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1
76
| article
stringlengths 52
32.7k
|
---|---|
沒有靈感怎麼辦?研究:像愛迪生跟達利一樣打瞌睡吧 | 相傳,當發明家愛迪生 (Thomas Edison) 與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 (Salvador Dalí) 需要靈感時,他們都會用一種奇怪的方式睡覺。他們會坐在椅子上,手中拿著像是湯匙或球的小東西,一旦真的漸漸進入睡眠、小東西自兩人的手上滑落地面,那瞬間的撞擊聲會把他們吵醒,接著愛迪生和達利就會立刻繼續自己的工作。這是個有趣的傳聞,但現在有研究指出,這種打瞌睡方法是有科學根據的,因為人的大腦會在如此的情況下緩緩進入第一階段的睡眠,但不會再進到更深層的部分。科學家發現這個僅持續數分鐘、介於清醒與睡著間,被稱為「N1」(註) 或「hypnagogia」的意識朦朧階段,真的可以激發創意。註:即「非快速動眼期睡眠第一階段」(non-rapid-eye-movement sleep stage 1)。「我總是有很多關於『hypnagogia』的經驗、如夢般的經驗,這些體悟長久以來都令我十分著迷,」本研究的共同作者、巴黎腦研究院 (Paris Brain Institute) 神經科學家奧迪特 (Delphine Oudiette) 表示,人們的夜間睡眠中,大概有 5% 的時間都處於「N1」階段,但「過去二十多年來幾乎沒有科學家研究過這個階段,我對此感到十分訝異」。而為了要研究達利和愛迪生打瞌睡背後的科學原理,奧迪特與她的同事找了 103 名容易入睡的受試者,要求他們在實驗前一天必須避免服用興奮劑,而且還要稍微睡得比平常少一些。受試當下,這 103 人獲得了 10 個數學題與兩個可參考的規則,他們必須要推導出所有數列的最後一個數值,解開謎題的關鍵是要觀察出數列中潛藏的規律。「與普遍的觀點相反,創造力並不僅限於像是藝術這樣的領域,」奧迪特說:「創造力包含兩個元素:原創性,以及對前後文的判斷。」其中,有 16 名受試者立刻破解出答案,奧迪特認為這代表他們採取了新穎又有用的策略,表現出自己的創意。至於剩下沒有成功解答的人,則在這階段測驗結束後,獲得了 20 分鐘的休息時間,這些受試者被要求得在此時放鬆或睡覺。如同達利與愛迪生,他們坐的十分舒適,雙手垂在椅子的扶手外,而且一樣拿著一個輕盈的小水杯,一旦他們睡著、杯子落下,就會把他們吵起來。在這段期間,奧迪特和她的研究團隊還使用機器偵測受試者的腦部活動,藉由觀察腦波,確認他們有沒有不小心進入比 N1 更深層的 N2 睡眠階段。20 分鐘過去後,這些人還會再獲得更多的數學題,而最終結果顯示,在所有受試者中,抵達「N1」的淺眠階段至少 15 秒的人,有大約 83% 找出了數列的隱藏規律、成功解出答案;但始終保持清醒的人,以及進入更深層睡眠「N2」階段的人,則分別只有 31% 與 14% 找到解答。「新的結果顯示,當人們半夢半醒時,會達到一個屬於創造力的甜蜜點 (sweet spot), 並能夠藉此接觸到平常無法接觸的思路,但不至於去得太遠,最後把念頭給弄丟了。」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ra) 心理學家史庫勒 (Jonathan Schooler) 如此表示。除此之外,研究人員也在實驗中發現,靈感的效果並不是即時的,不像傳說中擁有神奇效果,受試者往往得在經歷多次嘗試後,才能找出真正的答案;同時,在 63 位掉杯子的人當中,其實只有 26 位有先經歷過「N1」階段。至於為何「N1」或「hypnagogia」階段是「創造力的甜蜜點」, 研究人員則尚沒有明確的答案。共同作者奧迪特告訴科學網站「Live Science」, 或許在處於「N1」階段時,人們不只能對周遭環境保持半知覺的狀態,還可以讓思緒隨意飄散,這才創造了一個「鬆散認知與奇怪聯想」的階段,「而且,如果你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你還有辦法可以把它記下來」。另一方面,本次研究的受試者還在 20 分鐘的休息時間過後,被要求要記下他們在快睡著、杯子掉下來前,腦中都閃過了什麼。其中一人指出,「某個瞬間,我看見一匹馬出現在醫院裡,還有另一個男人也正在和我做一樣的實驗,他看起來年長很多,臉上還掛著像是塑膠頭盔的東西」; 而另一人則表示「我有種置身於水的邊緣的感覺,沒有風,但有空氣流動的聲音,溫度好似處在夏日森林一樣」; 此外,還有人看到幾何圖形與各種顏色。研究人員認為其中 1/3 的回答其實與他們獲得的數學題有關,只是受試者自己並沒有發現這之間的關聯,奧迪特表示:「這不表示這些體驗沒有任何意義,這部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奧迪特表示,未來團隊還想要繼續測試「N1」階段對不同類型的創意任務有什麼影響,或許會加入一些更貼近生活的應用。同時,他們還希望能找出方法,讓人們可以在不用手拿東西、提醒自己醒來的情況下,依舊能夠抵達創造力的甜蜜點,「我們甚至還可以教導大家如何到達這個創意階段」。與此同時,無論後續研究會再冒出什麼樣的可能性,半夢半醒的打瞌睡依舊是個大家可以在家嘗試看看的有趣體驗,尤其「我們調查的是普通人,而不是達利或愛迪生」, 奧迪特如此表示,而且更棒的是「我們用的杯子只需要花費 3 歐元 (折台幣約 94 元) 而已」。 |
「鳥不是真的」而是監控無人機?美國Z世代以陰謀論諷刺陰謀論 | 但鳥到底是不是真的?事實上,無論是「鳥不是真的」理論的創始人,還是他的追隨者都明白 —— 鳥真實存在,這一切都只是個捏造出來的笑話,是帶有目的性的戲仿社會運動,他們之所以會推廣這個理論,是要以此反諷並對抗當今網路世界充斥的陰謀論和不實資訊。在這個理論的中心,是現年 23 歲的青年麥肯多 (Peter McIndoe), 他在 2017 年時一時興起創立了「鳥不是真的」理論,而且多年來都表現出對此毫不懷疑的模樣,還要求他的追隨者,不應該容忍懷疑他們的人。麥肯多會出現在各大抗議活動中,或是在公路邊舉牌,上面會寫著像是「鴿子是謊言」的標語,他則會一邊高喊自己的主張,例如:「我才不會因為你拍我而害怕,反正這些鳥已經每天都這樣對我了!」之前接受曼非斯電視頻道《WREG》採訪時,麥肯多被問及「鳥不是真的」是不是一種諷刺時,他仍堅持己見並做出反擊:「我不認為如果我說『鳥是真的』, 你也會這樣問我,你知道的...... 我不明白為何另一方的意見不能用同等的尊重對待它。」Birds Aren't Real (@birdsarentreal) 分享的貼文在這段影片中,麥肯多高舉「鴿子是謊言」的標語,在路邊宣傳自己的理念。然而,現在真相大轉彎了,麥肯多公開承認「鳥不是真的」只是戲仿活動,他不相信這個理論,一切的操作都是蓄意且小心為之。「在過去幾年來,當我們面對充斥不實資訊的世界時,我們真的一直都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麥肯多表示:「這個理論本就十分荒謬,但我們確保自己說的所有事情都不至於太真實,這是這個角色必須考量到的地方。」而對其他 Z 世代而言,他們之所以會追隨並推廣「鳥不是真的」理論,則是出於自己受不實資訊影響的集體反抗,並藉此找到同伴和歸屬感。「『鳥不是真的』並不是只存在表面的膚淺陰謀論反諷,它來自內心深處,」麥肯多指出:「很多我們這個世代的人覺得這一切很瘋狂,『鳥不是真的』是他們應對這件事的方式。」麥肯多表示自己正是陰謀論的受害者之一,他在 18 歲以前都生活於非常保守、信仰極為虔誠的地方,教育也是在家自學。直到高中,麥肯多才終於透過社群平台發現了另一個世界,從 YouTube、Reddit 等理解到許多新觀點;再到 2016 年,當他就讀阿肯色大學 (University of Arkansas) 時,他更發現自己並不是唯一一個有類似經驗的年輕世代。在 2017 年,麥肯多去曼非斯拜訪朋友,當時美國前任總統川普 (Donald J. Trump) 剛宣誓就職,市內舉辦了一場反川普的女性遊行,而川普的支持者也去到了現場。當麥肯多注意到他們時,他便隨手拆下了牆上的一張海報,在背面隨興寫上「鳥不是真的」, 接著便開始到處宣傳,表示其實自 1970 年代開始,鳥都被美國中央情報局 (CIA) 殺死了,並逐漸被監控無人機取代。「這本來是個即興的笑話,但它反映了每個人都感覺到的荒謬感。」結果麥肯多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拍,影片上傳到 Facebook 後一夕竄紅,這股風潮讓他決定要認真架構「鳥不是真的」理論。「我開始表現出這個角色的特質,然後構築出他所來自的世界。」麥肯多指出,他和朋友蓋多斯 (Connor Gaydos) 寫了一個「鳥不是真的」的假歷史、建立詳細的理論,還製作假文件及證據,以用來補充自己的瘋狂主張。例如他們聲稱這個鳥型無人機行動的代號是「很大隻的鳥」(Very Large Bird), 因為 CIA 不想和芝麻街 (Sesame Street) 的角色「大鳥」(Big Bird) 發生版權糾紛。「這基本上變成了一項關於不實資訊的實驗,」麥肯多認為:「我們可以創造出完全虛構的世界,然後被當地媒體當成事實來報導,並接受公眾的質疑。」2018 年,麥肯多自大學中輟,搬到了曼非斯,並繼續推動「鳥不是真的」理論,其中包括拍攝一支影片,裡頭雇用一名演員假扮成前 CIA 特務,並坦承自己負責執行鳥型無人機監控行動,不只是相關討論在社群平台 Reddit 保持熱度,影片本身在 TikTok 則有超過 2,000 萬觀看次數。同年,麥肯多還開始販售周邊,每月入帳數千美元 (1,000 美元折台幣約 2 萬 7,816 元), 可以支付他和朋友的生活所需,並用於投放廣告、讓支持者進行集會遊行等。麥肯多表示,「在進行關於『鳥不是真的』的活動時,我們都會確保它最終不會為世界帶來負面的結果」, 他強調,他們所建立的「是個為大眾設立的安全場域,人們可以聚在一起,討論充斥於美國的陰謀論。這是個對瘋狂之事哈哈大笑的方式,而不是反過來被它征服」。但既然現在麥肯多打算自揭身分了,他透露他和夥伴 2022 年的計畫,正是要完全擺脫其本來的陰謀論者身分,這是往下邁進的必然一環,麥肯多還補充,表示希望之後可以和知名的內容創作者或獨立媒體合作。「當這件事成為一股真實的向善力量,我對於未來會變得如何感到十分興奮,」麥肯多坦承:「是的,我們在過去四年蓄意散播不實資訊,但這是有原因的,是為了要為美國的網路世代提供一面映照現實的鏡子。」 |
教師版《魷魚遊戲》?美國曲棍球隊「羞辱式樂捐」全國大炎上 | 現在打開踩踏者隊、「CU Mortgage Direct」的社群帳號,處處都可以看見網友們「不尊重」、「違背人性」、「可恥」之類的評語。「恩,我想你們成功獲得預期中的注意力了,但結果應該跟你們想的不太一樣吧,」一名 Facebook 網友寫道:「要教師們戴著安全帽在地上手腳並用地爬行搶錢,真是噁心又可恥。」南達科他州的州議員內西巴 (Reynold F. Nesiba) 也有類似的看法,他向媒體形容,踩踏者隊舉辦這種讓老師為了幾百塊錢在地上搶成一團的活動,既荒謬又侮辱人:「還有什麼職業會被要求用這種方式募款?」同州的聯邦眾議員希利 (Erin Healy) 也十分同意內西巴的看法,她認為「現金衝刺賽」完全顯示了「美國的系統究竟有多破敗」, 她說:「老師永遠不該為了改善課堂所需的資金而卑躬屈膝。」在整個活動大炎上後,周一 (13) 踩踏者隊和「CU Mortgage Direct」連忙發表了緊急聲明致歉,承認它們的活動侮辱了教師,「如果我們的活動對教師造成任何困窘,我們深感抱歉」。同一份聲明中還提到,它們將提供每位老師額外 500 美元 (折台幣約 1 萬 4,035 元) 的賠償,那些報了名、但沒有獲選上場參賽的 21 位教師也有份。但另一方面,這場離譜的事件也讓許多人注意到南達科他州教育投資支出貧瘠的狀況,該州教育協會會長保羅 (Loren Paul) 表示,這個活動完全凸顯出「我們的教育工作者缺乏滿足學生需求的必要資源」。「我們不該逼得老師得在溜冰場上爬行,才能找到足夠的資金。」保羅向大眾呼籲道:「我們必須對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更好,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對我們的學生更好一點。」根據美國國家教育協會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NEA) 的調查,2019-2020 年全美教師的平均年薪約 6 萬 4,000 美元 (折台幣約 179 萬 6,480 元), 每位學生分配到的教育支出則有約 1 萬 3,500 美元 (折台幣約 37 萬 8,945 元)。然而,南達科他州在這兩項數據的表現都不佳,教師年薪只有吊車尾的 4 萬 9,000 美元 (折台幣約 137 萬 5,430 元), 只比最後一名的密西西比州好上一點點,而且根據教育協會會長保羅的說法,該州教師平均每人還會自掏腰包 750 美元 (折台幣約 2 萬 1,052 元), 用在和教學相關的費用上。即使是每位學生分配到的教育支出,南達科他州的表現也不太理想,去年上學期 (秋季) 每位學生分到的教育支出排在全美後段班,只有約 1 萬 800 美元 (折台幣約 30 萬 3,156 元) 教師「薪」情不好的結果,就直接導致了該州教師短缺的狀況,而且不只新血進不來,南達科他州也和全美各地一樣,面臨著教育人才流失的問題,這個問題在 COVID-19 疫情爆發、教學壓力暴增後更加惡化。上周,南達科他州州長諾姆 (Kristi Noem) 總算注意到了教師的薪資問題,提案要為州內老師們加薪 6%。「我們的老師正和學生合作,為他們獨特的未來而努力。」諾姆提到:「如果不支持現在包含教師在內的辛勤工作者,我們根本無法投資勞動力。」然而,有些人還是批評諾姆的提案無濟於事,畢竟今年全美都面臨著嚴重的通膨問題,加薪 6% 頂多也只是打平通膨的影響而已,而且在以往同樣面臨通膨的時候,教師們的薪水並沒有跟著調漲,無形中早已侵蝕掉部分教師們的薪水。但話說回來,踩踏者隊的「現金衝刺賽」還是有帶來一點點正面影響 —— 現在全美有許多網友都想捐款支持教師及學校,而南達科他州的州議員內西巴,也在 Twitter 上鼓勵自己的支持者捐款力挺教師們。「我希望今天教師們跪在曲棍球場中間努力多抓點錢的畫面,可以引發更多人們對蘇瀑市、南達科他州,乃至全美的教育資金需求議題的關注。」 |
歷史性的第一訪:以色列總理出訪阿聯 伊朗、巴勒斯坦議題去哪了? | 周一 (13), 以色列總理貝內特 (Naftali Bennett) 圓滿達成了歷史性的成就 —— 成為第一位出訪中東國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下文簡稱阿聯) 的以色列總理,並與當前阿聯王儲兼掌權者阿勒納哈揚 (Sheikh Mohammed bin Zayed al-Nahyan) 會面。在公開活動期間,任誰都能看出兩人相談甚歡,時不時還會互相咬耳朵。會後兩國也如預期地發表了聯合聲明,宣布雙方未來將在貿易、科技、環境、觀光等眾多領域展開合作,還會成立一筆研究及發展基金推動兩國發展。然而,在這份歷史性的聲明中,媒體們卻發現這份文件對當前的兩大關鍵議題隻字未提 —— 伊朗及巴勒斯坦問題。以色列和阿聯的這段緣分始於 2020 年,當年在時任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的牽線下,阿聯成了第三個與以色列簽訂和平協議、推動兩國關係正常化發展的阿拉伯國家。自那時候起,兩國的關係便迅速發展,在國防、商業等領域尤其密切,到今年 10 月為止,兩國間的貿易額已經成長至 8 億 7,45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245 億 5,596 萬元) 的規模 —— 這還不包括今年以色列石油公司德里克鑽探 (Delek Drilling) 將以色列北部塔馬爾油氣田 (Tamar gas field) 價值 1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280 億 8,000 萬元) 的股份,出售給阿聯主權基金穆巴達拉 (Mubadala) 的交易。與此同時,兩國在中東地區也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威脅 —— 伊朗。事實上,儘管伊朗議題最後沒有出現在聯合聲明中,但根據貝內特接受《國土報》(Haaretz) 採訪時的說法,伊朗其實是兩人會談中的重頭戲。近年來,伊朗反覆堅稱它是出於「和平目的」發展核能技術,不會將其轉用於軍事。然而,外界卻鮮少買單伊朗的這套說法,隨著各種情資流出,以色列、阿聯等周遭國家也都對伊朗抱持著高度警戒。過去兩周,美國、中國、俄國等國家,都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與伊朗展開核協議談判,希望以解除制裁,交換伊朗在核能計畫上的讓步,不料談判陷入泥淖、遲遲無法達成共識。對於以色列、阿聯雙方而言,兩國都不樂見伊朗核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因此即使兩國在核協議談判中的立場大相逕庭,這層目的卻是兩國的共同利益。在談判中,以色列展現出的態度相當強勢,貝內特此前就曾不滿地批評,伊朗根本是在用「核能敲詐全球」, 因而鼓吹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 乾脆直接結束談判,對伊朗發動新一輪的制裁,甚至不排除要對伊朗動武。然而,對阿聯而言,制裁、乃至於動武反而是它們最不樂見的選項,畢竟阿聯和伊朗間還是有些貿易往來,因此在談判桌上解決糾紛,最好還能解除各國對伊朗的制裁,才是阿聯眼中的理想結局。阿聯政治分析師阿布杜拉 (Abdulkhaleq Abdulla) 就說:「在過去五、六年來,我們已經做到當初承諾的事了 (指制裁)。但這真的夠了,現在阿聯沒有人想繼續支持制裁,這是無庸置疑的。」但矛盾的是,即使阿聯致力於推動談判,2019 年疑似由伊朗在背後主使的煉油廠轟炸事件依舊讓它們歷歷在目,始終對伊朗抱持著一份戒心。因此在阿聯看來,與以色列合作將讓它們有機會取得更先進的以色列軍武、強化國防;以色列則是能藉此拉攏到一個對伊朗有十足影響力的戰略夥伴,其立場或將改變核協議的談判方向。而在兩國達成合作共識的過程中,巴勒斯坦人就成了被忽視的一群人,不僅聲明中未提及,兩國自去年關係正常化發展後,似乎也都有意無意地避免談及這個議題。在巴勒斯坦人看來,阿聯去年的決定無疑是背叛之舉,更別提兩國本次達成的合作共識,41 歲的計程車司機艾斯 (Muhammad Abul Eis) 就很生氣地說:「這簡直是終極的背叛。歷史絕不會原諒,也不會同情阿聯或是任何答應與佔領者 (指以色列) 關係正常化的國家。」無論如何,以色列和阿聯終究還是展開了更進一步的合作關係,身為以色列總理的貝內特顯然對此相當滿意,在回國前稱自己和阿勒納哈揚王儲舉辦了一次「充滿意義又直接的深度對談」, 並補充說:「我很樂觀地飛回以色列,也相信我們的關係可以成為未來以色列與中東發展和平關係的範例。」而阿聯方面顯然也有類似的看法,根據貝內特的說法,阿勒納哈揚王儲已經同意要回訪以色列,只待敲定日期。 |
TikTok讓Z世代愛不釋手!揭開背後的演算法秘密 | 短影音平台 TikTok 風靡全球,成為時下年輕人最著迷的網路平台,而令用戶愛不釋手的關鍵,就在於其推播演算法。近日《紐約時報》宣稱取得 TikTok 演算法如何運作的相關文件,揭露其獨門秘方。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這份名為 TikTok Algo 101 的文件,是由北京的工程團隊所製作,目的是為了讓非技術背景的員工能夠理解演算法的運作原理,揭密了背後的邏輯及對人類心理的洞察。這份文件也得到 TikTok 官方的證實。今年 9 月,TikTok 才宣佈月活躍用戶突破 10 億人,近年來這個短影音平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竄起,近年也高居 App 下載榜單前排,各大社群平台為了應對這個新對手,也紛紛推出自家的短影音服務。《MIT 科技評論》更在今年度的 10 大突破性技術榜單中,列入 TikTok 的演算法,聲稱自 2016 年亮相以來,已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社群服務之一,且與其他平台相比,更善於給予新創作者曝光機會,顛覆了人們在網路上成名的方式。TikTok 的演算法非常擅長推測用戶的偏好,向人們揭露內心真正的想法,進而引導你觀看各種類型的影片。TikTok 的演算法中有著 4 個首要目標,分別是用戶價值、用戶價值 (長期)、作者價值,以及平台價值,同時關注觀看時長及留存率兩大指標,儘管持續推播同樣主題的內容,可以有效在短時間內吸引用戶目光,但也很可能會因此覺得乏味而離開平台,為了確保用戶的觀看時長及留存率,演算法會盡可能多樣化地推薦內容。《紐約時報》提到,如果 App 持續推播同樣類型的影片,用戶很可能會感到無聊而關閉 App, 為了確保用戶的觀看時間與留存率,在他們的「價值方程式」中,將一天內同樣主題的內容降低權重,另外還會刻意推薦相關主題以外的內容,試圖保持用戶的新鮮感。不過,觀看時間並非演算法唯一考慮的因素,該文件中還提到 TikTok 一個用於判斷用戶喜歡哪些內容,該推播哪些內容的簡略公式,並涉及以下幾個關鍵數據:喜愛 (按讚)、評論、播放時間,以及是否點擊播放。文件中寫到,推播系統會依照該公式為所有影片打分數,並將分數最高的影片推播給用戶。與此同時,《紐約時報》公佈的一張 TikTok 演算法流程圖中,「創作者品質」也是演算法考量的一大重點,這部份則關乎於創作者的影片發布頻率、創作者觀眾的留存率,以及創作者的變現能力。儘管提到變現能力,TikTok 發言人傑米。法瓦札 (Jamie Favazza) 強調,該演算法並不是真的把創作者賺了多少錢當作參數,而是 TikTok 利用用戶滿意度改良的結果。不過,就如同各大社群平台所面臨的困境,TikTok 也因可能令孩童看到不恰當的內容而備受抨擊。對此,TikTok 聲稱他們已積極刪除違反服務條款的內容作為應對。法瓦札表示,「我們會持續努力打造個人化內容偏好的新方法,自動跳過不相關或不符合年齡的內容,並且會刪除違反我們社群規範的內容。」留住用戶的演算法,一直以來是網路平台最神秘的配方,也是外界評判平台道德與否的要點。先前 Facebook 就被指控演算法會引導用戶看見讓他們感到憤怒的內容,進而放大平台上的惡意。這次 TikTok 乾脆對外界介紹演算法運作脈絡,也是個向大眾開誠布公,降低外界審視力度的機會。 |
特斯拉創辦人親自給分!馬斯克改過的考卷值多少錢? | 身為名滿天下的企業家,許多人都相當願意花費天價,交換特斯拉、SpaceX 創辦人馬斯克在商業上的指點,而在 20 多年前,湯瑪斯就有過這麼一次人人稱羨的機會。最近,曾和馬斯克在同一時期於賓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就讀的湯馬斯 (Brian Thomas), 將他手上一份當年被馬斯克批改過的考卷及作業拿到了拍賣行拍賣,最後成功拍出 7,753 美元 (折台幣約 21 萬 7,704 元) 的高價。負責本次拍賣的 RR 拍賣行 (RR Auctions) 表示,這份拍品之所以如此昂貴,除了因為馬斯克的高人氣,還因為他的簽名在市場上其實相當少見,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此前,它們曾以 1,383 美元 (折台幣約 3 萬 8,834 元) 的高價,拍出另一張馬斯克的簽名照。It turns out #ElonMusk was a tough-grading Teacher’s Assistant - UPenn papers marked up and graded by the future #Tesla CEO are up for bid @RRAuction. https://t.co/uBpZr1IeWi pic.twitter.com/Qo4p5S5UNY 在拍賣會開始前,RR 拍賣行特別拍了一支影片介紹這份有馬斯克簽名的考卷及作業。根據湯馬斯的說法,這份考卷及作業是他在 1995 年就讀賓州大學時所完成。當時,馬斯克還未創辦特斯拉和 SpaceX, 還只是商學院教授巴斯 (Myles Bass)「創業精神:實踐與經營」 (Entrepreneurship: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s) 課堂上的「馬助教」, 而他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幫忙巴斯教授改作業及段考考卷。湯瑪斯在表示,當年「馬助教」其實挺嚴格的。舉例來說,當時他在定義企業的「退出策略」(exit strategy) 時,很隨興地在考卷上回答道:「如果企業惹出一身麻煩,這是結束活動的辦法之一。」(a viable way to end operations if shit hits the fan.) 或許是因為剛吃飽飯的關係,「馬助教」顯然對湯馬斯作答中用的「shit hits the fan」片語相當感冒,特別圈了起來並表示:「太有畫面了!」(Graphic), 並為此扣了他兩分。湯馬斯事後表示,當初這麼寫其實是他和教授之間的內梗,寫在考卷上本來是想博教授一笑,只是他千算萬算,就是沒料到巴斯教授會把考卷交給馬斯克批改。「是我太笨了。」湯瑪斯說道。不過總體而言,湯瑪斯的作答還是挺不錯的,馬斯克在閱卷後給了他 73 分,旁邊還附上了他簽名的縮寫「EM」—— 而這或許也是拍賣價格無法繼續往上的原因,畢竟人們心目中的夢幻逸品還是完整的簽名「Elon Musk」。至於湯瑪斯的園藝用品郵購個案研究作業,倒是讓馬助教滿意不少。馬斯克很快對過了重點後,給了他 8.5 分,並在一旁同樣附上縮寫「EM」。湯瑪斯透露,其實他保存這份考卷 20 多年的本意並不是要蹭馬斯克名氣賺錢,而是出於尊敬巴斯教授。今日的湯瑪斯是一位在美國南加州執業的財務顧問,很多客戶都是科技公司的企業家,而且即使巴斯教授已經在 2010 年辭世,湯瑪斯至今都還記得幾句老師講過的話。但是當湯瑪斯被問到對課堂上這位「馬助教」的印象時,他很無奈地告訴記者:「即使現在和你 (談論起馬斯克), 我還是想不起來任何他在課堂上的樣子。」 |
優雅走向天堂:澳洲醫師自殺艙「石棺」前進瑞士 | 2018 年時,澳洲醫師尼奇克 (Philip Nitschke) 在荷蘭一年一度的阿姆斯特丹喪葬展上展出了用 3D 列印技術打造的輔助自殺 (assisted suicides) 裝置「石棺」(Sarco) 的樣品,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人人都可以手握優雅走向天堂的權利。當時,尼奇克告訴媒體:「我相信選擇在何時死亡也是基本人權的一環。...... 如果你收到了生命這項寶貴的禮物,你應該也要享有決定在何時送出這份禮物的權利。」經過了三年,尼奇克的自殺艙「石棺」已經更加進化,現在他打算帶著這項發明前進瑞士,期待他的發明可以在向來走在生死議題最前線的瑞士首度派上用場。不過,這項超前時代好幾步的發明仍不免俗地引發許多爭議,除了倫理道德,人們更懷疑石棺搭載的 AI 能否扮演好「生死守門員」的角色。在瑞士,政府共將安樂死和輔助自殺的類型分為四種:蓄意殺害他人,以減少對方的痛苦,像是醫生或第三者故意注射藥物至病患體內,並直接導致對方死亡者都算在內。倘若有這種情形發生,注射的醫師或第三者將可能會被檢方依刑法起訴。: 醫師對病患施以可以減緩痛楚的治療手段,但這些手段的副作用會減損病患壽命,導致其死亡提前發生,像是醫生為病患注射嗎啡減輕病患疼痛,就算在此類別當中。目前瑞士法律對此還沒有詳細的規範,但普遍認定這是一個合法的行為。: 放棄或停止讓病患繼續使用生命維持系統。目前瑞士還沒有對應的管理法規,不過它依舊普遍被認定為合法行為。: 輔助自殺涵蓋的類型廣泛,幫助病患取得致命物質,讓對方在無外力干涉的情況下自行服用也含在內。在瑞士,人們只有在出於私利而幫助他人自殺時,才會有違法疑慮。有鑑於此,瑞士存在專門負責輔助自殺相關業務的非營利組織。#Applications #Dignitas #DrPhilipNitschke #Exit #ExitInternational Controversial 3D printed ‘Sarco’ suicide capsule legalized in Switzerland https://t.co/uA5gSK2H2c https://t.co/w4ZxpP8MCv pic.twitter.com/yTnd5Uv1Sl 只要有適當的 3D 列印設備,任何有設計圖的人都可以輕鬆生產石棺。在瑞士,法律僅允許人們在特定條件下接受輔助自殺,但此前還需要經過一連串嚴謹的程序,像是評估心理狀態等,才有機會拿到處方箋、並在醫師的陪同下邁向死亡。尼奇克認為,瑞士的這套流程固然嚴謹,可是他也發現很多醫師往往不太願意開處方箋給沒病沒痛的人 —— 像是對活著感到厭倦的長輩,而「石棺」的出現,就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它 (石棺) 真正的意義是要讓死亡的過程更加『民主化』(democratising),」尼奇克說道:「我們相信所有理性的成年人都應享有決定要在何時結束生命的權利,這不該是某種握在其他人手上、只有病患才能享有的特權。」因此,尼奇克打從一開始開發「石棺」時,就沒有規劃要讓醫護人員參與其中,反而是把評估使用者心理狀態的工作交給了 AI, 使用者只有在通過測驗後,才能拿到啟用石棺的啟動碼。躺入石棺後,使用者可以用按按鈕、手勢等方式啟動整個死亡程序。一經啟動,石棺就會開始自動調整艙內氮氣、氧氣比例,使用者則會漸漸失去意識、最終死亡。尼奇克指出,理論上人們可以帶著石棺到心目中最理想的地方,「優雅地邁向死亡」。若是使用者在啟動石棺後反悔,艙內特別設計了緊急停止按鈕及逃生口,讓眷戀人間的人們還有回頭機會。至於取得石棺的方法也不難,尼奇克會將石棺計畫印在他一手創辦的非營利組織「解脫國際」(Exit International) 發行的刊物當中免費提供,但只有年滿 50 歲的人才可以取得設計圖並自行用 3D 列印技術生產石棺。雖然看起來面面俱到,但關注 AI 倫理議題的非營利組織演算法觀察 (Algorithmwatch) 政策及倡議部門負責人穆勒 (Angela Müller) 指出,科技終究還是由人類所開發,AI 做決定的基礎也是仰賴過去累積下的資料,而這兩者隱含的偏見和歧視無形中都會影響 AI 的決定,「我擔心依賴它只會削弱而非增加我們的自主權」。尼奇克也承認,AI、演算法的限制確實是他還無法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推行初期,他計畫與瑞士的醫師合作,確保每位使用石棺的人都經過專業檢驗,以消除外界的疑慮。當 AI 開發完成後,尼奇克計畫採用 AI、醫師並行的「雙軌制」, 一方面消弭疑慮,另一方面也不斷改善 AI 的判斷能力。但即使技術上毫無瑕疵,石棺也還需要經過法律的檢驗。根據尼奇克及瑞士聖加侖大學 (University of St Gallen) 法律教授赫里曼 (Daniel Huerlimann) 的說法,石棺在瑞士並無違法疑慮。赫里曼是尼奇克所委託的法律顧問,他在受託研究相關法律後指出,石棺並不算在瑞士法律定義的「醫療器材」, 因此並不會受到《瑞士醫療器材法》(Swiss Therapeutic Products Act) 的規範。此外,它也沒有違反氮氣、危險化學物質或武器等相關法律的疑慮。這樣的結果讓尼奇克很高興,他說:「委託結果讓我們確認並沒有遺漏任何法律問題...... 意味著在瑞士的法律下,不論是安樂死診所想要引入石棺,或瑞士民眾想要自行生產、使用,都不會有問題。」然而,身兼醫師、律師及瑞士蘇黎世大學 (University of Zurich) 法學院教授的維金格 (Kerstin Noelle Vkinger) 卻無法同意兩人的看法,她說:「醫療器材被管制是因為他們必須要比其他產品更安全。」「一項產品不會因為對健康無益,就可以免受這些額外安全要求的規範。」在這支影片中,尼奇克及他的團隊詳細地向外界闡釋有關石棺的資訊。兩大在瑞士深耕輔助自殺議題的組織「尊嚴」(Dignitas) 及「解脫」(EXIT, 註), 也各自對石棺抱持著疑慮。畢竟多年發展下來,瑞士已經建立起一套縝密且為民眾、政府官員所接受的輔助自殺流程,還培訓了一批專業人員負責相關業務,因此它們皆不看好石棺在瑞士會有多大的發展空間。美國喬治城大學 (Georgetown University) 甘迺迪倫理研究所 (Kennedy Institute of Ethics) 的主任蘇爾馬西 (Daniel Sulmasy) 則是擔心,石棺時尚又有如豪華車一般的設計會「美化自殺」, 可能會引發一股自殺風潮。「這是貨真價實的疑慮...... 像石棺這樣的機器會美化自殺,並增加脆弱、罹患心理疾病的人自殺的機率。」儘管有這些待解的疑慮,尼奇克依舊計畫近期要於瑞士的一間輔助自殺診所中展開實驗。目前,已經有 6 位志願者要參加,而尼奇克也很有信心實驗過程不會有任何意外:「等到我們看到幾個成功案例出現後,大家就會感到舒坦許多了。」至於圍繞著石棺的種種法律爭議,尼奇克則是坦言唯有在有人用過石棺並提起訴訟後,這些爭議才有機會得到解答。編註:「解脫」(EXIT) 與尼奇克創辦的「解脫國際」(Exit International) 為兩個不同的組織。: 遇到心理低潮想要找人聊聊,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該專線提供全年無休、24 小時免付費的心理諮詢服務。 |
埋在火山灰裡超過50天 西班牙加納利群島蜜蜂的倖存小奇蹟 | 今年 9 月 19 日,在西班牙海外自治區加納利群島 (Canary Islands) 的拉帕爾馬島 (La Palma), 老峰火山 (Cumbre Vieja) 五十年來首度噴發,大量的火山灰和流動的岩漿,摧毀了至少 2,000 多棟周遭建築物,數千人因此被迫暫時離開自己的家園。其中,一名蜂農在撤離居住地超過 50 天後,於 11 月上旬時才終於獲得重返村落的機會,看看被自己匆忙留下的蜜蜂如今都怎麼樣了 —— 而結果令他和昆蟲學家們都感到驚喜。即使此處距離老峰火山本體僅 2,000 英尺 (約 610 公尺) 左右,但五個被全埋或半埋在火山灰中的蜂箱,裡面的數萬隻蜜蜂都還活著,而且依舊能發出有活力的嗡嗡叫聲。這些蜜蜂的生存秘訣是「蜂膠」—— 一種用植物的汁液,混合蜜蜂分泌的唾液或蜂蠟而形成的膠狀物 —— 牠們利用這種物質,將蜂巢對外的孔洞都堵了起來。美國馬里蘭大學 (University of Maryland) 昆蟲學家施泰恩豪爾 (Nathalie Steinhauer) 指出,用蜂膠封住蜂巢的孔洞是蜜蜂的典型行為,牠們平常就會以此方式預防雨水或冷氣團的侵襲。Honeybees Survived for Weeks Under Volcano Ash After Canary Islands Eruption. For roughly 50 days, thousands of honeybees sealed themselves in their hives, away from deadly gas, and feasted on honey. “It is a very empowering story,” one entomologist said. https://t.co/3T12x0cMrD pic.twitter.com/pG4tWghPL3 這群蜜蜂利用蜂膠躲過了火山爆發帶來的高溫與有毒氣體。本照為其中三個被挖出來的蜂箱。而這次,牠們躲過的則是火山爆發帶來的高溫與有毒氣體。即使這是蜜蜂原先就具備的本能,可是牠們能這麼長時間把自己關在巢內,並真的成功避開了如此的大劫難,依舊是一件非常令人訝異的事。「這是個非常鼓舞人心的故事,」施泰恩豪爾說:「這充分說明了蜜蜂的韌性。」而且,蜜蜂的生存智慧還不只如此。雖然牠們將蜂巢用蜂膠封了起來,但也同樣留了一條小路,確保牠們在安全之後可以從此處逃生。除此之外,牠們的巢裡還儲存著大量的蜂蜜,大加納利島蜂農協會 (Gran Canaria Beekeepers Association) 發言人,同時也是島上蜂農之一的奎薩達 (Antonio Quesada) 指出,這讓蜜蜂免於了挨餓的命運。另一方面,雖然蜜蜂的本能在這個案例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可是牠們同時也相當幸運,由於掩蓋在蜂箱上的火山灰,都有著質地多孔且輕盈的特徵,這使得氧氣能夠進入巢內,蜜蜂才不會因為待在蜂巢內而窒息。Estas abejas sobrevivieron la erupción del volcán en La Palma por 50 días a pesar de estar a 600 metros del volcán. Lo lograron protegiendo sus colmenas con propóleo, una resina que toman de los árboles y con la que sellan los huecos de las colmenas. pic.twitter.com/0blEBFv8yt 由於掩蓋在蜂箱上的火山灰質地多孔且輕盈,所以氧氣仍能進入蜂巢內,讓蜜蜂不至於窒息。本影片為當時從火山灰中挖出蜂箱的片段。但不管蜜蜂到底是如何活下來的,牠們的倖存都令拉帕爾馬島島民感到十分高興,尤其是老峰火山的噴發已經長達三個月,是自 16 世紀有紀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而且目前仍沒有要止息的跡象。而這座島上大約有 8 萬人,其中有超過 100 名蜂農,飼養著在當地被稱為「加納利黑蜂」(Canary black bee, 學名為「Apis mellifera」) 的蜜蜂,總數量約數百萬隻,牠們是當地自然生態系統重要的一環,蜂農則透過販售蜂蜜,成就拉帕爾馬島上主要的經濟收益來源。因此,可以想見蜜蜂成功避難、躲過火山灰的故事,於當地居民來說意義非凡,大加納利島蜂農協會發言人奎薩達就指出:「令人驚嘆的是,這種已經存在了數十萬年的迷你小動物,居然可以保持如此的韌性,有能力存活下來。」目前,拉帕爾馬島上已經有數百個蜂箱從火山受災範圍被救出,並被運送到其他安全的地方,只可惜這些蜜蜂已經失去了重返原棲息地的機會,因為牠們賴以為生的植物,都已經被火山灰或硬化的岩漿給覆蓋並摧毀。但同時,也不是所有蜜蜂都能如此幸運躲過災禍,根據西班牙《艾菲通訊社》(EFE), 其實本次案例還有第六個蜂箱,但裡面的蜜蜂都已經不幸死亡,但死因「或許不是因為火山,而是因為牠們原本就很虛弱」。此外,還有一批最靠近老蜂火山主體的另一批蜂箱,它們被岩漿淹沒,當中的蜜蜂全數死去。回到蜜蜂的生存現況,這十多年來,蜂農和研究人員們都對牠們的處境備感煩惱,因為蜜蜂在大自然與農業中都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但其死亡率卻正在逐年攀升,即使是夏天,牠們產蜜並育幼、理論上活動力最旺盛的時期也一樣。當然,馬里蘭大學昆蟲學家施泰恩豪爾表示,蜜蜂還沒有步入滅絕的危機,蜂農目前仍可以每年都替換新的蜂群。然而這樣的情形還是顯現了危機,而且也對蜂農產生巨大的壓力,因為他們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才有辦法補足失去的蜜蜂數量。但這次的故事或許顯現了蜜蜂的堅忍不拔 —— 美國喬治亞大學 (University of Georgia) 昆蟲學家狄拉普蘭 (Keith S. Delaplane) 便認為,牠們自火山爆發中倖存的故事,將成為昆蟲學界之間的著名故事。「沒有比火山灰覆蓋蜂巢 —— 但蜜蜂卻活了下來 —— 還要更戲劇化的事了,」狄拉普蘭說:「這是一個開心的小新聞,天知道我們多需要它。」 |
不必運動也收運動之效?史丹佛研究:注射運動老鼠的血液就好 | 研究人員表示,神經炎症與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密切相關,神經炎症會加劇阿茲海默症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進展,或是得到流感後可能出現認知功能喪失症狀,如昏昏欲睡、與外界隔絕、大腦無法正常工作、記憶力模糊等,部分原因就是感染後全身發炎導致。運動會引起大腦許多健康表現,例如更多神經細胞生成和更少發炎。研究人員設計一種實驗,讓一些老鼠有轉輪可跑,一些老鼠只有活動空間,活動量大致相當於不時進入廚房從冰箱拿啤酒或零食。研究針對 3 個月大的老鼠,約是人類 25 歲,結果發現與不運動鼠相比,一個月持續跑步會顯著增加老鼠大腦神經元和其他細胞的數量。接下來,研究人員從運動鼠與不動鼠採集血液對照。每三天向不運動鼠注射運動鼠或沒運動鼠的血漿,每次注射相當於受體老鼠總血量 7%~8%。兩項實驗室記憶測試,注射運動鼠血液的老鼠表現優於接受不運動鼠血液的老鼠。且接受運動鼠血液的老鼠海馬體產生更多促進神經元增生的細胞。科學家還比較老鼠海馬體數千個基因活化程度,發現接受運動鼠血液活化約 2 千個基因,變化最顯著的 250 個基因與炎症最密切相關,接受運動鼠血液的老鼠神經炎症較低。研究團隊接下來研究運動鼠血漿物質,發現叢生蛋白變多,這種蛋白有助清除細胞碎片,不運動鼠叢生蛋白較低,研究也發現叢生蛋白可減少患慢性神經炎老鼠的大腦炎症,若從運動鼠血液去除叢生蛋白,對不運動鼠大腦的抗炎作用就明顯降低。運動益處很少有人會想到來自肝臟。研究人員表示,肝臟和心臟是叢生蛋白最可能的來源,代表肝臟與心臟似乎一直與大腦交流。此外,肝臟會產生與認知改善相關的酶,同樣酶也在年長活躍人群的血液增加。這發現可為認知治療打開大門,或許將來不一定要運動,藉由注射甚至服藥,可控制不運動者的大腦炎症,降低罹患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或減緩病程進展。研究發表在《自然》期刊。 |
紀錄世界邁向末日的過程?科學家建地球「黑盒子」造福未來文明 | 這個巨大的地球黑盒子已選址於澳洲塔斯馬尼亞州 (Tasmania) 的西海岸,之所以會選在這裡,是因為比起其他候選地區,例如南歐的馬爾他、北歐挪威、中東卡達等,此處的地緣政治與地理環境都相對穩定。而這也是絕對重要的一點 —— 因為黑盒子必須要能夠留存很久,至少必須要從世界末日倖存下來。地球黑盒子是由塔斯馬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Tasmania) 的科學家、澳洲行銷公司「Clemenger BBDO」, 以及國際藝術團體「Glue Society」等機構共同規劃。其中,Glue Society 聯合創辦人克尼邦 (Jonathan Kneebone) 便指出,目前的設計足以讓黑盒子「活得比我們所有人都還要久」:「就算最糟的事真的發生,即使電網無法運作了,這個東西還是會存在在那裡。」The UN climate conference #COP26 wrapped up last month in Glasgow, but what #ClimateAction steps were announced? What will happen next? And what exactly does it all mean for our future? Check out the answers to those questions & more: https://t.co/EQwt43i8Kr pic.twitter.com/etXCztMLMv 與氣候變遷相關的社群貼文也會被黑盒子記錄下來。本則 Twitter 來自聯合國 (UN), 為今年氣候變遷大會的總整理。在黑盒子中,科學家預計要放入大量的硬碟以存放數據和資料,盒子頂端則會安裝發電的太陽能板,內部還有安裝電池,可以儲存能源以備不時之需。而在電力充足的情況下,黑盒子會透過演算法,自網路上下載和計算所有與氣候變遷有關的內容,其中大致可分為兩大類:蒐集陸地與海洋的溫度、海洋酸化程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物種滅絕情況、土地使用的轉變,還有人口多寡、軍事開銷與能源消耗狀況等數據。蒐集文字訊息,像是報紙頭條、社群平台貼文,或是重要活動,例如氣候變遷大會 (COP) 的相關新聞。參與計畫的澳洲行銷公司 Clemenger BBDO 成員柯提斯 (Jim Curtis) 便表示:「這個點子是,如果地球的確因為氣候變遷而毀滅的話,這台堅不可摧的裝置還是可以留下,不管是誰倖存下來了,都可以從中學習。」「它還可以讓領導者們負起責任 —— 確保他們的作為與不作為都被記錄了下來。」事實上,黑盒子的實體還只是構想,預計明年中才會動工,但資料蒐集已經自今年 11 月,也就是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OP26) 之後便開始進行。透過壓縮數據等方法,科學家預估黑盒子的容量能儲存接下來 30 到 50 年的資料量,而且他們目前也仍致力於找到再進一步拓展儲存空間的方式,又或是能讓資料留存的更久,「讓數據保存上百 —— 或甚至上千年 —— 變成一件可能的事」。但還有一個問題:要是氣候變遷真的導致自然環境被毀、人類文明傾頹,然後真的有人找到了這個黑盒子,但它外頭都是鐵鏽,裡面的太陽能板也壞掉好久了,他們該怎麼知道裡面是什麼?又要怎麼去破譯裡面的內容?關於這一點,科學家們其實還沒想好。「這是個我們仍致力於解決的問題,」地球黑盒子計畫的開發團隊向《澳洲廣播公司》(ABC News) 如此表示:「要預測是誰或是什麼東西發現黑盒子,是不可能的事。」可是有準備還是有機會,或許真的有人能夠知道它是什麼、又要如何解碼。事實上,光是打開黑盒子就已經有難度了,不過只要有辦法達成這一點,科學家們便相信,這個人也會有能力可以解讀裡面的內容。此外,開發團隊還透露:「我們正在研究把一個電子閱讀器放到黑盒子裡面的可能性,只要碰到太陽光,它就會被啟動,而且黑盒子也會被同步啟動 —— 如果它因為災難發生而進入長期休眠狀態的話。」一旦黑盒子建造好,並正式開始運行,科學家預計從數位平台上就能遠端連接到它的資料庫;同時,若是有民眾特地去現場拜訪它,也能透過無線的方式讀取它的內容。當然,黑盒子預計設置的位置有些偏遠,在塔斯馬尼亞小鎮斯特拉恩 (Strahan) 與昆斯敦 (Queenstown) 之間,但基本上還是到得了,「從荷巴特 (Hobart, 塔斯馬尼亞首府) 過去要花四個小時,但這是你可以停下你的車、好好拜訪一下的地方」,Glue Society 聯合創辦人克尼邦如此表示。總而言之,對於參與地球黑盒子計畫的成員們而言,黑盒子是給末日後世界的藍圖,避免人類重蹈覆轍,但也是給現代所有人 —— 尤其是政經領袖們 —— 的一個提醒。「結局會如何都取決於我們,」其官方網站表示:「只有一件事確定的,你的作為、不作為,以及與其他人的互動,現在通通都被記錄下來了。」 |
疫情下混合辦公興起 華爾街獵才難敵科技業 | COVID-19 疫情爆發近兩年,遠距辦公從邊緣走向主流,雇主與員工逐漸體認到許多公事在家也能處理,沒必要每天進辦公室。疫後時代,混合辦公模式成為徵才一大賣點,與金融業相比,科技業在人才爭奪戰中占盡上風。去年 3 月,美國企業界眼見疫情直線升溫,在居家防疫令下只能請員工別進辦公室,許多公司行號被迫接受遠距辦公型態。但請員工待在家辦公容易,要員工回辦公室卻困難許多,除了防疫措施必須到位,員工長期在家處理公事後是否還想回辦公室,也是一大問號。隨著疫情起伏,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與亞馬遜等矽谷巨擘要求員工回辦公室的期程一延再延,部分華爾街大老卻等不下去了。美國金融業是 COVID-19 大流行後,雇主與員工為重返辦公室陷入衝突的指標產業之一。紐約疫情水深火熱時,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市場部門施壓員工回曼哈頓總部上班,經《紐約時報》披露後引發廣泛關注,也凸顯華爾街為求績效不顧一切的文化。不只美銀,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 與高盛集團 (Goldman Sachs) 也想盡辦法早日恢復員工每週進辦公室五天的傳統工作模式,而且態度強硬,即使可能因此流失人才也在所不惜。美國大規模施打 COVID-19 疫苗後,夏初疫情明顯緩和,高盛員工 6 月中旬重回辦公室;摩根大通包含聯絡、技術及營運團隊在內的投資銀行員工則在 7 月重返辦公室,而他們已經比業務及交易人員晚回辦公室好幾個月了。高盛執行長蘇德巍 (David Solomon) 早在 2 月疫情仍嚴峻時就對員工長期在家辦公表達不耐。他當時說,遠距辦公並非「新常態」, 而是「我們將盡快校正的反常現象」。許多人才招聘業者指出,在科技業辦公型態極為靈活的情況下,要求員工每週進辦公室五天不利銀行業從其他產業延攬人才。這在銀行、避險基金等金融機構徵才觸角逐漸與其他產業重疊的當下影響甚鉅。高盛近年嘗試延攬律師,摩根大通徵才目標拓展到主修工程與科技的人才,花旗集團 (Citigroup) 也大舉招聘編碼與程式設計師。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 (Jamie Dimon) 5 月出席《華爾街日報》執行長峰會時坦言要求員工回辦公室遭遇反彈:「沒錯,人們不喜歡通勤,但那又怎樣?我們終究得替客戶著想。」高盛與摩根大通高層都篤信員工進辦公室有助團隊合作、腦力激盪,主管抱怨員工在家辦公效率較差早就不是祕密,特別是大型銀行交易部門有著「母雞帶小雞」文化,資淺員工與實習生以往都在充滿幹勁的工作環境中從老鳥身上取經,這是遠距辦公無法取代的。但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 (McKinsey & Co.) 一份研究顯示,超過一半的員工偏好混合辦公,也就是每週部分天數在家工作、其餘上班日進辦公室,比例遠高於 COVID-19 大流行前的 30%。美國職場在疫情期間歷經大洗牌,跳槽以求更佳待遇的年輕人源源不絕,其中又以資訊科技 (IT) 人才為大宗。隨著企業為疫後時代融合數位科技的營運模式布局,工程、雲端運算、資料分析、網路安全人才這段時間極為搶手。這些科技人才早在疫情爆發前就供不應求,疫情期間更是如此,也讓他們在跳槽時更有向資方喊價、爭取遠距辦公等福利的本錢。今年以來,美國企業界開出大量資訊科技相關職缺,但始終難以填滿,顯見符合資格的人才都抱著貨比三家不吃虧的觀望心態。與此同時,商學院畢業生延續近年求職轉向科技領域的趨勢,亞馬遜、Zoom、Netflix 等疫情期間生意興隆的科技公司延攬愈來愈多初入職場的商學院人才,無形間擴大渴求工作地點彈性的員工數量。許多白領員工在家辦公近一年半後,面臨疫情趨緩後必須重回辦公室的局面,其中不少人無意重回過去每週進辦公室五天的型態。雇主為爭取或留住人才,不得不承諾疫後時代維持部分工作日可選擇在家辦公的混合模式。根據勞工部數據,美國 8 月近 430 萬名員工自願辭職,創數據彙編 20 年來新高。企業陸續公布員工重回辦公室的規劃,大量員工心裡有數後選擇放棄,被認為是推動這波辭職潮的動力之一,也逼迫許多雇主重新評估遠距辦公的公司政策。保德信金融集團 (Prudential Financial) 委託調查 2,000 名員工的結果顯示,四分之一受訪者打算在疫後時期找新工作,其中許多人打算離職的理由是尋求勞逸平衡;半數受訪者感覺 COVID-19 讓他們在決定職涯方向上更有控制權。這場百年大疫不僅改變世局,職場也經歷一番劇變。對擁有搶手技能的員工來說,疫情帶來職涯突破與人生轉變的契機,雇主如提不出容許混合辦公的條件,恐在爭取人才與留才時屈居下風。 |
大屯山偷偷藏了一個岩漿牛奶罐?用震波破解大屯火山身下的秘密! | 自中央研究院於 2016 年證實大屯火山群為活火山以來,科學家不斷試圖了解更多大屯山岩漿庫的資訊,以評估大屯火山群對大臺北地區的災害風險。今年,中研院地球所黃信樺副研究員利用震波資料,進一步找出宛若圓柱牛奶罐、位於地下 8 公里的岩漿庫,其直徑約 8 公里、高度約 12 公里,論文已於 2021 年 3 月初發表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這個藏在地底下 8 公里的岩漿牛奶罐,是怎麼被黃信樺找出來的?蛋糕只要一刀切開,就可以把內餡看得一清二楚;然而礙於技術和成本,面對腳下的土地,我們不能像切蛋糕一樣,一下就看清楚地底結構。那科學家是怎麼分析火山的「內餡」呢?聰明的地球科學家,搬出了「地震波」這個媲美 X 光的好工具!地球每天都會發生成千上萬的地震,當地震波傳過重重地層、抵達地表測站後,就像是替地底做了一次完整掃瞄,而地球科學家只要蒐集這些地震波,就可以破譯出藏在震波中的地質訊息。由於地震波可以穿透地底,因此地震波就像是地球科學家的「X 光」, 只要蒐集這些地震波,就有機會破解地層下的秘密。受到地質構造與折射的影響,其中 P 波經過液體的內地核會減速,而 S 波無法直接通過液體的內地核。目前我們熟知的地殼、地函、內外地核等分層,也都是藉由這些原理得出的研究成果。— 對地球科學家來說,每一個地震,就像一個個 X 光的發射器,而發射出的地震波就是 X 光,因此,用地震波去理解地底構造,就像是用 X 光去拍地底的 X 光照片。這個技術,就是大名鼎鼎的 (Seismic Tomography)。當地震波經過不同地質條件的地層時,會改變地震波傳遞的速度和性質,例如 P 波經過液體時,速度會下降,而 S 波因為穿不過液體,會直接不見。因此,當地球科學家只要收集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地震波後,就可以推估出地底構造的幾何形貌。為什麼一直到了 2021 年,地球科學家才順利解析大屯火山群的岩漿庫?這是因為有了震波層析成像技術還不夠,還要有工具和震波資料才行。2014 年時,黃信樺正在美國猶他大學進行研究,機緣巧合之下,他參與了黃石公園的計劃,使用震波層析成像技術,在原本已知的大型岩漿庫底下,找到了一個更深、更巨大的岩漿庫。如此意想之外的研究發現,也讓黃信樺的論文成功登上《科學》期刊 (Science)。反觀臺灣,因為不像美國一樣擁有密集、均勻的地震測站,不足以讓學者對大屯火山群做完整的「X 光掃描」, 因此在 2014 年時,臺灣學者對於大屯火山的岩漿庫仍然是一知半解。直到 2016 年,中央研究院林正洪研究員成功找到了大屯火山的岩漿庫,並證實為活火山後,臺灣才開始大力推動進一步的研究計畫,在北部地區逐步設置超高密度的寬頻觀測網 —— 臺灣陣列 (Formosa Array), 探索這位危險鄰居的秘密。臺灣陣列的地震測站有多密?從 2018 年開始,每間隔 5 公里,研究人員就會設立一個地震測站,站點橫跨山區,目前在臺灣北部設立了相當均勻的測站分布。有了技術,又有了密集的測站,摩拳擦掌的地球科學家,終於可以來一窺岩漿庫的秘密了。黃信樺學成歸國後,受到了計畫主持人林正洪的邀請,帶著黃石公園的研究經驗,正式加入了大屯山岩漿庫的研究中,他藉由臺灣陣列取得了遠震震波資料 (teleseismic data), 並利用氣象局與中研院原有的地震觀測網獲取近震震波資料 (local earthquake data), 最終為臺灣地球科學界描繪出了大屯火山群岩漿庫的模樣:一個牛奶罐。為什麼要特別同時使用來自遠方的「遠震」和附近的「近震」資料呢?事實上,這跟解析度也脫不了關係!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遞的路徑是弧線,其中近震的地震波只會經過比較淺層的地底構造 (灰色), 反之,若使用遠震震波,就會帶來地球深部的訊息 (淺橘色), 並再次加強淺部的資訊 (深橘色)。因此,如果地球科學家有辦法同時使用遠震、近震的資料來推算的話,就可以讓整體圖像的解析範圍延展到更深處,解析度也更上一層樓!費盡千辛萬苦,有了技術、有了工具和震波資料後,地球科學家終於得到了地底「掃瞄圖」, 但這一場大屯山岩漿庫探索之旅,仍然還沒有停歇!比如說,當我們拿到一張涵蓋整張嘴巴的全口 X 光照片,一般人只看得懂黑色是軟組織、白色是硬組織,並猜測出骨頭和牙齒的位置。然而,對一位經過 6 年訓練、擁有專業醫學知識的牙醫師而言,卻可以一眼看出你的蛀牙、發炎、阻生齒、牙周病等等資訊。震波層析成像也是如此!以上面這張論文中的圖片為例,P 波速度較低的紅色,代表該區的地質構造比較「軟」, 反之波速高的藍色則為較「硬」的區域。但,這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啊岩漿庫又在哪裡?此時,地球科學家者對這塊土地的了解和專業知識,就派上用場了!以 2 公里深為例 (上圖 a), 可以看到大面積的紅色、藍色對比,其中藍色代表中央山脈,也就是很硬的變質岩;而紅色是西部麓山帶,屬於較軟的沉積岩,並包含林口臺地 (很厚的紅土層)、臺北盆地 (沉積物) 等明顯的地質構造特徵;東方小塊的紅色,則代表宜蘭平原的沉積物。承上,圖 a 大屯火山群的位置為白色,沒有明顯特徵;然而到了 8 公里深 (圖 b) 和 16 公里深 (圖 c) 時,黃信樺卻發現,大屯火山群底下從白色變成紅橘色。火山下方突然出現一塊軟軟的紅橘色,P 波的速度甚至降低到 19% 這麼多,這意味著什麼?主要有兩種可能:含水,或是有岩漿。然而,地底 8 公里深的壓力過大,地下水較難以滲透,「含水」這個理由並不可行,因此,黃信樺結合了地球化學、地質學的研究和數據後,認為目前最合理的解釋是:它就是大屯火山群的岩漿庫!找到岩漿庫的位置後,黃信樺開始思索,這一個體積約 600 萬立方公里的岩漿庫從哪裡來?透過震波反演出的圖像中,我們也可以窺得一絲的線索。關於「岩漿」的由來,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或許就是因為板塊隱沒、部分熔融產生的岩漿。而在上圖 (b) 中,我們可以從紫色的小圓圈的分布看出菲律賓板塊隱沒產生的,以及隱沒後出現的部分熔融區 (紅橘色的 L2)。然而黃信樺卻發現,在大屯火山岩漿庫 (紅橘色的 L1)、板塊隱沒產生的部分熔融 (紅橘色的 L2) 之間,有著一大段很遠的距離,也沒有出現相連的通道,因此,黃信樺猜測,大屯火山岩漿庫應該與板塊隱沒帶沒有直接的關係。不是板塊隱沒,那會是什麼呢?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後碰撞時期的弧後張裂。目前臺灣東北部的地震,大多都是來自琉球島弧後方 (Okinawa Trough) 的張裂環境,根據論文的反演結果,黃信樺也認為,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等北部火山,比較有可能是由此機制而生。但請大家注意,以上對於大屯火山岩漿庫的成因的討論,僅僅還在「推論」的程度,我們尚且無法證實大屯火山就是由此而來,未來仍然需要更多相關研究的佐證。「所以,它就像一個裝滿岩漿的牛奶罐嗎?」大錯特錯啊!雖然前文都將這個岩漿庫形容像牛奶罐一樣,然而,如果你覺得它是一個裝了滿滿液體岩漿的牛奶罐,那可就不對了。黃信樺笑著說,「如果它真的是一個空空的牛奶罐,我馬上就會搬家!不騙你啦!」。事實上,岩漿庫更像是一個海綿,一個有孔隙、吸附著岩漿的海綿海綿的孔隙率有多少、岩漿的性質是什麼、地震波會降多少速,都可以透過地震和地質資料算出來,例如論文中的「P 波波速下降 19%」, 就是從已知的安山岩數據相互推論而來。此外,雖然論文結果看起來是一個牛奶罐的形狀,但事實上圓柱狀的岩漿庫並不常見,反之,大部分的岩漿庫都和黃石公園一樣,是屬於扁平狀的,因此黃信樺認為背後可能仍然有解析度的問題。這次黃信樺是用最容易取得、最精準的 P 波來反演,未來他可能就會用 S 波、雷利波、洛夫波等震波資料來彼此檢驗,找出更精確的岩漿庫訊息。在 2016 年林正洪「起死回生」的大屯火山研究中,乃是透過兩個近震資料,保守的推算出岩漿庫的位置落在 30 公里深左右,這一次,黃信樺透過解析度更高的反演結果,推斷出岩漿庫的深度其實只有 8 公里。五年內,岩漿庫的深度從 30 公里變成 8 公里,雖然變淺了很多,但黃信樺表示,一般火山岩漿庫的深度大都落在 5~15 公里之間,大屯火山的 8~20 公里其實已經相對比較深了。那些很活躍的、頻繁噴氣的火山岩漿庫,深度甚至只有 3~5 公里,例如黃石公園就在 4~12 公里的位置。因此,我們並不需要因為這 22 公里的差距而感到焦慮或慌張。話雖如此,我們仍須正視大屯火山這個距離臺北 101 不到 20 公里的活火山,畢竟大臺北地區的居民數量超過 700 萬,旁邊甚至還有兩座核電廠,面對這一位風險不明的火山鄰居,我們絕對不能視而不見。今年 (2021 年) 八月初,有一篇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的評論指出,過去以來,人們都只關注那些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卻忽視了即使是小規模的火山噴發,也有嚴重危害全球經濟的風險,並把臺灣大屯火山列入全世界 7 個最關鍵的要點之中。評論的作者表示,臺灣是台積電 (TSMC) 的所在地,而台積電負責供應全球高達 90% 最先進的晶片和節點,也是全世界技術與汽車行業的主要供應商,一旦大屯火山爆發,嚴重的火山灰和沉積物將會破壞全球的科技業與金融市場,帶來驚人且可怕的連鎖反應。面對大屯火山的眾多未解之謎與潛在風險,黃信樺認為,震波層析成像只能給我們空間的資訊,既然我們已經確認大屯火山底下擁有岩漿庫了,接下來,科學家必須更進一步認識這位熟悉又陌生的朋友,像是岩漿庫的特性、火山的定年、噴發週期、模擬噴發形式,甚至是防災的疏散方案與宣導,都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未來。【研之有物】延伸閱讀: |
烏克蘭前線風雲錄:俄軍壓境 美國、北約如何保護「重要夥伴」? | 周二 (7) 這天,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 和俄羅斯總統普丁 (Vladimir Putin) 召開了 2 小時的會議,就俄羅斯調派大軍駐紮俄烏邊境一事展開討論。在這場被雙方視為「坦率、務實」的談話中,普丁明確告訴拜登,他對 2015 年俄國、烏克蘭間的《明斯克協定》(Minsk II, 註) 落實狀況並不滿意,也不樂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持續東擴;而拜登方面反過來威脅,要是俄羅斯膽敢進犯烏克蘭,美國及其盟友勢必發動強力的「經濟制裁及其他措施」加以回擊 —— 雖然「派美軍部隊進駐烏克蘭」並不在考慮之中。儘管兩人相互攤了底牌,也一致同意未來會繼續磋商,但這場會談並沒有讓當前烏克蘭邊境局勢降溫,而在雙方互相文攻武嚇一番後,烏克蘭邊境的未來發展依舊十分詭譎不定。註:《明斯克協定》是 2015 年俄國、烏克蘭所達成的一項協定,除了設定停火條件,還就親俄分離主義者未來的自治地位作出安排。當前的這波烏克蘭危機大約從 11 月初開始不斷升溫,目前至少已有 9 萬名俄軍士兵抵達俄烏邊境,而根據美軍所取得的情資,接下來還會有更多俄軍士兵陸續抵達,總人數將上看 17 萬 5,000 人,最快可能在 2022 年初就會入侵烏克蘭。但俄羅斯方面則是否認了任何該國即將入侵烏克蘭的臆測,指出屯兵俄烏邊境單純只是出於防禦性目的,並稱任何人都不該對俄羅斯在自家領土上的調兵遣將指指點點。可是這樣的說法卻無法說服烏克蘭,畢竟在 2014 年的烏克蘭危機後,雙方邊境上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關注,而且烏克蘭至今依舊不時會與東部國土上的親俄分離主義者發生零星衝突,俄軍在邊境的行動自然令他們芒刺在背。加上今年 4 月,俄羅斯也曾使出類似招數,以軍演之名在俄烏邊境一帶聚集了大量士兵,一度令各國相當緊張。雖然演習結束後俄軍就班師回朝,不過當時俄軍的動員規模依舊讓烏克蘭不敢大意。《美聯社》、BBC 等外媒推測,普丁這次突然發難,無非是出於兩大原因:不滿《明斯克協定》的執行現況,以及不滿北約的東擴野心。俄羅斯先前曾指出,2015 年該國與烏克蘭在法、德斡旋下所簽訂的《明斯克協定》始終未獲落實,承諾給烏克蘭東部親俄分離主義者的自治權安排毫無下文,俄羅斯也因此拒絕與法國、德國、烏克蘭等再次展開會談,聲稱如果烏克蘭無心遵守,那麼再開多少會也是徒然。更讓俄羅斯不高興的是,近年來美國、北約成員一直在軍事上積極馳援烏克蘭,提供軍武、舉辦聯合軍演,有些北約成員國未來還計畫要在烏克蘭成立軍事訓練中心,種種舉動都令北約的觸角進一步向東延伸。美國智庫卡內基和平基金會 (Carnegie Endowment) 的研究員魯默 (Eugene Ruemr) 和魏斯 (Andrew S. Weiss) 形容,北約的一連串動作,已經令烏克蘭逐漸成為普丁眼中一艘停在俄羅斯西南部羅斯托夫州 (Rostov Oblast) 外的航空母艦。因此,近年來普丁也反覆警告美國及其盟友,讓烏克蘭正式加入北約將是俄羅斯不可侵犯的政治紅線。但另一方面,普丁對烏克蘭的堅持除了國安以外,還與他「俄烏一家親」的觀點有關。普丁在 7 月發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詳述了烏克蘭、俄羅斯的歷史 (註), 闡述了普丁「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屬於同一民族」的看法,他還在文中稱現在的烏克蘭政府正在執行「反俄羅斯計畫」(anti-Russian project), 而他們的下場將是「摧毀自己的國家」。除了這些背景,美國中情局局長伯恩斯 (William J. Burns) 補充,最近的國際情勢對普丁而言也是一片大好。目前,美國的兩大盟友法國、德國恰巧都忙於內政而難以抽身,前者正在籌備明年春季的總統大選,後者則剛剛成立新政府,加上近期能源價格走高,俄羅斯現在的經濟實力也比幾年前更好,使普丁相信自己有夠多的籌碼可以把握機會、擴大俄羅斯的影響力。註:現代烏克蘭的所在地,其實也是古代基輔羅斯公國 (Kievan Rus',882-1240) 的所在地,其首都就是現代烏克蘭的首都基輔。這個以東斯拉夫人為主的國家在蒙古西征時滅亡,隨後形成了烏克蘭、俄羅斯及白羅斯等不同民族,並各自建國。今日,這三個國家的語言、文化中,都各自保留了一些繼承自基輔羅斯公國的元素。此外,在蘇聯執政期間,烏克蘭發達的工業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就業,因此今日不少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在對方國家中都有家人,而兩國間這一層層緊密的政治歷史文化關係,也成為俄羅斯口中「俄烏一家親」觀點的重要基礎。根據雙方的說法,周二的這場會議相當「直率、務實」, 氣氛相當和緩,兩人不僅相互問候,會議中不時還會說個笑話。然而,會議中兩人也各自劃清底線、向對方提出要求。普丁強調,俄羅斯方面希望美國及北約拿出「可信、長期的保證」, 承諾未來「北約不會再往東擴,並且不會在俄羅斯國土附近部署可能威脅俄羅斯的武器系統」; 而拜登則清楚警告普丁,倘若他輕舉妄動,美國雖然不考慮駐軍烏克蘭,但必定會與盟友發動「嚴厲的經濟制裁和其他措施」回擊俄羅斯。依照先前白宮透露的訊息,美國可能會將目標對準俄羅斯的主權基金、限制俄羅斯盧布匯兌,最嚴重甚至不排除將俄羅斯踢出 SWIFT 系統 —— 這將會讓俄羅斯銀行、金融單位與其他金融機構往來的難度大幅增加。此外,美方亦不排除介入俄國、德國合作的北溪 2 號天然氣管線 (Nord Stream 2 pipeline), 藉此減少俄羅斯的收入 —— 不過這會需要德國的合作,而德國方面勢必也會對此一手段評估再三,畢竟這麼做,德國自己也會受影響。至於拜登所謂的「其他措施」, 白宮方面則未提供更進一步的訊息。不過除了上述內容,普丁和拜登並沒有就緩解當前的局勢達成任何共識,意味著在接下來一段時間中,駐紮在俄烏邊境的俄軍可能只增不減。BBC 在報導中預測,未來這場烏克蘭危機將有三種可能的收場方式:俄軍鳴金收兵、俄軍大舉進攻,或是透過外交管道解決問題。其中,鳴金收兵是最不可能的結果,畢竟普丁已經動員了大批部隊,在國內、國際上也都面臨著壓力,因此被拜登威脅幾句就撤軍,勢必於他的個人形象及政治利益皆不利。而從會談結果來看,透過外交管道或許就成了最有可能的方案之一。美國海軍分析中心 (US Centre for Naval Analyses) 的俄羅斯軍事專家考夫曼 (Michael Kofman) 推測,俄軍表現出的強勢態度很可能是為了要將烏克蘭、美國重新逼上談判桌,一方面迫使烏克蘭在國內的親俄分離主義者議題上做出更大讓步,另一方面則是阻止北約東擴。不過在此前,光是召開這場會議,普丁就已經在這場外交爭鋒中小占上風,因為他成功提升了俄羅斯在美國戰略順序當中的順位,提醒美國在對付新對手中國之餘,也不能忘了老對手俄羅斯。《紐約時報》則在另一篇報導中指出,藉由這場危機,普丁已經讓烏克蘭成為北約最頭疼的問題。畢竟倘若烏克蘭是北約正式成員,那麼其他會員國就能以名正言順地以「共同防禦」為由駐軍協防,偏偏現在烏克蘭只是「重要夥伴」而非「正式會員」, 而給予正式會員資格又是俄羅斯踩不得的政治紅線,如何協助烏克蘭就成了北約的一大難題。美國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主席達爾德 (Ivo Daalder) 一語指出,北約的難題總結起來就是「維護信譽」—— 面對不是正式會員的烏克蘭,「你要如何協助維護其獨立及主權呢」? 至於軍事攻擊,則是俄羅斯軍事專家考夫曼眼中普丁最無須瞻前顧後的選項,因此他警告各方千萬不能輕忽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加上俄羅斯的經濟又處於自 2014 年以來的最佳狀態,意味著普丁有充足的本錢發動戰爭。但俄羅斯也不是沒有顧慮,畢竟兩國的實力在 2014 年的衝突後都有所增長,而且要是開戰,北約、美國也勢必不會坐視不管,背後的成本不得不一併列入考量。「普丁從來不會吹牛,」俄羅斯智庫卡內基莫斯科中心 (Carnegie Moscow Center) 的研究員史坦諾娃亞 (Tatiana Stanovaya)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醒外界不應低估普丁動武的可能,「普丁把對烏克蘭動武放到談判桌上,要是無法從美國手上獲得想要的條件,他很可能會真的實施計畫」。 |
南太平洋群島獨立的最後機會 脫法公投未辦已注定要失敗? | 然而,不如過往兩次投票的和平與熱鬧,新喀里多尼亞 (New Caledonia) 本次公投卻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獨立派甚至揚言要找上聯合國,取消根本還沒到來的選舉結果。回顧新喀里多尼亞的公投起源,其實是來自 1988 年訂立的去殖民化協定《諾美亞協議》(Nouméa accord)。當時法國除了在其中賦予當地政府更大的自治權以外,還允許新喀里多尼亞至多舉辦三次公投,以緩解島上亟欲獨立的緊張政治氛圍。而三十多年過去,目前擁有約 18 萬 5,000 名投票者的新喀里多尼亞已經在 2018 年及 2020 年各舉辦過一次獨立公投,兩者投票率皆很高 —— 都超過 80%—— 但最終結果都是否決。2018 年,親法派以 56.7% 贏過獨立派;2020 年它們雖然再次獲勝,但支持率微幅下降至 53.3%, 且若換算成實際票數,親法派與獨立派之間其實只相差 1 萬張選票,所以爭取到那些選擇棄權的 2 萬 5,000 人就成了第三次公投的關鍵。直到本周日 (12), 第三次公投終於要到來了,新喀里多尼亞的大眾又得再次回答這個問題:「你希望新喀里多尼亞獲得完全的主權,並因此獨立嗎?」然而,無論是親法派還是獨立派,兩者的激情與熱忱卻都不若以往,前兩次選舉前,房屋外牆、陽台和路邊總是高掛著象徵獨立的卡納克旗 (Kanaky flags, 註) 或法國國旗,選民也都緊鑼密鼓地準備迎接投票日,可是今年這些畫面卻很少見。在首府諾美亞 (Nouméa) 的市中心「椰樹廣場」(Place des Cocotiers), 甚至只有不斷巡邏的警車打破了當地的寧靜,為了公投的來臨而不斷加強巡邏。註:卡納克人為新喀里多尼亞島原住民,為當地最主要族群。至於獨立派人士,則正在呼籲大家不要參與周日的大選,表示公投應該要延後到明年的九月 —— 畢竟根據當年簽訂的協議,最終投票可以在 2022 年 10 月前的任何時間舉行即可,而它們認為當地目前正面臨著嚴峻的 COVID-19 疫情,實在沒有餘裕進行投票。事實上,新喀里多尼亞原本沒有疫情的問題,在 COVID-19 在全球開始延燒時,當地幾乎躲過了這一劫,直到最近幾個月 Delta 變種病毒出現,感染率才開始飆升。獨立派因此認為,要進行「一個公平的競選活動」是不可能的,因為新喀里多尼亞的總人口約 28 萬,其中立場偏向獨立的原住民佔了約 40%, 但他們也是特別受到 COVID-19 疫情影響的族群,在目前染疫死亡的 276 人當中,有超過 60% 都是卡納克人,又或是其他太平洋地區的原住民。同時,面對逝去者,卡納克人在傳統上還需要進行很長一段時間的哀悼儀式,像是住在首府諾美亞附近村莊聖路易斯 (Saint-Louis) 的青年瓦米坦 (Adolphe Wamytan) 便表示:「對我們卡納克人來說,哀悼儀式並不只是表達悲傷 —— 這也是習俗很重要的一部份。」瓦米坦在疫情期間失去自己的阿姨,而按照習俗,他們會用上一年的時間舉辦哀悼儀式,所有氏族以及他們的首長都將會面,各自都需要負責不同的角色與職責,所以實在沒有餘裕關心公投。也因此瓦米坦透露,雖然他前一次有投票,但這次將支持獨立派的策略,不去參加選舉。在過去數十年間,新喀里多尼亞努力想要擺脫法國的陰影、進行去殖民化,可是結果並不成功,總共 28 萬的人口中,有 5 萬人長年生活於貧窮線之下,而卡納克人便佔了其中的 70%。「我們知道他們 (指出身於卡納克的政治人物) 處境也很艱難,而且法國還是個很難挑戰的強權,但這裡的狀況依舊無法讓人滿意,」瓦米坦指出:「原住民看不見未來,找不到工作,也無法參與新喀里多尼亞社會的生活。」例如,即使新喀里多尼亞共有三個省,而其中兩個是由獨立派所掌權,可是唯一不歸它們所管、隸屬親法派的南方省 (Province Sud) 卻才是最富裕的,這裡同時也是首府諾美亞的所在地。所以對獨立派而言,獨立將成為去殖民化、消弭不平等的機會,同時新喀里多尼亞也終於能夠決定自己的未來 —— 包括重新調整自己與其他太平洋島國之間的政治與文化關係。這一點必須先說到法國本身,因為擁有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外領地,法國認為自己是印度洋 — 太平洋地區 (Indo-Pacific) 的主要大國之一,而法國也的確因此擁有了世界第二大海域,所以新喀里多尼亞對其來說具備著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然而近來,法國卻與南太平洋地區其他國家的關係日益緊張。例如澳洲才在今年九月激怒法國,毀棄彼此之間的一份潛艇合約,並轉而與英國和美國簽訂安全協議,建立聯盟「AUKUS」—— 在這份協議之下,英、美兩國將協助澳洲建造一支核子動力潛艦隊,而這勢必會影響到印太地區的權力平衡,削弱法國在此處的地位。同時,中國也逐漸在南太平洋地區加深自己的勢力,而其中便有專家認為,新喀里多尼亞若是獨立,立場可能會趨向北京當局的利益,尤其當地又擁有豐富而引人注目的礦產。事實上,在對鎳的強烈需求上,中國目前便已經是新喀里多尼亞當地金屬出口的最大單一客戶了。這也讓法國一名專門研究太平洋的國際關係分析師凡登迪克 (Bastien Vandendyck) 向《法新社》指出:「如果法國的保障消失了,那麼讓中國在新喀里多尼亞永久立足的所有元素都將到位。」凡登迪克表示,在新喀里多尼亞所處的美拉尼西亞 (Melanesia, 太平洋三大島群之一) 地區,其他像是斐濟、萬那杜 (Vanuatu)、索羅門群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島國,都已經是「中國的衛星」了:「現在中國只差新喀里多尼亞,就可以在澳洲的家門口完成專屬於它的珍珠項鍊。」而回到新喀里多尼亞公投本身,在 COVID-19 疫情與哀悼儀式的進行雙雙對選情產生不利的此刻,除了呼籲民眾乾脆不要去投票外,原住民獨立派聯盟「FLNKS」還提出威脅,表示它們將不承認選舉結果,更發誓自己會找上聯合國 (UN) 主持公道,也的確已經在日前派出代表團前往美國紐約。但法國強硬拒絕了延後公投的要求,表示 COVID-19 病毒傳播的速度已經有所下降,現在感染率已經相對地低,來到每 10 萬人約 80 至 100 個病例。法國海外部長勒科爾尼 (Sebastien Lecornu) 更明白表示,拒絕投票是新喀里多尼亞人的「民主權利」, 可是抵制不會讓公投的「法律效力」有所改變:「在這個五年任期中 (註 2), 完成 1998 年的協議、為未來進行規劃,是我們的責任。」註 2: 指現任法國總統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 的任期,他於 2017 年贏得總統大選,任期預定至 2022 年,法國將在明年四月舉行下任總統選舉。另一方面,親法派在此刻則採取了和獨立派完全相反的策略,呼籲支持者要站出來,否則在抵制投票的宣傳下,大家會誤以為自己已經勝券在握,於是便不出門投票,導致結果被扭轉。例如新喀里多尼亞保守派「團結黨」(The Rally) 黨魁聖塔 (Thierry Santa) 便如此鼓勵選民:「重要的一點是,非獨立派支持者要保持絕對的動員能力,展現他們才是群體中的多數,並因為他們對於新喀里多尼亞能繼續屬於法國的希望而團結在一起。」事實上,今年六月,許多新喀里多尼亞當地政黨才與法國政府達成協議,無論本周日結果如何,都應該要導向「一段穩定且意見一致的時期」, 而且會在 2023 年 6 月再舉辦一個非關獨立的公投,讓新喀里多尼亞人能夠決定未來想要追求什麼樣的「目標」。可是在目前的情勢下,和平的期望顯然面臨了巨大的挑戰。獨立派聯盟「FLNKS」甚至直言表示,執意在本周日進行公投是政府的一種「宣戰」。《法蘭西 24》的報導則點明憂慮之處,認為如今兩派之間的緊張局面,或許會導致三十多年的暴力歷史再次重演。若論起新喀里多尼亞,其被法國殖民的歷史始於 1853 年,並於 1946 年成為其海外領地。但到了 1980 年代,隨著法國收回過往的自治條例,並鼓勵法國人移居海外,因此降低新喀里多尼亞獨立派人口的比例時,當地因而數度出現了暴力抗議事件。直到 1984 年,法國曾舉辦獨立公投,最後結果是以 98% 的比率否決提案,可是其中的投票率非常低,而且獨立派 FLNKS 對過程感到非常失望與不滿,與如今一樣對此進行抵制。然而在訴求得不到回應下,1988 年,27 名手無寸鐵的憲兵、一名檢察官、數名法國軍人遭到獨立派挾持,以此要脅法國與它們進行談判,但法國選擇突襲關押人質的洞穴,才結束這場即將觸發內戰的危機,可同時也造成了 19 名綁票犯和兩名救援人員死亡。不過也是因為如此,法國於同年簽訂諾美亞協議 (Nouméa accord), 給予新喀里多尼亞三次的獨立公投機會,並限定只有長期居民可以參與投票,這某種程度上加強了當地原住民在政府內的聲量。再回到今年,或許是擔心真的重演三十年前的暴力過往,不僅呼籲民眾不要去投票的獨立派避免使用「抵制」一詞,改稱「和平不參與」, 連法國都加派了 2,000 名憲兵加強當地安全,除此之外還有不確定實際數字的軍人、一些裝甲車,以及額外的法院工作人員,以確保如果有人被逮捕或起訴的話,能夠進行更有效率的對應。但另一方面,獨立派聯盟「FLNKS」最大黨「喀里多尼亞聯盟」(Union Calédonienne) 黨魁戈雅 (Daniel Goa) 雖然也要求人民要冷靜,可是也同樣指出他無法控制青年世代的憤怒,暗示公投一事將持續延燒下去。非營利媒體《對話》(The Conversation) 報導則表示,在對公投日無法取得共識的狀況下,對於法國、澳洲以及其他南太平洋地區的其他國家而言,新喀里多尼亞即將到來的公投或許不會是指向未來的民主燈塔,而是一種預兆,象徵不穩定的開端。 |
「只有我覺得蠻好看的嗎?」2023微軟再推「聖誕醜毛衣」,這股風潮怎麼來的呢? | 今年的設計理念是向 2000 年代初期的 XP 時代致敬,採用了 Windows XP 中標誌性的 Bliss 背景,就是那張大家印象深刻的加州索諾瑪縣 (Sonoma County) 藍天白雲綠草如茵的桌面圖片。事實上,聖誕醜毛衣的歷史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那樣「悠久」。雖然大約 18 世紀晚期,美國就已經出現了現代毛衣的雛形,但「聖誕醜毛衣」習俗的出現,則完全是近代的產物。在國外,孩子們通常會在聖誕節期間收到長輩親手織的毛衣,這些毛衣未必真的很醜,但它的設計通常不怎麼合孩子的口味,讓孩子們丟也不是、穿也不是,只能藏在衣櫃深處視而不見。CNN 在報導中指出,大約自 1950 年代,也就是聖誕節開始變得商業化的時候,有廠商首度推出類似設計的聖誕醜毛衣,可惜當時這些奇妙的毛衣並沒有迅速流行起來,只在演藝圈裡短暫風行,接著便消失於時尚洪流之中。但從 1980 年代開始,聖誕醜毛衣漸漸回到了人們眼前,雖然不到今日蔚為風潮的程度,但在不同影視作品當中,聖誕醜毛衣的能見度已經大幅提高。當中最有名的一件,肯定是英國男演員柯林佛斯 (Colin Firth) 在 2001 年上映的電影《BJ 單身日記》(Bridget Jones's Diary) 中所穿的綠底紅鼻子馴鹿魯道夫 (Rudolph) 毛衣。在劇中,由柯林佛斯飾演的達西 (Mark Darcy) 穿了這件毛衣參加家庭派對,當他轉過身時,不只演員,連同觀眾都看傻了眼。在《BJ 單身日記》當中,飾演達西一角的柯林佛斯曾穿著一件聖誕醜毛衣,在許多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但或許正是因為《BJ 單身日記》的緣故,《聖誕醜毛衣教戰手冊:醜出特色權威指南》(Ugly Christmas Sweater Party Book: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Getting Your Ugly On, 暫譯) 共同作者米勒 (Brian Miller) 指出,在 2001、2002 年前後,美國和加拿大一連出現了許多場類似的「聖誕醜毛衣派對」, 人們會特別穿著這些「精心設計」過的毛衣出席,互相大開玩笑,而這股風潮也迅速擴散開來。不過米勒坦言,即使是他也無法參透聖誕醜毛衣爆紅的秘密:「很難說到底是什麼改變了人們的想法,但我認為應該是有人用很逗趣的方式穿上這件毛衣,而人們開始看到這麼做好玩的一面,並有了『這件藏在衣櫃深處的衣服很好玩耶,它並非沒人要』的想法。」自從 2000 年代初期竄紅後,聖誕醜毛衣在接下來一、二十年中大紅大紫,一路進化成了全新的聖誕節「傳統」, 全美四處都有人舉辦聖誕醜毛衣路跑、聖誕醜毛衣酒吧喝通關 (pub crawls) 等活動,社群媒體的出現更是起了推波助瀾的效果,讓聖誕醜毛衣一下成了一門商機無限的生意。最近這幾年,許多知名品牌都會在此期間加入這場「聖誕醜毛衣大戰」, 快時尚品牌 H&M、各大學校隊等紛紛推出自己的聖誕醜毛衣商品,就算捨不得砸錢買這種一年只會穿一次的商品,服飾租賃公司「租借伸展台」(Rent the Runway) 也推出聖誕醜毛衣租賃服務,只要花 15 美元 (折台幣約 420 元), 人們就能將網站上看起來最刺眼的醜毛衣帶回家 4 天。與此同時,這股聖誕醜毛衣風潮也重新吹回影視娛樂圈,像是知名脫口秀主持人吉米費倫 (Jimmy Fallon) 就在自己的節目《吉米 A 咖秀》(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immy Fallon) 中開闢了「聖誕毛衣 12 夜」(The 12 Days of Christmas Sweaters) 單元,將一件件醜出一片天的毛衣抽獎贈給觀眾。「仔細想想的話,這確實挺了不起的。」米勒說道。說到聖誕醜毛衣這項全新的「傳統」時,專門販售聖誕醜毛衣的廠商「醉精靈」(Tipsy Elves) 創辦人孟德爾頌 (Evan Mendelsohn) 表示:「某種程度上來說,聖誕節一直是個有點嚴肅的節日。因此,對年輕世代而言,聖誕醜毛衣就是讓他們減輕這個宗教節日嚴肅性的機會。」「而對老一輩的人來說,這大概是一年當中除了萬聖節,少數他們可以正大光明地換上荒謬衣服的時刻。」身為聖誕醜毛衣風潮專家的米勒也有類似觀察,「當我在 2000 年代參加人生中第一場聖誕醜毛衣派對時,我從未想到它會演變成今天的樣子」, 而這背後的脈絡其實不難理解 —— 畢竟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能一起穿上同樂一番。「聖誕節有時候會讓人感到有壓力,穿件荒謬的衣服可以有效減輕人們的壓力。」 |
2022年起一周放假兩天半 阿聯改變上班日的無聲「革命」 | 本周二 (7), 中東國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以下簡稱阿聯) 透過 Twitter 向人民及全世界宣告,從明年 1 月 1 日開始,它們將把周休二日改為周休兩天半,讓每星期都只剩四個半工作天,此項政策適用於所有聯邦政府機關的公務人員。在此規定下,本來每周固定休五、六兩天的阿聯,將改為休周五下午、周六與周日。其中,周五的工作時間為早上 7 點半至中午 12 點,共 4.5 小時;周一至周四則是 7 點半至下午 3 點半,總時長為 8 小時。而且,周五除了只要上半天班之外,公務人員們還可以選擇「彈性工作或在家上班」, 當天固定進行的伊斯蘭教禮拜儀式,則改至下午 1 點 15 分進行,比現行時間約晚一個小時。#UAE announces today that it will transition to a four and a half day working week, with Friday afternoon, Saturday and Sunday forming the new weekend. All Feder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will move to the new weekend from January 1, 2022. pic.twitter.com/tQoa22pai9 阿聯在 Twitter 上表示,長一點的休假日意味著「提高生產力和改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這項舉措的背後,考量到的是中東伊斯蘭國家的習慣。對伊斯蘭國家而言,星期五是一周最神聖的一天,被稱為「主麻日」(Al-Jumah), 海灣阿拉伯國家 —— 例如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科威特等 —— 大部分都和現在的阿聯一樣,是休周五和周六,某些地方甚至有商家和小販不得在周五禮拜儀式結束前營業的規定。因此,周五的休假於穆斯林而言是必須的。但為了配合全球以周六、周日為假日的慣例,阿聯這才決定將自己的假日也往後推延,但仍保留周五下午的禮拜時間。「採用靈活的工作系統讓阿聯可以快速地應對新興的轉變,並加強工作環境的福利,」阿聯也明確地透過官方媒體《阿聯通訊社》(Emirates News Agency) 指出:「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新的工作日程能夠讓阿聯與全球市場更一致,這反映了我國在全球經濟版圖中的戰略地位。」尤其阿聯今年九月才宣布,它們將推出 50 項新的經濟舉措,預計在未來十年間吸引 1,50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4 兆 1,613 億元) 的外資,而調整休假日的決定將改善它們與其他周休六、日兩天國家的貿易、金融與經濟往來。同時,阿聯還表示自己將因為這項改變,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引進比全球現行五個工作天還要短工時的國家」, 而且它們期望促進的「不只是貿易的機會,還有阿聯為我們公民與居民所提供的靈活、安全又快樂的生活方式」。阿聯一名退休政治學教授阿布杜拉 (Abdulkhaleq Abdulla) 告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 這項改變其實本就在大家的預期之中,而且也與國家走向全球的計畫一致,是一種無聲的「革命」:「21 世紀的阿聯與 20 世紀的阿聯是不一樣的。」《半島電視台》的報導也提到,阿聯發布的 Twitter 貼文獲得了許多正面反應,甚至一度登上當地熱門趨勢,而且被廣泛轉推。另外,因為阿聯是由七個大公國所組成,其中備受矚目的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杜拜 (Dubai) 也隨後在 Twitter 上表示,它們也將遵循聯邦政府的決議,在 2022 年 1 月 1 日同步改為周休兩天半。阿聯聯邦政府人資管理局 (FAHR) 局長阿爾阿瓦 (Abdulrahman Al Awar) 則指出,調整工作日能大幅改善它們的生產力與貿易情況:「我們相信這會讓阿聯吸引某些人才,他們期待能得到比自己國家更好的工時與假日。」阿爾阿瓦還指出,阿聯的中央銀行很快就會公布消息,決定該國的國內股市是否會繼續在周日進行交易,或是也跟著放假休市。而在外界眼中,在配合西方世界上,阿聯對於工作日的調整或許真有其效用。例如牛津經濟研究院中東分部 (Oxford Economics Middle East) 的首席經濟學家李佛摩 (Scott Livermore) 便指出,與歐洲和亞洲工時的一致「將幫助身為重要經濟支柱的 (阿聯) 國際企業,還能夠吸引投資」。但同時,李佛摩也認為:「比較短的工作天數的確面臨一些挑戰,例如生產成本的衡量,但也有部分證據顯示比較短的工作天數可以增加勞動人口的生產力。」而《彭博社》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達烏德 (Ziad Daoud) 則點出疑慮,表示在公務人員只需工作四天半的狀況下,阿聯私人企業的吸引力或許會降低。目前,工作日調整只適用於阿聯的聯邦政府機關與公立學校,私人企業不須強制配合政策,可以維持現狀,或選擇更適用自己產業的周休時間,前提是員工一周至少要有一天的休假日。但這不是阿聯第一次調整休假日了,2006 年,該國將工作日從周六到周三,改為周日到周四,當時私人企業就選擇與國家同步,或許這次也會做出同樣的決定。回顧過去一年多,阿聯除了 50 項新經濟舉措外,還採取許多政策,想要讓自己對於外資及外國人才更具吸引力,包括提供更長期的工作簽證,還有放寬關於婚前同居、個人身分法的法律規定,並取消酒類許可證制度。可是若要談論這些舉措 —— 又或是本次將工作日從兩天改為兩天半 —— 能否真的改善阿聯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從而提升它們對外界的吸引力,或許還有些太早。尤其根據《QUARTZ》報導,阿聯國內有 90% 的勞動力由外國人組成,其經濟嚴重倚賴來自非洲、亞洲和中東其他地區的工作者,但這些人長久以來卻受制於低薪和不安全的工作環境。因此,若是縮短每周工作天數的政策只適用於部分群體的話,勞動人口中其實有一大部分難以感受到轉變,阿聯所能造成的實際影響與改變便會極為有限。 |
美國「外交抵制」北京冬奧!中國:冬奧不是作秀、搞政治操弄的舞台 | 周一 (6), 美國政府宣布在斟酌中國近年來的人權紀錄,尤其是對新疆維吾爾族的種種暴行後,決定對預計於明年 2 月舉辦的北京冬奧發動「外交抵制」—— 意即屆時美方只會派出選手參賽,不會派出任何官員隨行。白宮發言人莎琪 (Jen Psaki) 在記者會上說道:「要美國的政府代表、外交官員將中國在新疆的暴行和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視為常態,我們做不到。」而政府之所以沒有採取更全面「完全抵制」, 也就是不派官員、不派選手的作法,是因為美國政府並不願意為了政治而犧牲選手,因此才選了折衷的「外交抵制」, 深信這麼做就能「傳達相當清楚的訊號」。另一方面,莎琪也向計畫要參賽的選手掛保證,即使屆時不會有官員隨行,政府依舊會全力支持他們參賽。一般來說,不管是參加夏季或是冬季奧運,各國都會派出政府高層前往主辦國以示尊重。以今年的東京奧運為例,美國便派出了第一夫人吉兒 (Jill Biden) 等高層隨行;在 2018 年的平昌冬奧上,時任美國總統的川普 (Donald Trump) 則是派了副總統彭斯 (Mike Pence)、第一夫人伊凡卡 (Ivanka Trump) 一同出席。對於美國的決定,周一一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就在例行記者會中迅速反擊,一方面義正嚴辭地強調「冬奧會不是政治作秀和搞政治操弄的舞台」, 另一方面則痛批美國不斷拿抵制北京冬奧議題出來炒作的做法完全是「自作多情、譁眾取寵、政治操弄,是對《奧林匹克憲章》精神的嚴重玷汙、是赤裸裸的政治挑釁」。「美方應該做的是端正態度,實踐『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 不將體育運動政治化。」中國駐美使館發言人劉鵬宇也評論,美國官員出席與否中國其實並不在乎,畢竟他們出席與否「不影響 2022 北京冬奧成功舉辦」。不過撇開中國反擊不看,拜登強硬的態度在美國國內倒是收穫兩黨不少政治人物的好評,有過舉辦冬奧經驗的參議院議員羅姆尼 (Mitt Romney)、民主黨籍的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Nancy Pelosi) 雙雙稱讚了拜登的作法,裴洛西還特別強調,不論是美國還是全世界,都不該認為在一個犯下種族滅絕、大規模侵犯人權暴行的國家舉辦奧運沒什麼錯。可是另一方面,很多人也公開質疑拜登「外交抵制」的做法究竟能起到多少作用。共和黨籍參議員柯頓 (Tom Cotton) 就形容拜登的做法形同只做「半套」、根本起不了什麼效果,因而敦促拜登政府應擴大發動「完全抵制」, 並呼籲企業們一起加入。「美國企業不該為中國共產黨提供任何財務支持;我們也不能讓美國 (冬奧) 代表團的成員暴露於一個會消失自家運動員的政權帶來的風險中。」《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 的政治專欄作者費舍爾 (Anthony L. Fisher) 也持類似的觀點,他在一篇評論中舉出先前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刊登的一篇文章為例,文中清楚表示中國政府無意邀請任何「炒作杯葛北京冬奧」議題的美國、西方政客出席,顯示中國早已為了美國的抵制而做了準備,因此他力促拜登政府轉而發動「全面抵制」。可是對於各國政府來說,「抵制奧運」議題之所以會如此棘手,其實是因為背後牽涉的利益既龐大又複雜,又難以預測是否能收穫預期中的效果,以往發動抵制、最終卻裡外盡失的案例並不罕見。上一次美國發動抵制奧運,得一路追溯回 1980 年由蘇聯主辦的莫斯科奧運。在該屆奧運上,時任美國總統的卡特 (Jimmy Carter) 為了抗議蘇聯進軍阿富汗,下令「完全抵制」該屆奧運,拒絕派出美國運動員出席。少了強力競爭對手,蘇聯及其盟友的運動員在場上大放異彩、贏下無數獎牌,而奧運結束後,蘇聯也沒有因為美國的抵制而自阿富汗撤軍,卡特自己在國內也面臨強大的反彈聲浪,抗議他犧牲運動員卻沒收穫任何成效。接著在 1984 年輪到美國大城市洛杉磯舉辦奧運時,蘇聯及其盟友也宣布抵制,間接報了 1980 年奧運的一箭之仇。「這在當時被視為蘇聯宣傳上的一大勝利,」加拿大麥基爾大學 (McGill University) 的人權與法律多元化中心主任梅格雷 (Frédéric Mégret) 說道:「這次抵制被視為對美國運動員的懲罰,對蘇聯則毫無任何影響。」《放棄聖火:卡特、抵制奧運及冷戰》(Dropping the Torch: Jimmy Carter, the Olympic Boycott, and the Cold War) 一書的作者薩蘭塔克斯 (Nicholas Evan Sarantakes) 也說:「1980 年的抵制完全是一場空,那場抵制的目的是要讓蘇聯自阿富汗撤軍,可是明顯一點效果都沒有。」「抵制只是西方國家及倡議者自我感覺良好的一種方式而已,唯一的輸家是那些沒辦法出國比賽的運動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抵制的成功與否,其實與最初人們對這次抵制的期待有很大的關係。在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 (Dalhousie University) 的政治學教授布拉克 (David Black) 看來,1980 年美國的抵制雖然最終沒有讓蘇聯自阿富汗撤軍,可是它還是起到了削弱蘇聯聲望、並凸顯出人們其實已經對蘇聯的行為感到越來越反感。「如果你期待政府們因為受到制裁而改變,那通常不會發生,」布拉克表示:「但如果你的目標是釋出訊號,透露你不喜歡它們正在做的事且可能會施以懲罰的話,心理上來說那確實是有效果的。」但無論如何,每當有國家在抵制奧運議題上對壘,真正吃虧的往往是那些苦練多年、等著在奧運舞台上一展長才的運動員,因此這回奧委會也出面緩頰,其發言人哈特曼 (Kate Hartman) 說道:「(抵制) 已經證實只會對運動員造成負面影響且無意於全球議題。我們深信更有效的辦法是讓各國政府在人權、地緣政治議題上與中國政府展開直接合作。」不過話又說回來,在美國宣布發動「外交抵制」後,現在壓力已經轉向歐洲、澳洲等美方盟友身上。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自數周前開始,美國都一直在與歐盟積極協商,討論是否要共同宣布對北京冬奧發動外交抵制,但直到目前為止,歐盟方面都還未下定決心。唯獨立陶宛在與中國關係緊繃的局勢下,加碼宣布對北京冬奧發動外交抵制,聲稱不論是其總統瑙塞達 (Gitanas Nausėda) 或是政府官員,皆不會出席本屆冬奧。德國科隆體育大學 (German Sports University) 的體育政策專家米塔格 (Jürgen Mittag) 表示,像這樣的外交抵制顯然是越多國家參與越好,不過當前各國的猶疑不定亦是意料之內,畢竟這次抵制的對象是政經影響力巨大的中國,「在這個案例中,人們會因為擔心中國在別的地方發動報復,而相對小心地評估發動外交抵制的程度」。但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 (Atlantic Council) 的中國計畫主任舒爾曼 (David Shullman) 依舊期待各國可以加入抵制行列,因為倘若只有美國單獨抵制,那麼這場抵制很容易會被化約為中美競爭下的產物,只有民主國家間立場一致,「才能釋放出更強而有力的訊息,表明中國的暴行是不可接受的」。 |
當台灣穿山甲碰上中國貓熊 下一個動物外交新星來了? | 在動物外交的領域中,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通常都會是來自中國的大貓熊,牠們龐大的黑白身軀,加上懶洋洋的可愛姿態,不分國界地擄獲了許多人的心。然而,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報導,中國貓熊最近面臨了強力的勁敵 —— 也就是身上滿布鱗片,愛吃螞蟻與白蟻的夜行性長鼻哺乳動物「台灣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因為在明年三月,兩隻台灣穿山甲將從台北市立動物園遠征,前往歐洲國家捷克,成為首都布拉格動物園 (Prague Zoo) 的明日之星。回顧中國的貓熊外交,最早或許可以追溯至唐朝時期,武則天將一對貓熊送給了日本天皇;時間快轉至近現代,中國也曾在冷戰時期,也就是 1957 和 1959 年,送給蘇聯共兩隻貓熊;甚至在 1972 年時,當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森 (Richard Nixon) 歷史性出訪中國後,該國也贈與兩隻貓熊玲玲及興興 (Ling-Ling and Hsing-Hsing) 作為禮物。直到 1980 年代,中國才停止了贈送貓熊的手段,改以出租的方式,不僅一年要向借展貓熊的動物園收取 50 至 1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1,387 至 2,775 萬元) 的費用,以協助貓熊保育工作,而且在國外生出的貓熊,通常還得在滿四歲之後送回中國,以利繁殖工作的進行。至於台灣,雖然 2006 年時,時任總統陳水扁曾拒絕收受貓熊,但 2008 年,前總統馬英九上任後便接受了團團與圓圓兩頭貓熊,隨後將牠們送至台北市立動物園,並在 2013 及 2020 年分別生下圓仔和圓寶兩頭雌性貓熊;作為回禮,台灣則在 2011 年贈送一對長鬃山羊與台灣梅花鹿給中國。但另一方面,北京與布拉格貓熊外交的進展卻不順遂。身為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曾與中國北京互為姊妹城市,希望能促進彼此在文化、觀光等層面的交流,可是卻不成功。針對這一點,布拉格市長賀吉普 (Zdeněk Hřib) 表示,中國不僅從來沒有兌現過要與布拉格進行借展貓熊會談的承諾,而且還曾要求他必須要以市長的身分,簽署一份表明世界只有一個中國的協議。於是,布拉格最終在 2019 年結束與北京之間的關係,並在同年和台北簽署動物交換協議 —— 其中正包括穿山甲 —— 然後於 2020 年 1 月正式與彼此成為姊妹城市。雖然在國家層級上,捷克與中國仍舊保持外交關係,但北京當局對於布拉格與台北「擅自」結為姊妹市這點表達抗議,指控布拉格是在干涉中國內政。可是這一切無礙於布拉格市長賀吉普喜迎台灣穿山甲的計畫,他曾透露自己幼時曾在圖畫書上看到穿山甲,便認為牠們是地球上最酷的動物之一,「牠們看起來像是活的毬果」, 所以當穿山甲將在明年抵達布拉格,賀吉普為此感到非常興奮。事實上,為了敲定穿山甲的布拉格之行,賀吉普去年八月底時便曾以市長身分拜訪台灣,當時還參觀了台北市立動物園。但穿山甲可不是送過去了就好,台北要求布拉格要先確保動物能夠在當地好好生活,因為自 2006 年起,台北市立動物園陸續出借了六隻穿山甲給德國與日本,其中三隻已經過世,除了一隻是因為年紀已老外,另兩隻則是由於適應不良,無法習慣當地動物園提供的食物。穿山甲飼育不易,就連台北市立動物園都花了超過 20 年才完善專門提供給牠們的食譜。本影片為台北市立動物園製作的穿山甲簡介。畢竟就連台北市立動物園,都花了超過 20 年才完善專門提供給穿山甲的食譜,因為用活的昆蟲餵養穿山甲既不實際又昂貴。像是在台灣,光籃球大的蟻窩就要約 100 美元 (折台幣約 2,775 元), 而且只足夠穿山甲吃個幾餐,所以如何調配出既經濟實惠、又符合穿山甲飲食需求及愛好的食物,就成為一個大難題了,目前布拉格也擬定將採用與台北市立動物園類似的食譜餵養它們的新貴客。目前,台北市立動物園預定將由園內最健壯的兩隻穿山甲「潤喉糖」與「果寶」出征布拉格,牠們是俗名為「鯪鯉」的台灣穿山甲,為中華穿山甲三種亞種之一,也是台灣唯一的鱗甲目動物,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列為極危物種 (CR)。果寶與潤喉糖恰好一公一母,都在圈養環境中出生與成長,除了身體最為健康外,選擇牠們的考量還包括了繁殖的物種多樣性。布拉格市長賀吉普指出,雖然潤喉糖與果寶已經有了自己的名字,但之後它們還是會舉辦投票,讓當地市民決定這兩位新嬌客的捷克名。此外,潤喉糖與果寶的到訪也將使得布拉格成為世上少數幾個展示穿山甲的地方,也是歐洲唯二展示穿山甲的動物園。回顧 1997 年,台北市立動物園成為史上第一個成功人工培育穿山甲的保育機構,而自它們手中迎來潤喉糖與果寶的布拉格動物園也因此希望,自己同樣能孕育出在捷克出生的穿山甲後代。而為了穿山甲往後的生活考量,台北市立動物園分享了各式各樣的照護知識,包括地洞的大小、模擬晝夜的最適當溫度。雖然因 COVID-19 疫情的緣故,布拉格動物園無法實際派人來台北市立動物園實習,但它們仍轉向歐洲目前唯一一間擁有穿山甲的德國萊比錫動物園接受培訓。布拉格動物園長博貝克認為,因潤喉糖懷孕而推遲穿山甲遠征的計畫,是大自然的旨意。另一方面,其實潤喉糖與果寶本來預計在今年 12 月時就要前往捷克布拉格,之所以會推遲到明年三月,是因為潤喉糖懷孕了,在九月時才生下一隻雌性寶寶,因此必須要等到寶寶大到足以自食其力,才能遠征他方。而布拉格動物園長博貝克 (Miroslav Bobek) 認為,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旨意:「當一切都將在今年底整理好並準備就緒時,我們猶豫了:我們應該要在冬天的時候運送穿山甲嗎?空運仍然無法像在 COVID-19 疫情前一樣運作,如果出現了問題,導致穿山甲不得不在某個地方吹寒風等待,事情就有可能會變得非常糟糕。」「但是,大自然替我們做出了決定,潤喉糖生小孩了,牠要在春天開始、寶寶斷奶的時候才能飛行。我們希望所有事情都會如我們想像般進行,還有,在必要的檢疫期後,我們可以向我們的遊客介紹這兩隻穿山甲。」此外,回到外交領域,中國似乎仍未發表特定意見,但香港《南華早報》認為,台灣的「穿山甲外交」或許將成為雙面刃,與外國建立友誼的同時,也會引起中國的不滿。但無論如何,雖然還有些早,還是先讓我們預祝準外交新星潤喉糖與果寶一切順利吧。 |
滴滴下市確定!民營企業「野蠻生長期」結束後 中國私人公司的下一步在哪裡? | 上周五 (3), 半年前方於美國紐約證交所風光上市的中國叫車 app 滴滴出行,在經歷中國政府一連串嚴厲的審查後,黯然宣布預計將自紐約證交所下市。消息一出,不僅對滴滴的股價造成一波震盪,同樣在美上市的中國科技股,像是電商京東、阿里巴巴、搜尋引擎百度等股價也各自震盪,下跌了 3-5% 不等。而經歷這麼一齣轉變後,外界也紛紛預測,未來或許會有更多中國企業走上滴滴的路線,即迫於中、美之間的拉鋸較勁的情勢而向海外的證交所提出下市申請。對於下市一事,滴滴並沒有在聲明中給出一個明確的理由,具體的下市計畫、時程安排等也隻字未提。不過從聲明來看,下市看來是勢在必行,董事會也已經授權公司開始規劃下市計畫。滴滴在聲明中表示,目前在美國交易的證券未來將會轉換為「可在另一間受國際承認的交易所中自由交易的股票」。至於這間交易所究竟是哪間,滴滴在聲明中並沒有明示,不過在滴滴的微博上,官方已經公告目前「已啟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 顯示在離開紐約後,下一步極有可能會前往香港證交所。根據《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看法,滴滴完成所有手續,正式自紐約證交所下市的時間應該會落於 2022 年上半年,另一個消息來源則指出,最快在 2022 年第一季,滴滴就會在香港重新上市。回顧滴滴這段出海上市的過程,滴滴的這盤棋可以說是開局不利。6 月 30 日這天,滴滴在眾所矚目之下於紐約證交所風光上市,第一天就募得了約 44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232 億 4,400 萬元) 的資金。然而,這樣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也變相讓滴滴惹禍上身,7 月中國官方便宣布滴滴涉嫌「嚴重違規蒐集、使用個人訊息」, 接著便是一連串懲處,滴滴被迫暫停註冊新用戶,25 個相關的 app 也都被下架,其股價也一瀉千里,競爭對手更是把握機會爭搶滴滴讓出的市場大餅。對此,許多人將之視為政府對滴滴擅自至海外公開上市的懲罰。在下市聲明發布後,一名網友在長篇評論中表示,下市是「社會主義鐵拳」對滴滴的「嚴厲懲罰」。接著他話鋒一轉,坦言自己其實為滴滴領導層的「不幸遭遇」感到相當「難過」, 但另一方面又對他們與海外投資人的關係感到不滿。就在滴滴為中國政府接二連三的懲處忙得焦頭爛額時,美國方面同時也在向包括滴滴在內的赴美上市中國企業施壓。上周四 (2), 也就是滴滴宣布下市前一天,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制定了全新的審計法規,規定日後赴美上市的外國企業必須提供更詳細的審計資料,否則就有可能面臨下市的命運 —— 多年來,中國對此都感到相當反感,堅稱更嚴格的審計法規會危及中國的國家安全。《華爾街日報》指出,在新的審計法規下,中國赴美上市的這些數據密集型企業需要提供的資料可能涵蓋會議記錄、用戶資訊及公司與政府間的電郵紀錄等資訊。在中國法規下,像滴滴這樣的大眾運輸企業都被歸類於「重要基礎設施提供者」, 其掌握的地圖圖資、不同時間各地的車流等資訊,都被視為敏感資料而不能隨意提供,因此中國政府始終對美國欲收緊審計法規一事相當感冒。此前,中國曾提出折衷辦法,稱只要美方接受中國在提供敏感資料前先行修改,就願意遵守新的審計法規,可惜這項提議被美國打槍,還批評中國只是在拿國家安全當作不遵守審計法規的藉口。美國投資公司康橋匯世的亞州市場負責人科斯特洛 (Aaron Costello) 指出,滴滴的下市「可能是中國政府計畫的一部分」, 顯示在數據安全及美國新的監管法規之下,中國已經不再樂見自家企業踏足美國。「(中美) 這是相互脫鉤,但也是在比賽誰可以成為未來國際往來規則的制定者。」威爾默黑爾律師事務所 (WilmerHale law firm) 的北京分所合夥人羅斯 (Lester Ross) 指出 —— 而這也無疑苦了夾在兩強中間的企業。新加坡管理大學 (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的法律教授高樹超分析,中國民營企業、網路公司的「野蠻生長期」已經結束了,未來生存空間只會越來越狹窄,因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已經清楚地表示,未來他希望中國的經濟由政府主導」。所以在這股趨勢下,許多財經專家皆預測接下來會有更多赴美上市的公司會和滴滴面臨相同的命運,康橋匯世亞洲市場負責人科斯特洛也推測,「未來可能絕大多數赴美上市的科技公司都會回到香港,或是到其他在中國的證券交易所中重新上市。」「滴滴的例子將會成為中國數據主權議題的轉捩點,也會改寫中國的企業上市法規,」香港大學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的中國法律中心主任張湖月說道:「這個案例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
用鮭魚精子DNA做杯子?採用新原料的環保塑膠行不行 | 塑膠可以用什麼製成呢?石油?玉米澱粉?木屑?在中國,天津大學的一群科學家使用了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原料 —— 鮭魚精子的 DNA, 並將相關成果在上月 14 號刊登於《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在鮭魚精子的 DNA 中,科學家取用了其中兩小段,與萃取自植物油的離子聚合物 (ionomers) 結合後,便會產生一種被稱為「水凝膠」(hydrogel) 的黏稠物質。只要將「水凝膠」塑形,再進行冷凍乾燥、去除水分,這種物質就能夠變成各種形狀的固體。例如領銜本研究的仰大勇與他的團隊,便已經使用這種被他們稱為「水焊接」(aqua-welding) 的方法,做出了拼圖的拼片、杯子,以及 DNA 模型等東西。與原料取自石油的聚苯乙烯 (polystyrene) 塑膠比起來,這種用鮭魚精子 DNA 製成的生物塑膠,碳排量少了約 97%, 因為比起石油提煉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熱能與有毒物質,它的製程不需要熱能,所需要耗費的總能量便因此減少很多。Scientists have made a plastic cup out of salmon sperm — yes, sperm https://t.co/srxgtdwKik pic.twitter.com/pfrc0f0DbF 本照左上方即為科學家試做的杯子,它除了有碰水就會變回凝膠的問題外,外觀也還十分粗糙。而且這款塑膠的回收方式相對簡單,只要添加 DNA 水解酶 (DNase), 便可以將它分解;也可以直接將它浸泡在水中,那麼它就會變回原本的水凝膠狀態。因此,雖然科學家將這款塑膠做成了杯子,但拿它來喝茶顯然不是個好主意,雖然在其表面塗上防水塗料,或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這將讓它的回收變得困難。不過,這至少證明這種鮭魚精子 DNA 製成的材料很方便進行再利用,一旦它變回水凝膠,就能夠再次塑形成不同的物體,所以實驗團隊認為,這份研究「展示了 DNA 塑膠的閉環回收性 (closed-loop recycling), 將會推進永續材料的發展」。因此,實驗領銜者仰大勇與他的團隊主張,與其他現有的塑膠種類比起來,他們所創造的這款塑膠已經是最永續的物質,「在生物降解能力、副產品的產生、(碳) 排放量、消耗的能量與加工品質方面,都表現出了明顯的優勢」。而且正因為它是以 DNA 製成的,所以技術上來說,不限於鮭魚精子,這類塑膠的原料也可以從各種不同的 DNA 來源取得,例如植物、藻類或細菌等。若與用石油提煉的塑膠比較,用藻類、玉米澱粉、木屑等可再生原料製成的其他生物塑膠,產生的碳足跡的確少很多,但這些生物塑膠的製程還是需要使用化石燃料,而且也有難以回收再利用的問題。因此,也有人爭論這些生物塑膠是否真的有達到環境友善的目的。根據美國雜誌《Vice》報導,有一些生物塑膠的製造商甚至會「漂綠」(greenwashing, 註) 或以誤導的方式呈現自己產品內所含的成分。紐西蘭私人研究企業「GNS Science」則在檢驗 37 款自稱為生物塑膠的產品後,發現其中 19 樣為生物塑膠與石油塑膠的混合物。註:「漂綠」一詞由「綠色」(green) 和「漂白」(whitewash) 結合而成,用來指稱一間公司、政府或組織明明以某些聲明或行動,表達自身對環保的支持與付出,實際作為卻相反,是在利用自己愛護環境的形象欺騙世人。另一方面,根據《Gizmodo》報導,地球上目前已累積了大約 63 億噸廢棄塑膠;另一份由國際環保組織「塑膠汙染聯盟」(Plastic Pollution Coalition) 所完成的 2019 年研究則指出,光是在美國,一年就可以有超過 3,000 萬噸的塑膠被丟掉,其中只有 8% 會經回收再利用。其餘的塑膠則多堆積在垃圾掩埋場,但另外還有 100 至 200 噸的塑膠則是被隨意棄置在土地或水域中,一旦它們被分解成塑膠微粒 (Microplastics), 就有可能會被人類或動物吃下肚。回到這次以鮭魚精子 DNA 製成的生物塑膠,雖然它的應用仍因無法防水而受限,但科學家還是希望有一天能將其引進市場,例如可以應用在本來就需要保持乾燥的電子產品中,好幫助減少塑膠垃圾的產生,減輕地球的負擔。 |
美軍解決塑膠垃圾的新辦法:吃掉它 | 後勤補給一向是軍事行動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尤其美軍在全球範圍活動,補給需求也相當的龐大,但處理補給品帶來的垃圾也一直是各前線部隊傷腦筋的環節。焚化爐除了造成空氣污染,造成當地居民抗議與健康危害,夜間作業也很容易被敵人發現基地位置。因此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 (DARPA) 開始將目光放在近年出現的塑膠分解細菌上,密西根理工大學從 2019 年開始進行的 ReSource 計畫,就是希望開發出一種塑膠自動分解處理裝置。只要將空寶特瓶放入,裝置就會開始加熱融解寶特瓶,再進入細菌分解槽將塑膠轉化為有機物,如微量營養素,甚至蛋白粉等可食用產品。私人企業如 Batelle 著手開發將塑膠轉化成槍械保養油的裝置,如此可同時解決瓶裝水和保養油兩項前線官兵最重要物資的補給問題,降低後勤運輸總量。但 DARPA 也表示,目前細菌分解塑膠技術雖然可行,但分解速度過慢始終是重大障礙,DARPA 加入兩邊研究計畫後,首要目標就是合作解決分解速度的問題。此外,要如何說服官兵喝下用寶特瓶做的蛋白粉或其他食品,可能也需要花時間心理建設,讓官兵了解這些食品安全無虞。雖然 DARPA 尚未說明 ReSource 或 Batelle 的計畫何時能成型,但若開發成功,對全球龐大的塑膠垃圾處理問題,都會帶來徹底的改變。 |
聯考、基測、會考後,你的同學換成誰?高中升學制度的公平性研究 | 不只人人有機會上學,學校教育應該創造有利的條件,竭力減少家庭背景對學習的不利影響,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力──這是教育改革多年的目標。教育制度能實現這個願景嗎?中研院研究員黃敏雄試圖透過數據尋找解答。臺灣從小學至國中依照「戶籍入學」, 到了高中則採行「考試入學」, 舉辦全國性學力考試,依照個人志願、表現和測驗成績分發。理論上,前者涉及居住地區的社經水準,各校會呈現社經地位的落差。後者則僅以學習表現和測驗分數決定,理當打破「階級世襲」, 廣泛被視為更公平、有利於弱勢家庭。但現實真的如此嗎?為了驗證高中入學制度,是否有利於「不分貧富、同讀一校」的公平性,黃敏雄運用兩個資料庫數據,進行國內跨時性、跨國性的比較研究,資料橫貫聯考、基測及會考三個入學政策時期。就在地數據而言,他採用由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規劃的一項全國性「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TEPS)。在 2001 年,TEPS 針對各約兩萬名隨機抽樣的臺灣國一及高二學生進行調查,並持續追蹤直到高中畢業,藉此可以評估聯考與基測入學政策下的差異。跨國及跨年數據的比較,研究則運用每三年針對全球 15 歲學生抽樣調查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臺灣在 2006 年加入,至今累積五輪調查資料,橫跨基測與會考階段。透過 TEPS、PISA 數據,黃敏雄針對國中與高中生在「認知能力」、「非認知能力」、「家庭社經地位」三面向,分析各校之間是否有明顯差距,或者校內的異質性更大?也就是說,經過升學考試篩選後,家庭背景較好、認知能力較高、情緒管理較佳的學生,是分散到各校或集中在所謂的明星高中呢?首先,來看看依照戶籍入學的國中狀況。根據 TEPS 數據,2001 年國一生的家庭社經背景,各校差異占總差異的 23%, 相對而言,校內差異佔總差異的 77%; 升上國三後,數據沒有改變。再看看學生的認知能力,結果也很相似,2001 年的國一生,認知能力的差異校內大約占 8 成;到了國三,情況也差不多。大體來看,國中學生的家庭社經地位、認知能力,各校之間的差距不算大,校內的差異相對較高。進一步和其他各國地區做比較。檢視 PISA 調查 (2018) , 九年級學生家庭社經地位的各校差異,臺灣為 22%, 在全球 32 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倒數第 4。最高是墨西哥的 64%, 明顯區隔出貴族和平民學校;最低則是南韓 16%, 各校差異小。與其他國家相比,臺灣國中階段校與校之間在家庭社經地位上的區隔,相對較不嚴重。從國中升高中,對臺灣學生是第一道門檻。大家不再如同國中小時期,多數人和鄰居共讀同一間學校,學生進入哪一所高中就讀,需要經過篩選再分發。過往二十年,這套篩選制度歷經多次改革。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階段:1958-2000 年為「高中聯考」時代,一試決勝負,各校只依照聯考成績決定錄取與否。2001 年後走向多元入學,入學測驗為「國中基測」。2014 年後實施十二年基本國民教育,朝向免試入學,統一考試也更改為以級距評分的「國中會考」。跨過這道升學門檻後,各校高中生的認知能力、家庭社經地位,出現哪些變化?不同「年代」的入學方案,究竟是越趨公平或擴大階層差距?就家庭社經地位而言,依據 TEPS,2001 年的臺灣國一學生,各校的家庭社經地位差異佔總差異的 23%;2005 年當他們經過基測進入高中、升上高二後,各校間的差異僅降至 22%, 變化非常微小。PISA 數據 (2018) 也顯示,九年級生的家庭社經校際差異是 22%, 經過會考的十年級生則是 25%, 不降反升。那麼,年代更久遠的聯考是否比較公平?2001 年 TEPS 調查的高二生,屬於末代聯考生,他們的家庭背景各校差異為 21%, 幾乎等同以戶籍入學的國中階段。這一串數據顯示,研究結果恐怕將打破「考試更公平」的迷思!經過考試入學後,高中各校之間的社經階層差距,與國中階段相近,甚至些微高於國中階段。「我們會認為按照居住戶籍分發,有可能造成貧富區隔;考試應該更公平,能讓社經弱勢學生有同等機會。但數據結果並不是如此,聯考和戶籍分發相比,並沒有更有效地促成不同背景學生共讀一校。」黃敏雄分析。考試制度並沒有提高不同背景的學生共讀一校,那麼,升高中後同學換成了誰?從認知能力差異度的轉變,可以給出部分答案。根據 TEPS 數據,2001 年的國一生經過基測後升上高二,在綜合學科表現上,各校差異從國一的 19% 大幅跳升至高二 63%, 分析能力的校際差異從 16% 升至 45%。PISA (2018) 也呈現同樣結果,不論數學、科學或閱讀能力,十年級和九年級生相比,各校差異幾乎都增加兩倍,研究顯示出:高中階段認知能力的各校差距,明顯拉大。再透過 PISA 的跨國調查,便能突顯出這項另類的「臺灣特色」。2006 年,臺灣十年級學生數學、科學、閱讀能力的校際差異,從國中時期 25%、21%、25% , 激增至 65%、63%、60%。2014 年實施十二年國教後,差異遽升的情況雖有趨緩,但 2018 年高中各校差異仍高達 43%、43%、40%。攀升的程度,在 32 個國家中排名數一數二!換言之,臺灣的「高中升學制度」是一套鮮明的篩選機制,明顯依照學科能力分配到不同的高中,在世界各國顯得相當特殊。黃敏雄解釋,2014 年後數據趨緩,來自於國中會考計分方式的改變。計分不再是鑑別度極高的精密分數,改用級距,各科只區分七個等級,增加了總分重疊的比例,鑑別度降低,因此縮小了校際差異。從跨年度的數據來看,不論是聯考、基測或會考,高中升學以「學科表現」作為篩選分類的標準,始終沒有太大改變。「數據會說話,我們的高中升學制度,仍然是以學科表現作為最重要的分水嶺。」黃敏雄分析,儘管十二年國教實施後,政府同時推動免試入學、繁星高中等教育改革措施,希望打破明星高中的傳統迷思,也降低學科考試的重要性,但數據反映結果並非如此。以國中會考入學制度來看,如果某一所高中的免試入學登記者多過可以錄取的額度,北北基會採用三大計分項目進行超額比序:志願序、多元學習表現與會考成績各占 36 分。志願序絕大多數人可以得滿分,就算不慎選填失手,多數只被扣 1 分,最離譜的選填失手,也僅扣 4 分;多元學習表現涉及升學前途,早有準備的多數學生可以拿到滿分。於是,最終還是考試成績決定學生的分發。黃敏雄進一步解讀:臺灣升學考試明顯以學科能力做篩選,但沒有提高不同家庭社經背景學生同讀一校的機會,等同間接篩選了學生的家庭社經背景。近年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學生的「非認知能力」(或稱社會情緒技能), 對於未來成就、幸福感、健康、工作表現有顯著影響,PISA 也在 2018 年納入非認知能力的學生自評調查,例如:對失敗的負面想法、自我日常感受、努力做好工作的決心、在學校歸屬感等,總計十個面向。幾十年來,臺灣學生日夜念書補習,為了要搶進明星高中窄門,除了必備的認知能力,也得兼顧高競爭、長時間努力、抗壓性。因此研究假設,明星學校的高中生,除了認知能力較強,也屬於社會情緒技能較佳的族群。不過 PISA (2018) 卻顯示,臺灣九年級與十年級學生自評的各項非認知能力,校際差異都低於 5%。也就是說,學校內的差異非常大,「情商」高的學生是平均分散在各學校,國中如此,高中也是如此。黃敏雄對數據結果稍有保留,原因是,學生自評時可能拿班上、校內的同儕當作參照對象,各校標準不一,較欠缺客觀精準的依據。但 PISA 的資料仍顯示,不論是在學校或個人層次,認知能力和非認知能力的相關微弱。總的來說,這項研究反映出:臺灣的升學制度始終高度偏重認知能力,特別是學科表現;分析、解決問題等類型的認知能力,各校的差異相對較小。原因在於,考試成績強烈左右升學結果,學校和補習班會猜題、訓練答題技巧,以及加強考題演練或背誦,因此測出的往往是學生可以專注預備考試的資源條件、意願、努力及能力,而非真實呈現出全面的認知能力。此外,在升學主義掛帥下,教育體制對學生的期待和訓練,都集中在考試表現上,非認知能力便難以獲得重視,包括對自我的主動探索、社會價值、情緒技能。然而黃敏雄提醒,全世界政府都積極改革學校課程,期盼培育主動學習、有創新力、具備團隊合作技能、重視內在修為,同時兼備人文關懷及環保意識的新公民,以因應全球化與科技變遷帶來的問題與挑戰。例如,OECD 的「未來教育與技能,2030」計畫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2030)。「懂得溝通、相互合作,能主動尋找問題與解方,都是很重要的能力。我們也應該讓學生有機會走出學校,看見社會需要,讓學校教育跟真實世界接軌。」OECD 網站可見到許多跨國孩子,積極表達他們對環境、社會的關切與期待。好比一名 17 歲哈薩克中學生努拉 (Nurai) 設定未來志向是成為「窮人的建築師」: 與非營利組織仁人家園 (Habitat for Humanity) 合作,協助世界上人人都有房子可以住。黃敏雄語帶關切地說:「我希望我們的學生也有這樣的機會,好奇心、充滿關懷,能和社會、國際連結,嘗試多探索自己想做的事情。教育制度應該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被啟發。」 |
拯救國家硬實力危機 美向全球頂尖人才招手 | 「大三的女兒暑期實習結束之後,拿到蘋果公司的正職,她將提前畢業,明年 3 月進入職場工作。」「兒子大二暑假在視訊會議軟體公司 Zoom 實習,公司開出聘用條件,並希望他提前一年畢業,明年夏天報到上班。」上述兩位舊金山灣區家長放送的好消息,在今年夏末傳到《全球中央》記者的手機,致上恭喜之餘,身為媒體工作者的新聞鼻也嗅到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復甦潮,美國科技人才超級搶手,主要職缺都在軟體業。矽谷的科技公司正以六位數美元的薪水,加上股票和紅利對 20 歲出頭的年輕人招手,優渥的薪資固然要扣掉矽谷高生活費的成本,不過「三年念完四年大學、畢業成績 4.0、實習工作表現優秀」, 幾乎就是當今美國理工科大學生成功轉進職場的樣板條件。科技界求才若渴,帶動轉職風。求職、跳槽仍須人脈連結。北加州台灣青商會 10 月初在聖荷西舉辦 2021 年職場工作坊 (2021 Career Expo &Workshops), 集結以 30 多歲為主力的矽谷台裔科技人資主管、招募主管和新創執行長,與業界新鮮人面對面分享「線上面試、遠端工作、展現解決問題和領導力很重要」等最新的就業情報。當天現場來了超過百人,且不單是台灣背景的人。為「人與事」搭橋,工作坊另安排求職者與業界人士一對一「履歷表大修改」, 大獲好評。北加州台灣青商會祕書長劉思廷告訴記者,明年初會再加碼舉辦類似活動。COVID-19 疫情帶來新一波數位革命,企業主必須擁抱視訊會議和協作工具帶來的改變。居家避疫讓早已成熟的「宅經濟」, 從電商、遊戲到娛樂,全面加速蓬勃發展,相關的趨勢是這波全球科技人才大展身手的好機會。光看軟體業,專攻 IT 產業消息的非營利組織 CompTIA 於 10 月公布,美國科技公司連續 10 個月徵才,已開出 14 萬個新職務。由 560 萬大軍組成的資訊產業需要各種人才,其中以資安專家最為搶手。去年俄羅斯駭客攻擊德州 IT 公司「太陽風」(SolarWinds)、今年 3 月中國駭客入侵微軟電子郵件系統,相關的網路攻擊事件影響層面遍及各型企業和政府部門。根據資安就業網站 CyberSeek 指出,美國有三分之一的資安工作缺人,數量接近 46 萬多人。企業需才孔急,仰賴四年制大學的人才培育並不夠。微軟公司在 10 月底啟動一項社區大學的訓練計畫,以免費課程和 2 萬 5,000 筆獎學金,以期在 2025 年之前補上 25 萬攸關網路安全的專才,而這人數僅能把約半數的職務填滿而已。微軟總裁史密斯 (Brad Smith) 表示,美國資安專業人員平均年薪超過 10 萬美元。微軟這項培訓計畫期望讓更多人有機會從事高薪工作,並打破資安工作以白人、男性為主的職場。英文縮寫 STEM 指的是科學 (Science)、科技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 和數學 (Mathematics) 傳統上稱為「理工科」的硬科學,1986 年由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提出。美國學者前田 (John Maeda) 在 2008 年為了鼓勵科學與人文兼具的教育,加入以藝術 (Arts) 合作理解 STEM 的概念,成為 STEAM。史丹佛大學是矽谷早期發展的人才庫與火車頭,電腦科學和工程科系在全美大學排名居首,人文科系的課程也非常重視和科技結合,積極培育跨界人才。矽谷當地最古老的大學其實是 1851 年成立的聖克拉拉大學 (Santa Clara University), 素來以人文課程著稱。今年 10 月,加州州長紐松 (Gavin Newsom) 為該校一棟新的科學大樓揭幕,索布拉圖 (John and Susan Sobrato) 家族於 2017 年慈善捐款 3 億美元興建而成,那讓 1,500 名 STEM 師生能聚集研究,在人文薈萃的學風中,揭示對科技教育的重視。和台灣類似,美國以理工科聞名的頂尖大學,入學競爭非常激烈,然而美國科技人才的養成數量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必須仰賴移民。美國政策全國基金會一份新的教育數據分析指出,國際學生仍是美國高端科技人才的主要來源;如果沒有國際學生,美國的高等科學與工程人才數量將大幅減少。「問題出在數學。」智庫胡佛研究所學者歐斯林 (Michael Auslin) 曾在《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 雜誌發表文章指出,「美國沒有訓練足夠多適當的數學人才,訓練不足意味著愈來愈少美國公民繼續攻讀數學和科學類的高等學位」。歐斯林憂心指出,美中爭霸的焦點之一是科技,其中的重點是人工智慧 (AI) 霸權的競賽,他認為強調「AI 背後的數學力、回歸基礎科學」必須是美國人才培育的重點。中共訂下 2030 年成為全球 AI 的領先者,並動用資源全力達成。2020 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 (PISA) 成績,中國學生在全世界的數學排名第一,科學與閱讀也是。不看 PISA 成績也沒關係,中國確實非常聚焦科技教育,重視程度遠超過歐美國家。美國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研究中心 (CSET) 8 月發表研究,預計 2025 年,中美兩國培育的理工科博士生,中國將以 7.7 萬人近兩倍於美國的 4 萬人。美中科技競爭迫在眉睫,聯邦參議院 6 月 8 日通過《2021 美國創新及競爭法》, 編列 2,500 億美元預算,在未來五年內擴大美國在高科技行業的投資、與盟友合作,謀求抗衡北京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中國的「千人計畫」吸引關鍵領域的國內外研究人員到中國,以及中國籍的人才在美國竊取機密的醜聞,引發安全風險和對中國科技人才的疑慮,基本上是美國對於中國的「不信任」。曾在白宮擔任副助理國務卿的方艾文 (Evan A. Feigenbaum) 說,隨著美國等經濟體對來自中國的人工智慧、軟體科技產生厭惡感,「台灣有了獨特的新機會」。方向上,應在無人機或智慧型機器人的領域取得製造和生產;政策上,他建議著重科技教育以增加相關產業的競爭性。方艾文是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基金會副主席,去年他在胡佛研究所的學術研討會表示,台灣有優秀的年輕科技人才,如科技部長唐鳳,且有靈活彈性、分權的創業生態,因此有台積電;好消息是從 1970 年代起台灣的經濟就奠基於創新,壞消息是科技和產業變化之快,台灣和其他經濟體一樣要面對適應與創新。方艾文研究發現,「台灣的人才培育仍繼續涉足傳統科技 (電子電機和機械工程) 領域,事實上軟體、軟硬體整合的產業是未來的方向」。展望未來 10 年,如果科技產業是經濟的重要驅力,任何人想展望「在地生根、全球工作」的目標,在讓天賦自由的同時,不妨把握科學與人文兼具的終身學習方向。 |
「彭帥比生意更重要」:WTA強勢暫停與中國合作 貫徹諾言的代價是什麼? | 周三 (1), 國際女子網球協會 (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WTA) 在屢次要求確認中國女網好手彭帥安危卻無果後,斷然宣布暫停與中國方面的合作,即使得付出龐大代價也在所不惜。從今年 11 月 2 日彭帥在微博上爆料遭前中國國務院總理張高麗性侵至今,已經一個月有餘。爆料後,彭帥隨即消失在大眾眼前,除了一封可疑的電郵、兩次與國際奧委會 (IOC) 的聯繫之外,沒有任何外人知道彭帥的處境,又受到何等對待。在周三的重磅聲明中,WTA 主席西蒙 (Steve Simon) 表示,有鑑於彭帥得到的待遇以及中國高層消極的應對態度,他「非常擔心」 2022 年到中國參與 WTA 賽事的選手、工作人員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因此決定暫緩與中國的合作,預定舉辦於香港的賽事也包括在內。單就錢這點來看,WTA 暫停與中國合作的決定讓他們損失慘重,這意味著近年來他們對中國市場付出的心血,大半都打了水漂。回顧過去幾年,WTA 在中國舉辦的賽事數量每年都在增加。光 2019 年就辦了 9 場,佔全年賽事總數的 1/7,2020 年要是沒有 COVID-19 疫情攪局,數量將會增至 11 場。2018 年 WTA 主席西蒙還與中國簽訂 10 年長約,承諾未來 10 年都將在深圳舉辦 WTA 年終賽,冠軍獎金在贊助商的挹注下,也會拉高至 1,4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3 億 9,179 萬元)—— 這是少數在同性質賽事中,女性選手獎金比男性選手還高的紀錄。另一方面,中國廠商也對 WTA 的財源貢獻良多,像是中國串流影音平台愛奇藝,現在就是 WTA 四大全球贊助商之一,雙方間的往來相當密切。然而,西蒙對外表示,他雖然很擔心暫停與中國合作後的衝擊,但「彭帥案比商業更重要,WTA 絕對不能揮揮袖子轉身就走」。西蒙還補充,他個人相當擔心彭帥的安危,而在彭帥提出性侵指控後便無法聯外的情況下,他無法昧著良心要求選手繼續前往中國比賽,否則這將有違 WTA 當初成立的基礎,也就是女性平權。有鑑於此,WTA 董事會才會「一致同意」要暫停與中國的商業來往。不過,倘若中國滿足 WTA 所提出的要求,那麼 WTA 將會重啟這段合作關係,否則屆時比賽就會改移至其他國家舉行。對於 WTA 的作法,中國廠商、官方無疑感到相當不滿,外交部發言人汪文彬就在 WTA 聲明發出後回應,稱中國「堅決反對將體育政治化的行為」; 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也在 Twitter 上批評 WTA 的舉動是利用彭帥來支持西方對中國制度的攻擊。就現狀來看,WTA 似乎因為其立場而得面對鉅額損失,不過中國體育媒體《中國體育內幕》(China Sports Insider) 分析師德雷爾 (Mark Dreyer) 也在受訪時指出,WTA 此前肯定仔細撥過一番算盤。首先,COVID-19 疫情的攪局本來就迫使 WTA 得取消在中國的賽事,因此即使沒有彭帥案,WTA 想要在中國境內重新舉辦賽事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其次,中國早在彭帥爆料初期就迅速地封鎖消息,知道彭帥發生什麼事的人相當有限,更別說是 WTA 的回應及決定。因此,暫停與中國的合作對 WTA 品牌而言,衝擊未必如外界預測般大。法國里昂商學院 (Emlyon Business School) 的國際體育商業教授查德維克 (Simon Chadwick) 表示:「這種盤算部分是出於政治,部分是出於道德,另一部分則是出於經濟。」但無論背後是出於什麼目的,綜觀全球各大職業賽事,WTA 的決定依舊相當罕見。以往,即使中國有許多政治不透明之處、還得冒著價值觀衝突等風險,但看在豐厚轉播合約、贊助商及廣大粉絲市場的份上,許多職業賽事依舊爭先恐後地踏進中國市場。像是今年稍早,一級方程式賽車 (Formula 1,F1) 就和中國方面達成共識,決定將每年固定在上海舉辦的上海大獎賽進一步延續至 2025 年。可是近年來,在習近平日益專制的統治風格及中國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面前,各大職業賽事逐漸意識到和中國往來的風險正節節升高。舉例來說,2019 年美國職籃 (NBA) 火箭隊 (Houston Rockets) 總管莫瑞 (Daryl Morey) 就因為在 Twitter 發文聲援香港的反政府示威而引發中國不快,不僅轉播受影響,贊助商也紛紛抽銀根以免被波及。此外,英國超級足球聯賽 (The English Premier League) 也曾發生過前兵工廠俱樂部 (Arsenal) 球員厄其爾 (Mesut Özil) 批評中國對穆斯林政策,而影響賽事轉播的事件。種種事件讓各大賽事、企業清楚意識到,即使他們再怎麼小心,還是會不慎觸怒中國、成為國際政治下的犧牲品。如此現狀也讓商人開始捫心自問:在如此的政治風險下,繼續與中國往來還值得嗎?「坦白說,中國是個很大的市場,但中國以外的世界更大。」體育分析師德雷爾總結道:「要是人們有選擇,他們不會選擇中國。」他和許多體育專家都進一步預測,WTA 的決定會成為一個轉捩點,其連鎖反應或將影響更多職業賽事甚至是品牌,「人們將重新評估他們與中國的互動方式」。身為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國際體育行銷顧問的內羅蒂 (Lisa Delpy Neirotti) 已經看到了這股趨勢,她說:「我看到很多公司開始將焦點移回歐洲和美國,那裡雖然獲利不若中國,但風險明顯低多了。」「過去五年,西方國家一直深信中國那裏有很多錢、經濟成長力道強勁、中產階級增長迅速、人們的可支配所得很多,我們有機會從中撈一筆。」法國里昂商學院 (Emlyon Business School) 的國際體育商業教授查德維克 (Simon Chadwick) 表示,如今許多公司的遭遇讓他們發現,「中國其實不若想像般的有利可圖,想和他們做生意的難度也很高」。而對在中國有過豐富經驗,曾任美國白宮幕僚長、美國財政部長、國務卿的貝克三世 (Thomas A. Baker III) 來說,中國態度的轉變再明顯不過了。「長期來看,我深信未來大型賽事會就是否在中國舉辦體育活動一事感到遲疑。2021 年人們做生意的中國,已經不是 2008 年敞開雙臂歡迎世界的中國了。」 |
Spotify為何要做專屬於你的年度總回顧?背後的行銷學問可大了 | 一年又到了尾聲,你回想過今年自己到底聽了多長時間的歌曲、都聽什麼樣的歌嗎?音樂串流平台 Spotify 今年再度推出個人化 2020 年度總回顧,讓全球 10 億用戶能夠立即上傳到 Instagram 限時動態等社群平台,和好友分享自己的聽歌品味。這一波 #2020Wrapped 浪潮成功席捲社群媒體,加上 Podcast 頻道越來越多元,越來越多名人、KOL 進駐平台,使 Spotify 股價前些日子大漲 12.6%,App Store 上的下載排名也從第 27 名一躍至第 9 名!Spotify 連續兩年利用年度總回顧創造品牌高聲量,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個人化」(又稱客製化,Personalization)。Spotify 撈取用戶聽歌習慣,整理出「播放次數最多的藝人」「播放次數最多的歌曲」「聽了多少位藝人的歌曲」「聽歌總時數」「最喜歡的懷舊歌曲」等數據,提供各種排行榜,抓住用戶對音樂品味的驚訝、驕傲、疑惑等各種感受,讓人忍不住想分享。個人化行銷到底對社群傳散多重要?國外研調機構 Epsilon research 做過調查,80% 的消費者會因為在某品牌上有過精彩的個人化體驗而對品牌黏著度更高,因為消費者經歷的是專屬他一人的體驗,與他息息相關,自然能加強與品牌的連結。另一份 2017 年的調查指出,79% 的公司都會將個人化行銷規劃進每年的年度行銷策略中,而這些公司多數獲利都因此成長。在社群媒體如此蓬勃的時代,到底如何做出個人化行銷?只要了解到個人化行銷的各項重點,就會發現其實不難!想像你自己是一名要向客戶提案的專員,拿一份適用於所有人的簡報去遊說特定客戶,恐怕不會受到青睞。但如果,你能針對每個客戶需求制定不同方案,抓住客戶的痛點並想出解決方案,規劃不同的藍圖,客戶感受到你的用心,也符合他們的需求,願意與你合作的機率絕對大幅提升。簡單來說個人化行銷就是如此,透過前期分析整理出消費者、用戶習慣,推出讓客戶感受到更便利、更私密的服務,最後透過創意內容包裝製造擴散。舉例來說,當你在網購平台下單某樣商品後,通常平台會再推薦你「你可能喜歡」的類似商品,讓你不用迷失在成千上萬商品中,而能打開平台就經常找到你想逛的店家及品項。承上,公司最好認知、記住消費者喜好,最後提供專屬內容。好感度高的品牌,不外乎能達成以下 3 點:個人化的行銷很容易在社群媒體上擴散,且有幾個大優勢:最後,要做出優質的個人化內容,不外乎有幾個元素:了解個人化行銷是怎麼一回事了嗎?下次不妨跟上如 Spotify 等大品牌的腳步,提供個人化內容給用戶,創造更高的品牌聲量吧! |
【地球圖書館】什麼是軟金?從珍稀寶藏看俄羅斯的美洲掠奪史 | 十年前,阿留申人 (Aleut people) 相信世上所有的俄羅斯人,就只有乘著漏水的小船探索他們島嶼的那幾百人而已。在 1770 年代,十六艘俄羅斯船隻來到群島蒐集皮草,每一艘都為當地居民帶來災難性的影響。聖保羅號在這方面不是特例。就在英國士兵在北美另一頭接受波士頓大屠殺審判的不久之前,這艘單桅帆船在 1770 年 9 月離開鄂霍次克 (Okhotsk) 展開為期五年遠征。船長伊萬。索洛維夫 (Ivan Solov'ev) 雖不識字,卻是個經驗豐富的航海家,來自托波爾斯克 (Tobolsk) 這個在歷史上協助俄羅斯征服西伯利亞的城鎮。索洛維夫和他七十二名的船員先是在千島群島 (Kurile Islands) 過冬,如往常般一邊狩獵、一邊為來年儲備糧食。等到 1771 年 7 月出發前往阿留申群島之時,已有十六名船員去世。聖保羅號尋找皮草的路徑雖然很多人走過,卻依然充滿險峻。在十七世紀,皮草捕獵交易人 (promyshlenniki) 已經走遍西伯利亞。這些外來者在沙皇的武裝部隊協助下往東挺進,一邊追尋珍貴的黑貂皮草、一邊為俄羅斯政府宣示土地。在這擴張活動的核心有兩個重要的概念,一路影響到遙遠的阿留申人:貢品 (iasak) 與人質 (amanaty)。獻給俄羅斯政府的貢品通常是以皮草來計算,而為了確保人們繳納貢品,官員會從當地抓走人質。進貢帶給當地人很大的負擔,而且徵收貢品的手段也很殘酷。無數民族,包括薩摩耶 (the Samoyed)、通古斯 (the Tungus)、雅庫特 (the Yakut)、尤卡吉爾 (the Yakagir) 等族,都承受了沉重的壓力,其中有很多民族甚至完全瓦解。十八世紀的俄羅斯人把這些人看作西伯利亞的「紅人」, 相當於北美洲的印地安人,而西伯利亞對俄羅斯人而言則是「我們的祕魯」、「我們的墨西哥」或「我們的東印度」。1670 年代,皮草捕獵交易者已將西伯利亞許多地區的黑貂捕殺殆盡,只剩下價值不高的松鼠和白鼬。他們一邊繼續挺進,一邊征服當地民族,最後在世紀末抵達堪察加 (Kamchatka)。謠傳東方存在著「偉大的國度」, 再加上對亞洲和美洲地緣政治關係感到不確定,促使俄羅斯沙皇彼得一世及其後繼者支持維圖斯。白令 (Vitus Bering) 的「東海」探險之旅,希望找到連接北美洲跟西伯利亞的陸橋。結果,生於丹麥的白令發現了後來以他命名的海峽,而他本人則在 1741 年第二趟旅程將近尾聲時過世。倖存的船員從現今以白令命名的島嶼帶回了海獺皮,開啟了一場淘金熱,只是淘的不是黃金,而是俄羅斯人口中的「軟金」。到了 1750 年代,皮草捕獵交易人已經多年在阿留申群島進行捕獵與交易活動,獲取數以千計的狐狸和海豹皮草,當然還有最珍貴的海獺皮草。阿留申人堅稱索洛維夫是造成他們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他們說,這名俄羅斯船長殺了數百或數千人,很多人看到他接近就四處逃跑。此外,他還喜歡摧毀他們的拜達卡 (baidarkas)──阿留申人製作的小舟。一名俄羅斯人說,這些小舟是他們不可或缺的狩獵工具,「就像農夫的犁和馬一樣重要」。這些用皮覆蓋的小舟要花超過一年才能完成,因此為了趕工造舟,有許多難民死於飢餓或風吹雨淋之中。1789 年三名當地人回憶道,索洛維夫在烏納拉斯卡島和周遭的島嶼「射殺所有的人」。據說,他還做了一個冷血的實驗:他會把阿留申人排成一排,然後射殺第一個人,看看子彈有辦法穿過幾個人。有一次,村民逃到烏納拉斯卡島東邊的雞蛋島 (Egg Island), 這是一座躺在深度很深的海水中、懸崖峭壁高度達一百二十公尺的小小島嶼。其多岩的海岸線讓索洛維夫難以接近,但他在第二次嘗試時成功登陸,殺死了躲在那裡的男女老少。阿留申人說:「那次屠殺非常殘暴,小島周圍的海水都被那些跳水或被丟進海裡的人的鮮血染紅。」對阿留申人來說,1760 年代發生的反叛導致了災難性的後果,因此他們當然希望討好俄羅斯人,直到他們離開。同一時間,當地居民也試圖從中獲利。據說,「他們渴望獲得俄羅斯奢侈品」, 想要來自黑海東方的切爾克斯香菸、七彩珠子、銅鍋、上衣和海豹皮。他們之中有一些人開始穿上俄羅斯的服飾,在防水大衣底下穿著布製長褲和夾克,有一些人在自己的傳統服飾上裝飾絲綢和玻璃珠等貿易取得的物品。詹姆斯。庫克 (James Cook) 在 1778 年說道:「這些人對歐洲人和歐洲習俗很熟悉。」沒錯,阿留申人常是獲得較多好處的一方,「因為當地人十分冷靜鎮定,不會輕易降低他們商品的價值,而歐洲人天生就比較沒耐性。」然而,有一件事不變:「所有人都痛恨俄羅斯人,把他們當作跟一般入侵者沒兩樣,一有機會就殺死他們。」即使在和平時期,訪客也能感受到隱約的煙硝味,並發現「俄羅斯人必須割斷許多【阿留申人的】喉嚨才能制服他們」。皮草捕獵交易人記述了以下的故事,顯示出他們明白這段巧妙關係的本質:一名阿留申人在跟一名俄羅斯船長「擁抱時,偷偷將他刺死」。這樣的惡意是互相的。一名俄羅斯貿易商寫道:阿留申人「一點也不乾淨,對骯髒絲毫沒感覺」。另一個人則說到,他們「不認同乾淨這個概念」, 還說他們「很臭,又長虱子」。又有另一個人表示:「這些人極度令人作嘔。他們會吃身上覆滿的蟲子,吞下鼻涕,並根據習俗先用尿液洗澡、再用水清洗,然後用嘴把手吸乾。」然而,鄙視阿留申人的同一群人也忍不住佩服他們。阿留申人的對話和態度「溫和友善,而且什麼事都懂」。他們「對彼此非常好」。外來者覺得他們的男性「平靜、純樸、毫無心機」, 又「可靠專注」, 女性則「非常快活」。俄羅斯人在無數份文獻中描寫當地人的衣著和船艇,全都隱含他們對阿留申人懂得利用資源的欽佩感。最重要的是,索洛維夫和其他皮草捕獵交易人是基於必要,不得不跟阿留申人建立貿易關係。俄羅斯人無法獨自或以小群體行動,因為這樣做一定會招來阿留申人的攻擊。除此之外,他們也沒有必備技能可獵捕海獺,然而海獺皮卻是阿留申群島當中最寶貴的軟金。一旦受到人類侵擾,海獺就會躲進海草裡。俄羅斯人的皮艇較笨重,又缺乏在阿留申海域航行的經驗──有些人出發前往美洲之前,甚至未曾見過大海。這些劣勢,導致獵捕活動就如一名俄羅斯海軍官員所說的,「不但勞累,有時還很危險」。濃霧、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強大的波浪、漲潮的迅速、險峻的海岸、尖銳的礁石,全都使外來者招架不住。回到索洛維夫的部分,索洛維夫因其殘暴而出名,但殘暴的不只他一人。十八世紀後半葉,約有八十艘船從西伯利亞來到美洲,每一艘都為阿留申人帶來疾病和毀滅。皮草捕獵交易人為了尋找軟金,不斷往更遠的島嶼推進,最後帶著數十萬張海獺和狐狸皮草回到鄂霍次克。在東海的彼端,「偉大的國度」正出人意料地湧出龐大的財富,使俄羅斯的帝國主義者十分興奮。一位宮廷科學家熱血沸騰地推斷:「俄羅斯的威力將在西伯利亞和北海上增長,並且擴張到歐美的各大歐洲開拓地。」只要俄羅斯能嚇阻敵對的帝國,未來將是一片光明。為了保護辛苦得到的地理情報,俄羅斯人把自己的發現隱藏得好好的,同時發行錯誤的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海岸地圖,混淆視聽,就跟今天各國保護自己的核武祕密一樣。西班牙、法國和英國的戰略家就在這樣一個混濁的情勢之中,努力地想要摸清楚發生在太平洋西北地區的重大事件。本文摘自摘自克勞迪奧。桑特作品《1776 革命未竟之地:煙硝、貿易與生態瓦解,不為人知的美洲史》, 繁體中文版由臺灣商務印書館代理,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
美國電影院買蜘蛛人預售票送NFT 好萊塢如何走向虛擬市場 | 在美國,索尼影業 (Sony Pictures) 上月底與連鎖電影院 AMC 合作,針對它們接下來的重點發行電影 —— 漫威 (Marvel) 旗下作品《蜘蛛人:無家日》(Spider-Man: No Way Home)—— 推出了前所未見的預售票組合。只要你是 AMC Premiere、A-List 和 Investor Connect 三種會員之一,又預購《蜘蛛人:無家日》在本月 16 號 (註) 的提前上映電影票,就有機會能得到 AMC 特別製作的 8 萬 6,000 個非同質化代幣 (non-fungible tokens,NFTs)。當然,前提是你要搶得到。註:美國正式上映時間為 17 號,台灣則是本月 15 號。現今,無論是哪個領域、品牌或大或小,大家都在尋找進一步與消費者連結,並且能夠促進銷售的方法,而隨著加密蒐藏品的興起,商人們也抓住了這波數位浪潮。而 AMC 正是其中之一,作為連鎖電影院企業,它們成為了最新投入 NFT 市場的傳統公司,決定在實體的觀影享受之外,也要提供影迷進行數位收藏的可能性。In the U. S., @SonyPictures Spider-Man: No Way Home tickets go on sale at midnight tonight eastern time. Only for AMC Stubs Premiere, A-List and Investor Connect members, the first 86,000 buyers get a Spider-Man NFT too. They’ll go quick! #AMCFirstEverNFT https://t.co/JcMR5cPXeM pic.twitter.com/PPAwOCvheVAMC 這次總共釋出 8 萬 6,000 件蜘蛛人 NFT。這篇 Twitter 的發文者為 AMC 執行長阿倫 (Adam Aron)。上周日 (28),AMC 便公開表示,它們將會與動畫工作室「Cub Studios」合作,釋出 108 款針對《蜘蛛人:無家日》做出的 NFT 設計,總共 8 萬 6,000 件 NFT 則會在隔天 (29) 起售。要是搶到了含 NFT 的預售票的話,觀眾必須先到實體電影院掃描自己的票券,然後才會在本月 22 號時收到一封電子郵件,上面會提供 NFT 的領取方法,粉絲必須要在明年 3 月 1 日前於區塊鏈「Wax」上完成兌換。這個操作的特點在於,NFT 與傳統貨幣並不一樣。雖然被稱為非同質化「代幣」(tokens), 但 NFT 不像現金交易,100 元紙鈔等於另一張 100 紙鈔,它擁有不可替換性 (non-fungible), 這使得每個代幣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 108 款設計,被複製成了共 8 萬 6,000 件 NFT, 每一件 NFT 也還是都會個別登記在區塊鏈「Wax」上,因此,即使是長得一樣的款式,它們之間也還是有所不同。Our #AMCFirstEverNFT with @SonyPictures and Spider-Man: No Way Home caused AMC’s online ticketing traffic Sunday night/Monday morning to soar, to the highest ever in AMC’s entire history. Oh did we sell tickets! But we are sorry wait times got long with the unprecedented volumes. pic.twitter.com/MdLVL3Z7Oj 在網站因為大家搶購《蜘蛛人:無家日》預售票而當機後,AMC 執行長阿倫在 Twitter 發文感謝大家的耐心等候。而 AMC 這次的操作顯然是成功的 —— 或者可以說它與索尼影業都低估了 NFT 的魅力,因為開賣後,不只是 AMC 自家的網站,甚至連美國售票系統「Fandango」也都一度出現當機的狀況,顯見 NFT 的確帶起了話題。同時,在最初的搶票潮過去後,網路上還出現了黃牛開始販售共數十張的電影票,價格在 200 至 2 萬 5,000 美元 (折台幣約 5,550 至 69 萬 3,688 元) 之間不等。這點或許顯示,其實真正對《蜘蛛人》NFT 有興趣的不是狂熱漫威粉絲,而是加密貨幣投資者。但另一方面,根據《QUARTZ》報導,目前似乎只有低價的黃牛票受到青睞,不過那些金額高昂的拍賣也還是有繼續開放競標。這是第一次有大型電影院連鎖品牌做出買票送 NFT 的活動,而或許將線下商務與提供價值可能性的虛擬資產做結合,對於 AMC 和索尼這兩個和好萊塢密切相關的企業而言,都是個大膽的實驗。「這絕對是著名的好萊塢找到吸引粉絲新方法的第一步,」美國洛杉磯 NFT 新創公司「Dreamium Labs」創辦人魯賓 (Mike Rubin) 便指出:「這顯示了好萊塢的早期實驗階段,其本質上也就是可供蒐集的『電影海報』的數位版本。」因為對於好萊塢而言,思考如何與 NFT 共存,或甚至更進一步地從中獲利,或許是當前的時代趨勢。前陣子,美國導演昆汀 (Quentin Tarantino) 才宣布要將他 1994 年的經典作品《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 的原始劇本手稿以及插圖以 NFT 形式販賣,結果引來發行商米拉麥克斯 (Miramax) 在上月中旬對他提出訴訟,指出昆汀已經簽過合約,放棄「他對《黑色追緝令》的大多數權利」。但另一個案例則相對皆大歡喜,與英國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有關。他負責出演的 2021 年科幻電影《Zero Contact》同樣在前陣子以 NFT 形式進行拍賣,得標人不只可以在電影中客串,還能獲得數位海報及相關藝術品。最後,這筆拍賣成功以 32.86267 以太幣 (Ether) 結標,約等於當時的 9 萬 3,435 美元 (折台幣約 259 萬元), 雖然這個數字難以對大型製作公司產生吸引力,但也不失為其他獨立電影人往後尋找資金時的參考方向。而除了單純販售靜態圖像外,好萊塢甚至還讓 NFT 走向遊戲化,例如即將在本月 22 號上映的《駭客任務:復活》(The Matrix Resurrections), 便在上月 30 號開始,以 NFT 形式出售 10 萬個《駭客任務》世界觀中的客製化角色,每個只要 50 美元 (折台幣約 1,387 元)。但其特別之處在於,隨著時間過去,發行商華納兄弟 (Warner Bros.) 還會繼續開啟新功能,讓買家針對自己的角色進行各種挑戰與選擇,以藉此升級或得到新的 NFT。其母公司華納媒體 (WarnerMedia) 的全球品牌與體驗總裁利福德 (Pam Lifford) 便表示,NFT「有潛力能夠長期發展,成為我們為粉絲提供的全球性產品與體驗組合的一部份」。「如果你思考一下粉絲在 2021 年時能夠與自己喜愛角色的互動方式 —— 零售店、主題公園、社群媒體、收藏品、網路商店 —— 如今,數位藝術品和收藏也一定在這個清單上面了。」利福德說:「這是粉絲的另一個接觸點,也是我們能夠娛樂大眾並提供優質內容的另一個方式。」也因此對好萊塢而言,止步於單純出售 NFT 或許是不夠的,它們不能只是停留在製作方單方面的供給,例如 NFT 新創公司創辦人魯賓便認為「下一個階段將是互動性」。「還有讓粉絲和他們喜愛的電影角色,有更加個性化的交流方式。」魯賓總結道。 |
喝酒喝到暴風雪來襲 英國61賓客開心受困酒吧三天 | 在英國倫敦以北 270 英里 (約 435 公里) 遠的約克郡谷地,有一座自 17 世紀開始就屹立不搖的「譚山旅館」(Tan Hill Inn), 它位處海拔約 1,732 英尺 (約 528 公尺), 是英國目前海拔最高的一家酒吧及旅店。而在上周五 (26), 譚山旅館一如往常地迎來了數十名的旅客,大家也十分享受與彼此歡樂暢飲的時刻,尤其台前還伴隨著致敬綠洲合唱團 (Oasis) 的樂團「Noasis」的表演。但隨著時間越來越晚,逐漸逼近該回家的時刻,問題卻來了:外頭的風雪大到超乎想像。暴風雪「亞玟」(Storm Arwen) 來襲,造成三條可以來往譚山旅館的道路,其中兩個被積雪封鎖、另一個則因電纜掉落也無法通行。簡單來說,所有人都被困在山上了。甚至隔天 (27) 早上起床時,眾人還發現大雪把譚山旅館四周都埋住了,雪深高達 3 英尺,甚至堆積到了房間窗戶的位置,而且即使在前門清出一條通道,下山的道路依舊無法通行,所以他們仍然無法離開旅館。Those who were trapped in Tan Hill Inn overnight will have some digging out to do this morning. Photos sent in by Tom Rigby. #YorkshireDales @SimonLeeWx @metoffice @liamdutton @Petagna @BBCLookNorth @Hudsonweather @JonMitchellITV @PaulKingstonITV @UKWX_ @UKsnow_updates @SnowbieWx pic.twitter.com/p5FumnRGNZ 在暴風雪「亞玟」過境後,譚山旅館的四周及屋頂都被厚重的雪掩蓋。可是這個發展並沒有讓受困的人感到不安或挫折 —— 事實上,大家都非常開心,譚山旅館經理湯森 (Nicola Townsend) 表示,一切都很棒、所有人精神都很好,還有「一位女士真的說了『我不想要離開』」。湯森透露,包括樂團成員在內,總共有 61 名賓客在這裡住了三天兩夜,其中 40 人本來就已經預訂了住宿房間,剩下的人來到店裡的目的,則單純是想要小酌一杯,沒有過夜的計畫。也因此,在人數眾多、房間卻不足的情況下,很多人必須到大廳打地鋪,或是睡在沙發上。可是就算有些克難,旅館的工作人員還是試著要讓大家都盡興,包括舉辦猜謎活動、一起打桌遊、用投影機看《火爆浪子》(Grease)、《媽媽咪呀!》(Mamma Mia!) 等電影,或甚至歡唱卡啦 OK。除此之外,店裡還儲備了豐富且足夠的酒類與食物,所以即使沒有床可睡,但至少大家還有美好的周日午餐可以享受,甚至連四隻與人類一起受困的狗狗都有烤肉條能夠吃。「我們唯一真的缺貨的是早餐香腸,」譚山旅館值班經理哈洛威爾 (Donna Harrowell) 指出,賓客在周一早上時只能「湊合著」吃培根三明治。不過另一方面,旅館的老闆則決定要資助所有人餐費,讓大家可以免費獲得食物,或至少得到非常大的折扣 —— 這大概是個非常聰明的選擇,因為飲料錢仍舊照收不誤,而所有人都在這三天喝得非常開心,例如賓客之一的奧弗頓 (Martin Overton) 就透露氣氛「非常棒」, 有「很多啤酒可以喝」。這段難忘的記憶讓賓客們從陌生人成為了好友。本照為賓客在旅館內的大合照。但話說回來,其實在周末還是有幾名賓客已經透過不同的方式先行下山了,包括一名需要洗腎的賓客,山區救援人員特地穿越雪地帶他返家進行治療;另外則有一個越野車隊,幫忙帶著一對夫妻回家找他們年幼的孩子。剩下的人則選擇耐心等候道路恢復暢通,並因此連帶收穫了美好的回憶和友誼,其中,旅館經理湯森便表示大家「建立了不錯的友誼,如同一個大家庭是我能做出最好的形容」。譚山旅館則於當地時間 28 號的一篇 Facebook 貼文中感性說道:「我們將永遠記得這群美好的人,他們在這個艱難的環境下聚在一起,希望他們都有享受到這個我們一致認為足以改變生命的經驗。」直到周一 (29), 道路終於恢復通行,旅館工作人員們和 61 名賓客中的大部分人珍重道別,這些意外獲得三天兩夜受困之旅的人們從大雪中一一挖出了自己的車,再沿著清出來的小道開車離去。其中,之所以說是「大部分」, 是因為有兩人還打算再住第四天,旅館值班經理哈洛威爾透露,她們是「在這種情況下開車會感到有點緊張的年輕女孩」, 因此預定在周二 (30) 才要回家。目前,有傳言說這些賓客計畫一年之後還要重聚,顯然在三天兩夜的共處下,他們真的從陌生人變成了好友;另外還有人提議要以這次的大雪封鎖事件為靈感,拍一部電影。事實上,這不是譚山旅館第一次因為大雪而被封住,甚至也不是時間最長的一次,例如在 2013 年時,當厚厚的積雪堵塞道路後,一名工作人員和四位賓客在此處待了整整五天。另一方面,這次暴風雪「亞玟」其實威力驚人,為北約克郡 (North Yorkshire) 及英國中北部其他地方帶來不少破壞,某些地區的風速甚至一度達時速 90 英里 (約 144 公里)。其中,北約克郡消防救難隊表示,由於電纜掉落的緣故,它們被呼叫到了多個不同地區,也因此有數百位居民面臨斷電的狀況;同時大部分在約克 (York) 與蘇格蘭 (Scoltland) 之間往來的火車都被取消,周五則至少有 3 人因為強風吹倒樹木而死亡。 |
防止社群平台壟斷 英國要求Meta出售GIF平台「Giphy」 | 2020 年 5 月,在今年十月改名為「Meta」的 Facebook (註) 花了 3 億 1,5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87 億元), 買下目前全球最大的 GIF 共享搜尋引擎「Giphy」, 計畫將 Giphy 巨大的資料庫與它們現有的社群平台 Instagram 整合,讓用戶可以在發布限時動態或傳訊息時,能夠更簡單地就找到想要使用的 GIF 檔案。註:Facebook 在今年 10 月 28 日時宣布將母公司「Facebook」改名為「Meta」, 社群平台「Facebook」則保持原名,成為 Meta 的子公司之一。本文考慮併購 Giphy 一案早於 Meta 改名的時間,因此將會視個別事件的情況使用 Facebook 或 Meta 兩個名稱。所謂的「GIF」全稱為「圖像互換格式」(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發展於 1980 年代,可以呈現靜態或動態的畫面。目前,這種循環播放短影片的圖檔已經成為了社群平台貼文、回覆與私訊的一項重要溝通工具 —— 除了 Facebook 以外,Giphy 也有提供自家的 GIF 使用權給其他社群平台,例如 TikTok、Snapchat 以及 Twitter 等。We’ve directed #Facebook to sell Giphy after finding the takeover could reduce competition betwee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and increase Facebook’s already significant market power. pic.twitter.com/yRaPxMR43z 英國反壟斷監管機構 CMA 要求 Facebook (Meta) 應出售 Giphy。本圖片格式即為 GIF 檔。也是因此,英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競爭及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CMA) 認為,Facebook 買下 Giphy 可能會傷害社群平台間的競爭關係、並因此影響使用者的權益。事實上,在最初宣布收購案時,Facebook 曾表示會繼續授予第三方 —— 也就是其他競爭者 —— 與以前相同級別的 Giphy 內容訪問權限,但這點顯然沒辦法說服 CMA。去年六月,也就是收購完成的隔月,CMA 便對 Facebook 發出執行令,要求在相關調查完成之前不得與 Giphy 合併。直到今年八月,CMA 才宣布初步調查結果,認定收購的確將「傷害社群平台間的競爭」, 並表示「可能要求 Facebook 解除這筆交易,並將 Giphy 完全出售」。再到現在,CMA 終於在本周二 (30) 做出決定:「在諮詢有利害關係的企業及組織,並評估 Facebook (Meta) 提出的替代解決方案後,CMA 認為,這起買賣所引來的競爭疑慮,只能透過 Facebook (Meta) 出售 Giphy 給經核准的買家來解決。」Giphy 收購案的獨立調查組主任麥金托什 (Stuart McIntosh) 認為,如果不做出任何行動的話,將會「允許 Facebook (Meta) 透過控制競爭者對 Giphy 的取用,來進一步增強自己在社群平台中的巨大市場影響力」。例如,Meta 可以要求競爭者必須提供更多的己方用戶資料,才能換取 Giphy 的使用權限,或甚至直接拒絕它們的取用。而且除了影響社群平台競爭以外,CMA 還發現,在併購案出現之前,Giphy 本來已經在美國推出了廣告服務,允許像是甜甜圈連鎖店「Dunkin' Donuts」及百事可樂等公司使用它們的圖像推廣自身品牌。CMA 認為,這項服務本來或許可以和 Meta 自己提供的顯示廣告 (display-advertising) 競爭,或甚至從美國擴展到英國等國家,但 Facebook 在收購時終止了 Giphy 的這項業務,並因此消除了這個潛在的對手,「鑒於 Facebook (Meta) 控制了英國 70 億英鎊 (折台幣約 2,581 億元) 顯示廣告市場的近一半,CMA 對此感到特別擔憂」。UK antitrust watchdog orders Facebook to sell off Giphy https://t.co/OegIMIsidH pic.twitter.com/0CXPw5HfaDCMA 認為 Giphy 本來擁有顯示廣告市場競爭潛力,但 Facebook (Meta) 卻藉由終止業務消除可能的競爭者。另方面,Meta 當然無法同意 CMA 的決定啦,它們表示「正在檢視這項決定,並考慮所有選項,其中包括上訴」, 並認為「在我們的設備、人才與資源下,消費者與 Giphy 都會變得更好」。「透過合作,Meta 和 Giphy 會加強英國與世界各地數百萬民眾、企業、開發者與 API (應用程式介面) 夥伴每天都在使用的 Giphy 產品,提供每個人更多的選擇。」其實早在今年八月公布初步調查結果時,當時還叫 Facebook 的 Meta 就不滿意 CMA 的行動了,不但表示裡頭的內容包含了「法律與事實的根本錯誤」, 還認為英國是越界干涉它們的業務。其律師團指出,「在 Giphy 甚至沒有於英國開展業務的情況下」,CMA 嘗試尋求撤銷併購案,這不僅是「越界從事境外活動,還向新創企業家傳遞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訊息:『不要創立新公司,因為你將無法出售它們。』」另一方面,在本周二的結果出爐前,CMA 才曾於今年十月對當時仍叫 Facebook 的 Meta 開罰 5,050 萬英鎊 (折台幣約 18 億 6,200 萬元)。CMA 當時表示,Facebook 一直忽略警告並故意違反規定,顯然「有意識地」拒絕報告所有 Giphy 併購一案所必需的調查資訊,而且也「嚴重違反」在調查期間必須與 Giphy 保持分開的命令 —— 而針對這筆裁罰,Meta 倒是沒有提出上訴。回到要求 Meta 出售 Giphy 一事,有專家認為由監管機構做出的這項決策非常重要。例如國際律師事務所「Crowell & Moring」合夥人布羅德赫斯特 (Peter Broadhurst) 便指出:「這是 CMA 首次阻止大型的數位科技交易,表明了英國監管機構在未來對類似交易的監督方向。」「該決定還顯示,CMA 在面臨司法管轄權與越界的質疑與批評時仍不退縮 —— 這正是它們認為自己應該審查的交易類型。」布羅德赫斯特補充道。另一方面,在各國政府都極力避免壟斷現象發生,並因此加強審查機制時,CMA 此次的決定不僅可能為 Meta 帶來打擊,對其他希望藉由收購來擴張自己版圖的大型科技公司而言,或許也是一個潛在的警訊。 |
【地球圖書館】吹笛手都會拐走小孩嗎?一窺中世紀「巡遊樂師」的真面貌! | 直到現在,日本的歐洲史敘事都將中世紀描述成農民被土地束縛的時代。在促使城市崛起的遠距離商隊出現前,幾乎看不到什麼移動人群集團,整體而言是一個停滯的社會。但若放開領主文件和政府檔案,看看當時人們書寫的私人紀錄,便可以發現遠遠超乎我們想像、形形色色的人群移動。就算不看德人東向移民拓殖運動或十字軍之類大規模的人群遷徙,一些在城市與城市、村莊與村莊間輾轉度日的人其實很多。這些人沒有土地,因此居無定所,便遭到當時把擁有土地看成基本價值的社會所排除,成為被歧視的存在。中古城市和農村舉行祭典時,巡遊樂師從某處突然出現,和人們一起歡唱,給予他們一時慰藉後又突然離去,前往下一個地方。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呢?要用一個簡單的定義來回答這個問題,其實相當困難;畢竟,他們並沒有匯集成一種固定身分。既有在王侯跟前演奏的人,也有在村莊農民的祭典上簡單演奏取悅民眾的人。他們演奏的曲目也沒有留下任何樂譜。說到底,他們的音樂幾乎都是即興創作;和近代有些作曲家把自己關在孤島上,以自然和世界為對象撰寫樂譜迥然相異,他們往往是在聽眾當中、以及與聽眾的直接互動中,誕生出屬於自己的音樂。關於巡遊樂師的起源,有著各式各樣的說法。有些人從古代羅馬的演員 (mīmos)、魔術師、雜技師來尋求根源;在 4 至 5 世紀部族大遷徙 (Völkerwanderung/ Movement of Peoples) 的風暴中,羅馬及其界牆 (Līmes) 城市的劇場被焚毀殆盡,失去工作場所的演員只好到各個村莊與日耳曼各部族陣營演出拉貝里烏斯 (Laberius) 等人的作品,但因為語言不通的緣故,只好轉向以音樂為主的職業。 此外,也有人認為巡遊樂師的先祖,是日耳曼部族時代歌頌英雄敘事詩的詩人。但不管哪一種說法,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個最終定論。 據普羅柯皮烏斯 (Procopius,5 世紀末 —565 年) 所言,日耳曼部族的一支汪達爾人,特別喜歡舞蹈與音樂,而西哥德王狄奧多里克二世在吃飯時,一定要有歌手和演員隨侍在側。這些日耳曼部族時代的英雄敘事詩人,與原本傳承自希臘、近東的羅馬舞者、演員及歌手,在中世紀初期匯合,形成了巡遊樂師集團。為何這些人非得過著浪跡天涯的遊歷生活不可,至今仍沒有統一的答案。不過,古羅馬的演員不見得一定要遊歷四方,而中世紀的大多數巡遊樂師也在 13 到 16 世紀之間放棄遊蕩流浪,定居下來。之後除了少數例外,幾乎都是以定居樂師身分來獲取執業資格。從這點去思考,自然便能推測出他們漫遊各地的理由。簡單說,他們浪跡天涯的時期,和羅馬帝國沒落衰亡到 12、13 世紀以降,歐洲各邦國領地主權形成與確立的時期相當;換言之,和以大城市及宮廷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逐步浮現的時期相當。對於巡遊藝人,可以用「guot um ehre nehmen」來加以定義。關於這句話有很多解釋,過去的解釋認為這指「獲取做為榮譽報酬的金錢或物品」, 或者「透過歌唱及表演雜耍,從而獲取報酬 (金錢)」, 但現在也廣義解釋成「受到讚賞從而贏得相應報酬的人」。 不管怎麼解釋,巡遊藝人都是靠賣藝獲取報酬的人,因此必須具備一定的觀眾與聽眾。可是羅馬帝國沒落後,要大規模且持續地動員觀眾與聽眾變得相當困難,因此藝人為了追求觀眾,不得不在各地巡迴演出;在像德意志這種在整個中古時期期間,國王和皇帝都沒有固定首都的國度,他們要獲得賴以維生的定額土地,那就更難了。故此,他們之所以浪跡天涯、遊歷四方,原因之一就是受到當時的國家、社會制度所侷限。不只這樣,教會方面的蔑視和非難,也讓他們的工作與定居愈形艱難。 也是從羅馬帝國沒落後開始,這群人陷入了苦難的時代。他們不被允許擁有身為人的 「名譽」(ehre)。早在法蘭克帝國「虔誠者」路德維 (778—840 年) 的敕令中,巡遊樂師已經被列舉成賤民,而這些賤民幾乎都是四處流浪的人。他們沒有任何法律上的權利,因此不能擔任證人。當然,他們不像盜賊那樣,完全喪失權利與名譽;某種程度上,他們還是被認可具有這些權利,但其實只是換湯不換藥。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差別待遇?關於這一點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因為他們沒有定居於固定的土地,另一種則認為是他們的職業本來就屬於賤業。教會是站在後者的立場,但當大部分巡遊樂師定居下來後,他們也都獲得了市民權,並恢復了名譽與權利。然而他們並未放棄自己的職業,因此他們受歧視的其中一項理由,應該還是跟居無定所 (也就是沒有固定土地) 有關。在以土地做為社會階級基礎的中世紀社會,他們不只沒有土地,還不像農民一樣「受土地束縛」, 這樣的人自然會被視為脫出常人社會序列的存在。然而,事情還不只這樣。演員和樂師從某方面來說,是將古代日耳曼異教文化生動傳達給庶民的人,因此對教會而言,他們是基督教普及化的障礙;日耳曼部族時代的英雄敘事詩人,有可能喚醒庶民間持續存在的異教傳統,所以也必須嚴格取締。一直到基督教會仍保有勢力的十五世紀、甚至更後來的時代,這都是限制流浪者與巡遊樂師社會地位的重要理由。巡遊樂師不只不能得到教會的拯救,還被剝奪了幾乎所有的世俗權利。在法典中也規定,當巡遊樂師遭到侵害時,只能夠「對著影子報復」; 也就是說,他們對侵害自己的人,只許對著地面上的影子報復。如果巡遊樂師遭不當殺害,他的兒子只能有條件地「領取」牛隻做為補償;條件是用塗滿油的新手套抓住同樣塗滿油的牛尾巴,而且還要在高一層、容易打滑的檯子上抓住被鞭打而爆衝的牛隻,如此才能獲得補償。像這樣的嘲弄行為,在在顯示了巡遊樂師的地位之低,以及受歧視的實際社會狀態。這類歧視固然露骨呈現了歧視一方的頹廢困乏,但也讓我們隱約窺見人們所處的中世紀社會心靈結構的一隅。然而,這些歧視他人的人們並不是帶著傲慢表情,誇耀自己安全身分地位的勝利者;相反地,他們在嘲弄巡遊樂師時,內心其實不自覺地隱藏著某種害怕恐懼的情緒。正因他們認為巡遊樂師令人畏懼、宛如籠罩在迷霧中,所以才會不分青紅皂白、反覆做出愚弄對方的行為。這種害怕其實是根植於他們對生活的恐懼,但自己卻毫無所覺。於是,巡遊樂師做為惡行的象徵,被設定為人們畏懼未知的情感宣洩口,同時也是他們恐懼的具象化,以及轉嫁情緒的存在。在人們生來就被社會身分所拘束的等級制社會裡,任何可能動搖這種社會秩序及身分保障的因子,都會被嚴酷遏止。十三世紀末,巡遊樂師與流浪學生之所以被強力鎮壓,也是因為舊秩序正不斷動搖之故。這種動搖與鎮壓的背景和城市崛起、市民身分形成、貧富差距擴大、國家權力的嶄新重組 (統一的地區控制圈,以及騎士地位的衰落)、還有聖職者地位的相對低落息息相關。在自己賴以維生的基礎遭到剝奪的不安驅使下,人們無法理性地認識不安的根源,只能透過迫害眼中比自己更低賤的人們,來緩和這種恐懼的情緒。本文摘自摘自阿部謹也作品《哈梅恩的吹笛手》, 繁體中文版由臺灣商務印書館代理、陳國維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
宏都拉斯史上第一位女總統出爐 與台灣斷交倒數計時中? | 周二 (30), 台灣位於中美洲的邦交國宏都拉斯大選結果出爐,左翼政黨自由黨 (Partido Liberal de Honduras,PLH) 候選人卡蕬楚 (Xiomara Castro) 順利擊敗右翼政黨國民黨 (Partido Nacional de Honduras,PNH) 候選人阿斯夫拉 (Nasry Asfura), 成為宏都拉斯建國以來的首位女總統,也結束了國民黨長達 12 年的執政。卡蕬楚表示,一待明年 1 月上任,她將致力於「宏都拉斯從毒梟獨裁 (narco-dictatorship) 及貪汙的深淵」中拉出來,讓宏都拉斯「脫離貪汙、脫離販毒、脫離組織犯罪」。但等在她面前的不只有內政問題,美國、中國、台灣也都在密切關注這位曾在競選期間揚言要與台灣斷交、改投中國懷抱的新總統,要如何在三方政府間來往斡旋。對宏都拉斯人來說,現年 62 歲的卡蕬楚並非政壇新面孔,她的丈夫就是在 2009 年宏都拉斯軍方政變中下台的前總統塞拉亞 (Manuel Zelaya)。當年,塞拉亞因為上任後作風左傾、以及與已故委內瑞拉領導人查維茲 (Hugo Chávez) 過從甚密等原因,遭保守派政治菁英及軍方聯手發動政變下台。丈夫下台後,卡蕬楚出面主導了一系列的示威,與塞拉亞截然不同的人格特質在宏都拉斯民眾心中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然而,這層政治背景也成為卡蕬楚在本屆選戰中的硬傷之一,她的勁敵阿斯夫拉就曾多次警告選民,卡蕬楚上台後很有可能會複製塞拉亞的路線,致力於讓宏都拉斯更加左傾。可是從選戰結果來看,宏都拉斯選民對國民黨在過去 12 年來執政的表現顯然更加不滿。在這段時間中,宏都拉斯國內的貧窮、貪腐及販毒等問題大有每況愈下的趨勢,許多選民心中早已忿忿不平。舉例來說,現任國民黨總統葉南德茲 (Juan Orlando Hernández) 和他的弟弟胡安 (Juan Antonio "Tony" Hernández) 就是販毒官司纏身的代表人物。今年稍早,胡安才因為販毒而遭美國判處 30 年有期徒刑;葉南德茲也被美國指控動用國家的力量販毒,但至今仍矢口否認犯案。而代表國民黨參選的阿斯夫拉本人也同樣醜聞纏身,他雖然在選戰中打出「爸爸不一樣了」(Papi is different) 的口號,試圖與國民黨、葉南德茲切割,可是他目前其實也身陷總額 12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3,363 萬 6,000 元) 的公共基金貪汙官司中。因此,很多宏都拉斯選民早已迫不及待,想趁著這次選舉的機會教訓國民黨,而對卡蕬楚的左傾疑慮也在她向商界示好,承諾上任後只會「改革」(reform)、不會發動「革命」(revolution), 並獲得商界力挺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解。「(選民) 對葉南德茲的積怨如此之深,使得懲罰性投票的效應相當驚人。」前宏都拉斯國際合作部部長斯塔克曼 (Moises Starkman) 說道。自開始開票後,儘管卡蕬楚的選情大好,但宏都拉斯民間一度瀰漫著一股緊繃的情緒,許多在首都德古西加巴市 (Tegucigalpa) 開業的商家甚至在選前就先在窗外釘上木板,唯恐 2017 年的選舉爭議、民眾示威波及商店的狀況會重演。在當年的開票過程中,選情始終對爭取連任的總統葉南德茲不利,原本眾人以為他會認輸下台,不料在開票因「技術問題」中斷超過 24 小時後,葉南德茲反倒以微幅優勢領先、最終當選,引發一系列的爭議及示威,超過 23 人為此而喪命。所幸,在周二 (30) 晚上,阿斯夫拉發表敗選聲明,並聲稱他已經到訪了卡蕬楚的家向她道賀,國民黨黨主席查韋斯 (David Chavez) 也承諾日後將扮演好「建設性反對黨」的角色,與執政黨共同推動國家發展。而各國很快也發來了賀電,一方面讚許宏都拉斯完成一次透明、和平的選舉,另一方面也透露期待與卡蕬楚政府展開合作,台灣的外交部也沒遺漏,在新聞稿中強調未來將在兩國「長久友好合作的基礎上,與卡蕬楚領導的新政府團隊深化合作關係」。當中最期待與卡蕬楚政府合作的國家,或許就要屬美國了,因為在 2017 年的選舉爭議後,冒險前往美國的非法宏都拉斯移民比以往多出許多,給邊境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從去年 9 月至今年 9 月為止,非法宏都拉斯移民的數量超過了 30 萬人,在所有國家中僅次於墨西哥。美國智庫移民政策研究所 (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 主席塞利 (Andrew Selee) 說道:「不管是誰當選,美國政府都十分希望宏都拉斯可以出現一個認真對待貪汙、公共安全及發展議題的政府。」此外,曾經在選戰中揚言要與台灣斷交、改投中國懷抱的她,也是必要在選後面臨如何於美中台三方政府間斡旋的壓力。宏都拉斯智庫 Fosdeh 的經濟學家澤佩達 (Ismael Zepeda) 分析,卡蕬楚此舉應該是為了要平衡美國的影響力,讓美方知道「如果內政上你不支持我,我還有別的盟友願意提供蓋大型建設所需的資源」。近年來中國透過一帶一路計畫,大舉投資巴拿馬等中美洲國家,因此在經濟誘因下,中美兩國在宏都拉斯影響力的消長未嘗不會發生。不過目前,美國、台灣方面都已經表達了希望未來宏都拉斯可以繼續與台灣保持邦交關係的意願。而在外交議題之外,飽受 COVID-19、去年兩場颶風風災襲擊的宏都拉斯,未來也將等著卡蕬楚拿出對策來應對國內的經濟、就業、貧窮和犯罪等議題,如何帶領這個百廢待舉的國度走上正軌,將是卡蕬楚上任後各界觀察的一大焦點。 |
就等這一天!巴貝多向英國女王說再見 揮別君主改制共和 | 周一 (29) 早上,加勒比海島國巴貝多的報社《國家日報》(The Daily Nation) 用斗大的字寫著:「就是今晚了!」提醒民眾全國久候多時的時刻即將來到,因為周二 (30) 午夜時分一過,巴貝多就將向名義上的國家元首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 (Queen Elizabeth II) 揮手告別,從一個君主制的國家,轉型成為一個共和制的國家。緊接著,甫獲選為巴貝多總統的梅森 (Sandra Mason) 將在周二 (30) 凌晨,也就是巴貝多獨立 55 周年的這天舉辦總統就職典禮,接替英國女王成為巴貝多的元首。不過這同樣是個象徵性的職位,實權將歸現任總理莫特利 (Mia Mottley) 所有。此外,出身巴貝多的女歌手蕾哈娜 (Rihanna) 也在這個新共和國成立的第一天,以其傑出的成就獲得了國家英雄 (National Nero) 的榮譽。周日 (28) 晚上,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 (Prince Charles) 也以英國王室代表的身份抵達巴貝多。演說辭中,他先是恭賀了巴貝多的轉型,隨後強調雖然巴貝多斬斷另一條與英國間的聯繫,可是雙方的夥伴關係、捍衛共同價值的決心、雙方民眾間的情誼都將繼續維持下去;而英國首相強生 (Boris Johnson) 也同步發表聲明,重申兩國堅定的夥伴關係。大致上來看,這次改制也確實不會對兩國關係帶來太大改變,除了挪去現行巴貝多政府機構內有關英國王室、女王的象徵物以外,外交關係、巴貝多身為大英國協成員國的身份也都會繼續保持。不過此舉也是相隔 30 年以來再有國家宣布改制,上一個這麼做的國家是位於印度洋馬達加斯加島旁、在 1992 年宣布改制的模里西斯 (Mauritius)。回顧歷史,其實巴貝多與英國間的關係已經維繫了超過 400 年之久。1625 年,一艘英國船隻奉當時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 (King James I) 之命抵達巴貝多,建立起了兩地間的關係。最一開始,英國人透過僱用白人契約雇工在這裡種植菸草、棉花、糖等作物,可是在往後數百年間,隨著奴隸的輸入,英國人在這裡推行了各種和奴隸制相關的實驗,並將實驗的成果移植到其他殖民地上。「巴貝多是英國在熱帶地區建立的第一個殖民實驗室。」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帝國與全球史專家德雷頓 (Richard Drayton) 舉了一個例子,指出種族隔離法案的雛型正是在這裡誕生,當時英國人將他們稱之為「黑鬼」(Negroes) 的人與其他種族分開來,不久後,類似的制度及相關機構便被一一移植到牙買加、美國的卡羅萊納州和其他加勒比海地區。根據《路透社》的統計,在 1627 年至 1833 年間,總共有超過 60 萬名非裔奴隸被輸入至巴貝多生產糖,為英國的奴隸主賺取可觀的財富。談起祖國的這段歷史,巴貝多歷史學家貝克爾斯 (Hilary Beckles) 說道:「巴貝多就是英國奴隸社會起源,也是最被英國統治菁英無情統治的地方。他們靠著被奴役、可拋棄的勞動力生產的糖獲得巨額資產,日後這些財富替英國鞏固了帝國霸權,並造成了許多難以言喻的痛苦。」這層關係一直維持到 1966 年,巴貝多才從英國的治下獨立建國。不過一直到 20 多年前,「拋棄女王、改制為共和國」的議題才開始為許多人關注,此後更是一路努力至今才得以一圓夢想。不過,即使現在多數巴貝多民眾都對改制樂觀其成,可是直到今天,還是有不少人跟現年 45 歲的威廉姆斯 (Sean Williams) 一樣,十分不解為何非要拋棄女王,改制為共和不可,他說:「他們應該別理女王,繼續讓她當老闆就好了」。趁著今年稍早發表御座致詞的機會,巴貝多新任總統梅森公開回答了這些民眾的疑問:「徹底拋棄我們殖民背景的時候到了,巴貝多人想要巴貝多人來擔任國家的元首。」但即使是支持改制的人們,也有人認為莫特利政府處理改制的過程中太急躁、沒有讓巴貝多人充分參與其中,反而給人一種急就章,想要把大家的注意力從 COVID-19 疫情給巴貝多帶來的公衛、經濟等多重衝擊上移開的感覺。「現在我們處理的還只是表面、儀式性的改變,」曾任巴貝多駐英國資深專員的休伊特 (Guy Hewitt) 說道:「但我認為如果未來我們要走向真正的共和體制,那應該要是個充滿意義的旅程,巴貝多的人民應該要能充分參與在實現這個概念的過程當中。」由加勒比海 16 個國家共組的西印度群島大學 (University of the West Indies) 凱夫山 (Cave Hill) 分校的法律系講師耶伍德 (Ronnie Yearwood) 也抱怨,巴貝多政府彷彿只注重結果,而不在意整個改制的過程,讓他感覺一個「享受美好時刻的機會被人硬生生奪走了」。他聲稱,有很多人都跟他一樣,都認為政府在改制之前,應該要花更久的時間與民眾溝通,最後再舉辦公投來正式決定要採行哪種共和體制。但無論如何,在 2021 年結束以前,世人還是共同見證了一個全新共和國的誕生。現在外界最好奇的就是,在巴貝多改制後,未來大英國協內還會不會有更多國家跟進?目前,大英國協內還有澳洲、加拿大、牙買加等國,依舊將英國女王視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帝國與全球史學家德雷頓推測,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牙買加是未來最有可能跟進改制的國家,其中牙買加改制的機會又尤其高,因為國內兩大政黨都異口同聲地主張理應改制。不過,考量到女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聲望、且多年來領導大英國協有成,短期內應該不會馬上看到下一個跟進改制的國家,可是「等到女王駕崩後,這些問題在澳洲、加拿大等國家就會變得更為緊迫」。 |
中國河南省最新「紅綠燈式」監控系統 記者與留學生是頭號目標 | 這份近 200 頁的文件由一間來自美國賓州的監控分析公司「IPVM」所發現,是河南省公安廳招標的一部份,公布於今年 7 月 29 日,並在 9 月 17 日時由中國 IT 企業東軟集團 (NeuSoft) 以約 500 萬人民幣 (折台幣約 2,174 萬元) 得標。根據河南省政府採購網站的另一份文件顯示,在簽訂合約後,這個監視系統必須要在兩個月內完成,但目前尚未得知它實際上到底上線了沒有,而標得此案的東軟集團也並未對要求採訪的 BBC 與《路透社》做出回應。這個監視系統與河南省內約 3,000 個監視器連結在一起,只要「關注人」一出現,當局便能收到警告,而且招標文件內還特別強調精準度要高,即使人臉被口罩或是眼鏡遮住,都還是要能夠被辨識出來。同時,如果公安想要查找某些人的身分,確認他是否為「關注人」, 那麼他們只要簡單上傳照片,或是輸入他的臉部特徵,就可以輕鬆獲得結果。其中,這些「關注人」會被建檔到所謂的「專題庫」, 這是基於河南省一個更大的資料庫,裡頭存有該省人民的相關資訊和照片。而在資料庫之中,被強烈關注的頭號目標正是記者 —— 甚至連外國記者也含括在內。招標文件提到,系統將初步把「關注記者分為三個等級的關注人員」, 以紅綠燈式的「紅」、「黃」、「綠」三色來看,紅色是「重點關注人員」, 黃色是「一般關注人員」, 綠色則是「無危害性的一般關注記者」。一旦「關注記者」—— 也就是被列在紅色與黃色的人 —— 購買前往河南省的交通票,或有任何移動、跨越省界的打算,都會觸發警報;此外,文件還提到,它們預計將對屬於紅色的記者「實施分類處置」。除了記者之外,外國留學生也是關注對象之一,裡頭將他們分為三類,包括「優秀留學生」、「一般人員」以及「重點人員或不穩定人員」, 其安全評估會參考他們的日常考勤、考試成績、是否來自重點國家,以及校規的遵守狀況。同時,學校還必須將有安全疑慮的學生主動通報給當局,而那些被認為需要關注的人,則會受到系統的追蹤。甚至在政治敏感期間,例如年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時,河南省還預計要啟動「戰時預警機制」, 對「關注留學生」的追蹤也會加強,甚至將對他們的手機進行定位。而除了上述記者、留學生以外,關注名單當中還特別出現了「滯留婦女」, 也就是那些偷渡或被販賣到中國的非法移民女性。此外,這份招標文件還簡述了當局希望系統應該要包含哪些個人訊息,包括手機、社群媒體 (例如微信及微博)、車輛細節、酒店住宿、購票訊息、房產訊息,以及照片等,其中照片是來自河南省現有的資料庫。這個監控系統預計會由至少 2,000 名官員與公安負責運作,而且還會與國家移民局、公安部,以及河南省公安廳的資料庫進行「對接」。但另一方面,這份招標文件的公開連結,自本周一 (29) 就已經失效了,可是直到目前為止,河南省政府與公安廳,以及中國公安部和外交部都沒有做出相關回應。目前外界普遍認為,中國已經將臉部辨識系統廣泛應用於國境各處,但以記者和外國人作為特定監控對象卻是首例。發現招標文件的監控分析公司「IPVM」便表示,這個監控系統的獨特之處正是在於將記者列為了指定目標,而且它還為公安部門提供了快速定位和阻撓他們行動的方法。其政府主管 (Government Director) 希利 (Conor Healy) 也指出:「(外界) 對中國大規模監控系統的技術架構仍知之甚少...... 但建立客製的監控科技,好提高國家對記者的打壓效率,是一件全新的事。」「這些文件揭示了中國公安官員想要從大型監控系統裡獲得什麼。」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 中國區負責人理查森 (Sophie Richardson) 則對這次事件表達了自己的憂慮:「這個目標令人不寒而慄,它確保了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可以,而且也會被監控 —— 他們還永遠都不會知道什麼可能會觸發敵意。」 |
非洲國家馬拉威推大麻產業 邀請前拳王泰森出任「官方大使」 | 在非洲東南部,內陸國家馬拉威想要邀請前拳王泰森 (Mike Tyson) 出任它們的「官方大麻大使」, 好藉此推動該國仍處於初階發展的大麻產業,希望能吸引投資者,或甚至創造未來的旅遊商機。根據外媒報導,馬拉威農業部長羅威 (Lobin Lowe) 於本月稍早 (11) 寄了一封信給泰森,信中希望這位「鐵拳麥克」(Iron Mike) 能夠接下這份職務,但消息直到上周才公告大眾。馬拉威農業部發言人倫古 (Gracian Lungu) 向《QUARTZ》分享了它們之所以選定泰森當大使的理由:「我們想要將這個產業推廣到馬拉威以外的地方,而考慮到市場進程的緩慢,我們認為與泰森合作,可以很大程度地幫助我們推廣工業用與藥用大麻。」事實上,馬拉威本就以娛樂用大麻品種「馬拉威大麻」(Malawi gold) 而聞名,可是該國直到去年才將工業用與藥用大麻的種植與加工合法化,但娛樂用大麻至今仍是非法。因此,在大麻產業上,馬拉威是極有潛力的。而且根據大麻產業分析機構「禁令夥伴」(Prohibition Partners) 的數據顯示,到 2023 年左右,非洲的合法大麻產業市值可能高達 71 億美元 (折台幣約 1,970 億元), 這項預測是基於南非、辛巴威、賴索托、奈及利亞、摩洛哥、馬拉威、迦納、史瓦帝尼以及尚比亞等國家,其底下都有合法且受監管的大麻產業。至於為何馬拉威會選中泰森呢?泰森出身美國,在 1986 年時以 20 歲之姿成為最年輕的世界重量級冠軍,但近年來更為人所知的,則是他積極推廣大麻的形象,泰森認為大麻改善了自己的健康,還翻轉了他的人生,他甚至因此發展自己的大麻品牌,目前在美國有一個大麻農場。而這次由馬拉威提起的合作,來自美國的美國大麻協會 (USCA) 便有涉入其中。在與《QUARTZ》的採訪時,該協會在馬拉威的市場、溝通與合作策略總監薩卡 (Happy Sakah) 便表示:「我們相信馬拉威農民可以從泰森那裡學到很多,因為他從 2016 年便開始這項事業。」然而,邀請泰森出任大使一事卻也在馬拉威國內興起爭議 —— 不是推廣大麻的部分,而是針對人選的疑慮,因為泰森曾是一名性侵罪犯。現年 55 歲的泰森在 1992 年時曾因性侵案入獄,他本該服刑六年,卻最後卻於服刑不到三年的狀況下,在 1995 年便獲得假釋,馬拉威智庫「公共問責中心」(Centre for Public Accountability) 便指控:「我們無法理解為何馬拉威會想要用一個已定罪的強姦犯作為品牌大使,尤其是現在,努力遏止針對女性的暴力還是政府方針的一部份。」可是美國大麻協會的薩卡駁回了這些疑慮,認為泰森已經服刑了,大眾也已經接受他回歸公共視野:「做為一個國家,馬拉威相信泰森先生在被假釋後,是個正直 (right, 註) 且已改過自新的人。」甚至馬拉威性別部長卡利亞蒂 (Patricia Kaliati) 也同意這個觀點,她認為選擇泰森作為官方大使是對的,因為他是一名對對大麻產業十分了解的知名商人。「這與大麻產業及經濟相關...... 我們在找知名人士,一個說出的話能夠被國際承認的決策者,」卡利亞蒂指出,泰森的角色將專注在大麻產業上,「他不會在婦女與兒童議題上與性別部門共事」。註:「right」同時有正確、合適、重要與正義等意思。另一方面,在極力想要推動大麻產業的同時,菸草至今仍然是馬拉威的主要出口收入來源,佔該國外匯的 60%、GDP 的 13%, 但隨著全球的使用量減少,馬拉威的經濟也因此受到影響。2020 年時,馬拉威的菸草產量便下降了 31.3%, 導致全國菸草總收入減少 26.4%, 所以從長遠看來,大麻產業或許能夠補充和拓展該國的收入來源。因此,在去年通過將大麻種植合法化後,馬拉威的大麻監管局 (Cannabis Regulatory Authority) 因應而生,它們負責監督這個新產業,目前已經核發約 70 張執照給各家企業,授權它們能夠栽種、販售、儲存與分銷工業用或藥用大麻。根據《QUARTZ》報導,大麻產業執照的年費用從 100 美元至 1,000 美元 (折台幣約 2,773 至 2 萬 7,738 元) 不等;但《美國之聲》(VOA) 則指出,這項花費最高甚至可達 1 萬美元 (折台幣約 27 萬 7,379 元), 對馬拉威農民而言是一項沉重的負擔。同時,馬拉威似乎仍欠缺大麻栽種的相關技術知識,例如《富比士》便指出,今年 10 月,該國農業部長羅威才與美國大麻協會合作,開設了一個培訓計畫。所以,對馬拉威而言,尋找如泰森一般具有高知名度,而且也投身於大麻事業的名人,讓他擔任官方的推廣大使,或許會有助於推動這個它們才剛開始發展的市場。但總而言之,欠缺相關知識、執照的高額費用等都可能會阻礙大麻產業的推動,尤其非洲許多國家 —— 例如辛巴威、南非等 —— 都已經在積極發展這一塊市場,要如何與它們競爭,將是馬拉威的一項大挑戰。不過,馬拉威算是踏出獲得知名度的第一步了。根據 BBC 報導,美國大麻協會馬拉威分部負責人恩加拉米拉 (Wezi Ngalamila) 透露,泰森已經答應了農業部長的邀請,願意擔任官方大麻大使,它們目前正計畫要讓他拜訪當地,「泰森將會與我們合作」。 |
有線耳機、無線耳機哪個才是真時尚?Z時代:有線當然是首選 | 倘若你現在打算買一副耳機來使用,你會優先考慮有線還是無線耳機呢?對於重視自己的穿搭是否跟上時尚潮流的 Z 世代年輕人來說,復古又能展現出品味的有線耳機才是第一優選。是的,在無線耳機大行其道的今日,有線耳機已經捲土重來,甚至隱隱然有取代無線耳機,成為年輕人眼中當紅時尚配件的趨勢。事實上,這股有線耳機復甦的熱潮已經發酵好一段時間。早在 2019 年時,美國知名模特貝拉哈蒂德 (Bella Hadid) 就被人發現戴著一副 Apple 的有線耳機出現在機場,當時這張照片也引來了美國流行雜誌《時尚》(Vogue) 的注意,並為此撰寫了一篇文章。或許正是因為它的出現,才讓有線耳機以復古配件的身份,迅速重返時尚圈。 wired it girls (@wireditgirls) 分享的貼文今年,有人甚至在 Instagram 上創立帳號「Wire It Girls」, 專門分享人們戴有線耳機的照片。繼貝拉哈蒂德之後,接下來又有許多網紅名人也搭上這波有線耳機復甦的熱潮,舉凡女演員莉莉蘿絲戴普 (Lily-Rose Depp) 及柔伊克拉維茲 (Zoë Kravitz) 等人,各自都曾在鏡頭前留下戴有線耳機出門的畫面。今年 9 月,Instagram 上甚至還出現了一個名叫「Wired It Girls」的帳號,專門分享年輕女性戴有線耳機的照片。她們引發的潮流也讓許多粉絲爭相效仿,一名 Twitter 網友甚至不惜用 AirPods 耳機交換舊款 Apple 有線耳機,「好讓我在校園裡走動時能更像莉莉蘿絲戴普」。《華爾街日報》在報導中指出,「價格」是有線耳機成功回歸的一大關鍵。以 Apple 自家的產品為例,目前官網上可以買到最便宜的 Airpods 耳機也得花去消費者台幣 4,290 元,頂規的 AirPods Max 價格甚至直逼台幣 2 萬元;相較之下,如果選擇有線耳機,價格則可以降低至台幣 590 元,要是不堅持非 Apple 不可,價格甚至還能進一步壓低。而有線耳機廉價、容易取得的特性,也成為網紅明星選擇它的理由之一。Instagram 帳號「Wired It Girls」創辦人赫爾 (Shelby Hull) 進一步指出,通常這些被視為流行指標的女性 (It Girls) 都會給人一種奢華、高不可攀的感覺,而一副簡單、又容易取得的耳機,反而能給人一種樸實、親近的感受。然而,類似的說法卻曾經引發網友的反彈,有些人聲稱這只是有錢有勢的人刻意「裝窮」的象徵,深信如此一來便能增添他們缺乏的某種人格特質,此前精品品牌 Gucci 就曾推出一雙要價 615 英鎊 (折台幣約 2 萬 3,302 元) 的運動鞋,其破舊的外觀便是因此而招致排山倒海的批評。對於 Z 世代的年輕人來說,另一個他們選用有線耳機的理由是因為無線耳機已經「不酷」了,有些人甚至將它視為科技、金融菁英在使用的配件而不屑一顧。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就讀的大學生康德 (Catherine Condit) 便提到,購買 AirPods 耳機會讓他覺得自己好像很沒原則,而且他個人也相當瞧不起現在的科技文化,以至於他拒絕購買無線耳機。在這派年輕人看來,有線耳機才是上上之選,因為那代表他們不隨波逐流,讓他們顯得獨樹一格。除了展露品味,選擇有線耳機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在使用它時,周遭人可以清楚看出對方正集中心力在聽東西上,使用者也因此較不會受打擾,因為他得用手拿掉耳機才能開始跟對方說話,而這層含意是 AirPods 等無線耳機無法傳達的。經營「Wired It Girls」帳號的赫爾也說:「我愛死有線耳機流露出的含意了,那就像『請別跟我講電話,我很忙。』」「AirPods 耳機做不到這點,我即使看到有人戴著 AirPods 耳機,還是會忍不住跟對方講話。但如果看到有人戴著有線耳機,那麼意思就很清楚了:『請不要找我。』」如今,不論其他世代的人們喜歡或不喜歡,有線耳機確實像黑膠唱片一樣已經捲土重來,再次於人們生活中奪得一席之地。「我個人對這股趨勢很著迷,」「Wire It Girls」帳號的創辦人赫爾在總結這股有線耳機復甦的熱潮時說道:「我很喜歡人們藉由觀察那些流行指標的女性,來決定我們走在路上時該如何聽音樂、跟老媽講電話。這股風潮很荒謬、小眾,但這就是整個討論一開始吸引我的原因。」「我真的認為有線耳機是個完美的配件。即使不放音樂,戴著它就意味著沒人可以打擾你──而這才是真正奢侈之處。」 |
加拿大液體黃金面臨短缺危機 「楓糖漿界OPEC」釋出一半庫存拯救鬆餅 | 最近,「楓糖漿界的 OPEC (註)」魁北克省楓糖漿生產商聯合會 (Quebec Maple Syrup Producers,PPAQ) 宣布,它們將釋出大約 5,000 萬磅 (約 2,268 萬公斤) 的楓糖漿庫存,以解決可能的短缺危機,這大約是它們總儲備量的一半。註:即石油輸出國組織,全文為「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成立宗旨為統一及協調會員國的石油政策與價格,並確保石油市場的穩定。PPAQ 聚集著魁北克省大約 1 萬 1,300 家楓糖漿製造商,全世界約 73% 的楓糖漿都由它們製造,其餘 21% 來自美國,剩下則是由加拿大其他地區產出。根據 PPAQ 的數據,加拿大在 2020 年出口了大約 1 億 3,500 萬磅 (約 6,123 萬公斤) 的楓糖漿,總價值超過 5 億 1,500 萬加幣 (折台幣約 112 億元), 其中,美國是它們的頭號顧客,佔需求量的 60%, 其次是德國,再來則是日本 —— 而楓糖漿驚人的經濟實力,也讓它獲得了液體黃金 (liquid gold) 的美名。但據《彭博社》報導,今年 PPAQ 卻險些追不上全世界的需求,只好釋出儲備的庫存來應急。說起楓糖漿,這種金黃的甜蜜液體是由 30 至 40 歲的楓樹汁液所製成,傳統方式是在樹上安裝一個鋼鐵製的器具,讓液體從裡頭慢慢流出,再行加工提煉;現代則會使用塑膠管與真空系統,讓多棵楓樹的汁液在蒐集時可以匯聚至同一處,然後一起提煉成楓糖漿。同時,楓糖漿是季節性產品,只在特定的氣候狀況下才會產出,而且採收時,白天溫度需略高於冰點,夜晚卻必須低於攝氏 0 度,「你需要有寒冷的夜晚,並接著溫暖的白天,這才能讓汁液流動,因為樹身裡頭有壓力,」美國新罕布夏大學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 林業教授沙尼翁 (Matt Chagnon) 曾如此解釋這個機制。因此,楓糖漿的收穫時間通常在每年的二月下旬至四月底,但今年的春天又短又暖和,所以導致生產量異常的低,下降了約 24%; 同時,由於 COVID-19 疫情讓許多人關在家裡開發自己的廚藝,結果需求量從去年至今年,急遽上升了約 36%。而且,拿來生產楓糖漿的樹種「糖楓」(Acer saccharum) 可不只有這個用途,其近年來也被廣泛應用到其他領域,例如化妝保養品中的抗老面霜。「這就是為何要進行儲備 —— 才能不錯過楓糖漿,我們不會錯過楓糖漿的!」PPAQ 溝通總監諾曼汀 (Helene Normandin) 如此表示,這個全稱為「全球策略性楓糖漿保留計畫」(The Global Strategic Maple Syrup Reserve) 的措施始於 2000 年,今年其實不是它第一次派上用場,甚至在 2008 年及 2009 年時,PPAQ 還曾兩度面臨耗盡庫存的窘境。此外,除了保持大量庫存,好應對這種年產量的波動以外,PPAQ 也嚴格控管了楓糖漿的年生產量,如果想要增加收成,又或是種植新的楓樹,會員都必須先向它們申請執照,否則會面臨罰款。另一方面,除了 PPAQ 以外,加拿大新斯科舍省 (Nova Scotia) 和美國,也同樣面臨了因天氣而減少楓糖漿產量的問題。其中,美國一名楓糖漿專家懷爾德 (Adam Wild) 便表示,今年它們產出的楓糖漿糖分濃度「非常的低」, 以往汁液與提煉出的楓糖漿,比例是 40 比 1, 如今卻來到了至少 50 比 1。但懷爾德也指出,美國的楓糖漿市場在 PPAQ 的儲備計畫下能夠相對保持穩定,畢竟「魁北克儲存的楓糖漿比美國一季的產量還要多」。回到魁北克省,PPAQ 溝通總監諾曼汀透露,目前還很難預測明年的收成狀況,但它們已經在進行預先準備了,「我們現在可以想像的是,魁北克的春季或許會開始得早一些,在二月到來,而不是三月,同時也會提早結束」。PPAQ 預計在近期發布授權,多採收約 700 萬的楓樹,好補充它們的儲備量,並確保下一個年度可以達到供需平衡。此外,這不是 PPAQ 的楓糖漿儲備計畫第一次躍升新聞版面 ——2012 年,超過 3,000 噸的楓糖漿在幾個月之間數度被盜,它們的總值預估高達 1,900 萬加幣 (折台幣約 4 億 1,465 萬元), 是等量原油價格的 13 倍,而且警方最後只追回了大約 2/3 的楓糖漿,可見其價值之驚人。總而言之,今年楓糖漿產量的確面臨了一些危機,但暫時還有儲備的庫存可以應付大家的需求 —— 所以別擔心,各位目前仍然可以放心地在自己的鬆餅上,淋上大量金黃而甜美的楓糖漿,畢竟美好的一天,總是要用美好的方式開啟,對吧? |
讓豬豬吃甜菜追野雁 荷蘭機場護飛安推新招 | 荷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 (Schiphol Airport), 是歐洲最大的航空站之一,繁忙程度排名第三,僅次於英國倫敦的希斯洛機場 (Heathrow Airport) 與法國巴黎的戴高樂機場 (Charles de Gaulle Airport)。但這個國際交通樞紐卻面臨著一個煩惱:周邊實在有太多野鵝、野雁了。而為了要解決牠們所衍生的鳥擊問題,史基浦機場想到一群令人意外的幫手:豬。在為期六周的測試計畫中,19 頭從戶外豬舍借調來的豬被放到了史基浦機場的兩個跑道之間,這個約 2 公頃大的範圍曾是甜菜田地,裡頭還遍布著大量的殘餘農作物。透過豬無止盡的啃食,史基浦機場希望牠們能夠讓喜歡甜菜的雁鳥不再聚在此處,畢竟鳥擊可能造成的破壞可是不容小覷。例如 2009 年,在美國紐約州,一架全美航空 (US Airways) 的班機遇上鳥擊,造成兩個發動機都失靈,最後靠著機長沙林博格 (Chesley Sullenberger) 緊急迫降在哈德遜河 (Hudson River), 才免除掉可能的大災難,此事件也被翻拍成了 2016 年的電影《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Sully)。Pig patrol: Amsterdam airport’s innovative approach to flight safety https://t.co/BqPnhkme0P pic.twitter.com/n7YSRuZ8kS 史賓浦機場找來「什麼食物都喜歡」的豬,希望牠們可以幫忙把吸引雁鳥的甜菜都吃掉。而在史基浦機場附近,光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0 月就有 565 起鳥擊事件;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10 月則因為 COVID-19 疫情影響,導致航空運輸量減少,所以數字下降至 259 起。此處之所以會這麼常發生鳥擊,是因為機場周邊恰好圍繞著自然區域,而且環境富含大量的水、草地及農田,非常適合野禽棲息。所以,為了控制鳥擊的狀況,史基浦機場目前共有 20 名鳥類控制員,他們會監控空中活動,並使用噪音或雷射光等方式趕走鳥兒,還種植了一些特殊種類的草,只求讓此處可以「越不吸引鳥類越好」。但這樣的行動仍是不夠的,因此管理機場的史賓浦集團 (Royal Schiphol Group) 才找上了一個小型戶外豬圈,希望所有人葛勞德曼斯 (Stan Gloudemans) 能加入這次的測試計畫。葛勞德曼斯在接受《衛報》採訪時,特別提到了為何他的豬圈會被選中的原因:「史賓浦之所以找上我們,是因為其他的豬大都關在室內豬舍裡。」「我們所有的豬都住在戶外,我們一年會養大概 300 頭,牠們會吃蕁麻、虎杖,還有其他自然保護區裡會出現的植物:牠們任何食物都喜歡。所以史賓浦問我們,能不能讓這些豬隻吃甜菜,然後追逐、驅趕那些野鵝野雁。」「雁鳥喜歡甜菜,所以當甜菜被遺留在田地中時,牠們就會聚集起來,想要吃它,」葛勞德曼斯告訴《衛報》, 當時他和記者人正在參觀阿姆斯特丹的一處田地:「在那裡有 30 隻雁鳥正在享用甜菜,但牠們對飛機而言很危險。在這裡,因為豬把甜菜都吃掉了,所以鳥兒不會靠近。」由此可見,葛勞德曼斯對於這個計畫的成效顯然非常有自信,他也直率表明:「這是個僅涵括 2 公頃土地的實驗,但哈勒默梅爾 (Haarlemmermeer, 機場周圍地區) 有 2,000 公頃大,我敢說這個計畫已經成功了,明年,我們會往更大的範圍邁進!」而且豬起到的作用可不只是吃甜菜 —— 牠們還會追雁,葛勞德曼斯指出:「雁鳥 (對於飛安來說) 很危險,但牠們是動物,所以人們必須用正確的方法對待牠們。豬對牠們而言是雙重敵人:牠們會試著追趕雁鳥,而且還會吃牠們的食物。這是二次攻擊。」當然,其實豬的移動速度不夠快,很難真的追到鳥兒,但牠們因此形同活的稻草人,可以把這些飛禽從這個區域嚇跑。史賓浦集團發言人寇斯特 (Willemeike Koster) 則表示,這個在十一月初剛結束的實驗於它們而言「收穫頗豐」, 它們正在考慮讓豬應用到更大的區域中。「我們的第一印象是,在這個 (有豬的) 區域,雁鳥變得比較少了,豬有完成自己吃光殘餘農作物的任務。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所有從鳥類雷達、視覺觀察蒐集來的數據和其他東西,都會進行分析。」史賓浦集團預計明年初就會決定,是否要將豬列在它們的長期防鳥擊計畫當中。另一方面,雖然飛機滑行與起飛的聲音非常大,但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它們對豬產生了不良反應,至少從豬依舊高舉並一邊搖擺的尾巴看來,牠們的心情應該是不錯的。荷蘭瓦赫寧恩大學 (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 一名研究豬隻福利的動物科學家維梅爾 (Herman Vermeer) 指出,雖然他沒有研究過噪音對戶外養殖的豬會有何影響,但牠們應該能夠良好地調整自己。「豬隻通常需要能夠彼此溝通的安靜環境。舉例來說,當母豬與小豬身處一個室內豬圈時,噪音會打擾到牠們,」維梅爾認為,當豬身處戶外時,雖然首次聽到噪音很有可能會被嚇到,但牠們的適應力非常良好。「我猜想,如果牠們認識了這種噪音,就會表現得一如往常,就好像人們身在火車站或機場附近時不會有問題一樣,」維梅爾說:「如果牠們不開心,牠們會從尾巴表現出來,就跟狗狗一樣。」 |
抱歉,我家狗狗打電話來了:英國科學家秀創意 給狗狗用的視訊電話「狗來電」 | 放眼現在的寵物用品市場,其實許多給寵物的科技產品背後想滿足的對象依舊是飼主,鮮少有產品是針對「寵物的需求」而開發。「很少人做過這種事,」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 (University of Glasgow) 的動物 - 機器互動學者赫斯基 - 道格拉斯 (Ilyena Hirskyj-Douglas) 說道:「我們什麼時候嘗試過從狗狗的角度來開發商品過了?」因此在同事、愛犬札克 (Zach) 的協助下,赫斯基 - 道格拉斯開發出了全球第一款給狗狗使用、可以讓狗主動打電話給主人的產品「狗來電」(DogPhone)。在這部影片中,可以看見赫斯基 - 道格拉斯聊起她開發「狗來電」的過程,及另一位「共同開發者」札克。作為一項全新的產品,狗來電的結構其實相當簡單。赫斯基 - 道格拉斯在札克平常愛玩的球裡安裝了偵測器,連線到她預先設定好的筆電。一旦偵測器被觸發,就會自動撥打視訊電話給她;反之,赫斯基 - 道格拉斯打電話給札克時,牠只需要移動球、觸發偵測器,就能接起電話。而赫斯基 - 道格拉斯本人也親自投入實驗,想要一探札克究竟能否駕馭狗來電,還將研究成果寫成了論文發表。在為期三個月、前後總共 16 天的研究當中,赫斯基 - 道格拉斯表示札克確實有過好幾次成功打電話給她的紀錄,在實驗後半段,札克打電話的頻率甚至來到了一天五次。不過,赫斯基 - 道格拉斯也老實坦承,有時她確實沒把握到底札克的哪通電話是「有意為之」, 哪通又是不小心撥出,畢竟有好幾次赫斯基 - 道格拉斯接起電話,螢幕上只看到札克的睡臉或是屁股,暗示這通電話應該是因為牠不小心睡在球上,或是屁股不慎碰到球才撥出。但另一方面,研究團隊也強調,所謂的「不小心撥出」可能只是人類主觀判斷的結果,「舉例來說,當狗狗的屁股不小心觸發偵測器、撥出了電話,這可能是一種狗狗引發互動的獨特模式」。不過也有幾次當赫斯基 - 道格拉斯接起電話時,她會很驚喜地發現札克站在螢幕前望著她,這時不管她人在何方,都會趁機向札克展示一下周遭環境,而札克通常會感興趣地豎起耳朵、或是靠近螢幕,彷彿想看得更清楚。然而,令赫斯基 - 道格拉斯感到有些受傷的是,明明狗來電接電話的方法跟打電話差不多,可是當輪到她打電話給札克時,陪伴她好幾年的狗狗往往愛接不接,一度讓她很難接受。「剛開始牠不接我電話的時候,我一直想到那句名言『牠只是沒那麼喜歡你』。」赫斯基 - 道格拉斯談到自己調適的過程時說道:「後來我就看開了啦。」另一個讓赫斯基 - 道格拉斯始料未及的副作用是,實驗後期,她發現自己開始會期待札克打電話來,要是當天沒有來電,赫斯基 - 道格拉斯就會感到很焦慮。因此最後為了要讓自己可以重新把注意力放回工作上,赫斯基 - 道格拉斯毅然決然地終止了實驗,不過她依舊對開發以寵物為中心設計的科技產品很有興趣,也很有意願與有興趣的廠商合作。「現存的所有科技都讓主人可以得知狗狗每日走了多少、遠端餵食或把牠們叫來,可是你的狗通常沒有選擇,」對赫斯基 - 道格拉斯來說,雖然人類有時會無法理解動物的選擇,但這不代表動物就不能有選擇,而且當動物有選擇的權利,牠們的幸褔感也會增加。而這正是赫斯基 - 道格拉斯在開發狗來電的核心宗旨,她說:「在實驗狗來電的過程中,我最希望的就是找個辦法,讓札克的角色從被動使用科技 —— 牠沒有機會,也無法決定要如何與一項設備互動 —— 轉變為主動使用科技,這意味著牠可以主動決定什麼時候、要在哪裡,又要如何撥打電話。」另一個狗來電實驗附帶的好處,就是讓赫斯基 - 道格拉斯更認識了札克,「我的狗有個好鼻子,還會吃草,喜歡四處閒晃」。「同時,牠還是條很獨立的狗。我總是說,每當我們一起去散步,通常牠都不會和我走在一塊。」 |
專情信天翁的離婚新理由 都是「氣候變遷」惹的禍? | 關於夫妻離婚、情侶分手,你一定聽過各式各樣的理由,像是擠牙膏擠錯邊、髒衣服亂丟、飯後不洗碗,甚至是萬用的「我們不適合」都可能是理由之一。但你有聽過誰是因為「氣候變遷」分手的嗎?最近,科學家發現,向來專情的信天翁夫妻離婚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而造成這股變化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人類大肆排放溫室氣體所導致的「氣候變遷」。主持這份研究的是葡萄牙里斯本大學 (University of Lisbon) 生物學家文圖拉 (Francesco Ventura), 他是一位資深的信天翁專家,在南美洲的福克蘭群島 (Falkland Islands) 研究信天翁 15 年有餘,觀察過的信天翁夫妻超過 1 萬 5,000 對。文圖拉指出,其實在自然情況下,當信天翁伴侶發現關係「失敗」, 本來就會選擇分道揚鑣、各自尋找新的另一半重新出發,只是這類事件發生的機率並不高,通常在 1-3% 之間擺盪。至於判斷一段關係成功與否的關鍵,很大一部分是取決於雙方能否成功繁殖後代。一旦繁殖失利,牠們在下一次繁殖季節來臨時各自單飛的機率就會增加。可是在文圖拉 15 年的研究生涯中,他發現某些年份,信天翁的離婚比例會突然比前幾年要來得高,好比在 2017 年,當時信天翁的離婚率一下就翻倍來到了 7.7%, 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經過一連串的研究、分析後,文圖拉的團隊發現「信天翁的離婚率受到環境的直接影響,隨著表層海面溫度的升高而出現異常」。文圖拉指出,當表層海面溫度越高,往往就會限制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生長、衝擊魚群的數量,這意味著信天翁得飛更遠、花更多時間才能飽餐一頓,因而增加了牠們養育後代的難度,信天翁壓力荷爾蒙的分泌量也隨之增加。而更令文圖拉擔心的是,在表層海面溫度升高的年份中,即使是先前成功養育後代的信天翁夫妻,牠們離婚的機率也增加了,「即使理論上他們應該繼續和前伴侶在一起」。對此,文圖拉提出了「責難伴侶假說」(partner blaming hypothesis), 他相信在表層海面溫度較高的年份中,雌信天翁可能誤將感受到的壓力歸咎於另一半糟糕的表現,而不知背後的根本原因其實是氣候變遷所導致。「想起來這真的很瘋狂,」未參與研究的美國石溪大學 (Stone Brook University) 鳥類學家康納斯 (Melinda Conners) 說道:「有些信天翁伴侶可能一起養育後代好幾十年了,現在卻因為牠們沒法掌控的事情而分手。」在有了初步觀察後,文圖拉也大膽假設,除了信天翁,科學家在其他海鳥或是其他奉行單配偶制的鳥類身上也能觀察到類似現象。未參與研究的英國利物浦大學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海鳥繁殖行為專家吉利斯 (Natasha Gillies) 則提到,文圖拉等人的發現尤其可能會衝擊數目本來就少的海鳥。「如果表層海面溫度升高確實導致了離婚率增加,那麼整個族群成功繁殖的機率就會降低,」吉利斯警告道:「最終,那意味著未來誕生在世界上的信天翁數會越來越少,而那肯定會對整個信天翁的族群數量造成衝擊。」 |
不單是信仰價,為何蘋果配件最愛賣 590 元? | 從官網看,蘋果配件的定價策略很少低於 19 美元 (台灣通常為 590 元) 門檻,像 Apple Pencil 筆尖 4 件裝、Apple Remote、USB-C 對 Lightning 連接線、EarPods 等小配件都賣 19 美元,僅轉接器最便宜可到 9 美元 (台灣通常為 290 元)。這些 19 美元小配件與 Apple Watch、AirPods 等產品屬於「可穿戴設備、家用設備和配件」類別,2021 財年第四季財報表現亮眼,營收高達 87.9 億美元。雖然蘋果拒絕對定價政策發表評論,但科技產業分析師認為,19 美元是蘋果精心設計的價格,「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 不讓目標族群失望。當客戶購買 iPhone 13、MacBook Pro 這種大件商品時,雖然不會注意到 19 美元的價值,但實際上這價格高到足以證明「你買的是高級產品」(即使可能不是)。目前蘋果產品售價幾乎清一色以數字 9 作結 (台灣通常為 90 元), 主要照心理學的定價技巧「尾數定價」(charm pricing), 讓顧客有價格優待的感覺。風險投資公司 Loup Ventures 管理合夥人 Gene Munster 指出,對願意為科技產品和服務付額外費用的消費者來說,19 美元也算甜蜜價格,「當價格低於 20 美元,消費者不會特別考慮是否要買,即使只差 1 美元。」相反來說,充電線、轉接器和擦拭布如果低於 20 美元,一不小心就會給人廉價感,不過蘋果這方面拿捏得很好,將產品定位於好用的奢侈品,即使價格稍高,消費者仍願買單。除此之外,這種定價方式還取決於消費者的購物地點,如果是在蘋果官網或門市,就不會出現為了想買特定商品而拚命在亞馬遜或沃爾瑪網站比價的狀況。Munster 表示,很多人認為花 20 美元在亞馬遜買一塊擦拭布相當荒謬,但如果是蘋果推出,的確爭議會少一些。他認為以擦拭布訂價來說,售價 19 美元比 9 美元創造更多需求,這塊布也證明蘋果對市場的影響力,每個品牌都無法擺脫這種模式。 |
搭橡皮艇魂斷英吉利海峽 為何非法移民還要從法國偷渡到英國? | 本周三 (24), 英吉利海峽發生了近年來最嚴重的非法移民偷渡死亡事件 —— 一艘承載約 30 人的橡皮艇在法國加萊 (Calais) 附近翻覆,造成至少 27 人死亡,裡頭包括 3 名兒童與 7 位女性,其中一人還懷有身孕。被搜救人員發現時,橡皮艇幾乎已經完全消氣,可見其脆弱。目前則確定有兩人獲救,但他們嚴重失溫,已送往鄰近醫院進行治療,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來自伊朗與伊拉克的庫德族。據法國官員表示,今年以來已有 4 萬 7,000 起嘗試非法跨越海峽的事件,有 7,800 人在船難中被救出,截至本周三的悲劇以前,死亡人數總計為 7 人。英國議會彙編的數據則略有不同:去年透過水路穿越英吉利海峽的非法移民有 8,420 人,但今年應該已經超過了 2 萬 3,500 人。搭橡皮艇橫越英吉利海峽的風險之高,是可以預期的,所以在人已經身處法國的狀況下,為何還是有人要前仆後繼地嘗試如此跨境呢?根據規定,移民只有親自抵達英國才能申請庇護。因此多年來,走私者常常使用貨櫃車偷渡他們,而相關的悲劇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例如 2019 年,一輛冷凍貨櫃車上就發現了 39 具越南人的遺體。但近期,法國加萊港 (Port of Calais)—— 也就是英國邊境管制區所在地 —— 的安全戒備升級了,前英國邊境管理局 (UKBA) 局長史密斯 (Tony Smith) 認為,這代表人們會改用船隻來偷渡人口。史密斯還指出 COVID-19 疫情也是原因之一,因為這導致了貨櫃車的通行變得比較少,「人口走私犯改變了自己的策略,他們現在採取了這種相對較新的方式,也就是將人放到較小的船上,然後用這種方式帶他們橫越 (英吉利海峽)」。同時,英國脫歐則有利於英法海底隧道 (Channel Tunnel) 的車輛管制,所以在種種侷限之下,冒險從海上、以不起眼的小船私闖英國,就成了走私者和移民眼中相對可行的選擇。嚴重的海峽偷渡狀況甚至使體育用品連鎖店迪卡儂 (Decathlon) 於上周宣布,不再於加萊和鄰近的另一法國海岸城市格朗德桑特 (Grande-Synthe) 販售橡皮艇,就怕橡皮艇被用作非法移民跨越海峽的工具,造成他們的生命危險。此外,相關慈善與援助機構也因此不斷呼籲英國政府,應該要為這些尋求庇護之人開闢前往該國的安全路線,但始終未果。至於這些人為何想要離開法國?根據 BBC 報導,他們大多來自非洲或中東國家,而現有的一些研究指出,親友之間的聯繫是橫越英吉利海峽、抵達英國的主要動力。例如期刊《國際健康》(International Health) 的一篇論文便指出,來自加萊「叢林」營地 (Calais "Jungle" camp, 註) 的 402 人當中,只有 12% 透露自己想留在法國,82% 想到英國,其中,想到英國的人有 52% 是因為自己已經有家人身處當地。英國非營利組織「難民議會」(Refugee Council) 執行長索羅門 (Enver Solomon) 便指出:「他們和英國有所連結,而且會說一些英語,在這裡還有家人、朋友以及認識的人。他們想要過來待下,並重建自己的生活。」註:加萊「叢林」營地是當地一處聚集難民和移民的區域別稱,但在 2016 年時遭到法國政府強制拆除,居民則被送往其他地方的收容所。《紐約時報》則指出,另一原因是英國的就業市場對於無照移民 (undocumented migrants) 更加寬鬆,但英國智庫「公共政策研究所」(IPPR) 的移民專家莫里斯 (Marley Morris) 不同意這個說法,表示英國的法律讓非法工作變難了。「這些論點在 20 年前就被提出來了,當時人們說英國的制度實在過於慷慨,於是作為回應,政府縮緊了規定,」莫里斯反駁:「雖然我們沒有使用身分證,但現有政策還是讓非法工作變得更難了,雇主會因為僱用不能合法工作的人而被罰款。」除此之外,語言和家鄉連結也是前往英國的動力之一,例如一些來自加萊的移民便告訴 BBC, 他們之所以想到英國,就是因為這裡和自己的母國有歷史淵源。另外,還有來自法國的推力,有些人認為自己在此處受到了不好的待遇,而這或許導致他們想要跨越海峽、往英國尋求新生機,牛津大學 (Oxford University) 移民觀測站 (Migration Observatory) 副主任麥克尼爾 (Rob McNeil) 便指出:「想像你在自己身處的國家內受到不好的待遇,你推測現有的環境是不開心的,所以你想要離開它。」同時,就算危機重重,有些人表示自己都已經抵達加萊了,他們不介意再冒一次險去英國。像是《國際健康》的論文還指出,受訪的 402 位移民內,有超過 2/3 的人都曾在旅途中或加萊當地,碰上至少一次的暴力事件。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在「叢林」拆除後,法國政府至今仍會定時拆除加萊附近的非法移民營地,讓他們移居收容所,並提出庇護申請,例如上周,格朗德桑特才有一個大約容納 1,000 人的營地被清理掉。當地官員卡梅勒 (Olivier Caremelle) 因此認為,冒險搭橡皮艇橫越英吉利海峽的人都是想「前往英國碰碰運氣」, 只有法國提出讓他們擁有生存機會的政策「才能說服他們不要承擔這種風險」。此外,很多移民會選擇在自己抵達的第一個國家提出庇護申請,例如希臘、土耳其以及義大利等,但這不是強制的,他們也可以在其他國家自由提出 —— 前提是他們到得了。BBC 指出,其實只有少數人會選擇前往英國,英國慈善機構《難民行動》(Refugee Action) 也透露,根據它們的數據顯示,留在法國的移民,事實上是前往英國的人的三倍。但另一方面,隨著英國脫歐,2020 年 12 月,英國同樣離開了歐盟 (EU) 成立的庇護系統以及《都柏林規則》(Dublin Regulation)—— 這是一部由歐盟制定的法律,其中規範移民申請庇護的流程,目的則是要劃分特定移民要由哪個成員國負責。而離開這個體制後,理論上英國其實不再需要承擔共同責任,可以把大部分從歐盟而來的非法移民都送回成員國。去年,德國是歐盟之中庇護申請人數最多的,有 12 萬 2,015 人,法國次之,9 萬 3,475 人,英國與它們相比排名第五,有 3 萬 6,041 人。對此,伯明罕大學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研究國際移民與強迫性流離失所議題的學者西戈納 (Nando Sigona) 便表示:「最大的不同在於,過去,當英國還是歐盟的一部份時,如果遇到尋求庇護者或強迫性流離失所問題,它也是這個團結一致,且相互分擔的系統一份子。」「這個機制能夠讓歐盟規範尋求庇護者的流動,但現在邊界某方面而言變成了硬邊界 (hard border), 目前還沒有新的系統出現,可以控制與管理這種流動。」此外,在 27 人死亡的憾事發生後,如今英國與法國則陷入了移民問題的口水戰,英國首相強森 (Boris Johnson) 於事件後呼籲法國「帶回」那些跨越海峽到英國的人,並在一封公開信內向法國提出五個要求,以「進一步加快行動」阻止悲劇重演,包括聯合巡邏、部署感測器與雷達、相互在對方領海海巡等。但法國內政部發表聲明,認為這些要求是「不可接受的」, 並因此取消英國內政大臣巴特爾 (Priti Patel) 與法國內政部長達爾馬寧 (Gérald Darmanin) 在本周日 (28) 面談的機會。「巴特爾不再受邀參加周日的會議,但這場會議仍會由法國、比利時、荷蘭、德國以及歐盟委員會如期舉行。」法國內政部如此表示。稍早,法國愛麗舍宮 (Élysée Palace) 也曾表示,總統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強調了共同的責任」, 並要求英國「不要為了政治目的而利用戲劇性的局勢」。與此同時,這次的悲劇顯然沒有停下移民的腳步,根據 BBC 報導,周四 (25) 凌晨仍有兩艘船穿越英吉利海峽抵達英國,上頭有大約 40 名穿著救生衣的人,身上還裹著毛毯。意即,在英國與法國,甚或整個歐盟之間為了責任歸屬與主權干預問題爭執不休時,偷渡及走私,還有隨之而來的巨大生命危險,仍在寒風中不斷發生。 |
元宇宙熱潮帶來偽造身份的風險! 數位驗證領頭羊Socure有哪些解法? | 總部位於紐約的 Socure 由 Johnny Ayers 和 Sunil Madhu 在 2012 年成立,是一家運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提供一個預測分析平台,用於實時驗證客戶身份,至今已分析超過 80 億條紀錄,客戶群包括銀行、金融科技公司、線上遊戲供應商、醫療保健、電信和加密貨幣交易所等,例如:Voyager、Public、Stash 和 DraftKings 等。除了前述產業,Socure 的服務範圍也正逐漸往外擴展,因為當越來越多的組織開始建立線上業務,尋求公司收益增長的機會,它們對身份驗證解決方案的需求便會增加,以 Socure 自身來說,其客戶量即從原先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務業的 350 名,增長到現在分散在不同行業的 1,000 名。首席執行長 Ayers 也告訴《TechCrunch》,「如今約有 35% 的客戶非屬金融服務產業」,Socure 也打算將資金投入兩個面向的擴張,一是執行「良好身份的 100% 認證並消除身份詐欺」的使命、另一則是增加「在身份驗證產品生命週期的投資」。Ayers 更預期公司在線上遊戲、加密貨幣和電子商務市場的客戶將在未來快速增長。根據《Nasdaq》的報導,Socure 的競爭對手之一 ForgeRock 已於 2021 年 9 月趕上這波數位安全熱潮成功上市,而同產業的 Okta 也在今年早些時候以 6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 Auth0, 以應對身份驗證需求的快速增長。不過 Socure 也非省油的燈,在 2021 年 11 月 9 日便宣布已在由 Accel 和 T. Rowe Price 領投的 E 輪融資中,籌集了 4.5 億美元的資金,而該輪融資也使公司估值來到 45 億美元,更考慮在未來進行 IPO。Socure 的客戶之一的 SoFi 風險長 Aaron Webster 就對 Socure 便給出了不錯的評價,他說:「在身分驗證這塊的競爭者,通常都會提出以地址、社群軟體、電子郵件、電話等來驗證的解決方案,但它們缺乏『Sigma+』──開發自 Socure、用以計算人員的信任分數──導致無法明確回答『申請人是真人嗎?』和『申請人的回答真的如他們所描述嗎?』這兩個問題」。以州和聯邦政府為例,相當需要藉由身份驗證服務來防止詐欺,這類案件在 2020 年已讓美國政府損失 560 億美元,失業金詐欺總計更高達 4,000 億美元。因此,Socure 也在今年 10 月聘請新的公共部門業務負責人,以幫助政府單位強化數位身份技術。除了身份驗證外,Socure 還提供一個集合文件驗證、活躍性檢測 (liveness detection) 和異質數據的反洗錢功能,最近更發布了以常規化地址、出生日期匹配與以姓名和社會安全碼進行演算驗證的功能;對此,Socure 的發言人在《VentureBeat》的採訪裡表示:「Socure 已經打造出這個產業裡最全方位的驗證地圖」。網路發達與線上業務的擴增,讓網路世界的身份驗證技術變成一種不得不開發的功能。2021 年舉辦的「第 20 屆亞太資訊安全論壇暨展會」中,曾針對新世代的身份認證議題進行討論,並提出身份驗證應該要朝向多因素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MFA) 與持續性驗證。所謂「多因素身份認證」是除了圖形鎖、簡訊 OTP 外,再增加生物辨識機制,例如臉部、聲音與指紋,以及用戶行為分析,例如所在地、網路行為等。但隨著打破虛擬世界、真實世界與網際網路藩籬的元宇宙 (Metaverse) 興起,這些身份驗證能否繼續發揮功效,阻擋身份竊取呢?由於「元宇宙」是一個集體虛擬共享空間,打破各式社群平台、遊戲等空間的隔閡,讓人們可以戴上裝置,以數位物件及身份,自由地在不同空間穿梭和與人交流,雖隨著臉書更名 meta, 以及其他科技巨頭紛紛進軍,已是下個世代的重要趨勢。但其中也伴隨著身份認證問題,在原宇宙這樣的虛擬世界中,要偽造、竊取身份並非難事。而前陣子台灣發生網紅利用深偽技術 (Deepfake) 製作不雅影片牟利一事,引起社會關注,也讓人們開始思考這類技術使用的合理性與犯罪手法,例如犯罪集團有可能鎖定網路銀行用戶,偽造用戶身份,再利用假人臉申辦人頭帳戶,突破層層驗證。總結來說,元宇宙下的身份驗證是無論個人、企業或政府單位都應該積極瞭解的議題,而像 Socure 這類的身分驗證新創公司能否洞燭先機、防患未然,也值得我們持續關注。更多【數位時代】精彩內容:年輕人難白手起家,元宇宙、加密貨幣成伊甸園!陳劍威:看見兩世代對立 元宇宙話題正夯,電商如何積極布局迎接改變 元宇宙打破「眼見為憑、有圖有真相」規則!這三種新職業將成大熱門 |
誠徵國家級駭客 中國網攻大軍進化史 | 首先來看近期一場大規模的駭客事件。今年 3 月,微軟自曝 Exchange Server 有四項漏洞遭中國駭客組織 Hafnium 開採,並釋出修補程式呼籲企業安裝。消息一出引發各路惡意人士,包括勒索軟體組織趁機駭入未來得及修補的 Exchange Server 用戶。在最初的一個星期內,至少有 3 萬家美國地方政府單位、組織及企業受害。在此事件發生將近五個月後,美國白宮連同歐盟、英國等盟國於 7 月 19 日正式指控中國政府支持駭客組織發動攻擊,造成全球網路不安。美國及盟國將此事歸咎於中國政府,表示已對「高層中國政府官員」表達對這次事件,以及中國更多方面的網路惡意活動的強烈關切。連同這次宣布,美國司法部也宣布控告四名中國國務院有關聯的駭客,他們長年參與鎖定涉及 10 多個外國政府以及航空、海洋、醫療、國防及教育等重要產業的網路攻擊行動。英國的國家網路安全中心 (NCSC) 明言中國的國務院是兩個駭客組織背後首腦,其中一個組織涉及美歐的海洋及海軍國防外包商攻擊,另一個組織則與政府攻擊事件,包括 2020 年芬蘭國會被駭有關。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表示,這次駭客攻擊是在中國境內進行的,目的是竊取知識產權和從事間諜活動,但未直接表明是中國政府的責任。中國方面則是持一貫否認並指責美國的立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 7 月 20 日回應,「強烈要求美國及其盟友停止針對中國的網路竊密和攻擊,停止在網路安全問題上向中國潑髒水」, 稱「美國才是全球最大的網路攻擊來源國」, 並引述中國網路安全公司 360 報告稱,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網路攻擊組織曾對中國航空航天、科研機構、石油行業、大型網路公司以及政府機構等關鍵領域進行了長達 11 年的網路滲透攻擊。中國是歐美國家眼中的駭客大國,很早就注意到網路資訊戰及科技戰的重要性。國防院網路安全所學者洪嘉齡今年 5 月在《國防安全雙週報》發表〈從近期國際資安事件看中共網路威脅趨勢〉一文,文中分析,中共解放軍自 1999 年組建「信息戰士」,2015 年組成「戰略支援部隊」, 從事網路、電子及心理戰等作戰任務,而中共黨、政、軍又各有網路和情報部隊,各自執行上級交付的網路任務,近年更積極招募民間人才組成「網路民兵」, 強化戰力。洪嘉齡指出,中共透過網路間諜活動竊取智慧財產權、商業機密及核心關鍵技術,加速發展現代產業,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更透過網路滲透並攻擊其他國家的關鍵資訊基礎設施,藉以警告恫嚇、動搖民心、破壞穩定。早在 2003 年時,美國便發現來自中國的網路間諜活動─極光行動 (Operation Aurora)。美方對中國網攻的指控,近年較轟動的有 2014 年美國司法部起訴據信是中國 61398 部隊的五名駭客,還有 2015 年爆發美國人事管理局遭中國駭客入侵而大規模洩密。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姚宏旻去年發表的《中美數位霸權競爭之理論、意涵與啟示》除了舉出上述中國網攻的例子,也指出中國不斷強化發展本土的軟體系統、降低對西方廠商的依賴。2000 年起,中國啟動多項自主科研計畫,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揚帆遠航」計畫,希望透過「揚帆」子計畫執行發展以 Linux 為基礎的作業系統,以擺脫對 Microsoft 的依賴;並透過「遠航」子計畫,延伸發展自主作業系統上可以使用的軟體。到了 2016 年,中國已擁有 Deepin、Red Flag、Kylin、Neokylin、StarOS 及 Raspberrypi Idev OS 等多種作業系統。在硬體上,華為更成為網路通訊設備的巨擘。而中國真正將「網路戰」作為戰略資源,還是從觀察美國在「波灣戰爭」中取得的成功後,開始重視。因此,一開始與網路作戰、網路間諜相關的配置是設在中共解放軍內。官方認為,隨著無線電涵蓋網路範圍與日俱增,同步獲取網路空間,及電磁頻譜等領域之主動權,對贏得戰爭勝利至關重要。2011 年,中共已承認建立正規網軍。根據《安全治理學刊》今年 8 月刊登的〈川普時期美中網路戰略競逐:以建構主義「敵對共生」途徑分析〉一文,作者黃郁文指出,2016 年開始,中共為能主動掌握資訊戰優勢,將網路戰、電子戰、太空及心理戰等專業部隊,整併為「戰略支援部隊」, 並由中央軍委統一指揮,主要目的為奪占網路空間,及電磁頻譜之制高點,以獲取掌握戰爭主動權。此外,中共 2019 年國防白皮書提到,「軍隊同樣必須維護國家在網路空間的安全利益」。近幾年,中國在網路戰方面的布局,更走出軍事單位,透過與民間合作完成。河北的「衡水南昊科技公司」, 是一家民營普通科技公司,但從 2006 年起,便成為共軍招募的網路民兵隊伍。另一個例子,是民間的「安天網絡科技公司」也在 2017 年建立網路民兵分隊。中國官方開班培訓網路民兵,並與大型網路科技公司進行專案合作。此外,還有「海南仙盾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前述美國司法部今年起訴了四名中國公民,指控他們配合駭客攻擊,竊取航空、國防、生物製藥等領域企業的商業祕密。其中一人丁曉陽 (音譯) 便是海南仙盾員工,美方指他因駭客行為受到中國國安部的獎勵。這些讓中國的網路攻擊行為變得複雜,不再只是軍方行動,還有國安部指令;透過與民間公司的合作,來自中國的網攻既有官方的指定任務,也混雜著民間駭客基於自身利益而做的攻擊。至於中共網軍未來行動,洪嘉齡預判,由於中共 2021 到 2025 年的「十四五」規劃期間設定各項戰略目標,如人工智能、半導體、太空科技等基礎核心領域發展,這些弱勢受到美國等國家抵制,在用錢買不到人與技術,又無力自主研發下,可能會從網路空間竊取。另外,這篇文章認為,因應美國對中國的高階技術出口實體管制措施,中共可能的反制作為是委由駭客團體鎖定各國重要軟、硬體製造商,從源頭程式碼、服務平台或委外廠商侵駭,造成大規模擴散和感染,搭配勒索病毒恐嚇取財,破壞產業供應鏈的信任與營運。 |
「腦波好弱、爬滿耳蟲」——其實你是被流行歌「感染」了 | 主導該研究的 Dora Rosati 受訪時指出:「疾病侵襲時,通常會急速爆發一波大量病例,數量在它傳入易受感染的人群之後逐漸達到高峰,然後開始下滑。我們在資料中看到,歌曲下載的狀況與之相類:當越來越多人聽到這首歌時,它的下載量會顯著暴增,然後一樣登上巔峰,接著衰落。」如果把歌曲與傳染病類比,易受感染者就是聽了以後比較想要再聽並下載的人;「受到感染」則意謂此人持續聽歌,並以某種方式推薦給其他人,像是告訴朋友這歌很讚、在車上放給更多人聽、在社群媒體上推播等 —— 當一個受感染者這麼做,便是「把病 (歌) 傳給別人」。一段時間過後,這個染病者兼散布者還是會感到有點厭倦,或把注意力逐漸轉到其它歌曲上,於是不再密集收聽這首歌曲,研究者就視其為「將病癒者」。根據該研究,傳染病初襲時,會透過社交活動一人傳過一人,病原體數量逐漸達到高峰後,隨著易受感染者越來越少或是染病者陸續痊癒,疫情便會趨緩。熱門歌曲剛發行時的狀況也是如此:先是在人群中快速散布,透過不同的媒介一傳十、十傳百,在失去眾人關注之前,漸漸紅到頂點。Rosati 認為,他們最主要的發現在於,可以把疾病散布的數學模型,應用於研究歌曲的流行,為探討這片領域開了一扇門:「例如我們現在可以用數學模型來推估疫情,像是它會持續多久、多少人可能會感染、同時感染最多人數等;如果把這些類比在歌曲的情境裡,我們也能推測下載某首歌曲的總人次、它能紅多久、又能紅到什麼程度。」另一方面,研究也揭示了音樂與疾病,是如何仰賴社會關係傳播到人群之中。該研究由數學與統計學系教授 David Earn 指導,Rosati 主導,與生物數學統計教授 Ben Bolker、藝術學院副教授 Matthew Woolhouse 合作。使用來自 33 個國家、透過 Nokia 手機下載歌曲的資料,時長超過 7 年,資料庫內含高達 14 億條個別歌曲下載紀錄,類型涵蓋舞曲、金屬、流行、雷鬼、鄉村、西部、電子等。他們以在英國進行的下載資料為對象,確定數學模型揭示的傳染病散布過程,或也可有效應用到歌曲的流行現象上,意即,音樂與傳染病都要靠社會聯繫來傳播到人群之中。Earn 指出,疾病的傳染、歌曲的流行,都需要某種社會接觸 —— 就前者而言,通常是實體接觸或者是吸入感染者週圍的空氣;就後者而言,其「接觸」可能包括實體上的接近與透過社群媒體而來的虛擬關聯 —— 兩者的傳遞,都要依靠社會關係網絡。例如數學模型顯示,電子樂的樂迷比其它樂種的愛好者更積極地分享歌曲,那麼電子樂迷之間的社會網絡就可能比其它樂種樂迷之間的要更加緊密,或者他們對自己喜歡的歌曲與樂團更為熱情。Woolhouse 則表示,這是 McMaster 大學創意與跨學科研究的展現,把大數據、音樂專業知識、數學洞見合為一體。雖與 COVID-19 疫情無關,但基於近期的集體經驗,「必定會引起人們的想像」。該研究發表於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
索羅門群島國會起火、商家遇劫 澳洲馳援台灣前邦交國 | 過去兩天以來,近千位民眾出現在台灣前邦交國索羅門群島的首都荷尼阿拉市 (Honiara) 街頭抗議遊行,要求施政不力、又在 2019 年做出爭議決定與台灣斷交的總理蘇嘉瓦瑞 (Manasseh Sogavare) 下台。示威期間,民眾和帶著橡膠子彈、催淚瓦斯到場的警察發生衝突,有人還趁著一片混亂縱火、行搶商家,就連索羅門群島國會都無法倖免於難,整個首都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如今,這起事件不僅已經驚動澳洲派人上島協助掌控局面,中、美兩國更是密切關注島上局勢的發展。🚨BREAKING NEWS🚨: Australian 'peacekeeping' troops to be sent to Solomon Islands after locals broke lockdown curfew to burn down Parliament and attack Chinese owned business. They are demonstrating against increasing 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islands. pic.twitter.com/59PawwQWUg 上街後,部分示威者在城裡四處縱火,荷尼阿拉市上空也冒起陣陣濃煙。一名在國會工作的人自陳,周三國會起火前他正在上班,不料在避難過程中,「我們被濃煙嗆得直咳嗽,這才發現原來示威群眾正在試圖縱火」。他的同事則餘悸猶存地表示,多虧有警察指揮,工作人員才得以順利離開起火的國會,「這對我們來說相當痛苦」。眼見局勢漸趨失控,當晚索羅門群島總理蘇嘉瓦瑞 (Manasseh Sogavare) 發布了為期 36 小時的封鎖令,然而這並無助於改善情況,隔天示威群眾依舊出現在首都荷尼阿拉市的唐人街附近大肆破壞,華人經營的商店、警局、學校和銀行等先後遇襲,弄得蘇嘉瓦瑞不得不採取應急手段──向澳洲求援。周四一早,澳洲政府便發布消息,表示它們已經收到「索羅門群島政府的要求」, 將派駐人員前往位於澳洲東北部外海、相隔約 1,600 公里的索羅門群島「鎮暴及保護重要基礎設施」。根據 2017 年索羅門群島與澳洲簽署的雙邊安全協議,在發生緊急情況時,澳洲政府可以應要求派遣人員前往索羅門群島提供支援。澳洲總理莫里森 (Scott Morrison) 透露,周四深夜已經有 23 位澳洲警察和幾位外交官抵達索羅門群島,周五 (25) 預計最多還會增派 50 位警察和 43 位軍人帶著醫療物資乘船前往當地。不過礙於這次行動有干預他國內政的嫌疑,莫里森在記者會上再三澄清,澳洲的行動是在雙邊協議之下、基於索羅門群島的請求而回應,外界不該解讀為澳洲在選邊站,馳援的部隊也會與索羅門群島的行政、立法機構保持距離。「我們的目標是要提供安全、穩定的保障,讓索羅門群島當前的局勢可以回到正常憲政程序中,在和平、安全及穩定的氣氛下處理各種問題。」莫里森表示:「澳洲政府無意介入索羅門群島內政──它們得自己解決問題,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指出,大半示威者應該都是來自該國人口第一大省馬萊塔省 (Malaita), 雖然不清楚引發示威的導火線,但群眾的核心訴求已經相當明確:要求總理蘇嘉瓦瑞下台。馬萊塔省是索羅門群島人口最多的省份,可是在蘇嘉瓦瑞治下,馬萊塔省一直都未獲應有的重視,民意也始終未獲傾聽,因此島上民眾長期以來都對蘇嘉瓦瑞心有不滿。馬萊塔省省長蘇丹尼 (Daniel Suidani) 曾批評中央的施政道:「在我看來,如果中央政府想讓人民知道任何事,它得站出來告訴民眾,不能躲避問題,那根本什麼都沒法解決。」除此之外,有專家提到,蘇丹尼和蘇嘉瓦瑞在兩岸議題上的分歧,以及當前中美競合的態勢可能也都是示威爆發的遠因。近年來,中國一直積極在大洋洲、太平洋地區投資拓展勢力。2019 年,蘇嘉瓦瑞在中國銀彈支援下宣布與台灣斷交、投向中國。這個決定當年在索羅門群島上引發很大的爭議,蘇丹尼除了帶頭反對,斷交後他依然繼續與台灣保持往來,去年還一度喊出要自辦獨立公投。島上拉鋸的情勢很快就引發了美國的注意,在中國力挺中央政府的同時,美國則是站在馬萊塔省背後為其撐腰、甚至曾提供 2,5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7 億 0237 萬 4,975 元) 的援助,無形中也加深了索羅門群島內部的分歧。面對當前的這場動亂,美國、中國各自都相當關切最新情勢的發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更在記者會中公開要求索羅門群島政府,「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在索羅門群島中國公民和機構安全」。在評論這起示威,以及中、美在大洋洲地區的競爭時,前澳洲外交官、現為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 (Lowy Institute) 研究員的索拉 (Mihai Sora) 總結道:「地緣競爭本身不會引發動亂。可是當大國偏袒某些人士好追求自己戰略利益時,它們往往沒有停下來考慮該國國內根深柢固的社會、政治暗流──而這就會造成社會凝聚力的不穩定。」 |
長達13個月的尋兒之旅 被家人與政府偷走的印度孩子 | 但另一方面,雙方都出身於中產階級家庭,也是喀拉拉邦執政黨印度共產黨 (Communist Party of India,Marxist) 的忠實支持者。其中,女方父親是一名銀行經理,也是當地印度共產黨的領袖,祖父那一輩則是知名工會成員與市議員,錢德蘭自己則是第一個在自己就讀的大學,擔任印度共產黨學生組織領導人的女性。而男方也同樣是印度共產黨青年派的領導人,兩人在處理黨務時認識彼此,並於三年前開始同居,庫瑪爾表示自己從那時就已經與妻子分居,兩人之間也沒有小孩,錢德蘭則表示:「這不是一見鍾情之類的,我們一開始是朋友,但最終我們決定一起生活。」直到去年,錢德蘭懷孕,兩人決定要把孩子生下來。錢德蘭直到生產前的一個半月才告知父母這件事,震驚的家人們於是遊說她回家待產,並隨後禁止她與男友接觸。生產順利結束後,錢德蘭的父母進一步要求她在姐姐婚禮前暫居朋友家三個月,因為他們不想讓好奇的賓客探問新生兒的事。至於寶寶,則在從醫院返家時就被錢德蘭的爸爸帶走,但承諾會在婚禮後歸還孩子,錢德蘭表示:「他告訴我他要帶小孩去安全一點的地方,我晚點可以和他見面。」然而,錢德蘭再也沒看過孩子。今年二月,在姐姐的婚禮後,錢德蘭終於死心,打給庫瑪爾告知兒子不見了,她的父母似乎將他送去了收養中心;三月,她進一步選擇離家,搬去和男友及其家人一起住,並開始尋找孩子。沒想到,當兩人到醫院調閱小孩的出生證明時,卻發現上頭父親欄填寫的不是庫瑪爾,而是陌生的男子姓名。同時,錢德蘭與庫瑪爾嘗試向警方報案,警方卻拒絕受理孩子失蹤一事,並反過來告訴兩人,它們正在調查父親指稱錢德蘭自家裡「失蹤」一事。再到今年八月,警方甚至說,錢德蘭的父親已經通知它們,錢德蘭「自願放棄」小孩,願意將他送養。錢德蘭與庫瑪爾向執政黨、首席部長、收養機構,以及喀拉拉邦警察局長等機關和政治人物進行投訴,但始終未果。直到上個月,當他們在新聞媒體上訴說自己的遭遇時,才終於引起的眾人的關注,更導致在野黨議員在邦議會上提起此事,直指這是「名譽犯罪」(honour crime) 的一個例子。「這是由國家機器集體執行的名譽犯罪。」在野黨女議員雷瑪 (KK Rema) 說。錢德蘭的父親傑亞尚德倫 (S Jayachandran) 則嘗試為自己辯護,他在接受新聞媒體採訪時說:「阿努帕瑪 (錢德蘭的名字) 說孩子的父親是有婦之夫,我怎麼可以讓我的女兒和她的孩子跟他在一起?阿努帕瑪在產後身體不好,所以我委託收養機構照顧孩子。」傑亞尚德倫表示,他的家庭不能留下這個「非法的孩子」, 所以在諮詢過印度共產黨和一名律師的建議後,才決定要把孩子交給收養機構。而在輿論四起後,喀拉拉邦警方也終於受理了孩子失蹤一案,並對數人做出相關指控,其中,錢德蘭的父母、姐姐及姐夫被認為涉及不當監禁、綁架和偽造,但所有人皆否認這些罪名。This evening Anupama Chandran, 22, was finally reunited with her 13-month-old baby boy, who had been snatched away from her and given up for adoption. Here's her story https://t.co/eP1ieiVEph #anupamachildmissingcase #India pic.twitter.com/qZ0oonJ4ee 本周三,在接回自己的孩子後,即使上了車,錢德蘭仍緊緊地抱著他。前陣子,法院下令對某個在今年八月被喀拉拉邦兒童福利委員會送養的孩子進行 DNA 檢測,並在本周確認他就是錢德蘭和庫瑪爾的孩子。周三,法院受理了相關報告,然後將孩子正式還給了錢德蘭與庫瑪爾,錢德蘭非常高興,表示這孩子對他們而言依然是一個「新生兒」:「從生產的三天後,我就跟他分開了。我無法表達我的快樂,以及對所有那些與我並肩、為正義而戰的人的感激之情。」但另一方面,距離錢德蘭生下孩子,已經過去了整整 13 個月,這也讓她無奈地感慨:「難道選擇要和誰在一起並生小孩,不是屬於我的權利嗎?」目前,雖然孩子重回了自己身邊,但錢德蘭與庫瑪爾還是會繼續進行抗爭,直到「走私」寶寶的人受到懲罰為止,他們表示自己只是因為獲得媒體幫助,才終於得以讓事件曝光,「我們會繼續抗議,直到我們認為已經對牽涉其中的官員採取應有的行動為止」。 |
你撞我前,我先撞你?NASA的「重定向」小行星計畫 | 本周三 (24), 北美東部時區 (EST) 凌晨 1 時 21 分 (台灣時間為 24 號下午 2 時 21 分), 作為行星防禦任務的一環,NASA 透過 SpaceX 的獵鷹 9 號運載火箭 (SpaceX Falcon 9), 自美國加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 (Vandenberg Space Force Base) 發射了一枚探測器,打算用它來撞偏一顆遙遠的小行星。這項耗費 3.24 億美元 (折台幣約 90 億元) 的計畫稱為「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簡稱 DART),NASA 與其合作的美國馬里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應用物理實驗室,寄望它能成為人類的救世備案之一,在未來拯救地球免於被隕石毀滅之禍。「DART」探測器的旅程為期十個月,預計在 2022 年 9 月會橫越 680 萬英里 (約 1,094 萬公里) 遠,並以 1,200 磅 (約 544 公斤)、如小型車般大小之姿,用時速 1 萬 5,000 英里 (約 2 萬 4,140 公里) 撞上一顆 163 公尺寬的小行星「Dimorphos」—— 它是另一顆稍大、直徑約 780 公尺的小行星「Didymos」的衛星。「Dimorphos」和「Didymos」本身對地球都沒有威脅,但它與地球相對接近,而且擁有雙小行星結構,所以成為了觀察撞擊結果的理想實驗目標。依照 NASA 的構想,DART 的高速撞擊將會改變「Dimorphos」的軌跡 —— 除了它的速度將每秒加快幾分之一毫米外,運行軌道也會極小幅地縮小。「DART 只會極小幅地改變 Dimorphos 的軌道周期,而要是 (我們) 提前許多發現一顆小行星的話,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全部。」NASA 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 (PDCO) 費斯特 (Kelly Fast) 道。據 NASA 估計,這只會造成「Dimorphos」的軌道約 1% 的改變幅度,這項實驗之後應該也不會對地球產生任何負面影響。「史上第一次,人類將改變太空中自然天體的運行。」針對 DART 的目標,隸屬 NASA、同時也是計畫成員之一的史塔特勒 (Tom Statler) 如此表示。事實上,地球每天都會接受大量宇宙殘骸的洗禮,包括冰、岩石與鐵塊等,它們大多數都不會造成傷害,在進入大氣層時就會燃燒完畢,但事情總有例外,人們不免擔心是否有一天,會有巨大的太空岩石碎屑突破大氣層,往地球的表面撞擊。因此,目前已經有大約 1,000 個直徑約 3,300 英尺 (約 1 公里) 或更大的小行星被天文學家確認並追蹤,這些如山般大的碎屑會周期性地靠近地球,不過通常不被認為會對地球造成威脅 —— 至少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都不會。更具有威脅性的,是尺寸較小的其他小行星。超過 460 英尺 (約 140 公尺) 或更大的小行星,目前已經過確認的只有 40% 左右,然而它們的總數或許高達 2 萬 5,000 顆,每一個落在地球上,可能都會造成巨大的破壞。例如寬度超過 300 公尺的小行星,便可能讓整個大陸都被摧毀,超過 1 公里大小的,則或許會對全地球都產生影響。也就是因為尺寸在幾百公尺內的小行星,比起如山般大的小行星還要來得多,DART 計畫成員之一史塔特勒表示,所以 NASA 認定它們更有可能成為傷害地球的威脅。另一方面,據信在 6,600 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 6 英里大 (約 10 公里) 小行星「希克蘇魯」(Chicxulub), 這種規模的撞擊估計大約 1,500 萬年才會發生一次,所以因為隕石而導致世界末日的可能性基本上不高。總而言之,不管是大顆還是小顆的小行星,天文學家認為它們撞擊地球的機率其實都非常小,例如參與 DART 計畫、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行星科學家里夫金 (Andy Rivkin) 就表示:「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中,有東西會大到足以成為問題,讓我們必須將它轉向,這個機率是非常小的。」「可是有時候,問題會在你沒有預計到的時機出現,有個保險總是好的。」回到 DART 計畫上,DART 還安裝著一架由義大利太空總署 (Italian Space Agency) 設計的小型立方衛星 (cubesat)「LiciaCube」, 它將會在預定撞擊的十天前,從探測器上被釋放出來,其上方安裝的鏡頭,將會在距離「Dimorphos」55 公里的範圍內負責記錄整個行動。從本影片中,可以看到模擬的 DART 撞擊過程,以及「Dimorphos」運行軌道預計會產生的變化。此外,地球上的望遠鏡也會測量「Dimorphos」繞行「Didymos」的軌道,是否真的有發生變化,預計在撞擊後的數周至數個月內便能夠觀察到結果,「我們真正想要知道的是:我們真的讓小行星偏離了嗎?這件事的成效又是如何?」NASA 的史塔特勒如此道。當然,如果 DART 計畫成功了,那麼探測器撞小行星或許真能成為拯救地球的一個備案,「我們將會學到很多,並在未來做好更多的準備,」NASA 行星科學處 (Planetary Science Division) 負責人葛雷茲 (Lori Glaze) 便表示:「如果真的有個潛在小行星可以造成威脅的話啦。」 |
當移工走進菜市場(下)專訪 Tiny、Risca:飛來台灣那天,擔心家人沒飯吃 | 白蝦倒進鐵盆,剪刀劃過蝦背,一走進廚房,Tiny 迅速在水槽前就定位,處理蝦殼與腸泥。這天她要做的蝦仁冬粉,是來台灣之後學會的中菜,做法簡單、擺盤好看,是她最喜歡做的台灣菜之一。冬粉煮過、擺上蝦仁蒸熟之後,撒上細蔥蒜末、熱油爆香,上桌紅綠交錯,冬粉鮮美。在台灣十幾年來,她經常看著電視播著阿基師的料理節目,腦中記下一道道食譜。「從小我就很喜歡『看』。看別人煮菜、做事情⋯⋯, 也不會問問題,就是一直看。」看得多看得久,許多事情默默就學會了。第一次下廚,Tiny 才 9 歲。當時,父親在鹽田工作,母親每天扛著一大袋衣服外出兜售,都是日曬雨淋、早出晚歸的勞力工作。1980 年代,Tiny 的家鄉連瓦斯爐都不常見。灶上生火炊煮,端菜上桌時,鼻子總是燻得黑黑的。炒鍋厚重、油溫灼熱,很難想像,那是一個 9 歲女孩廚房的起點。她作為長女,就是在這個年紀開始打理家務、煮飯給父母和兩位哥哥;媽媽生下小女兒後,也幫忙照顧小她 15 歲的妹妹。15 歲那年,母親的朋友將兒子做媒給 Tiny。「原本我不想嫁。我告訴媽媽,學校的書還沒讀完。但家裡沒有錢,媽媽跟我說沒有辦法。」一個月後,Tiny 嫁給了大她 10 歲的陌生人,搬離家裡和丈夫一家人居住。夫妻新婚,里長送他們一罐瓦斯。20 多年後,Tiny 在配備電子爐具的台灣廚房裡,用一把美工刀大小的小刀,切開堅硬的高麗菜、紅蘿蔔,將十幾顆紅蔥頭剁成細末。小刀的靈活與強韌,像眼前的她。看著 Tiny 炸一鍋油蔥酥、將番茄削皮捲成裝飾的紅花,我們不斷發出各種驚呼。Tiny 只是平靜微笑,告訴我們,女兒小時候生日,她也自己做蛋糕給女兒。Risca 一手握著整朵紅蔥頭,另一手刀子慢慢劃進底部,熟練地去掉紅蔥的外衣。「剛開始學拆蒜頭,常常割到手。媽媽告訴我,蒜頭如果不好拆,拿到外面曬太陽,曬乾之後,不用刀子就能剝開。」不同於 Tiny,Risca 是來到台灣之後,才開始學會做菜。在印尼家裡有母親下廚,然而家境窮困,從小 Risca 很少吃到豐盛的菜色。母親賣炸甜甜圈,父親當公車司機,薪水按當天乘客數量計算,收入微薄也不穩定。17 歲高中畢業,Risca 希望來台灣工作幫家裡賺錢。然而移工來台灣,要支付台幣 6 萬 8 千元的仲介費,對 Risca 家庭而言是無法想像的數目。母親反對之下,Risca 還是先在當地的銀行找一份工作。家鄉貧窮,銀行做的不是理財融資,而是維持更單純的借貸關係。每一天,Risca 的主管給她一份名單,要她照著名單上的住址,挨家挨戶敲門、請客戶還錢。如今回憶那段經歷,Risca 一邊拆開紅蔥,一邊說太辛苦:「客戶不還錢,還會罵我。他們說就是沒有錢!怎麼還?每天收不到錢,我還要寫報告給長官。」在銀行,薪水依然不足以供養家庭。眼前溫吞緩慢的 Risca, 當時迅速堅決地擲下賭注,和父親商議賣掉房子,支付來台灣的仲介費,一家人則搬去和祖父母居住。5 年後的今天,她贏了這場投資,讓印尼的父母蓋了新房子,供弟弟升學到高中,幫助家庭脫離貧窮。來台灣之前,Risca 的父親幫她準備了很多泡麵放進行李。剛到台灣、還沒領到薪水的那陣子,Risca 幾乎天天吃泡麵。送 Risca 到機場那天,父親將錢包裡僅剩的一萬印尼盾塞給 Risca。一萬印尼盾,換算台幣大約 20 元,是讓 Risca 來台灣的路上餓的時候買一個麵包吃,也是父母僅剩的積蓄。當時裝著 20 塊的錢包,印著《冰雪奇緣》的 Elsa 圖案,拉鍊已經壞掉拉不起來,Risca 卻至今留在紙箱裡當作紀念。來台灣之後,料理成為一種靠近家鄉的方式。過去在家中,Risca 喜歡吃媽媽做的雞肉麵,在台灣自己開伙之後,打電話問媽媽食譜,慢慢傳承了母親的手藝:「現在我煮的味道跟她煮的一樣,很好吃!」有時候她也在 YouTube 上看影片學做菜,今天做的 Martabak Manis, 就是在 YouTube 頻道上學會的。Martabak 跟台灣夜市的麥仔煎類似,蛋糕質地的鬆軟麵皮中間夾入甜餡料。但 Martabak Manis 麵餅加入香蘭糖漿,呈現斑蘭葉的綠色,富有印尼風情。一進廚房,Risca 就先調好麵糊,等待發酵一個半小時。發酵過的麵糊倒進平底鍋,快速膨脹冒泡,撒上糖之後起鍋放涼,在煎餅上塗上奶油,撒上乾酪絲、巧克力粉、花生等不同餡料。上桌後的 Martabak, 可以對折握著吃,也能像披薩,一片片切開分食。現在印尼商店普及,移工來台灣,想取得印尼當地食材非常方便。然而 10 年前,Tiny 想做出道地的印尼料理一解思鄉,有時會買不到需要的原料。在印尼,她最喜歡吃香辣的 Bakso (牛肉貢丸湯), 需要將一粒粒完整的胡椒籽煸過搗碎,加入肉丸中才會好吃。但當時在台灣,她到處尋不著胡椒籽,只在便利商店看到一罐罐胡椒粉。近年來食材取得越來越容易,她跟故鄉的距離也終於不再那樣遙遠。這天 Tiny 要做的甜品 Es Cendol, 也需要許多印尼特有食材。早上逛菜市場之前,她先繞去附近印尼商店買了在來米粉 (tepung beras)、椰奶、棕櫚糖。Es Cendol 類似台灣的粿條,將在來米粉、香蘭葉、椰奶攪拌加熱,倒進擠花袋;綠色的粉糰一段段擠進冰塊水冷卻,加入棕櫚糖漿、煉乳,就是鮮豔甜蜜的冰品。熱帶濃烈的色香味,降落在亞熱帶的台灣。印尼常見的蔬菜,跟台灣菜市場也大同小異。當天做印尼沙拉 Gado Gado, 要將多種青菜燙熟之後,混著沙嗲醬一起吃。Tiny 和 Risca 用的是菜市場的高麗菜、空心菜、長豆、紅蘿蔔、豆芽菜、萵苣;沙嗲醬香料繁多、製作不易,在印尼商店也能買到濃縮的真空包,色呈磚紅,切一小塊摻水調開,馬上有南洋的酸香辣。另外,Tiny 提到,Gado Gado 有時候會加入開齋節常吃的印尼粽 (Ketupat), 混著蔬菜一起吃。在菜市場買不到,當天就以馬鈴薯替代。在台灣,能夠透過飲食療癒思鄉情緒。然而印尼人吃飯重口味、嗜辣,來台灣之後,是否習慣當地的飲食文化?Risca 想了想,唯一讓她不適應的只有臭豆腐。或許作為廠工,休假固定,在食物上有更自由的選擇。她常逛夜市,來台灣 5 年,陸續去過士林夜市、基隆廟口夜市、三和夜市、新莊夜市⋯⋯。她喜歡吃可麗餅、蚵仔煎。一直學印尼菜的她,告訴我們最近她想學做麻油雞,冬天即將到來,寒冷天氣裡喝湯進補特別溫暖。在家看護、配合雇主飲食的 Tiny, 對台灣菜的第一印象,用的形容詞是「簡單」: 沒有辣椒、胡椒、薑黃⋯⋯, 少了印尼菜多工序的切細磨碎。問到她最喜歡什麼台灣料理時,Tiny 回答「燒肉粽」, 講的是台語。肉粽多包豬肉,信仰伊斯蘭的印尼移工不吃;一開始讓 Tiny 嚐到粽子味道的,原來是 11 年前要她種菜的血汗雇主。有一次端午節,雇主叫來 Tiny 幫忙包粽子。「她說 Tiny 妳自己包,妳這個不要加豬肉。她教我,我才慢慢學會。以前老闆娘會打我,但有時候她也對我很好。」不論 Tiny 從 9 歲開始為家人做菜,或是 Risca 來台灣工作後、需要照顧自己而學習料理,回首那些走進廚房的路徑,往往源於一份深重的責任感。學會做菜,象徵一個人長大,需要去照顧更多的人。背負全家的經濟重荷、來到台灣工作的她們,回印尼之後,會不會想繼續做菜給家人?現在在台灣,她也會在週末做好賣給印尼朋友。「這個在印尼都賣好貴,以前我們很偶爾才吃。現在自己會做,就便宜很多,而且吃到飽!」Risca 的弟弟現在 17 歲,高職讀汽修科。畢業之後,弟弟想要應徵到日本當修車工,或許也是受到姊姊的影響。「他想工作就工作,想讀書也是可以,只要他開心就好。現在爸爸媽媽年紀大了,他也希望爸媽幸福,不要再讓他們工作、感受以前的辛苦。」在台灣幫雇主做飯十多年的 Tiny 說,她想要煮菜給自己的兩個小孩:她在台灣看電視學會許多中菜,女兒也請 Tiny 做給她。上次她帶了台灣的玉米濃湯調味包回印尼,自己加玉米、鮮奶、蛋⋯⋯, 女兒沾著麵包吃,非常珍惜。當天一早和 Tiny、Risca 約在菜市場,緊接著趕進廚房做菜。菜上桌的時候,時間已經過了下午兩點,兩人又忙著幫我們收拾廚房裡的殘藉。終於坐上餐桌,等待攝影師拍照時,Tiny 問能不能開一場直播?休息時間裡,直播是移工聯繫感情的重要方式。手機架在桌子旁邊,Tiny 不時看一下手機螢幕裡的留言,像一個安靜的陪伴。兩個人就這樣吃著自己做的菜,用印尼文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度過一段沒有工作、沒有圍裙的休閒時光。One-Forty 自 2015 年創立以來,致力於培力東南亞移工,讓他們能透過教育與學習累積自己,回鄉後有能力經濟獨立、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我們開辦移工人生學校,幫助超過 1,000 名移工接受長期培訓,課程內容包含中文課、理財課、創業課等!每年,更寄送 1,000 份的專屬的中文學習包 (開放小額捐款) 到全台灣各個縣市、偏鄉、外島,讓移工們都能獲得免費的實體教材與線上學習資源,在工作之餘學習中文、認識台灣文化,創造與雇主更好的溝通,也感受到台灣人的善意。小額捐款支持由此去 |
瑞典首位女總理7小時閃辭 未來有望再次回鍋? | 周三 (25), 中間偏左的瑞典社會民主黨 (Swedish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黨魁安德森 (Magdalena Andersson) 在眾人支持下,驚險成為瑞典有史以來第一位女總理。投票結束當下,議員們紛紛起身拍手致意,有人甚至還送上花束向她道賀。不料,安德森的總理任期在接下來 7 小時內風雲變色,先是執政黨提出的預算案卡關,隨後共組聯合政府的綠黨 (Green Pary) 又宣布退出執政聯盟,使得安德森不得不照例請辭下台,結束了短命的首任總理任期。「瑞典的憲政慣例是但凡有政黨退出聯合政府,該政府理應跟著請辭。」安德森在臨時記者會中告訴媒體:「我也不願意領導一個合法性基礎薄弱的政府。」不過,這並不代表安德森就此與總理一職無緣,她反而向媒體記者表示,未來她依舊有意回鍋擔任瑞典總理,而這一連串變化也為瑞典近年紛亂的政局增添更多變數。現年 54 歲的安德森過去 7 年來皆擔任瑞典的財政部長,經濟學家出身的她擁有一副好口才,不管是在瑞典或是歐盟政壇,皆給外界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目前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的重要顧問。《晚報》(Aftonbladet) 的政治線編輯林德柏格 (Anders Lindberg) 曾表示:「安德森談判的風格和前德國總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 有點像。你永遠無法摸清楚她到底想講什麼,可是每次她都會成為最終贏家,因為她掌握了所有細節、沒有人可以答得上腔。」今年秋季,安德森接替遭國會通過不信任案而黯然下台的瑞典前總理洛夫文 (Stefan Löfven), 成為社會民主黨的新任領導人,傾全力嘗試拉攏瑞典國會內的各個政黨建立新的聯合政府。在周三這天,安德森以同意執政後將提高瑞典民眾退休金作為交換,獲得了瑞典左翼黨 (Left party) 的關鍵相挺,在 349 席的議員席次當中,順利以 117 票支持、174 票反對、57 票棄權和 1 票缺席的票數,以一票之差成了新科瑞典總理。依照瑞典的選舉法規,安德森無須獲得多數議員的支持,只要多數不反對即可順利就任。對於瑞典而言,安德森的出線無疑寫下了歷史,作為一個長年擁護性別平權的國家,瑞典是丹麥、芬蘭、冰島和挪威等北歐國家中,唯一一個還未出現過女性總理的國家,安德森之前的 33 任總理全數皆是男性。然而,寫下紀錄並不代表安德森的執政就會順風順水。她與左翼黨間的妥協在泛社會民主黨陣營間引發不滿,未參與聯合政府、但立場親社會民主黨的中間黨 (Centre Party) 黨魁洛夫 (Annie Lööf) 直言它們「無法支持左派色彩如此濃厚的預算案」, 因而拒絕於稍後的投票中支持安德森。而中間黨的抽手,間接導致了安德森政府的預算案失利、敗給了在野勢力提出的版本,隨後綠黨宣布礙於新通過的預算案是由極右翼政黨瑞典民主黨 (Sweden Democrats) 參與規劃,其中又計畫要減免燃料稅、可能導致碳排放量增加等緣故,遂宣布退出安德森的聯合政府。「...... 考量到社會民主黨談判得出的條件,綠黨無法在此條件下繼續支持聯合政府。」綠黨發言人斯泰內維 (Marta Stenevi) 在退出聯合政府的記者會上說道:「我們必須直視我們的選民,也為此感到相當自豪。」對安德森來說,這一連串變故可以說是來得又快又急。不過她在請辭之餘,也表達了有意爭取再次成為總理的意願,而綠黨發言人也在同場記者會中透露,黨內對安德森其實並不反感,因此未來依舊會力挺她擔任總理。截至目前為止,瑞典方面還未傳出進一步的安排,瑞典國會議長諾倫 (Andreas Norlen) 只透露周四 (25) 預計會召集國會各黨黨魁,「討論當前局勢」。至於當前瑞典政壇的困境,是否能在下任總理人選的討論過程中得解?BBC 記者撒弗拉奇 (Maddy Savage) 認為尚難定論,畢竟瑞典政局本身就相當複雜,或許瑞典選民或許得一路等到明年大選,才有望用選票解決當前各黨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 |
蓊鬱小島轉戰太空最前線?印尼比亞克島力抗太空基地計畫 | 多年來,印尼比亞克島上的居民大概都不認為自己與各國野心勃勃的太空計畫有什麼關聯,畢竟它離印尼首都遙遠,島上也沒有發達的商業、科技業,只有一群世代過著儉樸生活的居民。但在去年,印尼總統佐科威 (Joko Widodo) 向美國民營太空公司 SpaceX 及其創辦人馬斯克 (Elon Musk) 提議,邀請他們來到比亞克島上投資興建太空基地,計畫將這座佈滿蓊鬱森林的綠色小島,化為人類全新的太空前哨站。究竟,比亞克島有哪些魅力,才會讓佐科威大膽向馬斯克發出邀請呢?比亞克島是一座位於印尼東南部、靠近赤道的小島,島上住著約 10 萬人,分別隸屬於不同的部落。雖然條件看似普通,可是在當前的大太空時代下,「鄰近赤道」可謂比亞克島一項不可多得的資產,因為從這裡發射的火箭用更少的燃料,就能抵達預定的軌道。「這是我們的財富,」積極推動興建太空基地計畫的居民納普 (Herry Ario Naap) 強調:「其他地方可能有石油、黃金,而老天給了我們深具戰略價值的位置。」除此之外,這座島上還蘊含著豐富的銅礦、鎳礦──兩者皆是生產電池的關鍵原料──意味著任何人來此建立太空基地,不僅能省下火箭的燃料成本,連生產電池的成本也可以大大降低。當時,印尼總統佐科威便主打這兩大特色,向馬斯克推銷來此建立太空基地的好處。SpaceX 先前曾透露,他們計畫在 2026 年前發射 1 萬 2,000 顆衛星上太空,讓星鏈 (Starlink) 的使用者有廉價、穩定的高速網路可以使用。根據印尼航空航太局 (Lapan) 局長賈馬魯丁 (Thomas Djamaluddin) 的說法,目前印尼政府的太空基地計畫大概可以分為兩項,第一項規模較小,適合用來發射重量在 100 公斤以下的衛星──這也是最符合 Space X 需求的方案,而且只需要印尼政府目前在島上持有的 100 公頃土地即可滿足;第二項規模則更大,適合作為大型的國際太空基地使用,但需要的土地也會更多。不過無論如何,賈馬魯丁強調,新的太空基地肯定會讓比亞克島在未來十年內「更加現代化」, 觀光業、衛星產業勢必會在此蓬勃發展。倘若太空基地計畫成真,澳洲墨爾本大學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的教授德雷斯勒 (Wolfram Dressler) 指出,這不僅能嘉惠 SpaceX 及比亞克島的居民,印尼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會大幅上升。「它將為印尼帶來大量政治資本,使其成為東南亞國協 (ASEAN) 裡的強大角色,」德雷斯勒分析道:「所以這不僅僅是一樁只涉及太空、經濟的計畫,只要你願意,它也可以是一種政治行動。」不過,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馬斯克並未答應要來此投資,可是賈馬魯丁形容他「很有興趣」,Space X 稍後也派人前來實地考察。The enchanted Telaga Biru or Samares Lake in #Biak #NewGuinea #Indonesia pic.twitter.com/xfeEOPJFEn 對於比亞克島上的居民來說,他們深信自己與島上萬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圖為比亞克島上知名的秘境湖泊「桑博爾湖」(Samares Lake)。然而,在島上世代居住的居民們大多卻有著與印尼政府截然不同的想法,他們並不在乎是否能成為下一項太空任務中的一員,重視土地、關心島上萬物的他們,只想守護現有的生活模式。社會人類學家蘇菲 (Sophie Chao) 指出,巴布亞地區的原住民族群與生活環境、周遭土地的關係十分密切,有些部落相信他們與附近的植物、物種或是地景有著共同祖先,因此他們自然也有責任要照管萬物的健康及福祉。現年 54 歲的阿布勞 (Markus Abrauw) 便擔心一旦他點頭同意開發,他的子孫就無法繼續於家族世代居住的土地上生活──對巴布亞人而言,這意味著流離失所。「對我們巴布亞人來說,土地就是身份認同的一環。」阿布勞說道:「(一旦失去土地,) 我們也會失去身份,其他部落不會接納我們。那我們的孩子、祖孫該往何處去?」另一方面,儘管許多人都不支持政府在此開發太空基地,不過到目前為止,當地還未爆出大規模的示威,此中緣由,很可能是因為在過往的遊行、抗議中,倡議人士的命運往往十分悲慘。部落頭目斯羅耶 (Manfun Sroyer) 表示,在 2002 年時,俄羅斯也曾經為類似的理由找上印尼政府,「(當時) 我們發起抗議遊行,但許多人不是被捕,就是被帶回警局訊問」。「現在他們 (政府) 又把它 (太空基地計畫) 帶回來了,同樣的騷擾和恐懼也依舊在持續中。」曾有過反政府示威經驗的比亞克島牧師格森 (Gerson Abrauw) 表示,他對政府提出的經濟、就業等誘因並不買單,反倒認為一旦太空基地竣工,島上的居民就會從此喪失進入這塊土地的機會。「他們說太空基地計畫會創造就業機會,可是我們的部落、村落裡又沒有太空專家。」「他們的意思是,未來三年將在島上大肆砍伐、挖掘地基。在那之後,我們就將向我們深愛的事物告別,未來只有持門禁卡的人才得以進出那個區域。」 |
沒有物證卻被控謀殺三人 美國男子冤獄43年終獲無罪釋放 | 畢竟,這是密蘇里州史上最長的錯誤監禁,同時根據美國國家無罪登記處 (National Registry of Exonerations) 的資料顯示,自 1989 年開始的紀錄來看,斯特里克蘭德一案也是該國史上獲承認的時間第七長錯誤監禁。協助斯特里克蘭德平反的密蘇里州非營利組織「中西部清白專案」(Midwest Innocence Project) 表示,它們對這個結果感到「欣喜若狂」, 其法律總監布許奈爾 (Tricia Rojo Bushnell) 表示:「我們很有自信,任何法官看到證據後,都會發現斯特里克蘭德先生是無罪的,事情就是這樣。」可是布許奈爾也補充,它們仍有失望之處,因為依照該州的法律,斯特里克蘭德不太可能獲得經濟賠償:「沒有任何事物能夠彌補他失去的 43 年,他將回到自己的家,但美國卻不會為它們從他身上偷走的時間,而支付任何一分錢,這並非正義」。根據「中西部清白專案」指出,密蘇里州只會彌補那些,經由 DNA 證據而獲判無罪的人,如果是像斯特里克蘭德一般,透過目擊證人的供詞而推翻原判,便無法獲得賠償。Kevin Strickland will be freed!!! Opinion just came down @KCTV5 pic.twitter.com/GlyGjKPI52 唯一倖存的目擊證人道格拉斯指認了斯特里克蘭德為兇手,但隨後才發現自己犯了大錯。本照為斯特里克蘭德當年被捕後拍的資料照。回顧當年的案情,1978 年 4 月 25 日,密蘇里州堪薩斯城 (Kansas City) 發生一起入室謀殺案,有四名匪徒闖入一間民宅,攻擊裡頭的四人,其中,22 歲的布萊克 (Sherrie Black)、英格拉姆 (Larry Ingram), 以及 20 歲的沃克 (John Walker) 不幸死亡。但還有一名倖存者 ——20 歲的道格拉斯 (Cynthia Douglas) 裝死躲過一劫,最後帶著傷逃出求救,她也因此成了唯一一位目擊證人,並從嫌疑人之中指認了當時年僅 18 歲的斯特里克蘭德,表示他正是四名兇手之一,道格拉斯在之後的兩場審判中皆有作證。然而,斯特里克蘭德卻始終堅持自己的清白,他告訴警方,事發當時他人在家中看電視,對凶殺案一無所知,同時警方也沒有任何物證可以將他與案情有所連結,斯特里克蘭德的家人也為他提供不在場證明,但不被採信。1979 年,斯特里克蘭德經歷了第一次審判,但因為陪審團陷入僵持,所以無疾而終 ——12 名成員中的唯一一位非裔陪審員,堅持要讓他無罪釋放。直到同年第二次審判,全白人陪審團皆認定斯特里克蘭德有罪,其中包括一項蓄意謀殺罪,以及兩項二級謀殺罪,他被判處無期徒刑,服刑不滿 50 年不得假釋。可是幾年過去之後,當時的唯一倖存者暨四名受害者之一的道格拉斯卻嘗試翻供,聲稱當年是警方向她施壓、要求她指認斯特里克蘭德,她直到後來才明白自己犯了大錯。道格拉斯曾嘗試透過政界或法律人士,幫助她證明自己指認錯了人,但始終未果,她曾告訴「中西部清白專案」:「當時事件不夠明瞭,但現在我知道的更多了,如果可以的話,我想要幫助這個人。」然而,道格拉斯來不及正式撤銷自己的供詞,便於 2015 年去世了,可是她的家人、朋友以及同事這次都在法院作證,表示她當年選出了「錯誤的那個人」。這次的翻案可以回溯至去年 11 月,堪薩斯城所在的傑克遜縣 (Jackson County) 檢察官重新檢閱了相關指控,並於今年 5 月發表聲明,表示它們認為斯特里克蘭德是無辜的。但隨著 6 月密蘇里州最高法院拒絕審理釋放斯特里克蘭德的請願書,檢察官彼得斯・貝克 (Peters Baker) 於 8 月再度遞交動議,要求立刻無罪釋放他 —— 直到現在,結果才終於出爐。事實上,聽證會中,也不是沒有人對釋放斯特里克蘭德持反對意見,例如密蘇里州總檢察長辦公室便派出律師表示,並沒有紙本聲明可以證實道格拉斯的確撤銷了自己的供詞,一切都是基於「聽說,聽說,再聽說」。不過法官則另外指出,在這起謀殺案中,被道格拉斯指認而遭逮捕的另兩名男子,同樣堅持斯特里克蘭德沒有參與其中,他們指證了另外兩個人,但這兩人卻從未被起訴。「在這些特殊的情境下,法院對斯特里克蘭德的指控被大幅削弱了,無法成立,因此判決必須要被撤銷。」法官威爾斯 (James Welsh) 於周二的裁決中如此寫道,明確點明斯特里克蘭德與事件之間並無物證存在,關鍵證人道格拉斯也已經在死前翻供。針對這起離譜而漫長的冤獄事件,「中西部清白專案」法律總監布許奈爾表示,這「顯示了這個 (司法) 系統要糾正一個錯誤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檢察官同意斯特里克蘭德先生是清白的,但這仍然花了好多個月的時間,這不應該這麼困難的」。斯特里克蘭德則表示,他接下來想要致力於「防止同樣的事發生在其他人身上」, 表示司法系統「需要被拆除與重建」, 他接下來可能會參加演講,或推動相關立法。基於他難以獲得密蘇里州的賠償,「中西部清白專案」則為斯特里克蘭德設立了一個「資助我」(GoFundMe) 帳戶,幫助他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根據美國國家無罪登記處的數據顯示,2020 年,美國共有 129 起無罪釋放事件,這些無辜之人失去的時間相加起來長達 1,737 年,意即一人平均花了 13.4 年白白坐牢;同時,登記處的資料還指出,所有案例之中,有 30% 的錯誤指控,都可以回溯至證人的錯誤指認。 |
薩爾瓦多加密貨幣狂想曲第二章:火山旁建「比特幣之城」 | 上周六 (20), 在一場推廣比特幣 (Bitcoin) 的活動上,薩爾瓦多總統布格磊 (Nayib Bukele) 走上舞台,宣布他今年一連串比特幣狂想中的最新計畫:在火山旁投資興建「比特幣之城」(Bitcoin city)。布格磊透露,比特幣之城預計會落腳於薩爾瓦多南部的孔查瓜 (Conchagua) 火山附近,利用火山充沛的地熱資源發電供應城市、挖礦所需。整座城市大體上會是一座圓形的城市,以呼應硬幣圓形的特色,城裡將劃分為住宅區及商業區,博物館、酒吧、餐廳等設施樣樣不缺,未來附近還會有機場、港口及鐵路,「一切都是為比特幣而建」。除了新建設蓄勢待發,布格磊還加碼宣布,由於「比特幣之城」最大的目的在吸引外資,因此城內將免徵房產稅、所得稅等稅務,預計只會徵收增值稅 (value-added tax), 而稅收中的一半將用來「建設城市」, 剩下的則將投注於日常維運,像是確保大街小巷「整潔又乾淨」。「在這裡投資,然後大賺一把吧!」布格磊對著台下剛剛參加完拉丁美洲比特幣暨區塊鏈會議 (Latin American Bitcoin and Blockchain Conference) 的人們說道。然而,布格磊的演說中隻字未提預計的動工時間或是完工時間等資訊,不過根據他的估計,興建比特幣之城的成本約在 30 萬枚比特幣 (折台幣約 4,716 億 1,810 萬 5,000 元,註) 左右。《華爾街日報》透露,薩爾瓦多有意在明年推出約等同 1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280 億 7,000 萬元) 的比特幣債券,其中一部分的資金很可能就將投入於布格磊的「比特幣之城」計畫中。註:至截稿時間為止,1 枚比特幣可兌換約 5 萬 6,005 美元。然而,回顧過去一整年來的發展,薩爾瓦多及布格磊的這條比特幣之路其實走得相當顛簸。今年 9 月 7 日,薩爾瓦多在布格磊的力倡之下,成為全球首個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的國家,與原本就在使用的美元並列。為了增加民眾對比特幣的接受度,薩爾瓦多政府一方面開發專屬電子錢包、發放紅包鼓勵民眾使用,另一方面也要求商家必須接受消費者以比特幣付款,以免讓有心嚐鮮的人苦無花錢之地。這些努力確實收到些許成效,自比特幣上路以來,年輕族群使用的比例與日俱增,許多沒有銀行帳戶的人也因此得以一嚐數位支付的滋味,一些攤販、商家也在開放使用比特幣交易後業績開出紅盤。然而,薩爾瓦多商會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商務人士、國際組織和 93% 的薩爾瓦多民眾其實相當反對這項政策,從 9 月上路至今,薩爾瓦多也一連爆發了多場反對比特幣的示威。對於薩爾瓦多民眾來說,他們最擔心的無非是比特幣的高波動性及其背後的金融風險,而政府制定的比特幣政策也令許多人疑心大起。舉例來說,當初為了鼓勵民眾使用比特幣,薩爾瓦多政府特別動用稅款開發出電子錢包「奇沃錢包」(Chivo Wallet) 供民眾使用。然而,奇沃錢包上線至今不只技術問題頻傳,所有相關的資訊也都被布格磊列為「私營企業」的機密而難以調閱,就連是誰在營運整間公司,至今也是不得而知。除此之外,早從推廣至今,就有許多人質疑布格磊推行比特幣政策旨在轉移外界的目光、趁機擴大自己的權力。今年 5 月,執政黨新思想黨 (Nuevas Ideas) 撤換了司法部長和五位最高法院憲法法庭的人選,接著憲法法庭便解除了薩爾瓦多總統的任期限制,讓布格磊有望於 2024 年再度問鼎總統大位。此舉不僅引來了美國的批評,連帶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暫停了與薩爾瓦多間的財政補助計畫談判。知情人士透露,IMF 內部對「薩爾瓦多法治精神衰退的情形」感到相當擔憂。《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指出,對於布格磊來說,美國、國際金融組織對薩爾瓦多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給了他充分的理由大力推廣比特幣政策。目前,薩爾瓦多的經濟相當仰賴海外僑民的匯款,其中又以美國為大宗。當比特幣成為薩爾瓦多的法定貨幣,即使未來遭美國施以制裁,布格磊也能讓僑民的匯款改道流入政府掌控的比特幣電子錢包「奇沃錢包」當中,有效規避制裁帶來的衝擊。薩爾瓦多公共政策專家卡斯塔內達 (Ricardo Castaneda) 說道:「於政府來說,比特幣就像是 B 計畫一樣。」類似的道理也適用在薩爾瓦多與金融機構的關係上。沒了 IMF 資金的支持,加上獨步全球的比特幣政策,讓投資人對薩爾瓦多的信心大減,布格磊也因而難以為比特幣之城等更宏大的比特幣政策籌取資金。金融專家指出,倘若比特幣債券、地熱挖礦計畫雙雙有所斬獲,薩爾瓦多日後將多出兩種全新的資金來源。要是這些分析屬實,許多專家紛紛指出,薩爾瓦多政府這一連串動作很可能已經背離了比特幣「去中心化」的頭號原則。「布格磊想做的與比特幣無關,而是一種中心化、由國家負責營運的銀行體系,」薩爾瓦多資訊專家戈麥茲 (Mario Gómez) 警告道:「而此舉與比特幣的頭號原則 (去中心化) 背道而馳。」 |
當移工走進菜市場(上)曾因不懂「台斤」被罵,專訪 Tiny、Risca:「沒關係!我想學中文」 | 星期天早上 10 點,雙連市場依然擁擠,人潮正開始退散,攤販漸漸喊出更低的價格。從民生西路的巷口出發,Tiny 身影如魚,快速穿梭在人群之中,Risca 小跑步跟在旁邊。前一天,我們請她們寫下這天的購物清單,擔心採買時漏了什麼。Risca 不時拿出便條檢查,Tiny 的清單握在手中,卻幾乎不看,一邊疾走,一邊觀察兩邊的攤販。「平常買菜都不會寫下來,心裡記得要買什麼就好;也有很多時候,看市場有什麼就買。」在台灣第一次逛菜市場,Tiny 記得是 2011 年。當時在板橋做看護工,每個星期天,她推著輪椅上的阿嬤到附近市場買菜。幾年經驗累積下來,她也慢慢學會自己上菜市場。2016 年,在基隆照顧癌症病人,家裡只有她跟病患兩人,有空的時候,她會走一小時的路,從暖暖到七堵的菜市場,買齊幾天份的菜,搭公車回暖暖。然而身為看護工,買菜也是為了照護對象。這天在雙連買菜,Tiny 沒有逛街的閒散,反而像工作那樣速戰速決。步伐俐落穿過大半條市場,她才和 Risca 在第一攤停下來,買了長豆跟青蔥。途中 Risca 幾次提醒 Tiny 經過的攤販有她們要買的東西,Tiny 只是簡短地說,那個不好、不是我們要的。剛來台灣那年,她也常常蹲著工作。2010 年,Tiny 以看護工名義來到台灣。原本以為要照顧阿公,抵達了雲林雇主的家,才發現主要的工作是幫忙種田。每天早上,她協助阿公起床,量血糖血壓、準備早餐之後,就外出走到田裡,開始一天的工作。冬天種菠菜,夏天種小白菜、青江菜,她花大量時間蹲在菜園裡,拔除一株株雜草。一年下來,Tiny 從 62 公斤瘦到 49 公斤。有一天她在菜園突然昏倒。後來回想,Tiny 說當時或許是天氣濕熱、田裡的肥料惡臭。在那不久之後,仲介讓她轉換。種菜一年多後,她離開了那份拔一整天雜草的農地。然而長期蹲踞,苦勞刻進身體,直到今天,她的腰腿仍慣性疼痛。看著她蹲在菜攤前,很難想像一具幹練的身體裡,藏著多少疲勞。當年 Tiny 推著輪椅上的阿嬤、到菜市場買菜的身影,Risca 或許覺得很熟悉。因為平常在新莊市場,Risca 也會遇到許多陪著老人買菜、到公園曬太陽的移工,久了之後認識,偶爾也一起聊天。不同於 Tiny 作為看護工、10 年下來換過多位雇主,Risca 從 2016 年來台灣,一直在同一個工廠工作。每週末休假,她固定去菜市場買未來一週要吃的菜肉。她表示身邊的印尼朋友其實都很習慣去菜市場,我問她不覺得超市更方便嗎?她搖搖頭:「不會!那個都好貴!」在菜攤看到一袋 3 顆的番茄,她問老闆娘能不能買兩顆就好、算便宜一點;後來買蝦,老闆娘盛好一盤白蝦,賣她們 200。Risca 睜著水汪汪大眼問:「可以買 100 就好嗎?」老闆娘爽朗答應:「可以啊,我就幫妳裝 100。來妹妹給妳。」將一半的蝦子倒進塑膠袋遞給 Risca。然而剛來台灣時,Risca 其實覺得台灣菜市場的講價空間比印尼小很多。「像是在台灣買魚,3 條賣 150 元,我問能不能買 100? 他們馬上罵我!在印尼的話,想買多少就買多少。」台灣攤販的買賣風格,曾經讓她驚奇:「老闆賣東西都要很大聲!第一次我嚇到,好奇是在罵人還是打架?回頭看才發現,原來是在賣魚。」談到對台灣市場的第一印象,Tiny 則說,比印尼菜市場整齊很多。「印尼市場真的,亂七八糟。人很多,大家都是趕快買、趕快回家;在台灣,大家會排隊,看到有人已經等很久,會讓說『你先你先』。」不僅如此,攤販的景象也不太相同:Risca 也同意,表示在印尼買菜常常有很多垃圾、蟑螂老鼠。她分享有一次在印尼市場,一群蟑螂突然聚到她腳邊,大家聽得雙腳瞬間發麻。當天在市場買菜,Tiny 和 Risca 全程用中文與攤販溝通無礙。不過回顧剛來台灣那陣子,兩人不熟悉語言文化,曾經歷許多挫折。Risca 原本不知道台灣賣菜秤重算「台斤」。某一次在果菜攤,老闆秤了一斤水果給她,她困惑起來:她笑著重現老闆的語氣,後來要問同事,才弄清楚兩者區別。「幸好搞清楚了,不然又要被罵。」那已經是 5 年前。後來來到 One-Forty 上中文課,現在的她,不僅和攤販溝通流暢,甚至讀得懂攤販上標價的紙板。一斤、一把、一隻、一條⋯⋯, 認得常見的中文量詞,她不用再問老闆菜錢怎麼算,「而且才不會被騙!」Risca 半開玩笑補充。Tiny 一開始分不清「四」跟「十」的中文讀音,結帳的時候容易出錯。問老闆菜怎麼賣,老闆說「一斤十塊」, 她會遞出四塊錢,被老闆糾正。當時發音不標準,買菜也曾經吃虧。有一次她帶著阿嬤到新莊的菜市場,看到一盒一盒番茄,想要詢問價錢。「我喊『老闆、老闆』, 講了很久。我問他『這個多少』, 他也沒有理我。可能我發音不標準,他聽不懂。」輪椅上的阿嬤只講台語,Tiny 也不知道怎麼向他求助,最後只能放下番茄默默離開。在台灣擔任家務工,長時間相處的長輩很多只說台語,移工溝通困難的同時,也無法學會講好中文。剛來台灣時,雇主對 Tiny 說「tsia̍h-pn̄g」, 她愣了很久,看了阿嬤手中的碗筷,才知道要吃飯。有一陣子在桃園工作,她知道阿嬤喜歡吃木瓜,私下問雇主木瓜的台語怎麼講。之後陪在阿嬤身邊,她就問:「阿嬤,要不要 tsia̍h bo̍k-kue?」慢慢聽、慢慢問,11 年下來,Tiny 中文流利,當天買菜,還會不時插入幾句台語。從民生西路穿到錦西街,再折返回民生西路。在雙連菜市場待了將近一小時,兩人手中已經提滿了以下食材: 【當移工走進菜市場】下篇,Tiny 和 Risca 將走進廚房,用市場買到的食材完成台灣、印尼料理共 4 道。剖開人生,烹調故事,她們也和我們分享從印尼來到台灣的生命旅程。下篇:當移工走進菜市場 (下) 今天做菜不工作!專訪 Tiny、Risca: 讓家鄉的味道,在異國長出特殊樣貌邀請你一起,支持移工教育,讓移工的跨國旅程更精采值得!One-Forty 自 2015 年創立以來,致力於培力東南亞移工,讓他們能透過教育與學習累積自己,回鄉後有能力經濟獨立、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我們開辦移工人生學校,幫助超過 1,000 名移工接受長期培訓,課程內容包含中文課、理財課、創業課等!每年,更寄送 1,000 份的專屬的中文學習包 (開放小額捐款) 到全台灣各個縣市、偏鄉、外島,讓移工們都能獲得免費的實體教材與線上學習資源,在工作之餘學習中文、認識台灣文化,創造與雇主更好的溝通,也感受到台灣人的善意。小額捐款支持由此去 |
感恩節之你都怎麼醃火雞肉 乾式鹽漬 vs. 濕式鹽漬之爭 | 要怎麼樣才能烤出最好吃的火雞呢?大多數人都會認同關鍵在於醃製,然而說到如何醃製,每位美國人的回答可能都不太一樣,有些人喜歡濕式鹽漬,有些人喜歡乾式。但也許對於一些不常料理的人來說,連醃肉都是件陌生的事情,以下,就來深入了解醃肉的原理以及不同鹽漬的特色吧。醃製是指在烹調前,先將食材浸放在鹽分中的調理手法,醃過的肉通常會比較軟嫩。醃肉中使用到的科學原理主要為滲透作用,由於濃度差的關係,分子會從濃度高的地方擴散到濃度低的地方。也因此,在醃製的初期,肉含有較高的水分與較低的鹽濃度,所以水分會從肉當中流失,而鹽分則進入肉中,肉變得更乾也更鹹。但當一段時間之後,鹽開始作用,鈉離子附在長而互相纏繞的肌肉蛋白上,使蛋白質變性,彼此之間的縫隙增加,水分便會再次回到肉當中。到了烹調時,一般來說蛋白質會受熱收縮,像擰毛巾一樣把肉汁擠出,但由於醃過後,鹽分將蛋白質部份破壞,降低了收縮的特性,因此即使在料理後,醃過的肉仍能保含更高的水分,且減少了蛋白質硬化,讓肉變得軟嫩多汁。所以醃肉儘管步驟簡單,卻能透過不同原理的交互作用下,達到讓肉美味的效果。醃製能夠替肉增添風味、保留水分,特別適合脂肪含量較低、一烤過頭就會變柴的火雞,但在烹調火雞上,卻常常上演著濕式鹽漬與乾式鹽漬兩種醃製方法孰優孰劣的辯論。濕式鹽漬是最常見的醃製方式,透過鹽加水來醃製肉品,但通常還會再加上一些香料。在料理書籍《The America's Test Kitchen Cooking School Cookbook》當中提到:「禽類的鹽漬中,鹽水除了單純地讓肉變鹹之外,還能夠造成蛋白質結構的變化,降低其整體韌性、增加空隙,讓肉能夠充滿水分,產生多汁的口感。」一名美食評論網《Serious Eats》的專欄作家羅培茲 - 奧特 (J. Kenji López-Alt) 曾實驗了不同醃製火雞的方式,透過比較「完全沒醃、以水浸泡、濕式鹽漬、乾式鹽漬」這 4 種方法,他發現濕式鹽漬的肉會在醃製後增加至少 10% 的重量,即使在烹煮過程當中會失去水分,但剩下的水分仍會讓它們比沒醃過的肉吃起來更多汁;而以水浸泡的火雞肉,雖然在浸泡後也增加了約 5% 的重量,但一旦烹煮後,剩下的重量會與完全沒醃的肉一樣,也就是在沒有加鹽的狀況下,增加的水分都在烹調中再度流失。乾式鹽漬則有中等的水分流失量。《華盛頓郵報》食物專欄前副主編本維克 (Bonnie S. Benwick) 分享的一個濕式鹽漬法:本維克特別提到,「這樣的雞肉烤過之後,吃起來濕潤並且調味均勻,而表皮也同樣美味。」但這種做法的缺點是,你必須有足夠大的冰箱,才能夠在其他食材之外,放入一隻醃製中的火雞。而且整個過程都必須冒著可能將鹽水灑得到處都是的風險。有一些饕客則批評這種鹽漬法,他們表示雖然這種方法能讓雞肉更飽滿,但事實上額外的水分反而稀釋了肉本身的味道,即使加入香料也無濟於事。《Serious Eats》一位資深編輯馬克斯 (Sasha Marx) 就說:「鹽可以穿過細胞膜,但香料的分子不一樣,它們大部分體積太大而無法穿透。所以你的鹽水可能吃起來很香,但你的烤肉卻沒有。」所以他自己在醃製火雞時,通常會選擇乾式鹽漬。乾式鹽醃只是簡單地將火雞抹上鹽,有時則會混合香草或不同的香料,然後讓它在冰箱中放上幾個小時到最多三天。過程中,鹽會將水分從肉吸收到表面,水分與鹽混合,然後這種混和液體再被重新吸收回火雞當中,這種方法使用了雞隻自己的水分做醃製,但關鍵在於不能操之過急,如果在鹽分吸出水分之後,沒有等到完全吸收回組織之前烤火雞,肉就會變乾變柴。同樣的,鹽與香料在乾式鹽漬過程不只是提味而已,它們還能柔軟肉質。但除此之外,廚師諾斯拉特 (Samin Nosrat) 在她的暢銷食譜《Salt Fat Acid Heat》中特別提到:「乾式鹽漬另一個巨大的好處是它可以使雞的表皮脫水,讓皮變得超級脆。」諾斯拉特在食譜集中也提到,肉類烹飪時,任何醃製都比沒有好,而且越多越好,唯一的上限是,不要將火雞乾醃超過 3 天,否則你會得到「像皮革一樣的口感」以及不太新鮮的風味。兩種鹽漬法比起來,乾式與濕式鹽漬都需要不小的冰箱空間擺放火雞,不過乾式鹽漬少了鹽水灑出、散播沙門氏菌的風險。但如果你希望再更進一步省掉麻煩的話,還有另一派他們提倡完全不醃製。像是美食專欄作家羅培茲 - 奧特在吃過了這些用不同方法做成的雞肉後,他就表示:「我不會醃製我的火雞,因為我喜歡它嚐起來像是火雞,而不是被水稀釋的味道。預先醃製不是必要的,我認為這樣主要是為了多提供一點緩衝,不會在稍微烤過頭時就變得很柴。只要非常小心地監控火侯,就沒有理由提前醃製雞肉。」而台灣常見的火雞料理,大概就是嘉義的著名美食「火雞肉飯」了,從台灣駐美代表處公布的食譜看來,嘉義火雞肉飯也是使用沒有醃過的火雞,卻廣受歡迎,可見不醃肉一樣能有好味道。材料:煮熟火雞胸肉、鴨油或雞油 2 大匙、蔥酥 10 公克、鹽適量、糖 1 小匙、米酒 1 大匙、醬油 100cc、胡椒、雞高湯 100cc、飯適量步驟:除了火雞之外,以上食物化學的原理其實可以廣泛應用到一般雞肉及其他肉類的調理,鹽分對多數肉類蛋白都具有破壞結構的作用,降低肉類在受熱時的收縮程度,保留更多的水分。作為不太過感恩節的台灣人,對於火雞的印象可能僅止於嘉義火雞肉飯,但在看完食譜後,也許不妨選個醃製方法,來做一道屬於你自己的感恩節烤雞吧。 |
「沒有肌膚接觸」只能算「騷擾」?印度兒童性侵案逆轉 | 今年一月,孟買高等法院 (Bombay High Court) 一位女性法官裁定,在一起兒童性侵案中,39 歲的被告男子雖強行撫摸一名 12 歲女童的胸部,但因兩人之間「沒有肌膚接觸」, 所以只能算是騷擾。此案公布後隨即引起社會強大的輿論聲浪。直到上周四 (18), 印度最高法院才終於對此做出回應 —— 這項裁定是不成立的,因為判決應該要專注在性意圖,而不是有沒有實際的肌膚接觸。最高法院表示,孟買高等法院「毫無所感地使性犯罪合法化」, 將「觸摸」的範圍限制在狹隘又迂腐的定義中,從而導致了「荒謬的詮釋」。「法律的目的不可以是允許犯罪者從法條中脫身而出。」最高法院說道。本案必須回溯至 2016 年 12 月,當時 39 歲的被告與 12 歲的受害女童住在同一個街區,他以要給對方芭樂為由,將其誘拐到自己家中,並強行按壓女童的胸部,還試圖脫掉她的褲子、將她強行關在房裡。不久後,出來尋找女兒的母親,於鄰居的指示下找上該男,該男卻又否認帶走女童,直到母親聽到哭喊聲,才發現自己的孩子被鎖在他家中的一個房間內。初審時,法院根據印度《保護兒童免受性侵害法》(Pocso Act, 註) 的第七條,對被告判處三年的有期徒刑。第七條規定:「任何人如果帶有性意圖地碰觸兒童的性器官、要求兒童碰觸他們或他人的性器官,又或是在帶有性意圖下,做出其他任何與身體接觸有關,但沒有侵入的行為,這些都被稱為性侵害。」註:全稱為「Protection of Children from Sexual Offences Act」。但今年一月,孟買高等法院女性法官加涅迪瓦拉 (Pushpa Ganediwala) 卻認為,在沒有脫掉女童上衣的情況下按壓她的胸部,不算性侵害 (sexual assault), 而只能算是騷擾 (molestation), 因為兩人之間沒有實際的肌膚接觸。所以,這起案件不適用《保護兒童免受性侵害法》, 被告男子的罪行於是改由別的法條進行審理,最後,他被判的刑期只剩下一年。這項判決在公布之後隨即引來強大的輿論反彈,印度最高法院收到了數份請願書,要求翻轉這起案件。今年 1 月 27 日,最高法院決定暫緩處置,直到它們做出最終判定 —— 而將近十個月後,結果終於出爐,在高等法院的判決被否決的狀況下,加害男子將必須遵循初審,服有期徒刑三年。印度總檢察長韋努古帕 (KK Venugopal) 是向最高法院提出請願的人之一,他將高等法院的判決形容為「令人髮指」, 並指出如果此案沒有被翻轉,將會「設立一個非常危險的先例」。韋努古帕表示,在《保護兒童免受性侵害法》中,肌膚接觸並不是性侵害的「必要元素」:「如果明天,有個人配戴醫用手套,然後觸摸女性的身體各處,按照這個標準,他將不會因性侵害而受罰。這是個令人髮指的判決。」「被告嘗試要脫掉女童的褲子,但即使如此,他還是獲得了保釋。」韋努古帕無奈補充。在印度,許多倡議人士認為,高等法院的「沒有肌膚接觸」判決是「令人厭惡又不可接受的」, 他們指出,這起案件的瑕疵尤其明顯,因為它處理的是兒童相關的訴訟,但兒童往往難以保護自己。同時,也有許多人指出,若是這起案件沒有獲得翻轉的話,那麼在印度,兒少族群受到性剝削的風險或許將會提高,尤其該國的未成年性侵問題本來就已經十分嚴重。去年,根據印度國家犯罪統計局統計,與《保護兒童免受性侵害法》相關的兒少性侵案件高達 4 萬 3,000 件,意即平均每 12 分鐘,就至少有一名孩子受害。相關倡議人士表示,真實數字肯定更高,因為在很多案件中,如果加害者是受害者的家庭成員,又或者是受害者認識的人,實情往往會被隱匿。 |
【地球圖書館】從圍毆戰俘到立碑紀念 專屬日本市井小民的二戰回憶錄 | 一九四五年四月初至六月下旬的沖繩之戰期間,日本媒體還在不斷地報導日軍的勝利,鼓舞民眾士氣。與此同時,「大分地區繼續受到空襲騷擾。直到日本投降那天,整個日本幾乎被夷為平地,這是一場可怕的大屠殺」。老百姓對美軍的仇恨日益增長。孩子們也愈來愈大膽,玩耍的時候也不忘履行充當瞭望哨的責任。一位當時是大分市次戶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回憶說:美軍飛機在大分上空橫衝直撞的時候,我是小學二年級生,住在大分市的中心。每次空襲警報一響,大家就都往一個社區蓋的防空洞跑。但是,那個防空洞並不大,而且又漆黑又潮濕。對小孩子來說,是個很不舒服的地方。我就跟在大孩子屁股後面,偷偷跑到附近的竹林裡。幾個五、六年級的大孩子在竹林裡蓋了一個秘密基地,還搭了一個「瞭望台」。他們都想第一個發現敵機,然後去警告大人。那時候,次戶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學生已經開始接受軍事訓練。每天早上一個小時,軍隊來的教官指揮他們用竹棍操練。他們還把竹棍的一頭削尖,練習突刺。他們自己搭瞭望台,可能是想以這樣的方式為戰爭盡一份力吧;或是單純出於小孩子在看見飛機那一剎那時的興奮。不管怎麼說,爬上瞭望台以後,他們就熱烈討論自己想像的一切。可一旦聽到遠處有炸彈爆炸,他們立刻沉默下來,緊張地伸長脖子往北面觀望。有一次,一架地獄貓 (註) 發現竹林裡有人,立刻開始向我們射擊,那些大孩子慌忙爬下瞭望台。子彈穿過竹林的聲響特別大。我那時候太小,不懂事,傻乎乎地站在竹林的中間,嚇得瑟瑟發抖。幸運的是,子彈只穿過竹子,沒有射到我們。大家都愈來愈憎恨美軍飛機。可是,卻看不到天上有我們的飛機。大家都有種被遺棄的感覺,感到很無奈。編註:此指 F6F 地獄貓戰鬥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於美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是配備在航空母艦上的武力之一。多年以來,日本教育有意識地在小學生心中散播仇恨的種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繼續受到不遺餘力地煽動民族主義思想的媒體深刻影響。美軍的「空中堡壘」B-29 不分青紅皂白地轟炸平民百姓,更是對民族主義和仇恨的加深火上加油。日本媒體見機不可失,就利用美軍轟炸大做文章。戰後,一些回憶錄中將美軍稱為「戰犯」, 並用「種族滅絕」等詞彙來描繪美軍的轟炸。不論事實如何,這種譴責足以表明當時大分民眾的惶恐與仇恨。這就難怪,當一架 B-29 轟炸機墜毀在大分縣境內時,得以逃生的飛行員之後的命運已經昭然若揭了。在此之前,在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東京陸軍省宮川忠、大倉達雄及川村輝美聯名頒布了一個《俘虜處置規則》(俘虜取报規則): 戰況緊迫時,要將戰俘集中在一個指定地點,並保持高度警惕,直到最終處置的準備工作完畢。(一) 時機:雖然根本宗旨是以上級命令為準,但是,下列情況可行使個人權力斟酌處置: (1) 發生大規模反抗並且不使用武器不足以鎮壓時。 (2) 逃跑戰俘可能變成敵方戰力時。(二) 方法: (1) 不論是個體或集體處決,和任何執行手段,只要形勢所需,可以採取一切方法,比如大規模轟炸、釋放毒氣、投毒、溺死、斬首。 (2) 無論如何,根本目標是絕不能讓一名戰俘逃跑,把他們統統殺掉,不要留下任何痕跡。日本時間一九四五年五月五日轟炸大分時,十二歲的谷彰住在別府。雖然一直以來別府幸免轟炸之災,但並不意味著住在距離大分市只有十五公里溫泉度假勝地的居民,有著任何安全感。谷彰記得:空襲警報一來,學校就放我們回家,跟家人一起躲進防空洞。可是我特別不喜歡進到防空洞。所以,每次一有空襲警報,我總是爬到我家的柿子樹上,觀察敵機動向,通報防空洞裡的人,敵機從哪邊飛來,往哪邊飛去。有一天,警報響起來的時候,我一如往常爬上樹,看見一架日本飛機在空中追著三架 B-29。然後,我看見一股黑煙。後來聽說那三架 B-29 當中有一架被日本飛機擊中了。事情確實如此。五月五日,在第 39 轟炸機中隊的飛行員轟炸大分空軍基地的同時,另一支中隊轟炸了九州西南部的大刀洗空軍基地。那天,谷彰看到的是,完成轟炸大刀洗空軍基地任務,返回關島途中的十二架 B-29 轟炸機中的三架。就在大分上空,一位十九歲的日本飛行員粕谷欣三追上其中一架,將自己渺小的飛機撞到碩大的「空中堡壘」上。竹田 (註) 的村民目睹了空戰,也看見十二個降落傘張開。離大分市不遠,十三歲的二宮吉男說:「我記得那個場景。我站在防空洞口,就好像看電影一樣。」編註:竹田市是位於日本大分縣西南部的一個城市,與熊本縣和宮崎縣相鄰。一位美國飛行員的降落傘線被另一架迎戰的日本飛機切斷後,墜落身亡。其他人降落後,竹田村民對他們展開了圍剿,第二名飛行員著陸並開槍抵抗後,留下一顆子彈,被捕之前飲彈自盡。又有兩個人被村民毆打、刺傷、隨後開槍擊斃。等待軍方來將他們帶走的時候,其餘幾人也被村民毆打、刺傷。這些農民的憤怒代表了全國各地被美軍轟炸帶來的嚴重後果 — 激化了日本百姓心中的民族仇恨。幾天以後,美國飛行員被五花大綁,帶到大分市火車站。機長馬文。華金斯 (Marvin Watkins) 中尉是唯一生存到戰後的機組人員。他在一九四七年提供的證詞中回憶說: 「我五月五號被捕。幾天後,被銬上手銬、蒙上眼睛、帶上火車,火車從 20:00 行駛到 24:00。我試圖辨別行駛方向,但是由於眼睛被蒙住,無法確定位置或方向。」戰爭結束後,一九四五年十月,華金斯中尉曾經寫信給每位機組成員的家屬。他在給戴爾。普蘭貝克 (Dale Plambeck) 妻子的信中寫道:剛開始,一切正常。直到我們投完炸彈,飛離目標的時候,右前方有一架雙引擎戰鬥機撞向我們機身。四號引擎起火,火勢迅速延燒,使我們必須在爆炸之前放棄飛機。跳傘信號響起來的時候,機組人員依序跳傘。我和機上的工程師最後離開飛機。這時候,機翼已經燒毀,飛機徹底失控。我們試圖滅火無果。我可以證實,妳的丈夫確實成功跳傘,並安全著陸。被俘後,我被關在戴爾的房間隔壁。我們五個人一起,被關在墜機附近的一個陸軍基地,但是被隔離,關在單獨的房間裡。日本的習俗和政策禁止我們交談,可是我和戴爾還是找到機會說了幾句話。他還好。他說,他負責的那組人是一起跳傘出來的。經過了三、四天的多次審訊,他們把我帶上火車去了東京。我在東京受到多次不厭其煩的審訊,並且作為囚犯被關在那裡,一直到我被釋放的那一天。在那段時間裡,我無法聯繫機組的任何人,到現在,他們還是杳無音訊。在接受採訪時,園田英雄回憶說:「我正好在大分火車站,看見他們把前幾天捉到的那幾個美國人帶到火車站。我不知道他們會在那裡,完全是湊巧。他們個子很高,戴著眼罩,被一小群日本士兵看著。看著他們那個樣子,我心裡一點高興的感覺也沒有,相反地,我真的感覺挺不是滋味的。後來,我聽說過他們在福岡的遭遇,受到人體實驗等等那些事情。你也知道那些事情吧?」華金斯中尉被送到東京受審,遭受酷刑,但倖存下來。其他八名機組成員被送到日軍控制的福岡九州大學醫院。在那裡,他們被陸軍醫生和醫務人員用來做極其殘忍的活體解剖,包括切除重要器官、截肢、將海水注入靜脈。所有實驗都是在他們意識清醒的狀態下進行的。戰時,這些醫務人員受到《俘虜處置規則》的保護。雖然戰後其中二十三人被判刑,可悲的是,一個也沒有執行。撞機那天,兩架飛機一起墜毀在位於大分縣西南部的竹田地區農田裡。粕谷欣三的飛機墜毀在小林花子家的田地裡。年輕的小林花子是第一個看到日機殘骸的人。她擦去粕谷欣三臉上的血,看著他被鄰居放上擔架抬走。一九七六年,接受粕谷欣三的戰友建議,小林花子為他立了一個紀念碑。B-29 轟炸機墜毀在離小林花子家不遠,農民工藤文夫家的田裡。二○○三年,七十八歲的工藤文夫主動為 B-29 轟炸機的十二名美國飛行員,建立了一座石碑。多年來,每年五月五日,竹田人都會舉行儀式,共同悼念日本飛行員和美軍飛行員,請佛教僧人為死者超度。竹田人民從恐怖與仇恨的暴風驟雨中甦醒過來,與他們的宿敵和解,同時紀念自己的戰爭英雄。一九八一年,華金斯致信竹田社區,感謝他們為緬懷那些亡者所做的努力:大分地區竹田市居民,悼念是一件既令人感到鼓舞、又令人充滿遺憾的事情。我們受到鼓舞,是因為那些人將國家安危置於個人生死之上;但我們感到悲傷,因為失去了那些寶貴的生命。多少國家進行了多少次戰爭。很多人為了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而犧牲。我,一九四五年五月五日在日本九州飛行的 B -29 轟炸機機長馬文・華金斯,向為機組人員和其他在大分上空獻出生命的人立碑的竹田市居民表示敬意。毫無疑問,沒有比在這裡建立紀念碑更合適的了。我為在此被悼念的美國人和日本人的靈魂獻上真誠的祝禱。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為了美日之間當下的和平,獻出了生命的人。願這兩個偉大國家的人民永遠共享我們三十六年來所分享的友誼。儘管從戰爭結束伊始,日本民間主張和平、摒棄仇恨便大有人在,但七十年後,日本政府才公開承認戰時日軍對美國飛行員施行慘無人道的迫害。二○一五年四月《日本時報》報導:「福岡甫落成的醫學博物館,將正視該地區戰時的陰暗歷史。週六即將舉行的開幕式,終於要對在九州大學醫學院發生、惡名昭彰的對美軍戰俘進行的活體解剖實驗發表聲明。」博物館詳細列舉日軍進行實驗的細節,並列出了受害美軍戰俘的名字。本文摘自摘自埃德加。波特、冉瑩作品《被遺忘的人群:神風特攻隊員、助產士、學生、教師,日本平民的二戰歷史記憶》, 繁體中文版由臺灣商務印書館代理,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
上網「租殺手」謀害前夫 美國女子不辨真假遭警方活逮 | 2020 年 7 月,來自密西根州村莊南羅克伍德 (South Rockwood) 的 51 歲女子韋恩 (Wendy Wein) 滿心憤懣又渴望報復,正嘗試耐心等候自己僱用的那名職業殺手出現。韋恩想要讓自己的前夫死,但又不願自己動手,身邊也沒有可信任之人能夠委託,所以她只好選擇 —— 上網買兇。她找到了網站「RentAHitman.com」, 即「租一個殺手網」, 它們不僅提供免費諮詢,還承諾會保密,而且經驗大概十分老到,網頁中附上了一些其他顧客的滿意評論。此外,「RentAHitman.com」還吹噓自己有遵守「HIPPA」(註 1), 也就是「1964 年頒布的《殺手資訊隱私與保護法案》」, 看起來似乎非常具有說服力。唯一的問題是,這個網站其實是假的。註 1:「HIPPA」全稱為「the Hitman Information Privacy & Protection Act of 1964」。「RentAHitman.com」不如自己所宣稱,是由一位名為「法內利」(Guido Fanelli) 的人所經營,事實上,管理這個頁面的是一名 54 歲的北加州男子伊恩斯 (Bob Innes)。伊恩斯在 16 年前推出這個網站,但從未真的涉足殺手業務,這只是一個誘人的陷阱,吸引那些想要謀殺他者的人,然後再將案件轉交給執法單位處理。甚至連「HIPAA」這個乍看即有邏輯的名稱,都是參考美國於 1996 年施行的《健康保險便利和責任法案》。註 2:「HIPAA」全稱為「the 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所以,韋恩失敗了。那天,她在某個停車場等到了自己委託的「殺手」, 對方坐在她車子的乘客座位上,聽她控訴自己的前夫是戀童癖者,並詳細描述了他的外貌特徵,還有住處地址、工作地點,出門和回家時間等詳細資訊。最後,韋恩還先預付了「殺手」200 美元 (折台幣約 5,557 元), 承諾案件完成後會再支付 5,000 美元 (折台幣約 13 萬 9,000 元)。但所謂的「殺手」其實是臥底的警探,韋恩在數天後被捕,並於一年多後,也就是本月 12 號終於認罪,其中包括教唆謀殺、利用電腦犯罪的罪名,在這份認罪協議下,她將於明年一月的審判中,面臨至少 9 年的有期徒刑。Wendy Lynn Wein Was Shocked When the Website She Used to Hire a Hitman to Kill Her Ex-Husband Was Fake; The Website in Question? Rent-A-Hitman Dot Com; Here is How Much She Paid For the Hit; Name That State (Video) https://t.co/GjEAdsEZJq pic.twitter.com/VN1TLReJ8e 事實上,韋恩並不是唯一落入「RentAHitman.com」陷阱的人。本照女子即為韋恩本人。此案乍聽有些荒謬,但韋恩並不是唯一落入「RentAHitman.com」陷阱的人,管理並創立此頁面的男子伊恩斯表示,至今已經有大約 650 人至 700 人曾找上他,他們會填寫「服務請求表單」, 並提供自己與「目標」的名字、電子郵件地址、電話。而要是伊恩斯能夠確認僱用殺手的委託者,以及要被殺的目標都真實存在,他就會把相關資訊轉給旗下「駐美 1 萬 7,985 名現場特務」中的一員 —— 實際上就是各地的執法單位。這麼多年來,伊恩斯其實有點傻眼,因為居然沒有人發現這個網站是假的 —— 畢竟最開始,成立這個網站不是為了要釣魚執法,而是基於他個人的商業計畫。2005 年,伊恩斯以 9.2 美元 (折台幣約 256 元) 註冊了「RentAHitman.com」, 原本想要將其拿去二度拍賣,但隨著計畫的不順利,他便逐漸淡忘此事。直到 2008 年,伊恩斯打開了與這個網站相連的電子郵件信箱,才發現裡面有大約 250 至 300 封信,其中大部分都只是一句話,例如「一次多少錢?」、「你們有在這個國家營業嗎?」或「你們有在僱用人嗎?」之類的提問。伊恩斯當時選擇置之不理,但 2010 年時,他收到了一封不太一樣的信 —— 一名女子表示自己來自英國,但正受困於加拿大,有些人騙走了她父親的遺產,所以她想要尋求報復。在二度收到女子的來信後,伊恩斯還第三次地確認了對方是不是認真的,在得到肯定的答覆後,他找上一名擔任警佐的朋友,並透過他連繫到加拿大當局。最後,加拿大警方還真的循線逮捕了這名女子,她在被引渡回英國前,因為被控教唆謀殺,而被拘留了 126 天。至今,許多個年頭過去了,還是常常有人找上「RentAHitman.com」, 除了謀殺以外,也有人尋求校園槍擊、兒童綁架等委託,例如伊恩斯目前就正協助警方調查兩個潛在客戶。但話說回來,明明「RentAHitman.com」去年才登上過《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 伊恩斯實在弄不明白為什麼一直會有新的人上當,「我想,你知道的,『沒有人會真的招惹此事,沒有人會把這當真』...... 為某些人設立圈套不是我的初衷」。「這是一個瘋狂的世界,」伊恩斯道:「網路明顯是個危險的地方,而這個網站就是磁鐵,以容易實現的目標吸引那些想要傷害其他人的人。」回到本次的「委託人」韋恩,她其實不是沒有懷疑過「RentAHitman.com」的真實性,在最初的信件中,她表明了自己想要殺的人以及原因,透露自己並不富有,但可以為此支付一些錢。隨後,針對這個在公開的網路上僱用職業殺手的狀況,韋恩展現了一點點的懷疑,「你的網站不是在深網或暗網上,這點有點奇怪,」伊恩斯轉述了她的信件內容:「但我不想坐牢 (指自己犯下謀殺案), 感謝你所花費的時間。」然而,或許於韋恩以及其他找上「RentAHitman.com」的人眼中,當仇恨近在眼前,所有可疑之處都變得無足輕重也說不一定。 |
草莓族成社會中堅,美調查:這族群將徹底改變工作模式 | 調查找來橫跨 57~66 歲嬰兒潮一代,41~56 歲的 X 一代,25~40 歲的千禧一代和 18~24 歲的 Z 世代,共 4,000 名美國勞工展開調查,發現 60% 千禧一代認為工作有重要意義和目的,高於 X 一代,以及更甚嬰兒潮與最低的 Z 世代。接受調查的所有世代,平均只有 48% 表示對工作非常滿意。X 一代、千禧和 Z 世代最不滿意的是老闆,嬰兒潮一代最大不滿來源是薪水不足。儘管千禧一代對工作持積極態度,但這群體近五成想離職,高於其他世代。這種矛盾有道理,因千禧一代進入工作場所後經歷近代史上最大兩次衰退,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 (COVID-19), 工作不穩定性高於其他世代。但他們仍對工作有很高期待,報告認為是社群媒體影響,報告指出,千禧世代是網路世代展開職業生涯的第一代,社群媒體可看到人們對世界的貢獻,看到全世界有積極目的的人,也可以看到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這讓千禧世代對工作未來抱有憧憬並積極經營個人品牌。千禧一代還有不同於其他世代的一個特性,就是要求薪水與工作靈活性。原因是正處於人生需要資金達到某些里程碑,如生孩子和買房,有家庭照顧需求因此需要工作靈活性,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美國正在經歷大離職潮的原因之一。調查發現,嬰兒潮一代非常傾向於回到辦公室,X 世代和千禧一代更傾向保持距離。相比之下,Z 世代更願意待在辦公室,更年輕、更善於社交並想要結識新朋友。隨著全球疫情帶來翻天覆地變化,曾可能古怪的想法,例如永久遠距工作或每週工作 4 天,受所有年齡段歡迎也就不足為奇。千禧一代則最渴望四天工作制,顯示對工作的滿意並沒有阻止他們支持重大變革。無論這些願望成為現實,永久性改變工作格局,還是現狀穩定下來,有一件事是明確的,今天員工正在感受自己的力量並重新評估優先事項。報告指出,隨著最年輕的千禧一代也完全進入勞動力市場,態度將決定未來幾年美國工作的形態,聰明的雇主必須意識到員工態度變化,包容不同世代的需求找到最佳人才。 |
打卡勝地兼野戰天堂 西班牙沙丘生態亮紅燈 | 自 1982 年以來,位於西班牙南部加納利群島 (Canary Islands) 上的馬斯帕洛馬斯沙灘 (Maspalomas Beach), 就以其罕見的移動沙丘地貌、生態系統,以及身為往返歐洲、非洲候鳥歇腳之地的地位,而被西班牙政府劃為特殊自然保留區保護。每逢假期,許多人就會慕名前來度假,不少人還會在此留下浪漫、刺激的一夜情回憶。然而,最近一份研究卻發現,大量前來度假的遊客,尤其是那些喜愛趁著夜色到沙灘上翻雲覆雨的遊客,已經成了危害這座沙灘生態環境的頭號元兇 。在 2018 年的一系列調查當中,澳洲福林德斯大學 (Flinders University) 沙灘和沙丘系統實驗室 (Beach and Dune Systems Laboratory) 教授赫斯普 (Patrick Hespb) 所領導的團隊,於約 5 平方公里的範圍中,發現了超過 298 處的「愛巢」(love nest)—— 也就是情侶、陌生人發生一夜情的地方 —— 其中還有 56 個位於遊客止步區內,而且越是偏遠者,附近往往也有越多被棄置的塑膠袋、保險套或是菸蒂等垃圾,沙灘上還有一些地方明顯被人當作野外廁所來使用。赫斯普表示,這些愛巢的位置大多十分隱密,因此愛侶們往往得踏過一堆草木後才能抵達,有些人到場後還會隨意攀折附近植物的枝幹來增加隱密性,或是把現場茂密的植物連根拔起,清出一張「床」, 以便盡情享受露天性愛的刺激感。目前已經有 10 種植物深受其害,當中 3 種還是當地才得一見的種類。乍聽之下,攀折一些花木似乎不是什麼大危機,可是赫斯普指出,這只是接下來一連串連鎖反應的開端:「罕見的植物最先消失,很快地,與這些植物密切相關的動物也會消失,整個生態系統會漸漸分裂、變得不穩定。」舉例來說,當蜥蜴們在沙灘上移動時,就會因為可供遮蔽的植物數量減少,而更容易被天敵盯上。除此之外,研究者也在這裡發現了動物誤食垃圾致死的跡象,例如棲息於此的大加納利巨蜥 (Gallotia stehlini, 暫譯) 便曾因為誤食野戰情侶檔翻雲覆雨後棄置的保險套而死亡。赫斯普強調,團隊的研究並非要禁止人們在野外享受魚水之歡,「而是希望人們能注意自己可能造成的危害」。這就好像在沙灘上開吉普車一樣,倘若只有一、兩台吉普車,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有限;但如今已經有太多人到這裡享受露天性愛,任意棄置垃圾、攀折踐踏草木等行為的後果也被放大,對當地生態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影響。好消息是,在赫斯普等人研究期間,當地政府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發起 MASDUNAS 計畫 (MASDUNAS project) 清理了好一批垃圾;附近的渡假村、旅宿業者,也開始積極討論起一夜情遊客對沙灘造成的影響。但在各國國界逐漸開放、遊客人數即將上升的情況下,如何避免類似的問題繼續惡化,勢必成為當地政府的頭號課題。 |
Apple Car 2025年登場?蘋果傳將打造全自駕電動車,方向盤、腳踏板都沒有 | 根據目前披露的消息,蘋果已幾乎完成 Apple Car 的晶片設計,由 Apple Silicon 團隊所打造,聲稱是迄今最先進的一款晶片,主要核心是神經網路引擎,負責自動駕駛所需的 AI 運算能力,底層的自駕系統也研發完畢,預計不久後便會進入道路測試階段。過往 Apple Car 一直維持著神秘色彩,沒有太多細節曝光,而這次《彭博社》則獲得更細節的內部資料,從方針、規劃到當前進度等都有一定程度揭露。《彭博社》指出,蘋果目前計畫最快 2025 年前就能推出 Apple Car, 遠比先前規劃的 5 到 7 年時程要來得快,且蘋果對這款車可說野心勃勃,在他們理想目標中,且因為目標是無人駕駛,內部設計上前後座是採對坐形式,車內中央則設置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可能有著類似 iPad 的大螢幕,讓乘客能在行駛過程利用各種數位服務。雖然目標是打造沒有方向盤的電動車,但蘋果也有討論過建立讓乘客在緊急情況下接手控制權的模式。蘋果暫時還沒決定 Apple Car 的商業模式,是像 Waymo 一樣仿照共享乘車服務,建立車隊向民眾提供服務,又或者單純銷售電動車。另外,蘋果並不打算同特斯拉、Rivian 等電動車新創,建立自己的充電網路,這項被稱作泰坦計畫的造車任務,從 2014 年就已默默啟動,但時至今日一直沒有太多進展,蘋果對傳聞也從來不置可否,加上蘋果汽車團隊時不時傳來人員變動的消息,讓外界也擔憂蘋果能否成功造出電動車。今年 9 月,蘋果汽車團隊主管道格。菲爾德 (Doug Field) 就離開蘋果,前往福特領導嵌入式系統的開發,且除了他之外,今年蘋果總計有多達 4 位汽車團隊高管離職。菲爾德加入蘋果前曾在特斯拉任職,外界曾看好他能帶領蘋果在電動車研發上有所突破。菲爾德離職後,是由蘋果副總裁凱文。林奇 (Kevin Lynch) 接手,但他並沒有領導汽車業務的經驗,先前是 Apple Watch 的軟體負責人。Apple Car 計畫 2014 年啟動以來到林奇接手之前,已經更換了 4 位負責人,這種情況下能否順利進行開發工作也令外界存疑。不過維德布什分析師丹。艾夫斯 (Dan Ives) 認為,蘋果推出電動車勢在必然,只是單純的時間問題,對於披露的 2025 年時間點,他認為約有 60% 至 65% 的可能性成功。蘋果近年也積極招募人才協助電動車開發。就在這個月,蘋果僱用了一位前特斯拉工程師 CJ 摩爾 (Christopher "CJ" Moore) 協助自駕系統開發,同時也從 Volvo、卡爾瑪、通用、特斯拉等多家車廠挖角工程師,更聘請前 BMW 高管加入研發團隊。此外,蘋果的自駕測試團隊也在今年逐漸擴編,5 月時測試駕駛人數仍只有 76 人,但近幾個月來開始陸續增加,11 月擴充 23 人後總數達到了 137 人。只不過,目前全自駕技術仍是一道難關。特斯拉曾在文件中坦承,他們的自駕技術可能永遠不會超過 Level 2, 其 FSD 測試版又在近期傳出首起車禍;被視為自駕技術領導者的 Waymo 今年也頻傳高管出走,為能否順利推出自駕車增添不少變數。更多【數位時代】精彩內容:蘋果再挖角特斯拉軟體技術人才!Apple Car 將強攻自動駕駛功能 傳和寧德時代、比亞迪協商碰壁!蘋果考慮找 Panasonic 合作 Apple Car 電池 鴻海電動車布局全球開花!劉揚偉:美國電動皮卡車明年量產、中東也有專案 |
德式風情的法蘭西 在史特拉斯堡遇見小法國 | 印象中,在台灣叫「小瑞士」的地方不只一處,花蓮赤柯山、六十石山、南投清境農場,但凡擁有絕美山景、搭配綠草如茵的自然環境,都不免讓人聯想到那坐落阿爾卑斯山脈的山地之國。然而,若你已身在瑞士,總沒理由還需要弄個「小瑞士」吧?不過在法國東北大城史特拉斯堡 (Strasbourg) 中,卻真存在著一個「小法蘭西 (Petite France)」區,如此說來,難道史堡不算法國?答案得從歷史脈絡中尋覓。幾年前,我在史特拉斯堡所在的亞爾薩斯 (Alsace) 地區,有幸認識了位人瑞爺爺,在他近百年的人生中曾換過多次身分證,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國籍是德國,戰後變為法國;二戰初期又併入納粹德國,戰後再回歸法國。今天的史特拉斯堡當然屬於法國,但當地在建築風格、飲食內容、文化傳統甚至方言上,都帶有濃厚的德式風情,這樣的「異國」情調,也讓史特拉斯堡及亞爾薩斯特別吸引許多法國遊客前來觀光,每年電視頻道評選「法國最美小鎮」, 也常由亞爾薩斯境內、離史特拉斯堡不遠的周邊鄉鎮奪得。喜愛旅行的人們,總渴望暫別熟悉環境來轉換心境,進而放鬆身心,似乎是不分台灣或法國,舉世皆然的通則。遊覽歐洲城市,若是初次到訪還摸不清頭緒,不知哪裡最熱鬧好逛?建議先從當地的大教堂著手。史特拉斯堡的核心區位於大島 (Grande-Île) 之上,島身四面八方被伊爾河環繞,這裡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的世界文化遺產,旅人即便還未過橋登島,只需抬頭張望,大老遠就能望見史特拉斯堡大教堂 (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Strasbourg) 的哥德式高聳尖塔。這座 142 公尺高的粉紅色砂岩教堂竣工於 15 世紀,曾是數百年間世界最高建築物紀錄保持者,裡頭除了擁有華麗的玫瑰花窗、精緻的宗教彩色玻璃,最值得一看 (聽) 的莫過於百年天文鐘了!如果在耶誕節前一個月來,圍繞教堂周邊將是各色吃喝玩樂攤位,歐洲歷史最悠久、規模最盛大的「史特拉斯堡耶誕市集」每年於此舉行,這場誕生於西元 1570 年的季節慶典,2020 年因新冠肺炎流行而取消;今年疫情趨緩、捲土重來,計畫於 11 月 26 日起重返大教堂廣場,一邊啜飲熱紅酒、一邊逛手作小攤的溫馨氣氛是否如約而至?令人好生期待。與大教堂相鄰的羅昂宮 (Palais Rohan), 如今內部空間規劃為考古博物館、裝飾藝術博物館及美術博物館,亦可順遊。這幢巴洛克風格建築,曾接待過法王路易十五、拿破崙一世等法國君主,重要性可見一斑,但如前所述,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占領史堡,期間英美派軍轟炸此城,羅昂宮連帶遭嚴重毀損,直到 1990 年才修復完成,入內參觀,能一睹 18 世紀國王寢室的真實容貌。說起戰火造成建築損壞,就不能不提小法蘭西,這裡是史特拉斯堡西南部的老城區,濱臨伊爾河,二戰時受創嚴重,之後又逐步恢復。從中世紀開始,許多鞣革廠皆坐落於此,這讓我想起徐四金小說《香水》裡描述的,鞣革廠需要使用大量清水清洗、泡軟、燙煮、浸染皮革,主角葛奴乙一天甚至得到河邊打上百桶水!所以工廠須沿河而設。如此高汙染行業,今日已被林立的餐廳、小酒館取代,倒是舊運河水道、攔河壩被保存下來,隨處可見 16、17 世紀風格的傳統木條屋 (當然,都是戰後重建的), 讓這裡洋溢如童話般的德式風情。至於為何稱這兒為「小法蘭西」呢?原來,中世紀歐洲有些地方將性病「梅毒」稱為「法國病」, 而 15 世紀的小法蘭西這裡正有間梅毒病院,所以流傳起這聽似浪漫、實則另有所指的名稱。在史特拉斯堡找間餐廳用餐,不能錯過他們的傳統佳餚「白酒燉肉鍋 (Baeckeof)」。這種帶點德式風味的燉煮菜不重擺盤,也沒有印象中法式料理的精緻呈現,煮好後整鍋端上,重點是那香噴噴、熱呼呼、充滿家常味的溫暖感受,和酒香撲鼻的誘人氣息。關於白酒燉肉鍋的緣起,一說是曾有麵包師傅在餘溫尚存的窯爐中燉煮肉類,烹調時需在鍋中加入亞爾薩斯引以自豪的「麗絲玲 (Riesling)」白葡萄酒與耐煮的根莖類蔬菜、洋蔥及豬肉、豬腳、牛羊肉等一同燉煮,秋冬季節吃上一鍋,不僅飽足感滿點,連身子也不自覺暖起來呢!對了,如果你喜愛小法蘭西的童話氛圍和水鄉情懷,那不妨搭半小時火車往南,另外安排個科瑪 (Colmar) 一日遊。位於「葡萄酒之路」上的科瑪,2020 年剛獲得「歐洲最佳旅遊地點」票選第一名殊榮,其實她在亞爾薩斯的觀光城鎮中早已聲名遠播,城內最受遊客青睞的,是可順著人工運河搭遊船的小威尼斯 (Petite Venise) 區,一幢幢色調粉嫩的木條屋夾岸,各家門前、窗口布置的植栽花卉也非常用心;老城區有座小博物館,紀念在科瑪出生、創作自由女神像的雕塑家巴特勒迪 (Frédéric Auguste Bartholdi), 也值得喜愛藝術的旅人一遊。 |
只有亞洲愛補習?哪一類型學生更常去補習?跨國研究大揭秘 | 一早出門早自習,放學後繼續在補習班、家教課奮鬥,這是不少台灣學生的青春回憶。儘管經歷多次教育改革,為何在國高中的教育系統,「補習」始終不曾消失?黃敏雄引入社會學的「彌補優勢」理論 (compensatory advantage) 來解釋。我們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遭遇負面事件而受到負面影響。「彌補優勢」的概念是:這類年少時期的負面影響,在家庭社會經濟條件居弱勢的子女身上,經常持續存在、甚至加劇;但是,對於背景較優勢的子女,這類負面影響卻隨著成長而減弱。例如,課業表現低落的學生,如果成長在家境良好的家庭,往往還是能完成高等教育或進入生涯前景較佳的學程。反之,若是身在文化經濟條件貧乏的家庭,學生通常會進入較差的學程或無法繼續升學。高社經地位家庭可以透過許多方式,實現這種彌補優勢──找家教、付錢讓小孩上補習班,即是其中之一。相對來說,教育程度較低、經濟條件貧乏的父母,往往沒有足夠的資源提供補救,也缺乏充分資訊和人際網絡,幫助減緩負面影響。即便有些許資源,父母可能會選擇將有限的資源,投資在學習表現比較傑出的子女身上,而不是用來挽救成績低落的子女。為了確認補習與社經背景的這種關聯,黃敏雄運用 2012 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數據,進行跨國性的比較研究。PISA 是目前最廣為人知的全球性學習表現評量,每 3 年進行一次。2012 年,PISA 調查項目包含了各國的課後補習狀況,並區分為收費與免費,有效樣本來自全球 36 個國家 / 地區的 15 歲中學生,台灣也名列其中。2012 年的調查除了補習時數,另外還有「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評測。據此,黃敏雄採用 PISA 關於學科補習及解決問題能力的跨國數據,建構出運算模型,分析各國學生社經背景、能力和參與補習之間的關係。黃敏雄解釋,解決能力是一項關鍵的指標,代表孩子理解、反思、應用,試圖解決陌生問題的整體能力,與補習可能帶動的學科能力無關;可由此觀察,究竟是哪一種能力類別的孩子更常補習。首先,檢視各國課後補習的普及程度,科目包含科學、數學或所屬國家的語文,結果恐怕將打破「只有亞洲學生愛補習」的迷思!數據顯示,包含付費與免費補習,全球 36 個參與調查的國家 / 地區中,中學生補習比率最高依序為俄羅斯、南韓、上海及新加坡,介於 80%~85%。緊跟在後為日本及波蘭,接近 80%。接著是台灣,有將近 70% 的中學生每週補習,排名第 7。以色列、香港、葡萄牙、保加利亞及義大利有超過 6 成的補習率,英國、塞爾維亞及芬蘭則是接近 60%。若僅看「付費補習」比例,前四名沒有改變,但第一名換上新加坡為 62%, 南韓、上海、俄羅斯介於 50%~60%。台灣為 36%, 排名第 11。北歐國家則普遍都低於 10%。若只看「免費補習」比率,則以日本 61% 最高;其次是北歐國家。台灣則約為 34%, 比率和付費補習相差無幾。整體來看,除了俄羅斯之外,南韓、新加坡、上海等升學考試高競爭的東亞地區,補習比例都名列前茅;最不愛補的國家,則是挪威、奧地利和愛爾蘭。北歐國家對於付費補習幾乎都興趣缺缺,偏向免費課輔。黃敏雄分析,北歐與東亞國家明顯落在光譜兩端,推測與各自的升學制度、文化及社會福利息息相關。好比芬蘭補習率雖然接近 6 成,但付費僅不到 1 成,極可能是因為提供多元的免費課程,讓有興趣的學生能在課後自行選擇參加。而台灣補習比例不低,跨國排行大約位居前五分之一,沒有補習、付費補習及免費補習各占三分之一。不過,付費補習似乎比一般印象來得低?黃敏雄認為,可能原因是台灣的國、高中普遍實施課後輔導 (第八節), 儘管也依規定收費,但比起一般家教、補習班便宜許多。這種只付少許費用的校內課後輔導,無法在 PISA 的資料中呈現為付費補習;PISA 資料中的付費補習,包含校外營利性機構的補習與個人家教。從數據來看,補習顯然是全球趨勢,超過半數的國家 / 地區中學生補習比例在 50% 以上。那麼,回到研究的核心問題,影響學生參與補習的原因為何?哪一類學生更常補習?以上兩個問題,是否都與補習的付費型態有關?以家庭社經背景來看,就付費型補習而言,在多數國家中,家庭社經背景越好的學生,越可能去補習 (部分國家顯示兩者無關,見下圖)。若是免費型補習,良好的背景並沒有提高補習的機率;在十多個國家中,甚至是降低。針對問題解決能力,就付費型補習而言,問題解決能力越低的學生,越可能去補習;南韓則是與眾不同,問題解決能力越高的學生,越有可能付費去補習。若是免費型補習,在許多國家中,問題解決能力越低的學生,越可能參加;只有日本、澳門及波蘭相反,問題解決能力越高,越可能參加免費型態的補習。那麼,「彌補優勢」是否可以解釋學生的補習行為呢?黃敏雄將補習區分付費與免費補習,依序探究三個問題,以驗證彌補優勢是否真的存在。對多數的國家而言,在問題解決能力較低的學生之中,高家庭社經背景者更常參加付費補習。在 36 個納入分析的國家和地區中,有 27 個呈現此現象,包含台灣。上海、南韓、保加利亞、新加坡、俄羅斯及香港,尤其明顯但如果是免費補習課程呢?則沒有出現相同情形。除了日本、荷蘭,其餘國家的低問題解決能力學生,並沒有因為家庭社經背景比較好,因而提高免費補習的可能。就付費補習而言,許多國家如此顯示。36 個國家地區中,有 19 個呈現這個現象:擁有高家庭社經背景的孩子裡,低問題解決能力者較常參加付費的課輔。其他 17 個國家地區,包含台灣、南韓、香港、新加坡等,高家庭社經背景的學生並沒有因為問題解決能力較低,而提高付費補習的可能。此外,在南韓及台灣還呈現相反的結果,家境良好的學生中,能力越好越可能參加付費補習,顯示菁英主義的現象。黃敏雄推測,當學業成績與未來的教育、職業機會高度相關,高社經父母為了確保子女能保持領先,不論孩子能力高低,都會積極提供付費補習機會。就免費補習而言,則只有 9 個國家顯示,高家庭社經背景的學生之中,問題解決能力較低者比較會去參加補習,包括荷蘭、加拿大、瑞典、澳洲、英國、丹麥、斯洛伐克、芬蘭及比利時。南韓與澳洲的低家庭社經背景學生,高能力者更常付費補習。波蘭、日本和澳門的低社經背景學生,高能力者更常參與免費型的補習。除了這幾個案例之外,對低家庭社經背景學生而言,不論是付費或是免費的補習,能力與補習沒有顯著關係。綜上數據,可得出幾項重要發現:首先,這項跨國研究證實,補習確實被用來發揮「彌補優勢」, 但僅出現在付費型態。高社經家庭的父母會花錢送孩子上補習班,搶救能力較差的孩子,因此高社經、低能力學生更常參加付費的課外補習。相較之下,免費課輔則被視為補充性工具,在絕大多數社會都未被高社經地位的父母當作彌補機制。在多數國家裡,功課不好的學生更常補習,特別是出身高社經家庭。因此,對許多國家而言,補習主要是「補救」的功能,「不是希望兒女搶第一,而是不要太落後」。 不過,在台灣及南韓,補習同時也扮演「使強者更強」的功能,「不但要不落人後,還要遙遙領先」。黃敏雄分析:「當教育機會均等越來越被強調,同時,在全球化之下社會競爭、貧富差距也更劇烈,這讓中上階級父母產生焦慮,擔心孩子不如人,導致下一代的階級地位下滑。」一旦其他學生都順利升學,自己的兒女卻可能沒有機會,負面影響太強大,資源較充裕的中產以上家長於是積極介入,透過補習或家教加強孩子的學業表現,進而延續他們的階級優勢。實證研究也顯示,階級差距仍然顯著存在,高社經家庭擁有更多資源拉孩子一把,而補習可能在其中發揮作用,重製了這種階級不平等。面對高度競爭下的社會階層差距,黃敏雄建議:「國外實驗性質的研究指出,一開始就預防落差是比較有效的策略,而不是等落差形成之後再去補救。」他認為,若政府能提供偏鄉或弱勢家庭高品質的 0-5 歲學前幼兒教育,並於孩童入學之後,輔以免費課輔資源,充分利用優質的線上課程,也許能減緩這種資源不對稱。然而,另一個讓人好奇的關鍵問題是:當補習成為教育競賽浪潮下的趨勢,家長憂心忡忡安排各式國英數的家教補習,是否真能為孩子成功打造未來?黃敏雄強調,影響個人未來經濟、生活層面,不單單是靠學科表現。過往的教育體制偏重課業成就,父母也多半在這種環境下養成;但在當前多元、高速變化的時代,「非認知能力」將有更關鍵的影響。例如,情緒管理、自律、勤勉盡責、積極主動、熱情、謙遜、好奇心、想像力、同理他人、關懷生命、有團隊精神、合作協商及自主學習等,即一般通稱的「軟實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許多父母心底放不下的期盼,但當社會需要的關鍵能力已逐漸改變,黃敏雄提醒:補習強化的只是學科考試的表現,不是全面性的認知能力。此外,要有健康而成功的人生,不能單靠認知能力,非認知能力會對孩子未來有更重要的影響力! |
2021搞笑野生動物攝影獎頒獎! 蛋疼猴、厭世鴿全上榜 | 上周五 (19), 搞笑野生動物攝影獎 (Comedy Wildlife Photography Awards) 公佈了今年的眾多得主們。一如喬伊森 - 希克斯 (Paul Joynson-Hicks) 在 7 年前創立這項攝影獎的初衷一樣,攤開今年的得獎名單,每張都令許多人笑得合不攏嘴。喬伊森 - 希克斯曾提到,他很希望透過這些樸實、輕鬆的照片,能深化全球在生態保育議題上的討論,甚至進一步讓更多人採取行動保護生態環境,搞笑野生動物攝影獎自己每年就會固定將盈餘的 10% 捐給精選的生態組織。今年,全球攝影師們投稿了超過 7,000 張照片,從中脫穎而出、拿下首獎的是由美國攝影師詹森 (Ken Jensen) 2016 年和家人一起到雲南時所拍下的照片《凹嗚!》(Ouch)。據詹森的說法,當時他和家人正走到一座位於森林中的橋上,附近的樹梢、橋梁附近爬滿了許多不怕人的猴子。照片中的這隻金絲猴,當下也正坐在一根支撐橋的鋼鐵上,擺出一個有點攻擊意味的姿勢,只是在詹森的鏡頭下,牠彷彿也遇上了所有男性的一生之痛 (慟) 但可千萬別以為詹森的「蛋疼猴」是今年唯一亮點,現在請吞下你口中的飲料、放下手邊忙著的工作,找個可以開懷大笑的地方,跟小隊長一起欣賞更多同樣值得一笑的照片吧!編註:本文照片在 2021/11/18 取得 Comedy Wildlife Photo Awards 2021 授權刊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Comedy Wildlife Photo Awards 2021 |
薩諾斯彈指後灰飛煙滅?科學家:漫威沒有遵守物理法則 | 你看過漫威 (Marvel) 電影《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 嗎?那你一定記得結尾的那個驚人轉折:大反派薩諾斯 (Thanos) 戴著金屬製的無限手套 (Infinity Gauntlet) 彈了個指,接著下一秒,全宇宙有一半的生命就此消逝。但當許多劇中的英雄和平凡人在畫面中化為灰燼時,不如其他觀眾揪心落淚,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 (Georgia Tech) 一名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助理教授巴姆拉 (Saad Bhamla) 與他的學生反倒糾結於一個小細節 —— 當薩諾斯戴著無限手套時,他真的有辦法彈指嗎?那彈指遵循的物理法則又會是什麼?根據這群影迷兼科學家最後做出的結論,也就是在本周三 (17) 發表於《英國皇家學會會報:介面》(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的研究顯示,薩諾斯究竟可不可以戴著無限手套彈指,答案是簡單而果斷的:不。Thanos' Infinity Gauntlet snap was impossible, according to scientists. https://t.co/5QjyEbhrD5 pic.twitter.com/EhuITfIZIN 科學家給出了果斷的答案:薩諾斯不能戴著無限手套彈指。在這份研究中,研究人員討論了真人彈指會運用到的摩擦力和其他相關機制。根據他們運用高速攝影和力感測器所進行的實驗結果顯示,彈指的速度極快,僅需約 7 毫秒 (1 毫秒為千分之一秒) 的時間即可完成,比眨眼還快上 20 多倍。其中,彈指的角加速度 (angular acceleration) 可達 160 萬弧度 / 秒平方,比起職業棒球選手的投擲還要大將近三倍。此外,為了了解彈指的關鍵,研究人員還測試了各種各樣的彈指,例如將膠帶貼在手上的不同部位,像是手腕及指關節,又或是在手部戴上不同材質的手套、縫衣服用的頂針等。最後他們注意到,彈指事實上擁有一個與摩擦力相關的機制:中指和拇指互相擠壓時會產生位能 (potential energy), 而當手指擦過彼此時,這股能量就會被瞬間釋放,形成彈指。因此,當相互作用的材質不同時,彈指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當手指戴上了橡膠頂針,手指間就有了過多的摩擦力,能量流失、彈指失敗;太光滑也同樣不是個好主意,因為如此便無法產生足夠的能量。所以,研究人員得到結論,最完美的是兩隻裸露的手指頭,能夠做出一個剛剛好的彈指。於是,「我們的結果顯示,因為他的金屬裝甲手指頭,薩諾斯沒辦法彈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學生,同時也是本文的第一作者阿查里亞 (Raghav Acharya) 開玩笑地表示:「所以,它的運作可能只是好萊塢特效,而不是實際的物理法則。抱歉暴雷了喔。」雖然啟發於電影中的設定,但這份研究或許將有助於改進真實世界,例如讓義肢的設計更完善,能夠進一步模擬人手的功能;此外,這或許也能激勵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像是討論彈指背後的人類學因素。「根據西元前 300 年的古希臘藝術,人類或許在那之前的數十萬年,就已經非常會彈指了,但我們現在才要對它進行科學上的研究。」助理教授巴姆拉表示:「這是我的實驗室中,唯一彈個指就能拿到數據的科學項目。」 |
疫情之後好孤單 COVID-19如何讓你沒朋友 | 面對 COVID-19 疫情,無論國內外,大家皆面臨了一個難題:孤獨,即使在網路上的互動有所增加,與彼此之間產生疏離的感覺仍很難避免,也不禁令人擔憂自己是否獲漸漸失去友誼關係或社交技能,但隨著封城、警戒等措施漸漸鬆綁,我們是否就能一步到位,走回原本的生活正軌?根據非營利媒體《對話》(The Conversation) 的一份調查,許多接受其訪問的澳洲人都表示,他們友誼的品質與規模都有所下降,而且不只是在疫情最高峰的期間,還包括封城結束後的幾個月。《華盛頓郵報》的報導則提到,現年 24 歲的女子賀西 (Hirsch) 如今常常狂發訊息到自己與五個朋友的群組內,而如果他們沒有在幾分鐘內回覆她,賀西便會開始感到擔憂,覺得自己是不是觸怒了他們,即使對方不斷保證沒有也一樣。最終,有些朋友還真的與賀西疏遠了一些,但不是因為生氣,是因為他們難以滿足她不斷的訊息需求。而以上兩者或許都是因為:人們斷開了與他人的連結,彼此間的關係偏離了原本的基準。每段友誼都有規律,例如出去的頻率、偏好的溝通媒介、會一起從事的活動,但當這些模式被打亂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精神病學家萊文 (Amir Levine) 表示,人的大腦便會發出警報,告訴自己正與對方斷開聯繫,「我們不喜歡這些警報,它們給人的感覺很差」。但有時候,人們不一定會意識到問題始於何時,只覺得不對勁、和朋友的互動「就是不一樣了」, 於是在防疫措施鬆綁、開始能正常互動後,這種感覺仍持續存在。《對話》的受訪者便透露:「每個人都變得孤僻...... 沒人想要出去玩了」、「我們還是有透過社群媒體和影音電話保持聯絡,但某種程度上依舊彼此疏離了。」有人則甚至產生了社交疲勞或社交冷漠,開始覺得與他人「面對面相處很累」, 其中一位受訪者表示:「COVID 給了我可以做自己的自由。現在一切都開始開放了,但我不想跟著出去。」而懷疑朋友對自己不高興也是同理。為此感到焦慮,本是件普遍的事,但 COVID-19 疫情卻加劇了它的嚴重度,因為人們的關係已經偏離了原本的規律。「當我們處於疫情和生存危機時,這樣的想法更有可能出現,」一名來自美國舊金山灣區 (Bay Area) 的社交專家維洛斯 (Kat Vellos) 指出:「如果你沒有聽說某人的消息,你就會想『他們是不是在生我的氣?有哪裡不對嗎?』」而斷開的友誼連結,也會導致社交圈的縮小,許多人在疫情期間「刪減」了一些聯絡人,並形容這是「有更多與親近的朋友共處的時間,少花一點心力在泛泛之交上」, 因為疫情壓力讓他們只想和自己關心的人聯繫。同時,對團體活動的限制,例如被改成線上的課程、被裁掉的臨時工作機會等,都讓人很難有機會建立新關係;此外,那些為了省錢而搬回家的人,也都體驗到了社交生活被打斷的感覺,他們花了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共處,而不是朋友或同事。那麼,由網路搭建起來的友誼又如何呢?網路總還是有好處的,社群媒體、線上遊戲、視訊通話等媒介讓人別無藉口,可以和遠方的朋友聯繫,《對話》的受訪者提到:「當我們被迫使用網路,我與朋友變得更加親近...... 不再像疫情之前,會拿很忙當藉口。」但整體來說,孤獨感還是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實際互動難以被替代,尤其是在一段關係的深淺不明時,朋友的作為與發言的含義,便很難被解讀,又或是可能被視為一種拒絕。《華盛頓郵報》便指出,一名 26 歲的自由作家卡洛斯 (Elsa Cavazos) 表示,當她發現朋友沒有那麼快按讚自己的貼文,或是在回訊息時減少使用表情符號,她便會開始感到緊張。然而這個問題或許是出在卡洛斯的解讀方式。精神病學家萊文就說到,當我們對未回覆的訊息產生錯誤的理解,將其判定為友誼即將毀滅的提示時,其實對方可能只是忙於工作、學校或是育兒之類的事。所以,疫情破壞了我們的友誼嗎?一名住在德國柏林的心理治療師克魯格 (Wolfgang Krüger) 告訴《德國之聲》, 答案同時是「對」與「不對」。克魯格曾經寫過一本探討友誼的書,他認為友誼區分為兩種:「親密」與「隨意」, 並形容後者是「基於共有的活動,像是一起在某個合唱團唱歌,做某個運動,或是在酒吧裡打牌」, 而在沒有這些活動的情況下,友誼便會漸行漸遠。但克魯格認為,COVID-19 疫情或許也增進了親密友誼的發展,「我們通常最多只會有三名摯友,」克魯格補充:「我們可以告訴這些人任何事情,我們完全信任他們,彼此之間有著很高的親密度。」而疫情限制可能會令感情升溫,因為身處危機,人們比以往更需要與彼此交談。也就是說,疫情終究改變了人們的互動,雖然網路有助於減少孤獨感、幫助鞏固現有的人際關係,但幫助有限,實際接觸所產生的連結仍無法替代。因此,《對話》提到,在人們加深自己對網路互動的依賴前,應該要謹記面對面社交的價值與樂趣,而且不能再將社交視為理所當然的一件事,要有意識地與老朋友見面,並在條件許可下,盡量與新的人邂逅。 |
幣圈狂潮席捲拍賣場 網友集資競標《美國憲法》 | 周四 (18) 晚上,蘇富比拍賣行 (Southeby's) 舉辦的拍賣會上出現了一份備受美國民眾矚目的拍品:1787 年印刷的《美國憲法》。無須多說,這份重量級的被許多私人藏家視為頭號目標,但這回除了彼此,這些私人藏家還得與一位強勁的對手競爭 —— 由眾多網友組成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憲法 DAO」(ConstitutionDAO, 註) 雖然成立僅一周多,可是憲法 DAO 在約 30 位核心出資者的領軍下,已經募集了一筆金額可觀的以太幣 (Ether), 打算要標下蘇富比拍賣的《美國憲法》,「讓《美國憲法》重新回到人民手中」。註:DAO 為「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Corporation」的縮寫,指的是一種立基於區塊鏈技術上的組織,其日常運作高度仰賴透明、已經編寫好的程式碼自動執行,組織成員則能透過投票來制定新規則,或是影響組織的經營方向。近年來,DAO 透明、去中心化的特色獲得了許多關注,部分人更將其譽為一種「全新的治理模式」。根據蘇富比的說法,這次拍賣的《美國憲法》是在 1787 年、於大陸會議和制憲會議前印刷,準備提供給與會代表們的版本,當時共印製了 500 份,可惜只有 13 份留存至今,其中 2 份掌握在私人藏家手上,剩餘皆已經被博物館、圖書館等機構收藏。蘇富比手上的這個版本,就是先前由美國收藏家高德曼 (Dorothy Goldman) 收藏的版本。鑑於這份文件的重要性及稀有性,蘇富比估計成交價將落在 1,5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4 億 2,074 萬 9,985 元) 至 2,0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5 億 6,099 萬 9,980 元) 間。至周四下午為止,憲法 DAO 上的集資金額已經超過 4,00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11 億 2,199 萬 9,960 元); 但更令人震驚的是,從公布計畫到累積出今日的金額,憲法 DAO 只花了約一周左右。上周,一群熱衷加密貨幣的網友偶然在視訊電話中聊起了蘇富比將拍賣《美國憲法》的消息,聊著聊著,一行人便決定成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憲法 DAO, 試試能否集眾人之力拍下這份憲法。不過早在任何人出資之前,憲法 DAO 就已經明確告知所有感興趣的人,這場挑戰帶有濃厚的公益色彩,「賺錢」並不在其目標之列。根據憲法 DAO 的說法,出資者買到的並非《美國憲法》的部分所有權,而是管理權,可以用來投票決定日後它要在哪裡展示、又該如何展示,唯一的限制是展示的機構必須要有專業能力可以妥善管理,其中「有意願讓公眾自由參觀,且足以負擔相關費用的機構將是上上之選」, 像美國知名的博物館機構史密森尼學會 (Smithsonian)、紐約公共圖書館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等皆在考慮之列。「我們要讓這份《美國憲法》停止繼續於私人藏家間易手,並讓它成為開放的公共資產。」其中一位出資者艾莉絲 (Alice Ma) 說道。至於所有權的部分,憲法 DAO 指出,屆時這份《美國憲法》將暫時歸於一間核心出資者成立的企業,直到憲法 DAO 制定出詳細的所有權規則為止。要是《美國憲法》不幸被口袋更深的買家拍走,那麼憲法 DAO 募集到的這筆鉅款將退回給所有出資的人。對於它們的計畫,憲法 DAO 無疑感到相當自豪,它們在官網上告訴大家:「去中心化和加密貨幣替人們創造了一個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享受自治、自主權的結構。我們用這項科技來保護、替人類治理史上最偉大的工具 ——《美國憲法》—— 添光再適合不過了。」雖然憲法 DAO 看似已經成功解決了錢的問題,但想要成功拍下《美國憲法》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蘇富比方面指出,目前在美國各州的法律中,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尚處在一個灰色地帶,因此憲法 DAO 想要在拍賣會上出價競標,「需盡速採取必要的法律步驟」; 此外,目前蘇富比也還未開放讓得標者以加密貨幣付款,意味著憲法 DAO 在付款前,還得先將加密貨幣換成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才行。不過,據憲法 DAO 的說法,付款不是大問題,它們已經找好合作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可以協助處理付款問題。周五 (19) 這天,拍賣結果出爐了:憲法 DAO 並未成功拍下《美國憲法》。然而,這次計畫緊湊的時程、募集到的大筆資金,依舊讓憲法 DAO 在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的發展史上留下了一筆紀錄。提供加密貨幣投資者顧問服務的顧問公司 Endaoment 執行長海格 (Robbie Heeger) 也表示,在大部分人眼中,加密貨幣、去中心化自治組織聽起來或許還是會令人霧煞煞,可是類似憲法 DAO 這樣募資購買罕見文件的案例,恰巧能讓大眾一窺這些新技術的面貌。「今日我們看到的是人們利用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來與一個國家的歷史建立情感連結,這是多酷的一件事啊!」 |
貓貓總是不正眼瞧我!研究:貓就算不看,也知道你在哪 | 上周三 (10), 一篇刊登於科學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 的研究指出,貓咪或許能夠利用聲音,去追蹤主人的位置,就算牠們的視野之中根本沒看到主人也一樣。甚至當主人出現在貓咪沒有預期到的地方的話,牠們還會感到驚訝 —— 因為家貓會創造「心理地圖」(mental maps), 並根據特定聲音來自的方向,來確認主人身在何處,這是一種此前不知道貓科動物也擁有的能力。本文作者,來自京都大學的博士聲高木佐保 (Saho Takagi) 指出,她一直以來都對貓的聽力,以及牠們朝不同方向擺動耳朵的能力很感興趣,「我看到一隻貓只有一只耳朵朝後傾斜,以此聆聽來自背後的聲音,就覺得牠們在聽聲音時,一定想了很多相關的事情」。高木佐保因此進行了一系列實驗,「這次,我研究牠們是否會透過聲音,來標記出主人在空間中的所在位置」。於是,共 50 隻受試的家貓,在實驗過程中被單獨關在一個房間,研究人員於房間外的不同地點播放錄音,內容是主人或陌生人呼喊貓的名字,他們將此稱為「跟瞬間移動一樣的狀況」。舉例來說,當一側的播放器用主人的聲音大喊「花花!」, 那麼對於小貓花花而言,主人大概很靠近自己;然而,當另一個房間也大喊「花花!」時,花花便會表現出驚訝的樣子,因為聲音似乎沒有來自牠本來預期的位置。研究結果發現,貓咪可以透過聲音的線索,在心中構築出人類夥伴的位置,作者高木佐保於是指出:「貓咪擁有在心中將看不見的事物想像出來的能力,比起我們所以為的,牠們 (可能) 擁有更深奧的心智能力。」「一般來說,人們認為貓咪對主人的興趣,不如狗狗對主人的興趣,但事實證明,牠們在心裡描繪出了主人的無形存在。」事實上,在動物的世界中,可不只有貓能夠追蹤不在視線範圍內的事物 —— 這是一種被稱為「物體恆存」(object permanence, 註) 的能力。在人類當中,通常八個月大的小孩便會開始建構這樣的思維,而靈長類動物,例如大猩猩,又或是松鴉 (Garrulus glandarius)、懶熊、狐獴以及家犬等,也都有同樣的概念,這是一道重要橋樑,能夠聯繫更高階認知過程,例如計畫能力與想像力。註:為心理學用語,意指當物體無法被感官察覺時,其本身仍然存在的概念。但另一方面,根據《衛報》報導,英國生物學家塔博 (Roger Tabor) 則表示,他對於貓咪擁有這種能力感到不意外,「對於動作的警覺性 —— 追蹤自己看不見的事物 —— 是貓咪生存中很重要的一環」。塔博指出,在貓咪狩獵時,這會是很重要的技能,「如果不能透過牠們的心靈之眼使用線索 —— 例如偶然的沙沙聲響 —— 那麼貓咪要如何才能知道位置、捕捉到在草地裡跑竄的田鼠?」而對於家養的貓咪來說,主人則是牠們生命中極其關鍵的角色,是「食物和安全的來源,所以他們在哪裡也非常重要」。不過,無論這項研究結果到底是出人意料,還是毫不出奇,作者高木佐保總結,構築心理地圖是「複雜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徵」, 因此她的論述或許能夠提供新的見解,並有助於未來其他和貓科動物大腦有關的研究。同時,這大概證明了一件事:貓咪比我們認為的更有洞察力,而且「聽到」的事物也更多...... 不過關於牠們是否選擇要聽人類說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我沒消失、一切都很好」彭帥透過中國官媒向世界報平安? | 本周三 (17), 中國官媒《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 在 Twitter 上發布了一封「來自彭帥」的信,指稱這是要給國際女子網球協會 (WTA) 主席的訊息。信中,這位失去下落長達兩周的網球好手強調自己很好、沒有消失,還暗示國際女子網球協會不要再插手她的事。這封信名義上的收件人 —— 國際女子網球協會主席西蒙 (Steve Simon)—— 在聲明中表示,他「很難相信」這封信是由彭帥所寫,或是有經過她的授意,因為他此前曾透過各種管道不斷聯繫對方,但始終沒有成功。回顧今年 11 月 2 日,彭帥於個人微博帳號上公開控訴,自己「被迫」和前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發生性關係,時間橫跨十餘年。然而這則貼文卻在發布後的半小時內便遭到刪除,彭帥本人則從此自公眾眼前消失,而即使內文截圖在中國社群平台和私人聊天群組一度快速擴散,但還是很快便遭到審查,相關發言也通通被刪除。時至今日,彭帥擁有近 60 萬粉絲的微博帳號依然存在,可是無法直接從該平台上搜尋,最新貼文則停留在今年 1 月 8 日,是她的生日動態。也因此,這封由《中國環球電視網》發布的「來自彭帥」、「給國際女子網球協會主席西蒙」的信,便格外啟人疑竇,尤其內文除了表示「我沒有消失」、「沒有不安全」以外,還補充自己「只是在家裡休息,一切都很好」。此外,由於國際女子網球協會才在上周日 (14) 公開呼籲中國政府應該對彭帥遭性侵一案進行調查,所以信件還提及此事「不是真的」, 並暗示國際女子網球協會不要再插手她的事。「如果國際女子網球協會要繼續發布與我有關的新聞,請先與我進行核實,並經由我同意後再公開。身為一名職業網球選手,我感謝各位的陪伴與關切。」最後,「彭帥」還替中國網球界打了一下廣告:「在未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能夠向你們大家推廣中國網球。我希望中國網球未來能更上一層樓。」這封信在釋出後隨即引出諸多質疑,例如雖然指名是要給國際女子網球協會主席西蒙,但開頭卻沒有提及他,而是「哈囉大家好,我是彭帥」; 同時,內文的第二行中間處則出現了打字的游標,代表這封「信」或許根本沒有經過寄出的階段,可能只是郵件草稿,或甚至只是文件檔的截圖。國際女子網球協會主席西蒙表示,這封信「只引起了我對彭帥安危和去向的擔憂」。「國際女子網球協會以及全世界都需要獨立且可信的證據,來證明她的確是安全的。」西蒙重申,彭帥的性侵指控必須「在完全透明且不須經過審查的狀況下」受到調查,「女性的聲音需要被聽到以及被尊重,而不是被審查或被命令」。事實上,除了國際女子網球協會以外,最近網球界其他知名好手,也都陸續跳出來在 Twitter 上為彭帥發聲。例如日籍網球好手大坂直美 (大坂なおみ,Naomi Osaka) 就在本周二 (16) 寫道:「無論如何,審查制度永遠都是不對的,我希望彭帥和她的家人平安。我對於目前的狀況感到震驚,僅致上我的愛,並照亮她的路途」, 還在貼文中加入標籤「# 彭帥在哪裡」(#WhereIsPengShuai)。今年已屆 78 歲的美國網球好手比莉・珍・金 (Billie Jean King) 也公開表示「希望彭帥是安全的,她做出的指控也能受到完整的調查」; 前世界單打排名第一的美籍選手艾芙特 (Chris Evert) 則傳達了自己的憂慮:「這些指控非常令人擔憂。」「我從彭帥 14 歲的時候就認識她了,我們全部的人應該都要有所警覺,這是很嚴重的事:她人在哪裡?她安全嗎?任何消息都好。」另一方面,根據 CNN 報導,中國在周三的例行記者會上,選擇迴避了有關於彭帥事件的提問。當記者提到國際女子網球協會對彭帥安危和去向的擔憂,以及中國政府是否有預計要採取任何行動時,該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這「不是外交議題」, 並拒絕做出進一步的回答。而在媒體仍持續追問下,趙立堅最後直問「你們認為外交部發言人是萬能的嗎?」並建議記者應該直接去找「有關部門」發問,即使現場人員也已經指出,它們曾向中國公安部詢問相同的問題,但一樣得不到答案。 |
中國黑手擋不住 異議藝術家巴丟草義大利辦個展 | 上周六 (13), 中國異議藝術家巴丟草 (註) 人生第一場個展,順利於義大利北部城市布雷西亞 (Brescia) 開幕。於他個人而言,這場展覽深具意義,不僅是因為這是他藝術生涯中的首場個展,更因為這場展覽差點重蹈三年前的覆轍,幾乎就要在中國黑手下被取消。上個月,中國駐義大利大使館的官員向布雷西亞市長寄出了抗議信,要求市長取消巴丟草的展覽,否則恐將「損害中國、義大利間的友好關係」。所幸,布雷西亞市長頂住了中國的壓力,遠赴海外辦展的巴丟草也才有機會一圓自己的個展夢。註:巴丟草為其藝名。早年,巴丟草曾在中國另一位異議藝術家艾未未身旁擔任助手。隨後因為一起列車事故的緣故,巴丟草轉型成為一位在網路上匿名創作諷刺中國時政的漫畫家,舉凡天安門事件、中國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處置等都曾是他的創作題材,讓他一時之間聲名鵲起,匿名創作的慣例也讓他獲得了「中國班克斯」(Banksy, 註) 的稱號。然而,激進的創作風格固然為巴丟草贏得名聲,但他也因此付出代價,不管是在網路或現實世界,都不乏被騷擾、威脅的經驗,甚至連他住在上海的家人也難以倖免。原本,巴丟草在 2018 年時就可以一圓舉辦個展的夢想,只是萬萬沒想到,這場預計於香港舉辦的展覽卻因為巴丟草和他的家人在策展期間多次遭中國政府「關心」, 因此主辦單位出於「擔心中國政府對巴丟草的威脅」, 臨時宣布取消巴丟草的個展。「因為我的藝術總是聚焦在中國國內的人權問題,...... 這就讓我幾乎成了 (中國政府) 的頭號敵人,它們封鎖我、騷擾我和我的家人,威脅經常和我合作的人。」巴丟草在今年舉辦個展前表示:「這就是為什麼對我來說,很難有機會在藝廊,或是像布雷西亞市立博物館這樣的場地舉辦展覽的原因。」註:在 2019 年以前,巴丟草都以匿名的方式低調活動。但 2018 年個展突遭取消的事件,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已經為當局所知,遂於 2019 年於一部紀錄片中自揭身份。這次,中國官方也企圖採取類似的手法干預巴丟草的展覽。在寄給布雷西亞市長德爾博諾 (Emilio Del Bono) 的信中,中國官員指控巴丟草的作品「充滿反中謊言,既扭曲事實又散播假資訊,恐將誤導義大利民眾的認知,且傷及中國人的感情」, 要求德爾博諾取消這場展覽。同樣讀了信的布雷西亞市副市長卡斯泰萊蒂 (Laura Castelletti) 表示,她對中方的不滿感到很訝異,甚至「把信整整讀了兩遍」, 同時批評中國的行為形同侵犯了一座城市在藝術文化領域的決策。經過商討後,市長德爾博諾拒絕了中國的要求,並說:「在民主國家當中,掌權者很常被譴責或是嘲笑,這本來就是民主規則的一部分。藝術永遠不該受到譴責。」協助巴丟草策展的義大利策展人利坦布利斯 (Elettra Stamboulis) 則提到,整個溝通過程當中,一行人其實多少都有點戰戰兢兢,畢竟從這次事件中,他們都清楚意識到強權政府永遠有更多讓異議藝術家保持沉默的手段。雖然個展差點取消,不過也多虧這次插曲,布雷西亞市立博物館、當地政治人物,紛紛將巴丟草的個展「中國 (沒有) 近在眼前」(China is (not) near) 視為言論自由的象徵之一,無形中也增加這場展覽的知名度。生涯不乏展覽臨時遭取消經驗的巴丟草,也對事情的走向感到喜出望外,他說:「身為一位藝術家,多年來我在中國、香港,甚至是澳洲等地方都曾遇過作品被監管的經驗。」「我很少能有像這樣的機會,可以在 (實體) 展覽中公開展示我的作品,因為很多藝廊、策展人或是博物館,都擔心展示我的藝術品會危及他們在中國的市場。」《紐約時報》指出,這場個展就像是巴丟草藝術生涯的縮影,展品相當多元,包含了油畫、雕塑、表演藝術等形式,指涉的時事遠從 1989 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2014 年的香港雨傘運動,到去年的 COVID-19 都包含在內。展覽開幕當天,巴丟草本人也化身為其中一件展品,親自坐在一張酷刑椅上,閱讀一本武漢市民在 COVID-19 期間撰寫的日記,紀念這座最早爆發出 COVID-19 疫情的城市。巴丟草提到,他很期待藉著這場展覽接觸不一樣的觀眾。「當人們走進藝廊、博物館時,大家會期待看到和線上作品不一樣的東西,」巴丟草指出:「像這樣的機構繼承了權力和正統性,因此如果能在這樣的空間中辦展覽,那麼你算是享有了一定的特權。」至於布雷西亞博物館基金會 (Brescia Musei Foundation) 主席巴佐利 (Francesca Bazoli) 也十分樂見巴丟草的展覽順利開幕,他說:「我們從未想過要取消這場展覽,我們相信現代藝術作為一種強而有力、啟發人心的工具,能堅定地傳達肯定與言論自由的信念。」「我們並非因為巴丟草是一名中國異議人士而邀請他,我們邀請他是因為他是一位向我們展示如何使用藝術作為批判工具的藝術家。這是一場文化行動,而非政治行動。」 |
啊啊啊啊啊大黃蜂來了!研究:蜜蜂也會「尖叫呼救」 | 在遇到敵人時,出於本能反應,很多動物都會尖叫呼救,例如人類和鳥類都是如此。但現在一份研究表明,或許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蜜蜂中的「東方蜜蜂」(Apis cerana) 也會這麼做。但不同於其他動物,東方蜜蜂不是用嘴巴「尖叫」, 而是用牠們的身體 —— 當遇上大黃蜂 (Vespa soror) 靠近並威脅到自己的領地時,牠們會將腹部抬起,一邊逃跑、一邊震動翅膀與胸部,並因此發出如同尖叫般的噪音。這份研究於上周三 (10) 公布在期刊《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上,裡頭將東方蜜蜂這種獨特的聲波訊號稱為「反捕食者適應鳴叫」(antipredator pipe, 註), 並進一步簡單解釋為「蜜蜂的尖叫」。註:「反捕食者適應」是指生物演化出的一系列功能,好讓牠們能在被掠食者捕食時進行逃脫或反擊。「這就像是尖叫聲,」沒有參與此項研究的美國俄亥俄州中央州立大學 (Central State University) 蜜蜂專家李紅梅 (Hongmei Li-Byarlay) 補充,她的同仁在觀察同樣的聲音後,將它們稱之為「哭喊」。東方蜜蜂看到大黃蜂出現之所以會如此「驚慌失措」, 其實是因為牠們看到天敵了。一般來說,大黃蜂常成群結隊地進行狩獵,只要數個小時就可以毀掉一個蜜蜂巢,牠們會捕食蜜蜂的幼蟲、斬首成蜂,然後將牠們的身體和蛹都帶回巢穴,餵給自己的後代。本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國麻州威爾斯利學院 (Wellesley College) 行為生態學家馬蒂拉 (Heather Mattila) 指出,2013 年時她人在越南進行東方蜜蜂的相關研究,這是她第一次注意到牠們的「尖叫聲」。馬蒂拉發現,當大黃蜂很靠近蜂巢時,蜂巢會發出某種聲音,但她此前已經研究過西方蜜蜂 (Apis mellifera) 長達 24 年,聽過各種嗡鳴,但沒有一個如此大聲、又如此狂躁。當大黃蜂靠近蜂巢時,東方蜜蜂便會發出大聲又狂躁的「尖叫」。因此,馬蒂拉將錄音器材放置在蜂巢裡,蜂巢入口則架設了攝影機,準備紀錄東方蜜蜂形塑出的音景 (soundscapes)。同時,因為大黃蜂如直升機般的嗡嗡聲,常常蓋過東方蜜蜂的聲音,所以馬蒂拉還記錄了蜂巢對於塗抹大黃蜂費洛蒙的紙會有怎樣的反應。隨後,她把這些紀錄都帶回了美國,並在 30 個小時的蜜蜂噪音中,找出了關鍵的刺耳嗡鳴,就如同靈長類、鳥類等動物,這樣的「尖叫聲」有著類似的特徵,包括無法預測的音頻,以及特別大的音量。此後數個月,馬蒂拉接著將蜂巢內與蜂巢外的紀錄相比對,看看能不能找出一個特定的時間,能夠在兩邊都同時聽到這種「尖叫聲」, 並可以鎖定其中一隻蜜蜂。最終,她注意到一隻蜂巢外的工蜂,在接近大黃蜂費洛蒙紙時變得十分激動,還把自己的腹部高高抬起、發出「尖叫聲」; 與此同時,蜂巢內部也出現了類似的反應。研究指出,尤其是當大黃蜂徘迴在蜂巢入口時,這種「尖叫聲」將來到巔峰,「我們的研究顯示,如果沒有大黃蜂的話,蜜蜂是不會發出這種聲音的。對小隻一點的大黃蜂,牠們的反應也不會這麼頻繁,可是 (當牠們) 聞到一隻大型的大黃蜂 (但沒有目擊) 的話,反應就會變多,而如果大黃蜂直接在牠們的巢穴外,聲音是最大的。」馬蒂拉如此表示。同時,研究者推測,這種「尖叫聲」應該是作為警報訊號,因為東方蜜蜂隨後會聚集在蜂巢外頭,對大黃蜂展開防禦行動。但目前現有的數據僅能確定「尖叫聲」與大黃蜂來襲有關,精準且確切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此外,東方蜜蜂在發出聲音時還會暴露身上的腺體、釋放費洛蒙,針對這一點,研究人員也希望能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了解其實際用途,又或是東方蜜蜂還有沒有其他召集夥伴、共同抵禦外敵的溝通方式。 |
17萬人、6萬流浪犬同住一島 關島那看不見盡頭的浪浪難題 | 關島居民伊瓦內斯 (Nicholas Ibanez) 的一天,大約在早上 8 點以前就開始了。每天早上,伊瓦內斯都會帶著一杯咖啡坐進卡車裡,開著卡車在島上巡視,尋找適合設陷阱的地方,好讓他能在與流浪犬的戰爭中佔據上風。然而,身為關島上唯一一位捕狗人,他的對手是島上超過 3 萬隻的流浪狗 —— 不管他怎樣努力,流浪狗彷彿沒有捕完的一天。「有太多議題以及太多動物了,總是有事等著你去處理。」伊瓦內斯有些無奈地補充:「捕狗有時很危險,我從來沒被咬過,但我是一點都不想被咬啦。」關島是太平洋中間一座隸屬於美國的小島,島上住著約 17 萬人,以及成千上萬隻的野狗 —— 沒有人具體知道究竟有多少隻,有些數字估計約在 2、3 萬隻左右,有些則稱實際數字上看 6 萬。不論確切數字是多少,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多到難以想像的野狗已經成了關島的一大問題,牠們會在高速公路上追著汽車跑,會跑去攻擊人們飼養的寵物,有時就連路人都不放過,讓當地居民非常苦惱。關注關島流浪狗問題多年的組織布尼飛行計畫 (Boonie Flight Project) 指出,在二戰期間,美國為了軍事需求,帶了上百隻狗狗來到關島,可是在戰爭結束後,很多狗狗並未隨著美軍一同離開,反而被留在當地,而在未獲得妥善管理的情況下,如今牠們的後代,已經成為關島的一大隱憂。這些狗狗除了危害人身安全,居民們也擔心牠們會成為狂犬病的溫床 —— 這並非杞人憂天,在 1967 年,關島就曾爆發一波狂犬病疫情,當時政府一度使出毒餌、派人朝狗開槍等方法,竭盡全力試圖壓制疫情。「狂犬病對我們是個很真實的威脅。」關島動物收容所「關島動物需要幫忙」(Guam Animals in Need) 的所長哈德利 (Alison Hadley) 說道。從那時起,關島的流浪狗問題就一直沒有真正地被解決過。關切流浪狗議題的民眾指出,免費或是廉價的結紮計畫是解決流浪狗問題的根本之道,偏偏多年來,關島一直都缺乏獸醫師,為寵物結紮的觀念也不普及,使得流浪狗問題一直無法根治。「在關島,每件事都缺錢。」動物收容所「關島動物需要幫忙」的董事長魯爾 (Cyrus Luhr) 提到,流浪狗無法一勞永逸解決的一項副作用,就是讓島上的捕狗人壓力很大:「這個工作 (捕狗) 很困難,折磨了許多動保單位的官員...... 老是有緊急狀況需要處理。」在這部影片當中,裡頭的流浪狗群就是先前倍受關島民眾關注的狗群影片。今年夏天,有民眾在機場旁的一座廢棄小屋附近,發現了約 50 隻流浪狗聚在一塊的畫面。這部影片經上傳後,在關島鬧得沸沸揚揚,居民們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流浪狗這個老問題上。「情況已經失控了,已經完全無法控制,」轄區涵蓋機場周遭地區的巴里加達村村長布拉斯 (June Blas) 表示:「這對人民的生命是個威脅,我們需要幫忙,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雖然人人都知道不能放置不管,可是該如何處理,居民們卻分成立場鮮明的兩派。激進的一方主張應該射殺、毒殺流浪狗,但溫和的一方反而主張應該要循序漸進,用結紮等方式逐漸控制流浪狗的數量。「島上有人很討厭流浪狗,有人想要...... 射殺或是毒殺狗;但也有人表示『OK, 我們一起來安排時間表,好好餵食流浪狗吧。』」住在關島上的護士康寧漢 (Julie Cunningham) 說道。現年 59 歲的布拉斯 (Rosie Blas) 就住在最近被人發現聚集了很多流浪狗的廢棄小屋附近,近來她很常發現有人到她家附近餵流浪狗,而且百勸不聽,讓她相當苦惱。「我曾經告訴其中一個餵狗的人,我說我知道他們很想照顧狗狗的心,可是你們這麼做形同危害了住在周遭的居民,」布拉斯在受訪時告訴記者:「我告訴她 (你們餵狗), 面對危險的是住在附近的人們,不是他們。」然而,對於這些餵狗的人來說,居民的抱怨也讓他們很無奈,因為他們其實是在幫忙解決問題。瓜漢寵物之足 (Guahan Paws for Pets) 就是其中一個遭居民抱怨的組織,但根據該組織的說法,他們餵狗其實是為了博取狗狗的信任,好順利救援牠們,為牠們結紮、接種疫苗,接著送離關島讓人們領養 —— 事實上,近來有不少動保組織都採取類似的做法,布尼飛行計畫也是其中之一,被他們送走的狗狗們分別在德州、紐約州、印第安納州等地方找到新家。在餵狗行為遭居民抱怨後,瓜漢寵物之足的志工威廉姆斯 (Jennifer Williams) 等人與政府協商,會後一行人同意暫停餵食幾天,但也表達希望能與政府合作處理流浪狗問題的意願 —— 這也包括了機場附近約 50 餘隻的流浪狗群。目前並不清楚雙方是否有展開合作,但有志工指出,當局宣稱它們有縝密的計畫,包括要與動保部門合作設陷阱捕狗,再將狗兒帶往動物收容所。然而,有些志工認為此計畫成效堪慮,一來是動物收容所早已「狗」滿為患,二來則是在當局誓言要處理問題後好幾天,影片中的狗群依舊在當地徘徊,狀況看來沒什麼改善的跡象。除此之外,關島政府也計劃要擴編動保部門,議會最近則在狗群聚集的影片瘋傳後,決定將動物收容所的年度預算從每年 15 萬美元 (折台幣約 420 萬 9,000 元), 增加至每年 6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1,683 萬 6,000 元)。但在這些做法生效之前,捕狗的任務還是有一大部分得落在捕狗人伊瓦內斯的身上,而這陣子可以說是他從業以來最艱困的一段時期。最近他開始等到晚上才出門設陷阱、捕狗,因為在白天,有一小部分動保人士會故意跑來妨礙他工作,嚇跑伊瓦內斯打算抓的流浪狗,「最近我開始遇上麻煩...... 我真的很害怕,我不是壞人,下令扣扳機的人不是我。」現在,伊瓦內斯仍在學著面對複雜的情緒,「你很常得面對這些,有時是人們看到你捕狗時產生的情緒,有時是你自己看到動物生病、死去或是受虐時產生的情緒」。「但它們不會影響我。你得學習處理它們,否則這份工作就不適合你。」 |
【地球圖書館】如果有一天我只是昏過去了 會不會不小心被帶去活埋? | 好,我要進一步問清楚,你的意思是指你不想被活埋,對吧?瞭解。算你走運,不是生活在古早年代 (20 世紀之前)。畢竟說到宣告死訊這件事,當年的醫生有不少誤判的例子。他們用來判定你是否死透的方法不但簡陋,簡直嚇死人。以下舉幾個有趣的檢視方法,大家把它們當成笑話聽聽就好。我最愛的一個方式則是:如果你因此醒來、恢復呼吸,或是對這些「測試」有任何肉眼可見的反應,那麼哈利路亞!你還沒死,只是少了一塊肉,剛剛戳進你心臟的針這時才要了你的命。編註:會使醋酸鉛 (Lead (II) acetate) 變黑的其實是硫化氫 (Hydrogen sulfide), 兩者反應後產生硫化鉛 (Lead (II) sulfide)。化學反應式如下所示 。Pb (CH3COO)+HS→PbS+2 CHCOOH 沒經歷戳刺虐待、刀削煙燻的可憐人呢?以及直接被宣告死亡,抬去埋葬的人呢?就拿 16 世紀的馬修。瓦爾 (Matthew Wall) 當例子吧。他很幸運,抬棺的人途中踩到濕葉子滑倒,使棺材掉到地上。據說棺材落地時,馬修醒來了,並趕緊敲蓋子請人放他出來。直到今天,每到十月二號,當地都會過老人節,慶祝馬修死而復生。對了,他後來又多活了 24 年。就是因為有這些故事,某些文化才會有活埋恐懼症。當年馬修。瓦爾的「屍體」還沒下葬,但安傑羅。海斯 (Angelo Hays) 就沒那麼走運了。1937 年 —— 沒錯,1937 年也不是未開化年代,但至少離你出生年份很遠 —— 法國人安傑羅。海斯騎機車出事。醫生因為摸不到脈搏,便宣告他死亡。他很快就被下葬,甚至連父母都來不及看看他變形的身軀。要不是壽險公司覺得事有蹊蹺,安傑羅可能就真的永遠不見天日了。安傑羅入土兩天後,警方挖出屍體調查,當時這具「屍體」竟然還有溫度,安傑羅還活著。醫界認為,安傑羅只是陷入重度昏迷,因此呼吸異常緩慢,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埋在地底才沒有窒息。安傑羅後來康復,安享天年,甚至還發明了附有無線電傳輸器和馬桶的「安全棺材」。幸好,現在是 21 世紀,如果你今天陷入昏迷,醫院有各式各樣的方法確定你是否真的死亡,才會讓你下葬。雖然檢驗結果顯示你技術上而言還活著,但你的狀態恐怕對你或家屬而言都不是好事。電視、電影常將「昏迷」當成「腦死」。「克蘿伊是我的真愛,現在卻陷入昏迷,永遠不會再醒來。我得決定是不是要關掉維生設備。」好萊塢電影中的醫學解釋,會讓人以為兩種狀況一樣,離死亡都只有一步之遙。錯!如果可以選擇,你絕對不希望腦死 (老實說,昏迷和腦死兩種狀況都不妙)。一旦腦死,絕對不可能甦醒。你不只會失去創造記憶、控制行為能力、思考、說話的上層腦功能,下層腦掌管的非自主性功能也會喪失作用,亦即失去控制心跳、呼吸、體溫和反射動作等維生機制。大腦控制了許多身體功能,你才不必隨時提醒自己「要活著,要活著......」。如果腦死,這些機能都由醫院設備如呼吸器和導管協助控制。因此腦死無法復原,腦死就是死了,沒有任何灰色地帶 (這是和腦子有關的笑話), 只有腦死和不是腦死的分別。然而,昏迷在法律上的定義是人依然活跳跳的,也就是說,昏迷者的大腦仍有持續作用,醫生可以靠觀察腦波的活動和你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加以測量。換句話說,你的身體繼續呼吸,你依舊有心跳等等。更棒的是,你有機會醒來且恢復意識。好,如果我重度昏迷呢?會不會有人關掉維生設備,把我送進太平間呢?我會不會在棺材裡繼續昏迷?不會。現在有各式各樣的科學檢驗方法,能確定病患不只是昏迷,而是真正的腦死。其中幾項包括:除非通過多項測試,否則醫生不會宣布腦死,而且腦死必須經由一位以上醫生判定。要經過多重的檢測和深度的體檢,醫生才能宣布你從「昏迷患者」成為「腦死」狀態。現在不再只是有人拿針戳心臟,或是潦草寫著「我真的死了」的紙張,就能宣告死亡。如果你還沒腦死,就不太可能逃過各種測試,只是昏迷就被送出醫院。即使真的發生了,就我所認識的那些殯儀館工作人員和法醫們,也不可能看不出活人和屍體的差別。從業以來,我已經見過幾千具遺體,告訴你,死人從各方面看來都是徹頭徹尾地死透透了。雖然我的話可能無法安慰你,也稍嫌不夠科學,但我有信心,你不會碰上這種事情。從「恐怖死法清單」上,你可以刪掉「昏迷卻遭到活埋」, 把這項移到「恐怖的地鼠意外」之後。本文摘自摘自凱特琳。道堤作品《死後,貓會吃掉我的眼睛嗎?: 渺小人類面對死亡的巨大提問》, 繁體中文版由悅知文化代理、林師祺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
花了52年才偵破的美國懸案 偷走銀行4,721萬的行員到底在哪? | 1969 年 7 月 11 日,美國俄亥俄州城市克里夫蘭 (Cleveland) 發生了一起驚天竊案 —— 社會國家銀行 (Society National Bank) 一名年輕出納員康拉德 (Theodore J. Conrad) 偷走了 21 萬 5,000 美元,隨後消失無蹤。這筆金額換算成現在的幣值約 170 萬美元 (折台幣約 4,721 萬元), 如此鉅額、如此膽大行徑,理論上應該很快就找到兇手,最終卻成了延續數十年的巨大謎團,讓參與其中的調查人員耿耿於懷。直到上周五 (12), 美國司法部下轄的法警局 (Marshals Service) 宣布,它們終於偵破了這起竊案。其中,領銜調查人員之一埃利奧特 (Marshal Peter Elliott) 甚至是從自己的爸爸 —— 已逝的退休法警約翰 (John K. Elliott)—— 手中承繼了這個案子,埃利奧特透露,父親在世時始終都非常想要找出這名大膽小偷的下落。根據當年的調查顯示,竊案發生時,康拉德年僅 20 歲。那是一個普通的周五傍晚,他用紙袋裝著從金庫偷來的大批鈔票,在銀行關門後悠哉地離去,他的同事直到隔周一上班時間才發現錢不見了,康拉德則不知去向。這樁奇怪的懸案自此引發了超過半世紀的搜捕行動,甚至曾經成為美國電視節目《美國頭號通緝犯》(America's Most Wanted)、《未解謎團》(Unsolved Mysteries) 等討論的主題。One of America’s Most Wanted Fugitives Identified After 52 Years. Mystery solved of Ted Conrad, who pulled off one of the biggest bank robberies in Cleveland, Ohio history. pic.twitter.com/Jg4cbDmkfH 時隔 52 年,美國法警局終於在上周五宣布找到康拉德的下落。法警局表示,康拉德當年似乎很喜歡一部描述銀行搶案的 1968 年犯罪電影《龍鳳鬥智》(The Thomas Crown Affair), 並於準備犯罪的期間,看了不下十幾遍,還跟朋友分享過自己的竊盜計畫,並吹噓這做起來有多簡單。但即使法警局知道如此的細節,卻從來沒弄懂康拉德到底如何消失無蹤、人又是跑去了哪裡,直到最近,才確定他改名換姓為湯瑪士・蘭德爾 (Thomas Randele), 並在犯後接連逃去華盛頓特區 (Washington DC)、洛杉磯 (Los Angeles) 等地。直到 1970 年,康拉德跑到了麻州,並落腳於波士頓 (Boston) 郊區的城鎮林菲爾德 (Lynnfield), 距離犯罪地點大約 1,000 公里。「蘭德爾」於 1982 年結婚,與妻子凱西 (Kathy Randele) 育有一名女兒,在過去 40 年間一直是一名高爾夫選手、教練,以及二手豪華汽車經銷商,平常喜歡看犯罪影集《重返犯罪現場》(NCIS), 以及其他類似的電視節目。最令人訝異的是,「蘭德爾」其實頗受當地警方和其他執法人員的喜愛,「你知道的,那可能就是為什麼我們之前無法抓到他,因為他是個守法的公民」, 領銜調查人員埃利奧特如此表示。而這樁停擺數十年的懸案之所以終於真相大白,則是因為「蘭德爾」已經死了 —— 他在今年五月時因為肺癌而過世,調查人員在看到「蘭德爾」的訃聞時,才突然拼湊起了所有的證據。埃利奧特拒絕透露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注意到了訃聞,但指出上面和康拉德的真實人生十分相似,例如他的真實生日是 1949 年 7 月 10 日,訃聞中「蘭德爾」的生日則是 1947 年 7 月 10 日。還有,康拉德的父母,與「蘭德爾」父母的名字幾乎一模一樣;母校新罕布夏州的新英格蘭學院 (New England College), 以及出生地科羅拉多州丹佛郡 (Denver) 也都是一致的。而最關鍵的證據則十足諷刺,調查人員發現康拉德大學申請文件上的簽名,和「蘭德爾」在 2014 年簽署的破產文件,兩者筆跡十分相似,這才確定兩者確實是同一人。於是,領銜調查的埃利奧特找上了「蘭德爾」的家人,他們其實早在康拉德臨終前就從他口中得知了真相,但沒有向警方告發他。埃利奧特表示:「我為他們感到很抱歉,因為他們從來不知道自己父親 / 丈夫的真面目,而且還有,你知道的,他們一直使用假名在生活。」「蘭德爾」的遺孀凱西則在一場採訪中表示,他們一家至今仍在哀悼「蘭德爾」的離世,他是一名很棒的父親,但除此之外拒絕做出更多評論。雖然找到了兇手,但其實竊案的一些細節,包括鈔票的面額,以及康拉德究竟是如何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離開銀行,都還不清楚,不過埃利奧特指出銀行的戒備並不森嚴,當年甚至沒有紀錄員工的指紋。不過至少兇手已經找到了,眾人已經離當年的真相更進一步 —— 埃利奧特對此尤其感到欣慰:「我的父親從未停止尋找康拉德,直到他於 2020 年去世之前,他都很想要完結這個案子。」「我希望,在知道他所屬的美國法警局揭開了這個數十年的謎團後,我的父親如今能夠稍微感到安息。」 |
美國解封迎報復性消費 黑五購物季拉長戰線 | 「40 呎海運貨櫃從疫情之前 2,000 美元,疫情期間一度漲到 2 萬多美元,每樣東西都會變貴,而且變數多。」來自台灣、人在矽谷的專利法律師和創業家戴志成,也是微波爐保濕蓋專利發明人,他有不只一項產品打入美國零售商,包括在連鎖超市喜互惠 (Safeway) 1,500 家門市實地鋪貨,從創意研發、亞洲生產、運到美國銷售的經驗,讓他經常關注貨運與零售業。第一手消息還告訴他,「中國電力短缺影響生產,貨櫃裝不滿,貨櫃長期費率會跌破 5,000 美元」。倉儲量販店好市多 (Costco) 財務長蓋蘭提 (Richard Galanti) 在公布今年第三季財報時對投資人表示,港口上下貨延誤、貨櫃短缺、疫情延宕、原物料以及人工、卡車等不足,造成供應鏈緊縮和通膨,「主要的品牌都要求更長的交貨時間」。感恩節歲末年終購物季開打前,市場就有傳言「2021 年不是沒貨,而是貨進不了美國」, 另有一說是不會比去年供應斷鏈時更糟。今年夏天,美國各州陸續解封後,「通膨與短缺」成了生活實境秀的主角。人們的生活花費提高,零售商到處招工。CNBC 報導,根據美國萬通保險 (Mass Mutual) 7 月的消費者支出和儲蓄指數調查,與去年同期相比,美國民眾月開銷增加 765 美元,多用於餐廳消費和度假旅行 (各超過 35%)。千禧世代 (1981 年 - 2000 年出生) 和 Z 世代 (1995 年 - 2010 年出生) 出手又更大方,每月平均多支出 1,000 美元,主要貢獻給餐飲和社交。解讀數字增長背後的意義,人們急欲展開新常態生活,彌補封城之年沒有聚到的餐、沒有度到的假。商家高度期待 2021「黑色黑期五」(Black Friday) 到來,消費者會以同樣的「報復」心態,瞎拼出新高業績。今年 9 月,美國就已經到處在賣耶誕商品,交織成骷髏頭、南瓜和耶誕樹三合一的錯序感,催促著購物季的倒數。每年 11 月最後一個星期四是感恩節,隔天則是「黑色星期五」, 簡稱「黑五」。對比台灣的節日,感恩節像中秋和農曆年的綜合體,遊子返鄉團聚、親友圍坐吃火雞大餐。美國有些州更明文規定零售業當天不得營業,街上空蕩蕩,外出找餐館會四處碰壁。黑五當天的景象則全然不同,傳統上,美國人會到商店進行全天式的瘋狂大採購,尤其要為即將到來的耶誕節做準備,趁著商品打折,把要送給親友的禮物打點好。關於黑色星期五,許多人解讀「黑」代表著商家進帳,相對於負面虧損的「紅」字。根據 Business Insider 報導,黑五的原始故事比人們想像的更暗黑。1869 年 9 月 24 日有兩名投資者推高金價,導致當天崩盤,連動美股下跌 20%、外貿交易停止,農民的小麥和玉米價格受到波及,跌幅 50%, 這是「黑色星期五」第一次寫入美國歷史。1950 年感恩節後,美國海軍陸軍橄欖球賽在費城盛大舉行,觀賽民眾和購物人潮讓警方整天忙著疏導交通,那天再次被標記為「黑色星期五」。曾有人希望以「大週五」取代「黑五」一詞,卻始終未被採納。直到 1980 年代晚期,消費者買不停、讓商家業績由紅轉黑,就成了通行全球的「黑色星期五」隨著電子商務興起,黑五的場景幾乎每五年就有一次大變化。2005 年,瞎拼日又多一天「網購星期一」(Cyber Monday)。等同黑五 2.0 版本,商家把實體店賣剩下的商品,再搬到網路傾銷,方便黑五沒買足的消費者。即便是相同品牌,電商與零售互為競爭業績的敵手。約在 10 年前,黑五變成「黑四」, 感恩節的週四晚間開賣變成新傳統。零售業員工半夜加班,商家為了鼓勵消費者到實體店消費,提供網路商店沒有的「開門大搶購」(doorbusters)。網購與實體店購物的黃金交叉出現在 2016 年,根據美國全國零售聯盟統計,更多美國人選擇在感恩節週末上電商消費,折扣好康常在網路被搶光,而實體店還有貨。去年疫情蔓延,黑五購物節的兩大特色和「時間」有關,零售商開發「街邊取貨」(curbsidepickup) 選項,消費者先在線上購物,隔天再到「得來速」取貨;另外,疫情讓供應斷鏈,廠商的行銷時間更分散。「疫情把黑五的折扣盒子開得更早。」長期研究、關注美國黑五商家折扣的部落客麥格拉斯 (Kristin McGrath) 指出,零售商如達吉特 (Target) 和沃爾瑪 (Walmart) 去年分別從 10 月及 11 月投放廣告;建材零售商家得寶 (Home Depot) 的黑五銷售期則從 11 月初延續到 12 月初,「保證不會錯過好康」的策略,意在吸引顧客不斷回頭、黏著式消費。「當紅的折扣商品,手腳太慢買不到。」麥格拉斯寫道:「特惠的蘋果 AirPods、任天堂遊戲機 Switch, 早在感恩節前一天就賣光⋯⋯熱門商品很快售罄,如果等到黑色星期五才下單,意味為時已晚。」而今年黑五的行銷戰線確實拉長成數週、甚至逾月,和台灣每年 10 月各家百貨公司輪番上場的週年慶頗為相近。「零售平台是最大的贏家。」戴志成說:「所謂的『好康』都是由供應商提供並吸收成本。」住在加州 20 多年的戴志成觀察,即使疫情變數衝擊消費,多數人不至於買不到東西,而是在什麼買點、買到什麼價格;沒買到心願清單的人有可能把預算轉為過節的餐飲費;至於過度消費的人,「要丟的東西恐怕比要買的還多吧」! 拜全球化之賜,住亞洲也能線上參與黑五採購,不缺席年度折扣盛宴,在家坐等包裹飛來。事實上,從 6 月亞馬遜會員日 (Amazon Prime Day)、9 月勞動節換季拍賣,以及中國原創、歐美同步的雙 11 購物節,一路延續到耶誕節,各式各樣的折扣都在呼喚消費者的荷包,這也凸顯商家形象與客戶服務的重要。有一種迷思,黑五是一年當中商品折扣最好的時間點;但或許黑五只是一個理由,讓人們升級電子產品或汰換衣櫃裡的物品。如果有人今年的黑五買不過癮,那麼,換個角度想想,珍惜已經擁有的,少點頻頻新添,會不會才是最感恩的疫後思維? |
轉一轉、甩出去,SpinLaunch 火箭替代動力系統完成首次試飛 | SpinLaunch 是一家美國航太技術開發公司,自 2015 年起開始投入研發新型火箭替代發射系統,然而這些年始終對此款亞軌道加速器相關進展保持緘默,該公司認為,與其成品都還沒做好就拿出來討論,不如低調全力鑽研。上月底,SpinLaunch 亞軌道加速器的原型機完成了首次試飛。簡單來說,這座亞軌道加速器就像一座超巨大轉盤,以電力驅動,圓盤內真空室的碳纖維繫繩以高達 5,000mph 的速度抓緊火箭 / 有效載荷旋轉,然後於倒數 0 秒時,藉巨大離心力將火箭 / 有效載荷從發射管往天空甩出去。雖然這架原型機比例僅為原設計商用系統的三分之一,但仍達 50 公尺,比不含底座的美國自由女神像還高。從影片中,可以看見 SpinLunch 公司的亞軌道加速器原型機進行試射的過程。10 月 22 日,亞軌道加速器原型機首度在美國太空港基地展開測試,於 1 毫秒內將一個 3 公尺物體噴射至離地數萬英尺高,速度幾乎與傳統火箭一樣快,但當時機器運行功率僅全功率的 20%。與傳統火箭發射相比,SpinLaunch 的亞軌道加速器可讓火箭燃料使用量減少 4 倍、成本降低 10 倍,同時每天還可將多個有效載荷送入軌道,不過此次發射實驗並未搭載火箭發動機,SpinLaunch 已計劃在往後的試飛中嘗試,預計接下來 6~8 個月內會於美國太空港進行約 30 次亞軌道飛行。雖然最大問題還是在於,以 5,000 mph 速度旋轉物體會使後者承受超過 10,000 個 g 力,不確定有效載荷在一飛衝天之前是否還安然無恙,從官方釋出的影片來看只能說 good luck, 但 SpinLaunch 正逐步建造完全尺寸系統,且表示迄今為止的測試已消除約 90% 風險。傳統火箭藉大型助推器 (通常帶有多個發動機) 升空,也就是說大部分質量來自燃料,只有少部分用於攜帶有效載荷。若未來要發射火箭,SpinLaunch 的亞軌道發射器能減小火箭的尺寸與複雜性,並可將約 200 公斤有效載荷送入軌道,相當於數顆小衛星。 |
顛沛流離後的合奏 阿富汗女子管弦樂團卡達復出 | 雖然幸運地安全落腳卡達,但從塔利班律法中脫逃的過程,也是苦樂參半,這些女性失去了一些夥伴 —— 包括曾經的同團樂友,還有相伴多時的樂器。10 月下旬,18 歲的中提琴手 Marzia Anwari 與其他逃至卡達的阿富汗音樂團體成員合作,舉行他們出逃 3 個月以來的首度現場公開演出。Zohra 管弦樂團的多數團員都跟 Anwari 一起登場,但還是有些人沒能離開故國,他告訴法新社:「我希望他們可以盡快到此、加入我們,一起重建樂團。」創團後不久,Zohra 就得到機會,得以在參與 2017 年達佛世界經濟論團的領導人們面前表演。2016 年,阿富汗第一個女子管弦樂團 Zohra, 由 35 位 13 至 20 歲的女性組成,其中有些來自貧困家庭,甚或是孤兒。次年,他們為在 Davos 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送上一場跨文化、也跨越了家鄉傳統與死亡威脅的演出。塔利班上回掌控阿富汗的 1996 年至 2001 年間,音樂被禁;這次他們捲土重來,女性自由與教育隨之突遭限制:Anwari 指出,在阿富汗,當局認為女性從事這些都是違反教義的 (haram), 特別是音樂。即使在塔利班重取權柄之前,因為許多保守的阿富汗人認為女孩就該待在家裡,讓他們就連做個在職的音樂家都有困難:「我們一出門,就會被指為放蕩。」為了贏取政權、求得經濟支持,塔利班承諾這次執政的規矩,會比上次來得寬鬆,但自從他們再度上臺,女高中生就被禁止回校上課,許多女性也不能回到工作崗位。Zohra 管弦樂團的指揮、打擊樂手 Shogofa Safi 說,離開阿富汗真開心。這位 18 歲的女孩告訴法新社自己恐怖的逃跑過程:當塔利班武裝控制喀布爾機場時,他要搭的班機還沒起飛,阿富汗情勢動盪,離開變成一件相當可怕的事,還好那些軍人不知道他們是音樂家,否則他們應該都沒命了。包括之後將轉往葡萄牙的 Zohra 管弦樂團成員在內,現在卡達約有一百位來自阿富汗國立音樂學院 (Afghanist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usic, ANIM) 的學生與老師,阿富汗國家管弦樂團指揮 Mohammed Qambar Nawshad 也在其中,並同樣因為能夠再次「作樂」而開心:「從離開喀布爾以來,我們起碼三個月沒法演奏,對我與整個社群來說,這是能夠再次演出的絕佳機會,讓我們夢想成真。」與妻子和兩個孩子分離的他,也希望一家人能在卡達或葡萄牙重聚:「我愛卡達與這裡的人們,但不可能愛得像喀布爾那麼深。」眼中滿是勉力噙住的淚水。 |
迪士尼也準備進軍元宇宙!Disney+用戶成長陷瓶頸,但樂園快速回復生機 | 今年第三季 (2021 財年第四季) 財報中,迪士尼營收達到 185.3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6%, 略低於外界預期的 187.9 億美元,不過今年成功扭轉盈虧,從虧損 5.8 億美元成長至獲利 2.9 億美元。若以業務領域來看,由於疫苗施打率逐漸提昇、各個樂園在今年陸續有限度開放,迪士尼的樂園、體驗及產品部門營收在今年第三季大幅成長 99%, 飆升至 54.5 億美元,並從虧損 9.45 億美元轉變為獲利 6.4 億美元,而在疫情下大幅躍升為營收主力的媒體及娛樂業務則成長 9% 至 130.8 億美元,但獲利卻縮減 39% 至 9.5 億美元。迪士尼執行長鮑伯。查佩克 (Bob Chapek) 表示,無論海外或美國國內,他們都看到樂園業務非常大的需求成長,尤其因為美國境內政策改變,遊客的體驗大幅上升,讓民眾遊玩的意欲與滿意度都有所提高。而從媒體及娛樂業務的成長放慢,可一窺迪士尼原先勢如破竹的串流媒體業務,也到了一個瓶頸期。今年第三季 Disney + 用戶成長 210 萬至 1.18 億人,與上一季的 1,260 萬人相比,顯得遜色許多,且串流媒體虧損也從 3.7 億美元擴大至 6.3 億美元,為獲利下滑重要原因。事實上,今年 9 月查佩克就曾公開坦承,串流媒體的成長開始減慢了。迪士尼預計下一季仍只會成長幾百萬串流媒體訂閱用戶。不過迪士尼財務長克里斯蒂安。麥卡錫 (Christine McCarthy) 強調,第四季 Disney + 將推出大量新內容,從超級英雄、星際大戰、迪士尼、皮克斯到國家地理頻道等各個品牌都有新節目登場。目前 Disney + 也積極在亞洲擴張,11 月便進軍韓國及台灣,同時也在亞洲各國宣佈大量在地原創內容,期望複製 Netflix 在亞洲創造的成長機會。Netflix 原先因北美用戶飽和,用戶數成長陷入停滯,但卻憑借深耕亞洲市場突破瓶頸,在今年第三季成長 440 萬用戶,今年 9 月爆紅的《魷魚遊戲》更為 Netflix 創造一波新風潮。迪士尼表示,Disney + 上線兩週年的現在,旗下所有串流服務用戶總和達到 1.79 億人,查佩克也重申他們目標在 2024 年時,讓 Disney + 用戶數突破 2.3 億到 2.6 億人。但這次財報會議上,更引人注目的是,迪士尼宣佈進軍元宇宙。查佩克指出,迪士尼一直很擅長利用科技強化娛樂體驗,「我們至今的努力只是一個序章,我們未來可以更緊密地連接現實與數位世界,讓我們在迪士尼的元宇宙裡沒有任何限制地說故事。」雖然這可能還只是個大方向,迪士尼沒有透露任何細節或正在進行的計畫,但在查佩克的設想中,元宇宙將等同一個立體、沈浸式的螢幕,讓迪士尼能夠用不同以往的方式將故事呈現給觀眾。且就如查佩克所說,迪士尼在導入新科技上一直不遺餘力,先前迪士尼就與盧卡斯影業旗下 ILMxLAB 合作,將迪士尼樂園中的遊樂設施《星際大戰:銀河邊緣》(Star Wars: Galaxy's Edge) 製作成 VR 遊戲。查佩克表示,他們希望讓消費者無論身處何方,都有機會體驗迪士尼的一切產品與服務,且在目前深厚的基礎下發展潛力無窮,「我們對迪士尼未來 100 年的發展,依舊感到興奮。」 更多【數位時代】精彩內容:《台灣大、凱擘成為 Disney + 在台獨家合作夥伴!開台同日推「獨家 5G 夢幻方案」》 《Disney + 正式開放!為何台灣大積極搶合作?拆解電信巨頭背後的野心》 《Disney + 下周五開台,迪士尼、漫威⋯片單一網打盡!張惠妹合體瘦子大首播,哪裡看得到?》 |
中國共產黨史上第三份《歷史決議》 習近平國家主席的第三任期要來了? | 周四 (11) 這天,超過 300 多位中國政治菁英共同參與的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 (註) 終於落幕。會上除了決定下次黨代表大會的開會時間,還一致通過了中共百年黨史中的第三份歷史決議:《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簡而言之,所謂的歷史決議,其實就是時下中共統治階層對黨史的一套正式論述,通常是由當代領導人起草,內容側重於歷史論述、意識形態和黨的建設,核心目的都是要維持黨中央的一致性,一般來說也會強化領導人的地位。不管是對中國共產黨,抑或是習近平個人而言,主導歷史的論述權都相當重要,它既是統治合法性的基礎,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會揭示未來的統治方向。註:全名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 下文簡稱為六中全會。在習近平之前,中共史上僅有毛澤東、鄧小平兩人曾發表過歷史決議,兩份文件在中共歷史上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 1945 年,毛澤東發表了中共史上第一份歷史決議 (註 1), 這份決議鞏固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使他得以手握大權、順理成章地在 1949 年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過了數十年,在文革後掌權的鄧小平於 1981 年發表了中共黨史上的第二份歷史決議 (註 2), 他藉著這份文件,將發動文革的責任歸咎於毛澤東,又在決議裡揭示未來中國將朝改革開放的路線前進。如今,藉著中共史上第三份歷史決議,習近平無異於將自己的地位,提升至與毛、鄧兩人並列的高度。註 1: 全名為《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註 2: 全名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目前,由習近平所起草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還尚未公布全文,但從形同摘要的六中全會會議公報,以及此前中國官媒對第三份歷史決議所做的討論中,外界已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從公報的敘述來看,第三份歷史決議將中共的歷史劃分為四大時期,但並沒有特別挑戰或是質疑既有觀點,反而將心力著重於強調習近平時代所取得的成就,像是重整經濟、改善貧困問題、反貪腐等。同時,這份歷史決議也談到了香港、台灣兩大棘手的議題,一方面稱中共對港政策「標本兼治」、讓香港局勢「由亂到治」, 另一方面則重申中國反台獨、反外部勢力干涉的立場,強調中共「依舊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的主導權與主動權」。至於對習近平執政至今的成就,公報形容他「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未解決的難題」、「辦成許多過去想辦而未辦成的大事」, 推動黨、國家取得歷史性的成就及發生歷史性變革。綜合各大媒體、專家的看法來看,習近平的歷史決議,其實就形同他為第三任國家主席任期所鋪下的墊腳石。專精文革歷史的中國史學家宋永毅也補充,先前發表過歷史決議的毛澤東、鄧小平,都達成了終身執政的成就,「最終,我認為習近平也在尋求終身擔任國家主席一職」。然而,習近平想要邁入國家主席的第三任任期,其實並沒有外界想像得容易,因為他的連任還會需要黨內其他菁英賦予的合法性,偏偏如今當中依舊有人對習近平極權中央、肯定最高領導人的作法抱持疑慮。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亞洲研究所教授奇克 (Timothy Cheek) 看來,這就是習近平要選在此刻推出第三份歷史決議的原因之一,「它 (第三份歷史決議) 將明確回答所有疑慮、佔據道德制高點,並將異議、反對意見定調為不忠或是背叛」。美國哈佛大學艾許民主治理與創新中心 (Ash Center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 的主任賽奇 (Tony Saich), 也同樣觀察到了第三份歷史決議之於習近平第三任國家主席任期的重要性,他說:「這份決議形同表明黨渴望習近平留任,也將會懇求他留任,因為他就是那位帶領中國前進的領導人。」而習近平挑戰第三任國家主席的企圖,也同樣展現在未出現重大人事變動的六中全會當中。以往,中共通常會在中全會期間宣布重大人事調動、暗示國家主席接班人選,像是習近平自己,就是在 2010 年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上,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副主席。兩年後,他便正式接班胡錦濤,成為新任的中國領導人。在這次的六中全會當中,中國的政治菁英們決定將於明年下半年召開第二十次全國黨代表大會、選出新任領導人,因此六中全會是否有重大人事異動,就成了外界觀察習近平接班人的重要指標。從平靜無波的六中全會來看,《紐約時報》清楚點明:目前還看不出習近平是否有接班人選,意味著他很有可能打破國家主席連任一屆的慣例,邁向第三任的國家主席。 |
才遭判刑11年、兩大重罪待審 美籍記者突遭緬甸「赦免」重獲自由 | 本周一 (15), 在緬甸當地的新聞媒體工作、並於今年五月被補,現年 37 歲的美籍記者芬斯特 (Danny Fenster) 突遭獲釋,令外界感到欣喜又意外。因為上周五 (12), 軍事法庭才判決他因傳播可能對軍方有害的訊息、與異議者非法結社,還有違反移民法等罪行,必須服有期徒刑 11 年。事實上,除了已經宣判的罪行外,緬甸檢方還於開庭即將結束時對芬斯特做出了額外指控,包括煽動叛亂、恐怖主義等,本來預計要於這周二 (16) 再度開庭,而他或許會為此遭判處另外 40 年的有期徒刑。針對這次釋放芬斯特,緬甸軍政府表示,它們是基於「人道主義理由」才決定要「赦免」他。但事實上,美方也有介入斡旋,人選是前美國駐聯合國 (UN) 大使李察遜 (Bill Richardson), 他在芬斯特獲釋後,已經帶著他一起返回美國。李察遜透露,他之前曾和目前掌權的緬甸軍政府總司令敏昂來 (Min Aung Hlaing), 針對芬斯特的釋放進行了面對面的會談;《紐約時報》則指出他於半個月前才造訪緬甸,是該國政變以來,第一次造訪當地的重要西方特使。回到今年五月,當時正於仰光國際機場準備搭機返美的芬斯特,在不清楚確切罪行的情況下便遭緬甸拘留,從此深陷囹圄,一待就是 176 天。然而芬斯特被補的原因卻充滿矛盾 —— 緬甸當局指控他是獨立新聞媒體《今日緬甸》(Myanmar Now) 的一份子,《今日緬甸》因為對軍方抱持批判角度而被禁,可是芬斯特早已於 2020 年 7 月從該處離職,這個時間點是緬甸政變發生的半年多前。此後,他便轉到當地另一媒體《緬甸前線》(Frontier Myanmar) 擔任主編,芬斯特的律師因此在法庭上直指相關控訴的不合理,並提供芬斯特於《緬甸前線》的就業紀錄跟納稅申報表,可是他最終仍被宣判有罪。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 亞洲區副主任羅伯森 (Phil Robertson) 便曾在上周五判決出爐後表示,這是緬甸法庭對正義的嘲弄。「之所以會有這種令人憤怒、侵犯人權的判決,理由是雙重的:透過這樣懲罰芬斯特,達到威嚇緬甸剩餘記者的效果,同時還可以向美國傳達訊息,也就是緬甸軍不喜歡接受經濟制裁,而且可以透過人質外交進行反擊。」羅伯森之所以有此一說,是因為根據聯合國 (UN) 的數據顯示,芬斯特只是緬甸軍方於今年 2 月 1 日政變以來,被關押的 126 名記者、媒體高層與出版從業人員之一,時至今日,當地還有 47 人難以重獲自由。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 (AAPP) 則指出,目前已有至少 1,265 人被殺害,除了媒體從業人員外,加上醫療工作者、倡議人士、反政府人士等,共有超過 1 萬人遭拘留。此外,美國國務院 (State Department) 發言人也曾對判決公開表達譴責,指出這是對無辜之人的不公正定罪,並透露美方正密切關注芬斯特的狀況,致力於讓他重獲自由。也因此,在芬斯特獲釋、李察遜出面表示自己居中斡旋後,頓時令外界十分好奇 —— 美國政府是否有對緬甸當局做出任何讓步,或是給予任何條件交換?當然,緬甸軍政府發言人紹敏通 (Zaw Min Tun) 否認了這一點,強調它們「本來就已經打算要釋放」芬斯特,而且只是基於人道主義理由,美國並沒有給予緬甸任何承諾。紹敏通表示,緬甸的政策方針是「與其他國家保持良好的關係」, 但它們沒有預期藉由這次事件,便能改善和美國的關係,「我們不是為了那種期待而釋放他的」。美方則沒有對此多加著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指出,芬斯特被「錯誤地拘留了幾乎六個月」, 並十分歡迎他的回歸,「我們很高興丹尼 (芬斯特的名字) 很快就會與他的家人團聚,同時我們仍持續呼籲 (緬甸) 釋放剩餘那些被不公正地關押的人們」。現已返美的芬斯特在卡達轉機時也告訴記者,他雖「無故被逮捕與關押」, 但至少身體健康,沒有挨餓或被打,只是很擔心這場磨難永遠都不會結束。然而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芬斯特實際上被關在仰光一處擁有 134 年歷史的永盛監獄 (Insein Prison), 這裡長期關押著政治犯,例如翁山蘇姬 (Aung San Suu Kyi) 便曾兩度被扣留在此地,且一直以來都因糟糕的環境、虐待囚犯和提供不適合食用的食物而備受批評。芬斯特的家人則透露,芬斯特曾於入獄期間一度確診 COVID-19, 不過目前已經康復,其兄弟布萊恩 (Bryan Fenster) 更表示,他們全家人對他的回歸都感到迫不及待,「我們對於丹尼被釋放,而且已經在回家路上一事感到欣喜若狂 —— 我們等不及要緊緊擁抱他了。」至於芬斯特的現任雇主《緬甸前線》, 則在他坐牢及審判期間都提供了支持,並於他被釋放後感謝那些提供協助的人,其總編基恩 (Thomas Kean) 便說:「對於丹尼終於出獄一事,我們感到如釋重負 —— 他打從一開始就不該出現在那種地方。」「我們同時認定丹尼是緬甸許多記者中,只因從事自己職務就被不公正地逮捕的人之一,」基恩進一步要求:「我們呼籲軍政府釋放所有緬甸監獄裡的記者。」另外,芬斯特也同樣表示,他將會繼續為自己那些仍受到拘留的同事發聲,他們大部分都是緬甸公民:「我們將盡可能地持續關注他們,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們發聲。」「我們依舊非常努力,希望可以把他們都從牢裡弄出來。」 |
紐西蘭海獅重返故鄉 動保人士幸福的小煩惱 | 最近這幾年,每當紐西蘭人打開電視、滑著網路新聞,時不時就會看到紐西蘭海獅 (Phocarctos hookeri) 誤闖人們生活的消息,有時是誤闖游泳池,或是中斷了孩子們的足球賽,鬧出不少有趣的畫面。在一般民眾笑笑帶過的同時,動保人士則是既興奮、又擔憂。一方面為保育工作有成,讓海獅得以重返紐西蘭本島而興奮,但是另一方面,海獅屢屢出現在人們生活周遭的消息,也令人擔心倘若雙方不幸發生衝突,人們的反彈或將迫使海獅必須再次離開。因此最近,紐西蘭環保局特別找來專家建立模型,試圖及早預測海獅母子可能會出沒的地方,好提前做好準備並提醒民眾,以便創造一個人與海獅都能共存共榮的空間。紐西蘭海獅主要分布於紐西蘭周遭海域的紐西蘭海獅,是一種相當罕見的海獅,現存數量約 1 萬 2,000 隻左右。但其實在幾百年前,紐西蘭各大海岸邊幾乎都能看見紐西蘭海獅的蹤影,可惜在約 200 年前,紐西蘭海獅在人類的大肆捕殺下離開了紐西蘭本島,改在亞南極 (subantarctic) 地區的幾個島嶼附近活動。近代,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保育海獅,為的就是希望有朝一日,紐西蘭海獅可以重返紐西蘭本島。在 1993 年,一隻被暱稱為「老媽」(mum) 的紐西蘭海獅,成為近代人類已知第一頭重返紐西蘭本島的海獅,牠甚至還在紐西蘭南部的奧塔哥大區 (Otago) 產下小海獅,讓科學家、動保人士大感振奮。現今,每年在紐西蘭本島誕生的小海獅已經來到約 15 隻左右。可是另一方面,老媽的回來也讓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指出,海獅其實是一種有些「戀舊」的生物,每年幾乎都會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生養下一代,因此何以老媽會打破這個習性,著實讓科學家感到好奇。未參與研究的紐西蘭梅西大學 (Massey University) 生態學家奇爾弗斯 (Louise Chilvers) 推測,可能是海獅們發現比起環境嚴苛的亞南極一帶,紐西蘭本島海域更宜居,漁獲量也更豐富,這才決定北徙。「不管我們喜不喜歡,紐西蘭海獅就是回來了。」奇爾弗斯說道。Ecologist Veronica Frans knows a lot about different species and their habitats. Despite her knowledge of marine mammals around the world, it was a female New Zealand sea lion (pakake/whakahao) which took her by surprise. Read why: https://t.co/7YNkHFND5O 📷: Janet Ledingham pic.twitter.com/KG3Rt8ARa6 紐西蘭海獅重返紐西蘭本島固然是個好消息,但隨著人、海獅迎頭撞見的次數增加,動保人士也擔心雙方有朝一日會起衝突。圖為民眾在林地裡發現的一隻紐西蘭海獅。然而,今日的紐西蘭已經不若當年,在人類足跡遍布紐西蘭本島各個角落的情況下,意味著海獅們與人類相遇的機會也增加了。這些相遇雖然大多充滿笑聲,像是今年年初一隻海獅誤闖游泳池的影片就逗樂許多人,但在其他案例中,海獅的出現依舊無可避免影響了人類的生活,引發周遭居民的反彈。舉例來說,今年一月,一隻在紐西蘭南島但尼丁市 (Dunedin) 一座 13 洞高爾夫球場附近產子的母海獅,就讓當局不得不暫時封鎖周遭道路月餘,讓部分民眾頗有微詞 —— 紐西蘭環保局指出,母海獅通常會為了保護小海獅不被雄性海獅攻擊,而帶著小海獅往內陸的林地移動,有時可以遠達 2 公里。這雖然降低了同類相殘發生的機率,但往來途中經過道路時,偶爾也會發生海獅遭車撞而受傷的情形。除此之外,有時民眾也會在健行的路上撞見海獅母子。通常,攻擊性不強的紐西蘭海獅不會主動攻擊民眾,但是倘若體重最重可達 160 公斤的母海獅打定主意要保護孩子,那麼牠們壯碩的身軀、發出的聲音,還是有可能會嚇到人們。因此,這回紐西蘭當局找來了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漁業和野生動物博士生弗蘭斯 (Veronica Frans) 及其團隊,綜合現有觀察數據,以及道路、農場、人類住宅分布等資訊建立模型,找出人類最有可能撞見母海獅的地點,好及早做準備,避免雙方發生衝突。生態學家奇爾弗斯指出,這些準備包括了教育大眾紐西蘭海獅本來就屬於這裡,「牠們是動物,也是生態系的一部分。倘若你尊重牠們,牠們就會尊重你」。紐西蘭環保局的自然科學顧問博倫 (Laura Boren) 也說道:「其中一個有用的辦法就是提高人們的警覺及參與度,...... 我們可以讓人們及早預備,好迎接海獅來到他們的社區。」不過弗蘭斯表示,及早準備不代表人類就得從此與紐西蘭的海岸、沙灘保持距離,人與海獅其實可以共存共榮。她提到,最近有些地區就透過豎立警告牌的方式,讓海獅、汽車駕駛可以共享道路。「這聽起來很難,因為我們把保護區想像成那種人類會被趕出去的地方,但其實人類還是可以繼續使用那些地方,」弗蘭斯說道:「重要的是我們得找出平衡。」 |
「數量真的該死的太多了」 東亞種蜘蛛入侵美國喬治亞州 | 對美國喬治亞州北部居民而言,在美好的秋季早晨中,走到屋外前廊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看看被季節染得五顏六色的樹葉,似乎是個開始一天的好方法。然而,這個預想卻被破壞了。許多當地人如今一走出家門,就會迎面撞上黏人、長達 3 公尺的蜘蛛網,而這是大家以往未曾想過的情況,畢竟這種蜘蛛 —— 橫帶人面蜘蛛 (Trichonephila clavata, 註 1), 本不屬於此地。註 1: 又稱「棒絡新婦」、「絡新婦」、「女郎蜘蛛」等,英文的俗稱為「Joro spider」。橫帶人面蜘蛛來自東亞,是台灣、韓國、中國、日本等地的原生種,2014 年首度於喬治亞州被發現。根據猜測,牠們之所以會出現在此處,可能是卵透過海運被帶來美國,孵化後,小蜘蛛從途經喬治亞州的 85 號州際公路 (I-85) 上下車,接著才一路繁衍至如今的盛況。事實上,橫帶人面蜘蛛的數量一直到最近才突然暴增。根據喬治亞大學 (University of Georgia) 發布的新聞稿指出,在喬治亞州的 159 個縣,目前有 25 個縣居住著數以百萬計的橫帶人面蜘蛛。喬治亞大學昆蟲學家哈德森 (Will Hudson) 表示,自己在三年前,就曾於喬治亞州城市溫特維爾 (Winterville) 的家中,發現兩隻又大又美麗的橫帶人面蜘蛛。可是這一切在這兩年變了調,「去年,(在我的土地上) 有數十隻蜘蛛,當我開始進行院子裡的工作時,牠們變得煩人」, 哈德森說:「今年,這裡有數百隻蜘蛛,牠們真的讓此處看起來很陰森可怕,到處都是亂糟糟的蜘蛛網 —— 像是為蜘蛛恐懼症打造的場景。」哈德森指出,因為門廊都是蜘蛛網,今年他不得不採取手段撲殺蜘蛛,或許是考慮到繁衍問題,他專門消滅體型較大、色彩豐富的雌蛛,並忽略身材較小的棕色雄蛛。「因為 (殺死) 雄性只是在浪費時間,」哈德森透露,他目前已經撲滅了至少 300 隻雌蛛,「這些蜘蛛網真的是一團混亂,沒有人想要一早踏出屋子、走下台階,接著就迎來一大片蜘蛛網。」「牠們都是美麗動人的蜘蛛,但數量真的該死的太多了。」但橫帶人面蜘蛛其實是一種美麗且通常無害的動物。牠們非常特別,蜘蛛網是不尋常的金色,除此之外還有高度對稱、圖案呈圓形的特徵;牠們本身則帶有黃色、藍色和紅色的花紋,當身體完全展開時,橫帶人面蜘蛛身長可達 3 英寸 (約 7.6 公分)。被列為金蛛科 (Araneidae, 註 2) 的牠們,本身雖然有毒,但使用毒液通常是為了要固定落在蜘蛛網上的食物,除非是對蜘蛛過敏,否則橫帶人面蜘蛛不會對人類或寵物構成傷害,即使牠們在受威脅的狀態下可能咬人,力道也不足以傷到皮膚。註 2: 英文俗稱為「orb weavers」。不幸的是,不管橫帶人面蜘蛛有沒有毒、會不會咬人,對於有蜘蛛恐懼症的居民來說,巨大蜘蛛和牠的蜘蛛網盤踞在自己的門廊、花園以及郵箱上,怎麼想都很恐怖。例如一名 50 歲的當地女性特平 (Jennifer Turpin) 就告訴《美聯社》, 害怕蜘蛛的她,某次不小心在自家後院一頭闖入一片蜘蛛網,從此之後她就不再過去清理地上的落葉。特平表示,她還一度想把蜘蛛網給燒掉,卻又擔心蜘蛛網掉下來的時候會落在她身上,所以她只好快速地後退,下場卻是跌進後方的一個坑裡,最後她請鄰居幫忙,才好不容易把蜘蛛除掉。「我只是不覺得我會再去整理後院了,」特平無奈地說。至於橫帶人面蜘蛛為何會在今年暴增呢?科羅拉多州丹佛自然與科學博物館 (Denver Museum of Nature and Science) 演化生物學家庫辛 (Paula Cushing) 表示,或許是該地區的天氣條件所造成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同物種,其數量自然地潮起潮落,這或許跟當地條件有關,尤其是降雨量的細微差距。」喬治亞葛尼特學院 (Georgia Gwinnett College) 的生物學家布朗 (Christopher Brown) 則指出,喬治亞州的氣候和日本大部分地區相似,溫暖又潮濕,這才讓蜘蛛有機會大量繁衍。目前,科學家尚未確定橫帶人面蜘蛛身為外來種,究竟會不會危及當地的生態。但有人提出了牠們的益處。例如喬治亞大學昆蟲學家辛科 (Nancy Hinkle) 便認為,橫帶人面蜘蛛會吃蚊子、蒼蠅,或甚至是茶翅蝽 (Halyomorpha halys), 一種會危害農作物的害蟲。「在沒有使用化學藥劑的情況下,橫帶人面蜘蛛為我們提供了自然抑制害蟲的絕佳機會,所以我正在說服民眾,環境中有無數的大蜘蛛和牠們的蜘蛛網是件好事。」辛科說。Joro spiders are all over the news lately. Yes, they’re big. No, they aren’t dangerous to people or pets. Are they an #invasivespecies? I’d say it’s too early to tell but it sure looks like it based on their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pic.twitter.com/434drOz3ud 目前,橫帶人面蜘蛛還出現在了南卡羅萊納州。這支橫帶人面蜘蛛影片的發布人,便是一名來自南卡羅萊納州克萊門森大學 (Clemson University) 的助理教授科伊爾 (David Coyle)。喬治亞大學的新聞稿還指出,它們認為目前橫帶人面蜘蛛所造成的唯一負面影響,是因極端數量而引起的困擾,但這個問題應該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善。但其他科學家並不這麼確定,俄亥俄州邁阿密大學 (Miami University) 的蜘蛛生態學家里皮斯特拉 (Ann Rypstra) 就認為,這個議題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定調:「當某個事物出現在它本不該出現之處時,我總是會謹慎以對。」目前,橫帶人面蜘蛛還出現在了比鄰喬治亞州的南卡羅萊納州中,深受其困擾的昆蟲學家哈德森認為,牠們總有一天會散布整個美國南部。而隨著天氣變冷,橫帶人面蜘蛛大概會在今年十一月底相繼死去,但專家估計,明年牠們仍將盛大回歸,母蛛產下的卵鞘中,一個就內含 400 隻幼蛛,牠們約會在春天的時候孵化,並隨著風前往新地區,或甚至是美國的其他州別。 |
我的孩子不是我的孩子 美國夫婦「生錯小孩」怒告生育診所 | 2019 年 9 月 24 日這天,是黛芙娜 (Daphna Cardinale) 和丈夫亞歷山大 (Alexander Cardinale) 的大日子,他們透過試管嬰兒生下了二女兒,但事情卻好像有哪裡不對勁 —— 孩子的膚色比他們深,頭髮也不如他們,十分烏黑。此後的三個月,他們一直扶養她,嘗試把所有無法解釋的事情都合理化,因為夫婦倆深愛這個孩子,而且信任醫生與整個醫療過程,他們當時五歲的女兒,也對自己成為了姐姐一事感到非常高興。直到那年的聖誕夜,夫婦倆的「惡夢」成真了 ——DNA 檢驗結果證實了一件事,那個由黛芙娜親自生下的寶寶,實際上不是他們的小孩。這不是什麼「抱錯小孩」的事件,當黛芙娜和亞歷山大夫婦與就診的那家診所對峙時,所方才表示自己誤植了別的夫婦的胚胎到黛芙娜體內,反之亦然。A nightmare IVF mixup resulted in 2 couples giving birth to each others' babies. A lawsuit accuses California Center for Reproductive Health of fraud. https://t.co/RpPIrq0iTk pic.twitter.com/ObkvwKt3Ae 黛芙娜和亞歷山大夫婦倆如今決定要控告生育診所。本照畫面為兩人真正的孩子。在協商不成後,本周一 (8), 黛芙娜和亞歷山大夫婦倆決定要向洛杉磯郡高等法院控告這間診所,也就是加州生育健康中心 (California Center for Reproductive Health) 以及其醫療主任。他們指控生育診所造成醫療事故、違反合約,有疏忽與詐欺行為,希望獲得賠償,但沒有表明具體細節。「我們整整錯過了自己女兒一年的時光 (註),」43 歲的黛芙娜在宣布提起告訴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沒有看見我們的孩子進到這個世界的模樣,也沒有在她生命的第一刻擁抱她。每次我感覺到胎動並和她說話,那其實是另一個人的寶寶。」「我們生下了他們的寶寶,而他們則生下了我們的寶寶。」註:此處包含懷孕時間,懷胎約十月,再加上養育的三個月,差不多為一年。黛芙娜和亞歷山大夫婦倆在本周一以視訊的方式召開記者會,宣布提起訴訟。現年 41 歲的丈夫亞歷山大則指出,對他們來說,最令人傷心的部分其實是,他與黛芙娜的大女兒在得知真相後,曾要求爸媽要留下寶寶,「你要怎麼向一個五歲小孩解釋這種事?」最終,他們在隨後的新年見到了自己的女兒,並在兩周後與另一對夫婦交換監護權,過程令他們感到傷痛與心碎。代表這對夫婦的律師事務所「Peiffer Wolf Carr Kane & Conway」指出,本次事件中的另一對夫婦也計畫要在未來幾天內提起訴訟,但希望能夠保持匿名 —— 他們生下的孩子,與黛芙娜生下的孩子,生日僅相差大約一周。律師事務所表示,這種恐怖的狀況不該被低估:「別人生下他們小孩的沮喪事實,將永遠地摧毀並玷汙亞歷山大和黛芙娜對於孕育孩子的記憶,黛芙娜艱辛生下的孩子,實際上卻是別人的寶寶。」加州生育健康中心和醫學主任莫爾 (Eliran Mor) 並沒有對這起告訴做出評論,它們在洛杉磯有多間分所,並在所內將莫爾形容為一名生殖內分泌科專家。黛芙娜和亞歷山大夫婦倆在當年的醫療過程中,估計支付了共 5 萬美元 (折台幣約 139 萬元) 給生育診所,但他們表示,莫爾從來沒有在這期間表明第三方機構「In VitroTech Labs」也會參與試管階段,更沒坦白莫爾實際上是這間公司的所有人。因此,「In VitroTech Labs」與母公司「Beverly Sunset Surgical Associates L.L.C.」也一同被列為訴訟中的原告。黛芙娜和亞歷山大夫婦的律師沃爾夫 (Adam Wolf) 則額外點出,希望政府對於生育機構能有更嚴格的監管制度。「你知道的,卡迪納爾夫婦 (黛芙娜和亞歷山大的姓氏) 算是比較早發現的案例,因為他們的寶寶和他們來自不同種族,但放眼整個國家,有多少寶寶和使用試管嬰兒技術的父母來自同個種族,實際上基因卻毫無關連?」「我們不知道這個答案。某種程度上,我們不知道這個答案是因為,我們沒有資料庫可以追蹤這樣的事情,診所並沒有被要求要回報這些內容。」回到卡迪納爾夫婦身上,在這場荒謬的錯誤之後,黛芙娜甚至一度出現輕生的想法,並因此開始服用抗憂鬱藥物。「我們毫無防備地遇上了此事,對醫生和醫療過程都給予信任,」黛芙娜說:「我們當時完全沒想到,這個本應帶來歡樂的事,會為我們帶來不斷的痛苦與創傷。」黛芙娜難過地指出,自己對於沒能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感到心碎:「我被剝奪了孕育自己孩子的能力。我沒有機會可以在孕期中和她一起成長、建立連結,或感覺她的動作。」黛芙娜與丈夫至今還是有持續在探望那個由自己生下,並短暫養育一段時間的孩子,加上另一對夫婦,他們四人如今正努力與彼此保持聯繫,以「建立更大的一個家庭」, 亞歷山大透露:「他們愛我們的生理女兒,就好像我們也愛他們的孩子一樣。」但即使刻意經營,或許與本來不相關的他人共組家庭,終究有其為難之處,亞歷山大表示:「你要如何才能與完全的陌生人就這樣成為一家人呢?」 |
電話亭退場時刻還未到 英國將立法保護街頭經典紅色傳奇 | 在人手一機的時代來臨後,最近這幾年,英國電信集團 (BT Group) 身為電話亭的主要營運者,一直在計劃性地拆除老舊電話亭,一些經典的紅色電話亭,也在這波淘汰潮中逐漸淡出公眾視野。然而,周二 (9) 這天英國通訊管理局 (Ofcom) 卻表示它們將立法保護電話亭 —— 不是為了滿足觀光客的打卡慾 —— 而是要讓住在電信訊號不佳,或是位於自殺 / 車禍頻繁發生地區的民眾,不會在急難時刻面臨無電話可用的窘境。英國通訊管理局表示,最近他們接到了一通來自英國度假勝地湖區 (Lake Districit) 搜救隊的電話,希望通訊管理局能留下當地的一座電話亭,否則它將於近日被拆除。在調閱數據後,通訊管理局發現,雖然近年英國公共電話的使用量已經大不如前,可是在 2019 年 5 月 - 2020 年 5 月間,還是有多達 500 萬通電話從電話亭撥出,其中有 15 萬通打給了急難專線,當中又有 2 萬 5,000 通打給了英國的兒童專線、2 萬通打給了慈善組織撒馬利亞會 (Samaritans), 顯然在急難求助上,電話亭的地位仍難以取代。通訊管理局表示,未來只要有電話亭滿足以下四個條件中的一個:位於車禍 / 自殺事件頻繁發生地區、位於主流電信商訊號沒有覆蓋地區、過去 12 個月裡被打了超過 52 通電話的電話亭、有特殊理由,電信商依法就不能拆除。至於那些不合條件的電話亭,電信商在拆除前也必須與地方諮詢,才能動手拆除。「其實有些我們計劃要保護的電話亭很少用到,可是只要其中有一通電話是來自一個面臨危險的兒童、一個被捲入意外事故的民眾,或是一個正試圖自殺的人,電話亭就可以成為那條挽救生命的繩索。」英國通訊管理局通訊主任查達 (Selina Chadha) 說道。多虧了這項計畫,身為一代英倫經典的紅色電話亭才得以在手機普及後留下。不過,這些大紅色的電話亭又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在英國的街道上呢?其實早在 19 世紀末,公共電話就已經出現在人們生活中,而負責英國電信業務的郵政總局,也在 1921 年推出了第一代電話亭「K1」, 這時的英國電話亭,還不具有後人所熟悉的紅色、圓頂等經典元素。1924 年,英國建築師史考特 (Giles Gilbert Scott) 設計的 K2 電話亭在郵政總局舉辦的比賽中脫穎而出,以搶眼的紅色外觀、格狀窗框和圓頂,在英國人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然而量產後郵政總局才發現,K2 電話亭的造價實在太貴、重量也太重,難以一下大量生產,因此最終這款經典的電話亭只量產了約 1,500 個,設立地區幾乎都在倫敦市區。其後雖然郵政總局陸續推出了 K3、K4、K5 等電話亭,但沒有一個能達到廣設全國的標準。1935 年,史考特以 K2 電話亭為基礎,推出了改良後的電話亭「K6」。體積更小的它,解決了 K2 電話亭造價太高、重量太重難以搬運的問題,順利大量生產,廣設於英國境內。在它推出後短短 5 年內,英國新增的電話亭數量便成長了超過 2 萬個。在這之後,英國郵政總局曾先後推出 K7、K8, 不過安裝量都未能複製 K6 電話亭留下的紀錄。1980 年,英國郵政總局將電話業務拆分、獨立成英國電信公司 (British Telecom), 而它創辦後針對電話亭推出的頭幾個政策,立刻在英國民間引發軒然大波。1981 年,英國電信公司宣布要替紅色電話亭「改頭換面」, 改漆為品牌色黃色。當時,這個消息讓英國上下一片譁然,媒體口徑一致地抨擊英國電信公司的計畫,議員們甚至還拿此議題質詢時任首相柴契爾 (Margaret Thatcher), 最終這項計畫也就在英國民眾的聯手抵制下無疾而終。然而,在 1930 年代推出的 K6 電話亭,終究擋不了時光的摧殘,加上它一直有難清潔、難保養,身障人士不易使用的問題,因此最終英國電信公司還是在 1985 年宣布,將計畫性地汰換老式電話亭,改以更新穎的 KX100、KX200 等系列取而代之。不過 K6 電話亭並未因此而從公眾視野中消失,在英國電信集團的認領計畫下,K6 電話亭反而成了另一個創意揮灑的沃土,許多慈善機構、基層地方政府向英國電信公司認購除役的 K6 電話亭,將其改裝為酒吧、圖書館、小型藝廊,又或是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AED) 急救站。至於那些鐵了心就是要收藏 K6 電話亭的人,現在則是能上英國電信集團的官網,訂購一個全新、充滿濃濃英倫風的紅色電話亭。 |
非法移民潮其實是鬥爭工具?波蘭與白俄羅斯邊境危機 | 本周一 (8), 隨著嘗試入境波蘭的移民數量突然爆增,包括歐盟 (EU) 和北約 (NATO) 等國際組織紛紛跳出來指責白俄羅斯 (註) 當局,歐盟執委會 (European Commission) 更直言批評這是一場精心策畫的「混合式攻擊」, 其總統盧卡申科 (Alexander Lukashenko)「將人作為棋子」, 目的就是為了要報復歐盟,破壞歐盟的穩定和代表的價值觀。歐盟執委會指出,白俄羅斯用「不人道、幫派式的方法」, 以能夠輕易進入歐盟地界的虛假承諾吸引移民前來,但盧卡申科必須「停止將人的性命暴露於危險之中」。「抵達後,他們便被推到邊境,被迫非法進入歐盟。」歐盟執委會發言人斯塔諾 (Peter Stano) 如此表示。註:「Republic of Belarus」的正式官方中文譯名為「白羅斯」, 但我國外交部以及慣常使用上仍稱「白俄羅斯」, 因此本文仍以白俄羅斯稱之。回顧近幾個月以來,歐盟和北約成員國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其非法入境的人數均大幅增加,其中多是年輕的男性,但也包括婦女和兒童,他們大部分都來自中東和亞洲,例如敘利亞、伊朗、卡達、印度等,除此之外還有俄羅斯、南非,以及部分北非國家。其中,波蘭的嘗試入境人數最多,主要都圍繞在該國的東北方的邊境村莊庫茲尼察 (Kuznica) 周邊,目前總數約 3,000 人,而從波蘭當局提供的影片則可以看到,許多移民在邊境圍欄附近紮營,既無法獲准進入波蘭,卻又難以掉頭。根據 BBC 報導,移民描述了白俄羅斯是如何沒收他們的手機,並將他們推向邊境的圍欄,目前當地的夜間溫度已經降至攝氏零度以下,使得近幾周已經有出現死傷的情形。「沒有人願意讓我們到任何地方,不管是白俄羅斯或波蘭。」一名 33 歲來自伊拉克的男子庫德 (Shwan Kurd) 透過視訊電話告訴 BBC, 他自今年十一月初,便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抵達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但他現在卻受困於一個臨時營地,距離波蘭架設的鐵絲網只有幾公尺遠,進退兩難。「沒有辦法逃脫,」庫德說:「波蘭不讓我們入境,每晚它們都駕著直升機巡邏,它們不讓我們睡覺,我們真的好餓,這裡沒有水或食物,只有小孩、老人、女人和家庭。」波蘭的態度也的確十分強硬,它們直指這次的移民潮是白俄羅斯「刻意提升緊張情勢」, 聚集在邊境的人們都受到了白俄羅斯軍方和政府的完全控制,這是盧卡申科對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的一種「報復方式」。「通過製造一條人為的移民路線,並煽動性地剝削移民,盧卡申科正嘗試要動搖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並以此迫使歐盟解除對明斯克政權的制裁。」波蘭政府的聲明如此表示。其中,歐盟的制裁指的是盧卡申科於去年八月贏得總統連任,卻引起白俄羅斯人民大規模示威抗議,最終導致盧卡申科派兵鎮壓,因而造成的懲罰措施。波蘭當局透露,目前它們已經記錄了至少 300 多次的非法入境嘗試,而且為了應對不斷增加的移民人數,該國已經將士兵、邊境守衛和警察的數量增加至約 1 萬 7,000 多人,但強調目前情況已經受到控制。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則呼籲擴大制裁,又或是對參與人口販運的第三方國家航空公司採取反制手段。根據《德國之聲》報導,一名波蘭外交官稱,自邊境危機出現後,每周飛往白俄羅斯的航班數量暴增了 50 多個班次。《紐約時報》則指出,移民潮中,許多人都來自伊拉克的庫德斯坦地區 (Kurdistan Region), 原因正是因為當地的旅行機構提供了包套服務,大概花費 3,000 美元 (折台幣約 8 萬 3,228 元), 就可以獲得前往白俄羅斯的簽證,或是自土耳其或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過境的機票。馮德萊恩補充,兩名歐盟高級官員,包括執委會副主席席納斯 (Margaritis Schinas) 以及外交事務首長波瑞爾 (Josep Borrell), 都將在接下來前往移民主要來自的國家,以「確保它們有所行動,預防自己的國人掉入白俄羅斯政府設下的陷阱」。此外,美國駐波蘭臨時代辦 (chargé d'affaires) 阿柳 (Bix Aliu) 則在 Twitter 上指出:「盧卡申科政府正將移民的生命與健康置於危險之中,利用他們升級邊界危機並挑釁波蘭。白俄羅斯做出的不友善行動正危險地加劇與歐盟和北約的邊境問題,必須立刻停止。」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 (Jens Stoltenberg) 也表示已經與波蘭總統杜達 (Andrzej Duda) 交談過,承諾北約接下來的行動將「團結一致」。除此之外,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 (Mateusz Morawiecki), 則在周二 (9) 於議會發表談話時,認為俄羅斯總統普丁 (Vladimir Putin)—— 也就是盧卡申科的親密盟友 —— 才是策劃這場移民潮的元兇。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指出,普丁的確已經與盧卡申科通過電話、討論邊境局勢;其外交部長拉夫羅夫 (Sergey V. Lavrov) 則指責是西方世界挑起移民危機,認為歐盟應該向白俄羅斯支付費用,好控制目前的狀況。但白俄羅斯當局又是如何看待本次危機呢?想當然耳,盧卡申科否認己方策劃了邊境移民行動,認為這些控訴毫無根據,並反指波蘭違反協議,將數千名士兵調往邊境;白俄羅斯國家邊境委員會也在聲明中反擊,表示移民是在行使「自己於歐盟申請難民許可的權利」。委員會表示,移民都是合法抵達白俄羅斯邊境的,它們的角色,只是作為「一個友好的國家」:「所有這些人,包括女人與小孩,都不會造成威脅,而且也不具有攻擊性。」目前,在周二稍晚,立陶宛已經宣布與白俄羅斯接壤的邊境地區將進入緊急狀態,這是該國第一次做出相關舉動,立陶宛內政部長畢洛泰特 (Agne Bilotaite) 指出,這是為應對邊境情況而採取的預防性措施。這項策略已得到立陶宛國會議員的支持,並於該日午夜生效,邊境地區的行動將出現限制。但與此同時,波蘭卻拒絕歐盟的協助,導致兩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高,歐盟理事會 (European Council) 成員霍莎 (Joanna Hosa) 便指出,波蘭正試圖表明自己可以獨立解決問題,因為它與歐盟之間正陷入司法獨立與歐盟法律優先的長期僵局。今年十月下旬,歐洲法院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才對波蘭處以每天 100 萬歐元 (折台幣約 3,213 萬元) 的罰金,以防止波蘭對歐盟法律秩序及價值觀造成「嚴重而無法彌補的傷害」, 這部分是指波蘭政府近期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司法改革政策。但霍莎也認為:「如果情況像最近一般迅速升級,有可能波蘭會了解到自己需要請求幫助。」「歐盟必須說服波蘭,這件事 (邊境移民問題) 和法律鬥爭之間無關。如果波蘭要在這方面與歐盟合作,這兩個議題必須盡可能地分開處理。」然而,另一位波蘭官員告訴《德國之聲》, 它們確實有與歐盟邊境機關「Frontex」合作,讓 Frontex 了解狀況,但邊境管理依舊是屬於各國的合法職權範圍,不歸歐盟所管。另一方面,國際人權組織則對歐盟做出批評,指出當歐盟拒絕移民時,很多人還受困於邊境,他們不該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其中,聯合國難民署 (UNHCR) 便表示:「白俄羅斯與波蘭邊境的照片非常令人擔憂。我們一直重複表示,利用難民和移民去達成政治目的是不可接受且必須停止的。現在就是做出行動的時候 —— 我們要求白俄羅斯不要拿生命冒險。」聯合國難民署懇求白俄羅斯和波蘭雙方都遵守法律義務,為移民提供庇護,指出已經有至少 10 人在邊境死亡。「人們必須能夠行使自己的權利,無論他們人在哪裡,身處在白俄羅斯、波蘭或其他歐盟國家都一樣。這裡頭必須包括尋求庇護的可能性,以及獲得法律援助、資訊,還有適當住宿的途徑。」上月底,聯合國難民署歐洲地區負責人莫羅 (Pascale Moreau) 曾如此表示。然而,民間團體跟新聞媒體目前都被禁止進入波蘭劃定的邊界區域,歐盟嘗試派出代表團視察當地,也遭到當局拒絕。「邊境局勢每況愈下,」國際特赦組織 (Amnesty) 歐盟辦公室負責人蓋迪 (Eve Geddie) 擔憂地指出:「我們真的很擔心人們會被當成皮球互踢,而且關於 (移民) 待遇方面,兩方都傳來了令人擔憂的回報。」「人們在危急的時刻尋求庇護,而我們制訂的庇護規則正是為了要處理危急的時刻。這不能當作是降低保護標準的藉口。」但政治的僵局似乎仍將持續,在制裁、空口說白話以及互相卸責的劍拔弩張之中,數千名困在波蘭與白俄羅斯邊界的移民仍舊無處可去,可是冬天卻已然來臨。 |
研究:晚上十點睡覺對你的小心臟比較好 | 晚睡對身體不好?老生常談,但現在一篇研究指出,早睡其實也沒多棒,因為人體或許有一個最棒的入睡時機,不要太早、但也不要太晚,最好是在晚上 10 點至 11 點之間 —— 至少對心血管系統而言是如此。這份來自英國的研究,於上周二 (9) 時發表於《歐洲心臟期刊 —— 數位健康》(European Heart Journal – Digital Health) 上,其中運用了英國生物樣本庫 (UK Biobank) 內共 8 萬 8,026 名受試者的數據。這些人都是在 2006 年至 2010 年間招募的,研究探討了他們在接下來 5.7 年中,是否有發展出心血管疾病 —— 此前,他們都沒有相關問題,也沒有睡眠失調。在研究過程中,受試者必須配戴智慧型裝置 7 天,好了解他們晚間入睡的時間,除此之外,實驗數據也會考量到年齡、性別、吸菸狀況、睡眠時間、睡眠不規律的狀況、有無糖尿病、血壓、社經地位等變因。最終,研究結果顯示,8 萬 8,026 人之中有 3,172 人,也就是 3.6% 的受試者在近 6 年的時光中罹患心血管疾病,其中入睡時間或許是個影響因素。因為和晚上 10 點至 11 點入睡相比,11 點至 12 點入睡的罹病風險增加了 12%;10 點之前入睡增加了 24%; 午夜或更晚入睡的人,風險則增加了 25%。英國醫療科技公司「Huma Therapeutics」研究領銜者,同時也是本次研究共同作者之一的普蘭斯 (David Plans) 指出,之所以 10 點至 11 點入睡對身體比較好,其中有個可能性是,早睡或晚睡都會導致人體錯過一些重要的時間點,例如日光便能夠幫助身體重設每天的生理時鐘。而如果長期作息都不正常,「行為與生理時鐘的紊亂將增加身體的發炎反應,而且可能傷害血糖的調節功能,這兩者都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進一步的性別分析則發現,女性獲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可是具體原因仍不清楚,不過研究共同作者之一普蘭斯指出:「內分泌系統對生理時鐘紊亂的反應可能存在性別差異。」「又或者,受試者的年齡較大,或許也是個干擾因素,因為女性在停經後心血管疾病風險會增加,也就是說,或許男女之間的關聯性強度並不高。」事實上,這份研究本身尚無法直接證明早睡或晚睡對心血管疾病的發展確實有關,因為睡覺時間可能和其他健康狀況或行為有關,例如在熬夜的時候飲酒,便有可能造成心臟疾病風險。同時,這份研究也沒有深入探討參與者的睡眠品質,只關注睡眠時長與入睡的時間點。另一方面,這份研究本身也存在侷限性,因為近 9 萬名受試者的年齡都處在 43 至 79 歲,其中女性比例偏高,為 58%, 而且英國生物樣本庫的參與者主要都是白種人。普蘭斯指出,他們尚需要更多的受試者,才能進一步了解並檢視這些證據,而且目前證據仍不充足,所以無法為大眾制定出一個特定的正確睡覺時間。不過無論如何,這份研究至少再度證明了好好睡覺的重要性,「大家常常假設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是基於生理因素 (physiological influences)」, 普蘭斯說:「然而事實上,生理時鐘 (circadian) 的紊亂對心血管系統造成的行為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
授權釋放曼德拉、結束種族隔離制度 南非最後白人總統戴克拉克辭世 | 本周四 (11), 讓南非走向民主、卻又無法弭平撕裂傷痕的戴克拉克 (FW de Klerk) 於該國首都開普敦 (Cape Town) 的家中逝世,享壽 85 歲。其名下基金會宣布了他的死訊,表示他此前一直在進行癌症治療。對某些南非人而言,戴克拉克是偉大的政治家,他引領國家結束自 1948 年便實施的種族隔離制度,與曼德拉 (Nelson Mandela) 在 1993 年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對其他人來說,相反地,戴克拉克實際上是種族隔離制度的受益者,應該為其所造成的諸多罪行付出代價。戴克拉克出生於南非繁榮的經濟中心約翰內斯堡 (Johannesburg), 來自阿菲利卡家庭 (註), 大學時期攻讀法律並成為一名律師。1972 年,他成為了南非國民黨 (National Party) 的議員,對這個創造種族隔離制度的政黨,有著深度的了解,並從中慢慢爬到了最高的位子 ——1989 年,他成為該黨主席,隨後當選南非總統。註:泛指南非與納米比亞的白人移民後裔。當時,南非的局勢並不樂觀,內部紛擾、政府則面臨即將破產的狀況,甚至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該國曾經的盟友都與國民黨交惡,於這個關鍵的時間點上任的戴克拉克,在繼續高壓統治與走向民主之間,選擇了後者。1990 年 2 月,戴克拉克宣布取消對在野黨非洲民族議會 (ANC, 簡稱非國大) 為期 30 年的禁令,讓其脫離非法組織身分,並隨後釋放原本被判終身監禁、並已經服刑 26 年半的非國大支柱曼德拉,以及其他一干反對派政治人物。1992 年,南非發起公投,最終決議廢止種族隔離制度;1994 年更舉行了不分種族的平等民主選舉,並隨後被曼德拉擊敗,雖然戴克拉克受曼德拉之邀擔任第一副總統,但他的勢力仍在接下來的數年中逐漸衰頹,最終於 1996 年辭職下台。從結果來看,戴克拉克對民主過渡的確有其貢獻,支持者認為他是一名精明的政治家,他明白若要讓南非脫離種族隔離制度,必須要由被該國保守派尊敬的人所引領。但另一部份的人則認為,考量到南非當年的局勢走向,這是戴克拉克不得不為之的抉擇,尤其他還曾是種族隔離制度的堅定擁護者 —— 前任總理波塔 (P.W. Botha) 的得力左右手之一。在曼德拉於 1994 年出版的自傳《漫漫自由路》(Long Walk to Freedom, 暫譯) 中,他也明確指出,他認為「即使戴克拉克採取的行動看似進步,但他絕不是名偉大的改革者」。「他進行的任何改革,都不是為了要將自己排除在權力圈之外,事實上,他做這些事是為了相反的理由:在新制度中確保阿菲利卡人的權力。」而外界也多採取類似的觀點,例如在美國老布希 (George H.W. Bush) 時代擔任非洲事務助理國務卿的柯恩 (Herman J. Cohen) 就指出,他曾與戴克拉克進行談話,「他沒有表明種族隔離是不好或不道德的,但他決定了這件事情是行不通的」。然而另一方面,改革卻也讓戴克拉克與自己所屬的政黨疏遠了,他曾試圖將國民黨從白人主導,轉型為一個由多種族人士構成、擁有如非國大一般影響力的黨派,可是最後仍以失敗告終。在辭去副總統一職後,戴克拉克於 1997 年宣布退出政壇。時至今日,在阿菲利卡人之中,還是有人將其視為叛徒、懦夫,認為自己被出賣。同時,雖然戴克拉克和曼德拉在 1993 年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兩人之間的關係卻不是非常和諧,除了曼德拉對其改革心態的直言不諱外,戴克拉克自己對曼德拉也頗有微詞。在其 1998 年出版的自傳《最後的跋涉:新的開始》(The Last Trek — A New Beginning, 暫譯), 戴克拉克覺得自己被低估了,而且還在得獎的慶祝活動中被曼德拉公開攻擊。「我氣炸了,」當提及曼德拉在頒獎典禮後的發言時,戴克拉克寫道:「只有用著最強大的自制力,我才能夠再次咬緊我的牙關,不要永遠地粉碎我和曼德拉之間有著友好關係的假象。」「諷刺的是,我們都特地遠行至此,獲頒代表和平與和解的世界最高榮譽 —— 但我們之間的關係卻充滿了尖刻與猜疑。」至於曼德拉本人,則認為他與戴克拉克的關係是必然的,「要和敵人和平共處,」曼德拉於《漫漫自由路》中表示:「一方必須要與敵方合作,讓敵方變成自己的夥伴。」無論兩人心思如何,戴克拉克與曼德拉後來成為了南非種族和諧的象徵,共同的肖像成為了衣服、鹽罐、胡椒罐上的圖案,在該國商店中出售。但或許對於戴克拉克來說,他也對自己在南非的地位感到不安。去年,他在接受《南非廣播公司》(SABC) 採訪時曾一度引起爭議,表示他不認為種族隔離制度一如聯合國 (UN) 所言,是危害人類罪的一環,不過其基金會隨後為此發表道歉聲明。可是在本周四,當戴克拉克死後不久,其基金會卻隨後發布了一則影音,稱之為戴克拉克「最後的訊息」。看來虛弱的戴克拉克在畫面中表示,雖然他曾經支持「分離發展」(separate development)—— 意即種族隔離 (apartheid)—— 但在 1980 年代,他「完全地改變了」, 這也是為何他會同意與曼德拉,以及其他政治領袖進行改革談判。戴克拉克補充,在充滿壓迫的政權終結後,他已經盡己所能,「今天,讓我在這個最後的訊息裡再重複一次:我,毫無疑問地,為種族隔離對南非的黑人、棕色人種,以及印地安人所造成的痛苦、傷害、輕蔑、迫害表示歉意」。可是對大多數南非人而言,種族隔離制度造成的傷害仍延續至今,數百萬人依舊生活在貧困和持續的不平等待遇中,部分人認為在加害者沒有受到懲罰的狀況下,對這項制度的承認與彌補仍遠遠不足夠。而戴克拉克的死,則為這個難解的國族傷痕留下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但該國現任總統拉瑪佛沙 (Cyril Ramaphosa) 在戴克拉克逝世的消息傳出後,依舊發表聲明肯定,稱他結束種族隔離制度是「勇敢的決定」。「在我們民主憲法頒布的 25 周年前夕,副總統戴克拉克的逝世應該激勵我們全部人進行反思,關於我們民主的誕生,以及我們忠於憲法價值觀的共同責任。」只是無論如何,戴克拉克背後那些曾經的血與淚,再也沒有獲得解答的機會 —— 一如反種族隔離革命家之子卡拉塔 (Lukhanyo Calata) 所言,他的父親在 1985 年種族隔離政策仍實施的狀態下被警察所殺害,「令人遺憾的是,他還沒有解釋自己為何會協助犯下那些有違人性的罪行呢,又一名種族隔離罪犯死了」。 |
一字之差,主席含淚:COP26氣候變遷大會落幕 《格拉斯哥氣候協定》說了什麼? | 過去兩周以來,超過 200 個國家、2 萬 5,000 位外交官都齊聚英國蘇格蘭地區的大城格拉斯哥 (Glasgow), 召開第 26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COP26)。對於這次會議,外界無不寄予厚望,期待各國領袖能在會議結束後,端出一份能帶來真實改變的協議。周六 (13) 這天,會議正式落幕,各國也端出了《格拉斯哥氣候協定》(Glasgow Climate Pact)。然而,外界卻對這份久候多時的公約褒貶不一,有人讚許它是關鍵的一步,有人則聲稱這份協議處處都是妥協後的結果,無助於帶來實質改變。究竟,這份《格拉斯哥氣候協定》中包含了哪些內容呢?在本屆大會中,「煤炭」可以說是最富爭議的議題之一,它對氣候變遷問題的影響有目共睹,但是否該限制,甚至是停用煤炭、具體該如何實施,就成了外界關注的焦點。在早期公布的《格拉斯哥氣候協定》草案中,各國同意未來將「逐漸淘汰」(phase out) 煤炭,可是就在正式版本通過前夕,印度、中國等國家臨時提出修正案,希望將文中的「逐漸淘汰」改為「逐漸減少」(phase down), 而這一字之差也成了本屆大會最大的爭議之一。面對印度、中國等國家突如其來的舉動,許多代表在訝異、不滿之餘,還是妥協投下了同意票,COP26 的會議主席夏爾馬 (Alok Sharma) 甚至差點在正式版本的公約落槌、宣告成立前落淚,不過他最後還是忍住淚水,向全場代表致歉道:「我為整個事情的走向致歉,我深感抱歉。」面對這項臨時性的修改,瑞士環境部長索瑪魯加 (Simonetta Sommaruga) 就直言,各國在煤炭用量上的妥協,「不僅沒有讓我們更靠近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 1.5 度內的目標,反而讓它更難達成」; 澳洲科學家哈爾 (Bill Hare) 也坦言,即使這是出自於曾有多次妨礙改善氣候變遷行動紀錄的印度,如此明目張膽的做法依舊讓他「十分訝異」。不過印度的氣候部長亞達夫 (Bhupender Yadav) 也為印度的主張辯護,他強調今日的氣候危機很大一部分是肇因於已開發國家不永續、浪費的消費模式,而且當初「部分國家」也因為使用石化燃料,經歷了國力的飛速成長。因此,他認為當已開發國家自己都還未完全淘汰煤炭的情況下,要求必須「兼顧發展及消除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做出一樣的承諾並不實際。在 2009 年,已開發國家曾經承諾從 2020 年開始,開發中國家每年至少會獲得 1,00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2 兆 8,049 億 9,990 萬元) 金援,協助它們減少國內的碳排放量並適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然而,事隔多年,這項承諾並沒有兌現,引發了許多開發中國家的不滿。如今,已開發國家再次於剛結束的 COP26 上做出承諾,將於 2025 年前將金援數字提高至當初承諾的每年 1,000 億美元的水準。在歷年來的氣候變遷大會上,損失補償原則 (loss and damage) 一直是個反覆被提及、卻始終沒有突破性進展的議題。開發中國家主張,國際間理應成立一筆基金,好讓比較富有的已開發國家,為開發中國家因氣候變遷所蒙受的損失買單。《紐約時報》也在報導中指出,這筆資金與前述的金援不同,它涉及了歷史責任,開發中國家也將因為一些不可彌補的損失,像是國土消失、特定文化或生態系統消失而得到補償。在今年的大會上,這項原則依舊因為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間的巨大分歧而難以有實質進展。美國氣候變遷特使凱瑞 (John Kerry) 就在記者會上道出美方的顧慮,包括哪些事物該得到補償、該拿到多少錢,其合法性基礎又是什麼等。「即使如此,我們依舊在思考責任問題,以及此問題日後的發展方向。」凱瑞隨後補充道。但另一方面,參與談判的開發中國家也對已開發國家的態度感到有些不滿,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的氣候特使帕尼烏 (Seve Paeniu) 就是其中之一。「...... 在像這樣的談判桌上,你面對的是大國家,因此對我們來說,這是份要嘛接受、否則就離場的協議,我們沒有其他選擇。」帕尼烏說道:「可是我們只是想解決這個問題,並希望從這次對話中取得一些成果。」在《格拉斯哥氣候協定》中,與會國目前難以達到先前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 1.5 度內的期望,因此在協定中,各國承諾在明年年底前將重新公布截至 2030 年的減碳計畫,相關目標也會更嚴格,好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 1.5 度內。《路透社》在報導中指出,按照目前各國承諾的標準來看,全球升溫的幅度大約會落在攝氏 2.4 度左右。BBC 聲稱,這項要求非常重要,雖然它不具強制力,但是從屆時各國公布的計畫中,人們將能一窺未來十年人類挽回氣候變遷的藍圖。在本屆大會中,共有超過 100 多國的領袖共同承諾,將在 2030 年停止森林濫伐,預計地球上 85% 的森林都能因此受益。不過 BBC 在報導中提到,目前尚還無法斷定各國的承諾有多大的可能兌現,畢竟早在 2014 年的《紐約森林宣言》(The New York Declaration on Forests) 中,各國就曾做出類似的承諾,可惜最後以失敗告終。出人意料的是,近年來屢在各個議題上對抗的中國、美國,卻在本屆 COP26 期間發表了聯合聲明,雙方承諾在未來 10 年內將於減少甲烷排放、過渡至乾淨能源、減少碳排放等議題上合作,「致力於達成 2015 年《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 提出的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於攝氏 1.5 度的承諾」。整體來看,不難看出為何有人批評各國達成的《格拉斯哥公約》是一份充滿妥協的公約。瑞士的環境部長索瑪魯加 (Simonetta Sommaruga) 就直言,各國在煤炭用量上的妥協,「不僅沒有讓我們更靠近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 1.5 度內的目標,反而讓它更難達成」; 國際地球之友 (Friends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 的成員肖 (Sara Shaw) 更直接地稱本次大會的結果只是一場「醜聞」。「如果公約中不包含任何可以兌現的內容,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 1.5 度的目標掛在嘴邊一點用都沒有。」肖聲稱,COP26 日後只會被人貼上「背叛南半球國家」這樣的標籤。不過,綠色和平組織的執行董事摩根 (Jennifer Morgan) 反倒認為,與會代表雖然有所妥協,但今日的成就已經實屬不易,「他們也許改了一個字,但他們無法改變 COP26 揭示的意義 —— 煤炭時代將要畫下句點了」。身為地主國,英國首相強生 (Boris Johnson) 也對這份協定寄予厚望,期待後人回顧 COP26 時,能將它視為「結束氣候變遷的起點」。「未來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必須完成。但今日的協議,已經算是往前邁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如今我們有了有史以來第一份承諾逐漸減少煤炭使用量的國際協議,以及一份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於攝氏 1.5 度的路線圖。」 |
美國少女靠TikTok爆紅手勢脫離險境 無聲求救就靠「540」 | 上周四 (4) 下午 12 點 30 分左右,一名機車騎士正騎在美國 75 號州際公路肯塔基州區段,風馳電掣地朝目的地直奔而去。突然之間,他看到前方銀色 Toyota 裡的女乘客伸出了手,疑似正反覆比劃著去年在 TikTok 上爆紅的「求救訊號」手勢 (signal for help)。當下他立刻撥打電話報警,而他即時的反應,最終也成功拯救了在兩天前被綁架的少女。肯塔基州勞雷爾郡 (Laurel County) 的警方表示,這位 16 歲的少女在上周二 (2) 於北卡羅萊納州的阿什維爾市 (Asheville) 遭 61 歲的嫌犯布里克 (James Herbert Brick) 綁架,期間還一度與布里克的家人待在一起。根據少女的說法,布里克的家人在發現她未成年、又已經被通報失蹤後便將布里克趕走,迫使兩人必須重新上路。警方表示,他們並不清楚遭綁架的少女沿途比了多少次的「求救訊號」手勢,但很幸運地,這次她的手勢被一位機車騎士認出來並報警,他報案後甚至還一路尾隨布里克的汽車,不斷向警方回報布里克的最新動向,讓警方可以順利在匝道口攔下布里克。勞雷爾郡的警察們坦言,這個手勢連他們也不知道,但他們認為這是個絕佳的工具,如果善加推廣,將能順利挽救許多身陷困境的人。「求救訊號」手勢是在去年由加拿大非營利組織加拿大婦女基金會 (Canadian Women's Foundation) 推出,旨在讓任何於 COVID-19 防疫封鎖令期間遇上家暴的人,可以在講視訊電話,或是應門的時候發出無聲的求救訊號。以在視訊電話期間求助為例,民眾只要將手指併攏、手心面向鏡頭,接著將大姆指往手心的方向內縮,最後再握拳、將大姆指包於拳頭內即可,過程有點像併攏手指、朝對方比出 5、4、0 三個數字。一旦發現有人比出「求救訊號」手勢,加拿大婦女基金會建議民眾可以想辦法釐清對方的狀況,確認對方確實需要幫忙;要是情況實在緊急,這時民眾就應該打電話向警方求助。在這支推廣影片中,加拿大婦女基金會向民眾示範了如何在講視訊電話期間,不動聲色地利用「求救訊號」手勢求助。當時,為了大力推廣「求救訊號」手勢,加拿大婦女基金會還拍了一支示範短片,上傳到包括 TikTok 在內的各大平台,希望網友們能分享給更多人。沒想到,這支推廣影片在 TikTok 上獲得巨大回響,甚至還有人翻拍成不一樣的版本,大幅提升了「求救訊號」的知名度。就連英國警方,也在今年 3 月的莎拉・埃弗拉德 (Sarah Everard) 命案後,開始積極推廣「求救訊號」手勢,希望避免未來再有類似的案件發生。聽聞有人利用「求救訊號」手勢得救的消息,加拿大婦女基金會的副公關長古拉吉 (Andrea Gunraj) 說道:「聽到有人認出這個手勢、並在這種有立即性危險的情況下做出反應,令人感到相當欣慰。」而在這起案件後,現在勞雷爾郡的警察也拍了影片,在轄區內大力推廣「求救訊號」手勢。 |
烈焰之後才能重生 美國印地安原住民縱「火」歸山 | 站在北加州 (Northern California) 的山腰上,來自印地安部族尤羅克 (Yurok) 的阿祖茲 (Elizabeth Azzuz) 正閉上雙眼祈禱,她的雙臂朝向空中展開,右手高舉著用乾燥苦艾草製成的火炬 —— 這是她的祖先代代相傳的工具,能夠用於燃燒密集的灌木叢。「當我們將大火帶回大地之時,請引領我們的手。」阿祖茲吟誦著,接著蹲下點燃地上的枯葉和松針,其他人也陸續加入行動,橘紅色的跳動火光和刺鼻的濃煙漸漸直竄天際。在今年的十月初,有好幾天的時間,尤羅克保護區 (Yurok reservation) 中大約 80 英畝 (32.4 公頃) 的土地都身陷火海之中。這是「蓄意」的放火,但不是為了破壞。在火焰燃燒灌木的時候,穿著防護裝備的工作人員監控著整個過程,消防設備跟水車都在一旁待命。因為這項活動來自一個計畫,要教授尤羅克的年輕人與其他部族,如何用火和自然以及大地共生 —— 一如尤羅克和其他印地安部族數千年來的傳統。在百年之前,放火意味著刑責。為了保護水源、人類居住區,以及商業木材的供應,美國州政府與聯邦機構長久以來禁止「文化放火」(Cultural Burning); 然而,隨著印地安原住民的不斷籲求,以及近年因乾旱與暖化而越趨嚴重的野火問題,當局漸漸開始學習接受並採納「文化放火」。因為近年來,科學研究逐步證實了原住民部族長久以來堅持的論點:在正確的條件下,於指定的區域進行低強度的燃燒,將可以減少森林中的枯木與其他易燃物,從而降低野火發生的風險。畢竟在過去兩年間,大約 6,000 平方英里 (約 1 萬 5,540 平方公里) 的加州土地曾被燒得一片焦黑,失控的野火成為了當地刻不容緩的緊急問題。對尤羅克人,以及其他同樣居住於俄勒岡州克拉馬斯縣 (Klamath) 中部的印地安原住民,例如卡魯克人 (Karuk) 以及胡帕人 (Hupa) 來說,「放火」不只是他們復育土地的方法,同時也是落實自己文化的手段。因為這是他們在 19 世紀時受白人殖民者壓迫,只能無奈放棄的生活方式。當時,無數的原住民土地被搶走,許多人被殺,或是被迫遷居保護區,小孩則被送至禁止說自己語言、實行自己習俗的學校。另一方面,他們狩獵採集的習慣也被摧毀殆盡,因為他們不再能夠使用火焰,不再有方法可以讓土地恢復繁榮。大火是自然重生的關鍵,它能燒去多餘的灌木,騰出土地,讓莓果、藥草、榛樹和橡樹擁有生長的空間,同時還可以殺死蟲子、給野鹿和駝鹿活動的範圍,還能導致更多的雨水有機會匯集到溪河之中,有助於水中鮭魚的發育。「火焰是造物主給我們的工具,讓我們用來重建環境和人民的健康。」身為文化放火委員會 (Cultural Fire Management Council) 秘書,阿祖茲說:「對我們來說,火焰即是生命。」文化放火委員會的另一成員,有著尤羅克、胡帕、愛爾蘭血統,今年 59 歲的羅賓斯 (Margo Robbins) 則表示,她年少時曾學習如何編織傳統的籃子,這是他們部族文化的一部份,編織籃會拿來放置採集到的食物跟藥草,或用於誘捕鰻魚、當成寶寶的搖籃,甚至還是儀式舞蹈或祈福用的道具。「編織非常、非常療癒,這有點像是治癒靈魂的良藥。」羅賓斯說,但編織的材料卻曾經一度變得非常稀少,尤其是榛樹,在過去,火焰可以幫助榛樹的新枝枒長得又筆直又粗壯,可是在被禁止放火的狀況下,榛樹便逐漸因為密集的灌木叢、附近倒塌的樹木、雜亂的樹葉,而出現營養不良的情形。2011 年,當羅賓斯第一次成為祖母時,看著自己的雙胞胎孫女,她希望她們有機會可以睡在傳統的寶寶籃裡,所以她需要森林恢復生長榛樹的能力 —— 這意味著他們必須取回使用火焰的方法。直到 2013 年,尤羅克人和加州森林與防火局 (Cal Fire) 進行了第一次的合作,他們在自己的祖傳土地上進行小規模的放火,當時一共燒了 7 英畝 (約 2.83 公頃) 的範圍 —— 這讓尤羅克人在多年後終於又重新見證大自然復甦的美好,重新取得了能夠用於編織的榛樹枝條。隨後,羅賓斯便與其他三名部族成員成立了文化放火委員會,他們致力於恢復與推廣本地和其他部族的放火傳統。文化放火委員會和卡魯克與胡帕族的倡議人士,以及美國環保組織大自然保護協會 (The Nature Conservancy), 一起創立了原住民烈焰網路 (Indigenous Peoples Burning Network), 至今吸引全美和其他國家中的數百名志願者參加放火訓練。「這真的很令人興奮,而且我現在對於潮流改變保持著非常大的希望,」羅賓斯說:「我們復興了我們的語言、我們的舞蹈,而現在,連火焰也回來了,我們將重建這塊土地。」為了準備這次的放火活動,執行團隊精心研究了天氣預報,也勘查過要進行燃燒的區域、確認放置水箱的位置,還鋪設了大範圍的消防水管,並讓 30 多名成員進行訓練,並於過程中穿著全身裝備。而當負責祈禱的尤羅克人阿祖茲結束吟誦、並用苦艾草火炬點燃象徵性的第一道火焰後,他們便將手中的器具換成了現代的噴火槍,沿著泥濘的道路快速移動,沿途放火。濃煙於是滾滾升起,火焰劈啪作響,綠色和褐色的樹葉通通化為灰燼,但粗壯一些的樹,例如橡樹、針葉樹等卻大致無傷,只有樹皮被燒得一片焦黑。「它既漂亮又烏黑,」阿祖茲驚嘆地說:「到了下個春天,這裡就會長出很多新芽。」於是,一連好幾小時,拿著火炬的成員沿著斜坡往下移動,他們負責點燃森林,另一頭則有人遠端監控火勢,他們用無線電和現場進行聯絡,準備隨時介入,撲滅那些偏離預定放火範圍的火勢。在這些人之中,有年輕人,也有中年人;有本地人,也有非本地人,他們部分來自周遭的部族,部分則從遙遠的地方特地跑來參與這項盛事。像杜爾策 (Jose Luis Dulce) 便是一名來自西班牙和厄瓜多的消防員,他表示自己想幫助復興歐洲與南美洲原住民的傳統技術;而來自另一部族的提蒙斯 (Stoney Timmons) 則透露,他們希望在明年也能舉辦自己的培訓課程。「我得到了很多可以帶回去的良好經驗。」提蒙斯說。但放火過程中也不是沒有小意外,振奮人心的吶喊突然變成了驚恐的尖叫,一大塊燃燒中的樹幹伴隨著「木頭!有木頭!」的大叫聲自陡坡上滾下,它先是衝向一條雙線道,接著又栽到一旁濃密的灌木叢中,引燃火勢。雖然現場的眾人立刻撲滅了火焰,但這場意外依舊體現出了放火本身的危險性。而這一點也是當局的顧慮。雖然聯邦及州政府的態度有所緩和,但放火許可的申請被拒絕、實施時間被拖遲、過於高壓又嚴厲的監控,與此相關的抱怨仍時不時傳出。推動文化放火的倡議者們表示,雖然機關高層同意了要與他們合作,但比較基層的地方官員卻不太願意配合,因為他們害怕火勢失控,而一旦火勢失控,自己便有可能被究責,甚至工作不保。加州森林及防火局首席副主任托爾米 (Craig Tolmie) 指出,他們試圖在期望更多放火活動的印地安部族與害怕火災的大眾之間取得平衡。「在過去的兩個火災好發季節中,人們的心裡真的既受傷又驚恐。」托爾米說。但就算必須與政府斡旋、有許多層面亟待考量與克服,對於尤羅克人或周邊的其他印地安原住民而言,他們依舊期望能夠一步步將放火傳統推廣出去,讓自然與土地曾經的繁榮有機會能夠回歸。例如為人祖母的羅賓斯便期待,他們所建立的訓練機構「原住民烈焰網路」可以在更大的範圍內實施,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也令她感到好奇。「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事實,但我在猜,幾乎所有在美國的部族都擁有放火傳統,而取回這樣的文化是有可能的 —— 取回用火的權利是有可能的。」「我想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使用火焰的權利應該要交還給大眾,人們需要接受訓練,知道如何安全地用火,畢竟有太多的土地需要照料,而監管機構不可能顧及全局,讓我們攜手投入其中吧。」 |
【地球圖書館】銀髮爸媽養「成年兒童」 日本高齡社會的80/50家庭困境 | 從家庭生活的角度分析,出生於平成時代的年輕人生活也不同於過去的時代。男性的終身單身率截至 1985 年為 1% 至 3%, 到了 2010 年提升至 20.1%, 推估到 2040 年將暴增至 29.5%; 至於女性的終身單身率到了 2040 年,可能由 2010 年的 10.61% 增加至 18.7%(圖表 2–1)。雖然不能一概而論,經濟能力確實嚴重影響結婚與否,尤其在日本,男性年薪愈低,單身比例愈高。除了單身人口日漸增加,與父母同住的比例也逐漸提升。40 歲至 59 歲與父母同住者在 2005 年為 193.2 萬人,到了 2015 年增加至 339.8 萬人,與父母同住的總人數甚至超越獨居人口,其中無業人口為 77.3 萬人 (圖表 2–2)。此外,又依據性別與地區而有所不同。2015 年人口普查顯示,40 歲至 59 歲與父母同住且單身無業者,男性占 2.8%, 女性占 1.7%。而由地區分析,比例較高的是青森縣 (3.12%)、沖繩縣 (2.94%)、德島縣 (2.86%); 比例較低的是滋賀縣 (1.67%)、福井縣 (1.71%)、東京都 (1.83%)。目前屬於「7040 家庭」或「8050 家庭」的人口日益增加。這些家庭的單身子女人數也隨之變化 (圖表 2–3)。這些家庭的單身子女相較於同齡的獨居者,經濟較為拮据。根據公益財團法人年金與高齡化政策綜合研究機構 (Th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Policies on Pension and Aging) 於 2015 年針對 2,083 人所做的調查,年薪不滿一百萬日圓的男性占 25.4%, 女性占 38.5%。其中從事非正職工作的男性占 19.6%, 女性占 34.7%; 無業的男性占 18.7%, 女性則攀升至 20.3%。儘管親子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子女這一輩屬於經濟弱勢族群,要是父母哪天衰老或病倒,難保不會全家一起垮。下一代經濟拮据的典型例子,正是目前 40 歲至 49 歲的人口。當年在泡沫經濟破滅初期,也就是 1990 年代畢業與求職的年輕人,現在差不多快要 50 歲了 (1991 年度大學畢業的新鮮人在 2019 年將近 50 歲)。2003 年開始求職的世代在日本稱為「求職冰河期世代」, 現在是 35 歲至 49 歲。近年來 8050 家庭與繭居狀態者高齡化之所以逐漸成為社會問題,正是受到這些年齡層的動向影響。進一步分析 20 歲至 59 歲人口中各年齡層的「非勞動力」人口可以發現,無論是哪個世代,儘管一開始求職時不甚順利,大多數人在 30 歲至 39 歲時都能有個穩定的工作,非勞動力人口的比例跟著下降;進入 40 歲至 49 歲時離職率又再度提高,非勞動力人口隨之增加。其中又以第二次嬰兒潮世代,也就是 1971 年至 1974 年出生者 (目前 45 歲至 49 歲者) 的非勞動力人口比例持續走高 (圖表 2–4)。從家庭結構與人口變化剖析 8050 問題,會發現是必然且無法恢復原狀的課題。人口高齡化與不婚化的傾向預測會一直延續到 2040 年。8050 問題的實際情況雖然近來才為人所知,卻絕非立刻就會消失的暫時現象,而是已經無法忽略的現實。現在獨居的人也好,和父母同住的人也好,步入晚年孤立無援並非少數人才會面臨的狀況。40 歲至 59 歲的單身人士與 65 歲以上的高齡人口逐漸增加,各自都可能面臨孤立無援的問題 (圖表 2–5)。獨居的單身人士所面臨的風險是孤獨死。內閣府於 2012 年調查 65 歲以上的獨居男女,結果發現高達 45.5% 的人覺得自己極有可能孤獨死──無人送終,死後一段時間才被發現,遺體維持原狀。根據職掌法醫業務的東京都監察醫務院於 2006 年的調查,孤獨死以男性居多,50 歲出頭的個案也不稀奇,可能是因為孤獨死之前陷入無法維持健康與衛生的狀態,處於「放棄照顧自己」的境地。繭居狀態的單身者也是可能孤獨死的族群。與父母同住的單身人士包括無業或處於繭居狀態,當父母生病或過世,失去家中支柱,整個家庭極可能分崩離析。為了照護父母而辭去工作的人也可能因為遠離社會的時間過長,產生社交恐懼,失去社會網絡,一旦父母過世,極可能面臨孤立無援的問題。我們正處於所有人都可能孤立無援的時代。前面提及的個案至少還有支援人員關心,仍有一線希望防止這個家庭的社會網絡日漸薄弱。然而部分個案因為缺乏與外界接觸,無人發現其困境,最後全家一起倒下。例如繭居狀態或無業的子女依靠父母扶養,父母病倒後喪失經濟來源;原本負責照護父母的子女身體不適,無法再擔起照護責任等,其中甚至造成發現時已經全家死亡的悲劇。這幾年來也出現好幾則新聞是父母撒手人寰後,子女無法採取適當的應對,疑似構成遺棄屍體罪。2014 年在愛知縣名古屋市,發生一起年邁母親過世導致女兒遭到逮捕的事件。女兒 C (43 歲) 在母親 (76 歲) 顱內出血、失去意識時無法對外聯絡與求助,母親最後死亡,警方以違背義務之遺棄罪為由逮捕 C。C 在小學六年級時遭到旁人嘲笑外貌而拒絕上學。從此 30 多年來一直繭居家中,只有將近 20 歲時曾經去過醫院一趟。父親早在事件發生的 12 年前過世,母女兩人仰賴母親的年金與存款過活。然而該年春年,母親失智症惡化,又在家中骨折,無法外出。C 必須擔起照護母親的責任,於是戰戰兢兢地開始出門。「空白了 32 年,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不會。」 「我能去 ×× 超市了。」 「收銀人員問我話,我答不出來。有人跟我搭話,我就很緊張。」這是她當時的日記內容,看得出來儘管忐忑不安,還是嘗試與外界接觸。事件發生在她開始外出後一個月。檢察官在法庭上詢問 C 發現母親失去意識時的心境,她表示:「我希望有人來救媽媽,不過害怕見人的恐懼心理壓過求助的意志。」六天過後,她才告訴住在市區的女性親戚「媽媽沒有呼吸」, 對方因而報警。法官看在 C 直到事件發生為止都努力照護母親的分上,最後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緩刑五年,交付保護觀察。據說她在法庭上表示:「我沒有好好振作起來,讓媽媽吃了很多苦,我很對不起她。」倘若今天鄰居發現這對母女孤立無援,也許就不會發生這起悲劇。民生委員會與里民自治會 (類似臺灣的鄰里長) 會不時舉辦研習,以解決部分居民社會網絡薄弱的問題。自從發現 8050 問題,研習有時會以支援孤立家庭為主題,此時最常聽到的提問是:「該怎麼發覺孤立無援的家庭呢?」倘若是高齡夫妻或是獨居老人,旁人通常會擔心他們疏離孤立,然而與子女同住的老人家往往被視為沒有風險。因此注意範圍必須由老年人擴大到親子同住的家庭。本文摘自摘自川北稔作品《80/50 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 繁體中文版由遠流出版代理、陳令嫻翻譯,欲購買的小隊員歡迎透過以下連結前往購買:「地球圖書館」是由 DQ 地球圖輯隊與出版社的合作活動,每月配合站上文章推廣相關閱讀與獨有優惠,獨掉坑不如眾掉坑,博覽世界大小事之餘,希冀讓小隊員對文章所述事件脈絡發展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體會! |
宇宙農場上菜啦:太空辣椒成功採收 「史上最佳太空墨西哥捲餅」正式出爐 | 在地球,種植、採收辣椒並不是什麼太了不起的事,年復一年總會發生。但在周五 (29) 這天,這件平凡無奇的事卻在國際太空站裡發生了。在眾目睽睽之下,只見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的太空人范德黑 (Mark Vande Hei) 小心翼翼地伸手,從先進植物培養系統 (Advanced Plant Habitat) 摘下第一批在太空中成長、結果的辣椒,並和其他人一起現場品嚐。但光啃辣椒可無法滿足 NASA 的太空人麥克亞瑟 (Megan McArthur), 她接著拿出墨西哥烤肉 (fajita beef)、復水番茄、朝鮮薊等食材,搭配這次採收的太空辣椒,做成了她口中「有史以來最棒的太空墨西哥捲餅」。飽餐一頓後,接下來太空人預計會把一部份的太空辣椒送回地球分析,幫助地球上的科學家進一步了解如何在太空中種植作物。雖然對大部分人來說,太空人在太空中啃辣椒好像不是什麼太驚人的成就,但放在人類 20 多年來的「太空農業史」當中,已經稱得上是不平凡的一步。NASA 在聲明當中表示,這次的種辣椒任務堪稱是「國際太空站至今最複雜的實驗」, 相較於以前種過的蘿蔔、萵苣等蔬果,辣椒的發芽、成長期都更長,也讓這次實驗多了不少變數,光是在挑選適合帶到太空種植的辣椒品種上,就花了科學家足足兩年的時間。「微重力、光線、溫度和根部的濕度都會影響吃起來的味道,研究這些植物生長、結果和它們的口感很有趣。」NASA 植物棲息地 - 04 計畫 (Plant Habitat-04) 的領導人斯賓塞 (LaShelle Spencer) 說道。對於太空人來說,成功採收辣椒也讓他們很開心,因為這意味著在不久後的將來,餐桌上有望多出另一款辛香料,可以讓有點乏味的太空食品更加美味。在太空中,太空人的嗅覺、味覺通常會變弱,因此辛辣,或是特別調味過的食品尤其受太空人歡迎,所以有了辛香料,未來也就更能避免太空人覺得餐點不合胃口而少吃、影響健康,最終影響太空任務的問題。「太空人吃的食物必須和其他設備一樣優秀才行,」NASA 的植物專家斯賓塞曾在受訪中這麼表示:「想要把人成功地送到太空再帶他們回來地球,我們不只需要最營養的食物,還需要最好吃的食物。」但收成太空辣椒的意義還不止如此,它還關乎到未來人類能否順利重返月球、甚至是登陸火星的任務。現在,太空人吃的食物幾乎都是預先包裝好的,新鮮蔬果也大多仰賴地球提供補給,還無法自給自足。然而,一旦人類開始深入探索太空,補給的難度也會越來越高,別說是遙遠的火星,光是要為登月的太空人提供新鮮蔬果補給都很困難。因此,想要深入太空,科學家勢必得找出另一種可以為太空人提供食物的方法,「自行種植」也就成了科學家們努力探索的領域之一。而太空人自己,其實也不排斥三不五時就當一回「太空綠手指」, 一方面種菜關乎到肚皮,另一方面也可以調劑身心。許多太空人都曾表示,每天照顧這些蔬果,尤其時照顧葉子很多的植物時,總會讓他們想起在地球的時光。NASA 的另一位植物學家羅梅恩 (Matt Romeyn) 就特別說道:「長期來看,在太空中種植五顏六色的植物對 (太空人) 的生理、心理都有益處。我們發現,種植五彩繽紛和會散發香氣的植物有助於增加太空人的幸福感。」 |
伊拉克總理半夜遇刺 失手無人機暗殺誰策劃? | 上周日 (7), 伊拉克總理卡迪米 (Mustafa al-Kadhimi) 在深夜遭人以無人機暗殺未遂,所幸最終除了財物損失,並沒有人在攻擊中喪命。驚險躲過一劫的卡迪米第一時間便在 Twitter 上發文,向國民「報平安」, 隨後也登上電視台證實自己平安無事,並呼籲國內各大勢力保持冷靜、不要輕舉妄動。然而,隔天一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隨即瀰漫起一股肅殺之氣,城市上方整天都有直升機來回盤旋,外國使館雲集、也是總理官邸所在的「綠區」進入高度警戒,街上出現許多站崗,或是來回巡邏的士兵。至於剛剛大選完、還在漫長組閣談判當中的伊拉克政壇,現在也因為這起失敗暗殺案的緣故,而被一層詭譎的氣氛給壟罩著。這起暗殺案發生於周六深夜,伊拉克情報官員指出,當晚共有三架攜帶著炸彈的無人機自共和橋 (Republic Bridge) 方向起飛、朝著西南方的綠區快速前進,途中雖有兩架遭維安單位擊落,但還是有一架穿過重重防線,成功襲擊伊拉克總理卡迪米的官邸,炸毀了門、停在車庫內的汽車,還傷及了至少 6 位維安人員。所幸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人在這場暗殺暗當中傷亡,不過期間的槍聲、爆炸聲,也讓不少住在綠區周遭的民眾從睡夢中驚醒。確認攻擊結束後,卡迪米很快就在 Twitter 上發文說道:「讚美神,我很好。為了伊拉克,我呼籲大家保持冷靜、切勿輕舉妄動。」稍晚他也出現在電視機上發表談話、發表聲明,將這起「懦弱的攻擊」定調為暗殺案,並直言這是「犯罪團體對伊拉克的嚴重攻擊」。他還提到,政府方面「很清楚是誰策劃暗殺,也會將他們的身分公諸於世」。在這場暗殺案發生後,中東國家、西方勢力都先後發表聲明譴責。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 (Suprem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的秘書沙姆哈尼 (Ali Shamkhani) 在 Twitter 貼文中表示,這起暗殺案旨在煽動群眾,而「外國智庫」就是幕後真兇;英國首相強生 (Boris Johnson)、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 則是異口同聲地與卡迪米站在同一陣線,拜登更在聲明中將全案定調為「恐怖攻擊」, 還強烈譴責「試圖用暴力阻止伊拉克民主發展」的人。雖然目前沒有人挑明指出幕後真兇的身分,不過在外媒的報導中,幾乎都把矛頭指向了剛於 10 月國會大選中敗北的親伊朗派民兵。大選落幕之後,伊拉克隨即進入漫長的組閣過程,其中佔據優勢的是在 329 席中握有 73 席、甫成為國會最大勢力的什葉派穆斯林薩達爾 (Muqtada al-Sadr)。至於總理人選,外界則十分看好現年 54 歲的卡迪米可以再次成為總理,因為作風務實的他,是當前伊拉克政壇上少數得以在美國、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間斡旋的人。至於選戰中最大的敗北者,則非親伊朗派勢力莫屬了,但其支持者懷疑當中有選舉舞弊發生,自選後便持續在綠區外圍發動示威,要求重新計票。上周五 (5), 親伊朗派的支持者在示威過程中與警方駁火,至少有一名示威者在槍戰中身亡。目前,卡迪米已經派人調查此案,想要釐清究竟是誰違反「禁止開槍」的命令朝示威群眾開火。但己方陣營的傷亡,仍無可避免地加劇了親伊朗勢力領袖對卡迪米的不滿。「烈士留下的鮮血是為了要讓你 (卡迪米) 負責,」親伊朗民兵組織正義聯盟 (Asaib Ahl al-Haq) 的領導人哈札利 (Qais al-Khazali), 在周六 (6) 一場為喪生示威者舉辦的喪禮上說道:「示威者唯一的要求,就是反對選舉舞弊,而像這樣用實彈回擊,意味著你就是第一個該為弊案負責的人。」而在被問及對暗殺案的看法時,正義聯盟則聲稱這起暗殺案是由外國情報組織策劃的障眼法,旨在讓外界的焦點從周五的示威上移開。雖然目前調查還沒有太多進展,但中東研究所 (Middle East Institute) 衝突解決、對話追蹤計畫的主任斯利姆 (Randa Slim) 表示,周六的暗殺案並非單純「針對卡迪米的暗殺」, 而是已經上升「對伊拉克政治階層」發動攻擊的層級。「這真的相當於企圖政變,」斯利姆在受訪時說道:「有很多間接證據表明暗殺是由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派系所為。」但另一方面,倘若幕後真兇確實是親伊朗派民兵所為,斯利姆認為一場失敗的暗殺是相當愚蠢而短視近利的舉動,因為它反而會讓卡迪米「成為受害者,增加他重新登上總理大位的機率」。人在巴格達的政治分析師基茲維尼 (Bassam al-Qizwini) 也持類似看法,尤其是近期一連串事件牽涉的暴力程度節節上升、從街頭示威演變成與維安部隊衝突,再到這起失敗的暗殺案,他相信幕後的策劃者就是方於大選中敗北的一方,而其目的無非是要阻止卡迪米連任總理。不過,也有分析師持相反意見,並未視這起失敗的暗殺案為一場失敗的政變,反而將其解讀為對卡迪米陣營的一次警告。英國智庫漆咸樓 (Chatham House) 的伊拉克計畫負責人曼蘇爾 (Renad Mansour) 提到,過往其實也不乏類似案例,也許不一定是策劃一起暗殺案,但幾乎都是採取暴力手段發出「我們來了」的警告。「我認為這應該是場失誤的警告,因為當總理活下來後,反而得到了名聲以及更多人的同情。」 |
風靡全球並非偶然!從《魷魚遊戲》的成功,看 Netflix 醞釀已久的轉型大業 | 一直以來,Netflix、Apple TV+、Hulu 等串流影音平台,都致力於將《六人行》、《勁爆女子監獄》這類在美國本土膾炙人口的影集推向全世界,該策略不難理解 —— 藉由美國觀眾喜愛的影集,抓住大宗觀眾的口味,以創造更高的營收。當其他串流影音平台仍在北美的紅海中競爭的同時,Netflix 則早在 2016 年開始,就已經著手開闢海外市場,在全球各國大量購買與製作「非英語」、「在地化」作品;以熟悉的語言、符合當地文化的劇情吸引當地的觀眾。2017 年西班牙犯罪劇《紙房子》在警匪鬥智中,加入更多角色之間的情愫發展;2019 年韓國僵屍劇《屍戰朝鮮》承接《屍速列車》所開創的殭屍風潮,又融合韓國觀眾熟悉的宮廷、古裝劇等元素;2020 年日本大逃殺類型劇《今際之國的闖關者》改編自漫畫,符合日本青少年、上班族的龐大次文化市場。每一齣劇在全球各地都繳出了亮眼成績,不斷推出續集與延伸作品。不僅能夠更加親近當地觀眾,提升品牌好感度,同時也成功引起取得全球觀眾的關注。2020 年,Netflix 因疫情紅利,在六個月內吸引了逾 2500 萬用戶訂閱,是公司創立以來最大幅度的成長。在 Netflix 釋出的 2020 第三季財報中,這些訂戶中有 83% 來自美國與加拿大以外的國家,其中 46% 來自亞太地區;這顯示 Netflix 的北美用戶的訂閱數成長已經逐漸趨緩,不再是主戰場,同時也說明亞太地區已成為 Netflix 發展最快速的市場。2 月,Netflix 才宣布今年將投資 5 億美元在韓國:七個月後《魷魚遊戲》拿下亮眼成績,然而在此前的種種跡象都已經顯示,Netflix 早已注意到亞太市場。而去年 7 月晉升 Netflix 新任副總的貝拉・巴雅里亞 (Bela Bajaria), 即有著參與德國影集《闇》、西班牙影集《紙房子》等多部非英語原創內容的背景,這也是為什麼 Netflix 首度把英語、非英語原創內容的監督權集合在同一人身上。巴雅里亞在一則訪談中提到,Netflix 在各式各樣的「在地化」節目中,額外投資了數百萬美元,以提供多達 34 種配音與 37 種字幕,讓全球觀眾能夠更輕易接觸這些「異國戲劇」。《魷魚遊戲》的成功不只展現在觀看數與訂閱數的增長上,龐大的粉絲群也讓 Netflix 打開另一種變現方式 —— 以實體周邊吸引粉絲。Netflix 首先在自家的線上商城 Netflix.shop 推出許多印有《魷魚遊戲》Logo 的特色服飾,吸引粉絲掏出荷包購買實體周邊。這個線上商城從今年 6 月營運至今,先前紅遍全球的《怪奇物語》、《性愛自修室》的周邊也都能找到。然而比起「把偶像穿在身上」, 粉絲更關心的可能是「穿得像偶像」。根據美國球鞋電商 Sole Supplier 所公布的數據,自從《魷魚遊戲》播出後,劇中角色所穿著的經典 Vans 白鞋的搜尋量,大幅增加了 7,800%; 全球最大電商亞馬遜 (Amazon) 的網站上,也湧入大量的影迷購買劇中角色所穿著的運動服,以趕在 10 月底的萬聖節搭上變裝風潮。Netflix 日前也宣布與韓國服裝品牌 MUSINSA 聯名,推出《魷魚遊戲》劇中角色所穿的同款運動服,為符合劇中設定,只在官網搶先推出 456 套。搶先釋出的意義,比起商品的銷售,這次的服飾聯名也許更像是 Netflix 貫徹數據至上的做法,想要進一步蒐集潛在消費者的資料。除了憑藉《魷魚遊戲》這類熱門的原創 IP 來推出聯名周邊以外,Netflix 也正嘗試以其他管道開啟新的營收方式。🎮📱 Let the Games Begin📱🎮 Tomorrow, Netflix Games will start rolling out on the Netflix mobile app. First on Android, with iOS on the way. It’s early days, but we’re excited to start bringing you exclusive games, with no ads, no additional fees and no in-app purchases. pic.twitter.com/ofNGF4b8At 繼打造龐大的串流影音帝國後,未來 Netflix 要進一步跨足電玩產業。在 2017、2019 年,Netflix 就曾在 App 商城分別推出過自家 IP《怪奇物語》的手機遊戲。在今年 9 月的財務會議上,也宣布接下來將會朝「發展電玩」的方向前進,持續運用自家 IP 來推出遊戲作品,並直言這是自 2013 年推出首部自製節目《紙房子》以來最大的改變。除了推出影集周邊與遊戲,Netflix 在今年 7 月挖角曾為蘋果內容主管的恩傑里・伊頓 (N'Jeri Eaton) 來領導旗下 Podcast 部門的發展;也讓人猜測 Netflix 的下一步,或許是在 Podcast 領域投入更多資源,以開發更多不同的主題。從 Netflix 的在地化布局,以及在主業之外開拓的新營收管道,都可以看出這家串流影音龍頭整合用戶的娛樂選擇、跨媒體打造多元娛樂圈的野心。各界也正拭目以待,Netflix 如何藉著《魷魚遊戲》的成功,拓展更多的可能性。 |
超越蘋果、帶微軟市值攀升全球第1,納德拉如何讓大象跳起舞來? | 翻開納德拉的人生,就像是典型的印度裔成功人士模板:出生於印度公務員家庭,夢想成為板球選手,在接觸電腦後轉換人生方向,大學攻讀電腦科學,到美國進修並移民,並於 20 幾歲時加入微軟,一路攀登到微軟最高的寶座。但是讓他與科技巨頭執行長截然不同的,不是國籍、膚色、學歷,而是性格。自納德拉嶄露頭角以來,納德拉的非典型從上任後的第一個記者會能觀察一二。那是他首次以執行長的身份公開露面,雖然被媒體形容成「一改鮑爾默風格」: 沒有好大喜功的聲光效果,但納德拉在會中宣布了適用於蘋果 iPad 的第一個 Office 版本,說來簡單,但卻代表微軟踏入了新的方向,不再以自我為一切的中心運作。儘管軟體一定在他掌舵之前就已經開始開發,但由納德拉來發布別具意義。不只如此,他也膽敢親手撕掉微軟的天條。比爾蓋茲宣言:「讓每一個家庭、每一張桌子上,都有一台運行著微軟軟體的 PC。」一直以來都是所有微軟人的使命。20 多年的時間,的確每一個人都擁有電腦了,沒想到的是,更多人更離不開的是掌上的手機,與微軟沒什麼關聯,就連比爾蓋茲都說:「PC 已不再是多數用戶常用的唯一電腦,甚至不是最主要的裝置。」所以納德拉親手撕掉了微軟的天條,為微軟寫下新的宣言:「」這一次微軟不再唯我獨尊,而是賦能者,就連比爾蓋茲都說:「微軟在納德拉的領導下,跳脫了純以 Windows 為中心的思維。」而同理心則是貫穿納德拉行事的準則,他於著作《刷新未來 (Hit Refresh)》中也提到:「」家人正是我們來到世上所遇到的第一批重要的人,家庭也是學習同理心之地。納德拉的兒子贊恩 (Zain Nadella) 在出生時,因缺氧窘迫需要緊急剖腹生產,導致重度腦性麻痺,必須依賴輪椅與家人的照顧。長時間跟贊恩相處,讓納德拉學會用贊恩的視角看世界,把這份柔軟帶進微軟,微軟開放了,不再跟同業壁壘分明,內部也不再劍拔弩張。曾有漫畫家畫出科技巨頭們的組織圖,其中微軟那張圖,公司內的組織互相拿槍指著對方,沒有比這更貼切形容過往微軟內部的緊張氛圍。但是微軟的員工為什麼彼此對立?原因來自績效考核制度,為了凸顯自我的優秀,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批評,並避免提出任何異想天開的點子。要讓這群優秀科技人卸下心房,納德拉要求高階主管閱讀《非暴力溝通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這是一篇關於懷抱同理心合作的論文,這也意味納德拉要用不同於比爾蓋茲、鮑爾默的管理方式,用合作取代競爭,力量反而更強大。「我們必須培養更深的同理心,理解客戶未說出口、未被滿足的需求。」為了塑造團隊感,納德拉把不同部門員工打散,組成一個個小團體,由一位產品經理帶隊。思考模式轉變成「客戶」和「微軟」, 不必再彼此競爭,才能培養同理心。納德拉曾說:「在 2014 年 2 月冷颼颼的那一天,」已故的當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 (Peter Drucker) 說過:「文化把策略當早餐吃 (Culture eats strategy for breakfast.)。」也就是說企業文化的影響力遠勝策略方向,納德拉一改微軟為中心的思考方式,並把同理心帶入企業文化中,在商業數據上也取得亮眼的表現。2021 年 7 月,微軟公布 2021 會計年度第 4 季財報,營收達 462 億美元,年增 21%, 淨利更高幅度成長了 47%。股價方面,從納德拉接手以來,微軟股價在 7 年時間飆漲,微軟市值也隨之成長了 6 倍以上。此時必須回頭看納德拉接棒的那一年,2014 年微軟可說是處於 2000 年網際網路泡沫之後最黑暗的時刻。雖然,微軟仍是一家相當賺錢的公司,甚至在鮑爾默任職執行長期間,營收還大幅成長了 3 倍、獲利成長了兩倍,但資本市場並不買帳,微軟股價一度跌破 20 美元,證明了投資人對於微軟的前景充滿疑慮。從《快速企業 (FastCompany)》引述研調機構 Jackdaw 分析師道森 (Jan Dawson) 對於微軟的評價,可更了解癥結所在:「微軟沒有倒閉的問題,只是他們是否會跌入永久衰退的泥沼。」在當時,整個科技產業正從個人電腦轉向行動端,更精確的說法,是蘋果靠著 iPhone、Google 靠著 Android, 一口一口咬下微軟 Windows 轉型失利未能獲得的行動市場。從數據面來看,Windows Phone 的市占率跌到 4% 以下,更別說 Surface 遭遇難關、搜尋引擎 Bing 乏人問津,連電腦作業系統 Windows 8 也是負評連連。在個人電腦時代叱詫風雲的微軟,邁向行動世界的表現差強人意。但要從泥沼中爬出,有同理心還不夠,心態上也必須作出轉變。納德拉曾提到,卡蘿。德威克 (Carol Dweck) 的《心態致勝 (Mindset)》對他來說至關重要。書中提到了兩種思考方式,擁有固定思維模式的人,會堅持於參與自己擅長的技能能發揮的活動,因害怕風險不願意嘗試新事物;而專注於成長的人,就算知道不一定會成功,還是把學習新事物當作使命。這本書意外適合用來描述微軟。PC 是微軟能夠大展拳腳的領域,但受限於固定思維模式,讓微軟無法踏出新的一步,把目標放在成長,才是關鍵。也因為微軟能放下以自身為中心的執念,才可以與其他科技公司合作,把最好的產品帶給客戶,而不是為了自尊、推開成長的可能性。納德拉上任後接連裁撤了手機業務、刪減 Windows 部門的預算、重新開啟了 Surface 產品線、投入了擴增實境設備 HoloLens。其中最關鍵的布局,是納德拉「雲端優先 (Cloud First)」的戰略,奠定了微軟重獲資本市場追捧的主因。不只有商業雲,微軟還把最強明星產品 Office 也搬上了雲端。2020 年微軟雲端相關業務貢獻了 595 億美元的營收,超越了亞馬遜 AWS 的 454 億美元,雖然涵蓋範圍較廣,包含相關的 App 與服務,微軟仍搶下雲端龍頭寶座。過去 7 年以來,微軟在納德拉的領導下也進行了許多關鍵性的收購,2016 年以 262 億美元買下職業社群平台 LinkedIn、以 75 億美元收編原始碼託管服務平台 GitHub, 再砸了 75 億美元併購遊戲開發商貝塞斯達母公司 ZeniMax。LinkedIn 為微軟帶來強大的用戶數據庫、在收購 GitHub 之前,微軟已經默默地成為該站上貢獻最多開源專案的企業,而在遊戲領域的併購,也替微軟拓展出更廣闊的領域。今年 6 月,微軟發表了全新的 Windows 11, 當中與 Android 攜手合作的功能就相當有「納德拉風」。影片為 Windows 11 的介紹影片。在 2021 年 6 月,微軟宣布了全新的作業系統 Windwos11, 很「納德拉風格」地大力擁抱了 Android 系統,宣布攜手亞馬遜應用程式商店,讓 Windows11 將可運行 Android App。如同微軟開發 iOS 專用的 Office 版一樣,這一次,要讓 Windows 也能提供使用者需要的功能,儘管那本身不是微軟所開發的資產。微軟的 DNA 已經被納德拉更新了,一家願意與他人結合,提供客戶、消費者最好體驗的科技公司 —— 大象真正跳起了舞。如果去看納德拉公開場合的演說,常會發現他非常喜歡引用詩句,他曾引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湯瑪斯・史坦納・艾略特 (T.S. Eliot) 的一首詩:「我們將不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最後,終將回到起點,這時才算第一次認識它。」納德拉所領導的微軟將不停地探索,至少在他擔任執行長任內,想必會反覆回到原點,思考微軟的目標,是讓所有人成就不凡。 更多【數位時代】精彩內容:《微軟作業系統營收不斷衰退⋯⋯現在要靠兩大「祕密武器」引爆 PC 生態變革?》 《微軟掀起新時代革命:讓你登入帳號不用再記密碼!》 《在納德拉身後的「老牌巨頭」鮑默,真的是最「失敗」的微軟 CEO 嗎?》 |
暈車想吐為何開窗就好?科學家:可能與核心體溫下降有關 | 研究指出,估計有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會暈車,婦女和 2~12 歲的兒童面臨的風險最大。一名美國醫生針對這問題表示,暈車的人通常會想吐、出汗,而下意識趨向更冷溫度、改善空氣流通環境,或選擇讓身體降溫的選項,背後的機制是核心體溫下降導致。當一個人生病時,核心體溫會下降,這種現象最早約 150 年前在暈船的水手身上發現,但科學家直到最近幾十年才開始研究。 科學家說,暈車期間皮膚毛細血管會擴張,使更多血液流過靠近皮膚表面的地方,因此將熱量散失到環境並降低核心體溫。這過程與出汗降低體溫有關,結果就是人們可能會因體溫略低而冒冷汗。但身體其實有應付這種核心體溫下降的自然機制。科學家表示,當患者體溫下降,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下視丘,即大腦調節體溫的部分,會試圖抵消體溫驟降的影響。儘管核心溫度很低,但噁心、暈車的人實際可能會感覺熱和潮紅。這種溫度下降和身體補償的反應就是讓人噁心的原因。吸入冷空氣、脖子後部或前額冷敷幾分鐘,可幫助減少發熱或潮紅感、抵消下視丘提高體溫的作用,緩解噁心感。科學家通常認為暈車是因為大腦從身體運動感應部位接收訊號,包括眼睛、內耳、肌肉和關節,當這些部分發送矛盾訊息時,大腦不知道身體靜止還是移動中,這混亂反應會導致噁心。專家不太確定為什麼會發生與暈車相關的溫度變化。潛在原因可能是較低溫時,生理組織需要的氧氣較少,人不舒服時可能更難獲得足夠氧氣。專家也不確定為什麼體溫下降和隨後體溫升高的補償會導致噁心。一種抗毒素假說認為噁心和溫度變化可能是身體對毒素的自然反應,噁心通常導致嘔吐,這可以清除體內毒素。另外一種說法是,所謂的防禦性低溫症,能保存能量以抵禦毒素,這樣就可以專注對抗入侵者。科學家說,據人類和動物中毒性休克期間發生防禦性體溫過低的實驗證據支持這種理論,當身體檢測到毒素或感染,會自然降低體溫,降溫的過程又會導致出冷汗和噁心感,可能是人類進化的一部分。 |
網購借貸超前消費 中國90後「負翁」激增 | 11 月 11 日,中國「雙 11」大型促銷活動在 COVID-19 疫情仍未完全散去之際再次來臨。就在眾多消費者摩拳擦掌盤算著如何買、買、買的時候,社群網站豆瓣「負債者聯盟」小組的數萬成員正苦苦掙扎於欠債和努力還錢的困境中。這些動輒人民幣 (下同) 10 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的債務多半源於誘惑難擋的「超前消費」行為,當事人則多為年輕族群。去年「雙 11」剛過不久,澎湃新聞披露了「負債者聯盟」多個身陷債務的例子。其中,當時 28 歲的朱麗 (化名) 欠款本金 10 萬元、逾期九個月,「雙 11」之後第六天的 11 月 17 日,開始有人上門催收欠款,朱麗嚇得辭掉需要出門的工作,只留下線上的兼差,因擔心催款人發現她在家,天色漸暗後,她只敢用微亮的小夜燈在客廳和廚房照明。在焦慮和恐懼下,朱麗夜不成眠,不自覺地想著「自己是怎麼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24 歲的韓文聰 (化名) 也是負債者聯盟一員,他在六個網貸平台貸款,加上一張信用卡和積欠同事的現金,總負債近 22 萬元。陸媒綜合朱麗、韓文聰以及其他負債者的經驗發現,超前消費和電動遊戲是年輕人最主要的欠債原因。以朱麗來說,從 19 歲申辦人生第一張信用卡、第一次刷卡吃了一頓飯開始,只要能使用信用卡的消費,她都會先刷卡,等到次月薪水發下來再還款;在逐漸陷入超前消費的快感下,甚至把自己能辦的信用卡都辦了,就這樣過了多年「先消費、後還款」的生活,為了償還卡債,最後走上以貸養貸的道路。負債者聯盟中,像朱麗這樣的「90 後」(1990 年代出生) 不在少數。2019 年 11 月,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線上訪問 3,036 名年輕消費者後發表的《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顯示,86.6% 的年輕族群都在使用信貸產品,除了將信貸產品當作支付工具使用的少數人,實質負債者約占 44.5%; 其中 12.4% 信用貸款為房貸,但更多的信貸主要用於生活和休閒。新華網形容這份報告「全景呈現中國 90/95 後年輕人消費信貸現狀」。另根據香港 01 今年初引述滙豐銀行公布的數據,中國 90 後人均負債 12.7 萬元,需要 18 個月不吃不喝才能還清,負債額在亞洲同齡人中排名第一;而創建近兩年的「負債者聯盟」小組成員債務狀況更嚴重,有網民統計去年 11 月小組內所有貼文後發現,涉及到負債金額的帳號共有 588 個,總負債額達 1 億 7,724 萬元,人均負債 30 萬元,「月薪 4,000 負債 30 萬」、「25 歲負債 40 萬」、「網購負債 70 萬」的成員比比皆是。這些年輕人的「債主」並非親朋好友,而是近年興起的各類網路借貸平台。報導說,包括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螞蟻小微金融服務的「花唄」、京東白條、蘇寧「任性付」、「微粒貸」等借款業務層出不窮,並且都以年輕人為宣傳對象。不少平台聲稱沒有借貸門檻,只需提供身分證和電話號碼,就能輕鬆借到一筆額度不小的款項。《中國證券報》今年稍早也引述一名當事人說,網上信貸的門檻很低,「手機加身分證,有這兩樣就能借錢」, 不但簡單,而且還不欠人情債。借錢管道大幅拓寬後,中國年輕族群也開始墜入債務高築的緊繃狀態。有負債者聯盟小組成員回憶,2017 年開始,自己的借款從數千元膨脹到 1、2 萬,而隨著債務愈來愈多,只能靠著「以貸養貸」來緩解,曾一度背了 15 萬元的貸款,每天省吃儉用下花了三年才清償大部分債務;另有成員說自己靠著薪水花了四年時間才將網貸還清。但有些年輕負債族卻未能順利走出債務泥淖,甚至造成終身憾事。2019 年 8 月,自南京一所知名大學畢業兩個月後,青年許陽 (化名) 墜樓身亡,此前一年間,他總共從 10 家金融機構貸款 36 次,累計獲款 7.2 萬餘元;同年,25 歲安徽青年小雲 (化名) 也因以貸養貸無力償還,在欠款到期日喝農藥自戕。《中國證券報》調查發現,監管部門雖明令禁止金融產品過度營銷,但在各種平台推波助瀾下,網路借貸據點早已遍布網路世界,「一張天羅地網在悄然間織就,誘惑無處不在、無所不及」。這張密網上「棲息」著大大小小的放貸機構,穿針引線的則是各種各樣的平台。一名曾任職消費金融公司的人士透露,網路平台在過程中可獲得實收利息 20% 至 30% 的回報,與自身付出與所承擔風險相比,顯然十分划算,這也正是促使網路平台為貸款經營機構賣力營銷的關鍵所在。《中國證券報》分析,超前消費、過度借貸埋下的風險已逐漸曝露。過度貸款消費除了可能導致消費者陷入債務泥淖,並可能堆積多頭借貸導致的共債風險。去年第四季《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在中國消費貸款快速擴張過程中,部分金融機構忽視了消費金融背後隱藏的風險,「客戶資質下沉明顯,多頭共債和過度授信問題突出」。去年以來,部分銀行信用卡、消費貸不良率已顯現上升趨勢。除了「超前消費」, 據陸港媒體分析,年輕人的債務危機與「犒勞自己」等理念的盛行不無關係,包括「雙 11」、「618」等購物活動及直播帶貨等,時時刻刻都在刺激年輕人的購物欲。有網民說,「雙 11」期間,各種優惠眼花繚亂,若是跟不上,「好像損失了一個億」。有網路公司產品經理直言,受到消費主義以及社群媒體上眾多人炫耀財富的影響,年輕人會產生「我也想擁有」的想法,「看了看花唄和信用卡額度,發現自己可以承擔得起,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京東集團去年 9 月公布《90 後人群消費白皮書》總結年輕人的消費觀說,「超前消費,整體不夠花,局部不差錢」。不同於上一輩習於存錢和精打細算地過日子,當代年輕人成長於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注重享受且追求高品質生活,消費觀念的轉變讓他們不自覺陷入超前消費的泥沼,一些初入職場的上班族吃著 5 元的早餐、搭著人滿為患的地鐵,但也要買下一個超過萬元的名牌包包,吃上一頓好幾百元的火鍋,漸漸跌進了債務的無底深淵。曾熱衷購物的朱麗在債務逼人下,接受媒體採訪時已經過了兩年的「斷捨離」生活,幾乎沒有買過新衣服;而為了還錢,韓文聰除了戒菸,原本一年換一次的手機也改成兩年一換,去年「雙 11」他硬是一樣東西也沒買。如同朱麗,在經歷難以承受的負債後,這名 90 後終於慢慢從「欠錢不是個大事」的幻覺中醒來。 |
狗狗歪頭是在裝可愛?研究:或許牠是在思考主人說的話 | 閃亮亮的大眼睛、總是無辜的天真表情,狗狗的可愛似乎沒有盡頭,牠們看來充滿好奇心的歪頭模樣,更是無人能敵,但你有想過,「歪頭」這個動作,到底具有什麼涵義呢?雖然人類與狗狗之間有著親密的關係,但卻很少有人進行「歪頭」的相關研究,直到一份研究在探討狗狗學習字彙的能力時,才偶然發現了牠們的記憶和歪頭動作之間,可能有著一定的連結。這是一篇在上月底發表於期刊《動物認知》(Animal Cognition) 的論文,作者索姆斯 (Andrea Sommese) 是一名來自匈牙利羅蘭大學 (Eötvös Loránd University) 的動物科學研究者。「我們在研究,當特定的人類說話聲出現時,這個行為 (指歪頭) 的頻率和方向會是如何,」索姆斯表示:「而我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發現它通常會出現在狗狗聽主人說話的時候。」索姆斯指出,歪頭的行為模式實在過於一致了,她和研究小組認為絕對不可能只是巧合:「所以我們決定深入研究它。」雖然研究少有琢磨,但網路上對狗狗歪頭的解釋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例如假設牠們歪頭是為了聽得更清楚,又或是為了要聽特定的字彙或語調,還有人說狗狗其實是想看看自己的鼻子。索姆斯透露,她甚至看到有人假設收容所的狗狗更常這麼做,因為牠們心知肚明,某種程度上人類無法抵抗這樣的可愛魅力。除此之外,還有研究認為,狗狗歪頭或許是和健康有關的問題,但索姆斯指出:「這不太可能,因為我們看到狗狗是隨機在做這件事的,我很確定你一定曾經看過狗狗歪頭 —— 這是非常普遍的行為!」於是,在索姆斯和她的研究小組,他們從 40 隻「聰明」與「普通」的狗狗之中,觀察歪頭的特徵。在實驗裡,這些狗狗的飼主會要求自己的寵物,自另一個房間取得某個特定的玩具,命令中會加上玩具的名字,例如「拿繩子來!」等等。而在 40 隻參與實驗的狗狗中,有 33 隻被歸類於「普通」的類別,牠們光是要記住兩個玩具的名字就很難了;但另外 7 隻「聰明」的狗狗 —— 牠們都是邊境牧羊犬 —— 卻可以記得至少十種不同玩具的名稱。其中,最厲害的那隻邊境牧羊犬名為威士忌 (Whisky), 牠能正確記住 59 種玩具中的 54 個名字。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德羅爾 (Shany Dror) 點出了這項實驗的特別之處:「我們知道,狗狗很簡單地便能學會和動作有關的單字,像是『坐下』或是『趴下』, 但是很少有狗可以學會物體的名字。」而在實驗中,研究小組發現了一件事 —— 比起其他不太擅長記住名字的狗狗,「聰明」的狗狗更容易在聽到命令時歪頭,並取回主人要求的玩具 —— 但有時候即使牠們的頭沒歪,也是有一定機率可以帶回正確的玩具。在數十次的測試中,當研究小組將狗狗的反應和飼主的命令進行對照時,發現聰明的狗狗有 43% 的時間會歪著頭,但普通的狗狗只有 2% 的時間會這麼做。研究因此認為,狗狗的可愛歪頭搞不好是專注力的體現,或甚至,其實在那個當下,牠們正在腦中思考主人口中的名字與自己記憶中的哪個視覺畫面是能夠配對的。作者索姆斯表示:「因為我們確信,狗狗真的知道自己部份玩具的名字,所以我們認為這對牠們而言是有意義且重要的,這才讓牠們歪了歪自己的頭。」「這就好像狗狗在說:『好吧,我現在很專注,我超認真在執行任務的。』」當然,雖然點出了聰明狗狗歪頭的可能原因,但普通的狗狗也還是會歪頭,只是牠們為何這麼做,就還有待專家進一步地研究。「並不是說被歸類在『普通』的狗狗就不會歪頭了,」索姆斯補充:「我還是從我自己的狗身上觀察到了這樣的行為,只是我們不知道這對牠們有什麼意義,又是為什麼要這麼做。」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在實驗中發現,不管飼主站在那裡,狗狗的頭通常會歪向同一個方向,「左歪頭者」或「右歪頭者」或許是基於狗狗自身的偏好,關於這部分,實驗小組希望還能再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如果一隻狗狗是左歪頭者,那牠就會一直是一隻左歪頭者。」索姆斯說。至於究竟為何要了解狗狗歪頭的意義呢?未參與本研究的奧勒岡州立大學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人類與動物互動研究專家烏德爾 (Monique Udell) 表示,如果要知道狗狗歪頭的答案,那麼下一步便是詢問更多的問題,而得到解答後,或許能讓人類「利用歪頭這項特徵,來預測狗狗的單字學習能力、注意力,或記憶力」。當然,這次的發現為動物的認知與行為之間的連結,提供了重要的線索,但索姆斯及其研究團隊也同意,目前相關論述都還處於早期的階段。但無論如何,這次的研究終究提供了一個可能性,至少現在飼主們可以盡情地在自家寶貝歪頭時,感到窩心可愛又感動了 —— 因為牠們之所以這麼做,或許正是在努力了解你。 |
你累了嗎? 香港「睡眠巴士」助通勤族一路好眠 | 10 月中旬的某個周六下午,一群參加小旅行團的香港人吃飽了飯,魚貫走上一台雙層巴士。上了車,只見一部分乘客立刻掏出耳塞、拉下眼罩,有些人甚至還拿出了枕頭毛毯,開始在座位上呼呼大睡起來,似乎沒人在乎這台巴士接下來要帶他們去哪。歡迎來到香港「烏魯旅行社」(Ulu travel) 推出的最新行程「睡眠巴士」。對於許多花錢上車的人來說,他們真心企盼的不是別的,就是想在接下來 6 個小時的旅行中,睡一場無憂無慮的好覺。現年 45 歲的烏魯旅行社創辦人周錦基表示,他發現很多香港人可能因為住家不大、必須與他人共居的關係,睡眠品質始終不佳,許多人只得像他一樣,趁著每天通勤上班的空檔短暫補眠,「這個需求確實存在,所以為何不乾脆開發一條專門讓旅客們睡覺的觀光巴士路線呢?」巧合的是,就當公司開會發想新的行程時,行銷和業務發展經理肯尼斯 (Kenneth Kong) 也瞄到了一則朋友的貼文,暗示他們「睡眠巴士」市場潛力十足。「(當我們在發想新行程的時候,) 我看到社群媒體上一則朋友的貼文,提到了他工作壓力很大、夜不成眠的事。可是當他坐上巴士,他卻能睡得非常好。」肯尼斯說道:「他的貼文啟發了我們開發一檔專門讓乘客在巴士上睡覺的行程。」事實上,跟肯尼斯的朋友一樣有類似睡眠問題的香港人,可能不在少數。2020 年香港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做的一份民調顯示,70%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飽受失眠問題所擾,當中 60% 的人坦言 COVID-19 疫情、近年來香港社會的動盪導致他們夜不成眠;此外,還有近 40% 的人承認,學校課業、工作壓力已經大到影響他們的睡眠品質。根據烏魯旅行社官網的資料來看,睡眠巴士的票價大約介於港幣 129 元至 899 元間 (折台幣約 468 元 - 3,262 元), 端視旅客想坐在雙層巴士的下層或是上層而定。上車後,旅客們就會獲得一個小小的禮包,裡頭裝著眼罩、耳塞等有助於一路好眠的道具;有些鐵了心要好好睡上一覺的旅客,甚至會帶上自己的毛毯、拖鞋和旅行枕,準備大睡特睡一番。不過,這檔睡眠巴士也並非全為了愛睏的乘客而開發。自巴士從香港的荃灣西站出發後,烏魯旅行社特別在行程中安排了幾個不開車難以到達的景點,像是有「香港邁阿密」之稱的屯門浩和街、以日落美景而聞名赤鱲角機場維修區等地方,車上也特別開闢出「全景艙」, 讓沒車、卻又很想飽覽風光的旅人可以盡情拍照。現年 31 歲的化妝師莉安娜 (Lianne Lo, 音譯) 就是為此而來,她提到自己對「浩和街尤其有興趣」, 也十分欣賞烏魯旅行社的創意。首航這天,睡眠巴士上的座位一下就被搶訂一空,幸運搶到票的安生 (Anson Kong, 音譯) 告訴記者:「我已經失眠好一段時間了,我想要試試能不能在車上睡一覺。」雖然他並沒有明確透露自己有沒有睡著,但他表示這次旅行「比他預想的還有趣」。一樣來睡覺的還有現年 44 歲的埃利 (Ally Yeung, 音譯), 她自述在幾年前換了離家比較近的工作後,就鮮少可以像以前一樣在通勤路上好好睡一覺。「(在巴士上,) 你不需要像晚上、時間到了就強迫自己睡覺。當巴士啟動,你很容易就會在車上睡著。」她說道。香港大學睡眠研究診所及實驗室的首席研究員李馨表示,對於那些睡眠不足的香港人而言,白天通勤是他們少數可以補眠的時刻,當中部分人很可能便因此在大眾交通工具和睡眠之間建立起連結,讓他們意外有了可以輕鬆在巴士上睡著的能力。但身為香港中央健康醫療中心 (hong kong's central health medical practice) 的家庭醫師布蘭特利 (Charles Brantly) 卻表示,人們在通勤路上打盹並不是個好現象。「人們在白天 —— 理應是精神最好、最清醒、最有活力的時刻 —— 於公車或地鐵上睡著。這並不是個好徵兆,這是睡眠障礙的一個警訊。」 |
只有媽媽沒有爸爸 加州神鷲雌鳥可獨力生出小幼雛 | 在加州聖地牙哥 (San Diego), 一群動物專家在進行加州神鷲 (Gymnogyps californianus) 的基因檢查時,注意到一件怪事 —— 有兩隻幼雛的 DNA 數據顯示了一項驚人的事實:牠們只有母親,沒有「父親」。意即,牠們的母鳥以「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的方式孕育牠們,這在生物界不算絕無僅有,某些鳥類 (如火雞、鵪鶉), 或是科摩多巨蜥 (科摩多龍,Varanus komodoensis)、大尾虎鯊 (Stegostoma fasciatum)、窄頭雙髻鯊 (Sphyrna tiburo)、黑邊鰭真鯊 (Carcharhinus limbatus)、緬甸蟒 (Python bivittatus) 等物種也都有相關案例,但加州神鷲也能孤雌生殖,卻是第一次為人所知。目前,全世界約只剩 500 隻加州神鷲,牠們聚集在美國西南部及墨西哥一帶,其中有 200 隻被圈養,300 隻被帶到野外放生,牠們是北美最大的飛禽,雙翼展開可達 10 英尺 (約 3 公尺), 飛行高度則可達 1 萬 5,000 英尺 (約 4,600 公尺)。身形龐大的牠們,在 1982 年時曾面臨凋零危機,世界上僅餘大約 22 隻加州神鷲,為了要保護這個即將消失的物種,美國的保育機構這才在國家主導下開始了圈養計畫。延續至今,加州神鷲的整體數量雖然上升到了約 500 隻,算是小有所成,但仍處在極危 (Critically Endangered) 的狀態,也因為牠們的基因庫很小、群體結構脆弱,所以繁殖都需要經過精心的計畫和記錄。而這也是人們之所以能發現加州神鷲能夠「孤雌生殖」的原因 —— 這項在上周四 (28), 刊登於美國遺傳協會 (American Genetic Association) 所發行的《遺傳雜誌》(Journal of Heredity) 上的研究指出,他們本來只是在進行加州神鷲的例行基因檢查。但在過程中,研究人員卻發現有兩隻於 2001 年和 2009 年孵化的加州神鷲幼雛,身上只帶有其各自母鳥的基因,而圈養計畫中的 467 隻雄鳥,DNA 都和牠們不相符 (註)。「這真的是一個令人驚喜的發現,」聖地牙哥動物園野生動物聯盟 (San Diego Zoo Wildlife Alliance) 的保育遺傳學主任,同時也是本次研究共同作者之一的萊德 (Oliver Ryder) 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當時並不是在尋找孤雌生殖的證據,但這個驚喜來得猝不及防,我們之所以可以確認這件事,是因為我們正在做確認親子關係的一般基因研究。」註:在圈養計畫進行的三十多年間,研究人員一共建立了 911 隻加州神鷲的基因樣本,「467 隻」這一數字包括現存與已逝的雄鳥。同時,讓本次發現顯得更罕見的一點是,這是人類第一次觀察到,在環境中有其他雄性可以進行交配的前提下,竟然有鳥類依舊能夠行孤雌生殖。一般來說,孤雌生殖通常發生在族群中能夠孕育後代的雄性數量不足的時候 —— 但這部分的認知,或許也是受限於人類過往的研究限制。「我們直到現在,才可以使用基因檢測的方式仔細地觀察這個問題,」萊德說:「原本,在沒有與雄性共棲,雌性卻生出後代的狀況下,人們才能確定發生了孤雌生殖。但現在我們知道 (雌) 神鷲在與雄性共棲的狀況下,依舊可以 (以孤雌生殖) 孕育後代,那問題就來啦:『這種情況是否比我們以為的還要多?』」在本次案例中,這兩隻以孤雌生殖的方式誕生的雄鳥,分別來自不同母親,而這兩隻母鳥,之前都曾以「傳統」的方式孕育其他幼雛,其中一隻生了 11 隻後代;另一隻則和某隻特定雄鳥配對約 20 年,共有 23 隻後代,而且在孤雌生殖後,牠至少又有兩次的繁殖紀錄。但另一方面,不幸的是,這兩隻因孤雌生殖而生的雄性加州神鷲,後來都在性成熟前就死去了。2001 年誕生的那隻在 2003 年過世,不滿兩歲的牠當時被放生至野外,疑似因營養不良而死;2009 年誕生的鳥兒則是在 2017 年死去,當時約八歲的牠因為身形特別小隻的關係,一直留在圈養中心內,死因是足部感染。一般而言,加州神鷲其實可以活到大約 60 歲,本次研究的共同作者萊德因此認為,或許是孤雌生殖造成了這兩隻雄鳥過早死亡。《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 的報導也同樣指出,因為缺少父親那邊的基因,造成遺傳多樣性不足,所以這兩隻雄鳥身上或許帶有造成潛在的基因突變問題。「在牠們的有生之年,我們甚至沒發現牠們是由孤雌生殖的方式誕生的...... 當我們再獲得一批新的檢測血液樣本時,我們肯定會保持警惕的。」萊德扼腕地表示。萊德也透露,他希望之後還能找到更多藉由孤雌生殖誕生,且長成健康成體的加州神鷲,這或許將對該物種帶來好處,畢竟對只剩 500 隻個體的族群而言,每一顆蛋都很重要。 |
殺牠是為了要救牠 美國緬因州的駝鹿狩獵計畫 | 在一處樹林中,坎塔 (Lee Kantar) 正在尋找駝鹿被殺戮的痕跡,他開著貨車行駛於小徑之間,希望能夠看到喜愛腐肉的烏鴉,或獵人的車輛所留下的輪胎痕。「當某人拖著一頭重 500 磅 (約 227 公斤) 的駝鹿離開樹林時,肯定會留下些證據的,」坎塔表示,曾有一名獵人告訴他,自己在這個區域殺死了一頭駝鹿,所以他才來到此處尋找獵人在處理獵物後隨地棄置的內臟,好看看這附近的駝鹿身體健康狀況如何。事實上,這場獵殺可以說是坎塔一手促成的 —— 身為緬因州當地的駝鹿生物學家,坎塔有個聽起來與狩獵駝鹿完全相反的工作內容:保護駝鹿。雖然很怪,但坎塔和其他的駝鹿生物學家目前認為,保護駝鹿的最佳方式,其實是多狩獵一些駝鹿,因為只要牠們的族群變小,或許就能控制緬因州面臨的蜱蟲數量暴增問題。而一旦蜱蟲的數量變少,便能解決駝鹿的生存危機,意即被數千數萬隻蜱蟲纏身而死的命運。今年秋天,為了測試這個假設,緬因州內陸漁業與野生動物部門在允許狩獵駝鹿的各地區中選定了一個特定位置,在其中的一半土地,約 1,000 英畝 (約 404.7 公頃) 範圍內核發了更多的狩獵執照。坎塔表示,他和他的研究小組計畫要比較實驗地區和非實驗地區,看看這兩地之間的駝鹿健康會產生什麼樣的差異。這項計畫被稱為「適性單位狩獵行動」(Adaptive Unit Hunt), 自 2019 年便開始規劃,預計將持續進行到至少 2025 年。整體來說,緬因州在這個秋天核發了 4,030 張執照,去年則是 3,135 張。目前緬因州大約有 6 萬 5,000 頭駝鹿,坎塔指出,當駝鹿數量減少、族群變小,便能讓蜱蟲的幼蟲難以獲得足夠的寄生機會,那麼接下來的幾年間,駝鹿嚴重的蜱蟲感染狀況就可以有所改善。「總括來說,如果能夠減少蜱蟲數量、打破蜱蟲的繁殖周期,那麼就可以讓這些駝鹿的存活率上升,」坎塔說:「但要做到這點,你必須先讓駝鹿的數量下降才行。」如今,緬因州的駝鹿之所以會面臨蜱蟲問題,主因來自氣候變遷,短暫又溫暖的冬天延長了蜱蟲的活動時間,讓牠們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尋找宿主寄生。除此之外,較早來臨的春天也有利於蜱蟲繁衍,牠們會在大約四月時脫離宿主,雌性蜱蟲如果落在雪上便會死掉,但要是掉在落葉上,就會產下多達 4,000 顆卵。在緬因州及其所屬的新格蘭地區 (New England), 暖冬和早春本來只是偶一為之的氣候異常現象,如今卻成為了常態。而當一頭駝鹿經過滿布蜱蟲的樹叢時,牠的身上可以一次纏上數千隻針頭大小的蜱蟲幼蟲,幾個月之後,累積的數量甚至可能高達約 9 萬隻,其中好一部份的成體還會把自己吃得跟葡萄一樣大隻。「任何動物都能把自己打理得很好,可以把這些蜱蟲從身上弄掉 —— 除了駝鹿以外,」坎塔指出:「駝鹿的自理技術十分糟糕。」因此,緬因州開始出現了枯瘦又無毛的「幽靈駝鹿」, 有些甚至虛弱到無法抵抗其他寄生蟲。駝鹿們在冬天時逐漸被蜱蟲消耗掉大量的血液,到了春天,貧血及營養不良將讓牠們走上可怕又緩慢的死亡之路。蜱蟲於是成為緬因州一歲以下駝鹿死亡的主因,在該州的部分地區,一歲駝鹿的生存率甚至不到 50%。此外,專門研究駝鹿的退休生物學家佩金斯 (Peter Pekins) 表示,如果是懷孕的母駝鹿,也很容易在妊娠晚期因蜱蟲造成的失血過多而流產。而考量到駝鹿在緬因州具有象徵意義和經濟價值,蜱蟲或許會對當地的財政狀況產生威脅。緬因州內陸漁業與野生動物部門專員卡穆索 (Judy Camuso) 便指出:「駝鹿是緬因州農村地區的重要經濟來源,牠們為倚賴緬因州自然資源而生的各式各樣小型本土企業注入大量資金」, 其中,野生動物觀賞和狩獵活動每年可以為該州帶來約 10 億美元 (折台幣約 278 億 7,000 萬元) 的收入。但狩獵駝鹿以拯救駝鹿的方法,想當然會惹來非議。緬因大學 (University of Maine) 專攻動物健康領域的助理教授卡瑪斯 (Pauline Kamath) 便指出,她理解並支持這項計畫,不過也能預料它會招致的批評。「從公眾的角度來看,它或許很難理解,」卡瑪斯說:「你殺害這些駝鹿的原因,竟然是為了要拯救牠們?」有人提議,為何不改用裝著殺蟲劑的漆彈射擊駝鹿?又或是可以活捉駝鹿,再幫牠們除蟲,此外,還有幫佩戴防蜱蟲項圈、燒毀蜱蟲棲息的灌木叢、大範圍噴灑殺蟲劑等提議,但這些選項要不是代價太昂貴,就是不可行,尤其是噴灑殺蟲劑,絕對會傷害到別的益蟲,或是對當地水源造成污染。目前,生物學家坎塔會以卡車跟直升機追蹤駝鹿的行蹤,並定期訪問狩獵區域的檢查站,在檢查站中,獵人會帶著自己的獵物上門,以顯示自己有確實遵守狩獵相關法規,並上繳坎塔需要的駝鹿器官 —— 坎塔表示,卵巢是特別有用的指標,因為它可以顯示一頭駝鹿是否健康到可以維持妊娠狀態。但當獵人沒有帶回駝鹿器官時,坎塔就會親自開車去樹林裡找,而當他自野外返回時,檢查站往往排著一輛輛的卡車,上頭載滿死去的駝鹿,正等著他一探究竟。目前,坎塔和其他生物學家將繼續收集相關數據,一旦確定狩獵讓駝鹿數量降低,可以幫助減少蜱蟲,從而使剩下的駝鹿更健康,那麼緬因州或新英格蘭的其他地方或許就會核發更多狩獵執照,讓「適性單位狩獵行動」一步步擴大展開。 |