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stringlengths 69
109k
| id
stringlengths 2
7
| metadata
dict |
---|---|---|
東周,是自周平王東遷以後對周朝的稱呼,相對於之前國都在鎬京的時期即西周。東周也是「春秋時代」的開始。東周京都於前770年自鎬京。傳25王,前後515年。 這一時期是中國的社會制度劇烈轉變的時期,以鐵器的廣泛使用為標誌。周幽王死後,諸侯擁立原先被廢的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他即位第二年,見鎬京被戰火破壞,又受到犬戎侵擾,便遷都雒邑,史稱「東周」,以別於在這以前的西周。東周的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持續了二百多年,稱為「春秋時代」;東周的後半期,周天子地位漸失,亦持續了二百多年,稱為「戰國時代」。周平王東遷以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加上被指有弒父之嫌,在諸侯中的威望已經大不如前。面對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和兼併,邊境的外族又乘機入侵,周天子不能擔負共主的責任,經常要向一些強大的諸侯求助。在這情況下,強大的諸侯便自居霸主。中原諸侯對四夷侵擾則以「尊王攘夷」口號團結自衛,戰國時代徐州相王、五國相王后各大諸侯紛紛僭越稱王,周王權威進一步受損。周襄王十七年,襄王為晉文公所迫,於河陽踐土會盟。周定王元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欲觀九鼎。定王使王孫滿應設以辭,楚人遂去。周赧王時,東周國勢益弱,同時內部爭鬥不休,以至分為東周國和西周國,赧王遷都西周國。周赧王八年,西周國為秦所滅,赧王死,七年後,東周國亦為秦所滅。歷史.春秋時代.春秋時代是東周前半段時期的史稱,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一般而言,春秋時代從周平王五十年,原因是即使到三家分晉,除秦、楚、齊等國外,還有其他大小王國。平王東遷.公元前771年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推翻周幽王,擁立宜臼為周天子,史稱“周平王”前770年,為避犬戎的威脅,加上原國都鎬京因內亂而毀,周平王將國都東遷至雒邑,是為東周的開端。戰國時代.大約自三家分晉起,春秋時代結束,直到秦統一中國這段時間,一般稱為戰國時代。值得注意的是,東周王朝在戰國後期即已被秦所滅,所以戰國時代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裡面。政治.這一時期是中國歷史的社會制度轉變的時期,這一轉變是以鐵器的使用增加為標誌的,東周逐漸地進入了鐵器時代。在東周時期,鐵器的使用逐漸增加,但仍以青銅器為主體。農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從整體上來看人口不斷成長,原來各諸侯國之間的無人地帶,已不存在。各國因爭奪土地或者水利資源,衝突時起。銅錢開始流行,甚至在楚國還出現了金幣—郢錢,出現一定的商品經濟和商人階層。教育向平民普及。貴族與平民間的界限也被衝破。社會產生了一種革命性的變化,周王朝建立的宗法封建制度,已經不能適應這一變化。東周藝術.東周與西周的地理位置差異反應在藝術表現上,尤其是東周晚期的藝術作品,展現了多元的風貌與高水準的技術。或許受到諸子百家普遍批評人殉現象的影響,俑殉逐漸取代人殉,而以低溫燒製的陪葬塑像也數量增加。東周時期亦出現低溫綠色鉛釉器皿、質地鬆的打磨黑色器皿、高溫釉器皿等。有些陶器仿效最新流行的漆器,色彩鮮明,有些則仿效青銅器。另有模製與裝飾的陶瓦、陶磚。商代流行而西周時期較少見的玉雕再次成為重要的陪葬品與個人飾物。青銅的應用不限於宗教禮儀用途,變得較為世俗,常用作結婚贈禮之居家裝飾。青銅鐘及青銅鏡逐漸流行,動物和怪獸圖騰則由色彩繽紛而樣式化的裝飾圖案所取代。東周墓葬出土有最早繪於絲絹上的畫作。此外,亦發現了漢代及唐代陪葬陶器的前身。 | 685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東周",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851"
} |
南極是根據地球的旋轉方式決定的最南點。它通常表示地理上的南極區域,有一個固定的位置。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概念,南緯60度以南的地區稱為南極,它是南大洋及其島嶼和南極大陸的總稱,總面積6500萬平方公里。定義.字面上,南極就是地球的最南端。而實際上又有南極洲、南極點、南極大陸、南極地區、南極圈等多種涵義。而地理學上的南極為南地極和南磁極。南地極.目前南地極位於南極洲內,並插有標記。但由於大陸漂移,在地球的歷史上其實大多數時間南極洲都在距離南極很遠的地方;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地理學家都要修正南極的位置。上一次修正南極位置的時間在2000年。此外,在天文學,如果我們把「南地極」投射到天球上,就可以得到南天極。南磁極.南磁極是兩個地球磁極之一。它位於地理南極的附近,但是它的位置也在緩慢並不斷的變化著。1909年1月16日,由歐內斯特·沙克爾頓帶領的探險隊發現了南磁極。南極圈.南緯66度34分的緯線為南極圈。在極圈內會有極晝和極夜現象,極圈也是劃分溫帶與寒帶的界限。南極洲.南極洲包括南極大陸及其周圍島嶼,總面積1400萬平方公里,其中大陸面積為1240萬平方公里,島嶼面積7.6萬平方公里,面積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四周圍繞太平洋、大西洋與印度洋,海岸線長達2.47萬公里,另有158.2萬平方公里的冰架。南極洲的平均海拔為2350公尺,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全境為冰雪覆蓋,佔地球冰蓋面積的十分之八以上。。南極大陸.南極大陸是指南極洲除周圍島嶼以外的陸地,是世界上發現最晚的大陸,它孤獨地位於地球的最南端。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在全球6塊大陸中,南極大陸大於澳大利亞大陸,排名第5。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是世界上僅有的被海洋包圍的2塊大陸,其四周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形成一個圍繞地球的巨大水圈,呈完全封閉狀態,是一塊遠離其他大陸、與文明世界完全隔絕的大陸,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只有少量的科學考察人員輪流在為數不多的考察站臨時居住和工作。主權.1820-1940年代間,各國探險家相繼發現南極大陸的不同區域,英國、紐西蘭、德國、南非、澳大利亞、法國、挪威、智利、阿根廷、巴西10個國家的政府先後對南極洲的部分地區正式提出主權要求,使這塊冰封萬年的平靜大地籠罩上國際糾紛的陰影。根據1961年6月透過的《南極條約》,凍結以上其中9國對南極的領土主權要求,規定南極只用於和平目的,可以說,南極現在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它屬於全人類。交通.南極大陸是最難接近的大陸。與南極大陸最接近的大陸是南美洲,它們之間是970公里寬的德雷克海峽。南極大陸與其他大陸不僅相距遙遠,而且周圍還為數公里乃至數百公里的冰架和浮冰所環繞,冬天時浮冰的面積可達1900萬平方公里;即使在南極的夏天,其面積也有260萬平方公里;南極大陸周圍海洋中還漂浮著數以萬計的巨大的冰山,為海上航行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和危險。地勢.地球上最高的大陸是南極大陸。地球上其他幾個大陸的平均海拔高程為:亞洲950米,北美洲700米,南美洲600米,非洲560米,歐洲最低,只有300米,大洋洲的平均高度還不甚清楚,估計也不過幾百米。然而,南極大陸,就其自然表面來說,其平均海拔高程為2350米,比其他幾個大陸中最高的亞洲還要高得多。但是,如果把覆蓋在南極大陸上的冰蓋剝離,它的平均高度僅有410米,比整個地球上陸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氣候.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等,使得南極大陸成為世界上最為寒冷的地區,其平均氣溫比北極還要低20度。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零下25度。南極沿海地區的年平均溫度為零下17~20度左右;而內陸地區為年平均溫度則為零下40~50度;東南極高原地區最為寒冷,年平均氣溫低達零下57度。到現在為止,地球上觀測到的最低氣溫為攝氏零下89.2度,這是1983年7月在蘇聯東方站記錄到的。南極最高氣溫則是由埃斯佩蘭薩站於2020年2月6日所測量的18.3攝氏度,創下1961年有氣象紀錄以來最高氣溫。南極的寒冷首先是與它所處的高緯度地理位置有關,由於高緯度地理位置,導致了在一年中漫長的極夜期間沒有太陽光。同時,與太陽光線入射角有關,緯度越高,陽光的入射角越大,單位面積所吸收的太陽熱能越少。南極位於地球上緯度最高的地區,太陽的入射角最小,陽光只能斜射到地表,而斜射的陽光熱量又最低。再者,南極大陸地表95%被白色的冰雪覆蓋,冰雪對日照的反射率為80%一84%,只剩下不足20%到達地面,而這所剩的極少熱量,又大部分被反射回太空。南極的高海拔和相對稀薄的空氣又使得熱量不容易儲存,所以南極異常寒冷。風極.南極大陸是風暴最頻繁、風力最大的大陸,風速在每小時100公里以上的大風在南極是經常可以遇到的。南極大陸沿海地帶的風力最大,平均風速為每秒17~18米,而東南極大陸沿海一帶風力最強,風速可達每秒40~50米。在法國南極觀測站「迪爾維爾」曾測到每秒100米的大風,相當於蒲福氏風級17級下限的1.78倍,而它的破壞力相當於12級下限的3.18倍。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記錄到的最大的風。因此,南極又被稱之為「風極」。除了嚴寒之外,狂風則是科學考察人員在南極所遇到的另外一個天險。狂風會很快帶走人體的熱量,使人發生凍傷甚至凍死事故。極夜的風暴,其速度有時超過每秒40米。此時若有人身置戶外,便會有生命之虞。1960年10月10日下午,在日本昭和基地進行科學考察的福島紳博士,走出基地食堂去餵狗,突遇每秒35米的暴風雪,從此再也沒有回來。直到1967年2月9日,其屍體在距站區4.2公里處被發現並且儲存完好。探索.在歐洲人航行發現新大陸與確立航線以前,就已經有南極洲的地圖,其中已詳盡繪出了南極洲的山脈河川及海岸。以現代最新的冰層探測法鑑定,發現冰層底下真正的南極陸地,與該16世紀的古地圖所表現的現象十分接近。第一個發現南極大陸的航海者至今有爭議,但是俄國人別林斯高晉的可能性為最大。而第一個踏上南極大陸的人,則很有可能是美國的一個海豹捕獵船的船長——約翰·戴維斯。而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人是羅爾德·阿蒙森以及他的隨行人員,到達時間是1911年12月14日。亞孟森的主要對手羅伯特·史考特在一個月後到達南極點。在回程的時候,史考特以及他的同伴四人全部由於飢餓和極度的寒冷而死亡。曾經有七隊探險隊利用陸上交通到達南極點。以到達時間排列他們分別為:為紀念亞孟森和斯科特,亞孟森-斯科特南極站於1958年在國際地球物理年上建立,並永久性地為研究和職員提供幫助。地球上最古老的冰芯.日本南極觀測隊於2006年1月26日在日本南極觀測站基地「富士圓頂」附近發現,據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所長藤井理行表示,這是在南極冰蓋下9994英呎處發現;日本教育科學部門的官員梅崎友治表示,冰芯氣泡中含有許多氣泡,這些氣泡裡面的氣體,很有可能是百萬年前留下來的,如果經過研究,不但可以瞭解以前的地球環境,還可以用來預測以後的氣候。經估計,這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冰芯,歷史約有1億年左右。禁犬令.狗在南極的研究及勘察史初期,用於拉雪橇替代人力,狗在南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機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狗的作用大大降低,最後只當作寵物。但因人類活動和包含犬隻的境外移入造成多種物種滅絕,為避免渡渡鳥滅絕事件的重蹈覆轍。因此南極條約體系出於保護南極環境考慮,1991年在西班牙馬德里釋出《南極條約環境保護議定書》,附件二明文規定:「犬隻不宜再引進南極大陸及冰架;南極區域所有的犬隻必須在1994年4月前離開。」。遵照禁令,此後駐紮在南極的各國考察研究團隊再沒有任何犬隻陪伴,南極大陸可以說是全世界唯一沒有犬隻的地區。 | 685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南極",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854"
} |
管風琴是一種大型氣鳴式鍵盤樂器,也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樂器,至今已有2,200餘年歷史。管風琴透過送風設施送風,吹響音管,並配合雙手鍵盤彈奏來運作。管風琴於公元前三世紀由古希臘的非洲亞歷士山大城工程師Ktesibris所發明。早期演奏管風琴通常需要兩個人搭檔,一人演奏、一人鼓風,後來管風琴越來越發達,有蒸氣機及電力裝置推動鼓風,因而又發展出了更復雜的鍵盤機械結構。現代常見的管風琴有機械式管風琴、機電式管風琴和電動壓氣式管風琴三種。一箇中型教堂內安裝的管風琴,大約有1,200根音管及23個音栓控制音色、兩層手鍵盤和一個腳鍵盤。因其結構複雜,製造一臺管風琴通常需要花費多年的時間完成。裝配時,還要根據演奏地點的聲學特性來調節音響效果。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管風琴在美國紐澤西州大西洋城的一個禮堂內,不過其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歷史.管風琴首先出現於公元前250年前後。在西方宗教中,尤其是基督宗教的彌撒儀式上,扮演著莫大的信仰角色。因為管風琴的結構是直接依附在建築結構之上,所以一般與教堂或歌劇院同時建造。因此,管風琴沒有明確的規格限制。18世紀之前,管風琴都是為每一個教堂單獨設計,並在現場製造組裝。到了19世紀,法國工程師開始試驗工廠化生產管風琴。他大幅提升了管風琴的製作工藝,其生產的管風琴品質很好,演奏強音的時候音量巨大,能夠製造出以前的管風琴所無法企及的雷霆般聲音,也能夠奏出低聲細語般的音色,表達細膩而微妙的情感。現在的巴黎天主聖三教堂、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等20餘座教堂中的管風琴都出自卡瓦葉的工廠。演奏管風琴時,會同時使用高音譜號、低音譜號或中音譜號,腳踏鍵盤部分用低音譜號。管風琴的音量宏大,音色飽滿,尤其適合在莊嚴的氣氛中演奏嚴肅神聖的宗教音樂,能夠在著名的大教堂中擔任管風琴師,是音樂家們引以為豪的榮譽。而在中世紀的歐洲,幾乎每個小鎮的教堂中都擁有或大或小的管風琴。20世紀新型的管風琴透過演奏前設定好音栓,能模仿各種不同的樂器,如絃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等不同類樂器的音色。發音方法.踩下踏板時,踏板鼓風進入風道,如果不彈奏,則整個風道是密閉的;當手指按下某琴鍵後,該鍵對應的音管的管塞就會開啟,氣流透過而吹響音管,則發出一個樂音。靠鼓動風箱內的空氣,透過銅製、鋅製或木製音管來發音。高音部高音譜號,不移調記譜。低音部低音譜號,不移調記譜。最低音聲部 低音譜號,不移調記譜。音域.管風琴音域極廣,管長則是決定音高的要素。下列管長:128' 4hz,64' 8hz,32' 16hz,16' 32hz,8' 64hz,4' 128hz,2' 256hz,1' 512hz,6" 1024hz,3" 2048hz,1 1/2" 4096hz,3/4" 8192hz,3/8" 16384hz,3/16" 32768hz。人之聽覺範圍約在20hz至20000hz之間。在人的聽覺範圍以外的音的高低,是依靠感覺的。音栓配置法.每首管風琴或管風琴改編作品,根據不同的演奏者會有不同的音栓配置法。即便作曲家標明瞭音栓的配置法,因作曲家所使用的管風琴和演奏者所使用的管風琴不盡相同,所以演奏者需要根據大師的指點,和自己的理解與經驗來配置音栓。音栓也叫拉栓,是圓形突鈕,可推進推出,透過軌杆機操縱滑板,控制音管;滑板上有與該排各音管對應的洞孔。音栓主要有:主要栓、笛音栓、絃音栓、簧音栓、變化音栓、混合音栓、聯鍵音栓等。管風琴音量洪大,氣勢雄偉,音色優美、莊重,並有多樣化對比、能模仿管絃樂器效果,能演奏豐富的和聲。管風琴由音管、音栓、鍵盤、軌杆機、風箱、琴箱組成。音管音管有兩種,分別稱作哨管和簧管,採用不同的發音方式。哨管有圓柱形管體,圓錐形管腳,發聲原理與管絃樂隊中的長笛非常相像,演奏者的肺代替風箱來供給氣流。氣流透過哨管的根部進入,當氣流在哨管的腔內分裂的時候就產生振動而發聲。這個聲音在透過笛腔或哨管的其餘部分時被放大了。多組木製和金屬製的音管,其長度各不相同;其尺寸與音高相一致,長的奏低音,短的奏高音。簧管在圓錐形管體內安裝金屬簧片發音,除本身音色外還可發出類似銅管、木管獨奏的音色。簧管的發聲原理是:空氣從哨管底部進入,振動卻發生於簧舌之間。鍵盤管風琴上有一層或多層鍵盤。這些用手來操作的鍵盤叫做手鍵。現代的管風琴都有這兩種鍵盤,一般手鍵盤有61個音,從C~c4,5個完整的八度。腳鍵盤32個音,從c~g1,兩個半八度。與其他重要的鍵盤樂器如小鍵琴、羽管鍵琴和鋼琴不同,它是透過管子而不是琴絃發音。鍵盤與儲氣箱相連線,即透過一種聯動裝置。當琴鍵被按動時,掣子拉動滑片至指定位置,滑片上的小孔正好對準指定的音管。 | 687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管風琴",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873"
} |
南陽市,簡稱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市境東鄰信陽市、駐馬店市,東北接平頂山市,西北界洛陽市、三門峽市,西達陝西省商洛市,西南毗湖北省十堰市,南連湖北省襄陽市、隨州市。地處豫鄂陝三省交界處伏牛山區與南陽盆地。西北東三面環山,北為秦嶺、伏牛山,西為大巴山、武當山,東為桐柏山、大別山。境內屬漢水上游、淮河源頭,唐河、白河、老灌河、丹江、淇河、湍河等流經。全市總面積26,5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62.90萬,市人民政府駐臥龍區。南陽是國務院第二批批准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陶岔渠所在地,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及國家園林城市,宛西風景尤為秀美,山茱萸等特色中草藥三分天下西峽有其二。歷史.50萬年前,與北京猿人同時代的南召猿人,在此繁衍生息。史前遺物有西峽恐龍蛋化石,與四川自貢出土的骨架相呼應。有文字記錄以來,南陽做為這個地方的名字已經存在了2700多年從未改變,歷史上有楚文化和漢文化。戰國時期是著名的冶鐵中心,後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的南陽郡治所所在地,西漢時為全國六大都會之一;東漢時期為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明為唐王藩封,今存王府山。歷代以來,以南陽為封號者,不勝列舉。先秦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扣馬諫王”、秦楚“丹陽之戰”和三國故事“三顧茅廬”皆發生在秦漢南陽郡。古南陽孕育出《傷寒論》作者張仲景、渾天儀發明者張衡、陶朱公范蠡、興周八百年的太公望姜子牙、名相五羖大夫百里奚等歷史名人。古來以「楚風漢韻」知名。下轄內鄉縣令居豫鄂陝三省交界處,曾破格為五品,與色彩斑斕的獨玉產地相去不遠。為河南省內唯一長江流域地區,而信陽市屬於淮河流域。今南陽市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9處。有謂是古絲綢之路之源,斷代可疑待考。地名由來.《資治通鑑·周紀五·赧王四十三年》載:“秦置南陽郡,以在南山之南,漢水之北也”;《元和郡縣圖志·山南道二》載:“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陽郡,以在中國之南而有陽地,故曰南陽”;《釋名·釋州國》載:“南陽在中國之南,而居陽地,故以為名也”;以上記載表明秦置南陽郡時,因具備中國古代方位陽性的雙重特徵,即位於南山之南,居漢水之北而得名,這一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宛”,派司馬錯攻打楚國,赦免罪人,遷到南陽。宛於是始兼南陽之名。其後,朝代更替,這裡曾設定過“宛城”、“宛縣”、“宛州”、“上宛縣”等,所以,“宛”便成為“南陽市”約定俗成的簡稱。《三國演義》有著名典故“宛城之戰”“火燒新野”也發生在南陽。遠古至秦朝.遠古時期,現存的杏花山南召猿人遺址表明,早在50萬年前南召猿人已經生活在了這片土地。新石器時期,南陽境內有原始氏族部落存在,城北的黃山發現有新石器時期晚期仰韶文化遺址。唐堯與虞舜時期,南陽宛城一代被稱為“呂”,是呂望先祖四嶽的封地。虞夏時期,又封“申”於此。商朝時期,商王武丁在丁已年,周宣王接見母舅申伯,為優待母舅,周宣王擴增申伯的封地,並派大臣召伯虎率兵為申伯建築謝城,此乃南陽城垣史的發端。春秋初期,楚國強盛,南陽境內的鄧國、呂國、申國、繒國等紛紛被楚國消滅。楚國滅申國後,置申呂縣來作為抵禦晉國和鄭國的前哨,又置武城於申北,最後置宛邑,宛邑後來成為了著名的冶鑄中心,宛地所產之兵器在《》中有這樣的描述“宛鉅鐵矛,慘如蜂蠆,輕利僄遫,卒如飄風”。戰國時期的公元前313年,秦國張儀欺騙楚懷王要其與齊國斷交來換取秦國六百里的商於之地,懷王中計,與齊國斷交後只得六里地。懷王惱怒不已,發兵進攻秦國,楚兵在今天南陽淅川的丹水和淅水一帶大敗於秦軍,史稱“丹陽之戰”。戰國時期,前312年,韓國、魏國和齊國趁楚國之危,舉兵南下,楚國的宛邑一度被韓國佔領。秦昭襄王十六年,劉邦趁項羽鏖戰河北之機,奪取開封,繼而攻入南陽,南陽郡守退守宛城。劉邦本打算繞過宛城,向西進兵,但被張良勸止,旋即包圍宛城,迫使郡守投降。隨後劉邦西進,攻克武關。翌年,秦王子嬰被迫請降,秦朝從此滅亡。兩漢至三國時期.西漢時期南陽依然是全國重要的冶鐵基地,有朝廷管理的工場,亦有私人經營的工場,尤以世代以冶鐵為業的孔氏家族較為有名,漢武帝時期,為了增加國庫收入,大力調整財政政策,任用孔僅為大農丞,負責管理鹽鐵事務。中央政府在南陽設定工官、鐵官,工官制作金、銀、銅、漆器,鐵官生產各種鐵器。這兩個部門的生產者,據統計有47547戶,足見南陽手工業的興盛。現今南陽各地,保留著的冶鐵遺址都是歷史的見證。漢代南陽商業發達,宛城以南陽郡府所在,與當時的洛陽、邯鄲、臨淄、成都合稱五都。新莽地皇四年,黃巾之亂爆發,張曼成在南陽起兵,攻佔宛城,殺掉南陽太守,震驚朝廷,朝廷開始全力鎮壓。起義軍的首領張曼、趙弘、韓忠、孫夏先後戰死於宛城,黃巾軍最後在南陽以失敗告終。在近一年的時間內,宛城作為黃巾起義的一箇中心地區,經歷激戰,遭受嚴重的破壞。黃巾之亂失敗後,南陽成為軍閥爭奪的要地。先是劉表坐鎮荊州,以南陽為北方門戶。次有張繡盤踞南陽,表面上與劉表聯合。再有曹操血戰宛城,最後接受張繡投降。正是這段時間,諸葛亮躬耕於南陽,因為劉備三顧茅廬,而提出著名的“千古一策”,為劉備佔據荊州,進而奪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提供了一套經國方略。曹魏重臣司馬懿也曾屯兵宛城。唐宋元明清.唐朝時期,南陽地區農業興旺,工商業繁榮。在南宋和金朝對峙時期,南陽曾作為前線,幾度易手。岳飛北上抗金途經南陽臥龍崗,在南陽武侯祠手書諸葛武侯《前後出師表》,以示收復失地之決心。自北宋開始,處在關中三大地域中心的南陽,由於受到當時政治中心東移和江漢地區的中心城市從江陵轉向武漢的影響,失去了秦漢時期的輝煌。明朝初年,南陽是朱元璋第23子唐定王朱桱的封地,就藩之前,朝廷派人在南陽大興土木,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唐王府。明朝末期局勢動盪,1633年,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向南陽進攻,受挫於左良玉的軍隊,此後起義軍在南陽的行動並未停止,1638年,張獻忠假冒官兵旗號再襲南陽,再次被左良玉軍擊敗。1641年9月,李自成自襄城大捷後於10月乘勝進攻南陽,11月4日,攻克南陽城西北,殺唐王朱聿鏼於南陽城西的麒麟崗上。1642年,李自成再攻南陽,義軍成功控制南陽。1643年李自成在襄陽稱王,1644年在西安稱帝,並於同年率兵征戰北京,在北京失利後遭多鐸率領的清軍追殺,李自成經鄧州入湖北進而南逃。1645年正月,開封、歸德兩府所屬州縣順風降清。三月底,多鐸奏請朝廷,讓高第為鎮守河南開歸總兵。高第撫定南陽、開封等州府,順利控制包括南陽在內的中原地區。清朝時期,為了便於控制南方疆土,清朝政府曾大力闢建驛道,整飭驛站。北京通往雲南貴州的驛道幹線即從南陽經過,設在城東的宛城驛站是中途一個重要的傳遞站。驛道的開闢,使南陽的經濟得以恢復,地方工商業及農業生產也開始變得活躍。由於陸路的暢通,南陽成為北京通往湖廣和雲貴川的交通要道,陸路驛道與水路碼頭相接。當時,南陽形成了南船北馬的交通格局。山、陝、江、浙商賈雲之集,工商業興旺,南陽成了豫西南的經濟中心。千帆百舸的貨物在這裡裝卸,四方客商在這裡貿易,使沉寂多年的南陽城又呈現出繁榮的景象。清末,京漢鐵路通車使交通要道東移,後來宛城驛站被撤消。當時,南陽失去了水陸交通樞紐的優勢,經濟發展受到影響。清朝康熙年間,建築業尤為發達,武侯、山陝會館等古建築巍巍壯觀,富麗堂皇,光緒十年,鎮平開始生產絲綢,並遠銷歐洲及東南亞各國。民國和人民共和國時期.民國初,武昌起義後不久,南方數省紛紛宣佈獨立,南陽仍被清廷勢力統治,清廷派南陽總兵鎮守在鄧州和新野邊境,準備與北進的革命軍決戰,並在南陽境內清剿革命力量,捕殺革命分子,清廷的這些行為激起了“旅鄂奮勇軍”的豫籍革命黨人的公憤,共推青年軍官馬雲卿為首領,組織河南“旅鄂奮勇軍”誓師北伐,並於1912年2月18日攻破南陽城,南陽知府和知縣紛紛逃逸,自此清王朝在南陽的統治結束。之後,南陽又經歷了軍閥混戰和日軍侵略。1941年1月,日軍為打通平漢線,使鄂北和豫南日軍佔領地連成一片而同李宗仁率領的第5戰區部隊展開戰鬥,史稱“豫南會戰”。1945年3月,日軍企圖由南陽向四川、陝西兩個方向進攻,實行戰略決戰。3月18日,日軍進犯南陽,第5戰區司令劉峙命令第2集團軍總司令劉汝明派一個師固守南陽,交由黃樵松的143師擔任此項任務,全體士兵宣誓,要把南陽變成中國的斯大林格勒,與日軍抗爭到底。3月下旬,日軍派優勢兵力向南陽進攻,最終佔領了南陽的外圍,但由於日軍損失慘重,於是改變計劃,停止向南陽城核心進攻,轉而調動數個師團兵分兩路,一路自宛北、宛西向內鄉、西峽方向,一路自宛南向鄧縣、老河口方向進攻,在攻下鄧縣和老河口後,日軍隨即以一個旅團的兵力回擊南陽,企圖把南陽作為後方據點。戰鬥持續10個晝夜後,3月29日,劉汝明認為孤守南陽已沒有意義,電令黃樵松撤退至鄖陽,南陽隨即淪陷。國共內戰時期,南陽是豫陝鄂邊區的軍事要地,桐柏地區是中共紅軍大別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部分。1948年11月4日,共產黨攻佔南陽全境,國民黨對南陽的統治結束。有鑑於南陽重要的戰略地位,毛澤東親自撰寫述評《中原我軍佔領南陽》,並由新華社全文播發。1949年3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決定,成立南陽地委,並宣佈南陽專署原轄的葉縣、舞陽兩縣劃歸許昌地區,南陽市、南陽縣、南召縣、鎮平縣、內鄉縣、淅川縣、鄧縣、新野縣、唐河縣、桐柏縣、泌陽縣、方城縣12個縣屬南陽專署管轄。1965年11月13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南陽專區轄屬13縣及高新區、示範區、官莊工區、鴨河工區4個功能區,有45個鄉、159個鎮、41個街道,4539個行政村、415個社群,是河南省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地理.南陽市城區位於北緯32°57'~33°07',東經112°21'~112°38',整個南陽市在北緯32°17'~33°48',東經110°58'~113°49'之間。南陽地區位於中國第二級地貌臺階向第三級地貌臺階過渡地帶的邊坡上,南陽的東北西三面環山,南部是丘嶺地,整個地形成為一個近馬蹄形的盆地,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山區、丘陵、平原約各佔1/3,耕地1312萬畝;轄1縣級市2區10縣,在河南省面積最大。山脈.南陽西北部有伏牛山脈,東南部有桐柏山脈。南陽市區內有九座孤山,分別是豐山、隱山、蒲山、獨山、羊磨山、紫山、遮山、塔子山。水系.全市分水系三大流域:中西部大部分地區屬於漢水流域,東南部的桐柏縣是淮河發源地,分屬淮河流域,南召縣北部有一小塊地方屬於黃河流域。河流分屬長江、淮河兩大系,長度在一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十條。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灌河、湍河。丹江口水庫主要分佈於南陽淅川,是亞洲最大人工淡水湖。南召的鴨河水庫是河南省境內第二大水庫也是南召縣和南陽市區的主要水源地。氣候.南陽地處北亞熱帶北部,屬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秋時間55-70天,夏季110-120天,冬季時間110-135 天。年平均氣溫14.4-15.7℃,七月平均氣溫26.9-28.0℃,一月平均氣溫0.5-2.4℃。年降雨量703.6-1173.4mm,年日照時數1897.9-2120.9 小時,年無霜期220-245天。資源.電力資源.南陽處在華中電網覆蓋之下,主要電力資源按照種類可分為:火電:境內已有裝機1900MW的鴨河口火電廠、裝機25萬千瓦的蒲山電廠。水電:鴨河口水庫發電站。市內各小型水庫也均有發電設施。風電:方城縣河南省首個風電廠專案,首期安裝28臺單機容量為750千瓦風電機組,裝機規模為21兆瓦,最終投資規模將達到15億元。核電:正在籌建的核電專案位於南召縣鴨河口水庫南岸,規劃建設為6×100萬千瓦,首期工程規模為2×100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石油資源.河南油田河南油田地處豫西南的南陽盆地,礦區橫跨南陽、駐馬店、平頂山三地市,分佈在新野、桐柏、唐河等8縣境內。1970年開始勘探,1971年8月8日 在南襄盆地南陽凹陷東莊背斜構造發現工業油氣流,已累計找到14個油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一億七千萬噸及含油麵積117.9平方公里。礦產資源.南陽境內目前已發現有價值的各類礦床礦點452處、80餘種,儲量大、品位高的大型礦床14處、中型礦床23處、小型礦床49處。天然鹼、藍石棉、高鋁礦物等,儲量位居全國之冠;獨山玉、銀、松香、黃大理石全國獨具優勢,其中獨山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石油、金、銅、釩、鈦在省內佔有重要位置。境內探明儲量的礦藏有66種,其中天然鹼儲量達8514萬噸、藍石棉儲量達5800萬噸、銀金屬儲量達2729噸、藍晶石儲量達498萬噸、紅柱石儲量達450萬噸、金紅石儲量達255萬噸、黃金金屬儲量達122噸、大理石儲量達25000萬立方米、石墨儲量達563.4萬噸。植物資源.全市林地面積145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34.3%,擁有植物資源1500多種。南陽是全國中藥材的主產區之一,藥用植物資源豐富,具有種植、加工中藥草的自然條件優勢,盛產中藥材2340種,產量達2.5億公斤,其中地道名優藥材30餘種,山茱萸產量約佔全國的80%,居全國之冠;辛夷花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杜仲有2000多萬株;南陽是全國月季的主產區之一,月季種苗的產量約佔全國的75%,居全國之冠,並已出口至荷蘭、德國、日本和美國等地,出口量居世界之最。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紅薯、高粱、綠豆等,經濟作物有棉花、菸葉、芝麻、花生、月季等,主要樹種有松樹、杉樹、泡桐、中華獼猴桃、蘋果、柑桔、板栗、油桐、生漆樹等。動物資源.南陽的野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其中內鄉縣寶天曼自然保護區的金錢豹等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共有野生鳥類213種,佔河南省鳥類總數的71%;獸類62種,佔河南省總數的86%,兩棲類和爬行類45種,分別佔河南省總數的73.7%和23.8%。政治.區劃沿革.秦置南陽郡,郡治宛城,漢沿秦制。東晉十六國分屬順陽郡、南鄉郡、義陽郡、南陽國,南北朝復南陽郡。唐、宋設鄧州、唐州。元置南陽府,明清不變。辛亥革命後的中華民國於1912年把南陽知縣署改為南陽縣公署,知縣改為縣知事,除增設承審和官獄外,其餘設定仍沿襲清制;1927年,縣公署改為縣政府,縣知事改稱縣長;1930年-1943年南陽西部的鎮平、內鄉、鄧縣、淅川四縣實行自治,史稱宛西自治;1933年,河南省設定了十一個行政區,其中南陽為第六行政區,下轄:南陽縣、南召、唐河、方城、桐柏、新野、泌陽、葉縣、舞陽縣和名義上管轄的鎮平、內鄉、鄧縣、淅川四縣。1948年,國民黨又在此設第十三綏靖區。1949年設南陽專區,後改為南陽地區,同年3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決定,成立南陽地委,並宣佈南陽專署原轄的葉縣、舞陽兩縣劃歸許昌地區,南召、南陽、鎮平、內鄉、淅川、鄧縣、新野、唐河、桐柏、泌陽、方城11個縣屬南陽專署管轄。1994年7月1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南陽地區和縣級南陽市、南陽縣,設立地級南陽市,設宛城區和臥龍區。南陽市轄原南陽地區各縣,縣級市鄧州市由省直轄。1994年8月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發文通知,原南陽地區的鄧州市由南陽市代管。2014年1月,河南省深化省直管縣體制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2014年1月1日起,鄧州市、鞏義市等10個縣,成為河南省省直管試點縣,賦予部分省轄市享有的經濟和財政管理許可權,與南陽市只保留名義上行政關係。行政區劃.南陽市下轄2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地方政治.著名事件:馬振扶事件發生在唐河縣,是一起“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為一名初中學生自殺而引起的政治事件,事件後來波及全國。功能區.除正式行政區劃外,南陽市還設立以下經濟功能區:南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官莊工區、鴨河工區。南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陽高新區於1995年3月經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2005年順利透過國家發改委等5部委稽核,納入國家開發區名錄庫;201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高新區。南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2010年12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發了《關於印發南陽新區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2014年2月南陽新區正式更名為南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官莊工區:為了更好的服務河南油田,實現油地共贏,2009年南陽市委、市政府以河南油田建成區為中心,在宛城、唐河、新野三縣交界地帶設立官莊工區,實行委託管理體制,目前託管1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約13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萬畝,總人口約23萬,其中非農人口14萬人。鴨河工區:鴨河工區位於漢水流域白河上游、風景秀麗的鴨河口水庫湖畔,總面積113.3平方公里,轄皇路店鎮、石門鄉孟山等5個行政村、廣陽鎮譚莊等2個行政村1個社群,共32個行政村1個社群,總人口7.5萬。工區工業特色明顯,以鴨河口電廠為重點的能源專案不斷發展壯大。人口.南陽人口眾多,是中國少數幾個人口上千萬的地級市之一。盆地內河流眾多、又處於南北氣候過渡帶、氣候地質災害較少,城市歷史悠久等因素都為南陽人口發展提供了條件。2020年,全市戶籍人口約為1200萬人,位列全省第一。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9,713,112人。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263,660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550,548人,下降5.36%,年平均增長率為-0.55%。其中,男性人口為4,876,561人,佔總人口的50.21%;女性人口為4,836,551人,佔總人口的49.79%。總人口性別比為100.83。0-14歲的人口為2,547,347人,佔總人口的26.23%;15-59歲的人口為5,341,118人,佔總人口的54.99%;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824,647人,佔總人口的18.79%,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381,305人,佔總人口的14.22%。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4,913,994人,佔總人口的50.5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4,799,118人,佔總人口的49.41%。人口特點方面: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南陽的人口結構和人口素質也出現了相應的改變,突出的特點是:年輕勞動力外流嚴重,南陽大約有50-100萬的人口長年在外務工,其中目標以沿海城市居多。城市化程序加快,臥龍區和宛城區約佔全市人口15.4%;除西峽縣、桐柏縣外,其餘縣城常住人口均超過50萬。農村人口老齡化嚴重,隨著年輕人外出務工增多,留在農村的都是老人、婦女及兒童。男女比例約為100.83,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工資方面:2013年南陽市轄區的最低工資標準為1100元/月,其他縣市的最低工資為960元/月。語言.南陽的本土語言為南陽話,是中原官話的一個分支,有自己的語言特色,它帶有華北方言普遍的語音特徵。南陽方言詞彙豐富多彩,或形象,或意會,皆不失字之原義,如“性急”曰“毛躁”,“討厭”曰“膈應”,“髒”曰“埋跡”等,雖為俗語而實有意義可尋,是南陽方言的一大特色。南陽為秦漢之際經濟文化要地,秦實行“書同文”的政策,統一了六國文字,許多古音古字古詞得以保留於民間至今。南陽又是中原與南楚交融之地,文人墨客雲集,南陽方言中既有濃郁的荊楚韻味,又有鮮活的儒學風彩,其生活用語、歇後語、民謠的幽默風趣以及所體現的古代文化的質樸,表情達意準確生動,是南陽曆史、文化、民俗的活化石,極富表現力,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由於地理環境、政治、歷史等原因,南陽方言內部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尤其是語音和詞彙的一定的差別。語法的差別不大。相互之間溝通毫無困難,目前南陽的13個縣市區中,根據其方言特徵,可分為三個方言區,即東部區、西部區和中部區。東部區主要包括南陽東南部的桐柏、唐河等縣;西部區主要包括西峽、淅川、內鄉三縣及鎮平、鄧州西部,屬淺山丘陵地區,南接湖北,西接陝西;中部區主要有宛城、臥龍、方城、社旗、南召、新野、唐河西部、鎮平、鄧州東部等,此區以平原為主,南與湖北接壤。以上三個區的語言差別主要表現在語言和詞彙方面。民族.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9,522,199人,佔98.0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90,913人,佔1.97%。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540,724人,下降5.37%,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01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9,824人,下降4.89%,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01個百分點。主要少數民族.截止2008年,南陽有43個少數民族,共25.7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2.4%。呈“大分散,小聚居”特點,其中回族15.7萬人,主要分佈在宛城、鎮平和鄧州,有兩個回族鄉,分別是鎮平縣郭莊回族鄉和方城縣袁店回族鄉;蒙古族6.8萬人,主要分佈在鎮平和內鄉;滿族2.6萬人,主要分佈在南召。回族.回族是南陽第一大少數族群,遍佈於全市十三個縣區。回族的主要三類:第一類是隨軍入宛,元初隨蒙古的“探馬赤軍”進入南陽,並在南陽大批屯田,到1270年,在南陽縣的回族有6041戶,屯田達10662頃。另外明憲宗成化年間,荊襄地區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明運動。參加者的義軍中回族人很多,明末農民起義軍中名列十三之一的馬守應,號老回回,率領農民起義軍,在淅川、南陽一帶活動頻繁。第二類是官宦入籍,主要是南陽回族中的馬姓和聞姓;第三類為經商、行醫和傳教,道光年間,南陽縣丁、李二姓從封丘縣遷到新店鎮,從事旅店業或其他商業活動,其後代在此衍為大族;蒙古族.南陽市的蒙古族是河南省蒙古族人口最為集中的區域,境內有蒙古族6萬多人,佔全省蒙古族人的90%以上,在南陽市各少數民族中人口僅次於回族。分佈於13個縣、南召境內;另一支是元代功臣木華黎的後代,最初定居在洛陽西陡溝一帶,後世中一支遷到唐河、社旗境內的李姓。這兩支元代貴族的後裔,於明代初葉,因故滯留於內地,在群眾的掩護下,更名易姓,與漢族通婚後繁衍生息,發展至今。此外,尚有一部分國家職工,因工作調動或由於婚姻關係,從外地遷入境內。宗教.南陽做為歷史上南北經濟、文化交匯之地,為宗教傳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不論是源於中國的道教,或是源自國外的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南陽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其中,道教在東漢時期開始在南陽傳播,其在南陽建立的玄妙觀,與北京白雲觀、山西長清觀和西安八仙庵一起並稱為全國道教四大十方叢林。而佛教何時傳入南陽已無法考證,始建於晉元帝永昌元年的彌陀寺是南陽現存佛寺中最早的建築。另外,羅馬教廷於1844年在靳崗設立的天主教南陽教區,曾長期掌管河南全省的教務,法國人安巴都為首任主教,現存有靳崗天主教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宗教被視為迷信,宗教寺廟遭到部分破壞,宗教信仰受到限制,但在改革開放後,信仰環境有所改觀,根據南陽官方2008年的統計,南陽全市有52萬多人信教,其中道教14萬多人,佛教10萬多人,基督教14萬多人,天主教2萬多人,伊斯蘭教12萬多人,信教群眾約佔全市總人口4%。經濟.2014年全年全市生產總值2347.09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2.83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1184.50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增加值779.77億元,增長9.6%。三次產業結構16.3:50.5:33.2。全年全市地方財政總收入234.00億元,比上年增長14.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1.02億元,增長14.1%。全市有10個縣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超過5億元,其中西峽縣超過10億元。農業.南陽素有“中州糧倉”之稱,秦漢時期,農業生產初具規模,漢元帝建昭年間,南陽太守召信臣“勸民農桑”,倡修水利,墾植荒田,東漢建武初年,太守杜詩又“修治堰坡,開拓土地”,隨後各朝,南陽的農業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晚清至日本侵略和國共內戰期間,南陽的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到了人民共和國時期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農村進行了經濟體制改革,南陽的農業生產得以發展進步。目前,南陽是全國糧、棉、油、煙集中產地。正常年景,糧食總產約佔全省11%、全國1%;棉花佔全省20%、全國4%;油料佔全省13%、全國2%。有6個縣市區是國家商品糧、棉基地,3個縣市區為國家優質棉基地。南陽黃牛居全國5大優良品系之首,南陽月季產銷量居全國之首,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南陽月季基地為國內最大的月季種苗生產基地。工業.歷史上,南陽冶金業較為發達,清末民初,南陽出現了機械、化工、紡織等具有現代工業雛型的工廠。目前,全市工業經濟總量位居河南省第三位,僅次於省會鄭州和河南第二大城市洛陽。規模以上工廠有1200家,居於河南省第二位,擁有各類工業企業13萬多家,河南天冠企業集團有限公司、金冠電氣集團、普康製藥集團、南陽紡織集團、新野棉紡集團、河南油田、樂凱膠片廠等企業已進入全國520家主要企業行列。現已初步形成機械電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紡織、醫藥和輕工食品等主要行業,酒精、石油、膠片、中西藥、紡織品、防爆電機、捲菸、水泥、天然鹼、汽車配件等產品在全省乃至全國佔有重要位置。燃料乙醇被列為國家“十五”試點推廣專案。中醫藥業.南陽是一座盛產中藥材的“天然藥庫”,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適宜的地理環境孕育了豐富的中藥材資源,這裡分佈著中國北方與南方兼有的動植物藥材,截止2008年,境內已經確定的天然中藥材達2356種,名優中藥材50多種,中藥材總儲量2.5億多公斤,且多為無汙染的有機藥材,以南召辛夷、西峽山茱萸與天麻、桐柏桔梗、方城裕丹參、鄧州麥冬、內鄉黃姜、鎮平杜仲、唐河梔子、社旗板藍根為主的十大中藥材基地發展較快,其中南召辛夷、西峽山茱萸、方城裕丹參、唐河梔子和半夏5箇中藥材基地通過了國家原產地保護認證,西峽、內鄉山茱萸基地被確認為全國首批8箇中藥材GAP示範基地之一。主要醫藥企業有:河南宛西製藥公司。主要企業.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服務業.金融業.南陽現擁有全國性商業銀行12家: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地區性商業銀行:中原銀行、鄭州銀行、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河南省農村信用社、西峽農商銀行、桐柏農商銀行、鄧州農商銀行、南陽村鎮銀行、河南方城鳳裕村鎮銀行、河南新野建信村鎮銀行。政策性銀行2家:中國人民銀行南陽市中心支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南陽市分行。證券公司9家:民生證券、中原證券、中航證券、長江證券、中信證券、方正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申萬宏源證券、招商證券。資訊產業.南陽IT產業逐步壯大,國家東西、南北通訊光纜幹線在南陽交匯。2005年3月21日電話號碼升至8位。南陽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及廣電部門的光纜已輔設到全市各縣市區、鄉鎮,全市基本建成以光纜傳輸為主,集交換程控化、傳輸數字化、網路智慧化為一體的覆蓋全市、通達市區、鄉鎮的立體通訊網路,實現了行政村村村通電話。截至2021年,南陽市共有行動電話使用者905.05萬戶,其中4G電話使用者608.83萬戶,國際網際網路使用者1083.68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94.0部/百人。交通.歷史上的南陽曾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素有“南船北馬”之稱。秦漢時期,南陽擁有“西通武關、鄖關,東南受漢、江、淮”、“推淮引湍,三方是通”的水陸並臻的輻射型交通網。唐代,南陽盆地為東、西兩大政治中心和南、北兩條漕糧之道的交通樞紐。明清時期,南陽盆地逐漸形成了以丹江、湍水、白河、唐河為主幹的水路網和以方城路、三鴉路、商洛路、鄧州路、桐柏路為主幹的陸路網,唐白河岸的南陽、新野、瓦店、石橋、唐河、賒店,以及位於淅川丹江流域的荊紫關和李官橋鎮,都是繁盛之地。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70年代以前,南陽盆地因為交通閉塞逐步走向衰落,加上週邊城市鐵路交通的大力發展,以及鴨河口水庫的修建致使南陽河運能力喪失,這些都嚴重製約了南陽經濟的發展。1970年代焦枝鐵路的開通使南陽的交通狀況得到改善。直到1990年代後,隨著中國西部大開發程序的加速,寧西鐵路使南陽成為新的鐵路樞紐。與此同時,南陽的高速公路建設發展迅速,從2004年第一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至2014年末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643公里,居河南省第一。目前,全市13個縣市區中,9個通了鐵路,11個通了高速公路。隨著交通的改善,南陽已形成區域型的物流中心。2010年南陽市被中國交通部列為“國家公路運輸樞紐”首批試點城市,按照規劃,南陽市城區將建設7個客運站、5個貨運站。鐵路.焦柳鐵路和鄭渝高速鐵路縱貫南北,寧西鐵路橫穿東西。南陽市區有南陽站、南陽東站兩個主要的鐵路客運車站,均為一等站。其中南陽站開通於1970年,為普速客運和貨運站,焦柳鐵路和寧西鐵路兩條普速鐵路幹線在此交匯。鄭渝高速鐵路南陽東站開通於2019年,結束了南陽不通高鐵的歷史。此外,於2019年開通的浩吉鐵路穿過南陽市西部和南部的西峽、淅川、內鄉、鄧州等縣市,為過載運煤鐵路。公路.國道、省道: 312國道、 207國道、 209國道和省道豫01線、豫02線分別從全市縱橫穿過。高速公路:市內第一條高速公路——許平南高速公路2004年建成通車,使南陽至鄭州行車時間縮短為4小時。截至2021年末,南陽市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832公里,居河南省第一,同時南陽中心城區形成了80公里長的環城高速公路。民航.1934年4月,蔣中正為加強對中共的“圍剿”,修建了南陽老機場,後被日軍佔領,日本投降後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使用,1948年5月國民黨駐軍王凌雲組織民工歷時三個月重修飛機場。1948年南陽被中國共產黨佔領後,機場由中共接管。1958年南陽航空站建立,1973年修建南遠導航臺。1988年南陽決定在市區東南姜營龍王廟遷建、擴修機場,機場遷建工程於1991年4月開工,1992年10月南陽機場竣工投入使用,同時老機場關閉。2008年4月28日,南航南陽飛行訓練基地成立。同年,南陽機場航站樓開始改擴建。目前,南陽姜營機場是標準4D級機場,有一條2800m×50m的跑道,是河南省目前僅有的四個已建成正規民用機場之一,可起降波音757等中型客機和貨機,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鄭州、成都、杭州、大連、昆明、南寧、天津、海口等城市。城市交通.南陽中心城區道路靠右行駛,分為機動車道和腳踏車道。普通市民以腳踏車、電動車、公共汽車、計程車為主要交通工具。南陽公交有40多條線路,覆蓋市區和郊區,計程車起步價6元服務,但是當地法律禁止私人摩的和三輪摩托運營。文化.南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二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歷史文化名城,有著濃厚的楚漢文化、醫藥文化、衙署文化。漢代,南陽人張衡與同時期的司馬相如、揚雄和班固並稱為“漢賦四大家”,他創作的《二京賦》是漢賦的長篇之極軌,結構嚴謹精密,被認為是漢賦中的精品。《歸田賦》是東漢賦風轉變的扛鼎之作,在語言上開啟了漢賦駢儷之風。近代南陽文學也有長足的發展,1980年代中期,以二月河為代表的「南陽作家群」作為一種文學現象曾引起大陸境內關注,1994年8月,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徐惟誠表示:“南陽作家群現象值得研究。”戲曲.南陽曲藝種類繁多,流派紛呈,歷史上南陽曲藝的“三大支柱”大調曲、三絃書、鼓詞影響最大,在三個主要曲種的基礎上,清末和民國時期逐漸引進了評書、墜子、相聲、蓮花落等曲種,清代中葉以後,活躍在廣大民眾中的戲劇種類有20多種。古戲樓眾多是南陽戲劇文化繁榮的最好證明。南陽的古戲樓,民間又習稱戲臺,多隨廟宇而建,元代時期,內鄉縣王店鄉顯聖廟即建古戲樓1座。清朝末年,南陽的各種戲樓、戲場多達600餘座。僅南陽市區就有23座,鎮平縣有58座,內鄉縣更達68座之多。比較著名的戲樓有社旗山陝會館懸鑑樓、內鄉王店鄉顯聖廟村的顯聖戲樓、鎮平城隍廟戲樓等。隨著現代音樂的發展,娛樂方式更加多元,戲曲逐漸變得沒落。現在比較流行的曲藝有曲劇、豫劇、越調、宛梆、三絃書、鼓詞、鑼鼓曲、槐書等。南陽民歌.南陽地區的民歌是數千年來逐漸積累、流變、發展的結果,從南陽出土的漢畫象石中,發現的大量音樂、舞樂圖可知,南陽在歷史上特別是漢代有著濃厚的音樂氛圍,南陽近代民歌較為豐富多彩。南陽民歌大多為勞動、生活和愛情等內容,有著濃厚純樸的生活氣息。表現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思想、感情,意志和願望。南陽地理位置特殊,處於中國南北交界一帶,所以南陽的民歌兼具南北之特點,曲調優美動聽,唱腔圓滑流暢、靈活多樣但不失高亢。南陽地區的民歌種類由於受所處地理環境的直接影響,各類民歌首先得以發展的是山歌、田歌及勞動號子,其次是燈歌、小調等。當代隨著鐵路業的發展,南陽航運業逐漸沒落,再加上現代輪船替代了古代的人力船,作為水上音樂的勞動號子呈消亡之勢,而其他形式的南陽民歌伴隨著現代流行音樂的衝擊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源自南陽的民間故事.盤古神話,盤古開天闢地,用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變成了江河高山、草木森林、太陽月亮,創造了世界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牛郎和織女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三顧茅廬,劉備三次到南陽臥龍崗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王莽攆劉秀,講述的是人們保護幼年的劉秀不受王莽軍傷害,在劉秀建立東漢政權、當了皇帝后報答救命者的系列故事。羊續懸魚,後漢太守羊續到南陽郡上任不久,屬下給他送來一條當地有名的特產白河鯉魚。羊續拒收,推讓再三,屬下執意要太守收下。屬下走後,羊續將這條大鯉魚掛在屋外的柱子上,風吹日曬,成為魚乾。後來,這位府丞又送來一條更大的白河鯉魚。羊續把他帶到屋外的柱子前,指著柱上懸掛的魚乾說:“你上次送的魚還掛著,已成了魚乾,請你一起都拿回去吧。”這位府丞甚感羞愧,悄悄地把魚取走了。此事傳開後,南陽郡百姓無不稱讚,敬稱其為“懸魚太守”,也再無人敢給羊續送禮了。後來"羊續懸魚"一詞便來比喻居官清廉、拒絕受賄。名優特產.南陽物華天寶,特產琳琅滿目,比較有名的有如下品種:南陽玉雕,南陽市北面8公里的獨山,盛產美玉,產量居中國四大名玉之首。清《新修南陽縣誌》載:“故縣北居民,多治玉為生”,南陽的獨玉色澤和質地可同翡翠媲美,南陽玉雕以南陽獨玉臥龍區的紫晶、淅川縣的虎眼石、遼寧的岫玉、和田的白玉為材料,雕刻品種達120多種,鎮平縣的石佛寺鎮,是玉雕重鎮。南陽玉器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南陽烙畫,又稱“燙花”、“烙花”。是中國國內獨有的裝飾藝術品種,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自清朝問世以來,在國內外久負盛名,故南陽為“烙畫之鄉”。南陽角雕,是南陽一種古老的民間雕刻工藝,以“牛角”為主要原料,雕刻各種藝術品、實用品、保健系列品等。市內一家工藝廠研製生產的“水牛角席”被載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南陽黃石硯,是中國五大名硯之一,產於南陽東北部方城縣的黃石山,黃石硯始於唐,興盛於宋,具有“石質如玉,其聲如罄,其色多彩,發墨如脂”的特點。明代的馬愈在《方城石》中稱之為“石中上品”。南陽黃牛,是中國五大良種黃牛之一,具有較高的役用性和食用性,其特點為體格高大、肌肉發達、遺傳性穩定。南陽黃牛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除此之外南陽的絲綢、地毯、刺繡、桐蛋、山茱萸、辛夷花、桔梗、中華獼猴桃、中國養生酒、鎮平黃酒、蓮花白酒、社旗三粉等產品也有獨特之處。飲食.古代,南陽民間飲茶風氣甚盛。從南北朝的茶寮,到宋代以賣茶水為業的茶坊十分普遍。清代民間飲茶之風更甚,茶店、茶館遍佈大街小巷。南陽人飲的多是大碗茶,中國西南的蓋碗茶和南方的工夫茶,很難在南陽見到。南陽的大碗茶,從茶具配置到服務格調都別具風味。現代飲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茶水一統天下的局面,飲品開始變得多元化。南陽主產小麥,南陽人自然以面作為主食,餃子的始祖“嬌耳”就發源於南陽。南陽人早餐以羊肉湯、牛肉湯、糊辣湯、油條、油烙饃、豆腐腦、煎餅、水煎包、小籠包、菜合、撈麵、蒸麵條、漿麵條、炒麵等。晚餐俗話說叫“喝湯”,一般“苞谷糝”或“麵疙瘩”配饃和菜。南陽地處中國中部,彙集有全國各地名吃,比如北京烤鴨、山西刀削麵、陝西涼皮、蘭州拉麵、新疆炒拉條,鄭州燴麵等餐館遍佈南陽大街小巷。南陽的地方特色食品有:淅川酸菜、南陽油茶、玄妙觀齋菜、鎮平燒雞、博望鍋盔、界中米醋、新野臊子、唐河肘子、白土崗辣子雞、閻天喜餃子、方城燴麵等。教育.明清時期,南陽市區先後有8所書院,清末至抗日前夕,南陽市區有小學達200多所,中學10餘所。目前,南陽擁有八所高等學校、十四所中等專業學校,是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的科技示範市。南陽的基礎教育較為全面先進,高等教育尚有巨大發展空間。南陽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入學率進一步以高到60%,大學入學率僅為適齡人口的9%。中小學.省級示範性高中:主要初中:南陽市政府還在市郊區建成了數所完全學校古代書院.諸葛書院、豫山書院、志學書院、養正書院、南陽書院、紫山書院、宛南書院、崇正書院。體育.南陽是河南天冠男排的主場,1998年起一直由河南天冠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冠名贊助,2009年8月28日在漯河全國男排錦標賽獲得第2名,並在2009年10月27日濟南全運會上首次奪得銅牌。南陽也曾向國內輸送了一大批優秀運動員,像腳踏車世界冠軍馮永,奧運會女子馬拉松銅牌獲得者周春秀等。2008年,南陽成功取得2012年第七屆全國農民運動會的舉辦權,隨著第七屆全國農民運動會籌辦工作的展開,河南省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體育賽事將在南陽舉辦,南陽市及河南省政府正在加大投資和城市升級改造力度,使南陽在2012年達到賽事舉辦的要求。旅遊.南陽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歷史悠久的古蹟遺址和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早在明代就有對南陽八景的記載。南陽現有中國國家5A級旅遊景區1家、中國國家4A級旅遊景區14家、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家、世界地質公園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國家森林公園1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人文景觀.南陽市的人文景觀主要有五個系列:自然景觀.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綜合旅遊區(由多個景區共同構成): 位於伏牛山腹地,由寶天曼國家地質公園、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寶天曼國家森林公園和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和南陽獨山玉國家礦山公園整合而成,公園總面積1340平方公里,屬大陸造山帶綜合型地質科學公園。主要大型景點包括:寶天曼自然保護區、老界嶺、黃花曼、真武頂、龍潭溝、五垛山、牡丹垛、五道幢、石門湖、雲華蝙蝠洞、寺山國家森林公園、西峽白堊紀恐龍園、西峽縣老鸛河漂流風景區。其中,寶天曼和老界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地貌獨特,植被良好;2001年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世界人與自然生物圈保護區。分佈於分佈於西峽、內鄉、淅川、鎮平縣境內的南陽恐龍蛋化石群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西峽恐龍蛋生物遺蹟博物館是優秀科普教育基地。桐柏山淮源風景區,主要景點有水簾寺、太白頂、桃花洞、千里淮河發源地淮源等且融佛教文化、盤古神話傳說為一體。丹江大觀苑景區,位於淅川縣丹江小三峽處,佔地面積12平方公里,自西向東分別由情人島、龜島、鹿島及鶴島組成,附近景區有坐禪谷、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等。太公湖生態旅遊度假區,位於鎮平縣老莊鎮,太公湖景區總面積18000畝,其中水域面積6000畝,林地面積8000畝。景區主要展示了姜子牙文化。南陽市近郊有白河遊覽區,麒麟湖風景區,獨山森林公園和鴨河口水庫風景區。重要遺址.南陽境內西峽縣發現的大面積恐龍蛋化石群轟動世界;淅川縣楚始都丹陽的春秋墓群出土的稀世珍寶聞名遐邇,從這座古墓葬群中共發掘出青銅器、玉器7000多件,其中雲紋銅禁被列為禁止出國展覽文物;被譽為“中國長城之父”的楚長城遺址引人關注。城市特色和榮譽.南陽老城,俗稱“梅花寨”,位於城市核心區,保留了大量民國時期甚至更早的古建築群,非常具有南陽地方特色。2009年南陽中心城區常住人口突破百萬,建成區面積80平方公里。白河穿城而過形成萬畝水面,使南陽成為北方城市少有的水城、綠城。1995年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施密特小行星專案將編號為9092的小行星以南陽市命名,名字為南陽星。南陽市先後被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 689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南陽市",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893"
} |
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中基於相對性原理利用幾何語言描述的引力理論。該理論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等人自1907年開始發展,最終在1915年基本完成。廣義相對論將經典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狹義相對論加以推廣。在廣義相對論中,引力被描述為時空的一種幾何屬性,而時空的曲率則透過愛因斯坦場方程和處於其中的物質及輻射的能量與動量聯絡在一起。從廣義相對論得到的部分預言和經典物理中的對應預言非常不同,尤其是有關時間流易、空間幾何、自由落體的運動以及光的傳播等問題,例如引力場內的時間膨脹、光的引力紅移和引力時間延遲效應。廣義相對論的預言至今為止已經通過了所有觀測和實驗的驗證——廣義相對論雖然並非當今描述引力的唯一理論,但卻是能夠與實驗資料相符合的最簡潔的理論。不過仍然有一些問題至今未能解決。最為基礎的即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物理的定律應如何統一以形成完備並且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理論在天體物理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比如它預言了某些大質量恆星終結後,會形成時空極度扭曲以至於所有物質都無法逸出的區域,黑洞。有證據表明恆星質量黑洞以及超大質量黑洞是某些天體例如活動星系核和微類星體發射高強度輻射的直接成因。光線在引力場中的偏折會形成引力透鏡現象,這使得人們可能觀察到處於遙遠位置的同一個天體形成的多個像。廣義相對論還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已經由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在2015年9月直接觀測到。此外,廣義相對論還是現代宇宙學中的的理論基礎。歷史.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狹義相對論後,他開始著眼於如何將引力納入狹義相對論框架的思考。以一個處在自由落體狀態的觀察者的理想實驗為出發點,他從1907年開始了長達八年的對引力的相對性理論的探索。在歷經多次彎路和錯誤之後,他於1915年11月在普魯士科學院上作了發言,其內容正是著名的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這個方程描述了處於時空中的物質是如何影響其周圍的時空幾何,併成為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是一個二階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在數學上想要求得其方程的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愛因斯坦運用了很多近似方法,從引力場方程得出了很多最初的預言。不過很快天才的天體物理學家卡爾·史瓦西就在1916年得到了引力場方程的第一個非平庸精確解——史瓦西度規,這個解是研究星體引力坍縮的最終階段,即黑洞的理論基礎。在同一年,將史瓦西幾何擴充套件到帶有電荷的質量的研究工作也開始進行,其最終結果就是雷斯勒-諾斯特朗姆度規,其對應的是帶電荷的靜態黑洞。1917年愛因斯坦將廣義相對論理論應用於整個宇宙,開創了相對論宇宙學的研究領域。考慮到同時期的宇宙學研究中靜態宇宙的學說仍廣獲接受,愛因斯坦在他的引力場方程中添加了一個新的常數,後被人們稱為宇宙常數項,以求得和當時的“觀測”相符合。然而到了1929年,哈勃等人的觀測表明我們的宇宙處在膨脹狀態,而相應的膨脹宇宙解早在1922年就已經由亞歷山大·弗裡德曼從他的弗裡德曼方程得到,這個膨脹宇宙解不需要任何附加的宇宙常數項。比利時神父勒梅特應用這些解構造了宇宙大爆炸的最早模型,模型預言宇宙是從一個高溫高緻密狀態演化來的。愛因斯坦其後承認,新增宇宙常數項在方程裡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錯誤。在那個時代,廣義相對論被視為一種古怪的異論,但由於它和狹義相對論相融,並能夠解釋很多牛頓引力無法解釋的現象,因此它很明顯優於牛頓理論。愛因斯坦本人在1915年證明了廣義相對論能夠解釋水星軌道的反常近日點進動現象,其過程不需要任何附加引數,這一發現隨後為全球報紙所競相報導,一時間使愛因斯坦的理論名聲赫赫。但是直到1960年至1975年間,廣義相對論才真正進入了理論物理和天體物理主流研究的視野,這一時期被人們稱作廣義相對論的黃金時代。物理學家逐漸理解了黑洞的概念,並能夠透過天體物理學的性質從類星體中識別黑洞。在太陽系內能夠進行的更精確的廣義相對論的實驗驗證進一步展示了廣義相對論非凡的預言能力,而相對論宇宙學的預言也同樣經受住了實驗觀測的檢驗。從經典力學到廣義相對論.理解廣義相對論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從經典力學出發比較兩者的異同點:這種方法首先需要認識到經典力學和牛頓引力也可以用幾何語言來描述,而將這種幾何描述和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原理放在一起對理解廣義相對論具有啟發性作用。牛頓引力的幾何學.經典力學的一個基本原理是:任何一個物體的運動都可看作是一個不受任何外力的自由運動,在閔可夫斯基時空中是直的世界線。反過來,原則上講也可以透過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和外力作用,即任何測試質量的自由落體的軌跡只和它的初始位置和速度有關,與構成測試質量的材質等無關。這一性質的一個簡化版本可以透過愛因斯坦的理想實驗來說明,如右圖所示:對於一個處在狹小的封閉空間中的觀察者而言,無法透過觀測落下小球的運動軌跡來判斷自己是處於地面上的地球引力場中,還是處於一艘無引力作用但正在加速的火箭裡;而作為對比,處於電磁場中的帶電小球運動和加速參考系中的小球運動則是可以透過不同小球攜帶不同的電量來區分的。而由於引力場在空間中存在分佈的變化,弱等效原理需要加上局域的條件,即在足夠小的時空區域內引力場中的自由落體運動和均一加速參考系中的慣性運動是完全相同的。由於自由落體的普遍性,慣性運動是無法透過觀察來區分的。這是在暗示一類新的慣性運動的定義,即在引力作用下的自由落體也屬於慣性運動。透過這種慣性運動則可以重新定義周圍的時空幾何:從數學來看,引力場中慣性運動的軌跡是彎曲時空的測地線,彎曲時空代表了引力對於物體的軌跡所產生的效應。相對論的概括.}-早期的黑洞研究主要依賴於求得愛因斯坦場方程的精確解,著名的解包括球對稱的史瓦西解。而後來的研究透過全域幾何揭示了更多的關於黑洞的普適性質:研究表明經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後黑洞都逐漸演化為一類相當簡單的可用十一個引數來確定的星體,包括能量、動量、角動量、某一時刻的位置和所帶電荷。這一性質可歸納為黑洞的唯一性定理:“黑洞沒有毛髮”,即黑洞沒有像人類的不同髮型那樣的不同標記。例如,星體經過引力坍縮形成黑洞的過程非常複雜,但最終形成的黑洞的屬性卻相當簡單。更值得一提的是黑洞研究已經得到了一組制約黑洞行為的一般性定律,這被稱作黑洞。廣義相對論還預言了其他型別的視界模型:在一個膨脹宇宙中,觀察者可能會發現過去的某些區域不能被觀測。即使是在平直的閔可夫斯基時空中,當觀察者處於一個加速的參考系時也會存在視界,這些視界也會伴隨有半經典理論中的盎魯輻射。奇點.廣義相對論的另一個普遍卻又令人困擾的特色問題是時空的分界線——奇點的出現。時空可以透過沿著類時和類光的測地線來探索,這些路徑是光子及其他所有粒子在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可能軌跡,但愛因斯坦場方程的某些解具有“粗糙的邊緣”——這被稱作時空奇點,這些奇點上類時或類光的測地線會突然中止,而對於這些奇點沒有定義好的時空幾何來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奇點”往往可能並不是一個“點”:那些場方程的解的“粗糙邊緣”在既有座標系下,不僅可能是一個“點”,還可以以其他幾何形式出現。考慮到這些模型都是高度對稱從而被簡化的,人們很容易去猜測奇點的出現是否只是理想狀態下的不自然產物。然而著名的由全域幾何證明的奇點定理指出,奇點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普遍特色結果,並且任何有質量的實體發生引力坍縮並達到一個特定階段後都會形成奇點,而在一系列膨脹宇宙模型中也一樣存在奇點。不過奇點定理的內容基本沒有涉及到奇點的性質,這些關於確定奇點的一般結構都會被藏在視界之內,從而對外面對觀察者不可見,即自然界憎恨裸奇點。儘管還沒有實際證據證明這一點,有數值模擬的結果支援這一假說的正確性。演化方程.每一個愛因斯坦場方程的解都是一個宇宙,這裡的宇宙含義既包括了整個空間,也包括了過去與未來——它們並不單單是反映某些事物的“快照”,而是所描述的時空的完全寫真。每一個解在其專屬的特定宇宙中都能描述任意時間和任意位置的時空幾何和物質狀態。出於這個表徵,愛因斯坦的理論看上去與其他大多數物理理論有所不同:大多數物理理論都需要指明一個物理系統的演化方程。為了更好地理解愛因斯坦場方程這個與時間有關的偏微分方程,可以將它寫成某種能夠描述宇宙隨時間演化的形式。這種形式被稱作“3+1”分解,其中時空被分為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最著名的形式叫做ADM形式,在這種分解下廣義相對論的時空演化方程具有良好的性質:在適當的初始條件給定的情形下方程有解並且是唯一的。場方程的“3+1”分解形式是數值相對論的研究基礎。全域和準局域量.演化方程的觀念與廣義相對論性物理中的另一個方面緊密聯絡:在愛因斯坦的理論中,一個系統的總質量這個看似簡單的概念無法找到一種普遍性的定義。其原因在於,引力場原則上並不像其他的場那樣具有可以局域化的能量。儘管如此,試圖透過其他途徑來定義一個系統的總質量還是可能的,在經典物理中,質量的定義可以來自時間平移不變性的守恆量,或是透過系統的哈密頓形式。在廣義相對論中,從這兩種途徑出發可以分別得到如下質量的定義:思考一個系統的總質量中被引力波攜帶至無限遠處的能量,如果不將這能量納入計算,得到的結果叫做零性無限遠處的邦迪質量。這些定義而來的質量被舍恩和丘成桐的正質量定理證明是正值,而動量和角動量也具有全域的相應定義。在這方面的研究中還有很多試圖建立所謂準局域量的嘗試,例如僅透過一個孤立系統所在的有限空間區域中包含的物理量來構造這個孤立系統的質量。這類嘗試寄希望於能夠找到一個更好地描述孤立系統的量化方式,例如環假說的某種更精確的形式。和量子理論的關係.如果認定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那麼量子理論作為我們藉此瞭解基本粒子以及凝聚態物理的基礎理論就是現代物理的另一支柱。然而,如何將量子理論中的概念應用到廣義相對論的框架中仍然是一個未能解決的問題。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作為現代物理中粒子物理學的基礎,通常意義上的量子場論是建立在平直的閔可夫斯基時空中的,這對於處在像地球這樣的弱引力場中的微觀粒子的描述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近似。而在某些情形中,引力場的強度足以影響到其中的量子化的物質,但不足以要求引力場本身也被量子化,為此物理學家發展了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這些理論藉助於經典的廣義相對論來描述彎曲的背景時空,並定義了廣義化的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理論。透過這種理論,可以證明黑洞也在透過黑體輻射釋放出粒子,這即是霍金輻射,並有可能透過這種機制導致黑洞最終蒸發。如前文所述,霍金輻射在黑洞熱力學的研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量子引力.物質的量子化描述和時空的幾何化描述之間彼此不具有相容性,以及廣義相對論中時空曲率無限大的奇點的出現,這些都要求著一個完整的量子引力理論的建立。這個理論需要能夠對黑洞內部以及極早期宇宙的情形做出充分的描述,而其中的引力和相關的時空幾何需要用量子化的語言來敘述。儘管物理學家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並有多個有潛質的候選理論已經發展起來,至今人類還沒能得到一個稱得上完整並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論。量子場論作為粒子物理的基礎已經能夠描述除引力外的其餘三種基本相互作用,但試圖將引力概括到量子場論的框架中的嘗試卻遇到了嚴重的問題。在低能區域這種嘗試取得了成功,其結果是一個被接受的描述引力的有效的。試圖克服這些限制的嘗試性理論之一是弦論,在這種量子理論中研究的最基本單位不再是點狀粒子,而是一維的弦。弦論有可能成為能夠描述所有粒子和包括引力在內的基本相互作用的大統一理論,其代價是導致了在三維空間的基礎上生成六維的額外維度等反常特性。在所謂第二次超弦革命中,人們猜測超弦理論以及廣義相對論與超對稱的統一,超引力,能夠構成一種十一維模型,M理論,的一部分。科學家認為這種模型能夠成為具有唯一性定義且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論的基礎。另外一種嘗試來自於量子理論中的正則量子化方法。應用廣義相對論的初值形式。雖然這個方程在一般情形下定義並不完備,但在所謂阿西特卡變數的引入下,從這個方程能夠得到一個很有前途的模型:圈量子引力。在這個理論中空間是一種被稱作自旋網路的網狀結構,並在離散的時間中演化。取決於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中的哪些性質可以被接受保留,並在什麼能量量級上需要引入變化,對量子引力的嘗試理論還有很多,例如動力三角剖分、因果組合、扭量理論以及基於路徑積分的量子宇宙學模型。所有這些嘗試性候選理論都仍有形式上和概念上的主要問題需要解決,而且它們都在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至今還沒有辦法從實驗上驗證量子引力理論的預言,進而無法透過多個理論之間某些預言的不同來判別其正確性。在這個意義上,量子引力的實驗觀測還需要寄希望於未來的宇宙學觀測以及相關的粒子物理實驗逐漸成為可能。當前進展.在引力和宇宙學的研究中,廣義相對論已經成為了一個高度成功的模型,並且到目前為止能夠在不另加特例假設條件下,得到許多實驗的驗證。然而即便如此,仍然有證據顯示這個理論並不完備:對量子引力的尋求以及時空奇點的現實性問題依然有待解決;實驗觀測得到的支援暗物質和暗能量存在的資料結果意味著對於建立新物理學的渴求。不過,廣義相對論之中仍然充滿了值得深度探索的可能性:數學相對論學家正在尋求理解奇點的本性,以及愛因斯坦場方程的基本屬性;更具功能的電腦正在進行黑洞合併等更多的數值模擬;於2015年9月14日第一次直接觀測到引力波之後 , 後續的競賽與發展應用也正在持續中,人類希望藉此能夠在比至今能達到的強得多的引力場中創造更多檢驗這個理論的正確性的機會。在愛因斯坦發表他的理論一百年之後,廣義相對論依然是一個高度活躍的研究領域。 | 690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廣義相對論",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06"
} |
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理論,主要由愛因斯坦創立,依其研究物件的不同可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提出給物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們共同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相對論極大地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提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不過近年來,人們對於物理理論的分類有了一種新的認識——以其理論是否是決定論的來劃分經典與非經典的物理學,即“非古典的=量子的”。在這個意義下,相對論仍然是一種經典的理論。該理論取代了200年前主要由艾薩克·牛頓創立的力學理論,從而改變了20世紀的理論物理學和天文學,它引入的概念,包括時空、同時性之相對性、運動學、重力時間膨脹和勞侖茲收縮。在物理學領域,相對論改善了基本粒子的科學以及它們的基本相互作用,以及迎來核子時代。另外,藉由相對論,物理宇宙學及天體物理學預測了中子星、黑洞、重力波。相對論提出以前.在狹義相對論提出以前,人們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各自獨立的絕對的存在,自伽利略時代以來這種絕對時空的觀念就開始建立,牛頓創立的牛頓經典力學和經典運動學就是在絕對時空觀的基礎上創立。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牛頓經典力學、麥克斯韋經典電磁學等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四維時空”的概念,它認為時間和空間各自都不是絕對的,而絕對的是一個它們的整體——時空,在時空中運動的觀者可以建立“自己的”參照系,可以定義“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之間滿足洛倫茲變換。而在這一變換關係下就可以推匯出“尺縮”、“鐘慢”等效應,具體見狹義相對論條目。因為愛因斯坦之前的科學家們並沒有高速運動的觀測和體驗,所以絕對時空觀在古代科技水平下無疑是真理,而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更新了人們的世界觀,為廣義相對論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愛因斯坦以前,人們廣泛的關注於麥克斯韋方程組在伽利略變換下不協變的問題,也有人,但只有愛因斯坦將這些因素與經典物理的時空觀結合起來提出了狹義相對論,並極大的改變了我們的時空觀。在這一點上,狹義相對論是革命性的。在二十世紀以前的古典物理學裡,人們採用的是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而相對論的提出改變了這種時空觀,這就導致人們必須依相對論的要求對古典物理學的公式進行改寫,以使其具有相對論所要求的洛倫茲協變性而不是以往的伽利略協變性。在古典理論物理的三大領域中,電動力學本身就是洛倫茲協變的,無需改寫;統計力學有一定的特殊性,但這一特殊性並不帶來很多急需解決的原則上的困難;而古典力學的大部分都可以成功地改寫為相對論形式,以使其可以用來更好的描述高速運動下的物體,但是唯獨牛頓的引力理論無法在狹義相對論的框架體系下改寫,這直接導致愛因斯坦擴充套件其狹義相對論,而得到了廣義相對論。狹義與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傳統上,在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初期,人們以所討論的問題是否涉及非慣性參考系來作為狹義與廣義相對論分類的標誌。隨著相對論理論的發展,這種分類方法越來越顯出其缺點——參考系是跟觀察者有關的,以這樣一個相對的物理物件來劃分物理理論,被認為不能反映問題的本質。目前一般認為,狹義與廣義相對論的區別在於所討論的問題是否涉及引力,即狹義相對論只涉及那些沒有引力作用或者引力作用可以忽略的所有物理現象,而廣義相對論則是討論有引力作用時的物理學。用相對論的語言來說,就是狹義相對論的背景時空是平直的,即四維平凡流形配以閔氏度規,其曲率張量為零,又稱閔氏時空;而廣義相對論的背景時空則是彎曲的,其曲率張量不為零。狹義相對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他1905年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中介紹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建立在下列的兩個矛盾的古典力學的假設上:由此產生的理論比古典力學更能應付實驗。例如,假設2解釋了邁克生-莫雷實驗的結果。此外,該理論具有許多令人驚訝發現。其中一些是:"mc"2,能量和質量是等價的並且可以互換。為靜止質量完全轉為能量。狹義相對論的定義是用勞侖茲變換代替了古典力學的伽利略變換。。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在1915年左右發表的一系列論文中給出了廣義相對論最初的形式。他首先注意到了被稱之為能夠產生時空的彎曲,引力源對於測驗物體的引力正是這種時空彎曲所造成的一種幾何效應。這時,所有的測驗物體就在這個彎曲的時空中做慣性運動,其運動軌跡正是該彎曲時空的測地線,它們都遵守測地線方程。正是在這樣的思路下,愛因斯坦得到了其廣義相對論。系統的說,廣義相對論包括如下2條基本假設。:它具體表達了時空中的物質則包含了上面關於在其中做慣性運動的物體的運動方程的內容。廣義相對論的一些發現:從技術上講,廣義相對論是一種引力理論,其主要特徵是它使用了愛因斯坦場方程。場方程的解是度量張量,它定義了時空的拓撲學結構以及對像如何慣性運動。如果說到了二十世紀初狹義相對論因為古典物理原來固有的矛盾、大量的新實驗以及廣泛的關注而呼之欲出的話,那麼廣義相對論的提出則在某種意義下是“理論走在了實驗前面”的一次實踐。在此之前,雖然有一些後來用以支援廣義相對論的實驗現象,但是它們並不總是物理學關注的焦點。而廣義相對論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相對論理論自身發展的需要,而並非是出於有一些實驗現象急待有理論去解釋的現實需要,這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是並不多見的。因而在相對論提出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其進展並不是很快,直到後來天文學上的一系列觀測的出現,才使廣義相對論有了比較大的發展。到了當代,在對於引力波的觀測和對於一些高密度天體的研究中,廣義相對論都成為了其理論基礎之一。而另一方面,廣義相對論的提出也為人們重新認識一些如宇宙學、時間旅行等古老的問題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視角。相對論的應用.相對論主要在兩個方面有用:一是高速運動,一是強引力場。值得一提的是,原子彈的出現和著名的質能關係式關係不大,而愛因斯坦本人也肯定了這一點。質能關係式只是解釋原子彈威力的數學工具而已,對實作原子彈意義不大。相對論對物理學發展的影響.相對論直接和間接地催生了量子力學的誕生,也為研究微觀世界的高速運動確立全新的數學模型。 | 690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相對論",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07"
}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湘西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下轄的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州境東北達張家界市,東南鄰懷化市,西南界貴州省銅仁市,西毗重慶市,西北接湖北省恩施州。地處武陵山區與雲貴高原過渡帶,山間有小型盆地和沿河谷地,武陵山主脈綿亙中部,呈東北—西南走向,東南部屬沅江河谷低山丘陵區,境內岩溶分佈廣泛。沅江支流武水、酉水為主要河流。全州總面積15,470平方公里,人口263.45萬,土家族、苗族分別佔約43%、34%,自治州首府駐吉首市。歷史.沿革.湘西州域歷史悠久。商代,屬鬼方地域。西周至春秋,屬楚黔中地。戰國時屬楚黔中郡。西漢屬武陵郡。三國時初屬蜀,後屬吳。西晉、東晉屬荊州武陵郡。隋唐五代時期屬辰州。宋為荊湖北路的辰州、澧州。元為湖廣行省恩州軍民安撫司、新添葛蠻安撫司和四川行省永順司。明置永順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其餘為嶽、辰兩州地。清置永順府和鳳凰、乾州、永綏直隸廳,東北部為澧州地。民國時期.1914一1922年為辰沅道。1938—1949年為第八、第九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鳳凰、乾城升為地級市,12月31日,大庸市及桑植縣正式劃出湘西州。水災.2020年中國南方水災期間,6月29日下午開始,湘西州鳳凰縣境內突然降暴雨,自16點30分至20時,縣城降雨量達112.5毫米。在鳳凰縣城區,部分低窪地帶出現積水,部分割槽域甚至發生內澇。到深夜,沱江鳳凰古城河段兩岸的河畔景觀道路部分被洶湧的洪水淹沒,難以行走。地理.湘西州地圖座標為東經109°10′—110°22.5′,北緯27°44.5′—29°38′東北與省內張家界市桑植縣、永定區交界;東南與省內懷化市沅陵縣、辰溪縣、麻陽苗族自治縣相鄰;西南與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相連;西與重慶市黔江區、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相接;西北與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宣恩縣毗鄰。地理上處雲貴高原北東側與鄂西山地南西端之結合部,武陵山脈由東北向西南斜貫全境,地勢南東低、北西高,屬中國由西向東逐步降低第二階梯之東緣。西部與雲貴高原相連,北部與鄂西山地交頸,東南以雪峰山為屏障,武陵山脈蜿蜒於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海撥800-1200米,西北邊境龍山縣的大靈山海撥1736.5米,為境內最高點;瀘溪縣上堡鄉大龍溪出口河床海拔97.1米,為境內最低點。西南石灰岩分佈極廣,岩溶發育充分,多溶洞、伏流;西北石英砂岩密佈,因地殼作用形成小片峰,以花垣排吾鄉周圍最為典型。東西部為低山丘陵區,平均海拔200-500米,溪河縱橫其間,兩岸多衝積平原。地貌形態的總體輪廓以山原山地為主,兼有丘陵和小平原,並向北西突出的弧形山區地貌。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16.9℃,最高氣溫40.5℃,最低氣溫零下5.5℃。年降雨量1300-1500mm,無霜期250-280天。雨量集中春、夏,多見秋旱,對農業影響較大。政治.行政區劃.湘西州轄1個縣級市、7個縣。人口.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州常住人口為2,488,105人。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549,558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61,453人,下降2.41%,年平均增長率為-0.24%。其中,男性人口為1,280,117人,佔總人口的51.45%;女性人口為1,207,988人,佔總人口的48.55%。總人口性別比為105.97。0-14歲的人口為529,434人,佔總人口的21.28%;15-59歲的人口為1,486,252人,佔總人口的59.73%;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72,419人,佔總人口的18.99%,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374,182人,佔總人口的15.04%。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262,007人,佔總人口的50.7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226,098人,佔總人口的49.28%。民族.湘西州以少數民族人口為主,為湖南少數民族聚居地,也是湖南省土家族和苗族人口最多的地區;世居民族有土家、苗和漢族;土家族人口過百萬,為第1大民族;苗族人口過80萬人,為第2大民族;漢族人口過60萬人,為第3大民族。2010年人口普查初步結果顯示,湘西有少數民族1,967,096人,佔總人口的77.21%;其中土家族1,089,301人,佔總人口的42.75%;苗族863,141人,佔33.88%。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分析結果顯示,湘西共有少數民族人口1,836,953人,佔全省少數民族的28.65%,少數民族口數居湖南第1位;佔地區人口的74.56%;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有42個民族分佈;土家族人口過百萬人,總數達到1,012,997人,佔湖南土家族人口的38.38%,佔地區總人口的41.12%,為第1大民族。苗族人口過80萬人,總數達到808,813人,佔湖南苗族人口的42.09%,佔地區總人口的32.83%,為第2大民族。漢族人口過60萬人,總數626,664人,佔地區總人口的25.44%,為第3大民族,其餘民族人口在萬人以下。其中回族人口7,178人,侗、瑤和白族3個民族人口都在千人以上,分別為2,044、1,933和1,843人;維吾爾、滿族等7個民族人口均在百人以上。2020年全州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60,544人,佔22.53%;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927,561人,佔77.47%。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21,916人,下降3.76%,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32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39,537人,下降2.01%,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32個百分點。其中,土家族人口減少11,150人,下降1.02%,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61個百分點;苗族人口減少32,195人,下降3.73%,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46個百分點。經濟.改革開放以來,湘西州確立和實施“農業穩市,工業立市,旅遊旺市,人才興市,依法治市,富民強市”的發展戰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發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引進了一大批先進的生產裝置和各類自動生產線,加速了傳統工業的改造,推動了新興工業的崛起。目前已形成陶瓷、服裝、食品、電子、五金、醫藥、建材、化工、塑膠等30多個主要門類的工業產品。2008年,全州生產總值為226.6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57億元,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93.64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91.44億元,增長9.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為9081元。全州財政總收入24.04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24億元。財政支出62.67億元。自治州農作物主產稻穀、小麥、玉米、大豆、油菜籽、菸葉等。工業主產原煤、電、水泥、木材、捲菸、化肥、紗、布等。土特產品以桐油、生漆、茶油、茶葉、菸葉、柑桔、板栗、蜂蜜、藥材等最為著名。湘西自治州是全國桐油重點產區之一,所產桐油品質優良,色彩金黃。龍山被列為全國生漆基地。這裡的“紅殼大木”漆樹被定為全國優良漆樹品種之一。“古丈毛尖”、“保靖嵐針”為全國名茶。“湘泉”、“酒鬼”為酒中佳釀,屬國家級名酒;土家織錦、苗家繡品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獨特的傳統工藝受到人們的青睞。文化.湘西的文化與湖南其他地區不同之處,在於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的文化獨特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特產.湘西獼猴桃: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 691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14"
} |
卡爾·奧爾夫最為著名。他的奧福教學法概念對兒童音樂教育有重大的影響。生平.奧爾夫一生與慕尼黑這座城市緊密相連,他生於慕尼黑,就學於慕尼黑學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離校參軍,1920年隨卡明斯基深造又回到慕尼黑。1924年與舞蹈家歌特在慕尼黑創辦歌特學校,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兒童音樂教育事業,這也使得他和匈牙利作曲家柯達伊並稱為兒童音樂教育專家。1982年3月29日,奧爾夫逝世於慕尼黑。奧福教學法.西元1924年,奧福與舞蹈家歌特女士共同創辦結合音樂、律動和舞蹈教育的歌特學校。從觀察兒童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奧福瞭解到兒童學習音樂,應該從培養節奏感開始,先從節奏樂器體驗音樂的趣味,再逐漸加入旋律、和聲等元素,後來逐漸發展而形成「奧福音樂教學法」。音樂.奧爾夫的音樂創作以《布蘭詩歌》。博伊倫之歌最初作為有佈景的舞臺音樂發表,後來奧爾夫表示也可以作為音樂會演出使用。奧爾夫成熟期的舞臺音樂風格冷峻,強調節奏的支配地位,這也和他的兒童音樂教育理論相適應。他的作品大量使用打擊樂,和聲簡化到只留下基本的三和絃等幾種,旋律創作也強調配合節奏型,但是他的節奏運用非常豐富,具有很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奧爾夫早年曾經整理義大利作曲家蒙特威爾第的幾部歌劇,包括《波佩阿的加冕》。延伸閲讀. | 691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卡爾·奧爾夫",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16"
} |
墨西哥合眾國,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共和制主權國家,北部與美國接壤,南側和西側濱臨太平洋,東南側為貝里斯、瓜地馬拉和加勒比海,東部則為墨西哥灣。其領土面積達近180萬平方公里,為美洲面積第五大國家和世介面積第十三大國家。其總人口數超過1.28億,為世界第十人口大國,西班牙語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國。墨西哥為聯邦國家,包含32個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為一州。前哥倫布時期的墨西哥為諸多先進的中部美洲文明發源地,如奧爾梅克、托爾特克、特奧蒂瓦坎、薩波特克、瑪雅和阿茲特克等。1521年,西班牙帝國以墨西哥-特諾奇提特蘭為基點征服並殖民了這一地區,並將之建制為新西班牙總督轄區。1821年,在墨西哥獨立戰爭之後,這一轄區宣佈獨立並受承認為墨西哥。獨立後的墨西哥經歷了一段動盪期,經濟和政治均不穩定。美墨戰爭後,墨西哥被迫將北部的一半以上領土割讓給美國。19世紀,墨西哥經歷了糕點戰爭、法墨戰爭、內戰、兩個帝國以及三十餘年的獨裁等歷史時期。於1910年開始的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獨裁統治,並最終促成了1917年憲法的訂立和現行政治體制的建立。墨西哥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為世界第十五大,國際生產總值貿易伙伴緊密相關,尤其是美國。1994年,墨西哥成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首個拉丁美洲成員國。世界銀行將其歸為中高收入國家,分析人士亦稱其為一新興工業化國家。估計至2050年,墨西哥將成為全球第五或第七大經濟體。該國被認為是一地域大國和中等強國,並時常被認為是一新興強國。墨西哥文化歷史遺產豐富,擁有美洲數量第一多和世界第七多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2015年,為世界訪客數量第十的國家,國際來訪人次達2910萬。墨西哥為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G20峰會和團結謀共識成員國,2014年起成為法語圈國際組織觀察員。墨西哥也是第一個承認“外星生物”存在的國家。歷史.墨西哥是多個美洲文明的發源地,曾孕育瑪雅、托爾特克和阿茲特克等文明,後者更是發展出前哥倫布時代北美洲最大的國家阿茲特克帝國。16世紀初西班牙人埃爾南·科爾蒂斯侵略墨西哥,於1521年擊潰了當地的阿茲特克人,墨西哥從此遭西班牙殖民,成為新西班牙的一部分。1810年,墨西哥宣佈獨立,並在1821年墨西哥獨立戰爭後建立了墨西哥第一帝國。1823年,帝國被軍事政變推翻,墨西哥合眾國則在1824年建立起來。獨立之後,墨西哥國土卻逐漸縮小,不少領土被永久割讓給美國。1836年,東北部的德克薩斯宣佈脫離墨西哥獨立,建立德克薩斯共和國。1823年和1841年,尤卡坦兩度宣佈獨立,1853年永久加入墨西哥聯邦。1838年,該國爆發糕點戰爭。1848年在美墨戰爭戰敗後,墨西哥被迫把北部大片的土地售予美國。1853年的加茲登購地又使墨西哥失去7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代,墨西哥被法國軍事佔領,建立傀儡政權墨西哥第二帝國。在總統胡阿雷斯的領導下,法國侵略者被趕走。胡阿雷斯由1858年至1872年執政,他去世後,政權即被波菲里奧·迪亞斯把持。經過波菲里奧·迪亞斯長達35年的獨裁統治後,墨西哥革命終於在1910年爆發。革命武裝擊敗了聯邦軍隊,但卻隨即發生內鬥,讓墨西哥陷入長達十年的內戰。1929年,內戰結束後,墨西哥革命制度黨獲得了政權,成為執政黨並統治墨西哥。2000年,反對黨墨西哥國家行動黨和綠色生態黨組成的“變革聯盟”總統候選人比森特·福克斯·克薩達參加競選,並在2000年7月舉行的大選中當選總統,同年12月1日就職,任期6年。這是革命制度黨從1929年開始執政71年後,反對黨總統候選人第一次勝選,實現了自1929年後第一次和平的政黨輪替,因此成為墨西哥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次選舉。2006年7月2日,墨西哥總統和議會選舉開始投票。9月5日,墨西哥聯邦選舉法院正式宣佈,國家行動黨總統候選人費利佩·卡爾德龍·伊諾霍薩在總統選舉中獲勝,當選墨西哥總統,國家行動黨延續其執政地位。2012年7月1日,反對黨革命制度黨總統候選人恩裡克·佩尼亞·涅託參加總統選舉。他的競選綱領以“變革”為核心內容——要向外國開放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壟斷的石油業,增加稅收並改革勞動力市場,加上他年輕俊朗的形象,使他的民意支援度一直領先於其他三位總統候選人。最終以38.21%的得票率贏得總統選舉,第二次和平實現政黨輪替,革命制度黨歷經12年在野後再次執政。專業人士分析稱,涉毒暴力和社會不平等將是涅託上臺後面臨的兩大難題。政治.在1917年墨西哥憲法之下,合眾國是一個聯邦制共和國,實行總統制,代議民主制。聯邦的權力分為三個獨立的部分:行政、立法與司法。墨西哥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也是墨西哥軍隊的總司令。總統還任命內閣和其他官員。總統負責執行和執行法律,並有權否決法案。從1997年開始,隨著反對黨獲得首次重要勝利,國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在一些經濟與財政領域,總統也透過頒布行政命令的方式來立法,但必須受到國會的監督。總統由公民普選產生,任期6年,不得連任。墨西哥不設副總統,當總統被彈劾或無法行使職權時,由國會選舉一名臨時總統。國會實行兩院制,包括了參議院,國會負責制定聯邦法律,宣戰,徵稅,批准國家預算和國際條約,並進行外交任命。參議員任期6年,眾議員則為3年。參議院128個席位由不分割槽議員和分割槽直選議員組成。在眾議院的500個席次中,300個席位來由單一代表選區直選產生,其餘200個席位從5個大選區中按比例代表制產生。這200個席次是為了幫助較小的黨派進入國會。政府司法部門的最高機關是最高法院,即墨西哥國家最高法院,有11名法官經參議院批准後由總統任命。最高法院負責解釋具有聯邦管轄權的法律和判例。其他司法機構包括聯邦選舉法庭、合議庭、單一制和地區法庭以及聯邦司法委員會。理論上,司法機構獨立於行政部門,但洛佩斯·奧夫拉多爾總統採取行動,重新集中總統的權力,破壞了一些機構的獨立性。在拉低法官薪水的司法領域,他拒絕獨立任命司法部長。主要政黨為國家復興運動、革命制度黨和國家行動黨。軍事.墨西哥軍隊在20年代之前的墨西哥長期扮演重要作用,主要原因是政局動盪使得軍隊成為了穩定文官政府的決定性因素,久而久之其逐漸變為一支凌駕於國家的力量。在長達十年的墨西哥革命中,聯邦軍隊的徹底失敗又使它重新得到了政府掌控。墨西哥武裝部隊由墨西哥國防秘書處管理。有兩個分支:墨西哥陸軍。從歷史上看,墨西哥在國際衝突中一直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戰除外。然而近年來,一些政黨提出憲法修正案,允許墨西哥陸軍、空軍或海軍在維和任務中與聯合國合作,或向正式提出要求的國家提供軍事援助。行政區劃.全國分為32個州。"因繪圖空間有限,部分州名在地圖上僅以縮寫表示,右方表格括號註記該縮寫。"地理.墨西哥西臨太平洋,東傍墨西哥灣與加勒比海,通向大西洋,位於北緯14~33度及西經86~119度間。沿海地區是海岸平原,而中部則是多山的高原,還包含許多火山。西部囊括狹長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把太平洋與加利福尼亞灣分隔開,東南部為地勢平坦的尤卡坦半島。墨西哥最高點為奧里薩巴山,海拔5700米,馬德雷山脈則是墨西哥的主要山脈。墨西哥大部分位於北美洲板塊,而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則位於太平洋及科科斯板塊,地理上,有部分地理學家認為特萬特佩克地峽以東的部分屬中美洲;惟就地緣政治上而言,墨西哥與美國及加拿大同屬北美洲。墨西哥氣候多樣,北部是熱帶沙漠氣候,南部則為熱帶雨林氣候。墨西哥的主要河流有布拉沃河、巴爾薩斯河和亞基河。墨西哥盛產仙人掌,並以其作為國花。經濟.墨西哥擁有現代化的工業與農業,私有經濟比重也在逐漸增加,90年代末期後墨西哥鐵路局解體為民營化。國有企業從1982年的1千多家減少到1999年的不到200家。政府推行經濟私有化,並鼓勵在海港、鐵路、通訊、電力、天然氣以及機場服務方面的競爭。農業仍是大多數墨西哥人的經濟支柱。檸檬、青椒、白玉米、鱷梨、豆類、甘蔗為主要作物大宗。其中鱷梨一般銷往美國。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建立後,墨西哥與世界最大的經濟國美國的貿易和投資往來增加很快,極大地促進了墨西哥之後的經濟發展和國民收入提高。由於接近美國的消費市場,讓許多外商將產品最後階段,安排在墨西哥做總成組裝,比如汽車。但主要零部件,仍是從亞洲廠進口。強勁的出口幫助墨西哥渡過了1995年的經濟危機,並在1996至1999年期間開始經濟復甦。私人消費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而就業也隨之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同時墨西哥依然需要克服一些經濟結構問題,如人均收入不平衡,全國最富裕的20%人口獲得全國55%的總收入等,以及嚴重的毒品問題和122名的清廉印象指數 。1986年墨西哥加入關貿總協定,開始了由內向型發展模式向外向型發展模式的轉變。此後墨政府大力推行調整、改革、私有化、對外開放的措施,使得1995年前墨經濟連續多年保持中低速增長,國際儲備和外資不斷增加,通貨膨脹降至1位數,財政扭虧為盈,負債率達正常值,進出口大幅度增加;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進口過多,主要依賴外國短期資本來平衡過高的經濟專案赤字的局面。1994年1月1日,墨正式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同年12月墨由於執政黨內部矛盾激化、政局動盪,致使外商信心動搖,紛紛撤資,而導致貨幣大幅貶值,爆發金融危機。1996年塞迪略政府在美國和國際金融機構的大量緊急援助支援下,採取了嚴肅財政紀律,整頓金融體制,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和實施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等措施,使墨經濟渡過了緊急狀態階段。金融市場持續好轉,利率逐步下調,貨幣市場穩定,公共財政實現平衡並出現盈餘,外貿大幅增加,國際收支根本改善,外債償還順利,外匯儲備明顯增加。人口.在歐洲人口暴增的19世紀,墨西哥的人口甚至沒能翻上一番。 這種趨勢在20世紀的前二十年一直持續。1921年的人口普查報告稱在這段時間內國家大約減少了100萬居民。 墨西哥革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西班牙語國家,也是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國,僅次於巴西。全國大約60%的人口為印歐混血,30%是印第安人後裔,9%是歐洲後裔。印第安人已經廣泛接受了西方文化,來自瓦哈卡州的印第安土著部落、多數隊員赤足參賽的球隊以六賽全勝的成績獲得了2013年10月在阿根廷舉辦的國際小型籃球節的冠軍。文化.宗教.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結果,羅馬天主教為主要宗教,佔82.7%,而9.7%屬於其他基督教教派,包括福音派。不到0.2%屬於其他非基督教的宗教;4.7%宣稱沒有宗教;2.7%不詳。墨西哥是世界第二大天主教國家,有約九千萬名天主教徒,僅次於巴西。其中47%出席每週教會彌撒。每年12月12日,墨西哥的主保聖人——瓜達盧佩聖母——的節日是該國最重要的宗教節日。體育.足球是墨西哥第一大運動,墨西哥國家足球隊為世界一支強隊,培養了豪爾赫·坎波斯,庫奧特莫克·白蘭高,烏戈·桑切斯,拉菲爾·馬基斯,路易斯·埃爾南德斯,哈維爾·埃爾南德斯父子等世界知名球星。自1930年至今共16次入選決賽周,1970年及1986年作為主場陣地時候更入選八強,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足球錦標賽方面,他們奪得冠軍乃中北美洲之最,跟哥斯大黎加國家足球隊並列。墨西哥足球超級聯賽被譽為美洲水平最佳的聯賽之一,綜合實力排名一直排列世界前15名。在北美任何職業體育聯盟中排名第三,僅次於國家橄欖球聯盟和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Sportingintelligence於2017年1月初發表一份世界各大俱樂部統計報告,記錄不同聯賽與及俱樂部的資料。而於2015/2016賽季最多人入場聯賽的統計中,墨超聯賽是全球現場觀戰人數第4高的聯賽,以場均上座率高達26,151人次入場,為歐洲以外入場人數最多的足球聯賽。墨西哥賽車也非常有名,羅德里格斯兄弟賽道會舉辦一級方程式墨西哥大獎賽。 | 692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墨西哥",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28"
} |
手風琴是一件附有鍵盤的自由簧樂器。演奏時,中央部份需要左右伸縮,以引入氣流顫動琴內的簧片發聲。法國傳教士Joseph-Marie Amiot於1777年將中國的笙傳入歐洲,促成了口琴及手風琴等自由簧樂器的發明。1822年由德國人布希曼等改良而漸趨完善。現代手風琴有鍵盤式手風琴兩種,中國及中西歐主要使用鋼琴式手風琴,而俄羅斯、愛爾蘭主要使用巴揚手風琴。鋼琴式手風琴比較容易掌握,常作為學習鋼琴的基礎,可以演奏各種古典或現代音樂;巴揚手風琴音域廣,由於鍵鈕小,手移動速度快,可以演奏許多高速度高難度樂曲,總體以演奏俄羅斯,愛爾蘭民樂為主。當今世界手風琴音樂風格以俄羅斯手風琴,中西歐手風琴,愛爾蘭手風琴及美洲手風琴為主,俄羅斯巴揚手風琴體積龐大,重量大,音域廣,音色深重。中西歐鋼琴式手風琴體積適中,質量較輕,音域不大,音色高昂。愛爾蘭巴揚手風琴體積很小,音域較廣,音色輕快。俄羅斯自古以巴揚手風琴作為演奏其民樂的樂器,其音樂風格時而出現激烈戰鬥,時而又有輕快舞蹈,時而又有沉重,體現出俄羅斯民族的精神。中西歐手風琴以法國手風琴為主,法國手風琴音樂輕鬆明朗,通常有高昂的曲調,很多香頌選擇手風琴作為主要樂器演奏。愛爾蘭手風琴主要用來演奏民族舞會上的民族歌曲,多以快節奏的踢踏舞、里爾舞、劍舞為主,曲調輕鬆活潑,時常可以和小風笛小提琴合奏。 | 693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手風琴",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36"
} |
新石器時代,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磨製石器和製作陶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7,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雖然,在有些地區,如中美洲,在西元後仍停留在新石器時代,不過那些地區還是有高度文明的出現,如馬雅文化。新石器時代結束後,人類進入紅銅時代,也開始進入信史時代。特點.就在這個時代,人類開始從事農業和畜牧,石器的製作也從打製變磨製,將植物的果實種子加以播種,並把野生動物馴服以供食用,人類不再只依賴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其食物得穩定,同時農業與畜牧的經營也使人類由逐水草而居變為定居下來,節省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人類亦已經能夠製作陶器及紡織,在這樣的基礎上,人類生活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改善,開始關註文化事業的發展,使人類開始出現文字。世界各地.亞洲.在中國大陸,這個時代出現了彭頭山文化、齊家文化、裴李崗文化、後李文化、興隆窪文化、磁山文化、大地灣文化、新樂文化、趙寶溝文化、北辛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馬家浜文化、仰韶文化、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馬家窯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寶墩文化、石家河文化、二里頭文化、南莊頭文化、賈湖遺址、曇石山文化。在臺灣有牛罵頭文化、牛稠子文化、圓山文化、店子窩文化、卑南文化與大坌坑文化。馬祖列島有北竿鄉亮島的亮島人文化、南竿鄉福澳遺址及莒光鄉熾隴坪遺址。在朝鮮半島,當地人類文明迎來了櫛文土器時代。在日本列島,當地人類文明進入了繩紋時代。中美洲.墨西哥的奎略遺址,後來發展為馬雅文化。 | 693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新石器時代",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39"
} |
作為地名,長沙最早記錄在西周時期,距今約3000年。作為城市,長沙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約2400年。長沙從誕生到現在一直未改變城址,是中國歷史上保持城址不變最長時間的城市之一。石器時代.距今約15—20萬年以前,長沙有人類的活動,經過15—20萬年的發展,長沙進入新石器時代;約前5000年,長沙先民開始過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進入母系社會;約前3000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屈家嶺文化階段;約前2500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龍山文化階段,這時有了原始農業,漁獵仍是人們謀生的重要手段,原始製陶業、石器加工技術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併產生原始紡織和玉器加工技術。傳說時代.傳說炎帝和黃帝都曾來過長沙。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曾“披山通道,南至於江,登熊湘”,後來就把長沙這片地土封給了他兒子少昊氏,據此,傳說中的少昊氏是遠古長沙的一個氏族首領,是開發長沙的第一人。炎帝最終也葬在長沙茶鄉之尾。夏商周時期.長沙,夏屬炎帝的分支縉雲氏三苗之地;到商、周時代,三苗消失了,但三苗後裔仍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這時長沙屬“揚越”到這時創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幾何紋飾硬陶即印紋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徵。商、周時期,北方中原王朝對南方“荊蠻”、“揚越”的戰事頻繁,雖未能在這裡建立起他們直接的統治,但“揚越之地”一度成為商周的“南服”,迫使“荊蠻”臣服納貢。《逸周書·王會》記載,周初營建雒邑告成,各方諸侯來賀,貢物中有“長沙鱉”一種,這是“長沙”一名見於史籍的最早記載。古越文化與中原文化.商、周時期中原文化的傳入,長沙進入青銅器時代。長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蓋的半地穴式房屋,過著氏族生活,主要以石器作為工具,生產上依靠刀耕火種。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銅鑄造技術傳入,開始使用和製造青銅工具銅斧,到西周後期出現了銅製大鋤;而且還製造出了形制考究、紋飾精美的青銅容器、樂器。長沙出土的300多件商周青銅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藝水平,富有鮮明的越族風格,是南方出土青銅器最多最精美的。1938年寧鄉縣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銅器中珍品;1959年以來寧鄉縣、長沙縣出土的十幾件銅鏡,一般重70—80公斤,最大的221.5公斤,為中國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商代銅鏡。1983年在寧鄉出土一件重達220.75公斤的銅鐃,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商代最大銅鐃。長沙也為中國出土戰國銅鏡最多的地區,共出土楚國銅鏡470面;為出土戰國琉璃器具最多的地區,共200多件。荊楚文化與中原文化.東周以後,進入春秋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動亂年代,春秋末期,楚國的勢力進入長沙。戰國初期,越國滅吳,楚、越對峙開始,長沙成為楚國東南邊睡的要塞。戰國中期,楚國實行變法,國力強盛,對南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湖南全境納入了楚國版圖,長沙成為楚國南部的軍事重鎮,包括湘北、湘中、湘南廣闊地域的政治軍事中心,楚國在長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對長沙的進入,加上經過數百年的戰爭,長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替代。楚人的南侵,帶來了中原和江漢地區的生產工具和生產經驗,使長沙地區進入了鐵器時代,長沙也由此進入了封建社會。楚國至楚懷王時國勢日弱,諸侯各國特別是秦國對楚國多次發起戰爭,前222年,秦國大將王翦帥軍南下,打敗楚軍在江南的餘部,楚國以長沙為政治軍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國所征服,楚國滅亡。長沙作為楚地和楚國軍事重鎮的時間長達800多年。秦漢時期.秦代長沙郡之郡治.秦國滅掉楚國,在原楚江南之地設立“長沙郡”。隨著秦王朝的誕生,長沙郡為秦代36郡之一,郡治湘縣,即長沙的在秦朝的稱呼。從秦代開始,長沙開始納入中國統一的政治版圖,並第一次明確地以一個行政區域載入史冊。秦代長沙郡涵蓋今湖南大部分、湖北省以南、江西省西北和廣東省的連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全州市等地,面積幾乎相當於今湖南全省。漢朝長沙國王都.秦朝滅亡,漢朝建立。劉邦稱帝之後,公元前202年封西漢開國功臣吳芮為長沙王,以原秦長沙郡建長沙國,將“湘縣”改名“臨湘縣”為國都,長沙國是湖南省歷史上第一個諸侯封國,長沙王為最高統治者,王位世襲;自西漢朝廷在前144年改變諸侯王國體制之後,長沙王實際成為有名無實的藩王。長沙國從前202年始封至7年廢除,存在200多年,長沙國先後分為“吳氏長沙國”和“劉氏長沙國”兩個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湘州改製為湖南和長沙行政建制史上的標誌。由於長沙地理位置的重要,長沙作為地方行政中心,其地位與作用更加鞏固。三國的長沙郡,行政範圍基本侷限於湘江以東地帶,隋朝的長沙郡跨越湘江至整個湘中地區,從而基本上奠定了從此直到清朝長沙建置的規模。隋朝的統一,湖南重歸統一的中原中央政權管轄之下,與全國其他地區的往來與聯絡不斷加強,獲得了一個廣闊和相對安定的空間。東吳荊州長沙郡.三國時期,從219年孫權奪取長沙,直至279年西晉滅吳,長沙屬於孫吳之地。孫權稱帝后湖南政區發生變化,今湖南的大部大致屬當時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陽郡、長沙郡、臨賀郡、天門郡、衡陽郡、湘東郡、昭陵郡共計10郡,隸屬荊州。257年,長沙東部為衡東郡,屬於衡陽郡。265年,長沙郡的安成縣地。三國時期的長沙郡,上有州。西晉·南朝之湘州治所臨湘.西晉統一中國後,沿襲漢代分封制。280年,晉武帝封其第六子司馬乂為長沙王,以郡為國。西晉初期,長沙郡仍隸屬荊州,以臨湘為治所, 西晉至南朝的300年中,地方行政仍實行州、郡、縣三級制。湘州的建立:西晉後期,由於北方勢力侵擾,西晉統治重心南移,荊湘地區更為重要。307年為治所。湘州的設立,成為古代湖南政治軍事史上一件大事。隋唐時期.隋朝改制後之潭州.577年,北周滅北齊,重新統一了北方。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廢周稱帝,建立隋朝。589年,隋軍渡過長江,攻克建康,陳朝滅亡。從此自西晉滅亡以來長達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結束。隋煬帝時,進一步改制,廢諸州總管府,裁併州縣,改州為郡。潭州又改為長沙郡,轄長沙縣、衡山縣、益陽縣、邵陽縣4縣,以長沙縣為郡治。盛唐之潭州.李靖平定隋末割據勢力之一的蕭銑,621年長沙歸於唐朝。唐王朝地方行政仍沿襲隋朝州,唐增為15道,潭州屬江南西道。621年湖湘初定,唐王朝在長沙設立潭州總管府,624年總管府改為都督府,管轄潭州、衡州、永州、郴州、連州、南梁州(今邵陽)、南營州(今道州)、南雲州(今攸縣)8州軍事守防。唐代以前的長沙社會發展整體落後於中原地區,經過三國、兩晉和南朝長達400年的開發,到唐前期,由於社會安定和歷任州上任潭州刺史的張謂曾撰寫了一篇《長沙土風碑銘》,唐代宗大曆年間,詩人杜甫遊長沙,曾寫下了不少詩章,其《清明》一詩中有:“著處繁華矜是日,長沙千人萬人出。渡頭翠柳豔明眉,爭道朱蹄驕齒膝”,也正是盛世時期長沙一日的寫照。湖南道治所.唐王朝到唐玄宗時繁榮達頂峰,之後開始衰落,至“安史之亂”進入了它的中期,唐中期進行了政治體制改革。764年,轄區也有所擴大,增加了郴州、連州2州,長沙成為湖南道的治所。至此長沙等地從原江南西道分離出來,單獨成為地方一級行政區劃即湖南道,“湖南”一詞開始作為地方行政區劃的名稱在歷史上出現。湖南觀察使設立及遷治長沙,為朝廷穩定湖南局勢採取重要措施,然而卻引起了湖湘武將們的不滿。安史之亂後,地方兵將大多驕橫跋屋,不服駕馭,“喜則連橫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併”,當時駐防長沙等地的正是這樣一批驕兵悍將。至安史之亂之後,江南一帶分裂割據漸漲,湖南一帶鬥爭表現為湖南觀察使與悍將驕兵的激烈衝突,而長沙正處於這一衝突的中心地帶。770年,湖南道遷治長沙僅僅2年之久,湖南兵馬使臧即帶領一班驕兵起而造亂,肆虐長沙,殺死潭州刺史兼湖南觀察使崔灌,演出了一場“兵變”惡劇。發生於770—780年的長沙減價兵變和邵州王國良事件,即表明分裂割據勢力已經在湖南興起。五代十國之楚國王都.馬殷立國與經濟繁榮.五代十國時期,此時的湖湘地區出現了一個由馬殷建立的馬楚國,原唐朝湖南道治所的長沙即為其都城,至此長沙進入了一個引人注目的馬殷之楚國時代。馬楚政權時期,馬殷政治上採取“上奉天子、下撫士民”、內靖亂軍、外御強藩等政策,使人民獲得了一個相對安定的環境;經濟上,採取興修水利、獎勵農桑、發展茶業、提倡紡織、通商中原等措施,長沙以及湖南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這期間楚國與北方各個政權的貿易以茶葉為主,湖南的茶葉從此全國聞名。軍閥割據.951年,南唐大將邊鎬滅楚,湖南重新回到軍閥割據,南唐即以邊鎬為武安軍節度使,駐節潭州;952年10月,劉言乘潭州民情怨憤之機,派王逵、周行逢家兵攻打潭州;南唐在長沙的統治僅一年,即煙消雲散。宋代湖南路之治所.963年宋軍佔領潭州,宋太祖規定潭、朗兩州“直隸京師,長吏得自行奏事。”原武安軍、武平軍的建置廢除,朗州作為湖南軍事政治中心,“在潭州之上”的地位也隨之消失了。宋朝統一中國之後,為防止藩鎮割據,規定州、郡長官必須由文臣擔任,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改以前“太守、刺史和縣令、縣長”的稱謂為“知×州。997年時,荊湖南路的轉運使司、提點刑獄使司和安撫使司相繼設立,三大衙門都設於潭州城內,其安撫使並由潭州知州兼任,長沙又成為湖南9州、軍、監的政治軍事中心。宋代潭州區劃的調整.宋代為長沙歷史發展的十分重要的時期。在這300多年中,長沙作為湖南政治軍事中心的地位更為鞏固,長沙行政區劃的格局基本定形,後來長沙地區在元、明、清三代長達600多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宋朝初期和中期,潭州行政區劃也經歷多次調整。宋代今長沙轄域之重大事件.兩宋之交時長沙一度為天下注目之處。1126年8月,北宋奸臣“六賊”之首蔡京流放廣東,行至潭州而死。次年,南宋朝廷懲處叛國之臣,金國扶植的楚皇帝張邦昌被貶至潭州“安置”,後於11月下詔賜死。宋代政局相對穩定,由於統治者實行與民休息政策和一些賢臣清吏的治理,長沙經濟的發展趕上和超過了中原地區。文化上,長沙嶽麓書院的創立,胡安國、胡宏父子和朱熹、張拭在長沙講學興教,長沙成為著名的湖湘文化之都。長沙城的規模擴大,其城垣直至清末也沒有超過,城內已打破坊市界限,商業繁榮,人口稠密,已蔚然而為“湖湘一大都會”。元朝之潭州路.元朝至元十四年,朱元璋改天臨路為潭州府。明朝之潭州府.明洪武五年,潭州府改為長沙府,隸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長沙是明朝的藩王封地,先後有四位藩王受封,即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潭王朱梓、谷王朱、仁宗朱高熾子襄憲王朱瞻、英宗朱祁鎮子吉簡王朱見浚。潭王朱梓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1385年就藩長沙。吉王共傳了7代,所以明朝長沙總共有10個王。封藩歷史有195年。明朝時長沙府提出“聚四方之財,供一方之利”的戰略,耗巨資開河通商。在明朝後期長沙成為四大茶市之一。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曾在長沙嶽麓書院就讀。他的思想對清朝長沙府一帶的影響非常深遠。清朝湖南省治."軍"康熙三年改湖廣右布政使司為湖南布政使司。湘潭在明朝後期形成的商貿繁榮逐漸轉移到長沙。清朝中期時長沙成為四大米市之一,貿易繁榮。湘軍的建立是湖南歷史與長沙歷史的重大事件。出生於長沙府湘鄉縣的曾國藩成立了湘軍並帶領一批著名將領,如左宗棠、曾國荃、李鴻章等人,幫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經過十多年的戰鬥,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湘軍主要人物都成為了清朝重臣。湘軍人物對清朝末年曆史影響很大,主要貢獻為主導了洋務運動和左宗棠收復新疆。長沙乃至湖南從此名人輩出,在戊戌變法、反清運動、中華民國的歷史事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有重大歷史事件中,湖南人一直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民國湖南省會.1913年撤消長沙府。1933年設立長沙市,為湖南省會。1938年發生著名的文夕大火,長沙城大部分被燒燬殆盡。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接連發生四次長沙會戰。長沙成為當時的抗戰主戰場。到抗日戰爭結束後,經歷三年國共內戰,長沙地面文物已經幾乎毀滅,工商業幾乎消失。1949年8月5日,程潛與陳明仁投共,長沙移交政權,國民黨在湖南的統治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後,長沙一直為湖南省省會。由於毛澤東年輕時在長沙讀書的經歷,使得長沙在“文革”期間成為“革命聖地”,前往清水塘、湖南省一師範、愛晚亭和橘子洲頭等毛澤東當年活動地點的人數眾多。毛澤東也在建國後多次來到長沙,住於蓉園。長沙湘江大橋於1972年10月1日正式通車,結束了長沙河東河西無橋相連的歷史。1978年以後,和大陸其他地方一同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由於位於非沿海地區而缺少優惠的政策支援,長沙逐漸落後於沿海城市。1990年代中期,長沙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位於長沙的各大傳媒、餐飲和服務開始具有特色,湖南電視臺、金鷹節、體壇週報等傳媒娛樂業名氣漸漲。 | 694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長沙歷史",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46"
} |
崇禎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的年號,也是明朝的最後一個年號,共使用了17年。朱由檢於天啟二年改元崇禎。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陝西西安建立大順並定年號為永昌。三月十九日自縊身亡,明朝滅亡。福王朱由崧聞訊後,於同年五月十五日在陪都南京即位,建立南明政權,是為弘光帝,繼續沿用崇禎年號至崇禎十七年除夕日結束,於翌年改元弘光。明朝滅亡以後,李氏朝鮮計程車族出於反清情緒及小中華思想,在國內仍然使用崇禎年號,這被稱作「崇禎紀元」。 | 695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崇禎",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55"
} |
漢語音韻學是研究漢語各個時期語音狀況及其發展、變化的學科,屬語言學的分支;在漢學研究語境下常省略「漢語」而直接簡稱為音韻學、聲韻學。漢語音韻學研究漢語語音從古至今的變化,因此現代語言學把它歸類於歷史語言學,如大學中的現代漢語課程語音部份。它的目標為,在漢語方言,隋朝和唐朝的反切系統的基礎上,探測古漢語的發音如何,以及古今發音的演變規律。音韻學的研究最注重中古漢語兩個時代。歷史.漢語音韻學最初是傳統中國語言學即小學的分支學科。「小學」在周代的意思和現代一樣,也是指供孩童讀書的地方。因為孩童入學先學讀書寫字,到了漢代,人們就把研究漢字的學問叫「小學」。另外,古人研究漢字的目的是為了讀懂經書,因此研究漢字的學問被看做經學的附庸,這也是「小學」得名的一個原因。明朝學者陳第最早提出詩經押韻不準確,是因為「古今音變」;但遲至明末的顧炎武才是試圖分析古代音韻的第一位學者。分類.清朝學者將漢語音韻學分為:現代學者則將漢語音韻學分為:二者統稱為漢語音韻史。研究方法.漢語音韻學研究漢語的古音。現有的古音知識是利用大量的料和非料,透過多種方法研究出來。由於漢字不是拼音文字,研究起來與其他語言有不同。漢語音韻學最重要的研究資料是古代專門的韻書、等韻圖等音韻著作,因為它們包含完備的音系框架。重要的古代音韻著作:廣韻、中原音韻等。此外,還有間接的古音資料如:漢語音韻學有些基本概念和方法:漢語音韻史.漢語音韻學的研究物件——歷代漢語音系及其發展過程——構成了漢語音韻史。目前學術界的共識為,將漢語音韻史分為上古漢語、中古漢語和近代漢語三段時期。每個時期都有其代表音系,上古、中古、近古的代表音系分別是詩經音系、廣韻音系和中原音韻音系。這並不是說,這些時期自始至終、從南到北,無一例外地用同一音系的語音。漢語的語音一直演變,某一具體年代的代表音系可能與當時的語音差別很大,例如在《廣韻》撰寫成稿的北宋時期的語音,與《廣韻》裡所反映的語音已經相差很遠了;漢語在不同地域的巨大差異也一直存在,但由於古音資料之匱乏,音韻學在研究或談及某個具體年代的漢語語音時,往往只涉及該年代所具有的有代表性、為韻書等所紀錄之語音音系即讀書音,一般不涉及方言。研究古漢語音韻,就必然涉及到通用語語音狀況。但是讀書音與全國通用語的實際語音狀況,並不一定相同。明清時期的通用語是官話,清末官話採用北京音可確定,但在此之前,究竟是金陵音、北京音、洛陽音,各家的說法並不相同。而更早的時候,如唐宋之際的中古時期,甚至連是否存在通用語,是否有標準音,標準音以什麼地方的語音為依據這些基本的問題,學術界都有爭論。例如,作為中古代表音系的廣韻音系,馬伯樂等部分學者,認為很可能是以唐代長安方音為基礎;而另一部分學者,如羅傑瑞和柯蔚南,則認為這種說法毫無根據,並認為唐代長安音未必是全國通用語。先秦音韻史.上古漢語的音節具體長什麼樣存在爭議。下面列出一些基本達成的共識:漢代音韻史.軟顎音顎化.白一平指出,部分中古章組字與見組字諧聲,可能來自顎化。例如章母支韻“支”與群母支韻“技”諧聲,上古分別為*ke和**greʔ。*r介音阻礙了顎化,使見組在重紐四等韻位置有許多空位。:569-570響音音變.上古漢語有清響音系列,現代方言中已經消失。:26分別是/r̥/。它們的中古對映為:另外,上古邊音/*l/在非三等環境強化為定母/d/,:30–32在三等環境弱化為以母/j/。沙加爾稱,邊音前如有字首會阻礙強化或弱化,如他將“林”擬作*Cə-lim。:34中古來母/l/則來自上古/r/。:40–42:199–201六朝音韻史./ɡ/的弱化.非三等濁軟顎塞音*ɡ在三等音節中保留為群母。知莊組產生.上古*r介音的弱化不僅影響了中古母音的格局,還使得舌冠音聲母端精組分化出知莊組。:580隋唐音韻史.輕唇化.早期中古漢語唇音接純三等韻變為晚期中古漢語唇齒音,發生後三等介音也消失。據白一平,輕唇化可能是方言音變擴散的結果。宋代音韻史.入聲消失.宋代的漢語官話發生重大變化,就是入聲漸漸消失。宋代大量的韻書仍舊記載了入聲字,連帶民間出版百科全書《事林廣記》的《初學類》也記載著「字有四聲:平聲者哀而妄,上聲者厲而舉,去聲者清而遠,入聲者直而促」。不過,似乎這些只是來自唐代韻書的承傳,是書本知識與誦讀唐詩所需。學者從宋代人的詩詞發現到入聲正在漸漸消失。第一步是/-k/與/-t/合一,同與陰聲韻相配對押,而/-p/與/-m/對押。第二步是/-k/,/-t/與/-p/都變/-ʔ/。最後一同消失。陰聲:/-ø/純母音收尾陽聲:/-m/,/-n/,/-ŋ/入聲:/-p/,/-t/,/-k/中古漢語是/-m/與/-p/押韻、/-n/跟/-t/押、/-ŋ/與/-k/押。民國學者周祖謨指出,在《廣韻》之中/-t/及/-k/是不與陰聲韻相承,但到了北宋邵雍《聲音唱和圖》卻是將入聲配入陰聲韻,證明入聲開始消失。事實上,此時的/-t/與/-k/已弱化為/-ʔ/,只有/-p/仍舊保留、仍與/-m/對押。到了金末文學家元好問《後飲酒》一詩,適、夕、默三個/-k/入聲字已跟/-p/入聲字「濕」相押,似乎連/-p/亦已弱化為/-ʔ/。至此,入聲全部弱化,已經接近消失。今日,閩語仍完整保留/-p/,/-t/,/-k/,/-ʔ/四種尾音的入聲、客家話和粵語則保留/-p/,/-t/,/-k/三種尾音的入聲,吳語仍保留弱化入聲/-ʔ/。北方只有晉語保留了/-ʔ/。官話方面,下江官話及西南官話有部份地區仍留有/-ʔ/,但絕大部份語區完全丟失入聲。元代音韻史.元代的音韻之學有一猛躍,就是《蒙古字韻》出現。此書仍是韻書,但卻標有八思巴字拼寫的漢語。由於八思巴字來自藏文,藏文字母來自七世紀梵文,八思巴繼承了梵文字母千年的經驗、藏文字母數百年的經驗。過往漢字只能用反切來模仿字音,只能較順利地分拆出聲母——首子音,但韻母部份卻是介音、母音與尾子音混合不分,漢字一直未能分拆成字母,代表漢語音韻學未臻化境。但《蒙古字韻》卻清楚寫下如何用八思巴字母拼寫漢音,即是說漢字已第一次成功拆解。這也是何以元代文人儒生對八思巴字如此推崇。不過,八思巴字未能拼出漢語的聲調。而且,元朝滅亡後,八思巴字廢棄,無人再學習研究,漢語音韻學從此錯過了躍進之機。一直要等到葡萄牙傳教士來華,漢語才再完美地拆解。元代有本專為編寫北方戲曲的音韻書,是周德清的《中原音韻》。由於它並非是為了古典文學而成,學者都相信《中原音韻》代表了元代北方漢語。入聲在南宋晚期便在北方官話中消失,首次記錄這變化的便是《中原音韻》。《中原音韻》的四聲是平聲陰、平聲陽、上聲、去聲。入聲消失,分派到了平、上、去聲。元代的漢語北方官話更開始丟棄/-m/韻尾。明朝將元朝逐回大漠,佔領元朝首都大都,獲得蒙古王室世代相傳的金匱之書——《蒙古秘史》。朱元璋為了訓練通曉蒙古語的翻譯人材,命令投降明朝的那些通曉蒙古語的色目人篡寫教材,精細地用漢字標蒙古詞匯的發音,編成了蒙漢對照的生字表《華夷譯語》;更將《蒙古秘史》用同樣方法——漢字意譯、標音,寫成《元朝秘史》一書。現代學者從《元朝秘史》的蒙漢對譯發現部份-m字已經開始消失。比如蒙古語靜動詞的過去時態字尾-qsan,在書中有時竟音譯為「黑三」。「三」的中古漢語是sam,今日粵語、閩南話、客家話仍保留/-m/音;但官話是san。換句話說,元末明初,「三」在北方話已變成san,/-m/開始轉/-n/。但總括來說,元末北方話還保留侵尋、監鹹、廉纖這些-m尾音。功用.學習古代漢語語音,有助於瞭解現代漢語語音的來歷,從而對普通話/國語語音以及本地區的方言語音有更深入的認識;音韻學還對古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有所幫助。漢語音韻學最重要的是幫助閱讀古代的另外對於歷史學、考古學、文字學、文學史、民族學、敦煌學、中亞學等學科的研究可以提供可靠的資料。 | 697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漢語音韻學",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79"
} |
反切又稱翻切、反語、音反,是用兩個漢字給一個漢字注音的方法;兩漢字的上字取其韻和調,拼合出被注音字的讀音。反切長久以來是漢字文化圈為漢字注音的常用方法。歸字或反切歸字,是根據反切上下字確定“被切字”在切韻圖中的音韻地位,即「依切求音」或「按字求音」。反切法之起源有說啟發自西域梵文字,狹義來講,規律整齊的反切注音系統是拼音字母系統。起源考.反切以前的注音方法.在反切法誕生之前,直音法是常用的字書注音方法。這種方法在東漢之前佔據字書之主流,例如《說文・玉部》:「珣,讀若宣」;《說文・宀部》:「宋,居也,從宀木,讀若送。」等。一般是用一個字注另一個同音字。也因此,直音法侷限十分明顯:依時空之不同,每個字的發音都有差異,且一些情況下,使用某字的假借字或生僻字來注音,有時反而會造成不解。這種情況在其他注音方法出現後得到改善,而韻書也常常把多種方法一起使用以追求準確。反切興廣的年代.關於反切法之起源,學界說法不一,但可以確定的是,它出現於佛教傳入中原後的東漢,魏晉開始盛行。至於誰是第一個用反切的人,自古以來便無定論,但總結起來不外乎三類:此三類說法在年代上並無太大出入,但第三種「反切西域說」卻受到很大反對,例如以胡以魯為首的人指出漢代以前所見的「合音」現象,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之焉」為「旃」等,就可以做為反對證據。錢大昕說《詩經》已有反切,並駁斥反切受佛經影響,「豈古聖賢之智乃出梵僧下耶」,「吾於是知六經之道,大小悉備,後人詹詹之智,早不出聖賢範圍之外也」。雖然「合音」和「反切」都是「二字出一音」,但本質卻不同。合音完全出於自然,先出現「不可」,快讀時自然合音為「叵」,當中並非有意識分析字音,「不可」也不是為標注「叵」音而出現;反切則是自覺分析漢字讀音的結果。反切法的具體發展顯然獨立於佛學。唐代韻書獲列為官方正音的指導,漢語言聲韻學進一步發展,產生了相當多集大成的學術典籍。“反切法發展與佛教相關”的第三種說法,多來自宋以後的學者,很可能受到唐代佛教興盛影響,美之譽之。但事實上,宋以前反切法的使用者,大都是正統儒家學者,並沒有梵文或者佛經翻譯背景。僅此一條看來,反切法應當是漢語聲韻學發展到一定階段、根據漢語漢文特性而自發產生的原創設計。由反切孕育出的韻書時代.反切乃中國第一套科學的拼音系統,是古典聲韻學的一大里程碑。它對後世的影響巨大且不可否認。例如《切韻考》雲:「蓋有反語,則類聚之即成韻書,此自然之勢也」,言反切是韻書之基礎也。自漢代出現反切以來,大大便利了文人對古籍的學習和在創作,由於當時學術派別與師承之傳統,後來所編排的韻書也各有差異。而以《切韻》為首的韻書打破了這樣的局面,開啟了中國古代語言學的新時代。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漢語語音系統的基本資料,是漢語音韻學的基礎之一。拼讀方法.中國古代沒有拼音,用兩字來注一字注韻母和聲調,如「𠁁,徒口切」:「徒」聲母為定母,中古擬音[d],「口」韻母為侯韻,中古擬音[əu],聲調為上聲,故𠁁為定母侯韻上聲,中古擬音[dəu]上。但古字典的反切只適用於當時的古音,不可單憑古代字典的反切音套用到現代音,古音到今音經過演變,且不同漢語族語言也有不同規律,如𠁁只憑古字典「徒口切」取「徒」的普通話聲母t,和「口」的普通話韻母ou3,推斷普通話讀作tou3,則為錯誤,因為按普通話演變規律,「徒」中古聲母為全濁音[d],其仄聲字聲母要變不送氣清音d[t],所以𠁁的現代普通話讀音是dou4[təu˥˩]。可見按「上字取聲,下字取韻」的原則,古人或能很準確讀出一字字音。然而由於古今音變,古代所製定的反切到後世已不能再簡單以「上字取聲,下字取韻調」的原則讀出該字正音。依《廣韻》一書,除了「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之原則,還有一口訣:「上字分陰陽,下字辨平仄」。按「上字分陰陽」的規則,歸字的陰陽調與上字的陰陽調一樣,若上字是陰調則歸字亦取陰調,陽調同理;將下字的陰陽調誤當成歸字的陰陽調是常見誤切,如羥是氫,讀成「強之陽上聲」是錯切。變體.反切可延伸到用多於兩字注音。如用三字注音,首字同樣注聲母;而中間的字注韻母,末字注聲調。 | 698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反切",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80"
} |
旋律是由一系列不同或相同音高的音,以特定的高低關係和節奏關係聯絡起來的一種音的序列。旋律對於人的聽覺感觀來說相當於視覺感觀中的線條的概念。旋律是體現音樂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主要元素之一。旋律進行中出現的高高低低的音透過節奏的變換形成的一種線條性的錯落組織,叫作旋律線,將樂譜中的音高位置用線條連線起來,就是一條形象的旋律線。也就是說,旋律是和節奏緊密聯絡的。一般來說,上行的旋律逐步傾向於緊張,而下行的旋律逐步傾向於放鬆。 | 698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旋律",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83"
} |
嘉絨語,又作嘉戎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羌語支。通行於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曾為格勒得沙共和國革命政府官方語言。嘉絨語的文藝作品極少,史上第一部以嘉絨語拍攝的電影是2018年上映的《阿拉姜色》。嘉絨語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語言,是漢藏語系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原始漢藏語的一些語音形式應該構擬成*tr-ku/tə-krú/。名稱.“嘉絨”來自藏語--shar rgyal-mo tsha-ba rong“東方女皇的熱溝谷”,是曾經康區的一部分,現在絕大部分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這個藏語詞彙轉寫為漢語就是“嘉絨”“嘉戎”“嘉榮”。四土話讀作[kɯrɯ]。嘉絨語使用者以前被劃為獨立民族,1954年中國政府將其與藏族合併。:44方言.基於互通度,Gates (2014)將嘉絨語分成5種語言:;藏語:#重定向 ,威利轉寫:rdzong 'bur)四土話有超過10萬使用者,分佈廣泛,其他3種方言則全部分佈在馬爾康市,每種使用者都不超過1萬人。:583茶堡話以外都是聲調語言。嘉絨語多數早期研究(如Jin 1949、Nagano 1984、Lin 1993)都關注四土話幾種方言,其他3種方言直到20世紀90年代都缺乏詳細記錄。四土話資料來自Huang and Sun 2002,茶堡話和日部話資料來自向柏霖 (2004, 2008),草登話資料來自Sun (1998, 2006)。嘉絨語不同於其他大部分漢藏語,是多式綜合語,有反向標記(Sun and Shi 2002, Jacques 2010)、擬態詞(Sun 2004, Jacques 2008)、動詞詞幹交替(Sun 2000, 2004, Jacques 2004, 2008)等形態學上很有趣的特徵。後者的例子土話。人口.Gates (2012):102-106列出下列5種嘉絨語人口統計資訊。總共約有8.5萬使用者。語法.與大多數漢藏語相比,嘉絨語的形態非常複雜;茶堡話是多式綜合語。它們傾向於字首,茶堡話甚至有9種可能的字首位置。嘉絨語動詞區分單數、雙數、複數。一部分嘉絨語字首的樣式相當老,字首鏈中至少有4個是新近出現的。:187–215嘉絨語的動詞形態相當豐富,除了時態,還表示人稱範疇:動詞的人稱和數與主語/賓語一致。在漢藏語系裡,除了嘉絨語,有許多語言也呈現動詞的人稱標記,例如景頗語。有的學者甚至懷疑,原始漢藏語可能有相同的動詞人稱標記,但是這個標記系統在漢語、藏語和緬甸語裡消失了,只保留在比較原始的語言裡。在漢藏語系裡,藏語和漢語具有悠久的統,卻丟失了原始語一些很重要的特徵,反而處於邊緣地區的語言比較接近原始語。句法上,嘉絨語基礎語序是SOV,向柏霖認為它已經維持了很久。SOV語序和字首傾向在型別學上相當罕見,僅在凱特語和幾種德內語支語言中發現。 | 698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嘉絨語",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84"
} |
布列塔尼大區是位於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半島、英吉利海峽和比斯開灣之間的一個大區,首府是雷恩。歷史.布列塔尼人為複雜。有一部份人是原始高盧人的後裔,另一部分是大不列顛島西南部的威爾士人和康沃爾人的後裔。由於英格蘭人的入侵他們往南遷徙,越過英吉利海峽,到達布列塔尼定居。而由不列顛遷移至此的海島凱爾特人的語言和當地民族的語言很相近,經過了漫長的歲月的融合,成為現代的布列塔尼人。在法語中,大不列顛一詞的意思就是“小不列顛”,由此可見此地人民和不列顛島之間的淵源關係。直到15世紀,布列塔尼是完全獨立的公國,處於法國和英國兩個大國的影響下。1499年,布列塔尼女公爵布列塔尼的安妮嫁給法國國王路易十二,此後布列塔尼失去了自治權。1532年,布列塔尼公國正式成為法國的一部分。在法國大革命之前,布列塔尼是按照主教的管轄區。按照當時的行政體制,省是最大的行政單位。法國政府把布列塔尼分成幾個省,而不承認這幾個省之間在歷史上和文化上的聯絡,等於否定了布列塔尼作為一個地區的存在。在1956年,法國政府建立一個新的行政單位:大區,每個地區由幾個省組成。現在的布列塔尼地區由莫爾比昂省、阿摩爾濱海省、菲尼斯泰爾省、伊勒-維萊訥省四個省組成,而大西洋盧瓦爾省被劃入另外一個地區。很多布列塔尼人對此表示不滿,認為該省應該歸回布列塔尼。時至今日,布列塔尼人當中仍然有一些民族主義者認為,該地區應該獲得完全的政治獨立。少數激進分子選擇了暴力鬥爭,布列塔尼解放陣線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法國警方認為,2000年4月19日發生在布列塔尼地區一家麥當勞餐館附近的炸彈爆炸案,很可能就是該組織所為。在這次爆炸中,一名婦女身亡。布列塔尼也被分為阿摩爾,因為沿海地區的居民和大陸內地的居民在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顯示出許多不同之處。傳統文化.布列塔尼的傳統語言是布列塔尼語,但是這種語言現在面臨消亡。至今,仍然使用布列塔尼語的地區在西部莫爾比昂省、阿摩爾濱海省和非尼斯泰爾省三個省。自從12世紀,伊勒-維萊訥省和大西洋盧瓦爾省的地區放棄了布列塔尼語而換用法語。使用布列塔尼語的地區被稱為"Breizh Isel" / "Basse Bretagne" “下布列塔尼”,而換用法語的地區叫"Breizh Uhel" / "Haute Bretagne" “上布列塔尼”。布列塔尼東部的法語方言為加洛語,這種方言有布列塔尼語的底層。布列塔尼的特產食品包括:玫瑰海岸.從佈雷斯特到雷恩兩城之間的粉紅色海岸,位於布列塔尼北部,被稱為玫瑰海岸。這一帶可以看到許多玫瑰紅色花崗岩散落在海岸,奇形怪狀的石頭形成了極為特殊的景觀,這些石頭在陽光照射下顯示浪漫的玫瑰色,而石頭本身就透著淡淡的粉紅色,而且還散佈著點點的光芒。高盧海岸位於玫瑰海岸東面,從Pointe de L’Arcouest出發,可搭乘船前往佈雷阿島。普盧格雷斯康海岸Plougrescant擁有十分特殊的地質景觀,包括海蝕地形、海水退去後形成的鹹水湖。這是數萬年前火山爆發後,熔岩遇水急速冷卻所形成的特殊景觀。黑色岩石及崎嶇的地形,是這一區海岸的一大特色。 | 698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布列塔尼大區",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6985"
} |
青銅時代,又稱青銅器時代、青銅文明,在考古學上是以使用青銅器為標誌的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個階段。青銅是紅銅和錫或鉛的合金,因為其氧化物顏色青灰,故名青銅。由於青銅的熔點比較低,約為800℃;而硬度高,為銅或錫的2倍多,所以容易融化和鑄造成型。青銅時代初期,青銅器具比重較小,甚或以石器為主,進入中後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銅器和隨之的增加,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力水平提高,物質生活條件也漸漸豐富。青銅鑄造術的發明,與石器時代相比,起了劃時代的作用。青銅時代是在三時代系統中的第二時期,三時代系統是丹麥考古學家克里斯蒂安·於恩森·湯姆森在1836年時所提出,共分為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青銅時代的特色是青銅的廣泛使用,即利用銅與錫、鉛、銻或砷的合金製作工具和武器。歷史.術語“青銅時代”起源於希臘神話中的“人類世紀”,指人類存在於地球上的時段。其中的“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被現代歷史學家歸類於神話虛構,而“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被視為恰當地闡釋了歷史。這個時代總體上以在很多地域大量採用青銅為特徵,儘管在各地區各時段青銅技術的引入和發展程度並不都相同。人工冶煉錫銅的技術需要集合生產技術。錫必須被開採出來,熔化分離,接著加入熔化的銅形成青銅合金。青銅時代是一個大量利用金屬和發展貿易網路的時代。亞洲的青銅文化.近東.青銅時代在古代近東開始於前4千紀的蘇美爾; zh-sg:蘇美爾; zh-tw:蘇美文明崛起。有些人認為古代近東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他們實踐了精耕細作的全年農業,發展了一套文字書寫系統,發明了,建立了中央集權的政府、法典、帝國、社會階層、奴隸制度和組織化的戰爭。這個地區的社會為天文學和數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亞.位在現今俄羅斯南部及蒙古國中部的阿爾泰山脈被認為是塞伊瑪-圖爾賓諾現象之發源地,推測是西元前二千年此地區的氣候變化以及引發的生態、經濟及政治變化,讓許多人迅速的往外移居,往西到達東北歐,往東移居到中國,往南則移居到越南及泰國,橫跨四千英里的邊界,移居的過程只經歷了五到六代,使得從芬蘭到泰國東部的人有相同的金屬工藝,以及養馬和騎馬的技術。而且也推測同一次的大遷移也使得烏拉爾語系的語言拓展到歐洲及亞洲,其中有39種語言是現存的,包括匈牙利語、芬蘭語、愛沙尼亞語及薩米語。不過最近在南西伯利亞及哈薩克的遺址研究及基因化驗,較支援這些青銅文化是因為往東的造成的觀點,因為這些技術在西方已為人熟知相當一段時間。中國.甘肅馬家窯文化的青銅小刀,年代約為公元前2900-2740年 。最早提出「青銅器時代」觀唸的是張光直院士,他在《中國青銅時代》一書中明確指出夏、商、週三代為鼎盛期,而後還有春秋戰國時代,現存至今的後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見的大型青銅器。根據考古的發現,商朝前期,以鄭州的二里崗為中心,輝縣的琉璃閣、洛陽的東干溝等殷商時期的遺址屬於這個時代;商朝的後期,以安陽的小屯村為中心,鄭州公園區的上層、洛陽的泰山廟遺址和墓葬屬這個時代;周朝前期為中心、上村嶺虢墓、新鄭鄭墓、壽縣蔡侯墓為這個時期的代表;戰國時期,洛陽澗濱為中心,輝縣琉璃閣、古圍村,長沙和唐山的戰國墓地屬於這個時代。#重定向根據最新的發掘成果,中國南方也在商朝前期進入了青銅時代,最有代表性的是四川的三星堆遺址,湖北武漢的盤龍城遺址,湖南長沙的炭河裡遺址,江西新幹大洋洲商代大墓等的出土青銅器,證實了長江流域也有發達的青銅文明。在青銅時代,中國已經建立了國家,有了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並且從其上之銘文,如毛公鼎可知漢字已發展成熟。長江中游地區自創發明了冶煉技術,併到石家河文化時已形成青銅文明。石家河文化常用氧化銅與硫化銅搭配著冶煉,並自行原創發明了錫銅以及錫鉛銅三元合金技術。少量發現的鑄造的小型銅器直接顯示,石家河人熔銅並用銅液鑄造。是迄今發現最早的青銅器。南亞.印度次大陸的青銅時代從西元前3300年起,也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開始。印度河流域的居民哈拉帕人發展了冶金及煉製銅、青銅、鉛及錫的技印度的青銅時代之後是鐵器的吠陀文化,哈拉帕文化約在西元前1700至1300年,橫跨了青銅時代及鐵器文化,因此不易精確的定年。東南亞.歷史上第一個青銅鼓是東山鼓,是在越南的紅河三角洲及中國的南方。這和史前越南的東山文化有關。在泰國班清發現的考古遺物可追溯到約是西元前2100年。在緬甸的娘甘內,有發現青銅器、陶瓷及石器,年代約在西元前3500至500年之間。查爾斯·海亞姆發現的Ban Non Wat,其中有六十個墳墓,其中有複雜的銅器,埋葬的人可能有相當的社會地位。歐洲的青銅文化.愛琴海.愛琴海的青銅文化開始於西元前3200年,當時的文明形成一個貿易網路,提供錫及木炭給賽普勒斯,開採銅礦,治煉後再和錫製成青銅。青銅物品出口的範圍很廣,也支援了當時的貿易。根據地中海青銅器遺跡的同位素分析,發現一些青銅器可能起源自英國。中歐.中歐的早期青銅器,其特色是土葬的墓地。在匈牙利東部的克勒什河,發現有青銅時代早期遺跡,包括Mako文化、Otomani文化及Gyulavarsand文化。南歐.也稱為義大利青銅文化,是在義大利中部和南部的文化,跨越了銅石並用時代及青銅時代。Camunni是一群不確定從哪裡來的人,住在,是今天的倫巴第中部。高加索.北高加索Maykop文化中用的遺物年代約在西元前四千年,因此砷青銅的技術開始在南歐和東歐傳播。非洲的青銅文化.埃及.由於埃及境內缺乏銅礦資源,所以古埃及所留存的青銅器不多。古埃及第二王朝時期開始出現青銅器皿,從此進入青銅時代,但直到新王國時期才開始普遍應用青銅器。撒哈拉以南非洲.一般認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青銅器比鐵器更晚產生,是從石器時代直接過渡到鐵器時代。其掌握青銅製造技術應不晚於公元前第1千年。美洲的青銅文化.南美莫切文化也有使用青銅器青銅器技術被印加文化發揚光大,用在實用物品和雕塑中。後來在西墨西哥也有少量的青銅器製品,可能和安地斯山文化有接觸,或者是獨立的發展出青銅器技術。書籍. | 700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青銅時代",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08"
} |
《總統每日簡報》是每天早上呈交給美國總統的一份高度機密的情報檔案,由下屬的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國家安全域性等其他美國情報機構的國家情報總監負責製作和遞交給白宮。簡報的起始日期等由於缺少公開資訊而尚不明確,但至少自福特總統以來就已存在。《總統每日簡報》是一本藍色的三環活頁筆記本,封頁上印有“總統每日簡報”。內容是中央情報局認為在過去24小時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和資訊,包括針對美國的潛在恐怖威脅以及外國領導人的身體狀況等。曾擔任克林頓總統首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詹姆斯·沃爾西稱:“如果有什麼新的、令人興奮的以及重要的事情,這都是《總統每日簡報》的主要內容,就像是報紙的頭版。”據說,《總統每日簡報》由中央情報局的一位彙報者和局長於每天上午8時送到總統的辦公室。通常情況下,這個時候會有另外三個人在場,副總統、國家安全顧問以及白宮幕僚長。他們會得到這份簡報的影印本,另外國務卿和國防部長也有一份。候任總統從當選到正式上任期間也能得到一份簡報。據說,有權看到這份簡報的人不超過10個,等他們看完之後,這些影印本將會被帶回,送到中央情報局總部。簡報裡的內容也並非絕對正確,有時候會有錯誤,並有時候說得太過、有時又說得太輕,但其重要性仍不言而喻。《總統每日簡報》的內容第一次向公眾解密是2004年4月,當時美國國會正就911事件進行調查,獨立調查委員會要求白宮解密2001年8月6日當天的《總統每日簡報》。 | 702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總統每日簡報",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25"
} |
儺戲是由儺舞發展而來的戲曲劇種。演員多佩戴代表神靈的面具,部分地區則塗面化妝。表演動作較為原始,音樂多用鑼鼓伴奏、人聲幫和。演出時間多在特定節日,平時一般不表演。主要流傳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包括漢、侗、苗、壯、瑤、彝、土家、布依、仡佬、藏、門巴、蒙古等民族。電影《千里走單騎》中有關於儺戲的情節。進入國非遺名錄的儺戲包括:河北武安的武安儺戲,安徽池州的池州儺戲,湖南新晃的侗族儺戲、沅陵的沅陵辰州儺戲、冷水江的梅山儺戲、臨武的臨武儺戲,貴州德江的德江儺堂戲、道真的仡佬族儺戲、荔波的荔波布依族儺戲、金沙的慶壇,江西萬載的萬載開口儺、德安的德安潘公戲,湖北鶴峰的鶴峰儺戲、恩施市的恩施儺戲,山西曲沃的任莊扇鼓儺戲。 | 703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儺戲",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32"
} |
焦耳是國際單位制中能量、功或熱量的匯出單位,符號為J。焦耳是因紀念物理學家詹姆斯·焦耳而命名。1焦耳可以定義為:用單位表示可表示為:formula_1與力矩單位的混淆.雖然在單位方面,表示焦耳為牛頓·公尺是正確的,為了避免與力矩單位發生混淆,國際度量衡局並不鼓勵這種用法。力矩與能量的物理意義完全不同。就物理量本身來說,能量由力和距離內積得到,是純量;力矩由力和距離外積得到,是向量,兩者有根本的不同。實際例子.一焦耳能量相等於施加一牛頓的作用力於任意物件,使之移動一米距離;也等於在重力影響下將一個質量為102克的蘋果抬高一公尺;或是1瓦特的功率作1秒所釋放的能量。單位轉換.一焦耳相等於:)以焦耳定義的單位:應用範圍.熱量.「熱量」與「熱能」並不相同,兩者之間的關係,就好比是做功與機械能之間的關係一樣。 | 703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焦耳",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34"
} |
千瓦⋅時,常稱度,是一個能量單位,相當於一件功率為1,000瓦的電器在使用1小時之後所消耗的能量,等於360萬焦耳或formula_1爾格。千瓦⋅時通常用作電力公司向消費者輸送的電力的計費單位。簡介.定義.千瓦⋅時等於1千瓦功率在1小時內做的功:formula_2相反地,1瓦特等於1焦耳/秒。1千瓦⋅時等於3.6 × 106焦耳。千瓦⋅時的組合為國際單位制所認可。說明.千瓦⋅時一般被廣泛使用的符號表記為kWh,通常在商業、教育和科學出版物以及媒體中使用,它也是電力工程中常用的單位,但這樣的表現方式並不是國際單位制的常用風格。kW⋅h和kW h的表記方式較不常用,但其與國際單位制一致。由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發布的一本指南,則建議不要使用kWh以免造成混淆。另外,美國電動汽車的官方認證標籤上,其使用的燃油經濟性指標對於千瓦⋅時縮寫為kW-hr。單位轉換.能量單位包括焦耳、瓦⋅時、千瓦⋅時、電子伏特、卡路里的單位轉換如下:用法.千瓦⋅時這個單位主要用於量度電力,因為千瓦⋅時比焦耳更容易被大眾瞭解,並更易依據電器使用時數來計算。另一方面,焦耳相對千瓦⋅時的單位量度太小,較不方便計算,而中國大陸亦有公共機構在收費單上使用兆瓦⋅時。更大的單位還有吉瓦⋅時,為千瓦⋅時的千分之一。電力銷售.公用事業出售電力給消費者通常使用千瓦⋅時作為計算單位,公用事業收取的電力價格可能因地區、使用的時間而異。在美國,不同州的電價可能相差達三倍之多。小型使用者通常僅依據使用電量、傳輸服務和額定容量計費,但較大的使用者需要支付的額外費用。即在相當短的時間內的最大負載量,這是為了補償維持所需的設施,工業使用者還可能根據其負載的功率因數收取額外費用。 | 703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千瓦·時",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35"
} |
卡路里。因為歷史原因,卡路里有兩種定義:在學術界有多種嘗試來區分兩種卡路里,譬如用不同的縮寫,cal 和 Cal,但都沒有被廣泛採納。在國際單位制中,熱量的標準單位是焦耳。物理學定義.由於科學家發現水在不同溫度下的比熱容不同,所以衍生了以下不同的定義:食物熱量及營養學應用.在歐洲,食物熱量同時標註千卡和千焦耳。在美國和加拿大,只標註卡路里。在中國大陸,一般只標註千焦耳。在香港、新加坡等地用千卡標註。譬如同樣的東西,在歐洲會是“485 kJ /117 kcal”,在北美是“Calories: 117”,在香港是“117 kcal”,而在中國是“485千焦”。營養學建議,以基礎代謝率 (BMR)算,一般成年人一日吸收的熱量在1800至2400大卡,大約相當於7500到10000千焦耳,太多或太少都不健康。一克蛋白質、醣類可產生4大卡的熱量,一公克的脂質可產生9大卡。 | 703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卡路里",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36"
} |
南寧市第二十六中學是南寧市一所普通完全中學。目前共有兩個校區。民族校區為初中部,佔地面積12227平方米,於1985年投入使用,位於南寧市青秀區民族大道58號。五象校區為高中部,佔地面積95737平方米,於2012年投入使用,位於南寧市良慶區盤歌路1號。校園建設.2009年11月11日,南寧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南寧市第二十六中學五象校區工程初步設計,工程設計概算為9886.10萬元。2019年9月6日,南寧市第二十六中學收回五象校區南側用地,佔地面積十餘畝。2019年9月30日,南寧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調整工程設計概算為19977.44萬元,淨增10091.34萬元,調增的主要原因是建設用地費增加和深化設計。2021年3月10日,南寧市第二十六中五象校區改擴建工程啟動招標,擬擴建的建築面積為17310平方米,專案總投資約7908.58萬元。相關事件.2013年12月3日起,因周邊部分工地不按規矩灑水,煙塵瀰漫,南寧市第二十六中學五象校區師生們被迫戴口罩上課。12月5日,相關部門向媒體通報稱已介入此事,加大了施工現場的監管力度。2017年9月19日,有網友發博稱南寧市第二十六中學五象校區的學生宿舍不準使用窗簾,學生在宿舍內沒有隱私,在微博引發熱議。2021年4月23日,南寧市教育局決定南寧市第二十六中學原體育教師藍祿平和原副校長、原歷史教師黃積深因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喪失教師資格,並且不能重新取得教師資格。 | 703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南寧市第二十六中學",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39"
} |
紐西蘭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底為深藍色,左上方為英國國旗紅、白色的“米”字圖案,右邊有四顆鑲白邊的紅色五角星,四顆星排列均不對稱。紐西蘭是英聯邦成員國,紅、白“米”字圖案表明同英國的傳統關係;四顆星表示南十字星座,表明該國位於南半球,同時還象徵獨立和希望。紐西蘭最早時沒有自己的標誌,因此1867年1月15日在總督喬治·格雷的命令下使用寫有“NZ”字樣的旗幟,不過在兩年後的1869年,時任總督寶雲邀請英國皇家海軍上將設計紐西蘭航海旗,馬卡姆在他的方案中加入南十字星座圖案,10月23日被寶雲採納,這就成了現在的國旗的最早雛形。現在的國旗和那時的紐西蘭航海旗一樣,不過當時的紐西蘭國旗是英國國旗,紐西蘭航海旗只能使用於海上的政府船上,不用於內陸。後來在1899年,紐西蘭航海旗在旗子原來南十字星座的地方追加上一塊白色圓盤狀的底色將四顆紅星星座圖案圍住。1902年3月24日,英國君主愛德華七世議案。紐西蘭政府在6月12日發表公告,將原來是航海旗的南十字星座旗取代英國國旗,作為紐西蘭的正式國旗使用至今。2014年10月29日,總理約翰·基表示將推動國旗公投,並於2015年8月10日公佈由新國旗評選12人小組,從10,292件投稿中選出的40件入選作品,並於9月決選出4件作品,作為當年11月樣式公投的投票。2015年12月15日,紐西蘭民眾票選出藍、黑色為底的銀葉蕨圖樣,旁邊搭配與原本國旗相同的紅色南十字星圖案,收到的總票數為154萬6734票,投票率48.78%;2016年3月,將其與現今國旗進行最終投票的公投表決,有56.61%的民眾決定保留米字旗設計的原國旗。設計.旗幟所用的色彩分別是Pantone 186C和白色。 | 705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紐西蘭國旗",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57"
} |
沙烏地阿拉伯國旗是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自1973年採用的國家象徵,是一面綠底旗幟,中間為白色的阿拉伯文及白色。阿拉伯文書寫的為伊斯蘭教的清真言。設計.旗地為綠色,旗面上以白色的三一體阿拉伯文書寫了清真言:"lā ʾilāha ʾilla-llāh muḥammadun rasūlu-llāh"“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阿拉使者”下方則繪有一把白色的。旗幟的綠色是伊斯蘭教中最神聖的一種顏色,是伊斯蘭教的象徵。旗幟的旗面使用了這個顏色,表示沙烏地阿拉伯是一個伊斯蘭教國家。旗幟上《古蘭經》的教諭再次突現伊斯蘭教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特殊地位。白色的阿拉伯彎刀象徵不惜發動聖戰,來捍衛伊斯蘭與國家的榮譽,而白色也代表了純潔。規定.由於清真言是伊斯蘭教信仰的核心,因此國旗在沙烏地阿拉伯人眼中是相當神聖的,所以有一些特別的規定,例如不可降半旗,不可用在商品上;做好的國旗時要精確檢查文字有無錯誤;為了避免從背面看時文字變成反的,要把兩面旗背對背縫合成一面使用。同時沙烏地阿拉伯國旗制定了另外的豎直懸掛版本,即圖案需要擺正。 | 705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沙烏地阿拉伯國旗",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59"
} |
龐勳之變,又稱龐勳之亂,是唐懿宗鹹通年間的一場反唐起事,後被唐沙陀將領朱邪赤心所平定。過程.唐懿宗鹹通初年,在徐、泗二州的淮水流域七月這批戌卒已駐守桂林六年,忿於還鄉無望,於是在桂州譁變,劫奪糧庫,擁立糧料判官龐勳為都將,擅自捲旗北歸。龐勳一方面抗表請罪,另一方面仍命群兇邀求節鉞。朝廷派遣中使張敬思前來安撫,表示赦免戍兵之罪,並答應送歸徐州。龐勳率戍兵行至潭州,張敬思令其解除武裝,又有山南東道節度使崔鉉以嚴兵把守,引起龐勳等人戒備。戍卒不敢入境,泛舟東下。龐勳命令別將梁伾留守宿州,以姚周為柳子寨主,又遣劉行及、丁景琮、吳玫迥攻圍泗州。十月,詔徵河南、河東、山南諸道之師。韋保衡彈劾楊收引用嚴譔為江西節度使,收受賂款百萬。貶浙西觀察使楊收為端州司馬同正,鎮南軍節度使嚴譔流放嶺南。鹹通十年二月賜死楊收,四月賜死嚴譔。龐勳揮軍北上,從桂林到湖南、湖北、安徽到江淮,一直流竄回徐州,抵達符離,與宿州大將喬翔五百餘人戰於虹縣靈壁東的濉水,喬翔戰敗。龐勳決定進擊宿州。當時宿州無刺史,由宿州知州判官焦璐代理,城中已無餘兵,決定開挖汴水以阻止龐勳軍北進。由於水流尚淺,龐勳軍遂涉水而進。焦璐逃奔至徐州。乙未,龐勳再陷徐州,俘虜節度使崔彥曾、判官焦潞、李稅、溫延皓、崔蘊、韋廷乂等人,僅赦免監軍張道謹。遂出清府庫官帑,召募丁勇,不到十日已聚徒五萬餘人。廣大農民紛起響應,一時聲勢大震,江淮大亂。唐懿宗急遣沙陀騎兵馳援。龐勳軍攻泗州勢急,淮南節度使令狐綯慮失泗口,為龐勳軍奔衝,乃令大將李湘赴援,龐勳軍故意示弱乞降,十二月初五,龐勳乘其不備,發軍襲擊,李湘全軍覆沒。李湘與都監郭厚本皆被俘送徐州,龐勳斬下郭、李二人的手足,被送往康承訓處示威。鹹通十年二月己丑,龐勳軍急攻泗州,遣牙將李員入城見刺史杜慆曰:“留後知中丞名族,不敢令軍士失禮,但開城門,令百姓存活,無相疑也。”杜慆不聽,反而執殺李員。此時龐勳軍內部亦開始分化,孟敬文有異心,龐勳殺之於徐州,又殺崔彥曾等。鹹通十年率數千騎作前鋒,追擊龐勳軍於亳州。龐勳軍降者甚眾,迅速潰敗,崔彥曾故吏路審中開門放官軍入徐州。龐勳最終在宿州戰死,生脫者才千人。之後唐官軍大力追捕桂州戍卒的親族餘黨,株連數千人。影響.唐玄宗時期,南詔逐漸脫離唐朝的統治。安史之亂爆發的前一年朝廷發兵討伐南詔,喪師二十萬餘眾,國力大減,安祿山趁機起兵叛唐。安史之亂爆發乃至於平定之後,北方藩鎮長期處於獨立或半獨立狀態,朝廷財務收入長期倚重江淮一帶,透過漕運以支援中央,但龐勳之亂破壞了江淮漕運,直接影響中央財政。乾符初王仙芝、黃巢等在河南、山東等地起兵,轉戰各地,廣明元年十二月,黃巢軍攻陷長安,僖宗被迫逃亡四川。待黃巢降將朱全忠盡殺宦官並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這時唐朝已名存實亡。因此歐陽修認為唐代衰亡是間接由南詔喪師引起,《新唐書》總結教訓:“懿宗任相不明,籓鎮屢釁,南詔內侮,屯戍思亂……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 | 706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龐勳之變",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65"
} |
節度使,中國古代軍事將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節度使系地方軍政長官,簡稱節度、節使、節帥。唐代駐守於各道的武將稱為都督,都督帶使持節的稱為節度使。一般情況下也時常稱持節的各鎮守軍官,如觀察使、招討使和安撫使等為節度使。唐節度可分為:沿革.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北周及隋改稱總管。唐代稱都督。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多省並罷,惟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每遇戰事發生,由朝廷派遣行軍總管統率出征或備禦。規模較大的戰役,又設定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總管。《資治通鑑》第二百一十卷唐紀二十六有載:唐睿宗景雲元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新唐書·百官志四》載:“節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持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辭日,賜雙旌雙節。行則建節、樹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驛則上聞。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將鳴珂,金鉦鼓角居後,州縣齎印迎於道左。”唐玄宗開元年間,設立了磧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河東、范陽、平盧、劍南、嶺南十個節度使,范陽〈今日北京地區,即古幽州〉節度使是節度使中兵力最大的。此時的節度使多由胡人擔任,往往封郡王。朝廷任命節度使,要授予其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節度使初置時,作為軍事統帥,主要掌管軍事、防禦外敵,而沒有管理州縣民政的職責,肅宗以後,天下糜亂,不得不仿照漢末州牧統管軍民政務之制,令節度使兼管內觀察使及駐州刺史,於是其許可權逐漸擴大,總攬一區的軍、民、財、政,所轄區內各州刺史均為其節制。安史之亂後,國中遍置節度使,多為安史之亂的叛將和平叛戰事中崛起的軍閥。各統一道或數州,軍事民政,命官、徵稅,皆得獨立,父死子繼,自以世襲,號為留後而不待朝命。朝廷無力討伐,往往姑息了事,承認其地位,世稱藩鎮,迄於唐亡。五代時期,節度使的權勢達到了極點,皇帝的擁立與罷黜都取決於節度使,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開國君主均為節度使。不過,後來郭威、趙匡胤只是兼任節度使的禁軍領袖,和朱溫、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等鎮守地方的節度使不同。宋朝建立後,宋太祖鑒於唐末五代時期節度使割據一方、相互混戰的教訓,對各地節度使採用了賞錢但無軍權的辦法,給予功臣銀錢田地,要求他們解除兵權,史稱杯酒釋兵權,解除了時任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石守信對禁軍的控制。並派遣文臣擔任知州事,限制了節度使節制郡縣的權力;又以轉運使接管了節度使的財政權利;將地方上強壯計程車兵編入禁軍。凡此種種,節度使徒坐空城而已。原來建制為藩鎮的州被稱為節度州,知州兼任節度使。如宋真宗時的河西節度使、知許州石普。既是知州,又是本州節度使、觀察使。之後,節度使成為武將的最高階官和宗室、文臣勳舊以及宰執的加官,侍以降麻、賜旌節、鑄三印〈節度使印、管內觀察使印、節度州印〉。恩數與執政同,景德後,凡拜節度使者授旌節門旗二、龍虎旗一、旌節一、麾槍二,豹尾二。旗以紅繒九幅,上設耀篦、鐵鑽、髹槓、緋纛。旌用塗金銅螭頭,髹槓,綢以紅繒,畫白虎,頂設髹木盤,周用塗金飾。節亦用髹槓,飾以金塗銅葉,上設髹圓盤三層,以紅綠裝釘為旄,並綢以紫綾複囊,又加碧油絹袋。麾槍設髹木盤,綢以紫繒複囊,又加碧油絹袋。豹尾,製以赤黃布,畫豹文,並髹槓。哲宗以前,節度使不輕授,徽宗時宦官共六人拜節度使。拜節度使者,除十州節度沿用唐代節鎮名外,必冠以節度州軍額名,稱“某某軍節度使”,登殿唱名則沿用唐例,節、廉、刺三職並唱,謂“使持節都督某州諸軍事,某州刺史,充某軍節度、某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節度使之上,又有“使相”,即節度使、樞密使、親王、留守、檢校官兼中書令、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南宋時,有加至三鎮者,就是說名義上兼任了三州節度使但並無兵權,如岳飛、韓世忠等。有宋一代節度使俸祿豐厚:北宋嘉佑年間至靖康年間:料錢四百千;衣賜 春、冬絹各百匹,大綾各二十匹,小綾各三十匹,錦各五百兩,羅各十匹。月給祿粟 使相以上者兩百石、不帶使相者一百五十石,凡一石給六鬥,米、麥各半;元隨、僕人 北宋之制一百人、南宋之制五十人;公用錢 使相以上者兩萬貫,其次萬貫至七千貫,凡四等;不帶使相者萬貫至三千貫,凡四等;南渡之後節度使料錢四百貫、祿粟一百五十石。給鹽七石。遼、金都仿唐制置節度使,往往有名無實,地位也遠不如宋朝的使相高。元朝廢除。 | 706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節度使",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67"
} |
攝影則可以動態攝影,例如電視、電影。目前部分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同時具有靜態攝影與動態攝影的功能。基本原理.在攝影中,通常使用照相機或者照相暗盒就是利用影子在相紙上成像,而不需要用到照相機。多數照相是用一系列的透鏡組成的鏡頭,將光線折射聚焦後在底片或者CCD光學感應介質,底片本身也是儲存介質,以化學變化儲存訊號。而CCD則會將光轉換為電子訊號後,以數碼儲存卡儲存。儲存的訊號可透過某些方式,還原成光學訊號後,用像片或顯示器觀賞。除了透鏡構成的鏡頭,少數鏡頭是用反射鏡或反射鏡搭配透鏡所構成。歷史.相機的前身.相機的前身為暗箱,又稱暗盒。原始的暗箱,只是利用一個黑暗的房子的一堵牆上的孔,將外面的景物投射到平面上。實際上,camera obscura的字面意思就是“黑暗的房子”。據說古代中東的遊牧民族就留意到這樣的現象:白天的時候,他們躲在帳蓬內休息,偶爾會看到投在帳篷上的倒立影像,而這些影像是來自帳篷的後方。古代學者如墨子也注意到光線透過小孔可形成倒立影像。亞裡士多德在他的著作《論問題》,與乾版(乾膠棉印相過程、乾版攝影、乾版火棉膠攝影法)兩種,火棉膠攝影法是1850年代出現的一種攝影方法,它的出現幾乎取代了銀版攝影法。火棉膠是一種具黏性的液體,可黏在光滑的玻璃版上,又可作為硝酸銀的載體,令這種感光物料固定在玻璃版上,製成感光版。在1851年,英國雕刻家發表濕版攝影法,卻沒有申請專利,因此沒有得到多少財富。阿切爾在1857年離世,死前窮困潦倒,他的發明卻惠及世人。濕版攝影法以玻璃版為負片,可用感光紙複製多張照片,不只降低了攝影成本,還可以把照片寄給親朋好友。與後來甚至出現了所謂的「名片攝影」,顧客到影樓拍攝小型照片,然後把照片貼在個人名片上,在社交場合上大派用場,人們爭相仿效,成為一種時尚。由於利錢甚豐,大大小小的影樓紛紛冒起,競爭非常激烈。器材商也趁機推出具有多個鏡頭的特製相機,可以在同一塊玻璃版上拍攝多張小型照片。利用這類特製相機,攝影師以相同的成本和工作量,印製出更多的照片,收取更高的費用。後來人們開始把目光轉向戶外,到戶外照相,成為新的拍攝業務。於是出現了可摺疊的相機。從室內到室外.到室外拍攝,需要可摺疊的相機,可伸縮的木製三腳架,還要有便攜的帳篷和用來盛載藥水的箱子,簡直是把整個暗房都搬到室外。因為用濕版攝影法照相,需預先準備好感光版,並在感光版乾透前拍照。感光版並不能長期存放,一旦乾透就不能拍照。儘管如此,早期的攝影師還是用這種技術到室外拍照。戰爭攝影.早在克里米亞戰爭爆發前,已經有攝影師拍攝戰爭。有佚名攝影師運用銀版攝影法拍攝,在1847年拍攝美墨戰爭。後來,克里米亞戰爭爆發。相機小型化.1914年,德國“徠茲”顯微鏡工廠設計師奧斯卡·巴爾納克嘗試製作使用電影膠片雙倍規格的,並於1924年開始銷售徠卡相機。135規格日後成為最為普及的膠片規格,它大大縮小相機體積,使得攝影主流轉向紀實攝影,並迅速被大眾接受。數位相機技術在20世紀中後期開始在特種領域進行研究,在上世紀末進入民用市場。1995年,柯達釋出了消費型數位相機DC40,標誌著數位相機民用市場的啟動。隨著數位技術和網際網路應用的進步,攝影更深入的融入社會生活,數位音樂播放器,行動電話等數位化產品開始配備攝影功能,拍攝的圖片可以用彩信等方式無線傳播,攝影開始多元化發展。實際技術.曝光.攝影的本質是捕捉光的藝術,所以曝光準確與否就成為了技術層面最核心的問題。曝光是相機把光記錄進感光媒體裡的過程。光有強有弱,所以透過準確的光圈,快門和感光度的組合而成像。而準確曝光存在不同的光圈、快門和感光度的組合,那正是攝影的藝術所在。大光圈減低景深突出主題,而小光圈增加景深。快的快門凝固精彩的一刻,慢的快門反之,通常慢快門增加一張相的動感,如流水,晚上的車流等等。當用慢快門時,常用三角架固定攝影裝置以保影象的清楚。攝影時必須注意亮度的選擇,不可太暗,也不可太亮,要保持著HD曲線的中間調。因為在陰影部分和高光部分,反差小,細部消失,顯出一片黑或一片白。後期製作.照相完成後,介質所存留的影像資訊必須透過轉換而再度為人眼所讀取。具體方法依賴於感光手段和介質特性。對於膠片照相機,會有顯影、定影、放大等過程。對於數碼照相機,則需要用電腦對資料進行計算,再透過電子裝置輸出。照相顯影劑電腦處理.隨著數碼相機的廣泛使用,使用電腦圖片處理軟體(如Photoshop)處理拍攝好的數碼檔案,並進行二次創作,得到作者想要的影象,數碼技術的發展,給攝影帶來了質的飛躍。數碼圖片後期處理是現在很大的一個行業,現在的商業圖片都是要經過很專業、很細緻的後期影象處理,對圖片的色彩、明暗、對比度等進行區域性、整體的調整,使圖片呈現光鮮靚麗的視覺效果。其行業應用覆蓋廣告、網購、藝術等諸多領域。隨著手機的發展,現在個人手機上都集成了圖片的後期處理功能,使自己拍攝的圖片更加美化與多樣了。景深 Depth of Field.景深 Depth of Field ,即是一張照片中清晰的程度、範圍,以對焦主角為中心,向前、後相對清楚的空間,我們可以簡單的說,景深是一張照片中「清楚」的範圍,而不是模糊的地方。景深起點,即是景深計算的開始,從這裡開始清晰,直到景深終點 (後緣) 超束,所以景深大小計算方法,則是 「景深終點 – 景深起點」。所用裝置.一般來講,人們使用可見光照相,最常用到的是照相機。因場景和用途的不同,照相機有著非常多的分類。綜合來講,照相機都要有幾個基本的部分以保證曝光過程,這包括:有時,人們還會採用小孔成像的實驗裝置進行照相,這隻需要一個有小孔的暗盒、感光介質和控制光照時間方法。非可見光照相.由於有些介質可以感受可見光之外電磁波的照射,因而相應的照相技術得以開發。最為普及的是紅外線照相,甚至很多民用照相機不需改裝就可進行紅外線照相。在普通相機內裝入紅外感光膠捲,即可進行照相。但是,相應的輻射強度計算還不能足夠精確的給出暴光所需時間。類似情況也出現在恆星攝影中。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輻射都可以由介質儲存,再顯現為人眼可讀的圖片。普通照相是為了記錄人們所見的場景,而非可見光照相則顯示了人眼所不可能識別的映象。攝影型別. | 706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攝影",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69"
} |
馬力等於75 kgf⋅m/s,約為735.5 W。馬力最初是由蘇格蘭工程師、蒸汽機改良者詹姆斯·瓦特所創設,用以比較蒸汽機和馬的輸出功率。後來馬力也用來表示其它型別的活塞發動機、渦輪發動機和電動機的輸出功率。今日除了航空、造船與汽車工業提及內燃機的功率、空調的製冷效能以外,在其他領域較為少用馬力這個單位,而會使用標準的國際功率單位瓦特。歷史.蒸汽動力裝置發明之後,如何比較蒸汽機和馬等役用動物的輸出成為一個問題。瓦特測定一匹馬一個小時可以轉動磨坊轉盤144圈,轉盤半徑為12英尺,即馬每分鐘前進2.4 × 2π × 12英尺。同時,瓦特判斷馬的拉力為180磅力,因此,馬的功率為:formula_1將此數值向上取整,即得到33,000 ft⋅lbf/min。定義.馬力有以下幾種現代常用的定義:不同的馬力定義有時會以不同符號或字尾區別,例如:hp(I)代表英制馬力。液壓馬力與機械馬力其實是相等的。以上公式乃是便於液壓或水力系統中的計算。空調系統.空調系統的匹數不是指電功率。一匹是指製冷量8000–9000 BTU/h的冷氣機。 | 707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馬力",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79"
} |
新京特別市,通稱新京,是滿洲國的首都,轄區相當於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省會長春市。新京坐落在滿洲國中部,城市中心座標為北緯43°55′,東經125°18′,市內主要河流為松花江支流伊通河,隨著行政區域的擴大,新京市域面積在1942年達到444.19km²。新京的市區發端於滿鐵長春附屬地。1931年9月18日,大日本帝國牽涉九一八事變,翌日控制長春縣。1932年1月1日,長春縣改為長春市。1932年3月9日,滿洲國正式成立。召開的滿洲國執政典禮,大清末代皇帝溥儀在長春就職任滿洲國執政,年號大同。翌日3月10日,滿洲國國務院宣佈定都長春,設立長春特別市,3月14日改名為新京,成立新京特別市,隸屬滿洲國國務院,是滿洲國當時唯一的特別市,與省同級。在太平洋戰爭結束前,日本投資開展對新京的大規模的建設,完成兩次國都建設計劃。在1931年12月末統計時人口合計13萬多人,在滿洲國覆滅前的1944年人口達到86萬多人。1945年4月5日蘇聯單方面宣佈不再延長中立條約並秘密備戰,兩國之間的戰爭在同年的8月8日爆發,8月17日,日本關東軍投降、滿洲國瓦解。8月20日蘇軍佔領新京,並實行軍事管制;12月20日,新京復名長春。新京名稱由來.日本在長春的早期經略.日俄戰爭以日本的勝利而告終,1905年日本與帝俄締結《樸次茅斯和約》。日本攫得東清鐵路的價格,在長春縣的頭道溝地區購買了1,528,085坪土地,命名為“滿鐵長春附屬地”,並展開市政建設。滿鐵長春附屬地以長春站前廣場為中心,建設放射性道路網路,配之以大型公共建築,並修建電力、照明、給排水、電話、煤氣、醫院、學校、公園等城市設施,修建了大和旅館、滿鐵事務所、憲兵隊、警務署、郵便局等建築。1916年,日本還從俄國手中買下了二道溝地區552公頃的俄國鐵路附屬地,將其與滿鐵附屬地合併。至1920年代末,附屬地人口已達26,000人。相應地,自1907至1931年,共計700萬日元被平均分配到每年長春城市規劃和建設。滿洲國時期的國都建設.選址.當時長春市人口13萬,在滿洲地區城市中屬於中等,選定滿洲國國都時之所以選擇長春而非人口已超50萬的奉天和哈爾濱,以及歷史更悠久的吉林,主要原因,奉天市和哈爾濱市長期以來既是東北的政府所在地,也是俄國的勢力範圍,另外地理上奉天和哈爾濱一個偏北,一個偏南,吉林則遠離滿鐵和中東鐵路,交通不便;另外長春的地價相對便宜,利於實施城市規劃,在長春進行新國都建設,向國內外宣傳『滿洲國』新國家也會收到更好效果。1932年2月,在長春作為首都正式對外公佈前,時任關東軍參謀的板垣徵四郎,秘密派遣關東軍特務部赤瀨川安彥和是安正利到長春調查原有街區主要建築設施,為新政府設定臨時辦公場所做準備。二人考察完畢後,轉赴吉林市,與吉林省政府交涉,吉林省政府釋出行政令,以長春為中心,長寬均40華里的區域內禁止土地買賣,杜絕了土地投機活動的發生。規劃.1932年3月,滿鐵經濟調查會開始編制新京城市規劃。隨後成立滿洲國國務院直屬的國都建設局,承擔新京“制訂到實施規劃的全部任務”。4月,國務院直屬單位,國都建設局成立,開始了立項調研工作。1932年8月,關東軍、奉天特務機關、滿洲國國務院三方舉行聯席會議,對滿鐵調查會和國都建設局的兩個方案進行比較。11月,國都建設局再次制訂城市建設規劃範圍,確定新京的建設規劃區為200平方公里,除近郊農村的100平方公里以外,以100平方公里為建設區域,其中原有建成區域為21平方公里,第一期5年建設區域為2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為50萬。該規劃報請關東軍司令部,由關東軍參謀長小磯國昭和副參謀長岡村寧次最後定案,成為《大新京都市計劃》。《大新京都市計劃》由日本城市規劃專家設計,參考19世紀巴黎改造規劃、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以及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城市規劃設計理論。在規劃中,道路系統採用直角交叉與方格狀結合,設定環島廣場,加寬道路設計,綠化帶結合公園形成綠化系統。由於大力實施綠化,到1934年整個城區幾乎全部掩映在綠海之中,因而獲得“城市山林”和“森林之都”的美稱。1942年時,新京人均佔有綠地2,272平方米,超過華盛頓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的5倍,為世界大城市之冠。根據《大新京都市計劃》,行政中心安排在順天大街,南新京驛規劃為大型的國際中心車站。新京的幹道網採用放射狀、環狀與方格狀結合的多心形式,重要路口都設定廣場,如直徑300米的大同廣場、直徑244米的安民廣場。幹道由綠化帶分割為汽車道、公共汽車道、馬車及腳踏車道,兩旁為人行道。路旁建築不得超過23米,辦公樓和大型商業建築要從道路界限後退10至15米。規劃建設120公里的環城地鐵和有軌電車道路,以及環城高速公路。主要街道的照明和電訊線路採用地下管線。新京的給排水規劃採用分流系統,國都建設局對城區水源進行調查後設計攔截臺河為城區供水的方案,日供水能力為4萬立方米。排水系統方面,強制推行廁所水洗化,因而使新京成為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此外利用伊通河的若干支流改造為人工湖,實行雨汙分流制排水。同時利用人工湖修建臨水公園帶。新帝宮建設用地位於緊鄰建成區的杏花村,新宮廷規劃面積為51.2公頃,包括大廣場、正門、本殿、正殿、宮內府、尚書府及花園。城郊鐵路西側大房身地區另有200公頃的“帝宮保留地”。按照《大新京都市計劃》,新京的公共建築用地為47平方公里,居住、商業、工業用地為53平方公里。1940年時,新京人口已經突破預定的50萬,國都建設局在1941年對原規劃進行修改,將市區面積擴大到160平方公里,取消帝宮保留地,在環城綠化帶以外建設衛星城,規劃人均用地200平方米。由於戰爭的影響,《大新京都市計劃》並未完全實現,至1944年時,已建成的市區面積為80平方公里,綠化面積為70.7平方公里,道路370公里,公交線路26條,人口121.7萬。由於新京的城市功能定位是行政中心及軍事指揮中心,因此工業只有食品加工、印刷、捲菸、造紙、膠合板等服務性企業。而軍事用地超過原定的9%的比例,在市區周圍修建大量關東軍營壘、機場、靶場和細菌部隊。高等教育.其他院校.新京工業大學、新京畜產獸醫大學、師道大學、女子師道大學、王道書院、陸軍軍官學校、中央警察學校部分院校的結局.1945年8月,蘇聯宣佈對日作戰後,新京的各大專即自行解散。1946年10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收了在長春的“滿洲建國大學”、“新京大同學院”、“新京醫科大學”、“新京工業大學”、“新京法政大學”、“新京畜產獸醫大學”等原滿洲國高等學校,合併組建國立長春大學,歸教育部管轄。由於東北戰局的惡化,國立長春大學於1948年策劃遷校北平而未果,學校最終解體,其各學院被其它院校瓜分。 | 708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新京特別市",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86"
} |
泰語為消歧義,是泰國唯一官方語言,也是中部泰國人和華裔泰國人的第一語言。2020年,有6900萬泰語使用者。泰語在分類上屬壯侗語系侗臺語族,為一種分析型的聲調語言,其過半的詞彙源自巴利語、梵語、孟語和古高棉語。泰語口語按照不同的年齡、性別、階層、空間方位而考慮,可和寮國語、伊森語等其他西南部臺語支語言做到部分互通,儘管使用的文字有所不同,在這些語言在語言學上較為相似,共同組成方言連續體。泰語的標準語是以曼谷為代表的泰國中部地區受教育階層的口語和書面語為基礎的,泰國境內其他的一些壯傣語支語言亦有“泰語方言”“不同種類的泰語”的稱法,但在語言學上亦可認為是相近但互相獨立的語言。中部泰語是泰國教育界和媒體的唯一通用語,因此泰國其他地區的居民大多同時掌握本土方言和標準泰語。泰語簡介.泰語是屬壯侗語系侗臺語族,是一種分析型語言,詞型沒有時態與數量的變化,主要以改變語序、增減詞素等方式表達不同含義。泰語中不同的聲呼叫以區分同聲同韻的詞彙以及語法。泰語的語言是有等級的,按語言等級與使用群體來分,可分成世俗用語和僧侶用語三種。語言政策.民族語公開泰語全球使用約2,000萬人,但實際上母語者可能更多,因為泰國西部地區和泰國東部地區早期亦為暹羅領域兼講泰語為第一語言,此外二戰後政府同化多數華裔,今日泰國的華裔也講泰語為第一語言。指阿瑜陀耶話當作標準泰語,所有全國教材以此方言來用。泰語語域與方言.泰語可分成五種方言:文字.泰文子音字母根據拼讀聲調規律來分,可分成中子音、高子音和低子音三類。泰文有四十四個子音字母。不同型別的子音與相同母音相拼讀時,其拼讀聲調往往是不相同的,因此學習語音要特別注意區別子音型別。泰文母音共有二十八個母音字母,按結構分為單母音、複合母音和特殊母音三類。這是傳統的分類。泰語母音根據發音時間長短分為長母音和短母音。長母音與短母音與相同的子音相拼讀時,其拼讀聲調是不相同的,因此學習泰語語音要特別注意區別長母音與短母音。長母音與短母音在泰語中是區分含義的,與漢語不同。泰語中的特殊母音一般發音比較短,其拼讀聲調與長母音一致。泰語是聲調語言,與漢語類似。泰語共有5個聲調,但只有4個聲調符號。聲調在泰語中是區分含義的。現代泰語在音韻上比現代漢語更加豐富。泰語音系.此文章按照阿瑜陀耶話的發音。子音.泰語的塞音可分為三組:北方官話的塞音只有不送氣清音。上表所列子音在泰語中均可以出現在音節開頭作為聲母,除此之外,泰語中還有以下複子音聲母:kʰw。泰語中有九種韻尾,分別是[ʔ]只出現在短母音後。註:出現在短母音且無其他尾音時的停頓。母音.泰語的母音有完整的長短對立,有九個音位:[ɤ]。泰語中之母音能互相結合,或與ย、ว等半母音組成雙母音或三母音,列表如下:母音以及其與半母音、響音、塞音等韻尾組成的韻母如下表:注:原書中長母音單獨出現時均不帶長母音符號ə。聲調.標準泰語阿瑜陀耶話有五個聲調:有時會依照順序標示為第一至第五聲調。泰語字母的聲調標示十分複雜,許多原因都可能影響到一個音節的聲調。文法.泰語的講話和書寫的順序,基本語序與漢語一樣,都是“主─謂─賓”結構,但是與漢語的最大區別是修飾語在被修飾語之後,如形容詞應該放在名詞之後,副詞放在動詞之後。泰語語法更接近漢語,沒有所有格、人稱、數等詞型的變化,表達不同含義,只需加減不同的詞,或調整語序,就像漢語,一個“你”“我”沒有主格賓格的變化,一個“愛”沒有單數複數變化,表示疑問就加上疑問詞“嗎”,不用改變其他部分,舉例如下:ฉันรักเธอ 我愛你。เธอรักฉัน 你愛我。ฉันไม่รักเธอ 我不愛你。เธอรักฉันไหม 你愛我嗎?泰語可視作一種分析語,其基本語序為主詞─動詞─受詞,且是一種中心語前置的語言,同時泰語也具有量詞系統。就語言型別學來看,泰語是種分析語。它的基本語序為「主詞─動詞─受詞」,不過它的主詞經常省略。泰語的代詞會因說話者與聽話者的性別和相對關係等而有所不同。語序.泰語語序如下:詞彙.基本詞彙單音節居多,非單音節的詞彙大多為合成詞或外來語。另外,泰語吸收了大量的高棉語、梵語、漢語、巴利語詞彙。除了一般的二十四小時制的時間外,泰國亦使用所謂的泰制六小時計時制。泰語使用的單詞,會根據各種不同的狀況而有所差異,像例如指稱「吃」的字眼就有多種版本:各詞類.形容詞與副詞.形容詞與副詞在形態上沒有任何的區別,許多單詞可兼任兩者的功能。它們置於其所飾的詞,如名詞、動詞、其他的形容詞和副詞等的後面。疊詞可用於將意思給強化,它可能表「非常」。一般而言,一個句子中只有一個字會以疊詞的形式出現。下為一些用例:比較級藉由「A X กว่า B」來表達,其意為「A是最X的」。下為比較級的一些用例:因為形容詞可直接用作謂語之故,因此一些用於指稱動詞時態的質詞亦可用於形容詞上。如下所示:* Remark ฉันหิวแล้ว 其意常可作「我現在很餓」,一般而言,แล้ว被用作一個論述質詞。動詞.動詞沒有詞形變化,也沒有分詞形,疊詞常用以表動作的強度較強。被動語態藉由在動詞前加 ถูก來標明,下為其例:被動語態表明接受動作者不對之有控制力的動作,也就是表達受動作所害之意。若要表明有機會做的事,可用質詞 ได้,下為其例:要注意的是,儘管有兩個質詞"dai"則置於動詞後,且表獲準或有能力做某事之意。另看下方過去時的部份以知關於 dai 的其他用途。長音版 dai 的用法如下所示:可藉由將ไม่置於動詞前來表示否定。如下所示:時態藉由置於動詞前或後的標記來表示。現在時可藉由將กำลัง置於動詞前。如下所示:* เขากำลังวิ่ง「他跑中」未來時可藉由將 จะ置於動詞前來表達。如下所示:* เขาจะวิ่ง,意即「他將會跑」或「他正要跑」過去時可藉由將 ได้置於動詞後是更常見的表達過去時的方法;此外,亦可藉由同時使用 ได้ 和 แล้ว 來表達過去時,兩者同時使用時,其構造法為「主詞+ ได้ + 動詞+ แล้ว」。過去時用法如下所示:* เขาได้กิน,意即「他可以吃」* เขากินแล้ว,意即「他吃了」* เขาได้กินแล้ว,意即「他已經吃了」泰語有將多個動詞同時出現於一句的連動結構,一些動詞的組合很常見,因此可將之視為片語。如下所示:名詞.名詞沒有詞形變化,亦無歐洲語言一般文法上的陰陽性等的區別;此外,泰語亦無冠詞。名詞既非單數,亦非眾數,不過一些名詞可藉疊詞來構造集合形,像 เด็ก狗」。泰語有量詞存在,其與名詞與數詞的相對語序為「名詞─數詞─量詞」,像 ครูห้าคน 即「五名老師」之意,其直譯則為「老師、五、人」。在泰語中,量詞幾乎是一定使用的。代詞.泰語中,主詞人稱常被省略,而一個人的暱稱常被用作代詞。若要使用代詞的話,需根據社會地位、親屬關係等各種狀況而決定該使用哪種代詞。對於出家人和有皇家頭銜的人等,需使用特殊的代詞。以下為泰語的一些代詞及正確的使用情境:ตัวเอง即為其例。泰語沒有獨立的領屬代詞。除上所列外,泰語尚有許多的人稱代詞,而其使用有許多繁複的規則,如以下這些例子所示:質詞.質詞是一些加在句尾的一些難以翻譯的單詞。它常用於表達尊敬、請求和鼓勵等等的語氣,亦用以表達正式的程度。它們不用於泰語書寫中。最常見的表達尊敬的質詞有男性說話者用的 ครับ。其他常見的代詞如下:泰語教學與培訓機構.在中國大陸,很多高校開設有泰語專業或泰語培訓機構,較早開設並且比較有名的如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廣西民族大學、雲南民族大學等。在臺灣有多家泰語培訓機構,並在新南向政策的推動,各個大學都開始開設相關課程。在大學的泰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育,仍屬於較傳統的學習方式。在小學和中學的新住民語言課程中,特別是臺南市,開始投入以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的研究。香港大學設有泰語培訓課程。 | 709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泰語",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93"
} |
邁克耳孫-莫雷實驗是為了驗證“以太”存在與否而做的一個實驗,1887年由阿爾伯特·邁克耳孫與愛德華·莫雷合作在美國克利夫蘭的凱斯西儲大學進行。實驗原理.當時的物理理論認為,光的傳播介質是“以太”,由此產生一個問題: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繞太陽運動,就必然迎面受到每秒30公里的“以太風”,從而必然對光的傳播產生影響。這個問題出現以後,立即引起人們探討“以太風”存在與否。邁克耳孫-莫雷實驗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當“以太風”速度為0時,兩束光應同時到達,因而相位相同;若“以太風”速度不為零,即裝置相對以太運動,則兩列光波相位不同。假設裝置在以太中向右以速度formula_1運動,且從部分鍍銀的玻璃片(半反半透)到兩面鏡子的距離為formula_2,那麼向右透過的那一束光在向右的過程中相對裝置速度為formula_3,花費的時間formula_4,返回時速度為formula_5,時間formula_6。所以總的時間是formula_7而對於向上半反的那一束光,設它到達鏡子所需的時間為formula_8,在這段時間裡鏡子向右移動了formula_9,所以光走過的路程是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於是有formula_10由此可得formula_11而返回時間與此相同,所以總時間formula_12所以兩束光的到達時間是不同的,根據這個實驗應該能測量出地球透過以太的速度。實驗結果.莫雷不確信他自己的結論,繼續與做更多的實驗。米勒製作了更大的實驗裝置,最大的安裝於威爾遜山天文臺的臂長32米的儀器。為了避免實體牆可能造成的對以太風的阻擋,他使用了帆布為主體的流動牆。他每次旋轉裝置都會觀測到不同的小偏移,不論是恆星日還是年。他的測量值僅達到約10 km/s,而不是從地球軌道運動所期待的約30 km/s。他仍然不確信這是由於區域性拖拽造成的,他沒有嘗試進行詳細的解釋。肯尼迪後來在威爾遜山上作了實驗,米勒發現1/10的漂移,並且不受季節影響。米勒的發現當時認為非常重要,並於1928年在一份會議報告上與邁克耳孫、洛倫茲等人討論。普遍認為需要更多的實驗來檢驗米勒的結果。洛倫茲認可這個結論,造成漂移的原因不符合他的以太說或者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愛因斯坦沒有出席會議,但是感覺這個實驗結果恐怕是實驗誤差。後來的實驗沒能重新獲得米勒的結果,現代實驗的精度推翻了此實驗結論。近代實驗.近代版的邁克耳孫-莫雷實驗變得司空見慣。鐳射和激微波透過讓光線在充滿高能原子的精心調整的空間內來回反射,以放大光線。這樣的有效長度可達千米。還有一個好處,同一光源在不同光線角度產生同樣的相位,給干涉計增加了額外精確度。第一個這樣的實驗是由查爾斯·湯斯做的,第一個激微波製作者之一。他們1958年的實驗把漂移的上限,包括可能的實驗誤差,降低到僅僅30m/s。在1974年透過三角形內修剪工具精確的鐳射重複實驗把這個值降低到0.025m/s,並且在一個光臂上放上玻璃來測試拖拽效果。在1979年布里耶-霍爾實驗把人以方向的上限降低到30m/s,但是雙向因素降低到0.000001 m/s。希爾斯和霍爾在經過一年的重複實驗之後,於1990年公佈,各向異性的極限降低到2×10。實驗結果證明,不論地球運動的方向同光的射向一致或相反,測出的光速都相同,在地球同設想的“以太”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當時邁克耳孫因此認為這個結果表明以太是隨著地球運動的。對實驗結果的解釋.喬治·斐茲傑惹在1892年對邁克耳孫-莫雷實驗提出了一種解釋。他指出如果物質是由帶電荷的粒子組成,一根相對於以太靜止的量杆的長度,將完全由量杆粒子間取得的靜電平衡決定,而量杆相對於以太在運動時,量杆就會縮短,因為組成量杆的帶電粒子將會產生磁場,從而改變這些粒子之間的間隔平衡。這一來,邁克耳孫-莫雷實驗所使用的儀器,當它指向地球運動的方向時就會縮短,而縮短的程度正好抵消光速的減慢。有些人曾經試行測量喬治·斐茲傑惹的縮短值,但都沒有成功。這類實驗表明喬治·斐茲傑惹的縮短,在一個運動體系內是不能被處在這個運動體系內的觀察者測量到的,所以他們無法判斷他們體系內的絕對速度,光學的定律和各種電磁現象是不受絕對速度的影響的。再者,動系中的短縮,乃是所有物體皆短縮,而動系中的人,是無法測量到自己短縮值的。1904年,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提出了著名的洛倫茲變換,用於解釋邁克耳孫-莫雷實驗的結果。他提出運動物體的長度會收縮,並且收縮只發生運動方向上。如果物體靜止時的長度為formula_13,當它以速度formula_1以平行於長度的方向運動時,長度收縮為formula_15引入這條規律後formula_16,成功地解釋了實驗結果。1905年,愛因斯坦在拋棄以太、以光速不變原理和狹義相對性原理為基本假設的基礎上建立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認為空間和時間並不相互獨立,而是一個統一的四維時空整體,並不存在絕對的空間和時間。在狹義相對論中,整個時空仍然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點同性的。結合狹義相對性原理和上述時空的性質,也可以推匯出洛倫茲變換。裡茨在1908年設想光速是依賴於光源的速度的,企圖以此解釋邁克耳孫-莫雷實驗。但是威廉·德西特於1931年在萊頓大學指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一對相互環繞運動的星體將會出現表觀上的異常運動,而這種現象並沒有觀察到。由此也證明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速和不受光源速度和觀察者的影響是正確的,而且既然沒有一種靜止的以太傳播光波振動,牛頓關於光速可以增加的看法就必須拋棄。有人認為,愛因斯坦在提出狹義相對論的過程中,曾經受到過邁克耳孫-莫雷實驗結果的影響。約翰·施塔赫爾在《愛因斯坦和以太漂移實驗》一文中指出,有間接的有力證據表明,愛因斯坦在1889年一定知道邁克耳孫-莫雷實驗,並從1889~1901年間,持續感興趣於設計光學實驗,以檢查地球穿行於以太的假定運動。愛因斯坦在1922年,在《我是怎樣創造了相對論》中說道:「那時我想用某種方法演示地球相對以太的運動……,在給自己提出這一問題時,我沒有懷疑過以太的存在和地球的運動。於是,我預料如果把光源發出的光線用鏡子反射,則當它的傳播方向是平行或反平行於地球的運動方向時,應該具有不同的能量。所以我提出使用兩個熱電偶,利用測量它們所生熱量的差值,來證實這一點。」對實驗結果的再驗證.1893年歐裡佛·洛茲在倫敦發現,光透過兩塊快速轉動的巨大鋼盤時,速度並不改變,表明鋼盤並不把以太帶著轉。對恆星光行差的觀測也顯示以太並不隨著地球轉動。人們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多次重複了邁克耳孫-莫雷實驗,並且應用各種手段對實驗結果進行驗證,精度不斷提高。除光學方法外,還有使用其他技術進行的類似實驗。如1958年利用微波激射所做的實驗得到地球相對以太的速度上限是3×10-2 km/s,1970年利用穆斯堡爾效應所做的實驗得到此速度的上限只有5×10-5 km/s。綜合各種實驗結果,人們基本可以判定地球不存在相對以太的運動。 | 709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邁克耳孫-莫雷實驗",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095"
} |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四位。其中陸地面積為世界第二,僅次於俄羅斯。中國疆域東西跨越62度、五個時區,約5200公里,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使用統一東八區時間;南北跨越近50度,約5500公里。從北到南瀕臨的海洋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島嶼約有5000多個,絕大部分分佈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最南端的為南海的海南島;最大的群島為舟山群島;山東半島為最大的半島,其次為遼東半島;渤海和瓊州海峽為中國的內海;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管轄22個省、5個自治區和4個直轄市,另外還有2個特別行政區,位於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為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由於疆域的寬廣和地理的大跨度,中國幾乎囊括了所有地形,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和沙漠等。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分佈,自西而東,逐級下降;平原少,山地多,陸地高差懸殊。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佔陸地面積的33%。山地和高原多集中於西部地區。海拔500公尺以下的地區僅佔全國面積的16%,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高達65%,全世界8000公尺以上的12座山峰中國就有7座;山脈多呈東西和西北一東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和橫斷山等山脈,與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亦有不同資料為8848公尺)公尺,為世界第一高峰,位於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155米為最低點。中國的四大高原分別為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青藏高原為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四大盆地分別為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和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為面積最大的盆地,柴達木盆地為最高的盆地;三大平原分別為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北平原為最大的平原。荒漠主要分佈於西部地區,塔克拉瑪干沙漠為中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在當地語言中意為"進得去,出不來"。中國陸地的河流、湖泊眾多,但它們主要屬於太平洋海洋水系,這決定了水流向東的基本走向;其次西南部部分割槽域屬於印度洋水系,西部部分地區存在內陸獨立水系;西北部幾條河流屬於北冰洋水系。河流分為外流河與和內流河,南部、東部和北部河流均為外流河,南方河流水流量大,水位季節變化較小,汛期較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北方除黑龍江等少數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節變化規汛期較短,含沙量大。內流河主要分佈在西北部,塔里木河為中國最大內流河。長江、黃河和黑龍江分別為中國第一、二和三大河流,其中長江為世界第三大河流。中國湖泊眾多,主要分佈於南部和西部,五大淡水湖泊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和巢湖均分佈於長江流域;青海湖為面積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鹹水湖,納木錯為第二大咸水湖。秦嶺-淮河構成的連線為中國南方與北方的地理與氣候的分界線,但人們習慣上以黃河作為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由於地形和位置差異,大致分為三大自然區,一是以流水作用為主的東部季風溼潤區,二是以風蝕、冰蝕與流水作用為主的西北乾旱區,三是以高寒凍土、風蝕作用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區,被稱為世界屋脊。疆域概況.中國位於東北半球。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東部。中國大陸海岸線長1.8萬多公里,東隔黃海、東海與韓國、日本、琉球群島及菲律賓隔海相望,南隔南海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及汶萊相望。沿海面積在500平方公尺以上的島嶼有6500多個。疆域演變.中國華夏族最早活躍於中原一帶,其他地帶則分佈著東夷、百越、楚、羌、藏、緬、匈奴、鮮卑等族人。夏、商、周以後中國的疆域逐漸擴大,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被接納為華夏的組成。秦帝國的大統一基本上奠定了中國核心地帶的主要基礎,並把疆域擴張到珠江流域。兩漢和西晉則讓西域臣服。之後中國進入長期南北分裂的南北朝時代,直到隋朝才結束這幾百年的分裂。在唐朝由於文明昌盛、多國自降或來貢,使得版圖向西和向北擴充套件,最遠到達中亞、外興安嶺地帶。經歷五代十國的戰亂,北宋形成的疆域已經大大縮小。直至元朝中國的疆域再次擴張,控制了蒙古、西藏,以及新疆和西伯利亞的部分地區。明朝的中國的疆界又回縮。清朝前期的領土擴張控制了蒙古、新疆和西藏等地,成為現今中國領土的模版。最後在清末政府積弱不振且屢受外國侵略的影響之下,中國失去大片北領,包括黑龍江以北、烏蘇裡江以東的外東北等屬地;中華民國時,曾一度使東北地區及外蒙古獨立,而後中華民國於二戰結束後收回東北地區,並且根據蒙古公投結果正式承認外蒙古獨立,再使中國地區的版圖北面凹陷。國土概況.中國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另有海洋麵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居全球第3或第4位,陸上國界線長為22,117公里,大陸海岸線長約18,000公里。中國的地理極點如下:區域地理.區域劃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中國劃分為也有一種較傳統的分法,將中國分為中國本部和滿洲、新疆、蒙古、青藏等區域。這則是按照人文地理與民族分佈劃分的。由於被視作有分裂國家的行為,近年已經較少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故總理周恩來曾把當時中國三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名稱編成一首七言詩,以便記憶: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雲貴福吉安四西二寧青甘陝還有內臺北上天南北分界.中國的北方南方分界線。南方大致包括地域上的西南地區、中南地區、華東地區。東西分界.中國的東部西部分界線為黑河-騰衝線,黑河騰衝之間連線以東的地方,在中國區域地理上稱為東部,以西的地方稱為西部。東部大致包括地域上的東北地區、華北地區、中南地區和華東地區。西部大致包括地域上的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東部的人口要遠遠超過西部,經濟也要比西部發達很多。四大地理區域.根據各地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中國可以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南方地區、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北方地區是指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是中國季風區的北部地區,位於1月份0°C等溫線和800mm等降水量線以北。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其中漢族佔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居住在東北的滿族、中國朝鮮族等。區內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關中平原,均為中國重要的農業產區。本區400至800毫米的年降水量決定了區內農業以旱作為主。因氣候關係,長城以北的主要農作物有:春小麥、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而長城以南則可以種植冬小麥、玉米、棉花、蕎麥、甘薯、穀子等農作物。另外,區內東北的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被認為是中國森林資源的“寶庫”。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位於1月份0°C等溫線和800mm等降水量線以南。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青藏高原以東,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本區的範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區。本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其中漢族佔大多數。區內的少數民族有30多個,其人數5000多萬,主要分佈在桂、滇、黔、蜀、湘、瓊等省,人數較多的為壯族、苗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等。區內的雲南省還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本區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本區熱量充足,降水豐沛,具有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區內的成都平原被稱為“天府之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則有“魚米之鄉”的美稱。西北地區通常簡稱“西北”或“大西北”。大致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祁連山脈—阿爾金山脈—崑崙山脈一線以北,包括陝西、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的西北部。這一地區國境線漫長,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等國相鄰。本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30%,但人口只佔全國的約4%,是地廣人稀的地區。漢族約佔全區人口的2/3,少數民族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西北地區屬於非季風區,深居內陸,400mm等降水量線以西。乾旱是本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徵。本區河流稀少,且大多數為內流河;受乾旱氣候影響,區內城市多分佈於河流沿岸和綠洲上。本區是中國的主要牧區,其所出產的畜產品在國內佔據突出地位。內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場乃重要畜牧基地。本區礦產資源甚為豐富。青藏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崑崙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海拔高,氣候寒冷。面積約佔全國的25%,但人口僅佔全國的1%。本區的主體是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區內的西藏自治區同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相鄰。本區是亞洲很多大江大河的源頭,如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等。本區擁有大量珍稀動物,如熟知的藏羚羊等。本區是中國藏族聚居的地區,除青海省東北部漢族人較多外,大部分地區人口以藏族為主。藏族人民多信仰藏傳佛教。本區的農作物有:青稞、豌豆、油菜、小麥等。本區還是中國一重要牧區,主要的牲畜有犛牛、藏綿羊、藏山羊等。地形地貌.中國地形比較複雜。地勢西高東低,成三級階梯:西南部是“世界屋脊”,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地勢最高;以崑崙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為界,向東向北下降為一系列高原和盆地;以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為界,在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一線以東多為平原。中國山區廣闊,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長江為中國第一大河,其他主要河流有黃河、珠江、黑龍江、淮河等。各類地形面積比重為山地佔33%,高原佔26%,盆地佔19%,平原佔12%,丘陵佔10%。中國陸地海拔最低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為-154米;最高的地方是位於和尼泊爾交界處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86米,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地形對氣候、河流的影響.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氣溫越低。例如,青藏高原的緯度與長江中下游平原大致相當,但是海拔卻高出4000米以上,雲量少,空氣稀薄,而太陽的削弱作用弱,大氣逆輻射也較弱,因此,青藏高原的氣溫比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氣溫低得多。中國大陸東部的許多山地的降水量比平原的多,因為山地的一側多迎夏季風的來向,形成豐富的地形雨;反之,背風坡一側則降水少。中國大陸的許多高大的山脈兩側的氣候是截然不同的。如秦嶺東西橫亙在陝西南部,冬季阻擋了南下的冷氣流,而夏季阻擋了北上的暖溼氣流,這使其南面的漢中盆地與背面的渭河平原在氣溫、降水等多方面有很大的差異。因而秦嶺是中國氣候的重要分界線。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使許多大河東流入海;許多山脈成為河流的分水嶺,影響到河流的流域範圍。河流在地勢階梯的過渡地帶中,形成了巨大落差。峽谷,急流的形成也與中國大陸的地形有密切關係,河流水能資源的蘊藏量常與降水,與地形有關。對植被的影響一方面反映在山脈的陽坡和陰坡植被的差異上,另一方面則反映在植被隨海拔增高而發生的有規律的垂直變化上。陸地地形.中國主要的山脈有天山—陰山山脈。中國主要的高原有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帕米爾高原。中國主要的盆地有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吐魯番窪地。中國的主要丘陵有兩廣丘陵、山東丘陵、浙閩丘陵。中國主要的平原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川西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河套平原等。中國主要的沙漠有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裡沙漠、烏蘭布和沙漠、毛烏素沙漠、中國主要的海洋島嶼有海南島、崇明島、長山群島、廟島列島、舟山群島、平潭島、萬山群島、香港島、大嶼山、潿洲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等。河流島嶼則有珍寶島、黑瞎子島、青海湖鳥島、太湖列島、千島湖列島、湘江橘子洲及長江各江洲等。中國三大半島為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水文.海洋水文.中國的海洋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面向太平洋的海域有時被稱作菲律賓海。中國的海灣有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膠州灣、杭州灣、北部灣。中國有介於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的渤海海峽,雷州半島與海南島的瓊州海峽,香港新界與香港島、大嶼山以及其它小島嶼之間的各個海峽(統稱為香港海峽),福建省與臺灣的臺灣海峽。陸地水文與淡水資源.中國河流湖泊眾多,河湖地區分佈不均,內外流區域兼備。中國外流區域與內流區域的界線大致是:北段大體沿著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這條線的東南部是外流區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3,河流水量佔全國河流總水量的95%以上,內流區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但是河流總水量還不到全國河流總水量的5%。中國除天然河流外,還有許多人工開鑿的運河,其中有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京杭運河。京杭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縱貫京津兩市和冀、魯、蘇、浙4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801公里。開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對溝通中國南北交通曾起過重大的作用,過去由於缺乏保養,很多河段已經斷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整治了運河,目前江蘇、浙江兩省境內的河段,仍是重要的水上運輸線。同時,運河還發揮灌溉、防洪、排澇等作用。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中,它被用作長江水源北上的輸水渠道。中國湖泊眾多,共有湖泊24800多個,其中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有2800多個。湖泊在地區分佈上很不均勻。東部季風區,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分佈著中國最大的淡水湖群;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較為集中,多為內陸鹹水湖。中國的湖泊按成因有河跡湖等。江河/河流.中國內陸地區按照水系,主要有珠江、長江、黃河、淮河、遼河、海河和松花江七大水系;另外有內流河塔里木河和主要人工運河京杭運河和 靈渠。湖泊.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湖泊如:淡水湖巢湖、博斯騰湖,幹湖羅布泊,時令湖瑪爾蓋茶卡等。氣候.中國的氣候主要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因地勢的多變而形成複雜的氣候。以400mm等年降水量線、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為大致的地理界線,區分西北乾旱半乾旱氣候區、東部季風區和青藏高寒區。東部季風區.理論意義上的季風區大致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為界,內部地形單元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山東丘陵和江南丘陵。因為緯度的不同,又可分為熱帶、副熱帶、溫帶等三個季風氣候區。氣溫.中國南北方向跨緯度較大,南北氣溫有一定的差異。冬季,中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佈;漠河鎮與海口市的1月平均氣溫相差接近50℃。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區外,各地7月平均氣溫大多在20℃以上。中國冬季溫度最低的地方在黑龍江的漠河鎮,1月平均氣溫為-30.6℃,極端最低氣溫-52.3℃;溫度最高的地方在西沙群島附近,1月平均氣溫為22.9℃。中國夏季溫度最高的地方是新疆自治區的吐魯番,7月平均氣溫為33℃,極端最高氣溫49.6℃。降水量.中國各地降水差別很大,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東南沿海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西北有大片地區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沿秦嶺根據年降水量的多少,中國可以劃分為溼潤地區、半溼潤地區、半乾旱地區和乾旱地區。年降水量的最低紀錄出現在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年均降水量5.9毫米,年降水天數不足10天,1968年僅為0.5毫米。有關年降水量最高紀錄則根據中臺兩地政府對領土主張要求不同而不同,中國大陸地區一般認為臺灣的火燒寮為中國降水量最高地區。。自然資源.中國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許多自然資源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由於人口眾多,中國人均自然資源相對短缺。根據《2004年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釋出的資料顯示,中國耕地122.4443萬平方公里,園地11.2878萬平方公里,林地23.5047萬平方公里,牧草地262.7068萬平方公里,其他農用地25.5327萬平方公里,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25.7284萬平方公里,交通運輸用地2.2332萬平方公里,水利設施用地3.5895萬平方公里,其餘為未利用地。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共158種,其中,能源礦產10種,金屬礦產54種,非金屬礦產91種,其他水氣礦產3種。礦產資源.中國礦產資源豐富,但人均礦產資源佔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擁有豐富的煤礦、鐵礦、汞、錫礦、鎢礦、銻礦、錳礦、鉬礦、釩礦、磁鐵礦、鋁礦、鉛礦、鋅礦、鈾礦、石油、天然氣,以及世界上最大量的水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石油產量迅速增長。1949年,中國年產原油12萬噸,屬“貧油國”之列。1985年,石油年產量突破1億噸,進入世界主要產油國之列。到2000年,原油產量連年穩定在1.6億噸。在1993年以前,石油一度是中國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每年為國家創收大量外匯。原油出口量從1970年的190萬噸增加到1985年的3000萬噸。從1993年起,中國首次成為石油淨進口國,當年進口石油900多萬噸。2000年,中國進口石油近7000萬噸,花費外匯上百億美元。石油是中國進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土地資源.中國各類土地所佔的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而且,中國水土流失、亂佔耕地、土地荒漠化等問題較為突出。中國為保護土地資源,制定並頒佈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並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作為一項基本國策。中國耕地主要分佈在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及低緩丘陵地區,佔全國耕地面積的90%以上,耕地佔國土資源的13.5%,耕地面積總量居世界第4位,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耕地現在已降到中國歷史上的最低值,中國正在用7%的世界耕地養活著22%的世界人口。2007年中國“兩會”期間,宣稱一定要守住全國耕地不少於18億畝這條紅線。中國耕地主要集中於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南方地區的耕地以水田為主,北方地區的則以旱地為主。東北平原大部分是黑色沃土,盛產小麥、玉米、大豆、高粱、亞麻和甜菜;華北平原大多是褐色土壤,土層深厚,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等;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河流和湖泊分佈密集,是水稻和淡水魚類產區,並且盛產茶葉和桑蠶;四川盆地多為紫色土壤,主產水稻、油菜和甘蔗;珠江三角洲盛產水稻,每年可收穫二至三次。土地使用率:水田:根據《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中國森林面積195.4522萬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為20.36%,中國森林面積居世界第5位,除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外,全國天然林面積119.6925萬平方公里,人工林面積61.6884萬平方公里,人工林面積列世界各國首位。中國天然林主要分佈於東北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這一帶主產紅松、落葉松、黃花松等針葉林及白樺、柞樹、水曲柳、楊樹、榆樹等闊葉林;其次為西南天然林區,該區主產雲杉、冷杉、雲南松,還有珍貴的柚木、紫檀、樟、楠、紅木等;雲南省西雙版納為中國少有的熱帶闊葉林區,森林植物多達5000餘種。中國的草地主要分佈在西部內陸地區。中國可利用草地面積佔國土資源的32.6%。工、礦、交通、城市用地和內陸水域等佔國土資源的15.7%。難利用土地佔國土資源的21.6%。水資源.總體來說,中國是一個貧水國家。中國水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4位,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110位之後。缺水狀況在中國全國範圍內普遍存在,且存在不斷加劇的趨勢。全國約670個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水現象,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10多個。受季風氣候影響,中國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地區分佈很不均勻。夏季,中國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漲;冬、春季則降水少,河流進入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乾涸。南方水資源佔全國的80%以上,北方僅佔20%不到。中國政府為解決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衡的問題,興建水庫並實施了多項跨流域調水工程。自然災害.中國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有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其中氣象災害包括旱澇、颱風、寒潮,而地質災害包括海嘯、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對中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為旱澇,原因為夏季風的不穩定。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來自生產煤造成的酸雨的空氣汙染;北方嚴重缺水;未經處理的廢物排放造成的水汙染;過度的森林開採;估計自1949年以後土壤侵蝕和經濟發展使農業用地減少了1-5倍;土地荒漠化;瀕危物種的販賣。 | 710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中國地理",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05"
} |
Mlterm是一個基於X Window系統的支援多語言的終端軟體,在中文方面,它支援GB 2312,GBK,GB 18030,Big5和UTF-8。Mlterm會檢查當前的locale並選擇恰當的編碼。Mlterm還支援AA字型抗鋸齒和多種XIM。 | 711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Mlterm",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13"
} |
在英屬印度殖民地根據“兩個民族”理論分治後,印度政府堅持“多樣性中的統一”的國族敘述,但不承認任何“族性”分類;並沒有一個像中國一樣的“民族”具有政治和治理意義的統一範疇來劃分組成國族的多元單位,根據印度語言的使用情況可將印度劃分為10多個主要群體和30多個較小的族群,其中使用印地語的印度斯坦族佔46.3%,泰盧固族佔8.6%,孟加拉族佔7.7%,泰米爾族佔7.4%,還有其它族裔群體。印度人根據宗教劃分,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為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形成歷史.印度的族群數量眾多,構成複雜,是地理民族大遷移、大融合的產物。約在公元前3000年前,達羅毗荼人就居住在南亞次大陸。此後,習慣上稱之為雅利安人的遊牧部落從西北部遷入。此後陸續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嚈噠人等民族從西北部進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複雜現象。按照英國殖民時期的分類,全國有幾百個族群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人人數最多,約佔全國人口46.3%,主要分佈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爾邦、拉賈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為泰盧固人、馬拉地人、泰米爾人、古吉拉特人、卡納達人、馬拉雅拉姆人、奧里亞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等,人口均超過1000萬。語言群體列表.1.印度斯坦人.又譯“興都斯坦人”,約1.805億人,分佈在北方邦、中央邦、拉賈斯坦邦、哈里亞納邦、比哈爾邦,以及德里等全國各大城市。中國史籍中稱其居住地為“身毒”、“賢豆”、“天竺”、“印度”等。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型別,混有澳大利亞人種成分。一般認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紀左右遷入的古代雅利安遊牧部落,與當地達羅毗荼人的混血後裔,故有人稱之為“雅利安-達羅毗荼人”。膚色從淺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層較白,下層較黑。系由許多族源相同、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區性民族集團組成。印度並不把他們作為一個民族看待。把他們聯絡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語,其中包括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均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印地語以天城字型的梵文字母為基礎,包含較多梵語詞彙,是印度的官方語言。烏爾都語則是在莫臥兒王朝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中既有印地語、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又有土耳其語和其他語言的詞彙。其書面語用阿拉伯字母拼寫。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蘭教。公元前7世紀在吠陀教基礎上形成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司萬能和婆羅門至上;把人分成婆羅門,分為賽義德、謝克、穆格爾等,但等級界線不及印度教種姓那麼嚴格。印度斯坦人歷史悠久,與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創造了輝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0年間寫成《吠陀》,成為婆羅門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經典。後來成書的還有《奧義書》、《往世書》、《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經,流傳至今,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重要遺產。在天文、歷算、醫學、音韻學、繪畫、音樂、舞蹈、建築、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與中國早有交往。公元前117年,張騫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紀及以後,中國高僧法顯、玄奘曾遊學其地,許多印度僧人也曾前來中國講經。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組成。印度教徒實行種姓內婚,多為父母包辦。婦女地位低下,寡婦不許再嫁。寡婦殉葬之事,至今時有發生。印度教徒一般採用火葬,餘燼投河。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認為骨灰投入聖河是人生最好的歸宿,可來世得福。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長途跋涉來到恆河岸邊,等待最後時刻的降臨。男子一般穿無領長袖寬衣,下著圍褲或著寬大衣褲。婦女上穿淺色開襟短袖緊身衣,下圍彩色紗麗,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紗麗與緊身衣之間袒露一段腰身。婦女首飾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飾。印度斯坦人主要從事農業。農村實行種姓服務制度,按傳統職業分工。恆河地區是印度主要農業區之一,北部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大麥和豆類;南部種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等。一部分人在工廠、礦山做工;手工紡織普遍,以棉紡、喇繡及金屬製品等精巧手工藝著稱於世。近年來資本主義有較大發展,但在農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農經濟。2.達羅毗荼人.南亞使用達羅毗荼語言各民族的統稱。屬不同人種類型。泰盧固人 、泰米爾人、馬拉雅蘭人以及坎納拉人等屬達羅毗荼人種型別。多信印度教的溼婆教派。對其起源,學術界意見不一。一般研究者認為他們是從地中海沿岸或小亞細亞進入印度的,使用達羅毗荼語言的布拉灰人是其滯留部分。原有相當高的文化,聞名於世的莫亨覺達羅和哈拉巴文化,即達羅毗荼人所創造。但也有人認為他們本來就是印度的土著民族,發源於今泰米爾納德地區。遊牧的雅利安人進入印度,迫使達羅毗荼人南遷或逃往其他地區。目前這些民族的經濟文化均較發達。另有一些較為原始的民族雖在不同程度上受上述民族的影響,而且使用達羅毗荼語言,但主要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中的維達型別。他們的經濟、文化均很落後,許多尚處在母系或父系氏族社會階段,靠採集和射獵為生,保留萬物有靈信仰。民族學家有時稱他們為“前達羅毗荼人”,認為他們是達羅毗荼種人來到前就生活在印度的土著居民。3.泰盧固人.又稱“安得拉人”,約5450萬人,主要分佈在安得拉邦,相鄰各邦亦有分佈。屬達羅毗荼人種型別。使用泰盧固語,屬達羅毗荼語系東南語族,受梵語影響很大,吸收大量梵語詞彙。字母與坎納拉文近似,系由梵文天城體演化而來。信仰溼婆教和毗溼奴教混合的印度教;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伊斯蘭教 。有人認為泰盧固人是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和蒙古人的混血後裔。公元前3~公元3世紀曾建立安度羅國,有發達的文學藝術。19世紀在英國殖民統治下,備受嚴重剝削。印度獨立後,於1953年建立安得拉邦。泰盧固人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4個種姓,每一種姓又分數以百計的亞種姓。但種姓界線不如其他地區嚴格。實行種姓內婚,允許交表親,寡婦不許再嫁。人死後在河邊火化,餘燼投河。多數人以務農為生,種植水稻、菸草、芒果等,部分人從事漁業。男人喜穿無領肥袖長衫,纏一寬大圍褲,包頭布,留翅胡;婦女穿紗麗,無論貧富,從頭到腳戴滿各種首飾,吊一大鼻環,用蕃紅花或薑黃把全身染成黃色,有的文身。4.馬拉地人.亦稱為“馬哈拉施特拉人”、“馬拉塔人”。約有5000萬人,主要分佈在馬哈拉施特拉邦,其他邦也有分佈。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型別。使用馬拉地語,屬印歐語系 印度語族。有以梵文天城體字母為基礎的文字。多信印度教,部分人信耆那教、 伊斯蘭教 和基督教。馬拉地人系雅利安人與當地的達羅毗荼人混合,並吸收拉傑普特人、古賈爾人、阿赫爾人等成分逐漸形成的。他們在歷史上曾建立摩訶喇陀國,1674年建立強大的馬拉塔帝國。1775~1817年間數次發動武裝鬥爭,反抗葡、英入侵,失敗後遭受殖民統治。1960年建邦。種姓制度甚嚴,分為三大部分,即阿斯爾馬拉地、貢畢馬拉地和貢格利馬拉地。阿斯爾馬拉地人自稱是上層拉傑普特人的後裔,過去多是封建地主和王公貴族。其他兩部分被認為是下層馬赫拉塔人的子孫,歷來當農民、牧民、僕役和兵士。三部分人之間原則上互不通婚。馬拉地人文學、藝術歷史悠久,早在13世紀已有本民族的文學書籍。農村居民愛穿緊袖或短袖無領衫,纏大頭巾;城市男子愛戴黑圓帽,留翅胡,婦女穿方格紗麗。大多從事農業,種植水稻、棉花、小麥和豆類。近年來資本主義經濟有所發展,但廣大農村仍以小農經濟為主。5.泰米爾人.約4780萬人,主要分佈在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以及斯里蘭卡的東部和北部地區。在緬甸、馬來西亞、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模里西斯、斐濟、東非和南非的印度僑民中,亦有為數不少的泰米爾人。除一部分雅利安婆羅門外,都屬達羅毗荼人種型別。身材矮小,膚色較黑,鼻子小而扁平,嘴唇厚,頭髮黑而濃密、捲曲。使用泰米爾語,屬達羅毗荼語系南部語族,有獨特字母。信仰印度教,屬溼婆教派,種姓制度森嚴;少部分人信基督教。有的印度學者認為,印度南部的古老居民最早是尼格羅人 ,後來是原始 澳大利亞人 ,再後是 達羅毗荼人。最後,雅利安人南下,征服了達羅毗荼人。他們和達羅毗荼人中的祭司結合,形成婆羅門種姓。泰米爾人歷史悠久。公元前3世紀曾建立焦爾等國。13世紀入侵斯里蘭卡,在其賈夫納地區建立王國。14世紀為維查耶納加爾王國的一部分,17世紀分裂成許多小王國。泰米爾人長於建築、青銅雕塑,以及表演古典舞蹈和民間戲劇,對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北部及東南亞文化的發展起過重要作用;航海、數學、醫學亦有很高成就。經濟因地而異,有的狩獵,有的從事畜牧或漁業,有的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男人通常只纏一條兩米長的圍褲;有的還披一條小布單或穿一件無領長袖綢衫。婦女喜歡穿帶金銀花邊的紗麗。以大米為主食,喜吃酸辣、椰油和葷食,飲咖啡。盛行姑舅表婚,山區仍有搶親習俗。人死後行火葬。6.古吉拉特人.舊譯“瞿折羅人”。約3260萬人。婦女主要圍裹紗麗。城市居民以麵食為主,大米為輔;農村的則以高粱、粟米為主食。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甘蔗、棉花等。部分人以經商為業。爪哇的印度商人,日本的印度珠寶商,多為古吉拉特人。印度的大工業、電影業、戲劇業以及海上貿易,大多也掌握在古吉拉特人手裡。另有部分古吉拉特人分佈在巴基斯坦、東南亞、非洲等地。7.卡納達人.亦稱“坎納達人”。約3000萬人。主要居住在卡納塔克邦,與之相鄰各邦亦有分佈。屬達羅毗荼人種。使用坎納拉語,屬達羅毗荼語系南方語族。其文字系由梵文天城體演化而來。信仰印度教和耆那教,也有人信仰伊斯蘭教 或基督教。保留母權制殘餘。分婆羅門、沃克林、林加耶德和首陀羅4大種姓。婆羅門屬社會上層。沃克林人數多,有影響,自稱是剎帝利的後裔。林加耶德意為敬奉溼婆林加的人,原是一個宗教派別,後來才形成一個種姓,他們有文化,善於經商。首陀羅人數最多,原是當地的土著居民,後來成了婆羅門和沃克林的奴僕。首陀羅分許多支,其中不少至今仍生活在深山老林裡。坎納拉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棉花。一般都纏圍褲,上身披一布單。在正式場合穿黑色長外套,包帶金邊白色頭布。工人多戴皮帽。農民喜在腰間插一把匕首。婦女穿緊身胸衣,纏彩色紗麗,脖頸、胳臂、腰部裸露,全身用蕃紅花和薑黃塗成黃色,牙齒染成黑色,頭髮一半盤成圓形髮髻,一半散在髮髻四周,再插以各種鮮花,全身戴滿各種首飾。8.旁遮普人.約7000萬人,印度的旁遮普人主要聚居於旁遮普邦及周邊地區。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型別,混有蒙古人種血統,典型的旁遮普人高大魁梧,膚色稍白,略帶褐色。使用旁遮普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文字用錫克教師尊創制的古木基文字母、阿拉伯字母或天城文字母。不少人通用烏爾都語和印地語。旁遮普人大體由4種人組成:巴基斯坦境內的旁遮普人多信伊斯蘭教;印度境內多信印度教和錫克教。信仰印度教的旁遮普人實行種姓內婚,死後 火葬。信仰伊斯蘭教的旁遮普人按伊斯蘭教習慣通婚,死後土葬。近年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有一定發展,農村以小農經濟為主。主要從事農業,紡織、陶器、地毯工業和木刻也很發達。信奉印度教的柯德利種姓則多從事商業。農民通常穿無領長袖布衫,纏圍褲,包長頭巾。逢年過節和婚嫁喜慶時,則穿絲綢衣服,頭巾的一端或兩端垂在耳上。城市婦女穿肥腿長褲、單衫、披披巾。婦女善於繡花,披巾上常繡各式花色圖案。以麵食為主,在膳食中喜用大量酥油和乳酪。旁遮普人性格開朗,能歌善舞。9.比哈爾人.主要分佈在比哈爾邦境內,孟加拉邦和北方邦亦有分佈。約5635萬人。屬歐羅巴人種,混有達羅毗荼人 血統。使用比哈爾語,被稱為孟加拉語的姐妹語,屬 印歐語系印度語族。有以梵文天城體字母為基礎的文字。比哈爾人的居住地曾是佛教中心,故一度多信佛教,以後佛教衰落改信印度教;12世紀末開始,部分比哈爾人皈依伊斯蘭教 。分婆羅門、巴明、拉吉普特、吠舍、迦耶斯特、首陀羅6個種姓,種姓制度森嚴。實行種姓內婚,普遍早婚。人死後行 火葬。長子和幼子分別為父親和母親主祭。平時只穿圍褲和無領單衫,特殊情況才穿長夾衣和緊腿長褲。主要從事農業和畜牧業。農作物以水稻、豆類雜糧為主。多食大米;山區有的靠白薯、高粱或豆類度日。由於比哈爾人一般貧窮,所以不少人去孟加拉、奧里薩、阿薩姆邦謀生,充當騎警、交通警、茶園工人等。另有部分比哈爾人分佈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尼泊爾。10.拉賈斯坦人.約2600萬人。婦女喜穿花布圍裙和緊身半袖短上衣,披一紗巾,腹部裸露,幾乎不穿紗麗,但從頭到腳佩戴各種首飾。拉賈斯坦人的主食是玉米、高粱等;富人吃麵粉、大米;多數人吃素食。11.馬拉雅蘭人.約2134.7萬人。中間種姓在寺廟裡做服務性工作,靠婆羅門施捨度日。其餘的人都屬首陀羅種姓。首陀羅中地位最低的是各種工匠、農民和漁民。此外還有不可接觸的賤民,他們之中又有高低貴賤之分。約在8世紀末,阿拉伯商人來到喀拉拉定居,同當地婦女婚配,其後裔就是現在姓茂布萊的穆斯林。其中有些人經營商業或從事政治活動,有錢有勢。公元初年前後,馬拉雅蘭人曾建喀拉拉國,後不斷被切割成土邦。1947年,與國內其他民族一起贏得國家獨立。1956年建語言邦。馬拉雅蘭人至今仍保持母系社會和大家族制。絕大部分男女受過教育。喜歡穿潔白的衣服。男纏圍褲,披布單;女穿紗麗。一般以大米為主食,用竹筒蒸大米椰子飯,或用椰子汁煮大米、乾果、豆飯;窮苦人家以魚類和薯類為主食。12.奧里亞人.亦稱“烏里亞人”。約2193.4萬人,主要分佈在奧里薩邦。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型別。使用奧里亞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與孟加拉語相近,並受泰盧固語和馬拉地語影響。有近似孟加拉文和梵文天城體字母的圓形體文字。主要信仰印度教,屬毗溼奴派;少數信基督教。奧里薩地區的原始居民為達羅毗荼人,曾建立強大王國。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雅利安人進入其地,逐漸與之融合,形成奧里亞人。公元前3世紀曾建立羯陵伽國,後相繼併入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臥兒王朝版圖。印度獨立後單獨建邦。分婆羅門、坎代德、戈拉臘、拉柬尼耶和首陀羅5個種姓。種姓制度不嚴,種姓地位可升可降。實行種姓內婚。包辦婚普遍。高等種姓寡婦不得再嫁。人死後行火葬。奧里亞人大多從事農業,以種水稻為主。擅長首飾加工和石刻工藝。一般穿無領上衫,纏一圍褲,披一布巾。13.阿薩姆人.自稱“阿霍米亞人”。約1462.5萬人。多以大米為主食,尤喜喝茶。18.比爾人.約有250萬人,主要分佈在中央邦、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有的與維達人 相近,有的具有 尼格利陀人的特徵。使用比爾語,受古吉拉特語影響最深,一般視作古吉拉特語的方言,同時也受拉賈斯坦語、坎德西語和馬拉地語的影響。多信印度教,同時保留萬物有靈信仰;部分信伊斯蘭教。有些教徒不吃任何白色東西。20世紀初曾出現巴迦提教,崇拜室利•羅摩,宣揚苦行和正義,後遭英國殖民當局**。他們有自己的上帝創世造泥人和洪水傳說。比爾人分為許多部落,大多處在父系氏族階段。曾統治拉賈斯坦的一些地區,後又參加拉傑普特軍隊與莫臥兒作戰。幾次舉行抗英**。1916年曾在賈塔蘭普爾和班斯瓦達建立王國。現正迅速被拉賈斯坦人和古吉拉特人同化,以低種姓身份進入印度教社會的“主流”。比爾人主要從事農業,耕作粗放,部分仍行 刀耕火 種。作物有水稻、玉米、豆類、蔬菜等;兼營採集和漁獵。嚴格實行部落內婚和氏族外婚,允許交表親,常見夫兄弟婚和妻姊妹婚。女子無論婚否,均可單方闖入男家,宣佈與其結婚,按習俗規定,即使有婦之夫也不應拒絕。盛行一夫多妻。人死後火化,立石碑紀念。19.貢德人.南亞印度少數民族之一。又譯“岡德人”。有272萬人,分佈在南起戈達瓦里河,北至文迪亞山的廣大地區;中央邦、奧里薩邦、安得拉邦、比哈爾邦以及相鄰各邦亦有分佈。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維達型別。使用貢德語,屬達羅毗荼語系貢德語族,很多人使用周圍其他民族的語言。無文字。信仰印度教及古代神靈,迷信兆頭。每家廚房一角築一土臺,油燈長明,供奉祖先靈位。14世紀左右曾在科爾拉、貝杜爾、代奧克爾、欽德瓦拉、加爾哈、曼德拉以及昌德等地建立若干王國。18世紀上半葉受英國殖民統治,1857年參加印度民族大起義。直到1947年印度獨立前還保留許多土邦。據1961年人口普查,貢德人分拉傑貢德、科伊特爾、馬里亞、穆里亞等46個 部落 。每一部落包括一雙半族,半族再分若干圖騰 氏族。社會上分貴族、佃戶和僱工3個等級。大家族和小家庭並存。主要從事農業,栽培玉米、稷類、黑綠豆、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不久前尚行刀耕火種 ,兼事狩獵和採集。手工業較發達,不少人到礦場和種植園做工,生活貧困。有悠久的口頭文學傳統。盛行服役婚、交換婚和私奔婚;交表親交錯婚也較普遍,尤喜娶姑母之女,稱“回奶婚”。崇拜同樣神靈的氏族之間禁忌通婚。有為自然物舉行婚禮的習俗。婦女周身喇青,喇有星斗、十字等圖樣或男女影象。20.蒙達人.廣義.指南亞印度中部使用南亞語系蒙達語族諸語言的民族集團。又譯“捫達人”。包括蒙達人本支、 桑塔爾人 、 霍人、卡里亞人、科爾庫人、比羅爾人、布米吉人、朱昂人、薩瓦拉人和加達巴人等。蒙達語族又稱科拉里亞語族,故蒙達人有時也稱科拉里亞人或科爾人。約750萬人。一般認為,蒙達人是印度最古老的居民,後被達羅毗荼人 和雅利安人排擠到中部深山密林之中。蒙達語言均無文字。狹義.指蒙達人本支,約146.5萬人,主要分佈在印度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維達型別。保留萬物有靈信仰,崇拜太陽,迷信兆頭。據印度民族學家S.C.羅易考證,蒙達人原住北方邦阿澤姆格爾地區,後經曲折遷移,定居現地。18世紀中葉開始遭受英國殖民統治,加上地主、王公的壓迫,於19世紀末在酋長室利•比爾薩領導下,以宗教為旗幟進行反抗,蒙達人婦女表現尤為英勇頑強,後遭殘酷**。絕大部分蒙達人仍處在父系氏族階段。財產待幼子成年後,諸子均分,女兒無繼承權。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豆類和蔬菜,輔以採集和射獵。手工業較發達,擅長製陶、編織和木工;部分人在冶金等工礦企業做工。蒙達人殘留搶婚習俗。人死裝棺,連同生前用品一併火化,餘燼由人攜帶周遊各家親友及其生前常去場所後安葬,樹巨石碑紀念。21.霍人.約有85萬人,主要分佈在比哈爾邦的辛格布姆、塞賴克拉和卡爾薩溫,以及奧里薩邦部分地區。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維達型別。使用霍語,屬南亞語系蒙達語族。無文字。迷信萬物有靈,盛行祖先崇拜,每當收穫季節後便樹巨型石碑於祖墳。相傳霍人原從喬塔納格普爾遷來,歷史上曾征服布揚人,建立過王國。莫臥兒時期始終保持獨立。19世紀20年代開始與英國殖民者進行鬥爭。目前仍處在父系氏族階段。長子和幼子繼承財產稍厚。長子為家長,家族感和 氏族感極強。霍人實行等級制度,分頭人、普通人和賤民3個等級。主要從事農業,栽培水稻、玉米、稷類和豆類,兼事狩獵和採集。住房為板牆腳屋,壁塗牛糞,屋頂苫草。婚姻有自由結合、父母包辦和女子單方闖入等形式。一般允許姑舅表親,但視姨表親為亂倫。妻死,可續娶妻妹,但不得續娶妻姐。人死後行土葬。22.卡西人.約有62.5萬人。此外還有名為賈伊德-德卡爾人的一支,具有歐羅巴人種特徵,即混有雅利安人血統。各支系又分若干外婚氏族,以動物為名。社會處於母權制向父權制過渡階段。土地分公地和氏族私地兩種。公地包括頭人用地、祭司用地和村地。氏族私地需經氏族會議允許方可轉賣。抓來的奴隸,其社會地位最低。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玉米、燕麥、馬鈴薯和花生,還栽培柑橘、檳榔等。生產工具簡陋。長於射獵。從前鍊鐵業極盛,曾有“天山取火者,地上鍊鐵人”之稱。婚姻自由,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後從妻居。除瓦爾人外,均由最小女兒管理家務,主持祭祀,繼承大部財產。其餘女兒婚後另居,非婚生者無繼承權。過繼之風普遍,主要過繼女孩繼承家業。人死後火化,遺骨經複雜儀式後掩埋。卡西人能歌善舞,有豐富的口頭文學。23.那加人.南亞印度東北部的部落集團。約36.9萬人,主要分佈在那加蘭邦。屬蒙古人種南亞型別,個子小,膚色黃,前額寬。使用那加語,分多種方言,屬漢藏語系 藏緬語族。無文字。信萬物有靈,基督教也有一定影響。他們自稱其祖先系從中國雲南遷到緬甸,進而遷到那加山區。印度史詩記載,那加人早在摩訶婆羅多時代就已生活在那加山區。現分5大支系,即:安加米人、阿奧人、塞馬人、倫馬人和洛塔人。下面又分16個小支。大小支系自成一體,語言不通,互不交往。各支都有自己的居住地區和村落,由民主選舉的長老會管理本村事務。通常用賭咒發誓的辦法判斷是非,裁決糾紛。社會發展不平衡,大都保留氏族 組織,部分地區已有階級分化。男女婚姻自由。滿13歲便搬進 公房居住。用對歌方式選擇物件,然後搬出公房,成家立業。那加人耿直尚武,一般有身份地位的人家,房頂均立兩根交叉木柱,上掛牛角。過去曾有獵頭習俗。從19世紀下半葉起,對英國殖民者的統治、壓迫、封鎖和屠殺進行了堅決反抗。那加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及雜糧,大部分仍處於刀耕火種 階段;同時從事採集和漁獵。以大米、高粱等為主食,亦吃蟒肉、野獸肉等。一般穿三角褲,系藤條,戴貝殼、手鐲,喜歡全身喇染青色。另有少數那加人分佈在緬甸西北部。24.尼科巴人.自稱“肖姆人”。約有2萬人。表親和遠親常聚一處,成員可達百人。保留母權制殘餘,婦女地位較高,有財產繼承權。男女自由擇偶,婚姻關係鬆散。行一夫多妻,但僅限於富人。婚後從妻居,殘留 產翁 俗。主要從事農業,刀耕火種,栽培椰子、薯類、蔬菜及菸草。善以弓箭射鳥,用梭標獵取野豬,用叉、網、坑、毒藥捕魚。常乘帶有弦外支架的獨木舟出海。有時仍用竹片摩擦取火。衣著極為簡單,男穿兜襠布,婦女僅圍用植物纖維做的短裙。25.安達曼人.主要居住在安達曼群島。1850年有5000多人,因遭受英國殖民者殘酷屠殺,人口銳減,至1951年只剩27人;1971年人口普查時又減至24人。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尼格利陀型別。身材矮小,膚色較黑,頭髮黑紅,短而捲曲。頭顱扁平,鼻小唇厚,不外翻,面部寬闊,顴骨突出。使用安達曼語,語言系屬未定。無文字。迷信鬼神和巫術,懼怕樹林、海洋、疾病和祖先“鬼魂”。安達曼人原分10個部落,每個部落佔有一定的區域。部落之下分為若干地方集團,由頭人管轄。保留母系制殘餘。集團內的事務由年長的男人和女人處理。無法律。對危害他人生命財產者,由受害者本人或聯合親友進行報復。靠採集、漁獵為生。所用工具極為原始,用弓箭和投槍打鳥獸,用網、排鉤、短矛、魚叉、弓箭及植物汁麻醉捕魚蝦,用掘棍採集塊莖、野果和貝螺。能製造粗陶器、獨木舟,會用竹篾、藤條、蔓草編織籃子。不懂馴養牲畜。家犬是1858年從外面引進的。實行一夫一妻制。沒有表示各種親戚關係的稱謂,通常直呼名字。一般無衣著,男女都剃髮,喜歡全身喇青,佩戴用骨、貝、木竹以及樹葉、藤蔓製成的腰帶、臂箍、手鐲和項鍊。 | 711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印度民族",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15"
} |
三民主義, 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又稱“孫文學說”、“國父思想”、“總理遺教”,是由中華民國國父暨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提出的政治思想,為中國國民黨立黨的基本思想,在《中華民國憲法》前言則以「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稱呼,並被納入《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內容。1905年,孫在《〈民報〉發刊詞》中闡明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主張同時進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1924年1月至8月,孫中山在廣州每週作一次演講,共計16講,講稿滙編成《三民主義》一書。孫中山表示:“兄弟所主張的三民主義,實在是集合古今中外的學說,順應世界的潮流,在政治上所得的一個結晶品。”「餘之謀中國革命,其所持主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蹟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取歐美之民主以為模範,同時仍取數千年前舊有的中國文化而融之;發揚吾固有文化,並吸收世界文化而光大之,以期與諸民族並駕於世界。”此綱領在歷年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多次對三民主義所作的表述,皆有所改變和發展,而國民黨人與學者對三民主義也有不同的解讀。歷史.理念提出.三民主義,是隨著孫中山為中國國民革命的推展而產生,並且因為中國時局變化而有所增補。三民主義的雛形,是由於孫中山在經歷倫敦蒙難一事之後,利用滯英期間,拜訪大英圖書館研讀相關書籍,並且參訪英國當地建築、知名人士學者、展覽、文化風俗,而有所啟發。據劉成禺回憶,1904年,孫中山在舊金山“曾論及設會必先有主義”。當時,民族、民權主義之名已經確定,孫中山苦苦思索第三主義,劉成禺“進曰:‘中國俗語,事不過三,所謂智仁勇,所謂土地人民政事,君子三畏三變,正德利用厚生。’”言及於此,孫中山“先生推案而起曰:‘得之矣,第三主義定為民生主義,本汝言厚生意也。意義包括宏大,俄之虛無共產,德之國家社會政策,英、美、法之社會主義,皆在民生主義涵蓋之下,推廣之,將成世界主義矣。’”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從此確定。1905年,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闡明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主張同時進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推翻清朝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52。在發刊詞中,孫中山認為歐陸列強的發達,為民族、民權、民生循序實踐而成。而中國要跟進,則需吸收宣揚最進步理想的知識於人心並且實行,這就是民報的職責。同年12月香港《民國日報》代售《民報》廣告,該報社社長、革命黨員馮自由,認為「提倡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一語冗長不便,首以「三民主義」代稱。1906年12月2日,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民報一週年紀念會發表「三民主義與中國民族之前途」為題的演講,內容是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的雛形。系列十六講.孫中山關於三民主義的書稿在1922年陳炯明的部隊進攻廣州大總統府時失落,目前可以看到的印行材料,最早的是1905年的〉; zh-hk:》。聯俄容共後,孫中山認為國民黨員「極需三民主義之奧義,五權憲法之要旨。」於是在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期間,決定系統講演三民主義,以確保黨內思想的穩固。1924年1月到8月間,孫中山在廣州高等師範學院,透過演講的方式,每星期一次,有系統地介紹三民主義,作了16次講演。分別有民族主義六講、民權主義六講、民生主義四講,由黃昌穀全程速記、翻譯。這是他一生宣講三民主義的最後、也是最有系統、最詳盡的篇章。演講中,孫中山公開批評馬克思及其階級鬥爭學說,指出中國社會的實業經濟程度尚不發達,中國只可「師馬克思之意」,絕不可「用馬克思之法」。孫中山在多次講演和宣言中指出:他所領導的政黨和運動須達到三個目的:進行民族革命以實現民族主義,進行政治革命以實現民權主義,進行社會革命以實現民生主義,他又認為最後一個目的,最好用改良的方法逐步實現,而避免一次革命。1924年內,國民黨“本黨宣傳部所編三民五權之宣傳品,不下數十種,傳佈於海內外者,達一百萬冊以上。”1925年1月1日,孫中山抵北京後即病發,住進協和醫院治療,經西醫診斷為肝癌末期,同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對三民主義的闡述從此劃上休止符。要點.民族主義.孫中山說:“民族主義,實吾先民所遺留,初無待於外爍者也。”“中國退化到現在地位的原因,是由於失去了民族精神。”“如果不想方法來恢復民族主義,中國將來不但是要亡國,或者要亡種。”民族獨立.民族主義對內而言,是謀求中國獨立於滿族專制。1906年,孫中山講演時說:“民族主義,並非是遇著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許那不同族的人來奪我民族的政權。”“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滿洲人滅我們的國,主我們的政,定要撲滅他的政府,光復我們民族的國家。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是恨滿洲人,是恨害漢人的滿洲人。”一旦「新政府既成立”,則滿族“與我漢族同生息於共和政體之下為致足樂矣。」民國成立後,南北統一,“五族共和”。1912年國慶紀念日,孫中山撰文祝賀:“中國仍為整個之單一國家,且將永遠如是也。”“餘敢斷言,將來必有一偉大、統一、永久之中華民國出現,且民國現已存在矣。”民族主義對外而言,是要恢復中國在國際上的獨立地位,甚至「濟弱扶傾」。“現在歐風東漸,安南便被法國滅了,緬甸被英國滅了,高麗被日本滅了,所以中國如果強盛起來,我們不但是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還要對於世界負一個大責任。”“去恢復民族的地位,在十年之內,就可以把外國的政治經濟和人口增加的種種壓迫和種種禍害,都一齊消滅。”建構國族.1919年後,經歷了二次革命失敗的孫中山,開始系統闡述其“三民主義”,同時對“五族共和”展開批判。孫中山解釋說:“就中國的民族說,總數是四萬萬人,當中參雜的不過是幾百萬蒙古人,百多萬滿洲人,幾百萬西藏人,百幾十萬回教之突厥人。外來的總數不過一千萬人。所以就大多數來說,四萬萬中國人可以說完全是漢人。”又說:“今日我們講民族主義,不能籠統講五族,應該講漢族底民族主義。”“彼滿洲之附日,蒙古之附俄,西藏之附英,即無自衛能力底表徵。然提撕振拔他們,仍賴我們漢族。兄弟現在想得一個調和的方法,即拿漢族來做箇中心,使之同化於我。”“仿美利堅民族底規模,將漢族改為中華民族,組成一個完全底民族國家,與美國同為東西半球二大民族主義的國家。”“並且要把中華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後民族主義乃為完了。”由此可見,孫中山從“驅逐韃虜”到“中華民族”的轉變,出於對列強染指中國邊疆的警戒,以及同美國文明世界平起平坐之決心,屬於視野上升的表現。人口理論.孫中山發現,“自古以來,民族之所以興亡,是由於人口增減的原因很多,此為天然淘汰。”以當時的中國而言,“各國人所以一時不能來吞併的原因,是由他們的人口和中國的人口比較,還是太少。”認為人口多寡,牽繫國家興亡,並且駁斥了中國人滿為患的說法。他說,法國有四千萬人口,“因為能夠改良農業”,所以人人都能溫飽。中國人口有四萬萬,雖比法國多十倍,但土地面積比法國大二十倍,“如果能夠仿效法國來經營農業、增加出產,所生產的糧食,至少要比法國多二十倍”,“法國現在可以養四千萬人,我們中國至少也應該可以養八萬萬人”,甚至可以做到“全國人口不但是不怕饑荒,並且可以得糧食的剩餘,可以供給他國。”孫中山談及中國發達的潛力,說:“中國不到十年,便可以變成日本。照中國人口多與領土大,中國至少可以變成十個日本。”為此更制定“殖邊移民”計劃,謀求地區全面發展:“假定十年之內,移民之數為一千萬,由人滿之省徙於西北,墾發自然之富源,其普遍於商業世界之利,當極浩大。”文化保守主義.孫中山警覺到“現在受外來民族的壓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勢力,此刻橫行中國。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舊道德,以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舊道德。不知道我們固有的東西,如果是好的當然要儲存,不好的才可以放棄。”以文學革命為例,孫中山並不支援白話詩,反而欣賞古詩簡練典雅,認為“中國詩之美,超越各國,如三百篇以逮唐宋名家,有一韻數句,可演為彼方數千百言而不盡者。”“今倡為粗率淺俚之詩,不復求二千餘年吾國之粹美,或者人人能詩,而中國已無詩矣。”針對共產主義思潮,孫中山告訴馬林,他對部分青年刻意模仿蘇俄的作法不以為然,並反問“為什麼青年要從馬克思那裡尋求靈丹妙藥,從中國的古典著作中不是也能找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思想嗎?”他說:“中國有一個道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對於陳獨秀“在學界倡言,謂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為絕無學理的根據,指斥我黨為落伍的政黨。”孫中山批評“此乃中國少年學生自以為是,及一時崇拜俄國革命過當之態度。”民權主義.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時,孫中山解釋“革命黨宗旨不專在排滿,當與廢除專制、創造共和並行不悖。”1906年,孫中山便已在《民報》創刊週年大會上介紹了五權憲法、權能區分的內容。五權憲法.五權憲法,在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基礎上,另設監察、考試權。孫中山認為西方代議制中的國會權力過大,「現在立憲各國,沒有不是立法機關兼有監督的許可權。”“比方美國糾察權歸國會掌握,往往擅用此權,挾制行政機關,使他不得不頫首聽命,因此常常成為議院專制,除非有雄才大略的總統,如林肯、麥堅尼、羅斯福等才能達到行政獨立之目的。」故將監察權獨立出來,又另外增設考試權,“必須合格之人,方得有效。這法可以除卻盲從濫舉及任用私人的流弊。”與三權分立的“相互制衡”不同,孫中山主張五權各司其職,實現“萬能政府”,如“在窩內的蜜蜂,不許有損人利己的事,必要井井有條。”孫中山解釋說:“治理國家,權和能一定要分開。”“國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權,至於管理政府,便要付之有能的專門家。”“請了專門家,一舉一動都要牽制,不許他們自由行動,國家還是難望進步。”假如各院職員失職,監察院可以依法彈劾,人民擁有選舉、罷免、創制和複決四權,亦能隨時“罷免他們,收回國家的大權。”權能區分.孫中山注意到,過去由於“政府的力量過大,人民便不能管理政府,要被政府來壓迫。從前被政府壓迫太過,所受的痛苦太多,現在要免去那種壓迫的痛苦,所以不能不防止政府的能力。”以至於學者多數主張“有限政府”。孫中山推究其原因,在於代議制屬於間接民主,“各國所行的民權,只有一個選舉權。這就是人民只有一個發動力,沒有兩個發動力。只能夠把民權推出去,不能夠把民權拉回來”,對於選舉出來的人“究竟是賢與不肖,便沒有別的權去管他”,於是人們“總是怕政府的能力太大,不能拉回,反常常想方法去防止。”孫中山認為,在民主制度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政府的力量是否過大,而在於人民能否控制政府。因此提出具有選舉、罷免、創制和複決權力的直接民權,“用人民的四個政權,來管理政府的五個治權,那才算是一個完全的民權政治機關。”孫中山宣稱:這“是世界上學理中第一次的發明……從前歐美的學者都沒有發明過。”21世紀以來,一度相信“歷史終結”於自由主義的學者弗朗西斯·福山,也開始強調“政府力量”和“國家治理能力”。縣級自治.1916年袁世凱病亡,孫中山反思“民國建設後,政治尚未完善。政治之所以不完善,實地方自治未發達。若地方自治既完備,國家即可鞏固。”1919年時說:“立國根本在人民先有自治能力,所以地方自治為最重要之一事,現應從一鄉一區推而至於縣一省一國,國家才有希望。”1922年又說:“實行之次第,則莫先於分縣自治。蓋無分縣自治,則人民無所憑著,所謂全民政治,必無由實現。無全民政治,則雖有五權分立、國民大會,亦終末由舉主權在民之實也。以是之故,吾夙定革命方略,以為建設之事當始於一縣,縣與縣聯,以成一國。如此,則建設之基礎在於人民,非官僚所得而竊,非軍閥所得而奪。”孫中山反對聯省自治,乃因為省級範圍過大,容易養成軍閥獨裁。他解釋說:“代議政體旗幟之下,吾民所享者只一種代議權耳。若底於直接民權,則有創制權、廢制權、退官權。但此種民權,不宜以廣漠之省境施行之,故當以縣為單位。”“如是數年,必有一莊嚴燦爛之中華民國發現於東大陸,駕諸世界共和國之上矣。”共和道統.當革命之初,許多人以為“革命”不過改朝換代,孫中山則強調“革命之名詞,創於孔子”,“夫世界古今何為而有革命,乃所以破除人類之不平等也。孔子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命之時,義大矣哉。”他與宮崎寅藏談論中國革命時說:“人或雲共和政體不適支那之野蠻國,此不諒情勢之言耳。共和者,我國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遺業也。我國民之論古者,莫不傾慕三代之治,不知三代之治實能得共和之神髓而行之者也。”孫中山反覆強調:“我國數千年曆史中,最善政體莫如堯舜。蓋堯舜之世,亦為今日之共和政體,公天下於民。何以見之?即堯以舜賢而讓位於舜,舜以禹賢而讓位於禹也。”又說:“堯舜之政治,名義上雖然用君權,實際上是行民權。”“這項公天下的道理,便是三民主義中第二項的民權主義……就是把政權公之於天下。我們中國二千多年以前,孔子便有這個思想。”戴季陶稱讚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完全是中國的正統思想,就是繼堯舜以至孔孟而中絕的仁義道德的思想。”“先生是二千年以來中絕的中國道德文化的復活。”民生主義.孫文給民生主義下的定義是:“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民眾的生命。”“民生主義,就是要人人有平等的地位去謀生活。人人有了平等的地位去謀生活,然後中國四萬萬人才可以享幸福。”平均地權.平均地權的程式有四:規定地價、照價收稅、照價收買和漲價歸公。其中照價收稅源自亨利·喬治的“單一地價稅”理論,而亨氏又受到宣揚合作主義的蒲魯東,以及社會民主主義的拉薩爾學派影響。孫中山說:“求平均之法,有主張土地國有的。但由國家收買全國土地,恐無此等力量,最善者莫如完地價稅一法。”“地價應該由地主自己去定”,“如果地主以多報少,他一定怕政府要照價收買,吃地價的虧;如果以少報多,他又怕政府照地價抽稅,吃重稅的虧。在利害兩方面互相比較,他一定不情願多報,也不情願少報,要定一個折中的價值,把實在的市價報告到政府。”漲價歸公主張則承襲約翰·密爾,其著作《政治經濟學原理》提到對地價增值加以課稅,因為地價上升是由地主改良和社會改良所致,扣除地主增值的部分後應該歸還社會。孫中山說:“像現在的新都市一樣,日日有變動,那種地價便要增加幾千倍,或者是幾萬倍了。推到這種進步和改良的功勞,還是由眾人的力量經營而來的。所以由這種改良和進步之後所漲高的地價,應該歸之大眾,不應該歸之私人所有。”節制資本.1905年,孫中山便指出:“歐美強矣,其民實困,觀大同盟罷工與無政府黨、社會黨之日熾,社會革命其將不遠。”1912年又說:“美國大資本家擅經濟界之特權,牛馬農工,奴隸負販,專制既甚,反抗必力,伏流潛勢,有一發而不可抑者。蓋資本家之專制與政府之專制,一也。”貧富懸殊的根源之一就是壟斷。資本集中始於自由競爭,結果卻常常導致壟斷。孫中山說:“彼司密亞當派之經濟學者,謂競爭為最有利益之主因,為有生氣之經濟組織。”“然可確證者,近代經濟之趨勢,適造成相反之方向,即以經濟集中代自由競爭也。”“大公司多屬私有,其目的在多獲利益,待至一切小製造業皆為其所壓倒之後,因無競爭,而後各物價值增高,社會上實受無形之壓迫也。”節制資本的辦法,一是將具有壟斷性質的行業,如銀行、交通、礦山等部門交由國家,“仿合作制度組織之”,工人領取工資,資本家按投資比例的多少分配紅利。二是透過徵收直接稅,“多徵資本家的所得稅和遺產稅。行這種稅法,就可以令國家的財源多是直接由資本家而來。”利用外資.孫中山冀求開展國家建設,然而當時中國貧窮落後,資本、人才、技術稀缺,孫中山“以為三項皆須利用外人:因(一)我無資本,利用外資;(二)我無人才,利用外國人才;(三)我無良好方法,利用外人方法。”孫中山支援外資參與生產,而杜絕其參與投機,言及部分人“至中國一言及外債,便畏之如𨠄毒,不知借外債以營不生產之事則有害,借外債以營生產之事則有利。”“中國內地煤礦工人,每日所挖不足一噸,其生產力甚少。若用機器,至少可加十數倍。生產加十數倍,則財富亦加十數倍,豈不成一最富之國?”孫中山認為在一個發展落後的國家,只有一個全面的整個的,而非枝節的片斷的工業化計劃才是真正可以成功的。因此他呼籲“萬眾一心,舉國一致,而歡迎列國之雄厚資本、博大規模、宿學人才、精煉技術,為我籌劃,為我組織,為我經營,為我訓練。則十年之內,我國之大事業必能林立於國中。我實業之人才,亦同時並起。十年之後,則外資可以陸續償還,人才可以陸續成就,則我可以獨立經營矣。”“十年之內,吾實業之發達,必能並駕美歐矣。”生產分配社會化.孫中山說:“所謂要實行民生主義,緣因於貧富不均。”“民生主義的事實,最要緊的是均貧富。”“文明之福祉,國民平等以享之。”“俾全國之人無一貧者,同享安樂之幸福,則僕之素志也。”孫中山批評“英國財富多於前代不止數千倍,人民的貧窮甚於前代,也不止數千倍。並且富者極少,貧者極多。”“善果被富人享盡,貧民反食惡果。”“貧富不均竟到這地步,平等二字已成口頭話了。”說:“我們革命之後要實行民生主義,就是用國家的大力量,買很多的機器,去開採重要礦產……把全國大礦業、大工業、大商業、大交通都由國家經營。國家辦理那些大實業,發了財之後,所得的利益讓全國人民都可以均分。”並由生產資料的社會化,實現普遍的社會福利:“我們實行民生主義,國家發了大財,將來不但是要那一般平民能夠讀書,並且要那一般平民有養活。壯年沒有工做的,國家便多辦工廠,要人人都有事業。老年不能做工的,又沒有子女親戚養活的,所謂鰥寡孤獨四種無告的人民,國家便有養老費。國家的大作用,就是設官分治,替人民謀幸福。”後世演變.雖然孫中山於1925年逝世,但國民黨內對於三民主義的闡揚與實踐,仍有國民黨員實行。戴傳賢以《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開出三民主義理論研究第一響。戴季陶主義.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理論家戴季陶為與黨內的共產主義思潮相抗衡,開始了對三民主義的系統性詮釋,相繼出版了《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國民革命與中國國民黨》和《民生哲學系統表》等書冊,反對“階級鬥爭”,而主張階級合作,認為“階級的對立,是社會的病態,並不是社會的常態,這一種病態,即不是各國都一樣,所以治病的方法,各國也不能同。中國的社會,就全國來說,即不是很清楚的兩階級對立,就不能完全取兩階級對立的革命方式,更不能等到有了很清楚的兩階級對立才來革命。中國的革命與反革命勢力的對立,是覺悟者與不覺悟者的對立,不是階級的對立,所以我們是要促起國民全體的覺悟,不是促起一個階級的覺悟。”並同時提出,國民黨不是資產階級政黨,而是代表全民利益的黨,提倡“應該在目前這個時候,就努力做公共幸福的事業。要學英國資本家‘階級退讓’的精神,不要步俄國資本家‘階級壓迫’的後塵,使中國可以循社會民主主義的正軌,向平和、文明的方面進步,免除激切的社會革命危險。”三民主義的連環性.胡漢民總結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發現“民生主義,必須要是民族主義和民權主義的民生主義,才不會變成資本主義。”認為三民主義不是三個主義分立,乃是一個主義的三方面,“而可操世界革命成功之左券的,唯有整個的連環的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的相互關係,正如三個小環扣合起來的一個大連環。”並據此批評共產國際參預殖民地解放運動,“列寧在階級鬥爭之外,加用一點民族主義,本來已是違背了馬克思,列寧一派人卻辯護說,這不過是利用民族主義。但是我們就知道,唯其不能不利用民族主義,正足證明他們非承認民族主義的事實不可。由馬克思和列寧兩派的經驗,便得兩個教訓:笫一,歐洲階級革命便不行;第二,東方民族革命才行。”證明了三民主義理論的完備。民生史觀.國民黨後世構建三民主義的過程中,民生主義被作為三民主義哲學的本體,因為孫中山說過:“古今一切人類之所以要努力,就是因為要求生存;人類因為要有不間斷的生存,所以社會才有不停止的進化。所以社會進化的定律,是人類求生存。人類求生存,才是社會進化的原因。階級戰爭,不是社會進化的原因。”因此,戴季陶提出:“三民主義原理,全部包含在民生主義之內,其全部著作可名之曰‘民生哲學’。”欲以民生史觀對抗共產主義的階級鬥爭論。蔣介石甚至補撰民生主義育、樂兩篇,提出“仁愛為民生哲學的基礎,亦即革命的根本條件。簡單一點說:革命的中心目的,即在民生。”並且推動三民主義儒學化,認為民生主義與儒家民本思想同源。於經濟層面,則“民生主義,要把工業革命與社會革命,畢其功於一役。具體的說,我們的民生主義,要以人性為基礎,以民生為目的,一方面發達國營實業,一方面節制私人資本。階級鬥爭的病態,沒有發生的客觀條件。”力行哲學.蔣中正繼承孫中山的“知難行易”學說,提出“力行哲學”,提倡革命務須力行,宣稱“使全國國民都能知‘知’之難而能篤信主義;知‘行’之易而力行主義,從而除‘坐而言不能起而行’之苟且偷惰空疏頹放的積習,養成嚴謹勤勞求真崇實振奮進取的心性。”並進一步與新生活運動結合,說明“新生活運動的意義,就其內容而言,則為國民生活革命的運動;就其方式而言,則為普通社會教育的運動;就其最後目的而言,則為民族復興運動中最重要根本的中心工作,即國民精神建設運動。其意義與作用,與總理關於心理建設的一切遺教,完全是一貫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新生活運動就是心理建設的補充實施辦法。我們要完成心理建設,來奠定國家精神的基礎,就要力行新生活。”繼而與孫中山講演所及的“中國人的固有道德”思想相對應,“來實踐併發‘禮、義、廉、恥’的固有德性和立國精神。”哲學體系.經過孫中山、戴季陶、胡漢民、任卓宣、陳立夫、蔣中正、陶希聖等人的相繼補充,三民主義逐漸成為一套具有哲學觀和方法論的完善理論。除了以上提及的內容外,仍有以下幾點內容。階級互助論.以孫中山為代表的三民主義者,不認為“物競天擇”的自然法則應當用於人類社會,更不認為強調“階級鬥爭”的共產主義適用於中國,而採納“階級互助論”,認為不同社會階層需要互相提攜。孫中山說:“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則以互助為原則。社會國家者,互助之體也;道德仁義者,互助之用也。人類順此原則則昌,不順此原則則亡。”“達文氏發明物種進化之物競天擇原則後,學者多以為仁義道德皆屬虛無,而爭競生存乃為實際,幾欲以物種之原則而施之於人類之進化。而不知此為人類已過之階級,而人類今日之進化,已超出物種原則之上也。”調和折中論.孫中山、蔣中正等國民黨人深諳中庸之道,三民主義本身是中西政治哲學的融會貫通。如蔡元培評價說:“主張自由競爭的,維持私有財產制;主張階級鬥爭的,要沒收一切資本家所有。這都是兩極端的意見。孫先生用平均地權與節制資本兩法來解決這個糾紛,不是突然把私有財產沒收,而是漸漸的化私為公;不是共現在的產,而是共將來的產,這豈不是經濟革命的中和性麼?”“用歐洲三權分立的制度,而加以中國特有的考試、監察二權,名為五權憲法。這豈不是國粹與歐化的中和性麼?”“中央與省之許可權,採均權制度,不偏於中央集權或地方分權,無一非中和性的表現。”實踐認知論.三民主義者認為經驗主義才是正確的方法論,而非自啟蒙時代以降佔據科學界的唯理主義。孫中山評論說:“科學之試驗也,卽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也;探索家之探索也,卽行其所不知以求其發見也;偉人傑士之冒險也,卽行其所不知以建其功業也。”“諺雲: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故所歷之事旣多,智識亦增長。所謂增益其所不能者。此由於經驗也。”因此,孫中山認為知識和理論是從實踐和事實中來,而不是相反。任卓宣總結道:“國父底認識論是行的認識論。行是實踐,由之而獲得經驗。加以分析和組織,便成知識、學問等。所以行的認識論是實踐認識論。”地位.在中華民國地位.1924年,孫中山將三民主義寫入黃埔軍校訓詞,確立為國民黨的指導思想,後作為中華民國國歌直到現今。1929年,在南京完工的中山陵,處在山頂最高峰的祭堂,有3個拱門,分別書寫著“民族”、“民權”、“民生”。1946年,三民主義被「制憲國民大會」列入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第一四二條也明確規定:「國民經濟應以民生主義為基本原則,實施平均地權,節制資本,以謀國計民生之均足。」規範了中華民國的憲政基礎,此彰顯三民主義的憲法實施至今。1949年後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早期國內各高階中學及大學課程中曾列有三民主義,部分大學及中央研究院設有「三民主義研究所」,並以「三民主義」、「國父思想」等不同名稱,曾列為大學聯考與國家考試的必考科目。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境內的地名、路名乃至各級學校校歌經常能見到三民、民權、民生、民族等用語。1994年4月19日,考試院全院審查會決議,高普考試將不再考《國父遺教》、《三民主義》,於翌年實施。同年9月24日,教育部招開大學校院長會議,由臺大陳維昭校長擔任召集,商討廢除大學聯考廢考《三民主義》。1999年3月26日,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宣佈,翌年起大學聯考不再考三民主義。2005年1月,教育部頒布《普通高階中學「公民與社會」課程暫行綱要》,將「三民主義」、「現代社會」與「公民」三個科目整併為「公民與社會」學科,此規畫由翌年起實施至今。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後來更名為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2004年7月整合蔡元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改制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目前中華民國各大學也不再設立「三民主義研究所」。現今,三民主義是泛藍陣營當中中國國民黨和新黨政治主張之一。隨著臺灣去中國化思潮泛起,孫中山及其三民主義逐漸受到淡化。2003年8月23日,前總統李登輝一句「中華民國已經不存在了」一度掀起軒然大波。同年11月12日,中華民國政府不再隆重慶祝「國父誕辰」,只有在野的國、親、新三黨舉辦紀念國父活動,聲稱「藍軍傳承中山先生救國愛民精神。」國立臺灣大學教授張登及提出以「孫文精神為復興之本」。他認為臺灣社會面臨的二大根本問題,一是統獨,二是貧富差距與社會公義,在這兩方面,孫中山思想都可以提供在野黨「重新出發」的機會,而不必辛苦地另外摸索其他新的正當性。2003年8月,以關懷弱勢族群,訴求社會公平正義而成立的「泛紫」聯盟,其召集人簡錫堦強調憲法「確保人民的生存權與社會權」的重要性。他說:「在目前的憲法中,繼承了孫文學說中傾向社會主義的部份遺產,包括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公用事業國家專營、實施社會保險制度、推行衛生保健與公醫制度、推行義務教育等等。但眼前政府的政策卻是背道而馳,有違憲之嫌。」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雲認為,「中國國民黨最有價值的『黨產』,乃是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其中民生主義部分,尤為孫氏超越時代的卓見;社會福利國家尚未出現之時,孫氏已提出了以國家公權力,推行社會福利。」文化成果.三民主義永不過時論.戴季陶認為“中山先生說:‘要解決民生問題,是要用事實做基礎。’這是很正確的科學的方法,因為空洞的學理基礎,去求解決實際問題,就很容易落演繹理論的毛病,不能夠得到學理的證明。如果用事實做基礎,我們時時刻刻,都能夠充分的得到證明的保障,可以少了許多錯誤。”因此,三民主義是基於事實存在的理論。其他學者認為:“在時代的演化中,民族、民權、民生都將被賦予新的內容,都將面對新的問題。譬如,在今天,生民面對的巨大環境災難,就不是孫先生那個時代所具有的。新內容的湧現,新問題的提出,將是永無止境的——問題的解決,就是問題的提出。這要求三民主義審時度勢,及時地、適應性地變化自己。”因為三民主義“它的實踐方法是由不知而行、行而後知,到知而後行的科學方法論。”所以“它能適應時空的變動而跟著發展,它永遠不會過時,永遠不會落伍。”民國憲政派.2000年,王炳章發表《重建中華民國》一文,強調“孫中山所締造的中華民國,是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憲法》,是民主共和憲法。”提出重建中華民國、恢復民國憲法。2012年,高氏兄弟倡議中國大陸的民國派人士改名為民國憲政派,簡稱民憲派。海外中國大陸民主人士中,以辛灝年、封從德、丁毅為代表的民國派認同三民主義,主張中國大陸重歸中華民國、重新施行《中華民國憲法》。2016年,丁毅著成《民憲論》一書,指孫中山晚年著述所定格的三民主義是中華民國憲法的基礎但不是羈絆,中華民國憲法在這一基礎上具有創新和發展。中國大陸“恢復施行民國憲法,可以規避制憲失敗的風險。”並且中華民國憲法在臺灣“具有多年實踐所積累的龐大的釋憲體系”,“是唯一的一個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判例參照的選項,任何其他憲政道路選項都無法在這一關鍵點上與之比肩。”社會民主主義色彩.中國社會民主黨主席劉國凱認為,三民主義即“中國版的社會民主主義”,孫中山倡導全民政治、直接民權,其民生主義“既發展經濟增加國力,又改善民生,消除社會弊端,緩和階級矛盾。”著名民運人士楊天水總結說:“中山主義,具有資本主義的性質,但是避免了自由競爭時代資本主義的缺點;也具有社會主義的性質,但是拒絕了社會主義思潮中的真正的空想派的馬列主義的一黨專政和公有制的危害無窮的思路。可以說,中山主義是一種民主社會主義。”學者王炯華指出:“同盟會成立前夕,孫中山已具有明顯的社會民主主義傾向。”《民報》成立後更揭櫫其民生主義大旗,就土地問題與梁啟超展開論戰。“中國國民黨之社會民主黨性質尤其體現其在臺灣的實踐”,“中國國民黨在臺灣還實行節制資本的既定方針,著力發展中小企業,注意防止貧富懸殊;注意勞動保護和醫療、救濟等社會福利事業。”評價.著名學者余英時認為,孫文的民生主義決不是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這在《民生主義》第一講中已有明白的交代。孫文說西方的社會主義有五十七種,又說馬克思是「社會病理學家」而非「社會生理學家」。歸結孫文何以會說「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產主義」,餘英時說這有其歷史背景:第一是當時孫文正採取「聯俄容共」以改組國民黨的新政策,他說民生主義即是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顯然是政治策略的一種運用;第二更重要的是,孫文這種說法正是要使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失去存在的理論根據。孫文深信他的民生主義足以消融共產主義於無形,故孫文關於民生主義的新詮釋是針對著中國共產黨而發的。國學大師錢穆在其《國史新論》中說:“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一面保留了中國文化舊傳統,一面採納了世界新潮流,調和折衷,揭示出一大綱領。”“在近代中國,能巨眼先矚,瞭解中國傳統政治,而求能把它逐步銜接上世界新潮流的,算只有孫中山先生一人。他的三民主義,實能採納世界政治新潮流之各趨勢,而使其會歸一致。”並且在《中國思想史》中預言:「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是近代中國新生唯一的啟示,此刻在中國蔓延猖獗的共產主義,最多將是一個有骨骼有血肉的行屍……大陸政權正如一塊大石頭,在很高的山上滾下,越接近崩潰的時候,其力量越大。」蔣介石評價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說:“三民主義是有所本的,其淵源所自,早在總理以前,與我中華民族之歷史的生命同流發展。不過到了總理手裡,才拿這個東西重新整理,構成一部完善的思想體系,就叫三民主義。這個主義雖是最新的,而其本質和基本精神之所在,卻完全是由我們歷史文化的正統,歷數千年而一直傳下來的。”戴季陶亦有類似評價:“中山先生之三民主義,蓋自孔子之思想系統遞嬗而出,對於全世界人類共同欲求之理想與實現,一以貫之。”孫中山自己則總結說:“要之,三民主義非列寧之糟粕,不過演繹中華三千年來漢民族所保有之治國平天下之理想而成之者也。文雖不肖,豈肯嘗列寧等人之糟粕。況如共產主義,不過中國古代所留之小理想者哉。”1964年12月20日,毛澤東在中央工作座談會上提及:“《三民主義》骨頭很少,水分很多。孫中山晚年沒有知識了。他是個講演家,煽動家,講得慷慨激昂,博得給他鼓掌。”“他的無知識達到此等程度:他給右派解釋共產主義時,畫了個太極圖,裡面畫了個小圈,寫上共產主義;外面又畫了個圈,寫上社會主義,最後外面又畫了個大圈,寫上民生主義。他說,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都包括在我的三民主義裡頭,總司令你是最不佩服他的。”中國大陸學者陳鐵健、黃道炫認為,三民主義是近現代中國偉大的思想文化成果。在長期實踐革命的活動過程中,孫中山和同志們代表著當時的進步潮流,創立此影響深遠的理論思想,建立一套能滿足多數人意願的民主主義理論。在政治上,要求民族獨立,實現人民民主權利,在社會經濟和文化上,主張發展中國社會經濟,提高人民生活和文化教育水平,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現代化國家。三民主義固然是中國文化發展的偉大成果,但隨著時代發展,它必將被更切合當時社會的理論所取代。作為後來者,對三民主義應該採取批判、繼承、發展之態度。從文化角度看,三民主義是中國文化和外來文化在現代取向中的結晶,但不可能終結中國新文化之發展。對三民主義作不可移易之崇拜,接上中國古代正統思想傳承之「道統」,只能是對三民主義的扭曲和背離。新三民主義.蘇聯與中國共產黨則認為:自1924年後,孫中山將三民主義重新解釋,進入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義,革命的三民主義才是真三民主義,如果沒有聯俄政策,那就必然是聯帝政策;如不聯共,就是反共。近代西方學界以及中華民國政府認為三大政策、新三民主義並非出自孫中山之手,這些都只是蘇聯跟中共片面的自我詮釋,不符史實。 | 713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三民主義",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30"
} |
文天祥人,南宋末期政治家、詩人、抗元人物和民族英雄。官至右丞相,最後被封為信國公,故稱文信公或文信國,官拜少保,故稱文少保。宋亡後,於五坡嶺兵敗被俘,寧願死也不願降,被元軍俘至大都,在柴市從容就義。與陸秀夫和張世傑等人並稱“宋末三傑”。又與謝枋得、袁繼鹹等人並稱“江右三山”。明景泰七年,諡忠烈。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生平.文天祥生於宋理宗端平三年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中選吉州貢士,並隨父前往南宋首都臨安應試。在殿試中,他作“御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宋理宗親拔為第一,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但四天後父親病故,文天祥歸家丁憂三年。開慶元年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籌餉以繼續抗元戰爭。秋天,元軍攻入福建,端宗被擁逃海上,在廣東一帶乘船漂泊。文天祥與當時朝臣張世傑與陳宜中意見不合,於是離開南宋行都,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劍州,損失慘重,妻兒也被元軍擄走。祥興元年,宋亡,文天祥仍堅守初志,在給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裡,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獄中作《指南後錄》第三卷、《正氣歌》。忽必烈愛其才,先後派出平章政事阿合馬、丞相孛羅招降,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八日方向跪拜,從容就義,享年47歲。行刑後不久,“俄有詔使止之”,然文天祥已死,忽必烈惋惜說:“好男子,不為吾用,殺之誠可惜也!”文天祥的妻子歐陽氏收屍時,在其衣帶中發現絕筆自贊:“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據《宋史》記載,南宋降臣留夢炎在士人們請示元朝釋放文天祥時表示反對,其指出文天祥會再度起事反元,最終元朝處死文天祥,留夢炎也因此遭後世唾罵,明朝時甚至要求留姓人必須手書非留夢炎子孫才能科考。但據鄧光薦《文丞相傳》,此事乃另一位降元的宋末士人青陽夢炎所為。文學成就.文天祥著有多篇作品,以《過零丁洋》和在獄中所題《正氣歌》最為人所認識和稱道,其中前者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千古絕句。為人.文天祥早期曾個性奢侈,在家中養了很多歌妓。但南宋淪亡時,眼看國家敗狀,便痛心地把花費降低,把家裡的錢財全部拿來募兵。每當與賓客、僚屬談到國家時事,就痛哭流涕,撫案說道:“把別人的快樂當成自己的快樂,也要把別人的憂慮當成自己的憂慮,吃別人給的俸祿那更要為別人的事鞠躬盡瘁。”軼事.文天祥有一則黑色幽默的故事,臨安就要淪陷了,幕僚們勸文天祥自殺,並說文天祥死後大家會隨他自殺。文天祥卻說了一個笑話,從前劉玉川與一個妓女相戀,論及婚嫁,但劉玉川考上進士,當了官,就想甩掉這一位妓女,於是騙妓女說,朝廷不允許攜帶家眷赴任,約妓女一起殉情。劉玉川準備毒酒,讓妓女先喝,妓女喝了一半,把剩下的一半給劉玉川,劉玉川卻不喝,於是毒死了妓女,劉玉川獨自離去。如今的各位,莫非是想效法劉玉川?大家聽了大笑。文天祥會游泳,且是家傳的象棋高手,還喜歡在戲水時下盲棋,並留有棋譜傳世。文天祥生前所用的硯臺玉帶生硯仍保留至今。評價.南宋時人王應麟在評文天祥的科舉試卷時,盛讚文天祥的忠肝義膽、文章流露古代賢人之風,可以作為檢視的借鏡,並向宋理宗表示祝賀國得人才:「應麟讀之,乃頓首曰:“是卷古誼若龜鏡,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士賀。」宋史編者脫脫評價文天祥將「仁」視為比生命還更重要的事物,也盛讚宋朝經由科舉取進士,培養出真正的仁義之士。論曰:「自古志士,欲信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爾。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師不期而會者八百國。伯夷、叔齊以兩男子欲扣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賢之,則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祐亡矣,文天祥往來兵間,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無成,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復,兵敗身執。我世祖皇帝以天地有容之量,既壯其節,又惜其才,留之數年,如虎兕在柙,百計馴之,終不可得。觀其從容伏質,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於生者,可不謂之「仁」哉。宋三百餘年,取士之科,莫盛於進士,進士莫盛於倫魁。自天祥死,世之好為高論者,謂科目不足以得偉人,豈其然乎!」紀念.為了紀念文天祥,在北京文天祥曾被關押的地方,成立了文丞相祠,後成立文天祥紀念館。明朝正德年間在文天祥被俘虜的五坡嶺建立「方飯亭」紀念。在浙江省溫州市江心嶼上建有文信國公祠。在臺灣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因中部橫貫公路開發,於塔比多社的佐久間神社舊址興建文天祥紀念公園,並改稱天祥。在大沙溪原名深水溫泉,則取其號改稱文山溫泉。花蓮縣秀林鄉天祥路、臺中市北區與北屯區交界處的天祥街、臺北市中山區亦有道路以天祥為名。而香港元朗新田及大埔泰亨鄉文氏族人,在分別在新田及泰亨祠堂村興建文天祥紀念公園及文山公園,並文天祥像及《正氣歌》的碑刻。深圳大學校區南面的兩大湖泊被命名為「文山湖」。深圳南山區南頭城亦有信國公文天祥祠。廣東汕頭市潮陽區谷饒鎮域建立紀念宋末抗元民族英雄的“宋大元帥墓園”。潮陽區谷饒鎮一帶流傳著不少關於文天祥的傳說。相傳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右丞相文天祥在潮陽整軍圖謀復國,征戰中於海豐縣被俘。而都統陳懿勾結叛將張弘範,與宋軍血戰於小北山麓。由於雙方兵力懸殊,宋軍大都戰死於此。明太祖追封宋末抗元陣亡將士為“元帥”,欽定貴山都赤寮等毗鄰抗元戰場的村莊定期祭祀當年犧牲的將士,谷饒等地才開始了祭社。民間修葺宋末殉國將士之孤冢,稱為“宋大元帥之墓”,各鄉各族分期依時拜祭。據查,谷饒以及周圍鄰鄉共有宋墓九處。谷饒祭社歷來隆重,在海外也有影響力。每逢祭社,各村都披紅掛綠,村民們穿街走巷進行民間藝術巡演。海外遊子也紛紛回鄉參加。廣東省肇慶市四會市逕口鎮逕口村委恩嶺村通天蠟燭山有文天祥祖墓,為文天祥族人第九世祖輩郭氏之墓,建於元代,坐西北向東南,佔地面積60平方米。文天祥祖墓在南宋時由江西遷葬於此,屬二次葬墓。在端宗撤離福州後,朝廷駐蹕的福州濂浦村民將皇宮改為供奉南宋功臣的廟宇。為躲避元朝追查,將正殿稱作「泰山宮」,內供趙匡胤、趙昰、趙昺塑像;側殿稱作「大王殿」,供奉陸秀夫、文天祥、張世傑塑像。每年正月舉行「出宮行鄉」,將他們抬出宮外,家家設宴祭拜,延續至今。2020年6月,國際天文聯會宣佈將以文天祥命名。廟宇.臺灣新北市雙溪區亦有全臺唯一供奉宋末三傑的「三忠廟」。興建於同治7年,是雙溪居民的信仰中心。(但於金門縣金沙鎮另有一座三忠廟)在新馬泰地區,當地華人也有供奉「大宋三忠王」的廟宇。三忠王也稱三忠公,是指文天祥、陸秀夫與張世傑,等三位宋代忠臣。在新加坡主祀三忠王的廟宇就有「普忠廟」與「水顯宮」。泰國普吉網寮三忠廟,成為泰國最早奉祀大宋三忠王所在,建立於大清光緒30年。馬來西亞霹靂太平馬登福全宮是馬來西亞首間供奉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的百年古廟,成立於1838年已有168年的歷史。馬來西亞的馬六甲三威宮在1993年建廟供奉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是該州規模頗巨,香火鼎盛的廟宇。家族.香港新界文氏始祖文天瑞,為逃避元兵追捕,於宋末元初年間移居廣東寶安三門東清後坑,至明初分支遷入新界。因為文氏族人曾領導1899年的新界抗英戰爭,所以文氏早年被港英政府認定為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現時,文氏主要於元朗新田及大埔泰亨一帶聚居。 | 713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文天祥",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34"
} |
希臘國旗,是由藍白二色、十字圖案及平行長條所構成的旗幟。亦是希臘的舊商船旗和軍艦旗。9條藍白相間的平行長條象徵希臘獨立戰爭時的口號「--」。藍十字象徵在1821年土耳其獨立起義之際、巴特拉的蓋爾馬諾斯府主教揮揚的白底藍十字旗。官方標準的國旗比例是3:2。希臘國旗歷史.現今的“十字與條紋”國旗的起源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每一個部分,包括藍色和白色,十字,以及條紋的安排都會有非常古老的歷史因素;但是很難確定其“連貫性”,尤其是在1822年年初國旗正式透過時並沒有被記錄的確切的原因。藍色白色條紋產生於藍底白條的盾,9個條紋產生於阿基里斯之盾,並擁有對希臘人而言這一數字所有的意義,也被用作這一國旗的重大歷史意義的一個重要論點。儘管如此,帶條紋的國旗已於1822年以前使用,特別是航海旗的徽章。這種式樣包括9條藍白相間的條紋,左上角的十字。在過去的幾個世紀,希臘國旗的條紋式樣與其他的幾面旗幟極為類似,最特別的是1707年以前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旗幟與希臘國旗的相似之處。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證明其來自更古老的設計,或受到它的影響。很有可能是因為希臘航海旗的影響,外國旗幟如美國國旗中的條紋也許受到希臘國旗的影響。古代和拜占庭時期的希臘國旗.白色和藍色從其歷史意義來講,自古以來就是希臘的代表色; 他們透過將以前使用的國旗自然延續為新希臘的國旗。在古希臘,他們與雅典娜相關聯,並使用亞歷山大大帝的旗幟, 而在希臘人在國外時,人們通常透過他們帶著藍色長條的衣服來認識他們。 在拜占庭,白色和藍色是海軍和其他旗幟的顏色,並於比雷埃夫斯希臘航海博物館展出。作為一個重要的拜占庭象徵,使用於自世紀初以來的拜占庭帝國 但更廣泛的用做帕里奧洛格斯王朝皇帝的王朝旗幟,也是所謂的“tetragrammatic十字”,有四個B或火鐮在旗上代表帝國的座右銘:“Βασιλεύς Βασιλέων Βασιλεύων Βασιλευόντων ”,但是帝國旗幟的顏色大多為紫色和金色。奧斯曼統治時期.在奧斯曼統治期間,希臘人所使用的非官方旗幟,通常包括雙頭鷹構成。在簽訂《庫楚克開納吉和約》後,希臘人商船上也可以懸掛俄羅斯國旗。在1769年起義後,具有歷史意義的白底藍十字旗於1821年革命再一次被軍事領導人完全使用。它變成了最流行的革命旗幟,也有人認為它應該成為國旗。這面革命國旗的變種,藍底白十字旗似乎也被用於起義當中去了。這種設計在以前,也被用於一個地方的象徵,而拿破崙軍隊中的希臘志願者在1798年在埃及使用了一面藍底白十字旗,在左上角放上了一面法國國旗。一位軍事領導人,Yiannis Stathas,從1800年開始在他的船上懸掛一面藍底白十字旗。第一面最終採用的旗幟於1807年透過,生產,懸掛於斯基亞索斯島的Evangelistria修道院。一些著名的軍事領導人聚集在那裡協商關於起義的事情時,他們也在向當地主教懸掛的這面旗發誓。國旗與歷史演變.在希臘革命的初期,除了各種十字旗幟,在歐洲的希臘知識分子、地區領導、頭領和地區委員會所設計和使用的旗幟中的顏色和徽章都各不相同。這些旗幟中的很多旗幟都為聖人,不死鳥或束棒——例如菲力克·希特里亞。因為歐洲君主國盟軍在所謂的“歐洲協調”中, 懷疑有些組織要發動國家或社會革命活動,例如“希特里亞”,在於1822年舉辦的第一次希臘獨立運動全國大會開始為描繪革命中的希臘為一個“普通”的有序的民族國家採取行動。這樣不僅要統一地區議會為中央行政機構,也要決定廢除所有的革命旗幟,並透過一個國旗。為什麼變種被選中,而更受歡迎的白底藍十字旗落選,原因不明。在1822年3月15日,臨時政府法令第540條確定了各個旗幟:藍底白十字旗為陸用旗;有9條顏色為藍色和白色的條紋,右上角為藍底白十字旗的旗幟為軍艦旗;右上角為白底藍十字,其他地方均為藍色的旗幟為商船旗。 在1828年後,後者停用,十字與長條旗成為了唯一的海用旗幟。這種設計在希臘立即受到了歡迎,並在現實中常與國旗一起用。國王奧托一世增加了皇家徽章。 在1862年奧托放棄執政後,廢除了皇家徽章,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十分簡單的王冠,並被用到1863年。陸用旗中間有聖喬治的方形版本於1864年4月9日作為軍隊的旗幟被透過。與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宗德堡-格呂克斯堡王朝的旗幟的方形版本幾乎相同的旗幟被作為皇家旗幟製造。國旗確切的形狀和使用於1867年9月27日透過皇家法令頒佈。在1914年5月31日,帶有王冠的旗幟作為於各部門、各大使館和公共服務部門使用的國旗被透過,而商船旗和沒有王冠的十字旗被允許由公民使用。在1924年3月25日,希臘第二共和國成立,所有旗幟上的王冠被去除。在1930年2月20日,國旗比例被規定為2:3,十字的長為“1/5的寬”。國旗,直到1978年被停用。目前的希臘國旗.在1978年,過去的民用旗重新成為唯一的國旗,比例為2:3。 以前的國旗作為陸用旗,也作為軍用旗和民用旗,以取代當時仍存在各式旗幟。國旗上沒有其他的設計和徽章,希臘政府至今還沒有規定國旗上藍色的色調,因此實際使用的國旗,從很深色到很淺色的版本都有。希臘的國旗日為10月27日。舊的陸用旗依然飄揚在舊國會大廈及國家歷史博物館的網站,此外希臘公民亦可以私人懸掛此旗。希臘戰旗.陸軍和空軍的戰旗是方形的,為藍底白十字旗。陸軍戰旗十字的中心是聖喬治像,而空軍戰旗十字的中心為米迦勒像。 在陸軍中,戰旗通常在步兵團、坦克和軍校在戰爭中或在閱兵式上飄揚。海軍和海上警衛隊在閱兵式中飄揚軍艦旗代替戰旗。 也規定了半軍事組織希臘憲兵的戰旗。由於含有消防機構,希臘警察和前城市警察被認為是公共機構,沒有戰旗,並用國旗代替戰旗。海軍與民用旗.海軍與民用旗和國旗相同。簡單的“藍底白十字”也被用作海軍旗和海軍軍銜標誌。海軍條例第21章描述了這些旗幟的用途。雙頭鷹.希臘學者們試圖讓雙頭鷹與古代符號相關聯:鷹是強大城邦的共同設計,然而有一種含義是“雙鵰”源於一個神話:宙斯放飛兩隻雕,兩隻雕分別由世界的兩端往東或往西飛,最終於特爾斐會合,證明那裡是世界中心。然而,毫無疑問,雙頭鷹的起源受到了羅馬和東歐的影響。事實上,早期拜占庭帝國繼承了羅馬鷹,所以,這裡使用的顏色明顯是“皇權的顏色”,即帝國紫和金。在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後,儘管拜占庭帝國不復存在,雙頭鷹依然是對於希臘人而言強有力的國家的象徵被使用。 | 714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希臘國旗",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47"
} |
緬甸語 ,簡稱緬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以仰光音為標準。它是緬甸聯邦的官方語言,在該國有大約3200萬人使用,而且在孟加拉國、馬來西亞、泰國、美國也有少量分佈。入聲獨立算的話,緬甸語一共有四個聲調,分別是高平、高降、低平、高降喉塞。緬甸文字的特徵是它呈圓形,這是因為古時候的緬甸文是書寫在棕櫚葉上的,必須設計圓弧形的筆劃才能避免劃破葉面。字元的構成是以子音字母與母音拼合後形成音節符號。歷史演變.緬甸文在某種程度上代表古緬甸語,因此可以用緬甸文的羅馬轉寫來推測古緬甸文的發音,從此也可以看出其與仰光話之間的巨大的區別。緬甸文的主要有制定的Okell拼音,制定的語委拼音等。音系.聲調.古緬甸語有三個聲調,但其在12世紀的確切音值不清楚。仰光話按調值分保持了這三個聲調:古緬甸文的塞音韻尾演變成喉塞音,可以算作第四個聲調,但其調值和第三聲53一樣。古緬甸文的鼻音韻尾演變成鼻化母音,調值可以是上面三個中的任何一個。韻尾.古緬甸語的陽聲韻的韻尾在現代仰光話中一律合併為一個鼻音-ɴ,仰光話拉丁轉寫用-n表示。古緬甸語的入聲韻的韻尾在現代仰光話中一律合併為一個喉塞音-ʔ,仰光話拉丁轉寫用-t表示。 | 717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緬甸語",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72"
} |
景頗語,屬於藏緬語族,是景頗族人使用的語言之一。除景頗語外,有的景頗族還使用緬語支的載瓦語、浪速語、勒期語和博多語。關於景頗語在藏緬語族中的歸類問題,曾有多種嘗試。一般認為屬於薩爾語群。方言.至少有16種景頗語方言。(Kurabe 2014:59)。標準景頗語和恩昆話是描寫得最詳細的方言。克欽邦北部的景頗語描寫很少。內部分類.Kurabe (2014)給出了7種景頗語方言。南支在一些詞彙中失落了原始景頗語韻尾*-k。北支的音素比起原始景頗語發生下列合流(Kurabe 2014:60)。正字法.景頗語書寫系統基於拉丁字母,有23個字母,還使用變音符號,最早是由美國浸禮會傳教士在19世紀晚期發明。景頗語正字法是藏緬語族最簡單的文字,其他語言大都有自己的文字,一般是母音附標文字或音節文字。Ola Hanson是最早參與創造字母系統的人之一。他在1890年到達緬甸,撰寫了第一部克欽–英語詞典。1965年字母表有過一次更新。緬文正字法.景頗語也可以用緬文拼寫。母音字母.[-a]是每個音節都可能出現的擦音。音系.下面介紹的是標準景頗語的音系:聲調.景頗語共有6種聲調。:57–88在書寫時不必寫出聲調,也可以用如下變音符號:語法.景頗語的動詞形態頗為複雜,動詞的字尾表示主語和賓語的人稱和數。系詞“是”[rai],敘述式:詞彙.景頗語詞彙有大量藏緬語族詞彙和非藏緬詞彙,主要有緬甸語和撣語。:91–128緬甸語藉詞有兩個層次,較老的層次反映書面緬語,較新的層次反映現代緬甸語音系。較老層次有取道撣語來的緬甸語詞彙,同樣展現古代的音系和詞義。景頗語還從撣語借來大量詞彙,景頗語和撣語有長達幾個世紀的接觸。景頗語作為緬甸北部高原地區的通用語,常常是同區域語言藉詞的源頭,拉旺語和載瓦語等語言中有大量景頗語藉詞。同源詞.漢語和景頗語之間有許多同源詞,以下舉出一些例子:景頗語母音分鬆緊。象形文字.景頗族有一種原始圖畫文字。 | 717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景頗語",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75"
} |
智利共和國,是位於南美洲的國家。該國別稱絲帶國。智利西部與南部瀕臨太平洋,北靠秘魯,東鄰玻利維亞及阿根廷。該國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在南美洲與阿根廷及巴西並列為“ABC強國”。除此之外,智利與厄瓜多同為不與巴西相接的南美洲國家。智利地處美洲大陸的最南端,與南極洲僅隔德雷克海峽相望,為全球最南端的國家,因此智利人經常稱自己的國家作“天涯之國”。智利人口約有1,800萬,種族以白人、混血族群居多,與另一國家阿根廷同樣,幾乎沒有非洲裔人口,其他則以本土原住民少數族群相對為多。智利教育高度發達,其教育素質與水準在發達國家獲普遍承認。智利在新聞自由、人類發展指數、民主發展等方面也取得很高的排名,可與南歐國家相媲美。社會方面,智利約相當於經濟處於發達水平的北美洲及歐洲國家。近年來,有不少亞裔移民專程跨越太平洋移居智利。智利擁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森林資源,以及漁業資源,北部安託法加斯塔大區的埃斯孔迪達銅礦是目前全球年產量最高的露天銅礦。其境內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旱極,藏有大量的銅和鋰資源;中部則是文化和政治中心;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南部。在智利的南海岸有著錯綜複雜的由峽灣、湖泊、運河和島嶼組成的迷宮。智利也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天然硝石礦的生產國。名稱16世紀的西班牙作家的著作裡最先出現「Chile」這個名稱,是由當地印第安人土著的克丘亞語“奇裡”演化而來的,“奇裡”就是他們說的“寒冷”的意思其他理論認為,智利的名字可能來自印加人的詞,意思是“地球的盡頭”或“海鷗”。歷史.智利北部在西班牙征服者到達以前是印加帝國的一部分。自16世紀起西班牙人開始征服智利。南方的馬普切人頑強反抗西班牙人的入侵。這裡一直到19世紀中才成為智利的一部分。1810年9月18日,以被罷黜的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之名成立了臨時軍政府,自此開啟智利獨立運動,故此日成為智利國慶日。1818年2月12日智利在貝爾納多·奧希金斯的領導之下宣佈獨立。19世紀內西班牙外的許多歐洲裔移民到智利。在1879年到1883年的硝石戰爭中智利佔領了那時屬於秘魯和玻利維亞的阿塔卡馬沙漠。1930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對智利造成十分嚴重的打擊。銅和硝石的價格巨跌。從1930年代後經濟逐漸得到恢復。1960年5月22日發生智利大地震。1970年,智利社會黨成員、人民團結陣線的領袖薩爾瓦多·阿連德在獲基督教民主黨支援後,獲國會選為總統。其社會主義改革政策使許多產業被國有化,支援在秘魯發動軍事革命的貝拉斯科政權,並與古巴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另一方面,擔心智利成為西半球的第二個古巴的美國利用中情局支援其國內反對派,世界銀行大幅度削減了給予智利政府的貸款。1973年,基督教民主黨撤回對阿連德總統的支援。1973年9月11日,智利陸軍首長奧古斯托·皮諾切特發動政變。拒絕下臺的阿連德自殺,皮諾切特成為國家元首。在接下來的1974年,皮諾切特奠定了以自己為首的軍事獨裁製度,秘密警察的活動導致上千人被殺,包括人民團結陣線在內的許多持不同政見者都受到鎮壓,上百萬阿連德的支持者被迫流離。皮諾切特政府上任後推行一系列市場經濟政策,進行一系列減稅和私有化改革,創造了智利奇蹟,但經濟波動較大。1980年,皮諾切特制定新憲法,憲法之後即使經過多次修定,但執行之今。1988年全民表決中,大多數人反對皮諾切特繼續任職。1989年自由選舉,基督教民主黨人帕特里西奧·艾爾文·阿索卡爾被選為總統,1990年3月11日就職,結束了皮諾切特17年的統治,但皮諾切特繼續擔任陸軍參謀長。中間偏左聯盟開始執政至2010年。雖然中間偏左聯盟勝出總統選舉並連續執政,但因國會缺乏絕對多數,因此需要和右翼反對黨合作。1994年至2000年間,基督教民主黨人愛德華多·弗雷當選總統。1998年皮諾切特從陸軍首長職務退位,同年在英國被捕。其後他被軟禁。2000年,由於身體健康的原因被釋放。2000年起社會黨人裡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爾當選總統,社會黨自1970年的阿連德,再度掌握總統職位。2006年1月15日,米歇爾·巴切萊特在選舉中獲勝,當選該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3月11日,巴切萊特在瓦爾帕萊索宣誓就職為智利共和國第47位總統。2010年2月27日凌晨3時34分,智利南部的康賽普西翁發生里氏規模8.8地震。地震在智利全國造成至少750人死亡,200多萬人不同程度受災。地震災區交通中斷,房屋倒塌嚴重。2010年3月11日,塞巴斯蒂安·皮涅拉就任智利總統,標誌近20年來智利右派重新奪回總統的寶座,亦是52年來,右派首次勝出民主選舉。2014年3月11日,米歇爾·巴切萊特再次就任智利總統,中間偏左聯盟再次執政。2018年3月11日,塞巴斯蒂安·皮涅拉再次就任智利總統,中間偏右聯盟再次執政。2022年3月11日,加布列·博裡奇以35歲之齡就任智利總統,成為智利史上最年輕的國家元首。中間偏左聯盟再次執政。地理.智利南北距離4300多公里,位於安第斯山脈與太平洋之間,東西平均距離卻只有200公里,令國土看起來相當狹窄,幾乎成為全世界國土最狹長的國家之一,因此智利亦有“絲帶國”稱號。大致上智利可分三個區域,或可細分為五個自然區域。從西向東首先是一條狹窄的海岸,然後是山脈,然後是比較寬的高原。在中部這個高原很肥沃,可以被用作耕地和牧場。智利和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的邊界線是安第斯山脈的東山脊。除此之外太平洋中的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和復活節島也屬智利。年平均降雨量在智利北部的安託法加斯塔為12.7毫米,在聖地亞哥為375毫米,在南部的火地島為5800毫米。氣候.由於國土橫跨38個緯度,而且各地區地理條件不一,智利的氣候複雜多樣包括多種形態,很難用一句話總結智利全國的氣候狀況。按照柯本氣候分類法,在智利國境內至少包括了七種主要的氣候亞型別,包括北部的沙漠和東部及東南部的和冰川,復活節島上的溼潤亞熱帶性氣候,智利南部的海洋性氣候以及智利中部的地中海氣候。全國大多數地區有四個季節:夏季。時區.由於智利本土和復活節島之間的距離遙遠,因此智利全國使用4種不同的UTC時間:行政區劃.智利全國分為16個大區刪除了該區號。城市.約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重要城市有聖地牙哥、康塞普西翁、瓦爾帕萊索、伊基克、蒙特港、蓬塔阿雷納斯等。人口.2012年智利人口普查16,341,929人。由於1990年代以來的出生率下降,智利人口增長率一直在下降,預計2050年前後人口會達到2,020萬,並且會出現人口負增長。智利是一個多民族的社會,這意味著這個國家的人是由許多國家移民後裔以及印第安人、各種混血人組成的。在智利,59%的人口認為自己是歐洲白人後裔,25%的人口認為自己是麥士蒂索人,還有從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法國、希臘、德國、英國、荷蘭、克羅埃西亞、俄羅斯、波蘭、匈牙利等國移民到智利的,當然也有這些歐洲民族之間的混血人和從中東到智利的阿拉伯人後裔。非洲裔人口一直比較少,約佔智利人口1.5%。多年來,智利亦接受了來自玻利維亞、厄瓜多、哥倫比亞、巴西、委內瑞拉、墨西哥、加拿大、美國、中美洲、烏拉圭、加勒比地區、巴拉圭、秘魯、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臺灣、韓國的移民。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智利的8%的人口認為自己是原住民。語言.智利通用西班牙語。馬普切語、南玻利維亞克丘亞語、艾馬拉語、拉帕努伊語是原住民語言。在智利南部部分地區,也有人使用德語。政治.智利是總統制共和國,其憲法是1980年制定的。但許多重要的基本法是1989年才制定的。總統每4年選舉產生,不可連任。國會由兩個院組成。參議院有50名成員,眾議院有155名成員。智利從1987年起開放黨禁。其中最重要的有:基督民主黨。軍事.智利軍隊包括了陸、海、空三軍。智利總統是其最高統帥,並且透過國防部制定政策。近幾年經過幾次大的裝備更新,智利軍成為拉丁美洲一支技術最精良、最專業的軍隊。武器裝備主要來自德國、美國、以色列、法國和西班牙。經濟.智利擁有南美洲各國最高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它又可以算作發達國家。2010年,智利成為南美洲第一個OECD成員國。雖然是拉美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惟貧富懸殊問題嚴重,社會對當地的稅制、勞工法和養老金制度等均有改革呼聲。2010年,智利全國總勞動人口約為7,580,000人。2005年,13.2%的勞動力從事農業,23%工業和63.9%服務業。2013年,名義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約為2,857.03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7,048美元,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而購買力平價的人均GDP,則超過20,000美元。智利官方貨幣為智利比索。農業.智利農業發達,主要種植蘋果、葡萄、玉米、洋蔥、小麥、大蒜、豆類等作物;葡萄酒產量高。2006年智利捕魚量4,442,877噸。工礦業.工礦業是智利國民經濟命脈。1991年,智利出口的物品裡48%為礦產品。智利是全球最大銅礦產品生產國,銅給智利帶來了滾滾財富。例如,埃斯孔迪達銅礦,生產全球8%的礦石產銅。旅遊業.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智利的旅遊業已成為該國的主要收入一。2005年,其產值超過5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33%。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的資料,智利是2010年美洲地區第八大最受外國遊客歡迎的目的地,僅次於美國、墨西哥、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多明尼加共和國和波多黎各。交通.智利的交通主要靠公路,但由於該國最南端並沒有直接透過公路與中部相連,故水路運輸也在那裡發揮了作用。鐵路在智利歷史上曾具有重要地位,但現在該國的運輸系統中所起的作用相對較小。由於該國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之間的距離很遠,航空業也很重要。外交.智利與世界上172個國家建立有外交關係。智利是南美國家聯盟、美洲國家組織、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亞太經合組織、、、不結盟運動、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成員國和南方共同市場的聯絡國。文化.智利文化整合歐洲移民傳統,融合美洲原住民風俗,吸收北美潮流,因此智利文化既有別於世界各文化,又有相似之處。文學.智利被譽為詩人的國家。1945年,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是拉丁美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是至今唯一來自拉丁美洲的諾貝爾文學獎女性得主;另一名著名的智利詩人是巴勃羅·聶魯達,他於197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因其關於愛情和政治的大量作品而聞名於世。音樂.智利的音樂包括民俗音樂、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其廣闊的地域在該國北部、中部和南部產生了不同的音樂風格,包括復活節島和馬普切音樂 。智利民間音樂融合了歐洲與美洲原住民的特色。奎卡,自1979年以來的民族舞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飲食.智利人以麵食為主,他們喜歡吃海產品、牛肉、羊肉等。智利的名菜以海鮮聞名,Caldillo de Congrio是一種魚湯;Chupe de Mariscos是用牡蠣或用鮮魚燉成的菜。其他菜有雞肉蔬菜湯等。智利人喜歡一種小食稱為恩潘納達,外觀類似中國“韭菜盒子”,填充餡可為各種食材,如牛肉、雞蛋、起士、火腿等等。宗教.70%的人信仰天主教,15%信仰新教,3.3%信仰後期聖徒運動,1%信仰耶和華見證人,8.3%的人為無神論者。體育.智利最受歡迎的運動是足球。其中包括舉辦過1962年世界盃,該年智利國家足球隊獲得第三名,另外智利曾獲得兩次美洲盃冠軍。在夏季奧運會上,智利共獲得兩枚金牌。世界遺產.智利於1980年2月20日批准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截至2023年,智利共有7處世界遺產。除此之外,智利共有17處文化遺蹟被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單》。教育.智利教育高度發達,其教育水準在發達國家中受到普遍認可。實行12年義務基礎教育。中等學校分為兩種:一種是科學-人文學校,即普通中學,另一種是技術-職業學校。目前在校學生為425萬,其中6至18歲的學生為360萬,大學生65萬。成人識字率為95.79%,文盲率為4.09%左右。人均受教育時間為9.25年。2002年教育經費支出為19585.44億比索,其學校和與著名高校,比如斯坦福大學合作密切。 | 718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智利",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83"
} |
N, n 是拉丁字母中的第14個字母。閃族語中的--可能是表示“蛇”的圖形,它的音值是/n/,這與希臘語、伊特魯裡亞語、拉丁語和所有當代語言的發音是一樣的。希臘名稱是:--。字母N的含意.口語中 N 的含義.n 在數學的序列常用來表示項數,可能因而產生「很多」的意思,在20世紀末逐漸推廣到社會。在香港社會中,大部分香港人也使用n作「幾」或「未知」的意思,臺灣也有使用。在香港粵語中常能聽到「n年後」、「n咁多個」等等,即「幾年後」及「多得不能數」的意思。此外還有N無人士。物理學中 N 的含義.在經典力學中,N表示牛頓。小寫n表示中子。化學中 N 的含義.大寫N是元素氮的化學符號。數學中 N 的含義.在數學中,N表示自然數的集合。其他字母中的相近字母. | 718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N",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85"
} |
O, o 是拉丁字母中的第15個字母。在希臘語 Ο (Omicron)、伊特魯里亞語和拉丁語中,O表示母音/o/。雖然閃族語字母Ayin在一些字母表中被用來作為轉寫[o],但是它的通常都作為子音[/ʕ/]使用,如阿拉伯字母ع 'ʿAyn'。在北約音標字母中,O被稱為"Oscar"。參閲. | 718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O",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86"
} |
P, p 是拉丁字母中的第16個字母。以前字母表的閃族語 --、伊特魯里亞語和拉丁語的字母都用來表示/p/,清子音。但是使用阿拉伯語的人通常很難發這個音,他們使用類似於[b]的音來代替。參看.其他字母中的相近字母.與P相似但無任何關係的字母. | 718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P",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87"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三條與第三十五條分別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狀況受到國際社會上一些政府、組織和人士的高度關注。世界多個國家政府、機構、組織及媒體認為該國公民缺乏各類政治自由與權利,並在2012年末習近平上臺執政以來持續惡化。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發展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一直到20世紀初還是君主專制的國家,相對於擁有兩三百年甚至更長的君主立憲制和共和制的西方國家,中國在人權領域起步較晚。清末民初,中國發生了急遽的社會和政局變化,新思想和政治概念開始被大量引入,知識分子在中國開始宣揚自由、平等和天賦人權等思想。在中華民國,中國共產黨批評中國缺乏民主和人權。其中早期的共產主義者陳獨秀把人權、進化論和社會主義作為現代文明的三個突出特徵毛澤東執政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人權問題上受到外部指責的事件或議題包括由領導人毛澤東發動的三反五反、鎮壓反革命、反右運動、西藏問題、文化大革命等。1956年至1969年,階級鬥爭一詞成為政治詞語的主流。在1957年“百花齊放”時期許多民主黨派的人士批評政治運動中對人權的侵犯,要求憲法規定的權利和自由得到更好的保證,但受到反右運動打擊後這類聲音逐漸消失。改革開放時期.自改革開放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權狀況開始改善。公民不僅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同時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人身與言論自由;公民在旅行、就業、教育、文化、工作與住房選擇以及獲取資訊方面,亦已擁有了一定的選擇權。然而,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招致國際社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的批評與對該國的制裁。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稱:“中國共產黨從建立那天起就一直高舉民主和人權的旗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為人權概念由於國家的歷史、文化和經濟的不同而不同,中國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標準來建立人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人權也提出自己的看法,著重強調生存權和發展權,同時也強調個人對集體人權的義務。1997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簽署《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2001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該公約,但對結社、成立工會等權利做了限制。1998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並多次表明會盡快批准,但至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都未予批准。2004年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表示,一旦條件成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向全國人大提交批准該公約。同年5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歐洲再度回應“儘快批准”。在2008年,有公民公開聯名請求全國人大在北京奧運會前批准,同年3月,有記者在國務院總理記者會上詢問溫家寶政府準備何時提請全國人大正式批准該公約,溫家寶回答正在研究,儘快批准。2009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釋出《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首次制定以人權為主題的國家規劃。此後每隔幾年釋出《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及其實施評估報告。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本人權藍皮書《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報告 (2011)》釋出並指出,該國已參加27項國際人權條約,其中包括:世界人權宣言、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日內瓦公約、兒童權利公約、殘疾人權利公約、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權安全公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禁止並懲治種族隔離罪行國際公約、反恐怖主義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難民地位公約、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約、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1958年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關於預防、禁止和懲治販運人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行為的補充議定書以及其他公約。此後又發表2019年《為人民謀幸福:新中國人權事業發展70年》白皮書和2021年《中國共產黨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偉大實踐》白皮書。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因新疆再教育營事件再次受到國際批評和制裁。截至2021年,該國已完成三期人權行動計劃。同年9月,該國政府釋出第四期人權行動計劃。政治權利.新聞言論出版自由.在中國大陸,民眾沒有開辦私人報紙、電視臺的權利,媒體被控制在中國共產黨手裡,被喻為“黨的喉舌”,通訊社僅有新華社和中新社兩家。儘管民間已有《新聞法》立法的呼籲,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迄今尚未頒佈相關行政法規,而《廣播電視法》尚在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聞自由狀況招致美國之音、無國界記者等組織的負面批評。2018年,在無國界記者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排名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排名為倒數第五。BBC中文網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審查民眾思想、建立防火長城,審查者對內容進行監控與限制訊息,如臉書、推特、YouTube與維基百科等網站在中國大陸被遮蔽。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審查制度針對中國大陸及境外的各類電影。2016年,具有穿越及性別轉換情節的《太子妃升職記》和青春劇《上癮》分別因為內容「有傷風化」及富含同性戀情節被要求整改。同性戀題材的戲劇或影片通常會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禁播或因媒體的自我審查而刪減。結社組黨權利.組黨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憲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公民有結社的自由。但除中國共產黨外,該國只有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八大“民主黨派”,它們大多是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除此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允許任何人在中國大陸組建新的政黨,一旦發現會被嚴厲處罰。自2020年6月港版國安法實行以來,在香港等地組建實質性的反對派政黨或者政治派別也不被允許,違者會被處以解散、起訴甚至監禁的處分。結社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能組建獨立的工會,全國唯一的工會為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全國總工會,為中國大陸各級地方工會和產業工會的領導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農民可以自行成立獨立的農會團體,農會團體分為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合作聯合社兩類。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的統計,截至2019年2月,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有218.6萬家、聯合社有1萬多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的規定,所有的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依照《》的規定進行登記。學者李煜興指出,社會團體登記條件中不確定法律概念較多,變相增加了行政機關的裁量權,使社會組織登記較為困難。遊行示威集會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於1989年10月31日透過《》,限制公民遊行示威集會的權利。根據該法規定,若公民舉行集會、遊行、示威,則必須提前五日向主管機關提出書面申請並獲得許可。事實上,提出相關申請具有一定風險,且不予透過的機率較高。改革開放後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呈現較寬鬆的政治氛圍,公民的遊行示威集會權利仍處於自由狀態下。1986年,八六學潮發生。同年12月26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透過《北京市關於遊行示威的若干暫行規定》,對遊行示威活動作了部分規定。直至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才出臺法律明確限制公民的遊行示威集會權利,並遭致國際社會批評。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政府部門表示共收到77份遊行示威申請,並已在北京開闢三塊區域專門用於遊行示威。英國廣播公司則指,並沒有任何示威申請得到透過。BBC中文網及自由亞洲電臺報道指,有位80餘歲的老人因為住房拆遷問題申請示威遭到勞動教養處罰一年,但政府隨後撤銷了這一決定。2014年1月22日,78名教授、律師和媒體人表達了對該法律的憂慮,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與憲法相抵觸,但由於憲法目前不能作為判案依據,所以無法進行違憲審查。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相關規定:“第六十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因而違憲審查的權力應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共同行使。2022年11月27日至同年12月初,中華人民共和國多地爆發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集會。這導致了該國政府的部分退讓,實質性放棄了動態清零。然而有相關示威者於事後被追查。宗教信仰權利.改革開放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2004年11月30日,公佈了,規定宗教團體的成立、變更和登出,應當依照的規定辦理登記,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行政管理。學者楊俊鋒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當今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設有專門宗教事務管理機關對宗教事務進行全面系統管理的國家。然而,受到2008年藏區騷亂影響,西藏的宗教自由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如不允許談論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領袖達賴喇嘛,因其被認為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中國共產黨政權。而反對者則批評西藏佛教信仰自由縮水。截止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國性宗教團體包括中國佛教協會、中國道教協會、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中國基督教協會等。司法人權保障.執法領域人權保障.2014年9月2日,人民網援引北京行政訴訟案件資料指,行政執法部門違反法定程式進行執法的問題較為突出。2018年12月,全國人大代表張桂華批評各地城市管理執法部門的執法方式,認為應加強立法對城管部門的執法程式進行規範。監獄人權保障.2006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佈了禁止刑訊逼供的規定。美國自由亞洲電臺批評指,該國部分地區的公安與司法部門仍然存在超期羈押、刑訊逼供等問題,其主要原因是警務部門追求破案率與定罪率。2010年,該國政府表示刑訊逼供事件至少造成每年30起冤案。2010年5月13日,趙作海收到商丘市中院國家賠償金及生活困難補助費共計人民幣65萬元之後,2010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聯合發文,強調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言詞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進一步對審查和排除非法證據的程式、證明責任及訊問人員出庭等問題進行了具體的規範。而無罪推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2條明確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關於非法證據排除則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1條規定:“嚴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凡經查證確實屬於採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事實上,沉默權並未在該國的司法實踐中真正貫徹,但是零口供不會被作為有罪的依據。美國自由亞洲電臺及一些人權組織認為該國的監獄系統存在管理不嚴格的問題,批評監獄勞動改造制度。亦有學者認為,監獄勞改的多數產品收入以稅收的形式上繳,支撐該國的發展。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廢止有關勞動教養法律規定的決定》,勞動教養制度正式廢止;同時,對正在被執行勞動教養的人員,解除勞動教養。勞動教養工作管理局、勞動教養管理所等機構則陸續撤銷。2014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死刑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諾將在慎殺上努力。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許蘭亭認為,該國政府在2000年代中期已經於減少死刑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死刑的核準權於2007年1月1日以後收歸最高人民法院來復核。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指出,2007年一年中,由於證據不足、程式不當或是量刑過重等原因,最高人民法院推翻了地方法院15%的判決。由於死刑人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國家絕密,確切的數字無以得知,國際人權組織大赦國際2018年有關死刑的年度報告中說,該國依然是全球執行死刑最多的國家,每年約有數千人被處以死刑。但同時也指出,該國人口基數遠大於其他任何國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一結果。器官移植問題.21世紀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器官移植分為死刑犯器官捐獻和公民自願捐獻兩種形式。美國自由亞洲電臺等媒體相繼指控“中國大陸政府有計劃的在刑場和火葬場摘取死囚的皮膚、眼角膜和腎臟派遣各大醫院使用”與批評。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的議員提議拒絕向摘取死刑犯身體器官的該國公民發放簽證。2005年,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衛生高層會議上首次承認該國以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主要但強調不存在強迫或者盜取死刑犯器官的問題。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對規範器官移植、禁止人體器官買賣制定了新規定,並於同年7月1日正式實施;2007年4月6日,國務院公佈了《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於同年5月1日正式實施;內容規定,醫療機構臨床用於移植的器官,必須經捐贈者書面同意;捐贈者有權在器官移植前拒絕捐贈器官;人體器官不得買賣。2008年,在中國共產黨和國務院的支援下,黃潔夫使用技術准入手段,在3個月內把全國能做器官移植的醫院從600多家減少到163家。2014年12月3日,黃潔夫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佈自2015年1月1日起停止死囚器官的使用,公民捐獻成為唯一合法2017年2月,黃潔夫在梵蒂岡的反器官販賣峰會上再次承諾對死囚器官移植零容忍。但美國之音、法新社等媒體對於該國是否真正停用死囚器官仍有質疑。除此之外,有調查者指控說中國共產黨政府大規模系統性活體摘取良心犯的器官,供商業性移植給本國公民或外國公民謀利,被害者因此死亡,主要物件是遭關押的法輪功修煉者,以及部分其他宗教及少數民族團體成員,這些人士被關押在監獄或勞教所等場地;而中國政府強摘法輪功修煉者等良心犯器官的可能性,使得歐盟透過歐洲理事會反對人體器官販運公約;同時以色列、西班牙、臺灣等地陸續立法禁止到中國大陸器官移植旅遊。新疆穆斯林群體人權問題.2017年年初開始,多家中文、英文、阿拉伯文媒體報道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已投入100萬左右的人到新疆再教育營進行封閉式國民教育和職業培訓。 一些國際人權組織也揭發該國拘留數十萬人到再教育營。有報道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下令中共新疆黨委和新疆政府將該國及部分中亞國家的一些穆斯林集中至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即新疆再教育營內。在這些培訓中心內,穆斯林接受社會主義教育,並且擁護中國共產黨、學習漢語和漢文。該國政府表示,這些舉措是為了打擊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並極大扭轉了新疆安全形勢,保障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權、健康權、發展權等基本人權。新疆人權問題還涉及新疆種族滅絕指控,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發言人的回應為:“2010年至2018年,維吾爾族人口從1017萬人上升至1272萬人,增加255萬人,增幅為25%,高於全疆人口14%增幅,更明顯高於漢族人口2%增幅,哪來的‘種族滅絕’?”2022年8月31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階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釋出了一份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待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報告。報告發現,該國對這些群體的待遇可能構成危害人類罪。報告的結論是,新疆“發生了嚴重的侵犯人權行為”,報告將其歸因於該國政府針對維吾爾穆斯林和其他穆斯林少數群體的「反恐和反‘極端主義’戰略的應用」。報告也顯示,「關於酷刑或虐待模式的指控,包括強迫醫療和惡劣的拘留條件,是可信的,對個別性暴力和基於性別的暴力事件的指控也是可信的」。聯合國人權辦公室也在報告中提出的建議,中國政府應迅速採取「釋放所有被任意監禁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或任何其它拘留中心的個人」,以及提供確切的位置和下落給拘留者的家屬知道,並幫助建立「安全的溝通渠道」,讓其家人團聚。報告也建議,該國政府應廢除任何不符合國際標準的法律,迅速調查關於在拘留營地和其他拘留設施中侵犯人權的指控,包括關於酷刑、性暴力、虐待、強迫醫療以及強迫勞動和死亡報告的指控。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各國對維吾爾人事態分成兩大陣營針鋒相對,連續多年支援新疆再改造政策的國家比反對者多。美國新聞週刊指出,指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聯合宣告中明顯缺乏伊斯蘭國家支援——如果將主要是穆斯林的波黑除外,支援該國的確有不少伊斯蘭國家。消除強制勞動.2020年12月,美國「新線戰略和政策研究所」發布了一份分析報告,內容有關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政府在新疆地區強迫少數民族勞工採收棉花。該份報告引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網路檔案指出,遭強迫勞動的勞工總數涉及了三個群體,其中維吾爾地區在2018年估計有51.7萬人遭到強制勞動採收棉花。2023年4月27日,6名聯合國特別報告員指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2015年起強迫數十萬名西藏人參加威脅其文化認同,並可能導致強迫勞動的計劃,並認為該計劃是用於破壞西藏宗教、語言跟文化認同、以及監控並灌輸西藏人思想。經濟權利.財產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建國後相當長的時期內,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對私有財產的保護一直處於缺位的狀態,對個人所能擁有和支配的財產有嚴格的限制,從而使得建國初的所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得以完成。改革開放後,對個人的私有財產的承認與保護開始建立並逐步進展。2004年3月14日透過的憲法修正案將“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文字寫入憲法。2007年3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在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上透過。2021年1月1日,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生效,公民財產權被整合入該法典,同時《物權法》廢止實行。收入水平與分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9年資料,中國大陸城鎮國有和集體單位人員年度平均工資為8.24萬元,城鎮私營單位人員年度平均工資為4.95萬元,國有單位與民營企業年均收入差距較大。根據聯合國2019年資料,中國大陸最富有20%人口的收入是最貧困20%人口的9.2倍。根據2018年福布斯富豪榜,中國最富有的100人擁有6430億美元超過底層40%的家庭4.25億人擁有的6370億美元,美國《外交政策》2016年報道指,中國大陸貧富差距仍在逐步擴大。平等權利.遷徙居住權.1949年的《共同綱領》和1954年憲法都曾承認和保障公民的遷徙自由。1958年1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為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對人口自由流動實行嚴格限制和政府管制。1975年,憲法正式取消了有關遷徙自由的規定,至今未恢復。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擬放開戶籍管理制度,逐步放開自由遷徙權。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實施居住證制度改革,並配套以相應的公共資源建設計劃。人口販賣問題.根據UNIAP對該國人口販賣的獨立調查報告稱,在2006年至2007年間,該國的紙質媒體總共報道了800起關於人口販賣的案例。研究發現年齡和性別等因素與販賣不同型別的人口之間存在聯絡。例如,為了滿足收養需求而販賣年輕男孩,為了性剝削需求而販賣女孩和年輕婦女。中華人民共和國販賣人口、強迫勞動和強逼賣淫的主要,也是重要的過境國和目的地國。來自中國大陸的婦女和兒童被販賣到非洲、歐洲、拉丁美洲、中東和北美地區,而被販賣到臺灣、泰國、馬來西亞和日本的人則在當地主要從事被嚴重剝削的性工作和被強迫的高強度體力勞動。來自緬甸、越南、蒙古、前蘇聯(波羅的海國家除外)、朝鮮、羅馬尼亞、印度尼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和迦納的婦女和兒童被販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主要也從事被嚴重剝削的商業性工作和被強迫的高強度體力勞動。2017年,美國國務院監督和打擊人口販賣辦公室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列入第3級監察名單。婦女權利與婚姻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國婦女權利大幅提高。當下,婦女權利在該國憲法意義上規定與男性平等。但其實際上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所扮演角色的重要程度仍與男性存在一定差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規定,該國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週歲,女不得早於二十週歲。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性少數群體權利.LGBT行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既不屬於違法行為,也不受到相關法律的保護和法律支援,也沒有任何相關的反歧視法律和政策,同時一直視同性戀議題為“敏感話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於同性戀的態度可以歸結為“三個不”,即“不支援,不反對,不提倡”。《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婚姻為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對同性結婚法無明文規定,行政實務上則只接受由男女登記結婚,不承認同性婚姻或民事結合等同性伴侶關係,沒有保護同性戀免受歧視和仇恨罪行的法律、規章和政策。1997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廢除了模糊地將同性性行為入罪的流氓罪。2001年4月20日,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學會等制定的《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將“自我和諧型同性戀”從中刪除。這兩個事件一般被認為標誌著同性戀在該國的非罪化和非病理化。2006年釋出的一項針對生活在大中城市、受過良好教育、相對年輕和“活躍”的男同性戀者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因為受歧視,30%~35%的同性戀者曾有過強烈的自殺念頭,9%~13%的人有過自殺行為;超過半數人由於不被理解,曾感到很痛苦並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受教育權利.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施行義務教育制度,規定小學初中不收學雜費。但由於政府投入不足,實際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未能實現。隨著後續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義務教育已經在中國大陸全境基本實現並往公立學校全免費方向推進,經濟困難者可以申請兩免一補計劃達成免費上學。此外,截至2020年,中國內地教育經費投入的比重已佔該國GDP總量的5%。同時,延長義務教育年限至12年的呼聲逐步增大。2003年9月,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教育權報告員在考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教育狀況後批評該國政府在公共教育經費方面的支出不足GDP的2%,低於聯合國建議的6%,認為其在義務教育上的投入在非常低,遠未到達世界教育投入比重的平均水平,但其後該國外交部發言人稱,托馬舍夫斯基沒有採用該國政府提供的資料,「卻使用了許多與事實不符的資料」。2006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修訂版實行。政府率先保障西部農村中小學生,小學生平均每人每年補助140元,初中生180元,貧困寄宿生500元,當年就有20萬輟學生迴流。2007年中國大陸中東部農村中小學實施「免雜費、免書本費、逐步補助寄宿生生活費」;2008年京津滬等21個省市試辦城市中小學生學雜費免費,每生每年免繳190元至350元。2015年,中國財政部、中國教育部宣佈將在2017年全面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和提供補助生活費給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高考招錄問題.高考按省份地區劃分入學分數線的現象的公平性具有一定爭議。諸如山東,河南,湖北等參加高考學生比重大的省份,每年許多學生的分數已經達到很多著名大學在所在地的入學分數線。然而在上述省份的學生若是填寫入學志向略欠考慮,可能會直接落第。例如2008年河南省參加高考的學生100萬人中,僅僅4%的學生就讀重點大學,是全國均值的三分之一,而頂級大學的入學率更是僅有全國均值的四分之一。這是按省份地區劃分入學分數導致的不公平現象。根據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的研究,按照現行的高考制度,以北京大學為例,不同省份學生入學的機率相差懸殊。若以每一萬學生報名北京大學並順利入學的比例計算,廣東省是1.4人,接近萬分之一。而大學所在地的北京的學生入學率是52.2人,相差37倍。由此引發的移民現象已經出現,雖然這種現象通常不被政府允許。以此移民的人又被稱為“高考移民”。高考除了考試分數外,還有多種加分途徑;其已於2018年被取消。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指出,高考加分專案在方式上違背“程式公平”原則,加分的範圍和具體分值存在不嚴謹性,不能真實體現學生素質,反而會衍生出腐敗、造假現象,對教育公平造成損害——例如無線電測向、航空模型等專案作假現象嚴重。高校自主招生中曾出現過的校長推薦制存在爭議。對校長推薦制存在質疑的人認為該制度給予校長很大權力,監督不到位則有可能滋生腐敗,並且不能保證實施過程中的公平性;就目前公示名單來看,校長推薦的學生成績多名列前茅,該制度很有可能成為北京大學提前鎖定優秀生源的變相政策。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進一步規範高校錄取、自主招生、保送生;加強、加分資格審核,查處違法違規;各大高校業已頒佈自主招生簡章,規範自主招生行為。高考閱卷問題.2011年,《中國青年報》披露了一名河北的學生因模擬考試與高考實際成績相差過大而要求查詢考卷,卻處處受阻的事件。該學生2008年參加高考,原本幾次模擬考成績都可以就讀重點大學,正式考試時也沒有沒有出現發揮失常的情形,但最終成績居然與預估的和模擬考試成績的相差100分之巨,因而向河北省教育局提出查詢考卷的要求,最後被拒絕。後來在2009年,該學生復讀並再次參加高考,得到幾乎和2008年一樣的結果,提出查詢申請雖然得到批准,卻不允許學生本人檢視考卷,而是由考試閱卷組的評議專家檢視,得到了“考卷沒有問題”的結果,學生本人認為這無法令人信服。同樣的問題在北京、河南等地也出現過類似的案例,有的案例甚至還鬧上法院,但能查詢到考卷的案例很少。教育學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楊東平認為造成這些事件的原因在於高考查詢制度的不完整,而且高考考卷屬於“國家機密”,查詢考卷的可操作性不高;而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除了認同楊東平的意見外,還認為一些高考改卷的評卷員“不負責任”。其他評價.肯定.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小康的歷史性飛躍。1949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9.7元,2018年增加到28228元,名義增長566.6倍,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59.2倍。按照2010年農村貧困標準,1978年末中國農村貧困人口7.7億人,2018年末減少到1660萬人。在教育事業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經過70年的努力,教育面貌發生根本改變。9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快速普及,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進一步提高。2018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2%,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88.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48.1%。該國教育規模居世界首位。英國駐華大使館在2015年世界人權日釋出宣告,肯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社會和經濟領域所取得的人權進步。“英國與中國的代表都參與起草了世界人權宣言,並且兩國現在都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國。”、“中國在社會、經濟領域所取得的人權進步值得肯定。單單2014年一年,就有超過1200萬人脫貧,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直在努力普及醫療、教育等社會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為,該國公民享受著廣泛的人權保障,其人權問題大多是由於經濟不發達造成的;此外,該國政府堅持致力於提高本國的人權水平,並宣稱政府有權利按照自己的特殊情況來建立人權觀,對其人權狀況惡意批評者是意圖利用人權問題為其政治目的服務。2004年4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沙祖康表示:“中國今天的人權狀況就比美國的人權狀況要好,中國人口比美國多五倍,如果按照人口比例來講,我們問題至少應該比美國多五倍,那才說明我們人權狀況和美國一樣。但現實是,我們目前人權狀況比美國的好,說明中國人權至少比美國好五倍。”2009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釋出了《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明確規定了2009至2010年各部門在促進和保護人權各領域的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份以人權為主題的國家規劃,是全面推進該國人權事業發展的重要政策檔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稱,“近年來,從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到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從9年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到農村地區免費午餐的推行,從公民的有序政治參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公民的權利保障基礎在不斷夯實,個體全面發展空間得到不斷拓展。預定的各專案標都已如期實現,其中有約35%的約束性指標和50%以上的涉民生指標超額或提前完成。《行動計劃》的全面實現,展現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和全面促進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堅定信心和決心,標誌著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邁入了一個新階段”。2009年7月31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接受美、英、法、德、日、韓、新加坡七國和香港地區媒體聯合採訪時宣稱:“中國從來不缺少言論自由。”2013年7月30日,《人民日報》刊文《中國人權事業,博採眾長的實踐》,文章指出,“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人權狀況是完美的。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努力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中國願繼續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各國開展人權對話,為促進世界人權事業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在2015年世界人權日當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於美國駐華大使、德國駐華使館關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狀況的宣告作出回應稱:“我注意到一些人總是過分關注中國的個案,卻選擇性忽視中國13多億人民的感受和正在享受的自由和進步。這如果不是政治偏見,就是認識論和方法論出現了嚴重偏差。希望他們不要一葉障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2015年回應朝鮮核武試驗時表示:“中國高度重視促進和保護人權,堅持將人權普遍性原則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和公民、政治權利全面協調發展,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中國人權事業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為“中國的人權事業正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但由於中國發展不充分和發展不平衡,中國大陸的人權狀況還存在著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該國政府還認為,人民幸福生活的權利是最大的人權。2019年10月,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莫蓋里尼訪問北京,表示「歐盟承認各國國情不同,在保障和促進人權問題上做法也不同。歐洲國家自身的人權狀況也存在問題,歐盟無意在人權問題上作他國的『教師』,願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同中方開展人權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國際人權事業的發展」期間會晤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王毅回應表示「一國人權狀況好不好,最重要的判斷標準是本國人民滿意。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中國即將實現全面脫貧目標是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奇蹟,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就是保護和提升人權。」中國法學會成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利明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編纂中首創了人格權單列成編的體例,強化了對人權的保護,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的發展意義重大。新華社在《中國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意味著什麼?》一文:“何為人權?人權的含義和內容比較廣泛,但不管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一個人的最根本的人權就是生存權,也就是吃飽飯的權利,穿暖衣的權利,有房住的權利,總之,就是享有基本生存權的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人權觀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即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人權觀主要是指人的生存權、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較大改善。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論述認為「脫貧就是最大的人權」張維為聲稱「一個人在貧困狀態下空談我有這權利有那權利本質都是一種腦中的空想,沒任何現實意義,所以哪一國底層脫貧工作做得最好就是最有人權,但西方永遠不敢加入這條評量標準,原因眾所周知,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數字說話現在一億三千萬人次每年出國,滯留海外者十萬人中不到一兩人,請問按西方講我們是沒有人權的國家那這些人為何又買機票自己回來?還不趕快逃走,所以任何事情一用大規模資料來解釋跳脫一些奇怪的個案時,很多人就講不出話。」其他.2007年,美國人權組織自由之家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權狀況為「劣中之劣」。2009年,美國人權觀察組織指出該國人權“顯著惡化”。2016年3月,美國駐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代表基思·哈珀宣讀了一份由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德國、荷蘭、瑞典、挪威、丹麥、芬蘭、愛爾蘭和冰島共計12國的政府代表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發表的聯合宣告,宣告說:“我們對中國無情鎮壓公民社會以及手段之嚴厲深表關切,現在已經從壓制批評輿論發展到鎮壓維權人士以及大膽直言的書商和律師,而且還越來越擴充套件到海外”,“我們在紀念活動人士曹順利被拘留致死2週年的同時,應該採取聯合行動,明確表示,不能袖手旁觀,讓踐踏異議人士的行為繼續下去。”2019年9月起,美國國會審議並透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宣稱香港人權存在問題,需要美國促進改善。2021年國際人權日當天,歐洲聯盟駐華代表團發表宣告,批評中國系統性侵犯公民和政治權利,以及在香港實施的《國家安全法》破壞了香港人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 719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權",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90"
} |
美國人權包含一系列受憲法、憲法修正案、州憲法、國際法、聯邦州份法案保障的權利。除法律保障外,美國人權更受公民倡議和公民投票保障。美國聯邦法院有權審理國際人權法,並視國際法為美國法律。美國的人權狀況受到一些政黨、組織和人士的廣泛關注。雖然人權在美國受法律保障及公眾認同,但死刑、族群政策、持槍權、警察暴力等威脅仍存在。PBS newsHour報導稱,美國有人因無法支付罰款而入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等人權機構稱,美國對窮人進行嚴酷的政策壓迫; 隱私國際的調研中稱,美國政府進行的大規模監控專案侵犯公民的隱私權。2006年德國之聲在評論2005年美國發布的《國別人權報告》時認為,儘管美國媒體享受充分的自由使得美國政府的行為受到監督,但是這個監督機制並不能完全杜絕踐踏人權的現象:由於關塔那摩灣拘押中心虐囚事件、美國中央情報局東歐黑監獄、美國中央情報局以非法手段逮捕和押送恐怖活動犯罪嫌疑人的種種作為,美國在人權問題上的公信力正在不斷下降。但儘管人權狀況時被批評,加上各項指標落後於一些已開發國家,美國仍被認為是侵害人權狀況不嚴重的國家之一。以人權的重要指標之一的「性別權力測度值。美國公民的自由權利.擴充套件權利法案的範圍.很多美國公民並不瞭解權利法案僅僅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不受聯邦政府侵犯。1868年批准的第14條修正案的正當法律程式條款看起來將憲法中聯邦對公民權利的保護擴充套件到各州。最高法院逐漸開始接受這個意見,第一個在州級別被保護的權利法案權利是在吉特洛訴紐約州案中判決應受到保護的的言論自由權利。宗教自由.憲法第一修正案以兩個宗教自由原則開始。第一個是政教分離原則,而第二個是宗教活動自由原則。政教分離原則規定國會不得制定確立一種宗教或禁止傳教自由的法律,造成對各級政府是否應該同意資助宗教組織、校內祈禱和如何教授進化論和聖經中的神創論等等問題的爭論。在勒蒙訴柯茲曼案中,最高法院推翻了賓西法尼亞州關於政府直接擔負教會學校教師工資的《非公立中小學教育法》,禁止州政府直接資助教會學校,並提出了判斷政府是否涉嫌違反“政教分離”原則的三項標準。在亞哥斯提尼對費爾頓案中,最高法院推翻了對1985年的亞谷拉對費爾頓一案的判決,裁決聯邦政府資助教會學校的殘疾學生並未違反政教分離原則。2002年,在傑曼訴西蒙哈里斯案中,最高法院裁決政府可以使用擇校補助金券資助教會學校。1962年最高法院在恩格爾訴維塔萊案中裁決在公立學校內進行官方主持的禱告活動違反的政教分離原則。在1985年的華萊士訴賈弗裡案中,最高法院認定在公立學校規定“靜思時間”的措施違憲。1992年和2000年,最高法院分別判決在學校畢業典禮和橄欖球比賽之前的祈禱違憲。1987年,在愛德華訴亞谷拉案中,規定在公立學校教授進化論的同時必須教授神創論的法律被最高法院判決違憲。但是近年最高法院逐漸趨向於平等對待宗教組織。在羅森博格訴弗吉尼亞大學案中,最高法院裁定如果大學在資助其他群體,那麼它必須同樣資助宗教群體。宗教活動自由原則通常需要在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動之間取得平衡。在就業司訴史密斯案中,最高法院裁定政府在平等原則下有權對宗教活動進行限制。在1997年的博恩市訴佛羅爾斯案中,最高法院判決國會透過的宗教自由恢復法案越權給與了宗教組織超出宗教活動自由的權利。但是在2006年的岡薩雷斯訴植物聯盟教會精神救助中心一案中,最高法院裁定政府必須有非常有說服力的理由才可以繞過宗教自由恢復法案的限制來限制宗教自由。言論自由.言論自由是美國人經常提到的一種自由,但是很多美國人並未意識到言論自由也受法律限制。1919年的申克訴合眾國案確立了危險測試,允許在公共秩序受到言論的明顯而即刻的威脅時限制言論自由。在1925年的吉特勞訴美國案中確立了危險傾向測試,限制了有可能導致暴力的言論。在這之前,對言論的限制通常被判決為違憲,這些限制也包括對報紙、電影和電視節目的限制。1971年的紐約時報公司訴合眾國案中,最高法院判決紐約時報有權公佈關於越南戰爭的資訊。最高法院也將保護範圍擴充套件到象徵性言論和商業言論。1989年,在引起很大爭議的得克薩斯訴約翰遜案中,最高法院裁定焚燒國旗屬於受到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的象徵性言論。一些範圍內的言論不受憲法保護。這些言論包含猥褻性言論、誹謗、攻擊性言論和不當干涉。在米勒訴加利福尼亞州案中,最高法院確立了判斷猥褻性言論的標準。2002年,最高法院在阿什克羅夫特訴自由言論聯盟案中判定1996年透過的兒童色情預防法違憲。口頭和書面的誹謗屬於利用自己的言論自由侵害他人的名譽權。攻擊性言論和不當干涉屬於利用自己的言論自由侵犯他人的言論自由,法院通常判決這些言論不受憲法保護。但是在麥卡錫主義盛行的紅色恐慌時期,很多人因為被麥卡錫指責同情共產主義而失去工作。因特網的發展提出了重新定義言論自由的挑戰。在雅虎禁止在其網上拍賣區出售納粹相關商品之後,Google、雅虎、微軟和思科因為協助進行中國網路審查而於2006年受到美國國會調查。在2006年初,美國公眾在仇恨性言論、宗教權利和美國校內對學生服飾的規範的問題上仍舊有很大分歧。出版自由.出版自由可以被認為是書面的言論,所以很多保護言論自由的條款也保護出版自由,但是書面毀謗不受保護。1964年,在紐約時報訴沙利文案中,最高法院認為在職官員不能針對發表與公務行為有關的誹謗性不實言詞要求得到損害賠償,除非能證明有關言詞出於"實際惡意"。這項規則的適用範圍後來被擴大到所有公眾人物。這個解釋允許了對官員進行批評,討論不同政見而不用面對起訴。另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是公眾知情權和刑事司法系統中個人和警方的公正審判權的衝突。在1979年的甘乃特公司訴德·帕斯誇勒案中,最高法院認定法官可以採取召開秘密聽證會的措施來保護被告的公正審判權免受過度新聞報道產生的偏見所影響。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建立之後,無線電臺、電視臺、電影等廣播媒體具有比印刷業具有更多的限制。這些限制包括對等時間規則、人身攻擊規則、公平原則等條例,要求廣播媒體同等對待一個有爭議問題的各方觀點。儘管如此,在美國卻有不同的方法來限制不利於權勢者的言論,一個例子就是素食者誹謗法案:"在透過素食者誹謗法案的州,對肉類、家禽或者生海鮮中的細菌所引起的健康風險、沙拉中的亞硫酸鹽、燻豬肉裡的亞硝酸鹽和其他加工食品,以及食物中含有的高脂肪含量物、農藥/除草劑處理物、基因技術製造成分或者其他劇毒化學物質發表評論,會讓該評論員經歷一場費用高昂的官司。另外,食品誹謗法案還對原告施加了沉重的取證壓力,換句話說,食品的批評者們必須例舉出能可靠並且科學地證明他們觀點的例項和資料。僅僅是透過討論相關議題來引起公眾對食品的警惕和呼籲應有的調查是不被該法案所允許的。"2005年,美國地區在無國界記者的世界新聞自由排行中列第40位。集會和向政府請願的自由.因為靜坐示威相對較少,集會和請願的自由經常與言論和出版自由有關。集會和請願自由主要的問題在於官員如何平衡集會和請願的自由與維護公共交通和公共秩序的必要。在1978年的史密斯訴柯林案中,最高法院認定納粹主義者也有集會自由。遷徙自由.美國建國初期的邦聯條例第四章賦予了人民自由進出其它州的權利,但是乞丐、流浪者和逃亡奴隸被排除在外。美國憲法第四章第二節規定每個州的公民均享有諸州公民的所有優惠與豁免權,去除了乞丐、流浪者和逃亡奴隸條款,但是並未明確定義公民和優惠與豁免權的含義。直到美國憲法修正案第十四條透過之後,公民的定義才被明確。第十四條第一節規定:“所有在合眾國出生或入籍、並受制於其管轄權的人,都是合眾國公民和其居住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訂或實施任何法律,來剝奪合眾國公民的優惠與豁免權。”美國目前實行納稅人制度,遷移者以納稅地為居住地點,無須申請准入許可。但是在屠宰場案之後,對優惠與豁免權的狹隘解釋和各州設立的居住年限、市場準入等條款實際上對於跨州遷徙進行了一些經濟和政治限制。在1969年的福利居住期限案中,最高法院判決地方政府不得透過限制福利救濟而限制遷徙自由。在1970年的俄勒岡州訴米切爾案中,最高法院禁止在總統和副總統選舉中應用居住期限規定限制遷徙者的政治權利。美國繼承了英國的濟貧法,允許收容無業貧民。但是1941年的愛德華茲訴加利福利亞案中,最高法院判決加州不能因為可能的犯罪行為而逮捕窮人。1970年,在美國訴Cassiagnol案中,最高法院判決在政府地產上流浪合法。1972年,在帕帕克里斯託訴傑克遜維爾市案中,最高法院判決逮捕四處閒逛、流浪和遊蕩的人的傑克遜維爾市流浪條例過分模糊。1988年,在紐約人訴布賴特案中,最高法院判決禁止在主要交通設施附近閒蕩的規定過分模糊。隱私權.隱私權在憲法中並未被提到。在1965年的格里斯沃爾德訴康涅狄格州案中,隱私權被裁定為已經被權利法案所涵蓋,成為一種一般性的憲法權利。資訊傳播方式的進步使得公眾日益關注隱私權。在1973年的羅伊訴韋德案中,隱私權被用來保證美國婦女墮胎的權利。這個判決到2006年初為止仍然是美國公眾爭論最多的政策之一。另一個引用隱私權的決定是選擇死亡的權利。1990年的克魯贊訴密蘇里州衛生部案中,最高法院要求安樂死需要有遺囑和其他文件證明死亡意願來保證生存的權利。在2006年的岡薩雷斯訴俄勒岡案案中,最高法院裁定聯邦政府無權干涉在州內允許的輔助自殺。在九一一事件後,在美國政府加強了對公民的監視措施的情況下,隱私權更加受到關注。嫌疑犯的權利.一個很難平衡的問題是如何保證刑事訴訟的嫌疑犯的權利。權利法案中第4、5、6和8條修正案處理刑事訴訟的嫌疑犯的權利,後來法院逐漸將他們的保護範圍擴充套件到所有被起訴者。1963年的吉迪恩訴溫賴特案的判決確保了貧窮的重罪被起訴人要求辯護律師的權利。1966年,米蘭達訴亞利桑那州案的判決要求警察在詢問之前需要通知對方具有的憲法權利,亦即米蘭達警告。在1914年的威克斯訴美國案中。非法蒐集的證據不被採用的原則首次在聯邦法庭中得到應用。在1961年的馬普訴俄亥俄州案中最高法院判定這個原則在州法庭也適用。1984年,最高法院在判決美國訴里昂案和密西西比訴夏普德案時建立了善意例外,允許採用經過善意但是有缺陷的程式得到的證據。死刑.歐盟、羅馬天主教會和一些其他組織呼籲在全球範圍內廢止死刑。截至2023年為止,發達國家中只有美國、日本、新加坡及中華民國執行死刑。一些美國人認為死刑違反了憲法第八修正案中的“不得施加殘酷和非常的懲罰”條款。在弗曼訴佐治亞州案中當時的死刑法規被裁定為過於隨意和武斷,違反了這條修正案。直到各州重新制定法規之後,在格雷格訴佐治亞州案中,新的死刑法規才得到肯定。截至2023年為止,美國有32個州及聯邦政府、軍隊允許執行死刑。2002年,在休斯敦紀事報對得克薩斯州的一次調查中,死刑的支援率達到將近70%。1990至2005年間,大赦國際記錄了19例被處決的少年犯。2005年3月,美國最高法院在Roper v. Simmons案中判決處決少年犯違憲。1996年,國會透過反恐怖主義與有效死刑法,縮短了死刑犯上訴的期限。平等權.非裔美國人和奴隸制度.在1863年之前,美國憲法保護奴隸制度。1857年3月6日,美國最高法院在德雷德·斯科特訴桑福德案中判決奴隸不是公民,因此沒有權利在聯邦法院提出任何訴訟。1863年亞伯拉罕·林肯的解放黑奴宣言和美國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的透過終止了憲法中的這種不平等。在1865年到1875年,為保護非裔美國人的權利不受州政府侵犯,當時共和黨控制的國會通過了很多人權法案,保障黑人男性公民的權利。但是因為最高法院裁決這些法律違憲,所以它們並沒有很大效果。而1870年代民主黨重新控制南方後,開始實施若干種族隔離法律。其中最著名的判決是在1896年的普萊西訴弗格森案中建立了隔離但平等的原則,導致種族隔離制度的泛濫,在南部尤甚。在1877年聯邦軍隊從佔領的南部州撤退之後,民主黨控制的南部州通過了很多法案限制了非裔美國人的投票權,例如祖父條款、文化測驗、人頭稅、民主黨白人初選制等等。「白人初選制」直到1944年的史密斯訴奧爾賴特案才被裁定違憲。但是截至2006年初,在佛羅里達州和亞拉巴馬州,多達約三分之一的黑人因犯過罪或因無身份證明檔案而被剝奪了投票權。種族隔離制度的終止開始於19世紀30年代,在其間一系列的訴訟都和高等院校是否應該錄取非洲裔美國人有關。最終,最高法院在布朗訴託皮卡教育局案中裁定公立學校的種族隔離制度違反了第14條憲法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款。一些人在這個裁決中找到了漏洞,之後一段時間內,私立學校的註冊人數暴漲。1955年,最高法院要求公立學校立即採取行動廢除種族隔離,但是在南方學校中,種族融合進展不大,經常需要由法院下令強行運輸學生。在1995年的密蘇里州訴詹金斯案中,最高法院推翻了密蘇里州法院關於密蘇里州政府必須給與學校財政支援以糾正事實上的種族不平等的判決,宣告密蘇里州法院僅有權強制取消法理上和學區內的種族隔離。女性主義運動和女性選舉權.美國婦女參政最初是在廢除奴隸的運動中。柳克麗霞·莫特和伊麗莎白·斯坦頓組織了1848年8月26日的紐約塞尼卡福爾斯的第一次婦女權利大會。蘇珊·安東尼和伊麗莎白·斯坦頓在1869年建立了全國婦女投票權協會,露西·史東建立了美國婦女投票權協會。愛麗斯·保羅在20世紀早期建立了議會聯盟。這些協會的活動促使美國憲法第十九條修正案得以在1920年被國會透過,禁止了生產、銷售、飲用酒類的行為,以及各州因性別而剝奪公民的投票權。而在1866年中才有第一位被記載的女性,夏洛特.普卡斯基在非法的情況下投票,而其故事也被改編為駛向自由。在20世紀60年代,女權運動者呼籲實現婦女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平等,並開始爭取女性的身體自主權如避孕及墮胎等。在1972年,女權運動者試圖透過平等權利修正案,當時在國會參眾兩院獲得跨黨派支援,但修憲門鑑未能獲得四分之三的州議會支援保障墮胎權的裁定,結束近50年來對墮胎權的憲法保護,這項新的裁定賦予全美各州禁止墮胎的權力。工作場所的性別歧視.1964年民權法案禁止在工作場所的性別歧視。但是這些法律並未被嚴格執行。1991年在電視上現場直播的安妮塔·希爾斯訴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克萊倫斯·托馬斯性騷擾一案使得性騷擾案件開始受到關注。在法拉格訴博卡雷頓市案和博靈頓工業公司訴艾樂思案中,最高法院裁定僱員和僱主都應進行合理的努力防止性騷擾的發生。另一個性別歧視的例子是工資不平等。雖然1963年的《公平報酬法》規定在同一組織中從事相同工作的員工必須獲得相同的工資報酬,但是女性的收入總體上仍舊比男性低。一些關鍵性因素是婦女佔據護士這樣的低工資職位,以及玻璃天花板阻止了婦女被提升到企業的最高職位。勞工權利.1935年,在大蕭條末期透過的國家勞工關係法案,建立了全國勞工關係委員會來保護工人的組織、集體談判和罷工的權利受到保護。1992年,美國批准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保證了勞工自由參與工會。但是從1953年到2003年,美國勞工統計局公佈的工會會員人數從1680萬下降到了1580萬,佔勞動力的比例從33%下降到12.9%,其中私營部門的比例更下降到了8%。在會員比例上升的公有部門,很多僱員被法律剝奪了罷工的權利。2005年12月,紐約交通工會因舉行罷工而被處以每日一百萬美元的罰金。1938年公平勞工標準法規定了全國最低工資和個人可被要求工作的最高時數。它還有加班費的規定和防止虐待童工的標準。但是,很多公司並未執行這些標準,而且一些工種不受該法限制,例如管理人員和小時工、外包合同工這樣的非僱員職位。2004年,電子藝界因執行無加班費的每週80小時工作制而被判罰賠償一億多美元,之後公司內大量的僱員職位被轉成非僱員職位。2005財年,美國勞工部為189000名僱員討回1.19億美元欠薪。2006年,IBM公司因長期不支付加班費面臨數十萬員工和前員工的起訴。在美國的外籍勞工並不受上述法案保護。直到1943年中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結盟後才被廢止的排華法案基本上禁止了華人勞工入境 。美國的勞工簽證政策將工作和合法居留權聯絡起來,使得外籍勞工的參與工會權利在受到侵犯時經常不能尋求法律保護。2002年,美國最高法院在霍夫曼複合塑膠公司訴全國勞工關係委員會中裁定,非法移民不受國家勞工關係法案保護。墨西哥內政部移民局局長因此向美國外交部提出抗議。對老年美國人的保護.年齡歧視有可能成為範圍最廣的歧視,因為所有人都會不可避免地變老。1967年透過的僱傭年齡歧視法禁止對40歲以上的工人進行就業歧視。1978年透過的修正案則基本禁止了70歲之前的強制退休政策。在奇美爾訴佛羅里達評議會案中,最高法院裁定各州享有主權豁免,僱傭年齡歧視法不適用於州僱員。美國老年人成立了一些組織來對抗年齡歧視,其中最大的是美國退休人協會。殘疾人的權利.殘疾並不在1964年的民權法案被禁止的就業歧視方式之中。1990年透過的美國人殘疾法案標誌著殘疾人的權利受到保護。這個法律要求僱主合理地提供殘疾人工作所需,以及公開場所和公共服務必須可以接待殘疾人。增加面向殘疾人的設施所需的開銷引起了一些爭論。在1998年布瑞格登訴雅培製藥案中,最高法院裁定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艾滋病人也受此法案保護。LGBT權利.1969年的石牆騷亂開創了同性戀權利運動,之後同志運動在美國各地1980年代,推動了禁止性取向歧視的法律的透過,並爭取聯邦撥款防治愛滋病。1996年在羅默訴埃文斯案中,最高法院推翻了一項不保護同性戀者免受歧視的州憲法修正案。同性戀者爭取公民權利動漸漸引起保守派及宗教團體的反對,但是民權運動家傑西·傑克遜則公開支援同性戀權利,認為他們只是爭取平等的公民權利。比爾·克林頓於1993年上任後,隨即提出立法允許同性戀者在軍中公開服役,但受到軍方及保守派反對,最後改為不問,不說政策。1996年,國會通過了禁止聯邦政府承認同性婚姻的捍衛婚姻法案,在當時獲跨黨派支援,並獲總統克林頓簽署。但是,對於同性婚姻問題的爭論更多。2003年,美國最高法院在勞倫斯訴德克薩斯州案中判決性悖軌法違憲,認為按照美國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同性戀關係屬於公民隱私權的一部分,受到法律保護,美國正式將同性戀非刑事化。2010年,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簽署法案,正式廢除了持續了17年的“不問,不說”政策,同性戀者在2011年起可以公開服兵役。1996年,夏威夷最高法院推翻了州憲法中禁止同性婚姻的條款。2004年,馬薩諸塞州成為首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州份,紐約州,康涅狄格州,艾奧瓦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爾州以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將同性婚姻合法化。新澤西州等州將同性伴侶民事結合合法化。其他州則陸續通過了禁止同性婚姻的法律,甚至寫入州憲法。2012年,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公開表達對同性婚姻的支援。2013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宣佈捍衛婚姻法案違憲,其後各州陸續宣佈禁止同性婚姻的法律違憲,同時亦引發州政府的法律訴訟。2015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正式宣佈同性婚姻全國合法化。在押者的權利.根據華盛頓觀察的報道,美國是全球在押人數最多的國家。非洲裔男性在在押人員中所佔比例比在總人口中所在比例要高得多,而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交易額很小的毒品交易而入獄的。監獄過於擁擠造成獄警人手嚴重不足,在有些時候造成獄方無力阻止騷亂。1979年,美國國會透過“司法系統改善法案”以及相關法律,允許私人公司在特定條件下僱傭監獄犯人,聯邦監獄勞工專案的犯人享受聯邦最低工資待遇。工會和人權組織批評推行監獄勞工隱藏著踐踏人權的潛在危險,危及到一般工人的就業機會。在反恐戰爭中,美軍逮捕了很多本國和外國公民並且對他們長期拘押。這些在押人員受到的待遇引起很大爭議。聯盟軍隊作戰部副主任、陸軍准將馬克·金米特在阿布哈里卜監獄虐囚案開審之後說,盟軍隊“在執行拘押和審訊行動中遵守《日內瓦公約》”。美國政府認為基地組織這樣的恐怖組織並未簽署日內瓦公約,所以戰俘不受日內瓦公約保護,但是2004年華盛頓地區法院裁定政府用以確立被告的“敵方戰鬥人員”身份的國防部法庭違憲。新納粹與當代馬克思主義者的政治權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納粹主義運動受到重創,在美國、蘇聯等多數國家都不承認納粹主義者在本國的政治權利,不準舉行遊行集會,對其運動都採取鎮壓政策。在1970年代,美國對納粹主義者的政治權利限制有所鬆動,有部分美國國會議員提出“納粹主義者也應該享有美國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不該限制其人權”的觀點。在蘇聯解體1990年代後,“新納粹”勢力和共產主義流派“當代馬克思主義者”都被允許在美國國內舉行遊行集會,他們的政治權利如建黨以及遊行、集會權利也得到了保障,沒有了人權限制。雖然這一改變遭到了曾經的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受害者們的強烈反對,但美國仍然堅持他的“制衡”政策。難民權利.特朗普政府一再揚言將大規模臨檢,導致移民社群普遍恐慌。8月,美國移民當局臨檢密西西比州某食品加工廠並逮捕680人,是全美十餘年來最大規模的職場臨檢。肉類和家禽業的移民工人在工作場所遭受嚴重虐待,但因害怕被驅逐出境而不敢聲張。美國持續驅逐長期居民,未適當考慮他們的家族和社群連帶,以及他們對於返回原籍國後可能遭受迫害的憂慮。儘管存在前述各項侵犯人權情況,國會仍持續批准行政部門的撥款要求,任由標準、監督和透明度均有所不足的移民機構獲得更多經費。現代美國人權運動的進展.人權運動.布朗訴教育委員會案的裁決是一個勝利,但是並未動搖種族隔離制度的根基。1955年,羅薩·帕克斯因為拒絕讓座給一位白人乘客而被捕,觸發了新一輪反對種族隔離的運動。浸信會牧師馬丁·路德·金為此組織了一個長達一年的聯合抵制蒙哥馬裡公共汽車運動,從此成為人權運動領導人。在1963年,很多人權運動者進行遊行和演講推動在國會懸而未決的人權法案,例如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特區林肯紀念堂前進行的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現代民權法案.1964年的民權法案在各種跨州公共設施,例如旅館和公共交通之內禁止了各種歧視,並且禁止了就業歧視。1965年透過的投票權法禁止了在選舉註冊過程中的歧視,並且允許聯邦官員接受選舉註冊。對投票權法的修正案更加上了雙語選票等保護性條款。但是,這並不能阻止總體投票參與率的下滑,以及解決政治和經濟上的不平等。根據《紐約時報》在2000年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93%的白人表示願意投票給符合條件的黑人總統候選人,認可種族通婚的人佔60%以上,80%的人表示不在乎他們的鄰居是白人還是黑人。但這次民意調查也顯示,40%的非洲裔美國人懷疑白人的誠意,他們認為歧視問題仍然存在。不過也有80%的非洲裔美國人認為,他們現在比他們父母那個時代有更多的機會。優惠性差別待遇.很多被1964年民權法案保護的群體因為以往的歧視缺乏教育和就業機會。政府為了糾正這一現象,建立了反歧視行動,給與這些群體不同程度的優惠性差別待遇以消除以往種族歧視造成的影響。這個政策一直受到爭議,在1978年開始遭遇嚴重挑戰,在加利福尼亞州大學董事訴巴基案中,最高法院判決少數民族配額錄取制度是對非少數民族的反向歧視。在20世紀80到90年代中,最高法院給反歧視行動添加了一系列限制。1995年,在阿達蘭德建築公司訴佩納案中,最高法院裁定使用種族或者族群作為反歧視行動條件的做法必須是為了保證極為必要的政府利益。1996年的侯普伍德訴德克薩斯州案判決法學院使用種族因素作為錄取條件的行為違法。同年,加利福利亞州的公民投票通過了加州民權動議,終止了所有政府支援的反歧視行動計劃,但原有的反歧視法律除外。反恐戰爭.國際紅十字會和人權觀察都對美國在關塔那摩灣的行為提出了譴責。2006年人權觀察的世界人權報告中指出,虐待性的拷問行為是美國用來打擊恐怖主義的策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曾敦促美國政府儘快關閉關塔那摩監獄。2005年11月2日,華盛頓郵報報道稱美國在東歐國家內設立了秘密監獄。批評.國際特赦組織的評估.2000年,國際特赦組織的報告中稱,美國警察存在使用酷刑、有爭議的槍殺和虐待囚犯的行為。2000年5月份的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討論了關於美國執行《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的情況,本年度一共有85人在14個州被處死,這使得被處死人的人數從1976年以來增加到了683人;這些受刑人員中,包括有在18歲以前犯罪的個人,和有智力問題的個人。自由之家的評估.2021年3月22日,自由之家釋出特別報告指出,美國民主當務之急的三大問題:有色人種遭遇的不平等對待;金錢在政治中的不當影響;黨派對立和極端主義。這是自由之家過去15年來首次釋出針對美國民主缺陷的報告。報告指出,美國刑事司法制度中的歧視造成了有害的後果,使數百萬遭受警察虐待和長期監禁的人缺乏有效的補救途徑;美國選舉的公平性和包容性受到投票限制的極大損害,這些限制對有色人種影響尤為嚴重;美國採取的移民和庇護政策,違背替躲避海外壓迫的人們提供自由和機會的承諾,違反國際人權標準以及美國憲法和聯邦法律所規定的保護。中國的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少數定期釋出美國人權報告的組織之一,被認為是反制美國國務院定期發布的人權報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自2000年起定期釋出《美國的人權紀錄》,時間一般是在美國發布《國家人權狀況報告》後幾天。但中國發布的人權報告通常只針對少數特定國家,而不是像美國那樣同時釋出多國人權報告。2002年3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在2001年2月27日,它發表了一篇2000年美國人權狀況的報告。該報告批評了美國的人權狀況,列舉了一些列美國侵犯人權的紀錄。報告認為,美國政治體系是不民主的,美國司法機關帶有種族偏見,美國透過全球的軍事行動“破壞世界和平和穩定”。2019年12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評論,“美國200多年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淚史”,“美國政府還對印第安人實行強制同化政策,長期對印第安人進行驅逐、屠戮和迫害,不給予印第安人應有的公民權利”,“美方對自己迫害屠戮印第安人的殘酷行為選擇性遺忘,對印第安人的血淚歷史和悲慘現實視而不見”。2020年3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釋出《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導言以2019年4月15日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的名言“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竊……這才是美國不斷探索進取的榮耀”為開頭,提及“美國政客的言論,徹底暴露了其在人權問題上奉行雙重標準、以人權維護霸權的虛偽面目”。2021年3月中美高層阿拉斯加會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以“黑人的命也是命”等為證據,斥責美國的人權紀錄、制度性不平等。2021年3月22日,《華爾街日報》發表前總編輯吉拉德·貝克的評論,稱楊潔篪舉出的那些理由“每一件都可以從民主黨總統競選綱領中拿到,也可以從獲普利策獎報紙的故事中選出,或是從聽頂尖美國大學每天講授的學生筆記中找到”。紐約大學法學院榮退教授孔傑榮說,如果外國對美國人權的批評是基於事實,“我們必須學會接受和回應”,美國不應迴避短處,“難道像中國那樣鉗制公眾討論和建議的做法會更好嗎”。學界的批評.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維爾與梅里德·科雷根·麥奎爾寫給人權觀察的公開信批評,美國身為超級大國,經常違反國際法從事軍事行動,威脅世界和平,卻不會被譴責侵害人權。2020年7月,前諾丁漢大學訪問學者鄧聿文說,美國內部的問題,包括種族問題、黨派政治的極化問題、政治人物尤其總統的不自重問題、選舉政治的民粹問題、社會的貧富分化和公平正義問題等,在特朗普上臺後都趨於惡化,致使美國的“民主燈塔國”形象在全世界受損。2021年6月,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傑佛瑞·薩克斯說,美國在經濟權利、少數族裔權利和干涉他國內政方面存在侵犯人權問題,卻無視自身侵犯人權的問題,反而帶著偏見批評他國人權;美國違反《聯合國憲章》相互尊重主權和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多次非法、自私地干涉其他國家的內政,甚至侵略他國、推翻他國政府。拘留中心摘女性子宮.2020年9月14日,人權團體對喬治亞州一所民間經營的移民拘留中心歐文郡拘留中心等組織代表遭關押的移民向美國政府投訴。 | 719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美國人權",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93"
} |
瑞典王國,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7%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國土面積1.5%的城市裡。瑞典是一個現代、自由與民主的高度發達國家,其公民享有高品質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環保。瑞典是傳統的鐵、銅和木材出口國,其水資源也很豐富,但石油和煤礦資源十分匱乏。隨著運輸和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而使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中期,瑞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並於1995年加入歐洲聯盟。由於瑞典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設立福利國家之社會福利的制度,已被國際視為極力追求人權與平等的國家之一,並且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指數中通常名列前茅。歷史.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隨著冰河時期內陸積雪漸漸溶解,瑞典一帶地區石器時代已有人聚居。他們居住在波羅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獵、蒐集、捕魚為生。貿易活動的遺跡顯示瑞典南部青銅器時代人口已頗為稠密。九至十世紀時,瑞典地區發展出維京文化,以搶略、侵略、貿易、殖民等方式向東發展,受影響的地區包括波羅的海、俄羅斯及黑海。1150年代時瑞典佔領芬蘭,芬蘭成為瑞典本土一部份。公元1397年,瑞典、丹麥、挪威三國共擁一主,但各國仍維持國家的身分,史稱卡爾馬聯合。15世紀起,瑞典人極力抗拒丹麥的企圖吞併。1521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一世再次建立王權,瑞典從聯盟中獨立。17世紀時瑞典在三十年戰爭中,瑞典先勝後敗,被改革後的俄羅斯帝國取代其在歐洲的地位。1809年芬蘭戰爭中瑞典戰敗,芬蘭被迫割給俄國,成為附屬於俄羅斯帝國的大公國。1810年卡爾十三世為了與拿破崙交好,收法軍元帥伯納多特為養子,成為太子,登基之後,即後來的卡爾十四世·約翰。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根據基爾條約丹麥將挪威割予瑞典,最後一次參與的戰爭是1814年與將挪威合併的戰事。該戰後兩國組成由瑞典主導的瑞典-挪威聯合王國,1905年解散。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但在二戰納粹德國佔領挪威後,給予德國軍事通行權以及鐵礦資源。冷戰時期沒有向美國或者蘇聯兩大陣營靠攏,因而被視為緩衝。瑞典不是任何軍事組織的成員,但會參與北約的軍事訓練,直到1995年放棄中立國地位,正式加入歐盟。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獎禮在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舉行。1902年開始由瑞典國王頒授諾貝爾獎。地理.瑞典位於歐洲北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東部,東面瀕波羅的海和波的尼亞灣,因此有漫長的海岸線。西面為斯堪的納維亞山脈,也是和挪威的分界線。瑞典國土總面積為449,964平方公里,可耕地比率約佔7.0%,歐洲國家面積排名第五位,也是北歐最大的國家。瑞典地形狹長,南北長1574公里,東西最寬僅500公里,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從地理上分成三個大的地區,北部為諾爾蘭高原,山嵐起伏,大片遼闊的森林;斯韋阿蘭位於中南部,多為平原或丘陵,湖泊約9萬個;最南部為約塔蘭,由斯莫蘭高地和肥沃的斯科訥平原組成。大約有15%的瑞典國土位於北極圈以北。哥得蘭島和厄蘭島是瑞典最大的島嶼;維納恩湖、韋特恩湖和梅拉倫湖是瑞典最大的湖泊。南部的厄勒地區和中部的梅拉倫湖周邊則人口密度最高。氣候.由於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瑞典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氣候。即使位於較高緯度,但四季仍分明,氣候亦溫和。瑞典可劃分三種氣候,南部主要是海洋性氣候;中部地區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北部主要為亞寒帶氣候。由於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瑞典較其他相同緯度的國家較為溫暖及乾燥。年平均降水量500-800毫米。西南部地區有較多降水,年平均降水量有1,000至1,200毫米。瑞典的日照時間有較大的變化。瑞典的全年日照時間大約由1,100至1,900小時。在北極圈以南的地區,夏季日照時間較長。例如首都斯德哥爾摩,在六月尾,日照時間會長達18小時以上,但在冬季。在北部地區,夏季較短及較清涼,但有較長及寒冷有雪的冬天。1961-1990年瑞典部分氣象站的平均氣溫"以氣象站地點由南至北排列。"植被.南部地區以闊葉林為主,最常見的是樺樹;北部和中部均為針葉林,以松樹、雲杉居多。行政區劃.瑞典1997年和1998年進行了2項省份合併,目前劃分為21個省等。耶誕節期間瑞典人會喝一種特別的飲料,名為Julmust。另外瑞典實施全國禁酒,購買酒品需要證件。瑞典美食,亦隨著IKEA傢俱店在世界各地發展時均與瑞典本土分店一樣設立瑞典菜餐廳,而逐漸廣為人知。體育.瑞典最受歡迎的兩項體育活動是足球和冰球。足球明星包括龍格堡、拿臣、奧洛夫·梅爾貝里和伊巴謙莫域。馬術運動是除足球外參與人最多的專案,尤其是女子。高爾夫、田徑、手球、福樂球、籃球和曲棍球也有不少愛好者。棒球在瑞典不太流行。瑞典曾經誕生很多網球明星,如前單打排名世界第一的比約恩·博裡、馬茨·維蘭德和斯特凡·埃德貝里,喬納斯·比約克曼則曾經在雙打排名世界第一。滑雪運動也是瑞典傳統強項,英厄馬爾·斯滕馬克、佩妮拉·維貝里和安尼婭·帕爾松都多次奪得高山滑雪世界冠軍;西克斯滕·耶恩貝里、貢德·斯萬、托里尼·莫格倫和托馬斯·瓦斯貝里是越野滑雪的奧運金牌獲得者;簡·博克勒夫發明了「V」字形跳臺滑雪跳法。瑞典在田徑運動也是人才濟濟。近年來更是佳績頻傳。跳高運動員有歐洲記錄保持者帕特里克·舍貝里、凱薩·貝里奎斯特和獲得2004年奧運會冠軍的斯特凡·霍爾姆;獲得該屆奧運會冠軍的還有七項全能運動員卡羅琳娜·克呂夫特和三級跳遠運動員克里斯蒂安·奧爾松。瑞典其它著名運動員還有重量級拳擊冠軍英厄馬爾·約翰松,高爾夫運動員傑斯佩·帕尼維克、亨裡克·斯滕松、安妮卡·索倫斯坦,五次乒乓球世界冠軍瓦爾德內爾,世界摩托車錦標賽冠軍託尼·裡查德森,獲得世紀最佳手球運動員的芒努斯·維斯蘭德。瑞典曾舉辦過19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1958年世界盃足球賽。其它重要比賽還包括1992年歐洲足球錦標賽,1995年女子世界盃足球賽,和冰球、田徑、滑雪等專案的世界級比賽。很受歡迎的運動是定向運動,在北歐非常流行。 | 719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瑞典",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97"
} |
1788-1789年美國總統選舉是第一屆四年一度的總統選舉,從1788年的12月15日星期一進行到1789年的1月10日星期六。是美利堅合眾國根據1787年9月17日新出爐的聯邦憲法的第一次總統選舉,也是唯一一場部分過程發生在不是4的倍數的年份的選舉。在這場選舉中,喬治·華盛頓被一致推選為第一任總統並於之後連任,而約翰·亞當斯成為第一任副總統。在此之前,美國沒有最高行政人員 。在以前的邦聯條例制度下,以邦聯國會為首的國家政府,有一個儀式性的和幾個行政部門,但沒有獨立的行政機構 。美國憲法創設了選舉人團,各州的選舉人數依其在國會的席次而定,每個選舉人有2票,用以選出總統、副總統。有5個州是由民意機關推選,6個州是由選民推選,另2個州以其他方式產生。極受愛戴的華盛頓基本上無人匹敵,產生爭議的是副總統人選。根據美國憲法第二條,每位選舉人投兩票,如果一個人獲得了大多數的選舉人票,便成為總統,而第二高票則成為副總統。69位選舉人都把其中一票投給華盛頓;他們的另一票投給11位其他的候選人,約翰·亞當斯得票最多,成為副總統。1804年透過的第十二修正案,將改變這種程式,它規定每位選舉人對總統和副總統分開投票。候選人.在1788-1789年的總統選舉中不存在任何政黨。候選人不是支援憲法批准的聯邦黨人,就是反對批准的反聯邦黨人。這些團體沒有建立政黨,然而,他們團結地支援華盛頓當選總統。華盛頓的巨大聲望,使得第一任總統的人選只是技術問題。真正的比賽是副總統選舉,由九位在美國不同領域的突出人士參選。然而,因為憲法禁止總統和副總統分開投票,技術上所有候選人連同華盛頓都是總統候選人。選舉結果.普選票. U.S. President National Vote". (February 11, 2006).說明:"在11個有資格進行選舉的州中,只有6個州是由各種形式的民眾投出的。""投票率不到1.8%。根據1790年的【人口普查】:300萬人口中,有240萬的自由人和60萬的被奴隸人。""那些確實經由民眾投票的州,都對選民要求須有一定的財產。"選舉人票.說明:(d) "紐約州的立法機關未能及時派出其8名選舉人,因此少了這8張票。"(e) "馬裡蘭州的2名選舉人沒有投票。"(f) "維吉尼亞州的1名選舉人沒有投票、另有1名選舉人沒有選出。" | 719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1788年—1789年美國總統選舉",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199"
} |
美國權利法案是美國憲法前十條修正案的統稱。這些修正案的提出,是為了緩解那些反對批准憲法的的擔憂,其中保障了多項個人自由,限制了政府的司法和其他方面權力,並將一些權力保留給各州和公眾。起初這些修正案僅針對聯邦政府有效,不過在第十四條修正案通過後,美國最高法院透過一系列統稱合併原則的程序,將權利法案中的大部分條款應用到了各州。這些修正案由詹姆斯·麥迪遜在第一屆美國國會上作為一系列立法細則提出,先由美國眾議院於1789年8月21日透過,再於1789年9月25日透過國會兩院聯合決議案正式提出,1791年12月15日獲得了足夠數量州的批准,正式成為憲法的一部分並生效。國會一共提出了十二條修正案,但這次透過的只有其中十條。餘下兩條中,其一於203年後獲得足夠數量的州批准,成為第二十七條修正案;另一條從程式上來說仍在等待各州批准。權利法案列舉了憲法正文中沒有明確表明的自由和權利,如宗教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集會自由、保留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受無理搜查和扣押的權利,個人財物搜查和扣押必須有合理頒發的搜查令和扣押狀的權利,只有大陪審團才能對任何人發出死刑或其它“不名譽罪行”的起訴書,保證由公正陪審團予以迅速而公開的審判,禁止等。此外,權利法案還規定憲法中未明確授予聯邦政府、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力,保留給各州或人民行使。這些條款受到了喬治·梅森1776年的弗吉尼亞權利法案、英國的1689年權利法令和諸如1215年大憲章在內英國早期政治影響。權利法案誕生後的150年內,幾乎沒有對美國司法構成什麼影響,但在進入20世紀後情況有所改觀,成為許多聯邦最高法院重要判決的基石。檔案最初有14份副本,其中一份長期存放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向公眾展示。背景.費城會議.美國憲法制訂並生效前,北美的13個殖民地按第二屆大陸會議上提出,1781年批准的邦聯條例組成了一個鬆散的聯盟。但是這個根據邦聯條例運作的中央政府權力太弱,沒有足夠的能力來調節各州間產生的各種衝突。費城會議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意圖糾正早在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前就已經明視訊記憶體在的嚴重問題。會議於1787年5月14日至9月17日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召開,雖然起初的理由只是對邦聯條例進行修改,但以弗吉尼亞州的詹姆斯·麥迪遜和紐約州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為首的許多代表自始就不打算這麼做,而是意圖組建一個新的中央政府。會議在賓夕法尼亞州議會舉行,弗吉尼亞州的喬治·華盛頓被一致推選為會議主席。:47參與憲法制訂的55位代表中有多位開國元勳。托馬斯·傑斐遜當時是駐法國大使,未能出席的他稱讚這次會議的代表是“半神半人”的集合,不過羅德島州對會議予以抵制,因此沒有派代表出席:59。9月12日,弗吉尼亞州的喬治·梅森建議在憲法中增加權利法案,馬薩諸塞州的埃爾布里奇·格里讓這一建議成為正式提案:341。但是,各州代表經過短暫蹉商後一致否決了該提案。當時反對權利法案的麥迪遜之後表示,這樣一些從州權利法案中呼叫的內容所能夠提供的只是一種反抗暴政的幻覺:343。賓夕法尼亞州代表之後認為,列舉人民權利的行為是危險的,因為這會意味著沒有明確提及的權利就不存在:343,漢密爾頓也在聯邦黨人文集第84卷中對這一看法表示贊同:327。並且,由於梅森和格里曾結成同盟反對新憲法,所以他們在會議結束5天前提出的動議,也就很自然地被一些代表視為一種拖延戰術:226。然而,這項動議的快速否決嗣後危及了整個憲法的批准程序。作家稱原憲法權利法案的缺席是“第一等級的政治失誤”:226,而歷史學家傑克·N·瑞科夫,但這兩者分離的確切邊界仍然存在爭議。法院透過20至21世紀的一系列判決顯著擴張了言論自由權的覆蓋範圍,保護了各種形式的政治言論,匿名言論,競選資金,色情內容和學校誓詞等。這些判決也給第一條修正案的保護範圍定義了一系列的例外情況。在最具知名度的紐約時報訴沙利文案中,最高法院推翻了英國普通法的先例,增加了誹謗訴訟中原告的舉證負擔。在第一修正案下商業言論所受的保護不及政治言論,因此對其也有著更多的規管限制。新聞自由條款保護資訊和觀點的出版,主要適用於各種各樣的媒體。在1931年的和1971年的紐約時報訴合眾國案中,最高法院判決:第一條修正案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禁止或出版前審查。請願條款保護人民向政府任何分支和部門請願申冤的權利。根據這一條款,最高法院也認為第一條修正案中暗含有對結社自由的保護。第二條修正案.紀律良好的民兵隊伍,對於一個自由國家的安全實屬必要;故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予以侵犯第二條修正案保護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修正案中攜帶武器權利的表述部分,英國普通法,還受到1689年權利法案的影響。威廉·布萊克斯通爵士形容這是一種附屬權利,用於支援自衛、反抗壓迫的自然權利和公民採取一致行動保衛國家的義務。對該修正案制訂目標、適用範圍和效果的學術探討一直存在爭議,有著多種不同的解釋。在1875年的中,最高法院認為“攜帶武器的權利不是由憲法賦予的,也不是依賴任何形式來維持它的存在。第二條修正案只是說明國會不能侵犯這一權利,除了限制國家政府權力外沒有其它任何效果”。在1939年的中,法院判決指出該修正案認為“和紀律嚴明的民兵之間有著合理的關係”。在2008年的中,法院裁決認為第二條修正案“編入了一個預先存在的權利”,即在與軍隊服役無關的情況下仍然保護個人擁有武器的權利,並保護傳統、合法方式使用武器的權利,如在家中自衛等,但該權利也並非不受限制。“這並不是一種允許以任何方式、任何目的來保有和攜帶任何武器的權利。”在2010年的麥克唐納訴芝加哥案中,法院認為第二條修正案對各州和地方政府和限制與對聯邦政府的限制程度是一樣的。第三條修正案.No Soldier shall, in time of peace be quartered in any house,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Owner, nor in time of war, but in a manner to be prescribed by law.第三條修正案限制士兵在私人住宅設營,這是對英國議會在獨立戰爭期間所透過的允許士兵任意侵佔民房法案之回應。這條修正案是憲法中爭議最少的部分之一,截止2009年時仍然沒有成為過最高法院裁決的主要依據。第四條修正案.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be secure in their persons, houses, papers, and effects, against unreasonable searches and seizures, shall not be violated, and no Warrants shall issue, but upon probable cause, supported by Oath or affirmation, and particularly describing the place to be searched, and the persons or things to be seized.第四條修正案禁止無理搜查和扣押,並要求搜查和扣押狀的發出有相當理由的支援。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國曾下發通用搜捕狀,讓殖民地治安警察可以任意進入任何人的私有領地進行搜查,這條修正案的透過就是對這一做法的回應。搜查令通常在執法人員宣誓保證後由法院發出,對應的搜查和扣押也必須限制在搜查令所規定的有限範圍內。這條修正案是證據排除法則的基石,其中強制規定以非法手段獲得的證據不能用於刑事審判。在不同的時代,法院對這條修正案也有著不同的解讀,例如其保護在以厄爾·沃倫為首的左傾最高法院下有所加強,而在威廉·倫奎斯特帶領的右傾最高法院下有所減弱。第五條修正案.No person shall be held to answer for a capital, or otherwise infamous crime, unless on a presentment or indictment of a Grand Jury, except in cases arising in the land or naval forces, or in the Militia, when in actual service in time of War or public danger; nor shall any person be subject for the same offence to be twice put in jeopardy of life or limb; nor shall be compelled in any criminal case to be a witness against himself, nor be deprived of life, liberty, or property, without due process of law; nor shall private property be taken for public use, without just compensation.第五條修正案禁止和自證其罪,並確保正當法律程式、刑事起訴由大陪審團作出,以及私有財產的徵收必須予以公平賠償等權利。該修正案是最高法院1966年對米蘭達訴亞利桑那州案所作判決的基礎,案件確立了米蘭達告誡,要求執法人員必須明確告知被告其擁有的沉默權和律師權等權利。第六條修正案.In all criminal prosecutions, the accused shall enjoy the right to a speedy and public trial, by an impartial jury of the State and district wherein the crime shall have been committed, which district shall have been previously ascertained by law, and to be informed of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accusation; to be confronted with the witnesses against him; to have compulsory process for obtaining witnesses in his favor, and to have the Assistance of Counsel for his defence.第六條修正案規定了多項刑事審判中被告人的權利:在1963年的吉迪恩訴溫賴特案中,最高法院在判決中認為,第六條修正案保證聯邦和州法院的刑事重罪被告都有取得律師幫助為其辯護的權利,這一思想嗣後也經1966年的米蘭達訴亞利桑那州案而成為米蘭達告誡的一部分。第七條修正案.In suits at common law, where the value in controversy shall exceed twenty dollars, the right of trial by jury shall be preserved, and no fact tried by a jury, shall be otherwise re-examined in any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an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the common law.第七條修正案規定,所有爭執價值超過20美元的聯邦民事訴訟需由陪審團裁決,也規定法官不得在聯邦民事審判中推翻陪審團裁決的事實。在1973年的中,最高法院裁決認為該修正案中要求的陪審團最少要有6名成員。第七條修正案是權利法案中唯一沒有應用到各州的一條。第八條修正案.Excessive bail shall not be required, nor excessive fines imposed, nor cruel and unusual punishments inflicted.第八條修正案禁止徵收過多的保釋金和罰款,不過沒有明確定義“過多”的程度。這條修正案在訴訟中引用最頻繁的條款是最後一項,禁止施加殘酷和非常的懲罰。這一條款也是1970年代前唯一一個上訴到最高法院的案件中偶而會涉及的條款,具體情況通常與死刑有關。在1972年的中,部分大法官認為死刑本身就違反了這條修正案,認為這一條款可以反映出公眾對於可以接受的懲罰標準,將隨著公眾輿論的改變而不斷髮生變化;另外一些大法官認為,死刑審訊中的某些做法存在不可接受的武斷情況。因此法院判決中的多數意見認為死刑違憲,美國也因此持續數年沒有執行過死刑。到了1976年的中,最高法院的立場有了改變,裁決中認為只要陪審團是根據具體的量刑指引而做出判決,那麼死刑就是合憲的。此外,最高法院還在1976年的裁決中認為,一些監獄中存在的惡劣情況也屬於“殘酷和非常的懲罰”。第九條修正案.The enumer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of certain rights, shall not be construed to deny or disparage others retained by the people.第九條修正案保護憲法中沒有明確列舉的其他權利。在20世紀下半頁前,這一條很少在訴訟中引用,之後則在多個里程碑式案件中成為隱私權的部分基礎。如1965年的格里斯沃爾德訴康涅狄格州案中,最高法院推翻了禁止避孕藥的法律;1973年的羅訴韋德案則確立了女性的墮胎權;在1992年的中,法律用這條修正案部分推翻了另一條墮胎法律,《美國憲法百科全書》稱該案是“至今司法機關運用第九條修正案的高水位標記”。不過從1992到2000年,法院再也沒有援引過這條修正案。第十條修正案.The powers not deleg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by the Constitution, nor prohibited by it to the States, are reserved to the States respectively, or to the people.第十條修正案申明瞭憲法的聯邦主義原則,規定憲法未授予聯邦政府且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力,由各州或人民保留。該修正案沒有給各州提供新的權力或權利,而是保護各州不會因聯邦政府的存在而淪為其附屬。權利法案的展示和紀念.喬治·華盛頓一共手寫了14份權利法案的副本,一份交給國會,另外13份各交給一個最初立國時的13個州之一。送給喬治亞州、馬里蘭州、紐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副本先後遺失,其中紐約州的還是被火燒燬的,而賓夕法尼亞州的副本則是在1865年4月某個時候讓一位士兵拿走了。遺失的4份副本中有兩份後來得以找回,其中一份存放在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另一份則放置在紐約公共圖書館。北卡羅萊納州的副本於1865年4月時被一位士兵偷走,之後在2005年由聯邦調查局特別探員找回並歸還該州。存放在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的權利法案副本,是在自由憲章圓形大廳展出。這個大廳於1950年代興建,1952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哈里·S·杜魯門為圓形大廳致詞:“只有當這些檔案都反映在美國人的思想和行為中時,它們才能繼續作為能夠改變世界力量的象徵,這種力量就是我們對人類自由的信念。”經過50年後,檔案的外殼有出現惡化的跡象,但檔案本身仍然儲存完好。因此到了2003年9月17日,檔案外殼進行了更新,圓形大廳再次將其展出。總統喬治·沃克·布什致詞稱:“真正的革命不是對抗一個世上權力,而是申明一個高於世上任何權力的原則——每個人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政府的責任就是確保所有人的這些權利。” 1941年,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宣佈12月15日為權利法案日,以紀念權利法案批准150週年。1991年,弗吉尼亞州的副本在全國展出,以紀念其批准200週年,先後到訪了全部50個州的首府城市。擴充套件閱讀. | 720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美國權利法案",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05"
} |
慰安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為日本軍提供性服務的民間婦女,主要來自日本本土、日佔臺灣、日佔朝鮮、中國日本佔領區、中南半島、日佔菲律賓、印尼、東帝汶、巴布亞紐幾內亞,也有在歐洲殖民地的白人女性如荷蘭、澳大利亞,當時日本盟友的國民,如德國、匈牙利也未倖免。 許多慰安婦是未成年人。其中日本籍的慰安婦主要分為兩種:日本國內召募的妓女或家境較為貧困的受誘騙者,當中有少數如《從軍慰安婦·慶子》一書中提及來自長崎的坂田慶子一般,因被愛人拋棄而憤而加入的例子。日本以女人也是為國做出了奉獻為由,誘導單純的少女為了「國家、理想」而奔向了戰場,除了對日本國內地招募以外,也有從朝鮮半島、中國擄掠了很多當地女性充當慰安婦。1931年11月,日本海軍將日本僑民在上海虹口經營的4家「風俗場所」指定為日本海軍特別慰安所,此後慰婦安婦制度蔓延到日本在東亞的整個戰場。由於有些慰安婦業者的招募方式相當於詐騙或者逼良為娼:一開始經常以一般工作的名義掩飾,如招聘護士、工廠女工、軍中女清潔隊員,直到該等女性簽約赴工,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軍妓。 日本投降後,中國大陸、臺灣、朝鮮半島的慰安婦向繼任的新日本政府展開了漫長的司法訴訟,並要求道歉,糾紛甚起,紛紛成為各政府的政治角力場。日本數十家教材出版社和辭書對慰安婦的本質並無一致的定義,韓國部分學校教材稱慰安婦的性質為「性奴」,臺灣的歷史教材中此事也引致爭議。詞源.日語中「--」一詞是對軍妓的統稱,並不特指日本的軍妓。制度.慰安婦制度的提出,據當時日軍官方的說明是為了減少因性侵犯而帶來的性病問題。大部分日本軍駐紮在農村中,很容易發現中國女子而對其實施強暴;而日本軍為提高戰鬥力,解決士氣低下之問題,往往容忍軍人對被侵略國家婦女之強暴行為:136。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遠東審判案》備用資料第103冊51章342頁,記載的當時日本情報部發給日本陸軍部的一份檔案寫道:“用中國女人做慰安婦會撫慰那些因戰爭而產生沮喪情緒計程車兵,他們在戰場上被中國軍隊打敗的心理在中國慰安婦的身上得到最有效的校正。佔有中國女人,便能滋長佔有中國的雄心。我們必須更多地徵用中國女人做慰安婦,從精神和肉體上安慰我們的軍人,樹立他們必勝的信心。”即使如此,日本軍人為逃避其強姦行為被日本憲兵發現而遭軍法審判,多將被害婦女殺死滅口:136。如1937年12月,日軍第18師團侵入安徽蕪湖,當地之女性未能逃走之大多數受到性侵害;日軍在強暴婦女後,還殘忍地將她們全部剌死;被害婦女身體受到傷害,甚至永遠不能生育,心理創傷嚴重:136。1931年年底,為解決日本軍人性需求,海軍指定在上海4個日本風俗店為特別慰安所:136。1931年11月,日本海軍將日本僑民在上海虹口經營的4家風俗場所指定為日本海軍特別“慰安所”。其中“大一沙龍”。1932年1月中國的上海事變以後,日本軍隊性侵犯中國婦女的事不斷發生。日本開始在上海組建“慰安婦團”。1932年3月,上海派遣軍副參謀長岡村寧次到達上海後,考慮到防止性病在日軍官兵中蔓延,同時希望避免發生更大規模之強姦事件而招致批評,決定仿照海軍推廣設立慰安所;於是,首先從日本國內招募「慰安婦團」,設立為日軍官兵提供性服務之場所;這是日軍「慰安婦」制度之開端:136。隨著戰爭之發展,日本軍中患性病人數大增,嚴重影響戰鬥力;於是日軍開始大規模迅速建立軍妓體制;「慰安所」制度先在東北,逐漸在其他各地也開始推廣:136。1937年12月,日軍進佔南京之後隨之而起的性侵案件不斷,造成中國人更強烈的抗日意識,國際輿論也對日本激烈譴責。1937年12月在南京發生大規模強暴中國婦女事件後,日本軍決定在華東地區也推行「慰安所」制度;名義上,「慰安婦」制度是為防止日軍大肆強暴婦女引起性病之泛濫,是統治層期望讓軍人們在「合法」、衛生之條件下,安全進出軍隊控制下之強姦中心——慰安所:136-137。但由於當時日本社會普遍流行之文化認知導致對各種針對被征服者或敵對方之暴力行為的合理化和寬容,軍人強暴女性之事件並沒有減少:137。2007年3月5日,韓國釜山外國語大學教授金文吉公開日本駐中國上海領事館警官田島周萍於1937年12月21日發給長崎水上警察署的公文《有關為皇軍官兵徵調慰安婦委託檔案》,記錄當時日本為廣泛動員慰安婦,領事館、憲兵隊、陸軍武官室等單位分工縝密:日本領事館簽發營業執照給慰安所,對慰安婦被運抵各港口時提供方便;日本憲兵隊負責將慰安婦運送至慰安所,及保護慰安婦營業者和慰安所的安全;日本陸軍武官室負責闢建慰安所、檢診慰安婦等工作。該檔案指稱:「經各個有關部門深入研究及與總領事館、陸軍武官室、憲兵隊協商結果,為維持軍紀和前線皇軍士氣,決定在各戰線設定慰安所。……根據此項決定,正在日本和朝鮮徵召慰安婦。凡持有相關證件的人員,務必保障其順利搭乘船隻前往目的地。」吉見義明指稱,慰安婦制度也被日軍用以控制心懷不滿的軍人,以避免潛在之叛亂。有鑒於慰安婦制度之普遍等,日軍內部曾開設相關之管理課程,其中包括精算慰安婦之「折舊」。 日本陸軍與海軍有關紀錄也將慰安婦之地位非人化,經常稱他們為戰爭物資/軍需品。日軍為避免性病擴散,向部隊大量傳送保險套;但因沒有相關之強制規定及執行,慰安婦無法反抗不使用保險套之性行為。 許多慰安婦經常被注射灑爾佛散,再加上暴力性行為對生殖器官造成之傷害,使得他們不孕率高於當時之平均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軍為主的盟軍佔領日本與朝鮮半島後,日本和韓國為防止美軍騷擾當地婦女,也曾針對美軍招募慰安婦、設立慰安所。概況.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日本軍方密切控制滿洲地區之私營妓院。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慰安所首先在上海建立,作為對日本士兵大規模強姦中國婦女事件之回應。 駐上海之軍隊領導人岡村寧次下令建造慰安所,以防止更多強姦事件發生。 1937年南京大屠殺期間,許多中國婦女被日本軍人強姦後,日軍採取了在佔領地區設立慰安所的總體政策;研究者吉見義明認為如此政策是為了減少中國平民因強姦事件而來的反抗,以及避免來自國際對於日軍強姦事件的施壓。隨著日軍的行動和佔領地區持續擴張,但來自日本的軍妓之人數不足以滿足需求,轉而向佔領地區尋找補充,並透過誘騙等手段進行招募,且使應召者在加入後無法脫身,成為軍隊男性發洩之「工具」。戰場上之日軍慰安婦主要由中國婦女和朝鮮婦女構成;日軍依靠中國國內支持者之協助,或以招工之名目欺騙,或強徵婦女充當慰安婦,而被俘之抗日女戰士則被迫送進慰安所:137。在這一制度下,東亞有數十萬婦女被日軍強迫或徵招為慰安婦。朝鮮中央通訊社主張朝鮮人的“慰安婦”有14萬人,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蘇智良也主張中國婦女成為“慰安婦”的有20萬人,但兩者都資料明。婦女救援基金會主張臺灣慰安婦至少在1,200人以上。有的歷史學家認為曾經淪為慰安婦的各國婦女達40萬,甚至更多。一項調查表明慰安婦被允許留下百分之40軍人那裡賺來的錢,百分之60交給軍方。亞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和軍隊又把菲律賓,荷蘭東印度群島等東南亞地區之婦女強徵為「慰安婦」:137。日軍甚至強姦盟友國民的妻子和女兒。據荷蘭記者稱,當時為荷屬東印度工作的大約30名德國國民的妻女也遭到了駐印尼日軍的強姦,直到一位德國教會學校的老師幹預,日軍上尉才阻止了對德國婦女和一名匈牙利醫生的強姦,因為上尉擔心他對德國和匈牙利國民的行為會洩露出去引起軸心國其他盟友的不滿。戰後,作為在日美軍慰安婦的日本女性5萬5千人。證據顯示慰安婦除了被用作高強度的軍妓外,並遭受性病的毒害,有的慰安婦由於多次墮胎造成終身不孕,且由於日本人力資源不夠,慰安婦還不時充當護士、腳伕甚至被武裝起來充當炮灰,極個別情況下為了掩蓋罪證甚至被集體槍殺。中國方面,在文革時期,倖存的慰安婦往往受到社會的誤解且嚴重的歧視及行為迫害和言辭羞辱。被強迫作為慰安婦之婦女身心者受到嚴重傷害,有的至今仍有很深心理障礙:137。2014年4月25日,吉林省檔案館公佈了新發掘的證據。這些證據當中有25件檔案記載了20餘個地方建有武裝部隊的強迫婦女賣淫的場所,他們透過各種手段強迫女性從事其不願的性行為。日本外務省、內務省以及朝鮮總督府、臺灣總督府等國家機構都參與招募和移送慰安婦之活動。證詞.根據菲律賓籍倖存者 Narcisa Claveria 的敘述,她在 13 歲時被奴役了 18 個月;白天,女性們被迫做飯、打掃和洗衣服,夜裡,女性們被日軍強姦、虐待。 另一位菲律賓籍倖存者 Fedencia Nacar David 在14歲被日軍綁架後,有同樣待遇,每夜被5至10名日軍士兵強姦。 除了每天被強姦,許多女性同時被迫與家人分離,甚至目睹家人被日軍士兵殺死;一名倖存者回憶說,當日軍士兵帶走他時,「士兵們開始活剝她父親的皮膚」。 這類虐待行為造成受害者嚴重且終生之身心傷害。倖存者 Jan Ruff O'Herne 表示:在「慰安所」,我日日夜夜遭到系統性的毆打和強姦。甚至有位日本醫師每次到妓院檢查我們是否患有性病時都會強姦我。倖存者 Suki Falconberg 表示:來自男人們的連續插入並不是一種溫和的折磨形式。陰道口撕裂,在他們面前悲慘的受著苦…即使很多年過去了,我還是需要鼓起極大勇氣才能寫下這些,由文化而來的恥辱是如此之深…駐紮在拉包爾的日本海軍外科醫生 Kentaro Igusa 在個人回憶錄中寫道,當地的慰安婦在感染和嚴重不適的情況下繼續工作,儘管他們「哭泣並乞求幫助」。戰後之待遇.在中國和韓國等儒家文化中,婚前性行為被認為是可恥的,「慰安婦」相關議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長期忽視,因為受害者被視為賤民。 在儒家文化中,傳統上未婚女性必須將自己的貞操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任何在婚前失去童貞的女性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都應自殺;因為選擇存活,倖存者使自己成為被社會遺棄之人。 此外,《對日和平條約》及《韓日基本條約》等檔案,被日本政府據以解釋已解決與戰爭罪有關問題,儘管事實上它們都沒有具體提到慰安婦制度。自1960年代起,千田夏光率先開啟對於相關議題之研究與討論。1982年之日本教科書爭議引發大眾對有關議題之興趣與討論,但慰安婦議題並沒有被特別重視和突顯,反倒是專注於南京大屠殺和731部隊等。儘管如此,深入研究日本戰時活動的歷史學家已普遍意識到慰安婦的存在。稍後,吉田清治有關證詞被揭發為虛構,也發生了其他相關類似之事件,並在日本右翼團體施壓下引發連串爭議與混亂。1990年代,日本學者 渡邊和子 稱當時日本社會之女性普遍對有關議題表現出漠然且不相信等態度,並稱當時日本社會多數人將鄰近地區之國家與人民視為「他者」,而不重視其感受。自1995年至2007年間,亞洲婦女基金會被藉以處理有關問題,但作法引發大量爭議。2014年,日本政府外務省試圖施壓美國出版商麥格勞希爾刪改其出版之教科書中有關內容,但沒有成功。日本各界及僑民和海外後裔等經常要求世界各地拆除或取消設定有關之公開紀念物;該些措施經常遭各地有關當局拒絕,但也不乏成功之案例。 2017年至2018年,大阪市有關當局因舊金山有關當局正面支援當地慰安婦公開紀念物之設立,而終止雙方自1957年開始之姐妹市關係。韓國慰安婦倖存者多次要求韓國政府將其案件提交國際法院,但韓國政府遲遲未予回應。自1990年代開始,臺灣籍慰安婦倖存者的故事被不斷揭露,有關活動在婦女運動等型別之民間團體、大眾媒體、學術研究者、紀錄片導演等支援下持續發展。爭論.對慰安婦制度的爭議.絕大部分學者都認為慰安婦是存在的,即使日軍不直接參與慰安婦的招募,但日軍公開允許慰安婦制度並漠視其委託的民間業者以許多強迫誘騙的手法招募慰安婦。但由於部份日本人主張慰安婦自願,因此產生一些爭論,影響日本與二戰時受過日本侵略的東亞、東南亞等國的關係,其中以中國與韓國最甚。中華民國教育部於2015年,擬於高中歷史課本對慰安婦章節加註"被迫"兩字,遭致一些學生與政治團體的反對。1944年,美軍情報心理戰部門的報告指出在緬甸的慰安所處有若干朝鮮女還完了欠債就回朝鮮去了,此外慰安婦有個人房間,有拒絕接客的自由,每週一日休息,多半生活充裕,經常去城裡購物或是進行娛樂活動,也有士兵向慰安婦求婚。另外還有日本軍官為了替相好的慰安婦贖身而貪汙公款的事。日本學者秦鬱彥在他的研究中稱,據他了解到的資料,稱慰安婦的半日本人、半朝鮮人,但是介紹人百分百地為朝鮮人。據日本研究者查得1944年朝鮮《京城日報》7月26日刊登的慰安婦廣告,其工資為300日元,而且所登的聯絡人名也是朝鮮式姓名,由此對於“強徵”之說提出質疑。『京城日報』日本右翼及部分美國學者的看法.日本右翼及美國人萊姆塞爾則認為自願成為慰安婦者為多數。紀念性建築.2010年,美國新澤西州博根郡在市立公園中設立『慰安婦紀念碑』。2012年,兩個日本外交代表團要求移除紀念碑,被市政府拒絕。韓國官員對帕利賽公園市的決定表示支援。2011年12月14日,韓國民間團體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對面樹立『慰安婦紀念銅像』,要求日本對慰安婦道歉並賠償。2012年6月16日,美國紐約州納蘇郡的退伍軍人紀念堂中設立紅色花崗巖的『慰安婦紀念碑』。2013年7月30日,美國加州格倫代爾市在中央公園設立1,100磅重的『慰安婦紀念銅像』,引起許多日本人抗議。該銅像與日本駐韓大使館對面的慰安婦紀念銅像完全一樣。據2010年人口普查,格倫代爾市5%人口是韓裔。2013年12月11日,日裔向白宮請願,要求移除慰安婦銅像,不到一個月簽名者已超過十萬人。白宮表示,紀念碑屬於地方政府管轄。2013年8月,美國加州普安那公園市議會在收到電郵抗議後,決定取消設立慰安婦紀念銅像的計畫。2014年5月30日,美國維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縣政府內的慰安婦和平紀念園正式向民眾開放,85歲高齡的韓國慰安婦倖存者姜日出親赴揭幕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日本政府在慰安婦問題上仍欠全世界一個“正式道歉”,而且應該“馬上道歉”。2016年12月10日,位於臺灣臺北市的臺灣慰安婦紀念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開幕。2017年7月起至2018年3月,中華統一促進黨發言人、楊業黨部主委陳志豪,每日開著載有慰安婦銅像車輛至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抗議及要求日本政府還原歷史並爭取日本政府對於慰安婦的權益及賠償,目前慰安婦銅像設立於臺北市承天武聖廟山下對面。2017年7月7日,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聯同紀念抗日受難同胞聯合會,在香港中環交易廣場日本領事館所在地前的行人天橋上,設定了兩座以玻璃纖維製成的慰安婦少女像,一個為仿南韓首爾日本領事館前的少女像,另一個為中國少女像。日本領事館曾促香港政府取締,但不得要領,亦有人發信抗議,更有人企圖偷走兩個雕像,但都未有給雕像帶來損害或令主辦者放棄,一年多後主辦團體更添置了另一以菲律賓少女為原形的雕像,安坐在原來兩個雕像旁。其後主辦團體更另制兩個中韓少女雕像在香港和澳門市內與慰安婦歷史材枓一起巡迴展覽。2017年9月22日,慰安婦紀念雕塑在美國舊金山市唐人街的揭幕。這是第一座在美國大城市豎立的慰安婦紀念雕像。2018年8月14日,臺南慰安婦銅像在臺南市湯德章大道汎塔莎西餐廳旁空地設立,並邀請前總統馬英九到現場參與揭幕儀式。在2017年及2019年,菲律賓有關當局多次拆除有關之公開紀念雕像。 | 722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慰安婦",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22"
} |
陳美齡博士生於香港,1972年在日本音樂人平尾昌晃的介紹下赴日發展多年,並於1994年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曾旅居日本東京都,現已返回香港定居。她是一名是歌手、演員、作家、小說家並擔任大學教授、日本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協會大使等。她的大姐是邵氏女星陳依齡,而二姐陳曦齡是維特健靈董事長。經歷.陳美齡生於賛育醫院,其祖籍廣東東莞,父親陳燧棠出生於香港,曾就讀英皇書院,畢業後去到中國,在貴陽認識護士學校女學生彭端淑,二人在1946年結婚,並返回香港。陳美齡在家中四姊妹排行第四,另有三名胞兄弟。在1967年,12歲的陳美齡入讀瑪利曼中學,在初中開始參加義務活動,以吉他自彈自唱募捐,1969年被星探發掘並灌錄了《Circle Game》,1971年第一張專輯《Will the Circle be Unbroken》在香港非常暢銷。1972年與姐姐陳依齡演繹張徹導演的電影《年輕人》和《叛逆》,扮演年輕活潑的女孩子,在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也走紅。1974年分別為香港麗的電視和臺灣拍攝了電視劇與電影版《燕飛翔》,進一步提高了她在臺灣和東南亞的人氣。1975年與後來的香港著名歌星王傑參演了電影《我在戀愛》,1976年與臺灣演員徐康泰、劉家昌主演了電影《田園》。她在香港灌錄的英文版唱片也很暢銷。受日本著名歌手、作曲家平尾昌晃邀請,她於1972年赴日灌錄「虞美人之花」開始在日本演出迷上很多日本青少年了。1973年以「草原光輝」一首歌得到日本唱片獎新人獎,以她的清澈高聲和可愛的外表和剛剛學起的有趣日語表現,成為風靡一時的人氣偶像。在日本進入上智大學國際學系學習後不久,她聽從父親意見突然表示暫時退出娛樂界,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留學,修讀社會兒童心理學。1978年畢業後,再次赴日並重新進入娛樂界。1979年在香港發表首張粵語唱片《雨中康乃馨》。1984年應徵寫一篇紀念國際青年年的和平論文《以歌聲呼籲和平》,得到特別獎。同年首次回到母親的故鄉貴州省貴定縣。1985年她在北京首都體育館吸引5萬4千聽眾,為宋慶齡基金會義演,這成為她在中國的首次演唱會。不過臺灣方面對於陳美齡這一做法很不滿,即刻禁止她入境臺灣。同年陳美齡為日本電視臺慈善節目《24小時電視》遠赴受乾旱和饑荒威脅的衣索比亞進行採訪活動。透過這些慈善活動,在忙於演唱活動的空餘,重新開始了義務工作。1986年,她和原經紀人金子力結婚,在加拿大生了長子。翌年,攜帶嬰兒到電視臺等工作場所,和一些持有反對意見的人進行了,成為日本男女都關心的熱門話題,「アグネス」。在1980年代期間,為了讓日本人面對有關二次大戰真相,曾於一日本電視綜藝節目上展示一本書籍裡的南京大屠殺的照片,之後收到威脅她及她兒子人身安全的恐嚇信。1996年,在香港誕下三子。她繼續作為隨筆作者、大學教授,在日本各地演講,1998年任日本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協會大使,先後訪問泰國、蘇丹、東帝汶、菲律賓、伊拉克、摩爾多瓦、萊索托等國家,傳達當地見到的兒童們的窮況,並編寫《我喜愛的日本》等文章,提倡實現世界和平的意見。2000年起開始翻唱70、80年代的經典歌謠,2001年唱了一首原為鄧麗君作曲的歌〈忘也忘不了〉。2002年出版日語小說《完美的情侶》和《子彈作的戒指》,成為小說家。2005年,她為了日本朝日飲料公司的十六茶電視廣告,重新灌錄30年前自己唱的老歌,稱「草原光輝2005」。10月份榮獲廣島大學舉辦的第14屆裴斯泰洛齊教育獎。同年發表一首「幸福之花」,歌唱時配合手語。她還與電影明星成龍等合作灌錄英文專輯《Forget Yourself》,在2006年2月份於美國發售。2007年計劃在日本發表以和平為主題的3首新歌,並灌錄專輯,還透過著作,提倡世界和平。在日本初次登臺後35年的今年,準備在日本各地開紀念演唱會之外,還準備去北京演唱。每年5月在日本王宮護城河畔千島淵墓苑舉行的日軍陣亡戰士紀念活動,陳美齡亦出席該年活動,更與首相安倍晉三及導演山田洋次等名人獲邀合作以“和平”為主題填詞。2007年陳美齡在參加《最終警告!恐怖的家庭醫學》節目中檢查時發現罹患乳腺癌,已在10月1日割除,手術成功。2014年10月,香港「雨傘運動」期間,她與金美齡在日本電視節目辯論,並表明反對佔領中環,支援一國兩制,又透露自己是「香港的英國籍」,持「英國國民」和香港身份證,是香港居民。2017年11月,陳美齡出席女人迷在臺灣舉辦的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談及影響力,她說自己從小害羞且自我肯定力很低,直至初中時,一場義工經歷改變了她的生命。說到日本的美齡論爭,她說若自己的堅持能夠替往後女性開闢出一邊工作仍能一邊帶小孩的先例,或許未來的女性可以擁有更自由平等的職場環境,於是她決心用自己的一生,去證明女性也能有事業野心,也能追逐自己的夢想。「當你覺得迷茫,去忘記自己,你會得到力量。」主要著作.以下書名為漢語翻譯,日語書名請參看日語維基之條目。 | 723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陳美齡",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31"
} |
岳陽市,簡稱嶽,古稱巴丘、巴陵、嶽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湖南省東北部。市境南界長沙市,西抵益陽市,北靠湖北省荊州市,東北達湖北省咸寧市,東南接江西省九江市、宜春市。地處洞庭湖平原東部與湘東山地北部,東倚幕阜山、連雲山,西臨東洞庭湖、南洞庭湖。湘江自南而北縱貫全境,與蜿蜒流經北緣的長江在市區交匯,南部有汨羅江注入湘江。全市總面積14,858平方公里,人口573.33萬,市人民政府駐岳陽樓區。岳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於岳陽古城西門之上的岳陽樓為岳陽地標,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景區。歷史.先秦至秦漢.現在所說的岳陽地區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有人居住。夏商為荊州之域、三苗之地。春秋屬楚,亦為麋、羅二國地,戰國時仍為楚地。周敬王時期在此修築西糜城,為岳陽境內築城之始。秦滅六國,推行郡縣制,岳陽大部分地區隸屬長沙郡羅縣。西漢時,今岳陽、臨湘及平江、湘陰、汨羅分屬長沙國,分孱陵縣南部今華容縣一帶置南安縣,並撤消漢昌郡,改漢昌縣為吳昌縣。後魯肅在此修巴丘城。兩晉時期.晉武帝太康元年。隋唐時期.隋文帝開皇九年全部歸屬一州。唐高祖時,羅縣併入湘陰縣。中宗時分湘陰東部設昌江縣,仍屬嶽州。五代時後唐改昌江為平江縣。宋元時期.宋太宗時將湘陰縣改屬潭州。不久分巴陵縣東北部建為王朝縣,後改稱臨湘縣,仍屬嶽州。哲宗時將沅江縣改屬鼎州,嶽州轄巴陵、臨湘、平江、華容四縣。紹興二十五年,改嶽州為嶽州路。唯湘陰屬潭州。明清時期.明太祖洪武二年,屈服於英國的壓力,清政府開闢嶽州為通商口岸,將原駐常德的嶽常澧道,移駐嶽州。民國時期.民國二年。華容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劃湖南省為十個專員公署,岳陽、臨湘、平江和湘陰屬長沙專區,華容縣屬常德專區。1952年,長沙專區改稱湘潭專區。1960年分岳陽縣設立岳陽市,1962年撤消,仍劃歸岳陽縣。1964年,又從湘潭專區劃出岳陽、平江、臨湘、湘陰及益陽專區的華容縣設立岳陽專區,專員公署駐岳陽。1966年,分湘陰縣東部建汨羅縣。1970年岳陽專區改稱岳陽地區,地區仍駐岳陽縣。1975年,恢復岳陽市,屬岳陽地區。1981年10月,撤銷岳陽縣,併入岳陽市。1983年2月,岳陽市升為地級市,由省直轄;重新設立岳陽縣;撤銷岳陽地區,所屬的汨羅、平江、華容、臨湘4縣劃歸岳陽市;湘陰縣劃歸長沙市。同年7月,恢復岳陽地區,轄長沙市的湘陰縣和岳陽市的汨羅、平江、華容、臨湘4縣,駐岳陽市。1984年,岳陽市內設3區:南區、北區、郊區。1986年1月撤消岳陽地區,實行市管縣,將原地區各縣劃歸岳陽市。1987年,撤消汨羅縣,改設汨羅市。1992年撤銷臨湘縣,設立臨湘市。1996年,擴大城區範圍,撤消南區、郊區,設岳陽樓區、君山區;北區更名為云溪區。地理.岳陽市地處洞庭湖平原和幕阜山區,西接安鄉縣、南縣、沅江市和益陽市,南抵望城縣、長沙市、瀏陽市,東界江西省修水縣、銅鼓縣,北鄰湖北省石首市、監利縣、洪湖市、赤壁市和通城縣。岳陽市東部是山丘地帶,以平江縣山地、丘陵面積最大,佔全縣總面積五分之四以上。連雲山海拔1600.3米,為全市最高點。連雲山北部為幕阜山,綿亙五百餘里,海拔1595.6米。屬於幕阜、連雲兩大山脈的還有臨湘與岳陽毗鄰的藥姑山、相思山、大雲山,平江與汨羅交界的智豐山、玉池山等,群山起伏,逶迤西下,至中部形成坡度和緩,海拔均在300米以下的丘陵和崗地。西部是坦蕩的濱湖平原,其中華容、湘陰二縣平原面積最廣。這一帶地勢低平,海拔在50米以下。臨湘谷花洲,海拔僅23米,為全市最低點。全市整個地勢由東往西逐級降低,呈階梯狀向洞庭湖平原傾斜。岳陽水系發達,河湖密佈,港汊縱橫。全市水面遼闊,約佔總面積的20%,其中外湖江河水面佔總水面的70%,有洞庭水鄉之稱。長江繞北境穿過,湘水、資水自南而來,境內大小河港近1000條,多發源於東部幕阜諸山脈。其中長度50千米以上的有九條。汨羅江為境內最長河流,全長253千米,流經平江、汨羅,由磊石注入洞庭湖。其他較長的河流還有新牆河等。地處南洞庭湖濱、湘資兩水尾閭的湘陰縣,水面佔全縣總面積38.6%,較大的湖泊有橫嶺湖、鶴龍湖、黃泥湖、酬塘湖、南北汊湖、胭脂湖、鼻湖、洋沙湖等。位於市區西南的東洞庭湖,面積2064平方千米,是湖南省最大水面,匯湘資沅澧四水,從城陵磯進入長江,湖中有君山等二島,為旅遊勝地。氣候.岳陽市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四季分明、熱量豐富、春溫多變、雨水集中、夏秋多旱、嚴寒期短的特點。本區氣候較為複雜,山丘與湖區存在一定差異。最冷月平均氣溫4-5℃,最熱月平均氣溫28-29℃。年平均氣溫16.6-17.2℃。極端最低氣溫-18.1℃常給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危害。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山區多於湖區,南部多於北部;春夏多,秋冬少;四至六月,因受夏季風影響,降雨強度大,容易造成水災;七至九月,因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炎熱少雨,多有伏旱現象。政治.行政區劃.岳陽市現轄3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除正式行政區劃外,岳陽市還設立以下經濟管理區:國家級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洞庭湖旅遊度假區、長嶺煉油化工區。人口.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5,051,922人。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5,476,084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424,162人,下降7.75%,年平均增長率為-0.8%。其中,男性人口為2,586,621人,佔總人口的51.2%;女性人口為2,465,301人,佔總人口的48.8%。總人口性別比為104.92。0-14歲的人口為932,382人,佔總人口的18.46%;15-59歲的人口為3,095,500人,佔總人口的61.27%;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024,040人,佔總人口的20.27%,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757,815人,佔總人口的15%。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064,474人,佔總人口的60.66%;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987,448人,佔總人口的39.34%。語言.岳陽地區的漢語方言主要有兩種:湘語和贛語。全市大部分地區通行湘語長益片的嶽陽話;平江縣為贛語大通片的平江話;臨湘市為贛語與湘語混合的臨湘話。此外,平江縣的山區有客家話方言島,華容縣的部分鄉鎮使用西南官話。民族.岳陽以漢族人口為絕大多數,少數民族分散居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岳陽全市共有漢族人口5,003,464人,佔地區人口的99.84%;少數民族7,952人,僅佔地區人口的0.16%,岳陽為少數民族最少的地區之一,少數民族人口總數居全省第13位;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有42個民族分佈。岳陽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土家和苗族2個,分別為1,813和1,231人,佔地區少數民族人口的比例達到22.80%和15.48%;人口過5百的蒙古、回和滿3民族人口分別為967、844和521人,佔地區少數民族人口比重為12.16%、10.61%和6.55%。侗、藏和瑤族人口過3百人,壯、彝、朝鮮和布依族人口過2百,維吾爾和白族人口過1百,土族、傣族等7民族人口在10人以上,其餘在10人以下。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032,122人,佔99.6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9,800人,佔0.39%。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433,895人,下降7.94%,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21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9,733人,增長96.68%,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21個百分點。資源.岳陽市全區土壤受氣候、地形與河湖等諸因素的影響,以紅壤、黃壤和水稻土為主,還有潮土、紫色土、黃棕壤等,紅壤廣泛分佈於中部丘崗及山麓地帶,質地較粘,酸性較強,肥力較差,但適宜茶葉、油茶、松、杉和楠竹生長。黃壤多分佈在山地,偏酸性,土層深厚,適宜用材林和茶、果等經濟林生長。水稻土、潮土主要分佈於西部平原,系洞庭湖泥沙沉積物及河流沖積土經過長期耕作形成的,土層深厚,有機質多,肥沃疏鬆,適於栽種水稻、小麥、油菜、棉花、麻類等作物。紫色土一般分佈於東部和南部,是由紫色母巖風化而成,熟土層較薄,氮素較貧乏,磷、鉀含量較豐富。草甸土多分佈在東部海拔較高的山地由石灰岩、板頁岩風化而成,土質較肥,植被較好,牧草豐富。由於土壤型別較多,為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副各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因受地質、地形和氣候影響,全區自然資源豐富。湖區盛產糧、棉、麻、蘆葦、湘蓮、菱藕、魚蝦、龜鱉、珠蚌等。洞庭湖鳥類也很豐富,據考察有130多種。山丘多竹木,以松、杉、楠竹為主,也有少量樟、梓、檜、楸、楠等優質木,還有油茶、油桐、果木等經濟林,並生長著白朮、淮山、細辛、天冬、首烏、半夏、生地等藥材。臨湘境內的藥姑山有“天然藥庫”之稱,曾是明李時珍採藥的地方。君山自然保護區產君山銀針、杜英,有斑竹、方竹、連理竹等十多種珍奇竹種。平江一帶山林棲息著虎、豹、狐、兔、黃羊、穿山甲、錦雞、鸚鵡、野雞、相思鳥等動物。已探明全市具有工業開採價值的礦地36處,蘊藏量十分可觀。主要礦藏有鉛、鋅、黃金、銅、錫、鈮、鎢、錳、長石、石英、白雲石、石灰石、芙蓉石、螢石、礬土、雲母、獨居石、炭石頁岩等40多種。多分佈於長江沿岸和鐵路沿線,易於開採,運輸方便。交通.岳陽古稱“通衢”。秦代鑿靈渠溝通湘水、灕水,岳陽即當江漢通黔貴的要衝。晉初大將軍杜預“開楊口,起夏水達巴陵,內洩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岳陽開始成為漕運重鎮。宋代設巡檢司,明改遞運所、水驛站;清末嶽州開埠,城陵磯設海關,水上交通盛極一時。民國時期,粵漢鐵路通車後,岳陽以一城而兼水陸之便,交通優勢愈益顯示出來。京廣鐵路、 、 240國道、 240國道、京廣高速鐵路貫穿其境。2017年全年貨物運輸總量3.3億噸,比上年增長7.1%。全年旅客運輸總量1.0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0.6%。旅客運輸週轉量共49.29億人公里,下降7%。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48.95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6.4%,本年新註冊汽車9.59萬輛,增長23%。公路.公路通車總里程15315公里。其中國道3條386公里,湖南省道701公里,縣道2317公里,鄉道4913公里,通村公路6998公里,98.3%的鄉鎮和66.2%的行政村已經通柏油或水泥路。全市路網基本形成以國道、省道為主幹,“五縱六橫”為路網主骨架,縣道為路網分支和縣區支骨架,鄉鎮及村道為“毛細血管”的多層次公路網路。高速公路 國家高速為 及並行線 。湘高速有平益高速。在建高速公路縱線嶽望高速。規劃高速公路縱線通平高速。境內高速公路在2017年有望達到500公里。公路客運 岳陽市區主要汽車站為洞庭汽車站、岳陽客運站。規劃在鐵路岳陽東站改造的過程中新建岳陽東客運樞紐。公路橋樑 岳陽臨江臨湖,對外高速在西北方向多由橋樑連線。主要的公路大橋有洞庭湖大橋、洞庭湖大橋 (杭瑞高速)( )。鐵路.2016年圖定岳陽市區的客運列車有210趟。岳陽站87趟,岳陽東站123趟。汨羅站12趟,汨羅東站32趟。普速鐵路 京廣鐵路為本市唯一普速鐵路。辦理客運業務的車站有岳陽站和汨羅站。目前在建蒙華鐵路荊嶽段和嶽吉段,新建聯絡線到岳陽北站。高速鐵路 京廣高速鐵路境內線長161公里。境內辦理客運業務的車站有岳陽東站和汨羅東站。2015年,岳陽東站旅客傳送量達到765.1萬人次。因無法滿足到發需求,已經計劃擴建站房1.5萬平方米。擴建後的岳陽東站日均可滿足8萬人次旅客傳送量。鐵路橋樑 洞庭湖大橋 (蒙華鐵路),已經通車。水運.航道 境內有主要航道10條,通航航道1274公里,等級航道682公里,其中二級航道130公里,其他還有資水航道、汨羅江航道、新牆河航道、華容河航道、華洪運河航道、北三乾渠航道、藕池河航道等。港口 全市現有港口26處,各類碼頭113個。泊位187個,其中5000噸泊位2個,3000噸泊位17個,1000噸泊位29個。城陵磯港為境內歷史最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位於“洞庭南注,蜀水西來,大江東去”的三江口,水深港闊,為長江八大外貿良港之一。2012年吞吐量首次破億,成為全球50個破億噸港口之一。另外,建於城區的岳陽港與華容縣塔市驛港口也是本市重要港口。航線 主要港口城陵磯港有到寧波、南通、太倉和上海的航線。2012年開通由聯發66、67號執行到香港的航線。2016年1月開發了到澳大利亞的接力航線。航空.岳陽三荷機場位於岳陽市經濟開發區三荷鄉。機場規劃標準為4D,按4C標準建設。2013年7月31日獲批。2015年8月5日可行性獲發改委批覆。2015年12月10日奠基。2018年8月24日,首次試飛成功,南方航空A320客機從長沙黃花機場起飛,於7時40分抵達岳陽三荷機場。同年12月26日全面通航,作為湖南唯一通江達海的城市,這標誌著岳陽正式跨入水陸空三棲發展時代。郵電.岳陽市是湖南省興辦郵電事業最早的地區之一。清光緒二十五年,湖南設立嶽州、長沙兩郵界,開設嶽州、長沙、湘潭、常德四處郵局,由海關兼辦。目前,全市固定電話使用者總數達到98萬戶;小靈通使用者總數達到23萬戶;寬頻上網使用者總數達到13.5萬戶;行動電話總數達到159.3萬戶。郵電通訊產業年收入總額首次突破20億元。2017年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68.97億元,比2016年增長19.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0.70億元,增長30%;電信業務總量58.27億元,增長17.3%。經濟.2010年,該市旅遊產業總收入成功突破131.3億元大關,成為全市第8個百億大產業,穩居全省前三。旅遊全年全市共接待國內旅遊者1462.5萬人次,同比增長21.5%;接待入境旅遊者12.8萬人次,創匯4000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3.1%和20.1%;實現旅遊總收入102.8億元,同比增長25.8%。岳陽樓—君山島景區共接待境內外遊客310多萬人次,其中核心景區接待遊客110多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6億元,同比去年增長58%。在2011年度全省新型工業化考核中,岳陽進入全省三強,跨上了“全省紅旗單位”的新臺階。全市新型工業化呈現六大亮點: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企業經濟效益持續提高、節能降耗效果明顯、工業投資引資形勢喜人、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環境保護力度加強。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99.49億元,比上年增長14.2%,繼續穩居全省第二,僅次於省會長沙;均高出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多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0.18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078.57億元,增長18.6%;第三產業增加值590.74億元,增長14.6%。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為34658元,增長11.2%。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 13.4:55.8:30.8;非公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58.5%;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58元,增長13.1%;農民人均純收入7186元,增長20%。國家統計局評定該市名列全國城市綜合實力第57位。汨羅、華容、岳陽縣進入全省縣域經濟前20強,君山獲評全省經濟發展先進縣區。全市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2.1:56.8:31.1。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7%,比去年提高2.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3%,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第一、二、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6%、71.0%和25.4%。其中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7.8%;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1%。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117.17億元,增長18.6%,增速比GDP快4.4個百分點,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8.8%,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非公經濟成為結構調整的生力軍。全年規模工業企業總數達到1345家,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20%。工業主導作用進一步增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3%,工業企業實繳稅收達到100億元。石化產業成為岳陽市首個千億產業,總產值達1020億元。百億園區達到7個,園區工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41.8%。2011年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185.8億元,同比增長33.1%,繼續穩居全省第二,僅次於長沙。2011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95.7億元,年均增長17.5%,穩居全省第二,並僅次於省會長沙。2011年全年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58億元,比上年增長35%,穩居全省第二,僅次於長沙,2011年全市房地產投資超過百億元大關。2017年年末初步核算報告顯示,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258.03億元,總量居全省第二,比上年增長7.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加值362.35億元、1424.93億元、1470.75億元,增長率分別為3.6%、5.3%、10.1%。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11.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8%,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5.1%。全是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為11.1:43.8:45.1,服務業成為岳陽經濟主導力量財政.2018年全年全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39.2億元,同比增長6.6%,總量位居全省第二。其中稅收收入285.4億元增長17.2%。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3.9億元下降5.4%。文化.因地處長江要道,自古被貶的遷客騷人多匯聚與此然後轉道,溯長江而上可至巴、蜀一帶,由湘江而下可至南越地區,這也就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貶官文化,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岳陽樓是城市的象徵,樓上留有杜甫、劉禹錫等著名詩人的碑帖,而最使之聞名於世的是北宋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教育.岳陽共有六所大學和專科學校,以及一些醫療學校。其中湖南理工學院為該市唯一的普通高等本科學校。截止2010年,全市共有小學949所,教學點189個;初中216所,普通高中33所,完全中學1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6所,特殊教育學校7所。截止2017年年末,中等職業教育招生2.20萬人,在校生6.09萬人,畢業生1.47萬人。普通高中招生2.92萬人,在校生8.55萬人,畢業生2.74萬人。初中招生5.39萬人,在校生16.02萬人,畢業生5.27萬人。普通小學招生6.15萬人,在校生34.72萬人,畢業生5.32萬人。特殊教育招生108人,在校生1179人,畢業生67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7.58萬人。就業.岳陽2017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4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8%。失業人員再就業2.78萬人。消費.岳陽2017年物價水平漲勢溫和。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2016年上漲1.3%。商品零售價格比2016年上漲0.7%。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2016年上漲1.8%2017年居民消費價格月度走勢公共衛生.岳陽是血吸蟲重點疫區,且近年血吸蟲病發病量呈上升趨勢。分析認為發病量上升與牛羊的洲灘敞放釘螺的防疫經費不足有關。血吸蟲尾蚴10秒即可進入人體,為了避免染上血吸蟲病,疫區居民應該避免直接接觸洞庭湖水。農民赤腳進入洞庭湖疫區勞作亦為染病的高危舉動。旅遊.“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自古以來,岳陽就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勝地。全市共有193處風景名勝古蹟,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岳陽樓系三國時期吳國大將魯肅修建的閱軍樓,距今1700多年,是江南三大名樓中惟一保持原址原貌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汨羅江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投江殉國的地方。戰國後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被流放至洞庭湖與汨羅江一帶,寫下《》《》《》等不朽詩篇後,在汨羅江投江殉國,留下屈子祠、騷壇等古蹟。汨羅江由此成為中國龍舟文化的發祥地,並於1995年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世界龍舟錦標賽。八百里洞庭中道家第十一福地的君山島,相傳是舜帝妃子娥皇女英的安葬之地。島上古蹟遍佈,風光綺麗,被唐代詩人劉禹錫譽為“白銀盤裡一青螺”。此外,岳陽還有萬鳥齊飛,被列入聯合國溼地公約的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聚族而居,被譽為“湘楚明清民居的活化石”之稱的古建築群張谷英村;“秋水夜無煙”的南湖,十里荷花的團湖;大雲山國家森林公園、五尖山省級森林公園、詩聖杜甫墓廬、臨湘窖山瑤族先民遺址等人文自然景觀,以及平江起義舊址、任弼時故居等革命歷史紀念地。1979年,岳陽被確定為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199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長江沿岸重點開放城市。1988年,岳陽樓洞庭湖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於1992年加入聯合國國際溼地公約——拉姆薩爾公約,1994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4年1月,岳陽市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6年,大雲山森林公園升格為國家級森林公園。1999年,岳陽又被國家批准為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級文明城市先進單位。2017年全年岳陽旅遊接待總人數4892.7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27.77億元。接待入境遊客30.3萬人次,旅遊收入1.39億美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任領導. | 723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岳陽市",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33"
} |
越南政治是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政治體制。越南實行越南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制度。1992年4月15日越南第八屆國會十一次會議上透過的現行憲法對越南政治制度的性質和內容作了詳細的規定,其中心內容是:越南是社會主義國家,越南共產黨是領導國家和社會的力量,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實行人民代表制度。在越南,公開批評政府的人士可能會被定罪監禁。越南當局也關押著許多政治犯,大多罪名為“顛覆國家政權罪”。越南共產黨是越南唯一的執政黨,直接掌控越南行政、立法、司法各個部門的機構,並由越共黨員擔任各部門的政務職位。各級地方政府也皆由越共黨員組成。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是越南的最高領導人,位居“四大支柱”之首。國家主席是越南的國家元首。政府總理是政府的一把手,領導副總理和越南政府其他成員。國家主席和政府總理行使行政權。越南國會是《憲法》規定的最高權力機關,有修憲、立法、批准政府預算、監督政府成員等權力。主席。現任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中央軍委書記是阮富仲、越共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兼國家主席是武文賞、政府總理是範明正、國會主席是王廷惠。越南最高人民法院是越南最高的司法機關。越南最高人民檢察院是越南最高的檢查機關。《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主席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家元首,擔任國防與安全委員會主席,並在名義上統帥越南人民軍。但由於越南共產黨是越南唯一的政黨、是“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力量”,實際上,越南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才是最高軍事指揮機關,越共中央總書記兼任中央軍事黨委書記指揮全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規定,越南國會設有國防與安全委員會,負責審查和監督國防安全政策的執行;國家機關設有國防與安全委員會協助越南國家主席統帥武裝力量。2018年,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阮富仲兼任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主席,執掌越共政權;“四大支柱”的領導體制暫時中斷,形成類似中國、朝鮮、寮國的三位一體的模式。2021年,阮富仲卸任國家主席一職,繼續以越共中央總書記的身份領導越南。立法機構.越南國會是越南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也是全國惟一的立法機構,任期5年,通常每年舉行兩次例會。國會代表以普選制投票產生,常務委員會是國會的最高常設機關,任期與國會相同。目前國會代表有500人,其中43人不是越共黨員。現任國會主席是王廷惠。各級人民議會是地方權力機關,由地方人民普選產生,向地方人民負責。省、中央直轄市和同級的人民議會任期4年,其他各級人民議會的任期2年。行政機構.中央政府是越南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向國會負責,在國會閉會期間向國會常務委員會負責。省、市、縣、鄉、村各級地方行政機關稱為由200人組成,由越南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每年召開會議兩次。越共中央總書記是阮富仲。裙帶關係.越南共產黨領導的官僚體制內部存在著非常普遍的家族聯絡,例如:前政治局委員蘇輝若的女兒蘇靈香是一家國有建築公司的負責人執掌著投資基金公司“越南資本管理”(Viet Capital Asset Management)和證券公司“越南資本證券”(Viet Capital Securities)。前越共總書記農德孟的兒子是越共中央委員。這些人在越南被稱為“王孫公子”(--/--),即當權者的子女。這類似於中共的太子黨。 | 723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越南政治",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36"
} |
王樂泉,男,山東壽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是中共第十六、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曾任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政委長達15年7個月,又因其王姓,被稱為“新疆王”。2012年退休,後擔任中國法學會會長。生平.早年經歷.王樂泉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2歲時,在家鄉壽光縣擔任侯鎮公社副社長;後又調任城關公社黨委副書記;1975年4月,被提拔為縣委副書記、兼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1978年,晉升縣革委會主任。此後,王樂泉歷任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中共聊城地委副書記、書記;並於1989年2月,出任山東省副省長,時年44歲。執掌新疆.1991年4月,王樂泉調新疆工作,出任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一年後,晉升自治區黨委副書記。1994年9月24日,已擔任自治區黨委書記10年的石油地質專家宋漢良掛職休養,王樂泉出任代理書記。1995年,中共中央對新疆的人事進行了重要調整:宋漢良被正式免去黨委書記職務;原排名第一的自治區委副書記張福森調司法部任職;王樂泉在當年9月,正式出任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同時兼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第一政委,全面出掌新疆的黨務工作。王樂泉在2002年11月召開的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並在2007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七屆一中全會上連任。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2006年頒佈施行的《黨政領導幹部職務任期暫行規定》;其中第六條規定,“黨政領導幹部在同一職位上任職達到兩個任期,不再推薦、提名或者任命擔任同一職務。”外界也都因此曾猜測,王樂泉可能會調職。但是,在2006年10月召開的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七屆一次會議上,王樂泉破例第三次當選自治區黨委書記。七·五騷亂.2009年7月,新疆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發生由當地維吾爾族人回應廣東韶關對維吾爾族工人的針對性虐毆事件而發起的嚴重騷亂事件;事後當地維族和漢族居民之間的衝突不斷升級。7月7日,就有部分漢族市民上街遊行;下午,王樂泉在新疆電視臺發表電視講話,宣佈了一系列措施為衝突滅火,並呼籲民眾維護民族團結。同年9月3日,烏魯木齊市漢族市民再次遊行,期間有人高喊王樂泉下臺。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中共中央對新疆問題的重視,特別是對新疆地區少數民族的政策。自2009年11月,分別由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國務委員馬凱、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杜青林帶領的三批調研組,先後到新疆調研。這三批調研組,分為:宣傳思想文化教育調研組,經濟社會發展調研組,民族宗教、社會穩定、組織和政權建設組。下臺.2010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特別研究部署了未來新疆發展的工作。這次會議之後,中央宣佈免去王樂泉在新疆的所有職務,調中央,任中央政法委副書記;新疆的黨務工作,由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接替。2012年11月15日,王樂泉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後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中央政法委副書記等職務退休。2013年11月30日,在中國法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上,王樂泉當選會長。2019年3月,王樂泉不再擔任中國法學會會長。 | 723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王樂泉",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37"
} |
《正氣歌》是南宋末代宰相文天祥所作的詩,創作於元大都的監獄中。景炎三年陰曆十月一日,文天祥絕食八日未死,被押送抵達大都,安置在館驛。十月初五日被關進兵馬司牢房,與宋右丞相賴旦臣同囚。文天祥在大都監獄中度過了三年,與賴旦臣常被忽必烈傳召上殿,就中華道統存續問題與忽必烈、喇嘛國師八思巴開始四人精彩激烈文化辯論近三年;終讓二人開始佩服中華道統文化之博大精深,遂改採行漢化政策。文天祥強忍痛苦,寫出了不少詩篇。其中《正氣歌》這首不朽名作是在獄中寫出的。開卷點出獄中有「水、土、日、火、米、人、穢」七氣,而文天祥說要“以一正氣而敵七氣”,歌中吟道:“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乃千古絕唱。《正氣歌》一口氣列舉歷史上十二位義士的事蹟。錢鍾書指出,這種寫法實本於石介《擊蛇笏銘》。評價.南懷瑾在《禪海蠡測》中認為文天祥的正氣歌對死生的意義,發揮的十分詳盡透徹,如果不是平素的學問和修養心得,絕不可能有這樣的見地。錢鍾書《宋詩選注》不選《正氣歌》。楊絳說錢“選詩按照自己的標準”,“不選文天祥《正氣歌》,是很大膽的不選”。1959年8月1日,錢鍾書致函日本學者荒井健提到:“同志諸君評騭拙書之文,義正詞嚴而自愧顓愚,殊無領悟。即如文山‘正氣’一歌,排比近俗調,於石徂徠《擊蛇笏銘》,尤傷蹈襲,誠未敢隨眾叫好,一笑。”1978年5月24日錢本人寫信給《宋詩選注》的責任編輯彌松頤信中說:“《正氣歌》一起全取蘇軾《》,整篇全本石介《擊蛇笏銘》,明董斯張《吹景集》、清俞樾《茶香室叢鈔》等早言之;中間邏輯亦尚有問題。”但看正氣歌文字,並沒有全取韓文公廟碑,全篇與擊蛇笏銘重合亦僅僅是“董狐筆”、“擊賊笏”兩處,錢鍾書評語未明。陳衍《宋詩精華錄》也不選《正氣歌》。 | 724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正氣歌",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42"
} |
畢華流,原名吳漢源,香港小說家、散文家,為基督徒,現職中學中文教師,「兼職」遊藝家、星相專家。簡歷.畢華流的七年中學生涯都在港島區的名校皇仁書院度過。之後他獲香港大學中文系取錄及畢業。他從大學時期開始投稿香港報章《明報》的校園版。處女作《主席手記》和《捕捉女王》,記載了1980年代初期名校學生自由自在又充滿挑戰的生活,為他贏得“八十年代青年笑匠”的美譽;歸信基督教以後,他仍然持續以中學時的“小朋友仔”生活作為藍本創作,但說教的比重卻增加了。畢華流曾於荃灣區仁濟醫院林百欣中學當教師,後來在屯門區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任教中國歷史及中國語文科。於1990年辭掉教職,轉為全職作家。近年再任教佛教何南金中學。畢華流曾在1996年代表香港於摩納哥蒙地卡羅贏得“世界大富翁大賽”冠軍,旋即成為全港傳媒訪問的焦點,其後寫了一本書《蒙地卡羅戰記》來講述這次比賽,銷路甚佳。2000年再戰世界賽,但無功而回。他亦是龍與地下城遊戲的熱愛者,在推廣益智的桌上角色扮演遊戲方面不遺餘力。他之所以選擇「畢華流」為筆名,是因為「畢華流」和真名「吳漢源」對偶。作品列表.畢華流的作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另外,他在1992年的《Yes!》熱潮影響下,與友人合資出版一本名為《Why》的雜誌與之對抗,但失敗收場。2002年,他為香港小學生編寫了一套全套三冊的創意寫作教材《中文遊樂園》。 | 724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畢華流",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48"
} |
國際特赦組織,是一個國際非政府組織,總部位於英國倫敦,致力於推動全球人權事業的發展,在全球擁有大約七百萬成員及支持者。該組織的工作方針是對人權狀況進行調研,採取相應行動,尋求終結各種侵犯人權的行為,並且為那些遭受迫害的人們伸張正義。國際特赦組織於1961年由彼得·本南森在英國倫敦宣告成立,同年5月28日在英國《觀察家報》發表了題為《被遺忘的囚犯》的文章。國際特赦旨在讓公眾更多地去關注侵犯人權的事件,以及依照國際法準則及其精神而舉辦的各類活動;亦旨在動員公眾輿論,對侵犯人權的政府施加壓力,以期改變。與此同時,國際特赦也對各國實行的死刑制度進行了批評,認為死刑制度就是對人權“最為終極”、“最為徹底”的否定。國際特赦組織因其進行的反酷刑運動和所做出的貢獻,榮獲1977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亦獲得了1978年的聯合國人權獎。歷史.1960年代.國際特赦組織由英國律師彼得·本南森於1961年在倫敦創立。根據其自述,他本人其實是一位英國籍猶太裔基督徒律師,在1960年11月19日在乘坐倫敦地鐵的時候,邊讀著報紙。他讀到了一則新聞,說有兩名來自葡萄牙科英布拉的學生,僅僅因為喝了一杯為自由與解放而乾杯的酒,就被葡萄牙當局判處七年監禁[a],但之後這則訊息卻無從考證了[a]。1960年,葡萄牙被所謂“第二共和國”獨裁統治著,其意識形態是威權主義和反共主義,並且將境內一切“敵人”都視為“反葡分子”。而在《被遺忘的囚犯》一文中,本納森談了他的一些看法:1970年代.上世紀70年代主導國際特赦組織的人物是肖恩·麥克布賴德的一些做法。1980年代.80年代,國際特赦組織卻遭到了多國政府的批評和質疑。蘇聯就稱國際特赦組織涉嫌從事間諜活動,摩洛哥政府說國際特赦是違法分子的捍衛者,而阿根廷政府直接禁止掉了國際特赦1983年的年度人權報告。而在整個1980年代,國際特赦仍然持續致力於代表政治犯,反對酷刑。1990年代.在90年代,國際特赦組織在持續發展與壯大,約有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逾七百萬名成員。同時,國際特赦也廣泛參與國際事務。例如,1992年成立了國際特赦南非調查組,向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政府施壓,同時也終結了對非洲大湖地區進行的軍售,以及死刑。值得一提的是,國際特赦也將注意力集中到一些特定的群體身上,如難民、少數族群、少數宗教群體、婦女等等。2000年代.2000年之後,國際特赦組織的日程計劃主要轉向到研究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以及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美國各界的反應與動作。全球化問題使國際特赦的一些政策發生了重要轉變,工作範圍也擴充套件到了經濟權利、社會權利以及文化權利等方面,而這些方面是國際特赦以前拒絕涉足的,國際特赦感到進行轉型是十分重要。現況.支援.現時在全世界150多個國家或地區已有超過700萬名會員及支持者,是全球最大的在地人權組織。根據其組織章程,國際特赦組織以「人人享有世界人權宣言及其他國際人權標準所楬櫫之所有權利」為願景,透過研究、調查與倡議行動,以預防或阻止一切侵犯人權的行為。在各種國際人權組織當中,國際特赦組織的歷史最悠久,也最著名。許多人認為它是人權運動的楷模。該組織以其對國際人權的卓著貢獻而獲頒1977年諾貝爾和平獎 、1978年聯合國人權獎。批評.印度學者艾倫·希拉瓦斯特瓦一書調查指出,以NGO外衣為西方利益服務和輸出西方意識形態,因為採取雙重標準:例如國際特赦組織在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北愛爾蘭獨立運動人士遭鎮壓、南非種族隔離、波多黎各獨立運動等事件上長期刻意消音,卻對某些國家的事件有出乎尋常的熱情。為本書中文版寫序的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認為國際特赦組織本質與無國界記者等國際組織一樣,這些NGO的目的都有製造別國內亂的動因,為歐美製造武力或非武力幹預的藉口,最後在當地扶植一個親西方政權、或是退一步至少讓其陷入動盪與無法發展,減少西方的競爭者數量。伊利諾大學國際法學者法蘭西斯·波義耳曾任國際特赦組織美國分會董事,他長期致力批判猶太復國主義與以色列,他在《NGO與顏色革命》指出:由於國際特赦組織董事會和捐助者的親以色列傾向、以色列與英國的金流關係,國際特赦組織及其美國分會對於1950年代以來以色列的屠殺和軍事行動無所作為,是「帝國主義的工具」。波義耳說,「國際特赦組織背後的首要動力不是人權、而是政治,其次是宣傳,再次是金錢,然後是增加成員,接下來是內部勢力爭鬥,再接下來才是對人權問題的真正關心」;國際特赦組織高層是「由帝國菁英組成的不斷自我延續的小圈子」,高層間接支援英美與以色列的政策,使基層人員「忙於一些沒有意義的事,直到耗掉他們對人權事業的熱情」。側重關注監督阿拉伯-以色列衝突的非政府機構指出, 國際特赦組織打破自己定下的規則,接受了政府資助,以及其研究員帶有偏見。2023年5月26日,國際特赦組織發宣告指責稱,維吾爾族學生阿不都熱合曼·阿不都外力於當月10日由韓國首爾抵達香港後,疑在機場遭中國警方拘留審訊並持續失去聯絡,命運令人擔憂。香港政府27日晚發宣告否認事件,稱沒有該名人士的入境或被拒絕入境紀錄,要求國際特赦組織就不實言論道歉。29日,阿不都外力的大學指導老師兼學院院長對韓國媒體稱,阿不都外力沒去香港,正安全身處韓國且每天都與他聯絡;國際特赦組織當日表示正嘗試獨立確認其下落。5月30日國際特赦組織聲明確認,已與該學生聯絡,他表示自己未曾抵港。原則.國際特赦組織的核心原則是關注良心犯,即那些因非暴力手段被監禁或被阻止表達意見的人。除了反對壓制言論自由的承諾外,國際特赦組織的創始原則還包括不干預政治問題、堅定承諾收集有關各種案件的事實和促進人權。目標.國際特赦組織在1961年成立時,以救援各國的「良心犯」為主要目標。五十餘年來,其任務逐漸擴及禁止酷刑、廢除死刑、保護難民、移民與尋求庇護者、阻止濫刑、濫殺與強迫失蹤、墮胎除罪化、阻止針對婦女及LGBT的暴力、提倡宗教間和睦、乃至經濟、社會與文化諸權利。當前,其主要目標包括:捍衛言論自由、保護婦女權利、追究危害人類罪行和要求侵犯人權的企業負起責任。國際特赦組織認為人權是不可分割的與互相關聯的,並致力於透過人權教育計畫,和努力爭取批准人權條約的活動來促進世界人權宣言和其它國際標準中載明的所有人權。該組織稱“態度公允”,“不受任何政府、政治派系或宗教派系的支配”;“該組織既不支援、也不反對任何政府或政治制度”;“既不支援、也不反對受害者的觀點,儘管它致力於保護受害者的權利”;該組織“唯一關心”的是“保護每個案件中涉及的人權”,它“既不考慮政府和反對派的意識形態如何,也不考慮個人的信仰如何”;該組織“並不按各國的人權紀錄而將其分級分等,也不企圖進行比較,而是集中精力去努力終止那些違反人權的特定案件”。國際特赦組織的其他目標還包括:資金.國際特赦組織指明其資金主要來自其全球會員的會費和捐款, 不接受來自政府或政府組織的捐贈。然而,該組織在過去十年中獲得了, 歐盟委員會 美國國務院 和其他政府的資助。出版物.國際特赦組織的出版物主要有:國際特赦組織年報及全球死刑報告,每年定期出版,並配有紙質版和電子USB記憶棒兩種商品可供讀者購買。《2013死刑處決和判決報告》.國際特赦組織2014年3月發布《2013死刑處決和判決報告》,全文分7個章節,共計56頁,針對全球死刑執行現狀做出了年度分析和總結。這份新的報告中說,2013年22個國家共有778人被執行司法處決。該項統計不包括中國、朝鮮等把死刑人數列為機密的國家,因為此類資訊在這些國家是機密檔案,報告指出,去年全球死刑人數增長的主要原因在於伊朗、伊拉克以及沙烏地阿拉伯執行死刑的人數增多,在伊朗,官方正式承認的人數為“至少369人”,但有“可靠訊息報道說這一數字還要再增多335人,該組織統計,在伊拉克,至少有169人被執行死刑,沙烏地阿拉伯為至少79人。報告列出的內容中,其中公開處決發生在伊朗、朝鮮、沙烏地阿拉伯和索馬利亞。行刑方式上,包括了沙烏地阿拉伯的斬首,美國的電刑,中國、越南和美國的注射死刑,還有一些國家被指仍在使用絞刑和槍決。此外,報告說明,去年未有石刑處決的報道。《2016死刑處決和判決報告》.國際特赦組織發表最新報告,未計中國在內,2016年全球至少有1,023人被處以死刑,比前年大跌近4成。組織利用中國大陸搜尋引擎「百度」翻查報道,發現過去3年有近千宗死刑報道,但中國大陸官方資料庫只公開85宗,組織批評當局依然將資料列為機密,外界難以得知實際死刑宗數,違背北京近年稱要公開透明的原則。 | 724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國際特赦組織",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49"
} |
臺北101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計畫區的超高層摩天大樓,樓高509.2公尺,地上101層、地下5層。於2004年12月1日落成至2010年1月7日是世界第一高樓。目前是臺灣第一高樓,以及臺灣唯一高度超過500公尺、樓層超過100層的建築物。臺北101由臺北金融大樓公司以地上權的方式興建及管理,初名臺北國際金融中心,啟用前以其地上樓層數改為現名。經常作為臺北在國際媒體上的主要視覺象徵;每年的跨年煙火表演,更是其落成以來最為重要的國際活動之一。臺北101由建築師李祖原設計,採用了後現代主義建築風格,並在採用工業材料等現代結構的同時喚起傳統的亞洲美學。其建築物的設計結合了許多特點,使該結構能夠抵禦環太平洋火山帶的地震和影響臺灣的熱帶氣旋氣候。塔樓則設有辦公室、餐廳、商店、觀景臺及戶外觀景步道提供民眾使用,並擁有全球次重、全球唯二開放給遊客觀賞的巨型阻尼器為其特色,塔樓旁則設有一座多層購物中心,該購物中心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如意符號作為外部元素。此外該建築也配屬超高速電梯設施,能夠以60公里/小時的速度執行。臺北101在2011年獲得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於既有建築之營運與維護專案的評比上取得V3白金級認證,2016年取得V4白金級認證,2021年取得V4.1白金級認證,創下世界上最高、最大的綠建築紀錄。沿革.臺北101座落於臺北市的中心商業區——信義計畫區,最初是為了配合中華民國政府的亞太營運中心政策而籌建的金融服務設施,後轉變成綜合性的商辦建築。原本計畫興建5棟建築,後來改為合併成一座摩天大廈,建築高度最終則提升至509.2公尺,以成為世界第一高樓為目標。「101」這個名稱,是由林鴻明、李祖原等參與大樓籌建的股東和建築團隊共同構思出來的,除了點出大樓的樓層總數,更有超越頂尖的涵義。至於英文名稱「Taipei 101」,除了代表臺北,還有「Technology」、「Art」、「Innovation」、「People」、「Environment」、「Identity」之意義。臺北101採用設定地上權開發,以宏國建設等民間企業發起的臺北金融大樓公司,於1997年7月從臺北市政府取得建築用地的開發權,成為整個大樓的籌建與經營單位。1998年1月由時任臺北市市長陳水扁主持動土儀式,主體工程於1998年6月開工。2003年7月1日進行上樑儀式,時任臺北市市長馬英九與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連袂受邀出席,同年10月17日完成定位正式封頂,使臺北101在建築結構上較吉隆坡雙峰塔高57.3公尺。包含大樓持有者在內的許多資料記錄臺北101大樓的高度為,不過,這個資料是由高的地基之上開始測量,而根據美國權威建築機構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定義的標準,地基的高度也應該算入建築的總高,因此認定為。建築主體旁高63公尺、6層樓的裙樓,主要規劃為購物中心「--」,率先在2003年11月14日開幕;主體塔樓在2004年12月31日正式啟用;89樓室內觀景臺在2005年1月19日試營運,同年3月1日正式營運;91樓戶外觀景臺也在同年9月16日首度開放。歷史.背景.臺北101的設計前身為1989年10月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模型,由宏國集團構想於忠孝東路、復興南路路口興建樓高126層的「花開富貴」,為捷運忠孝復興站聯合開發大樓的規劃方案之一。但由於當年計劃遭到輿論質疑其抗震能力,以及民眾對於臺灣營建能力缺乏信心,計劃被迫擱置。199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推動將臺灣建設成亞太營運中心。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當時政府的第一個計劃就是要在臺北建設可容納大量機構的國際金融中心大樓,目標是透過這棟大樓,將臺北推向國際舞臺,成為國際的金融中心。計劃推動.1992年,中央銀行、經濟部和臺北市政府開會,在關渡、南港、信義計劃區等等區域選定了信義計畫區作為臺北國際金融中心的落腳處。1995年,大樓籌建委員會成立,並選在世貿中心與市政大樓旁共9,159坪的土地上建造。1997年,在時任臺北市長陳水扁鼓勵下臺北市議會三讀透過開發案,成功拿下臺北國際金融中心大樓的開發案。。1998年1月,大樓正式動土。在經過討論後,於1998年7月拍板興建樓高101層的臺北國際金融中心,並採用李祖原的設計方案。1998年10月,臺北101工程正式獲得建築執照,隨後於1999年7月開始興建主體。購物中心與辦公大樓分別於2001年6月及2003年7月上樑。2004年12月,辦公大樓正式開幕。臺灣證券交易所隨後於2005年2月進駐。同年3月,觀景臺對外開放。4月,辦公大樓首家租戶進駐。所持世界紀錄.高度專案.臺北101的地上樓層有101樓,若包括頂部塔尖內不開放遊客參觀的5層樓則有106樓,地下尚有5層樓。根據CTBUH的4項分類建築物高度判斷法,臺北101啟用時在其中3項標準中皆為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臺北101啟用時雖然是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但當時並非最高的人工結構物。根據金氏世界紀錄中最快速的電梯,由89樓下行至5樓僅需46秒,至1樓僅需48秒。另外,它也是世界最長行程的室內電梯。此電梯由美國電梯顧問公司Lerch, Bates and Associates規劃,日本東芝與臺灣崇友實業合作製造。此臺電梯的模型在89樓的室內觀景臺有展示。一般旅客由購物中心進入至5樓購票。89樓觀景臺高度382公尺,擁有絕佳360度全視野看完整臺北都市最新變化,設有紀念品商店、世界最高郵局,及咖啡廳等設施。91樓則有影音導覽室免費播放101之介紹影片,遊客亦可製作登樓證書。臺北101的101層,過去僅開放國賓級人物造訪,自2019年6月14日起,臺北101標高460公尺的101樓塔尖戶外平臺首度對外開放給全世界旅客,該觀景臺成為全球最高的戶外屋頂觀景臺。預約後,由專人引導搭乘專梯,快速通行觀景臺,抵達「101 Skyline 460」穿上歐洲進口確保裝備後,在101樓戶外360度俯瞰臺北景觀,由專人為旅客拍攝專屬紀念照可以帶回家,下樓前不用急著走,可在高空享受一杯雲朵咖啡,回味這段高空旅程。另外,5樓入場展區在2019年完成翻新,透過新科技讓遊客認識臺灣之美,用寬幅20公尺、3公尺高的超大投影幕,藉由8K X 2K細膩超高畫質影像呈現臺灣山林、海洋、平原等臺灣自然之美。餐廳.101大樓的87-86樓公共藝術.分別在9個地點設定〈LOVE〉、〈1-0〉、〈印信〉、〈天地之間〉、〈龍耀雲端〉、〈陰與陽的對話〉、〈都市交響曲〉、〈星月交輝〉和〈世界之最〉等9組作品。建築配置.下方僅列出塔樓的樓層配置,裙樓專供購物中心使用而不另列出。電梯配置.臺北101主樓設有34部的雙層電梯,大樓管理人員會依照不同時段的乘客人數變換3種的不同運轉方式。其中10部大運量電梯是從1、2樓直達4個空中大廳樓層,讓乘客可在空中大廳轉搭其他運量較小的區域電梯。此外也設計有「電梯預叫系統」,可於電梯未到達前,以大樓電梯外的按鈕指定欲到達的樓層,在電梯內不必排隊按鍵。在非上班時間,承租單位之員工必須利用門禁卡感應啟動大樓電梯,電梯才得以運作,以維護大樓內部安全。臺北101也有電梯導覽系統及電梯乘場顯示系統,以方便乘客查詢電梯相關資訊。其中電梯代號為OB-38、OB-39於2004年創下金氏世界紀錄世界最快速電梯,最高速度為每分鐘1010m、秒速約16.83公尺,由5樓直達89樓只需37秒即可到達。臺北101主樓電梯服務樓層列表公眾活動.外牆燈光.夜間的臺北101外觀會,以彩虹光譜色為主題,每天更換一種顏色,如星期一是紅色、星期二是橙色等,每天落日時間開始點燈,至晚上11點關閉。臺北101是臺灣最具指標性的地標之一,打燈視覺影象一出往往是全國吸睛焦點。舉凡節日歡騰、全球意識、團結民心等主題,另外各大企業亦會贊助101燈光秀進行商業造勢。2014年2月16日,臺北101外牆點燈廣告於晚間10時走入歷史,自晚間9時55分起,以「愛你」、「晚安」字幕做最後輪播。2018年起,夜間燈光由原先在塔樓每節最上層以眉型呈現的方式改為新版的側邊燈光樣式。,母親的英文暱稱)。演唱會.2005年11月11日,臺灣樂團五月天於臺北101的91樓戶外觀景臺舉辦「史上最接近天空演唱會」,這場演唱會在海拔390.6公尺的地方舉行。2014年12月6日,日本女子偶像團體HKT48在臺北公演舉行前一日,於臺北101的91樓戶外觀景臺舉行稱為「前夜祭」的小型演唱會為公演暖身。音樂錄影帶拍攝.2016年6月,五月天於臺北101的91樓觀景臺拍攝如果我們不曾相遇音樂錄影帶,為五月天第二度登上101表演。此次拍攝還有請齊柏林進行直升機空中攝影。跨年慶典.自從2004年末起,臺北101固定於每年12月31日至次年1月1日間數分鐘中以煙火及燈光秀作為主題舉辦登高比賽.2005年11月20日,臺北101首度舉辦臺北101國際登高賽。其中男子最佳成績由帝國大廈登高賽冠軍Paul Crake創下了10分29秒32,女子最佳成績則由Andrea Mayr創下了12分38秒85,當時比賽用的樓層為1樓至91樓,共390.6公尺。2016年5月1日第12屆101國際登高賽。其中臺北101董事長周德宇首次挑戰個人組,男子組哥倫比亞選手Frank Carreno以11分47秒獲得冠軍,澳洲籍的Alice McNamara以14分23秒完賽拿下女子組冠軍,本次賽事首次於網路直播平臺LIVEhouse.in播出。因2018年獲得該年度世界垂直馬拉松最終決賽舉辦權,中文名稱自當年起易名為「臺北101垂直馬拉松」並延續至今。 | 725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臺北101",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53"
} |
CVS代表協作版本系統或者併發版本系統,是一種版本控制系統,方便軟體的開發和使用者協同工作。很多開源或者自由軟體專案都使用CVS作為其程式設計師之間的中心點,以便能夠綜合各程式設計師的改進和更改。這些專案包括:Gnome、KDE、GIMP、Wine等。CVS的使用獲GNU通用公共許可證授權。這是一個將一組檔案放在層次目錄樹中以保持同步的系統。人們可以從CVS伺服器上更新他們的本地層次樹副本,並將修改的結果或新檔案發回;或者刪除舊檔案。CVS基於客戶端/伺服器結構的行為使得其可容納多使用者,構成網路也很方便。這一特性使得CVS成為位於不同地點的人同時處理資料檔案。 | 725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協作版本系統",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58"
} |
安特衛普;、--),比利時弗拉芒大區安特衛普省港口城市,同時也是該省省會,北端與荷蘭接壤,通行荷蘭語,是弗拉芒社群的一部分,人口人,是比利時人口最多的城市;都會區人口120萬人,是比利時第二大都會區,僅次於布魯塞爾首都大區。概況.歷史上來說,安特衛普是比利時和荷蘭最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它是世界鑽石工業的三大中心之一,一向由哈西迪猶太教主控。除了紐約以外,安特衛普是世界上哈西迪猶太人人口最多的都市。安特衛普也以高貨運量的海港與石油精製廠聞名。自從1990年代起,隨著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的幾位畢業生逐漸成為國際上成功的設計師,安特衛普也成了世界公認的重要流行設計重鎮。安特衛普位於斯海爾德河右岸,離其入海口88公里。它是世界最大港口之一,歐洲第三大港。安特衛普也以擁有世界上最古老之一的動物園聞名。安特衛普動物園位於市中心,靠近安特衛普中央車站,裡面有大約四千多動物。地理.安特衛普有9個區,其中安特衛普市中心是最大的。1958年,由三個市鎮合併而成的貝倫德雷赫特-贊德弗利特-利洛成為安特衛普的區。1983年1月1日,安特衛普周圍的七個市鎮——貝爾赫姆、博赫爾豪特、德爾訥、埃克倫、霍博肯、梅克瑟姆與維爾賴克併入安特衛普,成為安特衛普的區。到2000年,各區設定有中央政府。2000年之後每一個區有區政府。在德爾訥區有安特衛普國際機場 (位於安特衛普市中心東南3千米處)。文化.國際城市.1993年安特衛普是歐洲文化之都。從2004年4月23日到2005年4月23日,安特衛普為世界書都。藝術.在安特衛普出現了許多卓越的藝術家,如彼得·保羅·魯本斯、安東尼·範戴克、雅各布·約爾丹斯、老彼得·勃魯蓋爾和克里斯托夫·普朗坦。安特衛普的歌劇院和魯本斯博物館非常有名。世界建築遺產——比利時安德衛普市城市規劃、舊城保護和城市雕塑藝術獨具特色。安德衛普是一個文化古城,它的市政廣場、市政廳是一百多年前的,現在的市長和議員就在裡邊辦公。舊城區建築多為三至四層磚砌建築,保護完好。10來層高的磚砌教堂建築十分令人感嘆。城區街道房屋立面頗具地方特色。街道寬敞,路面鋪砌的石塊錯落有致,遊人乘座著馬車可盡情地欣賞街道兩側變化各異的房屋和街景。安德衛普以其獨特的露天雕塑聞名於世。街頭各處隨處可見雕刻精美的人物雕塑,這裡的露天雕塑公園裡安放著數以百計的精緻雕塑作品更是一座名符其實的露天雕塑博物館,當人們漫步在這座綠樹成蔭的公園裡,邊走邊欣賞著這些形態各異的雕塑作品時,實在是一種極具品味的文化薰陶。人口.多元文化社會.下表顯示了按原籍分佈的人口。“新比利時人”是曾經擁有不同國籍的比利時人。“最新比利時人”是比利時人,他們一直是比利時人,但其父母來自國外。這個城市有172個不同的外國族裔。最大的群體是荷蘭人,其次是摩洛哥人,波蘭和土耳其人。亞洲人社群.安特衛普的唐人街為比利時亞洲人最大的聚居城市。語言.安特衛普官方語言為荷蘭語,不過很多人說安特衛普方言。人口的3%至5%講法語。來自摩洛哥和土耳其的年長移民仍使用自己的母語:阿拉伯語、柏柏爾語或土耳其語。安特衛普猶太人互相用意第緒語。宗教.天主教是比利時和安特衛普最大的教會。此外安特衛普是一個天主教主教所在地。因為安特衛普來自摩洛哥和土耳其的人比較多, 18.8%安特衛普人是穆斯林。歐洲最大的猶太教團體在安特衛普。大屠殺之後,安特衛普成為正統派猶太人(Orthodox Jews) (Orthodox是指正統而非東正教,猶太人是必須信奉猶太教,基本上不存在東正教猶太人)的主要中心。目前,安特衛普居住著約15,000名猶太人,其中許多是哈西迪(極端正統猶太教) 。安特衛普有很多猶太會堂,商店,學校和組織網路。在比利時1,500人左右信奉耆那教,大部分住安特衛普。他們參與鑽石業務。經濟、教育和交通.科學.2003年建立安特衛普大學與學院協會:安特衛普大學與查理大帝應用技術大學合作。天主教魯汶大學在安特衛普也有兩個校園。港口.安特衛普港為歐洲第二大港口,僅次於鹿特丹港。世界排名則居第11至20。該港口在歐洲處理鋼鐵、農產品、咖啡和菸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每年約有1.46萬艘遠洋船和5.7萬艘內河船停靠該港口。安特衛普擁有世界第二大石化綜合設施。鑽石.無論在貿易還是切割方面,安特衛普都是鑽石業的世界中心。歷史.據信公元2世紀—3世紀日耳曼部落已定居在安特衛普,隨後遭到作為羅馬僱傭軍的法蘭克人的襲擊。在查理大帝統治期間,安特衛始修建了軍事要塞,期間有基督教聖徒到訪。現代的安特衛普已經變成了國際化的交通樞紐。 | 726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安特衛普",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61"
} |
權珤雅為人熟知,是韓國SM娛樂女歌手、舞者和詞曲作家,也是韓國SM娛樂公司的理事,與李孝利、張娜拉並列第一代韓流女歌手。2000年8月25日,她以首張韓語正規專輯《》正式出道。2002年3月13日,她在日本發行首張日語專輯《》,銷售量突破一百萬張,成為首位在日本突破的韓國歌手。2008年10月14日,寶兒推出首張英語單曲《》,並在2009年3月17日發行了她的首張英語專輯《》。寶兒在東亞地區的成功,在於她能夠使用多種語言。她是唯一一位在日本三張專輯銷量均超過一百萬張的的外國歌手,也是除了濱崎步以外,在Oricon排行榜上擁有的六個連續第一名的專輯的成績。寶兒的韓國官方歌迷會粉絲名稱為「Jumping BoA」,日本官方歌迷會粉絲名稱為「SOUL」,官方的應援色為檸檬黃。音樂事業.1986年-1999年:出道前.寶兒是家中老麼,大哥是鋼琴家、二哥是音樂錄影帶導演權順旭。一般認為寶兒當年的出道,是其兄長帶來的一個偶然契機:寶兒的哥哥在參加SM Entertainment所主辦的選秀時,剛好帶著寶兒一起去,而SM Entertainment老闆李秀滿決定讓寶兒一起參與徵選,因此寶兒獲得面試機會。但寶兒在2020年出演李棟旭想做脫口秀時親自說明純屬誤傳:實情是寶兒在社群舞蹈比賽中串場表演,被SM Entertainment的員工相中,而李秀滿將其他參加SM選秀的青少年誤認為寶兒的哥哥,這使得寶兒的哥哥長期受到「被SM徵選淘汰」的大眾印象困擾。1997年,11歲的寶兒就開始接受了專門的演藝訓練,學習英語、日語等,SM公司目標是將寶兒栽培成為未來亞洲的明星歌手,因此她只上過小學的正規教育。當時為了把外語學精,寶兒著手專攻的是英語和日語,她還特意請了家教,放假時也是暫住在日本學習會話,小學畢業後花了近六個月的時間到日本延授,同時又學習舞蹈和唱歌,還結識了日本放送協會播音員,一起生活鍛鍊會話能力,其間也掌握了不少日本傳統文化,如今的她能自如地用日語、英語溝通。為了讓寶兒成為實力派歌手,很多位藝術專家成了她的專屬老師,擔當寶兒舞蹈指導的是日本的作美和數,此外她的出道專輯也請到了韓國作曲家通力相助,經三年的準備後,正式出道。私人生活.2017年1月18日,傳出與男演員周元熱戀中的新聞,雙方經紀公司均承認該訊息的真實性。2017年11月13日,經過經紀公司證實與當兵中的男演員周元分手。2021年9月5日,寶兒年長5歲的胞兄,韓國知名導演權順旭因腹膜癌離世,享年39歲。 | 726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寶兒",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62"
} |
同化是五個生物體代謝(進食、消化、吸收、同化和排便)當中的一個重要過程,作用是把消化後的營養重新組合,形成有機物和貯存能量的過程。因為是把食物中的物質元素存入身體裡面,故謂「同化」。過程.在被消化系統變為水溶性、簡單的分子後,食物分子會經過小腸內壁的細胞進入血管,再透過運輸系統進入全身。水溶性的食物分子會透過迴圈系統而非水溶性的食物分子會透過淋巴系統,兩者一齊透過心臟,再透過微血管達至全身。而同化則指的是已被吸收的食物分子被細胞吸收進行代謝的過程。 | 726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同化 (生物學)",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63"
} |
趙明明,遼寧瀋陽人,滿族,中國女演員。主要經歷.趙明明就讀於吉林藝術學院1988級表演系本科班,在校期間已開始拍攝影視劇,1992年畢業。曾獲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及中國電影“金虎獎”最佳女主角獎。在成名作《女人不是月亮》中飾演農村姑娘“扣兒”一角,給大眾留下深刻印象。其他著名角色包括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中的賈小凡、漢朝古裝歷史劇《漢宮飛燕》中的趙飛燕等。21世紀初,拍攝完電視劇《摩登家庭》及《沒有冬天的海島》後,由於家庭及健康原因息影。2013年,曾在情景喜劇《我們一家人》中短暫復出,飾演趙老師。家庭.趙明明的前夫英寧是其大學同班同學。兩人於1992年畢業後即結婚,並育有一女;2000年離婚。 | 726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趙明明",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64"
} |
吐瓦魯是一個由九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的島國,位於南太平洋,屬於大洋洲。由於地勢極低,最高點僅海拔四米,因此全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對吐瓦魯造成嚴峻威脅,是全球遭受全海平面上升威脅最嚴重的國家。吐瓦魯面積狹小,僅有二十六平方公里的國土,位居全球主權國家中倒數第四,僅大於諾魯、摩納哥與梵蒂岡。由於地方偏僻且缺乏旅遊資源,吐瓦魯是全世界最少遊客到訪的國家。歷史.吐瓦魯群島早在西元前1世紀已有人定居。來自西班牙的歐洲探險家首次於1568年發現此地,但除了奴隸販賣者和捕鯨者偶爾登陸之後,歐洲人並沒有在島上殖民的計畫。1892年連同吉爾伯特群島成為了英國的保護地“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1915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1974年,基於種族紛爭,屬於波利尼西亞人的埃里斯群島居民要求投票,和密克羅尼西亞人為主的吉爾伯特群島分開。之後,吉爾伯特群島宣告獨立,並將國號以本國語言改稱吉里巴斯;埃里斯群島在1975年改稱吐瓦魯群島,並於1978年獲英國準許獨立。地理.吐瓦魯氣候屬熱帶海洋性氣候,最高溫度可達攝氏40度,最低溫約攝氏22度,一般平均氣溫約介於攝氏26至32度之間。全年雨量在3,000-3,500公釐之間。11-3月降水較多,月降水量達300mm以上。4-10月降水較少,月降水量在200-300mm。吐瓦魯由9個環狀珊瑚島組成,位於西南太平洋,南緯5至10度,東經176至179度之間,南北縱深約560公里,由西北向東南綿延散佈在約13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內。富納富提為主島。9島中一島幾無人煙,五個島有潟湖。無山丘河流,最高處不超出海平面四公尺,海岸線長15英里,海岸常遭海水淹沒,土地長年有減無增,因此吐瓦魯政府非常重視氣候變化、全球暖化及海平面上升等議題。2001年,吐瓦魯政府宣佈面對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吐瓦魯的居民最終將會撤出該群島。紐西蘭同意接受每年配額的撤離者,但是澳洲則拒絕了吐瓦魯政府的請求。吐瓦魯是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土地貧瘠不適農耕,幾無儲水區,淡水資源依賴降雨。政治.吐瓦魯是英聯邦特別成員國,與其他十五個英聯邦王國一同奉英國君主為國家元首的君主立憲國家,由君主任命吐瓦魯總督代理其職務。總督負責代君主任命總理及各部部長,並必須是吐瓦魯公民。由吐瓦魯君主根據總理大臣推薦任命總督。現任總督是託菲加·法拉尼。憲法規定吐瓦魯是民主主權國家,憲法至高無上,保護公民各項基本權利和自由。吐瓦魯並沒有正式組織政黨,議員之間自行聯合組成政團,目前15名議員,分為執政兩派。當地國會稱為"Fale I Fono",屬一院制,由議員15人組成,直接民選產生,任期4年,議長由議員互選產生。總理由15位國會議員互選產生,下設六部,由總理自議員中選任部長,內閣對議會負責,另設檢察總長1人,為政府法律顧問。法院分為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及島嶼法院,審理當地民刑事案件,倘有不服,則可上訴至首府高等法院重審。高等法院為最高訴訟法院。由一名大法官主持管轄和受理受理地區法院和八個島法院的上訴案。對高等法院之判決不服時,則以斐濟上訴法院上訴,如再不服,則再以可上訴至英國之樞密院司法委員會作終審。行政區劃.由9個島礁群組成,其中6個為環狀珊瑚島是位在吐瓦魯最西北的環礁。經濟.吐瓦魯幾乎沒有天然資源,它的主要收入來自外國的援助。1999年政府財政預算支出為1,390萬澳元。主要產業為捕魚業及旅遊業,但因為它地處遙遠所以每年只有少數旅客到達。另出售郵票亦為吐瓦魯財政一。吐瓦魯國民銀行,1980年成立。1993年服務業生產總值增長率9.4%。國內生產總值:1,665萬澳元:1,100美元。吐瓦魯陸地小,土地貧瘠,幸海產豐富,盛產鮪魚,但技術落後,開發不足。依賴與外國漁業合作,出售捕魚許可證為重要經濟與日本、韓國和中華民國簽有漁業協定,每年可獲捕魚費30萬澳元。吐瓦魯青年多赴諾魯磷酸鹽公司或海外輪船工作,賺回工資收入,故僑匯為重要外匯收入。1993年旅遊收入30萬美元。1994年遊客為1,224人。吐瓦魯長年依賴英國、澳洲、紐西蘭、中華民國、日本、歐洲發展基金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提供財政援助。自1987年起,英國對圖財政預算援款每年減少10萬澳元。為解決由此帶來的困難,吐瓦魯方面制訂了一項發展基礎設施計畫,並於同年6月設立吐瓦魯信託基金,委請英、紐、澳財政顧問公司負責管理及投資,將存款利息或投資利潤作為發展吐瓦魯經濟。澳、新、英、日本和韓國為主要捐助國,2000年基金達6,010萬澳元。1990年利息達100萬澳元,用於政府支出,佔年預算的25%。現還發動其他國家參加捐款。1986年,圖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使圖可從世界銀行得到特許貸款。根據關貿總協定,圖出口商品可獲特別關稅待遇。吐瓦魯經濟尚屬「自然經濟階段」,捕撈、種植為主要經濟產業活動,吐瓦魯基本上還沒有工業。家族是生產和生活的最基本單位。集體勞動,主要從事捕魚和種植椰子、香蕉、芋頭,所獲物品在家族內平分。1993年農業生產總值增長8.7%。吐瓦魯椰商合作有限公司,1979年成立,當時稱吐瓦魯椰幹合作社協會有限公司,1985年改名。吐瓦魯合作社協會有限公司,1979年成立;由8個島嶼合作社協會合併而成。該國主要出口專案為魚貨、椰乾、手工藝品等等。外貿年年逆差,主要的生活用品均靠進口。主要貿易物件為紐西蘭、澳大利亞和斐濟。1998年國內商品出口總額6.7萬澳元,進口總額1,140萬澳元。主要出口椰幹;主要進口食品、燃料、製成品、機械及交通工具。吐瓦魯的經濟本來靠出口鳥糞造成的氮肥來支援,但由於海平面不斷上升,使國家的平地日漸縮少。在2000年,由於網際網路普及化,吐瓦魯以3,000萬美元高價出租其國家的網際網路域名“.tv”來維持國家經濟。吐瓦魯流通貨幣為澳元。儘管經濟規模小,但財政管理頗為謹慎,經常保持盈餘,並無累積龐大外債。交通.當地車輛靠左行駛。內陸交通以機車及汽車為主,近年來首都已有小型民營巴士服務。吐瓦魯地理位置偏遠,土地狹小,且無良好深水港,故海空運交通均極為不便。富納富提國際機場僅能容50人座之小型飛機起降,目前僅有斐濟航空公司每週有3次以44人座ATR 42-500型飛機飛航,是全世界所有有機場的國家中,航班最少的國家。澳洲政府所資助吐瓦魯在首都興建之深水碼頭,可供中小型散裝貨輪裝卸20呎貨櫃。斐濟首都蘇瓦與富納富提間有貨輪通航,每月1班,澳新亦有貨輪"Southern Moana"往來吐瓦魯,每月1班。至於吐瓦魯各島間之人員貨物流通,則全賴國營600噸之貨輪「尼旺加二號」運送,且除首都有可供靠泊之碼頭外,該輪僅能停泊於其他各島之沿岸,再以小船接駁上岸。島上有7家計程車提供服務,一間租借腳踏車,租金為每天澳幣5元。摩托車租借共有10家經營每天租金10-15元不等。公車為政府經營,全島兩部公車自早上7時到晚上7時全島南北來回載客,採隨招隨停製,大人50分澳幣,小孩20分澳幣。首都所在的富納富提本島對其他八島有交通船往返,其中最南邊紐拉基塔島因人口過少,沒有固定交通船往返。船班每3個月調整一次。原則上,以富納富提島為中心,約半個月到一個月船班往返一次,路線分為北區島、中間島和南區島3線。北區島包含納努梅阿環礁、紐陶島及納努芒阿島,中區島包含努伊環礁、瓦伊圖普島、努庫費陶環礁及富納富提環礁;南區島包括努庫萊萊環礁及紐拉基塔島。教育.普及小學教育。全國有11所小學,72名教師,在校生1,485人;一所中學,有教師31人,在校生345人。還有一所海員訓練學校,52名學生。1991年實行教育改革,將中小學學制從6年延長到8年,並實行小學和2年中學義務教育,關閉辦學不成功的社群培訓中心,擴大海洋職業培訓高校;開設有關職業、技術和商業課程,1990年教育支出佔預算總支出的16.2%。人口.全國人口約10,000人,三分之一居住在富納富提島。吐瓦魯人屬玻里尼西亞族,與東加及薩摩亞屬同一族。當地主要語言為吐瓦魯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居住於北方Nui島之居民則用吉里巴斯方言。軍事.無軍隊,僅有38員士兵。外交.吐瓦魯冷戰時期奉行反共主義外交,現今有限制地放寬。圖瓦盧同英國、紐西蘭、澳洲關係較深。同斐濟關係密切,在斐濟設有高階專員署,在中華民國、比利時與美國則設有大使館。紐西蘭、澳洲則設有高階專員公署,除了中華民國外其餘各國並未在圖國設館,僅以駐在鄰近國家之大使兼使吐瓦魯。吐瓦魯與英聯邦成員國和比利時、智利、荷蘭、法國、德國、日本、韓國、中華民國等國有正式外交關係。吐瓦魯參加的國際組織有亞太經社會、太平洋島國論壇、太平洋共同體、萬國郵政聯盟、亞洲開發銀行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吐瓦魯在以前曾是極少數承認阿布哈茲與南奧塞梯的國家之一,但後來喬治亞透過金錢外交使得吐瓦魯撤銷對阿、南的承認並斷交。 | 727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吐瓦魯",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72"
} |
神武天皇,是日本第1代天皇。又稱神倭天皇。傳說神武天皇享壽百廿七歲,並於辛酉年正月初一日建立大和朝廷,延續至今已126代,被尊為日本開國之祖。名稱.其有多種名稱以下為較具代表性的:狹野尊、彥火火出見、稚三毛野尊、豐三毛野尊、神日本磐餘彥尊、磐餘彥尊、神日本磐餘彥火火出見天皇。「神武」則是漢式的諡號,漢諡則為後世所追贈。至少《古事記》纂成之時,尚未出現漢風諡號。據《釋日本紀》表示,神武帝以下古代天皇之諡號,為弘文天皇的曾孫淡海三船於天平寶字六年所追贈。事績.庚午年一月一日,稚三毛野尊誕生於日向。甲申年,稚三毛野尊立為太子。長而納吾平津媛為妃。東徵.甲寅年,神武天皇與諸皇兄、子商討東徵之事。該年十月五日,天皇帥諸皇子舟師,橫渡瀨戶內海,意圖征服東土。是日,皇師途中經,至筑紫國菟狹。十一月九日,皇師至筑紫國崗水門。十二月廿七日,皇師至安藝國。乙卯年三月六日,皇師至吉備國。逗留三年。戊午年二月十一日,皇師至浪速國。三月十日,皇師至河內國,欲入中洲。四月九日,中洲的土豪長髓彥因恐懼天皇入侵,遂於坂率兵迎戰。激烈的戰事中,皇兄五瀨命中流矢,皇師不能進戰。天皇領悟到身為日神徵討,於是向後撤軍,改繞道進軍。五月八日,皇師至紀伊國。是日,五瀨命因前次戰役中受傷薨于軍。六月廿三日,皇師在海上遇到暴風。是時,他的皇兄稻飯命和三毛入野命以身殉海以求平安。僅剩天皇與其子手研耳命繼續率軍前進。最後在熊野荒坂津登陸。是時,因神吐毒氣而全軍中毒而不得前進。幸賴武甕雷神賜韴靈始能行軍。之後又在前往中洲的山中迷路,此時有頭八咫烏指引,方抵達目的地。再度進軍中洲的路途上,天皇依靠日臣命等臣之力。十月一日,天皇擊破勢力。十一月七日,皇師擊破等勢力。十二月四日,皇師遂撃長髓彥。交戰之初,皇師連戰卻無法取勝,戰到一半突然天色大變,隨之於天皇弓弭停著一金鵄。由於金鵄的光芒刺眼,長髓彥軍無法張眼迎戰敵人。為報殺兄之仇,天皇窮追猛打,不放過任何打擊敵軍的機會,因此逼得長髓彥乃遣行人言於天皇曰:「嘗有天神之子,乘天磐船,自天降止。號曰櫛玉饒速日命。是娶吾妹,遂有兒息。名曰可美眞手命。故吾以饒速日命為君而奉焉。夫天神之子,豈有兩種乎?奈何更稱天神子,以奪人地乎?吾心推之未必為信。」。是後透過交換信物,兩人皆彼此認定對方為天神之子,但饒速日命因長髓彥兇殘不改,將其殺死,並追隨天皇。饒速日命,是物部氏之祖也。即位以前.己未年三月二十日,造都於東南橿原地。庚申年九月廿四日,娶媛蹈鞴五十鈴媛命為正妃。是年,彥波瀲武鸕鷀草葺不合尊崩。治世.神武天皇元年正月初一日,天皇即帝位於橿原宮。尊正妃為皇后。神武天皇二年二月初二日,天皇對追隨者一一定功行賞。神武天皇三十一年四月初一日,皇輿巡幸。神武天皇三十二年正月初三日,天皇立皇子神渟名川耳尊為皇太子。神武天皇七十六年三月十一日,天皇崩於橿原宮。明年九月十二日,葬於。系譜.父母.神武天皇,是彥波瀲武鸕鷀草葺不合尊的第四子也。系圖.皇紀與公曆對照表.在位年與公曆對照表近代研究與疑點.神武天皇是架空的天皇在日本學界幾乎已是通說,但是,由於時間久遠,加上大量神話的傳說色彩,就如中國的三皇五帝一般,世人難以斷定世上是否真的存在過神武天皇這號人物。因此如何解讀「記紀」關於這位開國天皇的描述,便成為解答這號人物的關鍵。神武即位的「辛酉年」,在中國史書上即有「辛酉政變」的讖緯之說,因此即位時間很可能是後人逆推出來的,可信度不高。有一說神武天皇就是秦朝時被秦始皇派遣尋找長生不老藥的方士徐福,清代同治年間。書中還提到生活在天照大神時代的重要日本皇族墓穴中發現了一枚秦銅鏡和巨大的秦人用的戰刀,縱使對此現象日本史學界有不同看法,但衛挺生堅持認為徐福就是神武天皇,因為若非徐福的到來,尚處在石器時代的日本是無法製造出這種鐵器時代的精良器械的。然而,神武天皇在位是公元前660年的彌生時代,而徐福則是在公元前219年上書,前210年還未出海,神武天皇立國以現時資料比較上比徐福早400餘年。但去除闕史八代真實性傳疑的天皇,之後繼位的崇神天皇即位較徐福上書遲一百多年,所以崇神天皇之前的日本史本來就不可靠,崇神天皇之前的統治是誰何時開始統治日本,都沒有可靠載,也就導致了各種爭論。因此,徐福究竟是不是神武天皇,至今尚無可靠定論。 | 727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神武天皇",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74"
} |
副省級市,又稱副省級城市,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級別為副省級的城市,正式施行於1994年2月25日,其前身為計劃單列市。根據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檔案,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原14個計劃單列市和杭州市、濟南市共16個市的行政級別定為副省級。在重慶市升格為直轄市後,當前的副省級市共有15個。概況.1995年,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印發《關於副省級市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明確將前述16個市定為“副省級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人民政府下轄。1997年3月,重慶市升格為直轄市,副省級市減少為15個。在後來的使用中,“副省級城市”這一名稱也被習慣性的使用,包括很多官方場合,但就中央編辦最初的檔案來說,“副省級市”當為規範的名稱。副省級市是指城市的“行政級別”,而不是指城市的“行政區劃級別”。所謂的行政級別,是指城市的行政機構,也就是市委、市政府機關主要領導的級別,主要是指市委書記、副書記、市政府市長、副市長、市委市政府的組成機構、工作部門等領導的行政級別。也就是說,副省級城市的市委書記市長的行政級別是副省原文:“一、關於與省的關係問題。16市定為副省級後,仍為省轄市,由所在省的省委、省政府領導。”即在“行政區劃級別”上,副省級市仍然屬於地級市。副省級市列表.副省級市目前有15個,按照中國地理大區的順序分別如下:註:1.青島、大連、寧波、廈門、深圳是計劃單列市,其他的都是省會城市。2.華中地區和華南地區亦可合稱為中南地區。設定.歷史.副省級市根據一系列行政檔案而設定,包括《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關於重慶、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共16市行政級別定為副省級的通知》等檔案。國務院關於新增副省級市的態度較不積極。根據國務院領導指示,要在總結16市經驗的基礎上,對其它省會城市加強調查研究,提出標準,統籌考慮,適當時候,對條件成熟的省會城市的級別問題提請中共中央、國務院審批。不過,自1994年明確16市為副省級市以來,尚未有其他城市增補成為副省級市。機構級別.根據中編發〔1995〕5號文,副省級市的市直機關、市轄區和縣的級別問題,比照國辦發〔1993〕85號通知中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的機構級別確定,即“即市直工作部門為副廳級,內設機構為處級。市轄區及其工作部門的級別,可比照市直機關相對應的關係確定;市轄縣和代管的縣級市的級別仍為處級,其工作部門仍為科級。”國辦發〔1993〕8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三個實施辦法的通知》規定:國務院直屬機構和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工作人員,按下列職務對應關係確定級別工資:局長、副局長、司長、副司長職務分別相當於國務院部委的副部長、司長、副司長、處長;處長及以下職務與國務院部委的相同。職務工資套改按下列標準執行:局長、副局長分別執行國務院部委副部長、司長的職務工資標準,司長、副司長的職務工資標準分別比國務院部委副司長、處長的職務工資標準高一檔,處長及以下職務執行國務院部委相同職務的工資標準。實際上,市直屬機構的副局長一般不算作正處,而是增加一個級別,叫副局級。副省級城市的副區長也是正處級。區轄街道辦是正處級。政府間合作.人大常委會主任聯席會議.全國計劃單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座談會自1985年起,在各計劃單列市輪流舉辦。於1999年更名“全國副省級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聯席會議”,截止至2012年9月已舉辦27次。比較.目前在中國大陸,除了副省級市等副省級行政區,其它行政級別為副省級的有江蘇蘇州市;浙江溫州市、舟山市;海南三亞市;雲南曲靖市;陝西延安市;江西贛州市;貴州畢節市、遵義市;湖北襄陽市;河北唐山市;河南洛陽市;山西大同市;山東煙臺市;四川綿陽市;內蒙古包頭市、通遼市;寧夏固原市等。但是這些地級市僅限於個別官員的級別高配,並不會如同副省級市般擴充到所有官員。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初期的1980年代,一些市由於其特有的經濟地位而被稱為“計劃單列市”,享有省一級的經濟和社會管理許可權。至1993年時有14個計劃單列市。較大的市指的是立法概念上有立法權的城市,較大的市指的是經國務院批准、可以制定地方性法律與規章的城市。較大的市其核心就是“立法權 ”。本來,“較大的市”是一個獨立概念,一些沒有立法權的地級市經過國務院特批擁有立法權,才能稱為“較大的市”。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頒佈施行。該法第63條規定,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是本法所稱的“較大的市”。而2004年透過的修訂版《地方人民代表大會與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法》,條文所稱的“較大的市”僅限於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2015年修訂的《立法法》,條文所稱的“較大的市”僅限於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申報“較大的市”的一般程式為:擬申報的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請示;省人民政府同意後轉報國務院;然後由國務院具體負責部門派人到申報城市進行實地考察。而副省級城市則無須國務院審批,自動成為“較大的市”,擁有立法權。 | 727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副省級市",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76"
} |
上海交通大學,簡稱交大、上交、上交大或上海交大,是位於中國上海市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農等9個學科門類的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為華東五校之一。上海交通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頂尖的高校之一,現時屬於「QS世界百強大學」、「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百強大學」、「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百強大學」及「軟科世界百強大學」,是“雙一流A類”和原“985工程”、原“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上海交大是近代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之一,其前身是清末洋務派政治家、實業家和福利事業家盛宣懷於1896年建立的南洋公學,後曾易名南洋大學、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後期稱為國立交通大學。1959年交通大學分立,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1999年合併原上海農學院,2005年合併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使其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歷史.初創與合併前.南洋公學由盛宣懷1896年創建於上海,與北洋大學堂同為中國近代歷史上最早創辦的大學。1895年甲午戰爭戰敗後,清政府推行新政。天津海關道盛宣懷在天津創辦北洋大學堂後,曾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商討設立南洋公學。1896年10月,盛宣懷上奏《條陳自強大計折》並附《請設學堂片》奏請在上海設定南洋公學,提議由輪船招商局和電報局提供經費。12月6日光緒帝諭令批准盛宣懷設立學堂。南洋公學隸屬於招商局和電報局,校內設定了師範學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盛宣懷首任督辦。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地區,同為盛宣懷所創辦的北洋大學堂在天津一度被迫停辦,部分師生因戰亂南遷至上海,在盛宣懷的安排下入讀南洋公學在上院專門為接受北洋師生所開設的鐵路班,直至北方戰局平息,北洋師生及鐵路班遷回天津。1905年改隸商部,更名為商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1907年改隸郵傳部,更名為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辛亥革命後1911年到1912年間為南洋大學堂。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劃歸繼承清政府郵傳部的中華民國交通部,更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直至1921年與交通部下屬的另外三校合併為交通大學。合併為交通大學時期.1920年12月,北洋政府交通總長葉恭綽認為交通部所屬的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平鐵路管理學校、北平郵電學校四校散居各地、不便管理,決定於1921年統一學制,統稱交通大學,辦事處設在北京,是為交通大學第一次合併。1922年5月,因北洋政府派系糾紛,葉被迫離職,交通大學存在不足一年即解體。1922年交通大學解體後原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單獨成立交通大學上海學校,後在1922年夏更名為交通部南洋大學直至1927年。1927年8月更名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學。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9月,滬、平、唐三校再次合併組成“交通大學”。本部為上海滬校,唐校為土木工程學院,平校為鐵路管理學院。是為交通大學第二次合併。對日抗戰八年時期,交通大學滬校內遷到重慶,唐校和平校內遷到貴州遵義,而留在上海淪陷區的部分成為偽交通大學。1938年起,交通大學徐家彙校舍被東亞同文書院佔用。1945年8月交通大學重慶總校返回上海。1946年國立交通大學從交通部劃歸教育部,教育部令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平、唐兩院分別回遷,平校另獨立為國立北平鐵道管理學院,與國立交通大學分離。同年12月,教育部下令停辦輪機、航海兩科。1947年5月約2800名學生曾駕火車赴南京請願反對停辦,是為交通大學的護校運動。1949年5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上海,同年6月15日,接管國立交通大學上海本部。在1949年7月平、唐兩校共同成立中國交通大學後,唐校也最終與在上海的國立交通大學分離。1949年國共內戰期間部分師生隨國民政府遷臺,1958年由在臺校友倡議覆校,即如今位於新竹市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立交通大學的上海本部更名為交通大學,平校和唐校另合併成立中國交通大學,是為由滬平唐三地構成的交通大學第二次解體。院系改革.20世紀50年代初,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參照蘇聯專業化的教育模式對高等學校進行拆分,實施院系改革。交通大學由具有相當規模的理、工、管的多學科大學被拆分成單一的工科大學。大量院系調出。其中理學院中的數學、物理、化學學科被調到復旦大學;化學還支援成立了華東化工學院、同濟大學支援得到加強外,其餘併入的實力都不強。在1952年的院系調整結束後,交通大學成了一所純工科大學,實力受到重創。交大西遷.1955年,鑑於當時的國際形勢,同時也為支援西北教育建設,國務院決定在上海的交通大學在1955年至1957年兩個學年中分批遷往西安。1956年暑假,西安新校舍落成,學校第一批西遷開始。但由於形勢的變化和部分校內師生的反對意見,內遷工作不久中斷。雖然所有中科院學部委員仍留在上海部分,但絕大多數青年師生,設施以及檔案遷往西安,交通大學開始兩地辦學。由於上海和西安兩地管理上非常不便,1959年7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兩部分獨立建校,交通大學上海部分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大時期.196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學劃歸國防科工委,同時接受當時的高等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領導。學科體系侷限於國防相關專業。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上海交通大學正常的教學科研秩序遭到嚴重破壞,發展幾近停頓。1970年,學校又劃歸當時的中國海軍領導。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上海交通大學率先在中國高校中進行改革,大膽創新,使學校發展在歷經院系調整、西遷、文革的動盪後迎來重要的歷史轉機。學校以人事、勞動、分配製度為核心,進行了管理體制改革,激發了教職員的工作熱情;學校充分利用交通大學的校友資源,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在當時中國思想還比較禁錮的環境下,在高校率先接受海外校友捐贈,興建包兆龍圖書館;拓展專業方向,重建數學、物理、化學、力學等應用理科系以及管理學科,逐步恢復交通大學時期理、工、管三足鼎立的學科佈局。學校的這些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獲得了當時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肯定。198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學重新劃歸教育部領導。“七五”、“八五”期間,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5所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學校蓬勃的發展使得徐匯校區校舍資源相對緊張。1985年上海交通大學開始在上海市閔行區興建閔行校區並於1987年投入使用。2001年開始,閔行校區作為上海興建的上海紫竹科學園區的主要部分,開始新一輪大規模建設,建成後將從原先的2200畝擴充套件到5000畝的規模,成為上海交通大學教學和研究的主要基地。進入1990年代以來,上海交通大學先後獲得中國政府高等教育“211”和“985”工程支援,被列為中國建立世界一流大學的少數幾所高校之一。學校大力引進優秀人才,最佳化學科佈局,成立了生命,人文,環境,藥學,法學等相關院系,並於1999年併入原上海農學院,成立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於2002年成立了醫學院。在國際化辦學方面也取得相當進展。200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簽約,共建機械工程學院,聯合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械工程高階人才,合作開展以來,在科研和教學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覆蓋了本科、碩士、博士三個學歷層次,該國際化專案是中美兩國頂尖大學成功合作的典範。2006年兩校決定擴大合作規模,提升合作層次,建立交大密西根大學聯合學院,合作的學科也有了很大的擴充套件。2002年10月,經教育部批准,在新加坡成立了中國在海外的第一個研究生院;大部分院系都與國外知名院系開展了師生交換等實質性的合作。上海交通大學的論文發表和專利申請數量都居中國高校前列。2005年6月10日,教育部、上海市政府簽署《關於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的原則意見》。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正式合併,成立新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傳統.校訓.上海交通大學的校訓為“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確定於1995年,其1933年落成的交通大學傳統標誌性建築物飲水思源碑。1910年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時期,校長唐文治親自制定“勤、儉、敬、信”四字為校訓,並著文釋意。其後交通大學在此校訓基礎上進行擴充,1920年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校訓為“勤、慎、忠、信、恆”,1933年國立交通大學時期為“精勤、敦篤、果毅、忠恕”。1937年頒定16字校訓:“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此十六字校訓目前仍為西安交通大學與西南交通大學校訓。校徽.上海交通大學校徽圖案為齒輪鐵砧錘鏈和書本。校徽中心為鐵砧,鐵錘,砧上置四本平放的線裝書和三本豎放的現代書籍,示工程教育工讀並重,融匯古今、學貫中西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數碼1896,表明交通大學的創辦年份。砧外為齒輪,內部為一船舶形狀,皆寓工程與交通之意。校徽有24齒和48齒兩種規格。1925年4月8日校慶交通部南洋大學向師生和校友徵集校徽,年底確定了將當時在校學生徐震池和楊恆的設計稿合二為一的樣式,並於1926年1月23日校長凌鴻勳釋出公告實行。校歌.上海交通大學並未採用同源的西安交通大學和國立交通大學所採用的1943版交通大學校歌。2009年上海交通大學校方根據1909年的校歌制定了新校歌,但未被廣泛使用。歌詞依照1909年版略作修改,曲調仍然寄調基督教讚美詩《信徒精兵歌》。上海交通大學校歌歷史校旗.南洋公學時期曾使用醒獅起搏大地圖案的校旗。交通大學時期的校旗中間為校徽,兩側為三道水平橫條,代表滬、平、唐三校,上方文字為“國立交通大學”。1950年7月7日,校方釋出《公佈本校校旗式樣》公告,通過了一面紅底,左上為五角星及校徽,右下方為“交大”二字的校旗。1952年9月29日,根據教育部《關於各級學校校旗、證章式樣的原則規定》,改為旗面僅有校名的旗幟。現行上海交通大學校旗為藍底,中上部置有校徽及校名的旗幟。其中黃藍兩色為交通大學傳統上的校色。校名.清代以長江為界,以南稱為“南洋”。盛宣懷從自己經管的輪船招商局、電報總局籌得建設南洋公學的經費。他曾於奏摺中解釋命名原因:“西國以學堂經費半由商民所捐,半由官助者為‘公學’。今上海學堂之設,學費皆招商、電報兩局眾商所捐,故定名曰‘南洋公學’。”南洋公學曾先後隸屬商部、郵傳部、交通部。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總長葉恭綽將交通部所屬的四所學校合併,以交通部統稱為交通大學。校慶.上海交通大學每年4月8日舉行校慶活動。4月8日為傳統上交通大學的校慶日,源於1922年4月8日,交通部部長、交通大學校長葉恭綽電令:“今日為交通大學成立紀念日,放假一天。”一說取義“四通八達”,正對“交通”之名,一說取自1897年4月8日南洋公學師範院首批40名學生開學日。校園.目前上海交通大學有閔行、徐匯、法華、七寶,成為上海交通大學教學和研究的主要基地。周圍有紫竹高科技園區以及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等。閔行校區.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位於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800號,是上海交通大學最大的一個校區。佔地面積約309.25公頃,4638.75畝。原稱交大二部,始建於1985年,於1987年建成開學。該校區共有11個校門,現共有7座教學樓,學生公寓共分7個片區,9座餐飲大樓分佈其中。滬金高速公路以西為早期建設的西區,南部建有三座教學樓,其側為思源湖,北部為研究生宿舍區。程及美術館、南區體育場、光明體育場、體育館新館、菁菁堂、老行政樓等功能性建築分佈其中。高速公路以東,北部為生農醫藥院所區域,南部為機電資訊院所區域,中部有圖書館新館、新行政樓以及法學院、媒設、人文學院等院系大樓。由於校區面積較大,特別是東區學院建築分散,為方便師生,學校開設免費校內巴士,大致沿環形路線行走,共設十餘站。並定時有校車前往徐匯、七寶等校區。目前上海交大除醫學院外的本科生和大部分研究生在該校區生活學習。徐匯校區.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位於上海市徐彙區華山路1954號,佔地面積為355畝。該校區是上海交大整體搬遷至閔行校區前的主校區,也是承載老交大歷史的校區,1896年南洋公學始建於此。初建時的校區四面環河,位於現今校區的東部,徐匯校區的多數歷史建築亦分佈於此。現今東側草坪原為露天體育場,建築環繞四周分佈,建於1899年的中院位於草坪北側,是徐匯校區現存最早的教學樓。後經多次購地擴建,逐步形成今日淮海西路、華山路、廣元西路、番禺路間的校區格局。其中,南洋公學時期建築及交通大學工程館、新上院分別位列第二、四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該校區共有5個校門,校區西側為宿舍區,南洋公學初建時學生居住於上院,後在校區西側修築有執信西齋作為宿舍使用。目前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凱原法學院、高階金融學院設在此校區。現狀.上海交通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名列於211工程、985工程的高等院校,以及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中國大陸最出色的高等學府之一。現任校長是丁奎嶺院士。院系專業.南洋公學初創時,設有師範院、外院、中院、東文學堂、鐵路班、附屬小學、特班、政治班、商務班等院所。1928年至1937年國民政府鐵道部管理期間,設有數學、物理、化學;電機、土木、機械;交通管理等三類系科。193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接管後,設立理、工、管三大學院。1942-1943遷校重慶期間,在工學院增設航空、造船、通訊等系科,在管理學院運輸、財務、工業管理等系科。至1946年,交通大學全校共設三個學院:理學院,並設定有電信研究所。國際合作.目前上海交通大學和以下國際及港澳臺地區高校簽訂交換合作專案協議:附屬醫院.瑞金醫院、仁濟醫院、新華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兒童醫院、上海市胸科醫院、上海醫學遺傳研究所、上海腫瘤研究所、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精神衛生中心附屬學校.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二中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小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實驗小學、上海交通大學幼兒園、上海交通大學閔行幼兒園、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閔行馬橋實驗學校、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黃浦實驗中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黃浦實驗小學知名校友.交通大學西遷後畢業知名校友.著名學者:青年企業家:傑出企業家:政界:爭議.2010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學引入了法國籍諾貝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耶,並申請研究DNA在水中引起電磁波的現象,因蒙塔尼過去曾多次被指從事研究偽科學而遭到駁回,但蒙塔尼仍獲交大聘用為講席教授。 | 728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上海交通大學",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84"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是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實施的外交政策和其歷史。依據中國政府的官方說法,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尊嚴;在中國總理周恩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謀求同世界各國建立和發展友好合作關係,推動建立新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截至2023年3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182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總計有179個聯合國會員國以及巴勒斯坦、庫克群島、紐埃3個非聯合國會員國。基於一箇中國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與任何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建交。歷史沿革.毛澤東時代.建國初期.建國初期,毛澤東等人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作出實行“一邊倒”策略的決策,加入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在冷戰中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陣營。在建國之初,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外交政策是保持與蘇聯以及其他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團結,“一邊倒”的傾向以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陣營,並因此從蘇聯獲得了大量資金、工程專案以及科技人員,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超額完成任務。期間,1953年3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悼念蘇聯領導人斯大林逝世,將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肖像更換為斯大林肖像,為期一天。1950年,北京政府出於本土安全考慮等原因派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到朝鮮,支援朝鮮人民軍進行朝鮮戰爭。朝鮮戰爭之後,中國試圖透過與巴基斯坦等第三世界國家建立友好關係來淡化自己與蘇聯過度親密的關係,這也造成中國與之後的東南亞與拉丁美洲國家新政權之間的關係緊張。中蘇交惡.1960年代,北京開始與蘇聯在共產主義世界中產生較大分歧。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斯大林去世後,上臺的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全面否定斯大林,中蘇關係開始轉變。1958年,蘇聯提出與中國海軍組成聯合艦隊,中方認為此舉將侵犯中國主權,中蘇關係從此開始惡化。1960年,中蘇關係開始破裂,中國逐漸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並積極輸出革命,同時與第三世界的國家建立友好關係。1962年在中印邊境戰爭當中,蘇聯選擇支援印度。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及1969年中蘇邊界衝突後,中蘇兩國徹底翻臉。在與蘇聯交惡後,毛澤東提出了“一條線、一大片”的外交方針,並稱蘇聯為“蘇修社會帝國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與美國等西方國家交往。輸出革命.中蘇交惡後,中國共產黨及中國政府越來越注重自己的戰略地位,開始大力支援東南亞與拉丁美洲等地的共產黨或共產主義政權。1960年代起,中共在東南亞地區大力輸出共產主義革命,援助了包括印尼共產黨、馬來西亞共產黨、越南共產黨、柬埔寨紅色高棉、寮國共產黨、泰國共產黨、菲律賓共產黨、緬甸共產黨在內的各國共產黨組織和游擊隊,使其在世界各國無產階級的影響力達到頂峰但亦導致部分地區排華情緒嚴重,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其中,1960年代的印尼九三〇事件、1970年代的柬埔寨紅色高棉大屠殺造成了數十萬華裔的死亡。與此同時,毛澤東等人發動的文化大革命還影響了當時的阿爾巴尼亞、朝鮮、法國、衣索比亞、荷蘭和智利等一些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據學者統計,中國的援助佔柬埔寨紅色高棉總外援的至少90%,僅在1975年,中方就向紅色高棉提供了至少10億美元的無息經濟和軍事援助以及2000萬美元的“禮物”。紅色高棉領導人波爾布特在毛澤東思想的影響下,推行了一條比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更為左傾的路線,進行了“紅色高棉大屠殺”、造成數百萬人死亡,給柬埔寨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到今天中國仍然對此歷史簡單帶過。鄧小平上臺執政後,在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建議下,中國政府於1980年停止輸出革命,並斷絕了對東南亞各國共產黨的援助。緬甸共產黨、馬來亞共產黨、泰國共產黨等在失去了中國的援助之後,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時相繼放下武器向東南亞各國政府投降。全世界毛主義者普遍認為懷仁堂政變後的中國是背叛了毛澤東思想的修正主義國家。如美國革命共產黨宣稱:“1976年後中國的修正主義勢力不僅繼續標榜為共產主義者,而且還更具體的自稱為毛澤東革命路線和革命遺產的繼承者。” 此後,一些國家的反政府組織仍堅持武裝鬥爭,包括印度共產黨等共產黨武裝曾在1990年代堅持武裝鬥爭但現在已放棄。文革外交.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中國外交受極左思潮的影響,採取不按牌理出牌的反常外交手段,不僅對外輸出革命,亦強硬對外輸出意識形態,甚至認為“毛主席是世界領袖”,期間中國在已建交或半建交的40多個國家中,與近30個國家發生了外交糾紛、與部分國家惡化到斷交的地步,導致中方許多合作與援助暫停,同時造成形象受損。其中,1967年夏,在外交部被奪權的混亂時期,發生了紅衛兵“火燒英國代辦處事件”,英國駐華外交人員亦遭到毆打,是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涉外事件。此外,還發生了焚燬蒙古駐華大使專車事件、王府井“圍攻外賓事件”等,在革命的大旗下不顧外交程式而逕自行動,甚至發生暴力衝突,導致領導階層不得不親自出面收拾善後。此後,毛澤東本人也意識到情勢不是自己的預期所想,開始逐漸採取一些做法,對部分問題進行糾正,同時並指責過於偏激:聯合國及西方.1970年代,因中蘇交惡,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與美國、日本和其它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展關係,並取代中華民國而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從建國之初,中華人民共和國就一直努力使國際社會承認其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1970年代之前,在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一直被國際社會以及聯合國廣泛認可為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透過《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取代中華民國政府成為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大多數國家中斷了與臺北的外交關係,轉而與北京政府建立聯絡。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2年建立外交關係,同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應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訪華,中美之間的關係逐步正常化。同年,中國還與英國、西德已建交。在美蘇冷戰的兩極格局背景下,1974年,毛澤東公開提出所謂“三個世界”的理論。1974年4月,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出席聯合國大會第29屆會議,這也是自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之後,第一位中國國家領導人在聯大會議期間發言。鄧小平在聯合國會議中闡述了毛澤東的三個世界理論,並提道: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中國屬於第三世界。... 中國現在不是,將來也不做超級大國。什麼叫超級大國?超級大國就是到處對別國進行侵略、干涉、控制、顛覆和掠奪,謀求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國家。... 如果中國有朝一日變了顏色,變成一個超級大國,也在世界上稱王稱霸,到處欺負人家,侵略人家,剝削人家,那麼,世界人民就應當給中國戴上一頂社會帝國主義的帽子,就應當揭露它,反對它,並且同中國人民一道,打倒它。鄧小平時代.改革開放.1978年11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出訪新加坡,與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舉行會談。期間,鄧小平代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承認了兩個問題並承諾改善:一是主張對外開放,引進外資;二是接受李光耀的建議,不再搞革命輸出,大大改變了中國的周邊國家政府的關係。與此同時,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開始大量接受發達國家的各類援助,香港、澳門和臺灣也提供了大力支援和援助。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的明顯提升和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中國外交方針也順應潮流轉變為繼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扛旗、不打頭、不結盟”,另提出“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不干涉別國內政”、“和平崛起”、“和諧世界”等方針。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表態反對“霸權主義”,早期針對的主要是美國、蘇聯以及蘇聯的衛星國,如越南和古巴,但是同時北京官方也注重自己的外交政策是獨立於美國與蘇聯之間。鄧小平曾多次提出“中、美、蘇大三角”的關係。在與西方改善關係的同時,北京當局繼續推動第三世界國家中的不結盟運動。中美關係.1979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另外美國也透過臺灣關係法,希望能維持臺海現狀。1月28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正式訪問美國,於美國時任總統吉米·卡特會面。1989年的六四事件曾對中美關係產生一定負面影響。與此同時,自鄧小平時代起,美國對中國大陸提供了大量援助,截止1998財年,美國對華援助達1941萬美元。中蘇關係.1978年末,北京政府也開始關注越南試圖擴張其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對於有蘇聯支援的越南入侵柬埔寨及越境襲擊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79年2到3月發動了對越南“自衛反擊戰”,此後中國共產黨及中國政府依然對柬埔寨紅色高棉提供了長期軍事援助。之後,中蘇又在蘇聯入侵阿富汗問題上發生衝突。中蘇之間關係有著三個障礙:越南對柬埔寨的侵略、蘇聯對阿富汗的侵略以及蘇聯軍隊在中蘇邊境地區的駐兵。198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更加緊密,中國希望透過與西方國家的這種關係來幫助自己的經濟建設,同時遏制蘇聯的擴張主義。此時蘇聯已經被中國視為是當時首要威脅。1989年5月,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應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邀請訪華,並與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會面,這是1959年以來中蘇兩國最高領導人之間的第一次晤面,宣告了中蘇關係正常化的最終實現。六四事件.1989年發生的“六四事件”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陷入困境,很多國家都減少了與北京官方的外交接觸。美國和歐盟同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了武器禁運政策並一直延續至今。同時北京政府也受到了除了部分社會主義國家之外的全世界諸多國家政府當局的譴責或表示“遺憾”、“擔憂”,北京官方的外交在國際上一時陷入孤立。但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續努力改善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到1990年代初與絕大多數國家之間的關係已經恢復正常。1990年12月鄧小平在中共中央發表談話:第三世界有一些國家希望中國當頭。但是我們千萬不要當頭,這是一個根本國策。這個頭我們當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夠。當了絕無好處,許多主動都失掉了。中國永遠都站在第三世界一邊,永遠不稱霸,也永遠不當頭。但在國際問題上無所作為不可能,還是要有所作為。作什麼?我看要積極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我們誰也不怕,但誰也不得罪,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辦事,在原則立場上把握住。六四事件發生後,鄧小平提出了“冷靜觀察”、“沉著應付”、“韜光養晦”、“決不當頭”、“善於守拙”、“有所作為”等中國的外交戰略,後被歸結為“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八字戰略方針。冷戰結束.1991年11月,中國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中國也與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之間建立了外交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轉向低調務實,一直奉行鄧小平提出的“韜光養晦”政策在國際事務中“不當頭”,外交事務以經濟合作為先。江澤民時期.1996年的第三次臺海危機、1999年美軍轟炸南聯盟使館以及2001年的中美撞機事件對中美關係造成衝擊。1999財年-2012財年,美國對華援助總額約為5.36億美元。1997年,香港交接儀式;江澤民、李鵬等領導人訪問香港,見證主權移交。1999年,澳門交接儀式,江澤民、朱鎔基等領導人訪問澳門,見證主權移交。二十世紀末至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積極參加各類國際組織。1999年,中國成為G20的創始成員國之一。2001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成立。2001年12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胡錦濤時期.二十一世紀初,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提出“和平崛起”、“和平發展”的理念。2004年,《鄧小平年譜》出版,中央版社之後就衍伸為著名的20字箴言「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著應付、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成為中國長期外交姿態的大方向。2008年,世界爆發金融海嘯,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單極領導世界的情況越來越難以維持,而中國在世界經濟危機的恢復過程中則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國外交長期奉行的“韜光養晦”政策也開始逐漸向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以及發揮重要作用的方向改變。2009年6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首次會晤。201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儘管如此,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依然接受部分發達國家的援助;截止2012年,美國對華援助總額約為5.56億美元,涵蓋藏人社群文化儲存、艾滋病預防與治療等30餘種援助專案。21世紀進入第二個十年後,中國領導人頻頻出訪,中國也開始在聯合國以及其他多邊組織發揮更大更積極的作用。中國也力圖減緩亞洲區域內的緊張,其為朝鮮半島的穩定作出貢獻,也加強了與東盟國家之間的關係,積極參加博鰲亞洲論壇等活動。習近平時期.大國外交.2012年底,習近平出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後,有媒體分析中國外交逐漸放棄了“韜光養晦”的政策,轉而提倡“大國外交”、“大有作為”,引發一定國際爭議。2013年底,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使參與該倡議的發展中國家及不發達國家經濟獲得長足進步但也引發了一定的國際爭議。而歐盟、美國為了消除中國影響,對抗中國“一帶一路”,開始推出美歐版“重建更好世界””。2016年,G20峰會在中國杭州舉行;2017年,金磚國家峰會在中國廈門舉行。在習近平任期內,中國與梵蒂岡的關係有一定改善,2018年9月22日,教廷與中國針對主教任命問題簽署了一項有關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2020年,經兩國協商,該協議延長兩年。衝突加劇.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引起了國際廣泛關注和爭議,中美關係開始惡化。截止2019年6月,依據美國政府資料,2018年美中貿易逆差達4100多億美元,而中國政府資料顯示為1500多億美元。2019年6月,香港因逃犯條例而引發的反送中運動期間,中國中央電視臺聲稱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宣告》屬“過時無效”,而隨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以“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面對外界質疑,引發西方爭議。 2019年起,中國與西方國家在新疆問題、香港問題上出現對立,相互制裁;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爭端加劇,與印度在邊界問題上出現流血衝突,而臺海局勢亦日趨緊張。2020年5月20日,中國駐義大利大使李軍華就義大利新冠肺炎疫情等問題接受義大利《晚郵報》採訪。針對有人用“戰狼”來形容中國外交的輿論戰,李軍華大使表示,我個人不認為“戰狼”是合適的標籤,“功夫熊貓”的比喻或許更貼切。他指出,一些國家少數政客、團體對中國抱有偏見和敵意,近來更是藉助疫情反覆對華造謠抹黑,極盡汙名化之能事。中國外交官當然要把真相介紹給駐在國民眾和媒體,還原事實、講明道理。這既是為中國捍衛公平正義,也是為各方維護國際道義。相信任何國家的外交官面臨同樣的情況都會做出同樣的反應。 亦有分析認為,戰狼外交類似毛澤東時期的文革式外交,有學者認為這對中國自身並不具建設性。重塑國際秩序.自2012年,習近平出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以來中國在全球開展外交行動,包括推行一帶一路戰略,在吉布提建設軍港,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成立,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上海合作組織的擴員,舉辦阿富汗鄰國外長會議,加深與中亞國家的合作,與索羅門群島簽署安全協議,建設中巴經濟走廊,與伊朗進行全面合作計劃,大力投資非洲,加深與海灣國家合作等,中國日益擴大在全球的影響力,有分析認為中國意圖建立由中國領導的新國際秩序。特別是習近平開啟第三任期後,在外交上更加活躍,接連透過國際外交場合與美國、歐洲與亞洲等地十多個國家的領袖進行雙邊會晤。各國政要密集訪華。促成沙特與伊朗重新建交,且似乎有意促成俄烏停火,擴大中國在中亞的影響力。深化和沙烏地阿拉伯、巴勒斯坦等中東國家的雙邊關係,擴大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在2023年6月14日德國出臺的首份《國家戰略安全》中提到,“中國正在以各種方式試圖重塑現有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越來越積極地要求獲得區域優勢“。而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則稱:“中國是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的國家,是當前國際秩序的創立者和維護者,也是受益者,我們為什麼要改變現有國際秩序?有些人總是在說“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那是基於什麼規則?如果是《聯合國憲章》,中方沒有問題,如果只是少數國家制定的規則,和許多國家一樣,中方難以苟同。”外交綱領.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的國家外交綱領性政策,由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總理周恩來於1953年底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提出,並於1954年成為指導中印關係,以及中緬關係的基本原則。該原則後來在措詞上有過修改,與最初版本略有不同。具體內容為:1954年6月,中國總理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訪問印度,時任印度總理尼赫魯因看到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贏得很高的國際威望而對中國感到“擔心”。據官方說法,對此,周恩來“有針對性地闡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本思想”:五項原則後來在措詞上作了修改,“平等互惠”改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領土主權”改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即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國際關係.截至2023年3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182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而與中華民國建交的有13個,與中華民國建交的13個國家與中國大陸仍保持經貿關係。主要外交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也獲得改善。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江澤民在2001年7月所簽訂友好合作條約。2001年6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倡導下,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與烏茲別克成立了上海合作組織。2008年世界爆發金融海嘯,美國小布什總統的單邊主義路線以失敗告終,繼任總統奧巴馬開始更加註意與世界其他各國合作領導世界,美國單極領導世界的情況越來越難以維持,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憑藉其改革開放以後所獲得的豐碩經濟成果,在拯救世界經濟危機當中則扮演著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在國際經濟秩序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參與的G20具有一定國際地位。日本在安倍晉三上臺以美國為盟主、日美軍事同盟關係為機軸的前提下和中國周旋,,2012年,中日經歷了一段艱難的雙邊關係時期,不時出現爭議和緊張局勢,但在2014年後逐漸改善。與此同時韓國朴槿惠政府達成與習近平的層峰領導人互訪,中韓關係發展一度熱絡,直到薩德系統事件後中韓關係急速惡化,不久後朴槿惠敗選下臺民族派的文在寅上臺決定控管紛爭,關係稍微平穩。同時朝鮮核武研發成功後帶來廣泛事件影響,一方面是核武威攝力達成一種威攝和平狀態美國對半島軍事動作逐漸下降,另一方面美國警惕中華人民共和國崛起帶來的全面挑戰自身地位,於是展開對中方的複合外交打擊,包含貿易、媒體、科技等中美關係往長線惡化發展。與此同時川普總統領導下美國與多方的貿易摩擦發生扮演國際動盪者角色,受此影響,中日關係和與歐洲、中東、俄羅斯的關係開始升溫。周邊外交.中國與多個國家有領土以及領海爭端,包括了與越南在北部灣的爭端,與多個國家在南海的領海與領土爭端,以及多片土地與印度以及日本有領土爭端。北京當局已經解決了多個領土爭端議題,其中包括1997年11月與俄羅斯簽訂的領土爭端一攬子解決方案,於2004年10月14日簽訂《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據官方說法,該協議徹底解決了中俄4300公里邊界問題。在2000年與越南簽訂的解決部分領土爭端的條約。但是對於南中國海部分島嶼的國際爭端依然有待解決。多邊外交.1990年代末與21世紀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政策主軸似乎是加強與俄羅斯以及歐洲的外交關係,以制約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但是在911事件與伊拉克戰爭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政策有所改變。雖然美國對阿富汗以及伊拉克的攻擊可能造成美國勢力在全球範圍內的繼續增長以及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更緊密的包圍,但是隨著美國的外交重心移到中東,美國希望藉助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東亞地區的穩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朝鮮問題上做出巨大的外交努力。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繼續加強與東盟之間的政治、經濟合作,後又敦促蘇丹政府接受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解決達爾富爾問題並取得成效。現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長期奉行的“韜光養晦”政策也開始逐漸向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以及發揮重要作用的方向改變。RCEP和亞信峰會、上合組織、新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組織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具有實際主導力,潛在的世界性影響力已經不容忽視,而且不論主動或被動,由於中國經濟規模龐大,全球性經濟政策已經不能缺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與和配合,一帶一路計畫的開始啟動帶來深一波的多邊經濟外交場域。夥伴外交分級.級別釋義.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按照外交關係親疏將與其建交的國家劃分不同的外交關係。雖然外交關係的等級可以作為中國與其他國家外交關係親疏的一個標準,但它也並不能準確地顯示兩個國家的真實關係。2015年3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午餐會上發表演講,指出“近年來,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秉持平等、包容和共贏的理念,努力構建全球夥伴關係網路,迄今已同75個國家、5個地區或區域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夥伴關係。”各國關係級別.以下僅列出部分國家和地區或區域組織,標有“?”符號表示不確定。以下大致由高至低排列:“戰略協作”指除“戰略合作”的內容外,雙方還在軍事技術等方面協作互助,為重視層次最高的特殊夥伴關係。據中國外交部的定義,與“合作”意義有所不同,基礎首先得先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上,強調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任何第三國的新型國家關係,併為雙方在各個領域進行最廣泛的平等互利合作創造了條件,雙方在政治上完全平等,經濟上互利合作,安全上相互信任,國際事務中加強協作。“戰略合作”則意味著重視層次較高,一般是利益相關的國家甚至盟友,“戰略”從整體上、全域性上、核心利益上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政治、國家安全或特殊戰略資源的最關鍵國家。“全天候”就意味著:不管任何時刻,雙方都在政治、經濟、安全等各種國際事務中有緊密的關係,是戰略合作伙伴中最高層次的友好關係。“全面”指的是所有國際合作領域都具有一致性,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戰略合作”指的是所有合作選項,但相對的立場不一定相同,而如果單只有合作一般只有經濟。“戰略”則意味著政治層次較高。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是國際政治、全球安全或戰略資源的關鍵國家。“合作”指的是政策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中國與之共事較為順利,只是其中不加戰略修飾語的話,該合作多特指普通經濟合作方面有密切交往。“全方位”指的是合作領域很多、範圍廣大,是比“全面”還要全面的關係與合作領域。“全面”指的是合作領域不少、範圍大。“友好”指的是雙方政治關係還算良好,能構成不錯的夥伴關係。旅行與簽證.2021年7月6日,#重定向 顧問公司所作的研究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持有者的亨氏護照指數為78,在116個檔次的國家和地區中與奈米比亞、蘇利南並列第72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在共產主義國家中排名最高。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持有者同時擁有第三國簽證或者居留證件的外國官員在中國大陸過境時或者逗留期間在中國大陸境內期間享有外交豁免權。截至2021年,阿森松島是目前唯一公開表明拒絕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持有者入境的地區。因為該島常駐人員主要為衛星、海底光纜、美英空軍基地等工作人員約1,000人,尚無旅遊業。 | 729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297"
} |
周蜜蜜,籍貫廣西羅城,原名周密密、筆名周蜜,是香港兒童文學作家,也是華南兒童文學家黃慶雲與作家周鋼鳴的女兒。但她廣為人知的原因,卻是因為她是前《大公報》編輯羅孚的兒媳,羅海星之妻。六四事件發生後,羅海星在內地被扣押,周蜜蜜於是在電視上向有關當局呼籲,要求釋放羅海星,並允許羅孚來香港團聚。周蜜蜜在中國大陸出生,並在國內完成學業。1980年開始加寫作,來港後,曾任職電視劇及電臺廣播劇的編劇,編寫過U兒童、青年、婦女綜合性節目及足球情戲劇。她曾任《香港文匯報》“歡樂加兒童”版編輯及去出版性感社的策劃統籌,亦為1985年可度香港兒童文藝協會理事。她的作品種類跟繁多,計有短篇此小說、散文、恩遊記、是童此話故事、一長篇小說等。 | 732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周蜜蜜",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22"
} |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簡稱立院;在國民大會凍結後,其普遍被認為是中華民國的國會。前身為民國初年立法機構之眾議院,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立法院113位立法委員皆為民選,院長、副院長則由立法委員互選產生。現任之第十屆立法委員於2020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至2024年1月31日屆滿。職務與權力.立法院是負責審查中華民國各項法案以及中央政府預算的機關。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39條、第63條、第104條、第105條,以及《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至第7條等規定,立法院的職權,包括: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十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立法院對於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十五日內作成決議。如為休會期間,立法院應於七日內自行集會,並於開議十五日內作成決議。覆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覆議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另外,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一以上連署,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不信任案提出七十二小時後,應於四十八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之。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贊成,行政院院長應於十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獲透過,一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院長再提不信任案。立法.依據《中央法規標準法》,任何法律、條例都需經由立法院透過,並由總統公佈後才有效力。若要立法,首先必須進行「提案」,可由行政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立法委員或黨團提出,預算案則僅限由行政院提出。草案提出後,會送交「程式委員會」進行審議。在程式委員會中,秘書長會排定要討論案件的日期,委員會審核後會將草案送交印刷討論審查,或經由院會決定後,直接送交「二讀」。委員會中會針對送交過來的提案,聽取提案人的報告,有時還會邀請和法案內容相關的專業人士提出意見。之後進行討論,並修正提案的內容。達成決議後,會將議案送至二讀程式。在二讀時,會先朗讀提案的內容,並在院會中進行深入討論。二讀是立法過程中重要的步驟,在過程中,可以提出質疑、進行說明、修正等。最後決定是送交「三讀」、撤銷、或送回委員會重新審議。透過二讀的議案,將在下次會議時進行三讀的程式,但若有委員提議,並獲得超過15名委員的附議,可以在當次會議就直接進入三讀程式。三讀的過程僅能就文字進行修正,除非發現有違憲法或其他法律時,才可提出撤回或重新審議。在三讀時,若有委員對於議案有不同的意見,仍然必須等議案表決後,再提出復議。三讀程式後就要進行全體的表決,若是透過,則送請總統在十天內公佈,並送交行政院執行辦理。行政院方面在收到來自立法院的要求後,若認為法案難以執行,或有其他問題,在總統核准下可提出「覆議」的要求,將法案送回立法院重審。立法院接受覆議案後,會召開全院的審查會議,必要時會要求行政院長到立法院說明覆議案的原因。覆議案必須在15天內進行投票表決是否維持原法案內容,如為休會期間,立法院應於七日內自行集會,並於開議十五日內作成決議。覆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覆議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會期.立法院以會期作為行使職權的時間單位。每年兩次會期,分別是二月起與九月起,《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也明文規定了報到日分別是2月1日與9月1日。運作.立法院作為國會,運作主要依《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及1999年所制定,修訂之國會五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立法委員行為法》、與《立法院議事規則》。自主原則.萬年國會時代的立法院院長於1986-1991年曾六次動用警察權對付在野黨立委;自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後,即使面對再大的內外壓力,在「國會自主」原則下,都未曾動用警察權。王金平在任立法院院長期間,堅持「國會尊嚴」、建立朝野協商的憲政慣例,拒絕國民黨中央施壓動用警察權使朝野衝突擴大之勇氣,獲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的肯定。言論免責權.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73條規定:「立法委員在院內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院外不負責任。」即法律不得追究立法委員以其職責所發表之言論,並同時免除其民事與刑事責任,等於英國的「言論免責權」所發表之言論,方受此特權保護。倘若立法委員以私人身分之發言超出《憲法》言論自由保障範圍,仍須受法律懲罰。立法委員.立法院的主要成員為立法委員,簡稱立委。根據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自2008年選出的第七屆立法委員起,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並立制,立法委員席次減半為113席,包含正副院長2席在內。立法委員任期為4年,其中:依照《憲法增修條文》,立法委員應於每屆任滿之前三個月內選舉出新一屆委員。憲法中所規定的各種選舉,除了立法委員有期限規定,其他選舉並無此種三個月的規定。立法委員雖然是中央層級職務,不過和地方民選職務同樣適用《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而立法委員、立法院院長、副院長之宣誓就職,依據《宣誓條例》由司法院大法官一人監誓。委員席次達到3席或以上之政黨可組成黨團;黨團未達五個時,得合組四人以上之政團。黨團以5個為限;超過則以抽籤決定。立法委員任期是固定的。然而因為國家元首具有解散國會之權利,故若當屆立法院剛好被解散,立法委員任期會比原本應有的縮短。任期四年與否,只受到就任日的影響,不受到選舉日的影響。組織架構.作為一個民意機關,立法院的組織分為「議事單位」與「行政單位」兩大部分。議事單位由若干委員會與立法院會議構成,均由立法委員組成,是立法院運作的核心;行政單位則作為立法院的幕僚部門,由秘書長與副秘書長領導。另外立法院為推進各處、局、館、中心與各委員會事務業務配合,要定期舉行相關會報。議事單位.議事單位由若干委員會與立法院會議構成,委員會分為常設委員會及特種委員會,常設負責審查各領域的政策法規;此外另有紀律、程式、修憲、經費稽核等4個特種委員會。院長、副院長.立法院院長為立法院的最高首長,另設立法院副院長作為院長之輔助。院長及副院長均由各屆立法委員之中互選產生,其主要職責是負責主持立法院的秩序。現任院長為遊錫堃,自2020年2月1日起任職至今;現任副院長為蔡其昌,自2016年2月1日起任職至今。立法院會議.立法院會議、以及議決所有須由立法委員同意的國政事務。全院委員會.全院委員會由全體立法委員組成,審查行使司法院院長、副院長、大法官,考試院院長、副院長、考試委員,監察院院長、副院長、監察委員及審計長等之任命同意權,審查總統發布之戒嚴令或緊急命令,審查罷免或彈劾總統、副總統案,審查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之不信任案,或遇有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時舉行之。行政單位.秘書長.立法院置秘書長一人,特任;副秘書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均由院長遴選報告院會後,提請任命之。秘書長承院長之命,處理本院事務,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是立法院最高層級的幕僚官員。副秘書長承院長之命,襄助秘書長處理本院事務。現任秘書長為林志嘉,自2016年2月1日起任職至今。非編制內組織.立法委員可自行依議題取向組成,如早期的中國國民黨內集思會、民主進步黨內福利國連線、與現仍存在的跨黨派「厚生會」等組織。此外,立法委員亦可針對特定議題組成國會小組,如2012年成立的院內人權團體立法院跨黨派國際人權促進會、立法院圖博之友會、2020年成立的臺灣國會香港友好連線等。歷史.原始設計.根據國父孫中山的「五權憲法」理論,政府的權力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權,為「治權」,1928年10月8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公佈《》明文規定:分設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而人民則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稱「政權」,透過國民大會來行使這些權力,《中華民國憲法》即以此作為藍本而制定。在權能區分的理論中,立法院不是西方世界概念的國會,而是屬於政府的專門委員會,由國民大會委託,專職立法。也有人認為上述觀點是對權能區分原理的誤讀,因為孫中山之所謂「政府」二字對應於美式英語中包含立法、行政、司法三權的廣義政府概念而不是英式英語僅包括行政部門的狹義政府概念,而且孫中山在「五權憲法」演講中明言「立法就是國會」。另外亦有學者指出,孫中山對立法院定位的論述隨時間的發展而存在前後的變化:在1905年到1923年間,孫中山認為“立法院是修正的國會”、立法院成員是“代議士”;而在1924年《建國大綱》與民權主義的演講中,孫中山的相關思想發生了變化,不再將立法院作為有直接民意基礎的國會,而是“治權機關”。訓政時期.1928年8月21日,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就“訓政開始應否設立五院案”決議:“訓政時期之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院,應逐漸實施”。1928年10月,國民政府立法院於南京成立,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他重要國際事項的職權。立法院第一任院長為胡漢民,副院長林森。根據1928年10月20日公佈《立法院組織法》,下設法制、外交、財政、經濟4個委員會,1928年12月8日增設軍事委員會,各委員會委員由立法委員分任,各委員會委員長由院長指定,院內建秘書、統計、編譯三處。首屆委員共49席,由國民政府任命。委員月薪照簡任一級支取675元,後改680元。院址擇定白下路“侯府”。每屆任期兩年。1930年12月,國民政府任命了第二屆立法委員49人。1931年2月28日胡漢民在湯山被軟禁。3月23日邵元衝代理院長。12月9日覃振獨石橋辦公。抗戰勝利後,隨國民政府遷回南京,與監察院合署借山西路法官訓練所辦公。立法院歷經四屆,於第四屆增為194席,但因抗日戰爭而延任長達14年。當時除制定中華民國民法、中華民國刑法等基本法律外,還同時負責中華民國憲法草案的起草,五五憲草即由立法院所草擬。憲政時期.1947年3月,國民政府頒佈《》。依照此法,立法院設有內政、外交、國防、經濟、財政、預算、教育文化、農林、交通、社會、衛生、地政、邊政、僑務、民法、刑法、商事法和法制等19個委員會。同年12月又新設勞工、衛生兩個委員會,並修正了部分委員會的名稱。同年選出行憲後第一屆立法委員,共計759席。立法院僅有制定與修改法律、以及審查中央政府總預算等監督行政部門的權力,而變更領土、修改憲法、罷免總統副總統等攸關國家權力之事項,均由國民大會行使。1950年,立法院因第二次國共內戰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當時隨之而來的立法委員約380餘名。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諮請立法院該屆委員任期延長一年。第一屆立法委員原應於1951年屆滿,之後依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遂得以繼續延任。自此以後,中華民國政府便以「淪陷區無法改選」為由,從未曾對立法院全面進行改選。在1969年,立法院依《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中央公職人員增選補選辦法》增補選11席,之後逐次增加增額席次,至1989年的第6次增額委員為130席。然而多數立法委員的大陸地區席次仍以「法統」為由,未曾改選,輿論指為「萬年國會」,此也成為1990年爆發野百合學運的主因之一。野百合學運其中的重要訴求,便是要求包含立法院在內的國會議員全面改選。1991年,除第6次增額補選外的第一屆立法委員全數退職,1992年首次進行立法委員全面改選,共選出161席。隨後每三年一屆定期改選,1998年再增為225席,並開始增設不分割槽立法委員。2005年,國民大會複決修憲案透過,將立法委員自第七屆起減為113席,並改採單一選區方式選舉,任期則改為4年。過去中華民國的國會曾是三院制,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76號》解釋認定,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共同相當於國會。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325號》以監察院不再由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已經不是中央民意機構為由,認定監察院不是國會。歷經1990年代以來的7次修憲,國民大會的功能被逐漸縮減、最終於2005年停止運作,其職權除部分轉由人民直接行使外,其他均轉移至立法院,使得立法院的功能等同於三權分立理論中的國會。國民大會結束運作後,立法院成為中華民國的唯一國會,立法委員即是中華民國的「國會議員」。歷屆立法院.1948年第一屆立法委員選出後隔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內戰失敗已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控制權,從而導致原選區無法辦理選舉而全體無限期延任,曾被譏為「萬年國會」。歷屆立法院選舉及任期歷屆席次分佈.1948年至1991年之第一屆立法院以中國國民黨黨籍之立法委員佔絕對多數,另有極少數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之中國青年黨及中國民主社會黨黨籍之立法委員。1969年起增額選舉使部份臺灣籍黨外運動人士得以擔任立法委員。然而因為增額選舉選出之立法委員與1948年選出之第一屆立法委員共同行使職權,人數相對非常少。1991年5月宣佈國會將全面改選,第一屆資深立法委員須於1991年底退職。1989年第六次增額選舉選出之立法委員則在1992年繼續行使職權,直到1993年2月1日第二屆立法委員就職。下表由1992年資深民代退職後列起。院址.立法院成立時,院址位於南京市中山北路上,原有之學校禮堂經整修後成為議場以供立法院召開院會之用;隨著業務的擴大,又陸續租用與購入鄰近房舍,逐漸構成今日的立法院院區。2017年2月19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召開文資審議委員會,核定將立法院行政大樓列為市定古蹟、立法院議場為歷史建築。立法院院區的辦公廳舍分佈如下:除此之外,立法院在全國各地尚有其他設施,其中位於臺北市的兩處會館為提供立法委員住宿之用:院址遷建.立法院遷往臺灣後,由於當時反攻大陸的時空背景,使得立法院沒有自己的議事與辦公處所。其現址是向臺北市政府承租使用,加上建築老舊且不敷使用,與國會形象不符,因而不斷有另建新址的建議。1993年,立法院首次規劃遷建新院址,當時選址離博愛特區不遠的臺鐵華山車站舊址,但因經費過於龐大,導致立法院內外的反對聲浪過大而未決。1999年第四屆立法委員提出第二次遷建計畫,地點則改為位於臺北市仁愛路的空軍總部舊址;當時預算已編列興建經費新臺幣241億元,但因都市計畫變更作業不順,加上立法院內外仍有反對意見而作罷。2011年7月,適逢中華民國建國百年,立法院再次提出遷建計畫,仍以空軍總部舊址作為優先選擇,惟行政院計畫將空軍總部舊址仿效日本東京六本木的「城中城」模式進行開發。後續在立法院院長遊錫堃上任後,召開「國會願景規劃諮詢委員會」,評選出中正紀念堂、空軍總部舊址、土城看守所現址、成功嶺營區、高鐵彰化車站特定區、中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等6處為優先考慮的擴建基地。爭議與相關事件.媒體上的亂象與立院形象.1988年後,立法委員皆享言論免責權,人身安全受到保護,是為國民所賦予的特別權力,但也因此帶來了層出不窮的議會暴力事件。獲搞笑諾貝爾和平獎.1995年10月6日,第五屆搞笑諾貝爾獎和平獎以「表彰他們證明瞭互相拳打腳踢使政客能夠比透過向其他國家發動戰爭取得更多利益」為由頒布給中華民國立法院。證件特權質疑.2012年,因立法院識別證及停車證發放浮濫及變造者甚多,經媒體廣泛報導後,引發歹徒藉此逃避警方查緝、或是民眾藉此享受特權之質疑。立法院國會佔領.2014年3月18日,立法院爆發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存查爭議,200名學生在傍晚9點衝進立法院議場佔領主席臺。外部鏈結. | 733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立法院",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35"
} |
漢口是武漢市其中一個組成部分,與武昌和漢陽並稱「武漢三鎮」,歷史上曾作為一個獨立的漢口特別市存在。在清朝末期、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漢口經濟繁榮,是僅次於上海市、天津市的中國第三大城市,和第二大商埠,繁華程度位居亞洲前列。民國時期的漢口是絕無僅有地和上海共享榮耀的遠東大都會,因位於長江沿岸,為交通樞紐,工商業極為發達,與位於北美洲五大湖岸的芝加哥相似,被《芝加哥論壇報》稱為“東方芝加哥”。由於租界林立,對外貿易頻繁,新移民不斷湧入,漢口現代化程度和城建規模遠遠領先於中國絕大部分城市,因此漢口也被廣泛稱為“大漢口”。漢口地處長江西北、漢水以北的地域,隔長江與其東南側的武昌相望,並漢江與其南側的漢陽相望,大致是今天的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東西湖區四個區所覆蓋的範圍。武漢三鎮不僅各有其獨特的歷史發展軌跡,而且分別各自形成獨特的城市面貌,在功能分工上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雖然三鎮在行政上已經合併接近60年之久,這種情形並未發生根本改變。漢口得名於地處漢江注入長江之口,因古時稱漢水為夏水,故當時有“夏口”之地名。但夏口既沒有聚整合市,也不是今天的漢口之所在。歷史.漢口獨立行政功能的變遷.自明代中期至清末,漢口歸漢陽府所屬漢陽縣管轄。明朝.在武漢三鎮中,武昌和漢陽都是擁有千年以上歷史的古城,而漢口作為商業集鎮,形成最晚,但是發展最快,後來居上。由於近代漢口經濟的極度繁榮,漢口作為武漢三鎮中最年輕的一員,反而聲名崛起得最高。在香港九龍尖沙咀,至今還有漢口道;在上海、南京、青島,甚至臺灣的臺北市、臺中市,現在還有漢口路。根據當地地方誌的記載,漢口的歷史肇始於明朝中葉。在明朝成化以前,漢水是從漢陽城以南注入長江,漢陽的地名本身就是他曾經位於漢江北岸的明證。今天漢口所在的地方,原來只是漢陽城北一片荒蕪的低窪沼澤地帶的地理優勢,迅速興起。漢口最早的居民是張天爵一家,他們在明代天順年間,漢水改道的前夕,從蕭二手中轉包了龜山北麓一帶的河灘地,建屋定居,每年的地租是三分白銀。嘉靖年間,開始設定漢口巡檢司管理這個新興市鎮,下設5坊,其中居仁、由義、循禮、大智四坊都位於漢水北岸,只有崇信坊位於漢水南岸,根據丈量結果,鎮上建有房屋1281間。嘉靖二十四年,漢口已有居民1395戶。到明朝末年的萬曆年間,漢口開始成為湖廣省,在儀徵集中後,轉入長江運至漢口,再分運湖北、湖南各府州縣每年由漢口轉銷湖廣的食鹽為777200引,大致在3億斤左右回空鹽船普遍裝載土特產品下行。到明末天啟、崇禎年間,漢口已經相當繁華,形成一座規模可觀的商業集鎮。由於漢口地勢低窪,對城鎮發展的最大威脅是每年夏秋之際的洪水。於是在崇禎八年,同時堤外開挖兩丈寬的玉帶河,河上建有30多座橋樑,有六渡橋、廣益橋、三眼橋、燕山橋等。長堤以內的區域即漢口早期的鎮區,東西狹長。漢口早期建築的特色,是漢水江邊的延綿數里的吊腳樓。樓的一半在岸上,一半搭在水上。同時,漢水江中常年“帆檣滿江”。,槳聲喧譁,也有為數眾多的船戶常年生活在水面上。1644年-1860年.到清朝初期,漢口憑藉其地理位置的優越,經由長江上通四川,下通江西、安徽、江蘇;經由漢水上通陝西、河南;經由洞庭湖水系可達湖南以及貴州乃至雲南;有“九省通衢”之說,擁有其它城市無可比擬的交通優勢,因此商業更為繁盛,吸引了外省眾多商幫前來經營,形成五方雜處的商業大都會。到了漢口開埠前的十九世紀前半期,漢口已經成為中華帝國最大的貨物集散地。雖然漢口的行政級別只是一個鎮,卻發展達到當時罕見的城市規模,:“火煙數十里,行戶數千家,典鋪數十座,船泊數千萬,九州諸大名鎮皆讓焉。”雍正五年,將漢口巡檢司分成仁義、禮智二分司。至清嘉慶年間,漢口與江西景德鎮、河南朱仙鎮、廣東佛山鎮並稱“四大名鎮”;並開始流行將漢口與北京、蘇州和佛山並列,稱為“天下四聚”之一的說法:“天下有四聚,北則京師,南則佛山,東則蘇州,西則漢口。然東海之濱,蘇州而外,更有蕪湖、揚州、江寧、杭州以分其勢,西則惟漢口耳。”。到十九世紀中期,漢口成為湖廣地區實際的第一大城市,並被外國商人、傳教士以及英國使團稱為中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傳教士和一些歐洲政府的報告中稱漢口的人口為100至200萬。。如果以人口密度和建築密度的角度看,漢口是當時中國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而漢口的居民構成,一向以外省客商為主。來此經營的商幫有山西、陝西、徽州、江西、寧波等幫。根據當時的記載,“茶庵直上通橋口,後市前街屋似鱗,此地從來無土著,九分商賈一分民”。當時漢口的行業與商品種類繁多,其中鹽、當、米、木、花布、藥材六行最大;而其市價行情對周邊地區的影響已經十分顯著,足以影響全省人心動向。1678年,漢口米業公所建立,這很可能是中國最早的行會。之後,鹽業、錢業、茶業、藥業、木業等各個行業的公所、行會都建立起來。漢口在這一時期的繁盛程度,還可以從乾嘉年間2次“漢口鎮火”的側面記述中亦可見一斑:乾隆末年,畢沅任湖廣總督期間,漢口鎮“失火燒糧船一百餘艘,客商船三四千只,火兩日不息。嘉慶十五年四月十日,鎮上又失火,延燒三日三夜,約計商民店戶八萬餘家,不能撲滅。”。漢口是一個純粹的商業城鎮,最突出的建築物是各地商幫的會館建築。街道名稱中以商品和行業名稱命名的比例極大,“街名一半店名呼”,如花布街、白布街、繡花街、打銅街、牛皮巷、燈籠巷、豆腐巷、藥幫巷、造紙街等。1861年-1911年.開闢五國租界.清朝晚期,依清政府與外國政府締結的天津條約之一。漢口的發展進入了新的時期。從19世紀開始,有五個國家在漢口開闢了租界,這使得漢口外國租界的數目在中國的各個通商口岸中僅次於天津。在漢口舊市鎮的下游,沿長江江岸,從上游往下游,依次排列著:漢口英租界、漢口俄租界、漢口法租界、漢口德租界和漢口日租界。按照開闢時間的先後,則依次是:漢口英租界。其中只有漢口英租界開闢於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其餘四個租界均開闢於甲午戰爭結束後的數年中。此外,比利時也曾經策劃在漢口開闢租界,由於種種原因,計劃最後落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政府首先收回了德租界和俄租界;漢口英租界收回於1927年北伐的高潮中;法租界和日租界則一直維持到1940年代。共有十餘個國家均選擇漢口作為他們在中國中西部省份開設領事館的首選地,駐漢口的外國領事館的轄區常常包括中國中西部的八九個省份,佔中國本部十八行省的將近半數。除了開闢租界的上述5個國家外,在此設領事館的國家還有:美國、比利時、瑞典等。漢口從開埠之初,作為當時主要的出口物資——茶葉的集散地,其發展前景就為外國商人所看好一直穩居首位,被稱為“洋行之王”。漢口的貿易量很快就超過了傳統的商埠廣州,僅次於上海。到20世紀,雖然天津、青島等北方港口也發展起來,漢口仍然繼續長期牢固地保持著中國三大港口的地位。1902年漢口進出口貨物共值10032.1萬兩白銀,1910年增加到15219.9萬兩白銀。與其他港口不同的是,早在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以前,外商在漢口很早就大規模投資於工業,最初是英、俄商人開設的茶葉加工廠,其中尤以俄商開設的順豐磚茶廠在漢口經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後發展到其他農副產品的加工,利用華中地區豐富的人力和農產品資源,參與投資的外商以英、德兩國居多。其中,英商開辦的隆茂打包廠、平和打包廠;德商開辦的美最時蛋廠、禮和蛋廠,都擁有相當的規模。外資銀行業在漢口也曾經擁有龐大的規模,開辦匯兌、信貸、儲蓄存款、發行鈔票等業務。這些銀行屬於7個國家,大部分建立於清末,到1920年其數目達到18家,規模最大的則是英資滙豐銀行。這些外資銀行於20世紀初在租界沿江建造的西方古典式分行大樓,至今仍是漢口江灘十分醒目的景觀。由於漢口工商業的繁榮,周邊農民也大規模地湧入漢口。至20世紀初,漢口已經成為了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大城市,被部分人稱為“東方芝加哥”。舊市區的變化.1864年,由於受到捻軍南下的威脅,漢陽知府主持修築了漢口城堡,長11華里,開門8座:玉帶門、便門、居仁門、由義門、循禮門、大智門、通濟門、便門。後城築成以後,長堤失去防水功能,玉帶河也變成幹河。於是長堤演變為一條手工作坊集中的街道--長堤街。1904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主持修築了長約30華里的張公堤。1905年,京漢鐵路通車。1907年,存在了40多年的漢口後城被拆除,改築為後城馬路。1911年-1926年.辛亥革命期間.1911年11月30日,清軍敗退時,馮國璋下令火燒漢口街市,大火延燒四天四夜,使得漢口舊市區受到嚴重破壞。收回德俄租界.1917年,中國對德國宣戰,收回漢口、天津兩地德國租界。漢口德租界收回以後,改為第一特別區。1924年,漢口俄租界交還中國,改為第二特別區。漢口模範區.1913年,蕭耀南派孫武設漢口地畝局,後者上任後倡建漢口模範區,意在與租界區媲美,擬為漢口之模範。華商總會內實業界人士積極響應,其中劉歆生提出以西起江漢路、北至京漢路、東至大智路、南抵中山大道的地段作為模範區。1926年-1949年.國民政府時期.1926年11月,北伐軍攻克武漢三鎮之後,於1927年元旦,國民政府將武昌、漢陽、漢口三鎮作為“京兆區”,統稱武漢市,並正式從廣州遷都武漢。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在官方檔案中將三鎮合併為一個行政區劃。黨政機構分設於漢口和武昌:國民政府設在後城馬路的南洋菸草公司大樓,外交部設在一元路,交通部設在京漢鐵路局大樓,財政部設在漢口軍警監督處,全國總工會設在友誼街程漢卿公館。中央黨部和司法部則設在武昌。鮑羅廷發動聲勢浩大的反英運動,1927年1月,數萬名示威群眾衝進漢口英租界,英國僑民匆忙撤離。隨後,外交部長陳友仁與英方進行交涉,迫使英國將漢口英租界交還中國。漢口英租界交還中國以後,改為第三特別區。1927年的寧漢復合之後,武漢市又被拆為漢口特別市、武昌市和漢陽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4年12月,美軍對漢口進行戰略轟炸,是為漢口大空襲。國共內戰時期.1949年5月武漢三鎮被攻佔,共產黨政權將其合併為武漢直轄市,後降為省轄武漢市,沿用至今。現狀.行政區劃.1949年以後,“漢口”便不再是一個官方的行政區劃名稱。這一點,漢口與武昌、漢陽不同。武昌、漢陽至今仍是武漢市區級行政區劃的名稱,而漢口由於規模相較於武昌、漢陽而言過於龐大,故被分割為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東西湖區四個區級行政區劃。同時,漢口地區也是武漢市人民政府以及其它市級政府部門的所在地。雖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級政府行政建制中,從來沒有漢口這個區劃,但是在一些系統之內還是常常將它們在武漢市的機構冠以“漢口”二字。例如鐵路系統的漢口火車站,水利系統的漢口水文站,漢口銀行等等。商貿.漢口地區自從它形成之日起,就與商業緊密相關。直至今日,漢口地區仍然是武漢市的商業中心。 | 733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漢口",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36"
} |
馬克西米利安·卡爾·埃米爾·韋伯,小名馬克斯·韋伯,是德國的社會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法學家。雖然韋伯本人並不用社會學家這一頭銜來定義自己,但他與卡爾·馬克思和埃米爾·杜爾凱姆一起被公認為現代西方社會學的奠基人。比起推崇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和追求實證主義的杜爾凱姆,韋伯更強調主觀意志在社會科學中所起的作用。他認為社會研究需要以主觀構建的理想型別為框架,並可以以人們的主觀信念為主題。韋伯因此就宗教和其他社會現象之間的關係提出了兩大命題。這在其知名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體現得十分明顯。第一,韋伯描述了新教中的禁慾思想對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推動作用,並且提出宗教的影響是造成東西方文化差距的重要原因。第二,韋伯認為隨著現代化的加深,西方社會在朝著世俗化、理性化的方向發展。韋伯是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他將社會組織中的權威分成三類:法理型權威、傳統型權威和魅力型權威。韋伯認為在現代化與理性化的程序之中,傳統型權威正逐步讓步於法理型權威。他還將國家政體定義為一個“在一定疆域之內宣佈了對正當使用暴力的壟斷權”的社會實體。這個定義對西方現代政治學的發展影響極大。韋伯最初在腓特烈·威廉大學的起草設計。生涯.馬克西米利安·卡爾·埃米爾·韋伯1864年4月21日生於普魯士王國薩克森省的埃爾福特市,後隨家人於1869年遷至柏林。韋伯在家中八個孩子中排行第一,其父親是一位律師、公務員和政治家,是以及德意志帝國議會中的議員。韋伯的母親海倫妮·韋伯出身富裕,祖上有來自法國的胡格諾派移民。在生活方面,老馬克斯追求享受,對宗教與慈善事業不聞不問,而海倫妮則是一個虔誠的加爾文主義教徒,追求禁慾主義,在道德方面持有許多絕對主義的觀點。父母兩人不同的處世之道對小馬克斯·韋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韋伯父親的職業使家裡充滿了政治與學術氛圍,許多學者和公眾人物都經常造訪家中,其中包括哲學家威廉·狄爾泰以及法官與法學家。受到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韋伯的弟弟阿爾弗雷德·韋伯後來也成為了一名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1877年聖誕節期間,年僅十三歲的馬克斯·韋伯撰寫了兩篇歷史論文送給父母,標題分別為《論德國曆史的發展以及皇帝和教宗的角色》以及《論羅馬帝國從君士坦丁至民族大遷徙的歷史》。少年時期的韋伯對學校老師的授課提不起興趣,而老師也覺得韋伯不懂尊重他人。然而,韋伯在學習方面表現依然突出。韋伯十四歲時,其信件便開始引用荷馬、西塞羅、維吉爾、李維等人的古典著作,在他進入大學前也已經熟讀了文學家歌德以及哲學家斯賓諾莎、康德、叔本華等人的理論。1882年,韋伯進入海德堡大學法律系唸書。如同他父親一樣,韋伯選擇以法律作為主要學習領域,並且也加入了他父親就讀大學時的同樣社團。除了法律的學習外,年輕的韋伯也學習了經濟學、中世紀歷史、神學。他也在斯特拉斯堡加入德意志帝國陸軍服役了一小段時間。在1884年的秋天,韋伯回到老家以就讀柏林洪堡大學,在接下來8年裡除了曾至哥廷根大學就讀一個學期並且又服了短期的兵役外,韋伯都一直待在柏林研究深造。韋伯與雙親住在一起,除了繼續學業外,韋伯也擔任實習律師,最後則在柏林大學擔任講師。韋伯在1886年透過了律師「實習階段」,韋伯也因此成為正式的大學教授。在韋伯即將完成博士論文的那一年裡,韋伯也開始對當時的社會政策產生興趣。在1888年他加入了一個名為「社會政治聯盟」:由於當時德國勞工逐漸遷往快速工業化的德國城市,大量外國勞工遷徙至德國東部的農村地區。韋伯負責這次研究,並且寫下了許多調查結果。最後的報告得到良好評價,被廣泛認為是一篇傑出的觀察研究,這也因此鞏固了韋伯身為農業經濟專家的名聲。在1893年韋伯與遠親瑪麗安娜·施尼特格爾結婚,後者後來也成為了一名女性主義者和作家。新婚的兩人在1894年搬家至弗萊堡,韋伯在那裡獲聘為弗萊堡大學的經濟學教授。1896年韋伯也被獲聘為其母校海德堡大學的教授。一年後韋伯的父親去世了,在他死前兩個月父子間剛巧經歷了一場激烈的爭吵,這場沒有和解的爭吵成為韋伯畢生的遺憾。在那之後韋伯患上了失眠症,個性也變的越來越神經質,使他越來越難以勝任教授的工作。他的精神狀況使他不得不減少教學量,並且在1899年的學期中途休假離開。韋伯在1900年的夏季和秋季於精神療養院休息了數個月的時間,接著在年底和妻子前往義大利旅遊,一直到1902年的4月才返回海德堡。在1890年代初期著作頻繁的幾年後,韋伯在1898年直至1902年底都沒有再發表任何著作,最後終於在1903年秋季辭去了教授的職位。在擺脫了學校的束縛後,韋伯在那一年與他的同事維爾納·宋巴特創辦《》期刊,由韋伯擔任副編輯。在1904年,韋伯開始於這本期刊發表一些他最重要的文章,尤其是一系列名為《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論文,這後來成為他畢生最知名的著作,並且也替他後來許多針對文化和宗教對經濟體系的影響的研究奠定根基。這篇論文是唯一一篇他在世時便已出版成書的著作。也是在那年,韋伯前往美國旅遊,並且參與了當時在聖路易斯所舉行的社會和科學大會—那也是世界博覽會相關的大會之一。儘管韋伯表現的越來越成功,他仍覺得自己無法再勝任固定的教學工作,因此繼續維持著私人學者的身分。1907年韋伯獲得一筆可觀的遺產,也使他得以繼續專心研究無須擔憂經濟問題。在1912年,韋伯試著組織一個左翼的政黨以結合社會民主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最後並沒有成功,主要是因為當時的自由主義者仍擔憂社會民主主義的革命理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裡,韋伯在海德堡的一間陸軍醫院擔任了一段時間的院長。在1915年和1916年他出任一個政府的委員會,試圖保持德國在戰後於比利時和波蘭的主權。韋伯個人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當時德國帝國擴張的看法則隨著戰局的每況愈下而改變。韋伯在1918年成為海德堡的勞工和士兵委員會的成員之一。在1918年韋伯成為德國休戰委員會的一名成員,以顧問的身份參加德國代表團前往凡爾賽會議,並且也參與了魏瑪共和國憲法的起草委員會。當時韋伯支援在憲法中加入授權緊急戒嚴的第48號條款,這個條款後來由於被阿道夫·希特勒用於建立獨裁統治而惡名昭彰。韋伯對於德國政治的影響,至今仍有爭議。韋伯在這時開始重掌教職,首先是在維也納大學,接著是在1919年於慕尼黑大學。在慕尼黑大學,他建立了第一所德國大學的社會學學系,但最後從沒有親自擔任社會學的教職。由於德國右派在1919年和1920年掀起的動盪,韋伯離開了政治界。當時許多慕尼黑大學的同僚和學生批評他在1918年和1919年的德國革命中的親左派態度和演講,一些右派的學生還在他住家前抗議。韋伯在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死於慕尼黑。學術成就.馬克斯·韋伯與卡爾·馬克思和埃米爾·塗爾幹,不可能用傳統自然科學的方式加以研究。韋伯的早期著作通常與工業社會學有關,但他最知名的貢獻是他後來在宗教社會學和政治社會學上的研究。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開始了他的研究,文中他顯示出某些禁慾的新教教派—尤其是喀爾文派,教義逐漸轉變為爭取理性的經濟獲利,以此表達他們確實是天選之人。韋伯主張,受到這種理性教義基礎扶助的資本主義很快便會發展的越來越龐大,並且與原先的宗教產生矛盾,到最後宗教便會無可避免的被拋棄。韋伯在後來的作品裡繼續研究這樣的現象,尤其是在他對官僚制和對於政治權威的分類上。在這些著作中他暗示了這種社會的理性化是無可避免的趨勢。宗教社會學.韋伯在宗教社會學上的研究開始於名為《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論文,並且繼續在《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以及《印度的宗教:印度教與佛教的社會學》、《古猶太教》裡探索。他對於其他宗教的研究則由於他在1920年的突然去世而中斷,使他無法繼續在《古猶太教》之後的一系列研究——包括了計畫中對於詩篇、塔木德猶太人、以及早期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研究。他所完成的那三個主要研究都關注於宗教對於經濟活動的影響、社會階層與宗教理想間的關係、以及西方文明的獨特特徵。他的目標是為了找出東西方文化發展差距的主要原因。不過與當時許多遵循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思想家不同的是,韋伯最初並沒有打算衡量和評斷東西方兩者的優劣;他希望專注於研究並解釋西方文化特殊之處。在他的研究分析裡,韋伯指出喀爾文主義宗教理想的影響成為歐洲和美國的社會變革以及經濟體系發展的主要原因,但他也指出這並非促成發展唯一的因素。其他重要的因素還包括了理性主義對於科學的追求、加上數學的科學統計、法律學、以及對於政府行政理性的系統化、和經濟上的企業。最後,依據韋伯的看法,宗教社會學的研究只不過是探索一個階段的變革,亦即那些讓西方文明突出於其他文明之外的重要特徵。《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韋伯的論文《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是他最知名的著作。一些人認為這本書不是對新教的詳細研究,而其實是韋伯後來的著作的介紹,尤其是他對於許多宗教思想和經濟行為之間的互動的研究。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韋伯提出了一個知名的論點:那就是清教徒的思想影響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一般宗教的傳統往往排斥世俗的事務,尤其是經濟成就上的追求,但為什麼這種觀念沒有發生在新教裡發生呢?韋伯在這篇論文裡解釋了這個悖論。韋伯將「資本主義的精神」定義為一種擁護追求經濟利益的理想。韋伯指出,若是隻考慮到個人對於私利的追求時,這樣的精神並非只限於西方文化,但是這樣的個人—英雄般的企業家。韋伯發現這些個人必須擁有的共同傾向還包括了試圖以最小的努力賺取最大的利潤,而隱藏在這個傾向背後的觀念,便是認為工作是一種罪惡、也是一種應該避免的負擔,尤其是當工作超過正常的份量時。「為了達成這樣的生活方式而自然吸納了資本主義的特質,能夠以此支配他人」韋伯如此寫道:「這種精神必定是來自某種地方,不會是來自單獨的個人,而是來自整個團體的生活方式」。在定義了資本主義的精神後,韋伯主張有很多原因使我們應該從宗教改革運動的宗教思想裡尋找這種精神的根源。許多觀察家如孟德斯鳩和濟慈都記載下新教和商業精神發展之間的密切關係。韋伯指出某些形式的新教的教義—尤其是喀爾文派—支援理性的追求經濟利益以及世俗的活動,將這些行為賦予了正面的精神以及道德的涵義。這並非是那些宗教思想的最初目標,反而像是其副產品—這些教義和指示所根基的內在邏輯,都直接或非直接的鼓勵了對於經濟利益的忘我追求和理性計畫。一個常見的例子便是新教對於製鞋匠的描繪:一個縮著身子專注於製鞋、將整個人努力貢獻給上帝的人。韋伯稱他放棄了對於新教的進一步研究,因為他的同僚恩斯特·特勒爾奇,一名專業的神學家已經展開了另一本書的專門研究。另一個原因是因為這篇論文已經提供了一個相當廣泛的觀察點,使他能夠在接下來的研究裡繼續比較其他的宗教和社會。現代所稱的「工作倫理」這一詞便是源自韋伯所討論到的「新教徒倫理」。不過這一詞不只用於新教徒的倫理,也能套用至日本人、猶太人和其他非基督徒身上了。《中國的宗教:儒家與道教》.《中國的宗教:儒家與道教》是韋伯在宗教社會學上的第二本主要著作。韋伯專注於探索中國社會裡那些和西歐不同的地方——尤其是與清教徒的對照,並且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資本主義沒有在中國發展呢?韋伯專注於早期的中國歷史,尤其是諸子百家和戰國,在這個時期主要的中國思想學派開始突顯而出。到了公元前200年,中國的國家體制已經從一個鬆散的封建制度國家的聯邦發展為一個統一的、以世襲制度相傳的帝國。如同在歐洲一樣,中國的城市成為了要塞或是領導者的居住地,並且也成為了貿易和工匠的聚集中心。然而,與歐洲不同的是,他們從來沒有取得政治上的自治權,其市民也沒有特別的政治權利或特權。這主要是因為親戚關係的緊密連結造成的,而這種連結則是出於宗教信仰裡的祖傳觀念。另外,工匠的同業公會彼此競爭以向皇帝爭寵,而從來沒有試著聯合起來爭取更多政治權利。也因此,中國城市的居民從來沒有組成一個如同歐洲城市一般的獨特社會階級。較早的國家統一以及中央官僚制度的建立,則意味著中國社會權力鬥爭的焦點從土地的分配轉移至官職的分配,官僚的貪汙小費和稅收成為了他們最主要的收入國家有50%的稅入都流入了他們的口袋。帝國的政府則依賴於這些官僚的服務,而非如同歐洲一般依賴於騎士的軍事服務。韋伯指出儒教對於許多民間教派的信仰展現相當寬容的態度,而從沒有試著將他們統一為單獨的宗教教義。與一般形而上學的宗教教義不同的是,儒教教導人們要順著這個世界調整和修正。「高等」的人們,也因此,中國變成了一個擔任公務員比商人擁有更高社會地位和更高利益的國家。依據儒教的學說,對於偉大神祇的敬仰只是政府的事務,而對於祖先的敬仰則是所有人都必須遵從的,除此之外許許多多民間的信仰都被容忍。儒教也容忍巫術和神秘主義—只要他們能夠作為幫助控制群眾的有用工具;但若是他們威脅到既有的秩序,儒教便會譴責其為異端並毫不猶豫的加以鎮壓。在這裡儒教指的是作為一種國教,而道教則是民間的信仰 。韋伯主張,雖然有一些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有利的因素存在:依據韋伯的說法,儒教和新教代表了兩種廣泛但彼此排斥的理性化,兩者都試著依據某種終極的宗教信仰設計人類生活。兩者都鼓勵節制和自我控制、也都能與財富的累積相並存。然而,儒教的目標是取得並儲存「一種文化的地位」並且以之作為手段來適應這個世界,強調教育、自我完善、禮貌、以及家庭倫理。相反的新教則以那些手段來創造一個「上帝的工具」,創造一個能夠服侍上帝和造世主的人。這樣強烈的信仰和熱情的行動則被儒教的美學價值觀念所排斥。因此,韋伯主張這種在精神上的差異便是導致資本主義在西方文明發展繁榮、卻遲遲沒有在中國出現的原因。《印度的宗教:印度教與佛教的社會學》.《印度的宗教:印度教與佛教的社會學》是韋伯在宗教社會學上的第三本主要著作。在這本書中他檢驗了印度社會的架構,對照了正統的印度教教義與非正統的佛教教義,以及其他民間信仰的影響,最後並研究這些宗教思想對於印度社會在現世上的道德觀的影響。印度的社會體制是由種姓制度的概念所形塑,直接連結了宗教思想與社會上的階級分隔的關係。韋伯描述這種種姓制度是由婆羅門所組成。接著他指出種姓制度在印度的散佈是因為歷史上的征服侵略所造成,某些部落遭到了邊緣化、種族制度也因此越來越根深蒂固。韋伯特別專注於對婆羅門階級的研究,並分析他們為何能夠佔據印度社會的最高階級位置長達數個世紀。在研究了佛法概念的影響後,韋伯總結認為印度社會的道德觀多元傾向,與儒教和基督教普世而統一的道德觀不相同。如同中國一樣,他注意到種姓制度也妨礙了印度都市獨特階級的發展。緊接著,韋伯分析了印度的宗教思想,包括了禁慾主義和印度的世界觀、婆羅門的正統教義、佛教在印度的崛起和衰退、以及古魯的發展。韋伯提出的問題是:這些宗教思想對於印度社會日常的世俗活動有沒有任何影響呢?如果有的話,它又對經濟活動產生了什麼影響?韋伯注意到印度教裡所強調的永恆不變的世界秩序,是由永不停止的輪迴概念和對現世世界的敵意所構成,他發現這種由宗教支援的傳統種姓制度最後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換句話說,種姓制度的「精神」對於當地的資本主義發展起了極大的阻撓作用。在研究的總結裡,韋伯將他對於印度社會學和宗教的研究與之前對中國的研究綜合起來。他注意到這些宗教都將人類生命的意義解釋為超脫世俗的或是神秘性的經驗,這些社會的知識分子通常傾向於厭惡政治,而社會架構往往被區分為受過教育與否的兩種階級,那些受過教育的知識份子作為先知或智者的榜樣,而未受教育的大眾則停留在日常生活的庸俗裡並且相信迷信的民間巫術。在亞洲社會,如同基督教彌賽亞一般、能夠不分受過教育與否皆給予救贖和指引的救世主並不存在。韋伯主張,正是因為彌賽亞救世主起源於近東國家,使得他們與亞洲大陸的主要宗教產生差異,西方國家也因此免於陷入中國和印度的道路。韋伯在他下一本著作《古猶太教》進一步證實了這個論點。《古猶太教》.《古猶太教》是韋伯對於宗教社會學的第四本著作,韋伯試著解釋「各種情況的結合」導致了早期東方和西方文明的差距。尤其是將西方基督教的世俗禁慾主義與印度發展出的神秘冥思信仰相對照時,這種差異顯得特別明顯。韋伯注意到一些基督教的觀點帶有徵服和改變世界的理想,而不加以逃避之。這種基督教的基本特徵則是源於古代猶太人的先知。當韋伯述及他研究古猶太教的原因時,他寫道「任何在現代歐洲文明傳統下成長的人都會自然的以一連串的假設來解決遇到的歷史問題,這對他而言是不可避免而且也相當合理的。這些問題將可以找出在各種情況的結合下,西方文化的獨特之處、以及其普遍的獨特文化涵義。」「對於猶太人而言……世界的社會秩序已經發展至與當初先知對於未來的諾言相反的情況了,但他們仍認為未來這種情況會被改變、猶太人也會再次崛起。在猶太人看來來,世界既不是永恆的也非一成不變的,而是被創造出來的。世界表現出的架構就如同一個人行為的結果,除了所有猶太人之外、加上上帝對他們的反應而形塑而成的。也因此世界本身是一個歷史的產物,是被設計用以實現上帝指定的秩序的…除此之外它是存在於一個具有高度理性的宗教倫理的社會上;它不受神秘巫術以及其他所有非理性尋求救贖的行為的影響;它與那些亞洲宗教提出的救贖途徑完全處於不同的世界。更廣泛的說這種道德觀在今天依然是中東和歐洲的基本道德觀。猶太人在世界歷史上的重要性便是出自這個原因。…也因此,在思考到猶太人當初發展的歷史時,我們便來到了西方和中東整個文化發展的分水嶺。」韋伯分析了中東貝都因人、城邦、牧人和農夫、和他們之間的互動和衝突,以及以色列聯合王國的興起和衰落。聯合王國的時期就彷彿歷史中的一個插曲,將出埃及記以來的聯邦時期與以色列人在迦南的殖民時期一分為二。這種時期的區分和宗教的歷史有極大關係,由於猶太教的基本教義是在以色列聯邦時期形成的,它們在聯合王朝衰敗後成為了先知概念的基礎,並在後來對西方文明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韋伯討論了早期以色列的聯邦架構、以色列人與耶和華的獨特關係、外國宗教的影響、宗教狂熱的形式、以及猶太教祭司們對抗宗教狂熱和偶像崇拜的鬥爭。他接著描述了王國的分裂、聖經的先知們在社會方面的態度、蠱惑人心的政客、宗教迷信和政治,以及先知們的道德觀。韋伯注意到猶太教不只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始祖,同時也是現代西方世界崛起的關鍵因素,因為它影響了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化。社會學家概述《古猶太教》一書道:「在上帝的凝視下,努力免於巫術和神秘迷信、獻身於法律的研究、謹慎選擇作出正確的事情,以此期盼未來能夠更好,先知們設立了這樣一個將人的日常生活置於服從上帝指示的道德法則下的宗教。透過這樣的教義,古猶太教促成了道德理性主義的西方文明的誕生。」政治和政府社會學.在政治和政府的社會學上,韋伯最重要的貢獻之一便是一篇名為《》。韋伯並且提出了三種正式的政治支配和權威的形式:魅力型權威。韋伯主張歷史上的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的關係多少包含了這樣的成分。他認為魅力型權威的不穩定性必然導致其被迫轉變為「常規的」權威形式,也就是傳統或者官僚型支配。同樣的,他也注意到在純粹的傳統型支配裡,對於支配者的抵抗到達一定程度時便會產生「傳統的革命」。因此韋伯也暗示了社會會逐漸朝向一個理性合法的權威架構發展,並且利用官僚的架構制度。儘管韋伯龐雜的著作中暗示這種社會的理性化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他自己十分小心避免進化論與目的論的邏輯。然而由於韋伯最早的英譯來自結構功能派的塔爾科特·帕森斯,使得他的理論時常被視為社會達爾文主義的一部分。韋伯在社會的官僚化上的批判研究也相當為人所知,研究一個正式的社會體制如何以理性的方式套用某種形式的官僚制度。事實上也是因為韋伯展開了對於官僚制度的研究,使得官僚。經濟史學與社會分層.雖然馬克斯·韋伯在今天最為人所知的是他身為現代社會學的創始人和奠基學者之一,但他也在其他許多領域有不少成就,最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學。韋伯在世時這樣精確的學科分類相當少見,而韋伯也自視為主要是一個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僅是第二領域罷了。從經濟學家的觀點來看,馬克斯·韋伯代表的是德國的經濟歷史學派「最年輕」的一代。他對於經濟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的知名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這本書經典的對照了宗教在經濟發展上產生的影響。韋伯的研究領域也與他的同僚維爾納·宋巴特相同,宋巴特則將資本主義的崛起歸功於猶太教的影響。韋伯對於經濟學的其他主要貢獻)。解釋社會學的原則是社會學主要的研究範例之一,支持者和批評者都相當多。這種研究方式主張社會學、經濟學、和歷史學等社會科學的研究永遠不能徹底的歸納和記載,因為研究者必須一直有著概念上的認知才能加以探索之,韋伯將這種條件稱為「理想型」。這種理想可以這樣子歸納:一個理想型 是由許多現象提供的某些特徵和成分所組成,但它卻不會與任何特定的現象有著完全一樣的特徵。韋伯的理想型成為他對社會科學最重要的貢獻之一。韋伯承認這種「理想型」是一種抽象的產物,但他主張任何想要了解特定社會現象的人都必須有這種理想型,因為與機械物理的現象不同的是,社會科學還牽涉到複雜萬分的人類行為,而這只有可能以理想型的方法來加以解釋。理想型的概念,加上他的反實證主義的立論,可以被視為是他對「理性的經濟人」的方法論假設的辯護。韋伯並且公式化了社會階層的三大要件理論,主張社會階層、社會地位、和團體在概念上是不同的要件。而這三種要件都會影響到韋伯稱為「生涯機會」的結果。韋伯對經濟學還有其他一些貢獻:包括了經過認真研究的羅馬農業歷史,和他在《經濟和社會》一書裡述及的唯心主義及唯物主義兩者對於資本主義歷史的影響,韋伯也在書中呈現了對於馬克思主義的一些批評。這些方法之後都間接影響了日本學者如大塚久雄與丸山真男的研究路線。最後,他在《經濟與歷史》中的仔細研究則可以被視為是經濟歷史學派最傑出的作品之一。社會經濟組織與理論.在這本著作中使用科層體制或官僚體制來說明一個一種理想的組織型態。韋伯認為在科層體制中所有的行為都是依據機械性規則而在一理性系統中所運作的,所謂的系統是一個封閉性的系統,因此在這種科層制度下的員工都是經由正式公平的遴選,在組織中亦有嚴格的分工、明確的職權階層以及正式的法規與規範,同時具有不徇私的非人情化管理方式。 | 734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馬克斯·韋伯",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40"
} |
格奧爾格·齊美爾,亦譯為西美爾或齊默爾,德國社會學家、哲學家。主要著作有《貨幣哲學》和《社會學》。是形式社會學的開創者。生平.生命早期與受教育狀況.格奧爾格·齊美爾出生在德國柏林的一個猶太同化家庭,是七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的父親愛德華·齊美爾收養。從 1876 年開始,齊美爾在柏林洪堡大學學習哲學和歷史。1881 年,他以康德物質哲學為題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生命晚期.1890年,格奧爾格與哲學家格特魯德·金內爾有過一段秘密戀情,後者於1907年為他生了一個女兒,但這一事實直到齊美爾去世後才被公開。1917年,齊美爾不再閱讀報紙,而是隱居到黑森林完成了《人生觀》一書。1918年,一戰戰爭結束前不久,他因肝癌在斯特拉斯堡去世。生涯.1885年,齊美爾成為柏林大學的私人講師,正式講授哲學,同時也講授倫理學、邏輯學、悲觀主義、藝術、心理學和社會學。他的授課出自於富於魅力的演講特色,對邏輯、倫理、審美、宗教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問題的探討相當受學生喜愛。另外,他也在報紙上發表對當時社會問題的各種看法,因此齊美爾的影響力遠超出了既有學術範圍的框架,作家圖霍夫斯基、克拉考爾乃至恩斯特·布洛赫都對他評價很高。雖然他申請德國大學的空缺教席得到了馬克斯·韋伯的支援,但齊美爾仍然是學術界的局外人。不過,由於得到了監護人的一筆遺產,他得以多年來一直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學術研究,而不需要一個受薪職位。儘管得到了馬克斯·韋伯、賴納·瑪麗亞·里爾克、斯特凡·喬治和埃德蒙·胡塞爾等著名學者的支援,齊美爾卻很難獲得學術界的認可。這一方面是因為反猶主義,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的文章是寫給普通讀者而非社會學家的。這導致其他專業人士對他不屑一顧。儘管如此,齊美爾仍繼續他的知識和學術工作,並參加藝術界的活動。1909年,齊美爾與費迪南德·滕尼斯、馬克斯·韋伯]]等人共同建立了德國社會學會,並擔任其首屆執行機構成員。1914年,齊美爾在當時的德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得了帶教席的普通教授職位,但他在那裡並不感到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所有的學術活動和講座都停止了,演講廳被改建成了軍醫院。1915年,他向海德堡大學申請教席,也因為歷史學者謝佛(Dietrich Schäfer)反對而失利。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齊美爾對當代史並不十分感興趣,他更感興趣的是研究當時藝術與哲學之間的相互作用。然而,在戰爭開始後,他對戰爭的發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而,他對事件的看法似乎相互矛盾,在“德國的內在變革”中是支持者,在“歐洲的理念”中較為客觀,而在“文化的危機”中則是批評者。理論.齊美爾的哲學觀屬於先驗觀念範疇的認識論(von vorbestimmten ideellen Kategorien der Erkenntnis)。他認為,隨著演進的選擇,人的認識會不斷向前發展,且個體性(Individuum)也會因此發展開來,但是,人類在思想上是無法獲得生活的全體性(die Totalität des Lebens)。這麼說,人類不斷發展文明,意圖獲得更多的生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卻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更多東西,反過頭來使自己偏離的原本道路。諸如貨幣產生,為了便利生活與交易而生,但最後衍生出來的新的、高度匿名化的現代生活,卻使傳統社會一去不返。這種論調類似韋伯在看資本主義與科層制度,對現代社會的影響。在他1900年出版的重要著作《貨幣哲學》中,齊美爾認為,貨幣對社會、政治和個體性的影響將持續擴大。貨幣經濟的發展,不但徹底摧毀了封建制度的統治,還讓現代民主制度發展起來。根據齊美爾的觀點,現代社會的貨幣組是以自身為目的而推展—人類的自我感覺(Selbstwertgefühl),以及人們對生活的安排都會透過貨幣這種媒介日益確定下來。齊美爾發現,貨幣成了上帝,因為它已經指向絕對目標的絕對工具。在現代社會,銀行比教堂更大、更有勢力。銀行是現代城市的中心。人的一切感官知覺都與貨幣有關。但人仍應保有自由權,在貨幣之外拓展視野——例如建立基於精神交往的社交圈子。藉此,令貨幣的權勢止於文化領域:藝術家不僅僅為錢,更應為自己的精神而創作。相對於魏森(Leopold von Wiese),齊美爾是形式社會學(formale Soziologie)的奠基者之一。形式社會學的目的是,針對所有社會現象,抽象出一些形式予以探討。因此內容不會是討論的重點。齊美爾的學說特別試圖探討的是社會連結以及關係的形式,比如在不同社會關係中的層級(Hierarchien),如在家庭、國家等領域。1903年齊美爾發表了《大都會與精神生活》(Die Großstädte und das Geistesleben)論文,為其都市社會學的奠基之作;但這一份研究發表後並未引起什麼迴響,但其後間接影響到了美國的社會學發展。在齊美爾生前,他的著作就被一本本的翻譯成義大利語、俄語、波蘭語以及法語。在德國,他對後世學人的影響也非常大,比如盧卡奇、馬丁·布伯、馬克斯·舍勒、卡爾·曼海姆以、魏斯以及後來的法蘭克福學派。年輕時期的恩斯特·布洛赫就深受齊美爾影響,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曾與晚年的齊美爾針對愛國主義進行批評。齊美爾等人跟當時的大學者們都有往來,比如他跟滕尼斯、韋伯以及宋巴特在1909年設立了德國社會學學會(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Soziologie (DGS))。齊美爾終身並未建構一個連續不變的哲學,或者是社會體系,當然他也沒有自成一個學派。他人生最後的一段時間在現在法國史特拉斯堡任教授度過,從1914年開始任職,並從此獲得正式講師資格。齊美爾對後續社會研究的世代影響很大。他有公開的作品有15部,以及超過200篇專業文章或報紙評論。在都市社會學以外,他對後來的角色社會學影響也很大,但是他並未精確地運用過「社會角色」(sozialen Rolle)這個詞彙。在他《社會學》一書(1908年出版)內論衝突的一章,也是後來衝突社會學(Lewis Coser等人的學說)的基礎。作為哲學人,齊美爾經常針對生活哲學進行討論。探討此一方向的學者,如法國的伯格森,他的作品也受到了齊美爾思想的影響。齊美爾的出版其實並非全部都是社會學類的。在1908-1917年間,他就沒有發表社會學類的文章,而是哲學(1910)、歌德(1913)以及林布蘭(1915)。1911年他在佛萊堡大學獲得國家學科榮譽博士(Ehrendoktorat der Staatswissenschaften)的職位,以榮耀他為社會學奠基的成果。在1914年他才獲得在Kaiser-Wilhelm-Universität(現為史特拉斯堡大學)的正式教職。1918年9月26日,齊美爾病逝於史特拉斯堡,死因為肝癌。齊美爾的社會學.齊美爾認為社會學是一門綜合性的知識(eklektische Wissenschaft)。也就是說:社會學不是單一的學問,而是一個運用其他學科總整而成的新學問。它運用了歷史研究、人類學、統計、心理學以及其他專門學科構成。在其中它所使用的並非使這些學科的原始資料,開創新的總整體系,突顯出另一層意義。作為社會學,齊美爾想要描繪人類集體生活的形式,並且試圖歸整出一些規則,再從這裡面找到個體性。因為在物理世界中,並不存在「社會」或「個體性」這樣的東西。也就是說,對於社會學而言,它所研究的物件是無法被直接觀察到的——唯有個體輪廓消失,認識上升到某種抽象層次時才能理解和把握。齊美爾的第一個著作《論社會差異》(Über sociale Differenzierung)就在處理這樣的核心議題。他認為,現代的個體性是在持續發展,持續差異化的,並且越來越明顯。個體性的養成,其實是仰賴社會團體緊密的連帶(比如鄉村相對於都市的生活)。社會化的程度,也就在於個體在社會網路中,跟其他個體交換、交織的複雜而深入程度,當然也影響他們形成差異化的程度。當我們致力於拓展我們的興趣範圍時,我們也為了發展我們自己個體性,拓展更多的空間。齊美爾在最後提到,社會差異化有其進化上的好處,在每個知識領域裡面,可以藉此不斷發展出來,甚至達到極微細的技術發展(技術進步、分工配置、負責組織等)。然而,這樣的細微發展也有其代價,那就是在不斷擴張、深化的社會認同網路,其實也持續地對個體的生活世界有系統性的介入。在這個主題上,齊美爾有兩本最主要的著作:《貨幣哲學》。這一本著作是齊美爾對大都市貨幣經濟興趣的基礎,同時也跟其他研究現代性的社會學有所連結(比如韋伯的目的理性)。他認為,現代社會將為出自於貨幣計算的巨大計算理性模型所主導,時間內的鐘點就是個例子。時間的計算與貨幣的計算,才可能使現代性落實。齊美爾也認為,起初人們對產品的價值,是出自主觀評估。但當社會日益複雜化以後,就會影響到社會交流的內涵。為了讓交流簡化,貨幣的地位就越來越重要。貨幣就成了反應價值的工具。在貨幣裡面,價值的世界以及具體的事物就跟他彼此混雜在一起:「貨幣如同蜘蛛,是人際社會網路交纏的中介。」(Das Geld ist die Spinne, die das gesellschaftliche Netz webt.)貨幣就是人們比較與讓渡事物的原因。只要能換成或貨幣,所有東西都能夠交換,因為它就是被認可的價值單位,同時也是比較的單位(所有事物都被它夷平了(Nivellierung)),在其中再也沒有事物可以以質的方式來認識。貨幣佔領生活世界,就是以量的方式戰勝質,讓手段超越目的—變的只有貨幣才有價值,產生顛倒。最後貨幣就控制著我們,而不是原來僅是統一的功能而已。貨幣是一個毫無面目、沒有差異的東西,並且會把所有事物的價值、不可取代性通通磨平。最後,現代性的個體性就會遭遇以下困境:生活中所有具體的面向儘管已經獲得更好的進展,或許獲得某種自由,但其實又被困住。相同的對現在的宗教、生活意義以及對未來的承諾縱使獲得了更大的發展,但在現代性裡面,貨幣經濟猶如新的宗教一樣出現,讓所有的社會與個人關係都透過它重新構成,也掌管著人們的感覺。貨幣哲學.《貨幣哲學》乃齊美爾針對現代社會生活特徵的歸總式論述,全本分作兩大部分、六大章節。前一部為論貨幣本身,第二部分論貨幣所產生的生活型態。比較要補充上述《貨幣哲學》部分的論述在於:貨幣並非如自然科學的自變項,可以毀滅封建、開創民主制度,這中間關鍵在於,透過貨幣在數個世紀內漸次大量運用中,已經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其中一樣他相當強調的是如人們原本要追求more life,卻從中產生了意想不到more than life的東西。但是他也認為,現代社會在人身自由上比過去封建社會更多,原因在於人與土地關係斷裂開來了,可以自由移動,大都會生活是其中最典型的生活型態,活在都會裡面,人們具有高度的匿名性,也顯示著貨幣交換過程中的高度匿名性。雖韋伯對齊美爾評價很高,且法國書評曾經出現塗爾幹從道德評論《貨幣哲學》,但本書問世時評價兩極。大都會與精神生活.1903年,齊美爾的著名作品為〈大都會與精神生活〉。〈大都市與精神生活〉,最初是一系列有關城市生活各方面的講座內容集結。1903年的德累斯頓城市博覽會期間舉辦各領域的專家的講座,主題從科學和宗教到藝術等不一而足。最初,主辦方要求齊美爾就大都會中知識分子的角色發表演講,但齊美爾反轉話題,分析大都會對個人心靈的影響。結果,當講座的內容出版成書時,系列編輯不得不就原先的話題提供一篇文章。〈大都會與精神生活〉在齊美爾的一生中並未受到特別好評。展覽的主辦方過分強調了該文對城市生活的負面評論,但齊美爾也指出了其中的正面轉變。20世紀20年代,該文影響芝加哥大學的羅伯特·E·帕克等美國社會學家的思想,即「芝加哥學派」。齊美爾所謂的「冷漠」實際上並不是該論文的核心或最終觀點,而是心靈不可逆轉變過程中一系列狀態的描述部分。換句話說,齊美爾並未明確表示大都會對心靈或自我具有整體性的負面影響,儘管齊美爾暗示大都會中的心靈會經歷永久性的變化。也許正是這種模糊性使該論文在都市論述中佔有一席之地。論流行.這是一篇論文,並非專書。事實上齊美爾書目著作不多。齊美爾認為,在流行發展過程中兼具兩種貌似矛盾特色,一個是模仿群體特徵的「趨同」,所以流行始終都在一窩蜂、又快速消散之間的雙元性擺盪,原因就在此。齊美爾特別提到14-15世紀佛羅倫斯沒有流行,因為當時每個人都自有一套的穿著方式,因此無法產生趨同。另外,流行還有一種強烈的「活在當下之感」,強調流行是一種忘卻過去,也不想未來的運動過程。其他在論流行裡面約略提到的,諸如第三階級的出現、流行在現代社會尤其特出原因在於國家體制的關係、流行與忌妒的關係等等。關於流行的社會學研究,在齊美爾之前有史賓塞的;在<論流行>之後,最出名者一個是美國布魯默的「集體選擇」研究,以及法國羅蘭·巴特的《流行體系》。一般後世學者論流行時,往往會認為齊美爾是一個「涓滴理論」,即他主張流行是由上階層開始帶動,下階層模仿的過程,其他研究散佈過程理論者,出現由下而上、水平傳遞等觀點,認為自己是跟齊美爾傳統觀點不同的。事實上齊美爾雖有這種說法,但是並非緊扣階級觀點,只是被後世過度詮釋。齊美爾身後.齊美爾由於猶太人身分,加之並非完全科學化的論述,在死後與20世紀初期沒沒無聞,事實上思想卻廣為其他社會學家引用,影響甚鉅。如功能論帕森思對現代社會的觀點、法蘭克福學派霍克海默曾為他與韋伯的學生、象徵互動論從他觀察大都會生活上獲得理論基礎與方法論、德國哲學與社會學家哈伯瑪斯等人,而社會學家盧曼更是在1980年代後大力復興與倡導齊美爾觀點與哲學。現在,齊美爾也廣為後現代論者重視。在兩岸三地,臺灣部分有由聯經出版社出版,劉小楓翻譯與撰寫的《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在中國大陸有由華夏出版社出版的《貨幣哲學》、《社會學》全本翻譯。 | 734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格奧爾格·齊美爾",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41"
} |
東盟成立初期,基於冷戰背景立場反共,主要任務之一為防止區域內共產主義勢力擴張,合作側重在軍事安全與政治中立。冷戰結束後東南亞各國政經情勢趨穩,並接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和寮人民民主共和國加入。成員國.東盟目前共有10個正式的成員國,合稱東盟十國,另外還有一個候選國和一個觀察國:歷史.1961年7月31日,泰國、馬來亞和菲律賓成立東南亞聯盟(ASA)。1963年,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因為領土問題斷交。1965年8月,馬來西亞、新加坡分治,聯盟由此陷於癱瘓。1967年8月6日,立場反共的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五國外長在曼谷舉行會議,於8月8日發表了《東盟宣言》,正式宣告東盟恢復運作並更名為“東南亞國家聯盟”。1976年,在峇裡島舉行的東南亞國家聯盟第一次首腦會議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和《亞細安協調一致宣言》,也就是《峇裡第一協約》,確定了東盟的宗旨和原則,成為發展的重要里程碑。1977年8月,第二次東盟首腦會議在吉隆坡舉行。1984年1月8日,同年元旦獨立的汶萊加入東盟,至此,東盟有6個成員國。由於後來其他東南亞4個國家加入東盟,這6個成員稱為原東盟成員或東盟老成員。1995年7月28日,越南加入。1997年7月23日,寮國、緬甸加入。1999年4月30日,柬埔寨加入。2006年7月,東帝汶提出申請加入東盟。另巴布亞新幾內亞因領土在東南亞之外被列為東盟觀察員。2007年8月8日,為慶祝東盟成立40週年,特定當天為東盟日。11月20日,東協十國元首在新加坡簽署《東盟憲章》。2009年4月11日,芭堤雅東盟會議成員所下榻兩間酒店遭親艾比希紅衫軍群眾嚴重幹擾而腰斬。2010年,與中國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形成「東協加一」規模為全球人囗數最多,開發中國家最大的自由貿易區。2012年11月18日,東盟十國簽署了象徵人權領域合作成果的《亞細安人權宣言》。《宣言》旨在保障本區域人民的人權,以作為未來人權合作的基本框架。2015年11月22日,東盟十國於馬來西亞召開的第二十七屆高峰會簽署共同宣告,成立東南亞經濟共同體。共同體將於同年12月31日正式上路。2022年11月11日,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第41屆東盟峰會上,與會領導人發表共同宣告,原則上同意接納東帝汶成為第11個正式成員國,授予其更高的觀察員地位以允許其參與各種東盟會議,並將於2023年東盟峰會期間制定東帝汶加入東盟的具體路線圖。2023年6月22日,東盟首次聯合軍演在印尼所屬水域南納土納海舉行。東盟會議.區域論壇.東盟區域論壇是亞太地區正式的,官方的,多邊的對話。截至2007年7月,它包括二十七名參加者。 ARF的目標是促進對話和磋商,並促進該地區的建立信任和預防性外交。 ARF第一次在1994年舉行會議。ARF目前的參與者是:所有東盟成員國,澳大利亞,孟加拉國,加拿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歐盟,印度,日本,朝鮮,韓國,蒙古,紐西蘭,巴基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俄羅斯,東帝汶,美國和斯里蘭卡。周邊貿易關係.東盟十加三.東盟成立之初,視正處於“文革”浪潮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共產主義擴充套件的嚴重威脅,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視東盟為反共集團,但在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正式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美關係正常化後,東盟各成員國亦開始陸續追隨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解除對華貿易禁令。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與冷戰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6年成為東盟全面對話夥伴,與日本、韓國和一樣透過“東協十加三會議”與東盟成員國進行共同協商。東亞自由貿易區.2004年1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盟在寮國首都永珍簽署「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朝推動成立自由貿易協議區的起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是由東南亞國家聯盟十國發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與東盟有自由貿易協定的五國共同參加,共計15個締約方所構成的高階自由貿易協定。此協議也向其他外部經濟體開放,比如中亞國家、南亞及大洋洲其他國家。RCEP旨在透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經批准生效後,“各成員之間關稅減讓以立即降至零關稅、10年內降至零關稅的承諾為主”。2019年11月4日,談判完成,但印度中途退出。2020年11月15日,已15個RCEP締約方正式簽署協定。由此,該協定超越歐盟自由貿易區成為世界上最大自由貿易經濟體系。截至2021年11月2日,已有6個東盟成員國締約方和4個非東盟成員國締約方向東盟秘書長正式提交核准書,標誌協定滿足生效條件,根據協定規定,RCEP將在達到協定生效門檻六十天後的2022年1月1日開始生效。因韓國在2021年12月2日才批准該協定,該協定在韓國的生效日期為2022年2月1日;因馬來西亞在2022年1月17日交存核准書,該協定在馬來西亞的生效日期為2022年3月18日。2022年1月1日,協議正式生效,由此該協定超越歐洲聯盟,成為目前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協議。體育.東南亞運動會.東南亞運動會是一項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大型綜合性地區體育賽事,參賽的國家包括了東南亞地區的11個國家,賽事由國際奧委會和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監督的東南亞運動會聯盟管理。東南亞運動會目前已具有相當規模,對整個東南亞地區體育運動的開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東南亞足球錦標賽.東南亞足球錦標賽是每兩年舉辦一次的東南亞地區足球錦標賽,由亞細安足球協會主辦,參賽國來自東南亞地區,首屆賽事於1996年舉行,當時獲得啤酒品牌虎牌啤酒的贊助,因此賽事被冠名為虎牌杯,直至2006年起賽事更名為東南亞足球錦標賽。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成立於2009年,是東南亞國家首個職業籃球聯賽。成效與侷限.至20世紀末,東盟在地區經濟合作方面成效不算明顯,因為各成員國主要關心對自己國家有利的經濟計劃,對本國無利益的計畫都不大關心,事實上,東盟部份成員國財富差距甚大,因而難以制訂一個能顧全全部成員國的經濟合作計畫。此外,東盟規條規定不干涉成員國內政,1990年緬甸軍政府不承認選舉落敗的結果,更軟禁了昂山素姬,但是緬甸仍可於1997年加入東盟。東盟在維護東南亞地區和平方面取得較大成效,早在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時,東盟五個始創成員國已不定時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最終更成功使越南於1989年從柬埔寨撤兵。1984年1月1日,汶萊獨立,1月7日加入東盟,成為東盟第六個成員國,六國於1986年合作,舉辦東盟旅遊年,推廣東南亞旅遊業,其後合作增大,容納過往關係疏離的成員國甚至是曾經敵對的越南,至今除東帝汶外,所有東南亞國家已經加入東盟,東盟也不再滿足於區域合作,找尋新的合作夥伴,例如印度、中國、日本、韓國、美國、歐盟等,東南亞國家的國際地位也大幅提高,此為東盟的成效。 | 735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東南亞國家聯盟",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50"
} |
林振強,香港填詞人、專欄作家、漫畫家、廣告撰稿員暨創作總監。1990年代末漸漸淡出填詞界,最後的詞作是林志美的《孤單先生孤單小姐》。散文及漫畫方面,則著有《洋蔥頭》、《一個人在床上》、《鬆一鬆》及《傻強扶弱》等一系列風格輕鬆幽默之作。生平.早年生活.林振強的父親是北角士巴重讀一年中五。及後,他先在新法書院就讀中六,再在允成英文中學完成預科課程,並入讀香港浸會學院。入行經歷.林振強1970年代投身社會,首份工作為一間美資銀行的電腦程式員。其後因與老闆不合而欲轉行投身廣告界,後來林燕妮與黃霑合作開設「黃與林廣告公司」公司,林振強終於成功入行,當時公司的美術總監,正是攝影大師水禾田。林工作一年半掌握竅門後「跳槽」,更獲賞識為廣告歌曲填詞,並於1981年發表第一首填詞作品《眉頭不再猛皺》。1980年代至1990年代間,林振強活躍於香港填詞界,寫下逾千作品,與當時香港著名填詞人林敏驄和黃霑並稱「二林一黃」。林振強亦涉足過漫畫界,如在《明報週刊》發表四格漫畫《洋蔥頭》;漫畫主角洋蔥頭性格好色,喜愛魚網絲襪。逝世.2003年11月16日凌晨,林振強因淋巴癌於瑪麗醫院病逝,終年55歲。林振強在該年9月突然中止他在《蘋果日報》和《壹週刊》的專欄,當時編輯部只說他放假,最後一篇專欄於11月13日刊登,名為《汽水·燕子·姐姐》。由於他未曾透露過健康狀況,外間對其逝世均感到愕然。其多年好友潘源良表示他逝世前兩三年已患上淋巴癌,並且一直有接受化療及骨髓移植,初時情況良好,但後期病情反覆和出現排斥。由於香港演藝巨星張國榮和梅艷芳亦在同年的4月1日及12月30日遺憾辭世,故此當年被無數人視為娛樂圈最悲痛的一年。林振強的弟弟也在哥哥離世後6星期後亦因淋巴癌與梅艷芳同日離世。2004年初香港電臺和香港無線電視分別追頒金針獎和榮譽大獎,同年11月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追頒“CASH音樂成就大獎”, 以表揚林在樂壇的貢獻。2013年林振強逝世十年,嚴素君重新整理丈夫的作品,以「洋蔥嫂」之名出書,名為《洋蔥頭背後的林振強》。同年香港商業電臺舉辦了一場名為《拉闊思念會 追憶林振強》的追思音樂會,生前好友張學友、林子祥、林憶蓮、劉美君、陳慧嫻等出場獻唱;其遺孀、兒子以及林燕妮、陳奕迅夫婦、林夕、陳潔靈等人亦有出席。張學友在音樂會更是表示:“沒有林振強,就沒有今時今日的張學友。”家庭.林振強與太太嚴素君於留學美國時相識,婚後二人育有一子。填詞作品列表.林振強共有1036首填詞作品。以歌手統計,演繹最多林振強作品的是林子祥。十強如下:1980年代1989年.1990年代1999年.2000年代特色歌曲.林振強的填詞風格一向以有創意為主,以下舉出一些有特色風格的歌曲:1.«摘星»(1984年):把吸毒的行為比喻為進入一間名為「後悔」的黑店,而戒毒就是離開這間黑店。2.«一把聲音»(1984年):推廣1985年3月香港舉行的第二屆區議會選舉。3.«生命艷陽»(1987年):表達出初為人母的女子對於新生嬰兒的喜悅。4.«薩拉熱窩的羅密歐與茱麗葉»(1994年):與《和平之歌》、《地球大合唱》、太極《一切為何》、Beyond《Amani》等記敍戰火禍害為題材的歌曲不同,粵語流行音樂史上首支以「戰場上的戀人故事」來借事說理(反戰)的歌曲。5.«加爾各答的天使—德蘭修女»(1997年):歌詞將德蘭修女的事跡表達出來。6.«最緊要好玩»:一九八五年電影«打工皇帝»的主題曲。7.«地下裁判團»:充分訴說出人民對於舊制度的不滿,勇於求變。8.«蚌的啟示»:推廣公民教育。 | 735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林振強",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58"
} |
長笛是現代管絃樂和室內樂中主要的高音旋律樂器,外型是一根開有數個音孔的圓柱型長管。早期的長笛是烏木或椰木製,現代多使用金屬的材質,比如普通的鎳銀合金到專業型的銀合金,金以及白金等,也有表演者使用特殊的玻璃長笛。傳統木質長笛的音色特點是圓潤、溫暖、細膩,而金屬長笛的音色就比較明亮寬廣。不同材料的長笛完全根據演奏者的愛好選擇。到了海頓那個年代發明瞭連動按鍵原理,後於1832年發明瞭開閉笛孔的機械裝置。1847年並將長笛的管型改良成為圓柱形,使其音色更均勻,音域也更為寬廣,演奏者也更容易吹奏出半音階,此一突破鞏固了長笛在樂團中的地位,也使得長笛獨奏曲大為增加,他的長笛比先前的長笛樂器的音色更強,更均勻,奠定了現代長笛的基礎。貝姆除了因改良長笛著名外,他還做了許多長笛獨奏曲,曲式包括變奏曲、幻想曲,並且改編許多曲式給中音長笛。後來亦用於單簧管、雙簧管與低音管。許多著名作曲家皆曾為長笛譜下動人的曲子。最有名的是巴哈的B小調組曲,莫札特的長笛協奏曲,貝多芬的長笛、小提琴、中提琴組成的小夜曲和德布西的長笛獨奏曲。現代管絃樂團通常配備兩名長笛手,負責不同聲部,但有時亦用於合奏,吹同樣的聲部。若需要明亮刺耳的高音時,第二長笛手亦須負責吹奏短笛。長笛可配合絃樂組獨立吹奏,加上它的音色極富變化,故成為獨奏樂器首選。高音部分明亮清朗,低音部則空洞低沈。長笛的歷史與發展.長笛是現代已知的樂器家族中最古老的成員之一,“笛”這種稱呼被古人用來統稱其他所有的管型樂器,包括各種橫笛和豎笛,而並不體現他們之間的差異。石器時代的人們因為不滿足於葦管單調的聲音,所以在野獸的腿骨上打上洞,製造出的就是最原始的笛子——骨笛;現代長笛的祖先,並不同於現在的其他一些笛子。尖頭笛和鳥嘴笛通常被認為是現代長笛真正的祖先,但這兩者本身同長笛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在十七世紀前就已經相當流行的尖頭笛,它本身的前身是一種古豎笛——一種結構簡單,管身有音孔,同時又有音鍵的豎笛,靠簧片發聲。這種小笛子在民間很流行,現在依然能找到它的變種。長笛另一個近親祖先就是橫笛,它的祖先是從亞洲流傳而來的蘆笛。橫笛的特點是它已經不使用簧片,而是在管身側面開啟一個“吹口”,更接近於今天的長笛,但是橫笛在十七世紀前的地位卻是遠遠在豎笛之下,十七世紀後,橫笛的優點才漸漸地被肯定,成為樂隊中穩固的成員。而尖頭笛本身的特點決定了自身的發展有限,在橫笛日趨流行的時期,尖頭笛慢慢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現在只有在古老的樂曲和博物館中才能找到了。橫笛不同於尖頭笛的沒落,橫笛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得到種種改進。音孔和音鍵的數量慢慢地增加到現代長笛的標準,並且設計出了分節的笛身——這種新的設計使得調音變得更容易。長笛必須的機械結構也得到逐步的增加,結構與今天的長笛已經十分的類似。其中與現代長笛最接近的是一種老式D調德國長笛,據記載這種德國長笛大約在1667年左右在管絃樂隊中出現,自從蘆笛從亞洲傳入歐洲後,德國就是成為其發展的中心,德國長笛的名稱也因此而來,不過這種德國長笛本身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直到20世紀初,仍然保留了原來的特點和用途。這種德國長笛後曾在法國得到一些發展,之後傳回了德國,德國的長笛演奏家兼數學家特奧巴爾德·彪姆根據之前英國人威廉·哥登的理論,設計製造了一種新式長笛:這種長笛使用的是金屬的材料,金屬材料的使用使長笛更耐用,零件更容易在工廠中量產,金屬長笛的音量也比傳統木長笛大,更適合在大型音樂廳表演。此外還有錐形的上管和管體厚度、音孔直徑、音孔之間的距離等一系列特定的規格,這些資料使得長笛的音準進一步得到提高,這種長笛的設計中最重要的就是被稱為彪姆系統的按鍵結構。彪姆系統是一種多鍵聯動的設計,按下一個音鍵,與之關聯的另一鍵也會自動按下,這樣使一個手指就能按下兩個音孔。性質.音域.長笛的音域為C4–C7,B3可以在特殊的笛尾上實現。 | 7360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長笛",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60"
} |
林燕妮,香港作家、電臺主持人及廣告人,有「香江才女」及「香江淑女」的美譽。生平.林燕妮早年在香港島北角成長,就讀琴行街錫光學校汽水廠廠長關係而與家人同住在汽水廠裡。於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她曾於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工作三年,任職新聞編導﹑翻譯﹑天氣女郎﹑節目主持,最後任職宣傳部經理。期間,她曾獲「最佳司儀及天氣女郎獎」,又為長壽綜藝節目《歡樂今宵》主題曲填寫了日後膾炙人口的歌詞:「日頭猛做,到依家輕鬆...」特備節目《歡樂今宵4000次》曾邀請林燕妮講述當年為《歡樂今宵》主題曲填詞的經過,她表示當年老闆要求她翌日交詞,她就先填了開頭那兩句:「日頭猛做,到依家輕鬆下」,然後交林賜祥過目,林賜祥覺得可以繼續讓她填下去,於是,當年負責宣傳部的她便召集宣傳部其他同事一起研究,用了一個下午趕工完成這首詞。林燕妮曾在《壹週刊》的『往事如真』專欄,刊登當年她為該曲填詞的手稿照片。離開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後,林燕妮曾為佳藝電視演出1977年的《紅樓夢》電視劇,飾演秦可卿。林燕妮自中學時期已常投稿於《香港青年周報》,而且作品一直獲編輯刊登。1970年代初,作家簡而清邀請林燕妮在他外遊放假期間代他撰寫《明報》專欄。林燕妮在《明報》的首篇專欄文章,刊於1973年6月22日的《明報》、《明報週刊》、《東方日報》、《蘋果日報》、《壹週刊》等報刊撰寫專欄。除了專欄散文,林燕妮亦寫小說,包括《緣》、《盟》、《青春之葬》、《為我而生》、《雪似故人人似雪》﹑《仙奴》﹑《背光的人》等,不少小說作品還被改編成電影和廣播劇。1974年,林燕妮與黃霑合組「黃與林廣告有限公司」,在1992年鄭裕玲的訪談節目及2004年TVB的娛樂大搜查中有提及,屬當年少數由華人創辦的廣告公司,女性健康丸碧玉珠的宣傳語「女人唔補好易老」就是她所作。1980年代末,二人淡出廣告界,把「黃與林廣告有限公司」售予盛世廣告公司。約在1975-76年間,林燕妮與1967年已婚有兩子的填詞人黃霑相戀,惹來輿論譴責。她曾自述1988年除夕夜,在金庸家中,午夜過後林燕妮未料黃霑當眾求婚,在黃霑的節目今夜不設防 第5集林燕妮親身分享兩人當晚在金庸、羅德丞律師和在場多位友人見證下,簽下一紙由金庸即席撰寫的婚書。林燕妮與黃霑雖高調熱戀多年,但兩人從沒正式註冊結婚。。1990年,傳聞因林燕妮與黃霑因第三者(黃霑的助手陳惠敏Winnie) 的介入,結果於1990年正式分手,結束長達14年戀情。在1991年初,黃霑於港臺十大金曲頒獎禮上, 宣稱要將最高榮譽金針獎獻給她,公開宣稱她乃他一生中最愛, 其實當時已分手,林燕妮不為所動,並無接受獎座。從當初每人投資2.5萬元開廣告公司,及至結束時生意額逾億元,傳聞黃霑一直深愛林燕妮,因曾說:「與林燕妮一起好刺激,包括精神上及肉體上的刺激,每個細胞都在高潮之中。」黃霑嘗言「和她分開的那一年,我整個人渾渾噩噩,做什麼也提不起勁」。提及當年追求林燕妮承受無比壓力,當時黃霑已婚及有子女,自言﹕「當時的人道德觀念沒現在人般開通,追林燕妮時我妻子華娃更正懷孕,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忘情負義」。相反,林燕妮在訪問中表示當年已是正式單身,並自稱有廿多名追求者,在當時仍選擇了黃霑是出於敢愛就愛。林燕妮曾在專欄撰寫《給黃霑的信》表明:「以前很怕在人前提起你,分手初期閒言閒語不絕於耳,又說你剃頭又哭,又說我跟你在金庸家結婚,累得我要在報上澄清……當年我背第三者身份仍與你一起,但誰不知你與華娃只是分居,離婚一事拖數年,可能最初跟你一起時的衝擊太大了,和你一起十多年,我是真的想要個名份,但每次都是無了期地等,想結婚的念頭也隨拍拖太久而失去,所以分手是必然的結局。」,在2004年有線電視接受訪問中,在當年(約在1975年)得知黃霑首任太太華娃第三次懷孕時,已經致電兩人感情告一段落。在另一訪問中,林燕妮剖白當年除夕夜在金庸家中求婚後,黃霑並沒有在跟進,即時友人大談之間好友太多可能需尋贊助時,黃霑並沒表態,女方分享當時亦只好無奈等待,而一直同住香港半山寶珊道林燕妮表示也屬於女方本人,出於當時諒解男方需要在離婚後仍養妻活兒,兩者關係直至1990年有第三者出現告終,林燕妮回憶當年男方趁自己不在家時悄悄地搬離,到女方回港返家時才發現。1995年,黃霑與其女助手近二十年齡差的陳惠敏 Winnie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註冊結婚,成為黃霑第二任妻子。林燕妮是八、九十年代炙手可熱的作家,並在1989年底奪得香港藝術家聯盟第二屆「最佳作家獎」。博益出版集團是林燕妮長期的文壇合作夥伴,該集團自1981年起至2008年休業,期間為她出版逾50本書。1990年代,博益出版集團曾經每年由讀者投票選出「博益十大好書」或「博益十五本好書」,林燕妮作品屢次被選為好書之冠。1990年,博益十大好書之冠是林燕妮的《為我而生》。1991年,博益十五本好書之冠是林燕妮的《雪似故人人似雪》。1992年的十五本好書之冠及第二名分別是林燕妮的《仙奴》及《林燕妮談愛情》。1993年的十五本好書之冠是林燕妮的《花蕙》,而《林燕妮談人生哲理》排在第四。1994年,十五本好書之冠是林燕妮的《野霧》,而《林燕妮開心健美談》排在第五。1995年的十五本好書之冠是林燕妮的《迷》。1990年代,林燕妮開始涉足寫名人專訪,多年以來為《明報週刊》撰寫了多篇名人深度專訪,並陸續結整合書出版。1990年代末,林燕妮曾為新城電臺主持節目《XO三女將》,她亦曾為該臺主持《粉紅色的枕頭》。林燕妮亦在好友連炎輝的鼓勵之下,加入保險業,屢次獲得業界獎項,亦是圓桌成員。2006年至2008年期間,亦曾以特約專欄作者身份為中國內地的《南方都市報》撰寫演藝界名人專訪。2010年3月RTHK《品味人生》以「林燕妮 - 緣是世外人」受訪,林燕妮有明顯的佛教觀,言名來生不再做林燕妮,與在2018年六月在《明報》告別作,林燕妮筆下寫明若造物主另有工作向她分派是樂於接受,有著基督教觀而離世,又著鮮明的轉變。2013年3月決志信主後,林燕妮在文章中分享了生命的轉變:在過去半年來林燕妮每星期都上教堂,星期一例必到朋友家聽解牧師研經。她寫下當時候到臨了,她重新接觸基督教的日子便來了,連生活也正常了。別問她本人為什麼,因她也不知道,只能說主憐憫她了,來引領她了,又表示正當萬念俱灰時,並不常見的相識朋友叫上教堂,她機械人似的去了。料不到上教堂和研經給她帶來一抹抹的暖意,世界不那麼冷了,她慢慢喜悅起來了,彷彿有一雙看不見的溫柔的手輕輕地把她拉走。2014年,在基督教刊物《天使心》曾邀林燕妮親自執筆封面題材為《你不曉得的林燕妮》,剖析自己對喜樂、對愛情、對死亡等看法,自白是鄭秀文向她分享主的資訊,自述直至她遇上了上帝,才找到了溫暖,當中她寫下「佛教要我們捨得任何東西,不過佛是比較孤獨的,我需要一些人氣,故隨基督教。」可見晚年由佛教已改信基督新教。2018年5月31日林燕妮離世。2018年7月初,在位於香港金鐘的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舉辦《林燕妮追思會- 美麗的見證》,八十年代知名歌星蔣麗萍亦在場分享點滴,原來始於2012年林燕妮在蔣麗萍家中查經,並在2013年正式決志信主,並分享當年目睹林燕妮送別母親的思緒,在林燕妮病患其間與團契組員之間互動,蔣麗萍更即場獻詩《歸回》送別致友。2018年7月18日,在香港書展2018 舉辦「林燕妮香港七十年代愛情文化觀」講座,配合當年年度主題「愛情文學」,邀請林燕妮生前部份摰友林若芬、甘國亮及陶傑,以多角度剖釋最真實的林燕妮,作為書展序幕。家庭、罹病與逝世.林燕妮共有兩弟一妹,在生前不斷送別好友,家中親人一一離世。她於1960年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念暑期班時,曾獲受李忠琛所託的李小龍照顧,1966年與李忠琛結婚。但林、李2人於1971年離婚,兩人有一子李凱豪。1973年7月20日,前夫李忠琛的胞弟李小龍逝世。1981年,排行第三的妹妹林雁妮因淋巴癌逝世。2003年11月16日,大弟林振強於亦因淋巴癌病逝,2003年12月30日,小弟林振剛亦同因淋巴癌逝世。2004年11月24日,前同居男友黃霑逝世。2005年初,林燕妮的父親因心臟病去世,2008年,前夫李忠琛因心臟病逝世。2014年1月21日,林燕妮的母親去世。2016年,林燕妮確診患肺癌,曾接受化療及電療。2018年4月,林燕妮的好友之一,資深傳媒人餘家強在蘋果日報的專欄表示,近年林燕妮迴避見客很決絕,他和彼此的共同朋友馬浚偉相約她亦不果,而近來更不能直接聯絡到她,餘家強兩度藉專欄表達對林燕妮的擔心,並公開呼籲希望她能報平安。於林燕妮離世前約一星期,餘家強接到林燕妮秘書的電話,著他聯絡馬浚偉一起到林燕妮的家見她。餘家強憶述當日抵達林家時,已見到鄭秀文與倫永亮在林燕妮的房中,大家閒話家常。餘稱林燕妮當時非常清醒,但並沒談及自己的病況。林燕妮確診患上肺癌後,少數仍有往還的好友之一葉雅媛曾兩次問她,還有沒有心事未了,或想做而未做的事,林燕妮起初說沒有,後來她表示想寫一本書,自己什麼都寫過了,唯獨未寫過男朋友,而自己曾有過七十六個男朋友。2018年5月31日,她因肺癌在養和醫院證實離世,享年75歲。林燕妮去世前幾年一直深居簡出,亦從沒對外界透露患癌訊息。2005年,曾有媒體報導她有淋巴腫瘤,但遭她否認,並表示只是甲狀腺生良性瘤。2009年至2011年,林燕妮亦曾多次出入醫院,曾於一年內動三次手術,部份手術和盲腸炎及腹膜炎有關。期間,2009年TVB翡翠臺電視節目《正識第一》第一輯,林燕妮因早已答應好友馬浚偉任他的拍檔,當時抱恙住院的她仍堅持於錄影當日出院,並以衣服遮掩身上掛著的放血袋,發著高燒,赴該節目錄影拍攝。2011年也曾傳出林燕妮患淋巴腫瘤的訊息,但她亦否認其事,並強調只是甲狀腺出現問題。2018年林燕妮因肺癌逝世後,和她相識多年的鄧達智聲稱林燕妮曾經於約7、8年前有淋巴癌,但當時不是很嚴重。2018年6月6日在《明報》副刊刊出專欄〈寂寂燕子樓〉,她的最後一篇文章《我又見到永恆》分享著,人生苦樂共存,路還是要走下去。可說,死亡就可以一了百了。也不是的,天堂的路,更加要開心地走。她寫下相信天堂是美,因為天堂早在她自己的心內。曾經嘗過苦,不再是什麼一回事,而她思念是種溫馨,如果有一天,燕子樓空,不用驚訝,莫問佳人何在。只要明白,她表示溫馨思念是健康的想法便可,最惱人說不要想不要想,為什麼不想。林燕妮會說:「思我念我,常常」,又問為什麼總要將人的生死劃下界線,肉身消失沒關係,精神不滅才是永恆。所以,林燕妮筆下容她先跟各方好友、摯愛讀者說句,每天記她念她多一些就好。如果有一天,造物主另有工作向她分派,她是樂於接受,有緣自會再相逢,紅塵總有別,揮揮手,抬眼看,她又見到了永恆。以文章告別讀者及世人。2019年4月14日,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於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中向林燕妮連同其他已故電影人致敬。其他. | 736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林燕妮",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67"
} |
君比,原名馮忻忻,香港出生,香港青少年讀物作家。2006年及2011年曾獲得香港《中學生好書龍虎榜》最受歡迎作者,在2007至2013年間更連續7年在香港教育城「十本好讀」選舉中當選「我最喜愛的作家」,著作有長篇系列《叛逆歲月》25集、《叛逆青春》系列5集及番外篇、《夜青teen使》系列11集等等,關注青少年的心靈,道出年輕人的心聲,引起中小學生的共鳴。「君比」這個筆名是來自她的一篇得獎小說《君比》,英文譯音。她擅長於描寫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心態和情感上的轉變,描寫得特別細緻,而且有不少都是真人真事改編,一定程度反映社會現實。君比全職寫作,並經常到全香港各中、小學推廣閱讀及寫作。2020年2月24日,君比的Facebook專頁發出帖文,表示君比在2月23日晚上因癌症與世長辭:「我們親愛的君比,勇敢抗病多時,無奈因病情惡化,她已經於2020年2月23日晚上平平安安的離開我們。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愛戴與支援。」簡歷.君比早年就讀天神嘉諾撒學校和德蘭中學。中學時曾於香港青年總商會舉辦之徵文比賽獲獎,並因此引起寫作興趣。1984年赴美留學,先後就讀於華盛頓州的公撒格大學及俄勒岡州的俄勒岡大學。大學期間創作了小說《君比》,並以此作品贏得第16屆青年文學獎優異獎。回港後於母校德蘭中學任教,並於1989年在《明報》校園版撰寫“Miss絮語”專欄。這個專欄以一位年青教師的身份去看當時學生與學生之間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很受學生歡迎,並拉近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之後陸續有在《公教報》、《突破少年》等刊物投稿。1996年,君比獲邀拍攝香港電臺電視劇《春風伴我行》,她以原名馮忻忻參與演出。作品列表.君比的作品主要以高小及初中的學生為物件,作品包括:叛逆歲月系列奮進少年系列叛逆青春系列[已完結]夜青teen使系列心靈小故事港孩心語系列心靈成長系列穿越時Home其他飛躍青春系列:君比‧閱讀廊-成長路上系列其他其他夜青天使系列其他合著作品君比‧閱讀廊-漫畫少女偵探系列作品獎項.叛逆青春系列.「香港教育城」與「香港閱讀城」,這兩個名字都是屬於同一個機構。 | 737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君比",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73"
} |
兒童文學的定義,是指以兒童為閱讀物件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在世上已有很長久的歷史,最早的兒童文學並非休閒讀物,多數由成人作品改編且具有說教意涵;若不適合孩子或未針對兒童而改編就不能算作兒童文學,像是原來是為了寫給成人閱讀且帶有情色的格林童話,經過多次的修改後才逐漸演變為兒童可以閱讀的兒童文學。兒童文學的範疇.兒童文學大部份由成人所創作或由成人文學改編而來,早期的動機是教育兒童或重造童年。由兒童創作的兒童文學也有,但是因為兒童創作常流於塗鴨或不符合藝術,仍須由成人鑑定是否為具文學價值。西方在近代有《羅賓漢》、《圓桌武士》等向兒童灌輸正確價值觀的故事讀物,但這兩本故事書,都是從成年人的文學作品裡面濃縮出來。第一本真正針對兒童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是1744年,由約翰·紐伯瑞。中國古時有為兒童寫的童蒙作品,到了民國時期的《稻草人》才出現中國第一本針對兒童編寫的兒童文學作品。現時出版界普遍根據年齡劃分兒童文學的類別,這個分類與皮亞傑有關兒童成長發展的理論相吻合。這幾個類別分別如下:對於學前兒童,無字的繪本對他們非常適合,使兒童只看圖也可以理解整本內容。無字的繪本吸引住兒童閱讀的興趣後,有插畫與文字的兒童故事書就是協助兒童邁入有字導讀課的好幫手。此外,兒歌、兒童戲曲、少年小說都可廣義的列入兒童文學的範圍,但單純的兒歌旋律或表演舞蹈不在文學範疇。16至19歲的讀者一般被稱呼作「年青的成人」(--),他們的年歲已超越了兒童文學的範疇。然而,這個年紀的青成人的特有問題,在今時今日的社會已慢慢開始在青春期讀者群的生活裡出現:戀愛、欺凌、濫用藥物、自殺、身份認同等問題現在也成為了以青春期讀者為物件的兒童文學題材。而日本以似漫畫包裝的輕小說,又是一類試圖把習慣了影象思考的青少年讀者,拉回成年人抽象思考的作品。歷史演進.古代.遠古時期的兒童文學是不識字的說書人對兒童所述說的故事,通常都沒有任何書面紀錄可供後世參考。最早有以文字型式流傳是在公元前1,300年的古埃及,自此之後兒童文學開始在寫作型式的文學作品中出現,諸如公元100至200年間阿普列烏斯,許多證據顯示許多之後童話故事集裡的故事都是根據民間故事重新編寫而成的。這些故事合集通常根據更古老的民間故事而來,像是《一千零一夜》、《吸血鬼的故事》。除了這些合集之外,中國的道家哲學家,像是列子與莊子,也都將一些童話故事與寓言以他們的表現方式出現在他們的哲學思想中。而日本童話故事桃太郎日本古代的農村,祖父母在晚上向兒孫比手畫腳說故事,口耳相傳,一代傳過一代,而成為現在通行的童話故事。而在較廣泛的定義中,《伊索寓言》是西方世界第一本著名的童話集。而首先嘗試不僅僅是儲存童話故事中的角色個性也同時保留故事風格的,是德國的格林兄弟。但諷刺的是,雖然格林童話第一版是民俗研究學者的寶庫,但為了保證銷售量及受歡迎的程度,格林兄弟在後來出版的版本中也開始改寫書中的故事。格林童話集的轉變不只將內容偏離原有的民間故事,也影響了原有的民間故事的面貌。除此之外,格林兄弟也沒有收錄一些德國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其理由是他們認為這些也曾在查爾斯·佩羅的故事集出現過的故事是法國故事而非德國故事。獨立創作童話故事並使之獨立成為成熟的兒童文學的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安徒生的童話是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近代.1880年卡洛·科洛迪在義大利出版的作品《木偶奇遇記》,被認為是早期兒童文學經典之一,曾拍成電影逾二十次。出版於1876年馬克·吐溫所著作的《湯姆·索亞歷險記》成為為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品。1900年至1920年出版的美國的一系列童話故事《綠野仙蹤》影響日後世界兒童文學至深。1908年出版的《騎鵝歷險記》是瑞典著名作家塞爾瑪·拉格洛夫寫的一部著名的長篇童話小說,它也成了一部世界名著。1937年出版的小說《哈比人歷險記》,是J.R.R託爾金原本為兒子所寫的一部童話,但託爾金此書在兒童文學界未有名氣。之後1943年出版安託萬·德·聖-埃克絮佩裡所著之法國童話作品《小王子》,被譯成百多種語言,也被拍成電影、改編成話劇演出。在1950年代由著名的英國作家克利夫·史戴普·路易斯所著《納尼亞傳奇》,成為英美兒童文學經典之一。兒童文學理論.兒童文學的概念定位.司徒秀薇在《怎樣指導初小學生的閱讀》一書裡指出:兒童的行為均以“追尋快樂,減少痛苦”為原則。如果在他的經驗中,覺得看書或聽故事是一件享受的事,他會將它們與積極的感受連成一片。因此,兒童文學的最基本原則,在於可以導引兒童享受閱讀的過程,否則,一本書的內容不管怎樣好,如果不能引起兒童的閱讀興趣,也是失敗之作。簡單而言,好的兒童文學該符合以下概念:兒童文學的可讀性特徵.可讀性,狹義的界定,是指容易被瞭解的程度。根據辛普森在World Book Encyclopedia「可讀性公式」一節中,歸納了六個影響可讀性的重要因素:以針對兒童的興趣與教育並重為特徵,由於某些兒童文學具啟發性與教育性,成人也適合閱讀。許多成人作品引用了童話故事而改編,在購書時要先弄清楚,欲購買的的書籍是從什麼語言、依據什麼版本翻譯,並仔細審閱其序、內容。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的關係.最初童話故事的聽眾除兒童之外也包括成人,因為許多兒童尚未識字,須由成人口述講授,許多證據顯示許多之後童話故事集裡的故事都是根據成人的民間故事重新編寫而成的。這些故事合集通常根據更古老的民間故事而來,像是《一千零一夜》、《吸血鬼的故事》。許多兒童文學中的童話典故被成人文學大量引用,在傑弗瑞·喬叟的《坎特伯裡故事集》、史賓賽的《仙后》以及莎士比亞的舞臺劇之中。《李爾王》的故事中被認為引用了大量的童話典故。在十六及十七世紀期間,義大利的Giovanni Francesco Straparola在《愉快的夜晚》、夏爾·佩羅和巴吉雷的童話集中包含了許多童話故事最早的型式,但這些編者也重新詮釋這些故事以符合文學的效果。兒童文學與教育的關係.兒童文學的教育價值有語言教育、人格教育、合群合作、同理心、見賢思齊...等。大體上,兒童讀物出版與類別的多寡,以及讀物品質的高低,可粗略反應出該國家的經濟發展情形,以及文化、技術的進步程度;同時,也是該國文化素質與國民教育的參考指標。 | 737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兒童文學",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78"
} |
唱片騎師是指選擇並且播放事先錄好的音樂,並在現場以電腦、、混音,製造出不同於原曲的獨特音樂,來為他人帶來娛樂的人,工作地點可能是電視臺或廣播點唱節目,或者在其他一些聚會中表演,比如舞廳、舞會以及演唱會。DJ有許多不同的型別,以符合不同的表演場合的需求。一個DJ的表演風格和表演技巧必須反映出這些需求。比如說,結婚典禮上的DJ除了播放音樂外,他們可能也必須扮演典禮主持人的角色,要去介紹宴會的焦點、主角以及帶領來賓互動等。銳舞派對中的DJ則必須在他們的表演中呈現出較多的放歌技巧,例如以電子音(電音)重新混合流行歌等,以維持現場的氣氛和帶動現場。歷史.在19世紀末,隨著家用留聲機的大規模市場營銷,播放錄製音樂供舞蹈和派對使用開始興起。英國廣播電臺DJ 吉米·薩維爾於1943年舉辦了他的第一個現場舞會,當時他使用了一臺單轉盤和一個臨時音響系統。四年後,薩維爾開始使用兩臺焊接在一起的轉盤,形成了一個單一的DJ控制檯。 1947年,巴黎的Whisky à Gogo成為了第一個迪斯科舞廳。 1959年,德國的第一個迪斯科之一Scotch Club在亞琛開業,來訪的記者克勞斯·奎里尼在播放唱片時發表評論,主持觀眾遊戲並宣佈歌曲。他播放的第一首歌是拉萊·安德森的熱門單曲Ein Schiff wird kommen。20世紀60年代,魯迪·博扎克開始製作第一個DJ混音臺,這是專門為DJ混音設計的調音臺。在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牙買加音響系統文化中,製作人和音響系統操作員; 電子操縱空間; 來自大眾媒體的聲音材料的聲音操縱; 和其他創新技術中的混音音樂。 眾所周知,牙買加舞廳文化對美國嘻哈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DJ 唱盤技藝的起源與直驅唱盤的發明有關。早期的皮帶驅動唱盤對於唱盤技藝和混音來說並不適用,因為它們啟動時間較慢,並且容易磨損和損壞,因為皮帶會在倒放或刮擦時斷裂。 第一個直驅唱盤是由工程師小畑修一在松下發明的, 總部位於大阪,日本。 它取消了皮帶,改用電機直接驅動放置在其上的唱片。 1969年,松下將其釋出為SP-10, 市場上第一個直驅唱盤, 也是他們有影響力的Technics系列唱盤機的第一個。1972年,Technics開始製造他們的SL-1200唱盤機,採用高扭矩直驅設計。 SL-1200啟動迅速,其耐用的直接驅動使得DJ能夠操縱唱盤,就像刮擦技術一樣。嘻哈DJ開始將Technics SL-1200作為音樂樂器使用,以使用刮擦和節奏混合等唱盤技藝技術操縱唱片,而不僅僅是混音唱片。這些技術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DJ庫爾·赫克、大巫師西奧多和非洲·邦巴塔等人發展出來的,當時他們使用Technics的直接驅動唱盤,發現即使DJ在唱盤上前後晃動唱片,電機仍然會以正確的每分鐘轉數繼續旋轉。1980年,日本公司羅蘭釋出了TR-808,一種模擬的節奏/鼓機器, 其中有獨特的人工聲音,如其低沉的低音鼓和銳利的小軍鼓,以及類似節奏的節奏. 黃魔術樂團在1980年使用該儀器影響了嘻哈先驅非洲·邦巴塔,之後TR-808將被廣泛採用於嘻哈DJ中,808聲音至今仍然是嘻哈音樂的核心。 1981年釋出的羅蘭TB-303,一種低音合成器,對電子舞曲流派,如techno和house音樂產生了類似的影響, 還有羅蘭的TR-808 和TR-909鼓機。1982年,CD格式釋出,推動了數字音訊的普及。1998年,第一個MP3數字音訊播放器,Eiger Labs MPMan F10,推出。同年1月,在BeOS開發者大會上,N2IT展示了FinalScratch,這是第一個允許DJ透過特殊的時間編碼黑膠唱片或CD來控制MP3檔案的數字DJ系統。 雖然這一新概念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在“死忠的黑膠DJ”中流行起來,但這成為數字DJ革命的第一步。製造商與計算機DJ先驅合作,提供專業認可,第一個就是教授詹姆DJ峰會”,以幫助傳播這項新興技術的優勢。2001年,Pioneer DJ開始製造CDJ-1000 CD播放機,使得數字音樂錄音與傳統DJ技術的結合首次成為可能。隨著2000年代的進展,膝上型電腦變得更加強大和負擔得起。DJ軟體、專業的DJ音效卡以及DJ控制器被開發出來,供DJ使用膝上型電腦作為音樂而不是使用唱盤或CDJ。在2010年代,與之前的膝上型電腦一樣,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變得更加強大和負擔得起。DJ軟體被編寫成在這些更加便攜的裝置上執行,而不是在膝上型電腦上,儘管膝上型電腦仍然是DJ的常見計算機型別。參看. | 738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唱片騎師",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82"
} |
威廉·羅恩·哈密頓爵士,愛爾蘭數學家、物理學家及天文學家。哈密頓最大的成就或許在於重新表述了牛頓力學,創立被稱為哈密頓力學的力學表述。他的成果後在量子力學的發展中起到核心作用。哈密頓還對光學和代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貢獻,因為發現四元數而聞名。他的妻子海倫·瑪俐亞·貝雷是一個牧師的女兒。哈密頓死於1865年9月2日,被安葬在都柏林傑羅姆山公墓。傳記.早年生活.威廉·哈密頓是莎拉·赫頓九個孩子中的第四個,他們住在都柏林多米尼克街。三歲時,父母就將他送到都柏林城外的小鎮特林。十八歲以前,哈密頓都沒上過小學、中學,由其執掌學校的叔伯James Hamilton指導。他平常喜歡游泳與觀察田間的小動物,也喜歡文學,成為數學大師後,仍不斷賦詩填詞。他一直認為文學與數學是近似的學科--都是抽象思維的文字與符號。他寫道︰「詩與數學是近親。」。其十八歲入讀都柏林大學時雙主修古典學及數學,並早於1827年畢業前已獲委任為天文學教授,其後在敦辛克天文臺受聘終身。哈密頓在十九歲時經歷他的初戀。他的手記中未曾留下對方的姓名,後人只知道他不斷地寫情詩追求那位初戀情人。可惜哈密頓能計算最困難的數學方程式,卻無法計算女孩的感情方向。由於三年的學業恰好錯過,在一年後,他心儀的女孩嫁給別人。光學和動力學.他首先建立了光學的數學理論,然後把這種理論移植到動力學中去。他在1834年的論文《動力學的一種普遍方法》中,提出了著名的「哈密頓最小作用原理」,即用一個變分式推出各種動力學定律。他把廣義坐標和廣義動量作為典型變數來建立動力學方程──哈密頓方程。他還建立了與系統的總能量有關的哈密頓函式,這些工作推動了變分法和微分方程理論的進一步研究,在現代物理中得到廣泛應用。四元數.四元數使用於計算機圖形學、控制理論、訊號處理、軌道力學,主要用於表示旋轉與方向。語言和文學.哈密頓還精通多種語言。除了歐洲語言之外,他還懂得波斯語、希臘語、拉丁語、希伯來文、古代巴勒底的巴比倫文、印度梵語、佛教原典所用的巴利語、義大利語、法語、阿拉伯語、孟加拉語、巴基斯坦語、馬來語、梵文和中文等。主因是他在十三歲前都受其叔父語言學家詹姆斯·哈密頓照顧。哈密頓很喜歡文學,在大學期間,他不但修讀數學,還有修讀古典文學。 | 738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威廉·哈密頓",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83"
} |
油尖旺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處九龍半島西南部。根據2021年的人口統計,油尖旺區的人口有310,647人。油尖旺區是香港十八區中面積最小的一個。油尖旺區娛樂場所聚集,流動人口眾多,加上歷史因素,治安和衛生情況一直較複雜。歷史.「油尖旺區」由1982年成立的「油尖區」及「旺角區」於1994年合併而成。名字由該區的三個主要區域——油麻地、尖沙咀和旺角的字首組合而成。在合併以前,旺角區一直是全香港面積最小的區。旺角區雖然面積小,但人口密度極高。即使現在油尖旺區有20個區議會議席,當中有10個議席也是在以前的旺角區或在旺角區旁邊的西九龍新填海區。油尖旺區當中的旺角區歷史比人們想像的要悠久得多。例如,二零零四年五月七日在旺角豉油街和通菜街交界處的考古發現,顯示最晚在東漢時代,旺角區已經有居民(該考古遺址還發現兩晉時期和唐代的陶器,炊具等 ).根據郭裴《粵大記》記載,油尖旺區的尖沙咀早於明朝已有人聚居,不過,旺角地區直到19世紀之前仍頗為荒蕪,只有數條村落。清代嘉慶二十四年刊行的《新安縣誌》,標有芒角,尖沙咀村而還沒有油麻地的名字,估計油麻地是在香港被英國管治後,才開始興旺。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大清帝國軍隊曾派重兵駐守,並與英軍多次交戰。1860年,根據《北京條約》,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被割讓予大英帝國,範圍包括現時整個油尖旺區。其後該地得到大力發展,至今已演變成為繁榮的市區區域之一。2017年市區重建局推行油旺地區規劃研究,探討油麻地及旺角兩個舊區的土地使用效益及復修模式,以更佳方法善用土地,應付社會各種發展需要。民政事務專員.現任油尖旺區民政事務專員為餘健強先生,於2020年3月18日接替蔡亮出任該區專員。統計資料.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油尖旺區的人口資料如下:社群環境.私人屋苑.大型商場.油尖旺區是香港商場最多的地區。區議會.油尖旺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油尖旺區的事務,共有20名議員,現屆油尖旺區議會由民主派主導,在有部分議席出缺下現時7名議員當中4名為民主派議員,3名為建制派議員。 | 738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油尖旺區",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87"
} |
旺角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範圍.在旺角未被併入油尖旺區以前,當時旺角區議會的範圍北至界限街、東至以九廣鐵路路軌為界、南至登打士街、西面服務範圍亦包括大角咀,而旺角大角咀兩地則以渡船街及塘尾道連線。西九龍填海工程完成後,油麻地避風塘位於櫻桃街以南,渡船街以西奧海城至富榮花園一帶的新填海地段則被官方稱為旺角西。同時由於早年地下鐵路車站命名的關係,弼街至界限街一帶的地方亦會被部分人稱為「太子」,由於只是民間稱謂,故未包括在官方地圖中,情況與佐敦和天后近似。歷史.旺角古稱芒角,古時此處芒草叢生而地形像一隻牛角伸入海,故稱為芒角咀,附近的村落便名為芒角村。芒角這個地名,見於清代嘉慶二十四年刊行的《新安縣志》;但芒角的歷史比載早上一千多年,起碼在東漢時期已經有村民定居,証據是區內的通菜街曾經發掘出大量東漢、晉朝和唐朝陶器和製陶工具。今日繁忙的彌敦道起初是海岸邊,前人就地取材燒貝殼造灰窰。根據《新安縣誌》,芒角村以客家村民為主,約有200名居民。芒角村位於今日的弼街與通菜街、西洋菜街、花園街一帶附近,背靠一小山,村民以種菜、種花、養豬和養雞維生。1860年起芒角隨著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村民紛紛把所種的花朵、蔬菜和所養的禽畜運往香港島出售。由於他們多乘坐蜑民的船隻渡海,而當時蜑民水上人呼「芒」為「望」,因此英國人依照蜑民的口音,把芒角叫作--。大約在1880年代初起,望角取代芒角成為該地地名。而旺角一詞,在1887年憲報內,政府已開始使用旺角作地名。旺角的發展在油麻地之後。1900年代初香港政府開始在望角咀海邊一帶填海及興建避風塘,設有碼頭和道路,新發展區被名為旺角,取其興旺之意,被華文報章所使用。而原有積水菜田因為免滋生蚊蟲而被填平,發展出洗衣及染布等輕工業,至1918年人口增至五千。芒角村於1920年代中被清拆,讓路予城市發展。旺角取代望角成為該地的主要名字,不過旺角的英文譯名沒有改變,至今仍有水上人叫旺角為望角。戰前的旺角是個工業區,製煙廠、棉織廠及五金廠林立。1932年因為地租便宜,八珍甜醋總店在旺角開辦。在1950年代起該區逐漸轉型為商住區。旺角彌敦道以西都是填海得來的土地,現在的新填地街在1950年代前是海邊。時至今日,旺角已成為一個極為繁盛的購物區和住宅區,同樣亦為九龍西直通新界和港島各區的最大樞紐。特色.特式街道:商場:朗豪坊、MOKO 新世紀廣場、旺角電腦中心、信和中心、好景商場、星際城市、先達廣場、旺角中心、Chic之堡、潮流特區、旺角新之城、兆萬中心、皆旺商場、瓊華中心、家樂坊、奧海城、海富商場、THE FOREST及T.O.P。行人天橋系統:已不存在:潮流文化.由於旺角及附近一帶的商店多售賣潮流商品,吸引到不少年輕人聚集。他們一般會被稱為「MK人」,男的被稱為「MK仔」,女的被稱為「MK妹」或「MK女」,他們的衣著打扮則被稱為「MK Look」,MK即Mong Kok的簡稱。環境.旺角生活環境擠迫,曾發表調查報告指出,居民只享有人均0.6平方米,約四分一個廁格的公共空間,遠低於政府訂立的2平方米標準。而香港目前市區人口每人平均只有2.7至2.8平方米的休憩用地,比其他亞洲發達城市如首爾、東京及新加坡的5.8至7.6平方米低,當中貧富地區差距更大,如在山頂、九龍塘及愉景灣等高收入地區,部份居民享有超過8平方米休憩用地。空氣汙染.旺角人口密集,交通流量高,舊樓瀕多,加上發展較早兼欠缺妥善規劃,空氣汙染問題一直為人詬病,往往評為汙染重災區。2008年9月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於旺角行人專用區調查發現,可吸入懸浮粒子汙染超出世界衞生組織訂出的標準達兩倍,再度引起各界關注。環境保護署在旺角彌敦道和荔枝角道交界設有路邊空氣質素監測站,每日24小時測量「路邊空氣汙染指數」,其後2013年底由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取代。學校.區內名人:交通.本區交通極為方便,港鐵荃灣綫和觀塘綫設有旺角站,而東鐵綫則設有旺角東站,往返港九新界不少主要地區很多時都無須轉乘。途經本區的巴士和小巴路線也特別多。有大量途經彌敦道的路線前往新界西和香港島各區,同時亦有不少途經亞皆老街的路線前往九龍東和將軍澳。專線小巴則以前往九龍內的住宅區如何文田、黃埔、土瓜灣、大角咀為主。紅色小巴亦能直達西貢、香港仔、上水等偏遠地區。本區的深宵交通同樣發達,不少通宵巴士路線會駛經旺角或以旺角為總站,亦有不少紅色小巴及綠色專線小巴通宵服務。區議會議席分佈.為方便比較,本表以界限街、東鐵綫、登打士街、渡船街、塘尾道、荔枝角道為範圍。註:以上主要範圍尚有其他細微調整,請關區議會選舉選區分界地圖及條目。 | 739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旺角",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91"
} |
賓陽崑崙關位於中國廣西南寧市東北方向59公里,賓陽縣城西南方30.5公里,處賓陽、邕寧兩縣交界。地處柳州至南寧咽喉地帶,崑崙山東側。秦代尉屠睢征服嶺南後築關,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壘巨石為關,稱作“南雄關”,宋代改名為“賓陽崑崙關”,以崑崙關戰役而聞名。 242國道從此關口西側穿越經過。歷史.唐元和十一年壘石建關,名曰“南雄關”。宋朝易名為“崑崙關”直至今天,關門上刻有“崑崙關”三個大字。宋皇祐五年,狄青在崑崙關夜襲儂智高,這一帶至今流傳著“上元三鼓奪崑崙”的故事。北宋神宗熙寧九年的宋越熙寧戰爭,越軍李常傑率部圍攻邕州。廣南西路安撫史劉彝命廣西都監張守節率3000援軍從桂州南下救援。但張守節畏敵在崑崙關逡巡不前,被李常傑調集主力在崑崙關圍殲,張守節被斬,其部眾投降李朝。由此邕州基本失去獲援的可能,成為孤城。在圍城久攻不克的情況下,越軍利用投降的張守節部會攻城特點,“囊土傅城”之法,將裝滿土的袋子不斷堆積在城牆下,作為登城依託。邕州陷落,全城軍民6萬餘人盡數被屠殺。崑崙關戰役.1926年,南柳公路經山下繞關而出,順坡直下。賓陽崑崙關開始成為桂越國際交通線上之扼要關隘,它控制著賓邕公路,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敵”,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1939年11月15日,日本軍在北海灣龍門港登陸,攻佔欽州、防城後,以一個師團又一個旅團的兵力於24日沿邕欽公路北犯侵佔南寧,12月4日進佔賓陽崑崙關。桂南會戰打響。國民政府調集四個戰區五個集團軍的兵力參加桂南會戰,以確保桂越國際交通線的安全。第三十八集團軍第五軍奉命主攻賓陽崑崙關,桂軍負責助攻。12月18日凌晨戰鬥開始打響,12月30日第五軍第三次攻克崑崙關,殲敵板垣徵四郎精銳第21旅團5000餘人,21旅團班長以上的軍官死亡達85%以上,敵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被擊斃。這就是桂南會戰第二階段的核心戰役崑崙關戰役。 | 739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崑崙關",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93"
} |
板垣徵四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甲級戰犯。日本巖手人,大日本帝國陸軍大將,歷任關東軍參謀長,陸軍大臣、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朝鮮軍總司令、第七方面軍總司令。九一八事變主要策劃者之一,並與土肥原賢二策劃建立了滿洲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東京審判中,被判處死刑,於1948年12月23日在東京巢鴨監獄被處決。生平.1885年1月21日板垣徵四郎出生於巖手縣沼宮內村,氣仙郡長板垣政徳之三子。1899年入仙台陸軍地方幼年軍校,1901年入陸軍中央幼年學校。1904年陸軍士官學校第16期畢業,同期生知名者:永田鐵山。1919年調到漢口的中支那派遣隊任參謀,在漢口任職時結識了石原莞爾大尉。因為熟悉中國情況,板垣徵四郎在日本陸軍中被奉為的“中國通”。1929年任關東軍高階參謀。1931年和石原莞爾共同策劃了九一八事變。於1932年8月8日晉升陸軍少將,被任命為滿洲國執政顧問,1933年2月開始任奉天特務機關長、1934年9月任滿洲國軍政部最高顧問,12月10日任關東軍參謀次長兼駐滿洲國武官,參與扶植德王成立傀儡政權蒙古軍政府。1936年3月23日任關東軍參謀長等職。1937年3月任第五師團長,在七七事變之後抗日戰爭中,指揮第5師團,先在山西省與閻錫山指揮第二戰區的中國軍隊作戰。太原會戰結束後,板垣的師團調往山東省,沿膠濟鐵路進攻青島。在山東南邊臺兒莊會戰中第5師團之第21旅團擔任日軍救援部隊,在第五戰區國軍包圍下,即將被殲滅的磯谷廉介中將的第10師團之第33旅團的萬餘名日軍,被板垣師團軍開啟缺口而逃出去。1938年-1939年回日本在近衛內閣以及平沼內閣任陸軍大臣兼對滿事務局總裁。平沼內閣倒臺後1939年-1941年,任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策劃汪精衛政權的成立,繼續參與對華戰爭的指揮事宜。1941年7月7日,板垣晉升陸軍大將,調任日本朝鮮軍司令。1943年任軍事參議官。1945年2月1日,復兼任第17方面軍司令官。同年4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日本面臨敗亡之際,1945年4月板垣接替土肥原賢二大將任第7方面軍司令官,司令部設於新加坡,指揮日軍在荷屬東印度和馬來亞等地日軍作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間,板垣率第7方面軍在新加坡向英軍投降。1945年日本戰敗後,板垣徵四郎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定為甲級戰犯,並被判處死刑。1948年12月23日,板垣徵四郎在東京都豐島區池袋巢鴨監獄內被處以絞刑。遺跡.1941年抗戰期間,住在青島的日本人為板垣徵四郎1938年登陸青島而立碑。碑的正面是板垣的手跡“東亞建設之礎”。1945年日軍投降後由民國青島市政府再行改建,重新書寫碑文,石碑的正面是“山海重光”四個金色大字,左側落款“李先良”,右側是“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十三日”。該碑後來被砸毀,帶有“重光”二字的殘碑現藏於青島博物館。世系.板垣氏本姓清和源氏。他家傳曰“太祖板垣兼信的三男板垣四郎義之”。“板垣義之”是1191年屬“南部光行”移動於自甲斐國至陸奧國糠部”雖是傳不確實。他的確實太祖“板垣伴內”是従屬“南部利直”的武士,“板垣政清”有故母系姓佐佐木氏改姓。爾來世世穪佐佐木氏為盛岡藩武士,1871年復姓板垣氏矣。 | 739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板垣徵四郎",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95"
} |
長江三峽又名峽江或大三峽,位於中國重慶市和湖北省境內的長江干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3公里,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跨重慶奉節、重慶巫山、湖北巴東、湖北秭歸、湖北宜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地理概述.長江流過四川宜賓後,經重慶江津到湖北宜昌段被俗稱為“川江”,是歷史上巴蜀、黔通往中國東部唯一的水上通道。川江下游江水穿越中國大陸第二級階梯巫山山脈,形成了長江上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大峽谷,因而該區域被合稱為“三峽”。地質演變.由於不同地區的巖性,三峽有峽谷和寬谷之分,峽谷多位於石灰岩地區,其地岩層質地堅硬,抗蝕力較強,因而河流對其兩岸侵蝕較弱,但垂直裂隙比較發育,水流趁隙而入,對底部侵蝕。隨河床逐漸加深,兩岸坡谷岩層逐漸失去平衡,沿垂直裂隙崩落江中,形成懸崖峭壁。而當河流經過比較鬆軟、抗蝕力較差的砂岩和頁岩地區時,河流向兩旁侵蝕作用加強,便形成寬谷。關於三峽的具體形成有不同說法,地理地質學界較為一致的看法是:距今7000萬年以前,在燕山運動中,川東和鄂西一帶形成了巫山等一系列褶皺山脈。它們由西南-東北走向轉為東西走向,地勢由南向北逐漸降低。這些山脈與北面的巴山之間是一個東西相對低凹的地帶,古長江的峽江段便沿此低凹帶向東流去。而隨著該地區地殼的繼續上升,河流下切愈加劇烈,最終形成三峽。自然景觀.長江三峽風景秀麗。北魏時酈道元《水經注》描述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三峽中有許多著名景點。著名的夔門,位於三峽的入口處。兩岸山崖刀劈斧砍,十分壯觀。自古就有:“夔門天下雄”的說法。巫峽南北兩岸的巫山以十二峰最為壯觀,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具魅力,相傳它是幫助大禹治水併為船工導航的仙女化身。西陵峽則中有著名的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黃牛峽、燈影峽等。長江三峽亦有“瞿塘雄、巫峽秀、西陵奇”之稱。人文景觀.東晉袁山松《宜都山川記》中述三峽壯景:“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餘來踐躋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見矣。其疊崿秀峰,奇構異形,固難以辭敘。林木蕭森,離離蔚蔚,乃在霞氣之表。仰矚俯映,彌習彌佳,流連信宿,不覺忘返。目所履歷,未嘗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觀,山水有靈,亦當驚知己於千古矣。”李白詩《早發白帝城》中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即描述此地。文物古蹟.雖然在三峽工程獲得通過後全球文物考古工作者進行了長期的搶救性發掘工作,但在三峽工程主體建設完成,開始蓄水後,仍然將會有大量未被髮掘的文物和無法採取保護手段的文物遺蹟(如懸棺、石刻等)被淹沒在長江之中。三峽水電.自1919年孫中山《建國方略》“實業計劃”中提出構想以後,長江三峽陸續考察、爭論建壩事宜持續了接近100年,直到1994年三峽工程正式開工。1944年國民政府聘請美國墾務局設計總工程師薩凡奇來華考察,薩凡奇對三峽進行了10天的考察,隨後寫下了著名的《揚子江三峽初步報告》。此計劃呈交國民政府和美國總統羅斯福後,引起轟動。1958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南寧召開,三峽工程第一次被拿到正式會議上討論,並引起激烈論戰。最終擱置了工程上馬。此後30年,三峽工程又經歷了多次爭論。80年代初,工程再次被提上日程,經過反覆討論、考察,工程上馬再度被延緩。1992年3月6日,可行性報告被拿到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審議。同年4月3日人大2633名代表投票透過《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但在此次投票中有近1/3未投贊成票,在之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大表決史上從未出現過。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開工。2006年5月20日,位於湖北宜昌三鬥坪的長江河段三峽大壩主體部分完工。其他.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5元、第五套人民幣10元的背面分別以巫峽、瞿塘峽夔門作為圖案裝飾。 | 7397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長江三峽",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397"
} |
集郵是指蒐集郵品,是一種興趣、學問及投資。透過收集、研究各種郵品,集郵者除了學會世界的歷史、地理、花草魚蟲以及人物等相關的知識以外,還可以培養出一種禪定的情趣和修養耐性。估計全球有3000萬集郵者。郵品不僅包含郵票,還包含郵政機構發行和使用的封、片、簡、戳等郵政用品。郵品形式多樣,包括首日封、國際郵資航空信封、紀念封、原圖卡、明信片、小全張、小本票、小型張、紀念郵戳、郵柬等。對於一些較小的國家來說,集郵者是主要的財政收入由於香港的功夫電影流行,還有一些非洲國家以李小龍及成龍的功夫明星出版郵票,此外朝鮮亦以臺灣著名歌星鄧麗君為題出版郵票,賺取外匯。有些國家會專門針對集郵者發行設計精美的限量郵票,瑞士人菲利普·馮·費拉里是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集郵家。費拉里十一歲時由母親加里埃拉公爵夫人教導他集郵。1888年他母親去世時留給他2500萬美元,費拉里開始僱用秘書專門為其購買世界各國郵票。費拉里本人經常光顧巴黎的各大郵票商店,不惜巨資四處蒐羅珍郵。1878年費拉里以一萬五千美元買下澳洲新南威爾士總督庫珀爵士的澳大利亞郵集。後來又買下愛德華·培根的日本郵集,他曾經收藏了世界上四分之三的珍貴郵票。直到1917年5月20日費拉里外出尋求一枚瑞士珍郵,回旅館時在計程車上心臟病發作身亡。費拉里個性孤僻,生平從不參加任何郵展,集郵的目的純粹孤芳自賞。費拉里死後,他生前收集的郵票大部份被沒收充公或拍賣。1921年法國政府公開拍賣費拉里的郵集,所得的款項作為德國戰爭賠償費的一部分。1921年6月23日,巴黎的德律烏特飯店的大廳裡舉行世界最大郵集的首次拍賣,當時世界著名集郵家均雲集巴黎,遺集分為8056組,從1921年6月至1925年11月先後拍賣14次,共拍得142.82萬美元。中國著名集郵家周今覺亦參與當時第12次拍賣的盛會。不少學校都鼓勵學生集郵。一般認為集郵的好處是怡情、益智、儲蓄。由於郵票經常過份炒作,常出現非理性爭購的熱潮。1891年1月22日香港發行的「香港開埠五十週年」全球第一套加蓋改值紀念郵票,有女皇頭像郵票加印英文「香港金禧紀念」,因發行只得五萬枚及每人限購二十枚而在郵局早上開啟大門一刻出現人踩人混亂情況,最後導致兩位葡萄牙人被擠死、一名荷蘭水兵被擊斃。 | 741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集郵",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413"
} |
威廉·亨利·蓋茨三世,KBE,暱稱比爾·蓋茨,是一名美國著名資本家、投資者、軟體工程師、慈善家。他與保羅·艾倫一起建立微軟公司,曾任微軟董事長、CEO和首席軟體設計師,並持有公司超過8%的普通股,也是公司最大的個人股東。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蓋茨曾經連續13年蟬聯世界首富。2008年6月27日離開微軟公司,並把580億美元個人公司財產捐到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福布斯》雜誌2014年美國富豪排名,蓋茨以812億美元資產重登榜首。蓋茨在彭博億萬富翁指數和福布斯2019年億萬富翁排行榜中名列第2位,資產達到1,000億美元,他在2019美國400富豪榜以1,060億美元的資產排名第2。2020年4月,《富比士》公佈的全球富豪榜,蓋茨以淨資產980億美元,排名第2名。他在《富比士》2020年9月公佈的美國前400大富豪排名榜排名第2名,資產達1,110億美元。蓋茨在2000年1月辭去微軟執行長。他仍然擔任董事長,併為自己創立一個新職位「首席軟體架構師」。2006年6月,蓋茨宣佈,他將在微軟的全職工作轉變為兼職工作,他漸漸的轉移他的職責。他於2014年2月辭去微軟的董事長,同時仍作為技術顧問,協助新任命的執行長納德拉。2017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2020年3月,蓋茨離任微軟及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董事。此後他僅在微軟內部擔任CEO納德拉和其他高管的「技術顧問」。早年生活.1955年10月28日,蓋茨出生於華盛頓州西雅圖的,父親老威廉是當地的著名律師,他過世的母親瑪麗是銀行系統董事,他的外祖父馬克斯韋爾曾任國家銀行行長。蓋茨和兩個姊妹一塊長大,曾就讀於西雅圖的公立小學和私立的湖濱中學,在湖濱中學蓋茨認識了保羅艾倫,蓋茨是一名出色的學生,在他13歲時候就在湖濱中學接觸到了ASR-33電傳打字機並開始了電腦程式設計,他編寫的第一個程式是三連棋。而後的1971年3月,一家位於俄勒岡州波特蘭的資訊科學公司曾找到湖濱中學的蓋茨等人,請他們幫忙編制程式,但蓋茨等人提出按版權協議和專案產品規定收費,最終他們獲得了這個程式利潤的10%,並獲得應得的版權費等,所以蓋茨常以個人自由和維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而聞名。在蓋茨17歲那年,艾倫推薦給蓋茨一款英特爾軟體公司推出的一款名為Intel 8008的處理器晶片,之後他們用其設計了一款計算交通流量的機器,併成立了。在蓋茨進入哈佛大學前,曾在華盛頓特區擔任一名眾議院服務人員,在其實習期間,曾以每枚5美分的價格買入5000枚麥戈文-伊格爾頓紀念章,之後當麥戈文將擠出總統候選人時,他以每枚25美分的價格賣出了這些紀念章,賺了數千美元。而後的1973年,蓋茨參加了SAT考試,獲得了,之後進入哈佛大學成為了一名新生。他在前任的微軟執行長巴爾默家的大廳住了下來。在哈佛期間,蓋茨開發了一個程式語言版本,並為第一家微型計算機公司的Altair 8800設計了BASIC解譯器。在大三那年,蓋茨離開了哈佛,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微軟。他於1975年與保羅一起創立了微軟公司。蓋茨認為電腦將會是一個寶貴的工具,它們將出現在每個辦公室、每一個家庭的桌面上。在這樣的理念之下,他們開始為個人電腦開發軟體。蓋茨本人對於電腦領域的先見之明是微軟及其軟體產業成功的關鍵。在蓋茨的領導下,微軟不斷追求發展和改善電腦軟體的技術,使之更容易操作,更具成本效益和令使用電腦的人更感方便。微軟.BASIC語言.在1970年代,還在哈佛大學讀書的蓋茨與夥伴保羅·艾倫一起為Altair 8800電腦設計Altair BASIC解譯器。Altair是第一臺商業上獲得成功的個人電腦,而BASIC語言是一種易用易學的電腦程式設計語言,蓋茨與艾倫所開發的BASIC版本就是後來的Microsoft BASIC,也是MS-DOS作業系統的基礎,而後者又是微軟公司早期成功的關鍵。Microsoft Basic後來成了Microsoft QuickBASIC,並逐漸演變成為今天依然流行的Visual Basic。在1970年代早期,蓋茨寫了一封著名的《致愛好者的公開信》,震驚了資訊界。蓋茨在公開信中說:「有誰會在沒有任何報酬的情況下來做這些專業的工作?什麼樣的愛好者可以為他的產品投入三年的開發時間,並且發現所有的錯誤、編寫檔案以及免費釋出這個產品?」蓋茨宣稱電腦軟體將會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市場,資訊愛好者不應該在未獲得原作者同意的情況下隨意複製電腦程式。但是當時的資訊界受到駭客文化影響,認為創意與知識應該共享。蓋茨隨後離開校園,一手創辦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微軟公司,並逐漸將軟體產業化。與IBM合作.但是蓋茨的商業手法往往招至非議,其中之一就是MS-DOS的在1970年代末,IBM正在計劃進入個人電腦市場,並在1981年正式推出了IBM個人電腦。IBM需要為自己的產品尋找基於英特爾x86系列處理器的合適作業系統。IBM在與另一家公司簡短談判後找到了微軟,據稱微軟在手上沒有任何籌碼即提出DOS一詞。而微軟則又在未告知自己正在與IBM談判的情況下,靠關係找到了西雅圖電腦公司,以據說是5萬美元的價格向該公司購買他們所開發的作業系統。微軟將該軟體更名為PC-DOS,再授權IBM使用該作業系統。微軟還與其他電腦生產商談判,將經過更改後的MS-DOS系統安裝到每一臺新電腦上。事後西雅圖電腦控告微軟在未告知事實的情況下以極低的價格購買該公司的產品,但是雙方最終達成庭外和解。1980年代中期蓋茨對光碟作為資料儲存媒介的前景感到樂觀,因此積極推廣CD-ROM。Windows作業系統.微軟釋出Windows 1.0時,蘋果電腦認為與其產品有相似的GUI。結果兩者達成一項許可,給微軟使用和再許可Windows 1.0衍生作品的權利。後來微軟釋出了Windows 2.03和Windows 3.0,蘋果電腦認為這些版本超出了那項許可,侵犯了它的版權,於是提起訴訟。地區法院裁決因缺乏實際一致性而不構成侵權。蘋果的上訴被第九巡迴上訴庭駁回。管理風格.2000年1月13日,巴爾默成為微軟執行長,而蓋茨為自己創立一個新角色「首席軟體架構師」。2008年6月27日,蓋茨完全退出管理層,讓執行長巴爾默全權控制微軟。反壟斷訴訟.蓋茨的聲譽因1990年代末美國政府一系列控告微軟壟斷的案件而再度受損。蓋茨也被指控商業行為不檢點。蓋茨多次被控告,在他的領導下,微軟公司的很多商業行為違反了美國的法律。個人生活.在私生活方面,蓋茨在1994年1月1日與梅琳達結婚。他們育有三名孩子:珍尼佛。2021年5月3日,蓋茨和梅琳達在推特發表宣告宣佈離婚。蓋茨曾於2016年表示自己是色盲。2022年5月,蓋茨表示,他的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並出現了輕微的症狀。財產.投資.蓋茨不僅專注於電腦、軟體企業,對生物技術也很有興趣。他是ICOS公司的董事長,這是一家專注於蛋白質基體及小分子療法的公司。蓋茨還成立了Corbis公司,它正在研究開發世界最大的可視訊息資源之一–來自於全球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的藝術及攝影作品綜合數位檔案。美國加州漢普頓溪食品公司研發出混合12種植物而成的「人造蛋」,吃起來和雞蛋一樣,希望讓人們吃得更健康;蓋茲、亞洲首富李嘉誠等富豪均看好市場潛力,對該公司共投資2300萬美元。蓋茲除了掏錢投資該公司,還親自擔任該公司顧問,在矽谷大力推廣人造蛋,「我們可在人造蛋裡新增開發中國家飲食缺乏的營養素,解決人民營養不良的問題」。蓋茲至2017年止至少七次前往中國大陸。他的「蓋茲基金會」正在和中國商務部、農業部合作推進非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認同中方以核能發電解決全球暖化的策略是最務實可行、與他長期觀點相同,他旗下泰拉能源將與中國核工業集團探討第四代反應爐的行波反應爐建設。2020年2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蓋茨基金會決定捐助500萬美金緊急款項支援中國政府防疫作戰與醫護人員,並後續投資一億美金支援長期藥物研發,同時蓋茨親筆信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達對其行動的支援。2月22日習近平親自回信感謝蓋茨夫婦。著作.蓋茨寫了幾本書,其中1995年出版的《未來之路》一書曾連續七週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 | 741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比爾·蓋茨",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416"
} |
讓-保羅·夏爾·艾馬爾·薩特,是法國哲學家、劇作家、小說家、編劇、政治活動家、傳記作家和文學評論家。他是存在主義和現象學哲學的關鍵人物之一,也是20世紀法國哲學和馬克思主義的領導人物之一。他的思想與學說等也影響及社會學、批判理論、後殖民理論和文學研究。他還因與著名女權主義者、存在主義哲學家和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開放式關係而聞名。薩特和波伏娃一起挑戰了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文化和社會假設和期望,他們認為這是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壓迫性的、精神上破壞性的一致性。儘管試圖拒絕,他還是獲得了1964年諾貝爾文學獎。他總是拒絕官方榮譽,並表示“作家不應該讓自己變成一個機構”。生平.早期生活與思想.薩特於1905年6月21日生於法國巴黎的富裕階層家庭,是家裡的獨子。他的父親,讓-巴蒂斯特·薩特是法國海軍工程師,母親是安妮-瑪麗·薩特。薩特的父親在薩特1歲零3月時去世,他的母親在丈夫去世後帶著薩特前往阿爾薩斯,在做德文教師的外祖父家裡生活,儘管他日後排斥上層階級的生活方式,但祖父家裡的知識氛圍讓薩特在寫作和文學上受益很多。四歲時,薩特由於角膜翳導致右眼斜視,這使得他的相貌在有的人看來有些醜陋。薩特最初在蒙田公立學校上學,在祖父的要求下校長讓薩特直接上8年級,但很快以基礎太差而被要求從1年級開始就讀。祖父則在一氣之下讓他退了學,請老師在家給他上課,這使得薩特接觸同齡人的時間推遲了幾年。10歲時薩特進入巴黎亨利四世公立學校,後來轉到了拉羅舍爾公立學校,3年後,他又隨外祖父重新就讀亨利四世學校。在就讀了2年後家裡讓他轉到了路易大帝學校,可能因為後者的文科預備班較好。不久薩特考上了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攻讀哲學。在這期間,薩特讀了笛卡爾、康德、柏拉圖等人的主要著作。這對他後來有了不小的影響。巴黎高師每年有戲劇演出活動,這使薩特開始重新對戲劇喜好起來。並寫了他的第一個獨幕劇《我將有一個好的葬禮》。薩特在大學期間透過朋友關係認識了在索邦大學就讀的西蒙娜·德·波伏娃,她後來被稱為薩特的“終生伴侶”。當時他們都在準備中學教師資格考試。1929年,薩特在一個氣象臺裡服兵役,為期1年半。1931年4月,薩特去了法國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爾,在高中教哲學,同時寫作小說和哲學論文。1933年,薩特前往柏林,進修胡塞爾的現象學。1934年,薩特在柏林寫了《論自我的超越性》,自為的存在。“自在”是“是其所是”,“自為”是“是其所不是”。舉一個例子,刀子的存在是為了切割東西,它的存在有一個目的;然而人類的存在並沒有任何目的――因為“上帝已死”――所以人類要為自己的存在創造價值,因此“存在先於本質”。人是面向未來,具備無限可能的“自為”主體,而不是封閉的。薩特又提到了“焦慮”和“眩暈”。薩特認為,人們感到焦慮,恰恰是因為人們的自由,人們感到了自由,但是無從選擇。比如一個大學三年級的學生面臨攻讀研究生和就業之間的選擇。他不能依賴任何東西作出選擇,包括上帝,這樣便沒有任何因素使得他的選擇成為一個必然。繼續學業或就業,一切都要靠自己。而“眩暈”則是“焦慮”的一種,人們在懸崖旁感到眩暈,是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可以選擇自殺――跳下去,而跳與不跳都由一個人自己決定。這是人類自由的表現。在“眩暈”這個例子裡面,我們可以看到薩特的另外一個重要概念:“超越性”。超越性表現在人類在有多個選擇的時候可以設想每個可能的後果,這樣人類能夠自己做出選擇。薩特的另外一個概念是所謂“錯信”。他把“錯信”描述為“半透明狀態”,他對錯信的描述可以跟其對潛意識的反駁聯絡起來理解,錯信不能僅僅理解為自己欺騙自己,因此,通行的"自欺"是一個有問題的譯法。他否認潛意識的存在,以為不過是一種“錯信”。這也可以跟其對“本質”,“中心”的反感聯絡在一起。他不認為存在什麼超驗的“本質”,因而人是“必然自由”的。他認為錯信是人對自己的自由的逃避和否定造成的。一個著名的例子是: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約會,女人很清楚男人懷有親近她的企圖。因為她的自由,她必須在順從和拒絕之間做出選擇,可是她故意否定自己的這個自由,男人說的每一句話,她只理解其中的表面含義。另外一個隨之而來的問題有關人類的責任。一個人在做出選擇的同時,他也向其他人推薦他的選擇。他有選擇的自由,也就要為所有的後果承擔責任。一個例子是在二戰時期的某個法國家庭裡,父親為德國人工作,兩個兒子中大兒子去世了,小兒子留在母親身邊。小兒子知道自己對母親非常重要,不能離開她。但是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法國人,他希望到英國參加法國的抵抗力量,解放自己的祖國併為哥哥報仇。這樣,小兒子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他去問薩特,而得到的回答是,你自己選擇,無論後果如何,你都要為其承擔責任。晚期,他的思想有所改變,把目光更多的放在社會這個宏觀的層面上。也開始承認,自由本身是有所限制的,要人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是難以實現的。他嘗試對馬克思哲學進行改變,把馬克思哲學和人學聯絡起來。其思想內容比較豐富,若想全面理解,還需要對海德格爾對“存在”的分析和胡塞爾的“意向性”結構分析進行研讀。而對物質世界,他持一種模糊的,但又直接的實在論觀點。他受過德國哲學的薰陶,行文上頗為晦澀。其哲學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虛無.“虛無”之根本特質,人在朝向未來,投射出理想的自我之時,他便不再只是當下的自己,這時,他從理想的狀態回頭看自己,而否定眼前的自己。否定自己,就是將眼前的自己虛無化。但是,人們藉以否定當下狀態的理想既然尚未實現,所以也是一種虛無。如此一來,人生徹頭徹尾都由虛無所貫穿。然而,虛無不表示否定生命的意義。相反地,薩特認為,這樣才能肯定人之為人的意義。因為,假若人只是固定不變的物體,則他將任人擺佈,這難道不是對人最大的否定嗎?或許我們用「缺乏」的狀態。自己創造自己.薩特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一文指出,人的存在,是自己創造自己。對他存有.對「我」來說,其他的人就像一個賊,要將「我」的世界偷去,將我納入他們的軌道中,成為一個「在己存有」墮落為一個在己存有。我怎樣重新得到自己的自由,得到自己的主體性呢?在此唯一的辦法是:將他人物件化。如果他人只是物件來作為反擊。終於,人際關係成為一種互相物件化的迴圈;這是無可避免的事。我藉著將他人物件化來肯定自己,然後他人又將我物件化來肯定他自己,然後我又將他人物件化來肯定我自己……如是下去,沒有了時。故薩特認為,人際衝突與交通失敗是必然的結果。人不僅要將他人,還在於他人自己。例如在戀愛的愛撫的一種行為。然而,所有這些要「佔有他人」的目的,終歸是會失敗的。因為這些目的本身都有矛盾。在人與人的關係中,每一個人都要自己支配他人,將他人佔有。但當每一個人都要這樣做時,人又無法不同時變成他人的物件,為他人所佔有。此所以「佔有他人」這種目的終歸會失敗。在薩特的筆下,人與人之間「你看我,我又看你」的情形是有其特殊的哲學意義的。既然當一個人發覺自己正被他人的眼光看著的時候,他就會覺得不安,他變成了別人的物件,為別人所佔有;於是,為著要重新肯定自己,他就反看那個看他的人,重新將那人轉化為自己的物件,只有這樣他才能再次覺得自由。結果,人際關係就只是在鎮壓他人的情況中轉來轉去。人和人之間沒有真正的交通,每個人都看不見對方,只是孤獨地自我掙扎以成就自己的自由。存在者的五種處境.薩特的人生哲學討論了存在者面對的五種處境:薩特並用「鎖鏈下的奴隸」的故事說明人的處境。鎖鏈下的奴隸是自由的,他可以立志砸斷鎖鏈,這意味著:「鎖鏈的意義本身,是根據他選擇的目的而顯現」;“選擇”繼續當奴隸,或者“選擇”冒最大的危險,跳出奴隸的地位。當然,奴隸將不能獲得主人的財富和生活水準,但是這些不會是他的謀畫的物件。他只能夢想擁有這些財富,他的現實性就是世界以另一個面貌向他顯示出來,以致於他應該面對,和解決不同的問題。特別是,他必須從根本上在奴隸的地位上自我選擇,甚至因此給這種「微賤的拘束」一個意義。舉例說,他“選擇”了反抗,那麼「奴隸的地位」對這種反抗來說,自始就不是一種障礙,它就只能透過反抗方可獲得其意義和伴隨的逆境。因為反抗和在反抗過程中死去的奴隸的生命是自由的生命出發,才可獲得其意義。對己存有文學創作.薩特用多種文學形式進行了成功的創作,並對文學批評和自傳文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的劇本作為傳達其哲學的一種手段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著名的臺詞“他人即地獄” 。除了《噁心》外,薩特的另一部主要小說是《通往自由之路》三部曲,其中描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他的思想發展產生的影響,並提出了一種不那麼理論化、更實踐的存在主義方法。 | 742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讓-保羅·薩特",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423"
} |
恐怖主義是指一種會造成其所有者做出,為了達成宗教,政治或其他意識形態上的目的而故意攻擊非戰鬥人員或將他們的安危置之不理,有意製造恐慌的暴力行為之思想。各國在刑事法律上對恐怖主義的定義都不一致。恐怖主義並非特定族群或社會的現象。有些定義還將非法的暴力和戰爭包括在內。一般來說,犯罪組織以相似的手段來勒索保護費或執行沉默守則並不被視為恐怖主義,不過如果由具有政治動機的組織來實施這些行動也有可能被視為恐怖主義。「恐怖主義」一詞帶有政治及情感上的含意,其精確的定義便更難以辨識,從學術研究上可以找到上百個恐怖主義的定義。恐怖主義的概念具備爭論性,因為國家當局可用以將政敵或其他對手非法化,從而使國家武裝部隊可理直氣壯地打擊敵人。恐怖主義由廣域的政治組織實行以達成他們的目的,這些政治組織包括左翼及右翼政黨、民族主義團體、宗教團體、革命分子及當權的政府。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是他們會不惜肆意向非戰鬥人員使用暴力來為團體、思想或個人爭取注意。語源.英語的「恐怖」策劃了大量的刺殺、爆炸行動,目標是沙俄的將軍、大臣、省長乃至沙皇本身,“恐怖分子”一詞在沙俄知識分子階層之中也就成為褒義詞,即便在十月革命之後,持不同意識形態的布林什維克政府仍給這些恐怖分子以很高評價。2004年11月,聯合國秘書長的一份報告形容恐怖主義是「意圖使平民或非戰鬥人員死亡或受到嚴重身體傷害以達到恫嚇人民或脅迫政府實行或取消某些行動」的行為。定義.一直引起爭議,各種法律體制和政府機構在他們的國家法規當中對恐怖主義採用不同的定義。國際社會對恐怖主義罪行定義一致性的程序一直停滯不前,這是基於「恐怖主義」一詞含有政治和情感意味。安格斯·馬丁就這一點向澳洲議會說明“國際社會一直未能就恐怖主義建立一套可被接納、全盤的定義。在1970至1980年代,聯合國曾經試圖對此作出定義,但成員國對民族解放和民族自決所引起的衝突而使用暴力的情況上有分歧,最終不了了之。”這些分歧使聯合國不能訂立包含單一、全面、具法律約束力的恐怖主義定義在內的《關於國際恐怖主義的全面公約草案》。不過,國際社會己採納了一系列的部級公約,列明各種恐怖活動的定義及就此立法管制。自1994年,聯合國大會再三以這樣的言詞譴責恐怖活動:「企圖引起公眾恐慌的犯罪行動,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體為追求政治目的而從事這些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不管其背後的性質是政治、意識形態、哲學、種族、宗教等都不能使之合法化」。著名學者評論道:不過,霍夫曼也認為恐怖主義的一些主要特徵是可以辨識的,他提出將恐怖份子與其他罪犯作出區分,也將恐怖主義與其他犯罪作出區分,結果得出恐怖主義是:馬歇爾歐洲安全研究中心的卡斯滕·博克施泰特提出的定義強調了出恐怖主義的心理和策略層面: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沃爾特·拉克爾提到「恐怖主義唯一廣被認可的特質是涉及暴力行為或其武力威脅」。不過這說法並未為恐怖主義提供一個可用的定義,因為恐怖主義的許多暴力行為並不視為恐怖主義,如戰爭、暴動、有組織犯罪,甚至是普通的襲擊。不涉及人命傷亡的財物毀壞一般不被視為暴力罪行,但地球解放陣線和動物解放陣線卻將財物毀壞形容為暴力和恐怖主義。恐怖襲擊通常以這種手段將心理影響的程度和受影響的時間提到最高,恐怖主義的每次行動都是一個「演出」,影響許多的觀眾。恐怖份子會襲擊國家的標誌性物件,以展示威力及試圖動搖敵對國家的根基,這對政府有負面的影響,反之能提升操縱恐怖活動的恐怖組織的聲望及其意識形態。恐怖主義通常帶有政治目的,如同抗議和寫信一樣,恐怖主義也是一種政治手段,當激進分子認為別無他法去達成目的的時候便會採取這種手段。他們認為如果訴求無法得到實現會比平民傷亡帶來更嚴重的後果。宗教與恐怖主義便因此經常連上關係,當政治鬥爭融入在宗教的框架裡,例如祖先故土及聖城的控制權,而政治目的的失敗便會變成宗教上的失敗,這比起他們失去生命或平民失去生命來得更嚴重。通常來說,恐怖主義的受害人被當成目標不是因為他們是威脅,而是因為他們是恐怖份子眼中特定的「象徵、工具、人物」。他們的受害讓恐怖份子散播恐慌的目的得以達成,使他們的訊息得以傳達開去,達成他們的宗教及政治訴求。一些官員及政府機構以行動的合法性或不法性來定義恐怖主義。在這個定義下,如果在政府的規範下,一般被視為恐怖主義的行動也會因此而變得不被認為是恐怖主義。如在政府的許可下實施炸彈襲擊以爭取支援不會被視為恐怖主義。這種尺度的定義產生了不少問題,不是被一致地被接納,因為這個定義否定了國家恐怖主義的存在。這些行動會否被視為恐怖主義取決於其背後是否得到國家支援。「法定」和「合法」可以是主觀的,政府的觀點具決定性的作用。在各種定義當中,有些定義並沒有考慮到平民在被佔領地區使用合法暴力的可能性。另一些定義認為抵抗運動的暴力行為無差別地傷害平民或非戰鬥人員才被視為恐怖組織,區分出合法和非法的暴力行為。據學者阿里·卡恩所說,這種區分是從政治上作出判斷。與之有關連但又不完全相等的是暴力非國家行為者,語義包括恐怖份子,但並不包括國家恐怖主義。根據聯邦調查局,恐怖主義是指非法對人物或財產實施暴力以恫嚇或威逼政府、平民,以促成其政治或社會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認為恐怖主義,是指透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製造社會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財產,或者脅迫國家機關、國際組織,以實現其政治、意識形態等目的的主張和行為。香港法例第575章《聯合國條例》對恐怖主義有清楚定義,指作出懷有達致以下結果的意圖而進行,或該恐嚇是懷有作出會具有達致以下結果的效果的行動的意圖而進行的行動,這些行動包括:針對人的嚴重暴力、對財產的嚴重損害、危害其他人的生命、對公眾人士健康或安全造成嚴重危險、嚴重幹擾或嚴重擾亂電子系統、基要服務、設施、公共或私人系統,以及包括意圖是強迫特區政府或國際組織,或是為推展政治、宗教或思想上的主張而作出的行動。貶義.「恐怖主義」及「恐怖份子」二詞帶有強烈的負面意思,常用作政治標籤,以譴責實施暴力或暴力威脅的行為者不道德、恣意妄為和不當,又可用以譴責某類群體。被反對者標籤為「恐怖份子」的人們甚少自視為恐怖份子,他們通常以其他的詞彙或與其狀況關聯的詞語形容自身,如分離分子、自由鬥士、解放者、革命分子、民團、好戰分子、準軍事部隊、遊擊隊、武裝起義、愛國者或在各種語言和文化當中其他相似的詞語。聖戰、聖戰者、費達因來自阿拉伯語。衝突雙方都以「恐怖份子」來形容對方是頗尋常的。關於特定的恐怖活動如殺害平民在特定的情況下是否可不被視為罪惡,哲學家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學者大衛·羅丁指出,事實上「破壞非戰鬥人員豁免條約的害處,被認為大於恐怖活動追求的正面影響」,但功利主義哲學家可設想到不能以道德途徑追求的良好影響超過恐怖主義所帶來的罪惡的情況。非功利主義哲學家邁克爾·沃爾澤表明恐怖主義只在一種情況下在道德上成立:當「國家和社群面臨完全毀滅的嚴峻威脅而唯一求存的辦法是要故意針對非戰鬥人員,這在道德層面上是可取的」。布魯斯·霍夫曼所著的《恐怖主義內幕》解釋了「恐怖主義」一詞為何會被曲解:「恐怖主義」的負面含義可用「吾之蜜糖,彼之毒藥」這個格言概括起來。舉例說明,一個採用非正規軍事形式的組織聯合一個國家去對付共同的敵人,但後來與盟國的關係轉差並採用同樣的手段對付原來的盟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來西亞人民抗日軍與英軍結盟抗日,但在馬來西亞危機時,繼承「抗日軍」衣缽的馬來亞人民解放軍為了追求獨立,被英國烙上「恐怖份子」的標籤。更近期的例子是,美國總統里根及其他政府官員在對抗蘇聯的阿富汗戰爭期間往往以「自由鬥士」來稱呼聖戰者,而在二十年後阿富汗人抵抗他們認為是外國傀儡的政權時,他們的襲擊行動被小布什視為「恐怖主義」。被指奉行恐怖主義的團體自然更傾向採納反映其軍事活動合法或其意識形態的詞彙。渥太華卡爾頓大學的加拿大情報及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恐怖主義的學者馬丁·魯德納將「恐怖活動」定義為因追求政治和意識形態目的而向平民發動的襲擊,他又說:一些組織在牽涉到「自由」抗爭時被西方政府或媒體稱為「恐怖份子」,後來抗爭成功而作為國家領導人卻被相同的組織稱為「政治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梅納赫姆·貝京及納爾遜·曼德拉。另外,美國共和黨人莎拉·佩林及美國副總統喬·拜登指維基解密創辦人朱利安·阿桑奇是「恐怖份子」。有時一些互為盟友的國家可因歷史、文化及政治因素而在看待特定人物或組織是恐怖份子的問題上出現分野。如多年來美國一些政府部門不視愛爾蘭共和軍的成員為恐怖份子,但愛爾蘭共和軍運用各種方法對抗美國的親密盟友英國,故英國視之為恐怖主義。基於這個原因或其他原因,媒介也盡量小心使用恐怖主義一詞以維持公正的聲譽。此外,亦要看到學界近年來備受討論『國家恐怖主義』,例如,某國是否有權用原子彈殺害100萬平民。如果某國認為3000人的死亡就是恐怖主義,按照此道理,100萬平民死亡,應說是史上最大規模『國家恐怖主義』案例。種類.在1975年初,美國國家司法研究所就刑事司法準則與目標成立國家諮詢委員會,在委員會寫作的五冊著作當中,其中一冊名為《動亂與恐怖主義》,由動亂與恐怖主義的特別工作組所著,他們將恐怖主義的種類分為六類。動機.攻擊「合作者」是用以恫嚇人民,削弱人民跟國家的合作關係。愛爾蘭、肯亞、阿爾利亞、塞普勒斯及美國的獨立戰爭都採用過這個方法。攻擊知名度高的象徵目標是用以撼動目標國家的反恐活動,使其人民趨向兩極化。基地組織在2001年9月用這些方法襲擊美國。這種襲擊也用以吸引國際的注意力以爭取支援,如1970年的道森機場劫機事件及1975年荷蘭的南摩鹿加人質劫持事件。民主與國內恐怖主義.民主政治與國內恐怖主義的關係非常複雜,有人認為恐怖主義在中度政治自由的國家最普遍,而在高度政治自由的國家最不普遍。不過,有研究發現自殺式的恐怖份子卻是例外,有證據顯示這種恐怖主義的自殺行動會以有一定程度政治自由的國家為物件。另外,有研究亦指1980年代至1990年代對恐怖份子的忍讓增加了這種自殺式襲擊的頻率。非民主政治國家的恐怖主義包括西班牙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時期的埃塔、秘魯阿爾韋託·藤森時期的光明之路、土耳其軍人執政時期的庫爾德工人黨及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非洲人國民大會。民主國家擁護公民自由,比起其他政權採納更高的道德標準,在這種國家裡發生恐怖活動會使之陷入兩難:維持其公民自由但可被認為無力應對這種問題;限制公民自由但違背其支援公民自由的主張。因此,前任中央情報局主任邁克爾·海登認為本土恐怖主義開始造成更大的威脅。一些社會理論家認為這種兩難正好合了恐怖份子的意思,以貶損目標國家。 | 7439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恐怖主義",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439"
} |
在數學,矩陣理論是一門研究矩陣在數學上的應用的科目。矩陣理論本來是線性代數的一個小分支,但其後由於陸續在圖論、代數、組合數學和統計上得到應用,漸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有關矩陣理論所用到的名詞的定義,請參考矩陣理論專有名詞表。歷史.方陣如幻方及拉丁方陣的研究歷史悠久,最早的幻方出現於中國的龜背圖上。萊布尼茲,微積分的始創者之一,首先在1693年利用行列式來解題;而加布里爾·克拉默率先利用行列式解聯立線性方程組,在1750年引進了克萊姆法則。於1800年年代,出現了由著名數學家高斯發明的高斯消去法,以及比較慢的改良版本高斯-約當消去法。1848年西爾維斯特率先使用“matrix”這個字。阿瑟·凱萊、哈密頓、格拉斯曼、弗羅貝尼烏斯及馮·諾伊曼都是對矩陣理論有貢獻的著名數學家。簡介.矩陣是一個矩形的數學方陣。一個方陣可看作兩個向量空間的線性變陣,故矩陣理論可當作線性代數的一個分支。在圖論,每一個加上標示圖對應唯一的非負矩陣,稱為鄰接矩陣.排列矩陣是排列的矩陣表示式,在組合數學極為重要。正定矩陣及半正定矩陣可用來尋找實函式的極大值或極小值。任意環矩陣亦非常重要。舉例說,多項式環的矩陣用於控制理論。另外,不同的矩陣環經常是提供數學上反例的素材。 | 7443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矩陣理論",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443"
} |
2000年問題,在英文中也被簡稱為Y2K,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常被稱為千年蟲問題,臺灣則稱千禧蟲危機,是指由於當時的計算機程式在日期表達上的設計問題,從而導致計算機會誤讀在2000年後的一些日期,並進一步導致計算機出現錯誤所引起的計算機問題,當時的計算機程式普遍採用6位數字來儲存時間,只顯示四位數字後的兩位數字,但這又會導致計算機系統紊亂,使其無法區分2000年與1900年,從而導致了誤讀問題,並導致計算機紊亂。2000年問題可能會威脅到那些執行在重要行業中的計算機與大量社會基礎設施,甚至影響到政府部門與軍隊。從而導致停水、斷電,銀行癱瘓,最極端的情況下,它甚至可能會導致核電站發生事故,核武器與導彈失控以及交通與通訊的中斷,並最終引發災難性的後果。但最終,在2000年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重視後,它得到了足夠的關注與處理,最終在規模龐大的修復行動後,它沒有在新千年到來之際引起全球電腦系統的大規模癱瘓。程式問題.兩千年問題始於1960年代,當時計算機記憶體和外部儲存介質的成本很高,大多數資料處理需要藉助穿孔卡片。為了節省硬體成本,葛麗絲·霍普在Harvard Mark I上以6位數字來儲存時間,即年、月、日各兩位。這個習慣被COBOL繼承下來,傳播到整個電腦程式界。當時的程式語言,如COBOL和,使用ASCII和EBCDIC編碼表示資料。如果用四位數字表示年份,就要多佔用儲存介質空間,使成本增加;因此為了節省儲存空間,計算機系統的程式設計人員採用兩位數字表示年份。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儲存介質的價格逐步下降,但在計算機系統中使用兩位數字來表示年份的做法卻由於慣性思維而被沿襲下來;對大多數程式設計師來說,他們並不認為所編寫的軟體會持續使用很多年。具體來講,兩千年問題要解決的事項包括以下幾個要點:兩千年問題是由在1958年第一次提出的。在其後的二十年裡,他用了很大的努力,希望政府、企業和國際組織來關注這個問題,但反響寥寥。直到2000年將要到來的時候,人們才感覺到兩千年問題的緊迫性。於是社會和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避免發生大規模的計算機災難。而從現在來看,這些努力也取得了相應的成果。問題的引申.有些程式可能會免在2000年出現閏日而強行修改計算日期的過程。這些程式如果繼續在將來的閏年使用的話,有可能會導致日期錯亂。另一方面,對於其它使用其它曆法的地區,如臺灣的民國紀年或日本的和曆,類似問題也有可能在稍後年份出現。例如:民國100年就在2011年。如果所用的軟體沒有解決兩位年份的問題,那其實只是將兩千年問題從2000年推遲11年後再發生。對於目前在世界上廣泛用作伺服器軟體的Unix系統來講,由於傳統的Unix系統使用32位的整型數表示日期,因此在2038年日期將會被捲回,這類似於2000年問題。時間將可能重新從1970年1月1日開始計算,這將可能引起世界範圍的計算機故障。這被稱為2038年問題。此外仍然有一個問題:是否存在10000年問題。當然這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問題。問題的延續.另外,有不少人以為過了公元2000年之後,「千年蟲」的問題就會自動消失。然而,若然沒有對程式設計方式作合適的修訂,問題在過了公元2000年依然會出現。以下為兩個在公元2008年曾經出現的千年蟲問題:日本平成時代的結束與新千年蟲.1999年年底,在全世界程式設計師在為千年蟲問題焦慮的的時候,日本程式設計師卻靈機一動:如果繼續沿用昭和。因此有程式開發人員在Twitter上抱怨難以維護這些老舊計算機程式碼問題。千年蟲騙案.在2000年之前,香港有不少騙徒宣稱有千年蟲蛀蟲藥,誘騙對千年蟲問題一知半解的民眾購買,是當時典型的街頭騙案,電視節目《警訊》亦不時提醒市民慎防騙局。 | 745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2000年問題",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451"
} |
薩摩亞獨立國,簡稱薩摩亞,是一個南太平洋島國,約位於夏威夷與紐西蘭的中間、美屬薩摩亞的西方,為波利尼西亞群島的中心。1962年獨立。歷史.早在公元前1000年,薩摩亞便已有人定居。約1000年,薩摩亞被圖伊湯加帝國征服。1250年,家族趕走入侵者,薩摩亞成為由酋長統治的獨立政治實體。在第二次薩摩亞內戰後的1900年,薩摩亞群島被一分為二,東部島嶼由美國統治成為現美屬薩摩亞,而西部島嶼則成為德國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剛開始,1914年8月,紐西蘭佔領德屬薩摩亞,以防止德國用它作為太平洋的海軍基地。島上的德國軍隊沒有投降,但是也沒有反抗。1919年,依照凡爾賽條約,德國把西薩摩亞讓給紐西蘭委任統治。紐西蘭先後以國際聯盟和聯合國名義託管西薩摩亞,直到1962年1月1日「西薩摩亞獨立國」成立;1997年7月4日,政府修改憲法,將國名改為「薩摩亞獨立國」 。西薩摩亞是波利尼西亞島國中第一個在20世紀獨立的國家。2006年3月31日,薩摩亞議會選舉舉行,執政的人權保護黨再次贏得大選,贏得議會49席中的30個席位。2017年,薩摩亞簽署了《禁止核武器條約》。2017年6月,議會對《薩摩亞憲法》第1條作出修正,從而使基督教成為國教。政治.《薩摩亞憲法》是薩摩亞政府運作的最高法律。1960年憲法於1962年從紐西蘭獨立後正式生效,參照英國議會制模式,並考慮到薩摩亞的習俗。1997年7月,修改憲法,將國名由“西薩摩亞獨立國”改為“薩摩亞獨立國”。1960年制定、1962年1月1日生效的憲法規定國家元首由薩摩亞議會選出,任期5年;首任國家元首為終身制。歷任元首皆出自四個傳統部落的領袖。但此並非憲法規定,而理論上平民亦可擔任職位。故薩摩亞通常被視為是行共和制,而非君主制。除元首外,還設立,委員即為副元首,不超過3名;其職能是,一旦國家元首出現空缺或不能行使職務時,代行元首的職權。薩摩亞政府首長為薩摩亞總理,實行議會制,總理對議會負責。議會稱薩摩亞立法大會,為一院制。通常共有49名議員,分別從全國49個選區產生。其中2個議席專為非純薩摩亞血統的人才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1991年3月改為普選後,凡年滿21歲的薩摩亞公民均有選舉權,仍只有“馬他伊”享有被選舉權。議員任期也由3年改為5年。2021年增至51名議員。外交.自從1962年獨立以來,薩摩亞迄今已與111個國家簽署建交公報,並與其中109國保持外交關係。地理.薩摩亞是一個南太平洋島國,約位於夏威夷至紐西蘭之間,美屬薩摩亞的西方。陸地面積2,831平方公里。各島山巒起伏,多火山,薩瓦伊島的最高峰西利西利山海拔1858米。屬熱帶雨林氣候,11月至次年4月為雨季,年降水量在2500毫米以上。吹東南風,年均溫約29攝氏度。行政區劃.薩摩亞由11個itūmālō組成。它們是在歐洲人到達之前很早就有的傳統11個區。它們分別為:圖阿馬薩加。經濟.以農業為主,出產椰子、可可、麵包果、芋頭、香蕉。工業有小型輕工業及農產品加工業。旅遊業也是薩摩亞主要經濟支柱之一。薩摩亞的稅制與英聯邦國家類似,也有外匯管制。人口.約20萬人。90%為薩摩亞人,屬波利尼西亞語族;其餘為混血族群、歐洲人和華人等。體育.薩摩亞的主要體育運動是英式橄欖球與薩摩亞板球。英式橄欖球可稱作是薩摩亞的國球。聯盟式橄欖球在薩摩亞也很流行。2000年聯盟式橄欖球世界盃上薩摩亞國家隊進入了四分之一決賽。薩摩亞人在拳擊、摔跤、相撲方面也頗有成績。 | 7474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薩摩亞",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474"
} |
馬王堆漢墓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東屯渡鄉及其子利豨或兄弟三座墓葬。1971年12月,湖南省博物館開始對該墓葬的一號墓進行發掘,並於1973年至1974年對二號墓和三號墓進行發掘。在這幾次發掘中,墓葬內出土了一具儲存完好的女屍和頗具研究價值的眾多陪葬品。這些出土文物使這次發掘成為世界一次重要的考古發現,同時也於2009年被列為“近年來長沙市十大考古發現”。其出土文物現已全部移入湖南省博物館,博物館內闢有馬王堆漢墓陳列館,分為墓葬出土文物陳列和墓坑遺址陳列二大部分。2013年5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將馬王堆漢墓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地名簡介.馬王堆位於長沙市五里碑外:1,在北宋初年時被稱作“雙女墓”,構成馬王堆的兩座土堆一度被認為分別是漢朝長沙王的兩位妃子唐姬和程姬的墓葬。“馬王堆”這一名稱的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兩座土堆相鄰形似馬鞍,原名應為“馬鞍堆”,但由於在當地口音中“馬鞍堆”與“馬王堆”相近,時間一長就被訛化成了“馬王堆”,這一點在1972年時馬王堆附近的解放軍366醫院,“馬王堆”一名即由此發展而來。發掘經過.初步勘探.1952年,夏鼐率領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部分考古人員調查了這兩座土冢,根據封土等情況斷定這兩座土冢下為漢墓,但由於並未發掘,具體墓主人具體身份暫時不得而知。1956年,馬王堆漢墓被認定為湖南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相關的標誌石碑早已不知所蹤。在1950年代,今馬王堆一號墓的正上方曾經被人修建起一座涼亭,在1971年時僅剩水泥基座。一號墓發掘.1971年12月,緊鄰馬王堆的解放軍366醫院內進行戰備工事的建造,其中挖掘防空洞的整體方向朝向馬王堆,這直接導致工人們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了“鬼火”,進而集體罷工。施工方隨即將有關情況通報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派遣熊傳薪一行人對此進行調查,並最終發現防空洞在挖掘的過程中觸碰到了一座漢墓。經過討論後,湖南省博物館決定先發掘這座封土被防空洞擾動的漢墓,並將其命名為馬王堆一號墓,另一座封土下的被命名為馬王堆二號墓。在經過向上級部門申報後,考古發掘的經費從最開始申請的12,000元人民幣被壓縮至6,000元人民幣。為了節約經費,用於考古發掘的工具數量被大幅度縮減,同時館內工作人員幾乎全部參與到發掘工作當中。由於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在發掘剛剛開始的時候,博物館內大部分工作人員均被下放到農村勞動,每天能保證工作的僅有30餘人次:5,其中有一部分人是曾經活躍於長沙一帶的盜墓賊。但在此之後,發掘工作開始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自願幫助:湖南長沙大型建築機械廠等工廠為發掘工作提供工程機械及機械操縱人員,湖南直屬文化系統部分單位等為發掘人員提供交通工具,當地駐軍和長沙市部分中學和高校提供發掘時運送土方的人力,後期還有湖南中醫學院和湖南醫學院參與到了文物的保護當中:2。1972年1月16日,發掘工作正式開始,考古隊員們用推土機推掉了位於封土正上方的原涼亭的水泥臺基,又花了4天左右的時間找到了墓口上方的白膏泥,白膏泥下方還有一層木炭。在清理掉這些白膏泥和木炭之後,考古隊員找到了這座墓葬的槨室,並由曾經的盜墓賊們找出了墓穴的大概範圍,此時運出的封土已達約2萬多擔:7。發掘期間,考古人員在現場發現了3個時間較早的盜洞,但根據現場曾經出現“鬼火”等現象,考古人員推斷這些盜洞並未能打穿墓葬的白膏泥。在隨後的發掘過程中,之前發現的3個盜洞先後見底,並且都沒有觸及白膏泥:9。在接下來的清理中,考古隊員在槨室的上方發現了一層竹蓆,竹蓆取出後槨室的槨板直接露了出來。發現槨室的訊息隨即傳開,吸引了為數眾多的圍觀群眾,有時為了維持發掘的正常進行,現場甚至有100多名民警維持秩序,周圍也圍起了鐵絲網。為了保證發掘不受干擾,考古隊將主要的發掘時間改為於晚上進行。隨著發掘工作的進一步進行,考古隊員從最外層的槨室中發掘出大量文物,包括陶俑和各類廚用陶器。隨後其餘的1層槨和3層棺先後被開啟,而最裡面的棺被漆粘緊,無法當場開啟,湖南省博物館方面調來了起重機將內棺取回博物館庫房進行進一步清理:11。隨後工作人員花了一天的時間才將內棺開啟,並花了一週的時間將著名的馬王堆女屍從其身上隨葬的衣物中剝離出來。女屍隨即在長沙市公園展出,期間並未做任何處理,一時間關於女屍的各類流言四起,吸引了大批群眾圍觀。對此,時任中央文革小組成員的姚文元要求湖南省博物館將這具女屍火化,但被博物館方面以沒有紅標頭檔案為由拒絕。隨後,在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直接透過國務院值班室電話給博物館方面作出相關批示,女屍隨即被連夜轉移到湖南醫學院,得到了妥善儲存。1972年4月28日,其餘的出土文物在同樣得到妥善儲存之後,馬王堆一號墓的發掘工作基本宣告結束,除去天氣等原因外,實際工作60天,出土量達到6,000餘立方米:2。由於1972年儲存能力所限,墓坑在發掘完畢後就被回填了。二、三號墓發掘.在一號墓的發掘過程中,考古隊員發現在一號墓的封土的一側還存在著一座與之同時期的古墓,這座古墓被編號為三號墓:16。1973年,湖南博物館表示希望對二號墓和三號墓進行發掘。9月29日,周恩來批准相關發掘計劃,並對發掘的準備工作作出了部分補充。1973年11月19日,考古人員開始對馬王堆三號墓進行發掘,整個發掘過程一直持續到12月13日。墓葬整體儲存完整,沒有遭到盜擾,並且出土了為數眾多的各類文物。三號墓因密封不嚴,墓主人的屍骨早已腐爛,僅餘部分遺骸及散亂骨架,經鑑定為男性,年齡三十多歲。三號墓發掘後,考古隊員長期沒能找到任何可以直接證明三號墓墓主人身份的文物,這導致墓主人的身份一度存疑,因而有長沙國第二代軑侯利豨,和利豨的兄弟、長沙國司馬利得兩種說法。後有研究人員將三號墓出土的封泥文字復原得到“利豨”二字。三號墓出土木牘表明墓主人埋葬於前168年。另外,考古隊員發現三號墓的封土存在被一號墓封土擾動的情況,證明三號墓的建成時間要比一號墓早。1973年12月18日,馬王堆二號墓的發掘工作正式啟動,至1974年1月13日結束,共計耗時27天。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二號墓的封土也存在被一號墓打破的現象,並由此推斷出二號墓的建成時間要早於一號墓。此外,考古人員發現了多處盜洞,最早的一處盜洞可以追溯到唐代,這些盜洞導致墓內上方的槨板損毀嚴重,隨葬文物也大多被盜掘或損毀,墓主人的屍體已經腐朽。在墓葬中,考古隊員從淤泥裡找到三枚印章,這三枚印章證明墓主人的身份為長沙國丞相、第一代軑侯利蒼。在發掘過後,二號墓也被回填,而三號墓在經過處理和外部加蓋保護性建築後,得以對外開放。墓葬結構.一號墓.一號墓所在的土冢的封土,在挖掘前高20餘米,底徑50-60米,大部分為夯土,頂部為圓形平臺,直徑約有20多米:2,大部分為人工堆砌,封土下側為自然形成的一座高約4-5米的小土堆:3。封土下為墓葬,挖掘自然土堆而成,形制為帶斜坡墓道的長方形土坑豎穴,方向為南北朝向。斜坡墓道位於墓坑北側正中,上寬下窄,最上端寬約3.1米,下端寬約2米。墓道的坡度根據靠近墓室一端大致判斷為36°,靠近墓室的一端距離墓穴底端高約3.5米,具體長度因沒有發掘而未知:2。墓口位於封土之下,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從墓口向下共有4層臺階,第一層臺階南北長16.8米,東西寬15.42米;第二層南北長14.64米,東西寬12.8米;第三層南北長12.54米,東西寬10.45米;第四層南北長10.34米,東西寬8.45米。每層臺階高約1-1.15米,臺階牆壁與每層底面夾角約為105-108°,每層底面均平整,臺階下方為鬥型坑壁:4。臺階部分至槨室上方全部被五花土夯實,每層約40-50釐米,夯土下方用生土填充。木槨周圍用木炭填充,木炭和生土之間用白膏泥隔開:2。槨室位於墓坑底部,其上平鋪26層竹蓆,槨室內共有三槨三棺,棺槨之間銜接嚴密,與外面的白膏泥和木炭構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8-10。除外槨和中槨之間留有4個邊箱的空間之外,其餘棺槨全部環環相套。中槨至內棺的每一方向的厚度均為80釐米,外槨側壁厚40釐米。外槨下方有墊木,墊木至外槨的最上端共計2.8米:2-3。二號墓.二號墓位於一號墓的正西側,即馬王堆雙堆的另外一座。二號墓的墓口距離一號墓墓口最近距離約為23米。墓坑為帶斜坡墓道的豎穴,南北朝向。封土堆上部為不規則橢圓形,南北長11.5米,東西寬8.95米。近底部3米處為長方形的墓室,長約7.25米,寬5.95米。墓道口位於北側正中,靠近墓室一側建有兩座跪姿陶偶人,有殘損。墓室內部正中為槨室,槨室外填滿白膏泥和黃膏泥。由於經過盜掘,棺槨上層已經腐爛,無法辨別情況,僅底板儲存完好,一共4層,可推斷其為一槨三棺或二槨二棺結構。三號墓.三號墓與一號墓共用同一個大封土堆,墓口上方的原屬於三號墓的封土堆僅剩餘2米多,為五花土。墓坑為帶墓道的長方形豎穴,方向為南北方向,深約17.7米。墓口南北長約16.3米,東西寬約15.45米。墓口以下有3層臺階,每層內收1米左右,下方為鬥型坑壁,直達墓底。墓道位於墓坑北端中部,坡度為19°,靠近墓口一側建有兩座跪姿陶偶人,有殘損。墓底和槨室周圍填充有木炭,木炭上方有白膏泥。棺槨共有二槨三棺,墓底放置有三根墊木。棺室長2.61米,寬1.22米。出土文物.一號墓.一號墓的發掘中,共計出土了千餘件文物,具體名單如下:二號墓.馬王堆二號漢墓出土的文物名單如下:三號墓.三號墓共出土隨葬器物1,000餘件,主要名單如下:相關研究與保護.1983年10月底,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的部分文物及複製品被盜,其中包括部分馬王堆漢墓的出土文物素紗禪衣。此後這批文物被警方悉數追回,但禪衣已被毀壞,相關疑犯也被捉拿歸案。關於夫人屍體如何不腐的討論自從馬王堆發掘之後就一直在進行,有人認為是事先在內棺當中注入的液體所致,也有說法認為是棺槨記憶體在的特殊氣體所致。由於當時的儲存方式所限,墓主人的屍體被解剖後儲存,但此後出現了較為嚴重的脫鈣現象,經搶救保護後方脫險。出土於馬王堆一號墓的帛書的印刷複製品被當作禮物送給當時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此後,帛書上的“房中術”相關內容被馬王堆發掘業務副組長組周世榮編譯後改稱《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竹簡“養生方”釋文》,首先在《馬王堆醫書研究專刊》1981年第2期上刊登,但限於編者個人原因一直未能在國際上發表。1981年,以赤堀昭為團長的日本醫學代表團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馬王堆醫學會將此刊當作見面禮贈送給了日方。“房中術”的相關內容隨後被日本麥谷邦夫先生整理,並首次在國際上發行。2005年11月,由中南大學和湖南省博物館聯合組建的馬王堆漢墓古屍和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成立。2006年,長沙市出臺相關規劃,目標在2020年前將馬王堆漢墓申報為世界遺產。2007年長沙市芙蓉區政府提出了建設一座佔地270畝的西漢長沙國馬王堆漢墓陵園的相關構想,2009年該計劃在長沙市芙蓉區的政協會議上被再次提出。2013年5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將馬王堆漢墓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1992年,在長沙召開的紀念馬王堆漢墓發掘2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學者共同將針對馬王堆漢墓的出土文物的研究統稱為馬王堆學,其研究範圍涉及到了由馬王堆帛書所引出的古的研究、中醫學的研究、天文學和地誌學的研究以及傳統數術研究;針對出土漆器等物品的器物學的研究;針對出土紡織品的紡織學研究和古代藝術史研究;針對墓葬結構的漢初葬儀的研究;針對出土女屍的防腐學研究;以及涵蓋了以上內容的漢初文明的研究。此後的馬王堆漢墓發掘30週年、40週年時舉行了馬王堆學的研討會。2009年,馬王堆漢墓考古發掘被長沙市文物局列為“近年來長沙十大考古發現”。2014年11月,對馬王堆當中出土的文物研究書籍《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整合》正式出版。2015年年內,湖南省將以省博物館為主建立以科研閱為主要目的的馬王堆漢墓研究資料中心。2012年,部分長沙市民以“漢墓風水好,土壤有‘靈氣’”為由,多次從馬王堆醫院一側盜挖馬王堆漢墓封土,拿來種菜、養花甚至醃製鹹鴨蛋,馬王堆三號墓遭到破壞,加上雨水沖刷,導致墓頂原本鋪設的水泥板邊緣出現塌陷,此後醫院方面聯合漢墓管理機構加強了該地區的保安巡邏,盜土現象得以被遏制。此外,對外開放的馬王堆三號墓的墓坑被部分遊客當成了許願池,裡面堆積了大量的小面額的紙幣和硬幣,且這種投幣的行為屢禁不止,清潔工只得將這些錢幣清理出墓坑後上交給管理方湖南省博物館。註釋. | 7481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馬王堆漢墓",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481"
} |
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分佈於青藏高原南緣,處於中國西藏自治區與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邊境上。由大喜馬拉雅山、小喜馬拉雅山及西瓦利克山等數條大致平行的支脈組成,南凸呈弧形,東西長約2500多公里,南北寬200-300公里。喜馬拉雅山脈西起克什米爾的南迦-帕爾巴特峰,總面積約594,400平方公里。西北方是興都庫什山脈和喀喇崑崙山脈,北邊是青藏高原,南邊則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全球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0座分佈於喜馬拉雅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8848.48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其餘海拔8010米以上的高峰包括:干城章嘉峰等。喜馬拉雅山脈對南亞文化有許多的影響,許多山脈中的高山是佛教及印度教的聖地。印度河、恆河及雅魯藏布江都是發源自喜馬拉雅山脈。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發源自岡仁波齊峰附近,而恆河發源自印度的北阿坎德邦。這些河的流域中居住約六億人。名稱.喜馬拉雅山的名稱一說源於梵文--音譯,意為“雪的居所”;一說是藏語ཧི་མ་ལ་ཡ་རི་的音譯,意為“雪山”。中文曾音譯為喜馬拉亞(耶)山、希馬拉耶、希瑪拉山。形成.根據板塊構造學,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6億年前,這一地區的絕大部分還淹沒在汪洋大海之中。在約5000萬年前,由於印度板塊向北相對迅速漂移,與亞歐板塊碰撞,印度板塊的前緣以很小的角度俯衝斜插到亞歐板塊之下,一方面形成青藏高原巨厚的地殼和高峻的地勢,另一方面就在雅魯藏布江地縫合線附近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原來存在於南北板塊之間的東部特提斯海也因此閉合消失。中國地質學者在山脈北坡找到的舌羊齒化石證明了喜馬拉雅山是印度板塊北緣的一部分。根據古地磁學的研究,印度板塊至今仍在以每年大於5釐米的速度向北移動,喜馬拉雅山脈仍在不斷上升中,同時還處於板塊邊界碰撞型地震構造帶上。地帶劃分.山脈自南向北可分為三帶:地勢與植物.北坡平緩,南坡陡峻。山脈南坡雨量充沛,因此植被茂盛;而北坡的雨量較少,植被稀疏。高山地區的自然景象隨高度不同而不斷變化,形成明顯的垂直自然帶:主要山峰.喜馬拉雅山脈約有70多個山峰,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0座,山峰終年被冰雪覆蓋:流向印度洋的大河幾乎都發源於北坡,切穿大喜馬拉雅山脈,形成3000—4000米深的大峽谷,河水奔流如飛瀑,蘊藏著巨大的水力資源。f全球有七成的淡水是凍結於冰河中,而喜馬拉雅山區的淡水集中量,是南北極以外最多的地區。喜馬拉雅山區冰河供應諸多亞洲河流所需的淡水,包括印度河、恆河、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等。黃河、長江、湄公河等河流發源於青藏高原,一般不算作喜馬拉雅山的河流。在珠穆朗瑪峰附近曾經測得的最低溫為零下60℃,但是自1970年代以來,由於山區的平均氣溫上升了1℃,使得山區冰河正大量縮減消融,冰河的迅速消退不但會先使河流的水位暴增,造成洪澇;幾年之後河水水位將會下降而形成乾旱或是更嚴重的生態問題。許多學者已經向聯合國提議將珠穆朗瑪峰及其周圍地區列為「全球受氣候變化衝擊的危險地區」。喜馬拉雅山頂終年積雪,擁有眾多冰川,包括絨布冰川、加布拉冰川、熱木冰川等。對氣候的影響.喜馬拉雅山脈成群的高峰擋住了從印度洋上吹來的溼潤氣流,也使得由北邊乾冷的氣流無法吹到印度半島,因此造成山脈南坡雨量充沛。夏季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往往帶給南亞的印度,尼泊爾和孟加拉國豐沛的降水,並致使印度的氣溫較其他溫帶地區有所提高。一般認為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也是讓中亞產生像塔克拉瑪幹沙漠及戈壁等沙漠的原因。宗教.在印度教中,喜馬拉雅山脈被人格化為雪山神,是恆河女神和雪山神女的父親。喜馬拉雅山脈中有許多地方是印度教、耆那教、錫克教及佛教的聖地,像不丹的塔克桑寺,據說蓮花生在此處遇到佛陀。喜馬拉雅山區中儲存著許多藏傳佛教寺廟。 | 7482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喜馬拉雅山脈",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482"
} |
共產黨是指奉行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以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的名義而成立的政黨。最早的共產黨是1847年成立的共產主義者同盟。現在普遍指以共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對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闡述為指導思想的政治團體,以將社會推向共產主義社會為最終目標。共產黨簡史.在20世紀,作為重要的政治力量,共產黨影響了世界,被共產黨或者自我宣佈為共產黨性質的政黨所統治的國家最多有25個。早期至二戰.從共產黨的誕生過程上來說,現有的大量共產黨——特別是歐洲的共產黨,起源於1920年代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在當時的社會主義運動的一次大規模的分裂。這次分裂的原因是針對革命在達到社會主義過程中的必要性的爭議。在這場爭議中,支援以暴力革命方式的派別開始稱呼他們自己為共產黨,而支援以漸進、和平過渡方式達到社會主義的派別保持了原有的名字社會黨或者社會民主黨。這兩個派別的分裂在之後的年代日益發展和加深。共產黨堅定地支援“馬克思列寧主義”,1917年十月革命及其後的蘇俄的建立為這種支援提供了現實基礎;而社會黨認同馬克思主義,但拒絕具有暴力革命傾向的列寧主義理論。在二戰以後,這些分裂更向深層次發展。社會黨開始進一步修正和遠離經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而在各國共產黨間也發生了分裂,其中尤其以義大利共產黨和西班牙共產黨為代表的西歐地區共產黨提出了歐洲共產主義學說,淡化原先學說中的列寧主義色彩,試圖擺脫斯大林主義對其名聲的影響。民主集中制是最初由列寧提出的思想:由黨員定期選舉產生黨代表,再由黨代表定期選舉產生中央領導機構,全體黨員服從黨中央的一切命令。在後來的諸多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黨代會選舉產生中央委員會,再由中央委員會選舉產生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全體黨員服從政治局的一切命令。但是,從世界各個國家的共產黨的黨史上來看,純粹依據此原則的組織可能會破壞民主的選舉方式。事實上,很多時候實際情況倒了過來,政治局把握了所有的權力,壓制住了中央委員會和黨代會,選舉的候選人變成了只由政治局內定而不能由下面的選舉人毛遂自薦或聯名提名;另外,下級無條件地服從上級,也嚴重干預了個人自由。吸取歷史教訓後,歐美髮達國家的共產黨只適當採用民主集中制,而不是完全採用;把權力分散化,政治局只擁有一部分權力。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認為: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先鋒隊,隨著階級的消滅,共產黨也就消失了。這與西方政黨觀點不同,西方世界認為,政黨是政府與選民的橋樑,任何政黨都可能長期存在。在斯大林時期,世界上所有的共產黨幾乎都受到了蘇聯共產黨的影響甚至直接領導,中國共產黨方面由於毛澤東的影響力較為獨立。在30年代,斯大林實現了對他的反對者的清洗。其中著名的反對者托洛茨基在被排擠出共產國際以後重新組建了第四國際,託的追隨者在中國被簡稱為“託派”。冷戰時代.二戰以後,在中東歐,蘇聯幫助並建立了大量由當地原有左派政黨和共產黨合併組成的共產黨。這些共產黨在1940年代末普遍獲得了政權。並建立了和蘇聯相似的政治經濟體系。只有南斯拉夫共產黨和阿爾巴尼亞共產黨不屬於這種由蘇聯“扶植”起來的型別。但是,後兩者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兩條道路,前者採用了分權的政治經濟模式,而後者則堅持斯大林體制。在亞洲方面,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是亞洲共產運動的標誌性事件。由於亞洲各地歷史發展程序的複雜性,亞洲各地共產黨在與蘇聯和蘇共保持關係的同時也具有更強的自主意識。60-70年代,不少第三世界國家也聲稱自己要走的“社會主義”道路,其領導人也建立了類似蘇聯的政治政黨體制。但是與中東歐和蘇聯的政治體制相比,這些國家的政治體制更多與領導人的個人能力聯絡在一起而缺乏比較完善的共產黨政治體系。所以,儘管這些國家被歸入廣泛意義上的共產黨國家,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的政治體制並不是經典的共產黨一黨體制。1989年到1991年間,大量的中東歐地區的共產黨喪失了政權。這一過程,在有的國家是和平進行的,比如波蘭和匈牙利,前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亞,但在羅馬尼亞等國則發生了嚴重的流血槍戰過程。不久,一些由“共產黨”執政的“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人也宣佈放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並接受了多黨制大選,如貝南、剛果、安哥拉、莫三比克。冷戰結束以後的共產黨狀況.如今,多數國家中都有共產黨存在 、希臘馬列主義共產黨、爭取重建希臘共產黨組織、爭取共產主義解放新左翼潮流等眾多共產黨。一些共產黨強調工人階級政黨的屬性,致力於在本國民主傳統的基礎上,建立工人民主政權,如希臘共產黨、葡萄牙共產黨等;有些共產黨則改寫了列寧主義中關於「暴力推翻薄弱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主張,強調人權和民主的理念,如法國共產黨、西班牙共產黨、義大利的重建共產黨等。在一些東方國家中,也存在著形形色色的共產黨。在這些“共產黨”中,有些依然秉持馬列主義對共產主義及資本主義的態度,甚至展開針對現有政權的武裝鬥爭;有些則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較多改造,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不再實行計劃經濟而推行市場經濟。另外,冷戰時代由共產黨掌握政權的國家的在劇變中喪失政權的共產黨,1990年代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完全消失,如羅馬尼亞共產黨;有的仿造原西歐地區的共產黨,改變綱領甚至名字成為與社會黨相差無幾,甚至更傾向中立立場的左翼政黨,在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繼續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如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改組的匈牙利社會黨、保加利亞共產黨改組的保加利亞社會黨等,在多黨政治下長時間處於執政的地位;有的則採用了民族主義的政策,演變為親民族主義的政黨,如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塞爾維亞社會黨,1990年代在俄羅斯政治生活中發揮重要影響的由蘇聯共產黨和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共產黨殘餘力量改組的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也被認為有比較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有的雖改旗易幟,卻繼續長期進行一黨專政,如由原土庫曼共產黨改組的土庫曼民主黨,而中國共產黨則以多黨合作,共產黨領導之方式以規避一黨專政之名,但實質不變。此外,原中東歐地區還有一些完全堅持正統馬列主義的小黨,但被認為對當地沒有產生很大的影響。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有一些以「毛主義」為理論的共產黨政治力量,如尼泊爾共產黨,也曾三度掌握政府首腦的職位,兩個政黨之間無論在議會政治還是街頭政治既有分歧也有合作。總體來說,歐美髮達國家的大部分共產黨都具有現代民主政治理念,強調“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但世界上仍有一些國家的共產黨堅持斯大林主義,還有一些毛派和霍查派政黨被所在國當局列為恐怖組織。目前共產黨在以下國家為非法組織: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烏克蘭、哈薩克、土庫曼、印度尼西亞、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但在這些國家中仍有一些未對外公開自稱為共產黨而實質為共產黨的合法政黨存在,如拉脫維亞社會黨、立陶宛的社會主義人民陣線。目前的執政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寮國、古巴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共產黨以執政黨的地位統治國家。它的性質是一黨制或者一黨優勢制,由共產黨完全掌握軍政大權。然而這些共產黨在內外政策上相互之間也有極大不同。中國共產黨、越南共產黨、寮國人民革命黨在1980年代選擇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濟體制,在軍政上保持了共產黨對國家的絕對控制權力。其中有的政黨相應在理論上做出了修改了適應新的經濟情況。典型的如中國共產黨先後提出的“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等,稱這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下的發展”,在這三個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採取的經濟實用主義政策逐漸起到了經濟進步的作用,如1980年代的中國農村地區,19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中國城市地區,1990年代後期到2003年以前中國經濟出現過熱前的大部分大城市居民,包括自革新開放以來的大部分越南民眾等等。古巴共產黨在1990年代經濟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執行了一些經濟上的自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經濟,而且在一些經濟政策上學習借鑑中國和越南,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在古巴共產黨的綱領中,黨的指導思想表述為“馬克思列寧主義、馬蒂思想”。1992年以來,蓋亞那的人民進步黨、尼泊爾共產黨、聖馬利諾的聯合左翼、尼泊爾共產黨 (2018年)、秘魯共和國的自由秘魯等多黨制國家的共產黨先後透過民主選舉上臺執政。 | 7485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共產黨",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485"
} |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在西班牙君主伊莎貝拉一世及費爾南多二世的贊助下,哥倫布於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出海橫渡大西洋,並成功到達美洲大陸,他的一系列航行以及建立永久居民點的努力使得美洲大陸接入了近現代的人類文明,也為西方日後在美洲的拓殖奠定了基石。此後,西班牙開始殖民美洲,成為一系列歐洲國家殖民此地的先驅。哥倫布發現及開拓美洲的成就,使西班牙及美國等國家把他發現美洲大陸的日子賦予重要意義,其日期被定為法定假日,亦即哥倫布日。世界歷史也將哥倫布的環球航行視作中世紀史與近代史的分界點。在哥倫布啟程前,西方社會的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抬頭,各歐洲王國開始,紛紛透過在世界各地建立和殖民地來擴充財富。哥倫布向西航行到達東印度群島的冒險性計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援。西班牙王室看到了有可能在與對手有關亞洲的高利潤的香料貿易的競爭中取得先手之遙遠卻美好的前景。在哥倫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馬群島的一個他叫做“聖薩爾瓦多”的地方登陸,雖然不是計劃中的日本,但他看見了當地人的虛實及豐富資源,回報給歐洲殖民手段的可行性—可傳教控制、可佔領掠奪、可奴役利用。在後來的三次航行中,哥倫布到達過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加勒比海岸的委內瑞拉、以及中美洲,並宣佈它們為西班牙帝國的領地。儘管哥倫布不是第一個到達美洲的探險家,但哥倫布的航海帶來第一次歐洲與美洲的持續的接觸,並且開闢了後來延續幾個世紀的歐洲探險和殖民海外領地的大時代。這些對現代西方世界的歷史發展有著無可估量的影響。哥倫布在現今大多數地方被當做一種無畏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象徵。哥倫布自己認為他的成就主要在傳播了基督的榮光。但是對於美洲原住民而言,哥倫布的到來意味著對美洲原住民野蠻和殘酷大掠殺的開始,近年哥倫布的成就日益受到左翼人權人士政治批判,部分美加的城市更把法定假日「哥倫布日」改為「美洲原住民日」,但亦有批評指有政治正確之嫌。哥倫布並不認為他當時到達了一個以前歐洲人所不知的大陸,而自認到達出發前的目標—東印度群島。他將這個大陸上的居民叫做“印第安人”。由於哥倫布和西班牙王室和它所指派的美洲殖民地管理者之間的緊張關係,使得他在1500年被逮捕並被解除對伊斯帕尼奧拉島居民點的總督職位。後來還導致了關於哥倫布和他的繼承者對西班牙王室許諾給他們的利益的法律訴訟。哥倫布的靈柩現存於西班牙塞維利亞主教座堂主堂內。早年的生活.哥倫布生於熱那亞,出生於1451年10月31日,具體日期不詳。他的父親是,一個在熱那亞和薩沃納工作的中產階級羊毛紡織工。他還有一個賣乳酪的小攤,哥倫布小時候還幫忙看過攤。哥倫布的母親是。哥倫布還有幾個兄弟:巴託洛梅奧、喬瓦尼·佩萊格里諾和吉亞科莫。巴託洛梅奧在里斯本的一家地圖作坊工作過。在哥倫布的一篇作品中,他聲稱自己早在10歲時就出過海。在1470年,哥倫布一家搬往薩沃納,多米尼克在那接管了一個小客棧。同年,哥倫布被一艘熱那亞的船僱傭,為安茹的勒內征服那不勒斯王國。一些現代的歷史學家爭論說哥倫布不是出自熱那亞,而是來自加泰羅尼亞、葡萄牙或西班牙。這些爭議的假說基本上都不被主流學者所相信。對東方的追求.哥倫布自幼便熱愛航海。當時的歐洲國家極需要東南亞的香料和黃金。可通往亞洲的陸路卻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阻,海路則要經由南非南端的風暴角——好望角。哥倫布深信只要向西航行就能找出另一條前往東南亞的航線,他先後向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國的國王尋求協助,以實現出海西行至中國和印度的計劃,但均得不到幫助。哥倫布在到處遊說了十幾年後,1492年終於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資助。與卡斯蒂利亞王室的協議.經過對西班牙國會的不停遊說和兩年的協商,哥倫布最終在1492年達成所願。斐迪南配親王和伊莎貝拉女王剛剛征服了格拉納達這個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最後的穆斯林統治地區。他們在科爾多瓦的基督教君主城堡接受了哥倫布的請求。伊莎貝拉先是根據自己的懺悔神父的建議拒絕了哥倫布的建議。當他心灰意冷的正要離開此地的時候,斐迪南干預了此事。伊莎貝拉讓一名王室衛士追回了哥倫布,斐迪南後來聲稱自己是“為什麼那些島被發現的首要原因”。哥倫布早先由義大利私人投資者那裡得到了大約一半的資助。因為在格拉納達戰役後的財政上的窘迫,王室讓王室財政主管以哥倫布的計劃的名義從幾個其他王室賬戶轉移了資金過來。哥倫布被許諾將封為“世界洋海軍上將”,將可以得到將來所有收益的一部分。這些條款有點不同尋常的慷慨,但那是因為這些君主們並不認為哥倫布能夠回來。在中,斐迪南國王和伊莎貝拉王后答應哥倫布,如果他成功了,他將被授予世界洋海軍上將,將被指派為所有他發現並宣佈為西班牙領地的土地的總督和統治者。對新土地上的任意一個部門,他都有權讓王國從他提名的三人中指定一人任職。他還將可以永遠從新土地的總收入中提成10%。另外,他還有權利可以購買在新土地的任何商業冒險事業的1/8的股份以及享受他們的1/8的收益。航行.從1492年到1503年間,哥倫布完成了4次從西班牙到美洲的來回航行。所以這些航行都是由卡斯提亞王國資助的。這些航行標誌著歐洲人對美洲大陸的探險和殖民的開始,因此對西方歷史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性。儘管哥倫布面對日漸增多反對其觀點的證據,但仍然堅持認為他在歷次航行中所到過的地方就是馬可·波羅以及其他歐洲旅行家說描述過的亞洲大陸的一部分。也因為哥倫布拒絕承認他到過的地方不是亞洲的一部分,可能部分解釋了為什麼美洲大陸不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而是以在他之後的到達美洲的佛羅倫薩的探險家亞美利哥·韋斯普奇的名字命名。首航美洲.1492年8月3日夜裡,哥倫布的艦隊從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發了。他的艦隊由3艘帆船和90名船員組成,旗艦是一條大型的克拉克帆船——聖瑪利亞號。哥倫布首航的一部分資金也是借自平松家族。哥倫布離開西班牙後不久,就發現平塔號有些損壞。他們首先到達了隸屬於卡斯提亞王國的加那利群島,在大加那利島得到以修整和修補船隻。9月6日,哥倫布的艦隊離開了加那利群島,開始了漫長的長達5周的橫渡大西洋的航程。這一路上非常順利,沒有碰見風暴,信風的幫助也使得他們航行很快,從9月9日到18日就西行了1163海里。因為行駛在未知的海域和前所未有的長時間不間斷航海,快到達美洲的時候,船上人心浮動。為了穩定船員的情緒,哥倫布一直有真假兩個航行里程記錄。假的那個告訴船員們的記錄上記載的里程數要短些。但因為他在真記錄中有計算錯誤,最後他的假數字反而比真數字更符合實際。經過70天的航行,終於在1492年10月12日星期五清晨兩點鐘,“平塔”號上的一個水手——胡安·德·特里阿納第一個看到了陸地。隨後平塔號的船長馬丁·阿隆索·平松確認了這個發現,並鳴炮通知了哥倫布。但哥倫布在返回西班牙後堅持說他已先看到陸地上的火光了。哥倫布的艦隊終於到達的是美洲廬卡雅群島中的一個小島,當地人稱之為,哥倫布將之命名為“聖薩爾瓦多”。該島具體位置一直有爭論,應該在現今巴哈馬境內。最有可能的為現聖薩爾瓦多島。哥倫布隨後根據當地人的指點,探查了現今古巴的東北海岸,並在10月28日登陸古巴。在11月22日,因為聽當地人說附近有個盛產黃金的島嶼,馬丁·阿隆索·平松帶領平塔號私自離開去探索。哥倫布帶領餘部繼續探索,到達了伊斯帕尼奧拉島北岸並在12月5日登陸探索。哥倫布將該島命名為“西班牙”島,英文化名稱即伊斯帕尼奧拉。在聖誕日左右,聖瑪利亞號不幸在夜裡觸礁沉沒。當地酋長派人幫助救援,並允許哥倫布留下39名船員建立據點。該據點被命名為以紀念聖誕,同時表示旗艦在聖誕前夜遇難。據點位於現今海地的。哥倫布帶著僅有的一艘船繼續沿著伊斯帕尼奧拉島的北岸行駛,直到來年1月6日與平塔號相遇匯合。1493年哥倫布做了首航美洲的最後一次停靠。他們在登陸,遇到了來美洲後的第一次敵意的對待。哥倫布因此將與這些印第安人相遇的地方叫做“”隨後哥倫布終於踏上返回西班牙的規程,船上帶有強行挾持的一些印第安人。歸途的大部分時間在信風的幫助下都比較順利。但在2月22日夜間碰到了風暴,兩艘船在風暴中失散。1493年2月19日,哥倫布所在的尼尼亞號終於到達葡萄牙所屬的亞速爾群島的聖瑪利亞島。隨後哥倫布的艦隊到達里斯本,終於回到了歐洲大陸。哥倫布在受到葡萄牙國王若昂二世接見後於3月13日離開里斯本返回了西班牙。哥倫布終於在1493年3月15日星期五中午回到了當初出發的帕洛斯港。哥倫布艦隊的另一艘船平塔號在2月底就到達了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亞岸邊的一個港口被翻譯為拉丁文在歐洲廣為流傳。第二次航行.1493年9月25日他率領約1500人分乘17艘船隻,從加的斯出發,11月3日發現多明尼加島,接著又發現瓜德羅普島和波多黎各等島,然後駛抵海地島。因納維達德堡已為當地印第安人夷平,於是另築伊莎貝拉堡,建立西班牙在美洲的第一塊殖民地。印第安人被課以黃金重稅,或被驅使到金礦從事奴隸勞動,有的被捕捉運回歐洲販賣。第三次航行.1498年5月30日,哥倫布率領由6艘船隻和200人組成的船隊,分兩組從聖盧卡爾啟錨,3只船直駛海地島,另3只船由哥倫布本人率領,經維德角群島向西航行,於8月1日發現特立尼達島。8月5日在委內瑞拉帕里亞半島登陸,第一次踏上南美大陸。8月31日返回聖多明各。因為內亂,被國王特使以管理不善之名解除所有職務和沒收財產。然後哥倫布連同他的兩個弟弟被強行押回西班牙。哥倫布後雖獲釋,卻失去統轄其所發現土地的權力。第四次航行.1502年5月9日,哥倫布率領4艘船隻和約150人從加的斯出發,1502年6月15日,發現馬提尼克島,然後沿海地島南海岸西行,過牙買加向中美洲進發,再沿宏都拉斯南駛,越尼加拉瓜和哥斯大黎加,最後抵巴拿馬的達連灣。1503年6月折回牙買加島,期間經歷了1504年3月1日月食,後經聖多明各於1504年11月7日回到西班牙桑盧卡爾。逝世.1506年5月20日,55歲的哥倫布在西班牙北部的巴利亞多利德的一個普通的旅店裡逝世。隨後,他的兄弟們和他的長子迭戈將他安葬在巴利亞多利德的一座聖方濟各會的一所修道院的墓地內。後來又依照迭戈的意願移往塞維利亞的的拉斯·奎瓦斯修道院。迭戈此時已經是西班牙島的總督。在1542年這些遺骨又被轉移到殖民城在1795年當法國佔領整個西班牙島,哥倫布的遺骨又被轉移到古巴的哈瓦那。古巴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後獨立,哥倫布的遺骨又被轉回到西班牙的塞維利亞主教座堂,在那哥倫布的遺骨被放在一個精美的中。然而,1877年聖多明各為了迎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400週年紀念日,在全面整修時發現一個墓穴和一個鉛皮箱子。箱子上和裡面的物件上多處標有與哥倫布有關的標記。箱中放有四十一塊遺骨,還有灰燼和一顆子彈。據說哥倫布年輕時左腿受過槍傷,子彈終生未能取出。多明尼加和西班牙都爭論說自己國家存放的哥倫布遺骨是真的。在多米尼加發現的遺骨於1992年被最後遷入為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500週年而建造的哥倫布燈塔。為了證實是否當年轉移到哈瓦那的不是哥倫布的遺骨而真正的遺骨還保留在多明尼加的教堂裡,首先在2003年6月對存放在塞維利亞的遺骨提取了DNA樣品,同時也從哥倫布的次子的遺體上提取了樣品。在2002年也從哥倫布的兄弟迭戈的遺骨中提取過樣品。最初對遺骨的觀察展現出塞維利亞的遺骨與哥倫布逝世時的年紀和體格不相符,過於“瘦小和年輕”。西班牙調查者認為多明尼加的遺骨的特徵更符合哥倫布逝世時的情況。DNA的提取和驗證相當困難,因為有的遺骨在多次轉移中被汙染,使得很難提取到完整的DNA。但是西班牙的研究者透過提取到的部分線粒體DNA分析後認為,塞維利亞的遺骨的線粒體DNA碎片與迭戈的線粒體DNA比較相似,很可能來自同一母系。這個檢驗結果,以及人類學的和歷史的分析使得研究者相信,存放在塞維利亞的遺骨確實來自於哥倫布。多米尼加當局一直沒有允許取出他們儲存的遺骨,因此不知道他們儲存的是否來自於哥倫布遺體,但多明尼加和有些學者仍然堅持哥倫布的遺骨是放在聖多明各。過去,歷史學家一直在爭論,哥倫布是否在他最後的航行裡仍舊認為自己是在沿著亞洲的東岸航行。但是,學者柯克帕特里克·塞爾提出,《權力書》裡的一份經暗示哥倫布知道了他發現了一個新大陸。而且,在他第三次航行的日記裡,他把“帕里亞之地”大陸。矛盾的是,哥倫布的其他一些書寫資料一直都聲稱他到達了亞洲,比如在1502年給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一封信中,他斷言古巴是亞洲的東岸。他還推論說拉美新大陸是位於“東方盡頭”的“地球的天堂”。所以,哥倫布到底怎麼認為的還是不清楚。紀念.哥倫布日.哥倫布日為10月12日或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是西班牙和美國等國的法定假日。這一日正是哥倫布在1492年登上美洲大陸的日子。哥倫布日是美國於1792年首先發起的,當時正是哥倫布發現美洲300週年的紀念日,有指該紀念日是為了減少原英法殖民者對美國的支配,以建立這個新生國家的國家認同。在1893年,芝加哥舉辦了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並舉辦了盛大的紀念活動。從此,每年的10月12日,美國大多數州會舉辦紀念活動。習俗亦開始傳遍整個美洲,現在不論北美洲,南美洲,還是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都會在哥倫布日舉行紀念活動。由於哥倫布為歐洲人開啟了殖民美洲的大門,對印地安人來講則是侵略的開始,哥倫布日在1992年發現美洲500週年後,日益受到美加社會的爭議及討論。近年美加社會開始注重美洲原住民的權益,在美加的一些左派思想地域及控制的大城市,加州伯克利等大城市,市政府已改稱為“原住民日”。,以取代「哥倫布日」。委內瑞拉從2002年開始把這個節日稱作“原住民抵抗日”。美國廣域的三K黨反對慶祝哥倫布或紀念碑,因為他們認為這增加了天主教在美國的影響力,而美國應該是一個新教為主的國家。此外,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拆除歷史爭議人物雕像浪潮之中,他作為其「歷史爭議人物」之一大大加劇了這個爭議。哥倫布大交換.哥倫布大交換由克羅斯比提出,泛指自大航海時代始,美洲與歐洲、非洲和亞洲之間的生物影響和文化衝擊。因其自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後一直進行,故命名為「哥倫布大交換」。 | 7486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486"
} |
公,是一物體以另一物體為中心,沿一定軌道所作的轉動;所沿著的軌道可以為圓、橢圓、雙曲線或拋物線。在天文學上,一般用來形容行星、彗星等星體環繞恆星、衛星、人造衛星等環繞行星;小規模星系、星雲、宇宙塵埃等環繞大規模星系;以及更大規模的天體間環繞的運動。在不同的參照系中,公轉在不同的視角下,會出現兩種公轉方向。一種為逆時針方向,一種為順時針方向。如下面的圖所示,橙色球繞著圖中心的紅色球做公轉運動,左邊的是逆時針方向,右邊的是順時針方向。 | 7488 | {
"dataset": "erhwenkuo/wikipedia-zhtw",
"title": "公轉",
"ur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urid=74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