉及外部勢力的幹預。根據Patrick M. Regan在其著作《內戰與外國勢力》中的說法,在二戰結束至 2000 年之間的 138 場內戰中,約有三分之二有國際幹預,其中 35 場由美國幹預。定義.內戰最簡單的定義就是在同一個國家內,不同的組織化團體。是史丹佛大學的內戰學者,為內戰下的定義是「國家受到有組織團體的暴力軍事衝突,目的是要掌握國家中心或是某一地區的控制權,或是改變國家政策」。Ann Hironaka進一步的定義內戰其中的一方需是國家。有關衝突到什麼程度才能稱為內戰,學者仍有許多的爭議,有些政治科學家認為傷亡需超過1,000人才算是內戰,有些則認為雙方至少都要傷亡需超過100人才算是內戰。是學者研究軍事衝突時常引用的資料庫,其中定義內戰是每一年因內戰造成的死亡需超過1,000人。相較於柬埔寨內戰及第二次蘇丹內戰死傷的數百萬人,上述的標準相當的低,但是此定義下,一些廣為世人所知的衝突已不能視為內戰,例如北愛爾蘭問題,及南非種族隔離時期非洲民族議會的攻擊。若是以每年死傷超過1,000人的標準來算,從1816年至1997年發生了213場內戰,其中從1944年至1997年發生了104場內戰。若以死傷總數超過1,000人的標準來算,1945年至2007年之前又多發生了90場內戰,在2007年仍有20場內戰正在進行。在1949的日內瓦的外交會議的最後的記錄中,被未明確地對「內戰」這個名詞做確切的定義,但有對於無政府狀態、恐怖主義或有明確組織的搶劫等武裝行動,與內戰之間的差異做出描述,並列舉了4項條件為基本的需求:一旦整體的社會架構發生重整,內戰就會被歸類成為革命。無論是否成功的一次簡單暴動,只要有組織完備的軍隊加入以及常規戰鬥發生,就可能被一些歷史學家歸類為內戰。也有其他史學家以其他標準來為內戰下定義,例如組織或勢力之間暴力事件時間的延續性或者或者必須在國家的確定地區。內戰與革命及獨立運動之間的最終的分野其實往往相當武斷,完全都是依照使用者所決定,尤其是在不同的文化及價值觀中。英國1642年到1651年一場在議會派與保皇派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武裝衝突中,由英皇查理一世代表的君主政體被顛覆,被稱作「英國內戰」,又稱南北戰爭。在前近代時期,不同的民族、宗教和意識形態等主要造成現代動亂的因子,在內戰方面只能算是扮演小角色,儘管有許多民族國家主義者將這期間的戰爭視為民主國家主義的起源,如蘇格蘭和英國之間及加泰隆尼亞與西班牙之間爆發的戰鬥。不過事實上,這些內戰大多隻是由封建君主發動,而非為了民族。一些前近代的內戰雖因宗教因素引起,也可將之視為奴隸等低下階層為了推翻壓迫者並獲得自由獨立而發起的動亂,例子有猶太人反抗羅馬。前近代內戰主要型別.宗教衝突.因宗教而起的內戰傾向於發生在一神教的國家內而非多神教,可能跟多神教的教義更富有彈性,較不易引起衝突有關。在中世紀的歐洲,對《聖經》的解釋往往來自教士階級或融合自異教教義,造成了基督宗教中的各種教派。其後因各宗教或教派的教義規範更加剛硬,而且信徒的識字率提升,便導致各宗教間的緊張程度開始增加。除基督教間的衝突,不同宗教也有類似情形。由北非傳入的伊斯蘭教崛起,亦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在伊斯蘭教的歷史,正統的遜尼派與什葉派間的衝突,直到今日仍沒停過。歷史上,宗教改革、荷蘭的八十年戰爭、德國的三十年戰爭和近年愛爾蘭新教徒教派所引起的內戰。革命.當內戰是由思想意識體制的層面所引起時,通常可稱為革命。發起這種型別內戰的叛亂軍,其主要權力往往是散佈在一個組織中而非由單人掌權,這項最有名的例子,就屬由中產階級以及貧民為了對抗貴族階級所發起的法國大革命。儘管有人認為革命只能算是過去時代農民或奴隸發動叛亂的延伸,但事實是革命通常由受過高等教育但對時局不滿的知識份子或中產階級所領導。也有人認為,革命是利用思想意識來代替宗教力量作為理由或動力,驅使人們解決由社會經濟因素引起的問題。大多數成功的革命都是突然發動的,一旦演變為長期的內戰,革命組織內的反動份子往往會造成革命行動的失敗。分離主義叛亂.這項是最常引發內戰的因素。比如,在冷戰結束後,民族國家主義取代了宗教,思想意識而成為引發衝突的最主要原因。現代國家試圖在國家內部的軍事力量上取得壟斷地位,以確保其政權安定,而分離主義份子則是想藉由種族、宗教或國家聯盟等方式來打破這個平衡,或者更常見的是以遊擊戰方式進行不對稱戰爭,這同時也是一些在殖民地的解放組織常常採取的策略,例子有亞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洲的厄立特里亞、斯里蘭卡。政變.以極快速度並且用最少的軍事力量直接推翻政府高層,可以降低軍事衝突所波及的層面,但失敗或者只成功一半的政變,反而會使敵對陣營間的內戰更加惡化。此類內戰的主導者,會試圖在極短時間內將前三項的因素作利用,獲得多數人民的支援,但事實是其本質乃出於爭奪權力。特點.一般來說,內戰同時具有:不同期間的內戰特點.Ann Hironaka是《無止盡的戰爭》的作者,將現代史中的內戰分為19世紀前、19世紀至20世紀初及20世紀後半3部份。在19世紀的歐洲,內戰的時間顯著的減短,原因是因為衝突的性質,像是當時戰鬥是國家權力的中心、中央政府的強度、以及其他國家會為了支援政府而進行快速的幹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內戰的持續時間比以往要長,是因為後殖民國家較弱,而世界的主要強權國家也沒有對內戰雙方進行有力的幹預。最明顯的內戰共通性的是一些發現在的內戰。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內戰.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內戰一般比較短,1900年至1944年的內戰一般持續一年半。國家本身形成明顯的權力中心,內戰的目的是為了控制國家。因此只要有一方控制了首都及軍隊,就代表控制了一切,可以打敗另一方。在暴亂中,叛軍若無法也快速的控制首都及軍隊,就會快速的被瓦解。例如1871年普法戰爭時,普魯士軍隊包圍了巴黎,法國的慘敗激起了革命,巴黎公社幾乎佔領了整個巴黎,但當法國軍隊在凡爾賽宮支援政府,並攻進巴黎後,巴黎公社迅速的結束。1945年後的內戰.在1990年代,同一時間有20場內戰在同行進行,約是19世紀的10倍。不過內戰的頻率沒有明顯上昇。在二戰後內戰的持續時間平均約4年,增加的原因是因為國家的增加、1945年後形成的、跨國戰爭的減少,以及冷戰的對抗。在二次大戰後,主要的歐洲殖民國家將其殖民地獨立成為國家的速度越來越快,由殖民地形成的國家由二戰前的30個到戰後的120個。在1980年代後,殖民地已經很少了,成立國家的速度也慢下來了。殖民地成立的國家希望依照理想國家的藍圖:中央集權的政府、有固定邊界的領土、公民權利的界定,以及像國歌、國旗、聯合國領位及官方的經濟政策等,但這些國家實際上比他們效法的歐洲國家要弱很多。西方國家的政府結構和國家實際的能力緊密配合,是幾百年來辛苦發展的結果。強大治理結構的發展,特別是稅收制度,特別是和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有關,正如查爾斯·堤利所述:「戰爭造成國家,國家造成戰爭」。因此可以生存下來的都是有強大國力的國家。去殖民化造成國家的過程和上述的是強烈的對比。大多數帝國主義國家沒有預見需要讓準備其殖民地獨立,像英國就限制印度及斯里蘭卡的自治法規,而法國殖民地的所有重要決策都是由法國決定,一直到1960年代才突然讓其殖民地獨立,這些國家沒有自治的政府可以依國家整體的利益來訂定政策,反而造成只有利部份人士甚至官員自身的裙帶關係及政治腐敗。這些國家沒有可信的政府,也沒有有生產力的經基礎,以及有效的稅收系統,可以從經濟活動中提取資源供國家使用,因此在獨立就是經濟上的弱者。其中印度是少數在獨立過程對國家有幫助的國家。也沒有任何帝國主義國家以殖民地領土整合為其發展的重點,更不會提倡有害於統治者角色的國家民族主義。許多新成立的國家發現本身貧窮,社會分裂,治理能力不足,而又面臨立刻要成為現代國家的預期。這類的國家會視為弱國或是。不過這種國力強弱的分類不完全同「西方」「非西方」的分類,像南美的阿根廷和巴西及中東的埃及及以色列,都是有良好的政府結構及經濟基礎建設的國家。 | 558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內戰",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84"
} |
神舟五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五艘飛船,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射的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飛船搭載航天員楊利偉於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次日返回,10月16日6時23分降落於四子王旗著陸場。它的成功發射與返回標誌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而且與東方紅一號相同,中國的首次飛行比起其他國家,過程可以說是一次最完整的太空飛行。任務規劃.神舟飛船具備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即實施“兩位航天員、飛行七天”的技術條件,最初航天員訓練中,也按照兩人一組分組訓練。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專門召開會議,同意在2003年實施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目標是「一名航天員,飛行一天」,具體方案是「白天發射,白天回收」。其後時任總裝備部部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的李繼耐上將宣佈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實施時間定在2003年10月。任務經過.發射.神舟五號於北京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酒泉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9時10分進入離地面343千米的預定軌道。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現場觀看了飛船的發射。神舟五號的發射過程的保密性介於美國與前蘇聯之間。中國並沒有像美國首次發射時那樣開放民眾到現場觀看,也沒有現場直播,但也要比前蘇聯更開放,在發射前幾天公共媒體就開始進行報導,並在發射成功後幾分鐘就插播新聞公佈具體情況。據楊利偉在2010年出版的自傳《天地九重》中回憶,神舟五號的發射並非完美,發生了一些險情。書中披露,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後,地面指揮中心的技術人員發現監控畫面中的楊利偉沒有動靜,好像是失去了知覺,因而推測楊利偉可能出現了意外,生死未卜。楊利偉在2016年10月接受中國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採訪時再次證實這一點,他表示當火箭發射到約30-40公里高度時,火箭和飛船突然出現了10赫茲以下的低頻共振,並且疊加了6G的過載,超過正常理論值。震動劇烈,人體難以忍受。此情況在地面訓練時從未遇到,而當時楊利偉也以為自己將要犧牲。整個過程持續了26秒,但最後有驚無險。後來判斷是長征2號F火箭的燃料與飛船振動頻率一致產生了共振,並改進了火箭的燃料箱結構,問題已經得到解決。在軌飛行.9時34分楊利偉向地面表示“感覺良好”。17時32分,飛船在進行第六圈飛行時,楊利偉與國防部長曹剛川進行第一次“天地對話”。18時40分,中國航天員楊利偉在太空展示中國國旗和聯合國旗,並向地球發出問候。19時59分,楊利偉與家人通話。返回.神舟五號在完成了14圈繞地球的飛行後,返回艙於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成功著陸,離預定著陸地中心點僅差4.8公里,楊除了接觸頭盔造成嘴角輕微擦傷之外身體無恙。軌道艙.在與返回艙和推進艙分離後,軌道艙繼續繞地球執行半年左右。2004年1月24日,北京指揮控制中心宣佈神舟五號的軌道艙正常在軌執行100天,環繞地球飛行將近1600圈。時間線.本段時間均以東八區為準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主要時間表如下:紀念.神舟五號返回艙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神舟五號著陸點修建了紀念碑,紀念碑為大理石材質,正面寫有“神舟五號返回落點”,背面用漢語和傳統蒙古文兩種文字記載了神舟五號飛行大事記、落點經緯度座標。評價. | 559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神舟五號",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598"
} |
經濟史,經濟領域的發展歷史,是社會科學的核心,經濟狀態的變遷史,其研究範圍為亞當·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經濟史在19世紀從歷史學分離開來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經濟史是研究一定的時期經濟執行狀況、機制及其效果的學科。西方.19世紀西方歷史學界佔主導地位的是歷史主義學派,強調真實地再現和理解過去,推崇實證主義,是敘述式史學。19世紀後期,英國學者將經濟史從歷史學分離出來,但仍保持著歷史主義特點,因此仍然屬於歷史學範疇,屬人文科學。當時西方大部分大學也將經濟史安排在人文學院講授且並不專門設立學科。20世紀初出現專用的經濟史理論及專門研究經濟史的學者。瑞典赫克舍爾認為經濟研究應從供給和需求入手。邊際主義和新古典經濟學興起,要素分析和資料資料得到重視,但大多數經濟史學者仍堅持實證主義。來自英國的經濟史對傳統史學的侷限有所突破,比如推動中世紀歷史檔案大規模整理、促使人文歷史成為研究課題、開闢農村和農業史新領域。這使得原本落後的英國史學躋身世界前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歷史學和經濟學都發生變革。歷史學開始廣泛採用社會科學的方法來取代歷史主義,從敘述的歷史轉型為分析的歷史。經濟學則興起推崇凱恩斯主義的浪潮,宏觀經濟學和增長理論得到重視。因此,與經濟學和歷史學有緊密關係的經濟史學也發生巨大變化:地理資源、氣候環境、文化等要素得到重視,線性發展被結構分析所取代。此時西方經濟史學可分為三大學派:計量史學、整體觀史學、新制度學派。2000年,美國出現了稱為資本主義史的新領域,其包含很多經濟史相關的主題,例如保險、銀行監管、商業政策以及資本主義對中產階級、窮人、婦女和少數族裔的影響。中國.中國很早就有不成系統的經濟史,比如《史記·貨殖列傳》中提出的善因論,反對國家對經濟過多的幹預和控制,強調自然競爭,讓每個人盡自己的才能獲得最大可能的利益。善因論是一種以放任主義為主,必要時輔以行政、經濟、法律手段的國民經濟管理模式。自《漢書·食貨志》起,中國歷代都有以國家檔案為主要《食貨志》,其所記錄的經濟事件較為準確。除正史之外還有大量政書中有經濟相關的記載。歷代政府編輯的會要會典也系統的記錄了有關經濟的典章制度。這種關於經濟實踐的記載形成“食貨之學”,成為中國經濟史學的源頭之一。梁啟超在1903年發表《新史學》,號召“史界革命”。他認為新史學的特徵應為“諸學之公理公例”,即利用社會科學的方法研究歷史。次年梁啟超寫成《中國國債史》,成為中國經濟史學出現的標誌。此後中國經濟史發展迅速。20世紀二三十年代出現了一些較為貫通的社會經濟史專著,西方的經濟史著作被引進中國。一些史學家開始倡導經濟史。中國國內思想界出現大論戰,學者將研究重點從“革命家的歷史”轉向“歷史學家的歷史”。中國經濟史學從政治的附庸轉向自身的學術發展。此時中國出現唯物史觀派和史料考訂派兩大學派。1934年北京大學法學院創立《食貨》,成為中國第一份“中國社會史專攻”的專業性期刊,被稱為“最著名的社會經濟史雜誌”。現代是經濟支配一切的時代,我們所需要的,既不是政治史,也不是法律史,而卻為敘述社會現象的發展,社會之歷史的形態,社會形態的變遷之經濟史或社會史。所以現代史學之新傾向,即為社會史學、經濟史學。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經濟史學在中國史學中的地位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唯物史觀派從邊緣變為正統。 | 561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經濟史",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13"
} |
文學史是一個學科,專門研究文學發展歷史。文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實際從人類有了語言後,口頭文學就已經出現,自從人類發明了記錄書寫的工具-文字後,記錄文學即開始產生,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書寫記錄都能被稱為文學,如帳目、科學研究當都不能算文學,文學應該是能對讀者有所啟示、娛樂和指導的文章,文學語言的發展可以增強人類交流的能力。人類最早由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首先發明瞭文字-楔形文字,然後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人和黃河流域的中國人各自獨立的發明了文字。文字記錄的古代留下了早期的文學作品,如蘇美爾人的《吉爾伽美什史詩》,古埃及的《亡靈書》以及中國的甲骨文和《孫子兵法》竹簡等。除了文字記錄的,有許多口頭流傳的,後世記錄下來的,也是人類早期的文學作品,如中國的《詩經》,古希臘的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古印度的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等,以及許多民族的古代傳說和神話等。 | 561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文學史",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14"
} |
儘管難以界定電影作為藝術媒介的起源,但在商業方面,盧米埃爾兄弟於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公開放映10部電影短片可被視作投影式放映電影攝影史上的里程碑。在更早些時候,也有包括在內的他人嘗試過電影攝影與放映;他們在1895年11月1日的柏林向付了錢的觀眾使用自制的展示了第一部動態畫面錄影,但他們的成果質量欠佳,也缺少資金支援和持續開發,更未覓得如同將盧米埃爾攝影機推向世界之勢的運氣。很快,全世界都開始建立電影製片公司和工作室。電影在初生的十年中從一種新興技術發展為初具規模的大型娛樂產業。最早期的電影為固定鏡頭下的單鏡頭黑白攝影,時長不足一分鐘且未收錄錄音音軌。通用電影語言在數年間逐步建立,發展了包括剪輯、移動鏡頭和其他電影技術在內的諸多手法,它們在電影敘事中各司其職。從1890年代晚期開始,特殊效果成為了電影的一種特性,由喬治·梅里愛在幻想題材電影中發揚光大。其中很多效果對於舞臺演出來說是難以實現或不切實際的,這也使得電影的觀影體驗相較之下更為如夢似幻。技術發展為電影帶來了長篇幅不可或缺的使命,為電影人解放了更多敘事手法,從此成為電影製作中的一環。新興流行媒體,包括電視和更引人入勝的影片保持院線放映的吸引力。攝製成本的降低和易於操作的影片。在過去,此類影片在技術層面常常比專業製片低劣,但數字影片和價格親民的數碼相機的問世使得它的成片質量有所提升。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後,數字製片從1990年代起得到普遍應用,這也使得視覺效果愈發逼真,長篇電腦動畫受觀眾歡迎。不同的電影型別互相融合,隨著時代發展各領風騷。它們彼此之間差異巨大,例如恐怖電影。1890年代以前.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電影沿用了一些來自其他已存在領域的手法。在電影技術發明之前,涉及到動態畫像和/或投影畫像的藝術和娛樂形式包括、皮影戲、暗箱、幻燈機,還有各種產生視覺暫留的頻閃效應動畫裝置。被認為起源於遠東地區的手影用手或物體投下陰影以講述故事。在亞洲尤其是爪哇,皮影戲被追捧了數個世紀,最終於啟蒙時代遠傳歐洲。暗箱並不常被用於講述故事,這是因為它給觀眾展示的是上下顛倒的影象,但這一發明引領出後來幻燈機的應用。在久遠的年代裡,一些所謂的神明顯靈可能是以凹面鏡、暗箱或未知的投影裝置所造出的。16世紀,招魂儀式和由名不副實的“魔術師”和“巫師”造出的幽靈已是隨處可見。世界上第一場幻燈機放映似乎以有關死亡、怪獸和其他可怖主題的圖片延續了這一傳統。1790年前後,這一應用已被髮展成一種多媒體鬼靈秀——“”;此時,這種演出已經顯得平易近人得多,因為它常常宣傳自己以使用技術手段炮製鬼影的方式證明了鬼靈並不存在。這類大受歡迎的演出會採用mechanical slides,rear projection,mobile projectors,疊化,溶解,真實演員,煙霧,氣味,聲效甚至電擊等表現手法。雖然幻燈機初問世時常被用於驚嚇觀眾,不過投影師們將其改進,使其能夠展示更有創意、甚至更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吸引到更多的家庭觀眾。新興先鋒技術的使用令兩張投影影象之間的切換變得平滑,敘事也更有力度。頻閃動畫裝置可迴圈展示短小的動態畫面。發明者約瑟夫·普拉託預計它可被改進並用於幻影術中。1847年,魔術師Ludwig Döbler在他獲得巨大成功的歐洲城市巡演的一個環節中,使用Phantaskop裝置投影了動態的雜技演員、變戲法的人和舞者。1878-1887:連續攝影術與早期動態記錄.大多數早期攝影序列。1887年,奧托馬爾·安舒茲以一小塊牛奶玻璃。其中有些場景或許頗具喜劇演出效果,也可能直接影響了後來的作品,比如1894年的影片《》。1888-1895:最初的動態影像與早期電影投影.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19世紀末的電影通常十分短小,而且敘事手法頗為平淡。電影工作者們普遍專注於呈現電影鏡頭“不會眨動的人類雙眼”的客觀性,並製作記錄現實。1888年1月10日,法國藝術家、發明家路易斯·普林斯申請了英國史上第一個能夠拍攝動態影像的相機的專利。他於1888年10月14日攝製了現今已知的最早的動態影像。這部影片,《郎德海花園場景》,是一部時長1.66秒的實況電影,簡單記錄了普林斯一家的動作畫面。次年,普林斯於英格蘭攝製了,並以日內瓦驅動器為原理成功製造了一臺能夠投影快速交替影象的機器。1890年9月16日,原計劃前往美國展示發明的普林斯在登上開向巴黎的火車後神秘失蹤。1889年6月,美國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僱傭了一位名為威廉·肯尼迪·迪克森的實驗室助手,研究為留聲機增添播放音樂時的視覺效果。迪克森和他的團隊根據邁布里奇、馬雷和其他先驅的工作成果製造出了活動電影放映機。在這臺機器上,單人觀眾可透過一個拉洋片式小孔觀看一部迴圈播放的長約半分鐘的影片。愛迪生於1891年5月20日首次向公眾展示了這臺機器,被展示的影片內容多為的人們進行簡單的歌舞雜耍表演。活動電影放映機很快引起全世界的注意,並在各大城市中進行了多次觀影活動。與此同時,發明家們正在先前幻燈機的成功基礎上著手研發電影投影技術;這一技術最終取代了愛迪生的拉洋片放映形式。1890年代.大受歡迎的幻燈機、實用的連續攝影術以及其他相關的投影式娛樂,觀看人次逾50萬。1894年11月25日、29日及30日,奧托馬爾·安舒茲在柏林一處郵政大樓大禮堂的昏暗環境中,將電力快速視機上的動態畫像投影在一塊大螢幕上進行展示。1895年2月22日至3月30日期間,安舒茲在柏林國會大廈一個可容納300名觀眾的大堂裡放映了一場長達一個半小時、共包含40個場景的作品;這場商業放映吸引了約4000人次觀看。插畫歌曲源於1894年的歌舞雜耍表演,並流行直至1930年代後期的電影院中。透過一類的儀器,手工彩繪的玻璃幻燈片被和真人表演或者錄音一同放映,如此,歌曲敘事便伴隨著同步變化的幻燈片而視覺化。電影誕生後,插畫歌曲被用作電影開場前或是更換膠捲時的填充部分。1895年11月間,在舉辦過早期電影展映,這場約15分鐘的動態畫像展示是一個於晚間開始並持續三個小時的專案中的一部分。斯科拉達諾夫斯基兄弟共展示了8部電影短片的形式播出。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用他們研發的攝影機在巴黎舉辦了首場商業放映,展示了時長共計約20分鐘的十部影片。盧米埃爾攝影機作為當時最先進的電影投影裝置,甫一問世便收穫了巨大成功,截止到1896年1月底時已是平均每日進賬2500~3000法郎。在首映場之後,影片的播放順序和選擇常有變動。這對兄弟喜愛拍攝《離開工廠》這類如實記錄了他們所處世界的實況電影,但他們的放映也包括喜劇演出《水澆園丁》。1896-1900:新事物、廉價娛樂和早期敘事手法.電影工業的發展隨著盧米埃爾攝影機的成功而驟然加速。這一時期的電影製作為大眾提供了相對廉價簡單的娛樂,被電影歷史學家湯姆·古寧”段子展播。後期製作環節在這一時期尚未成形,參展商在自家放映中創意百出。為了提升觀眾體驗,一些放映會伴隨著管弦樂團的演奏家們演出、劇院風琴演奏、現場音效和來自表演人員或者放映員的解讀。早期的電影工業產物主要由實況記錄和雜耍表演組成,普遍缺乏敘事性。1896年,由導演並剪輯的《》首映;該片可以被認為是第一部敘事電影,同時也是第一部由女性執導的影片。同年五月,放映了大賣的《》;該片攝製了影史首個接吻鏡頭,也引起了已知最早的對的呼籲。在1896年5月研發出可攜式鏡頭後,愛迪生製造公司成為了美國早期電影的主要製造商。受到盧米埃爾兄弟早先影片的影響,愛迪生手下的工作人員攝製的內容包括實況、遊記以及喜劇短片。電影歷史學家查爾斯·穆瑟爾”。早期的愛迪生電影使用投影——這是一種愛迪生與電影發行公司取得使用權的裝置,由和發明。維他鏡是最早採用的電影投影機之一,該設計延長了播放時間。年底,盧米埃爾攝影機、投影機以及維他鏡都已在全國出展過。在這其中,Biograph投影機以其卓越的畫面質量大受歡迎,在全美國壓了對手們一頭,這也導致了後來愛迪生公司和Raff & Gammon公司過早的分道揚鑣。電影語言的進化.剪輯技術和特殊效果的發展,以及被蘭瑟姆環路大幅提升的播放時長,使得敘事手法日新月異,同時期的觀眾也逐漸適應了在螢幕上觀看動態影像,電影工作者們在競爭中四處尋求新的可能。愛迪生公司出品的《》完整展示了蘇格蘭的瑪麗女王被處刑的畫面,這一效果以在最後一個鏡頭中用假人替換下真人演員實現。這部影片所採用的技術被視作特效在電影中已知最早的應用。喬治·梅里愛在製作《》時也使用了這種技術:透過的手段,女子看上去就像憑空消失一般。另一種常見的電影攝影技巧是雙重曝光,由喬治·阿爾伯特·史密斯於1898年7月在英格蘭率先使用。拍攝片場先是一片漆黑;在拍攝完主鏡頭後,負片被重複曝光在重疊的場景膠片上。在1900年的商品目錄裡如此描述他的作品《科西嘉兄弟》中的一幕:“在格外小心翼翼的鏡頭下,鬼魂以"幾近透明"的形態出場。在被推測出死於劍傷且渴望復仇之後,他消失了。緊接著出現一個'幻象',向我們展示了那場雪中的殊死決鬥。”1896年年底,法國魔術師喬治·梅里愛建立了並開始監製、導演和發行一系列最終超過500部短片的作品。曾經在魔術表演中採用影片環節的經歷令梅里愛認識到,電影向他提供了一種“製造劇場中無法實現的視覺奇觀”的能力。他改進的技術,例如停機再拍和雙重曝光等,令他常被視作“特效教父”。這些技術的使用使電影敘事變得更有想象力,比如1896年電影《》》。喬治·阿爾伯特·史密斯亦創造了反轉動作》。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他將正向動作的負片以倒序一幀幀印刷出來,也就是在印刷時完全逆轉了原本錄製的動作。他為此製造了一臺特別設計的印刷機,使負片從一處投影裝置前滾動而過時被透過一面特製的鏡頭投影進相機門前,並印出同等大小的影象。這種設計後來被稱作“投影印片機”,最後演變為“”。與海普華斯於1900年前後所創作的影片中亦出現了不同相機速度的使用。在1899年的《On a Runaway Motor Car through Piccadilly Circus》一片中,保羅以極慢的相機速度拍攝了數個場景;當以16幀每秒的速度放映這部影片時,那些場景便飛速流動起來。在1901年的《The Indian Chief and the Seidlitz Powder》一片中,保羅又採用了反向效果:酋長的動作被以遠超16幀每秒的膠片搖動速度錄製下來,#重定向電影剪輯和連貫敘事.第一批由多個鏡頭組成的影片出現在19世紀末,其中一個知名例子為拍攝的關於耶穌基督生平的法國電影《耶穌基督的誕生、生活與死亡》。這部電影並不具有連貫敘事,不同場景和幻燈片、演講及唱詩班演出相互穿插,將奇觀的時長抻至90分鐘。另一例為喬治·梅里愛於1897年復刻的希土戰爭場景:儘管每個場景都被分開售票,但參展商仍將它們連續放映。即便是在梅里愛1899年《灰姑娘》中,各個鏡頭之間也沒有承接。觀眾想要理解影片中發生了什麼,就必須事先了解故事大概,或者聽一名主持人講解。電影連貫敘事的問世,包括動作鏡頭之間的承接,要歸功於英國電影先驅的《》。這部1898年的作品是首批含有多個鏡頭的電影之一:在第一個鏡頭中,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在美術展覽館外享用了午餐後跟隨人群進了門,而第二個鏡頭展示了他們在館中的活動。保羅於1895年推出的“Cinematograph Camera No. 1”是世上首個能夠反方向搖動膠片卷的攝像機,這使得同一條底片得以被曝光數次,創造出super-positions和多重曝光效果。這一技術被首次運用在他1901年的電影《聖誕頌歌》中。連貫動作的進一步發展體現在1899年由喬治·阿爾伯特·史密斯在英格蘭布蘭頓學院製作的多鏡頭短片中。在於該年下半年拍攝的《隧道里的吻翻拍了同名影片:在該版本的火車車廂內親吻鏡頭前後,他們將拍攝火車進出隧道的鏡頭機位置於了軌道旁側。早期探索.在法國,盧米埃爾公司從1896年起將攝影師派往世界各地拍攝影片,再將成品帶回位於里昂的製作間,加以印刷並賣給想買的人。至1901年,近千部影片被如此生產出來;它們幾乎全部都是實況電影。在英國,是首批電影製作人之一,也是第一個拍攝的旅行記者。1894年,他開發出70mm格式並拍攝了皇家亨利賽艇日。他也與一同以一種名為Kineopticon的35mm格式攝像機制作了英國最早期的一些電影,包括《Incident at Clovelly Cottage》、《》以及《》。艾克斯於1898年設計了第一個業餘拍攝用的攝像機;該設計使用17.5mm規格,被其起命名為“Birtac Home Cinema”。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設計初衷是“讓動態攝影對所有人都觸手可及”。1898年,喬治·梅里愛已是法國最顯赫的虛構電影製作人;從這一時期起,他的作品幾乎全部都是使用技巧效果的電影。這些作品大受各地市場歡迎。他的較長影片的人氣也使得其他電影工作者開始製造更長的影片。於1897年起成為了華威貿易公司的一名管理總監;在任期間,他專注於產出實況電影,例如關於第二次布林戰爭的新聞電影。他在1903年7月組建了自己的公司——,並於1908年搬去了倫敦,成為該地第一間電影公司。華都街後來成為英國電影工業的發源地。和於1897年成立了公司,很快成為了全英最大的電影製造廠。其他早期電影先驅還包括、喬治·阿爾伯特·史密斯和希塞爾·海普華斯,後者於1899年間出產了百部影片,自己的公司也成為了英國電影業一方巨頭。至1900年,美國最成功、產量最大的電影公司是公司。威廉·肯尼迪·迪克森在1895年離開愛迪生公司後成立了這家新公司,最初旨在開發他的攝影機。該裝置使用70mm膠片,每一幀都被單獨印刷在紙面上,用以插進他們的觀看裝置中。畫紙被放在一個旋轉的鼓面外側,依次滾入視野中。1900年代.日趨成熟及電影商業.1900年,在百代公司的廠牌下開始生產電影;被其僱傭以實際製作影片。到了1905年,百代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影公司,這一盛況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受過愛麗絲·蓋伊指教的於1896年起也開始了電影製作。除了公司之外,美國還有眾多小製造廠,其中一些在進入新世紀後也依然長期活躍。維塔格拉夫製片廠便是其中一家,該廠商建立於布魯克林,並在1905年擴大了規模。第一個僅以長期播放電影而獲得成功的劇院是在1905年於匹茲堡開張的“The Nickelodeon”。那時候已經存在足夠多的時長數分鐘的影片來組成一個長達至少一個半小時的放映流程;而且如果當地觀眾厭倦了影片內容,這些短片還可以被每週替換。美國其他展映商也紛紛效仿該模式;不出兩年,全美已經有8000家Nickelodeon模式的影院在運作。1906年起,美式影院風靡各地,推動了全球電影製造和播出的繁榮景象。20世紀初,電影院成為了像歌廳和其他劇院一樣大受歡迎的娛樂和社交場所。到了1907年,為了放映電影而興建的電影院已經遍佈美國、英國和法國。這時期的電影在播放時常伴隨著一位鋼琴家或者更多音樂家演奏的配樂。在主要城市裡也有著規模更大的電影院。起初,上映流程中多為百代出品電影,但隨著美國公司的加速產出,這一局面迅速被動搖了。一個流程裡中只含幾部電影,總時長為大約三十分鐘;一盤最大容量為1000英尺的膠片卷一般只含有一部影片。流程每週會更新一到兩次,但沒過幾年就變成了每週更新五次。一般來說,電影院會建在城市裡的娛樂區域。1907年,百代開始以向影院出租電影取代了之前直接銷售電影的形式。默片時期.早期的電影都是「無聲電影」。然而,電影發行商發現,在播放電影時有一個講評人來敘述故事、補上角色間的對話,可以更吸引觀眾。沒過幾年,播放的電影都會在下邊附上字幕,這樣就可以在演員「說話」時,表示出他說的內容。這使得講評人的必要性大打折扣。事實上,電影院老闆經常替換掉講評人,請樂師在電影放映時伴奏,若電影院有相應樂器的話,通常是鋼琴師或風琴師。伴奏的音樂應該隨時符合電影的情節氣氛.有聲時期.有聲電影問世.後來,技術的進步允許製片人創作與電影畫面同步的音軌,使得電影進入了有聲時期。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是爵士歌手。音軌的錄製可以與拍攝電影相分離,但真人電影音軌錄製,許多部分是與拍攝畫面同時進行的。有聲電影發明後,無聲電影和電影院裡的樂師迅速銷聲匿跡。電影彩色化.電影發展最後一個重要步驟是彩色電影於1930年左右引入市場,而被世界上第一部公認的彩色電影片是《》。在彩色電影取代黑白電影更是個逐漸轉變的過程中,隨著彩色技術的改良,越來越多的彩色電影,至今可以說已經基本上沒有黑白電影了。不像攝影,出於某些考慮用黑白膠片比較好,拍電影幾乎沒有不用彩色的理由。個別的例外,例如斯皮爾伯格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前蘇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以及2012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大藝術家》通常都是出於其他藝術考量。電影院革命.電影影片透過放映機投射在闊銀幕上,傳統影片因技術問題,其影片長度每段僅夠播放十分鐘左右。以一部電影長達兩小時左右,需影片十多卷,為達到連續播放效果,電影院放映間皆配備兩架放映機交替使用。當一架在播放第一卷影片時,另一架得預備第二片的播放,第二架播放時,第一架播放完的影片得卸下回捲以備下輪播放,同時將第三片影片裝上,同時撇換燒損的發光電弧碳精棒,當時的放映間至少得兩人操作,且忙碌非常.若兩間同步播放,兩者之間,相差時間至少十五分鐘,若多間同時播放,第一跟最後播放的戲院時間相差極大。反觀最新戲院放映間的裝置已與舊式放映間不可同日而語了,因新式放映機採用電弧燈泡,其耐用程度大大提高,使用中又不需調整電弧發光間隙,所以整片影片帶卷被頭尾相接一起,此舉不僅節省人工費用,而且優點極多,因片卷頭尾相接,其直徑龐大,故需一輸出盤和一接收盤,若多間戲院在短距離;如同一建築物內並排而列,第一間戲院放映機播放後,影片不回收而經引片輪將之輸出至第二再至第三……至最後一間;每間僅押後數分鐘即能同步播放同一影片,而以往每間戲院得至少兩人操作的放映間,如今卻是一人運算元間戲院了,另一項重大改革在於音響系統,它已由以往光聲學音響單聲道進入了最新的數碼光聲學立體音響系統了。電腦特效.在電影製作初期,電影的特效鏡頭加以各項技術來配合。到如今,電腦已大量配合應用在電影製作上,一些鏡頭演員僅需端坐在特製椅子上,做一些表情和動作即可,而出現在銀幕上的背景和劇情簡直不可想像,因為以電腦來做編輯影片的工作取代一味繁瑣的步驟,使最後出廠的複製品質與已往的產品亦不可同日而語了。 | 561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電影史",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16"
} |
科學史,利用了思想史和社會史兩個面向的歷史研究方法。科學起源於對自然其功能性的實用考量以及純粹的哲學探究。雖然科學方法自古便不斷發展,但現代科學方法卻是始自伊斯蘭科學家,海什木在大約西元1000年左右,運用實驗的經驗法則寫出了一本關於光學的著作《》。然而,現代科學方法在13世紀的歐洲由大學經院哲學的學者所發起科學革命時,方才算發展完全,到了16世紀及17世紀早期的發展高峰,現代科學方法的廣泛應用更引領了知識的全面重估。科學方法的發展被某些人,現代科學方法才被他們認為是真正的科學。習慣上,科學史學家仍舊認定早先的科學探索也包含於廣大而充足的科學範疇之中。數學史、科技史及哲學史則在其各自的條目中描述。數學跟科學很接近但有所區別又有所不同。哲學跟科學的不同在哲學還尋求其他的知識領域,如倫理學,即便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也都是以既定的事實作為理論基礎。實際上這些領域都作為外在的重要工具為其他領域所用。科學史的理論與社會學.研究科學史大都在從事回答:「科學是什麼?」和「它如何運作」,以及它是否顯示出大規模的形式和趨勢。特別是科學社會學一個共同的趨勢,就在強調科學知識的「人的成分」,而不再強調科學資料是自顯的、無關價值和前因後果的這個觀點。在哲學上,科學的一個主要議題和其爭論焦點,正是關於理論改變這一範疇。有三個哲學家曾討論過這個題目。其一是卡爾·波普,指出科學知識是長年累月的累積,具有前進性;其二是托馬斯·庫恩,認為科學知識是一個正規化轉換。自孔恩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於1962年出版以來,學界一直辯論著關於「科學」的定義和目標。通常都沒有一致答案,尤其是關於在「真實性」的概念上,更曾一度引致觀點上的衝突。早期的文化.在史前時代,知識早就以口頭傳統的方式代代相傳。例如早在9000年前,當時文字還沒出現,墨西哥南部就已經有農業種植玉米了。同樣,考古學證明天文學知識在沒有文字的時代就已經存在。文字的發展使知識能得以更忠實的傳承下來。到人類踏入農業耕作的時代,剩餘的食物使人類有更多的時間發展文明,而不是單純的考慮生存。最基本、最古老的科學知識,首推天文學。古時許多文明國家,透過簡單的觀察收集天文資訊,並以較為系統的方式紀錄。雖然他們並不知道這些天體的真實結構,許多關於行星和星系的自然現象,都開始有了理論上的闡釋。一些人體結構的研究開始顯現,並且開始有人觀察動物群落和植物群落的特質;同時一些煉金術的理論,也在幾個主要文明出現。新月沃土的科學.早在公元3500年前,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一帶。但這始終都未能證明這些是畢氏定律的研究。同時在古埃及,天文學、數學和醫藥研究都開始有了雛型。幾何學被普遍應用於土地測量,如「3、4、5」直角三角形等資料紀錄,代表著古時的埃及已發展出一個實質的幾何體系。而古埃及也是地中海流域的煉金術研究中心。《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是人類史上第一部醫學著作,由莎草紙寫成,是史上第一次文中指稱「腦」這個器官的檔案,並提及腦膜、脊髓及腦脊液等等部位,可謂最早的神經外科醫學然而,儘管古埃及有一些有效的醫學實踐,但另外也有無效的甚至是傷害性的實踐。例如,醫學歷史學家認為,古埃及的藥理學大部分是無效的。然而,他們使用檢查、診斷、治療、預測等治療疾病的方法,這是科學的經驗主義開始,同時對於經驗主義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古典時期的科學.在古典時期,面對著一些實際性問題的解決,包括編製曆法和疾病治療,純粹的自然科學研究慢慢開始興起。當時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通常不被稱作「科學家」,而被視為科學上的哲學家。最早期的科學哲學家起源於古希臘,一般稱他們為前蘇格拉底哲學家。他們對於神話中問題:「宇宙是從何而來?」提供了完整的回答。哲學家泰勒斯。他的學生畢達哥拉斯創立了畢達哥拉斯主義,他對數學的原理進行了研究,並且是第一個提出大地是球體。留基伯率先提出了原子論,認為每一種事物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其後由他的學生德謨克利特發揚光大。其後以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等為首的後起者,相繼出版了首批的自然哲學著作。他們發展的演繹推理對後來的科學研究起重要作用。柏拉圖於前387年建立了柏拉圖學院,許多古希臘哲學名士曾受教於此。他的學生亞裡士多德提出的經驗主義認為,一起宇宙真理都可以透過觀察和歸納得到,這就是科學方法的基礎。,亞裡士多德的理論及著作對伊斯蘭世界及歐洲有深遠的影響,雖然有一些理論在科學革命中推翻,但卻為後世的科學探索,奠下重要基礎。在這段期間,不同形式和型別的科學,都開始有個雛型。這包括了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等等;而一些像物理和數學的簡單理論,也開始出現。最典型的例子,首推畢達哥拉斯發表的畢氏定理;阿基米德發現了「槓桿原理」和「力矩」的觀念。印度的科學.數學:印度次大陸的數學知識最早出現在印度河流域文明。這個文明中的人考慮到磚體結構的穩定性,以4:2:1的比例製造磚。他們也嘗試以高精度標準化長度測量。他們設計了一種分成10等份的尺“摩亨佐-達羅尺”,長度大約3.4 cm。古代摩亨佐-達羅的磚的規格一般是這種單位的整數倍。印度天文學家、數學家阿耶波多,三角表和技術,以及代數的運演算法則。628年,婆羅摩笈多提出地球引力是一種引力。他還普及了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0,同時0也作為十進位制的字元,並跟隨印度-阿拉伯數字系統沿用到現在。這兩本天文學書籍的阿拉伯語翻譯版很快就傳到伊斯蘭世界,隨後在9世紀在伊斯蘭世界演變成阿拉伯數字.14到16世紀,印度的天文學及數學上有明顯的進步,如三角學與數學分析。特別是被認為是“數學分析的創始人”.天文學:印度的宗教典籍吠陀經是第一部記載天文學概念的書古印度人把一年分成12個月,一個月為30日,所餘差額則用閏月來彌補.的天文學論著與第谷·布拉赫的第谷系統相似,直到17世紀的開普勒時代前是最精確的天文模型.醫學:從新石器時代的遺蹟中發現一些早期的農業文化。阿育吠陀是起源於公元前2500年古印度的傳統醫學,而現代則以替代醫學的一種形式在世界上使用。古代印度人已經有比較豐富的藥材知識,並且把藥品製成各種藥劑服用。特別是他們還認識到水有治病的功效。冶金學:古印度發明了伍茲鋼、坩堝鋼與不鏽鋼並廣泛傳入地中海地區。老普林尼稱之為“ferrum indicum”。羅馬帝國一直很重視印度伍茲鋼,並認為這是最好的。到中世紀傳入敘利亞,並用作生產特殊工藝的大馬士革鋼.中國的科學.主流學術權威認為,中國的科學傳統,與淵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歐陸科學,以及伊斯蘭世界的科學,是各自獨立發展。中國科學萌芽於先秦時期,受到當時的哲學家中注重邏輯思辯、認識論及幾何學研究的墨家,以及重視辯論的名家所啟蒙。漢代造紙術的普及提供了條件,使前人的科學思想知識及辯證,透過紙張儲存了下來,後人得以前人的科學著作為藍本作改良,或透過辯證後推翻,形成一套經驗主義科學傳統。至隋唐及宋朝時,中國的科學曾長時期高據世界領先地位。然而由於近代歷史原因,許多古中國科學著作或失傳或流失海外,均不利於中國科學史的發掘整理。現時可考證到的古中國科學著作,以及相關的古代著作數量龐大,涵蓋科學數個主要分支:數學、醫學、自然科學、建築及工程學,又有其他次分支,包括農學、航海學、心理學、地圖學及物候學等多個學科內容。系統化地記載了當時的科學知識及技術的發現及發明,包括了算術、草藥應用、活字印刷、建築及鑄造術、機械構造法、觀星導航術及地圖製作。其中較為著名的中國科學著作有劉徽的數學著作《海島算經》,記載了四次重差觀測術的發明;南北朝數學家祖沖之著有的《綴術》,準確估算圓周率,該書後來東傳至朝鮮、日本;唐代王孝通的《緝古算經》;金朝數學家李冶的《測圓海鏡》;元代數學家朱世傑的《四元玉鑑》;明代數學家王文素的《算學寶鑑》;數學家程大位的珠算理論著作《直指演算法統宗》;數學家李之藻的《同文算指》;數學家朱載堉著有的《律呂精義》,發明了十二平均律。醫學方面有張仲景的醫學臨床著作《傷寒雜病論》;隋朝醫學家巢元方的外科手術著作《諸病源候論》;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明代醫學家吳有性的溫病學派著作《瘟疫論》,為中國最早有關傳染病研究的著作。另外有明代茅元儀的軍事書籍《武備志》,記載有當時的兵器發明;明代學者屠本畯又著成中國現存最早的海洋生物專著《閩中海錯疏》;清代數學家李善蘭發明了對數微積分,並在組合恆等式方面提出李善蘭恆等式,發表了《考數根法》,是質數論方面最早的著作。隋朝時又興博物學,出現為數不少的地方誌。著有《諸郡物產土俗記》、《區宇圖志》與《諸州圖經集》,風俗物產圖《物產土俗記》及《區宇圖志》,開中國編撰一統志之先河。朗蔚之採各地所上圖經,纂成《隋諸州圖經集》二百卷。裴矩寫成《西域圖記》,記載自敦煌通中亞諸國直至地中海的三條絲路。中國科學及數學的傳統造就了農業、紡織及手工業、鑄造工業、商業及兵器的技術發展,並衍生出各種發明品。其中科學家沈括發明瞭指南針,此外他還發現了真北的概念,改進了天文觀測用的日規、渾天儀、瞄準管和水鐘以及描述瞭如何使用乾船塢來修理船隻;設計出了一套地形學理論,以及區域氣候隨時間漸變的理論;沈括的同期的科學家蘇頌創製了星圖的天球圖集,寫過跟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及冶金學相關的製藥專著,及於1088年在開封市建過一座大型天文鐘樓。為操作最高處的渾天儀,他的鐘樓配備了擒縱器裝置,這裝置世界已知最古老的環狀動力傳輸的鏈傳輸裝置。兵器方面有十四世紀末發明的熱兵器“神火飛鴉”;十六世紀中葉發明的火箭“火龍出水”;1580年軍事家戚繼光發明的地雷“自犯鋼輪火”。周代發明的籌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的數字體系,而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在751年的怛羅斯戰役之後傳入阿拉伯帝國,之後在十二世紀傳入西班牙,到十三世紀傳入義大利,到十四世紀初葉傳遍整個歐洲。有關中國古代科學研究的證據,可見於漢代大司農耿壽昌發明的渾象;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對子午線長度的測量;明代數學家朱載堉發明的累黍定尺法,精確計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及地磁偏角,又計算出迴歸年長度和水銀的比重,均是著名的經驗主義科學研究例子。晉代醫學家葛洪《抱朴子‧博喻》曰:“學而不思, 則疑閡實繁;講而不精,則長惑喪功。”,道出了古代中國學者對辯證及實驗重要性的認知。至近代,中國科學漸見沒落,經歷了一段再啟蒙時期,歐洲列強的科學傳統及成果傳到中國。在清末的洋務運動主張“中體西用”。以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及制度為基礎,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是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洋務運動的擁護者馮桂芬主張接受歐美思想為主的學術,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的主張。至廿一世紀,隨著現代中國工業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的迅速增長,中國科學才見起色。中世紀.自古羅馬帝國崩潰後,歐洲踏入中世紀。亞歷山大圖書館從羅馬統治期間被摧毀後,在642年穆斯林征服埃及後,再一次被摧毀. 拜占庭帝國還是學術中心,如君士坦丁堡,而西歐學術則集中於修道院,一直到12到13世紀的中世紀大學發展才有所轉變。修道院學校的課程包括研究少數允許的古籍和醫學方面的新嘗試。 .與此同時,希臘哲學已經在中東世界的阿拉伯帝國獲得了一定支援。在7至8世紀間,伊斯蘭教蓬勃發展,使穆斯林學術研究迎來伊斯蘭黃金時代,並延續到15世紀。其中原因有以下幾個:中東通行的阿拉伯語使各國的科學技術交流得以無障礙地進行下去。從拜佔廷帝國得到的希臘和羅馬科技文章與印度傳來的研究成果為中東的科技研究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根基。麥加朝聖也給了全伊斯蘭世界的科技學者們合作交流的機會。伊斯蘭的科學.伊斯蘭科學家對實驗的重視遠超過希臘人。海什木開創了對實驗物理學的研究,他是現代光學的開拓者,其著作《光學書》倡議實驗科學方法。科學方法最重要的發展是實驗及量化的應用。海什木是首位採用科學方法的人,被視為「第一位科學家」.波斯數學家花拉子密在數學上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現在通行的“演算法”一詞則是由他的一本著作“al-jabr”演變而來的。比魯尼是第一位詳盡闡述天體現象實驗及從語義上區分天文學與占星學的學者。天文學家運用實驗觀察和實驗技術去觀測天文。海什木發現天球並非固體及高空的密度較低空為低,他和伊本·沙提爾是取自伊本·沙提爾及馬拉蓋學派的地心說,哥白尼所主張的地球自轉與納西爾丁·圖西及阿里·古什吉的觀點近似。阿拉伯鍊金術雖然嚴格地說不算是科學,但是其主要思想影響了羅傑·培根,使他發明了實驗理論。阿拉伯鍊金術也對艾薩克·牛頓有很大影響。伊斯蘭黃金時代其他的一些知名科學家包括法拉比、比魯尼。從十二世紀復興的歐洲科學.十二世紀歐洲出現了中世紀大學,標誌著知識界在歐洲復興。同時十字軍東徵使歐洲開始與伊斯蘭世界接觸。頻繁的通商容許了文化的交流,令教廷在知識上壟斷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舉例十二世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中國旅遊,並在回國後著有《馬可波羅遊記》,使歐洲人的眼界有所擴闊。種種因素都助長了文藝復興的興起。城市在義大利崛起,住有大量新資產階級。他們都信奉新柏拉圖主義,希望擺脫宗教禁慾主義的束縛,大力保護藝術家對世俗生活的描繪。與此同時聖方濟各會的宗教激進主義,力圖摒棄正統宗教的經院哲學,歌頌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價值。這時羅馬教廷也在走向腐敗,歷屆教宗的享樂規模,比一般民眾還要厲害。他們也在保護藝術家,允許藝術偏離正統的宗教教條。哲學、科學都在逐漸地在比較寬鬆的氣氛中發展,也醞釀著宗教改革的前奏。這段期間最為明顯的變化乃天文學。當時教廷強調「天動說」,認為太陽是圍繞著地球旋轉。波蘭人哥白尼是第一位提出太陽為中心——日心說的歐洲天文學家,一般認為他著的《天體執行論》是現代天文學的起步點。其後經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的提倡,「地動說」開始傳播甚廣,進而導致教廷把其軟禁。這時的科學發展乃自古希臘以來最為發達,其發達程度甚至超越了古希臘時代。如伽利略便最先使用科學實驗和數學分析的方法研究力學。他認為選擇得當的數學證明,可以用來探索任何牽涉到定量性的問題。同時期的開普勒除了在天文上提出了嶄新的見解外,還首度以幾何概念發展出光學概念。科學革命.文藝復興使歐洲知識界重視生機,不但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包括化學、生物、醫藥等領域都有創新見解。其對科學所產生的影響力,至今仍非常深遠。大多科學史專家都認為十四至十八世紀乃科學革命的年代。其中部分更認為自哥白尼於1543年出版著作《天體執行論》開始,歐洲已踏入科學革命時代。在這段時期的科學思想家包括:現代科學.科學革命使世界科學推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它使科學知識內容大大擴充,而絕大多數都是今日研習科學者必須認識到的知識,例如地動說和牛頓運動定律等等。到了十九世紀,科學研究已變得相當具系統,並分成不同派別,一直延至二十世紀。自然科學.物理學.在物理史上,科學革命乃古希臘時代科學哲學和古典物理的分水嶺。波蘭人哥白尼首先以日心說否定了過去人們一直深信不疑的天動說。其後德國人開普勒也發展出其行星執行的模型,提出行星乃按其軌跡而圍繞著太陽執行。同時義大利人伽利略除不斷強調其地動說外,還發展出多項基本的力學理論。到了1687年,英國人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詳細地說明瞭兩個既複雜又成功的物理理論:牛頓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皆建立了古典力學的根基。電子和磁力的研究以英國人法拉第和德國人歐姆為首,時為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的物理學也出現了革命性變化,代表者為愛因斯坦。他於1905年發表了四篇劃時代的論文,分別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根據分子運動論研究靜止液體中懸浮微粒的運動》、《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物體慣性與其所含能量有關嗎?》,隨後導出了E = mc²的公式。這被統稱作相對論,主要是對牛頓力學的概念作出了修正。這對物理學也影響深遠,因為愛因斯坦的理論,根本性地修訂了過往科學界深信的知識,時到今天仍然備受討論。二次大戰期間出現了更多發明。這包括了雷達和原子彈。這些技術日後皆被各國政府用作軍事上,對日後的軍事技術產生深遠影響。化學.現代化學的歷史在科學革命年代,早已由煉金術轉化到現代化學領域。1661年愛爾蘭人波義耳發現了氣體定律。其後法國人拉瓦錫更有前瞻性理論──對過去人們深信不疑的燃素說作出全面否定;倡導質量守恆定律,指出物質作轉化時其質量不變。同時他還推論,動物的呼吸實質上是緩慢氧化。踏入十九世紀,又有英國人道爾頓確立了「物質是由粒子組成」的理論。1869年俄羅斯人門得列夫編製了元素週期表,把物質中數十個元素列舉出來。這兩人的研究對日後也影響深遠,前者為日後的粒子理論奠下基礎;後者則成為了化學的基本知識。今日的化學教科書,都少不了元素週期表。地質學.遠在十一世紀,中國的科學家沈括已率先提出了地形結構的原理。他從原油的產地觀察,認為原油產地過去乃海洋一片,後因地形轉化,使部分物質轉化為原油。而在西歐,學界一直相信泰奧弗拉斯托斯對岩石的解說,一直到科學革命為止。1700年,兩位法國人和在法國中部行山,並把他們觀察紀錄成一地圖。前者記錄了首個火山的觀察。1788年詹姆斯·赫頓出版其著作《地球的理論》,其理論被稱作均變學說。1811年兩位法國動物學家喬治·居維葉和亞歷山大·布隆尼亞爾出版了一著作,從他們在巴黎發現的大象化石,闡述了他們對地球結構的看法。這個觀點後來成為地層學的重要理論基礎。而英國人查理斯·萊爾的《地質學原理》更把詹姆士‧赫頓觀點進一步強化,影響日後達爾文的演化論。到了二十世紀,地質學更有革命性看法。以韋格納為代表的「板塊構造理論」,把地球外殼由板塊組成的觀點進一步擴大。天文學.天文在科學革命以降受到光學儀器漸發達影響,也可圈可點。1801年穀神星被發現;1846年海王星也被發現。二十世紀中來自美國的喬治·伽莫夫、拉爾夫·阿爾菲、羅伯特·赫爾曼,透過計算推論出有證據顯示,宇宙間曾有大爆炸的痕跡。這些證據被視為計算宇宙歷史的基礎。其後六十年代美國和蘇聯開始進太空科技競賽,計有1961年蘇聯派出世界第一個太空人加加林登上太空;後美國也派出巖士唐等太空人升空,歷史性地首次登陸月球。其後各項太空發明相繼面世,包括人造衛星、火箭和穿梭機等等。生物學、醫學和遺傳學.1847年匈牙利物理學家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戲劇性地發現減低孕婦患上產後熱機會的技術──在孕婦生產時協助她們清洗頭部。提前了微生物致病論的發現,不過斯姆威爾茲的發現在當時並未受到重視。直到1865年,由英國外科醫師約瑟夫·李斯特證實了消毒法之後,微生物致病論才得以應用。李斯特的研究是基於法國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的重要發現,巴斯德連結了疾病與微生物的關係,造成醫學的革命。此外他在1880年所生產的狂犬病疫苗,使預防醫學上的重要方法誕生。巴斯德發明瞭一種稱為巴斯德殺菌法的技術,防止疾病經由牛奶或食物傳遞。1859年,英國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首先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為主的演化理論,這可能是科學上最為顯著,且影響深遠的一個理論。達爾文提出各種不同的動物,是經歷了長時間的自然程序之後成形,甚至連人類也是如此演化而來的生物。演化論引起了社會上的反對和支援聲浪,並深切地影響了大眾對於「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之理解。到了20世紀早期的1900年代,奧地利僧侶格里哥·孟德爾在1866年所發展的遺傳定律被重新發現,之後遺傳成為了主要的研究物件。孟德爾定律是遺傳學研究的起始關鍵,此學門也成為科學與產業上的主要研究領域之一。1953年,詹姆斯·沃森、佛朗西斯·克里克和羅莎琳·富蘭克林闡明瞭DNA,也就是使所有生物型態得以表現的遺傳物質的基本結構。到了20世紀晚期,遺傳工程的可能性,使首次的大規模國際性計畫,也就是解開人類的整個基因組的人類基因組計畫在1990年代展開。此研究結果在分子生物學和醫學上有相當大的利用價值。生態學.生態學學科的起源,一般可追溯到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達爾文演化論與洪堡生物地理學的融合。此外,微生物學與土壤科學對於生態學的開端也相當重要,尤其是路易·巴斯德與費迪南·科恩的生命週期概念。「生態」來研究自然界,對於是生態學思想的散佈相當重要。1930年代,亞瑟·譚斯雷與其他人開始發展生態系生態學領域,統合了實驗性質的土壤科學,以及田野生物學的生理能量概念與研究方法。20世紀的環境保護主義與生態學有密切的聯絡,1960年代的蓋亞假說,以及較晚近的深生態學上的科學-宗教運動,使兩者關係更為密切。社會科學.政治科學.對政治的研究最早可見於西方文化中的古希臘,政治學是在社會科學出現後方產生的術語。然而,這門學科確有一系列先驅,如倫理學、政治哲學、政治經濟學、歷史學等等,以及有關理想化的政府所應具備的特徵和運作方式的探究。在每個歷史階段和每個地區,都可以找到研究政治和試圖不斷增進對政治理解的人物。政治學研究可以溯源到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以前的荷馬、赫西俄德、修昔底德、色諾芬和歐里庇得斯的著作。後來,柏拉圖研究了政治系統,他將以往的文學和歷史角度的分析抽象化,使用了一種我們可以理解為類似哲學研究的方法。亞里斯多德在柏拉圖的基礎上,建立了基於歷史經驗證據的研究方法。在古羅馬統治時期,著名歷史學家歐里庇得斯、蒂託·李維和普魯塔克記錄了羅馬共和國的興起,以及其他國家的歷史和起源,同時象愷撒和西塞羅等政治家為我們提供了羅馬共和國和帝國的戰爭和政治生活畫面。這個時代的政治學研究關注於理解歷史,治理方法和政府運作方式。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政治研究的領域蔓延開來。西方傳統上的一神教興起,特別是基督教為政治和政治行為打開了新的空間。在中世紀,對政治的研究遍及教會和法庭。聖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一類的著作將當時的哲學和政治傳統與基督教相融合,重新定義了宗教與政治的界限。大部分有關政府與宗教的問題在這一時期得到辯論和澄清。經濟學.古典經濟學的基礎是來自亞當·斯密於1776年出版的的《國富論》。亞當·斯密批評重商主義,提倡“分工”的自由貿易體系。它假定有一隻“看不見的手”藉由個人追求自身利益而使得巨大的經濟體系得以自我規範。馬克思建立了一個替代的經濟體系,叫做“馬克思經濟學”。馬克思經濟學是以勞動價值理論為基礎來運作的,並假設商品的價值主要是來自於生產時所需勞力的投入。在此假設之下,“資本主義”的僱主就未付出足夠的報酬合於勞工所生產的利益。而奧地利經濟學派則認為實業家才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並利用供給和需求來取代勞動價值理論。在1920年代,凱恩斯主張區分總體經濟學及個體經濟學。在凱恩斯主義架構之下,總體經濟學趨向個人造成"整體"的經濟學選擇。政府應提升對商品的總體需求來刺激經濟擴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米爾頓·傅利曼創造了貨幣主義的概念。貨幣主義關注使用金錢的供給與需求來作為控制經濟活動的方法。在1970年代,貨幣主義轉變為供給面經濟學,是以減稅作為增加貨幣流通量進而促使經濟擴張的方法。其他的經濟學派還有新古典派經濟學及新凱恩斯經濟學等等。新古典派經濟學是從1970年代開始形成,強調以穩固的個體經濟學基礎發展總體經濟學。新凱恩斯經濟學某些程度來說是創造來回應新古典派經濟學,處理需要被央行或是政府所控制的市場無效率現象。新興學科.20世紀,一些跨學科科學領域逐漸形成,例如以下三個領域最為典型:通訊科學結合生物通訊、資訊理論、市場學、公共關係學、電子通訊以及其他通訊學科。計算機科學建立在理論語言學、離散數學和電子工程基礎上,研究計算的本質和極限。它包括計算理論、計算複雜度、資料庫、計算機網路、人工智慧、計算機硬體設計等子學科。相對於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更強調其數學理論基礎,後者則強調程式和軟體設計的實踐。材料科學植根於金屬學、礦物學和晶體學,同時結合了化學、物理和一些工程學科。材料科學研究金屬、陶瓷、塑膠、半導體和合金等材料。 | 561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科學史",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17"
} |
史學史以研究歷史學的發展過程為主。不同時代中的歷史學,反映相異時代的歷史觀,呈現人類思想史的發展過程。人類歷史上各個時代記錄的歷史,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作者的觀察、寫作形式、偏見、對歷史事件的解讀等。由於研究歷史的方法在不同時代和不同地域也有相當大的區別,對史學史也不可能有一個非常確切、能被所有人同意的統一定義。史學史的研究起碼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要研究不同時代不同文化條件下,歷史學作為一種學術的的發展情況,同時要研究在上述條件下對歷史的研究方法、工具等。有的史學家認為史學史只研究歷史是如何寫成的,而不牽涉任何歷史事件,只牽涉到歷史學家如何解讀這些事件。但實際上已經牽涉到歷史事件了。概述.史學史研究主要解決如下的問題:荷馬的史詩.人類總把理想中的事物和人物塗抹上一層神奇的色彩,荷馬的史詩中把永生的神和凡人雜揉在一塊,勾勒出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故事,我們看荷馬的史詩是神話,但它同時也是西洋歷史學的濫觴。從交戰的過程中可以得知古代民族的戰爭生活以及他們的人生觀、英雄觀、價值觀。當時社會生產條件的落後,使得希臘人在面對自然時往往會感到無能為力,他們藉由神話把自然的巨大影響力給具像化,所以希臘諸神都具有其獨立的職業。因此故事中的諸神可視作一種對自然力量的迷信和崇拜。荷馬史詩雖具由完整的內容和清晰的脈絡,但相較於成熟的史學還有一段差距。首先,荷馬的史詩只是描繪英雄的故事,而無一般平民的紀錄,裡面即便是隻出現一次的小角色也有顯赫的身世。然重要人物的描寫也僅止於奧德修斯、阿奇里斯等超級菁英,在故事中奴隸的地位甚至如同牲畜。再者,也許是對於這些英雄和神人時間顯得微不足道,因此這些故事沒有完整時間觀念,故事中僅提到「曙光呈現」、「夜幕降臨」等關於晝夜分別的辭彙,因此打了十年的仗在故事中卻像幾天一般。當然,我們可以藉由的現實的地理去理解這個問題,希臘半島的地理環境與大河流域孕育的民族不太一樣,他們不需要像務農的埃及人一樣須推估尼羅河的氾濫,所以希臘人注重的不是人與自然的關係,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同的歷史意識,才使得荷馬史詩是以敘事體而非編年體的方式表達。由此,柯靈烏認為荷馬的史詩只能稱得算是一部半歷史,不過做為一個西洋史學的源流,時間觀唸的薄弱仍不影響其地位。大體而言,荷馬史詩主題鮮明、內容連貫,他的「敘事體」更成了古希臘史學的一種特色。而史詩中洋溢的「樂觀主義」與「英雄主義」,即是希臘人蓬勃向上,不屈於命運的個性。西洋史學就在這種無拘無束的大膽想像和盪氣迴腸的英雄氣概中展開序幕。希臘的史學發展.希臘史學的第二波高潮在希羅多德 (484–425 BCE) 的筆鋒下展開,他因為著了《歷史》因而被譽為「歷史之父」,他曾說他寫該書是「為了使希臘人和異邦人的那些值得讚嘆的豐功偉業不致失去他們的光彩,特別是為了把他們發生紛爭的原因給記錄下來。」這說明希羅多德的寫作多少帶有給後人啟示的意念。他雖以宏觀的視野和求真的精神贏得後人的讚賞,但仍有一些缺陷,第一、他對歷史的程序的看法時而迷失在奇聞軼事之中,雖有豐厚的史實卻有「閎而不純,詳而不精」的弊病,他自知此點,因此告誡讀者說:「我的職責是把我所聽到的每一件事記錄下來,雖然我並沒有義務來相信每一件事情。」第二、他經常將拿發生於不同時代的事件來對比,這顯然也不符合史家的要求。第三、誠如上述兩點,因此希羅多德在分析、判斷史料不夠果斷,還無法徹底擺脫「說書家」的表象。後來的修昔底的斯 (c. 460 – c. 400 BC)又比希羅多德高出一籌,他撰寫《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已經有明確的歷史觀,在動機上他和希羅多德一樣有啟示性。但修昔底德與希羅多德不同,他認為歷史是人類選擇和行動的產物,並著眼於因果關係,而不是神聖幹預的結果。他還是第一個區分事件原因和直接起因的史家,而他的繼任者色諾芬在他的《絕唱》中介紹了自傳元素和性格研究。對於史料方面,他寫道:「這部歷史著作讀起來可能無法引人入勝,因為書中缺少虛構的故事。」又說:「我所描述的事件:不是我親自看見的,就是我從那些親自看見這些事情的人那裡聽到後,經過我仔細考核過了」,他只希羅多德晚二十年,但有巨大的進步,希羅多德只是提醒讀者辨別真偽而修昔底的斯是親自驗證事實。這樣的態度為史料批判是為史家誕生的基石,後來被譽為「歷史家中的歷史家」的波里比阿 (c. 203 – 120 BCE) 承襲此風,他說:「真實對於歷史,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樣重要,人若沒有了眼睛將終身殘疾;歷史缺乏真實即成無稽之談。」羅馬史學的實用.羅馬的史學一方面受到希臘史學的影響,一方面羅馬的社會條件、政治制度、民族心理也讓自己具備獨特的史學精神。羅馬的史學是屬於實用主義的史學,其最早的代表即是波里比阿,他是希臘人,被俘擄到羅馬城後,目睹羅馬從彈丸小邦成為泱泱大國的過程,受到刺激便開始了他的歷史寫作,他已經具有追索歷史演變動因的思辨色彩,也有意對歷史意義進行探索,他寫道:「歷史研究是政治生活的一種訓練。」古希臘人看待歷史是以儲存人類功業的目的出發,是以較少注意歷史對於現實的指導作用,而羅馬人的史學則展現「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大度。原因在於羅馬原是一個小城邦,經過幾百年的擴張、兼併,終成為一個大帝國,到共和時期和帝制時代時政治上相對穩定,使歷史學家有一個總結歷史,反思當前政治的機會。中古時期的天命.中古時期的歷史家改用宗教的方法解釋歷史,帶有喜怒哀樂的諸神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無所不能的上帝,聖奧古斯丁的《天主之城》突顯了上帝和人的尊卑關係,構成了中世紀歷史觀唸的主體。研究歷史的門徑. | 561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史學史",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18"
} |
文化史是研究一個時期或一個地區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科學。文化史不直接討論政治或國家的歷史,在文化史中,一個特定的年代或日期較於政治史不十分重要。在文化史中,重要的因素是語言、文學、藝術、宗教、制度和科技等。文化史的開始可以追溯到18世紀,當時啟蒙運動相信人類文化的發展和不斷的進步,布克哈特也是代表人物之一。新文化史.1970年代-1980年代開始,西方的文化史開始有了新的發展,這個新的發展又被稱作新文化史。其發展主要來自幾個方面的影響刺激:其主要特色,是對於傳統的文化史敘述方式有所改變,更重視探討隱藏於各種文化事物表面之下的深層意義。而對於歷史中的敘述資料,也更重視其背後隱藏的文化內含、價值而不僅看其本身所傳達的內容。也因此,在傳統文化史被最不受關注的政治史,也可以用新的詮釋方式,來研究政治行為中隱含的表演、背後的文化價值等。新文化史相關的重要概念包括:權力、意識型態、階級、認同、族群、表演、歷史記憶、傳統的發明等。 | 562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文化史",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20"
} |
心理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早期一直是屬於哲學的範疇,直到1879年德國生理學家威廉·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標誌著現代心理學的開端。馮特也是第一個將自己稱為“心理學家”的人。正如赫爾曼·艾賓浩斯說:「心理學有著悠久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文化大革命時期,心理學被認為是資產階級偽科學心理學史.中國古代心理學史.中國古代認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擔的,並且其活動會在器官上反映出來,如“心之官則思”。“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黃帝內經》等涉及醫學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闡述和應用。西方古代心理學史.西方上古心理學史.西方的上古心理學史一般認為是起始於公元前322年至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為止。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圖、亞裡士多德。柏拉圖的二元並存理念強調人性有兩個世界,一為身體所處之現實世界,一為靈魂所處之理性世界,並主觀的認為靈魂在理性、感情及慾望三者間的關係是以理性為中心,有學者認為其影響後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與超我。而其也提出了對於知識題的解釋,強調知識是先天俱備。亞裡士多德對於心身關係的解釋與研究方法影響後來十九世紀的心理學,其提出的一元論否定柏拉圖的二元論。對於知識問題,不同於柏拉圖的知識源自先天俱備,提出實在論,強調知識由後天習得。實在論對於十七世紀的經驗主義有深遠的影響。中世紀心理學史.早在8世紀時,伊斯蘭世界就已經開始設有精神病院,而伊斯蘭的醫師更開始研究及發展「思想的疾病」的治療方法。這些研究都成為了心理學的先驅研究。近代心理學史.近代心理學史一般認為起始於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之時至十九世紀末實驗心理學家馮特創立構造主義為止。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茲、康德等。其間的流變主要在於改變之前基督教經院學派所強調的以神為中心,改以探討人性,文藝復興運動其間產生的三大學派,分別是理性主義、經驗主義與浪漫主義,其探討的心身關係、天性與教養、知識自由意志與決定論這四大議題,對於後來的心理學產生深遠的影響,並在後期產生了以人為本為研究重點的學者,例如繆勒就是一位以人為本的實驗心理學家。現代心理學史.現代心理學一般認為是起始於十九世紀末馮特的構造主義,歷經精神分析、行為主義等,一直到近期的認知主義,然而在行為主義盛行時被抵制的理性主義隨著認知科學的進步而再度興起,之前因技術問題而無法深入探討的內在認知歷程再度受到重視。現代心理學早期由馮特及於1892年擔任第一屆的美國心理學會會長後,心理學開始在美國發展。而德國其後則發展出由馬科斯·韋特墨所創立的格式塔學派,又稱為完形心理學。奧地利精神科醫生弗洛伊德於二十世紀初憑其臨床治療經驗中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亦對後來心理學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尤其是在心理治療方面。二十世紀早期的自然科學偏向機械式宇宙觀,因此當時的心理學家提出行為主義的研究方法,並認為不應探討意識這種無法量化且模糊不清的議題,其行為主義深受當時的學界風氣支援,且藉由行為主義方法得來的資料遠比精神分析方法得來的資料有說服力,而精神分析因其研究方法有太多的問題,且太過於主觀的判定,導致大多數的心理學家都急於與精神分析劃清關係,並不斷強調心理學不是研究意識的學問。行為學派的代表心理學家包括伊萬·巴甫洛夫、約翰·華生、史金納等。行為主義盛行其間的心理學派,除了行為主義與精神分析外,還有從存在主義延申出來的存在心理學並進一步於二十世紀六零年代演變出人本主義,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包括:卡爾·羅哲斯和亞伯拉罕·馬斯洛等。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起,隨著醫療科技和實驗方的進步,例如EEG等技術的出現,為認知心理學、腦神經心理學等研究領域帶來高速的發展。另一方面,社會心理學承繼完形心理學的基礎,以及二次大戰後的社會需要,亦成為了心理學研究上的一股新勢力。社會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包括:庫爾特·勒溫、菲臘·津巴多、所羅門·阿希等。以上的學派都對現代心理學有深淺不一的影響,有些學派的理論內容可能已被推翻而只剩下一些名詞還被延用於心理學之中,有些學派的理念隨著科技的發展再度受到重視,因此心理學史是由不斷的嘗試錯誤與修正所累積下來的歷史。 | 562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心理學史",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21"
} |
醫學史,又稱醫療史或醫藥史,是基礎醫學的一個分支,以疾病經驗及其對應手段為研究物件。二十世紀初期的醫學史,大多由醫生所撰寫,強調醫學技術的進步與突破。近期的醫學史,則強調病人的經驗,以及不同時代或文化對身體和疾病認知的差異。傳統醫學.印度醫學.印度醫學奠基於阿育吠陀等細節。《妙聞本集》描述各種形式的手術,包括鼻成形術、毀壞的耳垂的修復、會陰膀胱切石手術、白內障外科及一些其它的切除術和手術過程。阿育吠陀包含醫學的八個分支:內科醫學、外科、眼、耳鼻喉和頭部等疾病與治療、小兒科、精神病學和心身症、毒物學、返老還童之術及催情之術。除此之外,阿育吠陀的學生也必須學習十門醫學技術:蒸餾、操作技巧、烹飪、園藝、冶金術、製糖、藥劑學、礦物的分析與準備、金屬的混合和鹼的準備。埃及醫學.包含在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的醫學知識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手術被知道最早在大約公元前2750年在埃及進行。埃及第三王朝的印何闐有時候被譽為埃及醫學的創始人及詳細說明了治療、疾病和解剖學的觀察的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的原作者。成書於大約公元前1600年的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被看作是一些早期著作的集合。那是一本關於外科學的課本,幾乎完全缺乏了關於魔法的思想,詳細地描述了檢查、診斷和預後。相反地,《埃及伯斯紙草文稿》充滿了咒語、驅趕造成疾病的惡魔的方法和其他的迷信。《埃及伯斯紙草文稿》可能是最早記錄了腫瘤的檔案,但是由於對於古代醫學術語缺乏瞭解,它可能只是指簡單的腫脹。《》 對女人的投訴和問題有了概念。三十四宗個案詳細地描述了治療和診斷。已知被稱為“生命之屋”的醫療機構早在埃及第一王朝的古埃及被建立起來。 在埃及第十九王朝時,一些工人享受的利益如醫療保險、退休金和病假。已知最早的醫生是公元前27世紀的古埃及法老左塞爾的Hesyre的“牙醫和醫生的長官”Hesyre。 同樣,已知最早的女醫生——Pessechet在埃及第四王朝時期的古埃及實行醫術。她的頭銜是“女醫生的女管理人”。除了作為管理人的角色,她也讓在塞易斯的醫學院的接生員們畢業。巴比倫醫學.最古老的關於醫學的巴比倫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前半部的古巴比倫時期。最詳盡的巴比倫醫學是在巴比倫國王Adad-apla-iddina統治時期的由博爾西帕城的醫生Esagil-kin-apli所寫的《診斷手冊》。隨同當代古埃及醫學,巴比倫人介紹了診斷、預後、身體檢查和藥方的概念。此外,《診斷手冊》介紹了治療和病因學的方法及經驗主義、邏輯學和診斷、預後和治療的合理性的使用。此含了一份含有許多病症的名單並經常詳述了試驗上的觀察和用來結合在病人身上所觀察的病症與其診斷及預後的合理的規則。《診斷手冊》以一組合理的公理和假設為基礎,其中包括了一些現代看法即透過視察病人的症狀,我們可能確定病人的疾病、病因、病情的發展及復原的機會。病人的病症及疾病可透過一些醫學上的方法如繃帶、油和藥丸來治療。波斯醫學.波斯的醫學的學習與實施有一個長且成果豐碩的歷史。波斯在東西方的交叉處的位置使它成為古希臘和印度醫學發展的中心。許多貢獻被加入到這個知識體中在伊朗被伊斯蘭化之前及之後。波斯的第一代醫生在Jundishapur學院接受訓練。醫學醫院有時候被聲稱已被髮明。例如:臘澤斯成為第一位系統地使用在醫學用途上使用酒精的醫生。《醫學全書》是一本由伊朗化學家臘澤斯編纂的最完整的書。在這本書裡,臘澤斯記錄了來自他自己經驗的臨床個案和提供了各種疾病非常有用的記錄。介紹了麻疹和天花的由臘澤斯編纂的《Kitab fi al-jadari wa-al-hasbah》在歐洲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Mutazilite 哲學家和醫生阿維森納是另一位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他的《醫學正典》有時候被認為是醫學史上最著名的書。它曾經是歐洲的標準書本直到啟蒙時代。中國醫學.中國也發展了一個巨大的傳統醫學體系。許多傳統的中國醫學的哲學源自道教的醫生對疾病做實際的觀察,並反映了經典的中國人信仰,即人類的體驗表達了起因的原則能影響所有程度的環境。這些起因的原則,無論是物質的、精神的或神秘的,以宇宙的自然秩序的表達有因果關係。《黃帝內經》記述了黃帝與岐伯關於醫藥健康的談話,傳統上被認為是中醫學最早的系統專著。然而經考證其成書年代約在戰國時期,也受到當時的哲學思想所影響,可以說是提綱挈領的指導了中醫的理論。在漢朝時,作為長沙太守的張仲景在公元2世紀末編纂了《傷寒雜病論》。晉朝針灸學的提倡者皇甫謐也在他的《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提起了黃帝。在唐朝時期,王冰聲稱找到了黃帝內經的原著,並大量地擴充和修改了它。在公元11世紀,因為朝廷的命令,《黃帝內經》再次被修訂成接近今天的版本。這本經典是傳統中國醫學基礎的重要代表作品。希伯來醫學.我們大部分對於希伯來人的醫學的認識來自於《摩西五經》。它包含了各種與健康有關的法律和儀式,例如隔離受到感染的病人、處理了屍體後需洗澡及將排洩物和糞便埋在遠離營地的地方。儘管遵守這些條規確實為健康帶來好處,但猶太教徒相信執行這些儀式和禁忌純粹是為了完成上帝的意願,而沒有隱藏的意圖。Max Neuberger 在他的《醫學的歷史》說:“這些條規關注疾病的預防、流行病的抑制、性病和賣淫的抑制、皮膚的照顧、洗澡、食物、住所與衣服、勞工條規、性生活、人民的紀律等。這些條規中的許多條規例如:安息日的休息、行割禮歐洲醫學.自從1991年在奧地利及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上發現冰人奧茨,人們開始察覺到醫學的歷史要比想像中源遠流長。他大約46歲,身上超過40處有紋身。根據醫學分析,大部分紋身的位置是他曾經有過疾病或疼痛的地方。他在公元前3300年過世,而他的屍體是歐洲所儲存的最古老的木乃伊,如今被保留在義大利波爾查諾的博物館中。希臘時代曾經有幾十年的時間法律允許醫生可以將奴隸或犯人活活解剖來做研究,但後來又禁止活人解剖。因為亞洲和歐洲社會的發展,信仰系統被不同的自然系統所取代。希臘人自希波克拉底開始就發展了一個體液醫學系統,治療被認為是恢復體內體液的平衡。《古代醫學》一部關於醫學專題著作,由希波克拉底大約於公元前400年所編纂。類似的看法在中國和印度也得到支援。在希臘,自從蓋倫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醫學的要旨是透過控制飲食和衛生來維護健康。解剖學的知識非常有限,只有很少外科或其他治療。靠著和病人的良好關係,醫生處理微小的病痛及安慰病人惡劣的情況,但在發生流行病時,一開始發生在城市和動物的馴養,然後在全世界流行,醫生的作用不大。希波克拉底被看作是現代醫學之父,而他的跟隨者首先描述許多疾病及醫學狀況。他被賦予榮譽因為他首先描述了中在描述法斯塔夫之死時著名地間接提到對“希波克拉底面容”的描述。希波克拉底將疾病分類成急性、慢性、地方性及流行性並使用了術語例如惡化、復發、消退、病情急轉、突發、巔峰和康復。另一個希波克拉底的主要貢獻可以在症狀學、物理的發現、外科治療和胸積膿症的預後的描述中找到。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位備有檔案證明的胸外科醫生,而他的發現仍然正確。蓋倫進行了許多大膽創新的手術,包括腦和眼的手術,在那之後的大約兩千年沒有人嘗試進行過腦和眼的手術。後來在中世紀的歐洲,蓋倫在解剖學的文章成為中世紀醫生的大學課程的支柱,然而他們在醫學的發展停滯不前。然而在16世紀30年代,比利時的解剖學家和醫生安德烈亞斯·維塞利亞斯進行了一項將許多蓋倫用希臘文書寫的文章翻譯成拉丁文的計劃。維塞利亞斯最著名的作品——《人體結構》極大地受到蓋倫的文章的影響。蓋倫和阿維森納的作品尤其是包含了他們兩人的學說的《醫學正典》被翻譯成拉丁文。《醫學正典》維持為歐洲醫學教育最具權威的書直到16世紀。羅馬人發明了許多外科器械,包括第一個特別給女人的器械,而且在外科上使用了鉗子、手術刀、燒灼劑、剪刀、縫針、探針和擴張器。羅馬人也是白內障手術的先驅者。中世紀的醫學逐步發展的科學和宗教的混合物。在早期的中世紀,隨著羅馬帝國的滅亡,標準的醫學知識主要基於僅存的儲存在修道院或其它地方的希臘和羅馬的文章。關於疾病的治療和起源的概念並不是完全是世俗的,而也基於宗教的看法。因素例如命運、罪惡和星的影響被認為和物理因素相當。歐利拜休斯是拜占庭帝國最偉大的醫學知識編纂者。一些他和其他拜占庭帝國的醫生的作品被翻譯成拉丁文,甚至到了啟蒙時代和理性的時代,被翻譯成英文和法文。最後一位偉大的拜占庭帝國的醫生是居住在14世紀早期的君士坦丁堡的Actuarius。醫學顯然不是博雅教育的七大範疇之一,因此被看成是手工藝甚於科學。然而,醫學、法律學和神學分別是歐洲12世紀的第一所大學的學院。 Rogerius Salernitanus的《外科的實施》,為現代外科手冊奠定了基礎。現代神經學的發展開始於16世紀的描述了腦部構造和其他的維塞利亞斯。他對它的功能缺乏概念,並認為它主要被放置在腦室。伊斯蘭醫學.伊斯蘭教的文明著重在醫學因為伊斯蘭教徒醫生對醫學的各領域有著重大的貢獻。阿拉伯人進一步發展了希臘人和羅馬人的醫學的實施。胡納因伊本伊沙克和他的助理將希臘醫生蓋倫的作品翻譯成阿拉伯文。此作品尤其是蓋侖所堅持的合理和系統的醫學方法為伊斯蘭教的醫學設定了模板。伊斯蘭教醫學迅速傳遍整個阿拉伯帝國。伊斯蘭教徒醫生設定了最早的醫院。歐洲在十字軍東征時期受到中東的影響而建立了醫院。肯迪在他所編纂的De Gradibus展示了數學在醫學上的應用,尤其是在藥理學。這包括了數學上的發展去測定藥物的強度和一個能讓醫生預先知道病人的病的最重要的那幾天的系統。臘澤斯輯錄了許多依據他自己經驗的臨床個案和提供了很有用的關於許多疾病的記錄。他的《醫學全書》介紹了麻疹和天花,並在歐洲非常有影響力。在他的《對於蓋倫的疑惑》中,臘澤斯是第一個運用實驗方法證明蓋倫的體液理論和亞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說的錯誤。宰赫拉威被看成是現代外科學之父。他編纂了《醫學的方法》。那是一本30卷的醫學百科全書。伊斯蘭教徒和歐洲人的醫學院都有教授這本書直到17世紀。他用了許多外科器械,包括那些特別給女人的器械、腸線、鉗子、結紮線、外科針、手術刀、刮匙、牽引器、外科匙、探針、外科鉤、擴張器、鋸和石膏。阿維森納被認為是現代醫學之父和歷史上其中一個最偉大的思想家和醫學學者。他編纂的《醫學正典》維持了作為伊斯蘭教徒和歐洲人的標準課本直到17世紀。阿維森納的貢獻包括在研究生理學中介紹了系統的實驗和測量、透過接觸傳染的傳染病的發現、隔離的介紹以限制透過接觸傳染的疾病的傳播、試驗中的藥物和臨床實驗的介紹、首次關於細菌和病毒的介紹、從胸膜炎中區分出縱隔、結核能透過接觸傳染的特性、透過水和土壤傳播的疾病、首次對皮膚疾病的詳細描述、性病、性反常、神經病、用冰來治療發熱和從藥理學中區分出醫學。從藥理學中區分出醫學對於製藥的科學的發展非常重要。現代醫學.細菌論.在19世紀30年代的義大利,研究出家蠶是由微生物所引起。與此同時,德國的泰奧多爾·施旺領導了對酵母發酵機理的研究,並提出發酵過程是由活體微生物所引起。當時的領袖化學家李比希等人只研究發酵過程的物理化學基礎,主張發酵是無機化學過程,並指施旺的有機體導致發酵的理論是向活力論倒退。在1847年的維也納,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1818–1865)在研究產褥熱時,發現讓醫生在接生前洗手可以極大地極少產婦的死亡率。但是他的發現不為大多數同行所認可,並遭到排擠和攻擊。1857年,法國科學家路易斯·巴斯德確認了施旺的發酵實驗,並支援酵母是一種微生物的假說。他還暗示此類微生物活動可能也是傳染病的病因。1860年,巴斯德的丁酸細菌發酵實驗報告啟發法國人發現了一種相似的物種。達萬尼發現的是炭疽病的病原體炭疽桿菌,他當時稱其為“桿狀體”。但其他人則不以為然地認為這種“桿狀體”只是炭疽病的副產物。英國外科醫生約瑟夫·李斯特則認真地對待這一發現,進而在1865年引入了外用的消毒藥水。德國生理學家羅伯特·科赫留意到德國同行費迪南德·科恩的一篇關於細菌孢子階段的報告,進而發現了“桿狀體”的生命週期。科赫鑑定了致病物的孢子,並將其注射到動物體內,由此復現了炭疽病的發病過程。這是當時和的一大突破。巴斯德的團隊補充了細菌的生態學研究,並確認孢子在自然界中的生態學角色。科赫則在1878年發表了一篇關於傷口細菌病理學的里程碑式的論著《關於傷口感染病人的病因學研究》。1881年,科赫又報告發現了結核桿菌,強化了自己先前的學說和整個細菌論的歷史地位。幾年後,科赫和總結出了著名的柯霍氏法則。專題.藥學史.儘管沒有確切的記錄表明什麼時候植物開始被使用在醫學用途,在法國的拉斯考克斯山洞發現的壁畫描述了藥草的使用,按照放射性碳定年法,這可追溯到公元前13,000至25,000年。隨著時間的過去,經過反覆的試驗,早期的部落群體對藥草學有了初步的認識。 | 562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醫學史",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24"
} |
工會可以與僱主集體談判工資薪水、工作時限和工作條件等等。工會成立的主要意圖或這些組織和聯合會最常見的共同目標是“保持或改善僱傭待遇”。這可能包含工資談判、勞動制度、申訴流程、僱傭標準、解僱或晉升、福利、安全保障和政策。工會可能會組織某些技工,或所有部門的工人,或某一行業的所有工人。工會的協定有時會對僱主、管理層或非工會成員保密。工會有相應的章程,其中詳細規定了協商準則,以及對應政府監管的各項規定。工會源自歐洲,在工業革命後流行世界。工會可能包含工人個體、專業人士、退休職工、學生、學徒或無業職工。定義.自悉尼·韋伯和貝特麗絲·韋伯的《》出版後,歷史對工會的主流觀點為“旨在維持和改善僱傭環境的工薪者持續性組織。”卡爾·馬克思將工會描繪為:“...勞動力價值構成工會清晰而明確的基礎為,[…]對於工人階級來說其重要性從未被高估。工會目標不亞於防止工資降低到工業各個部門在傳統意義上的維持水平之下。就是說,他們希望防止勞動力價格喪失價值。”(《資本論》第一卷,1867年版, p. 1069)。澳大利亞統計局對工會給出的現代定義是:“組織成員大多數是僱員,主要活動包括成員報酬率和勞動環境的談判。”然而,歷史學家R·A·李森在《團結一致》(1971)中稱:在十九世紀中支配工人運動的兩個相悖觀點為:一個是保守-限制的行會-工藝傳統,從熟練工俱樂部和友誼協會流傳下來的傳統, ... 其他積極-擴張性驅動將所有從事'不同事業'的'勞動男女'聯合起來。最近,鮑勃·詹姆斯的歷史研究《工藝、貿易或謎團》(2001)中將工會觀點置入更為廣泛的福利社會中,包括中世界行會、共濟會、秘密會員、友誼會和其他兄弟會當中。十八世紀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注意到勞動者和僱主之間權利的失衡(或“師傅”)。在《國富論》第一卷第八章中,斯密寫道:已經說過了,我們很少聽到它包含師傅,而通常是工人們。但是根據這些資料,無論誰在設想,師傅很少參與,是對世事的無知。師傅總是並且在所有地方都心照不宣,總是贊同並統一聯合起來,反對將工人工資提高到真實報酬至上[.]當工人聯合起來時,師傅 ... 從來沒有停止向當局求助,並使用殘酷的法律來鎮壓僕人、勞工、熟練工的聯盟。正如斯密所示,工會在許多國家內有很長時間被定為非法的,而斯密則認為有僱員或僱主鎖定工資或價格是非法的。對於試圖組織工會來說,懲罰是殘酷的,甚至包括處決。雖然這樣,工會依然成立,並開始獲得政治力量,最終導致勞動法的透過,後者不單將組織合法化,並規範了僱主和僱員之間的關係。簡史.工會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英國,工業社會爆炸性成長將婦女、兒童、農民和移民捲入工廠。無技術和低技術勞工自發成立組織,這就是工會的雛形。工會有時也被認為是中世紀歐洲行會的後人,但兩者之間的關係存在爭議:行會的師傅可以僱傭工人(學徒或短工),後者不允許成立組織。根據中世紀十四世紀英國勞工條例,工會和集體談判被列為非法。當工業革命促使集體談判和早期工會出現時,政府在戰爭時期將其視為動亂,進行鎮壓。1799年,整合法案透過,禁止英國工人組織工會或進行集體談判。雖然工會在1824年前常常受到殘酷的鎮壓,但是它在倫敦廣為存在。由於勞工運動四起,工作場所的交戰狀態在蘇格蘭激化,造成1820起義,約有60,000名工人舉行綜合罷工,後者很快被鎮壓。對工人的同情導致法案在1824年廢除,但1825年整合法案也嚴重束縛了他們的活動。在1810s,第一個由不同部門工人組成的工會成立了。1818年,曼徹斯特成立了博愛社,這大概是第一個總工會。名字掩蓋了工會的真實性質,當時的工會是非法的。全國總工會.十九世紀二十到三十年代,全國總工會第一次嘗試建立;在嘗試建立類似的全國性組織紡織工人全國工會失敗後,約翰·杜荷提在1830年成立勞動保護全國協會。150個工會迅速加入協會,包括大多數紡織工會和一些機械、鍛造和其他工會。一年內會員人數達10,000到20,000人,橫跨蘭開夏、柴郡、德比、諾丁漢、萊斯特五郡。就建立意識和合法性,工會開始釋出每週《人民之聲》,公佈意願“將社會勞動階級聯合為一個共同的工會。”1834年,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建立了全國統一工會。工會吸引了一批社會主義者,包括從歐文主義者到革命者,並在托爾普德爾蒙難案件中進行抗議,但很快就失敗了。更多長久的工會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成立,擁有更多的資源,但不是很激進。倫敦工會在1860年成立,謝爾菲德暴行在1868年刺激建立了工會聯盟議會,是第一個長久的全國工會中心。此時,對現有工會的需求已經得到中產階級自由主義者的接受。在《政治經濟學原理》中,(1871)約翰·斯圖爾特·密爾寫道:“如果工人階級能夠透過自我聯合來增加或追上基本工資率,那麼毫無疑問這不應該被懲戒,而是應該歡迎快樂才對。很遺憾,用這種方式來達到該效果超出了範圍。組成工人階級的群眾人數太多,散佈過廣,難以統一,很多聯合都是低效率的。如果他們行的話,毫無疑問他們能夠縮短勞動時間,幹同樣活卻多掙錢。透過聯合起來,他們也可以獲得一定的權利在利潤上增加基本工資。”合法化和發展.1867年的工會皇家委員會認同建立該組織有利於僱主和僱員後,工會終於在1871年合法化。這一期間,其他工業化國家工會也大量成長,特別是在美國、德國和法國。在美國,第一個有效的全國性工會是1869年的勞動騎士團,在1880年開始成長。在一系列法院判決後,合法化緩慢發展。1881年,有組織貿易和工會聯盟作為不同工會的聯合會成立,但並不直接收納工人。1886年,後者成為美國勞工聯合會。當俾斯麥總理的反社會主義法被廢除後,德國在1897年成立了德國工會自由協會。在法國,工會直到1884年才得以合法化。Bourse du Travail在1887年成立,在1895年與全國工會聯盟合併(Fédération nationale des syndicats),成立全國勞工聯盟。盛行.各國工會盛行程度可以透過“工會密度”來測量。工會密度的定義是“得到工資的工人中工會成員的比率”。各國工會密度指數如下:各地狀況.中國大陸.中華全國總工會最早產生於辛亥革命前後,“五四運動”時期得到了發展,北伐戰爭時期空前壯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於1950年6月29日由中央人民政府頒佈,後於1992年透過新版《工會法》,並經過三次修改。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大陸也出現了工人造反派、全紅總等工人組織。而現代中國雖然存在名為工會的組織,但並非傳統意義上由勞動者主導的組織。現代的工會通常由資本家和政府掌控,勞動者難以擁有集體談判的權利,更無法依靠工會保障自己的利益。這導致中國勞動者面對超時勞動,勞資糾紛時依然無能為力。違反勞動法的超時勞動在中國已成為普遍現象。但也有工會幫助外籍員工拿回欠薪的案例。英國.19世紀中葉,溫和的新模式工會主導了工會運動,相比政治上的工人運動來說,工會活動更加頻繁,直到20世紀初工黨成立壯大以後才有所改變。在英國,工會在1960年代到1970年代曾經造成經濟危機,當國家公共部門的工人舉行大罷工時,引發1978年末和1979年的“不滿的冬天”。此時,有12,000,000名英國工人是工會成員。然而,1979年5月當瑪格麗特·撒切爾領導的保守黨上臺,擊敗詹姆斯·卡拉漢,使得工會改革,罷工率下跌。工會人數也在1980年代銳減,並一直持續到1990年代。許多工業的衰退,如 – 鋼鐵、煤礦、印刷、碼頭 – 等是導致工會成員流失的原因。2011年,英國勞工聯合會議有6,135,126名成員,與1980年巔峰的12,172,508相比有所下滑。工會在私營部門的密度為14.1%,在公共部門的密度為56.5%。德國.德國工會歷史可以追溯到德意志1848年革命,在今天的經濟和社會上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最重要的工會組織是德國工會聯合會 "(Deutsche Gewerkschaftsbund or DGB)",代表超過600萬人(2011年12月31日),是各個經濟部門單一工會的保護協會。斯堪的納維亞.工會("Fagforeninger")在斯堪的納維亞社會歷史悠久。自十九世紀中葉起至今,工會在許多諾曼底國家對僱傭性質和工人權利影響深遠。瑞典最大的工會之一是瑞士工會聯盟("Landsorganisationen"),組成工會包括瑞典鋼鐵工人工會("Industrifacket Metall")、瑞典電工工會(Svenska elektrikerförbundet)和瑞典市民工會("Svenska kommunalarbetareförbundet")。今天,工會成員比率最高的國家是斯堪的納維亞國家。2010年,工人中工會會員比率(或工會密度)為瑞典68.3%,挪威54.8%,而愛爾蘭為34.9%,德國18.4%。排除全職學生兼職,瑞典工會密度為2011-13年70%。在所有采取根特系統的諾曼底國家——瑞典、丹麥、芬蘭——工會密度為70%。2007年1月,新中偏右政府大幅提升工會失業基金導致大量會員流失。自2006-08年,工會密度下降了6個百分點:從77%到71%。美國.在美國,工會在許多行業內被視為工人的合法代表。今天,他們的活動核心是透過為成員爭取工資、福利和勞動環境進行集體談判,並且在合同違約時代表成員與管理層進行談判。較大的工會通常會進行遊說活動,在國家和聯邦層面支援候選人。美國大多數工會都與兩個較大的保護傘組織之一有關:1955年成立的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和2005年從這一組織分裂出來的改革勝利聯合會。兩者都為美國和加拿大工人提供政策和立法支援,並在政治上活動積極。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特別關注全球貿易問題。2010年,美國工人參加工會比例為11.4%(即工會“密度”),對比日本的18.3%、加拿大的27.5%和芬蘭的70%。私營部門的工會成員比例下跌到7% – 這一比例在1932年前曾出現過。工會聲稱這是由於僱主煽動反對浪潮所導致成員流失。在公共部門最出眾的工會僱員是教師、警察和其它聯邦、州郡和地方非管理或非決策成員。工會成員不成比例地為老年人、男性、東北地區、中西部地區和加州居民。在控制個人、工作和勞動市場特性後,美國私營部門工會工人比非工會工人報酬平均高出10-30%。由於他們內在的政府職能,在控制個人、工作或勞動市場特性後,無論與工會有關或無關,公共部門工人收入都會一視同仁。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斷言:“強大的工會能夠削減不公,而CEO會佔弱小的工會的便宜,有時利用市場力量來擴大不公。”美國二戰後工會的衰弱伴隨著收入和財富不平等的擴大,自1967年起,中產階級收入有所下降。加拿大.加拿大工會早在十九世紀初期就出現了。在1812年戰爭中,加拿大海洋省份就有技術工人工會組織記錄。加拿大工會在初期與英國工會有關聯。來自英國的工人將工會運動傳統帶入加拿大,許多英國工會在加拿大有分支機構。加拿大工會與美國聯合,並最終取代了與英國的關係。集體談判在1937年第一次得到承認,之後是在奧沙華通用汽車工廠的聯合汽車工人罷工。法官伊凡·蘭特在溫莎17,000名福特工人罷工後作出歷史性判決。他准許工會有權強制代扣會費。蘭特判決所有工人在談判中得到好處。因此,他認為雖然不需要成為會員,但是應該繳納會費。二戰後時期,公共部門也出現工會化運動。教師、護士、社會工人、教授和文化工人(在博物館、樂團和畫廊工作)都爭取私營部門集體談判權利。在七十年代後,聯邦政府在壓力下不得不削減工會成本和通貨膨脹。在1975年,在自由政府治下,特魯多總理釋出強制價格和工資控制。在新法案下,漲工資受到監管,工資過高會被政府否決。在八十到九十年代,工會持續受到壓力。私營部門面臨許多製造業工廠倒閉,呼籲減少工資,增加生產力。公共部門工會在試圖減少開支、減稅或平衡預算時受到聯邦和地方政府攻擊。許多司法轄區都進行立法,與集體談判權利反對,很多工作都輸給了承包商。墨西哥.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前,墨西哥工會在歷史上都是國家體制系統中的一部分。從1940到八十年代,新自由主義透過華盛頓共識在世界範圍內散佈,墨西哥工會不能獨立運作,二十國家體制的一部分,被執政黨控制。在這40年間,工會的主要任務不是為工人某福利,而是在執政黨的控制下貫徹國家經濟政策。這一經濟政策在1950到六十年代成為所謂的“墨西哥奇蹟”,增加了收入、提升了生活質量,但主要受益人是富人。在八十年代,墨西哥開始支援華盛頓共識政策,出售國有工業,將鐵路和電信出售給私營部門。新僱主敵視工會,一度養尊處優的工會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新工會在更加獨立的模式下開始運動,老體質則變得十分腐敗、暴力,被幫派控制。從九十年代至今,新興獨立工會盛行,很多人支援全國工人工會的代表。目前,老體制的如石油工人工會和全國教育工人工會("Sindicato Nacional de Trabajadores de la Educación")就是例子,利用政府優勢但沒有增進墨西哥石油或教育質量,工會領袖不過是自利肥己罷了。拉美教師工會有140萬成員,是最大的工會;墨西哥政府一半的僱員是教師。它控制了學校課程,所有教師任命。直到最近,退休教師才例行公事地將他們的終身任命“讓給”親戚,或是以$4,700到$11,800的價格“出售”。哥斯大黎加.哥斯大黎加工會在十九世紀末首次出現,在城市和工業支援工人,例如鐵路工人和手工藝人。面對暴力鎮壓,例如1934年聯合水果罷工,工會得到了一些力量,特別是在1948年後的哥斯大黎加內戰。今天,哥斯大黎加工會在公共部門十分強大,包括在教育、醫療和農業等領域。從總體上來看,哥斯大黎加工會支援政府對銀行、醫療和教育領域的監管,以及提高工資和改善工作環境等。哥倫比亞.到1990年,哥倫比亞工會是拉美最強的。然而,在八十年代準軍國主義氾濫使得工會領袖和成員成為刺殺的物件,導致哥倫比亞在數十年中成為工會最為危險的地區。從2000-2010年間,哥倫比亞佔全球被謀殺的工會成員的63.12%。根據國際工會聯合會報道,從1986年1月1日到2010年4月30日,有2832名工會成員被殺,意味著“在過去23年間,哥倫比亞工會男女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人被殺。”印度.印度工會運動沿政治路線分類。根據勞工部省份統計,2002年工會成員總計24,601,589人。2008年,有11個工會中心組織被勞工部承認。澳大利亞.二十世紀早期,工會支持者,如澳大利亞工會大會或澳大利亞工黨常常支援工會領導工人運動。運動常常用來結束童工、改善職業安全,為工會工人和非工會工人增加工資,提高整個社會的生活水平,減少每週工作時間,為兒童提供公共教育,為其它工人階級家庭提供其它福利。結構與政治.工會可能會組織某一行業的技術工人(技工工會,在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挪威、瑞典、瑞士、英國和美國常見),或是組織來自各個部門的工人(總工會,在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丹麥、荷蘭、英國和美國常見)或組織某一行業的所有工人(行業工會,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芬蘭、挪威、韓國、瑞典、瑞士、英國和美國常見)。這些工會常被分為“地方工會”,以及國家範圍的聯合會。這些聯合會可能有國際關係,如國際工會聯合會. 然而,在日本,工會組織因企業工會而有些許不同,如工會隸屬某個特定工廠或公司。這些企業工會加入行業聯合會,成為日本勞動組合總連合會的成員。在西歐,專業協會常常履行工會職能。在這些時候,他們可能會為白領或專業工人談判,如醫生、工程師或教師。通常,這樣的工會不參與政治,或是傾向於政治自由,與藍領工會有所區別。一家工會可以獲得“法人”資格(人造法律實體),代表工人與僱主談判。在此,工會享有一定的合法權利,最主要的權利是與僱主就工資、勞動時間和其他僱傭合約進行集體談判。如果無法達成共識,就會引發工業行動,爆發罷工或停工,或約束仲裁。在極端例子中,暴力和非法活動都可能出現。在其它情況下,工會可能沒有代表工人的合法權利,或權利受到質疑。這可能是因為政治上沒有受到承認,或工會活動或成員犯法,出現暴力或死亡事件。工會可能會參與更加廣大的政治或社會反抗。工會社會運動是由許多工會利用其組織力量來尋求政策和立法權益,扶持成員或工人。同樣,許多國家的工會與政黨有關係。工會也被分為服務模式和組織模式。服務模式關注維護工人權益、提供服務、解決爭端。對應地,組織模式通常囊括全日制工會組織者,他們在勞動領域建立強大的關係網。對抗性運動需要大量工會成員。許多工會融合兩種哲學,模式自身定義也存在爭議。在英國,由於認為工會具有左傾性質,導致右傾保守工會團結聯合會得成立,該工會得到極右英國國家黨的支援。在丹麥,一些新興的出世“折扣”工會提供最基本的服務,與在丹麥佔統治地位、提供全方位服務和組織的工會相對。雖然政治結構和自主性不同,工會領袖通常是民主選舉產生的。一些研究,如澳大利亞工業關係研究和培訓中心認為工會工人比非工會工人享有更高工資和待遇。多樣性.工會法因國家的不同而不同,其職能也同樣如此。例如,德國和丹麥工會在管理決定上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透過參與董事會來進行共同決定,這與美國工會不同。在美國,集體談判常由工會組織,直接與僱主談判,而在奧地利、丹麥、德國、瑞士,工會常常與僱主協會談判。就歐洲勞動市場管理來說,金(1993)和豪爾(1994)認定了勞動市場三種獨特的系統,會影響工會扮演的角色:美國則更傾向於放任資本主義制度,設立的標準最少,把大多數工人的工資與福利問題推給集體談判和市場力量。因此,這一制度與上述的盎格魯-撒克遜模型最為類似。同樣,新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也採取了盎格魯-撒克遜模式。與之不同的是德國,僱員個體和僱主之間的關係是不對稱的。結果,由於對個人強大的法律保護,許多工作場合無法進行談判。然而,德國勞動立法的主要目標是在工會勞動者和協會僱主之間建立平衡關係。這使得集體談判相對於個人談判來說有更強的法律界限。就工會獲得合法地位來說,僱員組織必須證明他們的力量能夠在談判中影響僱主。如果一個僱主協會與另一工會競爭,工會可以質疑並訴諸法庭。在德國,獲得工資和工作環境談判資格的專家協會不多,著名的有醫生協會馬堡聯盟和飛行員協會(Vereinigung Cockpit)。工程師協會(Verein Deutscher Ingenieure)並沒有成為工會的意向,但代表了工程師們的利益。在上述分類以外,工會與政黨的關係各異。在許多國家裡,工會與某一政黨關係緊密,甚至分享權力。這樣的政黨通常持左翼的社會主義或社會民主主義立場,但也有很多例外。在美國,工會常常與民主黨掛鉤,當然也有例外。在英國,工會運動在私有化問題上工黨發生摩擦,認為這侵犯了工人利益。但情況在埃德·米利班德獲勝後有所改變。從歷史上看,韓國對集體談判的監管包括要求僱主參與談判。風格.公司中僱員成為工會成員通常使用如下模式之一:一個歐洲案例中,義大利這樣稱:“義大利系統中工會自由準則暗指成員有權利不屬於任何工會(“負面”組織自由/工會自由),以及禁止對非工會僱員非法歧視或造成傷害。”英國早於歐盟轄區在八十年代出臺了一系列法律,,瑪格麗特·撒切爾政府限制了閉門工會和工會企業。所有強迫工人加入工會的協定都被判為非法。在美國,根據1947年塔夫特·哈萊特法案,所有閉門工會都被列為非法。2006年歐洲人權法庭判決丹麥閉門工會協定違反歐盟人權和基本自由公約第11條,強調丹麥和冰島依然允許閉門工會,是承認這一協定為數不多的國家。國際工會.世界上最大的工會聯盟是位於布魯塞爾的國際工會聯合會,在156個國家和地區與309個組織建立關係,成員超過1.66億人。國際工會聯合會是國際工會聯盟,包括美國的美國勞工總會與產業勞工組織和英國的工會聯盟。其它國際工會組織有成員超過1億人的世界工會聯合會。全國和地區工會組織在特定行業或職業群體中成立了全球工會聯盟,如國際網路工會、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國際記者聯盟或國際藝術和娛樂聯盟。批評.工會常常被指責偏袒內部工人,為其保障工作機會,犧牲外圍工人、消費者和股東利益。在美國,由於工會成本過高,許多服務被外包給亞洲、拉美和非洲勞工,使得其它國家在勞工上獲得比較優勢,在這些地區購買廉價無組織勞工能獲得更多利潤。呼籲放任資本主義的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指出工會導致工資升高(提供給工會成員),減少工作機會,如果有些行業存在工會而另一些沒有,那麼非工會行業工資就相對較少。更多閱讀. | 563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工會",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31"
} |
是“透過受激輻射產生的光放大”:是兩面互相平行的鏡子,一面全反射,一面半反射。作用是把光線在反射鏡間來回反射,目的是使被激發的光多次經過增益介質以得到足夠的放大,當放大到可以穿透半反射鏡時,鐳射便從半反射鏡發射出去。因此,此半反鏡也被稱為輸出耦合鏡。兩鏡面之間的距離也對輸出的鐳射波長有著選擇作用,只有在兩鏡間的距離能產生共振的波長才能產生鐳射。在一個二級系統中,一個電子自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和自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的機率是一樣的。為了達到光放大的作用,在高能級必須有更多的電子,使得受激輻射發生的機率更高。這個狀態稱為居量反轉。出於這個原因,所以以光子激發的二級系統是無法實現鐳射的,所以鐳射一般是以透過三級系統和四級系統得到實現。在三級系統中,電子受激躍遷到高能級後,便很快轉為亞穩態。由此鐳射媒介被激發為高能態,居量反轉得到實現。鐳射器.鐳射器是利用受激輻射原理發射鐳射的器件,不同結構的鐳射器的工作原理不盡相同。透過光、電或其他辦法對物質進行激發,使得其中一部分粒子激發到能量較高的狀態,當這種狀態的粒子數大於能量較低狀態的粒子數時,由於受激輻射,物質就能對某一波長的光輻射產生放大作用,也就是這種波長的光輻射透過物質時,發射強度會放大,並與入射光波位、頻率和方向一致的光輻射,這種稱為鐳射放大器。若把激發的物質放置於共振腔內,光輻射在共振腔內沿軸線方向往復反射傳播,多次透過物質,光輻射被放大許多倍,形成一束強度大、方向集中的鐳射,這就是鐳射振盪器。半導體泵浦固體鐳射具有效率高、結構緊湊、光束質量好、效能穩定、壽命長等優點,日益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尤其是單頻運轉,在光譜學、相干通訊、鐳射雷達、引力波深測、光學資料儲存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鐳射器的分類有很多方式,例如按照工作狀態、工作物質的種類、輸出波長的波段、輸出鐳射波長是否可以調節、鐳射器的用途等特點分類。按工作物質分.根據產生鐳射的媒質,可以把鐳射器分為液體鐳射器、氣體鐳射器和固體鐳射器等。而現在最常見的半導體鐳射器算是固體鐳射器的一種。氣體鐳射器.介質是氣體的鐳射器,此種鐳射器透過放電得到激發。化學激發鐳射器是一種特殊的形式。激發透過媒介中的化學反應來進行。媒介是一次性的,使用後就被消耗掉了。對於高功率的條件及軍事領域是非常理想的。固體鐳射器.介質是固體的鐳射器,此種工作物質透過燈、半導體鐳射器陣列、其他鐳射器光照泵浦得到激發。熱透鏡效應是大多數固體鐳射器的一項缺陷。半導體鐳射器.半導體鐳射器是電驅動的二極體。施加電流產生的大量電子與空穴複合時,便產生受激發射作用的光增益。在晶體的解理面端點處的反射形成光學諧振腔,通常是利用兩種不同的材料來形成共振腔,儘管有些設計是把共振腔放在半導體晶體的外面。商業鐳射二極體的發射波長是從375nm到3500nm。低到中等功率鐳射二極體被應用於鐳射印表機、CD/DVD播放機和鐳射指示器。應用於工業切割焊接,工業鐳射二極體的最高功率已經達到了10 kW (70dBm)。染料鐳射器.染料鐳射器使用有機染料作為增益介質。自由電子鐳射器.自由電子鐳射器,或FEL,是以自由電子為工作物質,將高能電子束的能量轉換成鐳射的裝置,具有短波長、大功率、高效率和波長可調節的特性,波長從微波,到太赫茲輻射和紅外線,到可見光譜,到軟X-射線。Bio laser.活細胞可以基因改造工程產生綠色螢光蛋白被用作鐳射的“增益介質”,光放大就發生在GFP。構成.鐳射器大多由激發系統、鐳射介質和光學諧振腔三部分組成。激發系統就是產生光能、電能或化學能的裝置,如鐳射電源。目前使用的激發手段,主要有光照、通電或化學反應等。鐳射介質是能夠產生鐳射的物質,如紅寶石、釹玻璃、氖氣、半導體、有機染料等。光學諧振腔的作用,是用來放大加強輸出鐳射的亮度(強度),調節和選定鐳射的波長和方向等。應用.鐳射應用很廣泛,主要有光纖通訊、鐳射光譜、鐳射測距、鐳射雷達、鐳射切割、鐳射唱片、鐳射掃描、鐳射滅蚊器等。第一次在大眾日常生活中使用鐳射是超市條碼掃描器,於1974年推出。光碟在1978年推出,是包括鐳射的第一個成功的消費產品,但光碟播放器是第一個裝備有鐳射器的常見裝置。緊接著,在1982年開始出現鐳射印表機。一些其他用途有:2004年,不包括二極體鐳射器,約有131,000個鐳射器被售出,價值為21.9億美元。同年,共售出約7.33億二極體鐳射器,價值為32億美元。安全性.即使是第1級的鐳射也被認為有潛在性的危險。西奧多·梅曼創造的第一個鐳射器只有“吉列”的功率,它只能灼熱吉列刮鬍刀的刀片。但是,幾毫瓦的低功率照射,都足以危害到人眼的視力。如果該鐳射的波長在眼角膜和透鏡可以良好聚焦在視網膜的範圍內,就意味著這種相干性低的發散的鐳射會被眼睛聚焦在視網膜上極小的區域,只要幾秒鐘或更短的時間,就會造成視網膜區域性的燒灼和永久性的傷害,有機會引致視網膜穿洞及嚴重情況出現視網膜脫落。鐳射器通常都會標示有著安全等級編號的鐳射警示標籤:這種標示的功率是針對可見光和連續波長的鐳射,對脈衝鐳射和不可見光鐳射還有其它適用的限制。對使用第3B級和第4級雷射工作的人,還需要可以吸收特定波長光的護目鏡保護他們眼睛的安全。某些波長超過1.4 μm的紅外線鐳射通常被歸類為對“眼睛安全”的。這是因為水分子的內在分子震動對這一波段附近的頻譜有著強烈的吸收,因此這些波長的鐳射在透過眼角膜時會被稀釋,完全沒有辦法殘留的光線會被透鏡聚焦到達視網膜。但是"眼睛安全"的標籤可能會造成誤導,因為它只適用於低功率的連續光束,任何高功率或有Q-斷路器的鐳射,在這種波長一樣可以燒灼眼角膜,造成眼睛嚴重的損傷。 | 564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鐳射",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40"
} |
李龍基,本名李洪基,香港男歌手兼演員,曾是亞洲電視和無綫電視合約藝人,現以自由身演出無綫劇集。他於酒廊歌手出身,在1970年代因演出無綫電視歌唱選秀節目《聲寶之夜》而獲經理人發掘,然後全職擔任歌手。其藝名「李龍基」由前經理人梁柏濤所改。背景.早年生活.李龍基原名「李洪基」在九龍深水埗蘇屋邨出生由2歲起於新界屯門區藍地屯子圍長大。小學成績一般,在讀中學期間修讀理科,初中時自學結他和隨導師拉奏小提琴,又透過在高中中學夏令營表演唱歌而獲邀請於1967年登上當年由蓮花樂隊主音許冠傑和餘杏美主持的《星報》青年節目《Star Show》。於中六預科畢業後,即1970年,李龍基因家境貧窮以致無法升學,先於朋友在旺角大廈樓梯底開設的小型電子修理舖當員工,再於1971年經任職嘉頓麵包廠清潔技工的母親介紹,到深水埗嘉頓麵包廠任職機械部機械工程學徒,負責為自動化機器新增機油,離職前的一段時間因成功修理一部剛出廠便壞了的生產機器而被晉升為機械工程師主管,曾為廠房設計了一部灑芝麻機以協助製作麥當勞的巨無霸包。由於對機電產生興趣,他除了報讀位於油麻地長樂街的大華無線電專科學校無線電工程函授科證書和位於保安道的哥林比亞無線電工程學校夜間無線電工程實物函授科證書課程,亦自行研讀相關書籍。事業發展.1975年,在家人為他填寫《聲寶之夜》報名錶格下,李龍基參加無綫電視《聲寶之夜》天才表演,得到第二名,大半年後獲「啱啱好娛樂公司」負責人梁柏濤賞識簽約半兼職歌手,逐漸轉為全職歌手。由1977年起兼任歌手,於不同地區活動及九龍區的麗斯餐廳唱歌,至1978年才辭去機械工程師一職。其時機械部主管提供續約誘因,包括加薪和到日本接受機械工程培訓,李龍基仍然選擇投身歌壇。在出道早期,李龍基的形象略為粗獷,故有「斬柴佬」,《路直路彎》和《人生曲》也是他的金曲之一。佳藝電視配音外購劇集的粵語歌曲有《婚變之謎》及《過山虎》,日本動畫歌曲則有《金剛飛天鑽》的主題曲。直至1980年,李龍基與經理人產生意見分歧,未幾應邀到朋友開設、位於佐敦道的大華餐廳當駐場歌手,輾轉在名氣愈盛的情況下到新世界中心藍帶餐廳共4間餐廳酒廊演唱,收入大幅增加。同期與朋友開設聯絡歌星演唱的公司。1981年,礙於長期精神緊張令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李龍基遇上親臨酒廊提出加入邀請的無綫電視綜藝科高層馮吉隆,結果跟無綫電視簽訂歌手部頭合約,主要拍攝劇集和每月亮相《歡樂今宵》表演兩次。本來李龍基於1978年為麗的電視主唱《巨星》一曲,麗的一方有意簽他為藝人;最終沒有成事,吳雨有見《歡樂今宵》製作組的歌手不敷應用,由是遊說李加盟演出。當時大量酒廊歌手獲唱片公司招入麾下,他本與百代唱片解約,繼續以自由身歌手身分登臺,並沒有受到唱片業界的不明文限制,例如規定旗下歌手只能上電視臺獻唱,而不能到酒廊登臺。1981年隨著加入無綫電視,他再次簽約百代唱片,推出《情謎》。而《浪子嬌娃》亦是他將發展重心轉移至拍劇前最後一張專輯。1984年與蔡楓華及張明敏合組「歌富製作公司」主力籌備演唱會,其後他於1980年代末經營卡啦OK歌廳生意,1990年開始改簽藝員合約,2001年得罪電視臺高層,繼而未獲續約,往後參與過《名曲滿天星》、《Sunday靚聲王》一類節目,2008年加入亞洲電視。在2000至2010年代,李龍基間中參與電影及電視劇演出。他於2015年7月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行一場《李龍基登基邁向40年演唱會》。而原定於2019年11月跟葉振棠及陳浩德假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三生有幸經典再現演唱會2019》,但鑑於社會不穩定,最後延期至2020年5月29日至5月31日舉行。2021年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而宣佈取消演唱會。其他資料.李龍基名字的粵語和普通話發音跟唐朝君主唐玄宗李隆基相同。他曾多次飾演皇帝,例如兩次飾演過唐朝皇帝(分別於劇集《天子尋龍》中飾演唐高祖李淵。最近期的皇帝角色是他在2017年以自由身形式重返無綫電視參演《宮心計2深宮計》中,飾演的唐睿宗李旦。他在該劇裡飾演李旦,即是唐玄宗的父親唐睿宗,而馬浚偉則飾演年輕版的唐玄宗,但未曾「做返自己」。See See TVB 在宣傳該劇時以此玩笑重新剪接及配音,製作了一套趣劇。2011年3月22日,李龍基在尖沙咀中間道的遠東大廈後巷,無端遭一名南亞裔醉漢揮拳襲擊,其臉部和右眼受傷,眼鏡也被打爛。個人生活.李龍基在1970年代與第一任妻子結婚,育有兩女一子,但因婚外情及不懂體諒另一半而離婚。他於1990年代曾遷到深圳福田區與第二任妻子居住,2020年傳媒報道他與王青霞多次結伴,他卻稱雙方只是朋友關係,至2021年才公開承認王氏是其伴侶;王氏自稱飛機工程師,於2019年懷孕,2020年經歷小產。網路資料顯示王青霞祖籍佛山丹灶鎮下安,就讀於海南實驗學校。根據媒體於2023年2月16日的報導,李龍基將於今年內與相差36年的女友Chris Wong低調結婚。另外,他醉心遙控飛機逾40年,與張武孝是好友,也愛好玩遙控飛機及航拍專用的飛機。2019年接受訪問時稱有二、三百部飛機在手。李於1996年開始出國,如西班牙、波蘭等地參加遙控飛機業餘比賽。演出作品.電影.電視節目. | 564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李龍基",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42"
} |
太空梭,並在前後三十餘年間執行135次任務,每次都是從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飛。除發射哈勃空間望遠鏡、多枚人造衛星和空間探測器外,太空梭執行的任務還包括完成軌道科學實驗,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和維護。所有太空梭的任務總時長為1322天19小時21分23秒。太空梭的部件包括:三個洛克達因RS-25發動機和兩個OMS發動機的軌道飛行器;一對可回收的固體火箭助推器;屬消耗品、用於存放液氫和液氧的外儲箱。太空梭是可重複使用的航天器,兩個固體火箭助推器和軌道器上由外儲箱提供燃料的三個主發動機就像常規火箭一樣並行操作。固體火箭助推器在航天器抵達軌道前分離;外儲箱在即將入軌時分離;入軌機動由軌道器的兩個軌道機動發動機完成。在任務完成後,軌道器將會啟動軌道機動發動機脫離軌道並返回大氣層。再入期間,軌道器會受到隔熱瓦保護,最後經過滑行像太空飛機一樣在跑道著陸。太空梭大多數著陸點是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太空梭著陸設施或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羅傑斯幹湖。軌道器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著陸後,會用波音747特別改裝後的太空梭運輸飛機送回肯尼迪航天中心。1976年製成的“企業號”是第一個軌道器,但並沒有實際的軌道飛行能力,只能用於進近與著陸測試。起初建造的全功能軌道器共有四架,分別是“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和“亞特蘭提斯號”,其中“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分因1986年和2003年的任務事故損毀,導致14名宇航員喪生。1991年,美國建造第五架可運作軌道器“奮進號”,用於代替“挑戰者號”。2011年7月21日,“亞特蘭提斯號”完成最後一次飛行任務後,太空梭從此宣告全部退役。此後,美國長年依靠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將宇航員送上國際太空站,直至2020年5月30日的商業航天員計劃首飛時止。設計和發展.歷史背景.美國空軍在20世紀50年代提議用配備飛行員且可重複使用的滑翔器執行軍事任務,如偵察、衛星攻擊和空對地武器攻擊等。50年代末,空軍開始發展有一定重複使用空間的X-20試驗機。1961年,空軍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試驗機專案合作並訓練六名飛行員。由於開發成本不斷上升,而且雙子座計劃更加優先,試驗機專案於1963年12月取消。空軍還曾於1957年開展研究,檢測是否能重複使用助推器,這些研究成為航空太空梭的基石。1962至1963年的初步設計階段尚未涉及能完全重複使用的航天器。:162–16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同空軍合作開發舉升體,測試主要透過機身而非機翼產生升力的飛行器,測試專案包括M2-F1、M2-F2、M2-F3、HL-10,以及X-24A和X-24B試驗機。專案測試的空氣動力學特徵後來納入太空梭設計,如高空高速無動力著陸等。:142:16–18設計過程.1966年9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空軍釋出聯合研究結論,為滿足將來需求研發的新型航天器最好能夠實現部分再利用來節省成本:164。1968年8月10日,航空航天局載人航天辦主任喬治·穆勒宣佈可重複使用太空梭計劃,之後又為發射與再入綜合航天器設計釋出需求建議書,這種綜合航天器後來發展成太空梭。航空航天局宣佈不會根據初步建議擇優簽約,而是分階段承包太空梭開發。第一階段要求競標的航天公司完成研究;第二階段是兩家承包商競爭特定合同;第三階段涉及航天器部件細節設計,第四階段才是航天器製作。:19–221968年12月,航空航天局成立太空梭任務組負責確定可重複使用航天器的最佳設計,通用動力、洛克希德公司、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和北美羅克韋爾拿到研究合同。1969年7月,太空梭任務組釋出報告,認為太空梭可用於短期載人飛行和空間站任務,也能用於發射、維護和回收人造衛星。報告還將未來的可重複使用太空梭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把可重複使用的軌道器裝上一次使用助推器;第二類採用多個一次使用運載火箭的發動機與單個推進劑儲存箱;第三類的軌道器和助推器都能重複使用。1969年9月,美國副總統斯皮羅·阿格紐領導的太空任務組釋出報告,呼籲開發可運送人員和貨物到近地軌道的太空梭,能在軌道和月球間傳輸的太空拖船,以及用於深空旅行的可重複使用核上面級。:163–166太空梭任務組的報告發布後,許多航天工程師都對明顯最能節省硬體成本的第三類青眼有加。曾參與水星飛船設計的馬克斯·法格取得可完全重複使用的二級系統專利,設計方案是直翼軌道飛行器附在更大的直翼助推器上。但美國空軍飛行動力學實驗室指出,直翼設計無法承受再入時的極高熱力和空氣應力,而且功能單一,不能實現提供多種功能的設計目標。此外,空軍需要的有效載荷能力業已超出法格設計所限。1971年1月,航空航天局與空軍高層確定,太空梭的最佳設計方案是三角翼軌道飛行器和消耗型推進劑儲存箱。:166確認需要可重複使用的重型航天器後,航空航天局和空軍開始確定各種功能的設計要求。空軍認為太空梭要有發射大型衛星的能力,所以要把重2.9噸的物體提升至東向近地軌道,或將18噸的物體送入極軌道。根據不同的衛星設計方案,太空梭需要長18米,寬4.6米的有效負載艙。航空航天局經評估認定土星系列運載火箭採用的F-1和J-2火箭發動機不能滿足太空梭需要,然後在1971年7月向洛克達因釋出合同,開始研發太空梭主發動機。:165–170檢視29種太空梭方案後,航空航天局選中帶有兩個側助推器的設計,並且助推器還能重複使用來降低成本:167。同樣出於成本考慮,航空航天局和空軍選擇使用固體燃料助推器,而且這樣的助推器落入大海後也更容易翻新。1972年1月,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批准太空梭計劃,航空航天局也在同年三月確定最終設計。同年八月,航空航天局與北美羅克韋爾簽訂軌道器製造合同,固體燃料助推器合同由賽奧科公司姐妹艦的工作人員回收:430。送回卡納維拉爾角後並經工作人員清理和拆解後,火箭發動機、點火器和噴嘴送往賽奧科公司翻新,在之後的飛行任務中重新使用:124。太空梭計劃期間,固體助推器經過多次重新設計。STS-6和STS-7使用的固體助推器箱體內壁減薄0.1毫米,所以比前幾次任務的助推器輕2.3噸,但之後的研究結果表明這樣內壁又太薄,所以從STS-8開始到STS-26止採用比原版薄0.076毫米的箱體,每枚助推器比原版輕1.8噸。“挑戰者號”的失事原因是O形環在低溫下失效,固體助推器於是經過重新設計確保密封效果不受溫度影響。:425–426支援運載工具.太空梭的運作離不開各種運載工具和基礎設施,方便運輸、建築和工作人員進出。太空梭運輸車將移動發射平臺和太空梭運到發射點。太空梭運輸飛機是兩架改裝的波音747,能負上軌道器飛行。第一架太空梭運輸飛機編號“N905NA”,於1975年首飛,用於執行進近與著陸測試,並且1991年前每次發射任務都是她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把軌道器運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第二架太空梭運輸飛機編號“N911NA”,於1988年收購,首次任務是把“奮進號”從工廠送到肯尼迪航天中心。太空梭退役後,“N905NA”放在林頓·約翰遜太空中心展覽,“N911NA”在加利福尼亞州棕櫚谷的喬·戴維斯遺產空中公園展示。:I–377–391機組人員運輸車是由機場旅客運輸車改裝,在軌道器著陸後帶宇航員離開。航天飛機發射當天,宇航員從操作與測試大樓的機組人員宿舍乘宇航員轉送車前往發射平臺。NASA鐵路擁有三臺機車,用於將固體助推器各截藥柱分別從泰特斯維爾透過佛羅里達東海岸鐵路運到肯尼迪航天中心。任務簡介.發射準備.航天飛機發射前基本是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器裝配大樓完成準備。固體助推器在移動發射平臺裝配並附上外儲箱,軌道器在軌道器處理設施裝好後運到航天器裝配大樓,再用起重機轉至頭部朝上的垂直方向並與外儲箱配對:132–133。所有部件組合完成後,太空梭運輸車將整個移動發射平臺運到5.6公里外擁有兩個發射臺的39號發射複合體:137。太空梭抵達其中一個發射臺後與固定和旋轉服務設施連線,該設施能提供維護、貨物裝載和人員運輸功能:139–141。機組人員在發射前三小時抵達發射臺並進入軌道器,軌道器在發射前兩小時關閉:III–8。發射前5小時35分,液氧和液氫開始注入透過臍帶同軌道器連線的外儲箱。發射前3小時45分,液氫完成快速注入,液氧在15分鐘後完成。由於液氧和液氫都會蒸發,因此兩個儲存罐都會繼續緩慢加註直至發射前一刻。:II–186航空航天局的天氣發射標準考慮範圍包括降水、溫度、雲量、雷電預測、風力和溫度。太空梭不會在可能遭雷擊時發射,因為發射後產生的尾煙可傳導電流、引發雷擊,阿波羅12號就曾遇到這種情況。航空航天局還規定,航空飛機不能在發射點方圓19公里範圍出現砧狀雲時發射。航天飛機發射氣象官員保持監測氣象條件,直至發射的最終決定下達。除發射點的天氣外,太空梭意外中止時至少要有一個跨大西洋中止著陸場和固體助推器的回收點天氣在可接受範圍。發射.任務機組人員和發射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在倒計時期間完成系統檢查。根據預置計劃,發射前20分鐘和九分鐘各有一次休息時間,用於解決各種問題和其他準備工作。:III–8發射九分鐘前的休息時間過後,倒計時由發射控制中心的地面發射定序器自動控制,能在感應到太空梭任何系統出現重大問題時自動中止。發射前3分45秒,發動機開始平衡環架測試並在發射前2分15秒完成。發射前31秒,地面發射處理系統將控制權移交軌道器的通用計算機。發射前16秒,通用計算機解除固體助推器保險,聲音抑制系統開始把110萬升水注入固體助推器和移動發射平臺下的溝渠,防止軌道器在起飛時受聲學能量和導流槽及移動發射平臺反射的火箭排氣損傷。發射前十秒,每個噴管下方的氫點火器啟動,用於在點火前清除錐形噴氣孔內部殘留的氫氣。如果這些氣體沒有燃掉,機載感測器可能跳閘,還可能在點火前導致太空梭超壓和爆炸。發射前9.5秒,液氫罐前閥開啟,準備啟動發動機。:II–186發射前6.6秒,主發動機以120毫秒間隔依次點火。三臺主發動機都要在發射前三秒達到九成額定推力輸出,否則通用計算機將判定冗餘集啟動定序器中止,發射失敗。如果三臺發動機都在發射前三秒達到額定效能,下方噴嘴將轉回發射角度,同時兩臺固體助推器都在預定發射時間點火。發射前6.6秒至3秒期間,主發動機剛剛點火但固體助推器還用螺栓固定在發射臺上,抵消的推力令太空梭向外儲箱方向傾斜65釐米,然後有三秒鐘時間確保太空梭各主要部件在固體助推器點火前基本恢復垂直。倒計時結束時,用於固定助推器的八個爆炸螺栓引爆,最後的連線斷開,主發動機達到100%推力同時固體助推器點火。0.23秒後,固體助推器已積累升空所需的足夠推力,燃燒室壓在發射0.6秒後達到最大值:II–186。此外,林頓·約翰遜太空中心在發射時開始從發射控制中心接手飛行控制權:III–9。發射四秒後,太空梭已升至距地面22米,主發動機推力提升到104.5%。發射約七秒後,太空梭在距地面約110米處轉為朝向地面以減輕空氣應力,還能改善通訊和導航方位。持續上升20至30秒、距地面約2700米時,主發動機推力降至65%到72%,在達到最大動壓時減少最大空氣動力。:III–8-9此外,固體助推器能透過藥柱截面變化控制推力:427。通用計算機能根據固體推進器效能動態調節主發動機功率:II–187。發射約123秒後,太空梭距地面已有46公里,繫結固體助推器的緊韌體鬆脫,固體助推器還會繼續上升,在到達距地67公里的拱點後開啟降落傘掉入大西洋,太空梭使用主發動機繼續爬升。早期任務的軌道器升空後一直朝向地面,與百慕大庫珀島的追蹤站保持聯絡;但從STS-87開始,軌道器就在發射6分鐘後迴轉至頭部朝上,透過跟蹤和資料中繼衛星聯絡。發射7分30秒後,主發動機減少燃料供應,將軌道器加速度限制在三倍重力加速度。主發動機熄火前六秒,推力降至67%。通用計算機控制外儲箱分離,並拋棄剩餘的液氧和液氫,以防進入軌道後漏氣。外儲箱繼續沿彈道掉落並在返回大氣層時解體,部分碎片落入印度洋或太平洋。:III–9–10早期任務入軌需要兩次啟動軌道機動系統,第一次將軌道器抬升到遠地點,第二次令軌道器沿軌道繞行。從STS-38任務開始,太空梭直接利用主發動機到達最佳遠地點,再用軌道機動系統發動機入軌。軌道高度和傾角由任務需要決定,最高的達到620公里,最低220公里。:III–10軌道飛行.太空梭進入的軌道由飛行任務決定。根據設計階段的構想,太空梭將以越來越低的發射成本部署商用或政府衛星。早期任務經常運送衛星,軌道器進入的軌道型別便由這些衛星決定。“挑戰者號”失事後,許多商用貨物改用三角洲2號運載火箭之類消耗型商業火箭運送。:III–108, 123雖然此後的太空梭依然會有商用貨物運送,但大部分任務已轉為運輸科學貨物,如哈勃空間望遠鏡:III–148、太空實驗室:434–435,以及伽利略號探測器:III–140。從STS-74開始,軌道器經常與和平號空間站對接:III–224。進入21世紀後,多架太空梭參與國際空間站建設:III–264。大部分任務需要在軌道逗留數天乃至兩星期,而且在配有延時設施時還能進一步延長時間:III–86。STS-80共持續17天15小時,是歷時最長的太空梭任務:III–238。再入和著陸.脫離軌道約四小時前,機組人員開始關閉貨艙門、排放多餘熱量並收回Ku波段天線,為軌道器再入做準備。軌道器翻轉至底面朝上,尾部優先脫軌,返回大氣層前約20分鐘開始啟動軌道機動系統並持續兩到四分鐘。接下來軌道器轉至頭部朝前並前傾至40度攻角,前方的反推力系統排空燃料並在返回大氣層前禁用。根據預先設定,軌道器會在距地120公里高空開始再入,此時速度約為25馬赫。再入過程由通用計算機控制,遵循預設攻角,以防隔熱系統遇到的溫度太高或其他不安全情況。通用計算機還控制軌道器透過S形機動減速,僅利用橫滾軸轉向,從而在不改變攻角的前提下抵消多餘速度。:III–12軌道器尾部的反推力系統在下降階段禁用,進入低層大氣後,軌道器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都能發揮作用。軌道器在距地46公里時開啟垂尾上的空氣制動器。著陸前8分44秒,機組人員啟動空氣資料探針,並開始把攻角降至36°。:III–12軌道器滑翔比和升阻比的最大比值隨速度顯著變化,範圍從高超音速時的1.3提升到亞音速的4.9:II–1。軌道器朝航向校準柱飛行,這樣的校準柱共有兩個,距跑道中線兩端均為48公里,軌道器此時最後一次調整方向,抵消多餘的能量後進近並著陸。機組人員在軌道器速度降至亞音速後手動控制飛行。:III–13軌道器在離地三千米處開始進近和著陸階段,此時的飛機速度為每秒150米。軌道器呈-20°或-18°下滑,每秒下降51米。減速板用於保持速度穩定,機組人員在距地610米時將滑行角度調整到-1.5°。起落架在著陸前十秒放出,此時軌道器離地還有91米,滑翔速度每秒150米。最終的拉平動作將軌道器下降速度降至每秒0.9米,著陸速度根據軌道器重量不同在每秒100至150米範圍。起落架著陸後,機組人員將垂尾內的減速傘放出,並在速度低於每秒72米時開始車輪制動。車輪停轉後,機組人員關閉飛行控制元件準備離開。:III–13著陸場.位於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太空梭著陸設施是太空梭主著陸場,133次成功著陸中有78次是在這裡。如果著陸條件不利,太空梭可以推遲或在別處著陸,其中首選備用著陸場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共有54次成功著陸。:III–18–20此外,“哥倫比亞號”完成STS-3任務後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導彈靶場著陸,但因這裡的沙子富含石膏,太空梭不得不經過大量後處理,STS-107任務失事後,“哥倫比亞號”殘骸中仍然發現部分白沙靶場的沙子:III–28。選擇備用著陸場後,軌道器需用太空梭運輸飛機送回卡納維拉爾角:III–13。除預先計劃的著陸場外,還有85個商定的緊急著陸場,在遇到各種情況被迫中止任務時使用,其中58個不在美國。緊急著陸場的選定主要考慮政治關係、天氣條件、需有至少2300米長的跑道,以及戰術空中導航系統和測距儀裝置。此外,軌道器僅配有特高頻無線電,所以他國著陸場無法直接與機組人員交流。美國東岸設施計劃用於東岸中止著陸,歐洲和非洲的著陸場計劃用於越洋中止著陸。這些設施大都為太空梭緊急著陸備有裝置和人員,但從未投入使用。:III–19著陸後程序.軌道器著陸後,地面人員靠近執行各項安全檢查。人員穿戴自給式呼吸裝備,檢測附近氫、聯氨、一甲基肼、四氧化二氮和氨含量,確保著陸區安全。現場連線空調和氟利昂管線,為人員和裝置降溫,消除再入產生的多餘熱量:III-13。飛行外科醫生登上軌道器,經醫學檢查確定各人身體健康後才能讓機組人員下機。軌道器綁好後拖到軌道器處理設施檢查、維修,準備下一次任務。太空梭計劃.太空梭於1981年4月12日首飛執行第一次任務:III–24,最後一次任務在2011年7月21日完成:III–398。整個計劃包含135次任務:III–398,其中133次安全返回:III–80, 304。在此期間,太空梭實現多種功能,如科學研究:III–188,商用:III–66、軍用:III–68和科學有效載荷部署:III–148,還曾參與國際空間站:III–264與和平號空間站的建設和運作:III–216。太空梭執行任務期間是美國僅有的宇航員發射航天器,此後直到2020年5月30日才有新發射的載人龍飛船示範2號接班。預算.估計航空航天局為太空梭計劃投入的預算總額為2210億美元#重定向 :III−488。開發者提倡透過可重複使用來節省成本,導致前期開發成本提高,以期換取之後每次發射的低成本。太空梭設計第二階段成本要比第一階段的估算值高,太空梭計劃主任羅伯特·湯普森承認,後面設計階段的主要目標不包含降低造價,因為降低成本會導致其他技術要求無法滿足。:III−489−4901972年的開發估算預計每磅有效載荷的成本為1109美元,但即便不考慮太空梭研究和發展開支,實際每磅有效載荷的成本也高達3萬7207美元:III−491。每次發射的成本各不相同,不但取決於飛行頻率,還受太空梭計劃期間研究、發展和調查程式的顯著影響。1982年,航空航天局公佈的估算值為每次飛行2.6億美元,但估算標準是每年飛行24次並持續十年。1995至2002年間,國際太空站和軌道器都沒有建造,而且也沒有事故及後續的搜救工作,但平均每次發射的成本仍達8.06億美元。1999年,航空航天局公佈研究結果,如果每年發射七次,則平均每次的成本在5.76億美元。2009年,航空航天局確定每年一次發射的成本為2.52億美元,表明人員和任務開支在太空梭計劃中佔大頭,與發射頻率基本無關。從整個太空梭計劃預算來看,平均每次發射耗資16.42億美元。:III−490災難.1986年1月28日,計劃執行STS-51-L任務的“挑戰者號”因右側固體助推器故障在發射73秒後瓦解,機上七名宇航員全部喪生。固體助推器各段箱體的密封對任務安全至關重要,但用於密封的O形環在低溫下失效,導致高溫燃燒氣體從助推器之間逸出,燒穿旁邊的外儲箱,最終導致軌道器解體。:71設計工程師曾一再警告,沒有足夠證據表明O形環在溫度低於12°C時仍能保證密封效果,但被航空航天局高管置若罔聞:148。2003年2月1日,即將完成STS-107任務的“哥倫比亞號”在返回大氣層時解體,七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事故主要原因是機翼前緣的碳纖維強化碳質複合材料在起飛時受損。地面控制工程師先後三次要求國防部提供高解析度照片,用於瞭解損傷程度,同時航空航天局首席隔熱系統工程師要求安排“哥倫比亞號”機組人員到艙外檢視破損情況。但是,航空航天局高管介入阻止國防部提供軌道器影象,同時拒絕安排太空行走:III–323;航空航天局高管也沒有考慮出動“亞特蘭提斯號”派宇航員修理“哥倫比亞號”或營救機上人員。批評.太空梭在開發初期就包括部分可重複使用的主要設計要求:164。為確保軌道器安全返回並可再利用,技術決策削減每次發射的有效載荷能力,希望能降低單次發射成本,進而提高發射頻率。但是,航天飛機發射的實際成本遠超預估,飛行頻率也遠遠沒有達到航空航天局每年24次的初步預測。:III–489–490太空梭最初打算用作部署衛星的發射航天器,“挑戰者號”失事前也的確如此。航空航天局的定價低於一次使用發射航天器,而且低於實際成本,本期望透過大量執行太空梭任務彌補早期經濟損失。但隨著一次使用運載火箭的改善,以及“挑戰者號”失事導致許多商業貨物改用一次使用運載火箭運送,最終衛星佈署也開始以一次使用運載火箭為主。:III–109–112“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的慘劇表明太空梭存在安全隱患,可能導致人員喪生。軌道器採用太空飛機設計,導致遇到緊急狀況時的中止手段有限,因為中止任務後還需控制軌道器飛行並在跑道著陸,或是機組人員單獨離開軌道器,不像阿波羅太空船和聯盟號宇宙飛船那樣擁有發射逃逸系統等多種逃生手段。航空航天局工程師和管理人員早期的安全分析結果稱,發生重大事故導致人員傷亡的機率在前一百次發射期間僅有十萬分之一。兩架太空梭失事後,初始任務風險經過重新評估,重大事故導致人員喪生或軌道器損毀的機率高達一比九。外界譴責航空航天局管理層為提高任務頻率不惜以加大機組人員人身安全風險為代價。“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的事故報告都表明,航空航天局存在不能客觀評估任務潛在風險以確保機組人員安全的文化。退役.太空梭退役計劃在2004年1月公佈:III-347,喬治·沃克·布什總統透過太空探索展望呼籲在完成國際空間站建設後將太空梭退役。為確保國際空間站妥善裝配,參與建設各方於2006年3月確定接下來還需要16次裝配任務:III-349。2006年10月,太空梭再增加一次哈勃空間望遠鏡維護任務:III-352。根據原有計劃,STS-134是最後一次太空梭任務。但因“哥倫比亞號”失事,航空航天局開始安排更多的軌道器進入發射準備狀態,以便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執行救援任務。2010年9月,就在“亞特蘭提斯號”為最後一次按需發射準備期間,航空航天局決定裝載四名機組人員的STS-135任務為最後一次太空梭任務,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機組人員可以留在國際空間站:III-355。2011年7月8日,“亞特蘭提斯號”最後一次起飛,並在12天18小時後於協調世界時2011年7月21日上午9點57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著陸,為太空梭的三十餘年曆史劃上句點:III-398。此後美國連線多年依靠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運送宇航員,直至2020年5月30日載人龍飛船示範2號發射為止。每個軌道器完成最後一次飛行後都經過處理,能夠安全展示。軌道機動系統和反推力系統使用的自燃推進劑對人體有毒,是軌道器展示的主要風險兩系統的絕大部分零件均已永久移除,防止任何危險排氣的可能。:III-443“亞特蘭提斯號”放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遊客中心展出:III-456,“發現號”在史蒂文·烏德沃爾哈齊中心展覽:III-451,“奮進號”在加州科學中心展示:III-457,“企業號”在無畏號海、空暨太空博物館:III-464展出。軌道器部件轉送美國空軍、國際空間站計劃,以及俄羅斯和加拿大政府。發動機拆除並用在太空發射系統,但為展示美觀考慮,軌道器上附有主發動機後備噴嘴。:III-445流行文化.太空梭及各種虛構變體在多部電影中扮演重要角色。1979年的詹姆斯·邦德系列電影《鐵金剛勇破太空城》講述英國借用的太空梭被盜。1986年電影《突破二十五馬赫》講述“亞特蘭提斯號”意外發射升空,機上的美國太空夏令營師生不得不充當機組人員。2013年電影《地心引力》虛構“探險家號”太空梭執行STS-157任務,但因遭遇軌道上高速飛行的太空垃圾導致機毀人亡。樂高推出太空梭模型。飛行模擬器和太空飛行模擬器遊戲中同樣可見太空梭的身影,如《微軟太空模擬器》、《軌道器》和《太空梭任務2007》。美國郵政署已發行多種描繪太空梭的郵票,其中首枚於1981年面世,現在國家郵政博物館展出。 | 565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太空梭",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57"
} |
浮點運算器是執行浮點運算的結構。一般是用電路來實現,應用在計算機晶片中。是整數運算器之後的一大發展,因為在浮點運算器發明之前,計算機中的浮點運算是都是用整數運算來模擬的,效率十分不良。浮點運算器一定會有誤差,但科學及工程計算仍大量的依靠浮點運算器——只是在程式設計時就必需考慮精確度問題。FPU與其他功能的整合.在一些現代的電腦架構中,中央處理器內建的FPU裡,浮點運算功能會與SIMD計算整合在一起。一個主要的例子就是在Intel與AMD新的x86與x64處理器裡,SSE指令集取代x87指令集。 | 566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浮點運算器",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66"
} |
李大釗故居是李大釗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現在中國境內共有多處李大釗故居,整理開放的包括河北樂亭縣李大釗故居和北京市西城區李大釗故居。河北樂亭故居.位於河北省樂亭縣大黑坨村,建於1881年,是冀東農村典型穿堂院式建築。故居分為前中後三院。李大釗誕生於此。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河北省樂亭縣新城區有李大釗紀念館。北京李大釗故居.李大釗生前在北京前後共有過五處居所。1920年-1922年居住在西城區石駙馬後宅35號,也就是現在的新文化街文華衚衕24號的三合院是李大釗在北京留居時間最長的居所,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現開闢為李大釗故居。 | 566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李大釗故居",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68"
} |
延安市,簡稱延,古稱膚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陝西省北部。市境南界渭南市、銅川市、咸陽市,西鄰甘肅省慶陽市,北達榆林市,東臨山西省呂梁市、臨汾市。地處黃土高原,白于山、子午嶺、嶗山、黃龍山等綿延境內。主要河流有北洛河、延河、清澗河、仕望河、汾川河等。全市總面積37,031平方公里,人口223.13萬,市人民政府駐寶塔區。延安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35年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延安成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首都。歷史.先秦時期.考古發現,距今約3萬年左右,延安已有晚期智人“黃龍人”生息。約在前13世紀,延安屬獨立的方國鬼方之域。商帝武丁曾發動大規模的討伐鬼方的戰爭。《周易·既濟》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這是迄今所知延安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文字記載。春秋時,延安是白狄部族所居住的地方,這是一個遊牧兼狩獵的少數部族。晉公子重耳曾流亡白狄12年,即居住於延安一帶。戰國,延安大部屬魏國。《史記·秦本紀》載:“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以北,有上郡”。秦惠文王七年予秦。延安始屬秦。秦、漢時期.秦漢時,延安屬上郡。漢虞詡《奏復三郡疏》有“水草豐美,上宜產牧,牛馬銜尾,群羊塞道”的描述。三國、魏、晉、南北朝.三國,延安為羌胡所據。東晉義熙三年。宋代沈括曾考察該城,謂之堅密如石,城不甚厚,但馬面極長且密,利於戰守,讚歎“赫連之城,深為可法也”。西魏,設東夏州,領遍城郡、朔方郡、定陽郡、上郡;設北華州,領中部郡、敷城郡。延州和延安之名始見於《隋書》。《地理志》雲:“延安郡,後魏置東夏州,西魏改為延州,置總管府。開皇中,府廢統縣十一,戶五萬三千九百三十九。大業三年,在膚施置延安郡。豐林後置魏,曰廣武及遍城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為豐林。大業初,又並沃野縣入焉。魏平後魏置,並立朔方郡,後周廢郡,並朔方、和政二縣入焉。金、明有治官,有清水、臨真,有西魏神木郡、真川縣,後周廢郡,大業初真川入焉。延川西魏置,曰文安及置文安郡,開皇初,郡廢,改縣為延川。延安西魏置,又置義鄉縣,大業中,廢義鄉入焉。因城後魏置,後周廢,尋又置義川。西魏置汾州、義川郡,後改州為丹州;後周改縣為丹陽。開皇初,郡廢,改縣曰義川,又廢樂川郡入;大業初,州廢,又拔雲巖縣入焉。汾川舊曰安平,後周改曰汾川。大業初,廢門山縣入焉。咸寧舊曰永寧,西魏改為太平,開皇中改為咸寧。”另記載,大業二年,延安南部設富城郡,後改為上郡,統縣五。唐宋時期.唐武德元年改延安郡為延州總管府,領膚施、豐林、延川三縣,管南平、北武、東夏三州;改上郡為富州,領洛交、洛川、三川、伏陸、內部、富城六縣。宋代,屬永興軍路,設延州、富州、丹州、坊州。這一時期,宋與西夏戰事頻繁,宋代名臣龐籍、範雍、韓琦、范仲淹等在此禦敵。宋元祐四年,升延州為延安府。金、夏時期.金置彰武軍部管府。金、夏在保安軍置榷場互市。元、明、清時期.明末陝北農民爆發大起義,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領袖縱橫延安南北。清仍設延安府,順治年間領三州。乾隆年間,又增領定邊、靖邊二縣。同治年間,陝甘回民起義軍和西捻軍張宗禹在延安境內反清,左宗棠率湘軍入境剿撫。最後一支捻軍武裝袁大魁部在永寧山被鎮壓,捻軍運動在中國最後失敗。清末,清政府設延長石油官廠,在延長縣鑽成中國大陸上第一口油井。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民國2年3縣及黃龍設治局。1948年3月-4月,人民解放軍相繼攻佔第三行政督察區所轄各縣。1926年初,李象九、謝子長等建立中共宜川軍隊第一、第二特別支部;春夏,陝西省立第四中學建立中共延安特別支部。是為延安最早的中共地方組織。20世紀30年代,劉志丹、謝子長等在延安境內開展武裝鬥爭,建立陝甘邊和陝北兩個革命根據地。1935年11月,稱陝甘省和陝北省。1935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吳起鎮。1937年9月,陝甘寧邊區成立,10月,成立延安市政府,直隸於邊區政府。1942年始置吳旗縣,屬三邊分割槽。同年11月,設延屬分割槽,1月成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延安市及延安、富縣、甘泉、志丹、安塞、子長、延川、延長、固臨10縣。1948年1月,陝甘寧邊區設黃龍分割槽,轄洛川、黃陵、宜君、宜川、黃龍等10縣;次年2月,增轄富縣。1949年5月,撤延屬分割槽,設陝北行政區,衛北行政公署駐延安,轄榆林、三邊、綏德、黃龍4個分割槽及延安、延長、延川、子長、安塞、志丹、甘泉7個直屬縣。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在延安發起整風運動,此運動是為了鞏固毛的領導地位,而此次運動後令毛的領導地位加以確立。該運動造成諸多冤假錯案,大量人員遭到迫害,知識分子群體受到巨大沖擊。有研究指該運動共造成超過一萬人死亡。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50年5月,撤銷陝北行政公署,成立陝西省延安分割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延安、延長、安塞、志丹、吳旗、甘泉、富縣、洛川、宜川、黃陵、宜君、黃龍12縣。同年10月,改稱陝西省人民政府延安專員公署。1955年5月,又改稱陝西省延安專員公署。1956年10月,延川、子長劃歸延安專區。1964年,鄜縣改稱富縣。1968年8月18日,成立延安專區革命委員會。次年9月,延安專區改稱延安地區。1970年,延安縣析置延安城區。1972年,延安城區改稱延安市。全區轄1市14縣。1975年8月,延安縣併入延安市。1978年,延安地區革命委員會撤銷,延安地區行政公署成立。1983年9月9日,國務院國函字187號批覆:宜君縣劃歸銅川市。1996年11月5日,國務院國函84號批覆:1.撤銷延安地區和縣級延安市,設立地級延安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寶塔區。2.延安市設立寶塔區,以原縣級延安市的行政區域為寶塔區的行政區域。3.延安市轄原延安地區的安塞縣、黃陵縣、延長縣、志丹縣、洛川縣、延川縣、甘泉縣、黃龍縣、子長縣、富縣、宜川縣、吳旗縣12個縣以及新設立的寶塔區。2005年10月18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批覆:延安市吳旗縣更名為吳起縣。2016年6月,《國務院關於同意陝西省調整延安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同意撤銷安塞縣,設立延安市安塞區,以原安塞縣的行政區域為安塞區的行政區域,安塞區人民政府駐真武洞街道真武街1號。地理.延安位於陝西省北部,介於北緯35°21′~37°31′,東經107°41′~110°31′之間,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區,西安以北371公里。北連榆林,南接關中咸陽、銅川、渭南三市,東隔黃河與山西臨汾、呂梁相望,西鄰甘肅慶陽。全市總面積3.7萬平方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黃土高原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是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自1999年起,延安市推進實施退耕還林政策,使森林覆蓋率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的不足10%,提升到2017年的46.35%,令當地生態明顯好轉。2016年,延安市被評為“國家森林城市”。地形地貌.延安位於黃河中游,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延安地貌以黃土高原、丘陵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北部的白于山海拔1600~1800米,最高點在吳起縣五穀城鄉的白于山頂,海拔1809.8米;最低點在宜川縣集義鄉猴兒川,海拔388.8米,相對高差1421米。北部以黃土梁峁、溝壑為主,佔全區總面積72%;南部以黃土塬溝壑為主,佔總面積19%;全區石質山地佔總面積9%。西部子午嶺,南北走向,構成洛河與涇河的分水嶺,是高出黃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海拔1500~1600米,主峰1687米;東部黃龍山,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海拔1500米,主峰海拔1464米。黃龍山和勞山統稱為梁山山脈,形成延安地區地形的骨架。氣候.延安處於內陸半乾旱地區,屬高原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無霜期170天;年均氣溫7.7℃—10.6℃;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政治.行政區劃.延安市下轄2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人口.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2,282,581人。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187,0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95,572人,增長4.37%,年平均增長率為0.43%。其中,男性人口為1,192,560人,佔總人口的52.25%;女性人口為1,090,021人,佔總人口的47.75%。總人口性別比為109.41。0-14歲的人口為481,349人,佔總人口的21.09%;15-59歲的人口為1,445,797人,佔總人口的63.34%;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55,435人,佔總人口的15.57%,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235,166人,佔總人口的10.3%。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400,750人,佔總人口的61.37%;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881,831人,佔總人口的38.63%。民族.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280,330人,佔99.90%;各少數民族人口為2,251人,佔0.10%。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94,828人,增長4.34%,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03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44人,增長49.37%,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03個百分點。交通.航空.延安二十里堡機場始建於1936年1月,由原國民黨東北軍張學良、17路軍楊虎城所部修建,西安事變後被紅軍接管。延安機場是中國共產黨整修和使用管理的第一個紅色機場。1958年10月1日,中國民用航空延安航空站在原東關機場成立並正式開通延安-西安航班,延安機場是陝西省內繼西安之後第二個建站並開通民用航班的機場。2009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遷建工程立項,8月28日機場遷建工程試驗段開工建設。新機場仍將按照軍用二級、民航4C級標準建設,計劃修建一條長2800米、寬45米的跑道,一條平行的滑行道,滿足B737、A320系列飛機全載使用要求。2018年11月8日零時起,延安南泥灣機場正式啟用,延安二十里堡機場原來開通的所有航班全部轉至延安南泥灣機場執行。延安南泥灣機場現已開通延安至北京、西安、上海、重慶、廈門、廣州、青島、瀋陽、杭州、南京、深圳、海口、天津等地的航線,使延安機場成為西北地區唯一與三大樞紐機場通航的支線機場。鐵路.延安站始建於1992年,是包西鐵路上的重要車站之一,由西安鐵路局管轄的二等車站。主要辦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運、整車、零擔、集裝箱貨物發到;辦理整車貨物承運前保管;不辦理整車爆炸品及一級氧化劑發到。延安站現已有發往西安、神木、寶雞、榆林、太原、石家莊、上海、天津、北京、齊齊哈爾、成都等方向的近30趟列車。2012年,延安至西安北動車開通,成為陝北地區首列動車組列車,延安至西安2小時15分即可到達。延安北站隸屬於西安鐵路局,原有既有線9股道,機務段1處,貨物線2條,糧庫專用線、卸油線、延長油庫專用線、長慶油田專用線、救援列車停留線各1條。2011年包西線全線開通後,站線股道有效長由850米延長至1050米,換裝訊號聯鎖裝置。公路.延安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市區內有延安汽車站、延安汽車南站兩個客運車站。可以到達延安各縣以及西安、榆林、平涼、臨汾、蘭州、吳忠、西峰、石家莊、洛陽、烏海、北京、銀川、太原、包頭等地。東起吳堡、經綏德、子洲、靖邊,至定邊,進入寧夏境內。東起宜川、經黃龍、洛川、富縣,至雷家角,進入甘肅境內。東起延安、志丹,至吳起。東起延安、延長、延川,至延水關,進入山西境內。和 北通榆林、包頭,南至銅川、西安。210國道北可以到榆林,南可以至西安。309國道西起富縣、宜川,進入山西境內。341國道過境。市內交通.公交.延安市區大多數公交車為空調車,實行全程單一票價,普通車採用壹元一票制,空調車採用貳元一票制,K302路採用伍元一票制,機場巴士採用貳拾元一票制。計程車.延安的計程車運營公司有神州集團和延運集團,延安的計程車的起步價為7元,公里租價為1元/公里。名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567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延安市",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678"
} |
五停心觀,又稱五禪、五門禪、五淨行、五度門,佛教術語,五種修行禪定的方法合稱。興起於部派佛教時期。概論.一般來說,五停心觀分別是指不淨觀、慈悲觀、觀因緣、數息和界分別觀五者。在釋迦牟尼的時代,對於不同根性和習氣煩惱的弟子,教授了許多種不同的對治煩惱的方法,包括不淨觀等的五停心觀之修行,以便能順利進入所謂「四禪八定」的禪定。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曾清楚的說明這個修行的順序關係,表示五欲、五蓋的降伏才能得初禪,而要修的方法就是不淨觀、數息觀等等。大乘佛教《大般若經》中,首次將不淨觀、慈悲觀、觀因緣、數息和界分別觀等五種並列。《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中稱為五淨行,漢傳佛教中稱為五停心觀。在這些經典中,五停心觀皆是成組出現,而且強調它們分別對治煩惱的作用,功能。部派佛教記載.在部派經典記載之中,佛陀早期先教授弟子修習不淨觀,但後來因僧團有人修行不淨觀而有過當厭世情形,後衍生外道因受天魔的影響產生邪見,殺害不少比丘。為使弟子能勤修智慧,樂受、樂住正法,因此 佛又教授了安那般那念,令佛弟子能依次第修行,不會受惡法的影響。數息與不淨觀在部派佛教論典中合稱二甘露門。此外,《阿含經》中也出現以不淨觀、慈心觀、無常觀、安那般那念並舉,將數息、不淨觀、與四無量心並舉;不淨觀、慈心觀與因緣觀並舉,此亦合稱做三良藥,可對治三毒。《大毘婆沙論》記載了以分別十八界的名、自相、共相而將其略入十二處,作為聞思修三慧的入門修行方法。說一切有部瑜伽師僧伽羅叉造《修行道地經》,提出對治情慾、瞋怒、愚痴、多想念、憍慢等的五種禪法。前四者為不淨觀、慈心觀、觀因緣、數息,大致對應於《雜阿含經》、《增壹阿含》所提。對治我慢的觀無常,則是以在塜間觀察人死後,皆化為白骨,等而無異來修習。瑜伽師地論則是以界分別觀來對治我慢。說一切有部論師法救在《雜心論》中,提出不淨觀、數息觀與界分別觀,同列作三度門。說一切有部所傳的禪修法,由二甘露門開始,結合界分別觀,最終至涅槃,以此三種禪觀為禪修基礎。北傳佛教記載.姚秦時代,由鳩摩羅什傳入中國的五門禪法,以唸佛來取代界分別觀。稍後天台宗智顗在解說五停心觀時,將此說法也列入。智顗認為,界方便觀可以破除境界逼障,與唸佛功能相同,且唸佛為大乘菩薩法門。界分別觀則被判為小乘佛教禪觀,所以可以用唸佛來取代界分別觀。淨土宗主要採用這種說法。印光法師認為使用十念計數唸佛法可以攝受五停心觀中的唸佛數息二觀。從某些淨土宗古德的著述來看,認為唸佛勝於五停心觀。受天台宗與淨土宗影響,漢傳佛教中主要以唸佛來取代界分別觀,界分別觀因而少人修習。智顗將五停心觀列為小乘三賢中的初賢。天台宗,也將不淨觀、八背捨、九次第定、師子奮迅、超越三昧,合稱為五禪。漢傳佛教天台宗將五停心判為「藏教」禪修,又增以「通教」、「別教」、「圓教」之五停心,別為解說分別解說.在三賢位中,在修四念處之前,應首先修習的五種禪觀之一,以降伏世俗心緒和慾望,使心思安定下來。這就是: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和界分別觀,分別對治貪慾、嗔恚、愚痴、散亂之心、我見。《坐禪三昧經》將唸佛視為可對治上述各心混合間雜及除滅餘重罪的法門。不淨觀.觀察原來覺得潔淨美好的事物的不淨之相,是停止貪慾的方法。適合貪著心多的人修習。欲界最重貪為男女欲貪,以白骨觀,九想觀來對治,以漸斷除對男女色及對色身的貪愛不捨,而能斷身見,乃至斷三縳結,證初果。進修解脫法門,得解脫。慈悲觀.觀察一切有情的可憐之相,發起慈悲心,樂對眾生與樂拔苦,因而停止嗔恚的方法。適合嗔恚多的人修習。蓋瞋火燒心難止息故,在修學禪定前,藉觀想一切有情的可憐之相,產生慈悲之念,以對治嗔恚;說嗔恚多的人應主修此觀。《四教義》卷四:“嗔恚多者,對治修慈。”因緣觀.在禪定狀態中觀想十二因緣之理,認識三世因果相續,以退治不明佛理者的“愚痴”。謂“愚痴”多者應修此觀。《四教義》卷四:“愚痴多者,對治修因緣觀。”數息觀.數息觀是梵文Ānāpāna-smṛti的意譯,亦作“持息念”;音譯“安那般那”、“阿那波那’,略寫“安般”;直譯“念出息入息’,梵漢並舉,譯作“安般守意”。坐禪時藉專心計數呼吸專注於一境,進入禪定意境。東漢時安世高曾譯《安般守意經》,專講修持此禪觀法。適合散心多的人修習。界分別觀.觀察四大的特質與變化,瞭解無我,以破除我執。 | 570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五停心觀",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702"
} |
三,佛教術語,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項標準,大乘佛教認為可以用這三項標準來驗證教說是否屬於佛教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其內容可見於《雜阿含經》,但將這三種教說並列,稱為三法印,可最早追溯至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在南傳的上座部佛教中相對應的概念是三相,南傳佛教將其作為一切萬法存在之特徵。字義.三法印中的「印」,可對應到,是圖章、印章之意。如普光在《俱舍論記》中,認為三法印如同印章,可用來印證佛法,因此得名。起源.三法印的內容最早出自《雜阿含經》中,諸比丘教導闡陀的內容,為無常、無我、涅槃寂滅三者,但在《雜阿含經》中並未稱此為法印。正式舉出三法印的名稱,則是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與說一切有部《法蘊足論》中。印順法師認為,三法印是由三三昧發展而來。龍樹《大智度論》中,將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三者,並列合稱三法印:《成實論》中有相同記載,大乘佛教佛經中亦有記載。其他法印說.諸佛教印.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聖法印.《雜阿含經》中,將隨順三解脫門,觀察無常,離慢知見,得清淨見,稱之為「聖法印」。《瑜伽師地論》解釋了「聖法印」,由遍知無常等八相,出離過患,善遍知『一切法中無有我性』。四法印.《增壹阿含經》中將一切行無常、苦、無我,涅槃,並列為四法本末。《瑜伽師地論》中,稱之為四種法嗢拖南:一切諸行皆是無常、苦,一切法無有我,涅槃寂靜,此四者為佛菩薩欲令有情清淨,依三解脫門,而說的記事教導。《大智度論》中記載另一種法印,將無常、無我、無相與涅槃寂滅,四者合稱四法印。五法印.根據《維摩詰經》,有五法印的說法,即無常五者。實相印.《妙法蓮華經》中有實相印。天台宗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以諸法實相為一實相印,為大乘佛教的判準。解說.漢傳佛教以三法印印證佛經的真偽,最典型論述如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影響.三法印同時也是佛教與在其之前的婆羅門教以及其他沙門教派,相比較時的主要不同之處。佛教在許多方面,承襲或相似於婆羅門教和沙門傳統,如禪定、頭陀行等,佛教反對苦行:悉達多太子雖曾在苦行林苦修六年。後來他覺悟到苦行非正道,不能解脫。於是捨棄苦行,另求正法。三法印即是佛教與婆羅門教的不同處,三法印為佛所宣說,用來印證真如體性。 | 570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三法印",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703"
} |
十二因緣,佛教重要的基礎理論之一,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此十二緣起支分別是:1.無明、2.行、3.識、4.名色、5.六入、6.觸、7.受、8.愛、9.取、10.有、11.生、12.老死。它們都是緣生法,都是無常的,它們之間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關聯。十二因緣因果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佛陀、辟支佛、阿羅漢,都依「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覺悟十二因緣而了知生死輪迴真相,達到究竟解脫。部派佛教闡述.說一切有部迦多衍尼子《發智論》提出了“時分緣起”學說,《大毘婆沙論》將其詮釋為三世二重因果的“分位緣起”說,這就是最常見的“十二因緣”理論,在說一切有部內還有“剎那緣起”、“連縛緣起”和“遠續緣起”等說法。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將《發智論》所確立的時分緣起,按三世二重因果釋義為分位緣起,此十二因緣學說為《俱舍論》所繼承:其中涉及人類年齡的詮釋出自《俱舍論記》和《俱舍論疏》。南傳上座部.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經律源出於斯里蘭卡分別說部傳統,在覺音尊者《清淨道論》中有一種叫做「有輪」的時分緣起,採用了三世二重因果解說,但並不等同於《俱舍論》等詮釋的分位緣起。下面簡述引自達摩難陀長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是對《巴利經藏》有關經文的直接解讀:大乘佛教闡述.大乘佛教龍樹《大智度論》解釋為:說十二因緣有三種,凡夫所見,二乘及未得無生忍法菩薩所觀,從得無生忍法乃至坐道場菩薩所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深觀第三種十二因緣,觀諸法實相,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亦不著是事故,於眾生中而生大悲。中觀學派.龍樹《大智度論》記載:龍樹《中論》有類似記載,梵志青目釋其為「聲聞法入第一義道」,清辯論師釋其為「世諦緣起」。瑜伽行唯識學派.《瑜伽師地論》記載:此說在詮釋《雜阿含經·二九八經》同時,介入了五種子,唯識學派中曾流行以五種子為五緣起支的二世一重因果學說。現代學術及教派闡述.現代學術界和新興教派直接分析《阿含經》和《巴利經藏》等,也會有自己的見解。因各式說法眾多,其關注度與傳統說法不可比擬,下文不再詳細羅列。水野弘元.水野弘元在《原始佛教的特質》中稱:「由於原始經典本身,對十二緣起沒有一定的明確解說,且部派佛教以低俗的形式誤傳,所以今日不論是西洋學者之間,或東方佛教學者之間,對十二緣起沒有一定的解釋,而産生種種說法,甚至曾在學界中展開熱烈的論戰。」原始佛教.隨佛尊者,2008年在其編著的《相應菩提道次第》及2014年公開發表的、《十二因緣之原說與奧義》中,根據漢譯《雜阿含經》、南傳《相應部》當中七事修多羅的古老共說,提出原始佛教教義,指出十二因緣是「以六處為分位」,不是部派所傳說的「以識為分位」,不同於《舍利弗阿毘曇論》、 《發智論》、《大毘婆沙論》 、《俱舍論》、《清淨道論》、與《大智度論》、 《瑜伽師地論》等論之定義。 | 570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十二因緣",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707"
} |
載人太空船是載乘太空人的飛船,又稱載人飛船,是載人航天器的一種。載人飛船能保障宇航員在外層空間執行航天任務並返回地面,屬於一次性使用的返回型載人航天器。宇宙飛船可以獨立進行航天活動,也可作為往返於地面和空間站之間的“載體”,還能與空間站或其他航天器對接後進行聯合飛行。宇宙飛船容積較小,受到所載消耗性物資數量的限制,不具備再補給的能力,而且不能重複使用的。目前,龍飛船2號、星際航線、獵戶座太空船、新一代載人飛船是可以重複使用的。歷史.人類成功發射的第一艘載人飛船是由前蘇聯在1961年4月12日發射升空的東方一號,而它搭載的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也成為人類史上的第一位宇航員。1961年到1972年間美國實行了阿波羅計劃,於1969年7月16日用阿波羅11號成功將人類送上月球,乘員之一的尼爾·阿姆斯特朗也成為首位踏上月球的人類。中國於2003年10月15日成功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航天員楊利偉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中國人。分類.按照執行方式的不同,現在已成功發射的載人飛船可被分為衛星式載人飛船和登月載人飛船兩大類。衛星式載人飛船繞低地球軌道執行,登月載人飛船用於載運登月航天員。目前尚在研究階段的還有行星際載人飛船。載人飛船組成.載人飛船大多由乘員返回艙、軌道艙、服務艙等部分組成,登月飛船還具有登月艙。 | 571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載人飛船",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712"
} |
約翰·溫斯頓·霍華德,OM,AC,SSI。澳大利亞華人社群和中國大陸以外的華文地區譯作“何華德”或“賀華德”。生平.1939年7月26日,霍華德生於悉尼郊區的 Earlwood。他的父親萊爾·霍華德結婚,並育有三名子女。雖然珍妮特·帕克一直保持低調,但有些人相信她是霍華德背後的一個敏銳軍師,使他在多次公開失言之後,仍然於仕途蒸蒸日上。從政生涯.1974年,霍華德當選當時仍為悉尼郊區的貝內隆選區的稱號。1982年4月被選為澳大利亞自由黨的聯邦副領袖;先後在1985年至1989年和1995年至2007年間,擔任自由黨的聯邦領袖。1983年自由黨聯盟下臺後,他曾於1985年至1989年擔任在野自由黨黨魁,之後於1987年的大選敗給霍克,1989年辭職,其後他渡過了政治生涯上的低潮。但他的政治對手都低估了他的強韌,使他在1995年再次成為自由黨黨魁,並於1996年3月在聯邦議員大選中擊敗保羅·基廷,結束工黨長達十三年執政,他也出任國家總理;期間除了因國會議事或公務處理之需而居於在坎培拉的總理官邸,否則他住於雪梨的時間居多。1998年大選他差點下臺,聯盟而微弱差距勝出,但總得票少於工黨。2001年9月11日,九一一事件發生的當時,霍華德正在美國華盛頓訪問,親身經歷了事件的全程。隨後,在2001年大選中,受惠於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他質疑工黨未能強硬反恐,再次勝出。由於澳大利亞採取君主立憲制,只要多數黨或多數聯盟同意,身兼國會議員職務的總理,在任期方面沒有設限;所以經常在報章被譏笑為“沒有選擇中的選擇”。在2004年的選舉中,霍華德第三度成功連任,從而超越了鮑勃·霍克,成為澳大利亞任期第二長的總理。自2007年開始,霍華德的民意支援率持續下跌,並最終在2007年年底舉行的大選中,因為削弱了工人權益,為反對黨領袖陸克文所擊敗;結束了他長達十一年九個月聯邦總理任期,同時失去已經擔任了33年的聯邦眾議院議席,繼而完全退出了政壇。他亦成為自1929年布魯斯後,第二位輸掉大選同時輸掉自己議席的總理。評價.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莫哈末曾嚴厲批評霍華德,認為他的觀點是種族主義者。 | 571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約翰·霍華德",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715"
} |
《天鵝湖》在莫斯科大劇院首演,之後作曲家將原作改編成了在音樂會上演奏的《天鵝湖》組曲,組曲出版於1900年11月。而整部芭蕾的作品編號為OP.20。《天鵝湖》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芭蕾舞劇,也是所有古典芭蕾舞團的保留劇目。情節與劇本.在天鵝湖裡,劇本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本來有兩個差別很大的天鵝湖版本。但通常它們會混合著上演。它們的不同在於對結局的處理。在第一個版本裡,王子齊格弗裡德成功出演過這個角色。扮演齊格弗裡德的演員,應該能在發現騙局的剎那,那種從無憂無慮的戀人到憤怒激動的受害者的心理展現出來。約翰·克蘭科在講述劇本的戲劇張力時說道:"王子是位受人喜愛的天之驕子,但他落入到了悲劇,他是人,不是天鵝,但他要獨力把女芭蕾演員托起。"戲劇結束了。舞蹈與音樂.奧傑塔和奧吉莉亞通常是由同一位女芭蕾演員扮演的。這是古典芭蕾舞角色裡面難度最高,而且強度最大的挑戰之一。不但是因兩個角色截然相反,而且舞蹈動作要求也非常嚴格。其中之一是第三幕裡一場景裡黑天鵝的32圈名為「揮鞭轉」的軸轉。這32圈揮鞭轉要求連續完成,整個過程腳尖的移動範圍不能超過一條皮帶圍成的圈才為優秀的表演,這十分考驗女演員的腿部力量。這32圈揮鞭轉是馬林斯基劇院第一位首席女芭蕾舞演員萊尼亞尼的絕技。而這一高難度動作後來也作為天鵝湖裡的一段重頭戲。歷史.音樂.柴可夫斯基發表天鵝湖的同時還帶上了他的第一部芭蕾,其實早前還有兩部作品,柴可夫斯基還沒完成就放棄了,而這兩部作品的音樂也沒有流傳下來。其中之一是兒童芭蕾舞劇《天鵝湖》,柴可夫斯基可能從中提取了主導動機,除此之外人們對這部作品就一無所知了。當柴可夫斯基寫《天鵝湖》的時候,已是一位職業作曲家了:那時他已寫有三部交響曲和三部歌劇,其中之一是《尤金·奧涅金》。1875年莫斯科劇院經理委託柴可夫斯基寫一部芭蕾舞曲,報酬是800盧布。柴可夫斯基從1875年8月開始寫作,直到1876年4月10日完稿。直到作曲家從自己的歌劇裡面拿出了兩段加進來之前,天鵝湖一直是一部全新的作品。舞臺演繹.《天鵝湖》於1877年2月20日。但是安娜捲入當時一場紛爭:一位政府高官控告安娜收受了自己的昂貴珠寶,卻轉頭嫁給一位男芭蕾舞演員,並且還把珠寶賣掉換錢。由於這場紛爭,安娜失去了天鵝湖首演的機會,保利娜臨時替補,而她本身是飾演王后的角色,對Odette和Odile的舞蹈並不熟悉。評論認為,演員缺乏排練準備,技術未到火候,佈景差勁。而且首演也深為當時芭蕾界流弊所害。約翰·克蘭科在斯圖加特的演出小冊子上寫到當時的情況:"……歷史性事件被完完全全的抹殺了,作為國粹的芭蕾舞在不適合的地點,配著不適合的服裝上演了……之後,作曲家還被要求,寫些迎合大眾的曲子,如波爾卡,加洛舞曲,華爾茲和瑪祖卡……芭蕾舞教練為了使得舞蹈和樂隊音樂的配合呈現出一種特別的對比,特意把全曲用高音小提琴試奏。而且首席女芭蕾舞演員如果對作品裡面某一號曲子不滿意的話,隨手一劃就刪,根本就沒有顧及到音樂的連續性。"在這些流弊下,首演失敗是意料中事。1880年後,柴可夫斯基在國外的名聲漸隆,但《天鵝湖》的演出還是反應平平。而且這些演出離作者原意越來越遠。音樂評論家和莫斯科音樂學院校長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維奇·喀什金在1896年他的回憶錄裡寫到:"往原作里加插樂段的行為變本加厲,最後,原曲只剩1/3,最多也不會過半,而其它都是加插的。"而目前最權威的《天鵝湖》版本是1895年二月17日/一月15日在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首演的,首席女演員是皮麗娜·萊亞納尼。舞蹈編排由馬利烏斯·皮提帕和劉·伊凡諾夫負責。後來的演出大多都以此版為藍本。在彼得堡劇院經理伊萬·亞歷山大洛維奇·威瑟沃洛師斯基的委託下,柴可夫斯基的弟弟莫德斯特徹底修訂了原譜。但演出還是反應平平。這還不算是作者的原稿。因為沒有證據表明,柴可夫斯基本人有過修改原稿的打算。但是此版演出對後世影響至深。皮提帕自己也沒有料想到此版以後會如此成功,也並未準備把該版本連演下去。他沒有記下排練的步驟,而其對舞編的影響並未延續到自己的身後。1934年首次越過海峽到倫敦並且取得成功。而基洛夫版芭蕾則要到1969年才首次在西方上演。芭蕾舞評論家克萊門·克利斯普認為,《天鵝湖》從那時開始,就不斷地被"重新研究,重新思考,重新編排,重新錘鍊。演出時間首先是被拖長了,後來經過調整,再後來又普遍被縮短了,"其他演繹.著名的版本有喬治·巴蘭奇。最出名的新版本是約翰·乃奧邁爾的於2002年在漢堡首演的《天鵝湖插圖》。軼事.在蘇聯時期,蘇聯中央電視臺曾四次在重大突發事件播放《天鵝湖》墊片,直到政府為新聞定稿,才終止播放《天鵝湖》。 在1982年勃列日涅夫、1984年安德羅波夫、1985年契爾年科等蘇聯最高領導人去世時,電視臺皆在訃聞發表前播放《天鵝湖》墊片。 在這種背景下使用《天鵝湖》的最後一個也是最常被引用的例子是1991年8月的蘇聯未遂政變,導致蘇聯解體。當俄羅斯獨立新聞頻道 Dozhd因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的審查法而被迫關閉時,該臺選擇以《天鵝湖》結束其最後一期新聞廣播,以提及其在1991年的使用。外部連線. | 572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天鵝湖",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729"
} |
亞得里亞海、巴爾幹半島,也分隔了亞平寧山脈、狄那裡克阿爾卑斯山脈、其臨近地區。概要.亞得里亞海西岸屬於義大利,東岸則分別屬於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蒙特內哥羅和阿爾巴尼亞。亞得里亞海透過位於其南部的奧特朗托海峽與愛奧尼亞海相連。波河、阿迪傑河、奧凡託河等河流流入亞得里亞海;海中有近1200個島嶼,其中只有69個有人居住。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因為義大利王國作為宗主國軍事控制著克羅埃西亞獨立國、蒙特內哥羅和阿爾巴尼亞三國,因此亞得裡亞海一度成為了義大利的內海。海中島嶼和沿岸城市.#重定向 的島嶼.如克爾克島、姆列特島、布拉奇島、帕島、拉布島、洛希尼島、科爾丘拉島、維斯島、茨雷斯島、赫瓦爾島等。 | 573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亞得里亞海",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735"
} |
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簡稱為一中各表,是海峽兩岸關係的一種政治性論述,由中國國民黨所提出。起源於《國統綱領》提出的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認為海峽兩岸為一個中國,兩個政治實體,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雙方可以各自表述自己擁有中國代表權。該論述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接受,歸類於兩個中國與一中一臺,是臺獨的主張。1992年香港會談中,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進行民間談判,但雙方未有具體結論,但形成了一些口頭默契。在1995年,中華民國方面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副秘書長焦仁和首次提出以「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來總結香港會議的結論,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在1996年正式反駁了這項說法,拒絕以一中各表作為兩岸談判基礎,堅持雙方以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作為談判前提。2000年以後該論述常被九二共識這一名詞所取代,中國國民黨以一中各表作為其九二共識的論述基礎。歷史.中華民國政府自李登輝擔任總統時,開始透過各種管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進行非正式蹉商。1992年8月1日,中華民國國家統一委員會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作出決議稱:1992年10月,代表兩岸政府的海峽交流基金會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在香港進行了首次會談。雙方對於一個中國的內涵有所爭議,未形成具體結論。但雙方形成了一種默契,在協商過程中,雙方不談論一個中國的內涵,以利於形成共識。在1992年的會議後,臺灣方面認為這次會議達成的共識,是海峽兩岸可以各自宣稱自己擁有中國主權,雙方可以自行表述,但在協商中則可以擱置這個議題。臺灣媒體認為,這個共識符合國家統一委員會的決議,並以「各自表述」或「各自表述一個中國」等說法來形容。在1995年,海基會秘書長焦仁和正式以「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來概括這個結論。1996年,在爆發臺海危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正式表達反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提法。1999年,李登輝總統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說法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強化了反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態度,認為這個說法的目的在於將兩國論合理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為,在1992年會談中達成的共識,是雙方在口頭上,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在事務性協商時,可以不去討論這個議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堅持只有在“一箇中國”的前提下才可能展開兩岸的談判,並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2000年中華民國政黨輪替,民主進步黨候選人陳水扁當選中華民國總統,獲得執政權。蘇起提出九二共識,用來取代「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與中共進行國共會談;但在於臺灣內部,則稱九二共識等同於「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而執政的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在任時,不承認九二共識和一中各表的存在,並認為:接受“一箇中國”就等於投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儘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兩岸關係談判上採取比較模糊的說法,但依其對國際宣傳的三段論“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則在國際宣傳上,中華民國將從目前地位不明狀態,退步到自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2000年6月20日,陳水扁就任總統後,在第一次國際記者會表示:2008年3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進行了電話會談。據事後新華社釋出的英文新聞稿稱,胡錦濤表示:其中的“both sides recognize there is only one China, but 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被臺灣的馬英九政府解讀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認為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承認了「九二共識」的含義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惟新華社釋出的中文新聞稿則只出現了「九二共識」一詞,並沒有解釋其含義,更沒有出現「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也未對此進行任何解釋。2015年,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稱,「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中的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曾表示洪秀柱的一中同表與一中各表內容幾乎相同,支援她的立場,但在出訪尼加拉瓜時,認為洪秀柱的一中同表雖然沒有超出一中各表的範圍,但如果解釋不清,最好還是回到一中各表。在同年11月7日的兩岸領導人會面時,馬英九當面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及「中華民國」,而習近平表情平靜,並未反駁,他提出一中各表的基礎是《中華民國憲法》規定。2016年,臺灣藝人周子瑜舉中華民國國旗,經黃安舉報為支援臺獨,是為周子瑜國旗事件。之後周子瑜釋出影片道歉並稱自己是中國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競選總部主委胡志強認為出身於臺灣的周子瑜拿中華民國國旗是典型的一中各表。在蔡英文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王在希在北京接見臺灣31大專院校學生組成的青年訪問團時,在閉門會議中提出「各表一中」。他認為,用一中各表來表述九二共識,是一種錯誤的扭曲,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不可能接受「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的說法,應改用各表一中。2019年,王在希在談話中,認為根據習五點,九二共識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並謀求中國統一。國民黨長期以來所說的一中各表,是對九二共識的一種扭曲。為了兩岸文書驗證事宜,海基會於1992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香港展開協商。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提出「一個中國」政治性議題,而無法獲得具體結果,臺灣方面於1992年11月3日建議各自以口頭宣告方式表達。兩會當年函電往來雖非雙方同時簽字的協議,1992年11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協會來電,11月6日又正式來函均表示,對於海基會提出「以口頭方式各自表達」表示充分尊重並接受;即兩會對「一個中國」涵義有不同的認知,雙方可各自以口頭宣告方式表述不同立場。由於雙方表述文字甚多,隔日媒體報導濃縮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精簡表達涵義。當時並無「九二共識」之名稱,但確已達成「一中各表」的共識,臺灣方面主張「一中」就是中華民國。陸委會主委蘇起於2000年4月28日進一步提出「九二共識」這四個字,用來概括「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意涵,此即為「九二共識」之由來。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也開始引用「九二共識」這個名詞。對於一中各表的態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1997年5月14日,海協會副會長唐樹備曾在接受採訪時,認為臺灣方面將香港會談的共識歸結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並不正確,認為共識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應當強調的是,海協與海基會1992年就在兩會事務性商談中『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之原則』達成了口頭共識,這一共識並未涉及『一箇中國』的涵義。海協一貫主張,兩岸交往中的具體問題是中國的內部事務,應本著一箇中國原則協商解決;在事務性商談中,只要表明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的態度,可以不討論『一箇中國』的政治涵義。我們認為這個共識是存在的。……一段時期以來,臺灣方面把海協與海基會就兩會事務性商談中『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達成口頭共識,歸結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這顯然不符合當時的情況。1999年,國臺辦在記者會中,認為將九二共識歸結為一中各表是臺灣方面的故意扭曲,以引入兩國論:2016年1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原海協會副會長王在希在北京與臺灣青年座談,於會後受訪時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初是希望,不要對一中內涵進行討論的“各表一中”,而非現在臺灣強調的“一中各表”:2016年8月30日,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會見臺灣青年代表人士時表示,兩岸交往絕對不能是「外交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認知的一中是根據自己的憲法,憲法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能違憲,但他亦表示理解臺灣會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只要承認九二共識,「各表的問題,都可以來談,要找機會把它講一講,如果都不談,永遠擱置也不好」。但後來張志軍否認有此說詞。2017年7月20日,中共官媒新華社發布「新華社新聞資訊報導中的禁用詞和慎用詞」的45條禁用詞語基礎上,新增57條內容。對「九二共識」,不使用臺灣方面「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說法。一個中國原則、一個中國政策、一個中國框架不加引號,「一國兩制」加引號。2019年2月24日,國臺辦前副主任王在希表示:「國民黨多年來把『九二共識』解釋為『一中各表』,扭曲了『九二共識』的本來意義。所謂『一中各表』嚴格意義上已經『偏離了一個中國原則』」,並表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謀求國家統一』是當時兩岸雙方共同提出來的一致主張。如果只認同一中,不謀求統一,就不是真正的『九二共識』」。2019年3月12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李義虎表示:「『一中各表』等主張,都是對『九二共識』表述的扭曲,與歷史原貌不相符合」。2022年9月10日,人民政協報刊登一篇名為《正本清源,“九二共識”不容歪曲》的文章,指出九二共識只有“一中”沒有“各表”。 | 574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一中各表",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748"
} |
古觀象臺,舊稱觀星臺,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立交橋西南,是明朝、清朝及中華民國初年的國家天文臺。該天文臺建於明朝正統四年,原址為元大都東南角樓舊址,共分為城堡式高臺和四合院兩部分。城堡式高臺於清代曾兩次向東擴建。臺上儀器明清兩代幾經更換,1900年曾一度被全部搶走,1921年全部歸還。1956年後一度作為博物館開放,1959年改為辦公用房,1983年重新作為博物館開放。1982年,北京古觀象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明代.北京地區最早的天文臺始建於金代天會五年,觀星臺上樹立起一根風竿,竿上設定28道鐵箍,象徵28各星宿。此外還在臺上安放了渾天儀和簡儀:144。此外,嘉靖年間曾對古觀象臺大規模維修。清代.順治元年的氣象觀測資料,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氣象觀測記錄:310。中華民國.1912年11月,北洋政府於古觀象臺成立中央觀象臺:337。1913年,臺內了設立氣象科:1,自此觀象臺承接了氣象觀測、天氣預報:467和地磁測定工作:255。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21年,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將先前掠走的天文儀器歸還至北京:310。1929年,中央觀象臺更名為國立天文陳列館,停止天文觀測活動:310,同時以原有氣象科為基礎成立北平測候所,保留氣象工作站職能。1930年,北平測候所改建為北平氣象臺:1。九一八事變後,1932年,明制渾儀、明制簡儀、明制漏壺、明制圭表、明制壺漏、小地平經緯儀和折半天體儀被全部轉移至南京的紫金山天文臺,以防被日軍搶走,觀象臺僅剩清制儀器:144。1937年北平為日軍所佔,華北政務委員會教育總署將北平氣象臺更名為華北氣象臺。1945年日本戰敗後,國民政府將華北氣象臺復名北平氣象臺,不久後又更名回華北氣象臺,繼續從事地面、高空氣象觀測,並進行短時天氣預報: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華北氣象臺被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氣象局接管:1。1956年,北京天文館接收了古觀象臺,並將其被闢為北京古代天文儀器陳列館,當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269。1959年後,古觀象臺先後為北京市物資局供應站、北京市科協幼兒園和中央科技館等單位用作辦公駐地,陳列設施只向科學工作者開放:255。1967年,修建中的北京地鐵建國門段要透過古觀象臺地下,經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示後改道。1978年,古觀象臺重新交還北京天文館:255。1979年8月17日,古觀象臺東北角被大雨沖垮,經維修之後觀象臺內部被掏空,改建為兩層展廳:310,紫微殿等附屬建築也全部被闢為展覽用房。同年,古觀象臺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紫微殿落架大修:142,211,269,同年古觀象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古觀象臺展廳正式對外開放:310。20世紀90年代時,技術人員在觀象臺上的儀器中發現了170餘處殘損。1994年,北京市政府根據技術人員反饋,決定維修古觀象臺的清代儀器,修復方案於1995年2月制定完成。北京市文物局於3月24日批覆同意修復方案。7月27日正式開工,11月底全部完工,12月14日驗收透過:256-257。2003年,紫微殿再次重修,耗時共計5個月。2005年12月8日,古觀象臺因南院的多間違規民居等因素而被北京市文物局勒令一年內限期整改。佈局.古觀象臺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立交橋西南,總面積近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256,可分為觀象臺和四合院兩個部分。其中觀象臺為灰磚城堡式高臺,東西長24米,南北寬20米,高14米,臺頂南、西、北三面安放有大型銅製儀器,自東南向西北依次為赤道經緯儀、紀限儀、地平經緯儀、地平經儀、黃道經緯儀、天體儀、象限儀、璣衡撫辰儀,均為清制。四合院位於觀象臺西側,內有紫微殿、滴漏堂和晷影堂:310。紫微殿為正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大脊頂,屋頂覆有灰筒瓦,東西兩側各建有一座配殿:142。紫微殿左側安放有明制渾儀,右側安放有明制簡儀:12。紫微殿東側小房間為滴漏堂:144。晷影堂位於紫微殿東南,面闊三間:142。 | 580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北京古觀象臺",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08"
} |
B#重定向 小調第1號鋼琴協奏曲,作品23,是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創作於1874至75年間,題獻給德國鋼琴家兼指揮家漢斯·馮·彪羅。創作歷程.柴可夫斯基於1874年在寫給其弟的家信中首次提到創作這首樂曲的情況,不久後的12月,作品大致完成,柴可夫斯基原本打算將這部作品交給著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尼古萊·魯賓斯坦來修訂和首演,但是魯賓斯坦對作品作出了無情的批評,令柴可夫斯基改變了初衷,將這部作品題獻給了德國指揮家漢斯·馮·彪羅。彪羅將這部協奏曲帶到了美國,1875年10月25日在波士頓音樂廳進行了首演。19天以後,這部作品才回到了俄羅斯家鄉,地點是聖彼得堡。由古斯塔夫·葛羅斯及捷克指揮家演出。但是這次俄羅斯的首演卻又因演奏的速度過快而宣告失敗。柴可夫斯基事後形容葛羅斯的表現是:「聲音有如被殘暴地演奏出來」。幸好,12月3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演出則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當時擔任鋼琴獨奏的是當時年僅18歲的鋼琴家和作曲家塔涅耶夫,而指揮正是當初拒絕彈奏的尼古萊·魯賓斯坦,他後來亦成為這首曲子的其中一位公認的演繹權威。分析.配器.除去獨奏鋼琴之外,該作品所需樂隊規模中等。依照工具書《管絃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4 2 3 0—tmp—str"。結構.本樂曲共分為三個樂章。不太快的和極其莊嚴的快板—生氣勃勃的快板樸素的小行板—最急板—初速火熱的快板評價.聽眾人氣.第1號鋼琴協奏曲不但是柴氏個人的著名作品,更是鋼琴協奏曲中最受歡迎者。1995年由日本音樂之友社。流行文化.此曲第一樂章的起始片段曾被奧森·威爾斯的CBS廣播劇節目《》用作主題曲。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無法以國家代表隊名義參賽的俄羅斯運動員用俄羅斯奧委會代表團的名義參賽,頒獎典禮上升俄羅斯奧委會會旗,並用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的起始片段代替俄羅斯國歌。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俄羅斯奧委會代表團亦採用同等安排。 | 583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第1鋼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34"
} |
曾慶紅、中共中央黨校校長,全面負責黨務工作。2003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同年兼任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主管港澳工作。中共政治人物曾山與鄧六金之子。2007年中共十七大後曾慶紅因年齡原因未能進入新一屆中央委員會,並於次年離任國家副主席退休。生平.早年經歷.曾慶紅1939年7月30日。進入中央.1989年的六四事件成為曾慶紅仕途轉折點,隨著其上司、時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當選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曾的職位不斷升遷。1989年7月,在江澤民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不到一個月後,曾慶紅被調往中央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並在1993年3月接替溫家寶出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書記。1997年9月19日,曾慶紅在中共十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和中央書記處書記,躋身黨和國家領導人行列,並繼續兼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和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書記至1999年3月,之後曾慶紅出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主管組織和人事管理事務。在中央工作期間,曾慶紅大力協助江澤民,先後參與整肅“楊家將”,打倒陳希同、削弱李鵬#重定向 ,請出薄一波、迫使喬石退休,開展“講政治、講學習、講正氣”教育,推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主導中共十六大人事並安插江派人馬。2002年11月15日,63歲的曾慶紅在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黨內分管黨建、組織事務並協助分管外交事務。同年12月,曾慶紅接替胡錦濤出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在2003年第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曾慶紅接替胡錦濤當選國家副主席,不過有177張反對票、190張棄權票,得票率為87.5%。2003年7月,曾慶紅出任新成立的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分管港澳事務。雖然曾慶紅在黨內排行第五,但是由於其與江澤民的關係,外界認為曾慶紅在當時是除總書記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以外最有實權的領導人。退休生活.2007年10月22日,68歲的曾慶紅因年齡原因在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後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書記處書記,並於同年12月21日卸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2008年3月15日,曾慶紅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後卸下國家副主席職務退休,其國家副主席一職由新當選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習近平接任。有多位政論人士,例如高新都認為習近平能夠力壓胡錦濤長期栽培的李克強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接班人,曾慶紅所起的作用很大,江澤民、曾慶紅的盤算是先阻止胡錦濤的人馬上臺,然後培養江派人馬採取鄧小平廢黜華國鋒的方式,罷免甚至逮捕習近平,再次掌控全域性。而當習近平權力穩固後,曾慶紅於2019年5月訪問家鄉江西吉安時,向群眾高聲稱讚習近平的領導:著作.《關於黨的建設工作》,2010-06中央版社批評與爭議.據估計,曾慶紅在國內外的資產達上百億元;曾慶紅退休後,為自家親戚朋友在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的國家機關部門安排工作,人數達40人。2010年4月清明節前夕,曾慶紅在江西叮囑幹部要加強自身建設、抵擋住誘惑。到2010年10月9日,由喬石、宋平、尉健行等原中共領導人提議的“老同志特別組織生活會”在北京西山賓館召開,主題為“老同志要保持晚節,管教好家屬子女”。曾慶紅在會上被一眾元老批判,稱其是偽君子。曾慶紅在這次生活會上做了自我檢查,承認自己有五大錯誤,包括退休後在生活上搞特殊化,對自己家屬管教不嚴,對自己的親戚在工作上做了特殊安排,造成惡劣影響等。曾慶紅在會上請求得到寬恕,但卻沒有交代兒子曾偉的鉅額家產的資金澳洲豪宅葵閣墨.據媒體報導,2007年,其兒子曾偉移民澳大利亞。2008年,斥巨資3240萬澳幣,創下了澳洲房產銷售價格的第三高紀錄。此夫婦在2005年購買了利物浦街價值100萬澳元的公寓,曾偉以其妻子的名義購買。2010年4月24日,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亦報道。《華盛頓郵報》2014年6月17日刊出A·奧德賽·派崔克,披露了這件事的原委。此豪宅2014年5月正在按計劃拆毀新建中,所以總投資要大於舊房屋的購買價格。與馬建、肖建華的關係.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曾慶紅據稱是前國安部副部長馬建的後臺,馬建國安部副部長的職位正是曾慶紅一手安排的。馬建是曾慶紅苦心經營的“江西幫”的主要人馬之一。另外,中國商人肖建華曾為某些中國高層充當投資顧問,業務橫跨銀行、保險和投資基金等領域。港媒此前披露肖建華是曾慶紅家族的利益代言人,肖建華的鉅額財富與曾慶紅的兒子曾偉有著密切關係。遭調查傳聞.2014年8月6日,香港《蘋果日報》報道曾慶紅侄女、“花樣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CEO兼大股東曾寶寶被中紀委“帶走調查”。2014年9月16日,香港《明報》報導,12日曾慶紅在大陸著名音樂家周巍峙弔唁儀式上露面,而大陸媒體並沒有對此報導。2014年9月29日至30日,曾慶紅年內第三次露面,分別出席了國慶65週年音樂會和國慶招待會。有媒體將曾慶紅出席招待會的影片表情進行解析,發現曾慶紅“不再像往常一樣滿面笑容,而是難以排解的滿臉憂鬱”。2014年11月,河北省公佈億元水官馬超群的違紀違法問題,馬超群乾爹被指曾慶紅,但未得到證實。中紀委批“慶親王”.2015年2月15日,中紀委監察部網站刊文《大清「裸官」慶親王的作風問題》批評大清慶親王奕劻,爆紅網路,文章稱「慶親王奕劻工作能力很差,名聲也不太好,官運卻好得出奇。自1884年到大清倒臺的27年中,他先後負責外事、海軍、財政等重要部門,最後升到首席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網民猜測喻指「曾經的慶親王太紅了」,是借古諷今指江澤民嫡系曾慶紅,直白點出曾慶紅大勢不妙。但曾慶紅前秘書施芝鴻激動澄清傳聞,說他是慶親王可笑至極。且慶親王有可能暗指的是賈慶林。2015年5月18日,自由亞洲電臺刊登時政評論員胡平文章。該文引用習近平王岐山對當下反腐敗形勢的概括是“兩軍對壘,呈膠著狀態”,談到一般人都認為兩軍中另一軍的頭面人物是指江澤民和曾慶紅。討論了曾慶紅秘書施芝鴻在今年兩會上主動發言為曾慶紅辯護,認為其背後必有支援力量,也間接說明習近平要打大老虎曾慶紅一說並非無因。文章認為美國學者沈大偉表現出“揚曾抑習”傾向,把曾慶紅看作漸進政治改革的推手是不可信的。作者的結論是習江所帶領的兩軍之間的爭鬥已你死我活,一場惡鬥在所難免,目前形勢是“山雨欲來風滿樓”。2015年6月12日,周永康被通報已被判無期徒刑的第二天,澎湃新聞以《晚清“大老虎”慶親王在滙豐到底存了多少錢?》報導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發表傳記《慶親王》,還原“大老虎”腐化墮落經過,該傳記封面寫著“你懂的”。2015年7月23日,在令計劃被通報“雙開”移送司法後的第三天,新華網以《慶親王從“從零開始”政壇火箭躥升》為題報導慶親王,稱慶親王隱忍和低調,權力伸展和佈局是“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對上級是逆來順受唯唯諾諾後再想法“遇見紅燈繞著走”,是最後一位「鐵帽子王」,大清政界最大冷門。 | 584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曾慶紅",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40"
} |
荀子,名況,被尊稱為荀卿,又稱孫卿:273,中國戰國時代儒家學者和思想家,趙國人,曾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祭酒、楚國蘭陵令,到趙國、秦國遊說諸侯,宣揚儒學和傳授六經,批評子思、孟子等其他儒者及墨家、道家等其他學派,有韓非、李斯等弟子,著作後世編為《荀子》一書。作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與孔子、孟子合稱孔孟荀。荀子祖述孔子,重視道德倫理,提倡仁義、禮義和忠信,集先秦禮論之大成,重視以禮修身和禮制教育。他相信性惡論,人與生俱來本無道德,若放縱情慾不加節制,將互相仇恨和鬥爭;道德價值是後天人為建構的,由聖人創造,以規範和美化人性。荀子重視人的理性和學習能力,認為善行是後天學習而得的,人人都有學習禮義的能力;君子應憑著個人修養,鍥而不捨的努力,日積月累養成美德。政治上荀子提調尊君,強調君主確立社會秩序與道德教化的作用,彰顯儒家的聖王理想與政教合一的觀念。荀子主張任用賢能,國君把政務交與大臣處理;國家要控制思想,打擊異端邪說,以法律補充禮制以維繫社會秩序。自然論方面,荀子傾向唯物主義,認為天地並無意志,不信墨家天人感應和鬼神之說,提出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荀子受譽為一代大儒,地位崇高,對後世特別是漢代的儒學思想與政治文化影響頗深。在宋、元、明三朝曾從祀於孔廟;但因其性惡論及曾抨擊孟子,自宋代以來也受不少儒者批評,被視為孔門異端,甚至是法家人物。直至清代才因考據學而又被重新評估、定位。生平.幾乎所有關於荀子的生平資料,都來自於荀子去世後編輯而成的《荀子》一書,或者西漢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的傳記。而《史記》中的記載,尤其是著名哲學家的傳記,時有失真之處。因此,現今所拼湊出的荀子生平,必然是包含部分推測。約在公元前316年,荀子生於趙國,15歲左右時到了齊國,在稷下學宮研習到30歲左右。燕國戰勝齊國,迫使荀子離開齊都臨淄,在前286年到前278年間居留楚國。後來秦軍攻進楚國首都郢城,齊襄王奪回臨淄,荀子於是回到稷下學宮,之後三度被任命為祭酒,負責主持典禮。在前265年至前261年間,荀子曾拜見趙孝成王、秦國應侯范雎及秦昭王,在趙孝成王御前與臨武君論辯:56、67。前255年,楚國春申君帶兵滅魯國,任命荀子出任蘭陵令。期後他可能一度離職前赴趙國,擔任趙孝成王的上卿。前238年,春申君逝世,荀子解任蘭陵令,繼續住在蘭陵,約在前237年至前235年間去世,享年79歲至81歲:60-61、66。荀子傳授《詩經》、《春秋》、《禮經》及《易經》:274,弟子可考的,有陳囂、李斯、浮丘伯、韓非、張蒼五位,當中浮丘伯最能傳承荀子的學問與學說:62-63,李斯則在前247年辭別荀子到秦國求取官職:275。學派.荀子祖述孔子,認為當時各家學說俱有所蔽,唯有孔子「仁智而不蔽」,瞭解「道」之全體:351。荀子自視為孔子的真正繼承人:677,學術思想上承子弓,稱讚子弓是儒學正宗傳人,這個子弓可能是孔子弟子子游:73、子貢或冉雍:273。荀子在《荀子‧非十二子》篇除了批駁當時各家學說之外:379,亦批評同門各派的弊病:273。他批子張、子夏和子游的門下是「賤儒」:326,把子思及孟子歸作同類,視為「瞀儒」:425,指責兩人只能偏頗地理解先王之道而不瞭解體統,妄作「五行」之說而幽隱無解:685。荀子可能向宋鈃學習過,稱之「子宋子」,但不滿宋的學說龐雜無章與詭辯,荀子也批評墨子、法家申不害、慎到、道家莊子、名家公孫龍子等:41。他指責墨家只知嚴格節儉,卻忽略了禮的作用;批評莊子只知道「天」而不知道人;斥責慎到只知創立新法律,而忽略賢人:327;反駁當時的詭辯理論,如宋鈃的「多侮不辱」、《墨經》的「殺盜非殺人也」、惠施的「山淵平」等:716-717。荀子吸收各家各派思想,其哲學「是與戰國諸子思想交流和綜合之思想體系」:36。他受老莊道家影響:91;中國大陸學者比較強調黃老道家思想對荀子的影響,而臺灣學者則傾向持荀子還是有異於黃老道家的觀點:40。《史記》記載荀子曾遊學齊國,日本學者佐藤將之認為荀子受當時齊國學術思想的影響,偽託管仲的《管子》一書有國之四維的主張,以禮為首,可能是荀子思想一:46、64-65)。同時佐藤亦認為荀子設計治理天下的藍圖,很可能參考過《管子.立政》一篇所列出的官職,加以擴充:58。思想.道德.荀子的道德信念像孟子一樣強,他認為道德是統一天下的絕對必要條件,倫理價值的實踐與否,將決定國家興衰與天下治亂:28、80。與法家不同,法家認為道德價值對國家秩序來說並無正面作用,荀子則認為倫理道德能統合社會:304。荀子以仁義、禮義、忠信為儒家的最高倫理價值:478,其中又以仁義最重要,仁義有時也與禮義並列。今本《荀子》「仁」字出現134次,「仁義」出現32次,比《孟子》中的27次還要多。遊說國君時,荀子提倡的德目常常就是仁。仁義是最高價值:256、264、262,之所以強調「禮」,是因為禮是實踐仁義的有效方法,二者相輔相成;相對於仁義,禮就是一種手段:7、262-263。仁義和禮義培育和教化百姓,讓人們能在社會中共同生活,抑制出軌行為:194。君子與大儒卓然獨立於社會之外,是人類社會的道德領袖:163。孔、孟視堯舜為理想人格,荀子則認夏禹更堪模範,可能是因為禹有治洪水的功績:135。禮儀.荀子集先秦禮論之大成:75,思想系統以禮為核心,今本《荀子》用「禮」字多達342次:322。儒家的禮,廣義指一切典章制度:75,內涵十分廣闊,包括慶典、儀式、鄉俗、朝制等:62,甚至可指整體社會習俗:298,不只是冠婚喪祭、揖讓進退之事:206。荀子認為,禮的三種功能是:滿足人的慾望、提高人的道德質素,以及成為政府及民間運作的依據。禮使人們的飲食、穿著、生活和舉止更和諧適切,是士人君子的社會規範、儀式指南:347、376-377和教化工具:193,是人對於性情的自我規範,以適當的方式使慾望得到恰當的滿足:44、35,確立人的社會地位,表達人的情感,實踐社會和諧,美化人的本性:44。人的慾望無法避免,不能根除,但又不可放任。儒家禮儀能「養人之慾,給人之求」,以轉移、疏導、淨化的策略,透過社會認可的途徑,使人的欲求得以宣洩:364,限制在不會傷及社會秩序的程度內:347,加以節制,使其作為生活推動力,不致泛濫成災:204。藉著禮的實踐,人面對生死與婚姻時所表達的情緒,便能維持在最文明的程度,人的慾望、氣息、情感和言行,可以處於和諧狀態,人的德效能在禮的實踐中呈現,人類社會因為禮而得以有秩序和安寧:364、27-28。荀子極重視以禮修身和禮制的教育:159。禮是倫理價值,是修身時具體實踐的專案:27;禮制鼓勵君子行事節制、謙讓,避免與人競爭,依禮行事的,才可以成為社會的上層成員:158-159。統治者必須以禮義修身才能成為君子,實現理想中和諧的社會秩序。選出相國時,也要採用禮為道德標準:316、27。君子制定和推行禮教,建立善良的社會風俗,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遵守:205、207。為寄託喪親的哀思,荀子支援為父母守喪三年的制度:298。荀子也支援音樂,反對墨家「非樂」的主張,認為音樂有助建立和諧社會秩序,能安撫人的情感,控制人的情緒:340、342,是陶冶民情的關鍵方法:156。禮樂能影響人的趣味,導人向善:300。荀子對禮樂有一種奉獻精神,不只是在社會功用的層次來欣賞禮樂,在荀子筆下,禮似乎潛在於宇宙論秩序之中:310-311,可提昇到超自然的層面,能影響宇宙、社會和個人,是宇宙間一種不變和統一的力量:160;而音樂所達成的和諧,可比擬作天地秩序的和諧:344。性善論與性惡論.荀子主張性惡論,「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與生俱來有好利、嫉惡之心、耳目聲色的慾望:76,對食物、溫暖、休息、利益和避免受傷的慾望。這些慾望人盡皆同,仁君和暴君都有,本質上既不善也不惡,在道德上是中立的:198。但人的天性使人有為惡的潛力。人的慾望沒有限制,很難完全滿足:200,人性還會主動地自私,違背社會秩序:42。若放縱情慾,不加節制:201,任其發展,則必有爭奪和淫亂之事:76,人會互相仇恨、爭奪和欺凌,破壞人的道德,形成災禍:200-210。當慾望失去控制,導致社會混亂時,就稱得上邪惡:206。學者指出,「性」在荀子其實是道德中立的:448。荀子相信,人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186,風俗習慣可以轉化人的情感與慾望:28,湯、武在位時,百姓會為善;桀、紂在位時,百姓則會為惡,這一點荀子與告子有相似之處,二人都認為道德仁義是人為建構的,而「性」在道德上是中立的:191、188。荀子否定人有先天的道德觀念:731。人性中並無道德的原理,正如天是自然之天,其中亦無道德原理。道德是人為的,即所「偽」:357。荀子主張「化性而起偽」,用人力改變天性。社會制度,道德文化,都是人為的,經過學習而得。道德不是自然界本有的東西,而是後天環境和社會教養的產物:729、732,人的善行是後天學習而得的,並非本性。適當地限制情慾,對人有利無害:201,透過人為的工夫,人類可以控制和轉化情慾,使之與禮義相結合,成就理想人格:22。荀子以自我否定為人格發展的契機,對自我的否定愈嚴厲,愈會發展為高水準的人。性惡論的意義,在於由否定邪惡的自我而邁向善:102。荀子這種人性中本無道德的看法,可能間接受道家影響,談到道德仁義改變人的天性時,莊子和荀子都以泥土和木材製造器皿為比喻:281。但荀子對人性並不悲觀,因人性中有「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人能辨別或認知是非善惡:201,人和禽獸的分別在於人獨有的「義」,即道德感和正義感:338,道德可以有效地克服人的自私傾向:47,人人都有學習禮義的能力,故理論上人人都可以做夏禹:731。荀子的人性論與孟子根本對立,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批評孟子的性善論:728、730。針對孟子「孺子入井」的例子,荀子舉出反例:兄弟爭財,沒有一個不自私自利:41;孟子承認,人的善性常會失去,荀子反駁,視力和聽覺等天性是不會失去的,能輕易喪失的善性根本就不是本性:275。但他和孟子一樣,都相信人性可臻於完美:121,普通人都可以成聖:47。有學者認為,荀子「性惡」論的說法是言過其實的,當荀子承認人有成德的條件時,根據孟子對「性」一字的用法,荀子等於承認性善:447。楊懋春認為,孟子講性善,荀子講性惡,二者其實沒有重大區別,孟子的「四端」也有待人用工夫加以培養,才能成為美德:203。荀子既主張人有行善的潛能,就和孟子的「四端」說一致:208。莊錦章反駁這種說法,荀子其實否定孟子那種「自然善的性」,「善」不是人原始、自然的身體功用,而是學習外在的禮而成的,禮亦可以違揹我們的性:209。道德基礎.理性是荀子學說的關鍵所在:286。根據荀子的看法,人類道德的基礎,是人的理性和認知能力。人類之所以有道德,是因為人們自覺地約束慾望,自覺地按社會規範行事:37。荀子強調「智」,相信理智:124;「偽」強調人的思慮和反省能力:7。人性中雖無善端,但有相當的聰明才力,可以學曉仁義,養成習慣而成為君子:358-359,每個人皆有知善和行善的能力:189。禮義類似於語言,人天生有語言的能力,但必透過學習才能掌握語言;人天生有知,但必須透過學習才能掌握禮義:43。人和動物不同,在於人「有義」,即有劃分社會階級,以建立社會的能力,並且有理性、能作長遠思考:196-197。人的性惡可以使人倒退到動物的層次,無法生存,正是人類天性的缺陷,迫使其邁向文明:287。人類明白必須合群合作才能生存,也知道人類必須有道德制度才能合群,於是智者制定道德制度,眾人加以接受。這是從功利主義的角度解釋國家社會的起源與禮教的理論根據,與墨子所說相似:365。人的理性其實包含善的種子,人的心或理性,可以使人作出昂然不屈甚至捨生取義的選擇:289-290。但荀子把人的理智慧力,從人性的定義中劃分開來:283,這些能力本身並非「道德的能力」或先天的道德感,因此與孟子不同:189、196。荀子認為,廣泛的知識和堅定的意志,是成功實踐禮義的條件:203,聖王及教育都非常重要:121。人天生是卑鄙和心胸狹窄的,若沒有典範或老師的指導,個人很可能僅從自利的角度思考事情:199。人性中既無仁義道德,要學習仁義道德,猶如逆水行舟,必須專精極勤。荀子主張靜心,不要讓胡思亂想妨礙智謀:364、353。君子憑著個人修養,鍥而不捨的努力,日積月累養成美德:202。對荀子而言,有潛力實行,不等同於實際能夠實行。普通人雖然具有認識和實踐禮義的能力,其品質可以藉著漸進的努力、風俗與習慣而改變,但由於某方面的人格特質,或由於環境條件限制,有些人便不努力、不願意去實踐,因此無法成為聖人:201-202。世上實際上只有少數聖人,大多數人都因發展其他方面的能力而失去成聖的機會:289。道德規範.荀子較重視人類行為的外在規範,而不甚著重個人的道德判斷:368。為了節制慾望,防止人性貪婪對社會造成威脅,人們需要外在的管束:157,人性的修正必須依靠外力。道德禮義由聖人發明:285-286,聖人改善人性,就像匠人對原材料加工而製成藝術品:304。古代聖人與後世人的不同在於,前者必須依靠自己創造道德,而後者因文化傳統業已建立,遂可以藉助師長所定下的規矩:286。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把人性置於控制之下。荀子強調學習,知識須從外面獲得,包括儒家經書與傳統禮儀;學習須持續與累積的,這方面荀子比孟子更接近孔子的想法:307。透過讀書和思索,君子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慾,使自己不貪求不正確之物,愛好禮義道德:20。憑著個人學習,加上老師的指導,有才智的人可以把自己塑造成有品德的人:308。禮義雖然是後天的,但習慣成自然,也可說是第二天性。君子先有修養品德的能力,百姓則有待君子的治理和教化,養成品德:203,透過教育的薰陶、國家的政令接受倫理綱常:60。有學者認為荀子哲學中沒有道德自主的概念,因為禮義在人性中沒有根據,純是外在的;也有學者認為荀子贊同道德自主,因為荀子認為人的心可以自我規範,可以在道德上自主而無需依賴外在的權威:447。黃俊傑指出,孟子基本上將心視為價值意識的創造者,荀子則將心視為價值意義或規範的接受者,「心」與「理」析而為二,前者必須透過種種途徑或步驟才能理解或趨近於後者:331、166,完全從外在的禮義師法之化論修身問題。相對於孟子所主張的「身體的精神化」,荀子所主張的可稱為「身體的社會化」:336;孟子提倡培育有益於社會的行為,荀子則認為威懾反社會行為才是當務之急。賴蘊慧認為,荀子主張對人類行為作外在調控,比孟子理想化的說法更實際可行:42、44。若說孟子傾向理想主義,荀子則可說是傾向現實主義:35-36。政治.荀子強調社會秩序的重要:192,其政治社會理論的終極關懷,是人類社會的治亂問題,要把秩序帶給未來帝王,防止社會混亂並恢復秩序:28、313。荀子繼承稷下之學,最終目標與稷下學者相同,在解決治亂問題上,結合天地、人體以及人類社會三種領域,要求統治者仿傚天地和人體原本的秩序,將此秩序實現於人類社會:27。他把推進社會的主要動力,歸之於聖人或聖王。國家社會是聖人組織的,禮義教化是聖王制定的:732,天下必須以聖人為王,推行王政,才最為善,人民都得以安居樂業,豐衣足食:369-370。他彰顯儒家的聖王理想和政教合一的觀念,聖王集政教的領導於一身,:62不怒而威,人民受感化而主動服從:117。統治者的誠心誠意,能自然地教化他人,其奧妙有如天地造化。此說與《中庸》相似,或許基於《中庸》:52、57。荀子擁護周朝的制度:352,主張「法後王」,即周文王、周武王:684。「先王」年代較早,訊息較少,「後王」才是合適的模範物件,有助學者明白古代制度的原則:422。國家.荀子解釋了國家的形成。在自然狀態中,人類既無法和平共存,又不能離群索居,如讓人類自行其是,將陷入困境。因此,人類透過人為策劃,建立社會政治組織以消除爭端:86-87。荀子此看法與西方關於國家起源的理論和霍布斯的觀點相似,國家的存在由此得到正當化:90、87。荀子劃分了三種政治形式:以「義」為基礎的理想王制、以「信」為基礎的霸政,以及以權謀為基礎、註定滅亡的國家:91。人民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君主或政府不可以為其他事物而以人民的利益為代價:220。仁者的施政會獲人民擁戴,沒有仁義的政策將不可行;沒有實現道德力量的統治者,不具有統一天下的資格和能力:257、12。荀子可能受慎到、申不害等法家思想影響,一定程度上認同霸政:313,稱讚春秋五霸,讚美齊桓公能用人唯賢,任用管仲,不過認為五霸未能「修禮」和完善文化道德,不能使人心服。和孟子一樣,荀子為「王」比「霸」優勝,不過孟子認為王、霸根本是不同的種類,而荀子認為兩者只有程度上的不同:682-683。荀子認為國家要控制思想,主張定立「正名」、「禁惑」的法制,有意以法令禁止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可說是秦始皇焚書的始作俑者:81。他著重「正名」,認為區別人的貴賤是「名」的主要作用,名稱是由聖王制定的,經約定俗成後就不更改。此說有助統治者統一思想:711、718,當權者確立詞語的意義,可以協助控制民眾:45。荀子認為許多學說都是邪說,混淆是非,製造混亂。聖人當權時,這些邪說的大都應誅除,就像孔子誅殺少正卯:734-735。在聖王統治下,士人不應有獨立思想;在一般君主的統治下,則只有儒者才有思想獨立的權利,儒者的對手則沒有。政府應幹預和結束顛覆性的思想學說:224。荀子自己不只一次離開另覓新主,但他卻反對士人出境離國以對抗君主。他似乎展望一個統一天下的國家,能獨佔所有人才,結束士人周遊列國的時代:176。荀子主張任用賢能。他反對禪讓的做法:113,認同國君是世襲的,但要以賢人為宰相:724。不同於孟子,荀子已接受了新興的官僚制度:274。政務君主不必直接親自處理,而是由不世襲的宰相負責,這種想法和法家思想相近:725。國家運作上最關鍵的三大官職,是「宰爵」、「司徒」、「司馬」,角色分別是祭司、掌握國土人民及軍事三項:59。荀子再三肯定臣下要忠於國君,但也瞭解到比干、伍子胥等忠臣因進諫而遇害,提出作為臣下,面對暴君時可以明哲保身,以免因諍諫而遇害:482、480:137。荀子認為真正的臣子是「社稷之臣」,忠於國家。信陵君違抗王命,盜取虎符出兵攻秦,荀子讚揚他的抗命行為,認為他忠於社稷:174。軍事方面,荀子認為民眾計程車氣和信任是致勝的基本條件:313。仁義之師能夠移風易俗。發動戰爭,是為了重建秩序,避免人民失序或受害,方為正當,不可為了爭奪:195。制度.荀子強調確立禮制,禮制是社會秩序的最高原則,區分是非的最高準則:158、160,有劃分等級的作用,使「貴賤有等,長幼有差」:77。君王要整合國家的全部資源,並按禮義原則公正地適當分配:161,藉著制定禮義,區分社會成員,以社會階級、社會關係、職業地位與能力等條件來定立分配物品的標準:193,決定社會各階層所得的資源,管控消費,也分配社會各階層應盡的權利與義務,從而使社會井然有序:157。而禮分別等級的準則,並非武斷而為,而是按個人的賢能而決定,上承孔子「以德致位」的理想:77。荀子希望每個人都知道自己適當的身份,享有什麼資源,並依禮行事:158。禮制確立後,人人安守本份,減少紛爭:77,節制了人的慾望,使眾人在有限的資源上達到均富和公道,避免貧富懸殊:207,長遠來說可以提升國人的物質生活,使社會安定,人民安樂:76。荀子重視禮法制度。荀子既然相信人性本惡,自私無處不在,因而需要受禮法控制,透過社會政治措施加以改變:121:42。荀子所言的禮,與廣義的「法」意思相近,而與封建制度下的舊禮不盡相同:79,他有時禮法並稱:686,將禮與法相提並論,傾向主張外在的控制,禮儀從個人道德修養的媒介,變為社會控制的手段:132。禮鼓勵利他的正面行為,法則透過懲罰對付自私的負面行為,禮法互補,共同維繫社會秩序:43,規定貴賤上下,把百姓按職業分類。荀子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法律的重要性:687-688,對慎到所標榜的刑與法有充分認識:274。孔子否定刑罰有教化作用,荀子則承認刑罰的威懾力,單靠正面的引導不足以改變社會:41,教化須透過賞罰措施來執行,而古代聖賢也用賞罰制度補充禮:312、317。以禮修身是君子獨一無二的特徵,庶人則缺乏禮制教育,亦不能自我約束,故須以法律管治:158。荀子這種將禮與法相提並論的觀點,可說偏離了儒家思想:44。荀子認為法律不及禮制重要。禮與法兩者之中,要維持社會秩序,主要靠的仍是禮而不是法,法律只能用於百姓,對於士人還是應用禮樂:687-688。法治固然重要,但必須以禮治為本:158,禮的實踐,是推行法律的基礎,此關係不可顛倒:326。能否在朝廷建立禮節,將影響對衙門和民眾的管理,人民的教化應始於朝廷禮義的建立:151。荀子也認為人比「法」更重要,要治國必須有賴君子而不能單獨倚靠法制,與孔子意思相近,而與法家有根本不同:82-83。君權.荀子提倡「尊君」之說,與法家申、韓有相近之處,而與孟子大相徑庭:78。君主制國家是保持社會秩序的前提:105,政治組織由君主產生,政治生活由君主維持,定立和監督全國臣民的權利義務,治亂繫於一人,因此必須尊君。荀子希望用君長的禮義,救人性的偏失:78,君主能約束臣民,防止他們的貪婪破壞社會:106。聖王的權威是絕對的:372,他是道德榜樣,臣民導師,能帶來秩序,為臣民所仿傚,移風易俗,不用刑罰,真正實現天下太平:109、107。荀子不贊成對君主權力作制度性的限制,以免引發國家內亂;他甚至支援臣下像喪父一樣為君主守喪三年:121、106。在孔、孟的政治思想中,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但對荀子來說,個人卻沒有獨善的理由:78-79。不少學者認為荀子強調忠君之道,強化君權:133。黃俊傑認為,荀子所要傳達的是君臣關係的絕對性,臣下對君主必須服從,基本上與戰國晚期君主權力高漲的歷史背景相符合:337-338。不過荀子的尊君,仍與法家以君主為政治主體的觀點有根本不同。荀子尊君是因為君主有重要職務,君主猶如高貴威嚴的公僕:79。作為國君的條件,是組織社會與國家的能力,解決社會民生問題:218-219,其出現乃是為人民的福祉,基於受人信賴而掌管權力,而不是為謀求自身的利益:87。此外與和法家不同的是,荀子不認為應把權力完全賦予國君:60,他指出君主不可以獨攬大權,要君臣分工,各有職守,打破世襲與門閥,建立專論才能的文官制度:80。荀子支援世襲王朝,接受平庸君主在位的現實,而主張君主清靜無為,遠離實際政務運作,將實際政務委託給大臣,由大臣代替君主執行:114-116。周成王與周公就是君主與賢相的典範組合。荀子的最終理想是君主為一個象徵元首,其功能主要是儀式性的,君主要能夠選拔適當的宰相而不過分幹預,讓宰相能以君主的名義治國:118-120。孔、孟重視君主的道德而不強調其權勢,法家申不害和商鞅則只重視君主的權勢而不強調其道德;荀子綜合二說,兩者並重:83。統一天下之君,必須有禮義和忠信的品德:144,心要誠懇:488。能達成仁義之德的諸侯,便具備統一天下的資格:263。君主制度有不同的模式,一是理想的聖王,一是普通的君主:121,在沒有真正王者的世界裡,君主的命令並非神聖,忠臣可以違抗君主的命令,例如竊取兵符的魏國信陵君:225-226。佐藤將之認為,荀子支援臣下按照自己對國家利益的判斷,來決定是否聽從君主的想法,並無集中君權:137、139。但臣下不遵守王命的權利,只限於為了國家社稷的最高利益,一個人不能因個人道德考慮而藐視君主命令:226。人民的認可,是政治權力的直接基礎,暴君失去民心:94,不能盡其職責,則尊嚴喪失,可以廢位或誅滅,跟孟子說法相似:79。荀子抨擊現實世界中的君主,認為暴君失德將失去統治的合法性,認可湯、武革命,但沒有像孟子那樣,明確支援在現實世界中造反和推翻暴君:111。時局評論.荀子認為當時秦國可以稱為霸主,但尚未足以稱「王」。秦國佔有地理優勢,老百姓風俗樸實,服從官長,音樂和服裝都很正派;官吏則恭敬行事,認真盡責,上層官員則奉公守法,不結黨營私,君主不必辦事,而事情亦可做妥:680,行政效率很高:275。秦國四代都能戰勝其他諸侯,並非僥幸。他認為當時秦國的強大是史無前例的,但也認為專靠武力的方法,其勝利是有止境,開拓土地不如提高道德威望重要,必須起用有文化道德的人治國,才能號令天下諸侯:681、679。他指出秦國一直擔心受天下諸侯聯合對抗:314,批評秦國沒有儒者的教導:275,跟治國的理想標準還有巨大差距:314。荀子雖然深入瞭解秦國優勢,但並未看出短時間內將天下一統:19。他並認為即使天下統一,還是應該保留封建制度:680。社會經濟.荀子贊成社會分工和合群合作,以免互相爭奪和工作怠惰:76。人類不能與野獸競爭,必須合群,形成社會組織,才能生存。社會組織中,人必須分工,各有職守,互相幫助,社會上各種人,都按一己的能力而取得其地位:719-720、723,社會資源的分配,應該合乎正義的原則:337。荀子支援封建制度,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家,士大夫有田邑,官吏有俸祿,農民商人工人都是庶人,要努力工作,才可以穿衣吃飯。君子與小人的界限,要嚴格劃分,把勞心者和勞力者分為兩個不可動的階級,後者要服從前者:722。社會雖然不平等,但同時社會成員卻可從資源爭奪中解脫出來,保障大家的安全,得以共享公共福利。人們的社會地位即使並不相同,但仍可以互相監督,確保特權階級不會逃避應有責任:89-90。故大多數人都認識到,如果要得到安全與和平,就須存在社會分工:306。認為,荀子具有社會契約的觀念:93。荀子指出要國富民足,應「節用裕民」,國君和官員都節儉不浪費,並要減輕賦稅,協助人民增加生產:219。人慾是無窮的,必須加以限制,合乎物資供給的數量:721-722。他主張減少浪費資源,與墨家思想表面上有相似之處,但荀子認為在禮制許可的程度下,人民乃可享樂:255,如果資源處理得當,人的慾望是能到滿足的:291。為了百姓生計,政府應該輕徭薄賦,並協助流通財物,使天下物產以有易無,互相供給。物慾是生產的動機,不可一味抑制:77,要增加生產,必須改善生產者的生活,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農業是財富根源:720。從人民生活是否飽足,可以看出國政的治亂:91。自然論.荀子傾向唯物論:352,認為「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63,自然和物質世界獨立於人的主觀意識,自然界依照自己的規律執行,沒有目的,無所作為,獨立於人類社會,社會事情的好壞,都不能感動自然界:689-690。天地是道德中立的:291,天人界線分明,天不會幹預人間事務:49。所謂天命和災異與政治和人事無關,應破除迷信,不用畏懼災異:84;自然界的不正常現象,並非社會將有災禍的預兆,天人感應說是虛構的,否定有神論和目的論。先秦諸子中,荀子的唯物主義思想是最徹底的:697、690、698,其天人界限,帶有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人文主義:318,並傾向自然主義,有異於孔、孟的天;孔、孟的天是命之主宰,荀子的天則純是自然,對天的解釋接近道家:121、123,他和莊子一樣劃分天人界限,只是把價值觀翻轉過來:天並不具有神意,亦不關心人類的命運,與人事也不呼應:318。然而,荀子也認為天地及日月的永恆執行,是統治者所應效法的物件;統治者不僅呈現天地的秩序,也應仿效天地對萬物的撫養功能:291、300。中國思想史上,宰制自然的觀念,以荀子所論最為果斷:127。他提出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批評道家的宿命論和只知順應天命:692、694。國家治亂並非天命,人定勝天:84。社會組織和社會秩序是人類獨有的,是自然界的一個特殊領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份,但又能作天地萬物的主人,與天、地並立而為三:693-694。但荀子認為不必深入研究自然,因為人無論如何都不能對自然界有完全的瞭解,即使知道很多,還是跟無知者沒有分別,不如不求甚解:710-711。李約瑟認為,荀子「否定了理論性探索的重要性」:319,其好奇心只限於對人直接有用者,可說是反科學的:279。荀子認為「氣」是萬物的根本:689和基本要素,萬物都有氣。自然界的各種變化,來自陰陽二氣的消長與變化:73、77。荀子給萬物分類,最低等的是隻由氣組成的死物,其次是有生命的植物,接著是有知覺的動物,最高等是兼具氣、生命、知覺和思想的人類,群體生活是人類生活的特質。荀子這種分階層的世界觀,反駁莊子和惠施把人和蟲混同於一的想法:91。動物和人類共有的叫「血氣」,和人類的智慧相比,血氣是低一層次的:74-76。每個人的「氣」都有差別,因而有些人剛勁積極,有些人則萎靡懶惰:303。宗教.荀子排除超自然力量對人的影響。祭祀不在乎是否真的有神袛,關鍵在於人的態度要誠懇:126。他反對用占卜或祈禱來尋求或影響天意:277,不相信有鬼,認為鬼只是人因恐懼而起的幻覺,否定鬼神的存在。但他還是主張保留傳統宗教儀式:701、725,像求雨、喪禮和祭祀這類宗教儀式,可以作為一種點綴和裝飾,發洩和滿足人的感情。宗教活動也可以維護等級制度,例如喪禮中天子所用的棺槨要用九層,其餘按等級遞減;貴族可以建立宗廟,而百姓則不能:726-727。荀子也批評相術,認為人的貴賤禍福與形相無關:697。認知與語言.荀子的心術論包括兩個層次,一方面可能受孟子所影響,強調「誠」與修身,一方面強調靜態的心,以正確地掌握外界現象:266。心是神智的最高主宰:23,人有五種感官,而心能把五官所得的感覺綜合起來。心能保持虛靜清明,認識事物就能較為全面,對外物的認識就像鏡子對外物反映,這種說法和莊子相似:691、707、708。心並須保持「一」的狀態,以統一繁多的知識:293,用類推演繹的方法,以知道和應付自然界與社會的變化。人只要知道一般就足夠,不必對具體事物作具體研究:709-710。荀子批判一般人的認識能力,認為人絕不可能認識絕對普遍之真理。人要以理性制情感,心要「虛一而靜」,才能認識真理:135。但荀子也相信,君子的理效能力有超理性的332。他誇大心的作用,認為心能「大清明」後,就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可能受道家思想影響:707-708,他心目中的聖人,包含有神秘主義的道家成分,聖人的心大大超出理性智慧之上,能與「天」同化,不受阻礙或矇蔽,達到真正的客觀,能調配全部的新知識:304、323-324。語言方面,荀子認為清晰的語言是聖王的成果。萬物的名稱起源於遠古,透過約定俗成而賦予名稱的意義,就制度、官位與禮法而言,聖王確定其名稱,再約定俗成:321。著作.荀子著作有數萬字:31,與孔、孟相比,荀子文章對問題的陳述更完整,對論題的推衍更充分:59。司馬遷記載,荀子晚年對其大量的著作進行了整理,但這些著作並沒有存世,現存著作全部來自於劉向整理。西漢末年,宮廷史官劉向整理皇室藏書,收集了322篇荀子的著作,並認定其中290篇為重複的。劉向編輯出32篇荀子的著作,併合稱《孫卿書》。這些數字表明,荀子的文章已經獨立流傳了兩個世紀左右。818年,楊倞校勘與註解《孫卿書》,改動了部份篇章和段落的次序,重新命名為《荀子》,這文字成為後世《荀子》各種版本的祖本:33-35。今天普遍的共識是,《荀子》為散文集,主要為荀子所作,但書的組織肯定有改變之處。劉向的資料樣,比如《議兵》稱荀子為孫卿子,而荀子不會如此自稱。又比如,在《非相》篇,只有開篇的幾句是論述相學的,其餘的文段似乎都是劉向不太知道該歸於哪一篇的散文。此外,還有一些章節是一般的指導性材料,以及很少有人研究的詩詞和韻文謎語。因此,重構荀子的論點需要跨章閱讀,從整體上看,該書傳達了一個獨特的哲學立場,但個別章節本身有時是不連貫的。今本《荀子》大概有91000多字:31。影響.思想方面.荀子深化和開拓了儒家思想,充分詮釋了孔子沒有詳細說明的人性與天道觀,豐富了儒學傳統:38。儒家一些有關孝的思想以及《孝經》中若干章節源自荀子:53。有學者認為,荀子對「誠」的闡釋,影響了《中庸》思想的形成:272。荀子許多理論和觀念,儲存在《禮記》中:177。荀子在儒門中特別著重識,經學傳授也往往追溯源於荀子:288,漢代傳授《詩經》的三個學派「魯詩」、「韓詩」和「毛詩」都淵源自荀子的詩學:403。荀子接受了貴族世襲制的衰落與官僚制的興起,西漢初年儒家可能受了荀子政治觀唸的影響,適應了中央集權制的做法:315。荀子的門人弟子「著書布天下」,他們承先啟後,對漢初文化復興舉足輕重:319。漢代思想家深受荀子影響。賈誼有關禮制的觀點,深受荀子思想薰陶:177;西漢初期的韓嬰受荀子啟發,在其《韓詩外傳》中引錄荀子有關修身的著作:373;董仲舒反對孟子的性善論,受到荀子影響:284,其學說也發揚了荀學;劉向亦非常尊敬荀子:403。東漢時王充、仲長統、孔融三人對孝道的批評,部份繼承荀子的觀念:498。宋代司馬光受荀子影響,贊同荀子而反對孟子人民有權革命的主張:113。荀子也影響了日本儒學,如荻生徂徠的思想受益於荀子:97。荀子可能促進了法家的發展。因韓非、李斯都是荀子學生,有學者認為荀子可說是法家先驅:79,亦有學者反駁此說,因為法家的形成早在荀子之前:313。荀子觀點與法家學說有相通之處:37,其性惡論為韓非所繼承:284,荀子主張用暴力對付百家爭鳴,韓非和李斯都發揮這種思想。孔子誅殺少正卯的故事,最早見於《荀子》,後來少正卯就成為離經叛道的代名詞:736。荀子強調秩序,助長了專制獨裁政治的發展:121,「可能為權威主義的興起提供意識形態的基礎」:37。政治方面.荀子影響了中國後世的政治文化。認為,荀子可說是中華帝國的締造者,他對戰國時代思想與政治的直接影響不及墨子或商鞅,對士大夫精神文化的長期貢獻不能與孔孟老莊相比,但他對秦漢以後歷來王朝及傳統政治文化的影響,卻超過其他思想家:138,他和韓非的思想代表了戰國時代政治思想的頂峰,為塑造帝制政治文化作出決定性貢獻:105。漢代政體與荀子思想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括經學教育、禮法並用、禮制的等級性、關注百姓經濟生活、限制臣下權力同時又保留臣子的尊嚴和進諫的權力:177。荀子建立禮制的哲學基礎,提倡禮的重要性,集禮治理論之大成,其理論使漢朝官員明白禮制對治理國家的重要性,從而建立朝廷的禮制。漢朝禮制的理論來自荀子,司馬遷對禮制意義和內容的理解,也是根據荀子:29-30,《史記:禮書》主要摘錄自荀子〈禮論〉一篇:403。荀子關於君主與士人關係的思想,對漢代以下有巨大影響:223-224。佐藤將之認為,荀子對東亞中、日、韓三國的國家、社會以及倫理觀都產生「整體性的重大影響」,改變了東亞的道德觀和倫理意識:25-26。文學方面.有人認為荀子的〈賦篇〉是漢賦起源之一。〈賦篇〉採用主客問答的形式開頭,運用鋪陳和排比的手法,與後來的漢賦相似:306-307。地位.荀子是中國思想史中的巨擘:88,先秦時代最後一位大儒,也是第一個描繪出帝國架構的儒者:59,稱讚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理論家:122-123,馮友蘭和德效騫都把荀子與亞理斯多德相比,認為荀子在中國哲學發展中的角色與貢獻,與亞理斯多德之於西方思想史相似:5、7。有關荀子在儒門的地位,看法不一。《荀子》一書從沒有被視為儒家經典:121。有的認為他是曠世鉅儒,在儒學發展史上有樞紐地位:316;有的批評他是孔門異端,法家先驅:79,背叛了儒家精神,走入法家的歧途:284:60。在漢代,荀子被尊奉為儒者典範:38,地位略低於孟子,但仍有並駕齊驅之勢:320。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孟、荀二人合傳,視二人為孔子以來之兩大儒者:10,不分高下。到中唐,荀子地位不如孟子終於定案,韓愈的道統系譜,只有孟子而沒有荀子,他認為荀子「大醇而小疵」,但仍不失為聖人之徒:320-322。1084年,宋神宗下令孟子可以「配享」孔廟,荀子、揚雄及韓愈三人則從祀孔廟;孟子封「鄒國公」,而荀子只封「蘭陵伯」:317。宋代以後荀子地位更低,受程朱理學嚴厲批評:274。宋明理學尊奉孟子之「純」,而批評荀子「駁雜」和傾向法家。荀子的思想常拿來與孟子比較,荀子不同之處,通常被視為異端或非正統:74。理學主張性善論,不少儒者如程頤、胡瑗、黃百家都批評荀子的性惡說:279,程頤認為聖人之道失傳於荀子:323,「一句性惡,大本已失」。朱熹更幾乎否認荀子是儒家:285、274,指責「荀卿全是申、韓」:323。自南宋後期起,儒者開始提出廢除荀子從祀孔廟,如熊鉌、宋濂、胡居仁等。荀子地位也因其弟子李斯焚書而受連累,唐代陸龜蒙、宋代蘇軾都因李斯而怪責荀子。1530年,荀子終於罷祀於孔廟:325-327。明末及清代,一些反理學的學者比較欣賞荀子:274。明代歸有光、李贄都重視荀子,清代考據學興起,重視禮學,荀子傳經有功,地位得以提升,如汪中、凌廷堪都讚揚荀子;嚴可均和姚諶建議荀子重新從祀孔廟,指出六經傳世乃荀子之功:328-331。清末學風大變,維新派多抨擊荀子,梁啟超、譚嗣同都把二千年來的專制君權歸咎於荀子:332-333,譚嗣同批評荀子創立君主專制之說,背叛了孔子:110。在他的《仁學》中這樣評價荀子“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民國時荀子地位更低,在反傳統運動中,荀子備受吳虞等人抨擊:334,一些知識分子把荀子視作權威主義的代表:290。1949年後,荀子卻因為思想與唯物主義相近,倍受重視,尤其在文化大革命前後:274。文革「批孔揚秦」,荀子因弟子韓非、李斯而受到讚揚:335。在20世紀學術界,有學者讚揚荀子有科學思想、邏輯思想,也有學者批評荀子的性惡論是「對人性尊嚴的否定」,而其「天人之分」則被看做「缺乏道德形上論」的證據:91-92;港、臺新儒家多批評和反對荀子:25,斷言荀子不是儒者正宗:335。 | 584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荀子",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47"
} |
李人。中國戰國時代著名思想家。任魏國的相邦,主持變法,其「重農」與「法治」結合的思想對商鞅、韓非影響極大。故一般認為他是法家的始祖。變法背景.魏文侯於周貞定王二十四年(前445年)繼位後,已實行中央集權的制度。周威烈王四年(前422年),任李悝為相國,主持魏國變法,吳起為西河郡令,西門豹為鄴縣令,對政治、經濟、軍事進行改革。地力之教.進行「盡地力之教」,其發展農業生產,但主要為鼓勵農民精耕細作,推廣成功的耕作經驗,提高糧食產量。行平糴法.李悝在經濟方面,並且實行「善平糴」政策,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餘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抑糧價;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舊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於國家的人,按照功勞和能力提拔官吏,如任命吳起為西河守,用西門豹治鄴。變法後,魏國國力增強,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之一。 | 584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李悝",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48"
} |
墨子人,是中國著名思想家、科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提出了“非儒”、“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交相利”等觀點,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家在當時影響很大,墨子因反儒,創立墨學。重視科學。《墨子》一書中體現的墨子的思想在後世仍具有一定影響,廣為流傳的《千字文》中便記載了出自《墨子·所染》的「墨悲絲染」的故事。到了清朝,隨著諸子學的興起,學者對墨子思想的研究又提升到新的高度。2016年,中國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定名為“墨子號”,以紀念墨子。生平.墨子曾學習儒術,因不滿“儒”之繁瑣,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據說楚王曾計劃攻宋,墨子前往勸說楚王,並在與公輸般的模擬攻防中取得勝利,楚王只得退兵。墨子的思想與主張見墨家。《墨子·非儒篇》主要批駁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的禮義思想。墨子反對儒家婚喪之禮,實則是反對“親有差”。又指責儒家的禮樂與政事、生產皆無益,又透過晏嬰等之口,諷刺孔子與君與民都是口頭上講仁義,實際上鼓勵叛亂,惑亂人民。墨子一生過著簡樸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主張“節用,節葬,非樂”,他的弟子也是“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姓名考.歷史學界至今無法確定墨子的真實姓名,有以下各種說法。墨氏,名翟.最傳統的說法是:墨子,墨氏,名翟,《呂氏春秋》、《淮南子》、《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內都如是稱。司馬遷沒有給墨子立傳,僅在孟子、荀卿傳後,有簡略記載:“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元和姓纂》稱:“墨氏,孤竹君之後,本墨氏,後改為墨氏,戰國時宋人。墨翟著書號墨子。”而《新唐書·藝文志》也沿用這種說法。童書業根據《廣韻·六脂》以及《姓氏急救篇》所引的《世本》文字“宋襄公子墨夷須為大司馬,其後有墨夷皋。”及《通志·氏族略》記載的“墨臺氏,子姓,宋成公子墨臺之後。”考證出,宋襄公之兄公子目夷,也就是《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所記載的著名的子魚論戰故事的主人公,其名目夷又寫作墨夷或墨臺,其後裔以墨夷為氏。童書業據此認為墨子為宋國公室子姓墨夷氏之後,因此墨子繼承了貴族身份為宋國大夫。翟姓,名烏.南齊孔稚圭所著的《北山移文》則稱墨翟為“翟子”,元朝伊世珍所著的《瑯環記》也附和此說,並認為墨子姓翟名烏。清朝周亮工所著的《固樹屋書影》更具體地提出:“以墨為道,今以姓為名。”認為他姓翟,並將姓轉成名;而“墨”是一種學派。晚清學者江瑔所著的《讀子卮言》承襲周亮工的說法,並進一步說明,以為古代確實有“翟”這姓氏,但無“墨”姓,而且戰國諸子中儒、道、名、法、陰陽、縱橫、雜、農、小說等,都沒以姓作為學派名,因此墨應該是學派的名稱。墨取自「刑罰」或「膚色」.近代學者錢穆從墨刑是古代刑名之一的角度展開研究,認為古人犯輕刑,則罰作奴隸苦工,故名墨為刑徒,實為奴役,而墨家生活菲薄,其道以自苦為極。墨子和弟子們都“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給使,不敢問欲”,人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這樣,就被稱為墨了。而歷史上西漢淮南王英布遭黥刑後稱為黥布,也是一證。而翟確實是名,因《墨子》和《呂氏春秋》記載墨翟,往往稱“翟”。也有人認為墨家「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墨」即是「黧黑」。這有可能是對墨子刻苦自勵的一種形容詞。或者墨子根本是來自於印度或者阿拉伯的外族人。裡籍考.墨子生於何處,現有書籍並無明確記載,歷史上也有不同的說法,曾有宋人說,楚人說,魯人說,甚至有印度人說等。其中魯人說已經為墨學界絕大部分人所認可。魯人說.宋人說和楚人說遭到梁啟超的批駁。在《墨子學案》中,據《墨子·公輸》“歸而過宋”,力證非宋人。據《墨子·貴義》“墨子南遊於楚。”若墨子是楚國魯陽人,則當為“遊郢”。方授楚《墨學源流》,張純一《墨子魯人說》都對墨子宋人說、楚魯陽人說進行了批判。姜寶昌《從高誘注論到墨子為東魯人而非西魯人》:畢沅誤讀了高誘注。清代孫詒讓作《墨子間詁》,在附文《墨子傳略》中,第一次提出墨子為魯國人。其主要依據為: 《墨子·貴義》“墨子自魯即齊”。《墨子·魯問》“以迎墨子於魯”。《呂氏春秋·愛類》“公輸般為雲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魯往”。墨子出生地應為古代小邾國的“犁來城”的認同其他學說.胡懷琛撰《墨翟為印度人辨》、《墨子學辨》等論著,首次提出墨子為印度人。他認為墨並非姓,翟也不是姓,更不是名,而是「貊狄」或「蠻狄」之音轉;而且墨子長得黑,主張兼愛、非攻,顯示墨子應該是婆羅門。金祖同、陳良盛等人則提出墨子可能是穆罕默德時代以前的近東人士,衛聚賢考證墨子應為印度人或阿拉伯人。弟子.早期墨家弟子很多,《公輸篇》:“墨子之說楚王曰:‘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淮南王書》“亦謂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但現存有關墨子及墨家活動的資料很少,“而徒屬名籍亦莫能記述”。現存史料中可考之稱“鉅子”者有孟勝、田襄子、腹䵍等三人。其他包括:耕柱子、禽滑釐、縣子碩、公尚過、隨巢子、胡非子。著作.現存《墨子》五十三篇,由墨子的各代門徒逐漸增補而成,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學說的基本材料。近代有大量學者如錢臨照鑽研《墨經》,發現《墨經》幾乎涵蓋了哲學、邏輯學、心理學、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自然科學等多個學科內容。思想.墨子主張非儒,反對儒家等級制度。 提倡科學兼愛非攻平等。墨子特別著重「利」和「功」,尤其是「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是評估一切價值的標準,合乎國家百姓人民之利的,才有價值;國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是人民的「富庶」,凡能使人民富庶的事物,都是有用。其主張與效益主義相近。對百姓沒有直接用處或有害的事物都要將其節約,反對奢侈:89-92,主張節葬短喪,反對音樂;國家人民的最大問題,是國家人民的互相鬥爭,而互相鬥爭的起因,在於人民的互不相愛:93-95。墨子因而提出兼愛之說,兼愛能利人利己,為了阻止鬥爭,墨子提出「非攻」,反對戰爭,更付諸行動,研究防禦戰術,曾與魯班於攻防戰中較量。人沒有相愛的本能,為了促使人民兼愛,墨子提出種種的制裁,主張有神明在上,賞賜兼愛者與懲罰不兼愛的人,鬼神同樣賞善罰惡,人亦須自求多福,不應垂手而祈求神靈保祐。賞罰都是個人自招的,並非命定:98-102。墨子也著重政治的制裁,要使世界和平,人民安樂,不但需要有一帝在天上,亦需要有一帝於人間。應以天子的號令為是非的絕對標準,除此之外不應再有其他標準,在下者一律服從,而天子又以「兼相愛交相利」為令,那麼天下人都會「兼相愛交相利」。天子代天發號施令,人民只可服從天子,天子可說兼君主與教皇於一身:103-106。《墨子·魯問》:「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葬、節用;國家熹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家務奪侵凌,則語之兼愛、非攻,故曰:擇務而從事焉。」尚同:推舉賢人統治,由賢明的統治者來統一法的標準。尚賢:尊重人才,把人才問題看成是國家政治中的頭等大事,主張賢者在位,能者稱職。節葬:厚葬久喪會使國家貧窮、人民寡少、政治混亂,必須加以廢止。節用:提倡極其刻苦樸素的生活,是極端救世的苦行學派,強調要做到不增加費用又要有利於人民。非樂:從社會功利的角度出發,認為貴族所採用的禮樂制度,皆屬浪費而不實用,除加重人民負擔,也會影響國家經濟。非命:不承認有「命定」的存在,認為人力定可勝過命運。如果人們相信命運,則只會使人們聽從命運的安排,進而懈志懶惰、喪失進取之心。天志:認為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扮演主宰人倫秩序、施予賞善罰惡的能力與角色。明鬼:墨子明鬼的目的,主要是想借助超人間的權威以限制當時統治集團 的殘暴統治。兼愛:認為天下之所以亂,是因為人們之間缺乏無分別的愛,只要人們平等互愛、視人如己,就不會有不孝慈、盜賊、侵奪之事。非攻:主張兼愛天下,放棄戰爭,以為攻伐是不義且不利的事。非儒: 此篇主要是批駁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的禮義思想。墨子反對儒家婚喪之禮,實則是反對“親有差”。又指責儒家的禮樂與政事、生產皆無益,又透過晏嬰等之口,諷刺孔子與君與民都是口頭上講仁義,實際上鼓勵叛亂,惑亂人民。科學研究.墨子建立中國古代第一個邏輯學體系——墨家邏輯,主要以三物論為代表,三物分別為故、理、類。墨子還是一個傑出的科學家,在力學、幾何學、代數學、光學等方面,都有重大貢獻,為當時諸子所望塵莫及。墨子在《墨經》精到地闡述了經典力學中力的概念和力矩原理,提出“力”、“動”與“止”的定義。關於槓桿原理,亦提出了“重”、“權”等概念。《墨經》中提出了“端”、“尺”、“區”、“穴”等概念,大致相當於近代幾何學上的點、線、面、體。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針孔成像實驗,在當時就知道了光的直線傳播。他也提出了“粒子論”的雛形,關於“端”的論述,指出“端”是不佔有空間的,是物體不可再細分的最小單位。墨子的科學成就被中外眾多學者稱讚。蔡元培認為:“先秦唯墨子頗治科學”。墨子號人力飛機便是向墨子的“刻木為鳶,飛之三日”致敬。為向墨子在光學領域的突出成就致敬,中國將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命名為“墨子號”。 | 585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墨子",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50"
} |
商鞅,中國歷史上戰國時代政治家、統帥,法家法派代表人物。衞國國君的後裔,姬姓,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商鞅早年學習法家、兵家、雜家思想,後侍奉魏國國相公叔痤任中庶子,秦孝公在秦國國內頒佈求賢令後由魏入秦,透過變法改革將秦國改造成富裕強大之國,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的戶籍、法律、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經濟上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軍事上商鞅作為統帥率軍收復了河西地區部分失地。但商鞅在變法改革過程中制定了嚴酷的刑法打擊舊貴族,招致極大的怨恨,商鞅本人也遭到舊貴族勢力的報復,最終兵敗戰死,屍首遭五馬分屍。商鞅及其變法對法家學派有著深遠的影響,法家學派後人將商鞅的言行與思想及其後學著作彙編成《商君書》。司馬遷著《史記》時,為商鞅單獨立《商君列傳》。此外,現代學者馬非百著《秦集史》、王蘧常著《秦史》時,都將商鞅和其門客屍佼合立於《公孫鞅傳》。生平.早年.商鞅是衛國嫡出或庶出公子與妻子或小妾所生的兒子,年輕時喜歡刑名法術之學,受李悝、吳起的影響很大。他向屍佼學習雜家學說,後侍奉魏國國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說:“公孫鞅年輕有才,可以擔任國相治理國家”。商鞅年輕,公叔痤見魏惠王無意願,又對魏惠王說:“主公如果不用公孫鞅,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投奔別國。”魏惠王認為公叔痤已經病入膏肓,語無倫次,於是皆不採納。公叔痤私下要商鞅趕緊離開魏國,商鞅明白魏惠王未把自己放在眼裡,不採納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會採納殺他之言,所以並沒有立即離開魏國。投奔秦國.前362年,秦孝公繼位。當時黃河和殽山以東的戰國六雄已經形成,淮河、泗水之間有十多個小國。周王室勢力衰微,諸侯間用武力相互征伐吞併。秦國地處偏僻的雍州,不參加中原各國諸侯的盟會,被諸侯們疏遠,像夷狄一樣對待。秦孝公繼位後以恢復秦穆公時期的霸業為己任,在國內頒佈了著名的求賢令,命國人、大臣獻富國強兵之策。秦孝公在求賢令中指出:“秦國自秦厲共公之後接連幾代不得安寧,國家內憂外患,魏國趁機奪取了祖先的河西之地。諸侯們疏遠秦國,恥辱沒有比這更大的了。賓客和群臣中誰能為秦國獻出富國強兵之策,我便給予他高官、土地的賞賜。”公叔痤死後,商鞅聽說秦孝公在國內釋出求賢令,便攜帶李悝的《法經》投奔秦國,透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見孝公。商鞅第一次用帝道遊說秦孝公,孝公聽後直打瞌睡並透過景監指責商鞅是個狂妄之徒,不可任用。五日後,商鞅再次會見秦孝公,用王道之術遊說,孝公不能接受並再次透過景監責備商鞅。商鞅第三次會見秦孝公時用霸道之術遊說,獲得孝公的肯定但沒有被採用,但商鞅此時已領會孝公心中的意圖。最後商鞅見孝公時暢談富國強兵之策,孝公聽時十分入迷,膝蓋不知不覺向商鞅挪動,二人暢談數日毫無倦意。景監不得其解,向商鞅詢問緣由。商鞅說秦孝公意圖在當今爭霸天下,所以對耗時太長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學說不感興趣。變法之爭.秦孝公打算在秦國國內進行變法,又害怕國人議論紛紛,所以猶豫不決。秦孝公召開朝會命臣工商議此事,商鞅勸秦孝公說:“行動猶豫不決,就不會搞出名堂,辦事猶豫不決就不會成功。況且超出常人的行為,本來就會被世俗非議;有獨道見解的人,一定會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後都弄不明白,聰明的人事先就能預見將要發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謀劃新事物的創始,但可以和他們共享成功的歡樂。探討最高道德的人不與世俗合流,成就大業的人不與一般人共謀。因此,聖人只要能夠使國家強盛,就不必沿用舊的成法;只要能夠利於百姓,就不必遵循舊的禮制。”甘龍反駁說:“聖人不改變民俗來教育民眾,智者不改變已形成的法令來治理國家。順應民風民俗教育民眾,不費力就能成功;沿襲舊有制度來治理國家,官吏習慣而百姓安定。”商鞅說:“甘龍所說的,是世俗的說法。一般人安於舊有的習俗,而讀書人拘泥於書本上的見聞。這兩種人奉公守法還可以,但不能和他們談論成法以外的改革。夏商周三朝禮制不同能統一天下,春秋五霸法制不一能各自稱霸一方。聰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約;賢能的人變更禮制,尋常的人被禮制約束。”杜摯說:“沒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變法;沒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換舊制。仿效過去的法度沒有過失,遵循已有的禮儀不會出現偏差。”商鞅說:“治理國家沒有一成不變的辦法,有利於國家發展就能不仿效過去的法度。商湯、周武王不沿襲過去的法度能夠得天下,夏朝、商朝因遵循舊制而滅亡。反對舊法的人不能非議,而沿襲舊禮的人不值得讚揚。”秦孝公十分贊同商鞅的觀點。墾草令.變法之爭結束後,秦孝公於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頒佈《墾草令》,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主要內容為:第一次變法.《墾草令》在秦國成功實施後,秦孝公於前356年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國內實行第一次變法。主要內容為:商鞅頒行新法前為取信於民,派人在國都後邊市場的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長的木頭,招募百姓中能把木頭搬到北門的人立即獲得賞金十兩。百姓們都感到很詫異,沒有人去搬。後商鞅將賞金追加至五十兩,終於有個人將木頭搬到北門,果然獲得賞金五十兩。商鞅藉此表明令出必行,絕不欺騙,史稱「徙木立信」。商鞅的新法在秦國實行一年後,百姓到國都抱怨新法不方便的人數以千計。此時正逢太子駟觸犯新法,商鞅認為新法之所以不能順利實行,是因為有貴族帶頭違反。因為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罰,於是就處罰了太子之傅公子虔,以黥刑處罰了太子之師公孫賈。後公子虔又觸犯新法,被處劓刑。自此,秦國人就都遵守新法。商鞅的新法在秦國實行十年後,國內百姓都非常高興。秦國人路不拾遺,山中沒有盜賊,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於為國家打仗,怯於私鬥,鄉村、城鎮秩序安定。百姓之中有當初說新法不方便現今說方便的,商鞅指責他們是擾亂教化之民,將他們全部遷往邊疆,此後百姓之中再無人敢議論新法。經過第一次變法後,秦國國力開始強大。前358年,秦國在西山會盟,結束了秦國長期不與中原諸侯會盟的局面,後封為大良造第二次變法.咸陽遷至咸陽,同時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進行第二次變法。主要內容為:經過第二次變法後,秦國國力更加強大。周顯王派使臣賜予秦孝公霸主的稱號,諸侯各國都派使者前來祝賀。前348年,韓昭侯親自前往秦國,與秦孝公簽訂停戰盟約。前342年,秦孝公派太子駟率領西戎九十二國朝見周顯王,顯示了秦國西方霸主的地位。河西之戰.收復河西失地、恢復秦穆公時期的霸業是秦獻公、秦孝公兩代國君的願望。秦孝公繼位後,更是將收復河西失地作為國家的首要任務之一。前354年,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奪取了漆及富丘兩地,此戰為秦孝公時期收復河西失地的序幕。經過兩次變法後的秦國國力強大,而商鞅作為收復河西的主將,在戰爭中顯示了他的軍事及外交才能。安邑、固陽之戰.前353年,趙成侯派使者向齊國求援,齊威王派兵分兩路救援趙國,一路齊軍與宋國景㪨、衛國公孫倉所率部隊會合,圍攻魏國的襄陵來阻止秦軍的進攻。前351年,商鞅又率兵包圍並佔領固陽。前352年,魏惠王呼叫韓國的軍隊擊敗包圍襄陵的齊、宋、衛聯軍,齊國被迫請楚國大將景捨出面調停,各國休戰。前351年,魏惠王與趙成侯在漳河邊結盟,撤出趙國首都邯鄲。魏國陸續與各國和談後,集中兵力向西反攻,奪回安邑幷包圍固陽。為爭取時間在國內進行第二次變法,秦孝公於前350年與魏惠王在彤地會盟修好,緩和了兩國緊張的關係。逢澤會盟.魏惠王以朝見周天子為名,召集泗上十二諸侯舉行會盟,圖謀攻秦。秦孝公下令加強防守,並採納商鞅“尊魏為王”的策略來改變魏國進攻秦國的意圖。前344年,秦孝公派商鞅遊說魏惠王,勸說他除了號令宋、衛、鄒、魯等十二個小國外,還要向北聯合燕國,向東攻打齊國,迫使趙國屈服;向西聯合秦國,向南攻打楚國,迫使韓國屈服,這樣霸業可成。商鞅還建議魏惠王順從天下之志,先行稱王,再圖霸業。魏惠王聽從商鞅的遊說開始稱王,按照天子的規格大建宮室,製作丹衣和九施、七星之旗,並召集各小國參加逢澤會盟,秦公子少官和趙肅侯也應邀參加,諸侯會盟後又前往朝見周天子。魏惠王僭越禮制的行為引起了齊、楚等國的憤怒,諸侯紛紛倒向齊國。西鄙之戰.前341年,魏國在馬陵之戰遭受齊國重創,主將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商鞅趁機對秦孝公說:“秦國和魏國的關係,就像人得了心腹疾病,不是魏國兼併秦國,就是秦國吞併魏國。魏國地處山嶺險要的西部,佔據崤山以東,與秦國以黃河為界。形勢有利時就向西侵犯秦國,不利時就向東擴充套件領地。如今君上聖明賢能,秦國繁榮昌盛。而魏國剛剛被齊國擊敗,可以趁此良機攻打魏國。魏國抵擋不住秦國的攻勢,必然要向東撤退。魏國一向東撤退,秦國就佔據了黃河和崤山險固的地勢,向東可以控制各國諸侯,這可是一統天下的帝王基業啊!”秦孝公採納商鞅的建議,決定趁魏國實力尚未恢復之機,大舉攻魏。前341年,秦國聯合齊、趙兩國攻打魏國。同年九月,秦孝公派商鞅進攻魏河東,魏派公子卬迎戰。兩軍對峙時,商鞅派使者送信給公子卬,說:“我當初與公子相處的很快樂,如今你我成了敵對兩國的將領,不忍心相互攻擊,我可以與公子當面相見,訂立盟約,痛痛快快地喝幾杯然後各自撤兵,讓秦魏兩國相安無事。”公子卬赴會時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虜,商鞅趁機攻擊魏軍,魏軍大敗。魏惠王被迫割讓河西部分土地求和,此時魏惠王說:“寡人真後悔沒有聽公叔痤的話。”商鞅因戰功獲封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趙良的警告.商鞅在秦國執政二十一年,招來貴族宗室怨恨。趙良透過孟蘭皋去見商鞅,商鞅對他說:“當初秦國的習俗和戎狄一樣,父子不分開,男女老少同居一室。如今我改變了秦國的教化,使他們男女有別,分居而住。我徵調士卒大造宮廷城闕,把秦國營建的像魯國、衛國一樣。您看我治理秦國,與五羖大夫百里奚比,誰更有才幹?”趙良說:“那五羖大夫,是楚國偏僻的鄉下人,他聽說秦穆公賢明,就想當面去拜見卻苦於沒有路費,就把自己賣給秦國人,穿著粗布短衣給人家餵牛。秦穆公知道這件事後把他提拔起來,凌駕於萬人之上,秦國沒有人不滿意。他出任秦相期間,向東討伐過鄭國,三次擁立晉國的國君,一次出兵救晉;他在秦國境內施行德化,巴國前來納貢;他施德政於諸侯,四方少數民族前來朝見,由余聽說後,不遠萬里趕來敲門投奔。五羖大夫出任秦相,勞累不坐車,酷暑炎熱不打傘,走遍國中不用隨從的車輛,不帶武裝防衛,他的功名永載史冊,他的德行施教於後代。五羖大夫死時,秦國不論男女都痛哭流涕,連小孩子也不唱歌謠,正在舂米的人也因悲哀而不發出相應的呼聲,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啊。如今您能夠見到秦君,靠的是秦君寵臣景監的推薦介紹,這就談不上什麼名聲了。身為秦國國相不為百姓造福而大規模地營建宮闕,這就談不上為國家建立功業了。懲治太子的師傅,用嚴刑酷法殘害百姓,這是積累怨恨、聚積禍患啊。教化百姓比命令百姓更深入人心,百姓模仿君臣的行為比命令百姓更為迅速。如今您卻違情背理地建立權威、變更法度,這不是對百姓施行教化啊。您又在封地南面稱君,天天用新法來逼迫秦國的貴族子弟。公子虔閉門不出已經八年了,您又殺死祝歡,用黥刑處罰公孫賈。這幾件事,都不是得人心的。您一出門,後邊就跟著數以十計的戰車,車上都是頂盔貫甲、身強力壯、持矛操戟的貼身警衛,您離開這些警衛肯定不敢自己出門。您的處境就好比早晨的露水,面臨很快消亡的危險。您還打算要延長自己的壽命嗎?那為什麼不把封地交還給秦國,到偏僻荒遠的地方澆園自耕;勸秦君重用那些隱居山林的賢才,贍養老人,撫育孤兒,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尊崇有德之士,這樣才可以稍保平安。您還要貪圖封地的富有,以獨攬秦國的國政為寵幸,聚集百姓的怨恨,秦君一旦捨棄賓客而不能當朝,秦國想要拘捕您的人還能少嗎?您喪身的日子就會像抬起腳來那樣迅速地到來。”但商鞅最終沒有聽從趙良的勸告。作法自斃.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戰國策》記載秦孝公想傳位於商鞅,商鞅推辭不接受。 趙良警告的五個月後,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君繼位。 商鞅想要告老退休,有人向秦惠文君說:“大臣功高蓋主就會危害國家社稷,對身邊的人過於親近就會惹來殺身之禍。現如今秦國的男女老幼只知道商鞅的新法,而不知道君上您。況且君上您與商鞅有仇,願君上早下決斷。”公子虔等人也告發商鞅謀反,秦惠文君於是派人捉拿商鞅。商鞅逃至邊關,晚上想住宿旅店,因未帶身份證件,店主不知道是商鞅本人,害怕新法連坐而不敢留宿。商鞅感嘆道:“制定的法律竟然遺害到了這種地步!” 這就是成語“作法自斃”的來歷。商鞅帶領親屬及手下隨從逃亡至魏國,魏將穰疵怨恨商鞅用欺騙的手段俘虜公子卬、擊敗魏軍,將其驅逐回秦國。商鞅回秦後被迫潛回封地,發動邑兵攻打鄭縣。秦惠文君派兵攻打,商鞅戰敗死於彤地,其屍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眾。秦惠文君同時下令誅滅商鞅全族。商鞅死後,他所推行的新法並沒有被廢除,而是一直影響著秦國乃至以後的秦朝。著作.《漢書·藝文志》在法家論著中記載商鞅著有《商君》29篇,兵家權謀論著中著有《公孫鞅》27篇。其中《公孫鞅》已失傳,現存的《商君書》共有24篇,其中第16篇刑約和第21篇御盜內容已失傳。此外,《群書治要·卷三十六》還摘錄有《商君書·六法》一段文字。《商君書》又稱《商子》,是由商鞅的言行和思想及法家後學著作彙編而成,是法家學派的代表作品之一。書中主張以法治國、重農抑商、重戰尚武、重刑輕賞,貶斥儒家學說、縱橫家及遊俠。以下為《商君書》的篇目及主要內容:此外,《漢書·藝文志》在農家論著中記載有《神農》二十篇,顏師古引劉向的《七略·別錄》認為此書疑為李悝和商鞅所著。思想.商鞅的思想可分為兩方面,他具有法家共有的思想,此外他還具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前者使商鞅成為法家的一個派系,後者使商鞅的思想具有自己的特色。共同思想.法家認為政治目標要固定,而政治手段需要靈活。為實現政治目標要調動所有的政策和組織,靈活的採用相應的手段,以便實現這個目標,法家掌握權力後透過變法革新就是基於這個理論。商鞅在變法之爭時提到的“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就成為了秦國政治的指導原則,使秦國領先於山東六國。其次,法家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商鞅執法不避權貴、刑上大夫表明了他堅決貫徹了法家的這一主張。最後,法家還有一個共性就是“明法”,商鞅一樣抱著這種態度和精神來推行政治改革,讓百姓知曉法律。例如蔡澤遊說范雎時曾說:“夫商君為秦孝公明法令”,韓非也說商鞅“燔詩書而明法令”,可見商鞅不但在言論上明法,在行動上也以此為目標。獨立思想.商鞅獨立的思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商鞅主張全農的經濟政策,為此他頒佈了《墾草令》,制定出二十種重農和開墾荒地的辦法。一方面直接或間接的刺激農業發展,一方面打壓工商業。其次,商鞅主張重刑厚賞。商鞅認為人的本性是趨利畏罪的,只要重刑厚賞,就可以很好的治理人民,使國家安定。為此商鞅一方面制定嚴酷的刑法治理人民,一方面重賞立信。韓非在《韓非子·奸劫弒臣第十四》中評價商鞅的什伍連坐法:“犯之者其誅重而必,告之者其賞厚而信”可為明證。再次,商鞅主張重戰尚武,具有軍國主義思想。商鞅通曉法家、兵家兩家思想,兼有政治、軍事的雙重性格,這使他不但重法,而且重兵。商鞅反覆強調政治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取得軍事上的成功,為此商鞅鼓勵對外發動戰爭以及按軍功彰顯榮耀,並在變法時頒佈了獎勵軍功的法令。最後,商鞅主張國家應統一民眾的心智,制定統一的制度,實現統一的目標。商鞅治理秦國,使百姓專注於農耕和兵戰兩件事,全國各個階層及各行各業的人必須從事農業和軍事有關的活動,剝奪百姓獨立的思想和行動,全國的政策法規都必須針對重農重戰的國策來制定。為此,商鞅還為秦國制定了統一的賦稅和度量衡制度。影響.商鞅的思想在商鞅死後經過發展逐漸形成一門學派,鄭良樹稱為商鞅學派。商鞅學派經過建立、開拓、發展、定型和後勁五個階段,配合秦的歷史,逐漸成為主宰秦國乃至秦朝的思想主流。評價.正面評價.革法明教.商鞅透過變法將秦國改造成富裕強大之國,為秦國將來統一六國,建立一統天下的秦朝,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歷朝歷代對於商鞅進行的富國強兵的變法都有極高的評價,例如:蔡澤評價商鞅:夫商君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賞,有罪必罰,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決裂阡陌,以靜生民之業而一其俗,勸民耕農利土,一室無二事,力田稸積,習戰陳之事,是以兵動而地廣,兵休而國富,故秦無敵於天下,立威諸侯,成秦國之業。李斯評價商鞅: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評價商鞅:鞅去衛適秦,能明其術,強霸孝公,後世遵其法。桑弘羊稱讚商鞅:昔商君相秦也,內立法度,嚴刑罰,飭政教,奸偽無所容。外設百倍之利,收山澤之稅,國富民強,器械完飾,蓄積有餘、夫商君起布衣,自魏入秦,期年而相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故兵動而地割,兵休而國富…功如丘山,名傳後世。劉向評價商鞅: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廣雍州之地,東並河西,北收上郡,國富兵彊,長雄諸侯,周室歸籍,四方來賀,為戰國霸君,秦遂以彊,六世而並諸侯,亦皆商君之謀也。北宋的王安石曾賦詩稱讚商鞅: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梁啟超的作品《中國六大政治家》將商鞅與管仲、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張居正並列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麥孟華給予了商鞅“法學之鉅子,政治家之雄”的極高評價。陳啟天評價商鞅的變法“不但創造了秦國的命運,而且決定了秦後二千年的政治歷史”,商鞅是一位“革新的、實行的大政治家”。毛澤東對商鞅評價很高,說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國富民偉大的政治家,是一個具有宗教徒般篤誠和熱情的理想主義者”。青年毛澤東寫道:商鞅的新法“懲奸宄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福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貪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 他還稱讚商鞅“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徹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僅限於當時,更影響了中國數千年”。盡公不為私.商鞅執法不避權貴,治理國家殫精竭慮、盡公不為私的精神也得到了廣泛的肯定。范雎評價商鞅:夫公孫鞅事孝公,極身毋二,盡公不還死,信賞罰以致治,竭智慧,示請素,蒙怨咎,欺舊交,虜魏公子卬,卒為秦禽將,破敵軍,攘地千里。韓非稱讚商鞅:塞私門之請而遂公家之勞。《戰國策》稱讚商鞅: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強大。劉向評價商鞅:夫商君極身無二慮,盡公不顧私,使民內急耕織之業以富國,外重戰伐之賞以勸戎士。法令必行,內不私貴寵,外不偏疏遠。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奸息。軍事才能.此外,商鞅作為統帥為秦國攻城略地,拓地千里,許多著作將商鞅與當時的名將並稱。《漢書·刑法志》將商鞅與吳國的孫武、齊國的孫臏、魏國的吳起並稱;《荀子·議兵篇》將商鞅與齊國的田單、楚國的莊蹻、燕國的樂毅並稱。負面評價.人性刻薄.司馬遷對商鞅評價不高,他認為商鞅用膚淺的帝王之術取悅秦孝公、透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走門路這些不光彩手段獲得重用後,在秦國國內採用近乎“暴力”的手段進行快速改革、處罰公子虔、欺騙公子卬、不聽趙良的勸告,這些足以證明他是個刻薄少恩的人。加劇貧富懸殊.董仲舒批評說:商鞅廢除井田,導致“富者田連仟伯,貧者亡立錐之地”。班固認為商鞅變法加劇了百姓的貧富懸殊以及諸侯國之間相互兼併,嚴重地影響了社會的安定。班固還批評商鞅鼓勵發動戰爭,致使橫屍遍野、生靈塗炭。濫用酷刑.商鞅變法時所設的連坐之法,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商鞅執法嚴酷,曾在渭河邊一日處決囚犯七百人,河水因此變紅,號哭之聲驚天動地。商鞅嚴格執法、濫用酷刑的行為招致普遍的怨恨,漢昭帝時的賢良文學也認為商鞅的嚴酷刑法是造成秦朝快速滅亡的重要原因,《舊唐書》甚至將商鞅稱為酷吏。弱民至上.記錄商鞅言行的《商君書》作為一部法家學派作品,其中充斥著大量弱民政策以及法家士子為帝王穩固政權,剝奪百姓人權的觀點。例如:《商君書》中認為國家與人民是矛盾的關係。人民強大,則國家虛弱。所以想要國家強大,則必須削弱人民。能夠戰勝強敵、稱霸天下的國家,必須制服本國的人民。只有使人民自主性低、樸實忠厚、以及服從規矩,人民才不易結成強大的力量來對抗國家和君主,這樣國家才會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會牢固。《商君書》中認為人性本惡,必須承認人之惡性,治理國家要以惡治善才能使國家強大。《商君書》中主張重刑輕賞,他認為加重刑罰,減少獎賞,是君主愛護民眾,民眾就會拼命爭奪獎賞;增加獎賞,減輕刑罰,是君主不愛護民眾,民眾就不會為獎賞而拼死奮鬥。貶斥儒家學說.商鞅貶斥儒家學說,將儒家所推崇的禮樂、詩書、孝悌、修善、誠信、貞廉、仁義、非兵、羞戰貶斥為六蝨,認為國家必須去除六蝨才能強大。西漢以來的儒生對於商鞅使用嚴酷刑罰改變民風民俗、敗壞道德的行為多有非議。賈誼評價商鞅:商君違禮義,棄倫理,並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漢昭帝時的賢良文學批判商鞅:商鞅棄道而用權,廢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為俗,欺舊交以為功,刑公族以立威,無恩於百姓,無信於諸侯,人與之為怨,家與之為仇。商鞅反聖人之道,變亂秦俗,其後政耗亂而不能治,流失而不可復。唐代的趙蕤評價商鞅:夫商鞅、申、韓之徒,貴尚譎詐,務行苛刻。廢禮義之教,任刑名之數,不師古,始敗俗傷化。此則伊尹、周召之罪人也。 朱熹批評:“他欲致富強而已,無教化仁愛之本,所以為可罪也。”紀念.商鞅廣場.為紀念商鞅,陝西省商洛市於2007年建成商鞅廣場,坐落於該廣場的商鞅雕塑也是該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商鞅雕塑高9米,左手持簡,身佩寶劍。雕塑背後是一面總長33.8米的浮雕文化牆,講述了商鞅變法的經過。文學形象.長篇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商鞅於第八十七回《說秦君衛鞅變法 辭鬼谷孫臏下山》登場,前期經歷與《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差別不大。在第八十九回《馬陵道萬弩射龐涓 咸陽市五牛分商鞅》中,秦孝公以商鞅為主將、公子少官為副將帶兵進攻魏河東,魏派公子卬迎戰,兩軍在吳城對峙。商鞅派使者送信,欺騙公子卬前來赴會。公子卬在宴會中被商鞅埋伏的猛士烏獲所俘。商鞅命軍士押解公子卬回秦國,又命任鄙、烏獲帶領公子卬的部下賺開城門,佔領吳城。魏惠王被迫獻河西之地求和,公子卬最後投降秦國。秦孝公死後,商鞅自認為是前朝重臣,居功自傲。公子虔、公孫賈及甘龍、杜摯因舊怨誣陷商鞅謀反,秦惠文君大怒,命公孫賈率兵三千捉拿商鞅,百姓因商鞅執法嚴酷而記恨商鞅,都隨之追趕。商鞅逃亡途中因未攜帶身份證件而不能投宿旅店,轉而逃至魏國。魏惠王怨恨商鞅用欺騙的手段俘虜公子卬、擊敗魏軍,將其驅逐回秦國。商鞅回到秦國後被公孫賈捉住,秦惠文君歷數其罪後將商鞅五牛分屍,百姓爭吃其肉。此外還有多部以商鞅為主人公,以他的生平為原型的長篇歷史小說,如現代作家江來、肖芬的《商鞅》以及孫皓暉的《大秦帝國·第一部·黑色裂變》。影視形象.商鞅作為影視形象多次出現在電視劇、京劇、話劇等影視作品中。1999年上映的長篇電視劇《東周列國戰國篇》中,商鞅由溫海波飾演。2009年首播的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中,商鞅作為本劇的主人公,由王志飛飾演。 2015年《羋月傳》第一集中商鞅由施京明客串。此外,商鞅還出現在京劇劇目《商鞅考試》、《興秦圖》中,現代有以商鞅生平為藍本的話劇上映。註釋. | 585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商鞅",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51"
} |
呂不韋人,初為大商人,後來成為秦相,封文信侯,在秦為相十三年。廣招門客以「兼儒墨,合名法」為思想中心,合力編撰《呂氏春秋》,有系統性的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後為先秦雜家代表人物之一。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併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後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下令將其流放至蜀自鴆而亡。生平.呂不韋生年不詳。呂不韋為衛國濮陽人,在韓國陽翟經商,因“低買高賣”而“家累千金”。呂不韋在趙國都城邯鄲經商時,結識在趙國當人質的秦國公子嬴異人。華陽夫人膝下無子,呂不韋透過其弟與其姊說服華陽夫人收異人為義子,華陽夫人再說服安國君立異人為子嗣,如此可使華陽夫人避免在年老色衰下失寵。華陽夫人接受了這個說法,並親自接見異人。因華陽夫人是楚國人,呂不韋採取「鄉情攻勢」,事先教異人穿楚服,說楚語,加上異人本身應對得體,華陽夫人果然大為感動,令異人改名「子楚」,收為義子;又說服安國君立子楚為子嗣。如此一來異人變為安國君之嫡子,其在秦國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昇。秦昭襄王五十六年,秦昭襄王嬴稷崩,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儲君嬴子楚繼位,即秦莊襄王。拜相封侯.秦莊襄王元年,秦莊襄王以不韋為相邦,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同年,東周君與諸侯謀秦,呂不韋奉命誅殺東周君,滅東周國。秦莊襄王三年,秦莊襄王病故,嬴政繼位,即後之秦始皇。嬴政年方十三歲,尊呂不韋為「仲父」。呂不韋執政後,推行下列政策:開疆拓土,奪取韓趙魏大量城池,使秦國成功分割東方六國為南北部分,為統一戰爭的勝利奠定基礎。廣納人才,呂不韋廣招門客,為秦國蓄積大量人才。加強基礎建設,興建鄭國渠等水利工程,促進秦國農業生產。推行文化建設,招攬門客編寫呂氏春秋,並公佈於鹹陽門市以彰顯其權威性。呂不韋常與太后私通,後因恐禍及己,竟找到一個陽具巨大的男子嫪毐,偽成宦官進宮侍奉太后,且甚得太后專寵,太后與嫪毐生下二子。秦王政十年,秦王政發現太后與呂、嫪姦情,不但有私生子,更傳出秦王政也是為呂不韋之子。秦王政下令調查,嫪毐作亂,秦王政派呂不韋、昌平君、昌文君將其平定誅殺,再毒殺母親趙氏與嫪的私生子,並軟禁母親趙氏。流放.嫪毐叛亂牽連呂不韋,秦王政打算誅殺呂不韋,但呂不韋畢竟令秦王政父親得以登上秦王之位,有擁立之功,而且有眾多呂不韋門客求情,於是打消了判處呂不韋死刑的念頭。秦王政十年十月,秦王政以失職為名罷免呂不韋的相國職務,並把呂不韋放逐到其領地。不過一年過後,呂不韋仍然名聲顯赫,有不少來自各諸侯國的賓客使者,專程拜訪呂不韋。秦王政惟恐呂不韋叛亂,在秦王政十二年向他賜下一封敕書,大致內容如下:呂不韋一家被發配蜀地,想到秦王政不會放過自己,惟有飲鴆自殺,遺體被其食客偷偷安葬在洛邑北邙山。秦王政對於呂不韋的舊部,與參加呂不韋葬禮的賓客,採取下列措施:呂氏春秋.呂不韋生前“招致天下遊士”,有鑑如荀況及其學生,都喜歡著書立說以名揚天下,呂不韋因而授意他的食客編撰《呂氏春秋》,寫成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萬言。書成之後,呂不韋自覺《呂氏春秋》已經包含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因此對該書充滿信心,並將它公佈在咸陽城門,上面懸掛著一千金的賞金,遍請諸侯各國的遊士賓客。呂不韋聲言若有人能對《呂氏春秋》增刪一字的話,賞千金,竟無人改之,此即「一字千金」之由來。 | 585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呂不韋",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52"
} |
亞塞拜然族是亞塞拜然共和國的主體民族。主要分佈於亞塞拜然共和國與伊朗西北部,從高加索至伊朗高原的四周國家,如吉爾吉斯、塔吉克、喬治亞、伊朗、阿富汗等,也有零星分佈。絕大多數的亞塞拜然族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其文化傳統融合了伊朗、高加索民族與突厥語民族等周邊諸多元素。在19世紀初的沙俄—波斯戰爭中,波斯在高加索地區的領土被沙俄所佔領,並且1813年《古利斯坦條約》和1828年《土庫曼恰伊條約》的簽訂,最終劃分了俄羅斯和現在的伊朗的邊界。俄國與伊朗國境線兩邊的亞塞拜然族儘管是同一個民族,但經過兩個多世紀的分隔,已經演化出了一定的南北差異。亞塞拜然族的語言為亞塞拜然語,與同屬突厥語族的土庫曼語、土耳其語相近。歷史.亞塞拜然族被認為是根據波斯貴族阿特羅巴特斯所命名的。阿特羅巴特斯是米底亞的總督,統治了阿特羅帕特尼。亞塞拜然曾見證了許多民族的棲息與侵略,其包括米底王國、斯基泰人、波斯帝國、亞美尼亞人、古希臘、羅馬帝國、可薩人、阿拉伯人、烏古斯人、塞爾柱人、蒙古帝國與俄羅斯帝國。古亞塞拜然人使用古亞塞拜然語,它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分支。 在公元11世紀,隨著塞爾柱帝國的入侵,烏古斯土耳其部族開始穿過伊朗高原達到高加索和安納托利亞地區。烏古斯人的進入和另外一些土庫曼人被蒙古人所入侵。現在烏古斯部族分成了許多的小部落,其中大多數遜尼派遷往到安那託利亞發現。而今使用土耳其語的人也被稱作為亞塞拜然人。上古時期.高加索阿爾巴尼亞人被認為是現代亞塞拜然共和國定國地區的最早居民。早期伊朗定居者包括公元前九世紀的斯基泰人進入亞塞拜然。大概早在西元前17世紀進入伊朗東北部,定居於後來稱為米底亞的高原地區統治了阿拉斯河。南部地區米堤亞人公元前700-900年間建立帝國,公元前550年左右被併入阿契美尼德帝國這一時期,瑣羅亞斯德教傳播到高加索地區和阿特洛帕特內地區。阿契美尼德帝國 公元前330年被亞歷山大大帝打敗,但是米堤亞總督被允許繼續執政。繼亞美尼亞王國---波斯塞琉古王朝公元前247年衰亡之後,阿特羅帕提斯在公元前190年到公元387年間統治著高加索的阿爾巴尼亞部分地區。高加索阿爾巴尼亞人於公元一世紀建立帝國,該王國直到公元252年被波斯薩珊王劃為諸侯國之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獨立。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統治者Urnayr國王於公元四世紀正式採用基督教為國教,阿爾巴尼亞直到公元八世紀一直是基督教國家。薩珊帝國於公元642年被穆斯林阿拉伯人打敗,其統治隨之結束。中世紀.阿拉伯穆斯林向高加索地區前進的過程中打敗了薩珊帝國和拜占庭帝國。Javanshir王子領導基督教抵抗,公元667年基督教投降,之後阿拉伯人把高加索阿爾巴尼亞變成了自己的附屬國。公元九世紀到公元十世紀,阿拉伯作者開始把庫拉河到阿拉斯河流域地區稱作阿藍島地區。這一時期,巴士拉和庫法的阿拉伯人來到亞塞拜然佔領了當地人丟棄的土地;阿拉伯人成為該地區主要的土地所有者。由基督教向伊斯蘭教的轉變非常緩慢因為當地居民的抵制持續了幾個世紀,並且隨著一小撮阿拉伯人向大不里士和馬拉蓋這些城市移民,人們的怨恨情緒不斷上升。816到837年間,移民的大量湧入引發了伊朗亞塞拜然人的大規模叛亂,叛亂由當地一名為巴巴克·胡拉姆丁的索羅亞斯德教平民領導。儘管一直存在小規模持續抵抗,大部分亞塞拜然居民轉向伊斯蘭教。後來十世紀到十一世紀之間,Shaddadid和Rawadid的庫爾德王朝統治力亞塞拜然部分地區。十一世紀中期,塞爾柱人推翻了阿拉伯統治建立了佔據亞洲西南大部分地區的塞爾柱帝國。塞爾柱王朝時期標誌著烏古斯遊牧部落向這一地區的湧入,並且隨著西烏古斯土耳其語取代了早期高加索語和伊朗語,也就標誌著亞塞拜然突厥化的開始。然而,當時同時代作家例如波斯詩人尼扎米的作品證明伊朗文化大規模保留下來。突厥化的出現被載入敘事詩和史詩,最早的一部作品是《先祖科爾庫特書》書中提到了關於早期土耳其人高加索在和小亞細亞地區的寓言故事。突厥統治於1227年被蒙古人打斷,之後蒙古人和帖木兒統治這一地區直到1405年。遜尼派黑羊王朝土庫曼人和白羊王朝土庫曼人統治亞塞拜然時期,突厥統治復辟,直到1501年薩法爾王朝奪取政權。近代時期.薩法維王朝起源於伊朗亞塞拜然族,存在至1722年,薩法維王朝建立了現代的伊朗形態,因其在國家建設,建築學和科學上的成就而受到關注,薩法維王朝的崩潰是因其內部的腐朽和外部的來自沙俄和阿富汗的壓力。薩法維王朝鼓勵並傳播作為伊朗亞塞拜然人的國家特徵的重要一部分的什葉派伊斯蘭教,此外什葉派伊斯蘭教也對許多在阿拉塞胡北部的亞塞拜然人具有同樣的意義,薩法維王朝鼓勵藝術和文化並且沙。阿巴斯大帝開創了一個具有濃厚學術氣息的氛圍,根據一些學者所說,這一氛圍是一段新的波斯黃金時期。阿巴斯對政府和軍隊進行改革並對人民的要求做出回應。薩法維王朝之後是短暫的奧斯曼帝國的佔領,隨著一位自乎納珊酋長納迪爾沙·阿弗希爾 擊敗了阿富汗並重新奪回這個國家之後,這位酋長試著透過平衡什葉派的權力以穩定內政。接下來是短暫的卡里汗王朝的統治,再接著是愷加斯王朝,這個統治著亞塞拜然和伊朗的王朝始於1779年。在這個時期裡,沙俄的逼近威脅著波斯人所掌握的高加索。18世紀,俄波戰爭開始,在19世紀初期,以1813年的《古力斯坦條約》和1822年的《土庫曼恰條約》的簽訂而宣告結束。在《土庫曼恰條約》中正式地將愷加王國領土的高加索部分,割讓給俄羅斯帝國。伊朗亞塞拜然族在伊朗(資產階級)憲法革命中的角色不容小視,探索民主革命的偉大人物索塔汗, 巴爾汗兩人都是伊朗亞塞拜然族,1906-1911的伊朗(資產階級)憲法革命動搖了愷加王朝,愷加王朝的國王實際上已將國家的菸草和石油利益出賣給英帝國並被俄羅斯帝國蠶食著領土,由於制憲主義者們的努力,議會得以成立。伴隨著在一些地區農民開始反抗收稅人和地主,是僅有的君主制的固有支持者。民主派報紙出現並且伊朗學者們開始享受來自巴黎和彼得格勒的現代主義和風。愷加王朝國王和他的英國顧問們鎮壓了憲法革命。但是這個王朝的滅亡不可能會來的太遲,愷加王朝的最後一位國王不久就在一場軍事政變中退位,這場軍事政變是由來自古老的哥薩克軍團的一位軍官,裡扎汗所領導。該軍團是由沙俄所建立並由俄國人擔任軍官,以保護愷加王朝的統治者和俄國的利益。為了在這個二分之一人口是由各少民族所組成的國家,追求莊嚴的全民的同質性,裡扎汗迅速釋出連續禁令,禁止在學校,戲劇表演,宗教儀式,並且最後,書籍的出版上使用亞塞拜然語。隨著1941年9月裡扎汗退位,俄國軍隊以軍事和戰略的理由,佔領了大不里士和波斯西北部。亞塞拜然人民政府,一個由斯大林下達的命令而設立的附庸國,在賽義德 賈法爾 皮謝瓦里的領導下在大不里士宣佈成立。但是,在西方國家的壓力之下,蘇維埃軍隊不久就撤兵了,並且到1946年為止,伊朗政府重新取得了對伊朗亞塞拜然族的控制。根據格里·R·赫斯教授所述:11月11日,一支伊朗部隊進入大不里士,皮謝瓦里政府頃刻間倒臺。伊朗人受到亞塞拜然人民熱情地歡迎,亞塞拜然人強烈地偏向受德黑蘭的統治而不是莫斯科。蘇聯願意放棄它在自治的意見在擴大並且蘇聯更加渴望的長期目標是其石油開採權。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很大程度地融入現代伊朗社會,亞塞拜然人在今天被稱為亞塞拜然共和國度過了從俄羅斯帝國的統治到1918-1920年的短暫的獨立,接著,雖然在1919年凡爾賽和約會議上,美國總體伍德羅·威爾遜懇請給予亞塞拜然人獨立,但是高加索亞塞拜然仍被納入蘇聯的勢力範圍。1920年4月28日,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併入蘇聯,1936年12月5日成為直屬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直至蘇聯解體。當代.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共和國在1991年取得獨立,但是被捲入與亞美尼亞的一場關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的戰爭。起源.很多都把亞塞拜然人定義為突厥民族的一支,理由是他們說突厥語。然而,現今的亞塞拜然人被認為是在突厥化之前居住在高加索的高加索阿爾巴尼亞人和居住在伊朗北部的伊朗人的後裔。包括弗拉基米爾·米諾斯基在內的多名歷史學家解釋了大部分伊朗人和高加索地區人口是如何開始使用突厥語的。“公元5世紀或11世紀初,一支被稱為烏古斯人的,由塞爾柱家族領導的突厥遊牧部族——起初規模不大,後來不斷發展壯大並於公元11世紀建立了塞爾柱帝國——佔領了亞塞拜然地區。因此,居住那裡的伊朗人和與之相鄰的部分外高加索地區的人口開始使用突厥語。亞塞拜然地區的突厥語的顯著特徵是具有波斯語的語調,不考慮母音和諧等,這反映出了突厥化的人口的非突厥血統特點。”突厥人向亞塞拜然地區長達數個世紀的人口遷移以及該地區的突厥化最終形成了現今的亞塞拜然民族。突厥化.儘管“突厥人的侵入始於匈奴時代及之後”,但是幾乎沒有證據表明“突厥人在那兒永久定居了下來”。突厥人最早對該地區的較大的入侵開始於塞爾柱帝國時期並且在這一時期加快了入侵的步伐。語言上的相似性證明了烏古斯突厥人是從現今的土庫曼地區向亞塞拜然地區遷移的。人口遷移量直到蒙古時期仍居高不下,因為伊爾汗國這一稱法源於突厥化前的當地地名Azarbayjan或Adarbayjan,這展現出了一種逐漸發展的語言轉換過程——當地地名在突厥化過程中以另一種形式倖存了下來。多數專業學者把占主導地位的當地非突厥語民族在語言上的突厥化以及和突厥小部落的同化看作是阿澤爾人最有可能的起源。遺傳學.一些新的遺傳研究表明現在的人類人口結構的紊亂可能沒有和以前的思想一樣重要,人類人口的全體遺傳結構可能不會隨著移民事件而改變,譬如在亞塞拜然人中的例子,亞塞拜然共和國的阿塞人的大部分基因與其他的高加索人相似比如亞美尼亞人,且在伊朗境內的亞塞拜然區的人與其他伊朗人相似。劍橋大學的研究.最近的一個關於伊朗遺傳景觀的研究由劍橋大學Maziar Ashrafian 波拿巴教授帶領的一個由遺傳學家組成的團隊完成。波拿巴指出他的團隊已經對不同語種的人廣泛地進行了DNA檢驗,包括在伊朗的印歐語系和非印歐語系的人。該項研究發現伊朗籍亞塞拜然人沒有相似的第十三因子,並且在安納托利亞和歐洲土耳其人中發現了其他的遺傳標記。然而,這些像伊朗籍亞塞拜然人的膜補體調節蛋白和線粒體DNA的遺傳第十三因子和其他遺傳特性和伊朗籍波斯人是相同的。高加索的研究.2003年的研究發現:“Y染色體 單倍體 表明 說印歐語的亞美尼亞人和說土耳其語的亞塞拜然人的遺傳基因在高加索的地域鄰居比在其他地區使用他們語言的鄰居更相似。”這項研究的作者表示它表明本地的高加索人語種的替代。來自於亞洲中部的一項關於有限的遺傳摻合物的證據,特別是土耳其人,他們比他們的鄰居――格魯吉尼亞人和亞美尼亞人,更高線粒體DNA分析表明和伊朗人的主要關係是透過一個更大的僅次於高加索區的西歐人口群體,根據一項不包括阿塞人的研究,但包括在其他研究中那些和阿塞人群居的喬治亞人。這個來自於檢測的結論表明高加索籍阿塞人擁有一個複雜的人口關係,為了更大地相似性,包括高加索人,伊朗和附件的東方人,歐洲人和土耳其人。其他的線粒體DNA和Y染色體的遺傳分析顯示高加索人口是歐洲人和附近的東方人之間的遺傳媒介物,但是總的來說他們和附近的東方人更接近。另一項由俄羅斯遺傳學雜誌的研究,把亞塞拜然籍伊朗人跟土耳其籍亞塞拜然人聯絡到一起:“人口的遺傳結構檢測了其他說伊朗語的人和亞塞拜然人,結果表明來自亞塞拜然講伊朗語的人比居住在其他區域講伊朗語的人更接近與亞塞拜然人。人種學.歷史上伊朗籍亞塞拜然人和高加索人中講土耳其語的人稱他們自己或被他人提及的為穆斯林,土耳其人或阿賈姆人,並且宗教身份盛行超過了種族身份。在19世紀當南部的高加索屬於俄羅斯帝國的版圖時,俄羅斯當局,提及到所有的土耳其人例如塔特人,把阿塞人定義為亞塞拜然人或南高加索塔塔爾人,來區別於其他土耳其人。俄國的布羅克豪斯和艾芙隆百科字典,在19世紀90年代發表,也把亞塞拜然人指代為Aderbeijans (адербейджаны) 。依據上述百科全書裡的土耳其塔特人的標題:一些學者叫作亞塞拜然人(адербайджаны)。”人種學也被約瑟夫·德尼克稱作:“ 純粹的語言組織和人體組織不一樣:因此講一口土耳其語在高加索和波斯的亞塞拜然人,已經跟講波斯語的Hadjemi-波斯人擁有同樣的體型。”人口統計和社會團體.亞塞拜然人在世界上的總人口數大概在兩千四百萬到三千三百萬之間,但具體的數目很難核實。他們大多居住在亞塞拜然共和國和伊朗的亞塞拜然區。伊朗境內的亞塞拜然人大多生活在西北省份,總人口在一千六百萬到二千三百萬之間。亞塞拜然共和國大概有七百六十萬的亞塞拜然人。此外,還有數百萬的亞塞拜然人則漂泊在鄰國乃至世界的各個角落。在土耳其、喬治亞、俄羅斯、英國、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中都存在著數目可觀的亞塞拜然人團體。儘管亞塞拜然定期的進行人口普查,所得出的人口統計數字應該是可靠的,但生活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口數目依然成謎。從上世紀早期開始,歷屆的伊朗政府一直在公佈多民族的人口總數的問題上進行迴避。非官方的統計數字中亞塞拜然人佔伊朗總人口數的20–24%。但許多的伊朗學者堅稱亞塞拜然人可能佔到伊朗總人數的三分之一,這些學者包括尼奇·凱迪等等。亞塞拜然和伊朗之外興起了一個規模很大的亞塞拜然人國外團體。依照Ethnologue百科全書上關於亞塞拜然人的1993年統計資料,當時有大概一百萬的操阿國北部方言的亞塞拜然人分佈在南達吉斯坦、亞美尼亞、愛沙尼亞、喬治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土庫曼和烏茲別克之中。從其他的資料,例如人口普查等,可以確認亞塞拜然人當時遍佈了前蘇聯。Ethnologue百科全書中關於亞塞拜然人在亞美尼亞的統計數字是過時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反政府武裝發起的獨立戰爭使得當地的亞塞拜然人口無法統計。Ethnologue後來又報道說有另外的一百萬亞塞拜然人生活在伊朗之外,但這些數字並不能說明情況。就好像是生活在伊拉克的那些土耳其人,儘管和土耳其人同一種族,意識形態已大相徑庭。亞塞拜然共和國內.亞塞拜然人絕對是亞塞拜然人口最多的種族,他們普遍的代表了阿國絕大部分的意識形態。而他們生活在伊朗的同袍情況則不同,這些人大多數已被數十年前蘇聯宣揚的無神論所同化。蘇聯人同時還降低了他們的文盲率,識字的人佔到了大約98.8%。但儘管城市教育普及度高,農村的教育工作相對還很差。另一個類似的城鄉差異則體現在衛生保健上。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的戰爭,對其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造成近百萬的國民流失,國家財政也赤字不斷。亞塞拜然透過石油工業獲得利潤,但其政府的高度腐敗使得繁榮富強成為泡影。許多亞塞拜然人對本國的政治程序感到心灰意冷。亞塞拜然的現任總統伊哈姆·阿里耶夫曾經被描述為“縱容腐敗,暴力鎮壓政見不同者,正是禍根”。儘管有這麼多的問題存在,亞塞拜然的經濟還是出現了復甦的跡象,同時出現一個活躍的反對黨,堅定的為提高普通亞塞拜然人的生活品質而努力。伊朗境內.亞塞拜然人大多出現在伊朗的西北省份中:東亞塞拜然省、阿爾達比爾、贊簡、哈馬丹的部分地區、加茲溫、東亞塞拜然省和馬卡茲。其餘的人則居住在德黑蘭省、法爾斯省等其他的地區。一般來說,由於先前伊朗學術界倡導的伊朗伊斯蘭教改革,亞塞拜然人在伊朗被當作一個“意識相通,語言不同的少數民族”。儘管衝突仍然存在,亞塞拜然人在伊朗還在社會的各個階層中都有自己的代表,這些階層有“政客、軍人、知識分子三個等級,而宗教中的等級劃分也是如此。”統一使用伊朗語的政策《巴列維條款》曾讓亞塞拜然人滿懷怨恨,該條款禁止在政府機關、學校和報刊中使用亞塞拜然語。但隨著1979年的伊朗革命的到來,新政府不再將重點放在民族對立,而是將宗教意識形態的統一視為一體化的主要因素。一個由阿亞圖拉·卡澤穆·希瑞曼德瑞所率領的亞塞拜然民族主義團體,在伊斯蘭教革命政府執政時期出現了。他們呼籲更高的區域自治權,以及修改憲法,讓無神論者和反對黨合法化;但遭到政府拒絕。在2006年5月,一副觸怒了許多亞塞拜然人的漫畫的發表,激起了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的騷動。該漫畫由馬納·耐耶斯塔尼所繪,這場爭議由漫畫的作者和編輯均被解職而告終。伊朗的民族多樣性.儘管有一些偶爾的摩擦,但亞塞拜然人和伊朗波斯人其實本為同根生。現在伊朗籍亞塞拜然人的生活條件就和波斯人的幾乎一摸一樣。“居住在城市的亞塞拜然人和波斯人的生活方式無異,並且在一些兩民族兼有的城市,上流社會存在相當多的通婚現象。同樣,一些亞塞拜然村民和波斯村民的風俗也無很大差異。”安德魯·伯克這樣描述亞塞拜然人:“亞塞拜然人以在商業和集市方面活躍而出名,在伊朗全國都可以聽見他們喋喋不休的吆喝聲。年老的亞塞拜然人戴上傳統羊毛氈帽,伴著音樂起舞,這已經成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亞塞拜然人都多才多藝,很多伊朗籍亞塞拜然人都成為文學、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名仕。”此外,許多伊朗籍亞塞拜然人都位高權重,阿里·哈梅內伊現在就是伊朗的最高領導人。與居於本國的亞塞拜然人相比,在伊朗的亞塞拜然人非常保守。不過,自1991年亞塞拜然獨立以來,兩國的亞塞拜然人之間的利益來往一直持續不斷。文化.亞塞拜然人在很多方面都體現歐亞兩種文化特點。亞塞拜然北方人受蘇俄和東歐影響,而南方人則沿襲土耳其、阿拉伯和波斯的傳統。現代亞塞拜然人的文化中就包含很多亞塞拜然人在文學、藝術、音樂和電影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語言文學.亞塞拜然人說亞塞拜然語的詩作。還有Ismail I Shah of Safavid Persia以Khatâ'i的筆名寫作的亞塞拜然詩歌。現代亞塞拜然文學仍然延續著重人文主義的傳統,這一傳統在Samad Vurgun, Shahriar和許多其他人的作品中都有所體現。亞塞拜然語隸屬於阿爾泰語系的南突厥語支,文字最初以阿拉伯字母表記,自1924年起,蘇聯中央對亞塞拜然政府施壓要求改用拉丁字母,意圖在一定程度上減弱其伊斯蘭文化影響與民族分離主義傾向。1939年起政府則強制要求使用西裡爾字母書寫,直至蘇聯解體。目前亞塞拜然語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土耳其語字母。亞塞拜然人大多通雙語,往往不是俄語流利。宗教.大多數亞塞拜然人都是什葉派穆斯林,其國家的宗教少數派有遜尼派穆斯林,祆教徒,基督徒和巴哈伊教。儘管作為一個信神的國度,但亞塞拜然還是有不少民眾沒有任何宗教信仰,他們被稱為文化意義上的穆斯林。亞塞拜然的穆斯林中還有一小部分蘇菲派。另外,亞塞拜然共和國約有5000基督信眾,多為宗教皈依者。農村地區的一些亞塞拜然人仍保有前伊斯蘭教的萬物有靈論的信仰,例如他們認為某些地方或者樹木或者岩石都是有神性而需要尊敬的。除伊斯蘭教節日,來自其他宗教的節日也會在亞塞拜然得到人們的慶祝,如波斯新年和聖誕節。蘇聯解體之後,越來越多的亞塞拜然人認祖歸宗,又回到了伊斯蘭教,最近的一些報告就顯示許多亞塞拜然年輕人正被伊斯蘭教所吸引過去。表演藝術.亞塞拜然人透過舞蹈、音樂和媒體等多種藝術手段來表達自身感情。亞塞拜然的民間舞蹈非常古老,類似於毗鄰的高加索地區和伊朗。集體舞從東南歐到裡海地區都是一種常見的舞蹈形式。表演集體舞的時候,舞者們圍成半圓或者圓形。而領舞通常扮演著特殊的角色,他透過揮舞手中的方巾做出各種訊號和變化來指導整個團體移動時的的舞步、動作和方向。男女皆可表演的單人舞除了固定的舞步之外還帶有微妙的手勢。亞塞拜然的音樂傳統可以追溯到稱為阿希克的吟遊詩人身上,並且至今仍然存在。現在阿希克彈著saz。同時在伊朗,亞塞拜然音樂的發展有所不同。據伊朗-亞塞拜然歌手侯賽因·阿里扎德說:“在伊朗歷史上,由於來自宗教組織的強烈反對,音樂曾經被迫轉入地下。”因此,大多數伊朗-亞塞拜然歌曲都流傳於伊朗之外的流浪者群體中。亞塞拜然的電影電視大部分面向亞塞拜然放送,只有有限的一部分面向伊朗。亞塞拜然不乏多產的電影製作人,例如拉斯坦姆· 埃博拉基姆別科夫,他曾編劇《烈日灼身》。該片曾榮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及199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許多伊朗裔亞塞拜然人在伊朗電影史上作出了傑出貢獻,並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就深受讚譽。體育運動.一直以來,體育運動在亞塞拜然人生活中的都非常重要。他們舉行很多馬上專案的比賽,詩人與作家,比如噶特蘭·塔布利茲和奈扎米·甘佳維等,對此也大加讚美。古代的體育專案還包括摔跤、標槍和牛摔跤。在前蘇聯影響下,一些現代的亞塞拜然人成為了奧運會級別的成功的運動員。亞塞拜然政府支援本國體育的發展,並鼓勵年輕人積極參加。足球在亞塞拜然和伊朗-亞塞拜然很受歡迎。傑出的足球運動員有阿里·戴伊。他一直是國際比賽中主要的射門得分球員之一,並且曾任伊朗國家隊隊長。亞塞拜然運動員擅長舉重、體操、射擊、標槍、空手道、拳擊和摔跤。伊朗的舉重運動員侯賽因·拉扎·扎德保持著最重量級級的世界紀錄並曾是2000年、2004的奧運冠軍。尼扎米·帕沙耶夫被認為是國際級的選手,曾於2006年獲得歐洲最重量級舉重冠軍。國際象棋在亞塞拜然也很受歡迎。該國擁有許多著名的象棋選手,比如特穆爾·拉德加波夫和沙希里亞爾·買買德亞洛夫都是國際級的選手。 | 585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亞塞拜然族",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58"
} |
比什凱克,吉爾吉斯共和國首都。亦是該國的政治、經濟、交通、科教及文化中心。城市靠近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邊境。根據2021年的統計,其人口為1,074,075人。1825年,浩罕汗國建立了“比什凱克”要塞,以控制當地的商隊路線和向吉爾吉斯部落徵收貢品。1860年9月4日,在吉爾吉斯斯坦的批准下,由上校率領的俄羅斯軍隊摧毀了這座堡壘。如今,堡壘遺址位於新主清真寺附近的吉貝克喬魯街以北一點處。 1868 年,俄羅斯帝國在堡壘的原址上建立了一個定居點,其原名“Pishpek”。位於俄羅斯突厥斯坦及其塞米雷奇州的總督轄區內。1925年,在俄羅斯突厥斯坦成立,並將比什凱克提升為首都地位。1926 年,蘇聯共產黨以出生於此的布林什維克軍事領袖米哈伊爾·瓦西里維奇·伏龍芝的名字,將這座城市重新命名為伏龍芝 。1936年,伏龍芝市成為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1991年蘇聯解體後,吉爾吉斯斯坦議會將首都名稱改為比什凱克。比什凱克海拔約800公尺。在城市的北部,肥沃而起伏的草原向北延伸到鄰近的哈薩克。當前的比什凱克是一座擁有寬闊林蔭大道和大理石公共建築的城市,城市各地周圍環繞著眾多蘇聯風格的公寓樓。還有數以千計的小型私人建造的房屋,大部分位於市中心之外。街道呈網格狀。地名沿革.比什凱克是吉爾吉斯族人自古以來對該市的稱呼,其吉爾吉斯語的意思是「攪拌馬奶的棒子」。1878年俄國人將該地稱為必茨伯克。隨著吉爾吉斯於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吉爾吉斯斯坦政府於同年2月7日恢復比什凱克的地名。歷史.比什凱克是中亞地區的古代重鎮,是古代絲綢之路其中一條經過天山山脈,貫通西域和中亞草原的要道所經的驛站。1825年,烏茲別克族人與浩罕族人在該處建立泥造的堡壘。後來在1862年沙俄吞併浩罕地區,將泥堡大肆破壞,再將該地區發展為俄國的軍事要塞。現代的比什凱克市由俄羅斯人於1877年在這裡建立軍事設施開始,俄羅斯人認為這裡土地肥沃,適合農耕,故大力鼓勵俄羅斯農民到當時稱作「必茨伯克」的比什凱克務農。1950年代起,大量重工業投資投入到當時稱作「伏龍芝」的比什凱克,但大型重工業隨著蘇聯的瓦解而停滯和萎縮下來。自吉爾吉斯斯坦在1991年起成為獨立國家,比什凱克恢復其原名,該市的經濟發展迅速。吉爾吉斯斯坦政府允許美國戰機使用該市的瑪納斯國際機場,作為美國對伊拉克及阿富汗作戰的空軍基地。經濟.比什凱克流通吉爾吉斯斯坦的貨幣,索姆。索姆的幣值有規律的浮動,但到2009年9月為止,對美元的平均匯率為43索姆兌1美元。比什凱克的經濟主要依靠農業,出產大量的水果、蔬菜和家畜,在偏遠地區並行著實物交易的制度。比什凱克的大街通常佈滿了賣農產品的商人,整條街猶如一個大市場。在市中心的主要地段具有更加城市化的景觀,如銀行、商鋪、市場和購物商場。最受歡迎的是當下流行的工匠製作的手工藝品;包括雕塑、雕刻品、油畫以及以自然岩石為材料的雕塑。除此之外,在城市東北方的多爾多伊市場,是該市主要的批發市場。房地產.與後蘇聯國家的許多城市一樣,自蘇聯解體以來,比什凱克的房地產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在蘇聯時代,房屋由政府統一分配,但在獨立後已經轉為私有制。雖然小家庭住宅逐漸受到居民的歡迎,但大多數居民依舊居住在蘇聯時代的公寓裡。儘管吉爾吉斯經濟逐漸恢復成長,但住房市場供給的增長十分緩慢,新建築數量不多。由於需求和供給的嚴重失衡,住房價格大幅上漲——在2001年到2002年間,價格翻了一倍。那些無力承擔高房價的居民,特別是來自農村和省級小城鎮的新移民,往往不得不選擇居住於近郊的棚戶區。棚戶區內的居住人口估計可達40萬人,約佔城市總人口的30%。雖然許多定居點缺乏電力和自來水等基礎設施,但最近當地政府已開始提供這些基本服務。人口.比什凱克是吉爾吉斯人口最多的城市,2021年估計人口為107萬4075人。從城市建立時到蘇聯解體前,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後裔佔該市人口的大多數。根據1970年的人口普查,吉爾吉斯人僅佔城市人口的12.3%,而歐洲人佔城市總人口的比例則高達80%。現在比什凱克是一個以吉爾吉斯人為主的城市,75%的居民是吉爾吉斯人,而歐洲人只佔城市總人口的15%。 儘管如此,對年輕一代而言,俄語仍然是其主要語言,而吉爾吉斯語的使用比率仍然持續下滑。交通.公共運輸.比什凱克常見的公共運輸工具有巴士、無軌電車、蘇式小巴。其中第一臺巴士和第一臺無軌電車分別於1934年和1951年引入。計程車在城市中隨處可見。目前比什凱克沒有地鐵,但現正考慮興建輕鐵系統。長途巴士.比什凱克有兩個主要的巴士站。 較小的舊東城客運站是小巴的始發站,提供前往吉爾吉斯東部各城鎮的運輸服務,例如坎特、托克莫克、凱明區、伊塞克阿塔區,另也搭乘前往位於哈薩克科爾代區旁的陸路口岸的長途巴士。而前往全國各地以及哈薩克的最大城市阿拉木圖及中國喀什的跨國巴士服務,則由較新的西城客運總站運營。除此之外,位於城市東北郊的多多伊市集還設有臨時客運站,供頻繁的小型巴士前往全國各地的小城鎮,以及一些前往哈薩克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巴士。鐵路運輸.截至2007年為止,比什凱克2站 每天只有幾趟火車。 它主要提供從比什凱克到莫斯科的長途火車服務,其執行時間長達三日。另外也有國際列車開往阿拉木圖、阿斯塔納、葉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亞、新庫茲涅茨克等地。但由於列車須在邊境停留較長時間以及需要先行駛100公里長的聯絡線後才能匯入土西鐵路,這些列車執行的速度非常慢,例如通往葉卡捷琳堡的列車的執行時間長達48 小時。航空.比什凱克的航空運輸服務主要由瑪納斯國際機場旅遊.比什凱克市有著自公元前2世紀絲綢之路商人通商時留下的遺蹟,在宗教遺址方面,有早於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帝國時期富古希臘色彩的佛教,及至公元6世紀在區內流行的景教。在人文景觀方面,13世紀至18世紀期間的部族汗國和19世紀開始滲入的俄羅斯文化的痕跡處處皆是。當中著名的景點包括:國際關係. | 586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比什凱克",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60"
} |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為伊朗國教,憲法承認的其餘教派有伊斯蘭教遜尼派、祆教、猶太教、基督宗教等。首都為德黑蘭。伊朗古稱波斯,在公元前28世紀建立的古埃蘭王國和之後建立的米底王國是伊朗高原文明的發源地。到公元前550年,由居魯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統的古代大帝國波斯帝國。公元7世紀中葉,波斯的薩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東地區開始伊斯蘭化,而曾佔統治地位的祆教則日漸式微。近代,波斯逐漸淪為英國和俄羅斯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後,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逐漸擺脫英、蘇兩國對伊朗的控制,奉行親美的市場化政策,雖然是君主專制,但開明的經濟建設,使國家獲得較大發展,在中東地區獲得了較大的影響力。1979年初,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爆發,王朝政權很快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同年底發生美國駐伊使館人質事件,伊朗此後轉為反美的先鋒,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交惡。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伊斯蘭教在國家的政治生活中擔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領袖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和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由伊斯蘭教神職人員組成的專家會議選舉產生,霍梅尼為首任最高領袖,現任最高領袖為賽義德阿里·侯賽尼·哈梅內伊。伊朗政府實行總統共和制,總統是繼最高領袖之後的國家第二號領導人,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但不是軍事統帥,由全民普選產生,現任總統為易卜拉欣·萊希,第一副總統為艾沙格·賈漢基裡。伊朗最高立法機構為伊斯蘭議會,實行一院制,現任議長為阿里·拉里賈尼。伊朗司法總監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腦,由最高領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長和總檢察長則由司法總監任命,現任司法總監為薩迪格·拉里賈尼。石油產業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石油輸出國組織第二大石油輸出國。伊朗的貨幣名稱為里亞爾。語源.伊朗的詞彙,來稱呼伊朗。1925年12月15日,波斯哥薩克騎兵旅指揮官李查汗成為波斯帝國的統治者,建立巴勒維王朝。在公元1930年代中期,正式用伊朗的名稱取代波斯。1959年,王朝政權宣佈伊朗和波斯可互相代換。1979年,什葉派教士魯霍拉·穆薩維·何梅尼領導的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王朝政權被推翻,成立神權政體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歷史.古代時期.包括伊朗在內的西亞遠在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居住,約3000年前已建立一些邦國,當時曾稱為埃蘭,然後又先後經歷了亞述、米底王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等。西元前4世紀中葉,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國力式微,遭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大帝所滅。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帝國分裂,伊朗一帶落入塞琉古帝國手中,之後又經歷了波斯的安息和薩珊王朝。中古與近代時期.637年,阿拉伯帝國的穆斯林軍在卡迪西亞戰役打敗波斯薩珊王朝的軍隊,攻佔其首都泰西封,開始了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同時也終結了波斯地區的瑣羅亞斯德教文化。倭馬亞王朝後,蒙古帝國入侵並滅亡了伊朗一帶的小國,並建立了伊兒汗國,後汗國滅亡,帖木兒帝國又相繼統治伊朗。16世紀初,伊斯瑪儀一世抗拒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建立薩非王朝,並以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18世紀初贊德王朝、卡扎爾王朝相繼崛起,但因長期戰亂,國勢衰竭,屢次受到外國入侵。俄羅斯帝國攫取大片領土。英俄為了防堵德國勢力深入中東,1907年協議瓜分波斯,俄國控有北部,英國佔有南部,僅留中間作為緩衝區,仍由卡扎爾王朝治理。巴列維王朝時期.1921年2月21日,禮薩·汗上校發動軍事政變,佔據德黑蘭,1925年取得王位,建立巴列維王朝,於1935年改國名為伊朗。1941年禮薩·汗遜位,由其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繼位。巴列維執政時期,美國為了獲得伊朗的石油及保持在中東的利益,大力扶持巴列維王朝,伊朗強大的軍力儼然成為波斯灣地區的警察。1951年4月28日,伊朗伊斯蘭議會以79票贊成、12票反對提名摩薩臺為首相,穆罕默德·摩薩臺1951年至1953年間出任民選的伊朗首相,但之後在1953年被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動的政變推翻。摩薩臺是一位作家、行政官員、律師、議員和政治家,具有王室和貴族背景。他在任伊朗首相期間實施漸進式的社會改革,包括推行失業補償金制度、立例規定僱主向患病或受傷的員工提供福利、以及解放佃農,令他們不再受地主強制勞役。此外,他又規定地主貢獻租金收益的20%到一個基金,用以資助一些比如興建公共浴堂、農村住房和害蟲防治等的市政發展專案。其為在首相任內最矚目的舉動:把被美國與英國佔有的石油資源,實現了國有化,歸伊朗人所有。例:在國有化以前,伊朗石油業自1913年起一直由英伊石油公司掌控,而英伊石油公司背後則由英國政府操控。在英國軍情六處要求下,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動了一場阿賈克斯行動,成功在1953年8月19日推翻時任首相摩薩臺,讓巴列維國王重新上臺,導致部分伊朗人不滿。1963年巴列維國王宣佈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圖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給予婦女選舉權、森林水源收歸國有、工人參加分紅並限制宗教勢力等措施。另外,還簽下了在伊朗的美國軍事人員可以享受治外法權,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審判,而是交給美國處理。伊斯蘭教宗教領袖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大力反對,巴列維國王逮捕了霍梅尼,最後於1964年11月4日將霍梅尼強行驅逐出境。伊斯蘭共和國時期.霍梅尼時代.1977年起,伊朗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1978年,各地遊行示威不斷升級,群眾抬著霍梅尼的畫像,高呼“打倒國王,建立伊斯蘭教國家”的口號。1978年8月,國王巴列維更換內閣,宣佈對首都德黑蘭等12個大城市實行軍事管制,並出動大批軍警鎮壓反對者。在德黑蘭,有數千示威者傷亡,由白色革命累積的不滿情緒至此達到了巔峰,最終引發了伊朗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的示威和罷工造成石油工業停產,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佈不介入的態度,令政局更加失控,伊朗陷入全國性的動亂。1979年1月16日,國王禮薩·巴列維被迫出國“長期度假”,委任沙普爾·巴赫蒂亞爾組織內閣。2月1日,霍梅尼結束長達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蘭,宣佈廢除君主立憲制度,成立伊斯蘭臨時革命政府。2月11日霍梅尼任命為伊朗總理正式接管政權,巴列維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佈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10月,伊朗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憤而佔領美國使館,扣留使館人員,史稱伊朗人質危機,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美國與蘇聯支援大量武器下與伊朗進行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伊朗受損不少,但伊拉克更被這場戰爭拖得民窮財盡。戰爭期間,1988年美軍護衞艦在波斯灣被伊朗封鎖海峽的水雷炸傷,即派企業號航母戰鬥群報復,炸毀伊朗的錫裡石油鑽井平臺,擊沉伊朗喬森號導彈巡邏艇。哈梅內伊時代.1997年當選的溫和派哈塔米總統致力於改革,同時向西方釋放出和解訊號。可惜由於美國與阿富汗及伊拉克進行戰爭,從東西兩面威脅伊朗的國家安全,美國總統小布什將伊朗定性為邪惡軸心,哈塔米的和解政策在伊朗國內漸漸不受歡迎,受到保守派抨擊。和解程序在2005年內賈德當選之後戛然而止。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為主的聯合部隊佔領。由於美軍與伊朗相鄰,加深雙方對立,伊朗為了防範美軍入侵而大舉備戰。冷戰後,伊朗從美俄兩國都獲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而且都並非出於美俄的本意,被稱為悄然的崛起。首先,伊拉克因波斯灣戰爭陷入國際孤立,而蘇聯解體後,重新獨立了一個什葉派的穆斯林國家亞塞拜然,擴充了伊朗在伊斯蘭世界的發言權,而且什葉派內部非常團結,特別是宗教學術界交流極為密切,因此擴充了伊朗的政治勢力;而另一個從蘇聯獨立的國家塔吉克,其主體民族就是古代波斯人的後裔,塔吉克語是波斯語的一種方言,這又無形之中擴充了伊朗的文化勢力範圍。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推翻了阿富汗南方的普什圖族的塔利班政權,讓北方的主要民族塔吉克族走向政權中心,這無疑又讓波斯人獲得了更大的政治利益;之後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推翻了伊拉克遜尼派的薩達姆政權,什葉派以其佔多數的人口成為伊拉克的新政權主體,而伊拉克什葉派的精英階層大多曾在什葉派宗教中心伊朗就讀深造,美國除去了伊朗在兩伊戰爭中的死敵,留給伊朗一個親密的什葉派夥伴。至此,伊朗西方的什葉宗教帶和東方的波斯文化帶各自連成一片,成為伊朗崛起的雙翼。另一方面,隨著新世紀能源價格飆升,伊朗又從中獲取巨大經濟利益。2003年初,伊朗宣佈提煉出核電站燃料鈾,引發伊朗核問題,並遭到一系列制裁。2015年7月14日,伊朗核問題六國在維也納簽訂伊朗核協議,透過解除部分對伊制裁換取伊朗減少鈾濃縮活動。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美國再度對伊強硬。2018年5月,美國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11月初,美國對伊朗實施石油出口制裁,但允許中國大陸、日本、印度、韓國、臺灣、土耳其、義大利和希臘在半年內可以繼續進口伊朗石油而免遭美國製裁。2019年5月2日開始,美國對所有進口伊朗石油的國家實施制裁。2020年1月3日,伊朗第二大權勢人物卡西姆·蘇萊曼尼被美國刺殺,這大大加劇了兩國之間現有的緊張關係。三天後,在對美軍發動的報復性襲擊中,一架載有17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民用飛機在伊朗首都附近被伊斯蘭革命衛隊擊落,最初被否認,國際調查導致政府在否認了三天後承認用地對空導彈將飛機擊落,稱其為“人為錯誤”。這是自1988年伊朗655航班以來伊朗最嚴重的飛機擊落事件。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於伊朗截止至2020年12月造成至少110萬人感染,其中52000多人因此喪生。確診或喪生者不乏重要名人。包含埃沙格·賈漢吉里確診,穆罕默德·米爾-穆罕默迪喪生。2022年9月14日,一名22歲伊朗庫爾德族女子瑪莎·阿米尼因其頭巾佩戴方式未符合政府規範,被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執法部隊下屬的道德警察逮捕,警方聲稱阿米尼在車站因突發心衰而倒地,並於9月16日宣告死亡,但目擊者稱她生前遭到警察毆打,從她的腦部掃描結果看出,她的頭部出現骨折、出血以及腦水腫等症狀,結果全國爆發自201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要求推翻43年來的政權和廢除強制佩戴頭巾的法律。地理.伊朗位於亞洲西南方之中東地區,屬西亞,西北與亞塞拜然,居世界第十六位。地貌大多是由高原、盆地或山脈所構成,只有在海邊的一小部分是平原。境內最大的高原為伊朗高原。人口較多的西部是多山地形,由高加索山脈、札格羅斯山脈和厄爾布林士山脈等構成。整體而言,伊朗大多數地區屬乾燥或半乾燥氣候,降雨集中在十月至四月間,平均年降雨量在250公釐以下。政治.伊朗是一個由什葉派主導的伊斯蘭共和制國家。伊斯蘭教在伊朗擁有至高無上的道德權威,是公共生活的最高準則。伊朗的建國領袖即明確拒絕西方民主體制,首任最高領袖霍梅尼清楚地表示,在理想的政體中,國家權力應該由烏理瑪執掌,議會僅有有限的權力。伊朗的穆斯林激進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將本國歸入“意識形態指導型”國家,同蘇聯並列。伊朗是一個多黨制的國家,有著較為發達的選舉制度,選舉結果能在相當程度上反應真實民意,類似威權政府,伊朗在一定限度內容忍公民生活方式的多元選擇權。這種將神權統治和民主選舉相結合的“伊斯蘭共和國”迄今仍是獨一無二的政治體制。最高領袖、專家會議、憲法監督委員會與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權力更大,最高權力並不在世俗政府手中。最高領袖.伊朗最高領袖是伊朗政治、宗教的最高領導人,也是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的總司令,實行終身制。現任伊朗最高領袖為阿里·哈梅內伊。首任伊朗最高領袖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病逝於1989年6月3日,次日專家會議推舉總統阿里·哈梅內伊為最高精神領袖。伊朗專家會議負責選舉、監督、罷免最高領袖,由86人組成。專家會議每8年選舉一次,按伊朗各省人口比例,由選民投票從宗教法學家中選出。專家會議每年舉行兩次會議。最近一次專家會議選舉舉辦於2016年2月26日。監督委員會.憲法監護委員會由12名成員組成,任期6年。其中,6名宗教法學家由最高領袖任命,6名普通法學家由司法總監提名、經議會批准後任職。憲法監護委員會的職權包括:監督專家會議、總統、議會選舉和公民投票;批准議員資格;解釋憲法;審議、批准議會透過的議案,確認其是否與違背伊斯蘭教義和憲法,將違反教義、憲法的議案退回議會修改、審議。如果憲法監護委員會和議會對議案的矛盾不能解決,由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仲裁。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是伊朗最高領袖的顧問機構,負責調解議會與憲法監護委員會立法上的矛盾,幫助最高領袖監督、實施國家大政方針。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成員任期為5年。主席與其他成員由最高領袖直接任命。伊朗行政、立法、司法機關的最高領導人、憲法監護委員會中的6位宗教法學家等人是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的法定成員。磋商政務時,內閣部長、議會委員會負責人可以成為委員會的臨時成員。總統.伊朗採用總統內閣制。伊朗總統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總統可以任命數位副總統,可以任命一名第一副總統主持內閣工作。內閣成員由總統提名、議會批准。總統並不掌握最高軍事權力。總統的權力很大程度上受到最高領袖和宗教勢力的制約。伊朗總統任期4年,可連任一次,由選民直接選出。總統候選人需要透過憲法監護委員會的資格審查,選舉結果需要憲法監護委員會透過,最後由最高領袖任命總統。現任總統是2021年6月選舉獲勝的易卜拉欣·萊希。立法機關.伊朗實行一院制,伊斯蘭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議會由290位議員組成。議員任期4年,可連選連任,由選民直接選舉。議會有權提出、審議法案,透過預算、決算,罷免總統,對部長進行不信任投票。議會透過的法案需要憲法監護委員會批准才能生效。最近一次議會選舉是在2016年2月26日進行的。法律.伊朗有著相對較為開放的媒體政策,出版檢查制度在1989年後逐漸放鬆,儘管在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伊朗的輿論政策一度從緊,但仍較大部分中東伊斯蘭國家寬鬆。外交.伊朗與伊拉克有著長期的邊界、教派、民族爭端。1980年9月更爆發了兩伊戰爭,戰爭期間伊拉克得到美國支援。經國際多方調解,1988年8月停火。7月28日,拉夫桑賈尼當選為總統。1997年5月23日穆罕默德·哈塔米繼任。2005年6月25日,德黑蘭市長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伊朗總統,任內推行反西方政策,進行具有爭議的核活動,遭到西方國家的封鎖與制裁。2013年6月15日,伊朗前首席核談判代表、溫和保守派總統候選人哈桑·魯哈尼當選伊朗總統。軍事.伊朗軍隊較為獨特,由兩支隊伍組成,即共和國軍隊和革命衛隊,由伊朗最高領袖統帥,兩支隊伍各自有陸海空三軍。但革命衛隊的海空軍武器較簡陋,多是輕型攻擊機和近海小艇船隻,革命衛隊功能是維護伊斯蘭教義,兵力約12.5萬人,同時還負責維持其國內秩序、監控國內的敵對勢力,但也有派往海外作戰,普遍而言革命衛隊士兵忠誠度和戰鬥力較高,宗教色彩濃厚,在電信、銀行、建築等社會較大金額流動的經濟要害部門,都有革命衛隊成員列席董事會。共和國軍隊則分陸軍、海軍、空軍及防空軍四個軍種與多數國家的軍隊角色一樣,總兵力約55萬人,最高國防委員會是最高領袖領導的軍事決策機構。行政區劃.行政劃分:三十一個省、三百二十四個縣、八百六十五個區、九百八十二個市、兩千三百七十八個鄉:伊朗的一些島嶼並未顯示於圖中,這些島嶼均屬霍爾木茲甘省管轄。經濟.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料,2020年伊朗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為6110億美元,居世界第21位,人均為7257美元,居世界第78位,購買力平價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0007億美元,居世界第18位,人均為11963美元,居世界第66位。伊朗經濟以石油產業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產業也比較發達,電子工業、核工業、電腦軟硬體業發展很快。伊朗的機械製造業有了長足的進步。胡齊斯坦為石油工業區與重要出海門戶,伊朗的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美國自伊斯蘭革命後就從未進口伊朗石油,而歐盟也已對伊朗實施制裁,禁止成員國與伊朗續簽石油進口協議。2005年末,中國與伊朗簽署了一項價值1000億美元的石油合作協議,兩國彼此成為石油貿易的重要夥伴。伊朗積極建議石油輸出國組織擺脫美元,另尋計價單位,伊朗並於2008年4月30日宣佈在對外石油交易中,已完全停用美元為結算單位,在歐洲使用歐元結算,在亞洲用日圓或人民幣結算。2012年5月8日,伊朗駐阿聯酋大使表示,伊朗接受供應給中國的原油部份以人民幣支付。人口.伊朗曾一度實施計劃生育政策。2012年8月2日,伊朗衛生部証實,伊朗已經廢除計劃生育政策,希望能夠迎來一個“嬰兒潮”,令伊朗人口增加一倍。2022年估計,伊朗總人口數為86,758,304人。民族及宗教.伊朗人口到2018年達到8200萬,其中有波斯人。最大的少數民族是亞塞拜然人。全國人口89%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9%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其餘2%信奉其他宗教。信奉基督教的主要為亞美尼亞人和亞述人,其中亞述人仍使用古老的阿拉米語。文化.伊朗在藝術、音樂、建築、詩歌、哲學、文學等方面,都具有悠久的歷史。波斯語已有超過2,500年的歷史,留下了可觀的錄。波斯文學舉世都予以很高的評價,詩人如:哈菲茲、魯米、歐瑪爾·海亞姆、尼扎米、薩迪·設拉茲和菲爾多西等留下許多佳作,伊朗詩韻和歌詞的優美,也獲得全世界的讚譽。尋求社會的正義和公平是伊朗文化的重要特性。敬老尊賢和對外賓的殷勤款待也是伊朗傳統禮儀的一部份。伊朗曆的新年納吾肉孜節是在每年3月20日或3月21日的春分慶祝。納吾肉孜節在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傑作之一。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後,伊朗採取了強硬的措施來杜絕同性戀現象。根據伊斯蘭法,同性戀的行為是非法和有罪的。但是霍梅尼曾頒佈教法允許變性手術。因此伊朗經常存在同性戀者接受變性手術,而後與對方合法結合的狀況。電影.過去的25年中,伊朗電影在全世界影展得到廣泛的認同,獲得過300項的國際獎項。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是著名導演之一,阿斯哈·法哈蒂更獲得2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伊朗境內,所有媒體都受到國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並且必須有伊斯蘭教義指導部的批准,才能公開運作。這也包括網際網路。但網路已經成為在年輕人中獲取資料訊息和自我表現的流行方式。飲食.有美食家認為:伊朗飲食與其它中東的烹飪間有非常多共通點,但是更精緻和更富於想像力,就像一塊華麗的波斯地毯一樣的多彩和複雜。科技.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於2008年8月15日宣佈,伊朗將會於近期發射本國第一顆自行研製的人造衛星。用於發射衛星的火箭和發射架等設施完全由伊朗自行研發。據伊朗通訊社祚8月17日援引軍方發表的宣告說,軍方當天成功發射“信使號”火箭,並將一顆名為“希望號”的自制人造衛星送上太空。此次發射的目的是對衛星運載過程、遠端發射系統、地面控制中心、地面資訊站和指揮系統等進行全面測試。據報道,衛星目前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一切進展順利,達到了所有預期目標。而艾哈邁迪-內賈德也出席了衛星發射儀式。伊朗提煉濃縮鈾被認為發展核武計劃,歐美威脅制裁其石油出口,伊朗揚言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反擊。2015年7月14日,伊朗與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六大國經過漫長談判後,就限制伊朗發展核武及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問題達成協議。該全面協議由正文及五個技術附件組成,五個技術附件分別涉及核、制裁、民用核能合作、聯委會及實施等五方面內容。伊朗還同意15年內將鈾濃縮濃度限制在不超過3.67%的範圍內,聯合國對伊朗的彈道導彈制裁將保留8年、常規武器5年。交通.伊朗境內計有公路179388公里。其他主題.伊朗五寶:石油、地毯、黑魚子醬、開心果和藏紅花。 | 587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伊朗",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70"
} |
小提琴屬於四弦的弓弦樂器,是現代管絃樂團絃樂組中最重要的樂器之一,一般在管絃樂作品中會分成第一小提琴與第二小提琴兩個聲部,小提琴主要的特點在於其輝煌的聲音、高度的演奏技巧和豐富、廣泛的表現力。又被稱作為樂器中的女王或皇后。小提琴是提琴家族中最小、音高最高的一種,比它體型大的提琴有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小提琴可以和交響樂團一起演奏,小提琴在臺前,後面是交響樂團為小提琴伴奏,這種表演形式演奏的曲目稱之為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也可以與鋼琴一起演奏,一般小提琴奏鳴曲以這形式演奏;小提琴還可以和中提琴、大提琴一起演奏室內樂,稱之為絃樂三重奏、絃樂四重奏、絃樂五重奏等等。而現今小提琴的價格幾千元到幾億元不等。歷史.最早出現的弓弦樂器可能出自中亞,並逐漸傳播到中國、印度和中東。現代意義上的小提琴最早出現於16世紀早期的義大利北部威尼斯、熱那亞等港口。它在義大利文中稱為「--」,意為「小的中提琴」。最早期的小提琴,除了一些文藝作品中有所反映之外,沒有儲存至今的實物。早期很多小提琴只有三條弦,由此推斷,小提琴最初的製作者可能借鑑了其它早於小提琴的樂器,比如中世紀三絃琴,這種琴自10世紀開始出現並被使用,它自身源於阿拉伯的。馬蒂應梅第奇家族之請製作於1555年。阿瑪蒂是當時著名的撥絃樂器製作師,他有一套嚴格的製作流程來保證他作品的精緻優雅。不僅如此,他還率先將拱形結構引入撥絃樂器的製作中,據他所知,拱形結構能明顯提升撥絃樂器的音色與聽感。當時魯特琴在貴族中很流行。而梅第奇家族需要一種與魯特琴類似,但能用於街頭演奏的樂器,故爾向安德雷亞·阿瑪蒂定做了小提琴。小提琴迅速流行起來,不論是街頭藝人還是貴族都對它青睞有加。法國國王查理九世在十六世紀下半葉命令阿瑪蒂組建了一隻完整的絃樂隊,這便足以說明當時小提琴的熱度。據琴身所標明的日期來看,現存最早的小提琴是一把“查理九世”,由安德雷亞·阿瑪蒂在1560年製作於義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莫納,也作“Salabue”,這把琴現藏於英國牛津的阿什莫林博物館。從16世紀到18世紀最著名的製琴師有:初始設計.談到小提琴的設計,就必然要涉及古提琴原始設計者的藝術觀點和技術方法。現代的數學是技術學的工具,但在文藝復興時期數學是藝術的啟蒙,比例和序列是美學研究的要素,並且為所有的藝術家所採用。大師級的小提琴製作者,不僅僅是個數學家而且是個真正的藝術家,小提琴的整體協調和一致主宰著整個設計。小提琴的外形可以認為是由許多弧形線條構成的,用圓弧可以近似地畫出小提琴輪廓的草圖,但也並非都是圓弧。原始設計者先用圓規畫出各段相聯的弧,再用藝術的眼光修正和彎曲成最終形狀的弧線。用筆和刀在製作時修改圖樣,修光修滑一條由足夠數量的圓弧所構成的曲線。小提琴頂部和底部的曲線,就是採用經典的設計橋拱的方法設計的,也有人認為像籃子提把的形狀。琴板弧度的形狀像垂鏈線,旋首則是仿照古希臘柱子上優美的螺旋形設計的。當然,除去使用圓弧之外,也可能採取一些其他的線條。圓規和直尺既是古代幾何學家又是中世紀建築學家的工具,也是設計樂器的工具。一般的樂器設計者,試著在不同的位置處安放圓心和圓弧,經多次試驗畫出樂器的輪廓。但大師級的樂器設計者是經過縝密的構思後,才設計出既美觀而又符合演奏要求的外形,同時還周密地考慮到內外的一致性,以及聲學的諧和性,使製作的提琴不僅外形優美、演奏方便,更重要的是具有動聽而又感人的音色、洪亮而又豐滿的力度、極具穿透力的音量和抑揚頓挫控制如意的品質。結構.小提琴包括琴身和琴弓。琴身為木製結構,以槭木和雲杉為原材料配合製造的音色最佳;琴絃一般為金屬絲;琴弓由馬尾毛製成。小提琴有四根弦,從粗到細的定音依次是G、D、A、E。每一根空弦之間相差的音程都是純五度;每根空弦都能在不同的把位上奏出完整的音列;每根空弦能奏出的音域都在兩個八度左右。演奏.小提琴演奏時,是將小提琴夾在左手、左肩下巴之間,用右手拉琴弓,左手除了握住琴頸外,依樂曲需要也可能要按住特定弦的特定位置,以調整小提琴的音高。小提琴演奏時可以站著或是坐著,小提琴手在獨奏時多半會站著。當室內樂演奏或是在交響樂團演奏時多半會坐著,但也有例外。若是坐著演奏,小提琴手需調整右腿位置,以免影響琴弓的移動。小提琴的學習不容易,尤其是初學時發出的聲音不好聽,學習又比較枯燥,為一大瓶頸。學習小提琴的人需要花數年的時間練習,才能成為好的小提琴手。一開始可以從一些不需要手部複雜及精確動作的曲子開始,如《小星星》。在練習這些較簡單的曲子時,也會建立一些練習其他演奏技巧時需要的基礎技巧,例如琴弓和小提琴的握法。當小提琴手對雙手的技巧越來越有把握時,練習的曲目也就會越來越困難。有必要時,小提琴手也需要學習可以使樂曲增色的演奏技巧,包括演奏揉音、右手琴弓平順的移動。小提琴手一開始要學習將手指放在可以使小提琴發出正確音高的位置,這稱為,小提琴手也要練習揉音,控制按弦手指使音高有高低起伏的效果。小提琴除了之外,還有許多的特殊技巧。例如滑音及泛音等,小提琴也可以演奏、和絃或變格定弦等演奏方式。還有拋弓、跳弓等。音樂風格.古典音樂.自巴洛克時期,小提琴就已是古典音樂中的重要樂器之一。原因有很多,小提琴的音色和其他樂器有明顯的不同,因此適合演奏旋律。若是由優秀的小提琴手演奏,小提琴可以很敏捷的處理快速且複雜的樂句。一個交響樂團多半會有很多人演奏小提琴,一般會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兩組,作曲時一般會將第一小提琴演奏旋律,多半會較複雜,用到高把位。再由第二小提琴演奏泛音,伴奏或是較第一小提琴低八度以上的旋律。弦樂四重奏一般會包括兩把小提琴,分別擔任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再加上中提琴,低音樂器一般會用大提琴,偶爾會用低音提琴代替。流行音樂.一直到1970年代為止,大部份的流行音樂都還使用弓弦樂器,在1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期的流行音樂使用的特別多。從1935到1945年代搖擺樂興起,弦樂器的聲音認為不符合搖擺樂的即興風格,因此流行音樂使用弓弦樂器的比例巨幅的下降。在之後,弦樂器是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中期的常見的成份之一。1970年代的迪斯可音樂流行.因此繼續了大量在流行迪斯可樂團中使用弦樂器的風潮,例如等。1980年代電子音樂興起,由於小提琴的聲音被電子合成的弦樂代替,因此小提琴的使用又開始減少。在搖滾樂中很少用到小提琴,但在前衛搖滾中曾有些使用小提琴的歷史。在粵劇、粵曲、粵樂裡的應用.1920年代,司徒夢巖、尹自重、呂文成等樂師引進小提琴給粵曲、粵劇、粵樂伴奏,現時已是最常見的棚面。著名小提琴家.活躍於二十一世紀者."Nishizaki Takako",1944年4月14日-)"Midori",1971年10月25日-)"Suwanai Akiko",1972年2月7日-)"Ishikawa Ayako",1984年6月17日-)--,1987年3月16日-)小提琴驗證.小提琴驗證是確認小提琴製作者及製作日期的程式,類似驗證藝術品的。由於由製作者製作的小提琴,或是在特定時間及地點製作的小提琴有很多的價值,因此會有藝術贗品及其他詐騙手法來高抬小提琴的價值。 | 587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小提琴",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71"
} |
純五度在音數為3又2分之1(3½)的五度音程謂之,在臺灣稱作完全五度,如C-G,D-A,E-B,Bb-F,B-F#,F#-C#,Cb-Gb等就是純五度。純五度的二個音,其頻率比會有3:2的關係。 | 587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純五度",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74"
} |
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是一個建立於1963年1月1日的國際性電子技術與電子工程師協會,亦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技術組織之一,擁有來自175個國家的42萬會員。除設立於美國紐約市的總部以外,亦在全球150多個國家擁有分會,並且還有35個專業學會及2個聯合會。其每年均會發表多種雜誌、學報、書籍,亦舉辦至少300次的專業會議。目前IEEE在工業界所定義的標準有著極大的影響。概述.IEEE定位在「科學和教育,並直接面向電子電氣工程、通訊、計算機工程、計算機科學理論和原理研究的組織,以及相關工程分支的藝術和科學」。為了實現這一目標,IEEE承擔著多個科學期刊和會議組織者的角色。它也是一個廣泛的工業標準開發者,主要領域包括電能、能源、生物技術和保健、資訊科技、資訊保安、通訊、消費電子、運輸、航天技術和奈米技術。在教育領域IEEE積極發展和參與,例如在高等院校推行電子工程課程的學校授權體制。IEEE制定了全世界電子和電氣還有計算機科學領域30%的另外它還制定了超過900個現行工業標準。每年它還發起或者合作舉辦超過300次國際技術會議。IEEE由37個協會組成,還組織了相關的專門技術領域,每年本地組織有規律的召開超過300次會議。IEEE出版廣泛的同級評審期刊,是主要的國際標準機構。IEEE大多數成員是電子工程師,計算機工程師和計算機科學家,不過因為組織廣泛的興趣也吸引了其它學科的工程師。IEEE坐落於美國紐約州,1963年由無線電工程師協會。歷史.著重的主要是有線通訊,照明和電力系統。關心的大多是無線電工程,它由2個更小的組織組成,無線和電報工程師協會和無線電協會。隨著1930年代電子學的興起,電氣工程大抵上也成了IRE的成員,但是電子管技術的應用變得如此廣泛以至於IRE和AIEE領域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二戰以後,兩個組織競爭日益加劇,1961年兩個組織的領導人果斷決定將二者合併,終於1963年1月1日合併成立IEEE。2012年,哥本哈根大學助教Radu Dragusin發現IEEE的網站將網站日誌檔案及緩衝檔案的資料夾設為公開FTP,導致99979名會員的帳號密碼及其活動記錄外洩,約為全體會員數目41.1萬的24%。爭議.2019年5月29日,網路上曝光的郵件顯示,由於美國政府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IEEE向旗下刊物的主編提出這樣的要求:禁止來自華為的同僚擔任審稿人或編輯。 IEEE隨後在其中文官網上發表中英文宣告,承認釋出禁令。此事在學術圈引起軒然大波,接連有北大、清華的兩名學者宣佈退出IEEE編委。中國計算機學會發表宣告,暫時中止與IEEE旗下通訊學會ComSoc的交流與合作,不建議CCF會員向任何ComSoc主辦的會議和刊物投稿,建議CCF會員不參加ComSoc主辦的刊物和會議的審稿和其他學術評價活動。有評論認為這代表全球最大技術學術機構向政治彎腰,IEEE是在濫用它作為平臺的先發優勢,透支自己的國際信譽。早前IEEE就曾因禁運的原因,禁止伊朗學者擔任會議的大會主席或者財務官;還曾禁止古巴、伊朗、利比亞和蘇丹學者向IEEE任何出版物發表文章。6月2日,中國科協所屬十大學會發表宣告,指出“敦促IEEE清醒認識事件對全球科學共同體所造成的危害”。數天後,2019年6月3日,IEEE官網釋出中英文宣告,確認解除對華為的禁令。 | 588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80"
} |
中東是一個地理區域,和西亞大致重疊,並包含部分北非地區,但不包含外高加索地區,也是非洲與歐亞大陸的亞洲區。這個詞是以歐洲為參考座標,意指歐洲以東,並介於遠東和近東之間的地區。具體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位置範圍.“中東”是歐美人使用的一個地理術語。一般來說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葉門;巴勒斯坦、馬格里布國家,以及蘇丹共和國、茅利塔尼亞和索馬利亞,由於阿拉伯世界歷史文化原因,一般人們認為屬於中東國家;土耳其和賽普勒斯儘管地理上屬於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自身認為屬於歐洲;北邊的阿富汗有時也與中東聯絡密切。自然環境.本區地形錯綜複雜,個別差異大,有遼闊沙漠、帶狀高山、大面積的高原及草原,以及沖積平原,但氣候上卻一致呈現出乾燥大陸氣候。經濟發展.本區域國家自古以來的經濟發展多數都是依賴傳統的農業和畜牧業。自從該地區發現石油之後,石油工業的興起,使這些產油國地區的經濟發生劇烈變化。宗教信仰.本區域的多數國家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所以中東地區可說是伊斯蘭世界,但也有一些人信奉基督教與猶太教。伊斯蘭教穆斯林和猶太人之間經常發生衝突的原因,除了一般認為的宗教信仰差異外,主要還是政治因素,雙方內部都有激進分子不斷加劇對立,進而演變成全面衝突與流血事件,甚至演變成區域性的軍事戰爭。本區域是除佛教外的世界三大宗教的發源地,基督教為第三聖地。除了伊斯蘭教、猶太教及基督教,以及伊拉克亞述人的東方亞述教會、亞美尼亞人的使徒教會等基督教的小派別。歷史.中東地區位於歐亞大陸、非洲、地中海以及印度洋之間。這裡是許多宗教以及精神信仰的誕生地,如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摩尼教以及巴哈伊信仰等。在歷史上,中東地區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事務交通的一個中心地區,可是也因為位於這個交界地帶,是一個在經濟、文化以及宗教方面都十分敏感的地區,也經常會有動亂週期。人類歷史上的古文明有兩個發源於此地,即古埃及文明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雖然在西元前就衰亡,但這些文明曾存在的基本價值觀和對未來的社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現代中東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一戰中,鄂圖曼帝國加入了同盟國並被協約國打敗後,在英法等列強的提議下根據《色佛爾條約》以及《洛桑條約》被拆分成多個國家。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的其他事件包括在1948年建立以色列,和以英國和法國為主的歐洲列強在20世紀60年代末的最終離去。它們的影響在某些部分從20世紀70年代起由美國所取代。20世紀初,中東的許多國家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儲備,從而給這一地區帶來了新的戰略與經濟上的重要性。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石油儲量豐富的國家於1945年開始大量開採石油並銷往世界各地,為這一地區帶來了大量的財富。1960年在巴格達成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一直未中東國家所主導。石油的力量,一定程度上支援中東的世界影響力。在冷戰時期,中東是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及其盟友的必爭之地。一方為美國及其主導的北約國家,另一方為蘇聯及其主導的華約國家,這兩方在這一地區爭相在政治上和意識形態上與各國家發展盟友關系。在整個20世紀和21世紀,該地區的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勢力之間爆發過諸多衝突,期間也有短暫的平和與寬容。 | 588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中東",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81"
} |
提琴本泛指有琴桿,需一手持杆另一手持琴弓的弓弦樂器,現代漢語主要指近代歐洲傳入的小提琴族樂器。傳入東亞的中國的變化較大,而演變成外觀脫離了原本形狀的胡琴。歐洲系的提琴族樂器.提琴可能是發源於1000多年前中亞的早期弓弦樂器,其又是由魯特琴屬撥弦樂器發展而成的,基本有兩種大小和型別,較大的一種需要放平在地上或豎立著拉奏,較小的一種放在肩上或以帶系在身上拉奏。兩者在古畫中都是呈梨形的,起初使用的琴弓與弓相似。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進步魯特琴屬樂器結他的葫蘆型外觀,而便於握把使到在演奏技巧上得到極大的發展,琴弓發展成近似現代的直形弓的同時,造提琴工匠也開始接受葫蘆形外觀。最早和優秀的提琴製琴師(提琴創始人)包括義大利的克勞迪奧·蒙臺威爾第、安東尼奧·史特拉第瓦里等。於是在歐洲早期結他「維烏埃拉琴」(Vihuela),發展成古典結他的同時,亦發展成維奧爾琴再發展成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較小的早期提琴「雷貝琴」,吸收結他的外觀,發展成早期的三絃小提琴和柔音中提琴再發展成小提琴和中提琴,但4種現代提琴始終外觀和古典結他相似葫蘆型。樂團編制.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4種弓弦樂器。各種提琴形制相似,張4根弦,以琴弓演奏為主,也可用手指撥奏,表現力豐富。以提琴為主的絃樂群是現代管絃樂隊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中小提琴更是樂團使用數量最多的樂器,小提琴手佔了一個標準樂團的樂師人數約半。在古典主義音樂中確立了小提琴的主導地位,並且逐漸制定了三種外觀和技法和小提琴相似,但體積較大和音域較低的樂器的標準,編組成近現代形式的管絃樂團和小型樂隊的演奏方式,而現代的凹形琴弓亦成為標準了。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所組成的形式為弦樂四重奏,加多一把中提琴或大提琴的形式為弦樂五重奏,視乎作曲家有時則會加上低音提琴。早期西洋古典音樂.常在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和巴洛克音樂中使用的稱為古提琴,包括了維奧爾琴中,重新推廣到觀眾眼前。電子提琴.可歸入電子樂器一類,可調節音量,方便在晚間練習,部分樂器製造者和音樂家開發和使用,如陳美和BOND使用的是電子提琴。民間音樂中使用.在歐美有些鄉間地方或民間音樂演奏家,使用一些鮮為人知和不為主流西洋古典音樂使用的提琴,如「古斯萊琴」、「加登琴」和「尼克爾哈巴琴」等。中國音樂中使用的提琴.提琴一詞有時用於稱呼中國的崑曲、廣東音樂、潮州音樂、福建和臺灣音樂中的胡琴類樂器。崑曲.椰子殼做琴筒,蒙桐木面板,形狀類似板胡。粵樂.有竹製的竹提琴。二絃 (粵樂)、竹提琴、月琴是最早期的「三架頭」組合,後來發展出「硬弓五架頭」:二絃、竹提琴、月琴、三絃、橫簫。潮樂.提琴一詞於黃宗識〈潮州音樂在臺灣〉等文有提及,潮語的提弦,定純5度,張鋼弦或絲弦,有時亦指民樂二胡。潮州儒家樂。東亞地區使用的提琴.韓國.奚琴,是一種源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古代民族奚人的樂器,再傳至中原地區和朝鮮半島的傳統樂器,為弓絃樂器。由棍狀頸、空心木質音箱和兩條絲弦構成。與二胡演奏類似,演奏時需要演奏者彎腰、把奚琴垂直放在膝上來演奏。日本.胡弓是日本的一種弓弦樂器。最初見於日本江戶時代初期,略晚於三味線。起源未有定論,但一般認為與東南亞的一些民族樂器相近。大致和日本地歌、箏曲的形成是同一時期,為當時的盲人音樂演奏家所使用、傳承至今。琉球.琉球胡弓,又稱沖繩胡弓,琴身形狀和音色與日本的不同。琴身使用黑檀等材料,琴筒是碗狀,因為古代直接使用對半撥開的椰子殼,使用蛇皮。弦本來是3根,但普及的也有4弦。臺灣.臺灣北管音樂的古路等。臺灣的歌仔戲名稱多用殼子弦,較少用提弦。越南.越南的彈二(Đàn nhị)與二胡形制大致相同。蒙古.馬頭琴蒙語稱為莫林胡爾或綽爾,是蒙古族常用的一種弓弦樂器,其與朝爾琴共同的祖先馬尾胡琴為唐宋弓弦胡琴的一種。傳說從前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小馬的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作成二絃琴,由於通常在琴桿的頂部按小馬模樣雕有一個馬頭而得名馬頭琴。 | 588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提琴",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88"
} |
弓弦樂器,又稱擦弦樂器,在西洋樂器中主要就是管絃樂團中的提琴類,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種。弓弦樂器一般以塗有松香的馬尾琴弓來摩擦琴絃以產生音響,另外也可以用撥奏的方法來演奏。各種弓弦樂器都可以運用分弓、連弓、跳弓、斷弓、飛躍斷弓、撞弓和擊弓等特殊弓法來表現作曲家特殊的要求。也都可以使用弱音器來改變本來的音色。弓弦樂器可以表現極強到極弱範圍很大的力度變化,可以製造各種濃稠和稀薄的音響效果。無論是合奏還是獨奏,都能發揮重要的作用。弓弦樂器在古今的作曲家與演奏家的創作和演出中,演奏技巧和表現能力都日趨完美。中國民族樂器中的弓弦樂器,又稱拉弦樂器,以各種形制的胡琴為主,如二胡、京胡、板胡等。 | 589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弓弦樂器",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894"
} |
劉德華,BBS,MH,JP,香港演員、歌手、填詞人、監製及出品人,1990年代獲封為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之一,也是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中獲獎最多的香港歌手;在影視方面,他三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奬,兩次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奬,至今參演電影超過170部。劉德華是天幕公司和映藝集團的建立者,作為投資人與監制已參與製作了30多部華語電影。除此之外,劉德華是四川省川劇學校客座教授。1999年,劉德華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榮譽,2000年11月則順利榮登「世界十大傑出青年」,成為獲此殊榮的少數幾位香港藝人。2006年7月7日,香港演藝學院因他“是香港最受尊重和喜愛的演藝名人之一,對香港電影及音樂貢獻良多。其嚴謹專業的工作態度,足以成為年輕人的典範”,為了“表彰他在表演藝術方面的成就”而授予劉德華榮譽院士稱號,他也因此成為少數幾位獲此榮譽的香港藝人之一。劉德華篤信佛教,法號“慧果”,熱心公益,時常參與慈善活動。2008年,劉德華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2010年4月23日,劉德華獲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並擔任副理事長。2010年5月2日,劉德華獲頒第十二屆「世界傑出華人獎」同時獲頒授加拿大紐賓士域藍仕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13年12月8日,他又當選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副會長。2017年12月他因演藝事業和公益事務上的成就被香港樹仁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2018年6月受邀加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成為會員。早年生平.劉德華出生於香港新界大埔泰亨村,自己在家中排行第四。其父劉禮年輕時為啟德機場的消防員。劉德華五歲多時由於任職駐守機場消防員的父親希望他能入讀英文小學而隨家人離開了農村,全家後來搬到了九龍鑽石山大磡村。鑽石山為貧民區,多是木屋,容易發生火災。劉家的木屋在劉德華十一歲時被大火燒毀,家人因此住在寮屋一年,家人後來再搬到藍田邨第十五座。在劉德華五、六歲時,父親還開了一間名叫「得勝士多」的小吃雜貨店以賺錢維持家用;劉德華與姐姐們則經常擔任店裡的幫工一起幹活,當時負責寫菜名的他為日後寫下一手好的毛筆字奠定了基礎。離店不遠處有一家「堅城片場」,往片場送外賣的他也能常見到曹達華、石堅、馮寶寶等當紅演員拍戲時的模樣。因為父親嗜吃叉燒,後來劉德華更把藍田邨十五座地下的「華東燒臘」買下來送予父親,現時他和父母都住在加多利山大宅,而其大姊一家則住在大圍新翠邨公屋。劉德華,出生時取名「德華」,在就學階段曾取學名為「福榮」,劉福榮只是學名而非本名,「劉德華」就是本名,他本人在《魯豫有約》、《康熙來了》中曾親口公開澄清此事。劉德華在黃大仙天主教小學畢業後,升讀位於新蒲崗的英文中學可立中學。升讀可立之後,劉德華於就讀中一級時曾因英文科成績差而留級一年,經補習後繼續升班。與校內要好的同學走在一起,還自號「可立七俠」,同時,他參加校外中小學跳彈床公開比賽。亦熱心參加校內外學校劇社的表演,參與幕後製作負責編劇,而教授他有關戲劇方面知識的地理科老師,就是後來的著名舞臺劇編劇杜國威。劉德華在中五會考獲得1B3D2E的藝員訓練班受訓。此前他在中學階段開始到慈雲山踢足球,與黃日華識於微時;當時劉擔任守門員,黃擔任前線球員。影視事業.無綫及影壇初期.1980年劉德華為了想當導演而入讀第10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著名的同期同學有吳家麗、梁家輝、戚美珍、張之亮、徐錦江等,1981年畢業後任無綫電視臺演員。在香港電臺電視部製作的電視單元劇《香港香港8:江湖再見》裡首次演出。其後在李添勝監製的時裝警匪電視劇《獵鷹》裡首度擔演男主角飾演一名投身警界的青年警察而開始走紅。1983年受TVB力捧,與黃日華、梁朝偉、苗僑偉和湯鎮業組成「無綫五虎將」,相繼出演了1983年蕭笙監製、與陳玉蓮合作的50集武俠劇《神鵰俠侶》,1984年李添勝監製、與梁朝偉合作的《鹿鼎記》等多部很受歡迎的無綫劇集,其中在片中飾演楊過的《神鵰俠侶》不僅是劉德華最為重要的電視劇代表作,其人氣甚至讓他成為電影投資方,導演等重用的新晉,奠定他往影壇發展基礎。1999年該劇為劉德華贏得TVB無線千禧“我最難忘的男主角”榮譽,而且還被金庸先生於2003年選為他最滿意的根據其小說改編成的兩部電視劇之一。劉德華於1982年開始參演電影,首部作品是吳小雲執導的《彩雲曲》,其中劉的戲份比較少。第一部參演的重要電影作品是1982年許鞍華執導的表現越南戰後普通人生活和移民香港題材的《投奔怒海》,獲得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不過敗於以同一電影提名的女演員馬斯晨。1983年霍耀良執導的《毀滅號地車》是劉德華首部擔綱男主角的電影。1985年吳思遠執導、劉德華與葉德嫻主演的法庭劇情片《法外情》是劉德華早期主演電影中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劉在片中扮演一位年輕的律師在法庭上唇槍舌戰的表現不俗,而法庭外與身世有關的感情戲則比較賺人眼淚。《法外情》的成功促使主創們後來又拍攝了兩部續集《法內情》和《法內情大結局》。另外,這時期劉跟洪金寶等人合作的群星動作片《最佳福星》,以及與周潤發合作的江湖片《江湖情》都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績。高產階段.1988年至1992年是劉德華拍片量最多的時期,這五年他參演了超過50部作品。其中演出最多最成功的型別是黑社會江湖片,並塑造了多個成長於草根、身在江湖卻有情有義英雄未泯、卻以悲劇收場的「情深爛仔」、「良心古惑仔」與「悲劇英雄」角色,深深影響當時的年輕人。1988年他與張曼玉和張學友合作王家衛的導演處女作《旺角卡門》,塑造了一個重情重義的江湖混混華仔形象,使其首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該片也為劉贏得首座表演獎盃——臺灣金龍表演藝術獎最佳演員獎;1989年由向華勝、王晶聯合執導,劉與譚詠麟合作的黑幫賭片《至尊無上》票房達2300多萬港幣,是為數不多的講述兄弟情義的港產賭片。1990年他與吳倩蓮在陳木勝的導演處女作《天若有情》中,演繹了小混混華Dee與千金小姐JOJO之間一段刻骨銘心的浪漫生死戀,感動了華語地區及韓國等地許多觀眾,本片的成功也導致後來他與吳倩蓮在杜琪峰執導的1991年作品《至尊無上II之永霸天下》和1996年作品《天若有情III之烽火佳人》中合演情侶。該時期他主演的其他主要古惑仔電影還有《同根生》、《飈城》、《獄中龍》等。而劉德華亦憑藉其出眾的偶像外型拍攝了大量的商業片,其中與著名導演王晶合作的次數最多,雙方合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以《最佳損友》系列、《精裝追女仔II》、《與龍共舞》為代表的愛情喜劇片,劉德華在其中表現了喜劇表演才能,票房成績也不俗;他與王晶合作的另一類主要電影是賭博片,如1989年與周潤發合作的《賭神》,1990年與周星馳合作的《賭神》續集《賭俠》,都成為當時非常賣座的商業型別片,這些作品使得劉德華的「賭俠」與周潤發的「賭神」和周星馳的「賭聖」並列為港產賭片的三大代表角色。90年代後期劉與王晶又合作了兩部以King哥為主角的續集《賭俠1999》和《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分別於1998年與1999年上映。此外,該時期比較知名的作品還有《九一神鵰俠侶》和《五億探長雷洛傳》。1991年的《九一神鵰俠侶》是劉德華成立的天幕製作有限公司拍攝的首部作品,是他與梅豔芳等人合作的一部現代奇幻浪漫動作片,收穫了良好的反響和票房。同年分為兩部先後上映的《五億探長雷洛傳》由劉國昌執導,是一部改編自真人故事的傳記片,刻畫了一個香港警察雷洛在腐敗橫行的法治亂世中成長為鉅貪梟雄的興衰成敗史,兩部累計票房5300萬,劉德華也憑藉雷洛一角獲得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雷洛傳》的成功使劉德華又接拍了表現澳門賭王傳記題材的《賭城大亨》系列,也分成兩部於1992年先後上映,獲得不錯反響。不過,高產時期的劉德華也往往被認為“處理性格和情感沒有深度,角色型別化”,影評人張偉雄說:“他喜歡在鏡頭裡玩形態,玩火機,玩槍,玩小動作,連發型都不能改。可以說,他是同一時期一直演兩種角色而已,路數甚窄。多產期還造就了劉德華在表演上的另一個大特點,就是模仿。”港產黃金時代.儘管香港電影業自1990年代中期已進入了產量銳減和票房下降的衰退階段,不過劉德華的電影事業卻一直在進步,佳作不斷。1993年劉鎮偉執導的《天長地久》是天幕公司拍攝的一部浪漫劇情片,劉德華與劉錦玲和吳家麗合作詮釋了一段演藝圈裡的悲劇愛情故事,其纏綿悱惻的味道成為劉德華電影生涯為數不多的一部文藝片。1994年劉德華投資的《天與地》在內地取景拍攝,講述民國時期禁毒專員張一鵬到上海打擊毒梟的故事,結局設計使得本片充滿了悲劇色彩和批判意味。1995年與梁詠琪合作主演爾冬升執導的賽車勵志片《烈火戰車》,片中其對阿祖叛逆、倔強和執著的心理刻畫和多重情感糾葛的演繹讓劉德華獲得了第三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同年主演林嶺東導演的《大冒險家》在菲律賓、香港和美國三地拍攝,它在大型槍戰爆炸場面上的製作上比較精良。90年代後期由於劉德華的天幕公司已累計虧損4000萬,劉德華於是向向華強夫婦求助,並連續跟向氏的永盛公司和中國星集團合作,拍攝了《新上海灘》、《天地雄心》、《龍在江湖》、《賭俠1999》、《黑馬王子》、《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等許多賣座商業片,這些作品都進入了香港年度票房前十。其中在1996年潘文傑執導的《新上海灘》中演繹了一個從低層奮鬥慢慢崛起最終遇害的黑幫大哥丁力新形象。1998年與梁詠琪主演黑幫電影《龍在江湖》,其飾演的黑幫成員韋吉祥悲劇結局顛覆了導演王晶一貫的歡樂風格。這一時期已進入中年階段的劉德華在《烈火戰車》、《龍在江湖》和《賭俠1999》等片中的演繹突破了他以往塑造的年輕黑幫英雄形象,成為“反英雄”角色的代表。從1999年杜琪峰執導的《暗戰》開始,劉德華擺脫了過去比較偶像化的演繹方法,不斷深入角色性格與內心成功實現轉型,塑造了許多不同身份與個性的角色,如《暗戰》裡身患絕症、與談判專家鬥智鬥勇、為父報仇、亦正亦邪的華,《孤男寡女》中的銷售部門經理華少,《阿虎》中悲情的拳擊手孟虎,《瘦身男女》裡貪吃又堅持自我犧牲的肥佬,《無間道》和《終極無間》中在警局裡任高階督察的黑幫臥底劉健明,以及《大隻佬》中經過多重考驗後終於看透因果真諦的了因和尚等。這一連串作品不僅在票房和口碑上贏得佳績,亦獲第19屆到23屆連續五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其中憑藉《暗戰》和《大隻佬》兩度得獎,並入圍第38屆、40屆和41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以《無間道III》獲獎。此外,《阿虎》為他贏得第六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獎,《大隻佬》贏得第十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演員和第四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和《大隻佬》為劉贏得三次演藝動力大獎最突出電影男演員稱號。而《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和《無間道》的大賣不僅鞏固了劉德華的票房巨星地位,亦使得他與鄭秀文成為當時很受歡迎的一對銀幕情侶,而杜琪峰與劉德華和鄭秀文三人也有了“鐵三角”之稱。因此1999年至2004年是劉德華港產片時代的一段顛峰時期。2005年在陳德森執導的奇幻悲劇電影《童夢奇緣》中,劉克服挑戰借化妝技術呈現了巨大年齡跨度的演出,他的表現不僅成為該片的最大看點,其光仔一角又獲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06年參演爾冬陞執導的毒品題材的警匪片《門徒》,在片中他將一位複雜個性之毒梟刻畫得逼真到位,並以此片贏得一座金像獎男配角獎。2007年,劉德華因其自1997年以來對香港電影的貢獻而與著名監製江志強一同獲得香港電臺主辦、香港電影金像獎協辦的香港特區十週年電影選舉傑出成就獎。合拍片時代.隨著2003年以來香港與內地的電影合作不斷加深,劉德華也經常在合拍片中擔任主角。2004年,先與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合作武俠片《十面埋伏》,該片獲得了良好的國際票房與西方的好評;接著又與著名商業導演馮小剛合作犯罪劇情片《天下無賊》,被陳可辛稱讚道成功演繹了一位頗有說服力的大陸人形象,獲得第五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以及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05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登徒認為“劉德華應該算第一個在內地發展得很好的香港明星,他能找到與國內電影工作者合作的方法。”2006年主演了香港文藝導演張之亮執導的中日韓合拍古裝戰爭片《墨攻》,其飾演的主張“兼愛非攻”的墨家使者革離一角獲得2007年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演員提名以及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07年劉德華與李連杰、金城武合作陳可辛執導的古裝戰爭鉅製《投名狀》,以片中粗獷直性、命運悲慘的草莽兄弟趙二虎一角獲得第十次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2008年在李仁港導演的古裝動作片《三國之見龍卸甲》中展現了青年與老年兩個階段、胸懷壯志且表現勇猛的三國英雄人物趙子龍,成為劉德華本人比較滿意的一個銀幕角色。2010年在徐克武俠回歸之作《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中,劉德華塑造了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唐神探狄仁傑新形象,作為主演亦參與角逐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項,該片也獲得了“目前最接近好萊塢標準的華語型別片”的史詩娛樂鉅製的讚譽。2011年劉德華投資並與葉德嫻合作主演許鞍華執導的劇情片《桃姐》,在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老人題材的作品中了他飾演了一位很有生活質感的普通人,極具說服力的內斂演出讓他先後在第48屆金馬獎和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稱帝。2012年10月他被金馬獎執委會委任為第49屆金馬獎評審團主席。2013年又受邀擔任第七屆亞洲電影大獎評審團主席。時隔多年之後,他再次與杜琪峰和鄭秀文合作,在2013年推理喜劇片《盲探》中首次演繹了一位盲人偵探角色莊士敦,該片為他贏得2013年西班牙錫切斯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是劉德華贏得的首個國際影展影帝殊榮。值得一提的是,《盲探》是他自2005年以來所主演的唯一一部純港產片。同年12月上映的《風暴》由劉德華與江志強聯合投資並監製,為袁錦麟編導、劉與林家棟主演的一部港產警匪片,他堅持親自完成大量高難度動作戲,其火爆場面被認為可媲美同類型好萊塢電影,而劉演繹的警官呂明哲集人性衝突和善惡於一身,被一些影評人認為是一個突破。2015年劉德華在華誼兄弟出品、改編自真人真事、中國女編劇兼作家彭三源編導的電影處女作《失孤》中演繹一名堅持尋子十多年的中國底層農民雷澤寬,他的表演成為該片最大的看點,其顛覆性的演出獲得普遍肯定,獲得第30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和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贏得第16屆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9月上映丁晟編導的中國警匪片《解救吾先生》也同樣取材自真實事件,他飾演一名被劫匪綁架後冷靜求生的香港影星吾先生,獲得第2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同年參演張藝謀執導的中美合拍3D魔幻動作鉅製《長城》,2016年12月在中國上映。2017年劉德華監製並主演邱禮濤編導的大製作港產警匪片《拆彈專家》,演繹了一位不畏悍匪、忠於職責、敢於犧牲的英雄警察,獲得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贏得首屆最港電影大獎最港男演員獎。同年與甄子丹合作在王晶導演的《追龍》中特別演出、繼1991年的《五億探長雷洛傳》後再次演繹雷洛一角。2019年繼續與邱禮濤合作,監製並與古天樂、苗僑偉和林嘉欣合作主演港產動作片《掃毒2天地對決》,飾演一位從黑道背景成功轉型、痛恨毒販並與昔日兄弟決裂的金融鉅子餘順天,中國大陸取得13.12億人民幣成為港產片大陸市場票房冠軍。由關信輝執導、劉德華投資監製於2017年完成拍攝的香港青春勵志電影《熱血合唱團》在2020年11月公映,劉演繹一位幫助“問題學生”成長進步的音樂指揮老師嚴Sir。劉德華、劉青雲和倪妮主演的《拆彈專家》續集《拆彈專家2》繼續由邱禮濤執導、劉德華監製,同年12月上映後票房與口碑都取得佳績,其演繹的人物性格前後反差巨大的潘乘風一角獲得普遍讚譽。劉德華與肖央、萬茜合作的黑色幽默劇情片《人潮洶湧》在2021年春節上映,由饒曉志編導、劉德華監製,他演繹了一個因意外失憶而成為努力上進的龍套演員的假殺手周全。劉德華與吳京、李雪健合作的郭帆執導的科幻鉅製《流浪地球2》在2023年春節上映,他演繹了一位不懈追求數字生命的電腦工程師圖恆宇,電影取得了很好的口碑與票房。票房與合作.電影票房方面,由於劉德華是香港一線影星中拍片數量最多的男演員。在合作物件方面,迄今合作次數最多的導演是多達20多部的王晶;而合作11次的杜琪峰則是與劉德華合作最成功的一位導演,劉德華有多部代表作均出自杜琪峰之手,包括讓劉兩度金像獎稱帝的《暗戰》和《大隻佬》,他同杜琪峰亦是現實中關係較好的朋友。男演員方面,與其關係最好的男藝人有苗僑偉、黃日華、林家棟等人。跟劉德華合作過的女演員有很多,其中合作最多次的是從1988年的《群龍奪寶》開始到1999年拍攝的《衛斯理藍血人》為止共11次的關之琳,雙方因此也在90年代被媒體稱作“銀幕情侶”,2011年1月在他舉辦的香港演唱會上關之琳作為嘉賓時,劉德華更笑稱“我當年真的以為會和她結婚”;在90年代,劉德華與吳倩蓮演過四次情侶讓人印象深刻;2000年代以來,與劉德華合作次數最多最默契的為鄭秀文,兩人從2000年的《孤男寡女》到2013年的《盲探》共七部電影中飾演情侶。此外不得不提的一位女藝人是葉德嫻,由於葉德嫻與劉德華在其成名電視劇《獵鷹》和《法外情》系列中演繹了感人的母子對手戲,葉德嫻因而成為劉德華的乾媽並保持著親密的私人關係,在2010年劉德華香港跨年個唱上葉德嫻還以常駐嘉賓的身分參與了每場演出,這對母子搭檔在相隔多年之後再次在2011年許鞍華作品《桃姐》中又有精彩感人的合作,併為葉德嫻連續贏得威尼斯電影節、德班國際電影節、金馬獎、亞洲電影大獎、香港金像獎等九個影后殊榮。投資製片.為了實現個人的電影夢想,劉德華於1991年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天幕製作有限公司。首部作品《九一神鵰俠侶》由劉德華與梅豔芳主演於1991年12月上映,收穫了良好的口碑和2000多萬港幣票房,該片讓天幕公司一舉成功。不過之後的《吳三桂與陳園園》、《九二神鵰俠侶》、《戰神傳說》、《天長地久》、《天與地》、《1/2次同床》幾部電影票房都不如預期,累計虧損達4000萬以上港幣,幾乎令天幕公司瀕臨破產,1990年代後期劉德華靠借債、接拍電影、出唱片、開演唱會、做廣告代言的收入拿來投資電影才維持住了公司的營運。1997年投資陳果導演的小成本獨立電影《香港製造》贏盡口碑,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以及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多個大獎,之後又合作了《去年煙花特別多》,這兩部作品是天幕公司僅有的純文藝片,但是票房也很差。《阿虎》與《愛君如夢》是天幕公司最後的兩部作品,都由劉德華主演,前者成為他的演技代表作,後者是部講述小人物追求夢想的歌舞喜劇片。2002年劉德華與合夥人麥紹棠發生法律糾紛,導致劉德華重新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映藝娛樂有限公司。劉德華吸取了天幕公司的教訓,不再拍攝大製作商業片,主要投資小成本的文藝片。2005年餘偉國執導的《再說一次我愛你》為映藝首部作品,是劉德華與楊采妮、蔡卓妍合作的一部愛情悲劇電影。2005年啟動的「亞洲新星導計劃」是專門為扶持新導演的一個電影專案,共資助了大華語地區的六名年輕導演拍攝了六部作品,其中包括臺灣的《人魚朵朵》、中國大陸的《瘋狂的石頭》、新加坡的《愛情故事》、馬來西亞的《太陽雨》,以及香港的兩部作品《師奶唔易做》與《得閒飲茶》。這些小成本作品口碑大多不錯,而其中影響最大最成功的是甯浩導演的《瘋狂的石頭》,這部黑色喜劇片在內地獲得了2300多萬的票房,也收穫了大量的好評和多個獎項,並讓甯浩導演與郭濤、黃渤、劉樺等演員開始成名並走紅,後來甯浩於2009年推出的又一部黑色喜劇片《瘋狂的賽車》在大陸票房過億。劉德華對扶持新導演所做的貢獻,讓他於2006年獲得第11屆釜山國際電影節頒發的亞洲最有貢獻電影人大獎,2007年又獲得第七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年度傑出電影人稱號。2007年趙崇基執導的警匪片《兄弟》仿效《五虎將之決裂》以無線五虎演員間的友情為出發點,撮合了苗僑偉、劉德華、黃日華、湯鎮業四人另加陳奕迅等人參與演出。2010年郭子健與鄭思傑聯合編導的《打擂臺》是一部向香港電影黃金時代致敬的作品,由一眾老藝人泰迪羅賓、梁小龍和陳觀泰主演,贏得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等四個獎項。2011年許鞍華執導的《桃姐》改編自真人故事,劉德華與葉德嫻演出了一段樸實感人的主僕情,並呈現出老年人的生存狀態,該片收穫了廣泛的讚譽和許多獎盃的肯定。2013年劉德華投資並監製的校園青春片《初戀未滿》是劉娟導演的處女作,獲得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單元評委會特別獎。2013年12月公映的作品《風暴》是由映藝與安樂公司聯合投資的一部大製作商業片,為香港首部3D警匪片。2015年客串並參與投資臺灣校園青春愛情片《我的少女時代》,該片取得好口碑的同時也在臺灣、香港、中國大陸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韓國等地區創造票房佳績。2015年劉德華與馬來西亞成功集團的陳永欽拿督合作成立了一家電影製作公司——夢造者娛樂。該公司在2017年推出邱禮濤執導的《拆彈專家》得到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七項提名。同年國慶檔的《追龍》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等六項提名。2019年暑期檔的《掃毒2之天地對決》在中國大陸取得13.12億人民幣票房,創造港產片大陸票房記錄。2020年聖誕檔上映的《拆彈專家2》在中國大陸取得13.14億人民幣,超越《掃毒2》成為新的港產片大陸市場冠軍。歌唱事業.初入歌壇.劉德華在與林子祥合演《投奔怒海》期間,有天片場收工後林子祥招呼大家一起唱卡拉OK,林子祥聽了劉德華的歌後很是欣賞,於是大加讚賞並鼓勵劉德華去唱歌,於是在林子祥的鼓勵下劉德華開始發展自己的歌藝,因此林子祥可以算是劉德華歌唱事業的伯樂。1985年劉德華進軍樂壇,在香港華納唱片有意簽他為旗下歌手及無綫電視高層建議下加盟華星唱片,推出了第一張專輯《只知道此刻愛你》,共包括《只知道此刻愛你》等計13首粵語歌曲,其稚嫩的唱腔未獲得很大回響,但與張學友、鄺美雲一起入圍最佳新人獎。1986年轉入百代唱片後至1989年這四年間,相繼推出了《情感的禁區》、《回到你身邊》、《回到你身邊&法內情》、《劉德華》、《愛的連線》、《共你傷心過》共計六張唱片,其中1987年發行的《情感的禁區》中的同名主打歌《情感的禁區》成為其第一首成功流行的歌曲,1989年《回到你身邊&法內情》是其首張國語唱片,1988年《回到你身邊》中的《永遠記得你》、1989年《劉德華》中翻唱自英文搖滾歌曲的《》以及1989年《共你傷心過》中的《流浪》這幾首粵語歌數年後經常為劉德華所演唱而讓歌迷所熟悉。整體上來講,85至89年這段時期是劉德華在歌壇的探索期,音樂成績不僅平平,其在歌唱技巧方面與成功歌手也有比較大的差距,演員出身的他在歌壇的發展前景當時並不為外界所看好。全盛期.1990年在進入寶藝星唱片後,劉德華迎來了歌唱事業的春天。5月發行的《可不可以》銷量達三白金,同名主打歌《可不可以》為其贏得香港電臺頒發的十大中文金曲獎,是其獲得的第一個重要歌曲獎項。同年推出的國語專輯《如果你是我的傳說》熱賣四白金,主打歌《如果你是我的傳說》開始流行於臺灣、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等地,劉德華因此獲得臺灣《民生報》主辦的金曲龍虎榜最受歡迎歌手稱號,也被認為是成功打入國語歌市場的第一位香港歌手。12月推出另一張粵語專輯《再會了》的同名主打歌贏得90年度TVB頒發的十大勁歌金曲獎,最後更是勇奪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讓劉德華成為繼譚詠麟和張國榮後,又一位獲此大獎的男歌手。1991年6月推出《愛不完》專輯,在港年度銷量超過四白金的銷量。1991年和1992年劉德華以大熱姿態繼續包攬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奠定了其在香港樂壇的偶像地位。在1992年的偶像熱潮下,劉德華與張學友、黎明、郭富城被傳媒封為「四大天王」。另一方面,劉德華繼續鞏固其國語影響力,1991年至1992年相繼推出了三張國語大碟《我和我追逐的夢》、《來生緣》和《謝謝你的愛》,這些唱片與同名主打歌繼續在臺灣和中國大陸等地保持熱銷和流行地位,《來生緣》臺灣銷量達十白金,劉德華於1992年當選北京電視臺最受歡迎歌星獎以及臺灣《民生報》主辦的“臺灣十大偶像選舉”第一名,此後劉德華在歌壇事業的紅火讓其連續五屆蟬聯這一榮譽。1992年劉德華到美國與加拿大舉辦了八場個人演唱會,成為其首次巡演活動。劉德華於1992年加入飛碟唱片後,相繼推出《真情難收》、《答案就是你》、《一生一次》、《愛意》、《忘情水》、《五時三十分》和《天意》這多張唱片。其中《答案就是你》和《五時三十分》成為他的經典粵語唱片,前者包括《答案就是你》、《暗裡著迷》、《你是我的夢》、《這一生是給你一個》、《開心的馬騮》和《永遠寂寞》多首經典歌曲,《永遠寂寞》獲得93年度十大中文金曲獎;後者則有《花花世界》、《口琴別戀》、《誰人知》和《鑽石眼淚》這四首主要作品,《誰人知》成為94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雙料金曲。1994年發行《忘情水》和《天意》是劉德華的經典國語唱片,《忘情水》獲得了包括94年度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國語歌曲金獎、十大中文金曲獎和優秀國語歌曲金獎,以及華語榜中榜金曲獎在內的許多歌曲大獎,《忘情水》在亞洲銷量超過300萬張成為當年的大賣作品,也是劉德華本人銷量最高的一張唱片。《忘情水》和《天意》在臺灣的銷量也位列前矛。此外,《一生一次》中的《不能沒有你》贏得93年度十大中文金曲獎優秀國語歌曲,《愛意》中的《情人Happy Birthday》獲得93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劉德華又以大熱態勢拿下1993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國內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和1994年度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93年在紅磡體育館舉辦的20場“真我的風采”演唱會為其第一次香港個唱,93年首次在中國大陸的上海、北京、重慶等地展開了23場的室內巡迴演唱會。1994年再次在香港紅館舉辦了一連20場的演唱會。此時大紅的劉德華受邀參加95年中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演唱了名曲《忘情水》,擴大了自己在中國大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1995年8月的國語專輯《真永遠》是劉德華當年加盟藝能動音後的首張作品,同名主打歌《真永遠》獲得95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和全球華人至尊金曲獎,而《愛火燒不盡》是其主演電影《大冒險家》的片尾曲,勵志歌曲《今天》後來也廣為流傳。1995年12月的粵語專輯《情未鳥》中的《情未鳥》成為95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雙料金曲,另一首代表作《情深的一句》為其主演電影《烈火戰車》的主題曲。1996年相繼發行了《相思成災》和《因為愛》兩張國語唱片,歌曲《相思成災》獲得96年度十大中文金曲獎優秀國語歌曲銀獎和新城金心國語歌鑽石獎,歌曲《因為愛》獲得96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獎最受歡迎國語歌曲銅獎以及華語榜中榜金曲獎。1996年的粵語唱片《在乎您》主要有《倒轉地球》、《一個人睡》和《潮水》三首名曲,前者是劉德華96年在紅館舉辦的20場演唱會的主題歌,《一個人睡》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潮水》是較受劉個人喜愛的個人作詞作品。此外劉德華於1996年亦錄製了歌唱生涯首張且唯一一首日文歌曲《再一次擁抱》,並於日本發行同名EP,於臺灣及香港發行同名單曲專輯。1997年的國語專輯《愛如此神奇》主要收集了多首翻唱自其他歌手的經典歌曲,新曲主要有《愛如此神奇》和《中國人》,《愛如此神奇》入選第四屆華語榜中榜20大金曲,《中國人》是為迎接香港迴歸、歌頌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歌曲,專輯名列97年度金曲龍虎榜國語大碟專輯第5名。《中國人》後來成為劉德華參加中國大陸晚會和香港迴歸紀念活動時經常演唱的一首名曲。1997年12月發行了《真生命》和《愛在刻骨銘心時》兩張專輯,粵語歌《真生命》成為97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國語唱片《愛在刻骨銘心時》則因包括《孤星淚》、《冰雨》、《偷回憶的人》和《世界第一等》四首經典作品而成為其經典唱片,《孤星淚》和《冰雨》後來成為傳唱度很高的經典情歌,《世界第一等》由伍佰創作,是劉德華演唱的唯一一首臺語歌。《愛在刻骨銘心時》成為金曲龍虎榜1998年國語十大專輯之一。1998年發行粵語專輯《你是我的女人》與國語專輯《笨小孩精選》兩張唱片,前者唱片裡包括主打歌《你是我的女人》、《他的女人》等多首劉德華個人填詞作品,劉與美國薩克斯大師肯尼·基合作的《你是我的女人》成為98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雙料金曲,以及98年醉心龍虎榜十大金曲第2位和新城電臺年度勁爆歌曲。《笨小孩精選》主要收錄歷年許多經典國語歌曲,包括《忘情水》、《天意》、《一生一次》和《真情難收》在內的四首歌被新編重唱成另一種味道,而新歌《笨小孩》由劉德華與柯受良、吳宗憲合唱,是劉德華根據個人經歷創作的一首勵志歌曲,贏得98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獎最受歡迎國語歌金獎、十大中文金曲獎優秀國語歌曲金獎、勁爆國語歌曲等多個大獎。1999年上半年推出的國語專輯《人間愛》收錄了多首與內地音樂人合作的歌曲,如高楓3首,丁蕾1首,李泉1首,由於融入大量內地流行音樂元素,因此成為一張風格新穎、大陸味道濃重的專輯。其中講述人生哲理的《木魚與金魚》獲得99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優秀國語歌曲金獎,《男朋友》為其主演電影《黑馬王子》的主題曲,另外《都怪我》、《會說話的啞巴》和《回家真好》都有一定的流行度;下半年推出粵語專輯《愛無知》獲得Music Tower 全年唱片大獎,《愛無知》與《痛》為其中代表作。當年八月他以金髮造型在紅館舉辦一連15場的演唱會,主題曲是劉德華為「西藏慈善音樂會」獻唱的單曲《愛你一萬年》,這首大氣的抒情歌曲入選99年度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國語歌曲金獎和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20大金曲,也為劉德華贏得華語音樂榜中榜「跨世紀男歌手」稱號。99演唱會影碟的普及使之後來成為歌迷的最愛,為其最經典的一次個唱演出。2000年8月發行國語唱片《男人的愛》由上海音樂才子李泉、香港製作人陳德建、臺灣流行音樂強手劉天健及徐德昌等多位頂尖音樂人參與創作,這些製作人分別從不同角度探討男人的愛,主打歌《男人哭吧不是罪》由劉本人填詞並唱出了一股很渾厚的男人心聲,獲得2000年度十大中文金曲獎,劉與陳慧琳合唱的《我不夠愛你》獲得2000年度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國語歌曲金獎和中文金曲獎優秀國語歌曲獎金獎,以上兩首也同時入選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20大金曲,劉德華更是贏得華語榜中榜「最受歡迎歌手大獎」稱號。此外,《享用我的姓》、《沒有你的城市》和《愛情新活力》質量也不俗,令《男人的愛》成為其唱片代表作。12月推出的粵語專輯《心藍》,因包括《心藍》、《當我遇上你》、《微笑》和《缺陷美》四首主要歌曲成為其粵語唱片代表作,《心藍》獲得香港樂壇評議會最受歡迎年度流行金曲金獎,作為其主演電影《阿虎》主題曲的《當我遇上你》成為2000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微笑》為《阿虎》的電影插曲,《缺陷美》為TVB電視《美麗人生》主題曲。2001年6月發行國語唱片《天開了》,主打歌《我的心只可容納你》是劉德華為其代言的道地綠茶創作的廣告歌,作曲人趙增熹藉由絃樂來表現山水的綿延與人類的深情,獲得01年度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國語歌曲銅獎和十大中文金曲獎優秀國語歌曲獎銅獎,併入選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20大金曲,《踢出個未來》是劉德華為周星馳電影《少林足球》創作的主題曲,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8月發行的《夏日Fiesta》收錄7首歌曲,主推的勁歌《夏日Fiesta》是當年8月紅館15場演唱會的主題曲,成為01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獎和十大中文金曲獎雙料金曲;其他還包括電影《瘦身男女》插曲《我的伴侶》、《為愛瘦一次》,以及勵志的《少林足球》插曲《男兒志》。2002年7月推出的國語唱片《美麗的一天》是劉德華加入加際娛樂後的首張作品,包括10首國語和一首粵語歌,歌曲靈感全部來自10個感人的真實故事。《練習》獲得十大中文金曲優秀國語歌曲銀獎和全國最受歡迎中文流行歌曲銀獎,以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最廣泛演出國語歌曲獎和第三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20大金曲,說唱的《黑蝙蝠中隊》入選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20大金曲,《天生天養》成為02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勁歌金曲雙料金曲。該唱片為劉贏得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最受歡迎男歌手榮譽,作為劉德華當年發行的唯一一張唱片,自此結束了其一直以來的一年內發行多張唱片的歷史,標誌著他將事業重心逐漸轉向電影領域。2003年6月發行的《如果有一天》包括9首粵語和一首國語《月老》,其中六首由劉德華參與創作,劉德華作曲填詞創作的《如果有一天》為道地綠茶廣告歌,藉此鼓勵非典疫情過後的港人仍要以堅強樂觀態度面對逆境,獲得03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獎,另一首主要歌曲《17歲》由劉德華與徐繼宗聯合作詞,回顧了劉從17歲踏入訓練班到2002年的演藝生涯。2004年8月推出的又一張粵語專輯《Coffee or Tea》延續了劉德華參與創作六首歌的路線,由他與林夕包攬了所有11首歌曲的填詞工作,兩人透過對生活、身邊事的觀察道出自己所體味到的人生感慨,道地綠茶廣告主題曲《常言道》獲得04年度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十大勁歌金曲獎最受歡迎廣告歌曲銀獎,《按摩女郎》成為04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影帝無用》與《無須擔心》是劉向其粉絲表達的心聲之作。04年8月底開始在紅館舉辦一連15場的“Vision Tour”演唱會,隨後於同年與2005年在中國的19座城市舉辦了“Vision Tour”巡迴個唱。當年劉德華不僅蟬聯十大勁歌金曲獎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而且還第六次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星,成為史上首位同時獲得這兩大榮譽的男歌手。時隔三年之後,劉德華於2005年8月又推出一張全情歌的國語唱片《再說一次我愛你》,專輯以一個純愛故事為架構,用十首歌獨特地詮釋不同角色對愛情的感受。主打歌《再說一次我愛你》由劉德華與金牌搭檔李安修聯手填詞,為劉德華主演的悲劇愛情片《再說一次我愛你》的電影主題曲,獲得05年十大中文金曲獎和優秀流行國語歌曲獎銅獎、05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獎最受歡迎華語歌曲金獎,以及入選第六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年度20大金曲,該唱片亞洲銷量超過150萬張,併成為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最佳專輯,更為劉德華贏得第三次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最受歡迎男歌手榮譽。同年底發行的《繼續談情》收錄28首歌曲,其中新歌主要包括主打的《繼續談情》、道地綠茶廣告主題曲《我得你》、電影《無間道》主題曲的獨唱版和2005年拜年歌曲《恭喜發財》,《繼續談情》成為05年度十大勁歌金曲,《恭喜發財》最早是劉德華在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的曲目,後來成為商家在春節期間經常播放的一首喜慶拜年歌。2006年8月發行的粵語新碟《聲音》是一張關注人性、緩解壓力的唱片,劉德華填詞的《張開眼睛》為道地極品烏龍茶廣告歌,獲得06年度十大勁歌金曲和最受歡迎廣告歌曲金獎,以及RoadShow至尊音樂頒獎禮至尊歌曲;《累鬥累》成為06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專輯成為2006年度新城勁爆頒獎禮勁爆創作專輯。其中唯一的一首國語歌《心肝寶貝》是劉德華填詞的慈善歌曲,成為中國乙肝防治疾病教育暨首屆全國“愛肝日”主題曲。該年度是劉德華最後一次參加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標誌著音樂事業佔其演藝生涯的比重開始明顯下調。高峰退卻.2007年7月推出涉及愛情、環保、全球暖化、人生態度等多個主題的國語唱片《一隻牛的異想世界》,有幽默、歡笑、感傷和溫暖等豐富的情感;曲風也很多元化,既有“劉式情歌”,也有軟式Hip-Hop的街頭舞曲以及R&B。主打的《牧笛》是一首講述牛郎與織女愛情傳說的情歌,方文山填詞的《一》是劉德華很少演繹的中國風曲目,贏得07年度RoadShow至尊音樂頒獎禮至尊歌曲,併為劉贏得日本MTV音樂錄影帶大獎最優秀BuzzAsia大中華區歌手大獎,專輯唯一的粵語歌《只想抱抱》為道地綠茶廣告曲,成為07年度新城勁爆頒獎禮勁爆歌曲和勁爆原創廣告歌曲。同年12月5日劉德華正式加盟寰亞集團老闆林建嶽旗下的東亞唱片,成為東亞一哥。同時發行新曲加精選集《Everyone is No. 1》,主打歌《Everyone is No.1》是劉德華與李安修為2008年北京殘奧會創作的奧運歌曲,目的是激勵殘疾運動員,另一首新歌《一起嗌》是年底紅館16場跨年演唱會的主題曲。2008年在臺北、新加坡和悉尼三地各舉辦了兩場海外巡迴演唱會。2009年2月推出的《希望·愛》希望在經濟逆境之中帶給樂迷一份“希望”和“愛”,包括4首國語歌以及十首粵語新歌共14首歌曲,《長途伴侶》、《你是我所有》、《未到傷心處》為其中的代表作,它成為09年度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十大銷量廣東唱片。同年7月發行的粵語精選集《長途伴侶》收錄了10首道地綠茶廣告歌曲。當年“Wonderful World”中國巡迴演唱會在廣州、合肥等9個城市上演,連同07年的呼和浩特、南寧等15站16場在內,該系列演唱會一共在24箇中國內地城市舉行。至2010年,劉德華發行的新歌專輯有50多張,整個1990年代到2000年代前期,劉一直處於華語歌壇的顛峰狀態;2000年代中後期,由於新生代歌手的崛起和其本人年齡的因素,導致新歌影響力不如從前,不過其唱片銷量還是一直有一定的保證。至2000年代,劉德華的唱片銷量在各地累計超過4800萬張,為華語歌手中的佼佼者。在入行30週年之際,為了用自己的歌聲詮釋那些曾經影響自己的經典作品,劉德華於2010年10月推出了以翻唱許冠傑、鄧麗君、蔡琴等人的名曲為主的懷舊專輯《忘不了的》,它以1970年代和80年代的國語、粵語經典老歌為主,《掌聲響起》、《大眼睛》、《孤兒淚》、《最愛是誰》等20多首老歌都被他唱出了新的味道,當中僅有的兩首新歌《珍愛舞臺》與《I Don't Wanna Say Goodbye》分別為“Unforgettable”演唱會的國語版主題曲和粵語版主題曲,專輯成為2010年度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十大銷量廣東唱片。“Unforgettable”演唱會率先一連20場在2010年底的香港紅館上演,之後於2011年4月至5月在北京、鄭州、天津等11個城市又展開中國巡迴。2012年在香港發行粵語精選唱片《我們的劉德華》,成為2012年度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最高銷量廣東唱片,劉德華也成為全年最高銷量香港男歌手。2013年劉德華又開啟了以“ALways”為主題的巡迴演唱會,9月至12月先後在上海、南京、廣州、北京、大連和臺北這六座城市舉辦了18場室內個唱,據臺灣媒體報道,這18場演唱會總票房超過10.5億新臺幣,以場均1170萬人民幣票房成為年度華語演唱會場均票房的冠軍。2015年2月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獻唱自己填詞的親情歌曲《回家的路》,這是他第四次登上春晚現場表演,距離上次在2005年春晚上演唱《恭喜發財》已有十年之久。2018年12月,時隔八年後劉德華再次在香港紅館舉行連續20場的跨年演唱會,12月28日因為喉嚨發炎而在演出現場宣佈取消餘下的演出,後來他爭取到了2020年2月的紅館檔期以便把餘下的7場補回來,然而2020年1月在武漢爆發的肺炎疫情又令其香港演唱會被迫取消、內地巡迴演唱會推遲舉行,後來又於2021年2月宣佈因疫情因素被迫取消內地演唱會。2020年12月,劉德華推出的首張數字專輯《演·唱》上線,由奔跑怪物宣傳營銷,收錄他近年演繹的新作與電影、廣告主題曲共17首歌曲,其中由他原唱的13首作品均由他本人親自作詞。創作及合作.劉德華在創作方面主要擅長於填詞工作,且主要為個人演唱作品效力,為其他歌手創作的總數只有20多首。他創作的第一首歌是1990年的《如果你是我的傳說》,當時是在好友小美的支援和鼓勵下才完成的。至今他一共參與了超過150首歌曲的填詞工作,其中大多數由個人單獨完成,尤其是自2003年以來,他填詞的作品佔個人專輯的比例明顯增多,例如《如果有一天》、《Coffee or Tea》、《再說一次我愛你》、《聲音》、《一隻牛的異想世界》和《演·唱》這多張唱片他個人填詞的都在5首以上。填詞是劉德華表達個人想法的一個主要途徑,他的早期填詞作品如《來生緣》、《謝謝你的愛》、《情人 Happy Birthday》等集中講愛情,後來慢慢地將話題寫得很廣闊,寫出很多不同風格的歌詞,例如1999年的《回家真好》講述家庭親情,2000年的《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驕傲》是送給FANS的,2003年的《如果有一天》闡釋了人生哲理,《17歲》是講個人的成長經歷,2006年的《心肝寶貝》是送給乙肝患者的慈善主題曲。香港著名音樂人黃沾曾批評劉德華填詞“不會有什麼大成績”,後來也誇口稱讚劉德華填詞有很大進步。劉德華的創作才華也獲得了多個獎項的認可:1998年與1999年連續獲得商業電臺舉辦的叱吒樂壇流行榜叱吒唱作人大獎,2001年獲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唱作歌星銀獎,2006年獲最受歡迎唱作歌星金獎;2006年與2007年連續成為新城勁爆頒獎禮全球勁爆創作歌手。比較知名的優秀個人作品有《絕望的笑容》、《如果你是我的傳說》、《來生緣》、《謝謝你的愛》、《如果有一天》、《幸福這麼遠那麼甜》和《餘生一起過》等。杜自持、李安修、陳耀川和陳德建這四位音樂人是劉德華音樂事業上最重要的合作搭檔。其中杜自持除了為他作曲及編曲其極大多數的粵語歌曲外,更是劉德華歷年來大部份演唱會的音樂總監;陳耀川是劉德華90年代的“御用”作曲人,參與作曲的以《忘情水》、《天意》、《真永遠》、《相思成災》、《中國人》最具代表性;陳德建參與作曲的有《當我遇上你》、《為愛瘦一次》、《我的胖侶》和《Everyone is No.1》等,他也參與了許多劉德華唱片的監製工作;而來自臺灣的李安修無疑是劉德華音樂上最親密的合作夥伴,他不僅參與了《忘情水》、《天意》、《真永遠》、《相思成災》、《中國人》、《木魚與金魚》、《練習》、《再說一次我愛你》等多首經典歌曲的作詞工作,還一直以來長期擔任劉德華唱片的總監一職,李安修因此有“劉德華御用創作人”之稱。主要獎項.劉德華獲得的流行歌曲獎項已超400個,為至今華語樂壇獲獎最多的流行歌手。早在2000年就已經以累計收穫292個音樂獎項成為粵語歌手之冠而榮登健力士世界記錄當中。其中在無綫電視舉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累計共有21首歌曲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其中91年有三首同時獲獎,92年與93年各有兩首獲獎,他獲得六次最受歡迎男歌星歌曲獲得中文金曲獎,僅次於張學友的23首半,另有11首國語歌獲得優秀國語歌曲獎,其中金獎有《不能沒有你》、《忘情水》、《中國人》、《笨小孩》、《木魚與金魚》和《我不夠愛你》六首,銀獎有《真永遠》、《相思成災》和《練習》三首,銅獎有《我的心只可容納你》和《再說一次我愛你》這兩首。在新城勁爆頒獎禮上他多次成為大贏家,共獲得八次“新城全球勁爆歌手獎”、八次“新城勁爆亞洲歌手大獎”以及八次“新城勁爆男歌手獎”,皆為歌手之冠;而在新城國語力頒獎禮上他也多次成為國語力歌王和國語力香港歌手大獎得主。以及在1998、1999、2001及2002年度奪得四臺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歌手獎,四度成為四大音樂頒獎典禮最大贏家。除了香港本土,劉德華也獲得了臺灣、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日本與韓國,以及北美一些機構授予的許多流行歌手榮譽。在Channel V主辦的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上,從1994年至2002年劉德華共有10首歌曲入選榜中榜年度20大金曲,96至98年連續三屆獲得傳媒推薦獎,1999年與2000年分別榮獲跨世紀男歌手和最受歡迎歌手大獎。在亞洲七家華語電臺共同舉辦的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上,從2001年到2006年他共有6首歌曲入選排行榜20大金曲,並在2002年的第二屆、2003年的第三屆和2006年的第六屆先後三次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手獎,至今為獲該榮譽最多的男歌手。其他地區獎項還有:1990年代臺灣民生報金曲龍虎榜多屆最受歡迎歌手,1992年北京電視臺的最受歡迎歌星獎,1993年上海電視臺的最受歡迎天王和四川國際電視節最受歡迎歌星獎,1993年至1998年連續獲日本雜誌《Club香港仔》評選的全日本明星人氣獎及最受歡迎外國歌手第一名,1993年韓國電視臺評選的全亞洲最受歡迎男歌手,1994年加拿大多倫多美加華語電臺至愛男歌手,94年、95年、98年、99年和2001年新加坡金曲獎最受歡迎男歌手,1995年泰國最受歡迎男歌手,1995年與1996年連續獲得Channel V與美國Billboard雜誌聯合頒發的亞洲最受歡迎歌手獎,以及1997年澳洲中文廣播電臺評選的97年度南半球最受歡迎男歌手等等。演唱會.1991年,劉德華憑藉其在電影方面的影響力,在韓國漢城的跨年演出,累計起來目前他已在香港紅館開唱154場。1993年劉德華首次到中國大陸展開了23場的室內巡迴演唱會,為其首次中國巡演活動。1997年與1998年在內地累計舉辦20場;2000年的中國巡演在濟南、瀋陽等10個城市展開。2001年與2002年的“夏日Fiesta”巡演合計在武漢、大連、南昌、西安等10個城市舉行。2004年至2005年的“Vision Tour”中國巡迴在上海、蘇州、西安、無錫等19個城市上演。2007年的“Wonderful World”中國巡迴從呼和浩特開始到成都結束共在15個城市舉辦,其中上海站一連舉辦了兩場;2009年繼續進行了廣州、合肥等9個城市的“Wonderful World”中國巡迴個唱。2011年在北京、鄭州和天津等11站舉辦“Unforgettable”中國巡迴演出。2013年開啟的“ALways”中國巡迴個唱選擇在上海、南京、廣州、北京和大連這五座城市的體育館舉行,以達到同香港紅館四面臺一樣的室內效果。至今劉德華已在中國大陸各城市舉辦了132場個人演唱會,其中上海為其舉辦場次最多的內地城市。由於創下過許多城市的票房上座和現場火暴記錄,劉德華也被一些中國媒體和演出商譽為“華語歌壇票房第一人”。除了香港和中國大陸,劉德華也多次到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北美的溫哥華和多倫多等華人聚集的城市舉辦演唱會。從1991年到2013年之間除了2006年和2012年外,劉德華每年都舉辦了多場演唱會,其中1996年以累計舉辦47場為其演唱會最多的一年。其演唱會順序大多都是先在香港舉辦連續多場的個唱,然後再到各地巡演,不過2007年與2013年這兩年卻以中國巡演為開端,然後才赴其他地區舉辦。在演出內容上,香港本土以粵語歌曲為主,各地巡演則以國語歌曲為主,而《一起走過的日子》和《忘情水》這兩首經典代表作是其演唱頻率最多的歌曲。劉德華在每次巡演前都會學習一些新的舞蹈以表演給歌迷,如2001年的拉丁舞與2004年的踢踏舞。其演出現場經常以勁歌熱舞為開端,中間會安插一些表演和歌唱同時進行的以愛情為主題的音樂劇,而且從頭到尾劉德華與歌迷、觀眾交流互動的機會比較多。由於多年來劉德華陸續演繹了許多首廣為流行和傳唱的經典歌曲,因此《謝謝你的愛》、《忘情水》、《天意》、《中國人》、《笨小孩》、《冰雨》、《愛你一萬年》、《練習》等名曲在個唱上常常會引起集體大合唱。從1994年至今,劉德華已發行11張個唱影碟,其中在香港紅館錄製的有1994、1996、1999、2001、2004、2007和2010年共七張,2002年的《你是我的驕傲演唱會》於12月6日在香港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辦,是為慶祝他入行20年而專門為三千名華仔天地會員舉辦的一次免費演出。另外三張冠名為中國巡迴演唱會的影碟,分別是在2004年的北京工人體育場、2007年和2011年的上海體育場錄製的,這開創了歌手在北京和上海這兩大能容納6萬名以上觀眾的體育場發行演唱會影碟的先河,其中北京演唱會不僅入選中國演出家協會評選的「2004中國十大演出盛事」,而且還是2004年中國單場演出票房最高的一場演出。劉德華2018年12月在香港舉行紅館演唱會因身體不適被迫腰斬,他其後宣佈2020年舉辦除了7場補場外,還會加開5場演出。2019年9月,劉德華在新加坡演唱會中度過58歲生日,獲過萬粉絲齊唱生日歌。2022年9月3日晚20點,劉德華在抖音直播間舉辦了一場“把我唱給你聽”線上演唱會,這是他繼2021年出道40週年在抖音直播後第二次在抖音直播,從開始的《笨小孩》到最後的《17歲》,2小時的演出的線上觀看人數最終達到3.5億人次,各項觀看資料創造了雲演唱會的直播記錄。個人生活.戀情緋聞.1981年劉德華當TVB訓練班學員時期有一位已交往3年多的圈外初戀女友,卻由於聚少離多兩人在太平山頂分手。因合作《神鵰俠侶》劉德華愛上了“小龍女”陳玉蓮,不過在向她表白愛意時被拒,當時她心有所屬。1983年秋劉德華到臺灣拍張徹電影《上海灘十三太保》,當年的新藝城電影公司公關介紹他與瓊瑤的電影公司的藝人喻可欣認識,當時正值走紅時期的劉德華公開與喻可欣的戀情,但兩人三年後分手。喻可欣撰寫的回憶錄《情海星空——我與劉德華》於2005年出版,該書披露了當時兩人相戀的過程。關之琳與劉德華合作了十多部電影,劉曾公開表示欣賞她,更直指對方是他的最佳情人,而關之琳亦曾也間接承認劉德華很帥,評價他是「很全面的演員」,「拍戲時很照顧人……讓人很有安全感,是絕種好男人」加上雙方的粉絲支援此配對,故緋聞傳得鬧哄哄;直至1998年,劉堅稱兩人從沒談過戀愛。家庭生活.劉德華妻子是馬來西亞的閩南人模特兒朱麗倩,兩人於1986年經劉德華的朋友介紹認識,有傳當年是葉倩文介紹,另說是劉德華當時的經紀人張國忠介紹的,因朱麗倩與張國忠是親戚。1990年代到2000年代媒體不斷報導兩人交往之訊息,但皆未獲雙方正面承認。2008年兩人聯名捐款一萬元做善事,加上朱麗倩現身劉德華演唱會,因而被疑早已結婚。直到2009年,朱麗倩的父親於馬來西亞過世,劉德華的名字出現在訃告上,二人的關係才正式公開,媒體還證實兩人已於2008年在拉斯維加斯註冊結婚,劉德華於媒體刊出結婚報道的當日於其官方網站「華仔天地」發表留言《對不起》,表示「我慚愧未能守住我的承諾先告訴大家,讓信任我的家人、朋友、媒體朋友難堪,對不起。正在工作當中,一時間不能盡訴,容後向你們說明白——華仔」。2011年11月28日,劉德華在其官方網站發表一篇名為《報喜》的文章,其中提到「吾家有喜」證實了妻子已懷孕的訊息。次年5月9日,朱麗倩在香港養和醫院產下一女。5月13日,他在官網以「一切安好」為題向粉絲們報喜,之後為女兒取名為劉向蕙,英文名是“Hanna”,古英文意指“優雅與歡欣的女神”,現就讀於滬江維多利亞學校。朱麗倩跟劉德華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平時習慣吃素食。劉也承認朱麗倩懷孕至孕後的一段時間,因為月嫂不會準備素食餐,所以所有膳食都是由劉德華和家人處理。興趣愛好.劉德華篤信佛教,法名慧果,其師父是臺灣靈巖山寺上妙下蓮老和尚。為了在香港演唱會上表演二胡演奏,1996年他趁在長春拍電影的空閒時間在當地頗有名氣的二胡教授劉漢臣家學習了兩個月的二胡演奏。2000年3月22日,劉德華在北京舉行拜師儀式,拜川劇大師彭登懷為師以學習“變臉”絕技,並學會了初步的變臉技巧。劉德華在生活中熱愛寫書法和打保齡球,其中他抄寫的《心經》更是送給好友梅艷芳的禮物,但在2004年1月1日,即梅艷芳冥壽後兩天被拍賣。此外,他亦對造型頗有研究,因為還沒出道時劉德華曾做過髮型設計師。另外,劉德華堅持每天喝一點混合果汁,比如蘋果加紅蘿蔔一起榨的汁,以保持自身的健康。主要事件.遭「無綫」雪藏.1983年,演過《神鵰俠侶》在無綫電視正當紅的劉德華不願在續約5年的合同上簽字,因為他堅信5年中自己的事業會有一個大的飛越。因為TVB不允許他把演藝重心放在電影,他要求公司將年期縮短但遭到了拒絕。於是激怒了無綫高層的他便遭到了雪藏——沒有戲拍和在新聞媒體露臉的機會。那段日子除了偶爾參與體育、郵政、兒童聯歡會之類的活動之外,便無主要演出機會。而在這段空閒的日子裡,他反覆觀看自己以前演的電視錄影帶找出自己的不足,他也觀看別人的片子記下別人的長處,然後思索改進自己的表演方法。此外,他還勤練體格時常健身運動、經常練歌學習音樂。期間他也曾數次主動找無綫高層,希望透過談判來化解自己和公司之間的矛盾,但雙方一直沒有達成共識。1986年在邵逸夫主席的出面調解下,雙方摒棄前嫌,握手言和,簽下新合約。而有關這次續約的內容,雙方都沒有向外界披露。長達400天的雪藏事件是他出道以來遭受的最大打擊。之後他就拼命拍戲、接拍了許多電影,其中以追女仔型別的喜劇片和古惑仔型別的江湖片為主。與「天幕」的訴訟.1991年劉德華創立天幕製作有限公司,他從演員轉型為幕後投資者,是希望擁有自己的電影公司,可以幫助他拍攝更多不同型別的電影,也圓他的電影夢。起初經營頗為成功,也賺到不少錢。後期,因天幕經營失敗令劉德華虧損4000多萬港幣。2000年麥紹棠以上市公司中建電訊名義注資天幕公司,劉德華簽約成為天幕公司旗下藝人。2002年,雙方的經理人合約於該年初屆滿,只剩下合夥關係,但雙方合作夥伴關係惡化。劉德華向天幕公司追討拖欠了他1500萬港元的演員酬金,中建電訊透過旗下附屬公司Noble Trend International Inc.入稟高等法院,控告劉德華及他操控的--違約,令中建電訊失去出售一批總值1億5360萬港元股份的機會,向劉德華索取上述巨額賠償。中建電訊更向法院申請禁制令,全面封殺劉德華為其他公司做唱片、接拍影視和廣告等演出機會,等於全面封殺劉的演藝事業,結果禁制令成功,使得劉德華在禁制令生效期間估計損失收入上億元。最終雙方在麗新集團老闆林建嶽的調停下達成和解協議。承認為乙型肝炎帶原者.2006年8月30日,劉德華以乙型肝炎防治宣傳大使身份到北京友誼醫院探訪兩名乙肝及肝癌病人,並送上新碟鼓勵他們積極面對病魔。其後他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2006肝炎防治宣傳教育活動啟動」記者會,宣佈將擔任大使兩年,還與林家棟合作拍攝宣傳片,由他填詞的《心肝寶貝》作主題曲。出席記者會期間劉德華坦承少年時驗血後得知自己也是乙肝帶原者,當時醫生指他還年輕,沒有大礙,他說:「預防勝於治療,這個病患癌比率較高,所以我年年都做身體檢查,不過我不太擔心,沒甚影響。」楊麗娟事件.發生於2007年3月的楊麗娟父親楊勤冀跳海自殺事件曾轟動一時。楊麗娟本是甘肅蘭州人,後於1994年迷上了劉德華,此後便沉溺於想見劉德華之中。其父母為達成女兒心願傾家蕩產,父親還曾賣過腎,並於2007年籌募旅費到香港終於見到劉德華;然而,當3月25日楊麗娟在歌迷會上已如願見到劉德華並合影後,她卻並不滿足於只與劉德華合影紀念。次日凌晨,楊父在香港跳海自殺,留下的遺願只是希望劉德華再單獨見女兒一面。劉德華曾於2006年在媒體上斥責楊麗娟讓父賣腎是“不忠不孝”,事後對楊父的死感到“傷悲”,他也擔心以後再發生其他粉絲的瘋狂舉動,並找心理醫生幫忙。該事件發生後引起媒體廣泛報道和網友的熱議,絕大多數人認為楊麗娟的追星行為太激進太過偏執,是導致他父親自殺的根源。此外也引起許多熱議的話題,例如父母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年輕人要理智追星首先要有正常的個人生活,追星要學習偶像的優點等等;而一些媒體為了製造吸引目光的報道曾資助過楊麗娟去見劉德華,則引起了公眾對媒體就楊麗娟之前報道的方式和過錯責任的反思和指責。勇救歌迷事件.2007年11月13日,平面媒體以劉德華在電影《天若有情》的角色“華Dee上身”,來形容劉德華在11月6日成都演唱會中揮拳意圖阻止保安員圍毆一位歌迷的事件。根據報導,一位年輕的男歌迷在突破保安的重重封鎖後來到舞臺前,向劉德華獻花及跟他握手後,該歌迷就被十多名保安包圍及圍毆。劉德華在舞臺上大聲喝止保安的粗魯行為,然而保安人員未理會,於是劉德華立即由高達兩米的高臺跳落地面,為歌迷順利解圍並護送離開。劉的此舉令全場6萬多觀眾感動和喝彩,該事件經過報道後獲得許多網民的熱烈反響和讚揚。事後劉德華也重申,歌迷應該遵守場內大會的秩序。泰國墜馬事故.2017年1月17日,劉德華在泰國南部的寇立為道地飲品拍攝廣告片時,出意外從馬背上摔了下來,造成盆骨有撕裂傷。當時有數匹馬在場,他所騎的馬忽然失控,將他拋下,被馬蹄踩到腰脊令腰脊骨裂。之後立刻被送去泰國一間醫院治療,因為腰脊受傷,行動不便,必須坐醫療專機回港,再接受香港醫生診治。專機當晚午夜到港,隨即送往養和醫院接受治療。2017年3月10日,劉德華宣佈出院回家,他表示自己很快就能夠站起來。同年8月,為電影《俠盜聯盟》進行宣傳活動而正式復出工作。支援東大嶼山填海工程.2018年,劉德華公開為團結香港基金拍攝影片《讓下一代看見》,片長約三分半鐘,他在影片中支援面積1,700公頃的東大嶼填海工程,指人工島填海「可取」。因此他受到一些人士的批評,並指其身為保育大使卻謀殺生態環境。其後特首林鄭月娥公開表揚劉的支援,對其能夠勇於表達意見感到欽佩,惟對劉被一些人侮辱、人身攻擊感到不公道,稱自己和劉德華都遭到網路欺凌,認為「光有科技知識而無品德道德的人,如網路駭客,對社會構成危險。」她並祝願劉的演唱會成功。奧迪廣告文案抄襲事件.2022年5月21日,是中國傳統節氣“小滿”,劉德華在其抖音賬號、一汽奧迪在各官方渠道釋出了由劉德華主演的影片廣告《人生小滿》,該影片引發大量關注和轉發。當晚,抖音賬號“北大滿哥”發表影片,稱該廣告影片涉嫌抄襲他在2021年5月21日的一條影片文案。5月22日,奧迪釋出宣告稱該影片由創意代理公司M&CSaatchi提報並執行,因監管不力、稽核不嚴向劉德華和“北大滿哥”道歉並下架廣告影片。數小時後,廣告創意代理方上思廣告宣告稱影片文案確實抄襲了“北大滿哥”的“小滿”影片中的文案內容,並向“滿哥”道歉;不過有媒體報道顯示,拍攝此廣告的導演彭楊軍還有其他作品涉嫌抄襲。同日下午,劉德華在官方後援會華仔天地發文表示:“對原創我是百分百的尊重,今次事件,對於廣告團隊在創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對滿哥造成的困擾,我個人深感遺憾。Audi和廣告公司現正認真處理中。”5月25日“滿哥”表示,兩個公司的負責人向他進行了當面道歉,他願意接受這份道歉。並稱三方已達成協議,他將免費授權讓廣告使用文案。公益活動.劉德華篤信佛教、熱心公益事業,如為1991年華東水災、1999年臺灣921大地震、2001年內蒙古雪災、2004年印度洋海嘯、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9年臺灣八八水災、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等舉辦的各類慈善演出和募捐活動都能看到他積極投入的身影。他也曾先後擔任多個組織單位的公益活動大使,並拍攝了不少公益宣傳片,如“愛在陽光下—預防艾滋病”公益宣傳片、“愛盲行動”公益宣傳片和“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公益宣傳片等等。他本人於1994年成立了「劉德華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旨在支援弱勢社群及幫助有需要的人士。而他對殘疾人也非常關心,自從1992年巴塞羅那殘奧會後,他每年都會拿出10萬元港幣資助香港殘障運動員,他也因此與香港“痙攣飛人”、三屆殘奧會金牌得主蘇樺偉保持著很好的私人關係。2007年勵志歌曲《Everyone Is NO.1》的MV是他個人出資150萬港幣花3天時間辛苦拍攝的,以此來激勵更多傷殘人士勇敢生活和拼搏。他對殘障運動員的付出也讓他於2010年4月當選「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及副理事長,而在2011年6月則再次被推選為該基金會副理事長,2013年12月他又當選為「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副會長。代言廣告.劉德華代言過的廣告有天馬摩托車、雅馬哈摩托車、比德文電動車、本田謳歌等飲料;以及OSIM天王椅按摩椅、關鍵旅遊、雪亮眼鏡、太陽活力旅行社、東亞銀行信用卡、夢天木門、芝華仕沙發等其他品牌。演出作品.劉德華至今一共參演了20多部電視劇,為其歷年來作品最少的年份。最新主演作品為2023年1月上映的中國科幻片《流浪地球2》。音樂作品.1985年至今劉德華一共發行粵語專輯25張,國語專輯20張,其他唱片10張,若包括精選集、演唱會專輯和電影原聲大碟等各類唱片在內,總計超過100張。歷年主要專輯如下:榮譽與形象.作為演員和製片人,劉德華囊括的表演獎項包括香港電影金像獎、臺灣金馬獎、香港電影金紫荊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演藝動力大獎和華表獎最佳男演員獎,他也是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最有貢獻電影人大獎和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年度傑出電影人得主;作為歌手和填詞人,劉德華獲得了諸如十大勁歌金曲獎、十大中文金曲獎、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國語力頒獎禮、叱吒樂壇流行榜、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和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等許多獎盃的肯定,為至今獲獎最多的香港男歌手。身為藝人和公眾名人,他集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世界十大傑出青年、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太平紳士、《福布斯》2011中國名人榜第一名、星島新聞集團文化演藝組2011傑出領袖、香港迴歸十五週年功勳人物、香港樹仁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等許多名譽頭銜於一身。儘管劉德華在影視和歌唱事業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不過一路走來他也受到過不少挫折和批評。他既投資製作瞭如《香港製造》、《阿虎》、《瘋狂的石頭》、《打擂臺》和《桃姐》等多部佳作,也曾因《戰神傳說》、《天與地》和《1/2次同床》等多部作品累計虧損了許多錢並因此借債。一方面他主演了許多電影,曾長期被一些人認為是個靠帥氣走紅的“偶像派”,尤其在2000年憑《暗戰》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以前演技受到很大質疑,此後他的演出越來越獲得廣泛的肯定和認同。他的許多電影質量參差不一,既有賣座的佳片如《無間道》和《瘦身男女》,也有口碑很差的作品,如2013年的《天機:富春山居圖》讓人質疑他“接片沒有底線”,他對此坦誠有時候“高估了自己眼光”,而杜琪峰則稱這是劉不夠自私、太講人情造成的結果。劉德華在樂壇初期發展很不順利,曾因唱功差被前輩譚詠麟勸說離開歌壇,後來靠磨練自己的唱功演唱出了許多經典歌曲。劉德華對事業的投入和收穫,對朋友、家人和粉絲的親密態度,他與媒體所保持的良好關係以及他在人際交往中留下的好口碑,一直以來都讓劉德華以勤奮努力、健康向上、全能藝人等正面形象著稱,不過2009年8月當劉德華與朱麗倩的結婚事實被曝光後,劉德華曾因之前的否認說法而被一些人批評為“大話天王”。劉德華是在影視歌三個領域都取得成功的為數不多的一個藝人,在華語地區乃至亞洲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並被公認為華語娛樂圈的“常青樹”。出生於普通階層的劉德華憑個人努力成為“大眾偶像”和年輕人學習的楷模,更被港人譽為“民間特首”,以及香港青少年學生心目中的頭號奮鬥目標。2018年楊光宇先生以劉德華命名55381號小行星,表揚他為粵語流行音樂做出了巨大貢獻。 | 591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劉德華",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913"
} |
八度是音程的一種,它的組成是由2個相同音名但來自不同音域所組成。兩音的距離為12個半音,而頻率的比例是2:1,換而言之,較高音的頻率為較低音的兩倍。而這個比例,不論是運用平分律、純律或是畢氏音程都是相同的。在古代中國音樂理論中,八度譜記稱為均。純八度是和聲學中第二簡單的音程關係。亦被喻為是「音樂上最常用的音程」在泛音列中,第1音和第2音的音程關係便是純八度。純八度音程往往給人一種非常舒暢的感覺,這和兩音的頻率重疊有關係,由於兩者成倍數關係,因此其正弦波的疊加波型並不會出現不協調音程中起伏不平的波段,反而能達至互補的作用,因而製造出一份和諧感。又因人耳在聽到純八度和聲時,會有將兩個音當成同一個音的傾向,因此,這樣的關係又可被稱為等價八度。另一方面,又由於音程所產生的共鳴感,令聽者感覺以八度音程行進的旋律,音色會比單旋律的彈奏更為豐富。記號.八度記號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八度移高記號.當需要把過高的附加線消除時,便會將該部份移低一個純八度記譜,並在頂部加上8a、8va或8以作識別,這是取自義大利文中「八度」來區別。8va不存在疊音的作用,因此得出來的效果依然是單音旋律。以古斯塔夫·馬勒的第1號交響曲為例子:其中在第4樂章,第1小提琴在練習號36中,第二聲部出現了連續的八度移高記號,直接最後一小節前為止。在八度移高記號的範圍內所奏出的音,和第一聲部以實音記譜的音高是相同的。八度移低記號.和八度移高記號相反,當需要把過低的附加線消除時,便會將該段部份移高一個純八度記譜,並在底部加上8vb、8va bassa或8以作識別來區別。同樣地8vb也不存在任何疊音的作用。以德布西的《前奏曲》第1冊第10首為例,在第28小節中,右手的C1音以法語"8abassa"標示,亦即是實際的音高變成為C0音。八度同奏記號.取自義大利文 "coll'ottava",解作「和相應的八度一同出現」,表示演奏時除需彈奏樂譜標示的音高外,也要加添相應的八度移位,視乎記號的位置而定。適用範圍同樣以斷續線來劃定。八度同奏記號較常在即興音樂,如爵士樂中的鋼琴樂譜較常出現。另外,作曲家在撰寫樂隊總譜時,為求方便源故,對一些演奏相同旋律但位處不同音域時,亦會在五線譜上標上,如「8va col Violino I」或「8 basso col Celli」。尤以巴洛克時代及古典時期的作曲家較多採用。 | 592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八度",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928"
} |
前300年至前201年的這一段期間被稱為前3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制定度量衡標準,統一文字,對中國文化影嚮深遠。與此同時,匈奴勢力亦達至高峰,與中國之間的衝突亦隨之升級,引致日後的民族大遷徙,影響達數個世紀。阿育王提倡佛教,對印度以至整個亞洲影響深遠。在歐洲,雖然亞歷山大大帝的繼業者在帝國內互相爭奪,但希臘文明持續影響帝國內各民族。兩次布匿戰爭奠定了羅馬崛起的基礎。 | 592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前3世紀",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929"
} |
直轄市是許多單一制國家的一級行政區之一,多設定於大城市地區。此名稱主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越南、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等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採用。其字面上的意義為:直接由中央政府所管轄、建制的都市。歷史.升格為直轄市往往需要居住的人口較多,且通常在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上具有重要地位。該概念首先源自於1930年中華民國的《市組織法》,稱為院轄市,取代此1921年《市自治制》所規定的特別市,特別市的地方自治屬性也在此法中被大量削弱,市長此後至開放直選前皆改由行政院直接派任。就如同直轄市字面上的含義一樣,這種行政區劃的概念具有中央集權的色彩。法律正式採用直轄市,始於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一十八條 直轄市之自治,以法律定之。1990年代,大韓民國進入全面地方自治時代之後,這一名稱被認為不適當而率先更改行政區劃之用語。韓國於1994年12月修改韓國《地方自治法》並改為廣域市;同年,中華民國政府制定《直轄市自治法》。另外,在非漢字文化圈的國家,那些作為一級行政區的大型都市也常常被翻譯做「直轄市」,以獨聯體國家最為普遍。漢字文化圈.東亞.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由直轄市管轄的次級行政區劃有市轄區、縣等;重慶直轄市還有自治縣的設計。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時,中國大陸共設有12個直轄市,分別為:南京、上海、武漢、鞍山、撫順、瀋陽、本溪、西安、北京、天津、重慶、廣州。到1950年初,除北京及天津外,皆為大行政區代管。1950年10月5日,旅大行署區改為東北大行政區代管的旅大直轄市。1952年11月15日,南京直轄市降為江蘇省省轄市。1953年7月8日吉林省長春市和松江省哈爾濱市升格為直轄市。1954年6月19日,瀋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長春、哈爾濱、西安、武漢、廣州、重慶直轄市皆降格為省轄市。1958年,天津直轄市降格為河北省轄市,至1967年恢復。1997年3月14日重慶市重新恢復直轄市建制。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設有四個直轄市: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民國三十八年以前,以人口達100萬人為基準,先後建制了12個院轄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大陸建制的直轄市中,廣州、西安、瀋陽等三個城市兼具院轄市與首府的雙重地位。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來臺灣,至2014年止直轄市有:臺北市。大韓民國.大韓民國的直轄市,中文有時也譯為聯邦直轄市、直轄市。其直屬中央聯邦政府,不隸任何州屬。吉隆坡為法定首都及最大城市,納閩為國際離岸金融中心,最新成立的聯邦直轄區布城則為行政首都。中亞.土庫曼.土庫曼設有一個直轄市:阿什哈巴德市,為該國首都。東歐.俄羅斯.俄羅斯聯邦直轄市權力相同,目前設有莫斯科、聖彼得堡及塞瓦斯托波爾三個直轄市。其中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為俄羅斯聯邦前兩大城市,在蘇聯時期,亦為全蘇聯前兩大城市。而塞瓦斯托波爾在2014年克里米亞歸屬公投後,宣佈和克里米亞共和國一起從烏克蘭獨立。塞瓦斯托波爾以聯邦直轄市身份加入俄羅斯聯邦,並被編入克里米亞聯邦管區。但此公投並未獲得烏克蘭或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烏克蘭.烏克蘭設有兩個特殊地位城市,分別是基輔以及塞瓦斯托波爾。基輔為該國的首都,塞瓦斯托波爾在2014年被俄羅斯軍事吞併,目前在俄羅斯聯邦的實際掌控之下。白俄羅斯.白俄羅斯共和國設有一個直轄市:明斯克市,即該國首都。摩爾多瓦.摩爾多瓦共和國設有三個直轄都會區,其中基希訥烏市為該國首都;而本德爾市實際上為德涅斯特河沿岸實際管理。衣索比亞.衣索比亞設有兩個直轄市,阿迪斯阿貝巴市以及德雷達瓦市,其中阿迪斯阿貝巴市為該國首都。 | 594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直轄市",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940"
} |
賦格是複音音樂的一種固定的創作形式,它不是一種曲式。賦格的主要特點是相互模仿的聲部以不同的音高,在不同的時間相繼進入,按照對位法組織在一起。歷史.賦格一詞的多種說法,一般認為是來自於拉丁語,原意是“追逐”和“飛翔”。賦格建立在模仿的對位基礎上,從16世紀的經文歌和器樂裡切爾卡中演變而成,一直到17世紀巴赫時代才達到頂峰。樂曲結構.賦格的主要結構是首先在一個聲部上出現一個主題片段,這時演奏主題的聲部演奏與新的聲部相對應的樂句,形成各個聲部相互問答追逐的效果。賦格通常沒有引子。賦格一般分為三個部分:呈示部,中間部和再現部。各個聲部在呈現部中用主調和屬調將主題一一呈現一遍,然後各自展開成為不同的插部,最後在再現部裡回到原來的主題上。在賦格開始的地方,第一個聲部進入時出現的短的旋律或樂句稱為賦格主題,賦格主題不同於奏鳴曲式以及其他曲式的主題,賦格主題是短小的一句旋律,僅僅具有簡單的線條,而不是像其他的主題那樣可以有完整的和聲。第二個聲部通常在高一個五度或者低一個四度的地方進入,即在屬調上重復主題,稱為答題。對題在賦格曲的進行中再次出現時保持不變者稱為固定對題,伴隨主題或答題的旋律經常改變者稱為自由對題。第三個聲部進入,通常回到主調,即比第一個聲部高或低八度,同時第二個聲部繼續演奏對題,第一個聲部則相對自由。主題,對題如此在主調和屬調上迴圈。下面是一首典型的四聲部賦格的聲部由高到低的圖示:高音答題 - 對題 - 自由的素材 (聲部II) \相差五度主題 - 對題 - 自由的素材 (聲部I) /答題 -對題 (聲部IV) \相差八度主題 - 對題 (聲部III) /低音待所有的聲部呈示完畢之後,賦格的呈示部結束。賦格曲的發展手法主要是主題進入的呈示部分和由其他素材構成的插句交替出現。除了上述的觀點,賦格的結構也可以看作類似於類似於奏鳴曲式,有前後兩次呈示主題的呈示部和再現部,其間有發展,但是不同的是,賦格的發展比較短,一般僅僅為插句和主題的自由進入。插句是從主題發展出的其他的旋律,作為連線性的過渡,而賦格的再現部與呈示部使用相同的主題和對題,但是形成對位的手法經常有著很大的區別,這使得賦格的再現部分往往成為情感的高潮所在。賦格當中也經常出現多個插句,可能在不同的調上,不同的方式,這樣的賦格就難以歸入類似奏鳴曲的三段體,而應視為是前述的主題進入的呈示部分和由其他素材構成的插句交替出現。中間部開始時主題常在主調的關係調上進入,以與呈示部中的主題形成調式色彩的對比,其後可轉入其他近系調。賦格主題進入的形式可以比較自由,使用擴大、縮小、倒影、裂解等手法,主題也可以不完全地進入,作小的改動等等。而插句則起到連線的作用,保證和促進賦格的連貫流暢,插句的選擇和主題進入的方式,都是衡量賦格的重要標準。賦格的主題再現有時使用叫做密接合應的技巧,就是每一個聲部進入的時候並不等待前一個聲部完全結束,而出現同一個主題在多個聲部上以一定的時間和音高差距疊置的現象,好像主題被自身從中間切入,這裡由於大大增加的緊張感,往往就是賦格的高潮。以下簡單整理:分類.賦格通常按照聲部的數目命名,兩個聲部的就稱為二聲部賦格,三個的稱為三聲部賦格,五個的就是五聲部賦格。賦格具體的聲部數量不定,少的只有兩個聲部,多的可以有七,八個甚至更多,一般情況下賦格有三個或四個聲部。另一種常見的分類是主題的數目,單一主題的就稱為單賦格或單主題賦格。有兩個主題的稱為雙主題賦格,可以兩個主題作為賦格的主題和對題同時進入,也可以兩個主題分別呈示和發展,然後在再現的時候同時出現形成對位。依此類推,三個主題的賦格就稱為三主題賦格,如此等等。但實際上,四主題賦格已經非常罕見了。根據所使用的對位技法不同,還可以分為嚴格賦格曲和自由賦格曲。賦格可以單獨成曲,即賦格曲,也可以作為套曲的段落出現,還可以和前奏曲 (包括前奏曲,展技曲,帕薩卡牙等等) 一起,組成前奏曲與賦格的形式。在大型樂曲當中,常常有賦格段出現,即有著賦格呈示部同樣的主題在各個聲部上不同音高和時間的相繼的進入,但是不一定有插句和完整的發展和再現。賦格段常常作為主調音樂中奏鳴曲式的發展部,對奏鳴曲的主部和副部主題加以賦格手法的發展,而在賦格段的結尾回到原樂曲的主調風格。另外有小賦格(fughetta),指那些發展較少,主題重複進入比較簡單的賦格。 | 594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賦格",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944"
} |
音名就是音高的名稱,即C、D、E、F、G、A、B。音名和音高的關係是絕對的;與音名相對的唱名則不同,唱名和音高的關係一般是相對的。每高或低八度音高的音名是一樣;而唱名就算是不同的音高,也可以一樣。西洋古典音樂.西方音樂中,對一個八度中的七個音高設有名稱,表示該音的絕對音高,每高或低八度則重複這七個音名。而加上變音記號則表示改變音高。西洋音樂的音名在各語言中稍有不同。英語從下至上使用A至G,中文地區則沿用這叫法,德語以H代替B。義大利語和法語則基於《聖約翰讚美詩》,而俄語則照義大利語的準則。日語中是使用伊呂波從下至上稱為--。而變音記號,中文在音名前加上「升」、「降」、「重升」、「重降」;英語、義大利語、法語在音名後加上♯、、♭、;德語基本上是加上-is、-isis、-es、-eses的語尾,但降E用“es”、降A用“as”、降H用“B”;日語則是在在音名前加上「--」、「--」。八度.需要區別不同八度的音高時,則會在音名後加上數字,中央C是c1,高八度是c2,低八度是c 。德語中的中央C是c1,高八度是c2,低八度是c,再低八度是大階C,更低八度是C1。而日語則基於德語,中央C是--,高八度是--,低八度是--,再低八度是平假名--,更低八度是--東亞傳統音樂.東亞稱音高的名稱為律名。中國在一個八度中的所有十二個半音都設有名稱,則十二律。基準音是黃鐘,然後每半音上升,則是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高黃鐘八度的音又稱為清黃鍾。而基準音黃鐘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音高,現在等同西方的C。日本雅樂則稱D為--,然後每半音上升,則是--、--、--、--、--、--而不同樂器又會有不同叫法,如三味線稱為一本至十二本。 | 594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音名",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945"
} |
外來語,又稱為外來詞、借用語、借詞,是一種語言從別的語言借來的辭彙。一般情況下,外來詞不包括意譯詞,僅指那些連音帶義吸收的詞彙。外來詞術語的變遷.現代以前,漢語曾使用過“譯語”“譯名”“譯詞”“外國語”等詞來指稱外來詞。“譯語”唐代首先開始使用,指經過翻譯的語詞。至明清兩代即開始用“譯語”來命名譯館所編撰之“華夷譯語”。同時還有使用至今的“譯名”,但含義籠統,既可指意譯詞也可指音譯詞。隨著“詞”的概念和名稱在漢語中出現並固定下來,也開始出現“譯詞”一名。“外國語”則是通俗說法,並非正式的術語。外來語.近代作為正式的科學術語是從「外來語」開始的。「外來語」一詞是20世紀初從日語借入的,一直到1950年代初,主要限於指完全或部分音譯的詞,此外還增指從日語借入的漢字詞。現在「外來語」主要在日語學界及臺灣的語言學家,以及在討論外來詞範圍的問題時使用,而「外來詞」主要由中國大陸學者使用。外來詞術語的英漢對照.loan word——指採用直接引用、音譯或仿譯等手段從另一種語言引進的詞。該詞是德語Lehnwort的英語仿譯詞,翻譯為“藉詞”或“借用詞”。日語至今仍用外來語對應。alien word——主要指直接來自另一種語言的詞,一般不包含意譯或仿譯。直譯為“外國詞”。foreign word——指從外國語中進來的詞,相當於“外國語”。日語“外國語”一詞即由此翻譯而來,但以後又以loan word來對應。calque/loan translation——指按照外來語詞的語素構成的逐一意譯的詞語。一般翻譯為“仿譯”、“借譯”、“仿造”。漢語外來語.翻譯方法.漢語的外來詞的形式有音譯、義譯、音譯加表意性質、音義兼譯、直接借用、轉譯等形式。)、馬達 等。在棒球術語中的紅不讓,直接音譯全壘打Home Run而來。漢語的外來語列表.來自英語.本表只列入非專有名詞。人名、地名、商標、商品名等專有名詞絕大多數都是音譯詞,數量巨大,不列入。)、巧克力來自日語.現代中文有大量的日語借詞。壽司、方針、政策、商業、幹部、健康、社會主義、取締、引渡、樣、手續、具體的、目的、義務、當事者、強制執行、場合、打消、動員令、無某某之必要、代價、債權人、債務人、原素、要素、偶素、常素、損害賠償、法人、重婚罪、文憑、盲從、排外、公敵、旨趣、派出所、憲兵、檢察官、水體來自俄語.現代中文有大量的俄語借詞。1984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漢語外來詞詞典》列出398個、共32類。其中音譯詞208個,佔52%。更廣義的“俄源詞”是指,受俄語原詞影響而在漢語中產生的、造詞依據俄語原詞的某個要素的漢語新詞,如“紅軍”、“白色恐怖”、少先隊、共青團、勞模、聯共、白匪、白軍、白區、蘇區、外語角、文學角、圖書角、黑板報、少年宮、文化宮、藝術宮、民族宮、工人文化宮、國民經濟五年計劃。其他語言中的外來語.日語.室町時代之前,日語幾乎全部外來語都來自中古漢語,此等漢字詞日語稱為「漢語」。此外,日本漢字讀法有分訓讀兩種。在明治維新初期,日本翻譯外國書籍時也使用漢文,故使用片假名翻譯的外來語飛速增長,特別是進入資訊時代之後。片假名詞的濫用有時會造成理解的困難,因此國立國語研究所的外來語研究會也提議將一部分片假名詞換為漢字詞。另外片假名有時也直接造成使用的不便,如--和--、以及--和--等,兩者分別出自英文單字 --和 --,但意義有異。日語的“外來語”大部分來自英語,一小部分來自法語、荷蘭語、德語等。早年日本鎖國時期,江戶幕府只跟來自荷蘭、葡萄牙等地的少數商人和傳教士來往,而日語中借用荷語和葡語的詞彙為早期的西化外來語之一;後來在明治維新時期,法語和德語的外來語跟著傳入日本;之後日本在二戰戰敗後,隨著駐日美軍和美國文化的傳入,英語外來詞逐漸變成日本外來語的大宗。例如:--"irebun"一字為英文中--的念法,但它的意思是足球員。此外,若遇到過為冗長的西式或和製外來語時,通常會縮減到四個音拍,如“--”就經常被縮減為“--朝鮮語/韓語.諺文同日語假名一樣,皆屬於表音文字,故韓文外來語跟日語一樣以諺文讀音直譯。“外來語”大部分來自英語。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所使用的文化語,由於較少受到外國文化影響,故外來語的數目較少,且多數外來語來自俄語。越南語.越南語的外來語主要來自近現代的法語、英語詞彙,也有少量來自本國少數民族語言或其他語言的。英語.英語中來自漢語的外來語,除了以威妥瑪拼音、漢語拼音或通用拼音直譯的標準官話外來語以外,還有部分的中文外來詞彙以閩南語、粵語等其他語言音譯所產生。下表主要為非專有名詞;專有名詞數量龐大且多為單純音譯詞,故不列入。法語.歷史上,英語長期受法語影響,可是,最近幾十年,英語也在影響法語,比如,現在法國人會說 --、--、--等等。另外在加拿大、比利時與部份前法屬殖民地所使用的法語,也有借用其他語言轉譯的詞彙;如比利時所使用的法語有來自荷蘭文的詞彙,而加拿大魁北克所使用的法語有來自英文的詞彙,其他地區亦同。俄語.早期俄語有部分來自其他語言的音譯詞彙,另外同樣使用西里爾字母的保加利亞語、塞爾維亞語、馬其頓語、蒙古語、哈薩克語、塔吉克語、白俄羅斯語、吉爾吉斯語以及烏克蘭語等語言也沿用各國的西里爾字母譯音產生外來語。 | 596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外來語",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961"
} |
唐人街,又稱中國城、華埠、中華街,是指華人地區以外國家的城市裡華裔人士的聚居區。唐人街不限於某條街道,範圍可以擴大至一個社群,更貼切的叫法應該是唐人區、華人區。唐人街因歷史因素或特殊國情在東亞、東南亞、大洋洲和北美洲皆十分常見。唐人街最早在19世紀的美國和加拿大形成。當時,由於歧視性的土地法規嚴禁華人等有色人種介入土地買賣市場或僅準許華人在特定區域購買土地,從而形成了第一代華人移民的聚居區。唐人街之形成,乃因為早期華人移居海外,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在面對新環境需要同舟共濟,便群居在一個地帶,故此多數唐人街是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証。日本和韓國則稱唐人街為「中華街」,比如日本乃至亞洲最大的唐人街橫濱中華街。歷史.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1673年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日本,唐時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謂之『大唐街』,今且長十里矣。”1872年,志剛在《初使泰西記》中有:「金山為各國貿易總匯之區,中國廣東人來此貿易者,不下數萬。行店房宇,悉租自洋人,因而外國人呼之為『唐人街』。建立會館六處。」1887年,王詠霓在《歸國日記》中也使用了“唐人街”:“金山為太平洋貿易總匯之區,華人來此者六七萬人,租屋設肆,洋人呼為唐人街。六會館之名曰三邑,曰陽和。”王詠霓的這句話與志剛的差不多。在這之前,王可能看過《初使泰西記》,因此,他在這裡沿用了志剛的“唐人街”。“唐人街”是粵人華僑自創的名稱。1875年,張德彝在《歐美環遊記》中就稱唐人街為“唐人城”,張通英語,英語稱唐人街為Chinatown。其實,在這以前,張德彝更為直接,他將Chinatown直譯為“中國城”,如《航海述奇》:“抵安南國,即越南交趾國……再西北距四十餘裡,有“中國城”,因有數千華人在彼貿易,故名。”1930年蔡運辰《旅俄日記》:“飯後再赴旅館,新章五時亦至,候餘甚久,公事畢,同遊中國城。城在莫斯科中心,女牆高底,完全華式,華人名之曰中國城。”今人李歐梵有一篇有關唐人街的隨筆,題目就叫《美國的“中國城”》,可能更恰當一點。”在東南亞,由於移民的歷史比較早,因此語言和文化多與當地融合。另外華裔在當地大多經商、且族群意識很強,所以一般還掌控了當地的產業主導權,成為地位重要的少數族群。由於東南亞是華人早期移民的主要地區之一,大多都已融入當地社群,而並不居住生活於唐人街,因此著名的唐人街相對較少,但還是有一些知名的唐人街如茨廠街和牛車水。在北美的唐人街經常可見餐館林立,而餐館、洗衣店和手藝店即早期華僑的主要營商行業。一些歷史較悠久的唐人街,皆位於大城的舊區,環境會較為擠迫,治安和種族歧視亦是某一些華埠要面對的問題。一些唐人街亦出現華人人口遷離、人口老化的現象。西方的唐人街.中國的第一艘直接交易船到達英國利物浦的碼頭交換諸如絲綢和棉花等的商品時,一個早期的中國飛地於1830年代在利物浦出現了。許多中國移民在晚1850年代到達了利物浦,成為了藍色漏斗航運公司的員工。這是一個貨物運輸公司,由阿爾弗雷德·霍特建立。這條商業航線建立了上海,香港和利物浦之間的緊密貿易聯絡,其中主要是利物浦進口絲綢,棉花和茶葉。舊金山的唐人街是北美最大的唐人街之一,還是墨西哥以北最古老的唐人街。在1850年代到1900年代,它成為了早期中國移民進入美國的入口。這片地理區域的特殊之處在於城市政府與私營業主允許中國移民繼承財產以及在城內合法擁有房產。許多中國移民成為了大公司的勞動力。中國移民對於中太平洋公司建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他早期移民成為了煤礦工人或獨立勘探者。這些獨立勘探者希望在1849年的淘金熱時大賺一筆。在19世紀中期,有許多中國人移民到美國北方。每當有一次大量移民,就有一個唐人街在美國北方出現。這些中國人移民到美國西海岸,從聖地亞哥到維多利亞。經濟機遇推動了更多唐人街在美國的建立。第一批唐人街在美國西方出現,例如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愛達荷州,猶他州,科羅拉多州,和亞利桑那州。當洲際鐵路建立完成後,更多臨近鐵路的城鎮出現了唐人街,比如聖路易斯,芝加哥,辛辛那提,匹茲堡,比尤特。許多東海岸城市也出現了唐人街,比如紐約,波士頓,費城,普羅維登斯,和巴爾的摩。隨著解放宣言的透過,更多南方的州,比如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喬治亞州開始僱傭中國移民作為勞動力。唐人街的歷史不總是和平的,尤其是勞資糾紛出現的時候。低工資的中國工人在山區的唐人街大規模替代白種礦工。這引發了緊張的種族衝突,甚至導致了懷俄明州的羅克斯普林斯大屠殺。許多前沿的唐人街在美國種族歧視的影響下消亡了。1882年,排華法案透過。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提升了中國移民在美國的地位。在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之後,中國與美國成為了對抗日本的戰友,而美國人也希望在美國的中國移民加入到他們的戰線之中。中國移民有史以來第一次進入了美國主流社會。中國移民穿上了戰服,與美國士兵成為了戰友。由於前線缺乏勞動力,更多中國移民有了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羅斯福總統在1943年12月17日廢除了排華法案。這一舉動結束了長達60年的合法的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移民立刻被社會所接受。在排華法案被廢除與戰爭新娘法生效之後,中國文化開始滲入美國並被美國所同化。這個單民族的社群開始向一個充滿家庭和孩子的社群轉型。最終,中國移民可以合法地成為公民,擁有財產。70年代後期,越南戰爭的華裔難民和流亡者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唐人街的重建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結果是,許多唐人街已成為泛亞洲商務區和住宅區。相比之下,大多數過去的唐人街主要是來自中國東南的中國人的居住區。近些年來,新出現的唐人街開始承擔歷史和旅遊中心的角色。很多新的唐人街,比如在紐約奧爾巴尼的唐人街,建立的目的是作為景點而不是飛地。這些唐人街試圖在高檔的環境下給人以“老唐人街”的感覺。在北卡羅來納羅利新建成的唐人街還將建設一個五星級的酒店,其主要目的是吸引遊客。「後唐人街」時代.隨著種族歧視的觀念消失,半世紀以來,各國政府紛紛開放參政權予華裔,使華人的地位在外國趨於公平,在西方國家新一代的華人移民和當地土生土長的華裔人士由於高科技、企管和專業背景,許多家庭甚至於有經濟能力在高階住宅區居住。北美以及澳洲很多大型都會區更已進入「後唐人街」時代,即唐人街外的華人人口和商業活動已遠超過原唐人街,而且華人人口和商業活動不再是聚集在某個社群,而是在市郊多個相鄰社群裡,散居在主流或其他少數族裔當中。「後唐人街」的例子包括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的聖蓋博谷;舊金山灣區的矽谷;紐約皇后區的法拉盛;加拿大溫哥華地區的列治文市和本那比市;與及多倫多地區計程車嘉堡區、萬錦。在澳洲計有墨爾本的博士山、韋弗利谷;悉尼的車士活、寶活及好市圍市 ; 布里斯本的森尼班克。部分唐人街位置.非洲.在非洲,有三個規模相對較大、值得一提的唐人街,分別坐落在非洲的東部沿海國家: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和南非。美洲.華人移民最早於19世紀中葉抵達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美洲諸國,隨後華人移民聚集區變成了唐人街最早的雛形。現今最主要的幾個唐人街坐落在美國及加拿大東西兩岸大都市區,如紐約、舊金山、洛杉磯、溫哥華、多倫多等。美國.美國華裔在紐約市的曼哈頓、法拉盛、布魯克林和它們的周邊區域佔有較高人口比例,其中曼哈頓下東城的華埠是東海岸歷史最悠久的華人聚居區,早在1850-1870年間就已經出現。由於下城的地價愈加高昂,後來美國的華人,尤其是偷渡或非法居留者因為收入低,只能遷往他處居住,因此形成了法拉盛華埠。在中西部,芝加哥的唐人街也出現很早。到1900年時,芝加哥的華人社團已經初具規模,而且在很長時間裡一直是中西部唯一的華人聚居區,直到1980年中國改革開放後出現的非法移民潮和2000年前後的留學熱才使得很多城市也出現了唐人街。美國西岸的舊金山作為一個重要太平洋港口城市,因為與中國僅相隔太平洋而且與東亞貿易關係密切,擁有西半球歷史最悠久的唐人街,其起源一般被認為是1850年代修建太平洋鐵路的華工在美國定居後形成的。華盛頓也有唐人街。2000年後,由於華人移民出現高學歷化、精英化的趨勢,很多華人不滿足於市中心唐人街不佳的居住和出行條件而選擇住在郊區高檔社群,很多大城市的市郊也出現了新唐人街甚至華人城市,例如加州的蒙特雷公園、爾灣和聖何塞。這些新唐人街與老唐人街有很大的不同,老唐人街往往位於市中心,道路狹窄、綠化欠缺、住宅單元狹小老舊等問題,而郊區的新唐人街則與周邊區域融為一體,居住環境和質量更好,因此導致了新老移民群體的地域和文化上的分割。加拿大.位於加拿大西岸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是華人移民最早入駐的省份,其省府維多利亞市的唐人街是加拿大歷史最悠久、全美州繼舊金山歷史第二悠久的唐人街。該省最大城市溫哥華的唐人街是加拿大面積最大的唐人街。同屬於溫哥華都市區的列治文市、本拿比市的華人密度也較高,據加拿大政府2011年人口普查,華人分別佔總人口的53%及33.9%,其中前者常被稱作“小香港”。多倫多最大的唐人街大概範圍在市中心多倫多大學主校區偏西南的登打士街西(Dundas Street West)和士巴丹拿道(Spadina Aveneue) ,交匯處有兩個大型購物中心,唐人街的招牌都是中英雙語,是多倫多最繁忙的社群之一,附近華裔居民居住密度較高。拉丁美洲.在拉丁美洲,最古老的唐人街坐落在墨西哥,其時間至少要追溯至十七世紀早期。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一些來自香港、澳門的移民紛紛落腳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的唐人街有中國和拉丁美洲混血的最早移民和來自東亞的近期移民。大多數亞洲—拉丁美洲人有廣東或客家的血統。對於拉丁美洲中國居民的後裔,其人數難以統計。除墨西哥城唐人街之外,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和秘魯的首都利馬也有較著名的唐人街。亞洲.唐人街在亞洲分佈很廣,並且擁有很大的人口密度。其居民往往是東亞和南亞的華僑和一些祖籍在中國南方,特別是福建、廣東、海南的華人。早在唐朝,就已經有唐人街在比如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菲律賓,泰國,越南等這些國家生根發芽,它們在清朝有了較大的發展,並且在二十世紀的時候欣欣向榮。日本最大的唐人街是橫濱中華街,另有神戶南京町、長崎新地中華街。在西亞中東地區的唐人街,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等相比,正在成為新的中國移民目的地。比如,在伊朗和杜拜新建的唐人街,與世界其他地方的飛地有著很大的區別。杜拜擁有華人地區以外世界上最大的中國風格的購物街。大洋洲.墨爾本的唐人街坐落在墨爾本中心商務區和小柏克街東端中心。它從斯旺斯頓大街開始,一直到展覽大街。這個唐人街是在1851年,正處淘金熱時期,發展起來的,並且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的。由於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摧毀了其唐人街,墨爾本的這個唐人街被認為是亞洲外最持久的。悉尼的主要唐人街坐落在沙瑟大街。它從東部的中央車站一直延伸到西部的情人港,並且是澳洲最大的唐人街。阿德萊德的唐人街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建造的,並且在八十年代進行了翻新。它坐落在中央市場和中央車站附近。此外,布里斯班和佩斯也有一定規模的唐人街。歐洲.一些市區的唐人街坐落在歐洲各國家的首都和主要城市。在英格蘭的倫敦、伯明翰和曼徹斯特,都有規模較大的唐人街。德國漢堡唐人街遺址標示著在百年前的舊時代裡曾建有華人社群,此外德國境內並無較形規模者,近代僅在法蘭克福以及柏林的利希滕貝格、夏洛滕堡附近存在部分中國新移民的經濟活動。新中國移民現象也出現在比利時安特衛普以及英國卡迪夫,自2011年起,安普當局發現中國社群呈湧現的趨勢,卡迪夫的市參議會正在計劃對城中的中國人進行確認。坐落於巴黎第十三區的唐人街是全歐洲規模最大的。很多越南人,特別是來自越南的避難華裔,都在巴黎的北面美麗城和里昂安家落戶。義大利的米蘭、羅馬和普拉託都有唐人街。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也都有唐人街存在。在英國,伯明翰,利物浦,倫敦,曼徹斯特和紐卡斯爾泰恩河畔,都有一些唐人街。在利物浦的唐人街被認為是歐洲的唐人街中歷史最悠久的。 倫敦的唐人街建立與十九世紀末期,坐落於萊姆豪斯區。曼徹斯特的唐人街則位於其市中心。唐人街的特點.中國式建築風格.作為旅遊勝地的大型唐人街,入口處大多有高大的紅色拱形結構——牌坊,特別搶眼,有時也會有威嚴的石獅子,用來迎客。有些唐人街也可以看到其他建築風格,比如雪梨唐人街的誼園,域多利大門前的石獅子等。伊朗的加奇薩蘭唐人街也有很多中式風格建築。中國的牌坊上一般都有題字。歷史上來講,這些牌坊都是被作為禮物,由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或是當地政府乃至商業組織,捐贈給某個城市的。古巴哈瓦那的長期被忽視的唐人街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收到了很多材料,用來進行唐人街的逐步翻新。牌坊的建造資金一般來自當地華人社群的捐資。有一些牌坊大到可以橫跨整個路口,而有一些則比較小,無論在高度上還是寬度上。牌坊可以用木頭建造,也可以用石頭或鋼來建造。在裝飾上,有的很簡單,也有的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中文標誌.在唐人街很容易見到中國特色。很多商店門前標誌都採用中國書法。也有很多其他唐人街,如加利福尼亞奧克蘭市的唐人街,使用英文和中文雙語街道標誌。在華盛頓的唐人街,當地政府要求唐人街內商店的店面標誌必須要翻譯成漢字,無論這個商店是不是中國人開的。就連一些國家連鎖店如星巴克咖啡、CVS藥店等也都要遵從這個規定。中國餐廳.很多唐人街都是以美食為核心的,因此,對於想吃中國菜以及其他亞洲料理如越南菜、泰國菜、馬來西亞菜的人們來說,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通常是理想去處。有些唐人街,比如新加坡的唐人街,已經發展出了具有當地特色的中國菜。唐人街的餐廳不僅是當地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種社會性的聚集場所。在很多西方國家的唐人街中,餐廳的工作是可能是那些貧窮的移民所能找到的唯一工作,特別是那些無法熟練運用當地語言進行交流的人。很多唐人街都會有“正宗餐廳”和“遊客餐廳”之分。一般來說,主要為移民提供正宗中國菜的餐廳並不符合人們對於唐人街餐廳的刻板印象。由於華裔移民的增多以及很多文化對不同口味菜餚的接納,現存的美式中國菜館和加拿大式中餐館已被不少人看作一種不合時宜的存在,但是它們的顧客仍然很大,也能獲得很大的利潤。在很多唐人街已經有了不少規模較大的地道的廣東海鮮餐廳。這些餐廳專門做客家菜、四川菜、上海菜、福州菜等。也有一些小餐廳在經營熟食。廣東海鮮餐廳.典型的廣東海鮮酒家一般都會有一個很大的飯廳,大廳中有華麗的裝飾和設計。海鮮酒家自然擅長於烹調海鮮,比如一些昂貴的龍蝦、螃蟹、對蝦、蛤蚌、牡蠣等。在開始烹調前,這些活海鮮一般都放在魚缸裡。有一些海鮮酒家會在早晨至下午的時間段內提供點心。服務生會一邊推著裝有熱氣騰騰的菜餚和點心的手推車,一邊為食客報菜名。這些餐廳也往往是婚禮、宴會及其他特殊活動的舉辦地。這類餐廳於20世紀六十年代在香港發展起來並迅速走向繁榮和流行,隨後就開始在海外的唐人街開設。由於海鮮酒家價格較高,並且想開設和管理這類酒家所需要的資本較多,這類酒家一般都開設在發達國家的唐人街及其衛星社群,以及相當富裕的中國移民社群,尤其是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這些香港移民很多的地方。比較貧窮的移民們一般是開不起這類餐廳的,儘管他們也在這類餐廳工作。一般情況下,在比較老的唐人街,這類餐廳更少。例如,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唐人街幾乎沒有這類餐廳,然而在其郊區如里士滿、不列顛哥倫比亞則有海鮮酒家。海鮮酒家間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因此,海鮮酒家的老闆們想盡辦法,甚至“挖牆腳”,來獲得那些最出色的廚師。這些廚師大多數來自香港。燒臘店.此外,還有一種中餐廳叫做中式燒烤熟食餐廳,被稱作“燒臘店”,有時也被稱為“面家”。這種餐廳一般在規模和裝飾上要略遜一籌,一般會買一些更便宜的食物,比如雲吞面,炒粉,揚州炒飯,粥等等。他們一般也會把半熟的烤鴨和烤乳豬掛在櫥窗裡,這也是世界各地唐人街的一景。這些餐廳也會賣一些如叉燒肉、內臟、雞爪子等西方食客不太熟悉的中國菜。這類餐廳的食物一般是為外賣準備的。這類餐廳中有一些名聲不太好,被認為是“低階小餐館”,糟糕的服務也廣受詬病,然而其他的一些餐館則是乾淨亮堂的,也有現代化裝飾和用心服務的侍者。越南移民,包括華裔人士和非中國人,在很多唐人街開設了餐廳,出售越南河粉牛肉麵條湯以及弗朗哥-越南三明治。有些移民開設餐廳主打潮州菜,也有些唐人街中有不少“泛亞餐廳”,讓顧客在一個屋簷下嚐到各種不同的亞洲麵條。雜碎與炒麵館.一般都有霓虹燈招牌,這些餐廳主要是為非中國顧客提供雜碎或炒麵,這些菜也可以在標準的燒烤店和外賣店吃到。Chifa.Chifa 是秘魯首都利馬的唐人街的一個重要部分,是一種混合了廣式中國菜和秘魯當地風味的秘魯中餐廳。Chifa源自廣東話“饎飯”,秘魯人說西班牙語,發音就變成了“Chifa”,其原意就是做飯。這種餐廳很受秘魯當地人的喜愛。唐人街的年度大事.在一些重大活動比如遊行,節日,中國雜技表演,武術表演,機動遊戲舉行之時,應活動的組織者、推動者要求,很多唐人街往往會封閉街道。小一點的節日活動可能也會在唐人街中的停車場、操場、公園、學校內舉行。農曆新年.很多唐人街慶祝春節都離不開舞龍和舞獅,以及與之相伴的由鐃鈸的聲音、鑼的叮噹聲、敲擊硬木拍板的聲音、用力擊鼓的聲音以及響亮的鞭炮聲混合而成的獨特節奏。這些表演一般都在商店門前舉行,表演中,獅子試圖去吃萵苣頭或是去抓一個橘子放到嘴裡。在獅子的戲服下一般有兩位演員,表演中會出現很多令人驚歎的絕技。舞龍的表演者則通常是以大組的形式進行表演,他們的精彩表演讓管狀的龍的戲服彷彿有了生命。作為對錶演的回報,店主們通常會給表演者們一些錢。這些表演者們一般是屬於當地的武術俱樂部。諷刺的是,不少人認為,比起中國自身,舞龍和舞獅在海外唐人街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和傳承。這種矛盾恐怕要歸因於清朝統治之下的帝制中國的政治與社會動盪,使得包括舞龍舞獅在內的傳統中國習俗難以繁榮發展。此外,在早期的中國政權下,這些習俗幾乎被消滅了。然而幸運的是,由於華人移民遍佈世界各地,這些傳統的中國舞蹈得以在海外唐人街繼續表演和傳承。中國新年的舞龍舞獅主要是為了嚇走妖魔鬼怪,為社群帶來好運。有時候也會專門邀請演員來表演,以慶祝唐人街一個新生意的開張,比如一個餐廳或銀行。這種時候,祝福者們往往會把慶祝用的花環、纏有綵帶的綠色植物放在店鋪門前,以祈求將來生意興隆。中秋節.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一般在九月到十月之間,正日為中國農曆的八月十五,很多商家也會借這個機會售賣月餅。唐人街選美大賽.有些唐人街會舉辦一年一度的“唐人街小姐”選為大賽,比如“紐約唐人街小姐”、“舊金山唐人街小姐”、“菲律賓唐人街小姐/先生”、“夏威夷唐人街小姐”、“休斯頓唐人街小姐”、“亞特蘭大唐人街小姐”等。 | 596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唐人街",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967"
} |
在計算機中,所見即所得 是一種系統,在這個系統中,編輯軟體編輯的內容與列印或製作成成品時的外觀相似,如列印檔案、網頁或幻燈片。所見即所得意味著使用者介面支援使用者在建立文件的同時檢視與最終結果非常相似的東西。通常,所見即所得意味著能夠直接操作文件的佈局,而不需要輸入或記住各種佈局命令的名稱。歷史.在所見即所得技術出現之前,文字在編輯器中出現時使用的是系統標準的字型和樣式,很少有佈局的提示。使用者需要輸入特殊的非列印控制程式碼來表示某些文字應該是粗體、斜體或不同的字型與大小。在這種環境下,文字編輯器和文字處理器之間區別很小。這些應用程式通常使用某種特定的標記語言來定義程式碼和標籤。每個程式的格式標準都不一樣,從一個軟體換到另一個軟體要付出很大的學習成本。由於標籤和程式碼能夠儲存複雜的格式化資訊,如今某些軟體中仍然會使用它。但是,當標籤在編輯器中可見時,它們在未格式化的文字中佔據了空間,因此會破壞所需的佈局和流程。Bravo是由巴特勒·蘭普森 、 查爾斯·西蒙尼及其同事於 1974 年在帕羅奧多研究中心為施樂奧托製作的文件準備程式,一般認為它是第一個採用所見即所得技術的程式, 顯示帶有格式的文字。Alto 顯示器設計成了可以看到一整頁文字,然後在鐳射印表機上列印的形式。當文字在螢幕上佈局時,使用72PPI的字型檔案,但在列印時,則使用300PPI的字型檔案。結果,人們偶爾會發現字元、單詞略有偏差——這個問題持續至今。Bravo是商業軟體,最終包含在Xerox Star中的軟體可以看作它的直系後代。1978 年末,與Bravo的工作並行但互相獨立,惠普開發併發布了第一個商業的所見即所得軟體,用於製作幻燈片。第一個版本名為BRUNO,在HP 1000小型計算機上執行,利用HP 2640 — HP 的第一個點陣圖計算機終端。 BRUNO隨後被移植到 HP-3000 並重新發布為“HP Draw”。1981年,MicroPro公司宣傳其WordStar文字處理器具有所見即所得功能, 但它的顯示僅限於以所見即所得方式顯示格式化的文字;螢幕上可以直接顯示粗體和"斜體"文字,而不是各種被標籤或控制字元所包圍。1983年,《讀者週刊》以 "所見即所得 "的口號為其Stickybear教育軟體做廣告,並附有Apple II圖形的照片,但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的家用電腦缺乏顯示所見即所得檔案所必需的複雜圖形功能,這意味著這種應用通常侷限於用途有限的高階工作站,而這些工作站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過於昂貴。隨著技術進步讓更便宜的點陣圖顯示器得以生產,所見即所得軟體開始出現在更流行的計算機中,包括 1983 年釋出的用於Apple Lisa的LisaWrite和 1984 年釋出的用於Apple Macintosh的MacWrite 。蘋果Macintosh系統最初的設計,是為了能夠輕鬆調整螢幕解析度和蘋果出售的ImageWriter點陣印表機的解析度:螢幕為72PPI,印表機為144DPI。因此,在MacWrite和MacPaint等程式中,螢幕顯示的比例和尺寸很容易轉化為列印輸出。如果把紙舉到螢幕上,打印出來的影象將與螢幕上的影象大小相同,但解析度是螢幕的兩倍。由於ImageWriter是唯一與Macintosh印表機埠物理相容的印表機型號,這創造了一個有效的封閉系統。後來,當使用外部顯示器的Mac出現時,解析度被固定為螢幕的大小,以達到72DPI。這些解析度往往與當時PC世界中常見的VGA標準解析度不同。因此,雖然Macintosh 15英寸的螢幕將被固定在832×624,而不是PC使用的800×600解析度。隨著第三方點陣印表機以及鐳射印表機和多同步顯示器的引入,解析度甚至偏離了螢幕解析度的倍數,使得真正的所見即所得更難實現。 | 598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所見即所得",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983"
} |
神滅論論戰是梁武帝統治時期的一場 關於有神論與無神論二者的辯論。簡述.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齊永明七年,它是從屬於形軀的,人死後即無神識存留,故知鬼魂為假,所以範縝希望世人不要迷信。此文一出,數年後的梁朝,引發了關於“神滅”的大論戰。由於梁武帝篤信佛法,因此他撰寫《敕答臣下神滅論》,命令他放棄觀點,並且組織僧俗六十多人發文,圍攻範縝,王琰則斥責範縝竟然不知道自己的祖先的魂神尚在,暗諷不孝。範縝反擊說,王先生既然知道其祖先的魂神所在,何不自殺以追隨祖先的魂神。辯論最終在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情況下結束。雖然範縝忤逆上意,但梁武帝並未為難他,而讓他官居原職,也未禁毀《神滅論》一文。評價.在現今, 一些佛敎徒認為在範縝所身處的時期,不少佛敎徒並沒有堅持無我論,因此範縝所批駁的觀點實際上並非佛敎教義的一部份。一些佛學研究人認為範縝所作的《神滅論》邏輯性強,遠比當時試圖以儒教典籍、神話故事和個人經歷等等來抨擊《神滅論》的佛敎僧尼更勝一籌,然而, 他們從大乘佛教的角度出發,認為範縝終究無法完全證明自己所持有的觀點是正確的,原因是這是關乎本體論的問題,範縝所提出的證據並不充足。 | 599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神滅論論戰",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5990"
} |
共產主義是一種共享經濟結合集體主義的政治思想,主張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生產資料公有制,進行集體生產,以階級鬥爭建立無階級的社會。在此一體系下,土地和資本財產為人民共同所有,而且貨幣和國家都得到了廢除。在科學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理論中,它在發展上分三個階段: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資本主義必將為共產主義所取代,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在現實中私有財產的驅動力導致人們拼命生產超過自身所需的產品以賺取利潤,因此隨著工業革命後各種機械自動化生產所帶來的高生產力,長期而言經濟生產不斷膨脹下,所需的人力將愈來愈少,而資產則不斷累積在社會中。在私有財產制度下絕大多數人口將會失業,僅有少數人暴富而逐漸失去平衡,因此社會若想繼續和平發展就必須逐漸進入共產主義,從而將工作量和產品統籌分配給各工作人口。除了為興趣而自願長期工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數人可減少許多工作時間後,每個人都有機會自我發展個人素質。不過共產主義思想在實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發達的集體主義精神和許多先進科技基礎,而這就要求社會生產力達到充分的發展和極度的發達。定義.基於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可知,理論上實現馬克思主義的目標是在社會生產力得到高度的發展後,絕大部分社會勞動力被完全的閒置下來,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來透過提取社會的公共資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是釋放社會的勞動力來達到個人的自由生活、自由工作和自我發展的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由於私有制社會里個人財產的不平等,導致了社會的不公平性而形成無法解決的社會矛盾;在私有制的體系裡由於絕大部分的個人財產十分有限,從而限制了個人的生活、工作與行動。因此人們對私有制社會分配形式的缺陷越來越感到明顯,特別是社會生產力得到高度的發展後,絕大部分的人們仍舊得為錢而工作來囤積自己的私有財產,然後才能根據自己的財產來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種分配形式在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社會里,體現了落後、僵化、不夠文明的社會分配形式和社會管理方式。同時,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的意識形態也在不斷的提升,人類社會需要不斷的進步,將產生一個更合理、更人道、更文明的社會必然取代不平等、不公平社會的結果。根據恩格斯的《共產主義原理》關於共產主義的解釋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條件的學說」。因此,共產主義的主體是無產階級。在《共產黨宣言》的第二章無產者與共產黨人中,有提及過共產黨人的目標就是「消滅私有制」以達成共產化,並使社會均富,並避免一切對人民利益相左的事務,總而言之,共產主義就是主張透過消滅私有產權達成解放全人類的一種思想。淵源.早期共產主義.早期的共產主義包括原始共產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根據馬克思理論,人類的原始社會也是共產主義社會。因為原始社會中,財產是共有的,每一人都為一個平等的貢獻者,為共同利益工作,並分享所有東西。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繼承人類學家摩爾根的發現,系統地論述了人類歷史早期的情況、私有制的起源和原始共產主義的消亡。事實上,在十九世紀前,歐洲已經開始有構建平等社會的思想的萌生,也有不少描述理想社會的文學作品。但由於這段時期的共產主義思想比較純粹是對理想國度的追求而缺乏充分的科學性、且缺乏唯物主義元素,因此亦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的則是科學社會主義,後者發生在近代。基督教亦是共產主義思想的源頭之一。海耶克的老師,自由主義學者米瑟斯:“從過去千百年來不斷更新力量的基督教千禧年說,只需再邁出一步,便有了哲學千禧年說,即18世紀對基督教的理想主義解釋;然後經由聖西門,黑格爾和魏特林,便有了馬克思和列寧。”發展和實踐.現代共產主義運動起源於十九世紀西歐的工人運動,以德國籍猶太裔學者卡爾·馬克思的理論為基礎,以各國共產黨或類似名稱的共產主義政黨為組織基礎,成為社會經濟發展滯後國家內部貧窮階層以暴力反抗不合理政治秩序的社會運動的主流,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社會在20世紀的內部衝突、動蕩以及大範圍的社會秩序重建。巴黎公社.巴黎公社被馬克思主義者認為是最早的共產主義運動,它代表著集權統治突然喪失的真空狀態。拿破崙的最終獲勝,使得羅伯斯庇爾的追隨者清晰的認識到,政治必須和軍事結合才能實現。當左翼代表上帝宣佈再次審判世界的時候,二十世紀整個前五六十年,也就成左翼運動崛起光輝起始里程碑。但有人認為它是無政府主義,也有人認為它是社會主義的早期實驗。馬克思認為它是對他的共產主義理論的一個有力證明,但馬克思沒有就共產主義和預言中的社會主義給出實際的解決方案。而俄羅斯無政府主義之父巴枯寧則主張是無政府主義,因為它既沒有依賴於一個先鋒隊,也沒有掌控國家或者企圖建立一個新的革命政府。當時美國駐法國大使伊萊休·B·沃什伯恩的日記被歷史學家的書《偉大旅程》大段引用,反共主義者以此說明公社社員是一幫“強盜、殺手和暴徒”:“我實在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寫出我的憎惡……寫道:“女人都像瘋虎一樣,到處灑汽油,他們戰鬥時越是怒火旺盛就越光榮似的。”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成立。這次的革命被認為是共產主義的一次重大勝利,是二十世紀共產主義運動的序幕,觸發了此後共產主義運動在全球範圍的擴張,許多國家或地區的共產主義運動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支援。也造成了共產主義國家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長達大半個世紀的對立。各國革命與建設.共產主義在世界各地因各個國家的具體國情不同而形式多樣,個別將生產資料部分私有化的國家被正統社會主義者和國家視為“修正主義”。在部分國家,一些共產主義政黨仍然採用議會制方式獲取政權並進行一定程度的共產主義改革。以下是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及其建設與改革:蘇聯和東歐.蘇聯誕生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斯大林主義對當時世界上的共產主義運動產生了主導性影響,而東歐國家則在受蘇聯輸出意識形態的同時結合本國的國情進行了相應的改造。列寧主義.列寧主義是列寧提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共產主義者一般將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並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被廣泛認為是馬克思主義的一種繼承和發展。列寧認為並非只有發達資本主義社會才能實現共產主義,其他社會形態也可能實現共產主義。他提出了社會主義這一夾在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的社會形態,並認為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早期階段。列寧主義受到了布朗基主義和俄國民粹派的很大影響,這使得其相對於經典的馬克思主義有一定程度的威權主義傾向。布朗基是十九世紀法國秘密社團領導人,第一國際內的暴力革命派,巴黎公社的軍事領袖。布朗基主義的要義是堅信:不管生產力的發展處於什麼水平,只憑革命暴力就可以創造出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新世界。而且布朗基主義也認為可以由少數人作為“先鋒隊”進行密謀而統領多數人進行社會主義革命。20世紀初發展的列寧主義,主張透過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先鋒隊領導工人進行暴力革命的手段,武裝奪取政權。托洛茨基主義.托洛茨基主義是托洛茨基基於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所提出的理論。托洛茨基自視為布林什維克列寧主義者、正統馬克思主義的擁護者,主張建立列寧式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政黨。托洛茨基主義是對列寧主義的發展和繼承,其政治信條與斯大林主義、毛澤東主義有很大的不同,認為一個國家因物質基礎問題不能建成社會主義,因而有必要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永久革命。托洛茨基主義也主張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無產階級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主制度,例如工人民主、普選權、新聞自由、對生產資料的民主管理等等,而以斯大林主義為指導的蘇聯、東歐等國則被視為“畸形的官僚工人國家”。托洛茨基主義因為對國際主義等原則的堅持而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中的左翼。全世界有數目眾多的團體仍將自己描述為托洛茨基主義者,並自視為堅持了託派的傳統。斯大林主義.斯大林主義是指控制蘇聯和受蘇聯影響的共產主義國家,在蘇聯共產黨總書記約瑟夫·斯大林統治下及其之後的共產主義理論。事實上,斯大林自己並不承認自己創立了與馬克思列寧主義並列的理論分支,一直以來斯大林都自視為列寧的學生,但有些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歷史學者卻會用複合名詞“馬克思列寧斯大林主義”或「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教導」來表明它的歷史繼承性。但是很多反斯大林的托洛茨基主義者們認為斯大林主義是冒用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藉口的一個反革命政策,而在實際上導致社會走向極權主義。許多民主傾向的左派都認為斯大林主義根本不是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而是國家資本主義乃至“現代封建國家”。而斯大林派則自認為與列寧主義有大量共同點。斯大林激進的現代化改革也並非他本人的原創,它們主要是列寧戰時共產主義的改革和發展。該政策主要特點在於大規模實施國有化,從農村強制徵收穀物和粗放式的勞動指揮。勞動紀律十分嚴格,遲到和缺勤都將會遭受嚴厲的處罰。並且, 斯大林突出了農民階級的重要性。其經濟政策也使得蘇聯在20世紀30年代快速完成了工業化。霍查主義.霍查主義是指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恩維爾·霍查的思想和實踐。霍查在阿爾巴尼亞透過高度集權的方式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改造,將一個封建的、以宗族為基礎的落後農業國強制轉變為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國家,並用強硬手段消滅了宗教,使阿爾巴尼亞被稱之為“歐洲的一盞偉大的社會主義的明燈”。霍查以“真正的斯大林主義者”自居,強烈譴責毛澤東的“三個世界”理論是修正主義,認為毛澤東思想是農民的民粹主義思想而非無產階級革命思想,正是其農業民粹主義導致了文化大革命和紅色高棉的罪行。鐵托主義.鐵托在南斯拉夫採用較溫和的分權模式治理國家。南斯拉夫較早地與蘇聯決裂,實行介於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之間的經濟模式,實行工人自治,由工人委員會管理工廠和企業。歐美.誕生於歐美國家的其他共產主義流派有盧森堡主義、德萊昂主義、工團共產主義、左翼共產主義、自治主義、歐洲共產主義等。其中一些反對列寧主義的共產主義者有時也自稱自由意志馬克思主義者。盧森堡主義.雖然羅莎·盧森堡是馬克思主義史上很重要的人物,但盧森堡主義一詞使用較少。盧森堡主義既反對伯恩施坦和考茨基對馬克思主義的修正,也反對列寧主義的布朗基主義和威權主義思想,並贊同自我集中制,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多黨制。追隨者認為其是“正統馬克思主義”。受盧森堡主義影響的共產主義流派有委員會共產主義和左翼共產主義。歐洲共產主義.歐洲共產主義是西歐國家的共產黨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路線,它同時吸收了民主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中的一些思想,並聯系西歐的實際情況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中國.中國的共產主義革命和建設由中國共產黨領導。與傳統上重視工人階級的馬克思主義以及列寧主義相比,其領導人毛澤東的理論更重視發動農民的功過得失作出了官方評價,認為毛澤東在文革與先前的一段期間犯了嚴重錯誤。 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對毛澤東的許多政策及思想進行了修正,由此逐漸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拉丁美洲.在拉丁美洲則產生了格瓦拉主義、卡斯特羅主義。古巴在蘇聯模式下也吸收了一些左翼激進主義的成分,建立了完整的社會福利體系。其它.此外還有一些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流派。現存共產黨法定執政國家.當前由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國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古巴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雖為勞動黨一黨專政,但其不再將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而是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為唯一指導思想。現存的社會主義國家目前都有階級、政黨、警察和軍隊存在,以保證生產資料的生產、使用、收益和處分,因此按共產主義理論,這四國普遍認為仍然處於前社會主義甚至國家資本主義階段。爭議.名詞的濫用.在冷戰時期,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用“共產主義國家都尚未進入共產主義階段,所以嚴格上來說並不能用“共產主義國家”這一名詞來稱呼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自由、烏托邦與強制.社會民主主義學者秦暉認為,共產主義是爭議性很大的學說,支持者強調其正義性和正確性,反對者則批評它是烏托邦從而造成了20世紀的災難因此是邪惡的。不妨先假定共產主義就是烏托邦。“烏托邦”無非是不能實現之事,並不等於災難和極權主義。“烏托邦”不可怕,可怕的是強制。把自己的烏托邦理想強加於別人的身上,是極權主義的做法;不允許別人有烏托邦理想,也是極權主義的做法;前者造成紅色恐怖,後者造成白色恐怖。不論是以“共產主義者”自居的親蘇分子,還是反共主義者,都只顧及了自己的意志而無視了他人的自由。告別烏托邦往往很容易,走出強制卻非常困難。為“理想”而強制的可能變少,為私利而強制的卻很多;倚仗強權“化私為公”的會變少,倚仗強權“化公為私”的卻會變多。而告別強制則需要制約權力。一種政治理想是否為烏托邦不是首要問題,其關鍵在於是否尊重個體的自我意願。造成蘇東國家災難的,是由於其一黨專政、集中制、中央計劃經濟、強制集體化,而並非因為烏托邦理想。而只要“有烏托邦而無強制”,在成熟民主社會中,烏托邦就能透過對現實的批判而促進現實社會的進步。許多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這個論點極大程度忽視了巴黎公社和蘇聯的建立論證了共產主義第一階段的存在性還有關於階級鬥爭的論點。譴責.從二十世紀的東歐至現有的共產主義國家,許多共產主義政權遭遇了其大規模侵犯人權的指控。根據《共產主義黑皮書》編者斯特凡·庫爾圖瓦的估計,全世界因為共產主義而死亡的人數,在八千五百萬人至一億人之間。2006年歐洲委員會議員大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表決《國際社會譴責極權共產政權的必要性》決議,該決議表示“對極權共產主義大規模違反人權的譴責以及表示對受害者的同情、理解和認定”。此決議在投票階段中獲99票贊同,42票反對,12票棄權,另有164名代表未列席。此後,捷克前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和後來擔任德國總統的約阿希姆·高克提出《關於歐洲良知和譴責共產主義罪行布拉格宣言》,作為響應歐洲議會設立了歐洲斯大林主義和納粹主義受害人紀念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譴責稱“幾乎所有的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都經過了嘗試,它導致了苦難、腐敗和腐朽。社會主義對權力的渴望導致擴張、侵略和壓迫。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應該抵制社會主義及其給每個人帶來的苦難。” 2018年,當時的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訪問中國,在他的四川大學發表演講中提醒中國年輕人,馬克思主義曾經為德國和東歐帶來浩劫。 | 600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共產主義",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007"
} |
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是以藏族為主的喜馬拉雅文化圈使用的主要語言。藏語使用區分佈在中國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甘肅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縣、雲南省的迪慶藏族自治州等若干區域。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四個國家也有藏語使用者分佈。藏文是藏語的文字書寫系統,在藏語各方言間通用,是根據古典藏語發音而制定的文字,亦是整個藏緬語族最早的文字之一。其他語言,如西夏文、緬甸語的文字創制時間比較晚。關於藏文的起源,佛教學者認為是吐蕃時代公元7世紀由國王松贊干布的重臣吞彌·桑布扎創制的,受梵文拼寫影響。藏文字母有上加字、下加字等垂直拼寫法。為了翻譯佛教梵文咒語,藏文字母與梵文字母有完全的對應關係。從梵文翻譯的內容,不論詞意,藏語文是其中一種可以還原梵文的語言文字。藏語的分支語言為衛藏方言、安多方言三大方言。這三種語言可能同樣源自古書面藏語,其中只有安多方言沒有區別意義的聲調,保持了古藏語的特色。藏族不同方言的通話有一定的困難,但是採用相同的文字系統藏文。現代最通行的標準藏語源自衛藏方言中的拉薩方言。藏語文學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發達的文學之一。藏語文是唯一、完整地記錄自釋迦牟尼佛誕辰兩千多年來,形成和發展的佛教教義、佛教哲學,以及佛教科學的文字,包括那爛陀傳承中,所有的顯、密論典。特別是因明論典的完整教、學傳承和方式,當今惟有藏文中記載和儲存。除了藏傳佛教的大藏經,還有著名史詩《格薩爾王傳》,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情詩集等,都是世界文學遺產中不朽的經典。語法.藏語詞型態相當豐富,動詞分四個時態,而且時態的系統呈現很多例外,意即藏文具有屈折變化,請參考:由此可知,比起漢語諸方言,藏文語法較為接近屈折語等綜合語的語法。另一方面,藏文的基本語序為SOV的語法格為通格。歸屬.藏語屬漢藏語系,所以藏語和漢語之間存在並不遙遠的關係,兩種語言來自同一個原始語。漢藏原始語分裂的時間,估計是公元前4000年到6000年左右。藏文保留了原始藏緬語的古音,包括複雜的複子音。藏語和漢語之間存在很多同源詞。但由於漢語經歷過許多語音變化,不能直接把現今普通話或其他漢語方言的發音用來進行比較,必須運用上古漢語的構擬。以下舉上幾個有代表性的漢藏同源詞:文字及語音.藏文的書寫系統,基本上是一種母音附標文字,此字母代表的是古典藏語的發音,故其發音和現代標準藏語發音不一定能完全相契合。方言.藏語方言有多種劃分方案,西義郎把藏語方言分成六大類:其中衛藏方言、康方言和安多方言使用人數最多,被稱為藏語三大方言。樣例.《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威利轉寫:skye bo re rer gsal bsgrags 'di nang bkod pa'i thob thang dang rang dbang ste / mi rigs dang / sha mdog / pho mo / skad yig / chos lugs / srid don bcas sam / 'dod tshul gzhan dag dang / rgyal khab dang spyi tshogs kyi 'byung khungs / mkhar dbang / rigs rgyud / de min gans tshul 'di rigs gang yang rung bar dbye 'byed med pa'i thob dbang yod漢譯: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參閲. | 601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藏語",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013"
} |
曼海姆樂派形成於18世紀中葉,約與奧地利的第一次維也納樂派同期。他們在交響樂的發展中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概述.樂派由在德國曼海姆的一批樂師所組成;他們當時都在曼海姆選候公理查·提沃多的宮廷樂隊中工作;這支樂隊以他們精湛的演奏水準而聞名。這支樂隊的貢獻在於交響樂寫作手法,和管絃樂隊演奏風格上的創新,如:以全部寫出的樂隊部分取代通奏低音;以突出主旋律的主調織體取代模仿對位和賦格;演奏的時候特別強調力度的對比,以大量突發的強音,特別在大幅度漸強和漸弱的使用上開創了先河;這些演奏時候的細節處理,在之前的器樂作品中是不被重視的,但曼海姆樂派將它發揚了起來,顯示了當時這些音樂家獨特的美學見解。曼海姆學派的法國絃樂技法,與捷克音樂的音色和樂曲的飽滿度相結合。鋼琴與前奏、折弦和減弦的突然交替出現,影響了音樂句子的構造,整體形式由於各個位置的旋轉而變得戲劇性。儘管所有的東西都已經出現在其他作曲家的分句中,但揚·瓦茨拉夫·斯塔米茨第一個將這些元素固定下來,給它們一個堅定的秩序,並始終如一地應用。他將喇叭和單簧管引入管絃樂中,從而實現了音樂的新色彩。透過動態的色調和交替的鍵和節奏,他實現了音樂的非凡可塑性。在當時,曼海姆管弦樂團已經取得了如此大的名氣,以至於家鄉被稱為 "德國人的音樂雅典"。曼海姆樂派開創了經典的四個樂章的交響樂結構,並大力促進了主調音樂的發展,另外在對作品中的音樂主題形象的展開與對比,以及配器的色彩性上也作出了不少的嘗試。代表人物.曼海姆學派分為三代音樂人。除了斯塔米奇之外,其他捷克籍的藝術家也很活躍。弗朗茲·克薩韋爾·裡赫特和Franz Danzi。 | 601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曼海姆樂派",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018"
} |
華人廣義上為東亞地區中國地區的民族後裔,即為中華民族的後裔。義是指「華人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華人是對具有中國血統者的統稱;狹義的華人則是專指已經取得外國國籍的原華僑及其後裔,又稱華裔」,在中國也稱海外華人、外國華人或外籍華人。中華民族由多個民族組成,與西方種族概念不同。「華」是中國的代稱。西晉江統的《徙戎論》裡,華人同中國人、秦人、漢人的含義一樣。唐朝後,華人也被稱為唐人。滿族建立清朝後,華人不僅限於漢族,而包含少數被漢化的少數民族。清末民初,華人、華僑都指旅居大清境外的清國人,含義無差別。在某些漢語語境中,“華人”是“洋人”的對應詞,而“中國人”是“外國人”的對應詞。現今,僑居海外的人士若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一般稱作華僑,如為中華民國國籍的,則依政治取向不同,而稱為華僑或臺僑。但在某些場合,為方便,會使用“華僑華人”之綜合稱謂不做國籍區分。當今各國華人分佈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人數已達6000多萬。其中,東南亞華人數量佔海外的華人總數的一半以上,其次是北美。也有已落地生根海外的華人回到自己的祖籍地定居。名稱.“華”指華夏,是中國和中國人的古稱,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載戎子駒支說「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華人」最初在《三國志》中指兗州華縣人,《三國志》:「臧霸字宣高,泰山華人也。」西晉江統所作《徙戎論》中將“華人”與“漢人”混用,與夷狄相對,用來指遵行中原諸夏禮習、不行胡俗的百姓。“秦人”、“中國人”始見於《史記》,“漢人”、“漢民”始見於《漢書》。漢武帝太初四年,貳師將軍李廣利復徵大宛,“聞宛城新得漢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而《史記·大宛列傳》記載此事時,“漢人”一詞記作“秦人”。秦人與漢人二稱在漢代之轉換由此可見一斑。南北朝時期,在北朝,中國人的內涵發生了變化,不僅指漢人,也包括少數民族。在唐朝之後,外國稱中國人為唐人。清代將“漢人”與“滿人”相對而稱,而“華人”、“中國人”則包括滿人在內,並逐漸成為與“洋人”、“外國人”相互區別的稱謂。1876年,兩廣總督劉坤一開始用“華民”和“華人”稱呼一般華僑,用“華商”稱呼舊金山的華僑商人團體。接任劉坤一的張之洞,除了保留“華民”、“華人”、“華商”的稱呼之外,還以“華工”代替了當時慣用的“苦力”稱呼。1896年梁啟超等人提出中華民族概念,將華人與西人相對,作為自身民族的概稱。清光緒33年(1907年),章炳麟在日本東京《民報》上發表的《中華民國解》考證:“漢族源自西來,就華山以定限,名其國土曰「華」,此為「華民」或「華人」一詞之由來。”《國語辭典》對華人的原解釋第二條為“特指旅居海外的中國人”。2015年《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將其改為“特指旅居海外的華裔人士”。華人對應的英語詞為“Ethnic Chinese”,華裔對應的英語詞為“Overseas Chinese Descendants”。國籍.清政府《大清國籍條例》(1909)、北洋政府《修正國籍法》和國民政府《國籍法》(1929)等三部中國國籍法,均有規定:對於“數世不歸”的華僑,繼續保留其中國國籍,“冀其後裔綿延”,無論若干世系仍屬中國國籍。因此,凡是具有中國血統而居住國外的人,都被認為是華僑。根據現行中華民國法律,華人指旅居海外的華裔人士。華僑指「移居國外的中國人,其未喪失中國國籍者」,入外國籍者也包括在內。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意識到東南亞華僑及華人問題,可能成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外交爭議。因此在1953年9月,總理兼外長周恩來於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報告海外華僑問題時,提出解決華僑問題的方法,內容如下:1955年萬隆會議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正式宣佈不贊同華僑的雙重國籍,並與有關國家簽訂關於解決華僑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華僑是移居海外的中國人及其後代,仍保留中國國籍。若移居海外的中國人及其後代(華僑或華人後裔),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國國籍者(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是「外籍華人」。華裔一般指具有中國血統的華人、華僑後代,也包括與其他民族通婚的混血兒後代。而根據《現代漢語詞典》,華裔是華僑在僑居國所生並取得僑居國國籍的子女。語言.東南亞華人,普遍能說漢語族語言可能因為缺乏漢語教育,而無法流利的書寫漢語漢字,或衹會說漢語口語和簡單的閱讀,甚至完全不懂漢語,衹能以該地區的語言作溝通。然而,在有完整的漢語教育下,海外華人還是能夠基礎的掌握漢語文化,如馬來西亞大部分地區因為有相對完善的華文教育,使馬來西亞華人普遍都能說流利的漢語和漢語方言,而新加坡雖然以英文教育為主,但仍提供有一些基礎漢語課程,因此大部分新加坡華人也能使用相對基礎的漢語口語。身分認同.各國華人不一定擁有中國國籍,許多華人已經歸化入所在國國籍,如泰國華人、馬來西亞華人等等。在化約主義、中國民族主義影響下,部分中國人會認為外籍華人是狹義上的中國人,如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如祖先已移居美國許久的美籍華人得主錢永健在記者採訪中自稱「我有中國血統」、「我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我不是中國科學家」,而引來一些人的抨擊。第一代和第二代的華人移民,由於曾經擁有中國國籍和在中國出生成長,既使移民外國甚至入籍居住國國籍,有部份仍會自稱中國人,表示對中國人身分的認同感和中國家鄉的情懷,第三代開始仍稱自己為中國人即為極少數。極少數的外國華人,既使從來沒有擁有中國國籍、在中國出生成長、前兩項兼具有或前兩項都沒有,但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不過幾乎是文化上的中國人,而不是國籍上的中國人。由於避免其他族群的猜疑,各國華人對於中國的事物大多都保持中立與低調,例如馬來西亞華校教學時強調以馬來西亞為主軸。華人人口.分佈.目前華僑約佔10%、各國籍華人約佔90%,分佈在五大洲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東南亞華人約佔總數的50%,其次是美洲14.4%,歐洲4.1%,大洋洲1.7%,東亞0.3%,非洲0.3%。中國官方的《世界僑情報告(2020)》藍皮書指出,定居美國的華僑華人數量達508萬,日本華僑華人數量突破100萬。義大利華僑華人數量持續上升,尤以浙江籍僑胞為多。截止到2018年義大利有華僑華人約30萬,西班牙華人約19萬。而在2018年有約7000華僑領到了德國簽發的“歐盟藍卡”。組成.由於從事華僑華人研究的學者很少考慮到少數民族,某些學者更是將“華人”等同於“漢人”。所以直到1980年代,才將移民中國鄰國的少數民族稱為“少數民族華僑華人”,有學者統計,約570萬少數民族華僑華人目前生活在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華人組織.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是全球福州十邑華人的國際性鄉會社團聯誼組織,在全球各地現有64個屬會,涵蓋海外500多萬福州籍華人,遍佈世界107個國家與地區。知名華人.華人國王.從14世紀到18世紀,不少華人成為南洋一些國家的國王。明洪武三十年,旅居三佛齊的華僑一千多人擁戴廣東南海人梁道明為三佛齊國王。蘭芳共和國是1777年由客家人羅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坤甸建立的公司共和國。1884年,蘭芳公司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擊敗而滅亡,共經歷107年。華裔政要.近代以來,不乏有華人登上各國政治舞臺。國家元首或總理,如蓋亞那總統鍾亞瑟、蘇利南總統陳亞先、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和李顯龍父子,柬埔寨首相洪森和泰國首相盈拉·欽那瓦和達新·欽那瓦等。政府高官有日本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蓮舫、馬來西亞交通部長林良實、美國交通部部長趙小蘭、商務部部長駱家輝、能源部部長朱棣文和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梅健華等。華人學者.諾貝爾獎是包括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在內的一年一度的國際性獎勵。迄今,世界上已有900個人或組織獲得諾貝爾獎,其中有1.33%為華人。1957年獲得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李政道是最早獲獎的華人,兩人獲獎時僅具中華民國國籍,但數年後皆取得美國國籍,有中華民國和美國雙重國籍。楊振寧於2015年放棄中華民國國籍和美國國籍,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此外還有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朱棣文、崔琦、高錕,化學獎得主錢永健、李遠哲,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等。沃爾夫獎是頒發給數學、物理、化學、醫學、農業和藝術等領域的獎項,在國際上享有很高聲譽,有以色列“諾貝爾獎”之稱。其中數學獎的華人得主有陳省身、丘成桐,化學獎得主鄧青雲等,醫學獎得主錢永健,農業獎得主楊祥發。華人藝術家.奧斯卡金像獎華人獲獎者可追溯至1956年和1964年美籍華人黃宗霑兩度斬獲“最佳黑白片攝影獎”。美籍華人金國威導演的《徒手攀巖》獲得2019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 | 604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華人",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045"
} |
醫生或醫師,中國古代稱大夫或郎中,是從事醫學業務的專業人士,經由研習、診斷、預後、治療各種疾病、創傷、身心損傷,以促進、維持、恢復健康。醫師可能會將其執業重點放在特定的疾病類別、病患型別、治療方法上,即專科醫師,或可能負責為個人、家庭、社群提供持續性和全面性的醫療保健服務,即一般科醫師。「醫生」的「生」指先生,為敬稱。中國三國東吳名醫董奉晚年為百姓治病不收診費和藥錢,但要求病人痊癒後必須到山上種植杏樹,名為「康樂杏」,後來「杏林」用於指「醫界」。人力短缺.許多開發中國家有醫生人力不足的問題。2015年,提醒美國在2025年可能面臨高達9萬名醫生的人力短缺。社會角色和世界觀.生物醫學.受西方文化影響,近幾個世紀以來醫學越來越走向科學的還原論和唯物主義,醫療人類學家通常稱之為生物醫學,這種發展型態在現代工業化的世界佔主導地位。生物醫學「以文化上獨特方式系統性的闡述人體和疾病」,是醫學生學習的世界觀。依此常規,是培訓所有醫生的完整程式,包括心理態度。醫生自身健康.有些評論員認為醫生有責任在健康事務上為民眾樹立榜樣,例如不吸菸。確實在多數西方國家醫生相對較少吸煙,他們的專業知識的確對其健康和生活方式產生有益的影響。根據對男性醫生的研究,醫生的預期壽命、酒精相關疾病、乙狀結腸直腸癌、肛門癌、細菌性疾病。醫生容易受職業危害,有格言說「醫生會成為最糟糕的病人」,主因是醫生發現自己有症狀時,會比一般的病患焦慮,醫生會將之前在醫學院學習的疾病套用在自己身上並推想最糟糕的診斷或結果。焦慮可能使之拒絕承認症狀或其意義,導致延遲就醫。焦慮可能影響病史,使之忽視重要的部分以避免為其診治的醫生做出嚴重的結論或行動。醫生較其他人多見的死因包括、自我傷害、藥物相關致死、交通事故、腦血管疾病、冠狀動脈疾病。醫生也容易職業過勞,其表現為長期的壓力反應,特徵包含對病患的照護品質變差、情緒疲憊、個人成就感下降。的研究報告顯示時間壓力是造成職業過勞的最大原因。美國醫學會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太多的官僚任務」是職業過勞的主要原因。中華民國醫師因為沒有納入《勞動基準法》,長期處在過勞狀態,甚至因值勤過久與壓力因素導致中風、猝死等情形。2017年2月仍然有許多加班過勞的醫師與護理師。中華民國勞動部公告住院醫師自2019年9月1日起適用《勞動基準法》,但工時反而變長,主治醫師則尚未納入。教育與訓練.世界各地的醫學教育訓練與職業途徑都不同。已開發國家.在許多發達國家,醫學入門課程屬於第三期教育,於大學的醫學院進行,按照不同的地區和大學,可能接在中等教育或本科教育之後。中等教育一般費時五至六年來完成。本科教育常是三至四年的理科課程,其後的醫學課程通常費時四至五年,因此獲得可能需花五至八年的時間,按照不同的地區和大學而定。在入門訓練完成之後,剛畢業的醫生需要一至兩年的時間在監督下行醫,此時為實習醫師。畢業生擁有大學給予的醫學學位,使其有資格根據特定國家的法律許可取得,但必須滿足實習或其他額外條件。臺灣.在臺灣,醫學院提供6年制醫學系或4年制學士後醫學系,畢業前1-2年為,可進行醫學觀察,不能執行醫療介入;畢業取得醫學士學位後可參加考試取得衛生福利部認證的。為避免醫療糾紛,2013年實習醫師階段改至取得醫師證書後接受,訓練期滿透過考試可取得次專科認證。並非所有專科或次專科皆受衛生福利部認證。一般科或專科醫師自行成立醫療院所或受僱執業,則為「主治醫師」。規範.在大多數的司法管轄區,醫生需要政府許可才能執業,除了是為了促進公共安全,也能保護政府支出,因為各國政府常提供醫療補貼。未經許可而行醫者稱為密醫。在某些司法管轄區,例如新加坡,即使醫生僅有基本理學士學位,也常會在信件或名片中使用「Dr」作為稱呼。在德國等其他國家或地區,只有擁有學術醫學士學位的醫生才能自稱為醫生,另一方面,判定德國醫學士學位不符合哲學博士學位的國際標準。績效和專業監督.醫療疏失、藥物濫用、其他醫生專業問題在全世界引起廣泛關注,特別是2000年一項重要報告發表後,開啟了病患安全運動。 | 604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醫生",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049"
} |
休斯敦,是美國總面積最大的城市,其政府未與縣、教區或自治市鎮合併。休斯敦建立於1836年,市名是以當年得克薩斯共和國總統山姆·休士頓的所在地,世界最大和最重要的研究和治療機構的集中地。休士頓還是美國27個超過170萬人口的重要大都會地區中生活消費和房價最低的。休士頓的官方綽號為「太空城稱為「全球城市」。許多外來移民的社群在此發展。其美術館區是許多文化機構和展覽的天堂,每年吸引將進七百萬的遊客,在休士頓常能看見活躍的視覺表演藝術。歷史.休士頓的建立.19世紀中葉,紐約房地產推銷商約翰·柯比·艾倫。休士頓最初只是一個小村莊。蓋爾和湯瑪斯·H·伯頓為這個鎮測量並繪製了地圖。1837年6月5日,該城成為建制土地成為第一任市長。同年,休斯敦規劃為哈里斯縣的行政中心。接著休斯敦成為德克薩斯共和國的臨時首都。1839年1月14日,首都遷往奧斯丁,當時叫滑鐵盧。19世紀.早期定居者用木材來建造房屋,靠挖溝來排水,用豬來清潔街道。治安混亂,傳染疾病和財政問題促使社群的人們試圖提高生活條件,包括建立商會。鑑於此,參議員羅伯特·威爾遜在1838年11月26日向德和薩斯共和國的國會提出了一條法案,來承租休斯敦商會。由於許多最初的定居者來自南方,他們支援奴隸耕植制度。奴隸住在各區,該城也有極少數的自由黑人。黃熱病於1839年重創了這個新興的城市,造成大約12%的人口死亡。1840年,該城分為四個區,每一個區都有不同的群落機能。 今天這些區已不再是政治分割槽,但是它們的名字還是被用來指某些地名。艾倫兄弟開始致力於改善休士頓使其成為適合人們居住的地方,同時德克薩斯共和國開始促進該地區的殖民化。1860年休士頓開始形成一個出口棉花的商業和鐵路樞紐,鐵路從德克薩斯內地通進休士頓,連線到通加爾維斯頓港和博蒙特的長途鐵路線。美國內戰期間,休士頓成為約翰·馬古達爾將軍的司令部,他用該地指揮加爾維斯頓戰役。休士頓一家沙龍的老闆迪克·道凌1836年在他贏得Sabine Pass戰役之後成為該城的第一個著名人物。內戰以後,休士頓商人開始致力於放寬該城廣闊的牛沼系統,因此該城可以接納在下城和鄰近港口加爾維斯敦之間更多的商業機會。在1860和1870年代一些私人贊助的挖掘工程後,美國政府於1881年開挖休斯敦運河工程。1914年,休士頓運河已挖掘出一個休斯敦深水港,以取代在1900年被大颶風破壞的加爾維斯頓港。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造船業推動了休士頓的成長。1961年NASA的“載人飛船中心”建立,是該城的航天工業的起步。1948年,幾個郊區歸入市區,休士頓擴充套件到周圍草原。.休士頓得益於1970年代的高油價,但過分依靠石油工業,1980年代石油跌價,經濟奎跨。從那時開始,休斯敦注重經濟多樣化,聚焦航天和生物工藝,降低對石油的依靠。1981年,凱斯琳·惠特麥成為該城第一位女市長,在此位置上做了10年。,颶風於1983年,三級颶風艾莉莎颶風襲擊了加爾維斯敦和休士頓地區。1997年休士頓選出了第一位黑人市長Lee P. Brown。新的千禧年.2001年,熱帶風暴埃利森帶來數以十呎深的大暴雨,損失數以百萬計的財產損失及有四十三人死亡。這是休斯敦歷史上最嚴重的洪水。從那次暴風雨開始,不少社群開始轉變。一些很舊的住宅小區內的受水淹過的房子,大多都被拆毀,及後都被加上更厚的地基底層,以更好地讓重新蓋上的房子有對水災有更好的防護能力。2005年8月卡特琳娜颶風過後,休斯敦接收了25,000多名新奧爾良災民。這些災民都被臨時編排及安置到很多不同公共室內場所達數月,甚至超過一年,如曾是休士頓油商主場館,但數年前已開始被廢置的瑞蘭特體育場,亦曾被救災機關闢作收容所。此外休士頓地區內的各個公共校區系統亦收容了大量兒童災民,包括在校內讀書,進食,甚至留宿過夜。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約有230,000名新奧爾良都會區人現在生活在休斯敦地區。卡特琳娜颶風下的災民遷徙使休士頓地區的人口突破250萬。有某些人推測,由於多種關於社會與經濟的因素,龐大人口數量的改變也許有某部分會變成常態性的狀態。.約250萬大休士頓地區居民在颶風麗塔到達海灣海岸時撤離。颶風麗塔在休斯敦都會區造成了小規模的損害。這個事件在美國歷史的大規模撤離中留下印記。地理和氣候.休斯敦是哈里斯縣的縣城。休士頓在密蘇裡城的東面,西南部分伸入本德堡縣,東北一小部分伸入蒙哥馬利縣。全市處於平坦的沿海平原,南瀶墨西哥灣。河湖數量甚多,平均海拔僅15公尺。屬於亞熱帶氣候,1月平均氣溫為12.6攝氏度,7月平均氣溫為28.9攝氏度。在夏天和秋天常受在大西洋形成,橫過墨西哥灣的颶風吹襲。按照美國統計,休斯敦總面積1,558.4平方公里。陸地面積1,500.7平方公里,水面57.7平方公里,佔總面積3.7%。休斯敦有四個重要的沼澤河溪,直通往墨西哥灣。休斯敦市區很平,經常泛洪水。這個城市海拔僅50英尺。休士頓高地是全市最高的地方。城市曾經依賴地下水作為供水但地層下陷的問題迫使休士頓轉利用如休士頓湖之類的地面水源。地質.休士頓的地質包含部分的缸瓦土,石灰土,及較劣等的水泥沙等結構。這些土質深入地下層最遠達數英哩。基本上整個地區的地貌都是從前的落磯山脈被風化侵蝕後的碎石沙土,經由河流溪澗沖積至此而形成的。這些沉積物包括堆積在由腐爛的有機物長期轉化形成的石油和天然氣之上的沙土。在這些地層之下是一層沉積在水中的頁岩,又稱石鹽。這些多孔層長期被擠壓而向上運動。在向上運動過程中,鹽分牽引周圍的沉積物,使其變成穹頂狀,容易引來周圍滲水沙土層中滲出的石油和天然氣。休士頓並非在地震頻繁的地區。氣候.休斯敦屬副熱帶濕潤氣候,位於墨西哥灣沿岸平原,並被歸類為溫帶草原植被區。休士頓大部分地區都被森林、灌木林、沼澤或草園所包圍, 至今在市郊甚至在市內部分地區都可看到。每年平均降水910-1220毫米。每年大部分時間盛行南風和東南風,溫度會常常受靠近墨西哥的炎熱沙漠氣候和從墨西哥灣帶來的高濕度 , 高降水量所影響。與市中心和東郊相比,內陸。可測量的積累降雪只出現在少於20%的冬季。經濟.休士頓最著名的是它的石油工業、美國國家太空總署和休士頓港口。休士頓是世界的能源工業重鎮,特別是石油。生物化學工業、航天工業及運河也是該城大部分的工業基礎。休士頓都會區包含世界最大的石化工業地區,包括提煉塑膠原料、殺蟲藥和土壤肥料。該區域也是世界領先的油田器械製造中心。休士頓的成功主要是利用人工運河運送石油化學製品,休士頓港是美國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和世界第二的外運噸位進出港口。由於這些經濟貿易,許多從美國其他地方的居民也遷來休士頓,也有來自於全世界幾百個國家。不同於多數的地區,高油價似乎都會對經濟造成損害,然而對於主要產業為能源產業的休斯頓來說,高油價似乎反而有利。自歷史紀錄來看,休士頓曾有數次突發性的成長高峰,最大的一個是休斯頓獨立學區,服務於大半個市區。休士頓西部屬於和(--、、、Cypress-Fairbanks綜合獨立學區、福特本德獨立學區、、、、、和。部分從休斯敦市區範圍招收學生。休士頓公共圖書館在全城有36個分館,加上位於下城的中央圖書館。哈里斯縣公共圖書館有26個分館,大部分在休士頓市區範圍以外。私立學校.著名私立學校:休士頓和休斯敦地區天主教學校由加爾維斯頓-休斯敦大主教區管理。休士頓市界內著名的私立學校包括聖託馬斯中學,,,,雅迪國際學校,,和。靠近Bellaire是。職業運動.四大職業運動均有球隊以休士頓為主場地:休士頓太空人位於下城,均屬現代化的體育館。籃球隊伍休士頓火箭隊屬於美國國家籃球協會。1967年加入NBA,曾於1993/94及1994/95連續兩年度奪得NBA賽季總冠軍。萊斯大學的萊斯體育場,是NFL第八屆超級盃場地,第三十八屆超級盃和第五十一屆超級盃則在NRG體育場舉行。本市大型運動場館另有Hofheinz Pavilion、NRG體育場和TDECU體育場。休士頓在1998年至2001年曾經是Champ Car大賽車的主場地;2006年開始,Champ Car回到本市每年舉辦,路線為Reliant公園周圍街道。2001年4月1日,Wrestlemania X-Seven首映會在本市Reliant太空巨蛋舉行。本市於2000至2005年十二月底定期舉辦大學美式足球休士頓盃賽事,但由於贊助商未續約,休士頓盃已停辦。本市2005年亦承辦12大聯盟大學美足冠軍賽。姐妹城市.休士頓有17個姐妹城市,括號裡的年份是建交日期。 | 605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休斯敦",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055"
} |
早於香港開埠初期,香港地域已有相當的行政分割槽。1963年香港政府將港九市區劃為四十多個法定分割槽,成為香港市區日後的基本分割槽;1980年代香港政府亦為新界制定清晰的法定分割槽界線。而立法會、兩個市政局及十八區區議會在不同時代則有各自的選區,劃分方法各有不同;香港政府各部門亦會依據各自訂立的內部分割槽而分工。香港規劃政策包括三層,第一層全港整體規劃,繼而市區城區規劃及第三層分割槽規劃大綱。在2000年解散市政局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只下放少量監察權力和責任給區議會。分割槽變化.英治初期.1840年代香港島納入英國管治,首個建成的城鎮為維多利亞城,然而維多利亞城沒有劃分更細的區域,亦沒有訂定分割槽和邊界,大概範圍為東起灣仔、西至上環、南至半山、北臨維多利亞港,面積約1000平方英畝。1844年第二任香港總督戴維斯試圖推行徵收人頭稅的《人口登記法例》失敗,令港府無法進行人口普查和戶口登記工作。同時維多利亞城人口急速增長,暴露港府只著重於貿易建設而忽視民生基建的弱點。港府因此只好將維多利亞城劃分為不同區域,配合當時實行的裡甲制,由甲長向政府提供家戶的人口和職業,及以類似人頭稅的戶口稅掌握人口概況。1857年港府為統計人口及其分佈,將香港島劃分為維多利亞城、筲箕灣、西灣、石澳、大潭篤、赤柱、香江、鴨巴甸及薄扶林九區,當中維多利亞城再細分為七約,七約內有四環的稱呼,當時人口聚集於太平山區及中環一帶。1858年維多利亞城向東西擴張至石塘咀及掃桿埔,並新增石塘咀約。1860年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納入英國管治,交由軍部管理,而未有為九龍分割槽。1888年,新增堅尼地城約。1930年代太平山約消失,而寶靈頓約亦改稱「鵝頸」。1898年新界納入英屬香港版圖。根據1900年2月時任輔政司駱克向總督提交的報告顯示,當時新界劃分為8個約和離島部分。新九龍於1900年成立,區域界線為界限街以北及九龍群山海拔高度為500呎以南的地區。同年政府在新界報告中指出,新九龍與九龍相連,人口、貿易交流繁忙,故不屬於新界管轄,亦不受新界《本土社群條例》規限,以港九市區同樣方式管理。1937年香港政府製作法定地圖,明確列出新九龍的界線。相對於1900年列明的新九龍北邊界線大致按照九龍群山的山脊線劃定,並包括象山及飛鵝山在內,1937年法定地圖的則按照九龍群山的二百米線劃定,港府直至1960年代仍然混合使用兩種邊界。日佔時期.香港日佔時期行政區劃由日本香港佔領地政府的民治部於1942年4月建立,並且將香港島分成12區,九龍連同新九龍分成6區,每區設立一個區役所管理該區事務,被視為日後發展分割槽管治的基礎。1943年7月6日,大嶼山、長洲、坪洲等偏遠島嶼,由新界改劃至香港島。同月20日,荃灣區及西貢區由新界改由九龍管轄,同時亦將九龍區份增加至10區,並將1942年未分割槽的新界分成7區管轄。香港重光後,香港的行政區域恢復至戰前的安排。英治後期.在1945年至1982年間,新界繼續維持理民府制度,而港九市區則自1963年起實施分割槽制。新界方面,香港重光後初期基於人手不足,南約及北約理民府合併為單一理民府,至1948年才重新分為大埔、元朗及南約理民府。1958年10月,因應荃灣衛星城市發展,荃灣理民府從南約理民府分離。1960年因應於西貢半島白沙灣計劃開發水庫,南約理民府取消,改為西貢及離島兩個理民府。1963年開發水庫計劃擱置,上述兩理民府再度合併,復設南約理民府。1969年因應萬宜水庫發展計劃,南約理民府再度分拆為西貢理民府及離島理民府。1974年4月1日,為配合沙田及屯門新市鎮成立,沙田理民府自大埔理民府分離,而屯門理民府自元朗理民府分離。1979年10月1日,北區理民府自大埔理民府分離;管轄範圍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及打鼓嶺。港九市區方面,1963年起設立分割槽制度。九龍半島設立22個區,以及3個處於開發中或處於鄉郊狀態的地區;香港島設14個區,然則該等區域僅限於港島北岸市區,南部地區及郊野地區並沒有設立區域。1968年隨著市區設立類近理民府的民政處制度,港九市區設立10個區,1963年分割槽中未有涵蓋的南港島地域亦分別由西區及東區所管轄。1975年9月29日,港島作出行政區劃改編,中區及西區合併成中西區,同時設立南區民政處,將南區從西區及東區中分出。1982年隨著落實地區行政計劃,首屆區議會選舉舉行,行政區劃根據區議會分割槽所劃定,港九市區的民政處及新界的理民府於同年10月1日廢除,統一稱為「政務處」。分割槽主要為方便政府部門協調及管理地區層面的服務及設施,並鼓勵香港市民參與地區事務。政府派駐各地區的民政事務專員直接監督地方行政運作、統籌及落實地區計劃,並同時負責聯絡、協調及調停。香港區議會只屬諮詢機構,沒有行政權。1985年從荃灣區分拆葵涌及青衣區,形成十九區。1988年葵涌及青衣區改名為葵青區;油麻地區改名為油尖區。1994年,油尖區及旺角區合併為油尖旺區。管治架構.2024年1月1日起實施:現時分割槽.日常應用的法定分割槽.分割槽作用.法定區份於1963年開始編成。日常應用的地址都是以法定分割槽來制定,如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的法定地址是銅鑼灣興發街1號,而非按18區劃分和選區劃分寫成「東區維園選區興發街1號」;政府部門執法亦會參考區議會分割槽,或自訂分割槽辦法。法定區份與18區及選區有別,且邊界有時並不重合。例如九龍城區議會服務行政分割槽的九龍城區,法定區份何文田則用作郵寄地址,而九龍城區議會內亦有一個名為何文田的選區,包括法定區份何文田部分範圍;又例如2016年前法定區份銅鑼灣就是分別由東區和灣仔區管治,西面屬於灣仔區,東面則屬於東區。雖然立法會、區議會分割槽與法定分割槽有別,但亦是基於法定分割槽而編成,因為先設定以人口聚居地而來的法定分割槽,後有選舉所用的選區。如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的選區港島中區,便是由現在區議會灣仔區及東區西面的結合而成。一些按港鐵站名而成的通俗分割槽名稱,如天后、炮臺山、彩虹、太子、佐敦等,沒有經過立法而成,只維持口頭上的稱呼,不能在正式檔案上使用。惟近年政府亦開始+在官方新聞公報中使用通俗分割槽名稱,例如警方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期間若有示威者在上述地區附近聚集會在新聞公報中直接使用上述通俗分割槽名稱;而2021年1月特區政府在油麻地2019冠狀病毒疫情較嚴重設立特定圍封區域,由於該特定區域較近佐敦站,亦直接在新聞公報中直接稱呼為「佐敦」。以下是1963年市區及80年代新界的法定分割槽,法定分割槽或因應地區發展而變動,但亦會印在香港年報內的地圖上。60年代香港市區便有了法定分割槽,但新界到80年代才確定法定分割槽。香港島及九龍半島.1963年,港英政府當時把維多利亞城和九龍分成40多個區。維城西起:摩星嶺。而九龍西起,有昂船洲。九龍東北鑽石山。當時九龍灣尚在進行填海工程,因此未成一區。油塘和鯉魚門一直延伸到將軍澳西岸。到了1970年代市政局改制加上民政主任制度發展,當中的分割槽便成為市區區議會選區分界藍本。新界.新界方面,自戰後至1980年代初,便根據當時理民府發展而成的分割槽——荃灣組成的北區作劃分,新界區議會亦以此為藍本。行政分割槽.區議會及行政分割槽.區議會成立以後,地方事務基本上是細分到各個選區,然而綜合事務仍由18區分割槽管理,例如討論每年巴士發展計劃便由區議會以整個行政區為本討論而不是以個別選區討論,而政府施政亦不一定是以十八區為基礎,好像民政事務署,例如2016年前位於東區的銅鑼灣社群中心服務物件也是全銅鑼灣及少量周邊地方。同樣道理,2016年前位於東區的銅鑼灣消防局服務物件也是全銅鑼灣。18區的分割槽主要是各選區及總區處理下放的資源,而東區之名不是在法定區份的地址上,法定區份的地址要香港政府批准才會落實。香港法定分割槽是香港有區議會之前或更早時間的分割槽,而區議會及18區只是處理政府下放的資源,一些政府及全港性的政策,仍舊會參照法定分割槽來執行.行政分割槽例子.政府傳統上亦按照香港三大區域劃分工作分割槽,二十世紀中後期開始因香港人口增加再細分為九龍東、九龍西等等,個別部門如香港警隊亦有劃分割槽域以便警治。香港政府各部門以法定分割槽及其他分割槽為基礎來制定各自的行政分割槽。注:與區議會十八區名稱相同者範圍未必相同。沒有特定分割槽部門的檔案分割槽.地區行政計劃開始,政府部門沒有以特定分割槽為檔案分類,主要以區議會秘書處把檔案先分類,再依法定分割槽來區別,就全港層面,則以香港、九龍、新界,再依法定分割槽來劃分。以下便是其中一些例子:三級議會分割槽.立法會.香港立法機關的選舉分割槽自實施選舉以來屢有更改;現時地方選區分為香港島東、香港島西、九龍西、九龍中、九龍東、新界西北、新界北、新界東北、新界西南和新界東南10區。在香港主權移交前選區尚未合併之時,和區議會分割槽界線有所不同,如港島中選區,包括整個灣仔區及部分東區範圍,各選區人口不等,登記選民人數亦大約在10萬-14萬之間,詳情可參看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市政局.香港最早的民選議會市政局及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成立的區域市政局則按香港四大區域——香港島、九龍及新界、離島——劃分。區議會.香港區議會現時分為十八個地方行政區,原意純粹方便選舉和行政之用,並不設立區政府等政權組織,無獨立立法權、司法權,政府部門亦未必完全按照這些區域劃分工作區域。民政主任分割槽.民政主任分割槽在區議會成立前是政府與市民接觸的分割槽方法,和現在區議會的功用類似,而區議會分割槽不少亦源自民政主任分割槽。1947年,新界北約理民府拆分為元朗理民府及大埔理民府,前者管轄元朗和青山,大埔、沙田、上粉沙打和西貢則由大埔理民府管轄。1950年代中期,新界首個新市鎮荃灣開始發展,因此荃灣理民府於1957年從南約理民府分拆出來。1970年代,沙田及屯門新市鎮開始花大錢,因此在1974年,沙田理民府從大埔理民府分拆,以及屯門理民府從元朗理民府分拆。1968年5月,時任香港總督戴麟趾推行「民政主任計劃」,將香港及九龍劃成10區,每區設立民政處及民政主任。其中香港島被分為西區、中區、灣仔及東區四區,九龍則分為旺角、油麻地、九龍城、觀塘、黃大仙和深水埗六區。新界則不屬於該計劃的範圍,繼續原有理民府制度。1970年代末,香港島的四區曾進行重整,把原屬東區的香港島東南及原屬西區的香港島西南,劃出一個新的區域南區,而剩下來的西區則與中區合併成中西區。1980年,上粉沙打從大埔區分拆成北區。區議會成立後的變化.1982年地方行政計劃完全實施,設立香港區議會,整個香港劃分為18個區域。分割槽大致與現時相近,當時葵青區仍然是荃灣區的一部分,而現時的油尖旺區則劃為旺角區和油麻地區兩個區,當時旺角區是最小的分割槽。1980年代,大量的人口遷入荃灣新市鎮,荃灣區的人口開始出現飽和,已經超出了一個區議會的承受能力,需要兩個區議會來應付荃灣新市鎮的龐大人口。故此,港府於1985年4月1日,將葵青區從荃灣區分拆出來,成為第十九區,初名為「葵涌及青衣區」,1988年4月1日改稱「葵青區」。1989年油麻地區更名為油尖區。隨著人口逐步由港九市區遷移到新界新市鎮,屬港九市區內的油尖區和旺角區的人口也逐步減少,為資源能更有效地運用,該兩區於1994年合併成為油尖旺區,十九區又變回十八區。民政事務專員是各區民政事務處主管,是特區政府在地區的代表,由首長級薪級第2點的公務員擔任,負責統籌各政府部門在地區的工作並擔任該區的地區管理委員會。分割槽人口不均.2021年香港十八區的人口密度,以觀塘區最高,每平方公里有59,704居民。而深水埗區的人口密度在1997年之前是最高的,但由於西九龍大量填海,增加深水埗區的面積,使人口比例大大降低。雖然新界北的北區和元朗區皆有廣袤的平原,但由於大部分土地保留作鄉郊用途和原居民的村地,故市中心一帶雖然人口稠密,但全區整體人口密度仍然偏低。人口密度最低的是離島區,每平方公里約1,021人。區議會各區界線在近三十年沒有大型變動,各分割槽人口不均情況嚴重,人口最多的為沙田區,2021年人口為69.2萬,人口最少的為灣仔離島區,2011年人口為16.7萬。當中港島東區因為太古城及柴灣的住宅專案,在近40年的發展下,於1990年代為全港最多人居住的地區,2021年人口接近53萬,而灣仔區因為地區老化及居民搬離該區,人口由2016年的18.0萬進一步減少至只有16.7萬,2021年更跌至16.5萬。 | 609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香港行政區劃",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090"
} |
北海道等。飲食.北海道是日本重要的農產地,豐富的食材也造就了北海道多樣的飲食文化。北海道水產資源豐富,使得壽司、蟹肉料理等各類海鮮料理成為北海道具代表性的高階料理。北海道的亦有多個種類,其中又以、函館的活烏賊丼、釧路的等最為知名。北海道的肉食文化和日本其他地區頗為不同。十勝地區的豬肉蓋飯因使用帶有甜味的醬油烹飪使得豬肉的甜味較強,在日本的豬肉蓋飯中獨具特色。成吉思汗烤肉是北海道最著名的鄉土料理之一。戰後的糧食緊缺時期因羊肉價格低廉,烤羊肉在北海道風行一時,成吉思汗烤肉因此普及,北海道也成為日本僅有的大量食用羊肉的地區(另一處是沖繩縣)。現在雖然糧食充沛,北海道也已很少產羊肉,但成吉思汗烤肉卻已成為北海道最著名的料理之一。北海道是日本拉麵文化最為興盛的地區之一。中,以旭川拉麵、ROYCE'和六花亭等。北海道也是日本最早開始普及啤酒文化的地區,札幌啤酒是日本四大啤酒企業之一。由於北海道在過去物流網相對獨立,使得許多企業生產只在北海道銷售的。一些北海道限定品也已成為北海道飲食文化的標誌,為北海道人所喜愛,如和。媒體.北海道新聞是北海道最大的地方報紙。北海道新聞的前身北海新聞於1887年開始發行。1942年,日本政府下令整合北海道內的11份地方報紙,北海道新聞隨之誕生。現在北海道新聞日發行量接近107萬份,是日本規模最大的地方報紙之一。北海道新聞不僅在北海道各地設有支局,並且在華盛頓、倫敦等地亦派有駐外記者,其中又以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新聞報導見長。除了北海道新聞之外,北海道各地亦有自己的地方報紙,其中主要的地方報紙包括、、、、。此外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毎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等全國性報紙在北海道也有發行。在電視方面,日本放送協會五家電視臺。其中北海道放送和札幌電視臺亦有播出廣播節目。北海道憑藉獨特的風情和雄大的自然成為眾多電影電視作品的故事舞臺。在北海道拍攝的著名日本電影和電視劇有《幸福的黃手絹》、《北方的金絲雀》、《》、《來自北國》、《First Love 初戀》等作品。體育.冬季運動.冬季的寒冷氣候,給予北海道發展冬季運動的最佳條件。1972年,札幌市舉辦了冬季奧運會,這是日本首次舉辦冬奧會,也可看出北海道冬季體育的興盛程度。北海道是日本滑雪場最多的地區,並因其優良的雪質吸引了澳大利亞等外國的滑雪愛好者。北海道的冬季體育因氣候差異而呈現出不同的地區特徵。西部地區因降雪較多,滑雪和跳臺滑雪等雪上運動興盛。而東部地區則因為氣候乾燥降雪較少,冰球、滑冰等冰上運動的參加者較多。日本有眾多冬季運動選手都是出身自北海道,包括笠谷幸生、原田雅彥、船木和喜、齊藤浩哉、、高梨沙羅、橋本聖子、長島圭一郎等。北海道還擁有和兩個職業冰球球隊。棒球.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為日本職棒太平洋聯盟的球隊,其主場位於ES CON FIELD HOKKAIDO。該隊成立於1945年11月6日,成立時隊名為參議員隊,後來球隊先後轉售給東京急行電鐵,現今在美國職棒大聯盟活躍的達比修有、大谷翔平就是出身自日本火腿鬥士。北海道在高中棒球上亦有一席之地,曾多次打入甲子園,並培育出田中將大等著名棒球選手。其他體育.札幌岡薩多是北海道唯一的一支J聯賽球隊,現在參加J1聯賽的賽事。北海道也是相撲盛行的地方,出身橫綱人數是日本最多。昭和三大橫綱大鵬、北之湖、千代富士均出身於北海道。教育.北海道大學的總部位於札幌市中心,其前身札幌農學校建立於1876年,並在1918年升格為北海道帝國大學,是日本本土的七個帝國大學之一,亦是北海道教學研究水準最頂尖的高等學府。北海道大學現在擁有札幌和函館兩個校區,12個學院,本科學生超過11,000人,碩士和博士學生超過6,000人。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鈴木章曾就讀並執教於北海道大學,現在是北海道大學的名譽教授。除了北海道大學之外,北海道還有北海道教育大學、室蘭工業大學、小樽商科大學、帶廣畜產大學、旭川醫科大學、北見工業大學等六所國立大學和釧路公立大學等五所公立大學。北海道亦擁有26所私立大學,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旭川大學、札幌大學、札幌學院大學、札幌國際大學、北海學園大學、北星學園大學、、。北海道各地亦有眾多小學、初中和高中,但北海道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平均學力略低於日本全國平均水準,對此北海道教育委員會採取了眾多措施,試圖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體力水準。此外,由於適齡學生數量大幅減少,北海道在最近十年內已陸續關閉了多達451座道立中小學校,這也引起一些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不滿,認為學生的受教育權受到影響。觀光.北海道是日本的觀光熱點地區,廣闊的面積使得北海道不同地區的旅遊資源有著迥然不同的特徵。道南是北海道各地區中和人最早到達的地方,因此這裡亦以歷史和人文景觀見長。松前城是日本最北,也是北海道唯一的日本式城堡。渡島半島西海岸的江差町以民俗文化和歷史景觀而聞名。函館市是道南地區的觀光中心。作為日本最早對外開放的五個港口,函館以其西洋式建築而著稱,代表作包括了、舊函館區公會堂等。函館山的夜景被譽為世界三大夜景。此外函館郊外的大沼公園是道南著名的濕地。道央地區是北海道觀光客最多的地區。札幌市擁有北海道廳舊本廳舍、札幌市鐘樓等開拓時代的建築,大通公園則是日本具代表性的都會型公園。札幌附近的小樽市曾是北海道的玄關,以小樽運河、西洋式建築和玻璃工藝品而著稱。新雪谷地區則擁有北海道規模最大的滑雪場和度假區,戶外體育活動十分興盛。道央南海岸的登別溫泉和洞爺湖則是日本最具盛名的溫泉度假地之一。道東地區地廣人稀,觀光資源亦以自然風景為主。釧路市附近的釧路濕地是日本最大的濕地,也是日本最大的丹頂鶴棲息地。釧路地區北部的阿寒摩周國立公園擁有眾多湖泊,其中阿寒湖以毬藻和溫泉著稱,摩周湖則是日本透明度最高的湖泊。中標津的開陽臺則因雄壯的眺望景色成為機車騎士的聖地。野付半島則擁有人跡罕至的濕地,被列入濕地公約。知床是北海道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鄂霍次克海沿岸的網走市、紋別市是觀賞的據點都市。道北地區南北跨度大,觀光資源亦十分多樣化。以薰衣草和花田著稱的富良野市、上富良野町、中富良野町和美瑛町位於道北的南部地區,被評為「日本最美的農村」。其北側的旭川市最著名的景點則是旭山動物園。北海道地勢最高的大雪山和以飛瀑著稱的層雲峽同樣位於道北的南部地區。位於日本最北端的稚內地區擁有的濕地景觀,宗谷岬的日本最北端紀念碑亦吸引眾多觀光客到訪。稚內市附近的利尻島擁有形狀近似對稱的利尻嶽,夏季有眾多登山客。禮文島則生長有眾多珍稀的高山植物,有「花之浮島」之稱。交通.鐵路.北海道首條鐵路線路是小樽市和札幌市之間的手宮線。這條線路通車於1880年,也是日本第三條通車的鐵路路線。此後北海道鐵路事業快速發展。在1960年代之前,由於北海道是日本主要煤炭產地,因此當時修建了眾多將煤炭搬運出海的貨運鐵路。鐵路亦在北海道開拓歷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鐵路的修建使得沿線地區得到了快速發展,例如旭川市就是因為地處鐵路交通的結點而得到開發,成為道北地區的最大都市:75。1904年,隨著小樽和函館之間的鐵路開業,北海道主要都市之間均已由鐵路聯通:75。同時日本郵船還開闢了青森至函館的鐵路輪渡航路,鐵路成為北海道和本州之間重要的交通手段。當時除了國有鐵道之外,亦有不少私人企業,如、等公司經營鐵路業務。1930年代時,北海道的鐵路線路網已基本完成:75。戰後初期,北海道仍修建了湧網線、松前線和羽幌線等鐵路新線,並且開始進行鐵路電氣化。但在1960年代之後,隨著汽車的逐漸普及、航空交通的發展、礦山相繼關閉、農村地區人口減少,北海道的鐵路事業陷入赤字。1970年代之後,國鐵為改善財政狀況,以根北線為開始,陸續廢止北海道的眾多鐵路路線,即使是名寄本線這樣的幹線也被廢除。然而另一方面,1988年,青函隧道通車,北海道和本州之間的交通狀況大幅改善。1987年,國鐵分割民營化,北海道絕大部分鐵路都由北海道旅客鐵道繼承經營。然而由於人口稀少導致除札幌附近地區之外鐵路利用效率低,JR北海道的經營狀況長期嚴峻,1990年代後也仍有赤字的鐵路線路被廢止。現在JR北海道總共運營有14條路線,合計2,457.7公里的鐵路路線。2013年度,JR北海道總乘客數達1億3410萬6千人,其中以札幌至旭川之間的列車乘客數最多,其次是札幌和函館、札幌和帶廣之間的列車。札幌車站是北海道鐵路交通的核心,超級神威號、宗谷號、鄂霍次克號、北斗號、十勝號、超級大空號列車等JR北海道執行的行駛於北海道各主要都市間的特急列車全部以札幌作為執行端點:78。2013年,札幌站日均乘客數達93,152人。除了JR北海道之外,北海道還有三家鐵路事業者。在釧路市經營有一條運煤的貨運鐵路。函館市企業局交通部經營函館市路面電車業務。札幌市交通局是札幌市營地下鐵的經營者,現在札幌市營地下鐵包括了南北線、東西線、東豐線三條線路。貫通日本本土的新幹線亦有開進北海道,北海道新幹線在2016年3月開通新青森至新函館北斗區間,預計2030年末從新函館北斗延伸至札幌。公路.1870年時,北海道已有170公里長的公路:74。在19世紀末期,北海道政府曾修建自札幌至網走的公路。但直到大正時代中期,由於鐵路是北海道交通的主角,公路建設並不被重視:74。戰後隨著汽車開始普及,北海道亦急速開始了公路的建設。1971年,千歲至北廣島和札幌至小樽的高速公路通車,是為北海道首條高速公路:78。現在公路承擔北海道80%以上的客運量,是北海道交通的核心。目前北海道擁有道央自動車道、札樽自動車道、道東自動車道三條高速公路。2014年時,北海道共有高規格幹線道路10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96公里。北海道的高速公路建設情況仍遠滯後於日本平均水準。同時北海道一般國道長度為6,722公里,都道府縣道的長度為11,783公里,市町村道的長度為71,025公里,合計北海道共有一般公路89,530公里。另外,除了私家車之外,巴士也是北海道重要的都市間移動手段。2012年,北海道共有52條都市間路線巴士,其中有39條以札幌作為起點。海運.在江戶時代,北海道和本州之間就透過進行貿易往來。在明治初期,郵船汽船三菱會社曾一度壟斷北海道的海運市場。1882年,共同運輸會社成立,以和三菱展開對抗,爭奪北海道的海運市場。1885年,日本政府下令將兩家公司合併為日本郵船會社,北海道的海運市場再次進入壟斷狀態:74。這一時期還開通了由函館或小樽出發,前往北海道各地的航線。進入大正時期後,小樽、室蘭、釧路、根室等港亦開通了不途徑函館,直接前往本州的航線:74。戰後,日本政府決定將室蘭港、苫小牧港、釧路港等太平洋沿岸的港口作為開發重點。而函館港和小樽港的地位則相對下降:77。同時隨著空運的發展,貨運取代客運成為海運的主要市場。現在北海道擁有苫小牧港和室蘭港兩個特定重要港灣,以及函館港、小樽港、釧路港等10個重要港灣和24個地方港灣。北海道現在和本州之間有15條定期貨運航線。就貨物進出口量來看,苫小牧港是北海道最大港口,之後則依次是函館港、室蘭港、釧路港、小樽港。在客運方面,北海道現在和本州之間有十條定期航線,其中有五條自苫小牧港出發,三條自小樽港出發,兩條自函館港出發。2011年,國土交通省指定 國際散貨戰略港灣 釧路港, 北海道和本州之間的渡輪有172.3萬人乘坐。渡輪也是北海道本島和離島之間重要的交通手段。現在北海道本島和奧尻島、天賣島、燒尻島、利尻島、禮文島之間有定期渡輪航線。2011年,北海道本島和離島之間的定期航線乘客數為68.3萬人。在國際航運方面,北海道和俄羅斯之間開設有定期客運航線。2011年,北海道和俄羅斯之間的輪渡航線有乘客3,629人。空運.在1937年,曾開通札幌和羽田之間的定期航線,但在1940年停飛:77。1951年,日本航空開設了千歲機場和羽田機場之間的定期航線。隨後全日空也在1958年開通了千歲-仙台-羽田的航線。1950年代中期之後,北海道內各地開始建設機場,北海道逐漸建設了以千歲機場為核心的道內航空網。1988年新千歲機場開業之後,北海道又相繼開通了飛往海外的航線。由於直接透過陸路交通方式到達北海道較為不便,因此空運成為北海道最重要的聯外交通方式。2013年,羽田機場和新千歲機場之間的航線有8,838,667名乘客乘坐,是日本國內乘客數最多的航線。而關西至新千歲和名古屋至新千歲的航線乘客數也在日本航線乘客數排名中位居前列。現在北海道內共有14座機場,其中新千歲、旭川、函館三座機場有定期國際航班執行。北海道內的機場中以新千歳機場乘客數最多。新千歲機場在2017年乘客數達22,717,980人,是日本乘客數第四多的機場。在新千歲機場之後,北海道旅客較多的機場是函館機場和旭川機場。北海道內還有Air Do和北海道空中系統兩家航空公司。Air Do主要經營由羽田機場前往北海道各機場和自新千歲機場前往日本各地的航線。北海道空中系統則經營丘珠機場至利尻機場、釧路機場、函館機場、三澤機場以及函館機場至奧尻機場和三澤機場的航線。 | 610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北海道",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106"
} |
楊浦大橋,位於中國上海市楊浦區與浦東新區之間的黃浦江上,是上海市內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於1993年底建成通車。主橋為雙塔三孔結合梁斜拉橋,分跨為243 + 602 + 243米,其跨度曾經在世界斜拉橋中排行第一,直到1995年被諾曼底大橋超過。該橋是黃浦江上的第三座大橋,也是目前黃浦江自上而下的第一座大橋。和上海其他穿越黃浦江的大橋和隧道一樣,楊浦大橋在設計之初就定位為內環高架城市快車道,修建楊浦大橋時並沒有修人行道以及非機動車道。大橋全天只准機動車輛通行,腳踏車以及行人禁止上橋,所以對於腳踏車騎行者和行人來說只能搭乘渡輪過江。 | 610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楊浦大橋",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